院校结合论文范文

2024-06-24

院校结合论文范文(精选12篇)

院校结合论文 第1篇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取得了一些成绩, 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有的建立“引领学院”, 进行订单式培养, 有的建立“产学合作站”, 作为校企合作的枢纽;有的直接把企业的车间搬到“学院”等等, 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在工学结合实践中尚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反思。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些案例, 如, 某高职院校外实训基地有宿舍、有带队教师、有企业兼职教师、有规范的管理制度, 学生们根据企业的安排, 实行三班制。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 (1) 学校配有实习设备, 只是规模与企业有差距, 学校也能开展实训是否有必要到企业实习? (2) 通常情况下, 通过两个星期的实践, 学生基本都能熟练掌握企业的生产操作, 是否还需要实习两个月? (3) 所做的工作缺乏创造性; (4) 校外实训两个月, 时间上常与外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时间相冲突, 复习迎考遇到较大困难。

二、原因分析

1. 功利性。

所谓功利性是指一些学校把工学结合本身当成目的, 甚至把工学结合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其实, 工学结合只是手段,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才是目的。工学结合在高职院校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形式主义, 只要和企业结合, 无论学生是否受益, 则并不加以细究;二是缺乏对工学结合课程的深刻反思, 缺乏对工学结合程序、管理、教学和课程等微观层面和具体问题的把握与思考;三是一哄而上, 对专业的特性不加分析, 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基础课用能力本位论、工作过程导向来改革。

2. 盲目性。

工学结合是很好的办学指导思想, 但并不是把学生送到企业就万事大吉了。以前, 我们常常批评学校过分重视学科知识, 忽视对应用技能的培养, 特别是没有倾听企业的呼声。但如果只是单方面倾听企业的呼声, 没有进行可行性的系统研究和论证, 违背教育教学规律, 则效果适得其反。教育实验和其他类型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 教育试验是要尽量避免失败的, 因此, 充分地调研和科学地论证是十分必要的。

3. 狭隘性。

目前, 关于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 多半停留在课程目标的设立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具体教学如何实施则较少关注。事实上“围绕着什么来学习课程内容, 远比给学生什么课程内容重要得多, 静态、抽象地学习知识是导致知识多而能力弱的关键原因。职业教育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必须让学生动态地、与情景相联系地学习知识”[1]39;工学结合主要是针对专业技术课而言的, 然而对于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把握, 部分改革则可能导致整体教学秩序紊乱。狭隘性的另一方面表现是把工学结合简化为“做中学”。“做中学”只是工学结合的一个种形式, 可能对某些学科和专业的某个环节有效, 但并不是对所有学科和专业都有效, 更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有效。

三、对策和建议

1. 正确理解工学结合。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将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 提到日益重要的地位。“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 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 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2]8。笔者认为, 工学结合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 工学结合目的在于为学生今后的工作作准备, 这是针对以往在高职教育中, 目的性、针对性不强而言的;第二, 工学结合是一种培养方式, 是针对以往高职教育脱离工作实际, 学科化倾向严重而言的。功利性等问题的产生是仅仅从手段层面来理解工学结合所导致的, 其用工学结合的手段异化了工学结合的目的。因此, 正确理解工学结合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 是解决功利性问题的根本所在。

2. 提升科学性。

要保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科学性, 首先要进行科学调研和论证。特别是对于专业的培养方向、专业的人才需求、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等等, 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调研的对象不仅要倾听企业人员的意见, 还要倾听专家们的意见, 教师甚至是学生的意见。其次, 根据调研的结果, 要结合院校的实际, 对是否具有可行性作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再次, 要根据人才需求的技术和态度等各方面的要求和院校的实际情况, 进行教学目标的分解, 确定教学内容, 课程安排, 教学模式等等, 以更好地实现工学结合。最后, 还需要结合具体实施过程, 对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不断反思和改进。现实中, 一些学校的“订单培养”是凭借着行业垄断而存在的, 与面向市场办学存在着冲突, 无论是对学生的个性发展, 还是从教育的公平性而言, 都有极大的负面效应。

3. 工学结合的系统性。

工作和学习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做中学”并非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工作过程毕竟不同于教学过程, 工作目的不同于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 而工作的目的在于经济效益。但是就教育而言, 并不一定合适。杜威认为, 并不是“一切经验都具有真正的或同样的教育的性质”。他说:“不能把经验和教育直接地彼此等同起来。因为有些经验具有错误的教育作用 (mis-educative) 。任何对经验的继续生长有阻碍或歪曲作用的经验, 都具有错误的教育作用。有一种经验可以使人感觉淡漠, 使人们缺乏感受性和反应性, 因而, 就会限制将来获得比较丰富经验的可能性。再则, 一种特定的经验虽然可能在一个特殊的领域内增加一个人的机械的技能, 然而, 又会使他陷入陈规旧套, 其结果也会缩小经验继续增长的范围。……一些经验可能彼此互不连接, 虽然每个经验本身是令人愉快的或者甚至是令人兴奋的, 可是它们彼此之间不能持续地连贯起来。因此, 人们的精力就浪费了, 同时, 一个人也变得粗率浮躁了。”[3]杜威的话包含这样三层意思:首先, 并不是任何的“做”都是有益的。如有的学生参加企业实践, 如果只是不断重复那些低层次的, 机械的、简单的操作, 对学生技能的提高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第二, 仅仅是某一环节的实践, 可能使学生在该环节的掌握上达到炉火纯青, 但对于学生掌握了解整个生产过程及个人身心的发展未必有益;第三, 经验强调的是前后连贯, 内容上应当有先后的次序安排, 否则, 学生在直接经验学习中并不一定能提高技能, 有的甚至是消解的作用。

总之, 简单地把学生参加工作, 理解为工学结合, 最多只是手段上满足了工学结合的要求, 在目的上并不如此。针对第一点, 需要我们在工学结合中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 (包括职业道德等) 有一个专业的标准和要求;针对第二点要求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有一个比较广的范围;针对第三点则要求工学结合有一个由易入难, 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步骤和过程。总之, 工学结合虽然打破了原来的学科系统, 但并不等于没有系统。尽管各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实践探索的某一环节上有所突破, 但距离构建一个科学的系统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 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构建新型的科学系统, 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工学结合改革的盲目性和狭隘性。

4. 工学结合的长效性。

要克服工学结合的盲目性、狭隘性和功利性的弊端, 提高工学结合的水平和质量, 从学院层面来说, 最重要的在于校外实践教学的机制建设, 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机制建设, 集中各要素的优势, 实现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 才能有效地促进工学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工学结合的长效性问题, 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 确立了校外实践教学绩效考核的制度体系,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国庆.从工作组织到课程组织: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组织观[J].教育科学, 2008 (06) .

[2]陈解放.产学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机械职业教育, 2007 (04) .

院校结合论文 第2篇

引言

所谓顶层设计,是指从最高层开始,一层一层往下设计,统筹考虑各层次和各要素,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高职院校的顶层设计是院校决策者对高职教育的在学院层面上的设计。目前,教育部及各教育厅纷纷提出了高职教育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的政策文件,各地高职院校为贯彻相关文件精神,施行了教育教学多方位的改革及创新,但是工学结合的力度和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首先是高职院校有关工学结合的顶层设计不太合理所致。

工学结合下学校自身的再定位

从人才的供求关系来看,学校作为企业人才的培养者,视为供方,企业作为毕业学生的接纳者,视为求方。国内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早已是供过于求,也就是说现在的人才市场是求方市场,需不需要人才,需要多少人才,需要怎样的人才都由求方说了算。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仍是企业配合式。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主要由学校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处于配合辅助地位,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环节)的培养任务。

工学结合,工摆在了首要的地位,所以我们的高职院校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态度,要为企业服务,要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从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企业用工的需求去培养学校的学生。同时学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通过与各行业协会联合,参考行业的发展及规划,规划学校的专业生源及专业方向,要从行业发展方向的角度,给企业把脉,培养的人才尽量瞄准企业未来对人才的需求。

工学结合下顶岗实习的顶层设计

工学结合就是要学校与企业结合,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为了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介于实训场地、实训技能及自身财力的限制,只能通过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但是企业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却缺乏兴趣:(1)企业需要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学生的技能水平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不愿意花大的成本去培养学生,而愿意去人才市场高薪聘请专业的技术人才。(2)由于顶岗实习学生身份的双重性,企业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上企业的规章制度较为严格,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其结果是很多学生的顶岗实习是简单、基本工作的重复,少有技术含量。

学校不能够把顶岗实习以包袱的形式交由系部或是用工机构处理,而是应该对顶岗实习予以顶层设计。首先要设立直接对校领导负责的工学结合办公室。从学院级的层次对待顶岗实习的问题,组织行业、企业、协会的专家学者座谈,从中筛选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兼任工学结合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职务,全面负责与企业协商岗位配给的问题。要在学校所辐射的地域范围,以地区为单位设立工作站,负责岗位数量的调研,岗位工作及时间的协调,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同时收集有关企业对技能及基础知识的需求,报至教务处予以规划,进而落实到教学中。工学结合下课程的整改

按照高职院校课时比例的分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要达到1:1,显然,原有高职院校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已不适应这一要求。但是很多学校不愿意积极探索新的模式,单是在教学改革中缩减理论课程的学时。于是原本80个课时的课程变成了40个课时,教师只好根据课时的要求,进行教材的简编,在教学中择其基础知识及要点进行讲授,致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就成了零散独立的个体。有些重要的课程甚至于直接砍掉了,但是由于其重要性,于是就只好将其内容补缀到其他相关课程中去。

工学结合下课程的改革,需要依据收集市场和专业方面的信息,提炼出企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而学校应该围绕职业能力构件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重新学期式划分,在课时缩减的情形下,重新拟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时量,再把课时进行学期式划分。我们不仅要考虑围绕技能进行课程的整合,也要考虑围绕工作进行基础课程内容的调整,还要考虑把部分课程融入到实习中去进行。这样既能避免课程内容空泛下的言之无物,也能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实习与课程的紧密相关,不再有被放羊的感觉。

工学结合下师资的培养

师资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提升自身竞争力,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工学结合的指引下,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重点应该转移到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上来。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掌握一定的技能,并能够指导实验实训。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专业教师可以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教学的角度而言,专业教师可以将实践技能融入到理论讲授中去,提升授课的质量。再则只有教师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学生才能学好技能,才能为企业所用,才能摆脱目前工学结合下企业不太热情的现状。

学校首先所要考虑的是设立怎样的规章和措施,从政策层面对师资技能培养予以制度化。其次学校要给师资技能培养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确保能够有效且高效的施行。由于技能的推陈出新和企业对技能的新要求,学校如何做到师资技能的可持续化培养也是一大问题。目前一些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技能水平始终处于发展的前沿。

工学结合下成绩的评定

目前,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多种多样,工学结合的实训实习也五花八门,由此出现了各种规范下的成绩评定方式。比起单纯理论课程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考勤来看,实训实习课程成绩的给定就显得粗放得多,就是一个简单的优、良、中、及格、差的评价,优有多好,差有多差,没有一个量化的值,至于学生在实训实习中出现了极大的怠学情绪,加上评定结果大部分一样,使得许多学生动手实操的兴趣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消退。在学生选取选修课程时,学生大部分喜欢选有关实训实习的课程,从选了课程而不去上的现象来看,这并不是高职学生喜欢动手实践,而是认为这类课程比较好通过。

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训实习课程的类别繁杂,而成绩的评定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一个细化的方案,这正是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实习效果较差,学生技能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正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需要着重的方面之一。

总结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发展分析 第3篇

关键词:产学研;办学模式;职业化

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是近年来各地高职院校共同研究的热门问题,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该项研究基本还处于探索阶段。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条件找出适合自己并切实可行的方案。就高职院校的情况而言,主要应在培养学生、专业建设和整体办学模式三方面下功夫,这恰好对应了我们所讨论的产学研产三个方面。怎样处理好产学研的关系,落实这方面的建设工作,是走好产学研发展道路的根本所在。高职教育以技术型教育的独特定位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这也是当今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教育最富有生命力和适应时代需求的特色。只有培养企业急需的优秀高级技术人才,代表各专业领域先进的发展水平,才能保持高职院校的这一特色。更深层次的科研课题和专业技术研究,是探寻实现高职教育技术特色的有效途径,以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为突破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特色办学,走好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是今后高职院校生存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有力保障。

产学研分析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缩短,职业岗位的技术内涵大大增强,技术创新成为发展的核心目标,技术人才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要素。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与经济更为直接的亲和力,决定了其在输送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同时,必须承载技术开发、技术转化、技术服务等社会功能,以教育、科研、生产、服务等完整的功能体系和有效机制,置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介入经济发展的循环圈,拓展自我发展的优势空间,增强办学竞争实力。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与优势,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尤其要贴近企业技术改造、农业产业化的实际需要,发挥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功能,提供形式多样的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增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辐射力和贡献率,为高职院校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为自身资源扩展、基地建设、人才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赢得活力。

从高职院校的建设来看,产学研三者的连带关系应该按照“学、研、产”的顺序进行分析。提出“学、研、产”结合发展的方案,目的是适应高职教育的教育特色,以学生培养和学校发展为根本,不断吸纳先进的专业技术,提高科研能力,最终让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在专业领域具有技术开发、技术转化、技术服务的社会功能,进而与企业生产接轨,从而实现自身的产业化。

结合自身条件讨论产学研结合发展

高职院校要结合自己的资源条件,整合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发展方案。要采用以点带面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定位,从学生的角度看,大部分高职学生将成为工作在企业一线的高级蓝领,应该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设计开发能力。因而,要培养出一些理论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使其成为企业的技术标榜;从教师的角度看,要搞好基础教育,突出高职院校技术教育的特色,就必须做好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要使专业教师队伍形成团队协作的氛围,共同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引进纵向、横向课题,与企业共建研发,采用承接工程项目带动专业发展。保证在专业领域的先进性和行业的引导地位,最终使学校师资能够掌握行业的核心技术,从而成为培养行业人才的基地。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整合实验、实训资源,搞好实验、实训系统建设

做好实验室建设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普通高校的实验室主要功能是配合理论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职业高校的实验、实训室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设计开发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要求学生要能干活,会干活。功能不同,设置要求也就不同,在开展这项工作时要有的放矢,符合培养目标。

实验、实训的建设应该正规化、系统化,有自主管理能力。 实训系统的建设要以硬件设备为基础,结合软件资源,以便发挥它在技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针对高职院校的现实情况和当前电类行业的发展情况,可将硬件设备建设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电类专业传统的基础设备和实验;第二类是以企业需求为主的操作维护和设计改造;第三类是针对当前电子和控制领域的新兴技术和器件,技术含量较高的研发设计类。在进行这三大类硬件设备建设的过程中要走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只以大量资金采购先进教学实验设备。从电类专业的性质来看,要依靠、却不能依赖先进的成品设备。这是因为,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学生很难熟练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方法。即使能够掌握,也只是一个熟练操作设备的机器人。对于各种应用模块、技术和器件的使用常识却知之甚少。因此,在进行硬件设备建设时,要同时利用先进设备和具有自己特色的设备,以自主开发为主,将引进设备用于配合理论教学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建立以学生科技社团和学校科研机构为主体的一体化科研体系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群体专业技术水平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要达到这个目的,应组建一个由专业教师带领的学生自己的科技社团组织。这种社团组织不同于一般的学生社团,从一开始就应形成很好的学习环境,以提高优秀学生的能力,带动广大学生群体为目的,以参加各类大型电子类竞赛、控制类竞赛为目标(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等),增强社团在同类院校和行业中的影响力。建设一个好的学生科技社团首先要有技术过硬、专业知识面广的专业指导教师,还要有独立的科技活动室,建立一套系统的培养方案,采用“传帮带”的接口模式招收新团员,使成果不断传承,最终使该社团在用人单位中产生品牌效应。

产学研发展模式中,“研”是纽带,是高职院校走产学研发展道路的关键。作为以技术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类高校,必须具有并不断提高的科研能力,这样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把握行业核心技术。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以学校为依托成立一个研究所,针对当前电类专业领域比较流行的高端技术进行应用和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通过引进科研立项、校企合作开发带动教学,促进专业教师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不断提高。

(三)在较强的科研能力支持下,形成产学合作模式

产学研结合办学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研究、科技转化为两翼,通过合作、联办、创办实体等多种形式,整合社会力量和优势资源,形成产业化办学的规模优势,增强多功能发展的综合实力,促进教育、科技与区域经济的有效融合,使学校实现产业化办学。

校办产业应主要体现职业技术办学特色,突出专业实践和技术开发功能,重在立足区域经济,以产业兴专业,以贡献求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职业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可以围绕专业办产业,突出专业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专业优势兴办校办产业。扩充原专业教研科室的职能,建立责权利相统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实体(公司);发掘专业科室、实验室、实训基地资源优势,建成教学、科研、经济功能并举的专业实体(公司),形成以校办产业为主体、以专业实体为辅助、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或产业实体。

结合本校的资源和社会影响力,可首先从教学大方向入手,进而向两个方向扩展:(1)以教学培训、合作研发为起步,创办服務性校办实体,联合其他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企业(如一些相当有实力的研究所、教仪研发公司等),针对现在比较流行的专业技术共同设立相关职业资格认证,通过政府机关认可,向社会颁发如单片机程序员、PLC上岗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2)创办行业内自主研发性高技术含量科技公司,从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到产品形成一气呵成,形成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校办实体,可主要从事先进技术的教学设备研制、联合企业的产品设计等。

总之,学校产业化要外联市场和企业,内联专业和实训系统,以产业实体(公司)为载体,纵横辐射到区域各行业,着力科技应用和创新人才培养,营造新技术转化和新产品开发优势,发挥校办产业教育、经营、示范、服务多种功能,最大限度实现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的整合。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贡献率,使校办实习厂成为科技示范园及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中心和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龙头力量。

最后,高等职业院校落实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并非生存与发展的权宜之策,而是走出自己办学特色的一个过程。其实践层次的深化和成熟,既有待于经验总结的提升、理论研究的深入,更有待于我们对产学研结合内涵的更新认识,以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叶小明.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4,(15).

[2]周石其,周琴.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及其管理体制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作者简介: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困境与思考 第4篇

工学结合面临的困境

(一) 困境之一:对工学结合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延续与创新, 是国外各种职业教育模式中国化的一种探索, 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提倡与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 出现了片面强调工学结合的作用而矫枉过正的倾向,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工学结合是为实现专业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所谓“零距离”, 主要是指专业与就业岗位对接, 根据就业岗位或岗位群灵活设置专业。第二, 工学结合是为实现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的“零距离”。所谓“零距离”, 主要指职业院校毕业生所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 基本上能在其所学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不需再进行岗前培训就可直接顶岗工作。

于是, 工学结合要建最真实的工作环境, 要使用最先进的生产设备, 学习最先进、最实用的技能。根据经济和教育发展规律, 教育与经济的“零距离”对接更多的只是一种良好愿望, 实现起来相当困难, 也会带来许多新问题。因为一个行业存在众多的岗位, 而且岗位随着技术革新会经常变动, 专业与岗位如何对接?同样, 岗位技能与设备、技术是紧密相联的, 即使学习最先进的技术、使用最先进的设备、掌握最先进的技能, 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另一个工作环境, 也不能直接进入工作岗位。

对工学结合作用的片面认识, 导致高职院校建设走上歧途:花大量的资金购买最先进的设备, 建最真实的实训基地。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 专业和学生受益面却较小。况且随着技术更新, 这类实训基地的生命周期都不会很长。

(二) 困境之二:工学结合实施主体利益诉求存在差异

工学结合存在两个利益主体:学校和企业。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体,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需要企业在师资、技术、设备、场地等方面的支持。企业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产品生产, 追求的是利润。它需要学校提供熟练的技术人才和生产技术。如果把人才视为产品, 学校与企业实际是上游和下游的关系, 应该有共同的利益点。但从目前工学结合的实施情况看, 学校希望企业承担部分培养学生的任务, 即把教育功能向企业转移, 一定程度上降低教育成本;企业则希望学校能承担培训员工的任务, 即将新员工的培训前移到学校, 减轻企业员工培训成本以及减少员工跳槽带来的损失。

从积极的方面看, 工学结合是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双赢点, 如果学校和企业能相互交融, 双方都能获利。从消极的方面看, 工学结合又是人才培养的空白点, 学校可以工学结合方式向社会推卸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功能;企业则可以利用工学结合方式低价或无偿使用“学生员工”以赚取更多利润。目前实施的工学结合, 学校其实处于弱势地位, 常求助企业按照社会责任参加人才培养;而企业则往往根据经济利益原则决定工学结合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

(三) 困境之三:工学结合实施与管理成本偏高

工学结合培养人才, 由于是按照实际岗位技能需求进行实训环境的建设, 如果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 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土地征用、房屋建筑、设备购买、师资培训等, 同时还需要资金进行设备的维护, 实施成本很高。即使有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一个学校也只能建设少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专业覆盖面较小, 工学结合的投入产出比较低。

如果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 必然会给企业的生产秩序带来影响, 也加大了学校与企业的管理难度, 特别是如果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人身伤害意外事故, 在承担赔偿责任方面难免会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另外, 教师到企业参与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 由于学生实训或实习的企业相对分散, 又会增加学校的管理成本。

“工学结合”是一种高成本的人才培养方式, 在政府下拨的教育经费、学生学费、社会资助费用没有明显增加的条件下, 学校实施工学结合可能形式要远远多于内容。

(四) 困境之四:工学结合的行业性、地域性特点明显

工学结合实施得好坏与行业性、地域性密切相关。比如, 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 那些无污染、噪音低, 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指标要求也不高的行业较适合, 能与教学环境相融合。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实训, 则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容易安排, 安排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则困难得多。一是每个企业可安排学生实训的岗位很少, 二是涉及企业的技术和信息的保密性。

从地域性角度看, 无论是校外还是校内实训, 经济发达地区较不发达地区工学结合更容易实施, 沿海地区较边远地区更容易实施。从100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地区分布看,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份大大多于不发达地区省份。

由于“工学结合”具有行业性、地域性的特点, 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实是特定条件和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有不可复制性, 既难以在学校内部普及, 也难以在学校之间推广。

高技能人才岗位职业能力结构分析

探索如何摆脱工学结合面临的困境, 必须对岗位职业能力结构进行深入剖析。职业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根据能力类型, 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 (1) 专业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术的能力, 强调能力的应用性、针对性; (2) 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 强调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性; (3) 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 即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根据能力层次, 可以分为基本职业素养、通用职业技能和专用职业技能。 (1) 基本职业素养是指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和社会适应能力。显然, 职业素养不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学到的, 而是在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中通过培养和训练获得和提高的。 (2) 通用职业技能是指基于岗位群中抽象岗位工作过程的职业技能。抽象岗位可以是现实岗位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 或者由几个现实岗位复合而成。抽象岗位之所以是抽象的, 即它不是直接与现实岗位一一对应的, 但之所以称其为岗位, 是因为其工作过程是真实的, 需要完整地去做一件事、完成一项任务或生产加工一个产品。 (3) 专用职业技能是基于实际岗位工作过程的职业技能。专用职业技能必须在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才能获得。具有专用职业技能就可以直接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 完成该岗位涉及的所有工作。

根据能力要素, 可以分为看、读、说、听、写、画、做等单项能力, 它是指工作过程中人的眼、耳、口、手、脑等器官单独使用或协同使用的能力。每个单项能力可以称为职业能力点, 它是职业能力训练单元, 可以应用于职业能力训练课程和训练方案的设计。

实施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途径, 但不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虽然高职院校需要实施工学结合, 但不需要也不能够追求完美的、理想化的工学结合。实施工学结合应该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 积极探索, 百花齐放。笔者认为, 科学地实施工学结合, 走出工学结合目前面临的困境, 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 工学结合的实施目标——从职业技能培养向职业人培养转移

“工学结合”只是高职教育的一种育人方式, 其目标不是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 而是通过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自信以及知识学习和技能迁移能力。所以, 高校培养人是第一位的, 培养就业技能是第二位的, 这也是职业院校与职业培训机构的主要区别。在高职教育中, 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既不尊重教育规律, 也不尊重市场规律, 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 工学结合的实施途径——走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相结合的道路

根据前文分析, 职业技能可以分为通用职业技能和专用职业技能。学校通过校内实训承担通用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 企业通过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承担专用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

在此需要严格区分实习和实训的功能:实训内容是从实际岗位或实际项目抽象、改造而成的教学训练项目, 实训设备可以是实际生产设备, 也可以是设备缩微模型, 实训场所通常设在校内。实习内容则是实际工作任务或实际项目, 实习设备是实际生产设备, 实习场所就是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目前, 校内设立实习工厂进行生产实习, 或在企业设立实训车间用于学生的实训, 虽然也是工学结合的一种模式, 实际上是学校与企业、实习和实训在人才培养方面角色、功能的错位, 难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三) 工学结合的实施方式——从片面强调理实一体化到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

在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 校内实训教学已经总结出一套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证明, 该教学模式对职业技能训练是行之有效的, 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但任何模式即使十分正确, 也不能推向极端。前文分析了职业技能有多个能力点, 有些能力点需要通过项目导入进行训练, 需要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实施教学, 但也有些能力点通过传统的知识讲授、在普通教室就能够得到训练。

笔者认为, “工学结合”归根结底不在于教学设施、教学场所, 而在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受到质疑, 不只在于“黑板上开机器”, 主要在于只注重知识传授, 没有把能力训练作为教学目标。其实, 读、听、说、写、画等能力点训练在普通教室就可以全部或部分完成, 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教学经验之一就是把课堂视为师生互动教学活动的集合。如果把“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等同于“理实一体化”, 是对“工学结合”教条式的理解。

(四) 工学结合的实施模式——根据学校、行业、区域特点灵活选择

通过近十年的探索, 已经出现多种工学结合的实施模式, 最典型的有“订单式”、“工学交替式”、“半工半读式”、“顶岗 (就业) 实习式”等。每种模式都有其特点和优势, 但也有实施条件的限制。 (1) “订单式”是为某个企业或某类企业定向培养具有专用职业技能的人才。学生一进校门, 实际已经被企业预录用, 完全根据企业岗位要求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学校与企业融合度很高。实施前提条件是培养订单必须来自大中型企业, 而且是相对稳定的行业。 (2) “工学交替式”是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交替进行。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周期内安排学生到企业打工实习, 然后再回校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一段时间后再回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这是一种“工学交替”的探索。“工学交替”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意识, 锻炼了学生的生存能力, 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实施成效明显。实施前提条件是学校所在地域附近要有大量企业能够而且愿意接受大量学生进行非就业实习。 (3) “半工半读式”是在校内和企业同时进行教学和实习。如学生上午在教室学习, 下午在车间实习, 工学完全融为一体。实施前提条件是:在校内半工半读, 学校需要建立生产实习车间;在企业半工半读, 企业需要建立教学场所。 (4) “顶岗 (就业) 实习式”是指学生在教学周期的最后一学期或一学年通过预就业方式参加企业的顶岗实习。该方式实现了企业专用职业技能培训与学校实习教学的无缝对接。实施前提条件是顶岗实习作为专业教学的一部分, 需要有众多专业对口的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

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行业和区域特点, 不拘一格地选择一种或多种“工学结合”的实施模式, 现在不存在将来也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模式。即使目前普遍实行的“顶岗 (就业) 实习式”, 也不能适用于所有学校的所有专业。目前, 工学结合的困境实质是强制推行某种实施模式带来的困扰。

摘要: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目前特定经济社会条件下, 工学结合面临着诸多困境。为了摆脱困境, 需要科学分析职业能力结构, 结合校情、国情,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工学结合, 探索一条适合高职教育自身特点、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工学结合之路。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困境,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戚素文.坚持“零距离”理念, 办出专业特色[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21-22.

[2]陈科东.学生职业能力“零距离”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 2006, (6) :21-22.

[3]姜大源, 吴全全, 等.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几点思考论文 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现实要求主要模式

论文摘要:产学研结合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结合可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要求,有利于高职院校把学生顺利输入社会,是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师资的根本措施。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走的是校企合作的路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完善育人方式类;解决学生就业类;校企各取所需类。

近年来,我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高专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都产生重要影响。正因为发展过于迅速,导致r高职院校存在诸多问题,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发展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化,一些高等职、院校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一砦学校盲目攀高升格。周济部长曾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和社会实践第·线的实用、技能型人才,不能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也不要把“专升本”作为主要目标。”(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第·次全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的讲话,l0月)。

高职院校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卡交要培养的是在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教育部在、、连续召开三次全国高等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周济部长分圳作重要讲话,叫确提“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他指出“中央多次强调,高等教育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要完成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这是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必由之路”。

一、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现实要求

高职院校的,学研结合是基于现伏要求的`,不是凭窄想象的,产学研结合是我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产学研结合可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从而获得更加有力的支持,以维持高职院校长,人发展。高职院饺立足地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本来就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产学研结合能够让学校融人当地社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高职院校在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的同时,也可以取得地方对学校的支持,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现在高校办学,特别是高职院校办学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资金短缺,草靠学校白筹资金发展恐怕是不能长久的。因此,必须争取政府的财政拨款,争取企业投资赞助或者合作。高职院校做好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明显的贡献,再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就好办得多。

产学研结合有利于高职院校把学生顺利输入社会。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必须搞好产学研结合。前面我们提到,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但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还是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究其原因很尺部分在于学生的理沦知识与市场需求小能很好的衔接。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为丰,虽然有·定数量的实验、实课时,但这些课时也主要是在校内完成的,学生缺少直接与{t会、市场接触的机会,很难获得将来就业所需要的验和能力。产学研结合面向市场、面向经济社会和社会进步,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以及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师资的根本措施。从原国家教委《关干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1:作的原则意见(教改1995J15号)的“十分之一双师犁’教师”,到20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砰估方案》中提出的优秀标准规定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0%,合格标准应达到50%。应当说,“双型”教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普遍要求。但目前“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一大瓶颈。招聘和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吸纳十会上的专家、学者和企、家担任客庵教授等方式固然可行.但冶标不治本。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是解决达一难题的根本途径。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产学研基地,组织教师到基地学习、实践;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或产品研发,或者利用本专业的技术力量,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促进教师知识向能力转化,在产学研结合中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可见,产学研结合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是高职院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是增强毕业生职业技能和适应社会能力的要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

高职院校产学叭结合,走的就是校企合作的路。主要有以下儿种类型:

(一)校企合作,完善育人方式类。

立足于培养高技能应用犁人才的目标,利用校双方的优势,共同培养人才。

1、“教学交替”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一五”规划纲要》都提出“£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种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这种办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培养期间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多次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工作,每次时间不超过半年。这种模式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育人全过程,适用于理论技术要求比较高,实训时间要求长的专业。

2、“2+l”模式。这是一种双向参与、分段培养的教育模式,即在三年的高职教育过程中,两年在校内学习理论和实验基础技能,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并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模式适合于宽口径专业,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十分有效,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面。 (二)校企合作,解决学生就业类。

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企业重点消化吸收学校的毕业生,解决学生就业的合作方式。

1、“实训一一科研一一就业”一体化模式。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在学校原有专业内挑选自己所需要的专业学生,与校方共同培养。采取各种形式,通过优质课程与有效实训的整合,吸收学生参加企业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等科技活动,重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能力。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学生在学习中直接参与了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工作,毕业时,企业当然会优先考虑录用。

2、“订单式”培养模式。这也是国家教育部门极力提倡的校企合作方式,这种模式以企业用人协议(或者叫订单)为依据,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制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对口培养”。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双方共同参与培养的全过程,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还有一种更加精细的合作,就是合作办企业命名班,企业直接参与该班的招生、管理和教学,学生毕业后全部进入企业工作。

(三)校企合作,校企各取所需类。

“合作”本身就有“共赢”的涵义,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必然是以获得利益为目的的,学校也需要利用企业的条件。产学研全面合作模式就成了校企双方各取所需的最佳选择。

产学研合全面作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在教育教学中,全过程、全方位合作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确定教育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以互利互惠、优势互补为原则,共同利用教育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学校利用企业生产过程培养学生能力,利用企业厂房设备降低办学成本,利用企业消化毕业生;企业利用学校教育资源,进行员工培训,利用学校科研能力,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和课题研究,开发出合适项目可以尽快进入生产。这种模式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理想模式。

当然,要做到全面合作并非易事,合作中有许多需要解决的矛盾和困难。现在比较实际和比较通行的做法就是校企合作建设生产型实训基地,由提供实训车间和配套设施,企业配备设备、管理、技术和工人,学生在基地内进行生产型实毕业生优先被录用。

三、结语

应该看到,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高职院校为求生存发展丰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的,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却很少。多数合作中,企业仅仅是给学校提供部分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习等。这种合作,并不能算真正意义的产学研结合。真正的产学研结合应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其目标应是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具有良性循环机制的、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最终能将高职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的整体效益。当然,这也跟部分高职院校,特别是一些刚刚由中专升格而来的院校缺乏科研能力,不能给企业提供帮助等原因有关。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还需继续深入探索。

[1]傅建中,李建法,沈红卫.产学研结合——地方高校创建特色之路[J].中国大孪教等

[2]王秀清,马傻哲.强化产学研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

[3]邱永成.高职产学研结合教育的思考[J]机械_职业教育.2007(12)

院校结合论文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会教学 理论 实践 结合

财会专业是一门有着较强应用性和技术性的经济管理学科,财会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服务于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对我国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财会专业是一门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传统课程,然而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对财务教学的教学理念、内容以及方法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加强财会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财会人才,促进我国财会事业的发展。

1 高职院校财会教学要求概述

高职院校财务专业培养的人才为我国财会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强财会专业的教学,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财会人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的主要要求是:培养能够快速融入社会财会行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财会教学让学生掌握牢固的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并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中、高级财会人才以及复合型中、高级财会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社会财会岗位。对传统的以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改革,注重教学实践,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财会人才。为了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财会教学要求,学校应当结合实际,考虑企业实际对财会人才技能的需求,并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会计核算技能和财务分析技能,不断提高学生办理工商、涉税事务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为我国的财会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2 高职院校财会教学存在问题

现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学都在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大多高职院校为了体现本校特色,也为财会教学增加了许多的财务教学实践环节,以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为社会培养更多零适应期财会人才。然而,我国高职院校财会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缺乏明确的财会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便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财会专业是极具技术性和应用性的一门经济管理学科,因此,高职院校的财会教学应当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应当注重财会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和财会理论知识,还应当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以及能够进行实际的会计操作,使学生成为高级技能型人才。然而,我国高职院校财会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定位不准确。如:会计师属于高级人才,若高职院校将为社会培养会计师作为其教学目标,虽然能培养优秀的会计师,然而这不适合当今社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财会教学的当务之急便是制定明确合理的财会教学目标。

2.2 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也落后了财务行业发展的速度。一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存在教学硬件长期滞后的现象,教学硬件更新的不及时,使得学生无法在学校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严重影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

2.3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脱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财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却很少关注企业对财会专业人才技术的需求,一些高职院校凭着主观想象或者以往教学经验来安排财务专业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职院校财会教学出现“闭门造车”的弊端,使得财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严重与市场脱节,不符合市场对财会人员的技术要求。

2.4 财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脱节,缺乏专业的实训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毕业的学生普遍都在从事财会技术含量偏低的工作,难以胜任高技术含量的财会工作,如:从事收银员工作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高职院校的财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脱节,缺乏专业的实训,学生无法形成专业的职业能力,大幅度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 加强高职院校财会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加强高职院校财会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财会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财会专业技能,为我国财会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3.1 建立明确的财会教学目标 为了培养财会行业需要的专业财会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关注企业对财会专业人才技术的需求,建立明确的财务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始终将职业教育作为教学指导,把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作为财会专业的教学目标,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财务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2 注重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虽然为学生提供一些认识原始凭证及处理的实践教材,然而高职院校的财务的理论的课程和财务实践课程仍然各自为阵,加上由于受到学习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将实践融入到财会理论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将实现财务教学理论和时间的有机结合,在财务教学的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理论教学中,学校应当准备实际财会业务中涉及的大多数原始凭证提供给学生参考,要求学生针对习题分析得出实际工作中对应的原始凭证以及这些原始凭证的形式和内容,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所掌握的原始凭证归纳成习题形式,将财会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3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财会教学的中心和重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一方面,在课堂上积极调动和鼓励学生参加课堂互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理论课结束后,应当组织学生进行及时的操作训练,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进行操作训练时,还应当加强学生在使用财务软件、办公软件以及数据库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考试,如:电算化证考试、助理会计师证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以及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等相关社会考试,以便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应当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作为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导向,不断优化教学理念、内容以及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建立完善的且适合高校学生发展的教学伦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尽量缩短或避免高职院校培养的财会人才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财会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财会专业技能,为我国财会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德久.高职院校财会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23:227-228.

[2]白春瑞.浅谈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J].现代经济信息,2012,15:138.

[3]吴菊香.浅谈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课程(下),2012,09:176-177.

[4]严永哲.“项目教学法”在技工院校财会教学中应用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1,21:45.

[5]陈跃辉,满莉.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1,30:7.

[6]满莉.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3,24:142.

结合新形势抓好院校士官教育工作 第7篇

1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给士官教育带来的新特点

十六次院校会议在十五次院校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军士官教育进行了规划, 这次院校会议给士官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进一步扩大了士官教育的规模

士官教育的规模和层次进一步扩大, 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承担士官教育, 士官学校数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倍, 另有几十所兵种 (专业) 院校承担士官培养任务。

1.2 进一步丰富了士官教育的培训层次

这次会议后开始实行“两个相结合”的培训体制, 即建立士官的资格培训、升级培训、专题轮训相结合, 院校与训练机构相结合。

1.3 加强队属基地建设, 走开预选士官基地化培训道路

在加强院校士官教育的同时, 还要加强相应的训练基地建设, 加大对预选士官的培训选拔力度, 确保预选士官的培训质量。

1.4 全面推行士官职业技能鉴定

全面推行士官的资格认定, 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士官的职业技能, 进一步适应士官岗位的任职需求。

1.5 针对部分大型武器平台实行官兵同校合训

某些大型武器平台, 军官和士官的岗位需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为确保不同情况下大型武器平台的正常运转, 需要从总体上进行官兵同校合训。

2 当前我军院校士官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任职岗位需求牵引作用不够

从多年部队使用情况看, 毕业后多数士官能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不足一半, 部分人面临着岗位的调整与转换。由于毕业后不能从事本专业工作或来校毕业后就从未想过以后要从事所学专业工作, 不能把岗位当作职业, 进而不能把职业当谋生手段, 造成在校学员学习兴趣低, 积极性不够, 主观学习动力不足[1]。

2.2 针对岗位的专业技能熟练度不够

一方面是因为现阶段部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较快, 院校自身条件有限, 不能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有些院校承担士官教育任务的时间较短, 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使得士官学员学习的理论知识过多, 针对岗位需求的实践动手机会不多, 并且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不严格、不系统, 导致士官学员实际动手能力较弱, 专业熟练度不够, 不能适应岗位需要。

2.3 教员来源相对单一

士官院校教员首先自身应当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娴熟, 既是工程师, 又是教师, 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员从院校走向院校, 没有部队任职经历, 特别是没有在部队技术岗位上的工作经历, 对部队的情况不了解, 知之甚少, 变成了光会说, 不会做, 造成了培养目标难以实现[2]。

2.4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士官学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特别是理论知识的教育上, 有些课程没有针对士官学员的特点进行教学手段的丰富, 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例如理论教育的“满堂灌”、“我讲你听”和“我教你做”的教育方法, 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5 课程讲授涵盖知识面不够

一些院校的教学内容与部队实际联系不紧, 对作战训练改革发展跟踪不够, 着眼提高学员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课程少之又少, “训非所需、学非所用”和“过硬而又过时”的现象, 致使培养的人才实践工作能力不强, 综合素质不高, 难以适应第一任职岗位需求[1]。

3 对未来士官教育的几点思考

3.1 以任职需求为牵引调整课程设置

首先, 要到部队进行充分调研, 切实了解部队需求, 根据部队需求设置课程;其次, 要以问题为中心, 围绕问题设置教学内容, 实行专题式教学, 重点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 课程设置要综合化, 根据士官的技能培养需要设置课程模块;还有, 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课内外紧密结合, 注重对士官学员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2 从掌握知识转变为提高能力和素质

院校的士官教育要做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通过强化实践教学, 有效提高士官学员的任职能力。士官任职教育不是不要传授知识, 而是应侧重为什么传授知识、传授什么知识、怎样传授知识, 重点在于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

3.3 明确教学本质, 提高教员素质

教员要实现“角色转换”, 一方面要提高动手能力, 要教会学员如何操作设备, 自身就必须非常熟练;另一方面要做好教学设计, 切实清楚士官学员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需求, 做到有的放矢。

3.4 丰富教学手段, 弥补条件不足

针对院校现有的教学设备, 特别是用于教学的武器装备, 不能与部队的实际装备相一致的问题, 可以将一些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 例如将虚拟现实技术、动画、动漫技术引入课堂, 来克服场地、空间和实际装备的缺乏, 以此丰富教学手段。士官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必须与大的时代背景相结合, 必须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军士官任职教育的长远发展[3]。

3.5 提高教学境界, 从“教教材”转变为“教学员”

教学可以分为两种境界:一是“教教材”, 即将着眼点放在教材上, 围绕教材讲授;二是“教学员”, 即将着眼点放在学员身上, 针对士官学员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士官教育要实现教学境界的转变, 从“教教材”转向“教学员”, 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 使其掌握方法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 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应特别强调由学员的主动参与来构建知识结构, 变学员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 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4]。

参考文献

[1]张洪义.浅谈士官任职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1 (4) :20, 132.

[2]石道祥, 徐建华, 王宪嵘.加强任职教育课程开发.提升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J].继续教育, 2011 (5) :52-53.

[3]王臻臻, 刁子蔚, 张鹏.军校士官教育应加强信息化[J].企业导报, 2011 (15) :223-224.

院校结合论文 第8篇

一、学情分析

为使学生能够在毕业时更好更快地找到适合本行业的工作岗位,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以专业对口就业为导向, 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课程。以大一新生为例, 三年的专科学习中包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等, 加之还有大三的半年顶岗实习期, 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实际就只有两年半, 其中还有一半的时间是在上公共课、基础课及选修课, 能留给专业课的时间并不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既要让学生学到扎实的专业技能, 以保证专业上的精和专, 又要让学生在校能有机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实践锻炼, 这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培养方案上都对高职高专院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所以为了加强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突出实践训练, 必然离不开“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

二、“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的开展

(一) 基础课到专业课的快速转型, 为“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以装潢专业的“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为例。新生入学, 半年的专业基础课是必不可少的, 即素描课与色彩课。此素描色彩课与传统的素描色彩课是有一定区别的, 任课教师需结合装潢专业的特点进行授课。素描色彩应紧密联系结构、空间透视和速写能力的培养, 材料色彩选配, 肌理图文处理等方面, 也要使专业基础课更紧密地联系到课程实践中, 为专业课奠定基础。通过半年的培养, 自然地过渡基础课转型至实践专业课, 从而使学生从基础专业的角度了解和学习装潢专业, 根据实践过程认识基础专业课的重要性。通过基础课结合专业课进行授课, 形成了基础课到专业课的快速转型, 不仅效率高, 而且专业性强, 为日后“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共建工作室模式的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大一下学期为专业课初级阶段培养期, 也是课程任务量较重的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里无论是专业理论课还是软件实践课, 都需在总学时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使学生可以从更专业的角度去了解这个专业, 对家装设计及制作流程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概念。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学院聘请装潢企业的设计师来校任课, 并在学院组建工作室 (校内企) , 工作室可承接家装类装修项目, 为企业日后选择人才设下伏笔, 也为学校日后毕业生的高质量输出提供良机。工作室成员由大一下学期期末通过单独考核选拔各班级专业课较好的同学组成, 工作室自此到顶岗实习前随时欢迎每位前来通过单独考核的同学加入, 这样的措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同时聘请的企业设计师为工作室负责人, 项目来源由设计师或设计公司承担。

三、以项目为纽带, 促进产学结合, 巩固长效机制

被选拔到工作室的学生可利用所有空余时间, 在设计师的带领下完成虚拟项目, 这个基础训练期为半年时间, 即大二上学期。工作室的学生在班级起到了专业带头的作用, 加强了班级学习氛围, 为整体学习氛围的塑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称之为“带动一批, 影响一批”。工作室由两届学生组成, 形成新老交替, 交错循环, 既可以老带新, 又可以共同完成项目, 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在项目训练过程中, 学生跟随设计师洽谈客户, 再到实际量房, 预算报价、组织实施设计方案、绘制平面立面图纸及水电、施工图和效果图等。学生在初期阶段基本能够体验到全套家装的过程。

通过初期阶段培养, 学生初步可以具备设计师助理的能力, 在大二下学期工作室导入实战项目训练模式时, 在设计师的带领下承接家装项目, 有能力配合项目制作的学生分担项目制作任务, 按劳取酬, 从而在工作室内部形成激励氛围, 形成主观学习为引导的良好气氛。通过不同的设计及施工项目, 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方面的自主培养能力明显加强, 通过项目引领, 使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 一支学生为团队主体的设计力量在校园生根发芽。这样的团队深入到各个班级, 起到的是模范引领的带头作用, 促进了班级整体学习氛围的提升, 也更加激励了更多有志同学共同进步的信心。

四、校企合作体制的互利共赢

通过校企合作体制的深入实践, 人才对口输出大幅提升, 迎来用人企业的高度好评;通过校企合作体制的纽带, 不仅在教学中为实践教学实现探索目标, 也为学校的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课程的共同开发, 课件的不断更新, 教学团队的不断升级培养, 大幅度提高了学校的软实力, 在良性循环的教学背景下, 所培养的毕业生必定会更有后劲并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对口人才, 同时也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用人企业招聘难的问题。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高标准的教学水平, 同时也离不开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认可, 民办高职院校对于这种认可的态度, 看的更为重要。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知名度的提升, 而好的知名度就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找到对口就业单位, 并能够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空间。由于近年来全国生源递增式萎缩, 民办高校压力逐年增大, 民办高职院校在全国高校招生中若要能够继续求得生存和发展, 必定要在实践教学阶段下足功夫才能赢得更长远的发展。

五、“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的意义?

(一) 有利于高职院校摆脱困境

在新形势下, 高职院校已经完全置身于市场经济当中, 高职关键的办学因素, 如生源、毕业生就业、办学经费等都没有计划保证, 需要创立自己的品牌, 形成自身的特色, 才能求其生存和发展, 这就必须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位置。目前, 很多中职生源不足, 学生素质较差, 毕业生就业层次低, 教学设备老旧, 办学经费不足, 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困境重重。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自身适应市场、适应社会的能力, 根据现有学情更新观念, 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办学, 并把企业项目引入高职的实践教学之中, 使教学密切结合产业一线, 并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和产业的优势功能, 如此, 不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高职院校的不好印象, 通过项目的引入还会给学校带来一定的收入, 可以解决一部分办学经费问题, 从而使高职院校摆脱困境, 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二) 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促进学术氛围的提高

高职院校兴办校内企, 使之与教学相结合, 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平台, 还为高职院校的长线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项目开展实践中, 学生会在校内企的项目主管和日常教学中的专业老师的共同带领指导下, 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增强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 “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还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从而在教与做过程中形成良性的学术氛围, 使学生为主体的科研团队在高职院校能够生根发芽。

(三)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促进双师型队伍形成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无产业经验, 他们专业水平高, 理论知识丰富, 但知识应用能力不强, 实践操作水平不高, 极大地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创办校内实习基地, 为专业课教师参与实践、提升实际工作的水平提供了良机,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对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形成了有力的保障, 为高职院校长远发展和教师教科研整体的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的开展, 能为高职院校培养源源不断的双师型教师, 意义重大而深远。

总之, 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有机地把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并在实施过程中强调知识的应用性、突出技能实践性, 有利于解决无企业经验的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无企业经验的教师参与到项目制作中, 使教师的技能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形成了良性循环, 同时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更具实用性。因此, “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的开展有利于专业整体和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影响十分深远, 为专业明确培养目标, 设置具有特色的课程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有机地把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并在实施过程中强调知识的应用性、突出技能实践性, 有利于解决无企业经验的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无企业经验的教师参与到项目制作中, 使教师的技能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形成了良性循环, 同时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更具实用性。因此, “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的开展有利于专业整体和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影响十分深远, 为专业明确培养目标, 设置具有特色的课程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海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金薇.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模式、问题与对策[D].苏州:苏州大学, 2008.

[3]马艳秋.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9.

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第9篇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普遍受到重视, 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不尽人意。学校与企业虽然都有需求, 但目的不一致。企业接受实习生目的是优先选用新员工, 重点没放在学生相关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上。如何才能达到合作双方利益的平衡点, 是工学结合关键所在。

(一) 校内实训基地模式构建

1.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课堂、实训、经营一体化。即教学场所与实训场所、经营场所连为一体, 教师与经营者一体化, 学生实训与顶岗实习一体化。它不仅仅是仿真, 而是要能用、实用、好用。如建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室, 就要考虑设备设施能否满足教学功能与经营功能, 如客房能否达到接待宾客住宿要求, 酒吧柜台是否方便酒品制作、符合卫生要求。这样的实训基地不能只请个装修队、几个任课教师合计合计就解决了。一定要请既有教学经验又懂经营的专业人士把关。否则, 使用起来才发现问题, 这既不利于教学又浪费国家资源。学生在一定的职业环境里通过学中干, 干中学, 获得学习的乐趣, 提高学习成效。

2. 模拟企业集团。

将班级按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业务部门、岗位, 学生兼职员。如一个行政班变成了一个旅行社, 班长变成了总经理, 同学变成了导游员, 外联、计调、会计等应有尽有。在专业课教学中学生需各施其职, 角色轮换实训。

3. 开放校内实习基地构建。

校内实习基地开放主要是指对相关院校专业的实训开放、对社会办学开放。一可提高实训室的使用率;二有利于教师同行技艺交流。通过教学资源互补提升与规范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提高其行业的知名度。使其具备教学功能、职业鉴定功能;三有利于走向社会, 评价实训基地标准应是市场认可度, 用人单位评价。比如某企业要招调酒师、茶艺师、园艺师, 别人就认你这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人。有人想找培训机构网上一搜索便知哪家好, 社会的认可度造假不了, 学员学后自有评论。开放校内实习基地是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接受市场考验绝好机缘。

(二) 校外实习基地模式构建

1. 工学交替——到企业进行单项技能操作训练。

通过在企业——学校——企业教学场所更替, 使学生获得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过程。如针对所开的课程, 在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时, 当校内设施设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或需要真实情景教学时, 可将相关操作项目放到企业中进行。如宾馆客房卫生服务, 不宜在无人使用的客房中进行, 需要在真实场景中操作, 才能真正体验服务内容与服务工作标准。我院酒店06级学生在客房服务课程教学中, 就把客房卫生服务内容放到南宁市振宁酒店进行, 学生分别跟班实习 (一名学生跟一名老服务员) 。这些技能训练均在不停其它课程、不影响其它课程教学的前提下进行。只作课时的调整即可 (如每周一天) , 持续跟班一至二个月。教学效果显著。这种形式企业也很乐意, 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受益。

2. 安排寒暑假社会实践。

如旅游类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旅行社跟团、带团, 熟悉导游业务。到酒店客房、餐厅、酒吧、茶庄打工, 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岗位需求、标准、特点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积累了学生的社会工作经验, 这是校内实训基地无法取代、无法感知的工作经历。这是专业学习不可缺的基础知识。

3. 半工半读。

一类是个体需求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或自愿半工半读的学生另行按半工半读教学进程表实施。其教学方案由用人企业与学校共同设置。专业技能课以能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证获取学分。普通理论课按学校教学方式上。专业课尽量在相关企业上, 如调酒课在酒吧上, 茶艺课在茶庄上, 教师由企业承担。普通课程校方派出教师前往企业授课, 一可减少学生往返负担, 二可不影响学生第二天的工作。二类是计划安排式:如我院06级酒店专业学生, 按教学计划第五学期还有一学期的课, 但他们应企业要求在“大三”时, 提前到上海酒店顶岗实习, 实行半工半读一年。未完成的课程安排在上海华师大上。如茶艺、插花专业课请上海茶艺馆、花店有资质的员工上, 酒店英语请外教上。学生边工作边学习, 毕业时就有了岗位。学生也积累了再创业的经验。

4. 毕业综合实习——顶岗实习。

毕业综合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一环, 通常安排1至2个学期。此环节是专业知识全面提升、整体检验、综合运用的过程。因此学生在企业实习时, 一切按企业员工要求管理、使用。值得强调的是校方应与用人单位协商:视实习时间长短, 让学生多岗位、不同工种轮换实习。一般企业不希望学生多岗位转换, 企业也需要熟练工, 因此, 为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 (但需考虑工作繁简程度, 掌握技能需耗时长短而定) , 校方应与用人单位签好合同, 创造条件为毕业生提供多岗位轮换制度。如在酒店实习, 尽量让学生在前厅、客房、餐厅、酒吧、康乐部等不同岗位实习。当酒店某部门忙, 急需用人时, 才有可能随时调用其它部门的人力。所以轮岗实习对酒店是有利的。综合实习的运作模式 (主要指集体安排的实习) :一种是基本全权委托企业管理学生, 企业把学生视为企业一员, 学校主要承担的是思想稳定教育工作, 这种方式是较传统的管理方式;二是委托中介方管理学生, 这是近年来的新模式, 它既要起中介桥梁作用, 又要起监管学生的作用。该中介公司大量的工作来源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与工学结合相关的事宜。这种管理模式有三个优势:一是学生在异地实习时, 校方鞭长莫及, 当地有人就近、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二填补了企业无专门负责工学结合的组织机构。企业人力资源部工作繁杂, 人力有限, 顾及不到学生问题, 这时中介管理公司可出面协调。三中介公司接触企业的面更广, 可为内地院校与外企牵线搭桥, 让学生有机会到外企学习外企的管理模式。学生可亲历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管理的差异。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础。但关键是选择怎样的中介管理公司?一要求中介公司工作人员是业内人士, 二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责任心的首要问题是对学生有爱心, 要解决好学生的吃、住、行基本生活问题。主动关心了解学生职业技能进展情况。做好学生思想稳定工作是要务。

(三) 校企合作模式构建

1. 智力合作——成立工商界专家指导委员会。

聘请工商界专业人士参与学院相关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审定及具体教学工作, 对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指导。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充分听取和接受专家的意见, 突出实践教学特色。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行业背景、学生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构建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专家指导委员会不能只停留在摆设上, 要真正发挥其作用。

2. 互为基地——实训基地、人才基地。

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 是企业生存发展, 学校教学质量保证的基础。高职院校与企业能否长期合作, 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 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 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学校与企业都在寻找自己的利益, 只有让校企双方各得利益才能达到稳定长久的合作。如与酒店企业建立实训基地, 从表面上看: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场所;学校也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 (行业特点:员工流动性大, 它已成为酒店方一大软肋) , 成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基地, 双方受益, 可谓皆大欢喜。在此, 关键还需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是解决好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 即吃住行问题。然后才是工作学习机会与待遇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 学生就很难安心实习、安心工作。另外, 学校专业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 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思想教育工作是难点) 。只有当企业与学生双方都基本满意后, 下一届的学生才愿效仿 (靠行政命令压制不是办法, 学生带着情绪上岗, 对企业不利) 。只有解决了学生的生活问题、心理问题, 学校才能稳定为企业输送合格的员工。

3. 深层次合作——企业冠名订单式培养。

如果学校以企业冠名方式开展订单式培养, 校企合作就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合作, 不只是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地方, 学校声誉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声誉。企业就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提出规划意见, 更要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建言献策, 关心学校的未来, 跟学校一起共同规划远景目标。真正把企业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在企业五年发展规划中要体现对学校发展的扶持与合作, 企业与学校一起研发课题, 共同受益, 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学校不仅要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更要立足企业现状, 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共同设计长远发展规划。把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校企合作。

4. 校企合办企业。

借助企业资金、设备、经营管理经验, 依托学校地产、房产、人力资源、客源市场, 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经营企业。如学校给企业注入资金拥有一定的股权, 成为旗下子公司或门市部 (或者企业为校办企业注入资金) 。主要经营管理以企业为主, 教师参与, 学生以基层工作为主, 这种方式较为可行。倘若让学生担任业务骨干势必影响企业业绩, 或由学生自己经营管理, 很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短期尚可维持, 时间一长问题就多多或成了名存实亡的空壳企业。这就会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能让学生熟悉职场环境、了解企业运营过程并参与经营足以, 管理整个企业运营是下一步的事情。俗话说的“没学会走就跑”不摔跟头才怪, 欲速则不达。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里学习锻炼, 毕业时底气就足。毕业能上岗、创业有基础。

可见, 有效的校企合作办学, 能实现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受益。即社会经济发展有人才, 企业发展有人才, 学生就业有岗位, 学院办学有生源。

高职院校可以凭借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 兴办一定规模的校办企业, 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把校办企业推向市场, 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为学生提供最接近职业环境的实训场所。既可以整合学院的专业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 提供教学实践、双师培训、技术开发等服务, 同时也可以实施经营, 增强自主发展和参与经济建设的综合实力。围绕专业办产业, 突出专业特色;以产业兴专业, 以贡献求发展。比较典型的有:湖南永州职院的科技示范园模式、辽宁农业职院的多层循环模式、黑龙江农业职院的专业实体模式等。

不难见到, 校办产业较成功的多在劳动密集型企业, 如农业、手工业、IT业等。而直接面对客户的行业较少 (批发零售业除外) , 如酒店企业, 据近十年观察与调研, 完全由学校自主经营管理的酒店, 能像酒店企业正常运营、并盈利的极少。因受行业限制, 没条件或不宜选择校办产业的学校, 可用社会企业代之。不可为名而仓促上马, 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降低办学成本。

摘要: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 企业冠名订单式培养是工学结合的关键。文章论述了校内实训基地模式、校外实习基地模式、校企合作模式, 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

院校结合论文 第10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的, 教职成[2006]4号文说: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 “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 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

工学结合的“工”就是工作, “学”就是学习, 工学结合最根本的就是要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工作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有两层含义:这种模式首先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职业教育的培养任务, 双方依据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分工合作。但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在课程开发和课程标准建设上充分体现工作和学习结合的特点, 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 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实施课程整体设计。

二、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新特点

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以服务学生就业为目标和出发点, 根据学生就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确立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二是学生就业岗位真实的工作情景和流程来设计教学过程, 让学生遵循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过程进行学习。三是以工作任务为最终归属, 学生在完成学习 (工作) 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通过学习 (工作) 任务的完成, 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以及学习成果的迁移和应用。

三、工学结合课程标准设计的具体原则

(一) 校企合作原则

职业教育本质是“跨界”的教育, 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必须坚持校企合作, 共同完成, 必须是学校的教学专家和企业的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要多走访企业, 召开由企业专家和教学专家共同参与的教学标准设计研讨会, 根据行业特点和工作任务设计教学体系和教学任务。

(二) 适度突破学科体系原则

目前的高职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 强调课程对学科发展的作用。但是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要直接服务于学生就业的岗位需求, 所以要按照岗位需求设置课程, 按照岗位所需的素质, 知识和技能确定教学目标, 按照岗位工作任务和流程组织教学内容。

(三) 弹性原则

课程标准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学生通过学习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知识和能力做出规定, 提出实施教学的方法和建议。要给老师的教学留下一定自由的, 创造的空间, 有利于老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创造性的开展教学, 提高教学的效果。

(四) 学生主体原则

工学交替的课程标准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性,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一定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 理实一体化原则

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一定要打破传统的理论是理论, 实践是实践的模式, 解决好理论和实践割裂, 难以有效结合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实现“水乳交融”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 完成实践学习。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项目化, 坚持“做中学”“学中做”, 相信学生学习积极性会空前高涨。

四、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建设基本思路——以《个人理财规划实务》课程为例

(一) 依据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开发流程, 项目组到相关企业、行业调研, 并组织“企业专家访谈会”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调研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2012年4-7月, 课题组对广州松田职业学院金融与证券专业2010级180名学生和广州农商银行、国海证券、广州证券增城营业部、中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城分公司进行了调研。采用了《个人理财岗位群调研分析表》问卷调查和面谈相结合调研方法。

2.通过大量社会调研, 在职业教育专家指导下,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 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的过程形成个人理财岗位任务分析。

3.将企业专家填写的《个人理财岗位群调研分析表》内容汇总, 将难易程度相当、工作要素相近、有代表性工作任务归纳在一起, 从而确定若干典型工作任务, 再由企业专家对典型工作任务按照难易程度进行排序, 并从专业角度分析、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本内容。

(二) 以工作流程为主线,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构建项目化教学体系和内容

在《个人理财规划实务》课程标准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金融机构一线客户理财服务等岗位群业务流程中涉及的基本业务为主线, 以客户理财岗位群工作任务为驱动, 以教学实践为纽带, 将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机融合, 采用产品认知与规划流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

根据岗位工作需要, 实际工作任务为依据, 以岗位上实际操作流程作为载体;本课程教学内容我们设计为八个学习项目, 分别涵盖客户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投资规划、保险保障规划、投资规划、税收筹划、退休养老规划、财产分配和传承规划和综合理财规划;在这一过程中力求突出个人理财规划工作的全过程, 从而将课堂教学和实际工作融为一体。

(三) 构建全方位, 立体化的科学课程评价体系

构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的教学方式相适应的迥异于传统方法的课程评价体系, 突出“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 课程考核与职业素质评价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评定方法如下表所示: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 提升内涵, 避免“空心化”课程改革是当务之急。而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跨界”突破学校和企业的界限, 加强校企合作, 建设基于工学结合的简单实用, 真正能够指导教学, 评价教学的科学的课程标准。所以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的研究就很有必要, 也非常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娟萍.高等职业教育也需要强化课程标准[J].深圳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

[2]黄进.对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认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总第469期.

院校结合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学生培养

随着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我们不难预料未来职业分工会朝着精细化发展、服务产业越来越活跃的趋势。这种走向对使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大量被需求,而承担为社会输入技术人才任务的高职院校在承受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壮大自身,反思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当今高职院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与本科教育不同的是,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更侧重职业化、有针对性、注重实践能力。因此,职业学校不能像大学那样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不仅要有自己的实践基地,还要注意与市场结合,面向社会,更多地与企业合作。国务院也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工学结合,就是要将实践与理论相融合,一方面以理论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更深层的认识。工学结合必然指向着校企合作。从理论上讲,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学校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级劳动力,增强企业内部活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企业对市场的敏锐度也有利于检验学生的技术、理论水平,以及学校的教育成果。但是这些是一种应然状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虽然不能否认工学结合的种种好处,但仍有不足的地方需要完善。

1.合作深度不足

工学结合的核心,就是要学校与企业互相促进,让学习技术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直观地面向工作岗位。但是一些学校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中,似乎只是机械式地将学生送出去,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不是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工作能力、独立思考的角度出发。所以笔者认为,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仅仅停留在这个把学生“送出去”这个层面是不够的。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送出去”,而是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学校与企业的交互合作可以在更深的层面展开。企业对市场有更直观和敏锐的洞察力,当市场的需求、技术、前景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不必在这些未知中措手无策,可以将课题交给学校先行进行理论上的讨论和分析,由老师带领学生成立课题组,分析未来这个行业的趋势走向,如果行业结构发生变化,则可以适时调整课程目标,紧紧地跟上市场的需要。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学校有着学术资源、信息、研究人员等方面的优势,有能力也有时间做一些理论上的研究工作,但是学校毕竟不与市场直接接触,如果不清楚一个行业的现实走向,研究的方向很可能派不上用场;而企业与市场有最直接的联系,对市场的变动最为敏感,却因为成本的限制、被营利和管理等繁琐事务缠身而对理论研究有心无力。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也许也能摸索出一条道路,但是终究不能逃脱其低效率、不能长久的命运。企业要可持续地发展,必须依靠理论丰富、充实自身。与高职院校合作,除了补充员工力量,提高企业内部的竞争力以外,也可以将企业在技术方面的问题,比如技术创新等,做成课题交由学校讨论、研究。学校也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多参与这样的项目,同时校企应该达成协议,如果某一个课题组研究出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应该由企业划分款项进行奖励。这样做,也是为提高老师和学生的理论素养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2.加强人员互动

工学结合,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技能,企业员工也需要不断学习。高职院校的老师也应该走进企业,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的员工充充电,补补课,另一方面老师直面行业,参与实践也可以在课堂上为高职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避免将一切理论都停留在书本上的困境。教师对于技术、实践有了新的认知,也可以带领学生多参与实践课,由同一个老师指导学生的理论、实践,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完整,不会有不能适应、脱节的现象发生。同时,在实践的课堂上也不会发生一直由老师主导唱独角戏,学生走神的情况,因为学生们可以通过自身操作来发现问题,加强与老师的互动,提高课堂效率。老师扮演着一种高职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纽带的角色,如果老师的实践能力强,就能让学生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过渡相对平稳,将理论知识有的放矢。所以,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从企业的角度讲,可以让员工在参与工作以后仍然保持着学习的习惯,最终得以提高企业效益;从学校的角度讲,可以使学生自身的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化,理论与实践可以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结束语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从理论上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尤其是在强调合作、共赢的当代,但是,工学结合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学生输出,而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第12篇

近几年高职教育的规模扩展很快, 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能及时跟进, 基本上还属于“本科压缩型”。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的锻炼, 受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 教师习惯于“粉笔+黑板”的授课方式, 学生习惯于听理论、背理论、考理论。这种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必然严重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 进而影响到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

我院于2001年开始招收高职学生, 目前高职毕业生已达7400余人。近几年, 通过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和分析论证, 学院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如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了解、参与实践实训和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 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很高, 定位准确, 学生就业时竞争力就强, 就业后角色转变快, 岗位适应性和工作稳定性就好。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 成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如我院高级护理专业形成了“2+1”培养模式, “2+1”模式是指三年学制, 其中两年在学校学习, 一年在医院临床实习, 实习就业“一条龙”;园林花卉技术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等实行了“模块教学”模式;机电技术应用、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等实行了前教室后车间的“学工交替”模式等。在专业设置、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院企双方相互渗透, 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 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 充分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2 狠抓落实, 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第一, 争取企业的支持和参与, 为学生提供足量的生产实践岗位。近几年, 滨州职业学院动员全院师生员工, 采取多种形式, 利用行业、人缘、地域、人才中心等优势联系合作企业, 工学结合有了较快的发展, 2007届工科类毕业生95%以上的学生参与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之中, 实现了顶岗实习与就业的衔接。

第二, 校内教育教学要做好学生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准备。既然工学结合是企业、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多赢之举, 高职院校就要认真考虑:学生到企业后能为企业做些什么?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要做哪些准备?校内的教育教学要做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尤其是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备踏实的工作态度、高昂的工作热情, 树立劳动观念、组织纪律观念, 以便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从入校教育到最后学生顶岗实习之前, 院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 并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让企业满意、学生受益, 这种合作才能够长久。

第三, 在工学结合过程中, 院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合作。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上, 院校是主动方, 要把企业看作是自己的客户, 是服务的对象。针对企业的特点和需求, 一方面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使自己的学生能够适应并融入所服务的企业, 为企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尽可能为企业多方面的需求提供服务做出贡献。院校要在为企业的服务中培育亲和力, 求得全面合作,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创造高职教育的品牌的同时提升企业品牌。

3 扎实工作,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首先, 要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组织机构。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 这个机构由院校领导和行业企业领导共同组成, 是校企结合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指导各组织机构, 负责沟通学校、企业之间的联系, 促进校企紧密合作。各专业都要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由系部主任和相关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人力资源专家组成, 深度参与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规划等的论证与审定, 具体指导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

其次,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包括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章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对外合作合同协议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学生定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锻炼的规定、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办法、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校企合作的方方面面, 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对校内各种保障措施都要制定科学、规范和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要建立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 建立合作企业、学生、院校和社会参与的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形成规范高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第三, 理顺工学结合的各方关系, 提升工学结合的实际效果。院校要解决寻找合作企业, 达成合作意向, 签定合作协议;组织教师、学生到企业, 聘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到院校。企业要解决如何安排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活动, 如何参与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如何协调培养人才和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 都需要各方相互协调解决。在工学结合中, 学生可以选择顶岗实习的企业, 接受学院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和考核, 院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使其能顺畅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院校及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全面推进工学结合。

4“培养计划共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首先是正确处理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通用性的关系。面向市场和面向就业来设置专业, 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在设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法时既要强化针对性, 使毕业生就业后能做到“上手快”;也要兼顾通用性, 使毕业生就业后能做到“一专多能”。

其次是正确处理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教学的关系。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 应该明确地定位在“以职业和职业群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的, 以职业技能为本位, 以综合素质为核心”。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应削枝强干、删繁就简。教学过程不重推导而重结论和应用。教学重点不是公式和概念的“为什么”和“怎么样”, 而应当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用”。专业技术教学要强化“针对性”和“实用性”。在专业技术教学中要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强化最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实践教学需要强化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训练, 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三是以学校和企业合作为平台,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优化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非常重要。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技能水平, 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这就需要坚持走出去, 引进来的策略, 既要聘请企业内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教学教师, 又要让学生和教师直接参加到企业的生产和项目开发中去。

5 探索校企合作及“订单式”培养模式

我院与当地多家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发达地区的3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毕业生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其中包括:“海尔”工贸有限公司集团、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皇明太阳能集团、中海石化有限公司、富海集团、鲁南制药集团、魏桥创业、山东滨州渤海活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板倒井集团、山东西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京博控股发展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用人单位。

学院根据市场需求, 遵循市场规律, 努力实现教育与就业有机结合, 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的办学模式。先后与济南“海尔”工贸有限公司, 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山东万得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定了“订单式”培养协议书, 实现了院校与企业培养与使用的无缝隙对接。

参考文献

[1]叶智美.工学结合:高职教育的新模式[J].江西教育, 2005 (17) .

上一篇:院前急诊下一篇:员工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