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初探范文

2024-09-17

审计初探范文(精选12篇)

审计初探 第1篇

一、医院绩效审计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1. 绩效审计的概念

对于绩效审计, 学术界曾经出现过很多争议, 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过许多的研究、讨论。目前, 这种定义基本得到各界的一致认同:绩效审计是指, 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工作人员,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 对被审计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效果进行审查和评价, 审计内容包括对资源利用的经济性、使用的效率性和总体的效果性, 并提出合理建议, 以提高被审计部门的管理的一种监督。

其中, 经济性是指是否利用最少的资金购入最多的质量达标的资源, 也就是资金使用的性价比;效率性, 是指是否投入最少的投入, 获得最大的产出, 也就是资源利用的效益, 因此要进行合理的支出;效果性, 是指对资源的利用和使用情况,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 也就是资金利用的综合效益。

2. 医院绩效审计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医院绩效审计是指运用绩效审计的方法, 对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 对资源运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考察、监督和评价的活动。也就是说, 独立的审计机构或者审计人员, 依据制定的审计评价指标, 通过特定的审计方法, 对医院的医疗费用、经济效益、发展能力和劳动效率等情况进行审计, 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和监督, 强化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 对医院运营的不合理现象提出管理建议, 并促进医院管理的发展, 提高医院综合效益。

医院绩效审计的基本内涵包括审计主体、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目的。审计主体是独立的医院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审计对象是医院的经济活动;审计目标是评价医院经济活动的“三性”, 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目的是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审核, 发现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改善医院的经营管理, 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医院的绩效审计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首先, 是对医疗服务与药品的监督, 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的使用评价;其次, 是对医护人员劳动效率的审计;再次, 是对医院的资金投入、财务收支情况等资金管理的审计;最后, 还有对医院投资、政策等其它方面的审计。对医院绩效审计的定义范围十分宽泛, 不仅涉及到了传统绩效审计的内容, 而且绩效审计的目标和目的性十分鲜明。

二、医院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1. 开展医院绩效审计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 我国在广泛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探讨, 怎样实现科学发展成为一项重大课题。对于医院来讲,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就需要在现有水平下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推进科学发展和医院建设。

医院绩效审计的开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绩效审计必须发挥经济监督的职能, 必须将医院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 对所用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合理分配, 不断构建集约型的医院经济。审计部门要对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财务收支问题, 进行严格处理。

2. 开展医院绩效审计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医院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断提升, 随之而来的是, 怎样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 开展医院绩效审计就成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医院绩效审计对经营管理的各项资源进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对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和剖析, 并提出合理建议。这样, 不仅为医院的会计核算提供有力支持, 还可以促进企业不断完善管理、提高效益, 保证医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制定的原则

1. 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首先, 对绩效审计进行评价需要独立的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进行操作执行, 避免受其它因素的干扰, 使绩效审计的结果和作用收到影响。

其次, 医院绩效审计的评价不仅要独立, 还需要具备完整性和全面性。绩效审计是资源利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综合, 对绩效审计进行评价, 需要将建立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者的基础之上, 缺少对任何一者的评价都是不客观、不准确的。

2. 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代表性

在对医院进行绩效审计评价时, 不需要对所有的数据都制定评价标准, 这样形成的评价体系是非常复杂繁琐的。对评价标准的制定, 能够从医院经营管理的主要环节反映经济状况就可以。

3. 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可比性

根据我国制定的管理绩效审计指标, 并参考国际现金的绩效考核标准, 制定国内医院的绩效审计的统一评价标准, 使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 不仅可以对医院本身的发展做纵向比较, 也可以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做横向的对比。

4. 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可理解性和科学性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制定, 必须是科学的:应简明易懂, 不违背客观规律, 方便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对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客观衡量和评价, 这样, 才能够准确、客观反映被审计医院的真是情况, 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 避免因标准的不科学而产生对医院经济管理审计的错误结论。

5. 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合理先进性

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制定, 应该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即评价标准目标不宜定的过高, 而且确定的标准应正确反映医院的医疗技术和医学发展水平, 能够反映出医院的手术方法和经验。

如果评价标准过高、脱离现实, 就无法达成绩效审计的预期效果, 也不能为医院经济管理提供合理的建议。

6. 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

不单单是医院绩效审计评价, 对于其它对象来说, 评价标准也必须是可操作的:数据收集容易, 计算方法科学合理, 评价易于操作和掌握。

四、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

根据医院绩效审核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对医院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综合评价。需要指出的是, 需要搞清楚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内容。经济性, 就是对医院投入的医疗设备、引进的药品进行审计, 检查其是否根据合同的日期、招标进行的, 成本是否最低, 是否超出预算经费;效率性, 就是医院对病房的使用情况、医疗服务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审计, 看是否合理、科学和高效;效果性, 就是医院的经济收益、病者人均费用、病愈率、投资回报率等方面进行审计, 评价医院经济管理的综合效益。

笔者认为, 构建医院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绩效管理水平

要从大的管理制度和决策上, 对医院绩效审计进行评价。首先, 要确保医院领导决策的正确性, 将这项定位评价指标、考察决策层经济决策的效益性, 可分很好、好、一般和较差四个层次进行评价;其次, 医院制度的健全和执行落实情况, 这一项, 可以反映医院管理机制是否合理, 以及各部门执行力的情况;再次, 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金额。这一项直接关系到财务收支是否合理。

2. 经济获益和债务偿还能力

一是获益能力指标。对医院经济增长趋势和增长比例进行分析, 绩效与指标正相关, 指标越高, 则获益能力越强, 对获益能力评价的指标包括医疗收入增长率、人均创收增长率、医疗设备创收增长率、药品收益增长率和资金自给率。

二是债务偿还指标。是对医院负债水平和债务偿还能力的评价, 评估医院的持续发展状况。债务偿还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增减率。

3. 经济运行效率

经济运行效率反映医院资金运转和回笼的快慢, 这一项包括的指标主要有:医院收入耗用的成本率、货物资金周转率、病床周转率、病患增值时长占住院总时长的比例。

4. 持续发展能力

持续发展能力, 可以从市场占有情况、收容量、创收额增长情况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市场占有情况可以反映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份额, 指标越大, 医院的持续发展能力越强;收容量可以反映医院的长期发展动力, 指标值与医院的潜在经济增长能力成正比;对外医疗创收增长反映经济发展能力。

五、结论

审计初探 第2篇

问题作一初探。

众所周知,所谓财务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而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运用审计手段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本单位财务收支、财政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个人遵守财经法规的情况所进行的鉴证、监督与评价。从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审计的概念来看,经济责任审计必然要涉及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但不完全限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所涉及的范围明显大于财务审计的范围,除财务收支审计外一般还包括重大经济决策的科学性、效益性;经济领域的个人廉洁自律情况;有关经济责任指标完成情况;个人及单位遵守财经法规的情况;有关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等等。很明显,财务审计只是经济责任审计所涉及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一些被审计单位在某些年份接受过财务审计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将财务审计成果运用于经济责任审计,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机关工作效率也是审计机关应该提倡的。于是一些审计机关对曾接受过财务审计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安排审计时,将曾经接受过财务审计的时间段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剔出,只对未接受过审计的时间段进行审计,在起草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时,有的将财务收支审计报告的“审计发现的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和决定”部分机械的搬到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其它方面则不再涉及;有的则将已经审计过的时间段只在审计报告中注明“审计机关曾对某某的财务收支进行过审计,本次审计指对未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未接受过审计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原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则不再提及。前者将处理处罚依据及决定在罗列于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实际已没有意义,后者则通过一带而过的方式将任职期间发生过的违规违纪问题予以隐瞒,而且这两种处理方法均未对已审计过的时间段的其它涉及经济责任的问题展开审计,其审计结论必然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直接影响审计的质量。

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利用原财务审计成果的审计项目在组建审计档案时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对已审计过的时间段将原审计证据进行复印装入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档案;有的则将原财务审计报告作为审计证据装入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档案;当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与财务收支等审计项目同时进行时,则是同时下达两个审计通知书,出具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审计报告,同时向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需要处理处罚的问题下达一个审计决定,归档时有的是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与财务收支审计项目归入一个审计档案;有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则不再组档案。总之,实际工作中没有标准和章法可循。

笔者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充分利用原有财务审计成果是一个非常值得提倡的好做法。但是,利用不能理解为代替和机械的生搬硬套,更不能由此省略必要的审计程序,而必须在审计方案总揽审计方向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原有审计成果,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具体工作中,原审计报告只能作为审计参考的依据,而不能作为审计证据,并且,原审计项目的目标和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必然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要求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其它审计不能代替经济责任审计,原审计发现的问题也不能照抄照搬到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来,该取证的仍然要取证。

内部控制审计初探 第3篇

1.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前期准备

1.1理论学习是做好内部控制审计的前提:由于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发展较晚,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和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前,应认真学习2006年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5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指引》等文件,将其作为判断和衡量企业内部控制是否规范和有效的依据和标准。同时,通过阅读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研究成果或书籍,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

1.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制度和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容很广。要达到预期效果,企业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工作制度和操作手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规范的审计程序,明确审计内容和各业务循环需关注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控制环节,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企业除了制订《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外,还需编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手册》、《内部控制业务流程测试模板》。《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要明确内部控制审查和评价的范围、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所采取的措施及报告途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手册》需确定内部控制测试的技术和缺陷标准,包括测试计划、测试工作范围、测试方法、缺陷评价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方法等。《业务流程测试模板》需在对业务风险描述、现有控制描述的基础上制订需测试的步骤、应抽取的样本及样本量、测试记录、测试结果评价和缺陷的分类。《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手册》和《业务流程测试模板》三者结合,可使企业的审计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应遵循的原则

2.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强调的是内部控制审计的涵盖范围应当全面,具体来说,是指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和事项。

2.2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强调内部控制评价应在全面性的基础上,着眼于风险,突出重点。因此在制订和实施审计方案、分配审计资源的的过程中,一要坚持风险导向的思路,着重关注那些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高风险领域和风险点:二要坚持重点突出的思路,着重关注那些重要的业务事项和关键的控制环节以及重要的业务单位。

2.3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强调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只有在审计工作方案制订、实施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客观性,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在实务中,以下因素可能会影响会影响客观性原则:(1)内部控制设计部门与审计部门不独立;(2)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不足,依靠印象等因素主观评价:(3)审计人员独立性不强;(4)审计人员与内部控制部门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不能确定最佳的检查评价范围和重点,测试样本选择不合适,等等。

3.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

3.1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总体情况,制订审计实施方案。通过查阅资料和访谈,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包括组织结构、人员配置、主要业务模式、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核算、下属企业或投资项目等情况。通过观察作业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了解内部控制的总体环境、各业务循环和管理环节所采取的控制程序与措施。在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制订或修改审计实施方案。

3.2初步评价内部控制。評价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功能性评价和健全性评价,如果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正常,可以作为实质性测试检查的依据。

3.3实施符合性测试。深入企业各业务环节,检查各项制度和流程的设计情况和执行效果。

3.4评价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健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审计人员对检查到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总结,与国家和主管部门制订的评价标准、规范制度相对照,再结合自己的审计经验验,判断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3.5提交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包括审计评价、存在的缺陷及整改建议等。审计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执行有效的,应给予肯定:对存缺陷的,应与相关部门或人员沟通,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年末,审计部门根据控制缺陷及整改结果,编制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报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

4.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方法

4.1个别访谈法。个别访谈法主要用于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访谈前应根据审计需要形成访谈提纲,访访谈中应撰写访谈纪要,记录访谈的内容。对于同一问题,应注意不同人员的解释是否相同。

4.2调查问卷法。调查问卷应尽量扩大对象范围,包括企业各个层级的员工,题目尽量尽量简单易答,如答案尽量为“是”、“不是”,“有”、“没有”等。

4.3穿行测试法。穿行测试是指在内部控制流程中任意选取一笔交易作为样本,追踪该交易从最初起源直到最终在财务报表或其他其他经营管理报告中反映出来的过程,即该流程从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以此了解控制程序设计的有效性,并识别出关键控制。

4.4抽样法。抽样法分为随机抽样和其他抽样。随机抽样是指按随机原则从样本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其他抽样是指人工任意选取或按某一特定标准从样本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使用抽样法时,一要注意样本库要包含符合测试要求的所有样本,二要确定选取的样本应充分适当。

4.5实地检查法。实地检查法是指使用统一的测试工作表,与实际的业务、财单证进行核对的方法,如实地盘点存货法。

4.6专题讨论法。专题讨论法是指集合有关专业人员就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或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如对于涉及财务、业务、信息技术方面的控制缺陷,就需要召开专题讨论会议,综合各部门的意见,确定整改方案。

4.7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数据分析,评价关注点的方法。可以将企业数据与历史数据、行业标准数据或行业最优数据等进行比较,从而识别异常的区间。

此外,还可以使用观察、重新执行等方法,也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开发检查方法。

中国环境审计初探 第4篇

中国的环境审计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由于环境审计的引入和开展相对较迟, 近年来虽有一定的发展, 但大多数政府环境审计项目, 内部环境审计和独立环境审计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一) 中国环境审计理论发展现状

中国环境审计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 有关的理论还不完整、不成熟, 难以用来指导环境审计实践。

中国审计理论界在环境审计领域的积极探索已初显成效, 尤其是在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现阶段审计理论界缺乏对环境审计的系统研究, 更缺乏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加之国外没有一个可以直接借鉴的模式, 使得中国环境审计理论问题研究的发展跟不上环境审计实践开展的需要, 不能很好地指导环境审计实践。因此, 中国环境审计理论需要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完善、进一步系统化。

(二) 中国环境审计实践发展现状

由于环境审计的概念引进中国的时间较短, 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审计实践并不多。国家审计署曾于1983年和1985年两次对兰州等20个城市开展了环境审计。但因人力、物力、财力所限, 审计的重点放在合规性审计上, 未对政府的环境政策法规和环境计划及绩效进行审计。十几年来, 国家审计署逐步拓宽了环境审计的工作范围, 开展了包括工业、农业、渔业、林业对环境的审计评价, 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领域, 如绿色食品和清洁卫生等。同时审计署先后组织开展了部分城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46个重点城市排污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等多项环境审计。除此之外, 国家审计署还积极开展了对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全球环境资金和政府双边合作等渠道引进资金环境保护项目的审计, 促进了同联合国环境署、开发署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 拓宽了环境保护资金渠道, 在生态保护、环境法制、全球环境监测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目前, 中国的政府环境审计包括生态 (生活) 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环境审计关注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国家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地域, 如“三河三湖”、“两控区”;北京市环境综合治理和渤海的污染治理;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防治工程,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同时, 审计署将继续关注国家环境保护主要政策的执行情况。

二、当前中国环境审计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五大瓶颈

(一) 环境法律法规不健全, 环境审计缺乏充分前提

中国目前已颁布了近二十部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颁布有近四百项环境标准, 基本形成了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体系, 为环境审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但与发达国家现已制定的环境法律法规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如:环境会计规章制度、环境会计报告准则、环境审计制度等至今还尚处空白。

(二) 环境会计尚未建立, 环境审计缺乏良好基础

在进行环境审计时, 要求被审计单位如实记录和反映其环境管理的情况, 提供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然而, 中国至今尚未建立环境会计, 没有规范的环境会计核算, 造成环境信息的确认、计量、报告形式缺乏统一的标准, 环境信息披露存在随意性。

(三) 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环境审计缺乏可操作性

对环境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是环境审计过程中的必然程序。然而, 科学的反映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具体标准究竟有哪些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计量?采取什么样的指标和标准作为审计分析与评价的标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自身缺陷以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完善, 势必会增加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业绩进行评价时的操作性难度, 易产生环境审计风险。

(四) 审计主体单一, 人才匮乏, 环境审计缺乏拓展性

中国目前的环境审计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 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审计组织的参与程度较低。由于环境审计涉及面广, 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它要求参加审计的人员既要精通财会、审计知识, 又要熟悉环保法规、环境科学知识。中国国家审计机关中现有的审计人员的知识背景多是以财务会计、工程审计知识见长, 知识结构单一, 对于环境审计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手段, 离全面开展环境审计的要求尚有距离。结果是完成所有的环境审计工作几乎是不现实的, 只能把已经出现严重环境问题的项目列入审计计划, 被动应对, 从而难以拓展环境审计项目的范围和深度, 削弱了环境审计的力度和水平。

三、可持续发展下中国环境审计的实施

(一) 加快实施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想的结合。发展环境会计可以节约审计成本, 为环境审计提供依据。中国现有的会计理论和实践活动, 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因此, 应尽快建立相应组织机构, 研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统一的环境会计的会计准则和基本核算体系。政府应恰当地引导、鼓励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工作, 促进中国环境会计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使环境会计理论能早日与实务相结合。

(二) 建立以联合审计为主的审计模式

环境审计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工作。开展环境审计首先要求具备财务审计的技术方法, 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首先应懂得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其次, 环境审计对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 在环境主体的构成上, 可以尝试国家审计机关与环保、法律机构, 审计人员和环境专家实施联合审计的模式, 以提高环境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三) 加大宣传, 提高全社会意识

中国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待于加强。一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尚未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真正树立,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大量存在。二是社会公众环境意识淡薄, 缺乏强烈的环境管理、环境审计需求, 难以推动环境审计的广泛开展。因此, 我们应加大环境审计宣传力度, 使各方面都认识到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开展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四) 加强培训, 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

广大审计人员对于环境审计这一审计新兴领域普遍比较陌生。要顺利开展环境审计, 高质量的完成环境审计的任务, 从长远来看, 要加强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 开展相应的专业,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以培养后续人才;从目前来看, 要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环境审计相关知识的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并不断吸纳环境专业人才, 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 以保证环境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 注重环境绩效审计

环境问题是绩效审计关注的内容之一, 环境绩效审计主要是对环保资金分配使用的经济性、环保投资项目的效益性和环保部门的业绩进行的审查。根据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中列示的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 中国在开展环境审计时应注重对政府监督环境项目的绩效审计、对其他政府项目的环境影响审计、对环境管理系统的审计、对计划的环境政策和环境项目进行评估等内容。中国的环境审计要跟上国际发展, 必须在审计类型上从财务收支审计向绩效审计拓展。

四、结语

环境问题是一个选择问题, 要在环境和发展之间求得平衡, 既不能为发展而牺牲环境, 也不能为环境放弃发展” (王跃生, 2002) 。按照这样的, 环境与发展成了中国现阶段企业“博弈”的一个核心部位, 对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和高层次经济监督系统的审计, 理应通过加强环境审计监督, 切实履行审计职责, 谋求在经济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真正实现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双赢战略。

参考文献

[1]蔡春.环境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提高审计执行力初探 第5篇

对任何一个部门来说,执行力都体现其组织的生命力,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和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是影响审计执行力的两个重要因素。没有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就没有办法发挥审计作用,审计执行力就会降低;审计队伍素质不高就没有能力发挥审计作用,审计执行力同样也会低下。这两个因素对审计执行力的影响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也就是说,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是保证审计执行力的主要因素,是内因,是根本,而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是保证审计执行力的外因,是条件,是保障。具体分析如下:

一、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保障

温总理曾经说过:“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是民主法制的产物和推动民主法制的工具,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审计机关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审计 “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则需要通过提高审计执行力来体现,提高审计的执行力,才能有效地维护审计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才能更好地维护政府的公信力。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保障,但实际工作中一些难以避免的因素却直接导致审计执行力的降低。

1.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国家审计作为一种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执法过程中依赖于健全的法律体系。在现实中,一方面由于人的知识素质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因素,决定了人类不可能制定出完美无缺、包罗万象的法律。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是一个动态、多变和复杂的发展过程, 很难用事先制定的相对静止的法律去全面规范和制约,因此审计法律的确定性、稳定性必定面临着挑战,审计工作时常遇到“法律滞后”甚至是 “法律空白”的尴尬局面。在具体审计中揭露出来的问题,也很难都有一个简单 “对号入座” 的法律适用条款,需要审计人员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灵活处理,也就是说执法者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甚至出现了审计执法中的讨价还价现象,出现执法者扣现象,让人对审计执法的严肃性产生了怀疑,也正是这种执法的灵活性,导致了审计执行力的下降。若想彻底扭转上述局面,就必须认真研究经济运行规律,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以法治审,依法执审,才能真正提升审计执行力。

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各部门积极配合。政府的支持和部门的配合都能为审计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我们会面临许多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和冲突,无论是人们的理念还是经济发展环境,都面临着法制与道德的挑战。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中国的“官场”从古至今有一种微妙的裙带关系,从红楼梦的“护身符”到当今社会的“通讯录”,都是这种微妙裙带关系的诠释。有的时候审计人员刚刚揭露出一个问题,说情者便络绎不绝,再加上某些部门利益或者局部利益的作用,使审计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被某种势力“监督”。若想真正提高审计的执行力,就必须破除各种裙带关系、“人情网”,要求各级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对审计执法的支持力度,同时,各部门也要深刻理解审计执法对本部门长远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大力配合审计部门工作,从而为审计提供一个洁净、安全的外部环境,惟有如此,才能真正谈得上提高审计的执行力,实现审计的目标。

二、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

高素质的队伍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基础,而高素质的领导者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对于一个部门来说,执行力来自于决策,决策力直接影响执行力,这就首先要求决策者具有较高的素质,进行正确的决策,在任何情况下领导集体都能让自己的团队感觉到领导者是整个干部队伍的表率。或许他们并没有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但是他们能在宏观上把握全局,能在思路上开拓创新,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真正解决难题,能真正关心干部的培养、工作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一支新型的有战斗力的团队。对于审计队伍来说,较高的素质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理念新: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决定出路。任何一个社会的进步和事业的飞跃都来自于理论的创新,理论的创新使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审计理论的创新使审计事业在二十多年来飞速发展。作为审计干部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其次要善于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面对一些屡查屡犯的问题,我们应该想到那也许不是个案,而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或者是制度的问题。刘家义审计

长说过:“制度性的问题,想通过一次审计揭露就彻底改掉是不可能的,需要有一个过程,不断推进,改进制度,改进办法,改革体制。”作为审计干部,就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不断推进审计工作创新,用新理念谋求发展,用新思想破解难题,用新机制营造环境,用新举措积极作为。

2.业务精:业务精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必要条件。一支业务精湛的队伍是事

业成功的保障,提高审计执行力,首先要求审计人员具备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法律知识,法律是审计工作的依据,加强对最新颁布的财经法规、审计法规的学习,更加准确地把握政策界限;其次,加强审计方式、方法的学习,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讲究方法,研究思路,方法对路,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第三,要学习计算机审计技术,培养审计信息化人才,适应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在信息化条件下更好的履行审计职责;第四,还要注重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注重交流与沟通,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出色的沟通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对提高审计执行力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不断学习应成为推进我们审计工作的不竭动力,成为我们提高审计执行力的必要手段。通过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在浩繁的财务资料和业务信息中,通过归纳整理,对审计查出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宏观角度提出加强经济管理、改进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有内容、有深度的审计报告和信息,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参考,真正实现审计目标。

3.作风廉: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政府廉洁是支撑一个社会的三个顶梁柱。而这三者之中,廉洁政府尤为重要。审计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执法部门,审计形象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廉洁的作风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廉则生威,威则生严,执法严体现一种责任心和使命感,也是树立审计威信、提高审计执行力的有效保障。作为审计干部,就要廉字当先,廉洁的作风才能真正打造一支过硬的审计队伍。

三、提高审计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保障,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基础,此外,下述几个方面也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1.公开透明。实行审计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几年来,审计署一直强调审计结果公开,地方审计机关也在逐步实施审计结果公开制,但种种原因使审计结果公开一直象一个含羞的少女,频频召唤不出来,甚至刚刚想出来也只能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看不透,猜不清,到底有哪些玄机?细菌在阳光下会死亡,审计中揭露的种种问题也只有在阳光下才能得以纠正和改进。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执政者,作为政府的一个机构,应该时刻牢记为民审计的理念,将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通过审计监督告诉老百姓,让他们明白。比如说汶川救灾款,比如说4万亿投资,怎么花的,惠民工程怎么做的,纳税人的钱每个老百姓都有知情权,如果让老百姓雪亮的眼睛监督审计实施,真正做到审计公开,还怕执行力不强吗?

2.加强问责。问责制是法治国家追究公职人员责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行政制度。但由于目前法律不够健全,执法环境不太规范,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出现,有时查出问题不知道是该集体承担责任还是个人承担责任,比如在审计中发现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失误是谁的责任?集体还是个人?复杂的因素常常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判断力。再者,审计过程中,有时审计人员明明发现了问题,但由于有领导说情,朋友、同事说情,也会出现大问题化小、小问题化了的情况,那么这又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执法出现了折扣,责任由谁来承担?因此说,建立健全审计问责制也是加强审计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坚持权利和责任的统一,强调有权必有责,确保相应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计问责制。

审计机关应急管理初探 第6篇

一、审计应急管理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审计应急管理是指各级审计机关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在这里,审计应急管理的主体是各级审计机关,管理的目的也是有效应对、减少损失和影响,管理的内容是审计应急管理机构建立、应急预案的制定、突发事件的内外处置、沟通协调、后勤保障、信息发布等。

审计应急管理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处置突发事件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而是国家和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审计机关也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严肃地看待审计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把参与处置突发事件作为光荣的政治使命,严格审计应急管理,充分发挥审计应急管理的作用,确保审计应急管理任务的顺利完成。2.专项性。政府应急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审计应急处置任务对内就是要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预防和自救活动,对外就是要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和政府的要求对财政救灾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督促有关方面合理筹集、分配和使用救灾资金,避免出现资金被截留、挪用、贪污等问题。3.集中性。审计应急管理一旦启动,审计机关就必须集中一定的时间、集中专门的队伍投入到救灾之中,并准备专门的财力、物力予以保证。4.紧迫性。快速反应、快速处置,是减少突发事件损失和危害的有效途径。审计应急管理也必须体现快速反应和快速处置的精神。5.一定程度上的被动性。审计应急管理只有在突发事件爆发后才能紧急启动,积极实施。在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害结束后,审计应急管理活动才能告一段落,因此,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尽管如此,审计机关也要变被动为主动,以主动的态度努力做好平时的审计应急管理工作,防患于

未然。

二、审计应急管理的原则

1.服从大局原则。审计应急管理工作是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审计机关必须把政府交办的审计应急工作作为一项大事来抓,不管自身有多大困难,都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各级政府的决策和决定保持高度地一致,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审计应急任务。

2.全面动员原则。审计机关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统一部署,进行全体动员,开展审计应急管理活动。

3.贴近服务原则。审计应急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审计应急管理的范围涉及救急、救灾、救险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资金来源既有政府财政部门拨付的专款,也有社会各界团体和个人捐赠的款物,款物使用的方向既有指定对象的也有非指定对象的。因此,在审计应急处置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也要关心奋斗在审计应急一线的审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家属的冷暖,力所能及地解决实际问题。

4.“平战”结合原则。提高审计应急管理的能力,需要从平时做起,不断增强广大审计人员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主动参与意识等,审计应急情况一旦出现,就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5.与时俱进原则。政府应急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审计应急管理也需要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增强审计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完善审计应急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改进审计应急管理的机制、措施。

三、审计应急管理的范围和内容

审计应急管理的范围。一类是审计机关对突发事件进行预防,或突发事件发生后所组织的各项自救活动。如“非典”时期,审计机关根据统一安排进行的定时、定点的消毒、清洁活动,以及这次汶川地震震区审计机关开展的救灾活动。另一类是审计机关根据法定职责和政府指令,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参与政府组织的有关应急处置的活动。如审计机关奉命对各类救灾款物进行的全过程跟踪检查活动。

审计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1)制定审计应急预案。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全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和重大文体、会展活动应急预案。审计应急预案属于部门应急预案范畴。应急预案是一定时期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总的行动和措施安排,制定好审计应急预案是审计应急管理的重要任务。审计应急预案一般应该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工作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主要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2)建立审计应急组织机构。组织机构一般由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处置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推动、上传下达等审计应急协调工作。处置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人员范围和数量。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应急物资、交通工具的供应、保障和维护等。(3)科学界定审计应急的主要职责。鉴于审计应急管理包括两个方面,那么其职责也应从两个方面界定。一是在突发事件中审计机关自身组织预防和自救活动的责任。在这方面,审计机关要严格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明确和落实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应急管理职责。二是在突发事件中审计机关参与突发事件有关款物的监督检查活动的责任,审计应急职责应具体化。(4)规范审计应急处置程序。其程序一般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实施、应急结束三个阶段。例如应急准备工作包括:突发事件发生后,审计机关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召开全体人员大会,宣布进入审计应急状态,按照审计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审计应急人员进入应急岗位等。如果情况特殊,来不及做以上工作,则直接进入应急实施阶段。在应急实施阶段,审计机关如果面临地震这样的直接灾害,一方面需要与上级部门取得联系,报告突发事件产生的损害程度,了解上级的指示,另一方面,需要动用一切手段,立即组织开展自救活动。如果是开展救灾款物监督检查活动,则要动员组织好专门力量,根据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指令,指定工作现场,迅速开展工作。应急结束阶段,主要是做好应急工作的总结、情况汇报等善后事宜。(5)审计现场协调。一是审计现场内部协调。即审计机关应急管理办公室按照审计应急预案确定的应急职责,与相关部门沟通了解处置现场突发事件预防和自救活动开展情况,款物监督检查情况,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审计现场外部协调。即审计应急管理办公室按照政府应急管理预案的要求,根据应急处置需要,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进行沟通联系,宣传审计应急管理程序和要求,反映审计机关应急处置的情况,解答相关人员的问题,提出审计应急需解决的办公条件、物资保障等要求。(6)实施审计结果公布。按照政府有关要求,审计机关在履行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和结束后,要将审计的结果向社会进行公布。审计应急管理办公室应当对审计结果公告的质量进行控制,安排好公布的时间和新闻媒体,做好对社会疑问的解答准备,确保审计结果公布顺利进行。应政府要求,参加新闻发布会或接受记者采访。(7)撰写审计应急工作评估报告。审计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当全面回顾审计应急工作开展的情况,评估审计应急工作取得的成效,找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加强审计应急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审计应急预案。(8)提出奖惩处理建议。对审计应急处置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提出表彰的建议,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的人员提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9)组织开展平时的突发事件应对知识和应急管理知识的培训、应急演练等。

(作者单位:天津市审计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全国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新华社,《马凯谈加强政府应急管理》,2008.11.28

3.于建荣等编,《应对突发事件知识读本》,新华出版社,2008。

4.郭济主编,《政府应急管理实务》,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5.刘家义,《救灾款物审计是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审计报》,2008.6.11。

审计初探 第7篇

在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下,一方面,公共资金的所到之处均纳入政府审计的范围,审计机关的工作量剧增;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稀缺、人员素质不高、审计技术落后等现实状况制约着审计全覆盖工作的展开。 巨大的审计工作压力与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服务外包成为解决政府资源不足的一项重要途径,被广泛使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 2013 年,中央财政预算中明确指出, 划拨两亿元预算资金用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政府将公共服务外包给私人部门提供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利用私人部门提供审计服务也成为了一贯做法。 因此,我国可以充分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将外包政策用于审计领域,无疑可以成为解决审计机关资源不足的良策。

1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必要性

现阶段,由于审计资源的限制,我国对于实现审计全覆盖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无论是从审计范围的广度或是审计内容的深度上来说,都没有达到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面对审计资源严重不足的现实,审计业务外包成为必然的选择。

首先, 政府审计业务外包弥补了审计机关在人力资源上的稀缺。 政府审计人员有限,在实际工作时,往往出现人手短缺的现象,在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下,工作量的增加使这一问题愈发明显, 而临时培养大批政府审计人员耗费成本之大,在实际情况中不可行。 社会机构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优势,审计机关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审计机关人员不足的问题。 其次,社会机构凭借其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可以为审计机关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审计全覆盖涉及面广,在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领域难免有欠缺, 例如环境审计、固定资产审计等。 此时,借助社会机构的力量,不仅在技术上得到支持,亦保证了审计的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政府审计业务外包在节约审计成本方面也有其必要性。 由于政府审计自身存在着不足, 在一些情况下无法达到审计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仅凭借自身力量,很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 通过外包,利用社会机构的优势,以合理的价格聘请外部机构,可以达到节约审计成本的目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然而,政府审计业务外包并不仅仅是 “应景”之策,亦非只是缓解审计全覆盖下资源不足的燃眉之急。 政府审计业务外包是审计发展的必然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政府审计业务外包在国外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应用,外包政策在我国内部审计领域早已获得实践。 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合理分工与配合能够提高效率、节约社会成本。

1.2 可行性

政府业务外包产生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背景之下。 20 世纪70 年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启了一场政府改革,要求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将部分政府职能私有化,使政府能够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从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进公共服务质量,节约成本。 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下,很多西方国家政府公共服务的外包领域逐渐拓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将其应用于审计领域,并取得良好成果。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潮流对我国政府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是国家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期望值的升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对政府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政府不得不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我国政府也在公共服务外包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探究与努力:2009年,国务院印发 《关于鼓励政府和企业发包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3 年,国务院印发 《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 》;2014 年,财政部印发 《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等。 同时,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审计机关也逐渐开始了审计业务外包的探索。 李克强总理2013 年在审计署调研时提出要求:可以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审计服务机制,如可以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联系,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 《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的第十八条中提出,根据审计项目实施需要,探索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 该意见的提出,为政府审计业务外包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得审计业务外包成为实现我国审计全覆盖要求的可行路径。

2政府审计外包需遵循的原则

现阶段, 我国政府审计业务外包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作为准绳,在实际工作中,为保证政府审计工作不偏离目标,审计机关应坚持以下原则。

2.1 质量原则

政府审计外包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因此审计机关在实行业务外包的过程中要以质量原则为标准,在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下更应强调此原则。 审计全覆盖带来了工作量的剧增, 难免会出现因大规模工作而引起的人员懈怠,造成审计质量缺陷。 此外,质量原则对外包机构也提出了要求。 只有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机构才能成为外包选择的对象。 审计机关切不可以节约审计成本为理由而违背质量原则。 质量原则也要求对外包的风险进行控制,防止出现审计效果不佳、效率低下、审计失败等风险。

2.2 保密原则

政府审计工作中涉及到众多敏感问题以及保密问题,业务的外包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在将审计业务外包给社会机构时应该谨慎选择外包机构并制定保密协议。 社会机构应本着诚信与职业道德的出发点,严格遵守保密性原则。 如果聘用的社会机构出现违反保密性原则的要求,则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2.3 科学原则

审计全覆盖要求提出后,政府审计范围拓宽,如何科学制定审计计划、分配审计人员、选择外包方式,实现审计资源有效配置是审计机关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遵循科学原则要求审计机关在进行全覆盖审计工作时不仅要全面,也要有重点;不仅是审计范围的全覆盖,也是审计目标的全覆盖。

3政府审计业务外包中若干的操作问题探讨

3.1 审计机关的角色定位

审计全覆盖工作任务之重, 审计机关在工作中运用外包策略,明确自身的责任是前提,因此角色定位很重要。 审计机关在进行业务外包时,不能将责任一并外包出去,这意味着审计机关不能做 “甩手掌柜”,把审计业务全权交由市场和社会机构负责,也不能 “放不开”,对社会机构过多限制,导致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在政府审计业务中,凭借着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审计机关毋庸置疑发挥着主导性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机关应该扮演好以下角色。

3.1.1 计划组织者

根据审计业务的一般流程,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起点。审计机关在外包过程中首先需要扮演的是规划者的角色。 审计机关要为审计工作制定总体计划安排并组织审计工作的开展, 为审计机关和外包机构分配任务、 界定权限、 制定标准。 审计机关应考虑项目的哪些部分适合交由外包机构完成,哪些部分必须亲力亲为。 此外,对于所要依据的标准是采用审计机关的标准还是外部机构的标准也是需要明确的问题。 由于执行的是政府审计业务,采用审计机关订立的标准更具有适用性和权威性,而外部机构使用的标准,其专业性水平更高。 如何兼顾标准的权威性与专业性,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审计机关作为计划组织者要在审计工作正式实施前确定,否则,没有参照标准,审计工作难以展开。

3.1.2 决策者

外包过程中, 审计机关与外包机构不可能在所有问题的看法上都能达成一致,于是,就需要一方来担当决策者的角色。 考虑到政府审计业务外包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审计一方,因此,决策者由审计机关来担任较为合适。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由审计机关来决策并不意味着不关注外包机构的意见,外包机构针对出现的问题,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可以提供参考意见, 审计机关应综合双方意见和实际情况进行决策,最终的决策权交给审计机关。

3.1.3 监督者

审计机关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即监督者。外包机构毕竟属于外部机构,对政府审计的规则、业务等并不熟悉,无法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与疏漏,甚至还会在工作遇到困难时,出现懈怠的情况,影响审计效率和质量。 审计机关作为监督者能够督促外包机构更好地履行自己在合同中的义务,同时,对于涉及政府信息的安全性问题,也能及时给予防范与警示,防止国家机密泄露。 监督贯穿于整个外包过程的始终,审计机关履行好监督者的职责是外包成功的关键。

3.2 外包方式的选择

政府审计不同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不以成本为导向,而是更加注重审计质量。 在全覆盖的要求下,审计机关审计资源的缺乏限制着审计业务的开展。 因此,审计机关在决定外包与否以及选择何种外包方式的问题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外包质量和对外部机构的需求。 外包质量是指将政府审计业务交由外部机构实施完成所能达到效果,包括业务的完成情况、工作效率、审计成本和外包风险等。 对外部机构的需求性则侧重于对人力、物力、专业技术等审计资源的考虑。 审计机关关于这两个因素的考虑,可以决定是否外包以及运用何种外包方式,见图1。

审计机关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自身资源不足,受到资源的限制而必须借助外部机构力量,即对外部需求高时,此时选择外包策略的可能性较大;而当审计机关通过分析确定完全能够凭借自身现有资源完成审计工作, 即外部需求低时,则内部提供的可能性较大。 外包质量是审计机关考虑外包程度与范围的参照。 决定运用外包策略后,外包的质量越高,审计机关外包的审计业务范围也越大,为达到高质量,可以考虑全部外包方式;然而,在外包质量低的情况下,不仅意味着要外部机构的工作效率低下, 由外包带来的风险也随之加大,导致审计审计失败等风险,因此,选择全部外包方式可能性不大,尤其是审计机关的核心业务,涉及机密事项的更应该避免全部外包, 在这样的情况下, 审计机关应科学、 合理安排,明确审计机关与外部机构各自的业务范围,更多采用部分外包方式。

3.3 外包机构的产生

审计全覆盖工作任务艰巨, 而市场上的外包机构良莠不齐,如何在控制审计成本的同时获取高质量的外包服务是政府审计主体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3.3.1 先例沿用

先例沿用是指审计机关在选择外包机构时, 对于以往在工作中聘用并且工作业绩评价结果令人满意的外包机构,可以作为优先考虑对象的选择原则。 根据先例原则选择的机构在信誉、质量、安全性方面有保障。 但先例原则只将曾经合作过的机构纳入选择范围,对一些业务能力好但未能有机会参与审计机关业务合作的机构,难免存在不公,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3.3.2 建立中介机构库

建立中介机构库是指通过资格审查的方式, 确定一批具备相应资质、业务能力以及符合业务范围的外部机构作为政府审计业务外包选择的对象。 这要求审计机关对中介机构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记录中介机构的资质等级、业务能力、职业经验、违法违规行为和参与的审计项目成果等方面的信息,形成中介机构管理档案。 建立中介机构库的方法虽然能够保证入选的机构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与考评合格的,但是这种方式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进行信息采集。

3.3.3 公开招标

在政府审计业务外包时选择公开招标方式产生外包机构,能够创造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环境,使有意向、有能力的外部机构都能参与竞标。 通过公开招标,加剧了外部机构之间的竞争, 使审计机关能以最低的成本购买到最好的服务。 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招标环节要尤其注意防范舞弊的风险,审计机关可以利用招标环节的审计知识与经验,对招标过程实施控制,确保招标的公开公正。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Z].2014.

[2]严畅.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初步探讨[J].审计月刊,2014(3).

[3]李厚喜.推动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思路与建议[J].审计月刊,2014(2).

[4]贾云洁.澳大利亚政府审计外包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审计研究,2014(6).

[5]郑石桥.交易成本、审计主题和政府审计业务外包[J].会计之友,2015(7).

[6]徐向真.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相关问题探讨[J].财会学习,2014(7).

舞弊导向审计模式初探 第8篇

从最早的以“查找错弊”为主要审计目标的账项基础审计开始, 到重点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及其产生的错弊, 再到风险导向审计中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舞弊行为, 舞弊始终是审计人员关注的重要内容。但是将其作为一种审计模式提出, 主要基于以下因素的综合作用:

1. 频繁曝光的公司舞弊要求审计目标重新定位。

面对企业各种形式的舞弊, 审计准则对审计目标进行了调整。AICPA于1977年1月先后发布了《独立注册会计师发现错弊的责任》 (第16号) 和《客户的非法行为》 (第17号) 两个审计准则公告, 承认注册会计师对舞弊负有审计责任。这次调整对原审计目标产生重要的影响, 打破了其1972年发布的第1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准则和程序汇编》中“鉴证财务报表的公允表达是注册会计师的唯一目标”的理念。之后AICPA又在1988年4月发布第53号准则取代原有的第16号准则, 指出“审计人员必须评价舞弊和差错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严重失真的风险, 并依据这种评价设计相应的审计程序”。2002年10月, AICPA发布了第99号审计准则公告《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 该公告不仅继续阐明了注册会计师对查找舞弊负有的责任, 而且对查找舞弊的审计程序、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由此可见, 复杂的会计环境引发了公众对审计人员揭露舞弊的需求, 从而促动了审计目标的重新定位。

2. 审计期望差的加剧对审计模式产生了变革的压力。

自1998年麦克唐纳委员会提出了有关审计期望差的理论后, 不断加大的审计期望差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信任程度降低, 已经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1993年3月, 美国公共监督委员会在《站在公众利益立场》报告中指出, 社会公众最关注的问题是独立审计师承担揭露管理舞弊的责任, 而独立审计师并不能满足公众的这一要求, 且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近几年国内外许多著名公司的出现的严重舞弊事件, 引发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诉讼爆炸”。排除由于社会公众对审计职业的理解误区因素, 审计期望差加大的原因主要涉及审计人员主观失职、审计人员能力局限、审计程序方法失效等原因。尤其是进入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 虽然很多业界人士认为这种审计模式能够全面评价企业各种风险, 但无法回避的是, 审计人员发现错弊的能力并未就此增强, 执业能力仍然受到了来自于政府和公众等各方面的质疑。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就如何提高和改进独立审计师揭露管理舞弊能力, 解决因审计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审计期望差, 降低舞弊财务报告给社会审计师职业带来的风险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遇到了障碍。

为了应对不断加大的审计风险和复杂的企业经营环境, 20世纪90年代, 审计职业界开始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审计模型。虽然研究成果有所差异, 但是新模型有共同的出发点, 即审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企业战略、经营活动、管理层认定, 并将它们与会计报表质量充分结合;审计人员不仅要关注到管理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而且要关注经营风险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从战略和系统的高度保证审计的整体质量。因此,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并在审计准则中得到确认。但是, 在审计实践尤其是面对存在高舞弊风险的审计项目中,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由于没有发现财务报告中存在的舞弊因素而导致的审计失败使得很多审计人员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 甚至名誉扫地。虽然是建立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高效、科学的审计模式, 但是部分学者在研究中也发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局限性。

4. 舞弊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公司舞弊问题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的有效运行机制, 是一个困扰了管理层、学术界、政府机构和实务界数十年的问题。伴随着各种舞弊行为和案例的不断出现, 国内外理论界人士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重大进展。到目前为止, 对舞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舞弊的类型的研究、舞弊动因研究、由舞弊带来的审计期望差和法律诉讼研究、财务舞弊和公司治理关系研究、舞弊征兆及其识别研究等。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专业机构对舞弊案例进行了调查和实证研究, 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例如美国的treadway委员会在1987年提交的著名研究报告《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关于舞弊性财务报告的研究报告》, 其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于1999年和2010年分别发布了对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例统计研究的结果, 概括了有关公司舞弊的特征、典型的舞弊手法并提出相关的建议。舞弊及舞弊审计相关理论研究的进步为后续研究, 对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提出提供了厚重的理论基础。

5. 审计准则的变迁强化了对舞弊的关注。

舞弊行为有损于资源配置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在各国的法律中都被不同形式加以禁止和惩罚。审计行业也一直致力于对舞弊检查、识别和防范的研究, 努力通过行业执业标准———审计准则的形式加以规范。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先后四次修改审计准则, 于2002年10月发布了题为“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的SAS No.99审计准则。在审计准则的历次修订中, 舞弊责任的界定、舞弊审计思想、舞弊审计方法都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研究, 旨在更加有效地指导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告审计时发现和揭露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2004年2月,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下属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 (IAASB) 颁布了《国际审计准则240号———审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考虑的责任》取代了其2002年颁布的《国际审计准则240号———审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错误和舞弊考虑的责任》, 强调了“职业怀疑精神”, 完善了审计方法和程序。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新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2010年修订版中, 针对财务报告中的舞弊问题进行了重要的规范;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于2003年颁布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用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中对舞弊行为发现与检查。准则的日趋完善既体现了审计对舞弊问题的重视, 又体现了有关舞弊的理论研究的深入。

二、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

审计模式的“导向”指的是审计的切入点对后续审计流程具有导向性或者指引作用。在舞弊导向审计模式下, 审计人员通过对舞弊风险的识别, 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职业怀疑”, 并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充分的评估, 然后将确定的高风险舞弊点作为审计的重点, 再设计审计程序和组织审计人员进行深入审查, 从而判断是否真实存在舞弊以及舞弊的具体内容。该模式流程可描绘如下图所示:

1. 风险识别与评估。

舞弊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入手点是对舞弊风险的识别以及评估。美国独立审计准则 (SAS No.53) 中就指出“独立审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 就应对那些会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以及异常的风险进行评估”。风险固有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对其的识别及评估也具有一定程度主观性。目前国内外对会计舞弊的识别开展了多角度研究, 在风险识别与评估时主要运用以下方法:

(1) 红旗标志识别:红旗标志是企业管理层分析内部控制弊端、防范财务风险的一种识别方法, 也是审计师开展舞弊审计的一种鉴别方法。Catlett最早于1974年通过案例研究发现, 内部控制确实是发生舞弊的信号;之后Romney和Albrecht (1980) 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87项“红旗标志”, 很多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汇总对“红旗标志”的分类、表现进行了研究。还有学者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红旗标志”在预警方面的有效性。我国《审计技术提示第1号———财务欺诈风险》列示了9个方面54个“红旗标志”;王泽霞、梅伟林 (2006) 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环境, 初步筛选和归纳出五大类21个管理舞弊红旗标志, 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分别确定了21个红旗标志的权重。红旗标志有助于审计人员快速识别舞弊风险, 提示进一步评估风险的方案和后续审计策略。

(2) 小组讨论。SAS No.99审计准则中强调小组讨论在舞弊风险确认与评估中的重要性, 并对其实施进行了相应规范。准则要求审计小组要集中并充分讨论由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误报的可能性, 其目的是要求审计小组全体成员共享经验, 集中讨论因舞弊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 (IAASB) 2004年2月份发布的《国际审计准则240号———审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考虑的责任》, 也关注了“审计小组成员间的讨论”这一环节, 旨在通过“审计人员的交流, 以能获取有关舞弊的重大线索”。同时, 该准则还强调了在整个审计过程中, 都要加强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审计程序的信息的沟通与分享。通过审计人员之间的充分沟通, 审计小组对企业存在的舞弊风险进行理性判断, 确定存在重大错报的高风险领域和低风险领域。

2. 证据搜集与评价。

在确定了舞弊风险的大小之后, 审计人员应当根据风险的强弱采取不同的审计策略。当提示财务报告存在舞弊风险较小时, 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常规的财务报告审计程序对报告的构成项目进行检查;当提示财务报告存在较高的舞弊风险时, 审计人员则应当针对所识别的高风险业务、项目或人员进行深入调查取证, 以确认舞弊是否真实存在。因此, 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主要围绕评价组织风险因素、识别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和确定舞弊风险的等级三个方面 (鲍尔·兹科蒙德, 2008) 搜集审计证据。审计人员除了可以借助常规审计取证手法外, 还可以运用制造错误法、发展诚实方案等方法。通过各种审计方法的合理运用, 最终确认是否存在舞弊事实。美国新舞弊审计准则SAS No.99指出:针对不同的舞弊风险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实施个性化审计程序、补充审计程序、延伸性审计程序和特别审计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这一阶段的深入取证, 审计人员有可能对前期的风险评估结论进行调整。之前评估的高风险领域可能不存在问题或者在低风险领域挖掘到高风险因素, 或者发现异常风险因素, 此时, 审计人员应当及时调整审计策略, 重新考虑审计的重点与方法。

3. 出具审计报告。

通过对舞弊风险的评估和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判断, 审计人员最终对是否存在舞弊事实进行确认并出具书面报告, 客观反映审计的过程与结果。如果组织不存在舞弊事实, 则只需要出具常规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如果舞弊问题真实存在, 则需出具专门的舞弊审计报告。由于舞弊审计报告中涉及对舞弊问题的数量及定性, 因此在正式出具报告之前, 应当和被审计组织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同时由于在法律上界定舞弊性质的复杂性, 审计人员应当充分征求法律专家的意见, 严格控制由于措辞不当或者定性不准确产生的舞弊审计风险。目前各国审计准则以及国际审计准则都未对舞弊审计报告的编写体例进行明确的统一规范, 但是根据舞弊审计的特殊性以及审计报告使用范围的局部性, 其报告应当采用详细审计报告, 即有别于注册会计师通常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因此报告正文中应当包括审计概况、发现的舞弊、对舞弊的处理建议和舞弊防范的建议。同时, 用来证明舞弊事实的材料应当附于报告之后。

三、结语

鉴于国内外资本市场发生的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很多, 实务界、监管部门、专家学者都在探讨舞弊识别及其治理等理论问题, 但是对舞弊审计的模式和程序的研究还较少。王泽霞 (2004) 提出了管理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概念及其构想, 试图从审计技术模式角度, 探索提高审计管理舞弊能力的方法。

舞弊导向审计旨在通过审计来治理舞弊。舞弊导向审计模式是结合我国审计执业环境和审计人员工作特点的一个新探索, 它不是对以往审计模式的取代, 而是一种适用于特定审计目标、满足特定审计需求的审计模式。通过该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审计人员对舞弊风险的识别效率, 有力打击舞弊行为, 为组织提示舞弊风险并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泽霞.论风险导向审计发展创新——管理舞弊导向审计.会计研究, 2004;12

[2].秦江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国外相关研究综述与启示.会计研究, 2005;6

[3].孙青霞, 韩传模.会计舞弊识别研究经典文献导读.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4].李立成.方法论视角下审计模式基础理论研究.财会月刊, 2011;11

审计初探 第9篇

一、工程项目管理效益审计的基本概念

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益审计:就是通过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组织机构、内控制度、管理流程、造价等进行审计,以达到以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得同样质量和同样工作量内容的工程项目成果。

二、如何实施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益审计

1. 把好投资立项审计关

在审计过程中,一定要审计前期决策程序是否合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经过充分论证,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测试,并对研究报告的投资规模、技术、设备、环保、资金等方面进行科学性的论证。

2. 把好设计审计关

在投资决策完成之后,设计阶段成为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阶段。因此要对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的设计单位资质、设计依据、设计方案、设计图纸、设计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审计。关注设计文件是否经过审批、是否规范完整,设计变更是否适当,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施工图预算是否能控制在批准概算数内,主要工程量计取与初步设计内容是否一致等。

3. 把好招投标审计关

一是建立相关部门的职务分离制度,使招投标工作真正发挥成效。二是要严格招投标程序,对招投标文件、标底文件、投标单位资格预审提前介入,开标、评标、定标等列席参加,保证其公开化、透明化,同时,为了防止陪标、买标、串标等暗箱操作的现象发生,应对邀请招标的对象所具备的条件作出限定,并保证人围施工队资信良好,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把好市场准入关。三是为保证招投标的竞争性,应邀请尽量多的法人或组织参加投标,以确保有效的竞争。

4. 把好合同审计关

一是审查合同台账,看是否有同一项目的多个合同,审查是否为有意肢解工程项目规避招标。二是审查是否按招投标结果签定合同,是否有再次分包、转包的现象发生。三是审查乙方资质。四是审查合同条款,包括施工准备、合同工期、承包方式、材料供应与管理、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违约责任、合同工程量之外的设计变更条款说明等,研究合同条款的完善、严密,使合同条款公正、合理,力争对自己更有利。五是审查合同履行情况,履行进度及质量达标等。

5. 把好设备和材料采购审计关

一是审计采购程序、审批制度是否合规,验收、入库、保管、领用制度是否合规;二是审查材料价格的高低。目前材料价格无法判断高低是结算审计中常常遇到的难点问题,因此,针对造价信息不全的现状,平时需要做好材料价格的收集工作。三是审查所购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实际使用是否为合同规定及入库单、发票标明的材料,现场判断材料的质量,谨防以次充好,引起工程质量下降。

6. 把好工程造价审计关

首先,工程量问题。审计人员必须深入现场,了解工程内部的真实情况,对施工图、签证上的工作量进行现场实测检查,避免因合同交错签定、经办人不一、监理、现场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各负其责导致的空白点而造成的工程量重复计算和虚报工程量。其次,定额套用问题。审计人员一定要选用符合实际情况的定额,例如:普通的垃圾外运与装饰装修材料的垃圾外运定额单价不同,施工方往往故意套高定额,作为审计人员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定额。再次,在造价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把握一个关键点,所有审计资料以首次提交的资料为准,所有后补的资料无效。并且,对于合同之外的签证,必须有审批手续,如果增加的签证金额已经超过合同的一定比例,那么就应该补签合同,规避这一环节的漏洞。

7. 把好竣工验收审计关

竣工验收不能走过场,多个部门联合验收,大家呼啦转一圈,你签字我也签字,真正有问题时互相推脱,因此竣工验收必须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

三、做好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要求

1. 转化工作思路

在工程项目的审计中,首先审计人员一定要确立全程参与的意识,以前的审计往往是事后审计,对于既成的事实,审计人员也往往束手无策,现在招投标、验收等在施工过程中的环节都需要审计部门的参与,但是实际上,很多工作仍然还停留在表面上。在此情况下,审计人员一定要本着为企业负责,全力投入到深层工作中,敏锐洞察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并且要不断扩大参与的程度。

2.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工程项目审计,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工程、财务、计算机、内控制度等专业的复合知识,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加强学习,单位也应给审计人员创造学习的机会。审计人员自身也要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工程真实情况。

3. 采取适合自己的审计方法

针对目前很多企业基建审计力量薄弱,而中介机构审计效益不高的情况,审计部门可以摸索适合自己的审计方法,例如可以实行基建工程项目共审制度,即以公司审计机构为主导,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的专业力量和专业资质实施基建工程审计。在具体操作中,公司审计人员负责管理和监督,中介机构审计人员负责专业把关、规范程序等工作。这样可对有疏漏的程序进行规范,起到了提高经济效益与加强管理的双重作用。

审计初探 第10篇

一、高校政府采购的现状

1、采购主体多样,采购行为不规范。目前许多高校都制定了政府采购方面的规章制度,对采购主体也有明确规定,但由于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二级学院日益增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各学院、各处室、甚至各科室都有不同程度的采购发生。还有,大多数学校的政府采购工作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也有由后勤管理处等其他部门负责的,没有设立独立的采购和管理机构,造成采购主体的多样,缺乏宏观调控,往往会出现重复采购的情况,造成资源的浪费。

2、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从高校采购资金的来源来看,各类采购均应执行《政府采购法》规定的采购方式、采购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严格的操作规程,致使一些采购活动不规范,多数体现在学校自行采购的项目上。如自行组织的招标采购项目中,评标委员会组成人员未建立专家库,未实行随机抽取的方式;委托采购代理机构的选择和资格审查只由职能部门单方面负责,存在失控因素;对于参与投标的供应商的资格审查和考察不够,个别时候会出现已经中标的供应商却不符合资格条件要求的尴尬局面等。政府采购活动中受长官意志、行政干扰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对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不能得以保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健康运行。

3、预算编制滞后,存在政府采购的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不相符的情况

高校对所需设备的供货期要求非常短,而政府采购不是简单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需要根据不同的采购规模和采购对象,编制项目文件、描述采购对象、发布采购信息、选择合适的供应商,采购活动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而拉长了采购周期,时间上不能满足学校使用设备的需要。按照政府采购的程序,要求把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作为一项计划外单独的内容纳入财政支出预算范畴,而高校的采购计划往往要根据当年的招生来确立,加上高校采购规模大、组织结构层次多、管理权限分散、资金来源广,所需设备技术含量高、品种多、时效性强等特点,很难在最近半年多时间内提供技术参数、技术指标和商品质量、数量、价格准确的采购计划,这样在高校采购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设备物资采购的实际数与年初预算不相符的情形。

4、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监督力度不够

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高校监察和审计部门应对政府采购活动实施监督。就目前的情况看,多数高校监察和审计部门对学校政府采购活动参与得多,监督得少,在制度上和实际工作中都没有实现全程监督。如在学校组织的采购招标活动中,监察或审计人员只担任招标会的现场监督员,事前事后的相关工作均不知情,这样势必会出现采购活动的失控地带,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5、政府采购合同管理不够严格,存在采购合同条款中设备规格、质量、性能描述不准确,违反合同的责任不明确的现象。有的单位还存在签订补充合同时没有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相应条款的规定的现象。这些问题直接影响采购合同的履行,也给后期的验收和审计带来难度。

6、存在有关人员既参加采购又参与设备物资验收工作的现象,违反了《政府采购法》中“经办采购的人员与负责采购合同审核、验收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的规定,也严重违反了不相容职务应分工控制的原则。

7、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设备物资验收工作重视不够,验收人员的组成不够合理,验收程序不够规范。

8、有的设备采购后不计入固定资产账目,出现资产管理漏洞,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加强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消除政府采购过程中腐败行为。

政府采购对象多数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商品和服务,有的具有规模大、数量多的特点,另外政府采购还具有优良的支付信用。因此,政府采购在市场经济中是重要的有效需求。按照“有限理性经济人”理论,实施政府采购过程中,一些单位或人员可能会为了小团体或个人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运用授权批准、不相容职务分离、会计记录等方法限制,监督一些关键岗位,同时通过加强审计力度,以抑制采购过程中走后门、吃回扣、假招标、扩大预算、高价围标低价抢标等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2、有利于保证各项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

高校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政策制定、预算编制、采购方式的确定、资金支付等工作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部门,权力相对集中。实践证明,如果权力集中而对权力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和控制,权力就成为诱发腐败的温床。如何正确使用权力、避免公共权力对政府采购各个程序的干预成为政府采购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因此,需要加强内部控制,使各项权力得到约束、制衡和监督,保证政府采购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

3、有利于提高执行力,推进政府采购规范化进程

建立健全本单位有关规章制度是政府采购工作规范运行的前提。政府的各项政策或行政规章的贯彻执行有赖于健全的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来保证,否则,政府采购也会产生“变异”或“走样”。因此完善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并加强审计监督有利于提高政府采购法规的执行力,不断推进高校政府采购工作规范化进程。

4、有利于促进合理使用资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加强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的建议

目前,我国高校政府采购还处于探索阶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全程监督机制,对于促进高校政府采购的健康发展和学校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的内部控制是指受高校的治理委员会、管理层、教师或职工影响的为实现高校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高校内部控制由五个要素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其中控制活动就是指高校职能部门应设计好控制政策与程序,以确保采取有效的行动实现组织的目标;信息与沟通是指高校职能部门应根据战略和发展需要设计信息内容和沟通渠道,以便各管理层能及时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指导、管理与控制;监控是指整个系统都必须进行监控并不断完善与修订,以便其能适应动态环境的变化。具体到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和审计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政府采购管理制度。

高等学校应加强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及时根据新的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制定一些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高校内部政府采购行为,具体措施有:(1)明确岗位责任制。在制度建设方面,应明确高校内部政府采购工作的具体分工,明确采购人员和采购项目使用人的权利和责任,针对采购各环节的特点及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点,制定相应的条款,并坚持先审计后付款的原则,在条款中明确规定未经审计的重要物资采购项目,财务部门不得支付任何款项,以保证学校和设备使用人的利益。(2)制定和完善政府采购的预算管理制度。高校只有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做好政府采购的计划管理和预算管理,才能不断适应政府采购工作的需要,提高物资采购的及时性,保证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办公的需要。(3)完善自行采购的相关制度。由于高校政府采购具有采购量大、品种多、专业性强等特点,各级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往往授予高校较多的采购自主权,因此,高校应依法完善有关自行采购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维护学校的利益。

2、不断完善高校政府采购监督制约机制

高校政府采购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规模大,涉及面广,需要一整套有效地内部控制机制来管理和协调,因此,学校应结合采购活动实际,制定相关监督制度,对学校职能部门以不同采购方式组织的采购活动实施全程监控。如制定政府采购监察工作规定、政府采购审计工作规定等。有了规范的控制制度,并注意严格推行,就能实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管理采购行为,使各项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加强审计监督,提高政府采购效益

政府采购内部审计制度是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内部审计部门在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审查政府采购预算的合法性。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它的编制和确认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并办理一定手续。根据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主管部门批复部门预算时含部门(单位)政府采购预算。因此必须审查政府采购预算的上报、采购预算的批复、临时预算的追加等环节。审查政府采购预算的形成是否规范时,重点要审查预算过程中有无任意追加或消减现象以及预算的追加或消减是否遵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2)审查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执行情况。首先审查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然后根据不同的采购方式,采取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相结合的审计程序,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政府采购内控制度的评审,可以为深入开展政府采购审计确定重点和范围,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3)审查政府采购计划的合理性。政府采购计划是根据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它是政府采购预算的具体实施方案,也是年度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和考核的依据。审查时要看学校负责政府采购的职能部门是否按法律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使用单位提出的采购需求是否必要,是否符合预算和政府采购计划,预算的数字是否有依据,政府采购资金的筹集是否合法合规并及时足额到位,有无擅自扩大采购规模、挪用其他资金,截留转移等问题。

(4)审查招投标过程的合法性。审查招投标活动,主要目的是遏制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审计时,应注意投标者之间是否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或在招标项目中轮流以高价或低价位中标;投标者是否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与投标;投标者在公开开标前,有无开启标书,并将投标情况预先告知其他投标者,或者协助投标者撤换标书,更改报价的行为;招标者是否与投标者商定,压低标价或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者或招标者额外补偿;有无招标者预先内定中标者或向投标者泄露标底等违规行为。审查时,对于小团体利益、地方保护主义、人情关系等问题要特别予以关注。

(5)审查政府采购形式和方式,检查采购部门有无随意采购,擅自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有无规避政府采购监管的问题;政府采购方式的选择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贯彻了以公开招标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采用非公开招标方式的理由是否充分等问题。对于学校委托采购代理机构进行采购的项目也应作为检查的范围。审计部门要与监察部门互相配合,参与采购代理机构的选择和资格审查工作,并全程跟踪其采购活动,包括评审专家的抽取、评审标准的确定及专家投票的统计等。

(6)审查政府采购程序、审查政府采购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应分别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等不同方式的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审查各类专项资金是否做到了专款专用。

(7)审查政府采购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情况。要审查政府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审查政府采购合同条款和内容是否完整、明确、具体,意思表达是否清楚准确;审查政府采购合同履行情况等。

参考文献

[1]游栋明.完善高校政府采购的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J].2005(.3)

[2]李寿喜,张佳春.转轨经济下中国公立高校内部审计目标探讨[J].审计文摘,2009(.2)

[3]宋海红.关于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事业财会,2003(.4)

[4]方新立.由政府采购引发的审计思考[J].中国审计,2003.21

[5]郑贵豪.加强政府采购审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J].龙岩师专学报,2004(.4)

[6]张健琦.高校物资采购审计监督关键点的控制[J].审计文摘,2009(.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02(.6)

高职审计课程教学创新初探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审计课程教学创新探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66-02

审计课程是一门要求有较深理论功底的实践性课程,其先导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税务会计等,先导课程的掌握程度是能否学好审计课程的关键。由于先导课程都是实践性课程,因此,在探讨如何创新审计课程的教学时,必须联系到先导课程的学习和改革。本文试探讨如何创新审计课程教学,以对培养动手能力强、就业适应快和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技能型人才有所裨益。具体说来,高职审计课程教学创新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打好先导课程基础

审计是一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实践性学科,学生在对各门先导课程有较深了解和全面掌握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熟悉各个工作环节,对整个工作流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样他们才能大概知道存在错误的地方,也可以为风险导向审计和内部控制有效性测试提供有效的支持。

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税务会计等这些先导性的基础课程,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视理论授课,没有配套的实践操作课程或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比较小的情况。这类课程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应该为1:1左右,在搭配上最好是采取“做中学,学中做”方式,做到所学的理论即是所操作的实践,用所操作的实践去验证所学的内容。这样学生会觉得学得轻松有趣,教师会教得得心应手。目标明确的课堂教学往往更能收到显著效果,更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信心。当然,实践性课堂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要求教师非常熟悉整个操作环节和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对一些没有企业工作经验或较少相关经验和技能的教师来说,他们必须通过专项培训或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培养合格的师资过程中,教师的自觉主动性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主动学习,主动找企业实践,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提高自己。比如,有的教师讲授税务会计课程,但从来未在企业做过相关的税费核算和纳税申报工作,这样要胜任实践性的报税课程是很难的,即使勉强完成了授课任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到企业或税务师事务所实践锻炼一段时间,完全掌握各个税种的特点、核算方法和申报程序,保证自己能够独立完成报税任务,教师往往就能上好税务会计课程,继而为学生日后学习审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先导课程的讲授内容要精心选择和编排,对于理论部分不宜讲得过于深奥,把握好“理论够用就好”的原则,而且对于所选择的理论部分内容必须做到与实践课程的内容有对应的关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理论来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这一哲学思想,知道学习理论是为了掌握学科的一般规律。比如对于财务会计中折旧方法的讲授,一定要指出每一种方法的特点、对利润的影响和税务政策对折旧方法选择的限制,这样折旧就与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中的成本、费用、利润、纳税调整等概念联系了起来,如此一来,以后学好审计课程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对于先导课程,其内容选择和难易程度的把握除要求专业团队的全体教师参与外,最好经本专业的指导委员会的企业专家审定,与目前企业的实际应用一致,保证学生所学即企业所用,与企业同步,与市场接轨。除可以选择一些国家示范性院校编写的特色性实践教材外,专业教师还可以自编一些校内特色教材,将理论和实践内容糅合在一起,在平时授课的分项训练上,保证每一门专业课都有一至二周的综合训练课,将一学期所学的理论内容和所有的操作环节通过一个或多个企业案例综合起来,仿真性地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

二、创新教学内容

以往的审计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应该全面改进审计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审计课程的主体地位。可将“案例导人教学”、“工作任务导向”以及“单项+综合实操”等新方法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审计课程更具目标性、操作性和趣味性。应建设与时俱进的审计案例库,选择最新和最合适的案例。良好且规模合适的案例库建设需要一个积累过程,这要求专业团队教师不断学习和搜集,并与校外专家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探讨每一个人选的案例。将案例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范围分为国内案例和国外案例,按成功与否分为审计失败案例和审计成功案例,按内容分为政府审计案例、社会审计案例和内部审计案例,财务审计案例、效益审计案例以及财务舞弊案例、内部控制案例等,按作用分为理论启发型、实务操作型、理论实务综合型、课堂讨论型、课后自学型等。在建立案例库的基础上,教师要恰当使用案例。要用好案例,必须做到以下四点:一是选择适合教学环节的案例;二是控制好审计案例分析操作环节;三是引导案例讨论过程;四是做好案例的评价总结。

专业团队应结合所选用的理论教材选择或开发审计实践教材,将全部审计流程合理地设计成一系列的工作环节,每一工作环节都可以看成一项工作任务,保证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一个配套的案例,所有工作任务配套的例案综合起来就成为一个完整的企业客户的服务体系,形成一套健全的账簿体系和账务记录,具备一套完整的审计工作底稿。学习在一堂堂课程中就相当于为企业完成一项项的工作任务,在不断学到审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学生的学习信心、自主性和兴趣都将不断提高。这就是“项目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结合后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除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结合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审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建立“审计实训室”,安排手工审计实训课程和信息化审计实训课程。在手工实训课程中,准备好几套不用类型企业的完整账套,在这些账套中按审计环节设置不同的错误和舞弊在其中,由教师指导其完成其中一个账套的实际训练,学生自主地成立由3~5人组成的审计项目小组,确定每个组员的角色和任务,形成一个紧密协作的“32作团队”,完成其他账套的审计。教师做好启发式指导和考核评价。在信息化审计实训课程中,类似地设置一些在会计信息化下会计账套(同样含有各种形式的错误和舞弊),由学生通过审计软件去完成模拟审计工作。

另外,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给学生的个人电脑安装一些比较好的审计软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些已公布的上市公司中报或年报进行分析,形成并逐步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学校联系或自己联系的企业实习,这些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通过接触到社会的实践性活动,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加强沟通协调能力。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到会计事务所做审计助理或到企业做财会类的工作。鼓励学生利用至少一个暑假来参与“社会大课堂”的学习,这必将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

在学生学习审计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同时要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审计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及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增强,修订后的新执业准则体系不仅确立了鉴证业务的核心地位,而且愈加强调审计人员的诚信审计与职业道德素养。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审计职业人员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也是树立审计人员良好形象的关键。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提高从业所需的执业能力和沟通能力外,还必须加强对职业道德规范及法律责任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一些典型案件的分析,增强职业道德自律意识,认识到诚信就是审计职业的生命。

三、改进教学手段

改变目前“以教师教,以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式,创造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就必须运用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互动教学模式。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法的要点有:

(一)教师必须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

以往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往往是自己即是“导演”,又是“编剧”,还是“演员”,学生只是消极被动的“观众”。教得好的教师只不过是因为此三者角色扮演得好而已,学生的好评往往也只是相当观众评委的评价罢了,没有深度参与到“学习”这一大剧之中,因而收获也只是肤浅的。而真正好的教师应该是优秀的“导演”和“编剧”,善于调动“演员”(即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剧本”(即教学大刚和教材)导演学生完全进入自己角色,完成规定的学业要求,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教学技巧和极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必须掌握行为组织学和心理学知识,全面掌控课堂内外,让学生燃起极高的学习热情。

(二)教师要掌握足够的教学素材并对素材十分熟悉

教学素材,如教材、实训指导书、教学案例等相当于剧本,优秀的教师要求本身就是这些“剧本”的编剧,或即使这些素材不是教师本人自己编写的,也要求作为“课堂剧”导演的教师对这些“剧本”非常熟悉。一个高超的导演一定会对所要导演的剧本了如指掌的,同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对教材、指导书和教学案例十分熟悉,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具有宽广的学科背景知识和深厚人文科学素质。因此,教师平时必须加大备课力度,深度挖掘案例背后的学科意义。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课堂上必须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并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参与小组讨论,完成分配到的课程任务,尽量避免完成团队任务中的“搭便车”现象,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不让课堂活动变为走过场或赚考勤。同时,要采取“任务驱动法”,将教学项目分配到学生个人或小组,让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还必须在课外去自主学习,除常规的练习题外,要让他们做一些仿真性的训练,如在网上抽查上市公司的年报,分析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指标。另外,课程的学习还可延伸到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训练,在时间上还可以与学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习变成全方位和全天候的事情,与日后的就业甚至长远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而非仅仅是应付式的为了毕业而必修的一门课程。只要引导和指挥得当,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被调动起来,他们学习的能力一定会突飞猛进,而学习的效果一定会全面提高。

(四)配备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手段

除常规的多媒体教室外,为了学好审计课程,学校应对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进行投入。如购置先进的电脑设备和成熟的审计软件来充实审计实验室,另外,为了审计信息化的需要,还有必须配备市场上常用财务软件、ERP软件、预算软件和工程造价软件等。教师应该尽快地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因为在目前信息化的条件下,有差错或要造假和舞弊,一般都会通过这引起软件进行的,一位专业的审计人员应该对这些常见的软件至少应有大体的认识。此外,还可以购置一些质量较好的仿真性教学软件,把常见的审计知识点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地取得测错和纠错功能。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审计初探 第12篇

一、科学编制审计方案

(一) 做好审前调查, 选定审计范围。

随着政府加大扶持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发展等事业, 在“三农”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 各级财政资金、社会捐助等资金不断流入农村, 不摸清支农资金的流向和规模就无法开展好支农资金审计。为了抓好支农资金的审计工作, 我区在2007年初对全区2004年至2006年的涉农资金做了全面的审前调查摸底。

(二) 量力而为, 确定审计重点。

通过审前调查发现我区涉农资金具有点多、面广、资金分散和来源渠道多等特点。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 审计组确定了资金流向集中、资金用途有一定评价标准的政府财政资金作为本次绩效评价的对象。2006年度财政支农支出近200多个项目, 共计8个类别涉及预算单位33个, 实际支出资金7675.26万元。1、将本次审计的检查风险设定为5%, 重要性水平指标为353.76万元, 因此本次审计确定单个支农项目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为必审项目。2、根据资金量确定审计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支出2196.36万元, 涉及138个支出项目, 因此此类项目成为本次审计的重点。

(三) 深入分析, 科学选取评价指标。

本次审计的定量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绩效指标:1、基本指标为每个项目必须考核的指标, 考核指标为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率、支出效益率, 支出效益率可以量化数额时采用相应数额, 不可以量化时, 只评价为达到目标或不达到目标两种结果。2、绩效指标为选择性分析指标, 按支农支出的具体用途分别归类到支持农村建设、支持及促进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指标中。3、支农支出属于行政管理的事业支出按政府运转支出的绩效指标。

(四) 选择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

成本—效益比较法、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历史动态比较法。

二、精心组织实施审计

(一) 联合有关部门,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针对财政支农资金以及农业指标技术性强等特点, 审计组成员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 多方联合财政、农业、水利等部门的人员, 充分利用专业部门的人力资源和专业知识为本次审计服务。

(二) 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 突出绩效评价。

1、对被确定为审计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事宜进行深入地审计调查:各部门编制部门预算的依据是否充分, 重点审查无依据编制预算的现象;是否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及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核实各项资金的到位情况, 在资金流转过程中是否有被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预算单位的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各项经费来源是否通过规范的申请程序, 各项支出是否通过规范的决策流程, 有无损失浪费情况, 各项采购是否遵守相关的政府采购程序, 各项工程项目是否遵守相关的招标程序;审查专项经费和专项基金使用者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收支真实性、会计记录的完整、合规性。2、对相关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 审查财政部门及各支农资金主管部门对《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的执行情况, 对支农资金绩效的评价和抽查复核情况。 (2) 对支出项目中发生的各项正常开支、额外开支和特殊费用等进行比较, 审查支农支出项目是否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 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3) 对支农支出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 审查各项是否完成预定目标, 重点分析未完成目标的原因。 (4) 对支农支出各类或项目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 了解其变化过程及效益波动情况, 分析其效益差异、成因。

三、以数据指标为依据进行绩效评价

本次绩效审计的结果表明, 2006年我区财政支农资金整体运行效果良好, 各类支出基本能专款专用, 基本达到资金设用的预定目标, 但也发现危房改造资金、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管养分离资金, 或在部门预算编制, 或在具体使用中, 存在不够科学、规范的问题。

(一) 2006年度林业支出运转效果为良, 在森林救灾、森林生态公益、植树造林方面落实工作措施, 达到工作目标, 但未督促各镇落实森林生态公益补偿;在编制部门预算方面应按规定年度实际用款需要编制预算及请款,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 水利支出的运行效果为优, “05.6”应急工程、管养分离资金、水利工程支出能专款专用, 实施效果能达到预定目标, 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完善, 并能落实。抽查3个水利会的“05.6”应急工程反映, 实际工程竣工决算总投资比计划投资节约资金234.49万元, 节约率为13.30%。

(三) 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效果为良, 因部分村规划较慢, 专项资金拨付存在先拨款后立项现象, 专项资金使用进度较慢, 至2007年6月底被抽查的三个镇的资金使用率分别为8 3.33%、40.47%和39.25%。而启动工作较早的两个村资金使用率为100%, 其村容村貌有较大改善。

四、采取措施落实审计要求

(一) 向财政、林业、水利、农业等部门下达专门的《关于财政支农资金存在问题的整改建议》, 要求相关部门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并将整改结果书面报告审计机关。

(二) 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进一步规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管理, 并促请政府制定《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的办法》, 对建设项目的立项、资金申请、招标采购、工程结算、资料立档等进行规范管理, 实现工程资金国库集中支付。

上一篇:语音教学质量论文下一篇:风疹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