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的计量

2024-07-21

环境会计的计量(精选12篇)

环境会计的计量 第1篇

一、企业未进行环境会计计量的原因

我们通过对福建省40家上市公司(其中属于重污染企业的有13家)2004~2006年116份年报资料中关于排污费等9项环境会计信息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企业未进行环境会计计量的主要原因有:

1. 环境资源所有权缺位。

40家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公司披露关于环境诉讼、罚款、赔偿与奖励等方面的信息,这说明政府环保部门尚未建立完善的环境法规。尽管我国已颁布了不少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但规定比较原则化,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政府尚不能以环境资源所有权人的身份对环境资源进行管理、对执法者进行监督,即环境资源所有权缺位现象严重。与企业购入其他企业的资产要向这些资产的所有权人支付购买价款或租入资产要支付使用费(租金)相比,企业可能不需要为使用环境资源和污染环境支付费用,环境污染者不容易受到处罚,企业也无须对此进行计量。

2. 缺乏环境会计计量的相关会计准则。

现行会计准则尚未对环境会计计量做出规范。虽然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中有两处涉及环保问题,但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却没有关于环境会计信息的具体披露要求。目前我国尚未对环境会计核算对象及披露形式做出统一规范,致使环境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缺乏可操作的方法,也无相关标准衡量其信息质量,从而大多数企业就不会主动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3. 缺乏进行环境会计计量的激励机制。

从福建省40家上市公司2004~2006年的统计结果可知,我国较少制定环保方面的优惠政策,缺乏鼓励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核算的激励机制,没有一个企业有参与市场环境资源竞争而发生支出的会计记录,这说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保护环境方面的市场竞争机制,企业也就不会发生环境方面的收入和相应的支出。

二、环境会计计量的动力机制

1.法规机制———完善环境方面的法规并制定环境会计计量和报告的会计准则。

环境资源是一种商品,政府是这一商品的所有权人,政府应当通过强制性的正式制度安排予以明确企业对环境资源造成的损失和因环境资源问题而应承担的责任。美国环境保护局于1992年启动的环境会计项目,成为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催化剂。为了规范各企业的经济行为、保护公众的利益,政府监管部门(环保部门)应建立环境资源评估和环境资源使用费评定的法规,将环境资源使用费的收费标准纳入现有的法规。建立环境会计计量和报告的会计准则,以法规形式要求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环境会计计量和报告,对企业应该计量的环境会计内容和对外报告的内容做出完备的、操作性强的规定,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和收益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同时应提供环境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使企业有章可循,增强环境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另外,环境会计准则可以保证企业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进行环境会计计量的可靠性。通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反映环境事项的处理及环境义务的履行情况、环境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体现会计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的决策价值。

2.合理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国家行使环境资源所有权,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现行企业进行会计计量的主要依据是交易或事项的原始凭证。例如,企业从外界购入资产,以发票上的价格即实际成本作为初始计量的金额,该价格的确定是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而目前企业从外界取得环境资源这一公共资产,通常不需付款,也就不需要进行会计核算。因此,国家必须行使环境资源所有权,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向企业收取环境资源使用费和向污染环境的企业收取排污费,同时向生产和使用污染产品的人收取污染处理费。环境资源使用费、排污费等也可以税的形式征收。为此,环保部门应组织专家对环境资源进行评估,确定环境资源使用费、排污费的收费标准。在实施环境会计的初期,尤其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建立起向使用环境资源的企业收取环境资源使用费和向污染环境的企业收取排污费的合理机制。同时,将征收的环境资源使用费、排污费作为企业进行环境会计计量的一种依据。环境资源使用费、排污费是企业和国家之间形成的企业使用环境资源的制衡价格,企业必须以实际成本对应缴纳的环境资源使用费、排污费进行计量。合理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是企业进行环境会计计量的重要基础,它使环境会计的实施从制度上得以保证。

3.市场竞争机制———推广排污权交易。

排污收费是先确定价格,然后让市场确定排污水平,如果排污收费不合理就可能造成企业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仅靠政府监管部门向企业收取排污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为此,必须扩大制衡范围,建立市场博弈环境下的竞争机制。排污权交易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使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环境会计计量和报告的进程。作为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人,政府部门应组织专家把要排放的污染物分割成一些标准单位,然后在市场上公开标价出售这些单位数量的“污染物排放权”(简称“排污权”)。每一份排污权允许其购买者排放一单位数量的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是先确定排污总量,然后确定排污价格,是在允许范围内的排污。排污权的初次交易发生在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与各经济主体之间,即政府把排污权出售给各经济主体。经济主体可以是污染物排放企业,可以是环境保护组织,也可以是投资者。污染物排放企业购买排污权的动机是,在企业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维持原有产品的生产;环境保护组织购买排污权的动机是将污染物排放总量降到最低;投资者购买排污权的动机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获取排污权现期价格与未来价格的差价。排污权交易价格是企业污染环境支付的市场制衡价格。对企业来说,该价格是市场关于排污的博弈价格,企业需要在排污权交易中为获取排污权而付款,按照排污权的公允价值予以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排污权的价值变动,调整会计记录。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一种市场化的环境污染控制制度,在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的同时,又能促使企业进行环境会计计量和报告。因此,实行排污权交易是企业参与环境资源竞争、进行环境会计计量和报告的重要基础。

4.全社会激励机制。

人们的经济行为往往要实现双重目的,一方面实现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实现非财富最大化。后者常常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较大的约束作用。因此,应形成全社会激励机制以促进企业保护环境和提供环境会计信息。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由国家环保总局定期向中国证监会提供根据现行环境法规确定的重点污染企业名单,中国证监会根据该名单督促这些重点污染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否则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罚。国家环保总局于2007年4月11日宣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将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公开环保法规、政策、标准、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等十七类政府环境信息;强制要求超标、超总量排污的企业公开四大类环境信息,由环保部门公布污染物排放超标的企业名单;要求污染物排放企业必须公布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以及超标、超总量情况,企业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鼓励一般污染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2008年2月25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制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环境会计计量和报告。此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制定环境会计和审计法规、准则,通过环保部门监管和约束企业的行为,通过国家审计机关或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进行专项环境审计,以强化对环境会计施行情况的再监督。相关部门的奖惩、公众要求和评价、国家及社会的监督和审计等全社会激励机制为促使企业进行环境会计计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只有奠定了环境会计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才能促进企业将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联系在一起,主动地进行环境会计计量和报告。

三、环境会计的计量技术

进行环境会计计量的目的,是以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包括环境会计准则)为依据,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包括环境资源污染,预防、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成本和费用,以及环境业绩对会计主体经营业绩的影响等信息。

1.环境资源价值计量的理论方法的适用性。

目前,环境会计计量方法在理论上主要有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假想市场法和调查评价法,这些方法可用于环境资源价值计量,目前适用于企业外部的社会环保部门和资产评估机构对企业外部的环境资源价值进行评估。而环境会计计量是企业的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行为,虽然企业可以自行选择这些方法用于对环境资产的估价和预计负债的计量,但现行条件下企业自行将上述方法直接用于环境会计计量,可靠性较差,至少在目前尚未建立起环境会计准则的情况下,企业不宜直接将这些方法用于环境会计计量。

2.环境会计计量的模式。

进行环境会计计量是指对应记录的环境会计事项加以衡量、计算,以确定其货币金额或相关数量,其主要解决在记录时和在财务报表中如何对会计要素进行数量描述的问题。“计量”即要选定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特定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相结合就构成了特定的计量模式。笔者认为,进行环境会计计量,现行会计计量模式仍适用。会计计量可以货币计量为主,以实物计量为辅,而且仍然可以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也可以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对于排污费、绿化费、参与市场环境资源竞争的支出等9项指标,全部都可以用现行企业会计计量所使用的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进行计量,并不需要另行创建新的计量模式。企业将环境资源的计量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支出和收入完全可以采用企业现行的会计计量模式按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企业不需要单独计量环境收益(它与孤立地计量某项无形资产的收益一样没有太大的意义),由于企业可以计算环境支出和收入,因此无须建立其他会计计量模式,只须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增加相应的环境会计项目,或者说现行企业会计计量可以兼容企业对环境资源的计量。

3.环境会计计量规则。

进行环境会计计量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环境资产必须符合资产的定义(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同时满足: (1) 与该环境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环境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环境资源是公共资源,政府是其所有权人,其不属于企业资产,但企业治理环境购置的资产以及环境资源保护、维持等实际环境支出的发生能够形成独立的环境资源(自然资源或生态资源)的,应作为环境资产以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费用的发生不能形成独立的环境资产,应作为环境费用核销。当发生环境资源耗减(企业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环境降级(是指废弃物的排放量超过了环境容量而使环境质量下降所造成的损失)时,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使用或者破坏支付环境资源使用费、治理费、排污费、罚款支出以前,可以通过建立的含环境问题在内的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准则),使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会计准则对环境资源耗减、环境降级分别按消耗、污染程度计量预计负债,以反映企业潜在的环境负债;企业发生的环保借款、生产的环保产品的税收优惠等都应单独计量,以核算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使用、环境污染、环境维护、环境收入和支出。总之,可采用实际成本或公允价值进行环境会计的初始计量,对资产负债表日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其中,预计环境负债的计量属于特殊计量问题)可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公允价值的运用需要会计准则予以规范。

参考文献

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及其确认计量 第2篇

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及其确认计量

随着全球性环境保护热潮的`掀起,会计界也积极投身于环保运动和绿色革命的进程,深入探讨会计如何参与保护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深层融合与发展,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提出现代会计新型分支的创立与发展.

作 者:张其蓁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分部,浙江,杭州,310012刊 名:商业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COMMERCIAL RESEARCH年,卷(期):“”(5)分类号:F230关键词:环境会计 确认 计量 会计信息

浅谈新会计环境下的会计计量 第3篇

摘 要 会计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统一体,是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變迁,会计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同要求等等,对会计计量理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何完善会计计量理论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会计环境 会计计量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39项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正式实施。对比当前正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租赁和套期保值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

一、本世纪会计环境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环境是指周围的情况和条件。会计是其环境的产物,与其演进过程中的特定背景相适应,其演进的动力来自社会环境的变化。会计环境是指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制约作用的外部因素的总和,即决定会计信息系统的外生变量,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法律、教育和文化等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现代会计系统既不是一个单纯受外界决定的被动客体,也不是一个与外部环境完全隔断的绝缘体,而是一个具有相应自主作为能力并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能动机体。此外,以会计改革的利益相关方这下研究角度出发,还可以将会计环境分解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供给者等因素。

(一)政治和经济因素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浪潮,这是当代世界最根本的特征,是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社会形态进步的必经阶段,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其中一个典型的现象是网络经济将带动电信、银行、保险和运输等全球服务业市场继续扩张,形成时间上相互连续,价格上联动的国际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完善,新的经济事项要求会计计量理论与实务应有相应的对策以防范金融风险,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加快,转轨国家通货膨胀得到抑制,经济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方兴未艾,核心是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是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等有形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改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会计计量的内容日益丰富,范围逐渐扩大,会计计量技术必须完善、发展和提高,对知识资本如何计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科学技术因素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正在成为最主要的力量左右着社会进程。20世纪的科技发明和发现超过此前人类科技发明和发现的总和。有专家预测今后10年的技术变革要超过整个20世纪总和。而且在21世纪的前半个世纪,继信息产业之后,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大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将取得巨大突破,并将形成一系列新兴产业。面对这样一个由资源向技术、知识转移的新时代,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与企业真实竞争力的表现发生了很大的背离。摆在眼前例子的是,美国微软公司账面价值与其市场价值巨大的反差。微软公司智力资产股市价值高达2080亿美元,股票面值为0.1美元。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显示它只是一个小型公司,实际上却是一个高科技巨人;另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是1995年8月上市的NETSCAPE公司。该公司开业只有15个月,账面上仅有1600万美元的收入,还没有利润。但其计划以每股14美元发行的股票却在一级市场上涨到28美元,而上市时的开盘价竟然飘升至每股71美元。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投资者对该公司技术优势价值的肯定;另一方面说明传统会计信息正在失去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说明传统会计无法实现真实反映企业价值的目标。

(三)会计信息供给者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会计信息的供给取决于会计信息的需求,到底供给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决定着会计系统功能的发挥。会计信息供给者是企业,供给资源是会计人员、信息技术。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对会计计量的影响是最明显的。上市公司的出现“是我国会计发展最重要的契机和动力,”上市公司的行为“成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者与证券机构制定政策的风向标①。”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行为约束主要来自政府监管和其内部治理等因素,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以及股权结构不合理,使得某些上市公司进行会计报告粉饰,有研究表明利润粉饰主要来自关联方交易和资产重组,这一“风向标”促使关联方交易与债务重组两个具体会计准则修订时,对会计计量部分尽可能回避公允价值计量,改为相关的帐面价值计量。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39项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将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正式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可计量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列举了五种计量属性,并要求“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其中公允价值成为此次准则体系中一大亮点。

(二)公允价值在会计环境中面临的问题

由于公允价值主要是市场价格,在没有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要由交易双方自己来确定,所以人的主观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价值的公允性,影响程度不同,价值的公允性就会有所不同。在实践中,有的交易主体不考虑公允与否,干脆把公允价值作为达到目的的工具,这就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1.应用公允价值的市场环境

公允价值是通过市场确认的,但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的会计要素或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相类似的市场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缺乏活跃的市场,而且要素市场也不成熟。因此公允价值往往较难获得,同时导致了企业在运用这些会计准则时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还给滥用公允价值留下了空子,出现了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

2.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方面

选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样一个非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的模糊性计量概念来作为会计计量的目的和手段,相对于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从事实性基础出发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来说,虽然在财务报告中能提供更为相关性的信息,但却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

3.公允价值计量的难度性方面

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在的现金价值的现值计量,往往就成为估计相关价格即公允价值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但因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等都是不确定的,因而现值计量的复杂性决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难度。

(三)改进公允价值计量的措施

公允价值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际运用中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主要可以通过完善市场体制、优化市场资产或负债的估价系统。引入全面收益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管理人员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加以解决。

1.建立健全活跃的市场体制

加快各种金融价格市场化进程,在证券价格逐渐市场化的同时,国债发行中的投标、竞价方式,全国银行间同一拆借利率的出现和入网会员的逐渐增多,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进行,均使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获得很大进展。金融价格的逐步市场化,为金融衍生品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提供了条件。建立健全活跃的市场体制,还能使各种资产或负债的市价很好地反映其真实价值,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允价值全面推广的外部环境。

2.提高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优化市场资产或负债的估价系统

更加明确具体操作实务上的规范要求,加强会计人员的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同时,加强计量理论研究,引入先进电子计算机技术,有利于公允价值在操作层面的推广。

3.加强守法意识和道德教育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用而又弃”,原因是一些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进行利润操纵所采用的计量方法是利润操纵者根据其主观意志进行的选择,利润操纵所采用的并不是真正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当然也是不公允的。存在活跃市场时,公平市价还需要公平交易才能产生。交易是人的活动,是否公平取决于人。我国的利润操纵采用的多是不公平交易的方式。当不存在活跃市场时,运用现值估计公允价值涉及不确定因素,更为操纵利润提供了方便。加强守法意识和道德教育,从主观上消除利润操纵的动机,是杜绝假借公允价值实则从事造假的根本措施。

注释:

浅谈环境会计的计量 第4篇

1 环境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

要把环境资源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并对其进行计量, 首先必须确立正确的环境资源价值观。最初提出环境资源价值观概念的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Weisbrod.B.A和K1uti11a, J.V, 他们认为环境资源价值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第一, 它为人民生产活动提供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第二, 它为人类及其它生命体提供生存场所;第三, 它对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扩散、贮存、同化的作用, 即环境对污染物具有净化作用;第四, 它提供景观服务。优美的大自然是旅游胜地, 为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福利提供天然的物质资源。可见, 环境资源价值除了作为生产资料表现为市场价格外, 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外部性”的非市场价值。它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类的经济开采和利用, 其存在本身就具有鲜明的经济与非经济功能, 这与传统的价值论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 没有进入市场交易的自然资源没有实现价值的观点截然不同。环境资源的价值不仅仅是对人类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而且也包括对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以及对地球生物圈系统整体完善、健全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因此, 它们的价值是固有的, 不依赖于人的判断和评价。自然界具有多样性价值, 如经济价值、生存价值、选择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精神价值、美学价值[Pearce, D.Barbier, E and Markandya., Mc Neely, J.A.et.al., 1990], 这些价值的存在和相应的价值观的确立, 使环境资源成为会计计量和核算的对象成为可能和必要。

2 环境会计的主要计量方法

自然环境资源具有效用性、稀缺性、替代性和非交易性等特点, 其价值包括有形的资源价值和无形的生态价值。自然环境资源价值计量要求以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论相结合为理论基础, 以环境标准为主要依据, 结合应用会计学的现有计量方法与环境学的技术评价方法。其中, 环境学计量方法在环境计量中具有种类多、使用广泛、计量复杂等特点, 因此, 正确认识其作法、计量公式及适用范围是环境会计计量的必要环节。

2.1 市场价值法。

又叫做生产率法。这类方法主要是:把环境质量看成一个生产要素, 由于这项生产要素的变化, 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会发生变化, 因此又会带来产品产量和产品价格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直接在市场上按市场价格反映出来, 从而可以利用市场价格对其加以衡量。市场价值法根据其实际应用的不同,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2.1.1 人力资本法。

即用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状况的损害和生产劳动能力的下降来衡量环境污染的损害, 同时也可以用减少的这种损害来估计污染治理的收益。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对人体资本测量比较容易而且比较准确的企业, 而且人力资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较大, 只有这样, 用人力资本法测量出的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害或环境治理带来的收益才比较准确。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主要在于忽略了其他企业生产成本的存在, 因而对最终的测算结果会产生误差。

2.1.2 机会成本法。

即用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来衡量环境质量变化所带来的损失和收益。这种方法在实际中使用的不是很多, 主要使因为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比较难以准确测量。如果最终确定的机会成本不全面, 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很大误差。因此, 这种方法的使用, 相对于前一种方法而言, 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较高。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 专业技术水平较高, 而且有丰富的会计处理经验的企业。

从上面的叙述来看, 市场价值法主要适用于能取得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情况, 并以此作为参考来计量环境治理或污染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如果企业的产品是初次问世, 或其他难以取得市场价格的情况, 则不宜使用这种方法。

2.2 替代市场价值法。

按照环境经济学所述, 对所衡量的目标不宜采用市场价值时, 应该用替代物的价格予以估计和测算。替代市场价值法在具体应用中有两种形式。一是资产价值对比法。这种方法认为, 环境质量是影响资产价值的一个因素, 当其他影响资产价值的因素都不发生变化时, 环境质量的差异就是两种对比资产的价值差异。另一种是工资数额对比法。这种方法主要的操作对象是工人的工资数额差异, 这种差异也就是环境质量变化所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替代市场价值法对于环境质量问题的测量结果不是很准确。如资产价值对比法适用条件是“其他影响资产价值的因素都不发生变化时”, 对于这样严格的假设, 实际中很难达到。而工资数额对比法则只将工人的工资数额作为环境质量变化所带来的收益或损失未免有失偏颇。因此只有在市场价值法确实无法使用时, 才考虑使用替代市场价值法。

2.3 调查判断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有关方面的专家或者是具体的环境资源的使用者进行实地调查, 以了解他们的愿望, 并采用统计等方法对环境资源等资产的价值予以估计和计量。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得到实际中的第一手资料, 能得出最切合实际的结论。如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由于其调查范围广, 故可以得到被调查者的普遍性意见, 而且由于是匿名答卷, 可以得到被调查者的真实想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调查成本。

3 环境会计的计量内容

3.1 环境资产。

环境资产是指特定的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或控制, 能以货币计量, 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环境资产的界定须符合资产的两个基本条件:a.资产的所有权属于本企业;b.此项资产可以在将来给企业带来收益。另外还须具备一个特殊的条件, 这也是环境资产与其他资产的主要区别:此项资产须是自然资源, 如土地、森林、海洋、湖泊、煤、石油、天然气或者它们的使用权, 或者是生态资源, 如水土保持、环境美化、地理景观等。

3.2 环境负债。

企业由于过去或者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导致的尚未支付需要在将来支付的即是企业环境负债。企业的环境负债如果在现在可以可靠的计量, 那么此项工作是必须进行的。另外, 还有一个或有负债的问题。或有潜在负债或潜在的环境负债是指过去或现在的环境行为按现行的行为规范无需企业承担任何责任。例如, 按照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规, 企业的废弃物排放等指标均已经符合国家标准, 但是随着环境保护标准的进一步严厉或者环境保护法规的修改, 企业现行的各种生产指标可能不在符合有关环保法规的规定, 由此可能受到罚款、诉讼等, 这些均构成企业的或有环境负债。

3.3 环境费用。

环境费用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与环境保护等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具体讲, 企业的环境费用包括:a.为预防、保护、治理环境污染所发生的购置、安装及运行费用和人员的工资费用;b.为预防、保护、治理环境污染而对产品结构、耗用的原材料、燃料等进行的改进、调整、更换或进行产品转产、工厂迁移、绿化、废品回收利用、废弃物处理等发生的费用;c.专门环保机构的经费;d.因违反有关环境法规而被罚款;e.因工作环境对职工的特别补偿福利费等。

3.4 环境收入。

环境收入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 利用环境资产获得的, 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环境收入有两种类型:a.直接环境收入。它是经济主体利用环境资产所取得的直接经济利益。如砍伐树木所取得的买卖收入, 矿藏开采所取得的变卖收入等。b.间接环境收入。它是经济主体利用环境资产, 通过间接的途径取得的利益。如通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是企业形象所提高;由于防风治沙,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所带来的环境质量的提高等。

4 对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及计量的要求

4.1 相关性与可靠性。

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要求相关可靠。目前, 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主要使用者为政府管理机关、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因此, 应对国家宏观管理、投资与信贷决策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的环境会计信息及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同时, 虽然环境会计计量方法的模糊性、主观性等特征, 将影响信息的可靠性, 但不应牺牲必要的可靠性勉强予以货币计量, 而应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形式。在货币计量中, 应结合应用会计多属性计量与环境价值评估计量方法, 并优先采用可靠性较高的方法。这样, 在基本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 尽可能提高相关性进而实现环境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4.2 重要性与成本效益原则。

具有相关可靠质量要求的环境会计信息, 还应满足重要性和效益大于成本的数量要求这一约束条件。重要性方面, 要求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 应由会计人员根据环境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决策的影响程度, 确定应予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交易或事项的数量与方式。成本效益原则要求企业从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中获得的效益应大于其为提供信息所花费的成本。由于环境会计计量方法的复杂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提供某些重要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成本高于其效益, 但只要未使环境会计系统甚至整个会计系统违背成本效益原则也应提供。

参考文献

[1]李姝.浅谈我国环境会计的计量与报告[J].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4 (4) .

[2]谢诗芬.公允价值计量:中国引入绿色GDP理念和环境会计审计的重要前提[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 (1) .

[3]许家里, 蔡传里.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 2004 (4) .

环境会计的计量 第5篇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脚步的逐渐加快随着而来的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特别是在只注重追求经济效益的时期伴随的自然资源的失衡和自然环境的损害也是日益加剧,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人来在发展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未来清洁化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还要改变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逐渐受到世界各国和企业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环境管理会计的用途、生态经济效率计量经济的使用以及环境管理会计与生态经济效率计量的关系这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来了解环境管理会计以及生态经济效率计量的重要作用以便能够更好的让企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从而不断的降低企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之中的环境成本。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脚步的逐渐加快随着而来的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特别是在只注重追求经济效益的时期伴随的自然资源的失衡和自然环境的损害也是日益加剧,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人来在发展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未来清洁化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还要改变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逐渐受到世界各国和企业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环境管理会计的用途、生态经济效率计量的使用以及环境管理会计与生态经济效率计量的关系这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来了解环境管理会计以及生态经济效率计量的重要作用以便能够更好的让企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从而不断的降低企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之中的环境成本,为改进企业的环境业绩具有良效。

二、环境管理会计

目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逐渐加剧,使得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及公众等对环境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种情况下是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的大好时机。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计量企业发展过程之中的环境成本,评估企业的环境业绩,通过这种方式来改进企业发展过程之中不利于环境发展的决策,以便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之中的环境成本,提高企业履行社会和环境责任能力的信息系统。而生态经济效率计量则为环境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计量工具。

三、生态经济效率

一般而言生态效率就是指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产出所产生的价值就是指一个企业或者生产商生产产品的附加值是多少;而“投入”则是指企业生产或经济体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及它们所造成的环境负荷。在既定的投入下产出越多效率越高,换言之就是在特定的产出下一、投入的越少效率越高。由此可见效率就是产出和投入之间的比率,因此生态环境效率就可以简明的用产出和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即:生态效率=产出/环境影响增加值。而生态经济效率则是生态和经济范畴交叉的效率,这个就是表示在生产一个产品的时候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失的比值是多少来衡量的。

四、管理会计中生态经济效率计量分析

环境管理会计的实现需要依托生态经济效率计量分析来实现。而任何生态经济效率的计量都需要财务信息来计算分子,需要实物信息来计算分母。为了计算这个比值到底是多少和准确性,就要把传统性质的利润和现在的生态损失相比较所得出的结果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统一起来的科学化的数量标准是大家所承认和认可的。这样也可以为改进措施找到科学的改正方式。例如,将资本回报/环境影响增加值加入到现场管理者评价他们负责的现场;把考查收益/环境影响增加值增加到高层管理者的一年业绩评估之中;以净现值/环境影响增加值为项目管理者评价投资项目的标准等。

将生态经济效率纳入环境管理会计之中的重要意义。首先现今传统的管理会计和环境管理会计都不止关注于企业的效率,也关注一些其他重要问题,例如社会公平、代际权益和效率。但是,目前而言将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变成企业增加利润的一种有效的增长方式是否具有可行性仍然备受争议。而这种将企业经营之中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形成的环境报告的方式受到了环保团体的高度认可。因为环境报告将企业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清晰的体现不仅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对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更好地保障。虽然目前存在的环境报告与理想报告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是,环境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它成为企业对环境管理会计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动因,包括收集对环境有益的行为信息、货币化行为底线和隐含的企业社会责任。所以在这样的方式基础之上做出的经济行为对于自然环境来说是可以承受和接受的。也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未来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架构

★ 优秀个人和团体颁奖词

★ 申论 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 范文

★ 循环经济理念在生态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 企业循环经济审计工作总结材料

★ app宣传范文

★ 9种孩子性格介绍

★ 河南党课app

★ app创业计划书

环境会计的计量 第6篇

【关键词】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资产减值

一、公允价值计量与当前社会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综述

一些国家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具备公平性的交易 (非清算交易) 中,交易双方自愿的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而在我国,公允价值是指在具备公平性的交易中,洞悉事实的交易各方代表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与一般会计准则的定义相同。由上可知,不同的公允价值的定义的表述虽然有所区别,但本质上具有某种一致性,并且都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公平公正的交易。

至今,由于存在种种原因,过度资产评估这一现象在一些国家是大量存在的。资产价值的严重缺失没有进行正确处理的事件经常出现,使得实业对外财务评估报告存在大量资产虚报和盈亏虚夸的事实,导致实业的评估信息与资产事实差异很大。

在资产评估领域中,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在知识经济腾飞的今天,资产减值会计的重要作用与意义都表现得尤为显著。对企业的盈亏起着重要作用的资产减值会计,也会对将来可能增加的全部资产盈亏做出评估。

二、公允价值计量和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差异性分析

20世纪初期一些相关经济文件发布,完整解读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理论知识,标志着准则制定机构将它在理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而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提高了评估报表的正确性,由于受到经济环境、法规法律及科技条件等外部环境限制,它目前仅仅被作为主要围绕资本评估进行计量的一种工具,脱离了其字面的原本含义,但最大限度地反映实业资产本源的价值,仍是其进步与运用的意义,并且从实业资产的初始评估到后续过程所反映的价值都不是单方面的,从而为决策者的指导和执行者的活动提供更有价值的判断。

尽管两者的产生、发展和具体评估方式的不同,但是它们都被作为是在现行准则中制定可实行经济规则的基本准则。

1.产生的条件和发展的过程不同

对于我国,公允价值是一个舶来品。19世纪后期美国就有公用事业企业不动产的判定的判例。其中就有“Smyth VS Ames”判例,它正确应用公允价值确定了投资资本的盈亏率。以后的几百年里,公用事业企业普遍利用公允价值进行资产重估,但施行过程并不是非常理想。伴随着19世纪30年代SEC的成功组建和运行,资产重估增值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约束与规制,但是,根据20世纪后期的大量调研显示,我国部分国有企业重估资产的行动人为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当大,这严重地对评估报告的可靠程度造成了负面效应。以上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些不良行为在经济方面活动中的出现并没有得到完全遏制。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早期又叫“稳健性准则”,最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它一开始的使用目标是保护金融机构和其他当事人的利益不受侵犯,目前逐渐成为了当今世界主要国家会计准则权威制定组织所普遍接受的计量原则。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它们的含义也在渐渐的发生改变。

2.实际评估方式差异巨大

公允价值计量和资产减值会计计量两者的条件和发展的过程不同,所以两者作为评估资产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最后导致一些部门在制定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规则也有很大不同。

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公允价值具有其独特的定义,本文在开头也已经提到。公允价值计量是以持有资产或承担负债的市场当事人的视角来观察问题,最终确认计量卖出实业资产可能获得的或转让负债可能支付的金额。而资产减值会计计量要求把公允价值作为一种独特的计量工具,能随时随地反映实业的固定的资产。可以这样说,计量资产公允价值的估价前提是市场参与者报告资产评估的最佳使用,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对与资产评估的最佳使用。

三、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统一性分析

在财务会计的价值体系中,会计准则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主要对的是未来经济评估负责,需要考虑整个方面,评估资产与负债的计量依据是预期的经济利益盈亏,这个价值体系下下计量资产负债包括初始与后续两方面的计量,其中后续计量需要依据价值进行随机整改。在这个独特的价值体系下,公允价值计量和资产减值计量都有所体现,它们最本质的不同在于在进行资产评估时凭依的视角和定义概念时所做的假设不同。殊途同归贵,结果仅仅在某些方面有细微的差别。计量资产公允价值的估价前提是市场参与者报告资产评估的最佳使用,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对与资产评估的最佳使用。总的来说,它们都是要对经济评估负责的,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拥有矛盾但最终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两者服务于经济评估的最重目的是一致的。

四、结语

在我国现行经济体系中,拥有独立法人财产的公司等一些实业,能独立的对自己的实业的资产评估负责。在对实业的资产评估过程中,不论是通过公允价值计量,还是通过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本文首先分析公允价值和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概念及其在经济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然后分析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之间的矛盾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并判断它们在经济准则中所起的相似的功能;最后得到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乔元芳. 国际财务报告准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J].新会计,2011(13):56-59.

[2]毛新述,戴德明,姚淑瑜.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5(10):35-41.

[3]周中胜,窦家春.公允价值的运用与计量属性体系构建[J].会计研究,2011(11):3-9.

环境会计的计量 第7篇

(一) 会计环境的含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成,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会计人员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社会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 以及由信息技术推动的经济变革的迅猛发展, 我们已悄然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网络、电子商务、金融工具等新兴技术已渗透到会计领域, 并成为会计领域一个崭新的课题。这昭示着会计环境正日趋复杂。因而研究会计环境对于推动会计理论与会计工作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那么什么是会计环境呢?会计环境是会计主体、会计理论、会计方法所赖以存在的境况, 并决定着会计思想的演变、会计组织的建立、会计法制的制定、会计工作水平的客观历史条件及特殊情况。

(二) 当前会计环境的现实复杂性

就当前情况来看, 我国会计所处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 计划经济的影响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存, 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交融, 这决定了我国会计具有自己的特点。在21世纪, 我国会计改革必须顺应大趋势应充分借鉴国际会计惯例, 努力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国际协调的过程, 是大势所趋, 各国都要参与到这个协调的过程中来, 同时也将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在我国当前环境下, 我们不应仅仅被动消极地接受其他国家协调的成果, 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协调过程中, 以期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化, 既是我国会计改革的重要目标, 又是解决我国所面临的一些特殊会计问题的重要途径, 也是我国会计发展的方向。

二、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会计确认是指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时确定如何进行记录的过程, 即将某一会计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获利润等会计要素正式加以记录。

会计计量是指用货币或其它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特征是以数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或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其关键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计量单位的确定。计量单位是指计量尺度的量度单位, 我国会计法规定的“会计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说明我国财务会计计量单位是相对稳定的名义货币单位。计量属性主要指要予以计量的某一会计要素的品质或方面, 其存在可以选择多方面, 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损益等方面的计量, 并以资产计价和盈亏决定为核心。在会计实务中, 会计计量应坚持三项基本质量标准:即同质性、证实性和一致性。实践证明, 会计计量与财务会计的目标密切相关, 是现代会计发展动力之一。

三、会计环境各因素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

(一) 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经济波动, 即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状况, 会影响到会计确认与计量中对本期实际净收益的的核算。通货膨胀率越高, 这种影响的效果也就越明显。另一方面, 衍生金融工具, 如期货合约、期权合约、远期合同以及互换合同等都会对会计确认的工作量和精确度造成影响。

(二) 政治法律因素

在政治因素上, 国家的所有权制度、政府政策都会影响到会计确认与计量。例如, 国外对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的确认与计量, 因其土地私有性质, 可以使用同一套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而在我国, 土地所有权归集体, 土地使用权归个人, 所以要适用不同的会计确认计量方式。在法律因素上, 最典型的表现是, 英美法系国家在会计确认与计量上“实质重于形式”, 而大陆法系国家则是“形式重于实质”。

(三) 文化教育因素

文化教育因素作为一种软性影响因素, 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远持久的。例如, 我国因为文化偏于保守, 教育水平相对落后, 在会计确认与计量上比较封闭。而美国因为其外向型文化和发达的教育水平, 在会计确认与计量上则较为开放, 形成了对外公开, 广泛接受监督的会计确认与计量体系。

(四) 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因素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一项新的科学技术突破, 或一种新的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的产生, 往往会给会计确认与计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例如, 计算机的产生及其在会计确认与计量领域的应用推广, 就促使会计确认与计量进入电子化、信息化时代。而互联网的兴起, 更是使全球会计确认与计量连结成了一体化的网络。

(五) 自然环境因素

在早期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环境影响因素中, 并没有对自然环境因素的研究。但随着人类经济对环境破坏的加深, “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等新兴会计计量项目开始出现, 并得到了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自然环境也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影响到会计确认与计量体系的复杂程度和完备性。

四、优化会计环境, 改善会计计量的建议

(一)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稳定经济局势

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遵循国际经济法和我国相关会计法规的规定, 弥补在对外贸易中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不足。各企业应积极通过企业兼并或资产重组、集群化运营等形式, 状大企业规模, 从而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形成规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体系。此外, 国家应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局势的预测和宏观把握, 制订风应急预案, 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从而使经济局势更为稳定, 为会计确认与计量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 创新思维, 积极地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

对我国来说处在经济转轨的时期, 我们不应被动消极地接受其他国家协调的结果, 而应积极地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 利用国际会计资源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一方面, 我们既要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协调的发展和动向, 充分鉴借吸收有益的技术经验, 又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注重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 我们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会计协调的进程中, 施加我们的影响, 使国际会计准则也能解决我们国家所面临的一些特殊会计问题。

(二) 政府放权于市场, 完善会计法治建设

政府应进行准确的职能定位, 简政放权,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和产业调控中的优势。政府应减少权力对市场运作的干预, 严惩权力寻租和贪污腐败行为, 为会计确认与计量营造透明的市场信息环境。此外, 国家加强会计法治建设, 形成完善的预防、检举、惩戒会计犯罪的法律体系, 增强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规范力度。

(三) 加强会计教育, 形成良好的会计文化

我国应加强会计职业教育和学术研究, 完善人才体系。通过专业化的会计教育, 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提供和储备高素质人才。通过会计学术研究, 攻克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理论难题, 为实践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引。此外, 要净化会计文化, 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完善会计职称制度, 减少裙带关系、小团体主义对会计工作客观性、独立性的削弱。

(四) 开发新兴技术, 占据会计科技前沿

国家应积极开发应用新兴技术方法和设备, 促进会计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我国当前会计行业的主要业务流程都是依赖人工操作来完成, 这既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 又使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主观性因素增加。我国应积极通过开发高科技设备, 创新工作方法, 进行流程再造, 提升整个会计确认与计量工序的科技水平, 使会计确认与计量向自动化、智能化的高效率方向发展。

(五) 重视自然环境, 优化自然资产和负债核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自然环境的负担将会进一步加重。因此, 要继续重视并加大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将自然资产和自然负债纳入到会计确认与计量体系之中, 形成一种重视自然环境因素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价值导向, 将自然因素的会计确认与计量标准量化, 作为考核、评价公司经济效益的指标内容, 从而从整体上提升我国企业保护环境、创造绿色会计收益的水平。

会计环境是个综合性的概念, 涉及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个层次, 在三个层次之下, 又细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教育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法治环境和自然环境六个方面因素。这六个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影响到会计确认与计量的质量。我国会计环境因素在六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削弱了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效果。要提升我国会计确认与计量的质量, 就要从这六个环境要素出发, 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摘要:会计环境是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各项条件的总和, 是会计确认与计量行为发生的外在条件, 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质量存在着重要影响。本文系统分析了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 进而提出了优化会计环境、改善会计计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确认与计量,对策

参考文献

[1]瓦尔斯江·阿布力孜.浅谈经济环境对会计确认及会计计量的影响[J].中国商界 (上半月) , 2009 (06)

[2]高娟.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确认计量报告[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1 (10)

[3]盖地, 罗斌元.会计确认的再认识及应用——基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认知论释义[J].会计研究, 2011 (8)

当前经济环境下会计计量模式的探析 第8篇

当今世界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 国内经济环境也在不同程度的受到欧美国家经济环境的影响, 由于经济环境在不断变换更新, 会计计量属性在面临经济环境巨大变化而日益呈现出其局限性时, 会计界也不断发展出更多的计量属性, 比如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公允价值等, 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正在逐步地变迁为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多重属性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 其中公允价值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计量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使用它于会计准则体系中, 使公允价值成为一种仅次于历史成本的重要计量属性。

二会计的发展及分类

1. 会计的发展

国内会计的发展:早在春秋时期, 籍书就以“入”和“出”来记录经济的出入情况。发展到后来, 朝廷专门设立“天官”、“司会”等官位来管理各种经济计量。到唐宋时期, 就已经发展出了流水账以及“四柱结算法”。到了近代, 会计人引进了复式记账法。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会计人有了自己的法律——《会计法》。计算机的发展, 促使了会计电算化的出现, 经济环境发展和差异化的出现, 使得会计计量模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

国外会计的发展:在国外, 会计的工作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到了12、13世纪, 在热那亚、威尼斯的发展较快的城市出现了借贷记账法。16世纪会计学院成立。1973年, 国际计量准则委员会成立。

2. 会计的分类

会计的发展很快, 到现在, 会计的概念及分类已经越来越广。根据会计报告对象、行业、工作内容、工作范围等等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另外, 会计的发展也是全球性的,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计量方式及细节。

三会计计量模式

1. 会计计量及构成要素

计量是会计活动中描述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用一定的方法和准则, 通过数字、符号等单位描述被计量对象之间的关系和范围、规模, 其实质就是用直白的方式表示计量对象的信息。

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中确认和计列财务报表的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在国际会计行业里, 会计人通常认为会计计量一般有三个主要计量要素构成。计量尺度、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货币、实物和劳动三种量度是计量时通常采用的标准量度。所谓计量单位, 就是在会计计量过程中描述计量要素所采用的单位, 通常是指货币单位。计量属性又称计量基础, 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现行国内外的会计准则中, 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运用越来越多。

2. 主要会计计量属性评价

历史成本计量、现行成本计量、现行市价计量、可实现净值计量和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计量是会计计量的五个属性。历史成本计量是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 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但是其局限性同样很明显, 当价格变动或者通货膨胀时, 难以揭示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现行成本计量又称现时投入成本, 这种计量属性可以避免价格变动引起的虚记收益, 但是, 这种计量属性会因为与原有资产无法吻合而影响信息的可靠性。现行市价计量能够有效的评估企业财务的应变能力。可实现净值计量能够反映预期变现能力, 但不适于所有资产。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决策的可靠性较差。

四会计计量模式在经济环境中的运用

1.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经济环境和外部济环境。一个经济体在国内的经济环境和国外的经济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不同计量属性在不同经济环境中所反映出来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现状是有所差异的。由于经济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 会计计量属性也不断变迁, 由原来的单一计量向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发展。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 各国的会计职业界就对会计计量的框架的概念进行研究。从而确立了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格局。

2. 现行经济环境下会计计量规范及存在的问题

《关于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结构体系》中,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就三个方面对会计计量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历史成本计量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的重要性, 同时其他计量属性配合使用。从现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来看, 除了引入概念框架规范的四种计量基础外, 还引入了许多其他计量基础, 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成为重要计量基础。

新的计量属性的出现并未进入计量规范, 使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计量原则与概念框架之间出现了不一致。概念框架的确立, 使得新的会计计量形势在不断变换的经济环境中, 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不一致, 不利于国际会计的协调与趋同。

公允价值计量在各个领域的运用同样备受争议。公允价值的概念在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定义, 在不同的经济环境, 市场的多变性、复杂性和缺乏操作性, 使得公允计量一直备受争议。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电子科技、网络经济环境的出现, 使会计计量面临新的挑战。传统会计注重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网络经济时代经济环境的变换导致信息需求改变, 必然要求会计计量模式做出相应改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 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动, 会计计量模式的弊端随之显现出来。会计计量概念框架的清晰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 使得各个国家地区的会计计量使用出现不同, 无法找到理论依据。

3. 会计计量模式的努力方向和趋势

为会计计量提供概念基础, 明确计量目标, 提供评价标准。各国计量概念框架的不一致阻碍了会计的发展, 现今无论是美国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都在为计量问题努力的工作。毫无疑问, 从概念框架方面能够统一理念, 将会大大的改善会计计量发展的现状, 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力。但是经济环境的多变性, 会计计量的复杂性, 都使得会计计量的统一十分困难。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会计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提供指南。如何在使用中确定公允价值, 已经成为会计领域的一个课题。明确公允价值究竟应当是投入价值还是脱手价值十分重要。加大对公允价值的应用研究, 改进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每逢经济危机, 财务会计计量属性都会受到考验, 随之就会出现新的计量属性, 但是这些属性没有在长久的经济环境中实验考证, 我们不应该完全否定, 也不易扩大它的使用范围。在非活跃的经济市场条件下, 改进金融工具计量。在相关可观察市场数据或对可观察参数进行显著调整的情况下, 相关会计监管部门应该对会计计量属性进行实用价值技术评估确定。

改进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一是将金融工具分类,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和按照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作为两种计量基础;二是保留公允价值选择权;三是简化嵌入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四是要求对所有者权益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 但公允价值变动可选择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知识一经选择不得变动。

改进金融资产减值处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目标、实际利率计算、列报披露。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 建立会计多重计量模式。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获取速度快、成本低, 可以更加灵活的变换会计计量模式的组合使用。使用多种计量单位描述经济活动的多方面信息, 这样更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使用。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 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将会成为发展趋势, 传统的历史计量成本模式将面临挑战。网络环境提供了实时计量技术, 为现时价值计量提供了基础, 使实时价值计量具备了可操作性。我们应该对会计计量的观念更新敢于尝试。

4. 对会计计量发展的展望

尽管历史成本计量有它的局限性,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网络经济环境的发展, 使提供可靠和相关的信息需求成为了网络时代会计职业赖以存在的重要因素。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 将会催生更多、更复杂的会计计量模式和计量属性的综合使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发展迅速, 会计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和历史成本价值计量并用是有必要的。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完善, 公允价值的诸多优势逐渐体现出来, 所以我国会计计量中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必定与国际会计计量发展趋势接轨。目前我国是以成本价值计量为主, 公允价值计量为辅的发展模式, 公允价值计量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对国家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 在广大会计工作者们的不懈的努力下, 公允价值计量将会更加完善, 其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结语

进入新世纪, 世界经济环境不断变换, 经济发展波动不断, 网络的出现使会计计量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各种计量要素的组合使用越来越多, 世界范围内, 各国会计计量单位的合作、探讨也会越来越频繁, 会计发展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传统的会计计量会受到严峻的挑战。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将会最大化的体现, 未来的会计计量模式应该成为什么状态成为新的讨论话题, 会计计量模式变革成为必然。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文对会计计量模式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析。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 以及会计计量模式的运用, 提出了展望。

参考文献

[1]赵德武.会计计量理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2]郭宪辉.会计计量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6)

[3]肖敏.探索会计计量模式的不同类型与新选择[J].华章, 2009 (24)

[4]刘耀华.会计计量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06

[5]王立晶.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06

[6]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7]刘天格.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初探[J].会计之友, 2006 (26)

环境会计的计量 第9篇

关键词:物质流成本会计,环境成本,环境绩效,计量模式

1 Introduction

China i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economies in the world.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also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re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United Nations Divis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SD) emphasized that,"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concerned with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organization for internal calculation and decisio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procedures for internal decision-making include material and energy consumption, flow and final processing procedure,and monetization program of input and output related with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How to build the new measurement model of environmental costs and performance based 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 China?

Traditional Financial Cost Accounting does not consider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production activities. It ignores the existence of environmental costs, and transfers the whole cost to the product cost account. It needs to search for new methodologies based 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to evaluate environmental costs and performanc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 (MFCA) tracks and controls the overall material input by analysing material flow in the business process of enterprise, reduces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cost by analysing the causes of waste generat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MFCA can improve the management in production,reduce the emissions of waste,and increase productivity in enterprises.

2 Analysis of Material Flow System in Enterprise Manufacturing Process Based on MFCA

The core theory of MFCA is the material flow analysis theory,it believes that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depends largely on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natural substances inputted in the socioeconomic system, and the waste emissions discharged from socio-economic system in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former impacts on environment, and causes environmental quality deterioration or degradation.The latter pollutes the environment directly,and causes environmental damage. Material flow analysis tracks the conditions of natural substance flow in the whole process; the process includes mining, refining, processing, production, use, re-cycling and disposal.It follows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and takes the quality of the material putted in the economic 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material in the economic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including input section, manufacturing section and output section.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sections, it can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 flow and conversion efficiency in a specific area.

The research object of MFCA is the whole and flowing material putted in enterpris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expressed in mass units and currency units.Through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the material flow system, MFCA can clearly demonstrate production, recycling and other operations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enterprises, and can reflect the material input, storage, use, conversion and output in the entire flow process, as shown in Fig. 1.

In this system, the material inputs mainly consist of three parts, including reused material input, new material input and recycled material input. Reused material refers to the material can be reused directly, and it was collected in the last production cycle.New material refers to the new input of resource needed for manufacturing.Recycled material was provided by the waste disposal centre in the last production cycle, it was recycled from waste which is generated by quantity centres.

There are two categories of centres in enterprise manufacturing process, quantity centre and waste disposal centre. Quantity centres are formed by the division of production process;typical quantity centre categories include storage centres, production centres, shipping centres, etc.Each category may have more than one centre. Each quantity centre deals with inputted materials, and generates WIP for the next manufacturing step or final products and waste.Waste disposal centre handles waste generated from quantity centres, and yields recycled material and remaining residue.

MFCA believes that, materials which constitute target products in enterprise are called positive products; materials which not constitute target products are considered as loss in enterpris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regarded as negative products or waste. After handling by waste disposal centre, negative products generated in quantity centres are processed into recycled material which can be inputted in the next production cycle, and remaining residue which contains waste gas, waste water and solid waste.

3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Costs Measurement Model Based on the Material Flow Balance

3.1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Flow Measurement Model in Enterpris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material flow and conversion, material flow measurement model can be constructed in enterpris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s shown in Fig. 2.This model represents the situation of material input and output in the period of Δt .It follows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Although the physical form of material will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input, conversion and output within a given period, the identical equation,“material input =material output”, remains unchanged.

The meanings of the variables in the model are as follows:

is the total mass of reused material input inthe period of Δt , and it was collected in the last production cycle.is the total mass ofcategory No.i reused material input which is putted into No. j product, there are n major types of material categories and m major types of products.

is the total mass of new material input in the period of Δt .is the total mass of category No.i new material input which is putted into No. j product, there are n major types of material categories and m major types of products.

is the total mass of recycled material input in the period of Δt , recycled material was provided by the waste disposal centre in the last production cycle.isthe total mass of category No.irecycled material input which is putted into No. j product, there are n major types of material categories and m major types of products.

is the total mass of positive products in the period of Δt . Qjis the total mass of No. j product, there are m major types of products.

is the total mass of reused material output in the period of Δt .is the total mass of category No.i reused material output which is collec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No. j product, there are n major types of material categories and m major types of products.

is the total mass of recycled material output in the period of Δt .is the total mass of category No.i recycled material output which is provided by waste disposal centre in the production of No. j product, there are n major types of material categories and m major types of products.

is the total mass of waste gas in remaining residue, residual gas is exhausted by waste disposal centre after waste disposal in the period of Δt .is the total mass of category No.k waste gas which is exhaus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No. j product, there are g major types of waste gas categories.

is the total mass ofwaste water in remaining residue, residual water is exhausted by waste disposal centre after waste disposal in the period of Δt .is the total mass of category No.k waste water which is exhaus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No. j product, there are w major types of waste water categories.

is the total mass of solid waste in remaining residue, residual solid waste is exhausted by waste disposal centre after waste disposal in the period of Δt .is the total mass of category No.k solid waste which is exhaus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No. j product, there are s major types of solid waste categories

3.2 Construction of Input-Output Table in Enterprise Manufactur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Material Flow Balance

By analy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 input flow and output flow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particular products,in the basic form of traditional enterprise input-output table, an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 analysis, input-output table in enterprise manufactur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material flow balance can be constructed,as shown in the Table 1.

3.3 Material Flow Mass Balance Equation

Whileis the total mass of positive products in the period of Δt , the total mass of material input is equal to the total mass of material output, as shown in Equation (1).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and following material flow mass balance equation,there is mass balance relationship in each row in input- output table. WhileQjis the total mass of No. j product in the period of Δt , the total mass of material input is equal to the total mass of material output, as shown in Equation(2).

3.4 Environmental Cost Measurement Based on the Material Flow Balance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s manufacturing, cost directly related with the environ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is environmental protective cost, it is the disposal cost of waste generat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ing waste gas disposal cost, waste water disposal cost and solid waste disposal cost; the other is environmental damage cost, it is the damage cost caused by the waste which is exhausted to the environment, including waste gas emission cost, waste water emission cost and solid waste emission cost.

(1) Measurement of Pollutant Disposal Cost

PDCjis the disposal cost of waste which is exhaus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No. j product. PGis the quantity of exhaust gas generat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Gis the unit disposal cost of waste gas; PWis the quantity of waste water generat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Wis the unit disposal cost of waste water; PSis the quantity of solid waste generat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Sis the unit disposal cost of solid waste.

(2) Measurement of Residue Emission Cost

RECjis the residue emission cost caused by the waste which is exhausted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No. j product, RECjGis waste gas emission cost, RECjWis waste water emission cost, RECjSis solid waste emission cost,is the unit price of emission charge for category No.k waste gas which is exhausted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is the unit price of emission charge for category No.k waste water which is exhausted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is the unit price of emission charge for category No.k solid waste which is exhausted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4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odel Based on the Material Flow Mass Balance Equation

4.1 Material Utilization Ratio Based on the Material Flow Mass Balance Equation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1 and Formula 2, material utilization ratio can be measured based on the material flow mass balance equation.

(1)Material Conversion Ratio

MCRjis a ratio of the total mass of product to the total mass of material input in the production of No. j product, to reflect the extent of material input converted into product.

(2)Material Reuse Ratio

MURjis a ratio of the total mass of reused material output to the total mass of material input in the production of No. j product, to reflect the extent of material reuse.

(3)Material Recycling Ratio

MRRjis a ratio of the total mass of recycled material output which is provided by waste disposal centre to the total mass of material input in the production of No. j product, to reflect the extent of material regeneration.

4.2 Material Discard Ratio Based on the Material Flow Mass Balance Equation

(1)Waste Residue Ratio

WRRjis a ratio of the total mass of waste residue to the total mass of material input in the production of No. j product, to reflect the extent of waste residue.

(2)Waste Gas Residue Ratio

WGRRjis a ratio of the total mass of waste gas residueto the total mass of material inputin the production of No. j product, to reflect the extent of waste gas residue.

(3)Waste Water Residue Ratio

WWRRjis a ratio of the total mass ofwaste water residueto the total mass of material inputin the production of No. j product, to reflect the extent of waste water residue.

(4)Solid Waste Residue Ratio

SWRRjis a ratio of the total mass of solid waste residue to the total mass of material input in the production of No. j product, to reflect the extent of solid waste residue.

5 Empirical Analysis

5.1 Sample Selection and Data Sources

In this paper,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in Hubei province has been taken as an example of empirical research, and the related production data in 2013 has been collected. The data mainly comes from the production reports, industrial pollution disposal reports provided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and statistical year book of Hubei province in 2013. Production activity data of 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in 2013 has been compiled from collected raw data.

In 2013, the main material input of 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is shown as the table 2.

In 2013, the main products of 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is shown as the table 3.

In 2013, the main reused material output of 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is shown as the table 4.

In 2013, the main recycled material output of 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is shown as the table 5.

In 2013, the waste disposal cost of EC Iron and Steel

Note:Due to the relatively small amount, an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calculation, other materials are not listed in Table 2.

Note:The main reused material outputs of 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are collected in water circulating system and thermal energy circulating system, the quantity of output per year remains unchanged before system upgrading.

Note:Solid waste is used as raw material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it is no need to consider the disposal cost.

In 2013, the water pollutants residue of 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is shown as table 7.

In 2013, the air pollutants residue of 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is shown as table 8.

In 2013, the solid waste residue of 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is shown as table 9.

5.2 Environmental Costs Measurement of 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in 2013

(1) Measurement of Pollutant Disposal Cost

According to Formula 3, in accordance, pollutant disposal cost can be calculated with the data presented in Table 6:

(2) Measurement of Residue Emission Cost

According to China's "Sewage Collection Standard Management Approach", wastewater and waste gas sewage charges are measured based on pollution equivalent:

Amount of Waste Water Sewage Charges=0.7yuan × Sums of Pollution Equivalent Amount of 3 highest Water Pollutants Emissions;

Amount of Waste Gas Sewage Charges=0.6yuan × Sums of Pollution Equivalent Amount of 3 highest Air Pollutants Emissions.

Pollution equivalent amount is calculated as follows:

Pollution Equivalent Amount=Pollutant Emissions (kg)/Pollutant Equivalent Value (kg).

According to the data in Table 7 and China's "Sewage Collection Standard Management Approach”, the preparation of water pollutants equivalent amount of 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in 2013 is shown as Table 10.

According to table 10,Waste Water Sewage Charges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data in Table 8 and China's "Sewage Collection Standard Management Approach", the preparation of air pollutants equivalent amount of 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in 2013 is shown as Table 11.

According to table 11,Waste Gas Sewage Charges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data in Table 9 and China's "Sewage Collection Standard Management Approach”, preparation of solid waste sewage collection standards of 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in 2013 is shown as Table 12.

According to table 12,Solid Waste Sewage Charges can be calculated.

The totalre sidue emission cost is:

5.3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EC Iron and Steel Co., Ltd. in 2013

According to Formula 5, 6 and 7, material utilization ratiocan be calculated, as shown as Table 13.

According to Formula 8, 9, 10 and 11, material discard ratio can be calculated, as shown in Table 14.

5.4 Data Validation Based on the Material Flow Mass Balance Equation

According to Formula 1, the total material input and output can be calculated, as shown in Table 15.

As shown in Table 15, there is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otal input and total output, and the output-to-input ratio is 89.23%. This indicates the existence of error in the statistics and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Objectively speaking, it is neither possible nor necessary to reach the goal that total input is equal to total output absolutely.It should be acceptable that the empirical data exists 10.77% of error.

6 Conclusion

A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enterprise is the executor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re mostly accomplished by enterprises.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nges occurring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will bring pollutio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environment. The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cost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would contribute to the evaluation of negative impacton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economic value measurement would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actual value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First, according to the flow condition and conversion of material, material flow measurement model in enterprise manufacturing process can be constructed to reflect the impact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ctivities on environment.

Second, environmental costs measurement model based on material flow balance can analys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in each link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Considering the existence of environmental costs, it no longer transfers the whole cost to the product cost account, but measures and controls environmental costs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ir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odel based on the material flow mass balance equation can perfectly reflect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It tracks and controls the overall material input by analysing material flow process, and reduces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costs by analysing the causes of waste generat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t can improve the management in production,reduce the emissions of waste,and increase productivity in enterprises.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的破坏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分部(UNDSD)强调:“环境管理会计信息的一般应用是为组织内部提供计算和决策信息。内部决策的环境会计程序包括物料和能源消费、流动和最终处理的物质程序,与潜在环境影响相关的投入产出的货币化程序”。怎样探索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的环境成本与环境绩效计量新模式?

传统的财务成本会计并没有考虑企业生产活动各个环节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而是将所有的成本全部计入到产品成本,忽视了环境成本的存在。这样就需要在环境管理会计中寻找一种新的能够对环境成本和环境绩效进行计量与控制的方法。

物质流成 本会计(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MFCA)作为环境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物料流转过程的分析,对输入企业制造过程中的全部物质进行跟踪和控制,对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做动因分析,旨在降低环境影响的同时,降低环境成本,从而改善企业生产管理,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企业生产力,达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基于MFCA的企业生产制造过程物质流系统解析

物质流成本会计(MFCA)的核心理论是物质流分析理论,它认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入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自然物质的数量与质量,以及从经济系统排入自然环境的废弃物的数量与质量。前者对环境产生扰动影响,引起环境质量的退化或降级;后者则直接对环境进行污染,造成环境损失。物质流分析追踪自然物质从开采、提炼、加工、生产、使用、循环到处理的全过程流动状况,它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以进入经济系统的物质质量为基础,将通过经济系统的物质分为输入、生产制造、输出三大部分,通过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揭示物质在特定区域内的流动特征和转化效率。

物质流成本会计分析的对象是输入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全部的、流动的物质,并以质量单位和货币单位表达。通过建立企业生产制造过程物质流系统,可以将产品生产、再循环及其他作业清晰地表现出来,反映了物料在其中投入、储存、使用、转化、产出的整个流动过程,如图1所示。

在这个系统中,物质的输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包括回收物料的投入、新物料的投入以及再生物料的投入。回收物料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直接回收重复利用的物料,一般为企业上一阶段生产制造过程中回收的物料。新物料为企业为了生产制造的需要新投入的物质资源。再生物料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废弃物处理中心处理各个物量中心产生的废弃物得到的能够再次投入使用的物料,一般为企业上一阶段再生处理得到的物料。

企业生产制造过程包含两种类别的中心,物量中心和废弃物处理中心。物量中心是由生产过程划分而来的, 典型的物量中心类别包括储存中心、生产中心、发运中心等,每一类别的物量中心的数量可以有多个,物量中心主要是处理输入的物料,形成供下一阶段生产使用的在制品或最终产品以及废弃物。废弃物处理中心主要处理物量中心产生的废弃物,并形成再生物料和剩余残余物。

物质流成本会计将成为企业目标产品的物质称为正产品(Positive Product),而将没能成为正产品的物质视为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损失,称为负产品(Negative Product)或废弃物,负产品是在各个物量中心当中产生的除预期产品之外的物质产出。物量中心产出的负产品经过废弃物处理中心处理后,一部分形成再生物料投入下一阶段的生产使用,另一部分形成剩余残余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态废弃物。

三、基于物质流平衡的环境成本计量模型构建

(一)企业生产制造过程物质流计量模型构建

根据物质在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流动状况和转化特征,建立企业生产制造过程物质流计量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表示在时间段 Δt内,物质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情况。模型遵循物质平衡定律,在给定的期间内,物质的投入、转化、产出的实物形态虽会发生改变,但“物质输入 =物质输出”的恒等式维持不变。

模型中的各变量含义如下所示:

为回收物料投入(Reused Material Input)的总质量,表示在时间段 Δt内,投入的上一阶段产生的可重复利用物料的总质量,为用于生产第j种产品的第i种物料的回收物料投入质量,物料种类共有n种,产品种类共有n种。

为新物料投入(New Material Input)的总质量,表示在时间段 Δt内,新投入的物料的总质量,表示用于生产第j种产品的第i种物料的新物料投入质量,物料种类共有n种,产品种类共有m种。

为再生物料投入(Recycled Material Input)的总质量,表示在时间段 Δt内,投入的上一阶段经废弃物处理中心处理产生的再生物料的总质量,表示用于生产第j种产品的第i种物料的再生物料投入质量,物料种类共有n种,产品种类共有m种。

为正产品(Positive Product)的总质量,表示在时间段 Δt内,完成产品的总质量,Qj表示第j种产品的质量,产品种类共有m种。

为回收物料产出(Reused Material Output)的总质量,表示在时间段 Δt内,产生的可重复利用物料的总质量,表示在制造第j种产品时,产生的第i种可重复利用物料的质量,物料种类共有n种,产品种类共有m种。

为再生物料产出(Recycled Material Output)的总质量,表示在时间段 Δt内,经废弃物处理中心处理产生的再生物料的总质量,表示在制造第j种产品时,产生的第i种再生物料的质量,物料种类共有n种,产品种类共有m种。

为剩余残余物中废气(Waste Gas)的总质量,表示在时间段 Δt内,经废弃物处理中心处理后还残余的废气总质量,表示在制造第j种产品时,产生的第k种废气的质量,废气种类共有g种。

为剩余残余物中废水(Waste Water)的总质量,表示在时间段 Δt内,经废弃物处理中心处理后还残余的废水总质量,表示在制造第j种产品时,产生的第k种废水的质量,废水种类共有w种。

为剩余残余物中固体废弃物(Solid Waste)的总质量,表示在时间段 Δt内,经废弃物处理中心处理后还残余的固体废弃物总质量,表示在制造第j种产品时,产生的第k种固体废弃物的质量,固体废弃物种类共有s种。

(二)基于物质流平衡的企业产品生产制造过程投入产出表

通过分析企业在生产制造某种类别的产品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物质流的相互关系,在借鉴传统的企业投入产出表基本形式的基础上,根据物质流成本会计分析的方法,建立基于物质流平衡的企业产品生产制造过程投入产出表,如表1所示。

(三)物质流质量平衡方程

对于时间段 Δt内,生产m种产品,产品总质量为时,存在投入的物质总质量数与其产出的物质总质量数相等,即: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遵循投入等于产出的物质流质量平衡方程,投入产出表中每一行均存在质量平衡关系, 它表示在时间段 Δt内,生产产品质量为Qj的第j种产品时,其投入的物质质量数与其产出的物质质量数相等, 即:

(四)基于物质流的企业环境成本计量

企业在生产制造产品的过程中,与环境直接相关的成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环境保护成本,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的成本,包括废气处理成本、废水处理成本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成本;另一类为环境破坏成本,主要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而产生的成本,包括废气排放成本、废水排放成本以及固体废弃物排放成本。

1.污染物处理成本(PollutantDisposalCost)计量。

PDCj表示生产第j种产品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的成本,PG表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数量,TG表示处理单位废气的成本;PW表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数量,TW表示处理单位废水的成本;PS表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数量,TS表示处理单位固体废弃物的成本。

2.剩余残余物排放成本(ResidueEmissionCost)计量。

RECj表示生产第j种产品时,剩余残余物向外界环境排放发生的成本, RCEjG表示废气排放成本, RECjW表示废水排放成本, RECjS表排放成本,RECjS表示向外界环境排放第k种废气的单位排污费,表示向外界环境排放第k种废水的单位排污费,表示向外界环境排放第k种固体废弃物的单位排污费。

四、基于物质流质量平衡方程的环境绩效计量模型构建

(一)基于物质流质量平衡方程的物质利用转化效率

利用物质流质量平衡方程,根据公式1和公式2可以测量物质利用转化效率。

1.物质转化率(MaterialConversionRatio)。

MCRj表示企业在投入物料生产第j种产品时,投入的物料转化为最终的产成品的质量与投入物料的质量比率,用来反映投入的物质转化为产品的程度。

2.物质回收率(MaterialReuseRatio)。

MURj表示企业在投入生产第j种产品时,回收物料产出的质量与投入物料的质量比率,用来反映投入的物质重复利用的程度。

3.物质再生率(MaterialRecyclingRatio)。

MRRj表示企业在投入生产第j种产品时,投入的物料经过废弃物处理中心再生处理后形成的可使用物料的质量与投入物料的质量比率,用来反映投入的物质再生利用的程度。

(二)基于物质流质量平衡方程的物质废弃比率

1. 污染物总残余率(Waste Residue Ratio)。

WRRj表示企业在投入生产第j种产品时,投入的物料经过生产制造过程后最终形成的剩余残余物的质量与投入物料质量的比率,用来反映投入的物质生成污染物的程度。

2.废气残余率(WasteGasResidueRatio)。

WGRRj表示企业在投入生产第j种产品时,投入的物料经过生产制造过程后最终形成的废气残余物的质量与投入物料质量的比率,用来反映投入的物质生成废气残余物的程度。

3.废水残余率(WasteWaterResidueRatio)。

WWRRj表示企业在投入生产第j种产品时,投入的物料经过生产制造过程后最终形成的废水残余物的质量与投入物料质量的比率,用来反映投入的物质生成废水残余物的程度。

4.固体废弃物残余率(SolidWasteResidueRatio)。

SWRRj表示企业在投入生产第j种产品时,投入的物料经过生产制造过程后最终形成的固体废弃物的质量与投入物料质量的比率,用来反映投入的物质生成固体废弃物的程度。

五、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湖北省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选取了2013年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生产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生产报表、环保局提供的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报表,以及2013年湖北省统计年鉴。通过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得到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的生产经营情况数据。

2013年,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用于生产的主要物料投入情况如表2所示:

注:其他辅料由于数量相对较小,为了计算方便,不在表2中列出。

2013年,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情况如表3所示:

2013年,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回收物料产出情况如表4所示:

注:EC 钢铁公司回收物料主要通过水循环系统和热循,在系统改造升级前每年的产出量保持不变。

2013年,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再生物料产出情况如表5所示:

2013年,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污染物治理费用情况如表6所示:

注:固体废弃物作为工业生产原料,不考虑治理费用。

2013年,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水污染物残余量如表7所示:

2013年,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空气污染物残余量如表8所示:

2013年,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固体废弃物残余量如表9所示:

(二)环境成本计量

1. 污染物处理成本计量。根据公式3,依照表6所列数据计算可得:

2. 剩余残余物排放成本计量。根据我国《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废气和废水的排污费根据污染当量计量:

污水排污费收费额=0.7元×前3项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之和

废气排污费征收额=0.6元×前3项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之和

污染当量数计算如下:

某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该污染物的排放量(千克)/ 该污染当量值(千克)

依照表7的数据以及国家发布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编制2013年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水污染物污染当量数如表10所示:

根据表10计算污水 排污费收 费额

依照表8的数据以及国家发布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编制2013年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空气污染物污染当量数如表11所示:

根据表11计算废气 排污费收 费额

依照表9的数据以及国家发布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编制2013年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固体废弃物排污费征收标准如表12所示:

根据表12计算固体 废弃物排 污费

总的排污 费

(三)环境绩效计量

根据公式5、公式6、公式7计算物质利用转化效率结果如表13所示:

根据公式8、公式9、公式10、公式11计算物质废弃比率结果如表14所示:

(四)基于物质流质量平衡方程的数据有效性验证

根据公式1分别计算总投入和总产出,可得到2013年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投入产出表如表15所示:

由表15可见,根据统计数据得出的2013年EC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投入与总产出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总产出与总投入的比率为89.23%,这表明数据统计和计算过程存在误差。对企业环境成本和环境绩效的计量, 从客观上而言,是不可能也不必要达到总投入与总产出百分之百地相等,本次实证数据存在10.77%的误差,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六、结论

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个体,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主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部分由企业来完成,各种资源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化学物理变化会形成污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密切相关,对企业的环境成本与环境绩效进行计量,有助于评估企业自身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采用新的经济价值计量模式来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活动的实际价值:

1. 根据物质在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流动状况和转化特征,能够建立企业生产制造过程物质流计量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基于物质流平衡的环境成本计量模型分析了企业生产活动各个环节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再将所有的成本全部计入到产品成本,而是考虑到环境成本的存在,能够对企业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成本计量与控制。

3. 基于物质流质量平衡方程的环境绩效计量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企业生产活动的环境绩效,通过对企业物料流转过程的分析,对输入企业制造过程中的全部物质进行跟踪和控制,从而改善企业生产管理,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企业生产力,达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肖序,刘三红.基于“元素流-价值流”分析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J].会计研究,2014(3).

Mario Schmidt.The interpretation and extension of MFCA in the context of environmental material flow analysi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11).

李虹,田生.MFCA嵌入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路径——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J].财会月刊,2013(23).

环境会计的计量 第10篇

环境会计是以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为核算内容的一门专门会计,在核算各会计要素时,一般都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其折算为货币量来进行计量。

(一)机会成本法

在无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资源使用的成本可以用所牺牲的替代资源的收入来估算。如禁止砍伐树木的价值,不是直接用保护资源所得到的效益来衡量,而是用为了保护资源而牺牲的最大的替代选择的价值去测量。机会成本法涉及自然系统的选择性应用。自然系统的某些应用方案与系统的延续性有矛盾,其后果是不可逆的。以对某一自然资源的保护或开发为例。两种方案是相互排斥的,必须选择其中之一。开发工程可能使一个地区发生巨大的变化,以致于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系统,并使原有自然系统不能恢复原状。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工程的机会成本是在未来一段不定的时期内保护原有的自然系统而得到的净效益的现值。反过来说,保护自然系统的机会成本是失去的开发工程的效益的现值。

(二)预防性支出法

是人们为了避免环境危害而作出的预防性支出作为环境危害的最小成本。预防性支出法给出的是最低成本,因为:(1)实际支付可能受收入的约束;(2)预防性支出可能不包括全部效益损失。对于对我国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的水污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用预防性支出法。由于水源被污染,很多人不得不购买矿泉水作为饮用水。购买矿泉水的支出可以用来估计人们对水源污染危害的评价。当然,这仅是水源污染危害成本的一小部分。

(三)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

环境状况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健康。以货币衡量的有关损失主要有:过早的死亡、疾病、医疗费开支的增加、病体造成的收入损失、精神或心理上的代价等。疾病成本法以损害函数为基础。损害函数把人们接触到的污染水平和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联系起来,损害函数表示技术性关系。

在计算由于污染引起的过早死亡的成本时,常用人力资本法。这种方法用收入的损失去估计过早死亡的成本。根据边际生产力理论,人失去寿命或工作时间的价值等于这段时间中个人劳动的价值。一个人的劳动价值是考虑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因素情况下,每个人的未来收入经贴现折算成的现值。

(四)生产率变动法

是利用生产率的变动来评价环境状况变动的影响的方法。生产率的变动是由投入品和产出品的市场价格来计量的。这种方法把环境质量看作一个生产要素。环境质量的变化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从而导致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变化。如空气污染可能增加机器设备的腐蚀和损坏,从而降低生产率。

生产率的变化既包括现场的变化,也包括场外的变化。现场的变化是项目本身所引起的生产率的变化,通常包括在项目设计中。场外的变化包括所有的外在环境的生产率的变化、所有的外部设备经济效应。

二、环境会计的报告

环境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合乎质量要求的全方面信息,环境会计不仅要提供价值量基础的报告,同时也要提供自然量的报告根据环境报告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来看,环境会计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环境资产

环境资产是指符合资产确认的标准而被资本化的环境成本。其中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企业管理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企业因执行环境目标或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比如,开发更有利于环境的产品,进行环境审计等都属于环境成本的范畴。

(二)环境负债

环境负债是指企业发生的,符合负债确认标准,并与环境成本相关的义务其含义为确认环境负债并不一定要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义务,可由企业管理部门作出有关环境成本的承诺,否则不能确认为环境负债。

(三)环境收益

环境收益是指会计主体保护环境资源所得到的收益。因为企业积极参与治理污染极有可能会直接或间接产生某种收益如利用三废生产产品会享受税收上的优惠政策,从而增加税后净收益

(四)环境成本

根据我国现行有关法律的精神,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需要以污染后的某种支出作为赔付或补偿,势必会产生某种支出支出的形态多样,如:环境管理费用、环境监测支出、排污收费等。这些支出会影响到企业当期或多期的损益。

(五)环境绩效

环境绩效是塑造企业环境形象的关键,其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环境法规执行情况,包括执行的成绩和未能执行的原因。

2、环境质量情况如污染排放情况、主要质量环境指标达标情况等

3、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况如污染治理情况、从事环境治理监测人员及开支情况等。

(六)环境信息的披露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有多种方式,通常看来主要是两种,在现有的报表内披露或对现有报表稍加调整进行披露。

1、

在现有的报表内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有关财务影响可以直接列入现有报表的有关项目之中,不进行单独揭示例如,向政府交纳的排污费视同一般的共同性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用于环境保护的设备列为一般的固定资产等也可在现有的财务报表内增加项目,以某种合适的项目对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单独揭示例如,在损益表增设专门的项目,以反映全部或部分的环境支出,揭示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导致的收益。

2、对现有的财务报告稍加调整进行披露。

除上述的在财务报表内披露的方式外,也可以将范围略加扩大,但不调整现有的财务报表,凡与环境有关的财务问题在财务报表中依然采取传统的处理方式,只是在财务报表之外的财务报告中的其它部分进行披露。如增加附表或补充报表单独反映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或在财务报表注释中说明。

参考文献

[1]、乐菲菲, 《关于环境会计的几点思考》会计之友, 2002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第11篇

关键词:计量属性;信息质量;选择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四个环节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应符合可靠性、可理解性、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及时性等8项具体要求。企业对外报出的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自身所处环境和会计核算密切相关,新会计准则中规定对会计要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科学的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1]。

一、会计计量属性的特征及局限性

(一)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叫原始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收到的款项或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无论是资产还是负债要以交易时的金额来入账, 强调的是过去时点的价格,一旦入账后,原始价格不得随意更改,更不会随着市场价格波动[2]。事实上,资产或是负债都会受到经济环境、市场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物价持续上张或者下跌的时期,影响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影响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

(二)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指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在重置成本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重置成本强调的是以现在购买或偿付在历史成本下取得的资产或应偿付的负债,而其计量对象是现有的资产或负债,将过去的资产和负债在现在时点计算的一虚拟个价值。重置成本符合实物资本保全的原则,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更新,很多资产会随着时间淘汰,以致采取重置成本时没有依据可循,没有准确的价值,同时重置成本没有考虑时间价值,也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

(三)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资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预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可变现净值是指在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情况下,且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资产预期变现的价值。

(四)现值。现值是指未来现金流量按照一定方法折合成的当前价值。在现值计量属性下,反映将来可能获得的现金流入或流出折合到现在时点的价值,强调的是将来时点的价值在当前的体现,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但是将来时点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受较多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所反映的现值也会受其影响。

(五)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的确定比较复杂。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也是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才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既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受市场恶意操作,没有真正体现到“公允”。

二、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企业的经济业务因自身特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选择会计计量属性要根据不同会计计量目的和具体计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5个会计计量属性都存在各自的优点以及局限性,单一的计量属性已经无法满足会计实务的需要,企业需选择多种计量属性并用来确保会计计量目的的要求,提供不同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会计信息,以使会计信息更具决策有用性。

在历史成下,历史成本的取得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并且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最符合会计质量要求的可靠性原则。任何一种计量属性都不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企业应当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模式是值得推崇的。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在实际中,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衍生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出现,以及和国际化接轨,我们应逐步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对某些财务信息有着特殊要求或者有特定目标的情况下,企业还应引入可变现净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共同计量来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环境会计的计量 第12篇

1. 环境恢复成本的概念。

就环境负债的内涵来讲,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环境成本和负债的会计与财务报告》对此有较为通用的定义。所谓环境负债, 是指“企业发生的, 符合负债的确认标准, 并与环境成本相关的义务”。而环境恢复成本是更细化的环境负债, 它指的是企业修复由过去的事项或者交易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损害而需要支付的未来支出, 或者说是对遭受破坏的第三方进行赔付的一种义务。结合油气、采掘等容易造成生态破坏的企业来理解环境恢复成本会更深入一些, 在采矿和油田开采等企业的经营中, 存在某些成本的资本化问题, 然而, 根据这类企业的特点, 这些成本在相关的石油或者矿产品还未开采出来之前是不会有现金支出的, 这部分递延的支出就是根据企业惯常的处理方法或者是法律法规强制规定的要求而视为企业恢复生产场地、消除环境污染的环境恢复成本。

2. 环境恢复成本的特征。

对于环境恢复成本的理解应该既包括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 比如污染企业发生环境事故后, 政府要求企业支付的环境赔款, 也应该包括可能发生的环境债务。如果一个企业在当期的生产经营中并不能完全确定是否有环境恢复成本的产生, 而且金额无法可靠估计, 但是环境污染的发生存在可能性, 那么对于环境恢复成本就应该按或有负债进行确认。环境恢复成本属于企业的一项负债, 它是在传统会计负债定义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生态因素后合乎逻辑的拓展, 因此, 环境恢复成本带有传统意义上的负债的特性, 但同时又具有不同于一般负债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不确定性; (2) 可追溯性; (3) 非直接交易性; (4) 相对滞后性。

二、环境恢复成本的会计计量

1. 环境恢复成本的确认条件。

前面已经提到, 环境恢复成本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不确定性。因此, 在研究时为了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和一致性的要求, 如果将环境恢复成本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的话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结合或有负债的确认条件, 环境恢复成本的确认应该满足如下两个条件:第一, 导致环境恢复成本的交易或事项很可能发生;第二, 环境恢复成本的金额可以合理估计。第一点中“很可能”的涵义可以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或有事项的规定, 表示事项发生的概率大于50%, 企业虽然不能百分百确定, 但根据逻辑推理或以往经验能够合理预期事项的发生。第二点中强调环境恢复成本的金额必须能够合理计量, 这主要是为了满足财务报表列报中的可靠性要求。

2. 环境恢复成本的会计计量方法。

由于环境恢复成本具有与传统负债不一样的特殊性, 加上环境负债本身的确认和计量就比较复杂, 因此, 先把环境恢复成本分为两大类——确定性的环境恢复成本和非确定性的环境恢复成本, 之后再分别根据两者的特征进行会计计量方法上的思考。

(1) 确定性的环境恢复成本的计量。确定性的环境恢复成本是指企业持续经营期间内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引发的, 经有关机构 (包括政府、法院等职能部门) 的调查做出裁决, 认定应该由企业承担的环境恢复责任。该类环境恢复成本的计量比较简单, 因为有环境执法部门或者司法部门的介入, 可以直接根据相关的环境执法机构或者法院裁定的恢复金额进行计量即可。

对于上述环境恢复成本, 根据我国目前会计核算体系, 大多数企业都视为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联系, 因此, 在会计处理上一般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但是, 根据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要求, 该种处理方式稍有不妥。因为它完全将环境恢复成本作为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之外的事项, 割裂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可实际情况却是正因为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才会有环境影响, 有恢复环境方面的义务和支出。考虑到企业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以及因果联系, 笔者认为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是将环境恢复成本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毕竟恢复成本的发生与企业产品的生产或者劳务的提供是分不开的。但是, 当前我国企业实行的成本核算主体是制造成本的核算, 要准确计量完全成本从可操作性方面衡量并不现实。基于种种方面的考虑, 笔者建议将环境恢复成本计入到企业的“管理费用”中。作为企业环境责任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环境恢复成本作为管理支出也有利于企业管理业绩的综合考评。具体的会计分录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编制:确定环境恢复成本支出时:借:管理费用——环境恢复支出——罚没或赔款;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

如果当期的环境恢复成本支出金额过于庞大, 企业又希望避免产生巨额管理费用, 则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单独设置“环境恢复费用”账户, 允许添加排污费、赔款等明细。

(2) 非确定性环境恢复成本的计量。顾名思义, 非确定性的环境恢复成本指的是企业由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引起的未来有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环境责任。在目前大多数企业活动中, 管理层很少关注这种潜在的环境恢复成本, 只有在作出环境赔偿时才作为一项营业外支出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缺乏稳健性, 而且非常不利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履行环境修复责任。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发布的环境会计规范准则中, 已经明确提出“只要企业环境修复的请求可能出现, 就应该根据潜在的环境恢复责任和修复费用加以独立预计”。相比较而言, 我国目前尚没有出台任何关于非确定性环境恢复成本的会计规范, 这无疑给企业的环境负债核算带来了许多困难, 因此加强该方面的建章立制势在必行。

在参考了美国环保局、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及日本等在环境负债计量方面的相关准则规定、实务操作后, 再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或有环境负债核算的研究成果, 笔者提出了以下环境恢复成本计量思路, 如下图所示:

在实务中, 对于非确定性环境恢复成本的计量情况比较复杂, 上图提供了两条思路。对非确定性环境恢复成本内部进行细分, 计提环境恢复准备金是为了弥补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很可能发生或确定将发生但是发生的具体时间或者金额无法估计的损失和债务, 因为准备金表示的是企业当前的义务, 该义务的解除需要企业转让一定的经济利益。与此不同的是有部分环境恢复成本不能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负债, 因为企业不能确定它的发生与否, 它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 或者企业能够确定会发生, 但是发生的金额不能准确、可靠计量。类似这样的情形, 企业可以作为一项或有环境恢复成本进行披露。另外, 在计提环境恢复准备金时, 会计分录编制如下:计提环境恢复准备金时:借:管理费用——环境恢复支出;贷:预计负债——预提环境恢复准备金。

在明确了核算思路之后, 对第一种情况, 如果企业希望计提环境恢复成本准备金, 那么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企业面前, 就是计提比例如何确定。该比例因行业、企业特性等众多因素影响,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从企业自身角度权衡, 笔者认为企业管理水平、设备老化程度、历史经验、环保设施构建水平等因素应该重点加以考虑。 (1) 企业管理水平较高, 意味着该企业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概率相对低, 因为管理层明白一旦发生污染事故, 企业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 因此会竭力消除环境污染的隐患; (2) 设备老化的程度对生态破坏具有直接影响, 因为设备越陈旧, 工艺越落后, 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就越多; (3) 历史经验主要是指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导致企业造成环境污染, 比如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日本大地震, 对于类似不可抗力因素, 企业可以依照历史数据评估灾害的发生频率; (4) 环保设施的构建水平对环境恢复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企业环保设施完善, 即便有污染事件的发生, 企业也拥有足够的恢复能力, 在计提环境恢复准备金时就可以选择较低的计提比例。

对于确认为或有环境恢复成本的情况, 如果存在可能发生而且金额可以合理估计的或有负债, 其金额可以参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对或有负债计量的方法确定最佳的估计值。我们知道, 或有负债通常是被估计在一个范围内的, 如果企业掌握了相关资料, 那么可以按照这一范围内的最优估计值作为或有负债的确认金额。如果没有信息显示这一范围内的最优估计值, 则企业至少应确认这一范围内的最小金额。

总之, 除非环境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极小, 企业可以基本忽略, 否则, 即使环境恢复成本的金额不能估计, 企业也应该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该义务。

三、环境恢复成本的计量——以紫金矿业为例

紫金矿业曾以傲人的发展规模和经营业绩, 位列全球500强, 但该企业在2010年却连连爆出两次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2010年7月3日, 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 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以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经调查, 事故原因是前期连续的降雨使现河床与旧河床间出现压力差, 造成厂区溶液池区底部黏土层被掏空, 致使污水池防渗膜多处开裂发生渗漏。

1. 企业对环境恢复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在紫金矿业披露的2010年报中, 共有将近10处提到了“7.3环保事件”。可见该起事故对紫金矿业2010年业绩的影响是重大的。通过对财务报表和附注的仔细阅读, 笔者搜集到了如下资料:福建省环保厅于2010年9月作出行政处罚:责令企业采取治理措施, 消除污染, 直至治理完成, 并罚款人民币956.313万元。福建省环境保护厅下发《福建省环境保护厅行政处罚决定书》:一审判处紫金山金铜矿罚金人民币3 000万元 (包含原行政罚款) 。2010年底, 福建省环保厅再次作出处罚决定:对公司董事长陈景河罚款人民币705 997元;对公司董事邹来昌罚款人民币449 768元, 对5名责任人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2010年报中, 紫金矿业披露了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及详细说明, 其中就包括“7.3事件”的诉讼过程和结果陈述。

在财务报表附注49条中, 企业详列了营业外支出的明细, 其中就包括罚款支出和补偿支出两项。另外, 在与2009年营业外支出增长比率的比较中, 企业陈述“营业外支出由2009年的183 659 325元增加到2010年的735 305 014元, 增幅300.36%, 主要由于捐赠、罚款及补偿支出增加所致”。这说明紫金矿业把当期应该承担的环境恢复成本记入了“营业外支出”账户。在对“其他应付款”科目的披露中, 其说明了企业当年的支付情况:“本公司因为‘7.3环保事件’受到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罚款, 截至2010年12月31日, 尚未支付的金额为人民币20 436 870元”, 表明未支付部分企业将其纳入“其他应付款”。

2. 环境恢复成本确认与计量中存在的问题。

紫金矿业对该起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引起的财务损失的会计处理比较简单直接, 即把全部的罚没和赔款计入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联的营业外支出项目。这说明紫金矿业在“7.3环保事件”的态度上仍把主要责任归咎于自然灾害, 纯粹把它作为一项偶发情况处置。另外, 在年报中披露的企业当期的营业外支出涨幅高达300.36%, 也暴露了此会计处理方式欠妥。

2010年《关于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情况的通报》中通报批评了紫金矿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过失, 企业存在多项环保漏洞而没有引起重视。地区连续的降雨等恶劣天气只是引发污染事故的一个外部因素。因此, 笔者认为在事故问责中应该把矛头指向紫金矿业的内部管理, 对由事故造成的损失也应该计入到管理费用中。如果要避免对当期的管理费用带来太剧烈的增幅, 企业甚至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单独设置“环境恢复费用”账户, 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账户金额的组成、来源等情况。这样既考虑了管理层在事故中的主要责任, 同时也符合稳健性的原则。

其实, 我们还应该特别关注的是企业在环境污染上的警觉性和预见性。在年报中, 还可以捕捉到一些关于紫金矿业在紫金山铜矿湿法厂修建采矿工程和设备的项目信息。显然, 企业可以预测采矿炼铜等企业生产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影响, 因此, 企业需要计提备抵或者是披露或有负债, 然而, 紫金矿业在计提时没有充分揭示预见性。其实, 紫金矿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 在计提准备金时可以考虑利用在建工程项目中的生产设备建成后产生的预计收益作为依据, 确认的备抵金额应等于企业移除开采设施并恢复环境所需最终成本的现值的合理估计。为了便于建立两者的联系, 可以将准备金引起的借项金额作为递延费用, 在取得相关的生产经营收入时冲销收益。当提取了足额的环境恢复准备金后, 即便企业发生了严重的环境事故, 企业仍可以将一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损失用准备金冲减。

另外, 在年报中, 企业在“长期应付款”的明细中揭示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一项, 说明紫金矿业在开采矿山时对环保风险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 将2010年计提的金额与2009年相比, 并没有太大的变动, 而2010年企业经受了两起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 依照常理应该大幅增加2010年的保证金, 这反映出紫金矿业对风险的把握不足, 或者说没能很好地结合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化调整会计政策。

3. 环境污染的后续影响。

污染泄漏事件的发生大大影响了企业当年的生产。据报道, 为了“7·3”事故后续处置及配合铜矿整治, 企业必须实行限产。根据现有市场价格估算, 限产令直接减少紫金矿业当年营业收入达7.8亿元, 在紫金矿业2010年年报中对于减产的数据亦有相当部分的披露。另外, 为落实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 紫金矿业在紫金山投入环保资金约1.5亿元, 再加上事故发生时投入的2~3亿元应急资金, 企业可直接预见的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

“7·3”事件后, 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从2010年7月3日起取消紫金矿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紫金矿业自2008年起连续三年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取消意味着税收优惠的终止。

长期以来, 紫金矿业在业界都是以追求高速发展而著称, 作为一家高成长性的企业, 一味追求高速度的同时漠视环境责任, 这是酿成眼下重大环境事故的内在原因。要引入环境会计核算方法并非难事, 关键是企业要把环境保护这种外部责任转化为企业的内在动力。

四、环境恢复成本会计计量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 前面已经谈到了企业在确定环境负债准备金提取比例之后,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企业应该根据日渐变化的实际情况, 定期重估环境恢复成本的比重, 调整计提比例来弥补对环境风险及生产运行控制方面的不足。

第二, 某些情况下环境恢复的责任方不是唯一的, 或者存在潜在的责任方, 环境恢复成本又具有连带性。因此, 企业不仅要考虑本身应该承担的份额, 还要适当地考虑潜在责任方的数量, 特别是他们的支付能力, 如果潜在责任方无力支付, 企业有可能会超额支付。

第三, 在确认或有环境恢复成本时, 可能存在反诉或者是对环境责任的第三方的申诉进行抵消的问题。这里反诉是指环境问题中的被索赔人向第三方另行提出索赔请求的行为, 对于类似这样的情形, 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 不允许企业直接抵消有关的赔偿, 目的在于保持会计信息更高的透明度。只有在企业真正收到潜在的赔偿金额时, 才能抵消债务。

第四, 对于可能发生而且金额可以合理估计的或有环境恢复成本, 在计量时需要对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和金额进行考量。由于环境恢复成本的初始确认与最终偿还期限之间存在较大的时间差, 因此, 比较可靠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进行计算。

摘要:本文立足于环境负债问题, 以期探讨环境恢复成本的会计计量方法。并且特别以紫金矿业作为实例, 分析该企业在环境恢复成本的计量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环境负债,环境恢复成本,会计计量,紫金矿业

参考文献

[1].王琳, 肖序.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现实困惑与前景展望.财会月刊, 2010;1

[2].簿雪萍.国内外环境会计研究现状分析.财会月刊, 2004;8

[3].唐洋, 阳秋林, 张彩平.环境会计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9;1

[4].陈霞, 许松涛.环境收益的确认与计量分析.煤炭经济研究, 2008;9

上一篇:能力为先论文下一篇:超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