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24-08-24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精选12篇)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1篇

初中教材所选的课文蕴含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信息。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着学生。可以净化青少年的心灵,陶冶青少年的性情。尤其是课本中所选的现代散文。散文教学是实施语文美育的主阵地。在中学文学作品中,散文取材广泛自由,感情真挚,语言凝练生动,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具有更广阔的审美天地,也更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心理特征。因此,散文阅读就是审美阅读。在阅读中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得到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这得靠教师有目的地培养。

一、情感诵读

语文诵读是学生感知教材、获得美感的基本途径,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作品中的情景跃然纸上。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文章的情意。这种情感力量有一种吸引力,使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情绪体验,产生审美评价,从而获得心灵的满足,情感的共鸣。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可以通过听名家诵读录音,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在听的过程中感受细腻绵长的父子情。再通过学生朗读,进一步走进课文,融入文章写作背景中去。感悟淡淡悲伤中蕴含的深沉父爱。做到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悟散文的情境美。

二、感悟细节

散文写作注重情真意切,文章细节饱含真挚情思。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形象,想必使很多读者潸然泪下。我也不例外。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品味此处细节,感受那笨重的身影,吃力的动作引发出的情感激荡。除此以外,文中对橘子的描写———朱红色。在整篇文章营造的灰白色调的忧伤中,无疑成为了亮点,因为那是遭遇灾祸的父亲传递给儿子的温暖。教学中强调这一细节,让学生感受那一抹朱红色所蕴含的情感美。在艰难的人生经历中给我们传递了一种积极的感情,通过细节缩短了与作者的心灵距离,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三、品味语言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其形象性、生动性、概括性令人惊叹。只有通过对文学语言的细致品味,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散文的语言更是美的体现。有的典丽精工,有的气势磅礴。《背影》一文的语言却极其朴素简单。读起来亲切自然。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体会词句运用的精妙。比如文中的反语运用,将作者自以为聪明的懊悔巧妙地表达出来。而文中四次落泪的描写,每次都会让我读到哽咽。因此,美的语言就是美的情感。品味语言就可以感受作者对父亲深深地怀念,感受作者传达的人间真情。美的语言就是文章的生命,通过赏析语言体会作者的生命律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章,读懂作者,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四、学以致用

散文教学中,学生对文章情境美、情感美、语言美的体会是很重要的,同时还应该学会运用。也就是要学会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这才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从课文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有了美的体验,才有美的表达,美的情操。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2篇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本文阐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原则,并提出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学科具有强烈的人文特色,不但能培养中学生分析与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与熏陶学生的情操,并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依靠语文这一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并能提高审美能力,塑造美的心灵,创造完美人生。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将审美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活跃语文课堂气氛,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追求美感,并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具有艺术美,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下面,我依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展。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美育意识

教师应当结合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全面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强大人格力量来感染与激励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仪表、语言、行为及交际等多个方面施加影响,不仅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端庄,符合自己的身份,而且语言应当文明并且注重表达艺术。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和他人进行和谐的交往,并做到宽容处事。

二、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

归根结底,审美教育在实质上是要转移人们的心理气质及其精神面貌,是一种纯精神层面的功利性活动。但是,如今市场经济已经高度发达,在各种各样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出现了大量不利于开展审美教育的不健康的内容,从而导致大量青少年出现了精神空虚、庸俗以及低级趣味等情况。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美丑与真假的能力,从而树立起更为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壑倒塾肷竺拦邸S镂慕滩闹校?苏轼那乐观而豁?┐锏娜松?态度,就能激发出学生勇敢笑对人生的激情;而屈原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信念也能深深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在朗读当中提高审美能力。在朗读时,教师应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美与感受美,并学会欣赏美,学会在充满美感的文章中陶冶个人的情操。比如,在朗读屈原的《离骚》时,不但能从中品味到气势磅礴的鲜明艺术风格,而且也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对于进步思想的顽强追求、不肯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坚决斗争精神及高尚品格。朗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并能陶冶他们的情操。

2.在欣赏当中提高审美能力。欣赏文学作品不但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而且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审美方式。学生通过欣赏各类小说、散文及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就可以欣赏到自然美景,感悟到人世间的百态人生,品味到文艺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并达到相当高的美育境界。比如,当教师引领学生欣赏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时,就会发现作者运用了极为细腻的笔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荷塘月色的朦胧之美,从而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好感觉,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秀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美的熏陶,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无穷无尽的审美情趣。

3.在情境当中提高审美能力。情境教学不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语文教学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审美方法。它运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刺激读者的感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中文字说明为主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学生审美活动的开展。比如,在欣赏诗歌作品的过程中,我会播发这些作品的朗读带,从而增加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理解。假如只是依靠抽象的语言与文字说明,那就难以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4.在写作中提高审美能力。正所谓处处留心皆语文。教师应当学会选取那些家庭、学校与社会当中的典型审美材料,以此作为写作的必备素材。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开展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与创造美,并学会写作一些具有当今时代美感的文章。

四、强化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可谓是美的载体,每一篇的课文均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美。如一部分文章歌咏伟大,一部分文章歌咏平凡;一部分文章歌颂善良,一部分文章歌颂纯真;一部分文章鞭挞落后,一部分文章鞭挞黑暗。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内容,反映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与引导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当中了解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让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怀古幽情,并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作品的核心,理解作者感慨今昔、推物及人、由人度己,并抒发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由此可使审美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3篇

一、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感知美

学生阅读诗词,往往只看到诗词华丽的词藻、和谐的音韵、鲜明的形象等外在的美,而看不到其内在的妙处。因此,在教学上,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使学生能“入乎其内”。通过语言的媒介与作品的外部形式,沿波探源,逐步对诗词内容的美有所感知和认识。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全诗的诗眼,在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时,我扣住诗词本身的词语,启发学生想象、理解诗句的美,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有同学说山的重重叠叠,水的弯弯曲曲,勾勒了一个青山叠翠、绿水环绕的艺术天地;有同学说“疑”字给这种千岩万转、曲水回流的境界增添了真实感;有同学说“又”字写出了诗人出乎意料的惊喜;还有同学说“暗”修饰柳,“明”修饰花,明暗相映、色彩艳丽,点染出绿柳婀娜、山花烂漫的山村景色的特征。扣住这些关键词语来把握全诗,学生就不难理解诗的内容了。

2、使学生抓住诗的美的意象。诗歌的本质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感性、美丽的形象,这就是诗的意象。意象既不是“物”本身,也不是诗人单纯某种情绪的表达,而是诗人感于外物,再与情感交融渗透的产物。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诗人把自己思念祖国大陆的感情化为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课堂上学生围绕“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大陆别”四个画面充分发挥想象,描述四种场景,在此基础上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了这首诗的主题,同时审美的情趣也得到了提高。

3、要使学生进入审美的理性阶段,还必须引导学生“出乎其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作者在慷慨激越的感情之中又有着“人生如梦”的感慨。只有指导学生出乎其外,浮出水面,用一分为二的观念去认识、鉴别,才能让学生明白苏轼的“人生如梦”是封建文人在失意时对人生所采取的消极态度。只有让学生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才能让学生真正认清什么是美、丑,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二、改革教学形式,指导学生评价、鉴赏美

1、巧用图形,帮助学生加深对美的理解。李白的《行路难》一诗虽只有十二句,八十二个字,但写得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如果用传统的教法,逐字逐句地讲解分析,非但起不到诗歌教学的审美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如何让学生轻松把握诗人复杂多变的情感,完整地理解全诗蕴涵的丰富内容?有位老师提示学生用起伏的曲线喻诗人起伏的感情变化,并在曲线的顶端标出几个点作为诗人感情的落脚点。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小组的协作下较快地画出了示意图。教者让学生对照示意图按诗人感情的发展逐一讲解。教室里再次出现活跃的场面:

生一:“金撙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欢乐的宴会,丰盛的酒席,这对“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来说是多么快乐的时刻啊!此时感情处于顶峰。

生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面对高朋满座、盛情难却的宴席,联想到自己不得志的现实遭遇,李白苦闷抑郁,禁不住停下筷子放下酒杯,黯然神伤。此时感情处于低谷。

生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联想到姜太公,他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大有作为,感情又一次高涨了。

生四:“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毕竟现实是残酷的,诗人倍感人生道路的艰难。情绪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又一次低落。

生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甘沉沦的诗人最后还是摆脱了内心的彷徨唱出了充满信心的强音。

这时有同学提问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的情绪该如何理解?学生议论纷纷,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明确了答案:表面写行路难,实际写人生道路的艰难,极言诗人怀才不遇的痛苦,感情继上一句再次下滑,跌到最低谷。

至此,一条标着六个点的曲线出现在黑板上,这幅示意图把全诗的感情变化表现得一目了然,学生也深刻领会了诗的内容和感情。

2、运用比较法,启迪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力。比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比较,可以是不同作家的作品比较,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作品比较等等。如李白的《行路难》与《宣州谢兆楼饯别书叔云》比较,学生从中可以领会到李白诗歌强烈的跳跃式的风格。如送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友人的留恋与牵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是对恋人的缠绵与不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则胸襟开阔意气豪迈。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通过比较学习提高了鉴赏美的能力。

总之,对诗词的审美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值得我们探讨,让学生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特质探幽 第4篇

一、欣赏散文的意境美

“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中似乎只属于诗歌, 其实不然, “意”, 意思也;境, 形象也。散文既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 又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 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 也为散文所有;并且, 现代人对于“散文是美文”的界说, 也在认同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备的同时, 实质上承认了散文的特征之一, 即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自己的哲理情思。如听读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 能从高亢的语音、急迫的节奏、奔放的格调中感受到海燕搏击风浪、高傲飞翔、热切叫喊的壮美形象, 激发出一种革命预言家的豪情, 一种热情的赞美和崇敬。

二、鉴赏散文的情感美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时常有“快绝!妙绝!”的赞叹;脂评本《红楼梦》常用“宁不相杀”的点评。追根溯源, 这种兴奋点的形成正是在读者进入阅读鉴赏的境界, 无意识地换位思考后得到的一种情感的愉悦与共鸣, 而唤起读者审美的正是作品中或浓郁或淡然或婉曲或直率的情感。

由此, 我们可以回答以上的问题:深入文本, 发挥想象, 换位思考, 是实现欣赏散文情感美的有效途径。

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 作者在用家庭灾祸设置父亲送子远行的背影后, 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几个场面, 尤其是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行动, 此时似电影镜头的情势点示了“我”多次的流泪。“事非经历不知难, 情非感受不知味”, 若只是冷眼旁观, 黯然置之, 那与我们司空见怪于街隅中的乞丐的感受有何相异?又何以能唤起我们的审美愉悦?此时, 唯有发挥想象, 换位思考, 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 才能深切意会一个父亲、一个一家之长在家国两茫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那种深情的牵挂, 那种不忍不舍、满怀希望而前景黯淡、相互交织的复杂感受。

仅仅是调动想象, 换位思考, 还只是促使“兴奋点”的形成, 停留在“理解感情, 引发共鸣”的层次上, 不足以说明进入审美鉴赏的较高层面。要进入情感美的鉴赏, 还必须要求对形成的为自我所感知到的情感进行追本溯源, 搜索出一番理性思考的“所以然”, 而这一番“所以然”的得出过程则可见读者的鉴赏门道, 其结果也可见读者的鉴赏功夫。

三、鉴赏散文的哲学美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当代散文中独具浓重生命个性色彩的一篇, 其艺术感染力不但来自于冷静的文笔穿越苦难而喷涌出的一般独特的凝重与凄然的气息, 而且来自于本应旺盛如野草却霎间枯萎的岁月的往事, 更来自于在被毁灭的命运中对生命的思考, 对生与死的执着的追问。 (实际上当一个教师喋喋不休于记叙的方式、素材时, 学生早被这其中具有哲理意味的永恒命运的探求所感动, 尽管以经验, 他并不一定知晓该怎样面对这份感动。) 毫无疑问, 《我与地坛》最独特的美的特质就在于其哲理的表达, 这种哲思因其存在于那么狂乱浮躁的年代而益显独特, 因其存在与于作者的遭遇厄运之中又似乎显得如此普通, 只有剖析一个时代的追求, 明白群体与个体的力量之比, 只有理解史铁生的插队生涯, 他的青春梦想, 才能明白那个发出亘古疑问的瞬间对他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把这种对生命两难境地的艰难抉择在特定的群像背景中加以考察, 如屈原、司马迁、老舍、哈姆雷特……那么“生”或者“死”对我们而言就不只意味着一个问题, 而意味着人生的一种永恒的状态。悲剧感由之而生, 审美演变累积人生, 洞察生命, 而这, 需要开放的目光, 广阔的视野。当然, 鉴赏散文的哲思美还应该还必须留意到它与散文的意境是魂体相依的, 不可以孤立地抽离开来品读而妄自衍生出某种概念。

四、鉴赏散文的形式美

刘勰认为文学可有六观:“一观体制的安排;二观描文辞的布置;三观如何借鉴他人而变化;四观或奇或正的表现手法;五观怎样运用事类使用内容丰富充实;六观语言的音韵节奏。”黑格尔说:“艺术内容在某种意义是最终是从感性事物, 从自然取来的:或者说, 纵使内容是心灵性的, 这种心灵性的东西也必须借外在现实中的形象, 才能掌握得到, 才能表现出来。”也就是说, 文学的情感美和哲思都离不开表现方面的形式美。美学家有个命题叫“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 说明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才能铸成艺术的美, 其关系犹如服饰与人体, 相得益彰, 才能称之为美。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第5篇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国都唱响了“与世界接轨”的主旋律,这旋律让世界变得更小,实施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为此,作为一名古筝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必须完成的一项教育、教学内容。本文采用具体的教学案例,简述了如何在古筝教学中充分利用古筝特有的优势,挖掘审美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味韵律美、揣摩意境美、欣赏形象美和尝试仪态美的审美教育。仅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古筝 教学 审美教育

1、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内容

1.1 教给学生品味韵律美

古筝演奏中,左手的“吟、揉、按、滑”是筝乐最具魅力,最具特色的意味部分,是任何乐器所不能匹敌的。旋律的背景不同,颤音、点音、按颤音、按滑音等不同的按颤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迥然不同,表达的韵味也大不相同,如同样是颤音,因为表现手法的不同,效果也不同。振幅小而匀的美化型颤音,能演奏出优美如歌的旋律;振幅大、频率快的颤音,能演奏出悲愤的内容。各地方的左手颤音也因为人的不同而不同,北方人的豪放,南方人的细腻在筝曲中也有所表现。北方的山东等地的跳跃性强,力度也大,起伏幅度也大,比较受男孩子喜欢。而南方的就纤巧细腻,缠绵婉转,清淡高雅,比较抒情,很受女孩子喜欢。尤其是现代筝曲,更是可以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和情感的需要,施以凄婉密颤、活泼快颤、激烈猛颤、泼辣重颤、轻音慢颤等技法,把无穷的韵味、多变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的,南北各派的筝曲中“苦音”(微升4和微降7)的形成,由于其旋律背景不同,表现手法各异,其韵味各不相同。如在潮州筝曲《寒鸦戏水》中,其“苦音”的表现手法着重于委婉、缠绵、清淳;到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则“苦音”不苦,而要求粗犷、豪放、悠远、壮阔了。

1.2引导学生揣摩意境美

无论是传统古筝曲目,还是现代创作古筝曲目,都有很好的意境,要细心去揣摩。在古筝教学中,老师要做有心人,深度挖掘意境,并引导学生去用心体会。只要教者尽力,学者用心,就能够让学生在演奏时感受到曲目中的意境美。

比如在进行《渔舟唱晚》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们欣赏此曲,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渔舟唱晚”景色相一致的图片,影像材料,随后向学生介绍这首曲目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知道,此曲是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依据十三弦古筝的特点发展而成,并引用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穷响彭蠡之滨」句首的四个字「渔舟唱晚」为标题。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乐情景。然后再进行新课教学。在第一部分教学时,用舒缓的慢板奏出旋律,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让学生边弹,边想象播出的画面,揣摩曲目里的.湖光山色的秀美,渔人载歌而归的喜悦。在 第二部分的教学时,让学生注意「征」这个旋律的中心音和此段中用了清角音「4」,体会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性,感受形成对比和变化,引导学生体会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进行第三部分教学时,引导学生尝试着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的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想象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揣摩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

1.3引领学生欣赏形象美

古筝曲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可谓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古筝艺术与其他音乐的艺术一样,都是听觉艺术,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它是抽象的。如何带领学生从古筝曲目中欣赏形象的美呢?

我在进行古筝曲《秦桑曲》曲目的教学时,首先向学生讲述唐代大诗人李白《思春》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的诗意,再引领学生体会其情境。接下来在新课教学时,让学生特别注意“苦音”的凄婉旋律演奏,在演奏时,引领学生联想那位思念亲人的青年女子的情绪。有的学生想象不到位,就请他想象如果不在母亲身边多日,是如何想念母亲的?进而体会曲目中所表现的情感。而在进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教学时,我则让学生着重体会其中的小快板,想象陕北人民“千家万户把门开,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欢腾景象,想象不出的时候,就引导学生们一起回想一些电影、电视剧的有关镜头。

1.3鼓励学生尝试仪态美

我在进行古筝曲目的教学中,会根据具体的内容,鼓励学生尝试着去表现仪态美。从学弹奏古筝的第一天开始,便要求学生要采取正确的坐姿和手势。演奏的动作要顺手自然,做到心随情表,体随心动。起初,学生们要么胡乱在做表情或动作,与曲目表达的内容无关;要么是不好意思做出什么表情或动作。针对此种问题,我在教学时,一边纠正学生们的错误,一边鼓励学生们边用心体会曲目中的意境、感情,边随心地做出自然的表情的动作,不要刻意。如《渔舟唱晚》悠然恬美,身体自然端庄,几无晃动;而《战台风》波澜壮阔,气势磅礴,身体动作幅度自然相应加大。所有这些,都强调自然,即根据乐曲的情绪设计形体动作,而求得演奏仪态的自然美。老师给做一下演示,之后鼓励同学们大胆在来学习,来尝试。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多方面的,上面讲到的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个侧面。其实,有教学中,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审美教育的素材,老师们只要能多留心,多用心,就能让演在演奏技巧的训练中增加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在对美的感受中,对曲目的理解也会加深,对提高演奏技巧也有促进作用。总之,古筝的美学教育,是要在学生们掌握了基础知识、弹奏姿势、指法运用、演奏仪态等初学内容后,弹奏时运用好吟、揉、按、滑等技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古筝艺术本身的特色,激发学习古筝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演奏技巧训练中增强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又在对美的探索和追求中提高演奏技艺,从而真正掌握古筝艺术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杨红,.10.1. 实用古筝演奏入门. 安徽文艺出版社 I S B N:9787539630182

论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6篇

一、创设情景,使学生“披怀入文”

创设情景的手法多种多样,而教学语言就是其中最简便的。如,在教授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古人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诗词中,别离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大家想想:以前学过哪些描写别情的诗和诗句(师提示让学生回忆)?……透过诗行,我们可以想见朋友别离时的执手呆望,母送子时的泪眼眉愁;我们可以感受夫妻别后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愁怨孤寂……今天,我们来看看被称为边塞诗人岑参面对与友人的别离,又是怎样一种离情别绪呢?这样,我们就通过语言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自然进入对诗歌意蕴、情味进行感悟的预备状态。

二、重视朗诵,多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如,在教学《再别康桥》《乡愁》等篇,学生在整体把握了诗的主旨、风格、诗人的思想感情,掌握了诵读技巧方法的基础上,大部分都能完全进入情境,进入角色的朗读、诵读,收到极好的效果。因此在诗的教学中,重视朗诵,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对诗歌的主观感受,真正达到诗歌美育的效果。

三、文体改写,将诗歌之美带到日常写作中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赋予诗歌较之其他文体更大的想象空间,对同一首诗歌的理解也往往见仁见智。因此,在诗歌,尤其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可避免地要对内容进行讲解,甚至是翻译。如果尝试着让学生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来翻译古诗的内容,或以诗歌所呈现出的意境对诗歌进行文体改写,就不仅能尽可能维护诗歌本身的美,而且能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四、迁移引导,让审美经验泛化到日常生活中

朱光潜先生认为,读诗“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拓展生命的活力。”其实这也正是我们诗歌美育所要达到的目的。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将生活体验与诗歌的欣赏结合起来。

实践告诉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能因材施教,多给学生创设美的情境,还琅琅书声于课堂,多给学生“自由思考、创造”的空间,真正实现诗歌美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略谈审美直觉在散文教学中的作用 第7篇

但是, 多年以来, 在散文教学中, 许多教师往往忽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散文之美, 而是一段一段地肢解散文, 进而在支离破碎中使散文贬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结合文艺心理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 大胆设计、实践, 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审美直觉在散文鉴赏中的特殊作用, 才能向散文之美潜行暗渡, 才能把握散文的精义之所在。

审美直觉的基本涵义, 我们可以从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论述中得到启迪。他说:“所谓直觉, 就是直观的体验, 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的内部, 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可见, 所谓审美直觉, 就是对美的一种直观体验, 它在物我交融中把握对象的精义, 从而既具有理性特征, 又不是采取理性的、逻辑的思维方式;或者换一句话说, 它是通过直观的方式达到对美的理性体验。我们可以看出, 通过审美直觉获得的是最真最美的体验。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仅提倡“按照学的规律教”, 而且针对散文教学, 我们还认识到, 应该按照创作的规律去体味感悟。在文学创作中, 审美直觉对于作家来说, 如灵丹一粒, 有点石成金之效。并且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在鉴赏过程中, 读者与作者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读者要想在情感上与作者同频共振, 必然采取作家感悟世界的方式———直觉, 也就是说, 只有以审美直觉来感悟作家在作品中创造的一方世界, 才能捕捉到作家的灵感。

那么, 如何才能发挥审美直觉在散文教学中的作用呢?下面, 笔者以教学散文《荷塘月色》为例, 重点论述审美直觉是如何作为散文教学的起点和基础, 并在此基础上, 经过体味感悟、升华深化两个阶段, 引导学生入境生情地颖悟散文的。

第一阶段:通过审美直觉, 整体感知散文。当然, 在这之前,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练作用, 带领学生做一些准备“活动”:详细介绍散文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和创作动机, 使学生张开心理场处于接纳状态, 也就是把学生带到预设轨道。此时, 学生便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理, 想要一睹散文为快。于是教师“顺水推舟”, 让学生伴着和谐的乐曲朗读散文, 即通过审美直觉整体感知散文。读着读着, 学生便感受到了荷塘月色之美而进入情境。朗读两遍后, 教师再投石引路, 提出思考题: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形) ?本文的主旨 (神) 是什么?本文的写作特色有哪些?实践证明, 这样做足以达到整体感知散文精义的目的, 学生已经置身于散文的情境中了。

通过审美直觉的颖悟和把握, 学生对《荷塘月色》的内容已经有了生动的感性认识, 而且是形象的整体认识, 期待着老师的肯定与拓深。常言道:“只有当他感到要钉钉子时, 他才会寻找锤子。”此时最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因势利导, 把你的路标一路挂过去, 并不时闪亮绿灯, 就会把学生带到鉴赏散文的第二阶段———体味领悟片断。这个阶段更需要激发学生的情趣与思维, 使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 但要时时采用审美直觉的感受形式。因此,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利用多媒体展示荷塘、荷花及月色的图片, 变抽象为形象, 把物化的教材“活化”, 而且教学口语应该与本文的语言风格一致, 相当于本文的注解, 尽力使课堂氛围与本文的意境相通。例如, 在鉴赏《荷塘月色》一文中“荷塘中的荷花”一段文字时, 要求学生展开想象, 在头脑中将这段文字还原成生活画面, 然后画成水彩画。鉴赏时, 让学生看着水彩画, 听老师的配乐朗读, 使学生通过直觉把握本文的局部美。这样就使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 深化了对本文精义的感悟;在鉴赏“荷塘周围的景色”一段文字时, 让学生配乐朗读, 反复体会作者灌注其中的感情, 并随着作者的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 这样就使教材相对直观、相对活化了。

通过体味感悟片断之后, 学生入境生情, 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进而使学生的鉴赏上升为第三阶段———升华深化。因此, 教师要通过语言的引导,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再找一名学生配乐朗读散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再一次感受散文意境之美, 进而促成认识的升华和深化, 并保证感性认识的原初性和完整性。

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8篇

一、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塑造美的心灵

语文教材中汇集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名作, 这些作品塑造了许多心灵美的光辉形象。在他们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的东西, 它们的思想行为, 大多是高尚的, 进步的, 与正义和真理联系在一起的, 使人崇敬, 使人向往。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 就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和想象, 使他们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 产生共鸣, 能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 做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的人。

除了正面人物以外, 即使反面人物的身上, 也同样能感受到美的教育。葛朗台虚伪, 凶狠, 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夏洛克极端贪婪、冷酷、残暴的阶级本质;周朴园假仁假义, 卑鄙无耻的嘴脸……。在教学中, 对这些反面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 其本身也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和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过程。那些丑恶的东西与美好的东西形成强烈的对比, 在对比中, 使美者愈美, 丑者愈丑。从而使他们产生爱美到憎丑、从善弃恶的心理欲望, 培养他们健康美好的感情, 陶冶了他们的性情, 使他们成为心灵美的人。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培养美的情趣

一般来说, 不同体裁的课文, 有不同的特点,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 精心设计传达美的方式方法。如抒情散文, 宜创造传情的感染气氛陶冶学生;记叙文, 可借助光彩照人的形象激励学生;写景文, 可借助开阔幽邃的意境开拓学生。教师应抓住这些美的因素, 进行审美教育。

如《荷花淀》中有这样一幅画面:

“月亮升起来, 院子里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这女人编着席。不多一会, 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 淀里也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之雾, 风吹过来, 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在这里, 作者借景以写人, 借景以抒情, 它形象地写出荷花淀景美, 物美, 荷花淀的人美, 情亦美。这样的描写, 使人受到美的感染, 美的陶冶。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描绘自然景物的精彩段落, 作者总是把自己健康的审美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融入景物之中, 从而唤起强烈的美感。

鉴赏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课堂教学时间又是极其有限的。要想调和这种矛盾, 就必须采取多种形式, 多种途径和方法, 形成一种审美教育的合力。

总之,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审美能力, 愉悦性情, 还可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道德观, 形成高尚的思想境界。

三、培养学生想象美的能力

审美局限于感知而没有想象, 就不会扩展和深化, 就会失去创造性。作家在创造形象时, 常常是“用意十分, 下语三分”, “言有尽而意无穷”。而要想真正欣赏这个形象, 进入审美境界, 就必须借助于想象这个心理功能了。根据文章的特色, 抓住关键词句, 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因为关键词句一引导, 文章的精神全出, 就会使情感获得启发, 进入文中描述中去。例如在《七根火柴》中, 讲到无名战士最后为革命献身的场景时, 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卢进勇的眼睛“模糊”了, 但怎么看无名战士指正北方向的手又是“清晰”的呢?学生在揭开“模糊”与“清晰”的矛盾的奥秘时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创设审美情境, 并设计“环链式”小问题。在《最后一课》的最后场景的教学中, 当学生读完“……啊!这最后一课, 我真忘不了!”这一句时, 寂静的课堂里骤然响起了“当、当、当……”的铃声, 趁学生惊诧之际, 向学生出示韩麦尔先生写完的“法兰西万岁”的彩色图片, 要求学生在观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课堂上庄严肃穆的场景, 描述韩麦尔先生的神情、语言、动作, 以及他的内心痛楚和感受, 说明这个场景在最后一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配以三个“描述”、一个“说明”的“环链式”的要求来叩问学生的思维, 启迪他们的想象, 连点成线, 连线成体, 使文中的“令人心碎”的场景在学生脑海中“立体化”, 真正的“活”了起来, 因而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美的观察力就是使他们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培养对美的构思能力, 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使他们能在想象中把握生动具体的形象并具有重新组合, 重新创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不但有助于阅读能力,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在教学中能使学生揷上想象的翅膀, 就能浮想联翩, 开阔思路。

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 他们思想活跃, 兴趣广泛, 感情丰富, 求知欲强, 形象思维发达, 世界观尚未形成, 辨别是非能力不强, 在这种情况下用美的形象去感染, 用美的情感去熏陶, 用美的信息去激发, 就可以在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之中, 滋润青少年的心灵, 净化青少年的情思, 陶冶青少年的性情, 从而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 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9篇

一.自然美的教育

作为审美对象的日月星辰、高山大川、树木花草、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 一旦出现在作品中, 就不再是纯客观的“自然”, 而是已融进了作者的独特的感情, 成为人化了的“自然”。由于自然美与人物品格情操的这种契合, 人们便赋予自然美以种种象征意义, 如竹的贞节虚心, 菊的冷艳傲霜, 兰花的秀雅清芳, 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这些事物对培养读者的高尚情操, 对塑造民族文化精神起到了巨大作用。

自然美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 而且能引导人们领悟其中的理性内容。不同的自然景观有不同的神韵风采:有的在时间中变化, 如“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有的是静态美, 如“澄江静如练, 余霞散成绮”;有的是动态美, 如“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有的是对比美, 像“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有的是色彩美, 如“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作品中的自然美, 往往会有特定的意蕴和理性内容, 这些意蕴和内容, 作者是借助自然形象来表现的, 而读者要通过展现的画面去理解, 因为求得自然形象之后的审美是情感美、形象美、意蕴美的不断深入活动。

二.社会美的教育

1、风尚美。社会风尚是社会活动中大多数人共同表现出来的精神倾向。优美的社会风尚是实施审美教育的良好环境, 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美。《驿路梨花》中, 不论是“我”、老宋、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 还是解放军战士, 还有没有出场的梨花, 都是诚实、热忱、乐于为他人做好事的人, 都具有心灵美。“小屋”凝聚了他们的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作品热情讴歌了不同民族的男女老少所迸发出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 他们体现了风尚美。这种美有助于塑造一心为公的理想人格。

2、生活美。生活美表现在人物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上。情趣雅而美, 生活也就充实而有意义。茅盾在《风景谈》中, 展现了延安军民的精神风貌, 赞美了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作者接着更深刻地赞叹:征服自然的人类伟大, 具有崇高理想的延安军民的革命活动更美、更伟大!美是劳动创造的, 生活美离不开辛勤的劳动。《荷花淀》中的水生妻月夜编席, “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跳跃着”, “不久, 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不仅写出了人物优美的劳动姿态, 熟练的劳动动作, 更表现了这位水乡女性美好的内心世界———她挑起了家务、生产两副重担。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 曾涌现出了屈原、岳飞、林则徐、孙中山等无数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 他们献身于民族和事业, 创造出光照天地的丰功伟绩, 再现出辉映日月的崇高品质。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中, 更是哺育了像瞿秋白、方志敏、邓稼先、雷锋等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 这些英雄人物, 或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瑰丽的篇章。在阅读教学中, 要以古今中外杰出人物为教材, 充分发挥他们积极向上、感人奋进的强大力量, 培养学生先进的人生观。

三.艺术美的教育

1、结构美。结构是文章的内部构造和组织安排材料的方式。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 常以情节的发展作为结构的依据。单线结构、复线结构、蛛网结构、辐射结构、多元结构都具有完整、和谐、统一的特点。任何一种结构方式, 当它与所表达的特定内容完美地结合为一体, 并以最佳的形式显示出作品意义的时候, 它就是美的。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10篇

一、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美,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备课时应理解作者内含的情感, 精心设计课前的导语,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定下美的基调, 使新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审美诱导, 学生产生了不可遏制的审美期待, 就会自觉地调动自身的感知、理智、想象、情感等诸种因素, 协调地投入审美过程, 使阅读过程与审美过程融为一体。

1. 注重情感的铺垫和渲染。

大凡美感强烈的课文, 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感情, 教师可在导入新课时, 渲染一种与课文基调一致的氛围, 以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笔者在教八年级 (上册) 《美丽的西双版纳》时, 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们的祖国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 有白浪滔天的万里大川, 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 有星罗棋布的岛屿和湖泊……特别是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南方, 有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而闻名于世的地方, 那就是美丽的西双版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 将会把我们带到那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 领略那美丽的自然风光!”教师的导语句句有情, 学生的心也会激情盎然。仿佛早已飞到那令人心驰神往的西双版纳。学生的审美情趣就被激发出来。

2. 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意境。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写景的文章, 都有如诗如画的意境。教师若能巧妙地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意境, 让学生一开始就置身于美的氛围之中, 就更能激起学生的愉悦感。在教《阿里山纪行》一课时, 我这样开头:“同学们, 我让大家听一支歌, 看谁能听出来这首歌唱的什么地方?”接着放《高山青》的音乐, 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相应的意境中, 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是啊, 台湾是个好地方, 那里物产丰富, 水清人秀。阿里山林海莽莽, 云雾缭绕, 姊妹湖波光粼粼, 山川、森林、再加上古朴的文化, 孕育了美丽如画的阿里山姑娘。同学们愿意到阿里山去看看吗?”这段话创设优美的意境, 缩短了学生与阿里山的距离, 学生会在强烈的审美期待中阅读课文。

二、领略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美

语文教材内容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 因此在教学时, 教师要抓住语言因素, 指导学生理解内容, 把审美教育渗透其中。领略语言文字的音乐美。

现代汉语的语音明朗响亮、和谐协调, 加上特有的“四声”声调, 更增添了语音的抑扬顿挫。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大多数课文, 读起来朗朗上口、顺畅协调、富有音乐美。教师如能对学生加以引导, 指导阅读, 会有助于学生准确恰当地阅读课文, 领略音乐美。许多叠音的自然传神也表现了语言文字的音乐美。

1. 体会句式的和谐美

同一个意思, 可以用多种句式表达。但句式不同, 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比如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作者打破了汉语通常的语序, 把“园子里、田野里”放在动词“瞧去”的前边, 中间又加上逗号, 形成短句, “瞧去”放在瞧的对象之后也加逗号断句, 再用“一大片一大片”重叠之言, 把“满是的”放在最后, 起了强调作用。这种句式不仅给人音乐美而且让读者感到满眼都是嫩绿的小草。

教师启发学生体会不同句式的作用, 领略其中的美, 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句子并灵活地运用各类句式。

2. 品味修辞手法的修辞美。

作者常借助于修辞手法来调整文辞, 以便更准确、更形象、更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从课文中运用的修辞入手来引导学生品味文辞之美。在《绿》中, 作者用了二十多个比喻句, 用不同的事物反复比喻同一个事物把梅雨潭之绿的鲜嫩、清亮、柔软、纯净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从分析修辞格的运用入手, 指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和美的感染力。

三、通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去认识美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 塑造了众多具有内在精神美 (包括崇高美、机智美、诚实美、语言举止美等) 的人物形象。如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辈;为人类进步社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能工巧匠及具有美的心灵的平凡人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欣赏心灵美。比如在教《草》时, 一位教师就抓住课文中周副主席亲自尝野菜这个高潮, 从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动作和神态中挖掘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 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这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去感受、体味, 就会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

四、课外阅读也是感悟美的好阵地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只要留心一些德育强的作品总是随时找到。一次我在布置课外阅读训练时, 找到一篇适合学生实际的文章——《一碗面条》, 作品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中学生和母亲生气, 就离家出走, 时间久了所带的钱用光, 肚中饥饿难忍, 在街头乱走, 被一好心的卖饭老婆婆看到, 老婆婆说:“你饿了吧?吃碗面条吧。”这名学生说没有钱。“你吃吧, 不要你钱。”这名学生狼吞虎咽地吃完面条, 千恩万谢, 说是将来一定报答。老婆婆说:“我给你一碗面条你就千恩万谢, 那么, 你妈妈做了十几年的饭你是怎么谢的?”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时, 教室里异常安静。当我布置作业时学生十分认真。学生不仅在语文能力方面得到锻炼, 更重要的是在心灵方面产生了巨大震动, 好像是第一次领会到母爱:母爱是这样的切近, 平时又那样的遥远。几个女生课后和我谈了不少感想。我是班主任, 以后我感到班级的工作很好做, 学习积极性也上来了。我感到这篇文章帮了大忙。

五、将阅读教学内容感悟升华为写作训练, 以巩固审美教育

写作是学生的实践活动, 是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它直接反映学生对社会中人、事物的感悟认识, 表现出他们的喜怒哀乐。一个对生活感受深的学生, 他的文章立意就高、深、远, 同时写作实践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更能悟出人生的冷暖, 产生爱憎感情, 去用这把尺子量度生活中的人和事。一次, 我教完《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后, 我想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本地节日的习作, 要求题目自拟。结果我在批改作文时发现五六篇立意很深的习作, 尽管不符合这次习作的要求, 但让我看到了他们习作的曙光。一个学生以《清明时节雨纷纷》为题, 作品的内容主要记叙清明节这天在小雨纷纷中瞻仰了抗日山烈士陵园, 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继承先烈遗志报效祖国的内容。这种立意使我们感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的人生中逐渐形成敬仰先烈、热爱祖国的人生观, 而在习作中显示出来, 并在作文写作中得到升华。再考究这几名学生, 他们都品学兼优。可见, 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语文教学有利于美好品德的形成。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11篇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教师必须注意给学生留下美的印象,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教育。

开讲是一堂课的序幕,如果这个头开得好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爱憎之情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纪念白求恩》一文时,我首先采用配乐朗诵朱子奇先生写的《纪念白求恩歌》:“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的悲痛的消息……”我用悲痛的声音向学生传递了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沉痛心情,激发了学生体会和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决心,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如果说开讲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的话,那么范读也是教学中审美渗透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刘成章的融摇滚和劲舞为一体的散文——《安塞腰鼓》,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在观看画面的同时,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这诗情画意的范读使学生心驰神往、情感激荡,唤起他们美的想象,陶冶着他们审美的情感。

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更是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课文尤其是那些优秀的散文、诗歌、著名小说,只有带感情地诵读,才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其语言美、意境美、气势美。如教朱自清的《春》,不读,如何感受盼春的急切心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响在你耳畔的就不仅仅是一组普通的文字,而是一幅幅春天美丽的景色。诵读,把无生命的语言转化成有生命的实感,引导学生体会意境,揣摩构思,感知形象,品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体会。

二、挖掘不同课文中美的内涵,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中学语文课本精选了各类优秀作品作为教材,本身就是美育好材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在教学这一课时,一方面抓住作者所展示的富有乐趣的百草园的景物之美;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如何把事物写得可观、可触、可感的方法,感受文章那种形象逼真,给人清新童趣之美。

美好的东西是需要播种的,教师就是播种美的园丁。诗文中的美好人情、美好景色,往往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净化学生的灵魂。在我们的教科书中,除了意趣美、自然美、生活美、还有余音绕梁三日不止的音乐美(《绝唱》);“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悲壮美(《梅岭三章》);“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乡愁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美(《爱莲说》)……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入挖掘不同教材的美的内涵。

三、培养学生观察美、创造美的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展开审美想象,深入探究作品中包含的美,这一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尤其突出。如,在讲辛弃疾的《西江月》时,我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在这幅画面里作者描述了多少种景物?哪些是静态的?作者的心情如何?于是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活跃起来,描述了一幅这样的画面:皎洁明亮的月光惊醒了树枝上的喜鹊,微风中飘来鸣蝉的歌声……竟然在小溪边见到了以前的茅草屋。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农村生活画面,学生能不深深地感受到诗词的美吗?

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物,理解美的本质。文学作品中的美毕竟只是一种形象的参考,而身边的美才是我们真正要去体会的。单以人物美为例,虽然社会上很多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但教师以“奉献自己,教书育人”为乐,医生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乐,清洁工以“美化环境,净化城市”为乐,一般劳动者以“创造财富,服务社会”为乐……每个人都有着他丰富多彩的、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和内在美。

总之,要把审美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带入艺术境界,一词一句让学生感受到情趣,一篇一章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12篇

但是, 在应试的功利驱使下, 当前的语文教学往往忽略了审美教育, 本该是启迪心智, 放飞心灵, 陶冶性情的语文课被上成了乏味的语言知识课, 以至于窒息了学生美感的唤醒与情感的体验。

那么, 如何引领学生体验语文之美,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愉悦的审美体验, 还给他们一双审美的眼睛呢?

一.引导启发, 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这个世界并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里课外, 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一双慧眼, 去发现美、感受美。

语文即生活, 要多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我经常会和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昨晚的月色特别皎洁, 大家有注意到吗?“校园里的樱花开了, 课间快去看看哦!”“闻到桂花幽幽的香气了吗?”春天有机会就带他们去野外踏青, 若是遇上雪天, 那是必定要冲出教室去和雪亲密接触一番……我也经常布置一些特别的作业, 比如周末回家和爸妈聊天半小时、采访爷爷奶奶、母亲节为母亲做一件事、上菜场买菜、“护蛋”活动等, 再加上平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和班团活动等, 努力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 从而发现和感受生活美、社会美、人性美。

教材更是美的矿藏, 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美:《使至塞上》的辽阔壮丽, 《春》的生机盎然, 《湖心亭看雪》的幽静淡雅, 是自然美;《安塞腰鼓》中纵横腾挪的力量, 《云南歌会》中酣畅淋漓的歌唱, 《吆喝》背后有滋有味的民俗, 是生活美;《最后一课》中洋溢字里行间的爱国热情, 《荒岛余生》中不屈不挠的奋斗与冒险, 《过零丁洋》中矢志不渝的赤胆忠心, 是情操美……

即使仅仅汉字本身, 也极富美感。一个个汉字就像一幅幅图画, 通过优美生动的流动意象, 表达着丰富的意义, 创造着深远的意境。比如“爽”的伟岸, “曼”的娇媚, “晴朗”二字拆开为“青天红日, 皓月当空”, 的确够晴朗。我们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解字释词, 必要的形象训练, 不仅能帮学生识记理解, 培养他们形象的感知能力, 也能培养他们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 让学生欣赏美、品味美

1、朗读吟诵。

汉语语言极为丰富, 其中的声、韵、调, 就充满音乐美。比如律诗, 有平平仄仄的呼应对称, 有韵脚的重复回环, 诵读时规律的节奏间隔, 能造成抑扬顿挫之美, 真是“诵之如行云流水, 听之如金声玉振”。此外还有准确的语句, 生动的修辞, 富有感染力的描写抒情……所以, 品味汉语之美, 要从朗读吟诵开始。朗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入于目, 出于口, 闻于耳, 铭于心,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产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

许多作品包含着作者的真情, 甚至凝聚着生命和心血, 教师要沟通作者的创作情感与学生的学习情感, 使其碰撞交融, 从而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意蕴。激发学生的情感, 运用朗读技巧,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吟诵, 会让学生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朗读吟诵, 还能深入体会文章意蕴,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审美艺术境界。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鲁迅先生对百草园景物的描绘, 让他们在朗读中把握其中鲜明的色彩, 如“紫红的桑椹”“碧绿的菜畦”, 继而透过这些色彩鲜明的词语去把握作者对童年时的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既让学生品味了语言美, 也以此为契机来理解全篇的主题思想。

2、悦目悦耳。

视觉和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曾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优美的图片能刺激人的眼睛, 把美的信号直接传给大脑, 从而达到审美愉悦。比如在写作课《春天的故事》中, 我用一连串与春天有关的图片引入:娇嫩的新芽, 出土的竹笋, 轻轻拂过水面的垂柳, 满园怒放的桃花……学生目不转睛看着, 不时发出赞叹声, 一下子就进入了情境。

音乐是语文课上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社戏》是鲁迅作品中少有的感情基调较为轻松的作品, 上此文时, 我用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引入课文;在欣赏“夏夜行船”“月下归航”及“仙境般的戏台”这几段描写时, 将钢琴曲《爱的纪念》《月光奏鸣曲》进行编辑后配合朗读;让学生讲述“归航偷豆”这一情节时, 则选用木琴曲《草原小骑兵》衬托出其中的野趣和童心。在恰当的配乐中, 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笔下那优美的景色、可爱的小伙伴、有趣的事件, 那如诗如画的童年生活。

优美的画面, 动听的音乐, 使学生悦目悦耳, 深入品味到字里行间的美, 促使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同时也使课堂生动活泼,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想象联想。

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 并不是直接由眼睛, 而是由想像力通过眼睛去发现美的。”没有想象便没有艺术, 没有想象便没有审美。要想学生充分品味作品中的美, 获得强烈的审美愉悦, 就必须放飞学生的想象。

当学生在阅读某一作品时, 会从作品的主题、人物乃至细节想到另外的某事某人, 从而唤醒沉睡在记忆角落中的一些东西, 于是兴奋、喜悦、感伤、惆怅等多种情感纷至沓来。这样的情感要比审美直觉中所产生的稳定得多, 同时又将在头脑记忆中得以贮存, 在以后的类似机会中, 再产生更新的联想。所以教师应尽量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体验接轨,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表象储备, 让他们在理解作品的同时,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及思维上的扩展。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 让一学生配乐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边聆听, 边闭目想象五幅春景图, 再联想自己家乡的春天美景, 把各自想象中所看到的而文中没有写出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结果学生思维非常活跃, 纷纷借助想像的翅膀进行新的挖掘, 为这篇美文增添了合乎情理的新意境, 把春天的美品味得淋漓尽致。

把枯燥的说教化为令人赏心悦目的形象, 把死板的记忆化为主动的想象, 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培养他们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妙笔生花, 让学生记录美、表达美

审美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品味美的能力, 还要让学生去表达美、创造美, 让学生有一个“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历程。这样, 既巩固学生从课堂学习、生活实践中获得审美能力, 又让学生将这种审美能力在表达中得到提升。

我采用的主要手段是让学生写随笔。通过平时的审美教育, 学生初步有了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不再觉得生活枯燥无味。春来草绿, 夏至荷香, 秋高气爽, 冬雪飘舞, 还有人来人往, 成败得失, 都能触发他们的灵感, 撩拨他们的情怀, 产生一种表达的欲望。每天给他们一点时间, 让他们记录这些审美感受, 记录自己成长中的经历与体验, 长短皆宜, 形式不拘, “我手写我心”即可。

学生的笔下, 真是精彩纷呈。同是描写冬天的第一场大雪, 各自的眼里有各自的美:有人说“雪是盛放在天空的花朵, 纵寒冷如斯, 亦有花开灿烂”, 有人说“冬雪似乎是一个高明的蛋糕师, 正在给大地涂上一层厚厚的奶油。呵, 想一想就觉得好甜蜜”, 还有同学注意到了角落里的一堵断墙, “平时看它, 有一种特别的荒芜之感。然而此刻, 雪在上面落了厚厚一层, 竟有些像甜品屋里撒了糖霜的饼干房子, 有可爱的味道”。再如同题作文《春天的故事》, 有写水库边和朋友垂钓闲聊的悠闲, 有写一家人为爷爷贺寿的温馨, 有写路上目睹一外地打工仔热心助人的感动, 还有写新农村政策下家乡的巨大变化……

当然, 有了美的内容, 还要有美的形式和美的文字, 这也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我主要采用以下措施:一是重视阅读积累。在阅读教学中, 重视优美的词句语段的品析、积累, 重视精当的构思和表达技巧的审美感知, 让学生感受到精妙的表达带给读者的审美愉悦, 并能逐步模仿运用。二是强化课外阅读。每周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读课外书, 丰富积累, 拓展视野, 并作好读书笔记。三是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如《巧用修辞, 妙拟文题》《记叙文结尾升格》《美在身边———谈作文选材》, 让学生领悟一些写作表达技巧。这样训练下来, 学生记录美、表达美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很多学生都制作了自己精美的文集。

实践证明,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而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又能促进其语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 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审美教育, 努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品味美、表达美的能力, 使他们成为一个思想丰富、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 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

上一篇:自主自律下一篇:硕士研究生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