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语文范文

2024-07-17

生命语文范文(精选12篇)

生命语文 第1篇

柏拉图说过:所有学问中, 最高贵的研究, 是应该怎样做一个人, 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一位称职的语文教师, 要与学生一起努力探讨的, 就是这一科。语文, 是一门最接近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教师, 是与学生的思想有最直接交流的教师, 是学生们此生可能接触到的第一位可与之谈情感、谈人生、谈抱负的知识分子。因此, 语文教师自身的思想素养和情感厚度,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

我一直觉得,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文本媒介, 进入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或某种生命意识层面 (这个生命个体或这种生命意识可能是文本作品中所塑造或所呈现的, 也可能就是作者本身) , 使学生在亲近和感受它们的同时, 能引起情感和心灵的共鸣, 并由此产生一种确定自我生命的表达愿望, 从而获得一种思想的深度和一个人生的高度。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审美的意识, 学会审美的手段, 取得审美的效果。在经历了字词句的学习积累的小学阶段和知识面 (文学文化) 的扩展积精神的重要阶段。

所以, 语文教师首先就必须是一个有生命热度的鲜活的人, 本身拥有丰富的生命的热情, 同时要有个人的对人生的体味、咀嚼和理解, 最终才有可能在课堂上把这些传递给学生, 去唤醒、感染、温暖并点燃学生的心灵。语文课堂也因此不应只是知识式的、结构式的、文字式的解读, 而是应当尽量呈现教师本人阅读的发展与变化过程, 表现自我的阅读感受和对作家作品的生命解读。这个解读的过程不妨是个性化的、私人性的, 它可能与专家权威盖棺论定的结论有偏差, 或者与大众性共同性的理解有抵触, 但是我认为这并不可怕, 也不必畏缩, 只要是非善恶美丑的基本准则没有偏离。当我们对语文课本后蕴藏的人生咀嚼出一番独特的见解, 并进行生动感性的呈现, 这将是令学生们难以忘怀的人格魅力。

例如必修模块2的诗歌单元和文言文单元, 就可以作为文本体验和情感认同的重要阵地以及传递优秀人生观和生命观的重要媒介。像《氓》其实展现的就是普遍人生的某段历程———恋爱与婚姻:“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那个忘情投入热恋的女子, 因“其黄而陨”的桑叶而触动内心的伤怀, 现实的残酷惊醒美梦, 转为长歌当哭的呼号, 表达出对一去不复返的以往情爱的深深痛惜与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 并最终作出坚定决绝的告别。我们在给学生讲读这样一首遥远的诗篇的时候, 就可以通过自己对情感、对记忆、对现实、对岁月、对人生突变的可能性的自我感受, 来掀动学生的情感, 引发呼应。虽然不是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会像这个女子一样, 但对情感的珍视, 对往事的须经历的, 那么当他们彼时想起《氓》中这个鲜活的形象的时候, 就说明生命的情感已经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呼应。

再如《游褒禅山记》, 我们也可以将其作为探索一种人生行进和生命形象的文本媒介。读至“不出, 火且尽”“或咎其欲出者”“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不妨可以向学生提出“我是相应的哪一种人”的问题:是懈怠但又要给自己找借口的人?是退缩但又要推诿责任的人?还是盲从他人, 放弃了却又后悔的人?读至“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不妨说说李大钊“绝美的风景, 常在奇险的山川”和毛泽东的“无限风光在险峰”。《古文观止》中也说此文“一路俱是记游, 按之却俱是论学”, 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 入之愈深, 所获益精。所谓“夷以近”, 固然轻松, 那就只能平常与平庸;“险以远”虽然辛苦, 但能达致高深与高尚的境界;更可由治学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人生道路的选择:要平旷?每一个人都想要一条一马平川的康庄大道, 但高速路上有何风景?平铺直叙的人生是方便的但也无甚意趣。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 是不能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 瑰丽的人生也许就在跌宕起伏的浮沉中, 在胜败苦乐的交织中。那么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不屈不挠、力图精进、勇攀高峰的精神。

同样的, 具有生命热情的教师, 应该在教读《离骚》时, 把屈原崇高的爱国情感, 峻洁的人品情操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呈现出来;教读《归园田居》时, 把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人性解放和生命光辉呈现出来;教读《孔雀东南飞》时, 把刘兰芝的独立人格和人性美丽呈现出来;教读《兰亭集序》时, 把王羲之性灵的陶冶和生命的意趣呈现出来……

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作为思想情感建设的主阵地, 来进行生命的传递。侧重言语、形式的教学是本末倒置的, 没有建设学生思想情感的教学是无效的。因此教师不妨对指定教材做大胆删弃, 去除公共性话语, 也不妨补充编选一些内容, 并且可以及时推荐打动自己的文章书籍给学生阅读, 创设个人化课堂。用来教学的篇章, 思想情感一定要美丽、深刻、鲜活。教师自己的思想情感更要丰富些深刻些鲜活些, 在课堂上, 教师的思想情感展现出自己新的解读要点, 这不是用来征服学生, 而是供学生批判。

要努力创建这样的生命课堂, 首先是要有广泛的终身的阅读。可以说, 阅读是语文教师获取思想的最佳渠道。广泛地终身地博览群书, 教学中也就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语文老师如果具有宽广的知识面, 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会思考。否则展现于学生面前的, 就只能是形容枯槁, 甚至面目可憎。其次是对一些优秀的历史人物有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对这些人物身上所秉承的中国传统情感与精神有深刻的感受与共鸣, 对这些人物的高尚品行、深邃思想和丰富心灵有真诚的仰慕与追思。在教学中, 面对一个文本, 一个作者, 用心地提出自己建设性的见解, 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除此, 还不应放弃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语文学科是联系生活最为紧密的学科。也是与学生的思想有直接交锋并时时撞击出火花的学科, 语文教师对现实的关注、了解程度, 对现实所持的观点、态度, 明显地影响着学生。看问题是偏激偏执, 浮泛肤浅, 还是客观辩证、洞若观火;是人云亦云, 以讹传讹, 还是见解独到, 睿智精辟,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成长的质量, 决定着能否使他们自觉地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去表达自我的创见, 去磨砺自己的思想。总之, 在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生命气质为重要目标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以一个“生命的感受者与思考者与传递者”的身份, 以自身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情感与睿智的思考, 给学生以终身的影响。

诗人余光中曾说过:“美丽的中文不老。”“不老”, 正是因为我们的文字重意合, 是意趣、情趣、理趣的美丽结合体, 在思想和文采上达到了既深刻又美丽的境界。“不老”, 更因为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触发自己的情感和生命感悟, 使千年的文字延续它不竭的生命, 并不断新生活泼新鲜的气息。所以语文教师的经典形象, 首先是十分文艺的, 同时, 要秉承中国文人的忧国忧民胸怀, 肩负传承与振兴中国文化的艰巨使命。任价值天平的指针不断左右浮动, 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等等冲突中, 让自己儒雅沉实的身影如大树一样, 深深扎在碌碌红尘。

生命语文 第2篇

教学目标

●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

年,共计35万字。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读几遍就读几遍,达到目标为止。

2、小组合作学习,抢读生字生词卡片,比一比谁认识的生字又快又多,请优胜者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轮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全班交流:请一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识字成果,再请一个小组朗读课文,其他小组评议。

三、整体感知课文

1、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出示思考题: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2、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1)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2)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3)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四、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第二课时

一、温故导入

1、朗读课文

2、自主品读:轻声吟读,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反复读。

二、研读与赏析

1、师: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2、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生之欲望生命意义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价值

心跳生命珍视奋斗

3、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1)“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2)“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3)“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4)“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5)“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三、体验与反思

1、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2、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四、作业

1、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语文教学应该用生命去温暖生命 第3篇

生命是教育起点,也是教育终点。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但学生却没有那种被摇动、被推动,更没有灵魂被唤醒的感觉,却感到越来越像工厂流水线生产的同样的产品,生产力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学生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教师大多没有承担起灵魂导游者的责任,更多充当的是知识的灌输者。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担当起引导学生灵魂的责任。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这种情怀是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教授说:应该从生命教育起始,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作为教育的三大基本模式。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本。教育是生命的主要历程,它基于自然生命,在现实的生命之中,追求生命的完善。生命是教育起点,也是教育终点。要加强对学生敬畏感和幸福感的培养。培养敬畏感,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对自然的亲近,对崇高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敬畏之情的话,就很可能成为一个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约束的人、一个缺少憧憬与精神追求的人。在学生阶段,应该让一个人真正感受到成长是幸福,不断超越自我是幸福,克服困难实现了教育目标同样是幸福。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指出: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

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生命教育的途径是: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在鼓励中建立自信,在合作中培养诚信,在欣赏中赢得自尊,在原谅中学会宽容,在分享中学会给予,在信任中学会自律。复旦大学顾晓鸣教授说:不少教育及心理学家把造成青少年轻生的原因概括为如下四种因素:1个人心理因素。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渠淑坤教授认为:自杀的人一般性格都比较内向,具有自卑、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固执、敏感多疑、心理闭锁等性格特征。这种偏执性人格,常会导致当事人对事物产生歪曲的认识以及消极悲观的情绪。自杀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自私的不计后果的表现,是对现实的逃避。2教师因素。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部部长宋挂英说:教师与学生之间人格上的不平等关系是受中国几千年来伦理纲常的深刻影响而形成的。目前的普遍问题是教师教育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对学生心理缺乏足够的认识。教师迫于升学压力,往往只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3家庭因索。“望子成龙”的思想在一些家长心中根深蒂固。家长溺爱孩子,一切事情均包办代替,造成孩子缺乏独立性。或者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刺激,产生人际交往的恐惧、不安全感等心理,形成不健全的人格。4社会因素。经济的发展与萧条、政治动荡、贫富差距、竞争压力、恋爱关系等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上的冲击及刺激,心理承受力差的人这时候就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语文新课程呼唤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唐海渡教授指出: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倡导关注学生整体生命发展,它是指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培养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爱,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语文生命教育的主体是个体的人,其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语文教育生命观认为学生不仅是认知体,更是生命体;不仅是认知活动,更是生命发展的活动。因此,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发展,尊重学生的生命活力,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建构生命之信仰。实施语文的生命教育,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在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生命世界的同时,引领他们多层次地认识生命之本质,探求生命之意义,建构生命之信仰,实现生命之和谐,最终实现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教育,从广义上讲,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精神上不断丰富、崇高的过程。精神生活的丰富得益于学生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首先,要增加课外阅读,特别是经典名著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吸取前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营养,深化对历史、人生和社会的认识,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的空间。同时阅读还有利于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在不断熏陶中,个人的文化人格、生命厚度得到了延伸。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多开展一些供学生展示、锻炼自己的活动如演讲赛、艺术展览、辩论会、讲座等,多组织一些学生社团,如文学社、书法协会等,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学会合作,体验成长历程中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把“生命”作为作文教学的思维原点,就意味着作文教学的思考应从生命的思考开始,建立起独特的作文教学视野。从“自觉”的角度构建作文教学的生命之维,要探究这一崭新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领域,我们不妨重读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教学的一系列著作论述。

“去生命化”:当下作文教学的困境。审视当下的作文教学,许多师生大都致力于所谓考试的“人格文”“高分文”“保险文”,形式主义训练充斥作文课堂,致使学生作文多了匠气,少了灵气;多了雷同,少了差异;多了范式,少了创新。思想和智慧的灵光荡然无存,作文的本质已异化为对分数的追求,绝大多数学生多年的作文学习仅是为了应付中考、高考,以致作文教学多年来高耗低效,陷入困境。有专家认为,古今中外,最好的文章都是为“生命写作”,而不是一种为生存的写作。其实,从记录生命成长、抒发真情实感等角度看,写作就是人生。一个没有写作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完全的人生。诚如叶澜老师所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识字,都要练习写作,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捐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只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去生命化”的作文教学急功近利,漠视生命的存在,丧失了写作的本义;生命的场的写作,就是“生活本身”,就是生命的言说,既“立言”又“立人”。

教学反思:教师应该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灵魂的导游者。作为传统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单独拥有权利,学生要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很少受教师的关注。有一位教育家针对这种教育状况作了逼真的描述: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一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

生命语文 第4篇

然而,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 总有着一些无奈而又痛心的事:灵璧四中的女孩因父亲几句责骂, 喝药自杀;女神童覃瑶自杀;徐力弑母事件;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这些生命之花还没绽放就失去了原有的绚丽光彩, 甚至这样一个个凋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震惊、痛惜之余, 更倍感生命教育的刻不容缓。

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学呢?

“就语文教育来说, 唤醒的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文化的对话和交流、感悟与体验来建构人格与灵魂, 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在心魂震颤中生命得以升华。”因而在教学过程中, 紧密结合文本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学生对话、交流, 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 多途径渗透生命教育, 多渠道去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首先, 阅读中鉴赏感受

阅读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心灵活动的主渠道, 是读者与文本活生生的心灵对话。而“立足于学生的阅读体验”, 则是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学生所接触到的文本资源, 大多是生活的一种折射, 本身就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主义方面的内容。无论诗歌、散文都充盈着自然美、生命美、人性美。它的魅力在于真实, 真实地揭示客观世界的某一本质, 体现人们的某种真情实感。所有这些恰恰就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人文主义闪光点, 是思想的范型、道德的范型, 是我们生命教学资源。如朱自清《背影》是父爱的范型, 胡适《我的母亲》则是母爱的范本。阅读中学生可以通过真实阅读调动真情去感悟、去赏析, 去解读出作品的丰富意蕴, 从而得到心灵的愉悦净化与美的思索启迪, 激发对生活的兴趣;对文本中的信息、故事、案例的分析, 发现其中的奥秘, 而一旦豁然开朗, 就会在脑中留下鲜活的印象, 从而下意识地仿效。在这长期的不间断的阅读中, 实现对学生的人性滋润, 促进学生心灵的变革与成长, 精神的发展和提升。

其次, 课堂上对话交流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 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 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不同学生有着自己对阅读的期望和对阅读的态度, 他们迥然不同的知识经验、态度及价值观, 必然会导致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出现“见仁见智”的反应。对话则将他们不同的见解、感受表达出来。这样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反思, 在结果中实现升华。

比如, 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 就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让学生联系自己或他人生活实际, 谈收获, 说启示。畅谈现实的你在此之前如何对待挫折、困难。学完课文后, 你又该如何对待。在这个课堂上, 一个女同学把这首诗送给了班上一个不爱说话的女生。原因是这个不爱说话的女孩是个孤儿, 孤独自卑, 从不敢奢求别人什么。当她站起来接受同学的赠礼时, 感动得热泪盈眶, 说一定从阴影中走出来, 一定要像丑小鸭一样振作起来, 珍惜现在, 她们的这一做法赢得了班上的阵阵掌声。就这样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讨论争辩、激烈的思想碰撞, 增进了对生命意识的情感体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认识。师生间、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可以使他们明白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增加生活的勇气。

再次, 作文中沟通引导

语文学习中的交流, 其实还有一个途径, 那就是通过对日记、作文的批改达到目的。对很多老师来说, 这可能是一块未开垦的荒地。为什么那些花季少年离开我们之后, 我们才感到震惊, 那是因为, 我们一直都未触及到他们的内心。我们不知道他们内心的想法, 不知道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对生命的认识。所以, 作为老师, 洞悉他们的内心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跟学生交流。日记、作文是孩子倾诉的一种方式, 我们的老师不妨做一个倾听者, 一个引导者, 通过日记、作文跟他们交流。一位语文擅长而数学较弱的女孩, 面对数学竞赛老师对部分同学的辅导, 又气又恨, 在日记中写到“我恨武老师, 恨自己没用, 恨他们。我受不了, 真的受不了, 我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 只到死后才被人发现”。“你把名利看得太重, 这样, 走到社会上你也会很累。凡事平常心, 为什么拿你的短处比人家长处呢?你有很多独到之处, 比如语文”。后来她又在日记中写到“我不够聪明, 不够努力, 我真的好讨厌自己。我并不祈求您看重我, 但至少不讨厌我”。“在我的心里, 你很优秀。你善于思考, 令老师佩服。我为什么能说出你的优点, 那是因为你在我的心里很重要。”在这不断地交流过程中女孩的心结逐渐被解开, 觉得自己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至少在老师的眼里。那种自卑落寞慢慢地被洗涤一空。“一旦教师开始倾听, 就意味着一种迎接和承纳:不是把学生作为学生来接纳, 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这种接纳也表明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 这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 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倾听是交流的前提, 你可以用一种独特的批语或留言跟其交流, 让学生读起来心灵为之震颤, 感受到了你对生命的尊重。以此去解开他们心中的症结, 去扭转错误的意识, 去唤醒学生生命成长的觉悟, 促进生命的成长和发展。

最后, 活动中体验感悟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 我们可以挖掘家庭、学校、社会等生活资源, 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的实现提供契机, 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意识提供一个平台。开展多种形式语文实践活动, 走出课堂, 走进大自然, 走进社区, 走进生活, 去切身感受生活的美好, 生命的美好。例如, 实践活动《让世界充满爱》中, 学生走进了敬老院、福利院, 走近了农村留守老人和失学儿童。通过对这些人的了解, 他们意识到了这个世界上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苦难, 意识到他们是很幸福的人, 明白了生活的美好, 从而懂得了关爱和珍惜。

渗透在语文新课标中的人文思想的教育, 正是语文课在新课标理念感召下的“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基点与归宿。通过生命教育, 培育普世情怀, 彰显生命价值, 充分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意义, 完善自我独立人格和社会群体人格。“我们语文老师不是学生言语生命的屠夫, 而应是言语文化精神的传递者, 是新的生命的接生者和守望者。”让我们借助语文这一载体, 让语文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去, 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让语文扬起学生的生命之帆, 让语文点亮生命。

关键词:鉴赏感受,对话交流,沟通引导,体验感悟

参考文献

[1]黄行福.言语生命素养教育》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3]《生命教育在中学萌芽》《世界教育信息》.2002年第1期

[4]王学凤.《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语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字句,并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4、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有限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重点字词的剖析,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能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举例说一说什么是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表现;

3、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频导入,复习回顾:

1、师:课前,先请同学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一段音乐。

(播放音乐)

师:说说看,你听到了什么?

预设:生:我听到了婴儿啼哭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婴儿嬉笑的声音。

2、师:同学生听得真仔细,听了刚刚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生:婴儿刚刚出生时在大声啼哭;婴儿开心的笑了。

哭声和笑声昭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3、评价语:是啊!随着一声“哇、哇”的啼哭声,一个小小的生命便降临到了这个世界。都说生命极其宝贵,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都说生命及其短暂,因为人生在世,不过百年。

4、师: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敬意和深情,走进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生齐读课题)

师:你发现了吗?这个课题和我们之前读到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自由回答)

师:也就是说,这个课题中出现了两个词语,而且这两个词语是?

生:相同的。

师:是同一个词语的重复,对吗?

生:对!

师:说得真好!那像这样的题目,你会读吗?谁来试试?

(生举手来读)

师:他会读!从他的朗读中我听到了强者对生命的热情的呼唤!像他这样高声的读(全班齐读)谁还想试试?

(生举手来读)

师:他也会读!从他的朗读中我听到了强者对生命的不屈的挑战!像他这样大声、有力的读。(全班齐读)

5、评价语:是啊同学们,读书就是要这样,读的有味道,读出自己的理解。

6、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8课,有感情的、大声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把句子读通顺。在读的过程中,请你仔细的想一想:课文用了哪几个具体的事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请你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PPT出示提示):

体会句子的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

抓住标点符号体会

通过联想或想象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生自读课文并思考)

师:刚刚看到很多同学读的声情并茂,老师都被感动了!现在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课文用了哪几个具体的事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呢?(学生举手回答)

师板书: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心脏跳动

二、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一)学习飞蛾求生部分:

1、师:同学们,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心脏跳动,其实是三件极为细小、极其普通的事情,可是它们却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这三个故事想一想:这三件事情中的那些句子最能额、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请你用直线在文中画出来;如果你对这个句子有很深的体会,可以再旁边写一写,也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自读课文后,小组间带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2、评价语:刚刚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在认真的做批注,真好!读书就应该有这样良好的习惯。

3、师:文中那哪些句子最能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呢?接下来,让我让我们一起走进“飞蛾求生”的故事。

(学生自读有所感悟的句子)

PPT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忍不住放了它!”

4、师:“极力”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预设:生:用尽全力

5、师:说得真好!飞蛾那种极力求生的欲望让作者没有想到,让我们也没有想到。请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放了这只原本讨厌的飞蛾呢?

预设:生: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使杏林子忍不住放了它,因为作者感受到了飞蛾求生的欲望所以放了它。

6、师:同学们,飞蛾为了求生,它竭尽全力,可是若要结束它的生命只需杏林子的手指稍一用力,就在这天差地别的力量悬殊面前,飞蛾却极力鼓动着翅膀、奋力挣扎,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此刻,我想问问你们:知道飞蛾的生命有多久吗?

(生自由回答)

师:九天!飞蛾的平均生命只有九天。为了这短短九天的生命,这只小小的飞蛾在杏林子的手中挣扎,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为什么这只小小的飞蛾会做如此挣扎?

生:它想活下去。

师:说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假设一下,如果此刻你就是那只飞蛾,会在心里怎样鼓励自己活下去?

(预设3名学生说)

7、评价语:飞蛾想尽一切办法求生,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杏林子震撼,此刻杏林子清楚地感受到:握在手里的不仅仅是一只飞蛾,而是一个不屈的生命生命!

8、师:此刻,杏林子也完全明白了,生命就是(出示PPT):

飞蛾极力挣扎的身影

飞蛾极力鼓动的翅膀

飞蛾强烈的求生的.欲望

(二)学习瓜苗生长、静听心跳部分:

1、师:默读第3第4自然段,你能用前面的方法找出重点词句并加以体会吗?(预设1名学生找句子)

2、出示重点句:“那小小的种子里……仅仅只活了几天。”

3、师:读着读着,有没有一个词跳入你的眼中,让你特别有感受呢?

预设:竟然——感受是?可以用什么词代替它?

竟使——感受是?

师:此处连用两个相似的词,说明了什么?

预设:作者没有想到,出乎意料。

4、这粒香瓜子的生长环境会是怎样的?(没有阳光,没有泥土)

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不屈向上,茁壮生长)(板书“不屈”)

从哪里感受到的?(冲破,坚硬)

揣摩“不屈”“顽强”的意思。

5、师:此刻,面对墙角的这株香瓜子,杏林子的内心情感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不可思议

震撼/震惊

感动

师:所以,杏林子站在墙角看到了这样几句话:(PPT出示,生齐读)

生命是傲然挺立的小瓜苗。

生命是冲破坚硬外壳的勇气。

生命是不屈向上的决心。

6、师:一株小小的瓜苗尚且如此,那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静听心跳这一段你还找到哪些句子?你的理解是?

师板书:对自己负责。

(预设1人找)

7、出示重点句子:“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8、师:我们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法学习,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这句话中有哪两个关键词?

(“使用”“糟蹋”)

9、师: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同学们说说,哪些行为是在“糟蹋”自己的生命?

(生自由说)

10、师:看来大家的确理解了“糟蹋”这个词,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糟蹋”。作者怎么写出了这样的句子?作者是怎样“糟蹋”自己的?

(师简述:当时杏林子忍受着剧痛,生不如死,于是她自杀,但是被医生救活了。)

11、师:现在你们知道课文中的“糟蹋”是指什么了吧?那么该如何好好使用我们的生命呢?

(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12、师: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告诉大家?

(生个读)

预设:自豪——自豪地读

激动——激动地读

兴奋——兴奋地读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自豪、激动、兴奋的心情一起告诉大家,告诉全世界。

(生齐读)

师:所以,作者对自己说:我要对自己负责,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让我们读出作者的态度!(生齐读)

13、师:在“好好使用”和“白白糟蹋”之间,杏林子坚定地选择了前者,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一共写下了四十多部作品,有小说、有散文、还有剧本,这四十多本作品的出版,使她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还将一生所得的稿费全部损出来,成立残障基金会,帮助了100多万无助的残疾人。杏林子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对自己负责”的庄严承诺,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出示课件)

三、回读课文、升华情感: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生命是什么?

(生自由说)

2、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说,同学们课后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下来!

四、总结全文,教师小结:

1、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由衷的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兴荣,因为顽强拼搏而茁壮,因为负责、珍惜而充满魅力,这就是生命。

2、师:让我们时刻告诫自己:(出示PPT)

诗意,语文的生命所在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意;王菘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语文教育更是如此。于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提出了“诗意语文”的理念,让师生在语文的大地上诗意的栖居。

王崧舟老师具体是这样解释诗意语文的:就是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促进其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也就是说,诗意语文要求我们既要诗意的教育,又要还语文以诗意,在诗意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主观体验和感悟,从而让他们更好地以诗意的状态

生活。

一、诗意地教语文

王崧舟老师讲:“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那么,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呢?我们知道,语文学习并非是单纯的语言技巧学习和语言技术训练,不能仅仅关注语言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感悟学习和体验学习,即感悟、体验语文的文化内蕴和它所包含的文化精神,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和技能训练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建构、文化精神的涵养。(《用语文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灯》)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需要全心投入的精神状态,一进入语文课堂就要全然敞开自己的生命去拥抱语文、拥抱学生,诗意语文要求的就是这种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全然放弃老师的架子,把自己的灵魂和生命放到文本中,与学生一起探讨文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也就是说,教师心中要有一个语文的概念,在教学的时候,要与文本内容浑然天成;教学不是所有参考资料的集合汇总、分析整合,而是用自己的独特感悟和体验去教学,是率性自然的,从而使学生的潜力和思想在课堂中得到了尽情的展露和释放。同时,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和体会会更深,对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感受会更强烈,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民族品格和民族意识,为生为中国人而自豪!

二、教出语文的诗意

语文本身就是有诗意的。从王老师这套发展学生语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感受言语,触发语感;品味言语,体悟语感;积累言语,积淀语感;运用言语,习得语感。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本身的诗意不是外加的,不是贴标签式,而是语文的本色。言语性就是语文的本质属性。

首先,在对话中触摸文本的灵魂。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感悟文本材料,在文本对话中感悟和理解作者的意图,在体验的过程中,从“此岸”到“彼岸”,与创作者达成思想上的共鸣。当然,阅读务必要充分、具体。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本,在教师的范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从一开始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读出“味道”与“感觉”,读出了征程的“画面”与故园的“情景”。当学生初步感受文本、读出味道与感觉之后,王崧舟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力的声音范读课文,将抽象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变成立体的有生命的形式,表现出词的精神和生命,启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带着情感走进“征途”与“故园”,读出画面与情景。当学生融进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时,王老师再次启动了他情感充沛的范读,强化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走进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这样文章就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了,学生将不再陌生,而变得非常熟悉了。正如王崧舟所说:“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阅读过程是一个‘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在对话中体验人生的种种况味,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心灵鸡汤、精神元素。”高度概括了阅读的功能和作用。

其次,在情境中激发想象,培养语感。通过朗读课文,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文本的流动和生活之美。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二泉映月》时,运用催眠式的想象情景,请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的语言描述:“也许,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阿炳独自一人走出家门,或许这是一个酷暑的下午,阿炳独自一人走出家门……你看到了什么?请把看到的写下来。”孩子们放飞想象的翅膀之后,就可能贴近文本的意境,走进作者的心灵,更好地领悟文本的意义和内涵。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感悟文字,理解文本的方法,学会了如何与文本对话,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更好地解决有关此类的问题,做学习的主人。

最后,在生活中追求理想,建构心灵,实现自我。诗意体验,是一种高峰体验,实现自我的人,常常都有这种高峰体验。如郭沫若在创作《女神》时的高蹈状态,非寻常感悟所能企及的,是一种“疯子式的智慧”。好多学生是非常有主见的,但在考试的压力和老师的规定性的教育之下,学生的这种欲求和能力被遮蔽了,他们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出来的作文也是干瘪的,毫无生气的。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给学生以主人翁地位,让他们敢于表现自我,乐于张扬自我,喜欢挑战自我,这样的学习才是成功的,学生才是可爱的。

三、追求诗意的人生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关怀生命。换句话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教育我们学会更好的生活,活出个性,活出光彩。王崧舟老师是这样阐释语文和生活的关系的,“语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语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语文唯一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应该从语文中学习一种态度,一种乐观豁达、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以一颗平常心,以一份平和的姿态,看待人生;学习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奋发进取的求善精神。人生应当是诗意的,在诗意中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诗意,既有“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情壮志,又有“白发渔樵江渚上,笑谈秋月和春风”的潇洒情怀。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关注生活,关怀生命,体味人生百态,做一个性情中人,这也是教育的职责所在。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是非常符合教育目的的,也是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特点的、可操作性强的教育方法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生会更加游刃有余的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诗意的栖居在学习的家园里。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J].中小学语文论坛,2005(10).

[2]王崧舟.“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的探索.

[3]王崧舟.沉醉后的感悟—王崧舟语文教学感言.

[4]叶澜.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J].教育研究,1997(9).

[5]王崧舟.诗意语文,追寻生命化教育的境界.

[6]李振村.生命,因语文而精彩——特级教师王崧舟成长剪影.

生命语文 第7篇

《新课程标准 》指出: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2]。 以人为本,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这是新课程课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利用课本中丰富多彩的内容, 充分挖掘教材, 在文本、阅读、作文中渗透生命教育, 实现“文道统一”。

一、文本教学中蕴含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依托文本, 通过对文本的学习, 激发学生情感, 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达到自我教育。

情感的一个特征是情境性。 “触景生情”, 即有了一定的情境, 人的情感才会萌生。 在学习《在大海中永生》一课时, 我先播放了一段送别邓小平同志骨灰的珍藏视频, 当音乐响起, 看到成千上万的人都拥挤到街上来送别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时, 孩子们也受到了感染。 此时, 再来学习这篇课文, 孩子们就很能感受到当时将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入大海的悲壮之情, 感受到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况, 感受到一个伟大生命的魅力。 又如在学习《艾滋病小斗士》时, 我们首先看了南非生活环境和遭受艾滋病的当地儿童的一组照片, 让孩子们在震惊的同时, 也深深地感受到与他们年龄相仿的艾滋病小患者所遭遇的痛苦与折磨。 在这种情况下, 再认识小恩科西, 他能坦然面对生活, “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 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孩子们不仅对恩科西油然而生敬意, 而且学会了面对生活困苦的一种态度, 使他们更加珍爱生命, 珍惜健康、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二、阅读积累中领悟的生命教育

阅读为孩子打开一扇世界之窗, 多读书、读好书, 成为训练语感, 激发想象、积累词汇, 陶冶心智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通过阅读规范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可以使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也是我们寻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最有意义的探索。 好的书本中惹人喜爱的主人公、引人入胜的情节、激动人心的故事等吸引着孩子们, 潜移默化地教导他们懂得珍惜时间、真诚待人、不畏艰难、热爱生命等生活真谛。这样不仅帮助孩子积累了词汇和知识, 而且培养了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实在是一举两得。

道德发展是人的精神生命整体提升的过程, 对它的评价涉及知、情、意、行等多个方面。 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创设道德情境, 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自主感受和体验[3], 并通过与相互间的交流形成道德认识, 让学生进入情境, 将心比心地感受文本主体的内心经历与喜怒哀乐, 感受羞愧、同情、怜悯、悲伤、幸福等情感, 陶冶善良的心灵, 培育不泯的良知, 加深对自我内心体验和认识, 追求不断完善与超越。 如在上学期我给孩子们借阅了《小王子》, 全班阅读之后, 大家坐在一起进行交流, “你喜欢小王子的什么? 为什么喜欢? ”“读完这篇小说之后, 你的感觉如何? ”“这篇小说赞美了什么? ”“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同伴间交流与评价, 他们对《小王子》的认识更加全面, 同时, 在不断对自己的道德判断有一个重新审视和评定的过程。他们认识到爱与责任, 感受生命的真善美, 用孩子们的视角探求生命的“本真”。

三、作文写作中渗透的生命教育

韩愈强调:“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业。 ”育人工作不仅仅是课文学习和阅读教学中的任务, 作为语文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文课中的德育教育也不可忽视。 作文学习往往要调动各种感官、 感情及表达能力, 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学生在观察、分析、感受事物进而提笔创作的一系列过程中, 必然会触发种种思想感情, 对所写事物产生并表达出一定的见解或评价[4], 这些见解或评价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学生的喜好和态度, 这便是文章创作中经常出现的“借物抒情”、“借物言志”等的初始阶段。

学生总爱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但多半是一时兴起, 出于好奇, 并不注重观察活动过程, 了解周边环境和身边事物, 这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观察, 抓住事物的特点, 思考事物与人、与环境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写出具体、感人的文章。 如在教学习作“秋天的树叶”时, 我在午间休息和活动课时带领孩子们收集各种树叶, 孩子们发现原来校园有千姿百态的树木和形状各异的树叶, 他们兴奋极了, 不停地跑过来向我展示他们收集到的与众不同的树叶, 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引导他们观察树木和树叶, 想一想, 不同季节树叶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这个树叶不同在哪里? 它的形状像什么……通过这一活动, 让他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神奇, 春夏秋冬的变化, 感受不同生命的精彩。 又如在学习习作“喜怒哀乐”时, 孩子们事先准备好一张过去的照片, 上课前我在黑板上画上喜、怒、哀、乐的表情, 让孩子们回想这张照片背后发生的故事, 然后把照片贴在相应的表情边, 接着小组内讲述自己照片背后的故事, 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给大家讲他的故事。 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充满兴趣和乐趣, 通过这一小游戏, 孩子们都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有趣或难忘的事, 感受的成长的乐趣、生活的丰富多彩抑或同伴间的友谊、父母教养的不易……

课堂教学蕴含巨大的活力, 让语文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 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 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 师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 才会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激情和成长, 才会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张扬。

参考文献

[1]蔡蓓.浅谈生命教育的发展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04) :1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3]潘慧郁.撑起德育教育的一片天[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3 (35) :99.

生命语文 第8篇

一、语文学科与生命意识

所谓生命意识, 就是主体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依据先天禀赋, 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在教学论的范畴中, 生命意识可以理解为优良的品格、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我们的教育如果灌注以生命的血液, 便能从知识化转向生命化, 而字词句便显得智慧、灵动, 勃发盎然生机。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也许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吧。

二、生命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 古诗文中见生命

在我们学过的很多古诗中, 都渗透着生命意识、珍爱生命与生命价值。李白、文天祥、范仲淹、苏轼等, 他们的很多作品就是生命教育的典型题材。他们这些古诗文所表现的生命意识内涵非常丰富, 我们可以借先贤们的伤时感怀意识来认识古人的生命意识。

汉乐府《长歌行》中, 将“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等鲜明形象中。而学生通过这些易感形象、自然规律中不难感悟到时间一去不复返, 要好好珍惜时间、利用时间, 而非等到“白首方悔读书迟”再来回肠寸断。如何把握生命中的光阴?已经给了很好的答案。

生命, 不仅是个存在, 关注生命的同时还要去挖掘生命中的精彩价值。而体现生命意识的古诗数不胜数, 关键是学生要从语文的教与学中去发现生命的存在及感悟生命的意义。

(二) 现代文中悟生命

著名教育家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所以为教育, 正在于它是对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 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一篇文学作品, 绝不是字词句简单的拼凑, 而是一朵流淌着生命之泉的涓涓细流所孕育出来的富有生命魅力的奇葩。

1. 花草树木皆生命。

当我们深入到朱自清的《春》的艺术境界时, 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 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 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伴着轻松愉悦的轻音乐,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朗读, 让学生说说课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所给的感受。学生自由读了两三遍后不难发现——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然后让学生各找出一句来印证这个特点。“一切都刚像睡醒的样子”, “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通过用词, 修辞等方法引着学生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 便会发现, 花草树木也似人, 是有生命的, 一种散发着青春活泼的美丽奋发的气息。于是, 生命的意识便从现代文课堂中慢慢苏醒。这群活泼烂漫的学生, 不正是朱自清笔下的这片充满生命力的小草吗? 通过朗读, 品位, 让学生也似春天中的花草, 蓬勃, 奋发, 向上, 带领他们爱上春天, 爱上生活, 爱上生命!

2. 底层弱者需同情。

在上《老王》之前, 我与学生有意聊起身边的“可怜之人”, 问学生:你同情吗?准备怎么帮他?话题打开后, 学生了得异常激动。

于是, 借此机会, 我就把话题引到对弱者, 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上来。她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但至少是靠拾取垃圾维持生活的, 这不一定是懒, 因为每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生活方式不同, 但不管如何, 我们最起码要尊重她, 不能因为她是弱者而表示不屑。由此, 引入到《老王》中, 通过读并找老王的善良及作者的善良之处, 说说从作者夫妇俩身上学到什么, 再读最后一段中的“愧怍”一词, 引导学生考虑, 作者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为什么还要愧怍——很大原因在于作者以他的同情羞辱了老王脆弱的人格。所以除了学生能找到的“善良”之外, 还要把学生引导尊重弱者, 尊重生命的高度上来。

(三) 写作中思考生命

写作是了解学生对事物、社会认知程度的最好体现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写读后感或作文的形式来表达对生命的认知和思考。

学习《老王》后, 甲学生写道:“原先以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关键就在于一个‘恨’字。现在发现是我远离了人性中最基本的感情了——同情。”我有学到了一点为人处世的方法。

乙写道:“《贝壳》告诉我们,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但是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发出无限的光彩来, 这才是真正的生命!我今后也将以这种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 可以真正地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尊重生命, 体现生命价值。语文知识落实了, 人也开始慢慢懂事了。

三、总结与反思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它不仅肩负引导学生接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重任, 还肩负着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重视生命、尊重生命与价值体现的重任, 简而言之便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生命观, 价值观。通过以上实践, 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生命得以重新审视, 也让我们自身对生命意识得到莫大的提高, 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参考文献

生命语文 第9篇

首先, 课堂上, 教师要树立全体意识, 即必须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 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当前的知识水平, 然后分层次地设置问题, 有步骤地开展课堂教学, 这样才有望唤醒一部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信心。后进生大多是学困生, 由于成绩靠后而往往得不到教师的厚爱, 甚至有时老师会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和挖苦讽刺的语言, 这种做法不但不能转化他们, 反而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他们被冷落、被嘲笑, 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不良心态, 丧失了前进的信心, 厌学甚至厌世。所以我们应该更关注后进生, 更赏识后进生。

其次, 加强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与合作。这就要求课堂上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要注意课堂的点拨和引导, 促使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身体验与自我价值观, 能动地去认识知识, 并改造知识, 内化知识, 形成富有个体特征的知识体系。这样, 学习的过程才变得有滋有味, 有活力, 有生命, 进而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 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再次, 从阅读中珍爱生命。有人请教美国一位著名的成功学家:“如果我的事业失败了, 我该怎么办?”他说:“你阅读吧。”“如果我失业了, 怎么办?”他说:“你要提升自己, 你阅读吧。”“如果我失恋了, 该怎么办?”他还是说:“你阅读吧。”是的, 让学生爱上阅读, 乐于与书为友, 一直是我语文教学的追求!因为, 我觉得爱读书的学生不会孤独, 爱读书的学生向善, 爱读书的学生是文静的, 爱读书的学生是浪漫的, 爱读书的学生是富于想象的, 爱读书的学生是快乐的, 爱读书的学生在精神上是富足的!爱读书的学生对生命是积极的!在教学实践中, 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尽可能多地涉猎课外读物, 还要把所学课文 (除了要求背诵的课文外) 每篇至少读五遍以上, 并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阅读竞赛以激励学生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量。

略论“生命语文” 第10篇

一、“生命语文”的提出

语文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生命缺失的现象。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精神的, 而儒家更关注的是人在社会中的现实存在, 他们往往过于重视人在社会中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定位与调适合作, 而不太重视个体存在状态的自由与真实。用一句不太确切的话来说, 他们习惯于以“共性”为不言而喻的前提, 而不习惯于以“个性”为不容置疑的依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教”的释义如下:“教, 上所施, 下所效也。”教育就是一个由外而内的注入、灌输过程, 教师只是将其当做谋生的手段而不是自身生命的重要历程, 学生沦为被动的承纳者而遮蔽了个体生命的光华。科举应考、八股取士更是将对生命的漠视发展到了极致。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 纯“工具论”把语文视为与其他非人文学科一样的应用性学科, 过于强调语用功能, 导致中学语文教学深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 已经越来越偏离方向, 滑向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的深渊, 忽视人的生命性, 忽视教育的生命价值, 忽视语文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价值。语文教育陷入要么顾此失彼、要么非此即彼的泥潭之中, 日复一日地重复与单调乏味消磨师生的生命情趣。语文教学成了非生命载体知识的简单转移或搬运过程, 没能真正走进人的生命, 与人的精神、心灵、生命和生活越来越疏远。

针对语文教育现状, 我们依然对它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完善生命人格上的无力感到忧虑, 生命在语文教学中依旧缺失。为了重构语文的“生命”, 湖北省优秀青年教师熊芳芳在2003年7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发表论文《生命语文》时, 首次公开提出“生命语文”, 开启了语文教育的新境域。2009年4月她开始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主持“生命语文”写作专栏, 并写了《生命语文》一书, “生命语文”在全国影响越来越大。

二、“生命语文”的内涵

语文教学本真的内涵就是使学生认识生命, 并引导他们领悟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 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熊芳芳认为生命语文就是以生命为出发点, 遵循生命的本质属性, 与生活牵手, 让生命发言, 让语文进入生命、唤醒生命, 并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 是为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美丽和宝贵, 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 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 使生命变得更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而进行的语文教育。生命语文是为生命而为的教育, 也是用生命而为的教育。[1]

可见, 生命语文基本含义包括三点:首先, 关怀人的独特性。生命语文认为,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份无与伦比的礼物。生命语文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 让不断发展的语文素养成为学生生命的独特符号。其次, 尊重生命的个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生命语文拒绝“一刀切”的发展模式, 提倡以人为主体, 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差异、思想, 注重激发其个体性、创造性, 扬长避短, 因势利导, 成就每个生命的卓越。最后, 相信生命的潜在性。生命具有超越生命的能力, 生命过程是不断超越生命本身、不断发展自身的过程。语文学科的各项训练使人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存在。生命语文“呼唤”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创造有助于生命安全、生命涌动、生命舒展、生命创造的环境, 营造崇尚开放、民主、多元包容的氛围, 让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灵得到解放, 语言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人格得到最大的自由, 让学生觉得每天都有进步, 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超越自我、超越生命的过程。

三、“生命语文”的特点

语文潜隐着生命的血脉, 流转着生命的光彩,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正如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所说:“国语不是训治之学, 而是活的思想问题, 是川流不息的生命。”[2]熊芳芳在《生命语文》中提出了生命语文的两大特性:生活性, 与生活牵手;生命性, 让生命发言。生命和语文的结合构成了生命语文独特的特点。

(一) 三位一体

语文的生命包括教师、学生和语文课堂的生命。富有生命性的语文不是静态的, 而是教师、学生和课堂之间的一个动态过程。这种动态生成性使得生命语文有其独特的价值。钱梦龙提出“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 充分表明了语文教学不能仅仅立足于一个角度,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学生、课堂是密不可分的。“生命语文”是用生命而为的语文教育。对教师而言, 是从教育的手段和过程来说的。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仅是在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 甚至不能仅仅用自己的爱心与奉献教育学生, 而必须用整个生命教育与影响学生。老师与学生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全方位地学习语文, 又从语文中得到丰富的生命。在语文学习中, 师生都是以平等的生命体的身份出现, 自由交流, 相互理解, 相互欣赏, 共同推进教学。这样的教学, 是生命和生命的碰撞, 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其过程充满不确定因素, 充满新的可能, 这种过程本身就散发着生命的热力。在充满生命力的教育生活中, 师生生命意识的唤醒、创造行为的展现都成为可能。“生命语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感悟语文和自身的生命;使教师实现教学目标, 体现生命的意义;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创造出生命灵动的课堂。

(二) 文道合一

语文是对日常平淡的无意识的生活的一种抛弃和对诗意生活的一种发现和创造, 语文的存在就是要从纷繁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 就是使学生在真实的生命体验中向往生命的辉煌。文采是语文的生命之一, 富有生命力的语文必定是极具感染力的, 语文的感染力离不开美的语言。另外, “生命语文”是为生命而为的语文教育。对学生而言, 是从教育的目标和职能来说的。“生命语文”的教育目标不再仅仅指向字词句的获得、对语法的操练, 不再是对课文的肢解与分析, 更强调生命性的感悟与表达, 是为了丰富个体生命的内涵, 为师生展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这样的语文教育能够成为生命成长的摇篮, 成为个性张扬的天空。因此, 生命语文既体现着语文的诗意美, 又体现生命包含的规律。

四、“生命语文”的实施策略

生命语文实施的策略在于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生命和用语文开启教学的生命。

(一) 用语文, 激发学生的生命。

1. 用语文唤醒生命意识。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曹明海认为, “生命语文”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教育”。因为语文教育就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汲取文化营养, 获得人生经验, 充实生命内容, 达到生命与人性的“全面唤醒”。关注人的生命, 关键要让学生个体在生命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对生命的认识和观点。生命是可贵可爱的, 需要珍视、爱惜;生命是脆弱的, 需要用心呵护;生命并非一路坦途, 其中一定存在很多个体无法摆脱的困境, 需要深刻领悟其艰辛;生命是有个性差异的, 要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尊重他人生命存在的权利;生命有着丰富的内涵、更高的价值和更深蕴的意义, 需要以自身力量克服困难、超越忧患, 在与命运抗争中自我体认、不断探求。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语文教学需要紧扣文本材料, 深挖文本的生命意识, 将“生命”视作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如《再塑生命》中的海伦·凯勒, 一位因病导致又聋又瞎又哑的小女孩, 厄运几乎毁了她。但她用自己的行动向别人证明, 在困境面前她依然可以做一个出色的人。她用自己的笔写下了对生命的感悟, 写下了失去光明后在黑暗中、万籁寂静中听到的最美丽的声音, 看到的最美丽的风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这是她在作品中对生命强烈的呐喊, 这种对生命的渴望足以引发中学生思考:面对任何挫折, 我们是否都能勇往直前, 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

2. 用语文树立生命本位。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成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生命只有一次, 正是因为生命的唯一和神圣,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善待生命。当代中学生受成人世界的熏染, 把追逐金钱财富和名誉地位、追求刺激和享受作为人生的幸福。这样把生命的手段当做生命本位的本末倒置的做法, 就会使人陷入深深的精神迷惘和生命危机之中。长如以往, 就会怀疑生命的意义与生命价值, 甚至轻视或放弃生命。语文教学就是要纠正这些错误的生命态度。要让学生感知到生命的存在是第一位的, 是人的生命创造了一切艺术和文明, 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忠孝礼义等道德, 都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语文就是通过语文的学习,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 从而渗透到学生的知、情、意、行中, 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

3. 用语文提高生命质量。

刘再复教授于2000年9月至2002年10月, 在香港城市大学任客座教授时指出, 21世纪应踏入教育学的世纪, 重新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教育的第一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 培养优秀的人性。新课标提到“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等。[3]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是教育本身的职能, 也是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职责, 这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如何用语文提高生命质量, 可从三个方面实现:首先, 拓展生命的宽度。有人说:“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 但是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力求让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价值。事实上, 在语文教材中, 许许多多作家在作品中也以各种形式发表了这一生命宣言, 如果我们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生命, 那些宣言就能够扎根。其次, 锻造生命的厚度。生命有了厚度, 才有分量, 也才能经得起敲打。用心锻造生命的厚度, 才算是不辜负语文, 也不辜负生命。最后, 发掘生命的深度。凿井非到一定的深度是不能有水流汩汩而出的, 一口没有深度的井, 不仅不能滋润百物, 反而自身也难以保全, 随时都会干涸。任何一种生命, 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 才会具有很强的自我再生能力, 才能长存, 若是没有深度, 则很难实现自我生命价值。

(二) 用语文, 开启教学的生命。

1.倾听文本, 激活生命。生命语文的教学离不开教师对教材富有创造性的把握。王尚文说:“语文教学的弊病, 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 而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 ‘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 ‘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 甚至远不如不研究好。”如果教师缺乏对文本的准确把握, 课堂教学就一定会出问题。从生命语文的视角解读文本, 文本是有生命气息的, 是有情感注入的, 是有精神灵魂的。如莫怀戚的《散步》, 从亲情上升到生命的感悟, 让人从生命的自然过程中体会到人生百味:欢乐与痛苦, 希望和失落。作者笔下的生命是什么?世间无论哪条生命都不可再活一次, 哪个人生阶段都不可以重来一遍。因此, 生命就是不可重复、不可选择、不可替代的, 具有唯一性。这种“唯一性”使每条生命都是神圣而独特的。这样的解读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 关爱人更要关爱生命。语文教学本来就该心怀人的生命, 深挖文本的生命资源, “披文入情”, “为情造文”。张志公说, 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 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 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熊芳芳指出,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 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因为语文学科最根本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作为“语言文字”的性质。

2.开发课堂, 领悟生命。生命语文从构建生命课堂开始,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是人为的, 更应是为人的。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这就是说, 知识的意义在于内化为情感、价值、智慧和观念。通过实践, 教师应当构建生命语文“人”的课堂教学, 其蕴含的是终身学习的理念。“人”是整个课堂的中心, 也是起点。这提醒师生, 学习过程应当以人为原点, 尽力拉伸半径, 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理念。生命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中心, 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出发, 乘着动力攀登, 载着快乐投入, 更加充满激情地进入课堂, 走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轨道。这样的课堂以人为本, 最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最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强调“师”的引导与鼓励, 引领“生”的嘴更“巧”, 耳更“聪”, 目更“明”, 脑更“智”, 在假设、讨论、体验、合作、感悟、总结、拓展中多向互动, 实现教与学的融合, 实现课堂的“天时地利人和”。“‘人’的课堂”教学, 从人本主义伦理哲学的高度把课堂还给学生, 将缺乏生机的课堂还原为“人”的课堂, 这是学生的课堂, 也是教师的课堂、第一人称的课堂, 是最具生命活力的课堂。

3.享受过程, 润泽生命。生命语文, 一方面倡导用阅读滋养生命、铺陈生命、积淀生命、丰盈生命;倡导在阅读中体验他人, 在阅读中感受幸福, 在阅读中提升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倡导阅读的自由灵动, 以此启迪智慧, 陶冶性情, 温暖心灵, 充盈精神, 润泽生命, 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提倡用写作记载生命, 熊芳芳认为, 写作是人“诗性智慧”的一种呈现方式, 并且这种呈现是一种生命的需要。萨特说:“对我来说, 写作的真理是:‘我拿起笔, 我的名字叫萨特, 这就是我所想的。……我的作品使我永恒, 因为, 它就是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作文教学从写虚假回归到现在的写真实、写个性, 这固然是一个进步, 但是潜藏危险, 就是以为只要有本真的感知和体验就值得写。原生态包含一种原始的美, 但是原始的感知并非都是美好的, 人性、个性也是需要打磨切磋的。熊芳芳指出, “生命语文”的写作教学, 应当致力于形成高尚纯正的趣味, 这种趣味会直接影响作品的品质。语文教学过程主要包括阅读和写作, 这两者都应以读为本。“劳于读书, 逸于写作”, 看似清闲懈怠, 实为“积小流”以“成江海”。以读为本, 大读书, 读大书;好读书, 读好书。在读的过程中生成对话, 积淀语感, 感悟情思, 掌握方法。语文的学习是有季节性的, 生命语文强调根据学生生命的成长节律适时阅读。生命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当做充满魅力的灵魂探险和精神漫游, 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生命的律动, 收获审美的愉悦快乐。

摘要:“生命语文”是熊芳芳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生命语文”是为生命的和用生命而为的语文。其基本特性是学生、教师、课堂生命三位一体和语文教学的文道合一。实施策略是: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生命和用语文开启教学的生命。“生命语文”对于学生生命的完形和生命的超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命,生命语文,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熊芳芳.生命语文[M].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9:2.

[2]转引自潘涌.语文教育理念的最新发展[J].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1 (3) .

构建语文的生命支点 第11篇

一、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要点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打造高效课堂,在教学设计时需要重点把握两个要点。

第一,要注重个体学习能力的提升。新课程理念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教学之根本,所以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指向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综合发展。赞科夫认为:“教学其目的在于让‘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一般发展形成一种促进作用。”而这里他所指的“一般发展”,并非仅限于学生智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有所不同,它注重学生对语言文本的解读能力,更看重他们对语言文本背后蕴含内容的领会,以及是否能够运用现代观念和历史眼光去审视语言文本的思想倾向和内容,而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避免发生与课程目标以及单元目标相脱离,或者是目标指向模糊的现象,尽量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此外,教学设计还必须要突出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合作能力是比学习能力更加重要的,对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种特殊能力。在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重点应在于通过“少教”的手段,实现“多学”的目的,因此,怎样让学生尽可能的多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一个人的力量与智慧是有限的,想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学习的领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收获最好的学习效益,就必须要学会“合作学习”。合作既是每个学习个体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实现“多学”的重要途径。而合作学习就是通过智慧的分享,来达到“1+1>2”的学习效果。

二、全面落实教学设计理念

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七课《赤壁赋》为例,对上述教学设计理念的落实进行了探讨。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

针对本课,笔者采用的教学理念是“少教精讲”,赋予学生多学、探究、合作、互动的学习模式。教学目标的设定主要包括:①对“骈散结合”与“以文为赋”的特点进行了解;②对作者如何将“主客问答”的手法在文中进行应用进行掌握;③从文中体验作者当时的写作情怀,感受作者想表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与愿望。

(二)教学过程

教学从四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的内容包括:①《赤壁赋》的创作背景;②作者的资料;③“赋”的文体特点。最后以多媒体配乐和图片展示苏子泛赤壁的场景,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第二部分,学生自学,自学的方式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阅读课文;②提取课文中的生字生词;③课文分段;④明确各段内容,概括各段段意;⑤梳理和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⑥提出问题,首先在组内合作解决,继而将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最后由教师协助解决。在自学结束后,由各小组的组长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

第三部分,首先解决学生自学后的遗留问题,其次将设定的教学目标视作三个主题,采用师生和生生互动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对三个主题逐一解构、分析和总结。在这一环节中,问题是联系互动的媒介,笔者将重难点知识转化为一个个问题,同时鼓励各小组提问、反问和相互辩论。

师: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作者用文字勾勒出的美好画面,那么如果让你为此画取名,你觉得应该叫什么?

生讨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

总结选用(秋江风月图—板书)。

师:那这副图中有哪些景物?作者写景的顺序依次是什么?

生:先写清风,然后是水波,最后写的月。

师板书并提问:文中对于景物的描写最美不过第一段,它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让我们恍若进入仙境一般?

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讨论后,最后形成一致结论: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所表达出的那种隽永深沉的诗的意境,好象让人从现实直接走进了诗中的风月山水,让人体味到蕴涵于山水之间的人生哲理。这是在其他的“赋”中所不曾领略过的。赤壁秋夜之美,之静,游人流连之逸兴在传神笔墨中得到一一展现。在赤壁夜景的描写中,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使游客愉悦自由的心情得到烘托,同时也为文后对水与月,变与不变的辩证论点埋下伏笔。

第四部分,译文。在上述基础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情况已经有了深度的了解,此时笔者和各小组分别对课文进行翻译,最后将译文的结果对照,并总结课堂。

让语文触动生命 第12篇

从事了五年的语文教学工作, 自己平日里总会想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学生喜欢的?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才是合格的?我也经常回忆自己上学时候的语文课, 回忆曾经的语文教师, 到最后会发现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不是那些高考解答语文试题的技巧, 而是语文课上那些触动心灵的哲理和语文教师给学生们的人生启发。今天提笔突然想到了“语文”与“生命”这两个词, 翻开自己的教学笔记才发现自己早已有过思考, 我想如果每一堂语文课都能触动生命, 那么我们的课堂还愁学生会无所收获吗?如何让语文课重现生命的色彩, 真正成为师生知识的殿堂, 精神的乐园,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

一、别让功利磨灭了语文的美

步入90年代以来, 愈演愈烈的高考竞争, 使语文教师们逐步迷失了方向。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变得急功近利, 我们忘记了自己所教授学科的性质, 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所肩负的使命。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 通过长期的字、词、句、段、章的积淀, 并以此作为学习其他知识的工具, 语文学科彰显了其特有的工具性。然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人文性的弱化却让语文教学步履维艰。教师精心备好的语文课吸引不了学生, 一上课学生就爱打盹, 甚至在语文课上埋头破解深奥的数理化。正是我们急功近利的教学让语文课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 才让语文成为学生心中的边缘学科。

回忆我们自己的课堂, 你是否因为文言文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而在学生刚踏入高中的第一天开始就教学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课文呢?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你是否更多地在强调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识记, 而忽略了让他们深刻领会文章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呢?你是否因为教学进度赶不上而没有让学生从《小狗包弟》中去体会小动物的灵性, 去学习作者敢于说真话的精神, 没有引导学生从《包身工》身上去体会生活的艰辛, 去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呢?你是否想过如果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能够做一个诚实勇敢、有理想有目标的人, 他会不愿努力学好每一堂语文课吗?正是教师的急功近利磨灭了语文原本拥有的生命之光。

一次到广州讲课的机会让我了解到了粤教版的语文教材, 当我看到教材必修一的目录时, 我突然真正意识到自己对语文教材认识的欠缺, 体会到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私心剥夺了学生对语文美的感受。粤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课文有《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我很重要》《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这几篇文章是学生进入高中最先学习的文章, 它们以独特的美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我们怎么可以忽视它们的存在呢?我们所用的人教版必修一的教材同样在第一单元以几首现代诗向学生展现语文生命之美。可是你在教学中忽视它了吗?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它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 不能因为急功近利而让语文失去了原有的生命之光。

二、让语文课堂传递生命之光

记得河北的一位中学校长说过一句让我记忆深刻的话:“真正的教育是感动的教育。”我想借助这句话说:“真正的语文课是触动生命的课。”2012年6月全县的高效课堂推进会在我校召开, 我有幸给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和教师上了一堂示范课, 也正是这堂课让我看到了“语文”与“生命”的紧密联系。

根据学校的教学进度, 我给学生上的是语文必修四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这篇文章选自弗洛姆《爱的艺术》, 它从理性的角度分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是一篇逻辑比较严密的翻译文章, 它从不同的年龄段一步步分析爱的发展过程。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上升到理性的角度去认识爱, 真正学会爱。我紧扣这一目标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最后实现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以一首著名歌手谭晶的《我的父亲和母亲》导入新课, 当歌曲播放完毕时在场的教师和学生都被这首歌曲带入浓浓的亲情当中, 就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我带领学生进入了对文本的学习。根据对课文的特点, 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 分别以“父爱”和“母爱”仿写句子。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把母爱比作了冬日的姜汤, 把父爱比作灯塔, 这些比喻都传递着他们对爱的理解。带着对父母的爱, 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母亲节的视频, 在这段视频中, 我带领学生一同唱起了熟悉的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当唱完这首儿歌时, 在场的每个人都陷入了对亲人的思念, 课堂上我的声音也哽咽了。在最后的真情告白环节, 学生争先恐后地跑上讲台, 在几百人的报告厅里平时羞涩的学生们留着激动而真挚的泪花向父母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有感激、有内疚、有忏悔、有决心……这一切, 正是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而又超越了课文所获得的情感体验, 这一切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

上一篇:闭合复位经皮微创下一篇:SIFT特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