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动力范文

2024-08-15

升级动力范文(精选11篇)

升级动力 第1篇

2 0 1 0年,继WP5、WP7型发动机成功配套挖掘机之后,潍柴又推出了蓝擎系列的升级动力——蓝擎动力二代。自2005年潍柴动力正式推出蓝擎国Ⅲ排放标准柴油机以来,便以节能、环保、高效迅速得到市场认可。潍柴动力对蓝擎平台的前瞻性开发使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适应并予以满足。根据市场对低转速产品的需求,潍柴动力开发出蓝擎N、L系列柴油机,以符合国际潮流的1 900 r/min转速,实现了产品在动力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等4个领域的突破。针对国内重卡的实际工况、使用习惯及用户需求变化趋势,潍柴动力凭借丰富的重卡发动机研发制造经验,对蓝擎一代进行了三大配置提升,开发出以“燃油水寒宝007”、“电磁恒温扇”、“转向巨力泵”为标志的二代产品。目前,蓝擎二代涵盖10 L、12 L、13 L商用车发动机,具有大排量、大扭矩、低油耗和高可靠性等特点。

升级动力 第2篇

李克强说,科学的历史巨著是全世界共同书写的,科学的未来篇章也要靠国际社会携手创作。科学进步与思想解放紧密相连,科学的开放不是单方面给予,而是相互馈赠、共同发展,能够聚合更大的创造力量。科学连着发展权,知识是天下公器,打造更加开放的平台,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科学知识的营养,实现普惠、包容发展。各国应采取多种方式,促进科学知识广泛传播与共享,实现科学的最大价值,增进人类福祉。中国愿进一步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知识、技术、人才的全球流动,支持建立公共财政资助的科学知识开放获取机制,促进中国和世界科学事业共同发展。李克强指出,科学的开放涉及知识产权保护,二者并行不悖、相互促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可以使科学技术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的发展需要千千万万敢于创新的个人、千千万万敢于创造的企业。我们致力于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在开放中使知识产权得到更好保护和运用,使创新者得到应有荣誉和回报,激发更多、更大的创新。

李克强说,一代新人才、一片新天地。青年人最富创新梦想和激情,许多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出自青年。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创造,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跨越。要吸引更多热爱科学、有志创新的青年进入科学殿堂、创新战场,在他们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和向更高科学目标冲刺阶段,及时扶一把、送一程。年长的科学家和专家要有宽阔的胸怀和为人类未来担当的勇气。

凝结设计动力 共创产业升级 第3篇

作为中国设计节的主办方,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国设计产业的发展,如今,“中国设计节”在行业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关注。今年的中国设计节将于10月22日~24日在大连举行,对于这一以DDF为主要品牌标志的盛会,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平台扩大中国设计界与海外设计行业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推动中国设计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本届中国设计节共设有中国设计论坛、中国国际设计博览会、中国设计创业投资论坛、中国设计教育论坛、中国设计与城市发展论坛、中国设计企业管理论坛、国际设计媒体联盟大会、国际设计青年营和中国设计贡献奖颁奖典礼等九项重量级、专业化、国际化的高端活动,其中“中国国际设计博览会”将通过“绿色设计主题展”、“龙腾之星设计展”等展览展出国内外设计机构与设计大师最新的设计作品,引领绿色设计发展,为设计企业搭建寻找客户的桥梁,让需要设计服务的客户找到最佳的设计机构。

迅速发展的中国设计产业目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优秀的设计师正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国际设计的新趋势,也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本届中国设计节举办的诸多高峰论坛,正是在为中国的设计发展与海外先进的设计理念搭建一个优质的对话平台。当前,设计处在了一种多元化的社会语境中,而中国设计节经过三年的沉淀与耕耘,已与世界更多的顶级设计企业与设计机构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使设计节的国际化色彩愈来愈浓。有理由相信,中国设计节将是一个近距离把握世界设计脉搏的盛会,也是一个让世界认识中国设计产业商机的盛会。

物流企业升级的动机与动力 第4篇

互动嘉宾

姜超峰:台上几位嘉宾有老兵, 也有年轻人, 大家从不同角度, 讲到了智能仓储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再深入谈谈, 请几位嘉宾描述一下心中未来的智能仓储是什么样, 对于仓储业来讲, 我们的设施设备, 我们的技术, 还有我们信息系统, 可能不能支撑物流强国的基础, 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请大家发表意见。

王明霞:刚才岳总也介绍了, 佳怡物流1999年开始主要做公路零单和运输, 2008年开始我们也做第三方物流, 然后做仓储配送一体化的业务。对于仓储, 我们现在接触的客户RDC、CDC的业务。一个是仓储的安全性, 以及货物在仓库检货的效率, 要满足客户的要求。今天讲了一天互联网, 整个大环境发生了改变, 其实我们的客户、消费者都有一些新的要求。作为物流企业在仓储方面需要做一些升级和改变, 但现在对于仓储, 我们认为如果它是信息化的, 一定要满足客户的需求, 一定要跟客户同发展, 与客户的升级转型有一个很好的配合。不一定说未来智慧型仓储是多么先进的智能设备, 但我们不建议仓库都建很高的货架, 一定要跟企业的发展情况相吻合, 这样才能跟整个企业发展去配合, 更好地促进未来整体的发展, 所以我们觉得未来整个仓储肯定要满足客户的需求。

陈奕滨:把传统建筑改造成物流设施设备, 促进物流发展的最重要的环节, 一个是效率, 一个是风险。从概念上讲效率和风险可能是一对矛盾, 效率讲究快, 快就会有风险, 如何协调这两件事情, 是我们在做移动建筑的产品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果为客户更快提供他所需要的建筑产品, 满足他的操作需求, 同时满足他的客户提出的多变且不确定的需求, 是我们作为建筑科技需要做到的。同时作为传统的重资产行业, 怎么样做得轻一点, 轻一点风险就小一点, 我们是在一对矛盾点上去协调, 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朱力:因为我们没有涉及到所谓互联网的深度, 以我的理解来讲, 题目是“物流企业升级的动力与动机”, 从我们设备厂商这个角度去接触各种物流企业的话, 我觉得他们升级的动力来自于市场的变化, 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 他的目的第一是不被淘汰, 第二是想挣更多的钱。

他们如果做智慧物流, 目标一定是提供优质的服务。因为刚才在演讲里面也提到物流这个东西本身就是进和出, 在中间物流搬送的环节, 一定要提供很好的服务, 良好服务对自己是有利的。自己的成本比较低, 性价比比较好;再对客户有利, 因为对客户不好就拉不来生意, 对客户有利的地方就是速度快、安全。现在是信息化时代, 演讲有30%的人一直看手机, 信息化的管理, 一定是物流企业将来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有好的服务才能生存, 有好的服务才有赚钱的机会, 有了赚钱有了利润, 自己的企业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大, 所谓各种机会才会跟自己越来越接近, 自己才能把握起飞的机会, 这是我自己的体会。

邱卫东:回到物流本身仓储只是属于物流一部分, 物流从A地到B地长长的链条, 就是满足生产者到消费者的链条, 仓储是当中的一个环节, 或者是一个点, 因为某种原因我需要把货品存在这个地方。从这个角度来看, 未来仓储一定考虑在整个链条之上的点。在这个点上, 第一, 他要使进进出出更加顺畅。第二, 合作大的方向。我作为个体仓储公司, 比如说这个城市是在发展的, 大家的仓储需求就会在碰撞, 所以这种仓储和仓储之间的合作, 我觉得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多。

还有一个很大的趋势, 电子商务改变了现有的零售行业, 也会改变仓储。在这种情况下, 仓储业应该主动跟现有电商平台进行互联, 互联了以后直接从那边拿数据。中国的物流和美国物流差别很大, 我们快递业发展很快,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当快递本身满足了个性化需求的时候, 他所有需求都分散了, 所以看上去的高效实际上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才达到的。我觉得我们物流走的是与国外不同的一条路, 从碎片化的需求再变成集约化。这个碎片怎么再变成整的?我们仓储业在当中发挥什么效用?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仓储业需要认真思考。仓储怎么为本地运输存储需求提出一些服务, 这也是仓储业需要考虑的。总之, 这些思考推动着企业转型升级。

谢德安:我们作为一个装备制造供应商, 听了一些演讲嘉宾的资料介绍,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大家都在谈“互联网+”, 或者是“供应链+”, 从大的趋势来说, 物流仓储业需要这个大方向, 会得到社会资源的大整合。回到微观的运作层面, 最终仓储还是会回到存储运营的本质。我们作为设备供应商来谈看法, 回到运营的本源, 首先安全性是很重要的, 不管你从整个规划、流程再到运作的细节, 乃至设备的选择人员的培训和使用, 安全是最核心的点。

第二, 高效也是每一个企业很看重的问题, 不管你在哪一个行业, 特别在物流行业高效越来越被追求的时候, 从流程的设计, 设备的选择, 大家都是奔着高效去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益以及降低物流成本。

第三, 在运营的环节里面, 要从人机工程来考虑, 现在的劳动力不像以前, 所以大家越来越关注每一个劳动者的保护, 增强工作的舒适程度, 尽量降低劳动者的疲劳程度。

这是三个需要考虑的点, 作为设备供应商如何配合物流仓储业的发展, 是我们需要去考虑提升的地方。

还有一个是开放和兼容的问题, 刚才朱总提到信息化, 无论是做“互联网+”也好, “供应链+”也好, 整个平台是开放兼容的, 从设备供应商来说, 也在进一步探讨。下午为大家介绍了我们林德车队的管理系统, 这也是我们在这个方向上的探讨。把所有的单机设备连在一起, 然后通过仓储系统这个平台, 把物、料、机、人以及环境串联共享, 通过这些数据能够为物流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 或者凝聚更大的潜力, 我觉得这是未来的方向。这里面牵涉到产业链, 不仅有物流仓储企业, 还有其他领域的企业在这个产业链上需要大家共同朝着一个方向去做。这就是我的感受和分享, 也是装备制造商和供应商提升自己的动力和动机。

姜超峰:这几位嘉宾里面, 有三位装备供应商, 我觉得三位嘉宾代表了仓储最基本的视角, 设施集成的、透明的要求, 与仓储业的需求都密切相关。

仓储业对企业升级十分迫切,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物流装备, 先进的物流装备是仓储业升级的基础和保证。接下来我们为刚才的嘉宾互动总结一下。

佳怡的王总提出来佳怡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 岳总说供应链一直是存在的, 只不过在今后的运营中是不是有意识发掘这个供应链, 还有很多人不了解这个供应链。林德的谢总也讲了安全、高效、人机工程以及开放兼容, 这个是从设备制造商的角度来提问题, 因为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安全, 对货物、人员的安全负责, 同时作业效率提高, 跟电商结合起来交易速度要提高, 电商是一秒钟完成交易, 我们要用一个小时才把货拣出来。另外人机工程的工作环境要也引起重视, 现在的工作环境和十几年前大不相同, 这个环境还有大幅度改善的需要。

如果讲升级动力或者动机其实很简单,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提出资本获利的能力, 竞争的压力和追求利润动力, 这两个加在一起就是我们企业升级的动机和动力。我觉得目前我们认识仓储企业和仓储的应用从各位提出的观点来讲, 应该把我们仓储作用和地位更加提高一步。仓储是一切物流的基础, 是一切货运的源泉, 另外也是交易的中介, 买和卖之间交易的中介, 交易仓储等于这个货已经发出了, 仓储和银行业一样起着担保和中介的作用。

企业升级要围绕中国动力未来的变化 第5篇

我见过很多企业家,第一喜欢用贵的钱,第二习惯把公司卖得比较贵。我是经常以此来激励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企业大规模收购欧盟的资产,再过十年多打对折情况下卖给公司。有了前车之鉴,我们在这块非常的小心,主要体现在两点上:

第一点,我花了整整七年时间探索,怎么全球化,如何建设海外的平台,第一个三年我们募集了2.5亿美金,投了两个项目,第二个三年我们投了六个项目,直到第七年才有七个项目。

第二点,在全球化投资里,我们只做一件事,除非能受益于中国成长,除非三五年后这家公司销售额20%到40%,甚至60%来自于中国,并且我能帮忙,否则我就不投。

首先要找准行业,必须是全球第一第二大的市场行业。第二,找到企业,要找最有竞争力的企业。第三,要确信真的能够帮助它回国发展。第四,是速度,有这么一点就放心很多。海外便宜的资本,欧洲跟日本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在未来的一到四年内保持非常低的利率,如果能在欧洲买钱或者借钱,或者在日本,是非常划算的。刚才提到在欧美买房子,也是可取的。如果一个日本公司、美国公司到中国来投资,一定要找一个洋人投资,你会觉得很可笑。我们到美国和日本投资,一定要用当地的人,一定要和当地的企业合作。

比较创新,就是企业要及时地升级,我们叫转型升级,把升级放在前面。企业升级要围绕中国动力未来的变化,未来十年会被消费驱动。实际上国内的消费现在来自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只有31%,但是六年后81%会来自中产阶级,我觉得毫无疑问要做更多跟中产阶级关联的行业。第一,是体验式的消费,包括旅游、文化、电影、互联网,都是在这个领域。第二,就是个人金融。第三个是升级消费,就是有品牌的消费。这里面我想提到奢侈品,现在面临很大的压力,去年增长率只有1.2%,奢侈品跟公款消费去掉之后,刚性资产没有问题,再则轻奢品不错。

由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网民有6亿多,美国只有3亿多,在整个互联网规模上,我们在电子商务的规模,在移动货币基金的规模都可以看出中国超过美国是没有问题的。在互联网领域讲到投资,像科大讯飞有很多移动互联网产品,但是股价并没有体现出来。传统行业可以伴随互联网成长,比如电子商务物流,将来会成为数据园区等。今后移动互联网会大大地超过PC互联网,我认为移动互联网如果说有泡沫,只能是泡沫的开始。不管是几零后,应该很好地拥抱90后的互联网。

还有一块是大健康,大健康领域我已经在多个场合讲过,我觉得这个领域不仅新型并且规模很大,发展速度也很快。我觉得大健康非常适合民营企业去发展。对复星来说,大健康是全产业链,全面投入。还有节能环保,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得到广泛的认可。中央、地方政府、企业、家庭都愿意投入,所以我觉得节能环保领域会迎来高速的成长。

我想刚才讲的是从复星的创新角度来说,是怎么样升级自己的产业结构,升级之外还必须面临实在的转型问题。我们有两个传统业务,第一个就是制造业,中国的制造业都面临产能过剩,我们可以做四件事:第一是产能出口,第二是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第三,可以多生产一些进口替代的产品,第四,时机合适的时候进行整合。

我们在海外买了3个地产,如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美联储的对面,21万平方米,每个平方米的价格21600元人民币,净收益率6.5%。在这个时间段,我在英国、日本、美国贷款,长期贷款的利率为3.3%。

升级动力 第6篇

关键词:江苏省,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机制

1引言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4 - 2020年) 》于2014年10月初公布,就引起各行业广大关注。我国物流业将基于此进入发展新阶段。基于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我国物流产业将立足于当前国家经济形势,面临目前现状与问题,找到未来发展方向与重点任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提高物流产业质量和效益。作为江苏省“服务业提速计划”重要内容的物流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如何适应国际与国家经济形势, 应对江苏经济发展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为江苏经济产业结构实现优化提供支持与保障,那么江苏省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是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2江苏省物流产业现状与问题

目前,江苏省物流业虽然相对于“十一五”时期有了较好的发展与提高,但与国际、国家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诸如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待提升,物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

1物流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江苏的物流企业小而散,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常面临客户的投诉,再加上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物流设施设备不够先进,制约了物流作业效率,影响了整个行业质量和效益,使之物流行业的质量和效益普遍偏低。

2物流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大部分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基础的物流服务功能,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物流企业的核心业务不突出,功能单一,缺少拥有跨地区或全国性经营网络的综合性物流服务企业。当前经济发展需要提升物流企业专业化、集成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能力。

3物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江苏地区,苏南地区的物流市场需求比较旺盛,在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方面要优于苏北地区。苏北地区的物流企业在服务理念、 技术创新等方面与苏南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另外目前对农村地区物流、农产品物流重视程度不够。从江苏地区来看,其各物流园区、物流基地、配送中心等物流网络系统的重要物流结点之间以及交通枢纽城市与偏远周边城市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没有形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物流体系。

3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机制分析

3. 1客观背景的压力: 物流成本高昂,电商及冷链物流三重压力

1物流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但物流成本远高于发达国家,限制企业盈利。

我国固定资产于物流业的投资逐年增加,尽管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物流成本却高企不下。数据显示,我国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达17% 之多,高于发达国家近10个百分点,而仅仓储成本一项便占GDP比重便达6% ,是发达国家的两倍。 物流成本高昂严重限制了行业发展,物流向集成化、信息化、 智能化发展从而提高效率,降低土地、人力成本乃必然之举。

2电商火爆倒逼物流行业向信息化升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发展日趋火热。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达3. 61亿,同比增长近20% ,占网民比例近六成,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达2. 36亿,更是年增长63. 5% 之多。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物流无疑是影响企业盈利最重要的一环。 以国内电商巨头京东为例,其毛利率持续改善,2014年达12% ,但由于期间费用的高昂,尽管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14年销售成本率仍高达88% ,导致其净利率一直为负。而物流费用无疑是销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成本对电商企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3冷链流通滞后推升智慧物流需求。

我国果蔬产量居世界前列,但冷链物流的发展却严重滞后。根据中国冷链物流网的数据,我国果品年产量达世界总产量的13% ,蔬菜年产量占全球比例达到40% 之多,但冷链物流滞后导致损腐严重,果品年损腐量近1200万吨,蔬菜达1. 3亿吨,损失上千亿。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对生鲜电商的需求增长迅速,中粮“我买网”、顺丰“优选”、“本来生活”纷纷现身,传统的落后的物流技术已满足不了当前民众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因此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物流系统的建设就迫在眉睫。

3. 2主观因素的驱动: 宏观政策刺激与核心技术进步双轮驱动

1宏观政策及规划陆续颁布,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中国制造2025”纲要落地,智慧物流相关政策利好频发。 我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要求2020年基本建立起现代物流体系,并确立了今后要开展的12项物流行业重点工程,2015年5月中旬,商务部率先发布首个“互联网 + ”专项行动计划,剑指流通领域,同样有利于推动物流业发展。此外 “一带一路”等宏观政策的推行也将助推物流需求的增长。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采购,跨界经营,这都激发了国际物流的需求,加上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这都将成为我国物流产业新的增长动力。在“互联网 + ”加速发展的这一新经济模式的推动下,通过在物流行业落实“互联网 + ”这一新兴战略, 那么物流产业也可以打破原有的封闭式、粗放式的发展格局, 形成一种资源整合、信息平台共享、效率提升的市场机制,有利于全社会化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同时也有利于流通专业化、集约化经营优势的发挥。

2物流新技术逐步成熟,为物流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射频识别、传感系统等核心技术已逐渐成熟,为智慧物流推广普及打下基础。我国目前射频识别RFID及物联网技术已逐渐成熟。数据显示,RFID射频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已超百亿; 传感器年产 量达24亿只,市场规模 超900亿; M2M ( machine to machine) 终端数量达1000万,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射频识别及无线传感系统为智慧物流仓储系统技术的基础,核心技术的掌握为我国提高物流仓储、 运输等作业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创造了可靠前提。

3. 3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江苏省物流企业盈利待提高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双目标

1江苏省部分物流企业总体盈利水平有待提高。

据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公告: 2015年上半年江苏省物流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2196. 8亿元,同比增长9. 3% 。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 5% ,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落,与一季度持平,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对物流业的影响依然存在。2015年以来,物流需求增长出现放缓迹象,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物流市场继续处于低迷状态。其中156家省重点物流企业的数据显示,其中91家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同比有所增长,65家企业有不同程度下降,76家企业的利润有所下降,共有9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达4. 5% 。虽然物流企业的整体利润率保持稳定,但是仍有近半数企业的利润有所下降,企业总体盈利水平有待提高。

2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将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已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将使省内物流需求进一步释放,而精益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等高端需求特别是新兴产业物流需求将快速增长,这无疑对物流的成本、服务、速度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因此,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期。

4江苏省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方向

粗放型发展的物流企业在行业发展过程中迟早会被淘汰,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发展现代物流,集信息、运输、仓储、 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现代物流企业才是目前的发展方向。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标准化、关联产业融合化是江苏省物流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4. 1物流行业信息化

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两化”融合,提升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又具备极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物流业区别于传统物流业最重要的特征。要着眼于大规模、高起点提高产业信息化水平,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引领物流业向高端攀升。一要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力推广无线射频识别( RFID) 、货物快速自动分拣、智能交通系统( ITS) 等自动识别和运输领域新技术,大力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安全性,提高物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二要积极推进物流管理信息化。加快物流行业公用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不同区域间、不同行业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扶持发展一批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建立健全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

4. 2物流行业标准化

现代物流在“互联网 + ”的转型过程中,物流的标准化建设成为转型的必要前提。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和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各类作业的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完善标准,提高效率。推动物流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一体化运作,实现物流作业各环节、各种物流设施设备以及物流信息的衔接配套,促进物流服务体系高效运转。

4. 3注重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与制造业、 金融业、流通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过去,这种联系往往相互竞争的方式呈现,相互脱节,制约了各个行业的发展。以联动为依托,促进物流业一体化发展。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农业紧密关联、互为促进,要完善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的工作平台,促进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和融合,促进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效对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一要支持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鼓励重点制造企业把物流业务整合外包,鼓励物流企业主动深入制造企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有效解决物流供需结构性矛盾, 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二要支持物流企业与商贸流通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鼓励专业化商贸市场与物流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大市场、大物流、大流通的发展格局。

升级动力 第7篇

福建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之一, 受国内外经济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 部分工业企业特别是部分小微企业同样出现了用工短缺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工资水平、企业生产生活条件、地理位置、产业转移、新生代务工人员的期望值等因素。因此, 在如何“稳”工的同时做好“引”工, 如何做到招得进、留得住的问题上, 福建选择了通过软环境的优化, 赢得了外来务工人员归属感。

据了解, 2012年春节后至2月底, 福建省9个设区市抽样调查企业的平均员工返岗率达85%, 福建省人社厅定点监测的90家诚信用工企业的返岗率达95.15%, 规模以上企业的用工需求问题基本缓解。

2012年6月1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缓解企业用工短缺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八条措施的通知》, 内容包括就业、培训、政府服务等多方面。这是继2006年晋江市委、市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作出“三不承诺”, 2011年3月5日泉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17条承诺之后, 福建省针对企业用工服务和优化用工环境所作出的又一重大举措。

就业:政府组织、指导、服务就业

“政府部门主要是组织、指导、服务就业, 从政策推动、提供信息、搭建平台、建立机制等方面下工夫。”福建省劳动就业中心主任周平说。

根据有关通知要求, 福建省级就业专项资金统筹将安排5000万元, 专项对各地落实帮助企业引进劳动力以及提高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绩效进行以奖代补。各类企业 (单位) 招用就业困难人员, 在相应的劳动合同期限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 可按规定享受社保补贴。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 (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 以上, 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小微企业, 可按规定享受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企业贴息贷款。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 贴息利率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 由财政给予全额贴息。所需资金从各级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同时, 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提升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装备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 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技术进步降低对劳动力的过度依赖。

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五”年均增长13%以上

为了更好地引导企业合理增长工资水平, 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行为, 福建在全省普遍建立了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报备制度, 并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完善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制度。定期发布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 为企业确定一线职工增长工资和岗位工资提供政策依据。

为进一步规范福建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 2010年, 经福建省政府同意, 福建省人社厅牵头, 会同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等6部门联合下发文件, 明确要求当年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不增长的, 企业负责人绩效年薪不得增长。2012年, 福建省人社厅配合省总工会、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省工商联开展2012年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活动, 制定工作方案, 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的政策体系和指导体系, 指导企业在经济效益提高前提下, 努力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

福建省有关通知规定, 企业要根据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 适时调整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结构, 全省“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的小微企业予以适当奖励;出台促进员工稳定就业 (指企业与员工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 使员工在企业实际工作满一年以上) 的奖励政策。

据介绍, 2011年3月份, 福建省调整了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平均增长21.99%, 平均提高了153.57元。而从2012年8月1日起, 福建省又一次调整全省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比2011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加99元, 增长11.5%。

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无障碍转移

来自河南开封的38岁的林先生, 在泉州工作已经有5个年头了。2012年3月底, 他应聘到福州一家外资企业上班。日前, 他来到福州市医保中心大厅, 一个早上就把医保和养老保险两个险种的关系转移接续手续办好了。他高兴地说, 现在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手续真是太方便了。

“在福建省境内, 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可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流动就业后, 养老保险关系可以实现顺畅转移接续。”福建省社会劳动保险局局长吴正斌说。2011年, 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入19796人, 其中农民工5029人;跨省转出28509人, 其中农民工17643人。从制度设计安排角度看, 在各类城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已经建立, 在省内就业的农民工参保率也在逐年提高。下一步, 福建还将不断完善政策体系, 加大对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 逐步扩大农民工参保覆盖面。

福建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2001年启动实施以来, 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为适应农民工进城就业新形势的需要, 已经把企业中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让参保的农民工享受与当地城镇户籍职工同样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在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在制度政策层面上已无障碍。截至2011年底, 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达到221.7万人。同时, 农民工在省范围内流动就业, 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可以转移接续。2010年, 福建省人社厅会同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文件, 明确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关系可以在本省范围内跨地区转移接续;农民工以流动就业人员身份在省外稳定就业, 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可以按人社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执行。据不完全统计, 2011年, 全省五千多名农民工转移了医保关系。

为更好地留住外来人才、稳定外来工, 福建省还通过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 出台政策让外来人员就学子女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等措施, 让外来务工人员在福建工作无后顾之忧, 甚至可以安家落户。

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力分析 第8篇

一、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广东省三次产业都有了长足发展, 历经三个阶段, 从1978年至1999年, 属于广东经济高速发展期 (华南地区网-广东基本情况概述:经济发展概况) 1998年全省生产总值11885亿元 (不变价) 比1978年增长58.6倍, 平均年增长21.1%, 工业增加值3477.8亿元, 比1978年增长44.7倍, 平均年递增17.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80.87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 比1978年增长15.29倍。

2000年至2007年, 属于广东产业重大转型期, 全省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 发展成就十分可观。经过三十年的发展, 广东省产业结构不断趋向合理, 三大产业产值结构由1980年的33.2:41.4:25.7变为2007年的5.7:52.0:42.3, 其中, 第一产业产值比例下降了27.5个百分点, 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11.4和16.6个百分点。这种变化趋势符合配第-克拉克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定律, 但距相应阶段的“标准”模型仍有明显差距。数据表明2000年到2007年, 广东轻重工业比例由47.6∶52.4转化为39.2∶60.8, 7年间重工业比重上升了8.4个百分点。正是这种转变, 使广东经济在过去的几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见表1)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使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 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 这是经济发展中必然要出现的过程。广东成功地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向适度重型化与轻型高级化转变的过程中, 实证研究显示, 在贫困阶段, 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农业推动;在温饱阶段, 主要靠农业和工业推动;在总体小康阶段, 主要靠第二、三产业推动;在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基本实现阶段, 主要靠第三产业推动。

现在及今后一个长时期内, 广东的重化工业转移在形成高潮及发展惯性过后, 下一轮的发展引擎是什么?产业结构如何实现高级化, 将是第三阶段广东产业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

二、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特点及驱动原因分析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大体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第一、二、三产业的地位不断变化, 顺次呈现出“二、一、三”, “二三、一”的特点, 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 进入“高服务化”阶段。这一阶段三次产业的演变规律, 是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三十年来, 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特点是, 在广东省生产总值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最大。从1980年至2007年, 第一产业持续下降, 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0年至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仍旧上升, 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特点, 广东进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阶段。其中, 以2002年为临界点, 工业结构内部以轻工业为主体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体;由纺织服装、食品、建材、五金等行业主导, 向由电子信息、电气机械、机械工业、石油化学等行业主导的转变。在广东省经济飞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的同时, 工业内部结构也在调整、优化。究其原因主要有:

1、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驱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广东经济特区列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总设计师邓小平大智大勇, 支持广东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 创办经济特区, 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三十年来广东不辱使命, 不负重托, 领先起跑, 先行探索、科学发展, 在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地理区位优势驱动

20世纪80年代,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广东得益于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 首先成为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迁移的首选之地, 与香港形成互补的生产经营模式, 即生产在广东, 决策、销售、设计在香港, “三来一补”成为广东工业 (尤其是乡镇工业) 发展的主要形式。同时, 广东依托港资又成为全国出口加工和转口贸易的重要基地。

3、土地劳动力等低成本驱动

90年代中期以后, 广东又首先是抓住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利用廉价的劳动成本和土地成本迅速形成了大规模的出口加工型制造业, 同时顺势承接全球信息技术浪潮, 大力改造工业产业结构, 比较快地实现了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 (特别是信息产业) 为主的新兴产业的转移, 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格局初步形成。新兴主导产业成为广东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4、外商投资驱动

从1978年以来, 外商直接投资是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广东因着地缘优势、政策优势, 大力引进外商直接投资, 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 在第二产业内部又表现为轻型化、外向化、轻纺工业项目占主体地位。这种外源型经济模式使得广东取得很大成功。这一阶段恰好是广东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2003年之后随着外资工业的产业倾斜, 与其较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一起,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东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但外资对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较低, 所以外资直接投资对三产结构优化带动作用不强。今后, 随着国内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形成, 广东吸引外资的区位优势弱化, 以及土地、能源日趋紧张,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面临长三角的赶超挑战, 充分发挥山区和东西两翼吸引外资的潜力, 同时把外资更多地导入第一、三产业, 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将会有利于今后广东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长期的投资扩张, 在拉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 导致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变迁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工业增长偏好”的路径依赖。1980年, 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1%, 2006年进一步提高到51.7%。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 工业的增长率一直遥遥领先, 大大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在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对外资具有相当的依赖性。

5、内在驱动

改革开放前20年, 广东随着国内消费层次升级和出口需求增长, 推动加工制造业由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产品更新换代快。近年来支柱产业带动效应明显, 汽车业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工业产业更快地迈向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 进而带动了经济的高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依靠港澳台资本以外源型经济为主导, 超常规地发展出口导向型的低加工度工业, 导致广东产业结构呈现较明显轻型化特征, 低水平加工业比重过高与高加工度工业成长不足, 一般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供给不足并存的产业结构模式到后来恰恰成为阻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大桎梏。而外源型经济成长模式又使得广东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无自身话语权, 受国际经济关系和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较大。加上产业升级明显受到土地空间限制、能源、资源匾乏和环境承载力有限, 劳动力成本上升, 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性约束不断加大。因此广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发挥排头兵作用, 就必须不断培育和强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赋予工业增长和产业扩张以技术和加工升级的实质性内在驱动力, 在全球化分工体系中实现广东产业链向高端定位的不断提升。

三、转换动力实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

从英、美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 在工业化的起始阶段, 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是开发和掠夺自然资源, 产业形态以农业为主体。在早期经济增长阶段, 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是通过资本积累, 用机器替代手工, 呈现出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产业形态。在“现代经济增长”阶段, 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效率, 主导产业是与服务一体化的制造业及农业。在“信息经济时代”, 工业化的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 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国民经济, 信息技术渗透各产业。

广东经济增长的驱动开始主要靠资本扩张, 近年来主要靠技术进步与信息化, 主导产业呈现重化工业特征。可以看出广东的经济增长格局呈现明显地二元结构特征, 其经济发展与结构优化依然任重而道远。

1、发展高增长产业拉长内在动力的持续影响

近年来, 广东加快发展高新产业、重化工业和装备工业等一批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高增长性行业, 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重化产业集群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成为拉动广东经济快车继续领跑的一个新引擎。在每一轮经济增长周期都会出现一批增长景气快速提升的行业。高增长产业发展往往与行业内企业在区域间的转移相伴随。随着产业集群现象的日益发展, 产业增长与城市扩展互为推动, 促进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城市带的形成。广东能够正确选择既能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又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相适应的高增长产业群, 今后的重心则是如何不断拉长高增长产业的惯性带动经济增长。

2、要素创新驱动

这种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业组织结构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内容。技术进步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动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但其根本动力是则是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因此, 应在社会范围内从政府到企业重视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产业结构内部内部调整入手, 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这既是产业内在发展规律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也是产业发展对当今国际经济新特征和新变化的一种动态注释。深化体制改革, 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调整平台和制度保障。确保公平竞争, 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机制, 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促进资源合理流动, 推动国有产业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顺利进行。

3、创造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

要把广东的工业化进程由以工业资本以简化工商年检手续, 逐步实行备案制。再者,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体系, 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如: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探索债权融资方式, 允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融资;通过税收减免政策鼓励风险投资公司对外商企业投资等。

4、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产业集群就是一批从事相同产业的企业和机构集聚在一起, 它们之间密切联系, 既分工又合作, 共同分享市场、技术和各种信息资源, 形成竞争优势, 从而获得最大发展空间。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可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壮大产业规模, 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而且也有利于相关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产品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 在制度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下, 威海市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电子设备、纺织服装等领域, 形成了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在今后的投资环境建设中要大力推进产业集群招商, 不断提高产业配套水平和集群化水平;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 立足威海实际, 重点引进与优势产业相关的大项目;搞好产业发展规划, 按照“三区、两带”的总体框架, 即中部加工制造业聚集区、西部高新技术聚集区、北部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沿海产业带和农副产品加工出口产业带, 统筹规划和实施。

5、加快人力资源市场的培育开发。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究制定威海人力资源长期规划,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更好地满足投资企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利用威海的地缘优势, 积极引进优秀人才, 重点引进符合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的复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威海市劳动局《2007年威海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

[2]、宋则《商业经济》2006年18期

惠州市产业升级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第9篇

改革开放以来, 珠三角的经济发展迅速, 但同时应该看到, 广东省部分城市在转型和升级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难。从外部环境来看, 资源压力、城乡发展不平衡、户籍二元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等诸多因素都制约着城市的升级;在微观层面, 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日益增加, 企业自身的战略定位模糊等也成为阻碍企业转型的因素。从微观、宏观层面, 广东省的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中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 研究产业升级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惠州位于珠三角东部, 靠近广州、东莞、深圳, 交通便捷。经过改革开放发展, 深圳、广州和东莞等地发展迅速, 面临产业升级的问题, 而惠州在实施“双转移”战略过程中具有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待开发资源丰富、主导产业基础深厚等优势, 应做好承接深圳、东莞转移产业过来的准备。

2 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

2.1 惠州市基本情况

2.1.1 地理位置

惠城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 京九铁路设大站于惠州, 惠深、广惠、深河、深汕等高速公路及广梅汕铁路在区内贯穿而过, 与惠州机场、惠州港、东江河构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交通便捷。

2.1.2 资源条件

惠州的水资源丰富, 东江和西枝江从市区川流而过。电力供应充足, 有大中型发电厂3家, 年供电量达2亿余度。工业用地资源充足, 对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提供诸多便利。

2.1.3 政府的干预力度

对于承接转移的产业, 惠州市积极性比较高, 目前已出台诸多条例促进承接转移产业。积极推进“深莞惠”经济圈一体化的进程。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园建设,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积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2.2 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内在推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特别是深圳、广州、东莞与周边地区拉开了距离, 在实施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中, 深圳、东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因此珠江三角洲面临着产业转移。

深圳、广州、东莞产业发展形势逼人, 并在进行高水平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出口产品结构、贸易方式及利用外资情况看, 深圳、东莞的产业特点已经转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低端产业转移的压力较大。

3 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因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3.1 模型主导反馈关系简要流图

在双转移的过程中, 产业、劳动力和环境中的各个因素相互关联, 主要有以下几种反馈关系: (1) 经济基础直接影响到地区的基础建设, 从而影响到经济距离, 而距离的大小通过运输成本而影响到产业是否愿意转移。 (2) 影响双转移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当地的产业园建设, 配套实施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影响着产业的转移。 (3) 地区的产业发展通过影响当地的政策优惠条件来影响主要生产成本, 水电、地价的成本最终影响到产业的转移。 (4) 劳动力的素质是企业生产的关键, 地区的教育投资对提高劳动力素质十分关键, 成为影响产业转移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

本文主要基于以上思想建立了双转移反馈关系环, 形成如图1所示的关系图。

3.2 工业产业发展系统动力学子模型及系统模型分析

随着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珠三角地区所有的城市都在努力提升产业结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 要重点分析, 探究其中的关键因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惠州市为研究对象, 综合考虑工业值、经济水平、人口等因素, 对2005—2010年惠州的相关数据进行模拟, 寻找影响惠州吸引转移产业的关键因素, 以期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提升关键因素来增强惠州市的产业吸引力。

图2显示了惠州产业系统中的主要关键因素。交通影响因子使用公路和水路的货物周转量来反映, 单位为千万吨公里;人口增长率为2005—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平均数, 这四年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5.36‰、5.55‰、5.58‰、6.04‰, 平均值为5.63‰, 总人口是2005年常住人口数, 为370.69万人;就业人口比例为0.6, 根据2005—2008年的就业人口数与同年的总人口数计算, 其中就业人口数分别为222.62万人、227.01万人、234.76万人、241.09万人, 总人口数为370.69万人、375.99万人、387.50万人、392.7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采用2005年数据, 为803.43亿元。

3.3 惠州市产业发展系统动力学子模型检测

对于模型是否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使用年末常驻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对模型进行检测, 采用2005—2009年已经公布的数据来验证。

由表1和表2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总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的误差百分比分别为3.9%和2.4%, 小于5%, 仿真数值与真实数值相差小, 因此该模型可以有效地代表和预测惠州市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万人

亿元

3.4 惠州市产业发展系统基本仿真与分析

惠州市工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趋势如图3所示。工业增加值如1线显示, 呈现增加的趋势, 到2015年有望达到1 000亿元;惠州地区的生产总值到2015年也有望超过2 500亿元。图3显示了惠州市经济有较好的增长趋势。

惠州市的人口增长情况如图4所示。人口数如1线所示, 在未来的几年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将在2015年超过450万人。人口增加的因素, 除自然增长率之外还受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就业人口数也将在2015年接近300万人。就业人口的增加和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产业的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都能有效增加就业人口数量。

惠州市吸引产业转移的产值情况如图5所示。由图中2线的曲线走势可以看出, 产业转移的数量年增长呈现增加的趋势, 到2015年转移产值的年增长接近150亿元, 同时产业转移的产值在2015年的总数也将超过600亿元。在未来的几年里, 在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 惠州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承接地将接受大批的产业转移, 这促使当地的工业产值规模呈现大幅度的增长。

3.5 模型调整与分析

系统动力模型中各个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程度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到, 对各因素进行调整分析得其各自的影响程度。

3.5.1 大专以上就业人口比例

大专以上就业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劳动力素质的一个指标。劳动力素质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以及促进产业水平提升。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素质较高, 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强。将模型中大专以上就业人口的比例提高10%, 如表3所示, 调整后的比例如表右侧所示。

大专以上就业人口的比例提高10%之后, 产业转移的年增长如图6所示, 新的产业转移年增长如线2所示, 线1显示产业转移的年增长呈现增加的趋势。显示教育水平影响到劳动者素质, 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能够更好地吸引产业的转移。产业转移年增长数值如图7所示。

3.5.2 交通影响工业增长因子

交通是影响产业运输成本的重要因素, 交通影响工业增长因子显示了地区交通为当地产业提供的便利程度。将系统模型中该因子的数值由1.2提升10%至1.32, 工业总产值和产业转移将呈现如图8和图9的变化。工业总产值的变化来源于两个方面, 首先是交通的便利降低了现有产业的运输成本, 增加了产业的利润, 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工业总产值;其次, 交通的便利促进了新产业的投入以及产业的转移。

受交通便利因素的影响, 惠州市产业转移的年增长呈现较大的增长, 如图9所示, 线3显示了调整后的产业转移年增长, 到2015年将超过150亿元的增长值。产业转移年增长数值如图10所示。

3.5.3 政府优惠政策

政府优惠政策的出台对产业转移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在系统模型中, 将政府的优惠政策力度扩大20%, 如表4所示。政府的政策优惠主要体现在地价、电费以及税收的优惠政策, 这些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从而增强惠州市对转移产业的吸引力。

政府优惠政策力度的扩大对产业转移的增长如图11所示。从图11中可以看出, 线4到2015年产业转移的年增长将超过150亿, 比线2有明显的提高。产业转移年增长数值如图12所示。

3.5.4 基础设施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交通对产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公路、水路的建设投资影响着惠州市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加大建设的投资力度可以促进产业转移的年增长。惠州市公路和水路的建设里程在提升10%之后的数值如表5所示。

交通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后, 产业转移年增长趋势如图13所示。图中线5显示, 到2015年将接近175亿元。从而可以看出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对产业转移有较大的吸引力。产业转移年增长数值如图14所示

4 建议

在珠三角地区进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 惠州市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把握影响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 在区域内产业整合的基础上带动产业集群向更高层次发展, 实现经济结构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跨越。惠州市的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通过对其中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以及敏感性比较, 得出影响工业产值的关键因素。把握影响工业产值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 才能使惠州市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综合以上分析, 得出以下建议:

(1) 加强教育投资和吸引人才力度。人力资源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也是吸引产业转移的基础。首先应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 开发利用现有人才资源;同时通过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吸引人才, 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有了充裕的人才资源才能吸引产业转移过来。其次, 政策上鼓励高素质人才来惠州创业发展, 完善人才招聘机制, 提供企业与人才之间招聘与应聘的服务平台。最后,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提升惠州市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 为产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能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而吸引更多的产业转移。

(2) 加强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 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引导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形成主导产业相对聚集、中心城区准确定位、区域分工协调发展的格局。吸引产业转移, 首先要增强投资产业配套能力和改善综合环境。引入与惠州相关产业前向、后向关联效应强的企业, 提高产业的配套与服务能力, 延伸与扩展产业链;以产业园的建设为依托, 建设配套齐全的产业园, 促进产业链的形成, 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 吸引产业转移。

(3) 提供更多优惠政策。通过加强政府间的协调, 形成整体目标统一、区域间秩序竞争的局面。出台相关的政策, 比如安排财政贴息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园区在技术创新、出口创汇、产品质量检测、产品开发、环境治理等方面给予支持, 同时对转移产业在用地计划、企业融资、下放审批权限等方面给予扶持。

(4) 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为产业转移提供基础设施的支持。实现交通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重点内容, 更是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助推器。惠州市要加快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交通对接, 城际间的便捷交通有利于产业之间的沟通, 将惠州市融入到泛珠三角, 加大惠深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

5 结论

本文对惠州市的产业系统进行了研究, 分析影响其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并通过系统动力学研究对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寻找影响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 并对产业系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提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分析产业系统时涉及到一些方面, 还有许多方面没有涉及到, 在后续的研究中, 随着产业转移的进行, 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惠州市的产业系统。

参考文献

[1]叶军.产业升级, 不能割裂向心力与离心力[N].广州:南方都市报, 2008-09-19 (A02)

[2]ANDERSON, E JAMES.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gravity equ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9 (1) :69-75

[3]J TINBERGEN.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An analysis of world trade flows[M].New York:Twentieth Century Fund, 1962

[4]盛斌, 廖明中.中国的贸易流量和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 2004 (2) :3-12

[5]张建红.投资国特征及其对华投资强度的研究[J].世界经济, 2004 (1) :16-22

[6]张长春.影响FDI的投资环境因子分析[J].管理世界, 2002 (2) :32-41

升级动力 第10篇

1、公司自主研发实力较强,产品定位于中高端;

2、公司将受益于劳动力替代和下游厂商集中度提高以及国外市场的打开。

东方精工是国内最早从事瓦楞纸箱多色印刷成套设备生产的公司之一,目前拥有20项专利及一系列关键的非专利技术、工艺。瓦楞纸箱具有环保优势,市场集中在欧美和亚洲,从人均消费量来看,亚洲只有欧美的1/5,未来随着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市场增长空间巨大。中国的瓦楞纸箱印刷成套设备国内新增需求来自:下游消费品包装企业布点完善及集中度提高;人工成本的快速上升迫使厂商采用能够提供高自动化和精度化的中高端设备。此外,东方精工海外销售占比在40%左右,虽然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但是公司产品具有性价比优势。

公司自主研发实力较强,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公司试生产和在研项目储备充分,支撑未来公司的竞争地位,将充分受益于劳动力替代和下游厂商集中度提高以及国外市场的打开。随着公司现有厂房四季度产能扩充和明年下半年开始募投项目逐步释放产能,公司的产能瓶颈将会有所缓解,同时产品结构优化提高毛利率。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35%左右,2011-2013年EPS为0.55、0.75、1.03元。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东方精工作为次新股受到市场追捧,目前估值水平并不高,具备上冲动能和上行空间。

升级动力 第11篇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 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低碳技术,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低碳循环经济作为全新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也得到了各行各业乃至社会各界的积极回应。基于低碳循环经济, 实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一方面要合理调整经济结构, 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空间格局与生产方式;另一方面要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节能、降耗、减排, 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低碳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由经济、社会、技术、文化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 根据系统论原理, 系统的良好运行和发展演进有赖于动力的持续获取和稳定支撑, 因此, 就有必要从经济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出发, 对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动力问题予以研究。实施、推广低碳循环经济, 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无论从企业层面、区域角度, 还是从全社会范围, 都必须切实解决其发展动力问题。

现有文献资料检索结果和部分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践的分析结论显示, 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 人们大都对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技术给予了充分甚至过分的肯定, 众多学者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内涵、实践模式、评价体系等角度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考证, 而对其发展的支撑点———动力问题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 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体系, 这也成为低碳循环经济轰轰烈烈发展表象背后的隐忧。

2 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与低碳循环经济的内涵

2.1 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相对概念, 是相对于虚拟经济而言的。从概念上讲, 实体经济指的是社会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体及其活动, 其内涵是以非资本化定价方式形成的价值系统及其行为方式。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涵盖第一、二、三次产业, 包括农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的绝大部分产业, 不能简单地把实体经济理解为制造业, 因为现代服务业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经济的转型时期, 作为社会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实体经济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压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这为中国实体经济未来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所谓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指的是对应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 根据新的经济增长目标要求, 对经济体中的实体经济部分所作出的必要性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形式转变与升级、内容扩充与更新, 目的在于解决实体经济长期发展面临的方式粗放、产能过剩、创新不足等问题, 促成实体经济的理性回归与发展, 推动企业新一轮变革, 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和水平, 促进经济进一步繁荣。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根基, 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要统筹兼顾, 既要做优农业, 也要做强工业, 更要做实服务业, 实现协调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持经济社会稳定中作为创新驱动器和就业容纳器的中坚作用。

2.2 低碳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的提法, 最早见诸英国能源白皮书《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2003) , 其后这个提法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简单来讲,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多种渠道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利用效率, 建立一种限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经济, 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于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通过不断循环和重复, 合理、高效、持久利用物质和能量, 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 达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低碳循环经济是将低碳经济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结合起来考虑, 其理论基础源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内涵, 兼具二者之义。虽然目前就低碳循环经济的提法尚有争论, 其概念也还没有统一、权威的界定, 但在学术界其涵义却已不言自明, 归于一致, 即低碳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实现能源利用的减量化、高效率、再循环, 同时注重替代能源、新能源的开发与使用, 减少碳排放。在本文中, 将沿用低碳循环经济这一提法展开相关分析。

3 基于低碳循环经济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动力分析

3.1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仔细查询, 当前基于低碳循环经济展开的研究相对有限, 如王宁 (2010) 从低碳循环经济的角度论述了新疆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途径;郑少露 (2010) 构建了融合低碳循环经济理念的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杨晓青 (2011) 着重分析了德国低碳循环经济的法制保障对我国的启示等。总体来看, 现有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为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下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动力问题提供支撑:一是低碳经济研究。包括: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评价体系及区域低碳经济建设等内容。二是循环经济动力问题研究。包括:循环经济发展动力来源、动力机制构建等内容。上述研究进展述评如下:

在低碳经济研究领域, 从国内研究进展看, 邢继俊 (2007) 最早对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及内涵进行了阐述, 分析了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提出了中国实现低碳发展的若干可能途径。此后, 众多学者如冯之浚 (2009) 、方德巍 (2010) 、范远江 (2010) 、周宏春 (2012) 等就围绕国家、区域或是行业层面展开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随着对策分析系统化形成“模式”, 付允 (2008) 开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方向、方式和方法;侯军岐 (2010) 则具体给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可采取的技术带动型、资本推动型等八种模式;张玓 (2011) 基于碳基金视角、罗友花 (2011)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做了创新研究。王海霞 (2010) 、刘鸿渊 (2011) 、黄林秀 (2012) 等也或从区域, 或从行业层面做了类似的发展模式分析。在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研究领域, 胡大立 (2011) 从低碳经济内涵及产业链路径出发, 构建了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何跃 (2012) 运用自组织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进行了效率分析;阳玉香 (2012) 将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综合评价了30个省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马军 (2010) 、冯碧梅 (2011) 、杨颖 (2012) 等构建了基于城市或是区域层面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最后, 在区域低碳经济建设领域, 相关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从区域整体入手“演绎”, 由一般到特殊, 实现区域整体低碳化, 如胡剑锋 (2012)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给出了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及实施方案;一是从区域重要结构如建筑、交通、社区等入手“归纳”, 由特殊到一般, 通过局部低碳化带动整体低碳化, 如王家庭 (2010) 从城市规划、生活消费等方面提出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应对措施。

在循环经济动力问题研究领域, 早期的研究如邓如辛 (2005) 、Donald.Huisingh (2006) 从循环经济战略选择的动因角度推演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 近些年的研究可归纳为两个主要方向:一是侧重对循环经济动力源进行分析。如从政府、企业、公众的角度或从政府、市场的角度出发论述循环经济发展动力。左铁镛 (2006) 认为, 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 需要政府推动、企业配合和公众参与, 三者各司其职。Strebel.Heinz, Posch.Alfred (2004) 、耿永志 (2006) 、陈自芳 (2007) 、李冬 (2008) 、艾良友 (2010) 、周宏春 (2012) 等也分别从各自角度做了类似的阐述。二是从整个循环经济系统的角度构建动力机制。如王朝全 (2006、2008) 将循环经济动力机制具体归纳为经济利益驱动、社会需求拉动、技术进步推动、政府支持促进机制四个方面;肖华茂 (2008) 从内在驱动力和外部约束力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王洪军 (2009) 基于利益驱动、政令推动和社会心理推动的动力机制, 提出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段学慧 (2012) 论述了围绕产权激励、价格激励、财政政策激励、行政激励的经济利益驱动机制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除此之外, 也有很多学者选择特定的切入点展开分析, 如向宏桥 (2007) 认为产权缺失造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设计一个企业能够因循环经济而盈利的产权制度体系是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核心动力机制的关键;姜国刚 (2009) 论证了循环经济演进的动力机制系统结构及其驱动力机理, 提出了循环经济内生演进的系统结构。

研究发展动态表明, 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问题上, 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将研究视角放在了该基本理论框架之上的经济活动主体及其有意识的经济行为上, 分析如何从特定的经济主体出发, 识别、激发、获取有效的经济行为并使之作用于特定的经济系统, 从而推动低碳循环经济的有序发展, 促成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质上, 这一方面必然会涉及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动力来源问题的分析, 同时也应该包括关于动力源主体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形成并传递动力等问题的研究。从目前来看, 上述问题的研究虽初具雏形, 但尚未形成一个严谨、完整的体系。下一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即是基于此, 在进一步深化低碳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 强调付诸应用、实践检验。

3.2 动力分析结构

动力泛指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 基于上述研究进展, 关于低碳循环经济视角下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系统的动力问题分析, 可从动力源和动力机制两方面予以展开。

3.2.1 动力源

动力源是推动系统发展演进的动力要素的来源, 它能够产生并传递促进系统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低碳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自然无法脱离“市场”游戏规则, 会受到市场作用的影响与制约。一般来讲, 在市场这一交易平台上, 供给和需求双方共同构成市场主体。其中, 企业是供给一方, 公众是需求一方, 外加政府在平等参与市场活动的同时负有监管与调控职责。市场机制的作用就是能够通过价格、成本、利润等经济指标向市场上的供、需双方传递信息、提供激励, 从而影响并决定其最优经济行为的选择与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市场的偶然失灵与无效也决定了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的不可或缺性。如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 市场在环境、生态等问题上的无能为力, 就要求政府干预成为解决关键。所以说, 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 市场和政府是主要推动力量, 市场上的供、需双方———企业、公众, 加上政府部门是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动力源 (图1) 。

(1) 企业。

微观上, 企业是转型与升级的主要实施载体, 是低碳循环经济动力产生的直接、有效来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的提升, 企业固有责任开始从经济范畴更多地延伸到社会、环境范畴, 这就需要企业从道德、能力层面, 对上述责任做出承诺。那么, 到底是选择粗放式经营还是低碳、循环式生产, 形式上虽然依附于企业的经营理念, 而根本上则还是取决于哪种方式能够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最优化。基于最大化利润的企业目标的理性设计是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

(2) 公众。

公众是市场中的需求方, 公众消费模式对于市场供给导向、政府政策取向乃至经济发展走向有着深刻的影响。推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需要在公众认知及实践方面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支持, 吸引公众的广泛参与, 帮助其逐步树立可持续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模式的转变, 既能有效引导绿色生产、推进企业绿色化转型, 又能创造新的消费热点、拉动需求, 它不仅是构筑低碳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环节, 也是带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

(3) 政府。

事实上, 实体经济不会自动地转型升级, 低碳循环经济也不会自发地发展起来, 而必须要有政府的推动。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最主要职责是“规范”和“引导”。也就是说, 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度安排规范参与者的行为方式, 同时也能通过激励性、惩治性措施引导其发展方向。为此, 政府必须主动承担责任, 充分发挥其法律规范与约束、政策指导与支持、舆论倡导与监督职能, 以积极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推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3.2.2 动力机制

低碳循环经济的动力源是整个经济系统获取动力并得以运行的必要前提。为了达到低碳循环型经济系统有效运转的目标, 企业、公众、政府这三维动力源必须建立起彼此合作互利的关系, 形成一个互为条件的整体, 这即为动力发挥作用的方式、路径即动力机制问题。举例来讲, 在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中, 企业和公众首先要通过市场纽带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 形成共同推动低碳、循环型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动力;而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也要通过制度约束与政策促进, 环保经营和绿色消费等方式形成相互制约, 影响并决定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市场行为选择, 从而实现既定目标。

动力机制分析基于上述动力源分析, 从动力源主体政府、企业、公众以各自利益为导向、以互利关系相联结的角度出发, 建立包括需求、效益、技术、制度四维动力要素的, 兼具内部和外部效应的政府推动、企业配合、公众参与的动力机制体系。

(1) 需求拉动。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在追求自身生存质量时, 开始逐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上, “环境友好型”偏好越发演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消费者这种内发的需求在市场上行使“投票权”, 能够引导供给的方向, 是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当然, 作为政府来讲, 为了树立正面形象, 增加执政收益, 也会有动力按照民众的需求导向倡导低碳循环经济, 促成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总之, 公众和政府的强大社会需求会通过需求拉动机制作用于经济系统, 形成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根原动力。

(2) 效益驱动。

企业是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目标被定位于实现最大化利润, 这就要求企业尽可能削减成本、提高收益。在这种情况下, 低碳循环经济模式所带来的“低能耗、高效率、少污染”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绿色消费理念下良好的生态环境日趋成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力, 也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收益。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目标, 低碳循环经济提供了企业做出抉择的利益基础。效益驱动机制给企业提供了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多种利益选择, 是企业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内在驱动力。

(3) 技术推动。

技术进步本身对于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早已被实践广泛证明, 实践低碳循环经济, 最不可或缺的恰恰也是技术上的支撑。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推动低碳循环型发展, 要实现的是低投入、高利用、少排放目标, 在技术上就要有保障, 技术水平达不到, 一切只能是纸上谈兵, 没有实效;只有通过技术进步, 才能实现工艺改进、流程再造、合理布局, 达成既定发展目标。成熟、先进的低碳循环型技术联结的是经济系统演进的核心要素, 发挥的是第一生产力的示范作用, 技术推动机制注定能对低碳循环经济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4) 制度促进。

低碳循环经济涉及面广, 从观念到习惯、行为, 从生产到流通、消费, 从个人到企业、社会, 影响巨大而深远, 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激励与约束、监督和保障, 这是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推动力。制度促进机制能够有效规范和引导企业、公众也包括政府自身的经济行为, 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功能、政策支持的激励功能以及公众参与的监督功能, 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有效推动低碳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 低碳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有赖于动力的获取和动力机制的形成, 企业、公众、政府是三维动力源, 需求拉动、效益驱动、技术推动、制度促进形成了四维动力机制体系。从本质上看, 低碳循环经济的促进机制实际上是采用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协调各利益相关方关系的一种机制。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动力的产生、动力机制的形成不是自生、自发的, 需要一个不断培育和优化的过程, 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技术支撑、市场运作的良性运行机制是推动低碳循环经济有序发展, 实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2]张平.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N].人民日报, 2012-01-30:7.

[3]王宁.低碳循环经济是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31 (02) :21-26.

[4]郑少露, 吴仁海, 阮文刚.基于低碳循环经济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 (06) :199-204.

[5]杨晓青, 巩曰龙.德国低碳循环经济的法制保障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与交流, 2011, (05) :84-88.

[6]邢继俊, 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 2007, (10) :87-92.

[7]左铁镛.关于循环经济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06, (01) :10-14.

[8]王朝全.论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与制度设计[J].生态经济, 2006, (08) :56-59.

[9]王朝全.论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德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 2008, 26 (03) :116-120.

[10]孙磊, 赵佳颖.论循环经济发展动力的来源[J].价值工程, 2011, (02) :13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升级动力】相关文章:

扩容升级05-05

组织升级05-07

升级测试05-08

质量升级05-14

升级路线05-21

升级障碍06-13

整合升级07-05

升级拓展07-08

升级建议07-09

升级风险08-11

上一篇:农村学校的小班化教学下一篇: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