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会计教育

2024-06-23

我国区域会计教育(精选10篇)

我国区域会计教育 第1篇

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 会计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要素条件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不同,我国的经济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1],与此相适应,我国会计人才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区域性差异。 一方面, 会计学专业毕业生供给旺盛,每年的规模为10万人以上,另一方面,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 因此,如何促进会计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以解决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显得尤为关键。

研究我国会计人才需求的区域性差异, 对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及社会会计从业人员等求职者的就业、 再就业和职业生涯设计具有引导作用[2],可以从会计人才的供给方来解决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 我们的调查显示不同区域对会计求职者的学历、 工作经验等有不同的要求,了解这些差异,可以使会计求职者对整个人才市场的需求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培养他们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就业心态。 调查选取北京、重庆、湖南、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五大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代表全国北部、西部、中部、 南部和东部, 搜集了智联招聘网2014年10月会计招聘信息的数据来开展研究。

2我国会计人才市场需求主体特征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来看, 我国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主体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企业, 我们将从企业性质和规模两项主体特征来考察人才需求量。 如表1所示,从企业资本金性质来看,各区域民营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量最为旺盛, 这与外商独资企业的人才需求量呈反向关系,上海、广州、重庆三地的外商独资企业人才需求量居前三,其民营企业人才需求量则略低,长沙外商独资企业的需求量最少,仅3.57%,其民营企业的人才需求量则高达91.67%。其中,上海的外商独资企业会计人才需求量较为突出,远高于五地平均水平,说明上海的投资环境更吸引外商独资企业。 从企业组织形式来看,除上海以外,非上市的股份制企业在其他四类区域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均为最高, 上海则是合资企业的人才需求量最高。 上市公司的会计人才需求量中,重庆为20.01%,相比其他区域较高。

从公司规模来看, 如表2所示,总体上,五类区域不同规模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呈现一种趋同的态势, 即需求量可分为三大档,由大到小依次为100~499和20~99人规模的企业、 1 000 ~9 999、500~999人规模的企业、20人以下和10 000人以上的企业。 100~499和20~99人规模的企业的需求量最为显著, 这两类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量合计高达64.60%。 将规模和性质进行交叉分析,100~499人规模的各类企业、20人以下规模的民营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较为突出, 民营企业中20~99、100~499人规模的企业占了五类区域会计人才总需求量的40.2%。

3我国会计人才需求职位分布与薪资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3.1我国会计人才需求职位的区域性差异

根据调查所获取的信息, 我们将会计职位从低到高分为三类:财务助理 / 出纳员、会计 / 会计师、财务主管 / 财务经理 / 财务总监,如表3所示,我国会计人才需求工作职位的区域性分布呈现出以下特征:各地区的会计 / 会计师职位需求量最大,五地平均需求量占37.06%,其中北京的此类人才缺口最大,高达53.14%,远高于平均水平,这说明在所有层次的会计人才需求中,中等层次,具有会计师从业资格和经验的人才需求量相对高。 在低层次的财务助理和出纳员的需求量中,上海和广州最为显著,北京、 重庆对高层次财务主管、 经理的需求量相比低层次人才需求量更大,北京、重庆、上海对财务总监的需求量占比相对其他地区更大。

3.2我国会计人才需求职位相关薪资的区域性差异

从我国会计职位的薪资来看, 五个地区所有会计工作岗位薪资水平以面谈为主,面谈所占比例分别为上海62.66%、北京58.78%、广州57.94%、重庆56.92%、长沙39.25%,但与其他地区面谈占据绝对地位的情况不同, 在长沙的薪资为2 001~4 000元/月的人才需求所占比例为49.53%。 在明确提出薪资条件的企业中, 五个地区均以2 001~4 000元/月、4 001~6 000元/月两档薪资水平的人才需求较为突出, 说明会计人才总体上收入水平不高,个人能力与素质影响薪资水平高低, 北京与上海提供4 001 ~ 6 000元/ 月的职位数比其他地区要多, 这表明发展水平、经济条件的不同所提供的薪资层次也有显著区别。

对各个地区的薪资与职位进行交叉分析, 发现在给定薪资范围的工作职位中,出纳员、财务助理的薪资范围主要在2 001~ 4 000元/ 月, 会计/ 会计师的薪资范围主要在2 001~4 000元/ 月、4 001~6 000元/ 月两档,财务经理的薪资范围主要在4 001~ 6 000元/ 月、6 001~8 000元/ 月两档, 财务主管的薪资范围主要在6 001~8 000元/ 月, 而财务总监的薪资范围在8 000~10 000元/ 月及以上。

会计人才需求职位的区域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地区发展水平不同,工作职位对应的薪资也有所不同。 以会计/ 会计师为例,重庆、长沙的会计岗位薪资范围主要在2 001~ 4 000元/ 月,广州、北京、上海提供的会计岗位薪资范围更多为4 001~6 000元/月;第二,中西部地区的薪资选择性不多,薪资层次较少,而经济发达地区的薪资有更多的选择性,方便会计人才找寻适合自身能力的职位。 同一工作职位,广州地区、上海地区的企业提供了1 001~2 000元/ 月、2 001~4 000元/ 月、4 001~6 000元/ 月、6 001~8 000元/ 月四档薪资范围, 重庆地区、 长沙地区则仅仅只有2 001~4 000元/ 月一档薪资范围;第三,重庆、长沙总体薪资水平不高, 工作职位越高薪资越高但职位数少,北京、上海、广州薪资范围广,高薪职位多且每一类工作职位都存在高薪,出纳员也存在6 001~8 000元/ 月的薪资,这对会计人才更加具有吸引力。

4我国会计人才学历与经验要求的区域性差异

4.1我国会计人才学历要求的区域性差异

对我国会计人才学历要求的调查发现, 会计人才市场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参差不齐,以大专为主,湖南长株潭地区更为显著,对大专的学历要求达到57.01%。 上海、广州和北京次之,分别为49.01%、47.74%、和46.37%,重庆这一比例为44.64%。 对本科学历的要求位居其二,但各地区的比例差量高于大专。 北京地区对会计人才本科学历要求达到39.91%,远远超过湖南地区的23.36%和广州的24.06%。 北京作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更是中国名校的集聚地和全国人才物流量最大、竞争最强的地区,因此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学历要求较高一些。 从硕士比重来看,北上广地区存在硕士学历的会计人才需求,而湖南和重庆几乎没有, 北京也是其间所占比重较大者,占1.62%,上海和广州接近1%。 但是会计人才需求对学历要求不限的情况也存在, 并且比重大都超过中专和高中, 说明会计是一个起点要求相对而言较低的行业。

将工作职位与学历交叉对比的过程中发现, 尽管存在少数一部分企业对最低学历不具要求, 但总体上越基础的工作职位对学历要求越低,越综合的工作职位对学历要求越高。 五个地区大致呈现三个职位需要的学历层次。 第一层次为出纳员、财务助理,这是最底层的梯队,在这一层次企业对最低学历的要求绝大多数为大专;第二层次为会计/ 会计师,这是过渡阶段,在这一层次大专学历与本科学历的数量持平; 第三层次为会计/ 财务经理、财务主管、财务总监,这是最高层的梯队,在这一层次本科学历具有显著优势,在北上广地区甚至要求最低学历为硕士。

学历和薪资数据的交叉分析显示, 硕士学历要求的薪资基本10 000元/月以上,本科学历对应的薪资水平主要集中在4 000~6 000元/月,6 000~8 000元/月次之, 大专学历所对应的薪资水平主要集中在2 000~4 000元/月,4 000~6 000元/月次之,中专和高中的薪资水平基本都在2 000~4 000元/月。 几乎没有超过4 000元/月的,这就体现学历越高,薪资水平就越高, 数据表明大约以2 000元/月为一个等级。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生活物价水平以及消费水平的不同,决定收入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北上广地区的薪资水平会整体高于处于中东部的湖南和重庆。

4.2我国会计人才经验要求的区域性差异

表4是对我国会计人才经验要求的区域性差异的展示,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我们得出:第一,约1 / 5的企业对工作经验并没有具体要求,其中广州这一比例达1 / 3,广州的产业特点对基础会计的需求量大是其重要原因,制造业较多,基础性会计岗位涉及的会计工作相对简单, 因此对工作经验没有太多要求;第二,从整体来看,工作经验要求在1年以上时,所要求的年限越长,人才需求量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超过5年以上的下降的趋势会更明显;第三,整体来看,对会计工作经验要求主要集中在1~3年和3~5年。 湖南地区在1~3年工作经验要求的比例上遥遥领先其他地区, 北上广对3~5年工作经验的需求量略超湖南和重庆,这显示出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差异。

将工作经验与职位进行交叉分析, 不同的工作经验要求所对应的职位如下: 工作经验1年以下需要的会计岗位主要是会计/ 会计师和出纳为主;工作经验1~3年需要的会计岗位主要是会计/ 会计师、出纳和财务助理为主;工作经验3~5年需要的会计岗位主要是会计/ 会计师和财务经理为主; 工作经验5~10年需要的会计岗位主要是财务总监,财务主管和财务经理;工作经验在10年以上需要的会计岗位主要是财务总监。 可见,工作经验要求年限的不同对应的职位具有明显差异性, 年限较短者一般从事初级会计工作, 年限要求较高者一般从事中级和高级会计工作。

5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我国会计人才需求的主体特征、 职位的区域性分布与薪资水平、会计岗位的学历与经验要求、行业分布的区域性差异进行调查,发现会计人才需求的区域性差异是客观存在,要解决会计人才市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就业者应充分考虑人才需求的区域性差异,会计人才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区域性差异, 提早规划职业生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另一方面高校作为会计人才的供给方应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其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 从当前的会计教育过分注重理论教育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转变。

摘要:研究通过对京、渝、湘、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五大区域五地会计人才招聘数据的收集、归纳和分析,发现会计招聘信息中工作职位、薪资、学历要求和工作经验等所存在的明显区域性差异。该研究可为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在职人员择业以及会计从业者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为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区域性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智联招聘网.2014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EB/OL].http://article.zhaopin.com/pub/searchjsp.

[3]李峰,柯峰,文鹏.大学生择业期望现状及差异性分析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2(6).

[4]北京会计学会.会计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我国区域会计教育 第2篇

关键词: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 区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资源配置是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决定性因素。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影响了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制约了高等教育公平。

一、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差异

在区域划分上,本文采用“四分法”。也就是所谓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通过对31个省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情况比较,从而总结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

(一) 西部高校数量与中东部间差异明显,且重点院极少

2011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409所,按照“四分法”划分的区域,东部共有高校947所,占全国高校数量的39.31%。中部高校数量为634所,占比26.32%,西部为581所,占全国高校数量的24.12%,东北地区共有高校247所,占比为10.1%。东部10个省(区)的中高校数量超过100所的就有5个省, 中部6个省中有5个省高校数量超过100所。东北三省中辽宁省高校数量超过100所。而西部所有省中未有一个省的高楼数量100所。西部12个省的高校数量不到全国高校数量的四分之一。

“985”院校及“211”大学都集中在东部,北京、上海数量最多。东部沿海各省数量较多,其中江苏、广东、山东、逝江省“985”及“211”学校的数量位于前列。西部地区则除陕西和四川外,其他各省均无985院校,每省仅有一所“211”大学。西部与中东部普通高校数量及重点院校数量差异明显,高等教育资源未能在区域间均衡配置。

(二)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不足,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低于中东部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区域布局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地区高等教育投入的差距上。我国的高等教育采取中央和地方分级负责的制度,中央财政拨款给部属高校,而地方大学主要由地方财政拨款。

财政性预算内经费代表地方普通高校的经费水平。2011年,我国各地区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平均值为7967615万元,超过该平均值的省份(直辖市)有十三个,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陕西和辽宁。其中西部地区只有四川、陕西两个作为西南和西北的门户口省份的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预算内教育经费超过了平均值得。而另外超过平均值的省份都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充分反映出我国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东西部的差异之大。2011年,我国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预算内经费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高达16389946万元,最低的省份是西藏,仅为1072340万元,极差为15317606万元,超出西藏的经费数量,可见差距之大。极差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预算内经费在地区间的不均衡。

(三)毕业生数量偏少,并且当地就业的数量十分有限

从地区来看,大学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按就业地区划分,在京津沪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2.8%,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46.0%,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22.2%,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9.0%。大学生就业集中的区域都是中东部经济发达区域,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较大。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西部仍然是大学生就业较少的地区,高等教育没有为西部的开发培养出其所需求的人才。

二、 我國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高等教育公平的核心内涵是不同地区、不同个人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机会均等。具体来讲就是高等教育起点公平、高等教育过程公平及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目前,我国中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差异明显,影响了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1.区域高校数量差异明显,影响入学机会公平

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占地面积广,人口多。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经费紧缺现象严重,而西部地区,土地面积为68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5%,人口3.6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6.9%。

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除陕西省和青海省以外,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低于该数值。我国高考招生实行的是分省定额的方法,高校主要招生生涯为所在省市的生源,因此,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适龄青年入学机会受到了影响。显然,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差异,造成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国家其他地区的不平等。

2.区域教学资源不同质,影响过程公平

由于各省区高等教育投入不同,使得各地区高校中的教学资源也不同。国家出台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中涵盖了十大项主要任务,而调查显示,十项任务中最重要的是“扩大中西部学生入学机会“,其次是“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对于中西的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而言,由于区域的环境以及福利待遇上面的差异,西部高校中高水平的教师缺少。高校内优质资源相对不足还表现为硬件设施不够多先进,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等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西部的学生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得高等教育过程公平受到影响。

3.部分毕业生就业受阻,影响结果公平

西部高校较少,高校集中度相对较低,大型企业除了到陕西这样的高校较集中的地区举行招聘会以外,其它高校基本得不到这些大型企业的眷顾。这就会造成西部高校大学生就业就业信息滞后而影响了就业。另外,由于西部高校中“985”和“211”高校偏少,西部高校毕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常遭遇歧视。尽管,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以及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等。但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仍然会将985和211高校作为招聘时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甚至有时会实行“一票否决”,使得一些优秀的学子连参加笔试和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最后,西部高校的学生如果去东部大城市就业,由于学校知名度较低、没有社会关系、地域歧视、户口限制,也会比东部大城市高校的学生有弱势。综上,西部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阻碍会高于东部,由于区域高校资源配置上的差异,造成了高等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三、 促进教育公平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策

(一) 地方政府要确保高等教育的投入,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支持

地方高校的经费投入主要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各地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依托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各级政府严格按照《教育法》的规定, 切实达到“三个增长”的要求。必须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 专项用于教育事业。地方教育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2%征收。

(二)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尝试各地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财力有困难的地方进行补贴,使贫困地区的适龄青年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支付的程序及算法要体现公平原则,具体来看要加大中央政府对不发达地区的纵向转移支付,并不断推行省际政府间的横向支持。增加过渡性的转移支付金额

的数量,根据各地实际支付能力与全国平均生均经费标准间的差异,给予各地发展高等教育所必须的经费补偿。缩小地区间高等教育资源的差距,保证不同地区的学生享有高质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机会。

(三) 实现东中西部间高等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高校资源共享可以解决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资源利用率,也可以使一些地区资源紧缺程度得到缓解。通过高校间的各种契约、协作等形式来实现各类具有共用属性的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形成师资互聘的模式,使优秀教师资源在高校间得到分享,也可以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切实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由东部高校带动中西部高校发展,缩小地区间高等教育资源的差异,从而使由于资源配置问题而引发的教育不公平的程度得到缓解。

(四)鼓励用人单位招聘西部高校毕业生,禁止就业歧视

政府或者高校應该积极邀请用人单位到西部高校招聘毕业生,并为这些单位提供各种服务。对于西部高校的毕业生到异地就业,不得给予歧视。目前,只是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在招聘时不得进行歧视。但是这并没有约束力,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及各地劳动与就业主管部门应该对就业歧视现象给予监管及纠正,使得西部高校在就业时免受直歧视,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 http://www.moe.edu.cn/.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17.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探究 第3篇

一、我国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已有的研究肯定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具体来说, 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包括:区域经济水平对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从根本上制约教育的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和条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影响不同地区高等教育投资多渠道、多元化的实践效果。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与毕业生规模的扩大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高等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来推动经济发展;高等教育通过推动科技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政治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 对社会政治直接产生影响;高等教育通过选拔、培养国家管理人才, 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高等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 完成年青一代尤其是骨干青年的政治社会化。高等教育对区域文化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能够传授、延续文化, 选择、整理文化, 创造、更新文化。

我国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条件好,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就会比经济不发达地区要快得多, 高等教育的布局也会趋于合理。研究我国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是否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了解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而为了更好地认识我国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首先我们必须对我国的行政区域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大致的划分。“目前研究分类问题比较好的量化方法是聚类分析法, 它的实质是建立一种分类方法, 各省份的经济发展状况将一批样本数据按照它们在数量上的接近程度, 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分类。聚类分析的基本原则, 是将经济发展状况有较大相似性的省份归为同一类, 而将差异较大的省份归入不同的类。”然后, 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分类的基础上, 考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 进而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李萍 (2006) 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聚类分析, 将全国31个省市划分为5个区域:广东的经济发展状况最好, 尤其是财政收入远远高出其他省份, 居全国最前列, 因此广东省自成一类;其次是经济较发达地区: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辽宁为一类;再次是经济发展次发达地区:天津、河北、四川、河南、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黑龙江为一类;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云南、安徽、广西、贵州、重庆、甘肃、陕西、吉林、新疆、内蒙古、山西为一类;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宁夏、青海、海南、西藏为一类。

而在另一项聚类研究中, 孙希波 (2006) 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 把全国31个省市、直辖市经济水平分为4种类型[5] (见表2) :

(二)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评估

目前, 国内某些学者利用DEA聚类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研究, 而且根据聚类结果, 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地域划分。

刘海燕 (2007)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 通过建立评价中国31个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对2005年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进行了实证研究。她选取每年的教育经费支出 (万元) , 副教授以上专任教师的比例 (%) ,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元) 为输入指标, 在校学生数 (人) 、平均每个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R&D与科技服务课题数 (个) 为输出指标, 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行了评估。然后根据DEA相对效率值把我国各地区分为下列4类:

1. 第一类地区 (DEA相对效率值在0.97以上)

这些地区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川、湖南、陕西、山东、浙江、安徽, 其中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川5省市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为最优级, 反映了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能够有效地分配到最适宜的使用方面和方向上。

2. 第二类地区 (DEA相对效率值在0.9073到0.9691之间)

这类地区包括:河北、福建、天津、辽宁、广西、吉林、湖北、山西。该类地区资源配置良好, 但要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必须提高其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除福建、辽宁两个省没有产出不足率外, 其余6个地区的平均每个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R&D与科技服务课题数严重不足。

3. 第三、四类地区

第三类地区包括:黑龙江、河南、宁夏、云南、江西、新疆;第四类地区包括:重庆、甘肃、内蒙古、贵州、海南、青海、西藏。第三、四类地区分别属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中等及较差地区, 这两类地区大都为规模收益递增地区, 在三、四类地区中规模收益递增的都是经济欠发达或落后的地区, 这说明一直以来, 这些地区的高教系统中没有充分发挥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的职能, 地区高科技知识产业的孵化和发展受到制约, 没有充分发挥高校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孙希波 (2006) 也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 , 对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而其输入指标为:教职工总数 (人) 、教育经费支出额 (千元) 、年末固定资产总值 (千元) , 其中:教职工数包括专任教师、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和工勤人员, 以充分反映各省高校教职工的数量和质量状况;教育经费支出额是各地区中央部门和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支出合计数, 以全面反映各省所辖范围内高校的经费支出数;年末固定资产总值包括校舍和设备等财产, 为会计报表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数;其输出指标为;在校学生数 (人) 、科技活动经费 (千元) , 其中:在校生数指上级教育计划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并具有学籍的全部学生数, 博士生一个折三个, 硕士生一个折两个, 以体现不同地区培养人才的层次性特征;科研经费包括课题经费和从各种渠道筹集到的计划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 包括政府资金、企业资金、事业单位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等, 反映各社会经济主体对促进科技进步所做的努力。经过数据处理和运算, 结果如表4:

(三)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估

有研究者选取了10项指标—— (1) 每百万人口高校数、 (2) 校均学生数、 (3) 每十万人口毕业生数、 (4) 招生数、 (5) 在校生数、 (6) 每十万人口教职工数、 (7) 每十万人口专职教师数、 (8) 高级教师占专职教师的比例、 (9) 生师比、 (10) 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对我国2002年各省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评估和分析 (孙希波:2006:82) , 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划分为4个类别:

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天津

较发达地区:浙江、江苏、黑龙江、辽宁、湖北、陕西、吉林

一般地区:山西、四川、河南、福建、河北、山东、江西、重庆、湖南、广东

欠发达地区:青海、西藏、贵州、云南、广西、宁夏、海南、甘肃、内蒙古、安徽、新疆

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地域的影响:三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教育基础好, 其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省市;东北三省教育水平比较高;在中部, 陕西、湖北的教育水平也较高;排名最后的绝大多数为边远省区。总体上说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地域的关系为:东高西低, 北高南低, 沿海高于内地, 中部省区发展水平居中。这些统计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域布局上偏重于沿海大城市和中部重要地区, 边远地区很少有高等院校分布。这有深层次的经济原因。我国地域辽阔, 资源分布不均,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得天独厚, 基础好, 发展快;而西部边远地区经济基础却非常薄弱。经济上的不平衡特征反映在高等教育上表现为地域间存在很大差异, 并且这种差异将随着经济差异的扩大而扩大。

(四) 我国各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研究

孙希波 (2006) 认为, 为了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必须首先对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真实与否进行研究。遵循原因先于结果, 结果后于原因的逻辑关系, 他主张首先对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作格兰杰因果检验, 从而为讨论二者具体数量关系打下基础。然后, 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起来, 见表6: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到, 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处于不平衡发展状态, 即使高等教育和经济处于同一水平, 也是低水平上的平衡。其中, 天津高等教育过度超前, 山东和广东则严重滞后。这说明, 高等教育发达不一定完全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但是高等教育欠发达, 则经济发展肯定缺乏动力。

二、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适度规模探究

(一) 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内涵

高等教育的“协调”与“协调发展”包括内部、外部两个基本部分和宏观、微观两个测量范围:宏观内部是指中国特定区域内或区域间 (既可以是行政区域, 也可以是由地理、经济或文化特征而形成的区域) , 高等教育与所在区域的协调;宏观外部是指中国整体作为一个区域, 与世界其他一国或多国区域 (如欧洲、北美、亚太等区域) 在高等教育发展上的协调;微观内部是指特定高等教育机构内, 不同学科、专业及部分的协调;微观外部则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 不同学校在层次、结构、学科等方面的协调。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由精英向大众型过渡, 进而向普及型纵深发展的过程中, 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呈现分层次、多样化、开放性的梯形模式, 协调发展体现为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组群内部和组群之间的协调。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 我们关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关注的层次是“宏观内部”和“微观外部”, 即特定区域内高等教育与所在区域的协调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学校在结构等方面的协调, 最终达到以下目标:以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对均衡的和谐发展;在积极构建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发挥高等教育的综合优势地位和核心力量, 加强区域内合作, 促进高校技术创新与转让, 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二) 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观

高等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 因此, 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合理确定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必须立足于现实, 必须切实考虑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和教育现状。具体包括国家及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教学设备和条件、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可能等等。诸多研究者提出了结构调整下的“适度超前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为了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研究和揭示高等教育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以及有关因素如何通过影响高等教育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翟丽丽等 (1998) 把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问题置于一个大系统中, 根据教育系统的因果关系, 建立了高等教育系统动力学模型, 从而测算高等教育的适度规模。

赵庆年等 (2003) 研究了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并且把四者之间的关系用一个示意图去表征 (见图1) 。图1中的三条曲线交叉围成一个公共部分 (见图中的阴影) , 便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最合理区域, 形成一个面, 也可称之为A, B, C最优面。在这个图中,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无论是规模、结构还是质量, 都被限定在一个区间内。这个面不是几何面, 而是系统面, 是教育发展系统整体优化的几何表征, 用系统论的思想看问题。这正是我们通过对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要素协调发展的思考之后要回答的问题。就高等教育整个系统而言, 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彼此之间存在互相制约、互相依赖的复杂关系, 不把它们放到一个坐标系中是很难找出其内在的联系的。

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便是在这个合理区域内以规模最大为选择对象, 即规模的最优先化发展, 它是在质量、效益和结构都能得到保证前提下的规模发展, 超过这一点就不是“适度超前”, 而是“超前”。

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是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基础上的超前发展, 是在其他三个要素合理发展的前提下以规模速度最大为基准的发展。“适度超前发展”, 保持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适度弹性, 是适应高等教育内外部发展规律的发展, 决非脱离了内外部发展规律的随意发展。“适度超前发展”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发展观, 既考虑了发展, 满足经济和社会的需要, 同时又考虑了条件的限制和持续性, 符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内部改革发展的实际, 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们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用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观为指导, 在保证和提高质量的基础上, 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使得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等的发展达到双赢、共赢。

大学在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 既出现过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超前发展, 更呈现出落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 当然也正是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 使得大学保持了自己卓立不群的品格, 屹立千年而历久弥新。在21世纪初的今天,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越来越呈现出“边界拓展, 目标和功能多样, 全方位竞争加剧”等新特征, 大学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既然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如此重要, 那么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就显得更加重要, 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事关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高教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和协调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开题报告[R].

[2]李萍.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3]孙希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4]刘海燕.中国各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DEA聚类分析研究[J].求索, 2007, (8) , 118-119.

[5]翟丽丽, 倪艳坤.高等教育适度规模系统动态学模型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1998, (5) , 63-66.

我国会计教育发展趋势的论文 第4篇

5总结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带动了会计教育的发展,会计教育在新时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应对措施,不断地发展会计教育事业.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资料预测到会计教育在今后的发展趋势,并且通过不断的改进会计教育体制,实现这一预测,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人才.在未来的会计教育中要根据已经分析和了解的问题和对策认真的对待会计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提高我国的会计人员的基本水平,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铮,李增泉.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J].会计研究,(11):3-15+96.

〔2〕田冠军,张亚连.会计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财会通讯,(12):26-28.

〔3〕李震.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浅析[J].会计之友,2011(18):120-121.

〔4〕曾盛.新世纪我国会计人员后续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5〕吴平.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03):112-114+120.

略论我国法务会计的教育与培养 第5篇

关键词:法务会计;教育培养;司法会计

中图分类号:D91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6-0164-02

1法务会计的产生及含义

法务会计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在二战期间,美国FBI在1940年12月到1941年6月期间曾雇佣了500多名会计师作为特工人员,检查与监控了大约总额为5,38亿美元的财务交易。这些特工人员具有特殊技能的技能,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才,兼顾会计知识和法律知识,能够将会计知识和法律领域的一些相关技巧进行有机结合,在这些案件处理中刚好造就了一种新的职业的产生——法务会计。

我国涉足于该领域始于20世纪末,近些年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显著的发展,但是涉入法务会计领域的人士往往对其根本性的概念问题存在模糊的认识。我国的法务会计的概念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定义的,即我国的法务会计是指以会计理论为基础,运用审计方法和侦查措施,分析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问题的一门科学。我国法务会计应是一门应用科学,既应是会计学的一个分科,又应是法庭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法务会计是特定主体综合运用会计学与法学知识以及审计方法与调查技术,旨在通过调查获取有关财务证据资料,并以法庭能接受的形式在法庭上展示或陈述,以解决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一门融会计学、审计学、法学、证据学、侦察学和犯罪学等学科的有关内容为一体的边缘科学。

2我国法务会计的现状

法务会计可活跃于三个大的领域:一是会计商务调查;二是诉讼支持;三是经营“自卫”。首先是会计商务调查领域,在这个领域里,法务会计师就像一名经济侦探,既要调查私用公款、逃避税收、虚报账目等经济欺诈现象,又要善于观察、判断、推理、发现各种商业欺诈行为;其次在法律方面,法务会计主要通过调查收集各种有用的有关财务证据方面的资料,并能在法庭中,以法庭能够接受的形式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而且能够提供有力的证据,使得自己对不法商业的诉讼能够取得成功;最后在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法务会计的主要责任是使企业的财务、会计等方面的经济行为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寻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在企业受到利益损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充分的的捍卫自己的权利及利益。

随着全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会计、审计诉讼、侦察、商务谈判等方面的业务会不断的增加,而我国大多数地方及机构还有会计事务所并没有专门的法务会计人才,这就造成了法务会计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显现出法务会计人才急需培养。

2.1法务会计主体资格存在缺陷

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对从事法务会计鉴定的人员应具备怎样的资格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具体的工作中从事法务会计职业的人员比较复杂,基本上都是与法务会计相联系的行业人员,并不是专业的、综合性的人才,有会计人员、司法人员、审计人员等等,因此,上述会计人员、司法工作者往往缺乏综合性的知识、只能处理某一方面的问题,或者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不能付诸于实践,并时常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判断失误、致使事情不能按要求处理。如多数会计师、审计人员由于不精通法律知识,在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的时候不能提供有力的法律证据,最终不能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判决。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的法务会计队伍。

2.2法务会计职业能力单一

法务会计师常常在法律背景下工作,因此必须对法律系统有所理解,不仅要对基本的商法和民事法庭系统有所理解,还要对刑法和刑事法庭系统有所理解。当然,法务会计师不需要具备和律师同等水平的专业知识,但是对法律系统的深刻理解可以帮助法务会计师与各种法律系统单元打交道。例如,假定你是一名法务会计师,一家公司委托你独立调查一项可能的盗用。在调查之前你应自问以下问题:如果案件最终被交至法律执行机构,那么你需要收集哪些记录和工作底稿?究竟怎样才真正地构成盗用?暂时借款能构成侵吞公款吗?如果需要的话,应该在哪一时点联系法律执行机构?是由你还是由公司来联系法律执行机构?你应该联系哪些法律执行机构?你是否会被要求出庭作证?在法庭作证时是否允许你查阅记录?

除了要求法务会计拥有法律知识外,会计、审计、证据学、侦察学和犯罪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是也是必不可缺的,只有综合的运用这些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法务会计工作者。而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前提就是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由于我国对法务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在教育培训方面人才缺乏,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造成了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在知识结构及职业技能方面不够全面,某些工作不能胜任,急需解决人才培养及塑造。

2.3法务会计教育及培训严重滞后

在我国,可以说“法务会计”还是个新生产物,至少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才引进“法务会计”这个专业名词。近些年,关于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才逐渐被广大学者和人们所重视。一些高等院校也逐渐设立了法务会计这个研究方向,并设立的法务会计这个专业,但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学校设立了这个专业,而且在这些设立该专业的学校中,又只有少数学校拥有了专业性的师资力量及开设了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除了高校之外,一些培训机构只是单纯的对会计人员、审计人员、司法人员,作其它方面知识的补充,如会计人员补充法律知识;司法人员补充会计知识等,并没有效的将法务会计应具有的知识进行融合,更没有付诸于实践,也就是说,中国的法务会计在教育培训方面还是零起步。与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务会计教育培训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3加速法务会计的教育与培养

最近几年少数学者开始关注法务会计,有关法务会计的研究近几年也已兴起,如2007年11月,在浙江财经大学召开了法务会计理论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法务会计的发展。从整体上看:我国法务会计教育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仅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湖南大学等少数几所大学开设法务会计专业,从当前形势来看,在我国,法务会计的教育与培养是重中之重,这也是文章所要分析的重点,接下来文章就从法务会计的教育与培养具体措施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3.1以高校育人为主

高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是人才输出的加工厂,高校育人可以说是解决我国法务会计人才短缺的首要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对法务会计的要求是:知识面广,涉及到法律、会计、犯罪等方面的知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强,需要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知识,并综合的运用法律、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对事件作出合理的判断;实践能力过硬,实践是知识学习的目的,学习知识的最终结果是要运用知识,付诸于实践,法务会计需要职业人员能够在各种场合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造就一个优秀的法务会计人才,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对相关人员进行塑造,高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3.1.1理清“法务会计”这个概念

在学习某种知识之前,理清其意义及真实内含十分重要,当然,在学习法务会计之前,理清其概念是一个必不可缺的过程,目前,很多人认为法务会计就是司法和会计的结合体,这种片面的理解是不科学的,将会带来一定不良影响。首先,高校如果错误的理解法务会计这个职业的功能,在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方面就会出现误差,其结果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百无一用。其次,这为高中毕业生的专业选择带来误解,也将其引入错误的发展方向。法务会计的真正理解可以用张苏彤教授的一段话来解释:法务会计不同于律师,律师的职责是运用法律手段打官司,而不具备会计与审计的知识;法务会计也不只是会计,会计主要是看数字、做数据,而法务会计要看穿数字背后的猫腻,所以法学、调查学、心理学、审计学、会计学、诉讼法学、侦查学和犯罪心理学等多门学科,都是一个真正专业的法务会计应该涉猎的学习科目,这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

不但高校在开设法务会计这个专业之前要理理清法务会计这个概念,并要做好宣传,在高校专业介绍中详细说明法务会计的职业功能及工作方向。

3.1.2法务会计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的前提是要求具有强有力的专业师资力量,高样必须在拥有充足师资力量之后才能设置法务会计这个专业。法务会计综合联系法学、会计学等知识,专业设置需要这些方面的师资力量。专业设置中应该具有合理的课程,法学、会计学等基础学科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课程设置及课时学习完成之后,应该有实践学习,并相应的的专业方向及专业发展规划。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专业规划及设置是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前提。

3.2以培训机构育人为辅

培训机构可以说是法务会计人才的第二产源地,有许多会计人员、审计人员、法律工作者会求得更好的发展,常常会去培训机构补充另一部分知识,而有些培训机构只对相关人员所缺失的知识进行补充,但并未指导其合理的进行综合,并运用于实际工作。所以,实践是培训机构所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

我国教育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6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人力资本,经济增长,Panel Data模型

一、教育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个人来说, 提高“干中学”的能力, 从而提高个人的生产率。对地区而言, 一个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使整个地区的学习能力普遍提高。相应地, 地区之间受教育水平的差异也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 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知识存量、人民整体素质及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利用状况, 从而决定着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健康、稳定和持续状态。

第一, 教育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间接作用产生影响的。对卫生和健康的投入可改善健康状况, 使经济活动及技术革新中所需的熟练劳动力长时间大比例存在成为可能;接受培训可提高技能和管理能力;接受正规教育可提高认知能力, 增强学习能力;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投资则是通过外部效果来提高技术水平。

第二, 教育投入引起的人力资本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结构能否升级并向现代化推进, 形成良性循环, 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和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投入分布结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结构, 进而影响区域竞争优势, 促进区域分工格局形成。

第三, 教育投入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对流入地而言, 劳动者拥有人力资本存量较大, 潜在生产力较高, 对流入地区具有很大吸引力;对普通劳动者, 由于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资本积累及投资能力较强, 所以需求量也较大。对流出地而言, 由于经济、自然等方面条件较差, 很难吸引人力资本, 所以相对于发达的流入地区而言, 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更显得迫切, 政府也会努力阻止原有高素质劳动者外流。同时, 发达流出地区则希望通过低素质劳动输出来缓减当地的就业压力, 增加劳动者的收入。

二、我国教育投入不平衡问题

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国家关注的问题。但是, 在各地区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背后,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具体说来, 教育投入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 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投入 (占70%以上) 。但从人均教育经费来看, 我国省、市间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1996年最高的北京市是最低的贵州省的10.48倍, 到2005年, 这一比例扩大到了28.53倍。

第二, 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地区间劳动力素质存在差异。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文盲率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 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文盲率是东部地区的近2倍 (见表1) 。东部地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中西部地区, 且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 (见表2) 。

数据来源: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单位:年)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三、我国教育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

(一) 我国各省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进行初步的回归分析。用30个省、市、自治区1996-2009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序列RJGDP对人均教育投入的序列RJEDU分别进行回归, 回归方程如下:

回归结果显示:山东和江苏两省的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大, 人均教育投入每增加1元, 两地人均GDP将分别增加83.81元和61.06元;而贵州和西藏的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 人均教育投入每增加1元, 两地人均GDP将分别只增加7.13元和6.36元。产生如此大的差距的原因是各地教育部门资源利用的效率高低不同, 而且江苏和山东属于我国东部地区, 贵州和西藏属于西部地区, 可见我国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存在区域差异, 所以有必要分区域进行比较分析。

利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30个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 (重庆计入四川) , 将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归为东、中、西三大类, 既可以克服样本偏小的局限性, 同时更加准确地估计各个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

(二) 面板数据模型类型进行识别与估计

由于建模这一时期的教育经费支出相对稳定, 模型参数与个体差异有关而与时间变化几乎无关。又因只对样本自身的个体差异情况进行分析, 且经hausman检验,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接下来运用Eviews软件分别计算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1、S2和S3, 计算F1和F2。结果归纳在表3中。

计算可知F2大于置信度为95%下的同分布F临界值3.55, 拒绝H0', 无法确认模型的斜率系数之间无显著差异, 故继续对原假设H0进行检验;F1也大于置信度为95%下的同分布F临界值2.93, 同样拒绝原假设H0, 采用式 (d) 拟合样本, 即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拟合。

根据1996-2009年有关数据, 应用Eviews软件中pool数据处理模块, 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 (GLS) 分别估计三大区域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与人均GDP之间函数关系, 计算结果列于表4。 (已消除截面数据之间的异方差性)

从表4中发现方程回归效果整体比较显著, 拟合程度较高, 系数的t检验值通过, DW值接近2, 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

(三)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投入效应分析

三大区域人均教育投入对人均GDP的影响效应明显存在大小差异, 具体函数如下:

所建模型的回归系数βi表明:人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东部区域的投入每增加1元, 可使该区域人均GDP增加41.22元;在中部区域的投入每增加1元, 可使该区域人均GDP增加33.74元;在西部区域的投入每增加1元, 可使该区域人均GDP增加17.49元。显然, 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均教育投入在影响区域人均GDP的倍数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倍数比例为2.36:1.93:1, 东部区域人均教育投入的倍数效应最为显著、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均教育投资在影响区域人均GDP的倍数上存在差异, 其倍数比例为2.36:1.93:1, 东部区域人均教育投资的倍数效应最为显著、中部次之、西部最差。我们还发现, 中国各省的教育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是造成中国地区间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应进一步加大国家教育投入, 多渠道增加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 以便更好地促进全国经济协调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蕾.我国三大经济地带教育投入弹性的差异分析[M].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5) .

[2]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证依据[J].经济研究, 1999 (2) .

我国区域会计教育 第7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 尤其是在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情况下, 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与之相适应, 而教育经费的投入等基本情况与教育事业的整体均衡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刘旦[1]利用1992-2004年的数据, 研究了我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发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我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还比较低。并从教育投资总量和教育投资结构等方面详细剖析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杨淑媛[1]等也就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教育经费来源结构、教育经费支出学级结构、支出项目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但总体而言我国学者对教育经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较少。鉴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财力, 本文依据我国六大地理区域十年间各项教育经费的变化情况, 借助灰色系统理论方法, 对我国各地区教育经费的基本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定量描述及其原因分析。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域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的主要教育经费基本情况。

2、研究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方法, 主要采用了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建模预测。

三、结果与分析

1、我国教育经费十年发展的基本特征

我们采用灰色模型分析发现, 我国近十年的教育总经费增长趋势平稳, 可以建立起高精度的GM (1, 1) 模型 (即:

C=0.1303, P=1.0000, 模型精度为1级) 。预测显示未来的年增长率为14.47%, 这其中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增长速度最快达到了34.26%, 其次为学费和杂费为21.61%, 而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不增反降, 增长率为-5.91%, 是各类教育经费中唯一一项不断萎缩的经费指标。

由于教育经费增长是处在社会整体发展的大环境之中, 经济收入的增长和人口数量的增多必然会推动我国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通过灰色关联分析, 我们发现:

(1) 财政收入的增加, 对各项教育经费的影响情况如下 (表1)

可见, 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 会直接推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 从而推动教育总经费的增长, 而于此同时也影响到了学费和杂费收入水平的增加。

(2) 人口数量的增多, 对各项教育经费的影响情况如下: (表2)

注:该灰色关联度计算采用初值化处理, 分辨率取0.5.

由此可见, 人口数量的增长, 同样迫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必须增加, 并且还会加速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的增长力度。

在教育总经费的组成结构方面, 近十年其构成比例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但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清晰可看。 (见图1)

我们发现, 作为教育总经费的最大构成部分,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重在逐年减少;而“学费和杂费”却一再增加;“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与“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的比重变化恰恰相反, 一升一降;“其他教育经费”比例虽也有所增加, 但变化不大。

2、我国不同区域教育经费构成的现状对比

从总量上看, 教育总经费排名第1的是华东地区, 接下来依次为东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这与各地区财政收入的先后排序完全一致。可见, 各地区的财政情况直接决定了各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的高低。

各地区在教育总经费的构成上,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最大, 起主导作用。其次是学费和杂费比重也较为可观。各地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如下: (表3)

而在学生自己负担的学费和杂费上, 各地区所占比重为: (表4)

这表明, 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来源必须更多地依靠国家财政投入, 其他各项教育经费来源相对薄弱。而由于居民承受能力的不同, 经济发达地区的学费和杂费收入普遍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华南地区学杂费最高时为2006年达到了24.99%, 而西南地区学杂费最低年份的1998年只有7.62%。

3、我国不同区域教育经费的发展趋势分析

为了解我国各地区教育经费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为各地区各项教育经费十年变化情况做了GM (1, 1) 模型分析, 结果 (以华北地区为例) 如下:

教育总经费:

财政性教育经费:

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

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

学费和杂费:

其他教育经费:

我们将各地区各项教育经费发展趋势模型与各地区经济、人口发展状况结合对比分析, 得到各地区教育经费未来的详细发展趋势, 见表5

表5显示, 总体上来看, 我国各地区教育经费整体上处于良好的向上势头。华东地区经济发达, 财政收入发展较快且人口众多, 在六个地区中的教育经费投入处于额度最高状态, 但是发展速度处于中等水平。西北地区是六个区域中经济最落后的, 财政收入发展也一般, 但是人口增长迅速, 其教育投入额度各指标均处于最低水平, 并且发展速度除“其他教育经费”是最快之外, 其他均处于一般水平。西南地区虽然经济一般, 财政收入也一般, 其当前的教育经费投入各指标虽然大多处于额度较低水平, 但其发展速度迅速。东北地区财政收入发展最慢, 其教育总经费和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发展也最慢。华南和华北两地区各项指标比较平均。值得注意的是, 在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这项指标, 所有地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而且除华东和东北两地之外, 其它地区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滑落趋势。

四、小结

(1) 研究发现, 未来我国教育经费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但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将持续保持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和人口数量的增多, 都会直接推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加, 进而推动教育总经费的增长。在教育总经费的构成上, 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重最高, 但此比例在逐年减小。其次为学费和杂费的比重较高, 而且比例越来越大。

我国区域会计教育 第8篇

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为我国今后十年的教育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该课题组组长袁振国强调: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是落实《纲要》的关键所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是人生公平的起点, 其核心内容是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

区域高等教育均衡目前值得研究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均衡的问题;二是均衡化发展如何评估的问题。已有许多学者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主要研究前者问题, 着重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性的定性分析和均衡对策。也有少数有关省域间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非均衡的量化研究, 方法是选取近年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一些指标, 通过回归模型或经济学中其他工具, 比较是否在同一发展水平上来说明两者之间的非均衡状况。这种单一的分析, 不能动态、全面地评价区域间高等教育测量指标均衡发展的变化趋势。

本文以我国常用的“三区法”为分析单元, 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资源发展指标和经济发展指标的统计数据, 借助经济学中测量人群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尼系数理论, 建立高等教育发展、经济发展、教育经费投入之间均衡关系的动态模型, 利用Matlab统计工具从多方面、多角度度量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非均衡程度, 动态量化评价三区域近几年在区域高等教育均衡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二、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及经济发展状况

目前, 学术界常用的“三区法”是将全国 (除港、澳、台外) 划分为东 (京津辽冀鲁苏沪浙闽粤琼) 、中 (晋蒙豫鄂湘皖赣吉黑) 、西 (川滇黔渝藏陕甘青宁新桂) 三大区域作为分析单元。通过课题组在全国发放的2000多份问卷调查统计, 当前区域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高校的区域布局、高考的招生体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和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等。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具有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数以及专任教师数作为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的指标;每十万人口中大学生数量作为区域受众高等教育程度的指标;人均GDP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作为区域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指标。为了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性, 考虑到第五次人口普查从2000年开始, 而2009年的部分指标数据国家尚未公布, 所以本文研究的样本周期为2000-2008年 (见表1) 。

三、建立合适的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

那么, 如何量化分析当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性呢?我们首先借助洛伦茨曲线来定性地分析区域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 其数学模型为Y=f (x) , 其中x表示被测指标 (人口) 占总指标 (人口) 的累计百分比, Y表示被测指标 (资源) 占总指标 (资源) 的累计百分比, 分别以x和Y作图得洛伦茨曲线。如果洛伦茨曲线与对角线重合, 为“绝对公平线”, 而其右下 (左上) 直角边两条折线表示被测指标 (资源) 集中在一人手里, 为“绝对不公平线”, 而实际中被测指标 (资源) 分配常常会介于两种极端之间。

洛伦茨曲线只能粗略、大概地反映区域高等教育分配不平等程度。为了能够定量地精确反映不平衡性, 在洛伦茨曲线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尼系数的概念, 这是经济学中测量人群收入分配公平性的概念, 其含义是指实际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公平线所包围的面积A占绝对公平线与绝对不公平线之间的面积A+B的比例。用公式表示:

四、量化分析过程

利用以上方法, 以三区域内相对人口的高等教育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在校大学生数量、高校布局和相对经济发展的受高等教育程度等四个指标进行均衡性量化分析。因篇幅所限, 本文仅以相对人口的东中西部区域受高等教育人数平衡性衡量为例分析。

相对人口东中西部区域受高等教育人数平衡性衡量, 区域受高等教育人数或每十万人中大学生数量表明该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状况, 反映了地区教育受众受高等教育程度的高低, 某些程度上也体现了高考制度上的倾向性。

同样根据表1的数据, 分别对相对人口的高等教育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投入、相对人口的高校数量和相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在校大学生数量三项区域高等教育指标进行均衡性量化分析, 分析周期为2000-2008年, 其均衡性基尼系数见表3:

为了更加形象地表述各项指标的动态趋势, 我们利用最流行的科学分析与计算软件Matlab, 对以上分析数据进行统计, 绘制出各项指标的动态趋势图 (图1、图2、图3、图4) 。

五、分析评价

通过分析多因素的基尼系数量化计算结果及各评价指标的动态趋势图,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比较表3中四项指标的基尼系数, 其中区域高等教育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配置的基尼系数为0.415-0.4472, 这是本文测算中最高的一项, 与其他项相比差距较大。其实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目前高校的投资以地方为主, 政府为辅, 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捉襟见肘, 忙于应付义务教育。即使是政府投入的一部分, 也是主要投入“211”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 而东部地区又占了大半。相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高等教育基尼系数为0.2602, 查表3属于比较平均。这并不能表明东中西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是均衡的, 恰恰说明了三区域的经济梯度已经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梯度, 而且呈同步的趋势。其他两项的非均衡程度都接近“差距较大”。

2.图1至图4反映了2000-2008年期间,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程度的动态趋势。总体上, 我们可直观地看出三区域高等教育各项指标的非均衡性在此期间呈现下降趋势, 这说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的非均衡程度在逐渐缩小。但相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高等教育在2005年后却有拐弯向上的趋势, 这是四项指标中唯一在近年有非均衡性加剧的一项。十多年前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促进了中、西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缩小了三大区域在经济上的差距, 带动了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近几年政策效力已不明显, 人才东迁的现象并未停止, 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同时, 高等教育已经滞后。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 表现为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 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形成自身特色时, 都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来发挥积极作用。

可喜的是, 区域间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受高等教育程度人数两项指标的非均衡性指标近年下降较快, 表明我国政府一些均衡政策已经收到效果。如从2008年起高考试行“支援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协作计划”, 每年从招生计划增量中拿出一定指标, 安排给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办学条件较好的省份, 指定到中西部省份招生;教育部属高校在本地区招生比率不得超过30%;从2007年起国家加大中西部贫困大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补助。《纲要》中也提到在2012年前,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 (2008年为3.48%) , 这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高等教育起到较大的改善作用。

从图1至图4中还可以看出, 各指标动态趋势在2005年左右有明显的改善, 主要是我国政府及时认识到了教育难点问题, 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确保“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各项措施的落实;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落实学费收入20%%用于教学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有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年鉴2001-2009[EB/OL].http://www.stats.gov.cn.

我国区域会计教育 第9篇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力资源已成为各国战略性竞争的重要资源, 其数量和质量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作为人力资源发展的推动力, 高等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既有经济职能又有社会职能, 其中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就是其发挥经济职能的体现。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 具有一定的外部性, 其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培养大量高质量人才、改善国民素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价值通常是采用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进行度量。

国内外学者对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舒尔茨 (1961) 是最早提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测算方法的学者, 研究表明美国1929~1957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1]。美国学者丹尼森 (1962) 利用因素分析法对美国1927~1957年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对教育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计算, 结果显示在1929~1957年间的美国经济增长中, 有23%来自于美国教育的发展[2]。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型对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展开了定量分析。 蔡增正 (1999) 使用世界上19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 考察了教育投资在1965~1990年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结果显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4]。 王文博 (1999) 利用菲德模型 (Feder Model) 对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测算, 研究发现教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为6.84%, 对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为1.3371%[5]。胡永远、刘智勇 (2004)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28个省区1996~1999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测算, 估计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平均值分别为1.47%、1.71%和0.68%[6]。李玲 (2000) 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滞后影响, 并仔细讨论了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结果显示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7076%[8]。袁国敏 (2003) 利用菲德模型对我国1990~2000年的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溢出作用进行了测算, 研究发现教育投入对GDP的总经济效应为8.151%, 对非教育部门的溢出效应为2.231%[12]。钱争鸣、邓明、于艳萍 (2008) 基于空间面板数据与菲德模型对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 教育投资的总效应为4.293%, 对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为0.589%[10]。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论发现, 由于采用的理论、方法模型和研究视角的不一致, 以及数据时段的差异性, 学者们关于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规模不同, 进而造成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不同, 以及高等教育的溢出效益不同, 但是当前没有研究考虑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影响。因此, 本文将采用菲德模型从我国东、中、西三大不同地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和溢出效益进行实证分析。

2 研究方法

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的计量模型主要包括舒尔茨的余数分析法、丹尼森的因素分析法以及蔡增正的菲德测算模型,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菲德模型。本文同样采用菲德模型对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进行测算。

菲德模型将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纳入一个两部门模型中, 可以估计出口对非出口部门的外溢作用以及出口与非出口部门之间要素生产力之间的差别。蔡增正和王文博对菲德模型进行拓展, 把国内部门划分为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两大类, 类同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采用菲德模型对其进行了测算。两部门的生产方程分别为:

E=f (Le, Κe) (1) Ν=g (Ln, Κn, E) (2)

EN分别代表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的产品量, LK分别是劳动力与资本要素, 下标表示部门。方程 (2) 假设, 教育部门的产量水平E影响经济中其他部门的产量N. 劳动力 (L) 和资本总量 (K) 可以表达为:

L=Le+Ln (3) Κ=Κe+Κn (4)

社会总产品 (Y) 等于两部门之和。

Y=E+Ν (5)

要素生产力衡量了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在此, 菲德模型将不同部门劳动和资本边际生产力的互相关系表达为如下形式:

flgl=fkgk=1+δ (6)

fl, fk, gl, gk是方程 (1) 和 (2) 中劳动力和资本的边际产出, δ是两个部门间相对边际生产力的差异, 代表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劳动力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的差异。其数值可以大于、等于和小于零, 分别表示教育部门的相对边际生产力大高于、等于和低于非教育部门。

根据方程 (3) 、 (4) 、 (5) 和 (6) , 可以推导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dYY=α (ΙY) +β (dLL) +γ (dEE) (EY) (7)

式中, α是非教育部门资本的边际产品;β是非教育部门劳动力的弹性系数;γ代表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 即教育投资对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的贡献率之和;dYY, dLLdEE分别是总产品、劳动力和教育产品的增长率;EY是教育产品占总产品的比例, 即教育部门在经济中的“规模”;ΙY是指国内投资占GDP的比例将国内投资视同于资本存量的增量 (dk) , 由于其在全国的统计资料中并不存在, 故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 (I) 代替dk.

回归方程中的参数γ代表教育外溢效应与部门间要素生产力差异这两种作用之和。为了分别估计教育的外溢效应和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 (δ) , 仍然循着菲德模型的设计, 假设对非教育部门产品的弹性是不变的。

Ν=g (Ln, Κn, E) =Eφθ (Ln, Κn) (8)

方程 (8) 中参数θ代表教育投资对非教育部门产品总量的贡献率, 即外溢效应。进而可以求出

ΝE=θ (ΝE) (9)

利用方程 (8) 和 (9) , 方程 (7) 可以变形为:

dYY=α (ΙY) +β (dLL) +[δ1+δ+θ (ΝE) ] (dEE) (EΝ) (10)

对方程 (10) 进行再次调整, 则有

dYY=α (ΙY) +β (dLL) +[δ1+δ-θ] (dEE) (EY) +θ (dEE) (11)

考虑到本文采用的是1999~2009年我国各省区的面板数据, 且研究对象为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 故对方程 (7) 和方程 (11) 进行调整, 得到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dYitYit=α (ΙitYit) +β (dLitLit) +γ (dEitEit) (EitYit) (12) dYitYit=α (ΙitYit) +β (dLitLit) +[δ1+δ-θ] (dEitEit) (EitYit) +θ (dEitEit) (13)

其中, E为高等教育投资额。不难看出, 以上两个模型是固定效应模型, 至于是否含有常数项, 则取决于其显著性。由于本文的样本为总体中的所有单位, 以及样本量较小, 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是合适的。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数据来源

选取1999~2009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30个省份、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作为研究对象, 共330个样本数据。各变量的定义及数据来源如下:

高等教育部门产品用各地区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代表, 包括人员性经费支出、公用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 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 L为各省区就业人数, I为固定资产投资。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刻画三大地区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 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结果见图1 (GDP按当年价格计算) 。

从三大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势图可以看出, 三大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样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1999~2000年间, 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上升趋势;2000~1999年间, 出现短暂下降;1999~2004年间, 各地区经济增长不断上升;2004~2006年间, 各地区经济增长出现轻微下降;2006~2008年间, 各地区经济增长上升势头强劲;2008~2009年间,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各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受到遏制, 经济增长比重大幅下降。此外, 还可以看到:2004年之前, 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西部其次, 中部最低;2004年之后,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高于东西部地区, 且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东部地区。

为了了解1999~2009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 对整理好的高等教育支出进行趋势分析, X1表示东部地区, X2表示中部地区, X3表示西部地区, 结果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 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1999~2002年间, 东中西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呈现上升趋势, 但西部地区2000年高等教育支出有短暂的下降;2002~2005年间, 各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呈现基本不变的趋势;2005~2006年, 高等教育支出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东西部降幅约为0.5%, 中部较小为0.3%左右;2006~2009年间, 各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其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支出上升明显快于东中部。此外可以看到,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支出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 东、中部地区则不分上下, 且三大地区高等教育支出比重均较小。

3.3 测算结果与分析

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事实, 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分别进行测算。借鉴统计年鉴以及相关理论, 本文将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共10个省区归为东部地区;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共11个省区为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9个省区为西部地区。

(1) 高等教育投资的总效应

利用EVIEWS6.0对面板数据模型 (12) 按照地区进行回归估计, 结果见表1。

通过各个估计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可以看出, 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很好。 从非教育部门劳动力边际产品α和资本的弹性系数β来看, 对于东中西三地区均有α<β, 这说明了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处于主导地位, 与当前的主流思想相一致。由系数γ的估计值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总量 (包括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 的总效应为5.9394, 即高等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每提高1%, GDP将上升5.9394%; ②中部地区高等教育投资的总效应为20.3465, 即高等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每提高1%, GDP将上升20.3465%; ③中部地区高等教育投资的总效应为2.8515, 即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每提高1%, GDP将上升2.8515%;④从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来看, 中部地区最高, 东部其次, 西部最低, 而且地区之煎差异显著, 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2004年之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东西部地区。同时这也说明本文分别对东、中、西三大地区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 高等教育投资的外溢效应

利用EVIEWS6.0对固定效应模型 (13) 按照地区进行参数估计, 结果见表2。

注: “*”、“**”、“***”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下是显著的; 是否含有常数项取决于回归的显著性

水平;α-1表示资本增加量的滞后一期系数, 引入其目的是为了消除模型的自相关。下同。

由模型参数的显著性检验来看, 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很好。从高等教育投资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θ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为1.3476, 即高等教育支出占GDP比例每增加1%, 非高等教育部门的产出就提升1.3476%;②中部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为3.4713, 即高等教育支出占GDP比例每增加1%, 非高等教育部门的产出就提升3.4713%;③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为6.6519, 即高等教育支出占GDP比例每增加1%, 非高等教育部门的产出就提升6.6519%;④从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溢出效应可以看到, 西部地区最高, 中部其次, 东部最低, 这些充分表明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溢出效应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

同时, 由δ1+δ-θθ的参数估计值可以得到三大地区高等教育部门和非高等教育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 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 三大地区两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δ均小于0, 说明无论是东部沿海城市还是西部边疆地区高等教育部门的相对边际生产力均低于非高等教育部门。这表明东中西三大地区均存在教育部门的要素生产力低于非教育部门的现象, 即资源在教育部门的利用程度低于非教育部门, 因此需要加强劳动力和资本在教育部门的合理配置。此外, 还可以发现, 西部地区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最大, 中部其次, 东部最小, 这些充分说明高等教育部门与非高等教育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面板数据, 结合菲德模型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 并对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 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①从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来看, 中部地区最高, 东部其次, 西部最低, 分别为20.3465、5.9394和2.8515, 而且地区之间差异显著;从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溢出效应可以看到, 西部地区最高, 中部其次, 东部最低, 分别为6.6519、3.4713和1.3476, 这些充分表明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溢出效应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 地区越不发达, 高等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

②三大地区两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δ均小于0, 这说明无论是东部沿海城市还是西部边疆地区高等教育部门的相对边际生产力均低于非高等教育部门。此外, 还可以发现, 西部地区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最大, 中部其次, 东部最小, 这些充分说明高等教育部门与非高等教育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 地区越不发达, 两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越大。

通过实证分析可知, 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 地区之间差异显著, 且高等教育支出的外溢效应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因此, 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拓宽高等教育投资渠道。实证分析发现,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的比重较小, 但是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是显著的。因此, 需要将市场机制合理地引进高等教育资金筹集和分配领域, 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和私人教育投资, 拓宽高等教育筹资渠道。 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拓宽教育投入渠道的同时, 要注重教育公平问题, 因地制宜。对其它渠道引入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必须由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合理的引导, 避免造成教育投资的浪费。

二是改革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机制。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必须结合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以教育系统内部各级教育在资源配置比例结构的平衡和省区间结构的均衡为出发点, 兼顾公平和效率, 寻求合理、科学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

三是对西部地区保持适度政策倾斜。实证结果显示, 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为此, 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投资, 引导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使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Schultz T 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 (51) :13~17.

[2]Denison E F.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the United State&the alternatives before us[Z].New York: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3]Feder G.On 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83, (12) :59~73.

[4]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证依据[J].经济研究, 1999, (2) :39~48.

[5]王文博, 刘生元.利用菲德模型测量教育投资的外溢效应[J].统计研究, 1999, (9) :42~45.

[6]胡永远.人力资本的最优投资规模分析——以中国高等教育为视角[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 (3) :101~104.

[7]李国平, 陈晓玲.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J].当代经济科学, 2007, (5) :43~48.

[8]林广平, 龙志和, 吴梅.中国地区经济σ-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4) :14~22.

[9]李玲.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0, (3) :11~16.

[10]陆秋君, 艾克凤.中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7, (12) :50~52.

[11]钱争鸣, 邓明, 于艳萍.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研究——基于空间Panel Data与菲德模型的数量分析[J].教育与经济, 2008, (3) :51~56.

刍探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教育 第10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世界跨国公司将其制造业务转移到我国。在我国将成为"世界工厂"的经济背景下,社会需要大量的不仅具有专业技能,而且还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包括会计人才。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高专职校的会计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为本位。而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现有的会计教育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因而这要求调整现有的会计教育学科体系,更新现有的会计教育教学手段。

一、传统会计教育的弊端和不足

我国传统教育有很多弊端与不足之处,尤其是以应试教育为本位。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都以考试为学习目标,很难将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而会计又是一种非常重视实践学习的学科,因而仅有书本知识的会计毕业生,是很难满足企业的需要的。

1.传统会计教育忽视了会计基础理论教育

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教育中,绝大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在设置学科课程时,模仿了一些以会计研究为主的一流大学,设置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电算化会计与专业课程。在这种课程体系下,专业课程比重较大,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不宽等现象比较突出。因而有必要调整会计学科课程体系,平衡会计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比重。

2.传统会计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

在这种教育方法下,基本上可以说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学生很难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老师为了使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点,往往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这种教学费时又费力,而且还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难以培养出发展后劲足,开拓创新型的会计人才。

3.会计传统教育忽视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包括普通高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方面,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忽视了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法制教育,而且我国高等院校的会计教育仍未把职业道德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它严重削弱了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从而大大影响了会计毕业生的技能和修养,使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许多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与技能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得不到正常的发挥。

二、改革传统会计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将以“知识型,智慧型”人才为主体:而人才的培养源自于教育,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它能不断地进行高素质人才的生产和再生产,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就会计而言,传统会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1.调整会计教育的学科体系,培养综合性人才

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单靠狭窄的专业知识显然是不足的,人们往往需要将更多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多视觉,多层次,多方位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综合化的这种趋势实际上已对会计学科构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在管理会计和理财学方面,已大理渗透了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信息经济学、数学等多方面知识。再如,在成本会计资产评估学方面,显然必须建立在对产品生产流程,工程技术等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基于此,建议应该加大公共基础教学的比重,诸如数学、外语、文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拓宽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教学内容,包括税收、证券投资、国际贸易、统计、市场营销、商法、金融等;加强经济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内容应该覆盖与专业工作及日常生活有关的高新技术内容;重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方面基本素质的培养。同时教学内容要紧密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创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和较为广泛的考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真正构建起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日趋复杂的会计工作需要。

2.改革会计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首先,对会计课中的理论问题,可采用文章研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由于会计理论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单靠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不参与进来是很难有效果的,学生认为枯燥无味。那么为了使学生对会计感兴趣,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改革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在开课前,先由老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专业杂志等进行研讨,写出书面小论文,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最后由老师总结。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形成以教师授课为辅,学生积极参与为主的新教学方法体系,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成为主角,而且教师则由原来的“主演”变成现在的“导演”,具体设计、策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广泛开展会计案例教学。会计案例教学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现行的教材没有案例,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在上课之前查找相关資料,筛选案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才能真正的“身临其境”,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抢”的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将所学的各门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会计与理财实际工作,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再次,可以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会计是一门很重视实践经验的学科。学生空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是很难适应企业的需要的,开展校企合作是解决学生实践不足的最好途径。开展校企合作可分为两部分,即请进来和送出去。请进来是指高职、高专院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合作企业的财务主管等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人员,请到学校来,举行一系列的会计知识讲座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送出去是指学校每年将学生送到企业基层去锻炼,去真正感受会计工作。由于学生长期待在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他们总感觉到其理论知识枯燥无味,学到的知识不知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而把他们送出去,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又可以检验他们所学的知识。通过基层锻炼之后,他们可以找出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哪些应该重点掌握。这样一来,教学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对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国家审计署2001年组织力量对1290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虽然企业总体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但会计报表严重不真实的企业占68%,有的虚盈实亏,有的虚亏实盈,有的把大量资金体外循环或私设小金库,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的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国内如此,国外一些跨国公司也做假账。就像美国这样监管严密、体制完善的国家也出现了安然事件和安达信事件,可见会计诚信不得不让人担忧。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固然有监管不力和体制不完善之处,但世界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无论有多么完善的体制,总有被钻的空隙。因而在完善体制的同时,加强对即将走上会计岗位的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会计人员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的观念,推广企业的会计诚信文化。同时对学生要开展法律教育,尤其是《会计法》和《刑法》,要学生清楚伪造、变造、编制虚假会计资料的行为是违法的,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罚款,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只有从源头抓起,从学校课堂上抓起,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才能更好地防范会计做假行为再度发生,我国企事业单位,乃至整个社会才能构建起有效的诚信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霞.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3.6

2.吴戈.会计职业教育模式[J]经济师,2003.3

3.项怀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系列教材之六——会计职业道德》.[M].人民出版社.2003

4.中国新闻网,http://xinhuanet.com/zhengfu/2001-11/26/content_133877.htm

上一篇:急性迟缓性麻痹下一篇:初中物理分类指导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