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德才兼备

2024-05-08

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精选8篇)

培养学生德才兼备 第1篇

一、职校生道德素质低下的表现

1. 没有或缺失核心道德素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奉献精神。

人生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轨迹, 决定着人生的意义, 更决定着人对社会的贡献, 是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因素。职校生的人生价值观应是积极向上的, 但有不少学生出现了人生价值观的迷失, 主要的表现是:没有理想或目标, 不愿学习, 得过且过, 精神空虚, 沉迷于网络与游戏;在价值观上把金钱看得过重, 贪图享受, 花钱大手大脚, 不体谅父母;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自私自利, 等等。这样的学生将来在职业中既没有真才实学, 又作不出贡献, 严重的还会损公肥私, 对社会造成危害。

2. 基础道德水平低下, 特别是缺少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作为一名学生, 不仅要有核心良好的道德素质, 日常生活中言行举止也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这样才能与他人和谐地相处, 受到他人的尊重与喜爱。如学生的“五讲四美三热爱”, 就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规范。但许多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得也不尽如人意, 表现为:不懂得尊敬师长, 团结同学, 有些学生对教师缺乏起码的尊重, 见面不打招呼, 视而不见;对待教师的批评则恶语相向, 甚至大骂教师;和同学相处自私自利, 不能吃亏, 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社会公德差, 打饭时不排队、拼命加塞;破坏学校公物、损坏公共设施;随手乱扔瓜皮纸屑等不文明行为也是随处可见。语言不文明, 说话粗俗。不遵守规章制度, 无视校规校纪, 有的学生上课睡觉、接听手机、吃东西, 甚至逃课旷课。考试抄袭夹带, 夜不归宿, 有的学生甚至盗窃别人钱物, 造成极坏影响。养成这些坏习惯的学生, 将来不能良好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纪律, 很难对职业产生热爱的感情, 从而影响职业的顺利发展。

二、职校生道德素质缺失的原因

1.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

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极大。有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 忽视了对孩子的为人处事的教育, 造成孩子高分低素质。有的家长自身道德素质不高, 造成孩子“近墨者黑”;有的家长则对孩子百般溺爱, 缺少正确的引导, 从而使孩子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自私蛮横, 不懂得体谅他人, 不懂得“为人之道”。

2. 社会环境的不良熏染。

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各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 如损人利己、贪图享受等行为, 也给正在成长中的职校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使得他们漠视道德规范, 把不道德行为视为理所当然。如无视校规校纪、以打架斗殴来解决矛盾、考试作弊不以为耻等。更为严重的是, 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在某些场合不仅不受欢迎, 反而遭到冷嘲热讽, 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在路口不闯红灯, 都可能被别人嘲笑。这更使学生对道德的神圣性和权威性产生怀疑, 从而挫伤学生提高道德素质的积极性。

3. 学校教育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应有正确的目标, 即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核心。但在职业学校的教育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培养目标有失主次。由于生源素质的下降和社会就业压力的加大, 职业学校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放在首位, 过分注重和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 淡化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导致很多学生“只会做事, 不会做人”。二是很多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不佳。道德教育太空洞, 流于形式化, 脱离学生的实际, 使学生不知该如何把道德理论具体地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即“会说但不会做”, 从而使道德教育徒劳无功。

三、职业学校加强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 转换教育观念, 树立“以德为本”的正确理念。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育人, 是“铸人铸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见解入木三分:“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这只会使他成为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 就更像一只受过良好训练的动物,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和谐发展即道德和才华必须都具备, 但“德是才之帅”, 即德是才的基础, 一个人的优良品质越多, 其聪明才智才能发挥得越好。职业学校原来只重视技能知识而忽视综合素质培养的办学理念, 已明显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所以, 学校应改变落后、急功近利的育人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大教育观和“先成人, 后成才”的德育观, 培养有道德的优秀人才。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而且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2. 注重基础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学生存在道德的误区, 认为道德都和轰轰烈烈的大事相连, 对日常行为则任意为之, 从而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要以社会公德、家庭道德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同时采取竞争激励的措施, 在校园里倡导以好的行为为荣, 以坏的行为为耻的风气, 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 改掉不良恶习, 争做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3. 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俗话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做得不好, 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德育教育太侧重理论的学习, 形式又单一。学生学得既没有兴趣, 又不能引起情感的共鸣。而德育的目标, 应是净化学生的心灵和思想, 让学生产生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必要条件, 也是产生道德意识与行为的内在动力。怎么加强道德的情感魅力呢?一是用优美的环境来熏陶。“处幽兰之室, 养高德之士”。环境是无声的教育, 优美和谐的环境有助于学生自尊自爱, 学生会自觉地爱护环境, 约束自己。二是用浓厚的文化氛围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要组织如绘画、演讲、体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富有情趣的活动, 让学生多读好书多看报, 从书中汲取营养, 受到熏陶,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道德修养。三是树立学习的榜样。榜样是指路的明灯, 学生学习榜样即可对照自己找到差距, 有了学习的方向, 就可对学生可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著名教育学家德瓦艾特认为, 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使学生聪明, 一个是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2]道德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 需要学校有正确的教育目标和有效的措施, 更需要学生的守护神———教师用爱心、耐心去感染和引导学生,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加健康地成长, 才能让我们国家的未来更加兴旺发达、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马文戈.德与才.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5.10:71.

德才兼备的经理人培养计划 第2篇

目的建立和完善集团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培养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和培养集团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集团的人才梯队,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德才兼备的经理人”培养计划,是商学院根据集团发展需要,新推出的三年期经理人才培养项目;是集团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针对认同东联企业价值观、愿与企业共同发展,具备优秀的个人品德修养和良好的领导潜质的优秀人才。

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目标

培养具备优秀的道德修养、具备本部门工作领域的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综合型管理人才。

组织管理

职能部门和商学院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人才的甄选

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具有领导或专业潜质的后备管理人才。

甄选条件

进入“德才兼备的经理人”培养队伍的员工必须有明确的理想与目标,有坚定的信心;有较高的素质和修养,为人忠诚无私,吃苦耐劳,积极稳重,充满正气;生活中孝顺父母,上敬下和,家庭和睦,团结同事;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公司管理制度,率先垂范;能够胜任现有岗位工作,有强烈进取精神,有一定的培养潜质。

甄选工具

1、《战略人才推荐表》(见附件一)

2、《职业锚(职业倾向)自我评价测试问卷》(见附件二)

3、《管理人员能力评价表》(见附件三)

4、职业满意度测试(见附件四)

5、《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见附件五)

甄选程序

对于公司战略人才,首先由人力资源部根据甄选条件和甄选工具提候选人员名单,然后由总经理、商学院院长确认战略人才库入选人员名单。培养模式

对于德才兼备的综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公司采取宽口径培养模式,即采用:轮岗工作(不同系统)+挂职锻炼(不同部门)+继续教育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培养方法

对于列入“德才兼备的经理人培养计划”的后备人员可以采取内部导师、岗位轮换、在职培训、外部培训等方法进行培养。具体内容如下:

内部导师

由商学院院长作为内部导师,对列入培训计划的人员进行培养。

岗位轮换

1、轮岗目的:由于计划主要在于培养中层管理人员,所以其岗位轮换的目的主要是使其能够熟悉部门内部不同岗位的主要职责和不同岗位间的配合情况。

2、轮岗前提:轮岗人员必须胜任本职工作。

3、轮岗范围:本部门内部不同岗位间的轮换。

4、轮岗周期:轮岗周期原则上分为三个月和六个月,具体轮岗时间由各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轮岗审批:部门内部人员的轮岗需由部门经理审批,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6、轮岗人员的管理:部门内部轮岗的人员仍由部门经理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管理。

内部培训

凡列入公司“德才兼备的经理人培养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的员工必须按公司《培训积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须的积分。规定期限内没有积满培训积分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外部培训

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德才兼备的经理人培养计划”的战略人才可以参加公司付费的外部长短期培训,但必须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培训协议,凡拒不签署培训协议的,公司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淘汰与晋升

为了保证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公司战略人才积极进取的精神,公司战略人才将实行动态管理,每半年和公司其它管理制度相结合进行调整一次,淘汰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并吸收新的优秀人才加入。

淘汰

经过绩效考核,不能胜任现有工作岗位的,由主管领导建议,经人力资源部确认没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未能达到规定和公司签订培训协议的,经人力资源部确认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培养。

凡淘汰出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仍有机会再次进入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计划,但第二次被淘汰的人员将失去再次进入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的资格。

公司将根据《培训评估管理办法》对各层次战略人才的培养工作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凡不配合评估工作的个人,人力资源部将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淘汰出战略人才管理库。

晋升

当公司出现岗位空缺时,将优先从公司战略人才库中选拔适合人选,战略人才库中没有合适人选的,再考虑从公司外部引入适合人才。课程设计

培养学生德才兼备 第3篇

关键词:德才兼备 专武干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032-01

中国自古以来是人才大国、教育大国,在传统的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教育思想中始终注重“德”与“才”两者并举。所谓“德才”是指,正直中和之为德,聪察强毅之谓才。简而言之,德是指人格高尚,品行出众,而才就是指个人能力强,业务素质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一时齐下,鱼龙混杂,其中以“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为代表的片面、消极的错误观点最为严重。而审视历史的发展,只有把握“德”与“才”兼备的教育思想,以此应对在新形式下的专武干部培养的问题。

1 树立正确教育思想

“德者,才之帅;才者,德之资。”古人认为才仅仅是德的基础,是德的前提,德是才的上层建筑,是正确使用才的保障。从当今社会需求和市场观点来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体现出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但仅仅在才能方面的训练,无法满足未来对专武干部的高标准。如今面对专武干部的培养问题,应立足长远,从时代发展进步和新型人才需求角度出发,着力培养德与才兼备的专武干部。(1)以德为先,厚德载物。把专武干部的人格品行修养放到第一位,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目标。时刻注重每一位学员的思想认识,建立起以德为先的评价标准。以培养能吃苦、能拼搏、能领导、能表率的优秀干部为目的,从教育思想上认识到唯有厚德方可载物的重要理念。(2)以才为辅,德才并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需要将能力与修养协调统一。过去的教育思想,只注重个人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过份依赖过硬的专业素质而忽略了在思想道德层面的落后。有了过硬的技能还需要有优秀的品德来领导,才能使个人价值的实现最大化。因此,必须落实以才辅德,有机结合的教育思想。

2 确定合适教育方法

合适的教育方法,能够高效的培养专武干部,同时有效的减少教学资源浪费。明确培训目标、确定正确合适的教育方法可以少做无用功,少绕圈子,多出骨干精英。因此,需从几个方面考虑。(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培养专武干部的风向标和重要旗帜,坚持党对人民武装工作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实事求是;坚持落实国家在国防后备方面的政策方针,服从领导,认真实践,勤于思考;坚持自觉学习党的先进思想,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为将来开展工作做好思想准备。(2)注重能力品德协调。能否将能力与品德相协调是衡量是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专武干部的重要指标。新形式下的专武干部人才培养,应当在继承和发扬过去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发展的经验。把“德”与“才”的有机结合作为开展教育工作的核心,围绕“德才兼备”的教育原则,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3)注重理论实践结合。理论离不开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又可以发现新的理论。创新的教育方法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同时,更加需要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并加以完善。通过不断反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检验,要能够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能进步、敢创新。

3 创新人才教育模式

创新的人才教育模式是整个专武干部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当前发展和未来的走向。以往的教育模式,缺乏了对地方工作深入的认识,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使命感。必须通过更广泛、全面的“德才”教育,发展出一套更适合国情需要的专武干部教育培训模式。(1)刚柔并济。即强化专武干部的军事素质、专业技能以外,还需要掌握大量的地方工作知识。通过学习最新的中央政策和方针,了解国情,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法律、民生等方面内容,为进一步积极开展地方武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动静结合。日常的科目训练及理论教育始终没有走出校园这个象牙塔。因此,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审时度势,打开课堂,将专武干部培养工作的旗帜挂到基层第一线。这样做能够时刻把握好教育的前进方向,更加贴合理论与实践相检验的要求。对培养出优秀的专武干部有着重要的作用。(3)古今共论。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地方工作资料,将读史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教学内容十分有益。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道德修养,均能够从中获取极大的收益。应当秉承以史为鉴的传统,在提升个人修养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古今相鉴,更好的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4)内外相通。通过各种媒介及时掌握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学习国内优秀的人武学院(校)的办学方式和方法,同时明确发展形势,及时有效的调整办学工作。做到以大局为重,积极配合经济社会发展和落实政策方针。

4 完善院校教学保障

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德才兼备人才 第4篇

其实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 这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先天条件。所以,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通过自身形象生动的讲解, 让学生领会教材中的情感, 陶冶学生的情操, 升华学生的心灵, 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 这便真正实现了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 这些情感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为道德的情感, 包含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等, 如《荷花淀》一文中农村妇女的抗日意识, 爱国爱家的精神;第二种为审美的情感, 包括高兴、悲哀、热情、憎恨等情感, 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第三种为理智的情感, 包括兴趣感、好奇感、求知欲等, 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中, 作者认为学生应该多动手, 从而培养一种创新的精神。这样的文章, 在我们教材中可以说是举不胜举。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 采用适当方法点拨学生的情感之弦, 让学生捕捉到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情和意, 通过形象思维来感悟文章的内涵、作者的情感, 与作者同喜同悲。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唤醒学生的情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 唤醒, 鼓舞。因此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语文教师应充分采用多种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 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和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 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 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如有教师在上《热爱生命》这篇随笔时, 先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 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导入课文, 接着讲述了汶川地震的一段故事, 强调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宝贵。然后进入课文讲解, 在讲解完总结全文的时候, 教师展示残疾人邰丽华、残奥会运动员一些图片, 与此同时, 多媒体播放抒情的歌曲, 这时, 许多学生震撼到哭泣。在音乐声中, 教师提问:“同学们会热爱生命吗?”“会。”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这位教师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 图文并茂、声情并举, 充分展示文字艺术魅力的同时, 无形之中也在情感上创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 引导学生进入其中, 从而揭示情景中的寓意。

三、师生的情感培养, 教师的情感引领学生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头脑装到另一个人头脑,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而心灵的接触就是师生的情感交流。情感是教和学的联系纽带, 教师应从平日的生活和学习中入手, 在生活中关爱学生, 给学生以温暖, 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 这样学生才会喜其人、信其言, 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如果学生对老师充满抵触情绪, 双方无法沟通交流, 也就无法实施情感教育。积极的情感是照亮学生全面发展的光芒, 只有师生心相印、情相融, 才能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德才兼备 第5篇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德才兼备德为先。可见在竟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里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其人生就业发展是何等重要。前国家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也曾经指出:一个人学业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的一辈子,某些知识某些技能可以速成,但良好规范的养成、人生经验的积累,科学人生观、世界观难以速成。李岚清的话充分体现现代人才观的教育思想,也是对学校教育工作者重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出的要求。

目前,中职学校生源素质低下的状况仍然存生,大多学生是考不上高中无可奈何进了中职学校。他们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价值取向、文化思想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纪律约束意识,我行我束;不能明辨是非、不能自我控制,为所欲为。而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场所,肩负着为为学生发展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历史使命。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更要把德育工作摆到学校工作当中重中之重的位臵,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常抓不懈。一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精神。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良的环境影响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为广大学生营造宽松、和谐、平安、向善的环境。为学生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搭建平台,使每个学生都具备最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几年来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章立制,使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规范管理、科学管理。我校成立了以分管学生副校长—学生科—班主任—学生;教学副校长—教务科—教师—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团委—团支部—学生三线四级的德育管理网络机制,分线管理,分级落实,齐抓共管,团结协作,各司其职。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长期以来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不断总结,优化各项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关于针对不同年级特点进行德育工作的实施办法”、“学生常规管理制度”、“学生操行量化评定实施细则”、“男女同学交往八要八不要”、“学生安全规则”、“学生请假制度”、“学生违规自责书”、“学生违规自我学习卡”等等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纪律、安全、卫生等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并节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与之汇编成《梧州农校学生管理制度汇编》,使德育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学习规章制度是我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在班主任的组织下逐章逐条学习,领会内容,对照自己,并写心得体会且要通过考试。让学生一进到学校就从思想上有一个自 我认识,自我约束的意识。知道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样去做。并将一些规章制度粘贴到教室、公共场所,使学生时刻受到警醒,在潜移默优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能征善战的德育工作主力军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而班主任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学校德育工作效果如何,班主任起到核心关键作用。为此,学校十分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德育工作水平。

(一)建立健全班主任管理制度,先后制订了“班主任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班主任活动津贴发放的暂行规定”、“班主任量化管理规定”、“优秀班主任评比办法”、“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教师言行,树立学习榜样,做到为人师表。

(二)选拔任用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在学校,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有什么样的老师,往往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工作繁杂而琐碎,哪一方面都要求班主任亲力亲为,率先垂范。凡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须先做到,要真真切切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当中,把班集体当做自己的家,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所以,要带好一个班集体,教好每一位学生,班主任不仅要有顽强的毅力、时间的付出,更要付出真挚的情感与爱心。因此,没有一定奉献精神,那是很难做得到的。

(三)重视班主任理论学习,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实行班主任双周例会制,汇报上两周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遇到的难题。对典型案例大家共同分析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每学期举行一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班主任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增进交流,并对优秀德育工作论文给予表彰奖励;组织班主任外出参观学习,增进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汲取别人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完善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安排班主任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的各种培训班。

(四)每学年进行一次班主任评优工作。按30%比例对工作认真负责,表现突出,所带班级班风、学风优良,师生反映好的班主任授予“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并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激励了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与工作热情,业务工作能力也得到不断的提高。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全员参与,齐抓共管,让德育工作深入到每个师生员工当中 德育工作不单是班主任、学生科的工作,也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每个教职工都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其中。为此,我校成立值周小组,每周一个检查组,中层以上领导任组长,组员由学生科成员、班主任及其他教职工组成。负责督促和检查当周全校教学、学习、生活、卫生、纪律、安全等情况。从周一至周日结束。值周领导负责组织和安排本周所有值周人员的值周工作,并做好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办或通知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每天均要有较为详细的值周记录,并于下周一在全校学生升旗集会后作总结。做到个个有人管、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 处有人管,实现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管理格局。也使每一位教职工都能感受到德育工作中的艰辛与劳苦。

四、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三位一体,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学校发给每个班主任一本班主任手册。里面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记录本班每个学生基本信息。记载着学生家长姓名、家庭地址、家长联系电话及地址。学校还给班主任每月电话费补贴,在必要情况下能保证随时与家长进行电话联系。

创新班会形式。今年09数模二班、09汽修二班率先试行邀请家长到校参加班会。班会上家长眼含热泪述说自己省吃俭用送孩子读书的原因、目的,以自已切身经历谈到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在社会上谋生的艰难,做的是苦力工,干的是赃累活,赚到的每分每厘都是血汗钱啊,同学们听着感动不已。学生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难题,思想上出现的困惑一一提出来。让学生、家长、班主任面对面交流沟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说出心理话。当一位父亲在全班同学面前久违地听到儿子喊一声爸爸,并向爸爸检讨这些年来不听话表示歉意时,父亲忍不住跑出教室放声大哭,场面十分感人,全班学生深受感动。在平时那是很难获得如此效果的。会后家长们都十分称赞这种形式的班会,让他们有机会与孩子进行了一次真真切切的交流与沟通。

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对在校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严重干扰学校德育工作的进行。为此,我校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的请假制度。即从周一至周五学生一律不得出校门,特殊情况需经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确认后方能请假外出,同时还要履行严密的请假手续;

(二)寻求当地政府、公安部门的协助,建立警民共建学校。依靠政府公安部门力量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三)聘请当地公检法的干警、法官以及社会知名人士担任法制副校长,定时举行法制教育课、形式报告会以及艰苦创业、爱国主义等讲座;

(四)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今年四月由学生科组织师生六十余人到钟山监狱,聆听监狱干警用真实案例进行的谆谆教诲,感悟服刑人员刻骨铭心的忏悔,目睹电网高墙内失去自由的情景,在场师生无不唏嘘不已;

(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各种大型宣传活动。例如:科技下乡科普活动、植树绿化、无偿献血、义务劳动;参观反对邪教,崇尚科学,禁毒、禁赌等图片展。

通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使三方教育达成共识,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效果显著。

五、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我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贯穿整个德育过程。如:学雷锋活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活动;庆三〃八拔河比赛、红五月红歌比赛;新生气排球、篮球赛;手工、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黑板报比赛;象棋跳棋比赛;迎新晚会等等。活动有体育有文娱,有集体有个人,有动脑有动手,有简单有复杂,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能参与,人人都关心,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种文体活动,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得以发挥,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舞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本无声教科书,隐性课程,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我校十分重视校园绿化美化。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干净整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是贺州市的花园式单位;在教室内外、宿舍走廊悬挂名人画像,名人语录,警示语;在公共场所悬挂各种规章制度,把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明日歌、(?)刻上石碑并立在校道边的草坪上。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七、发挥党组织作用 开办业余党校学习班,引导广大学生对党的认识,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学校党总支把全校每位党员都安排到各班去担任德育辅导员。要求他们每周都要下班和学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班上学生的思想动态。每月参加1次以上班会。重点做好无心向学,纪律散漫的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了解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遍关心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切为学生着想,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办学生之所盼,解学生之所怨。德育辅导员在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德育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发挥学生会作用,培养学生干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帮手 学生会是学生科直接领导下的一个学生组织机构,学生会干部是协助学校搞好德育工作的一支主要力量。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定期召开例会进行学习培训,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等途径提高学生干部的业务水平。本着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健全考核制度,对不合格的学生干部给予淘汰。从而建立了一支可信、可靠素质高的学生干部队伍,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添砖加瓦。

九、常规管理常抓不懈,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一)通过升国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美好的道德情操;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并购买了一批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咨询室定时开放和预约开放,由富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心理辅导,为学生释难解惑,打开心结,扫清学习当中的“青春”障碍;

(四)加大安全意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形式多样的黑板报、各种大小会议以及不同形式的演练向学生、班主任反复进行消防、交通、用电用水、防洪防雷防震、防坑蒙捌骗等的安全教育。班主任每个晚上都要检查宿舍的签到表,执行学校的检查制度,每月月底例行对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定时上交《教室、宿舍定期安全检查表》、《晚休检查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每一位师生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 积极行动起来,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从而创造一个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的学习生活环境。被贺州市评为“无毒单位”;

(五)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贯。将校园保洁工作实行分班定周每天早晚各打扫一次。开展“星级文明宿舍”评比活动,由宿舍管理员和学生会干部每天检查并将结果公布,每月评比一次,并对获得“星级文明宿舍”的宿舍颁发奖状和奖品。同时将不讲文明、不讲卫生等不良现象以图片形式予以曝光。这一创新作法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并收到良好效果。从而使校园天天保持整洁干净,校园环境得到美化净化,受到来往客人、家长的一致赞赏。被贺州市评为“文明宿舍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城乡清洁工程>创建活动文明卫生学校”。

通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校的德育工作已形成一个多育并举的好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不足,如工作方法还过于简单;堵的多,导的少;批评多,鼓励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把握中职生成人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在德育工作中寻求新思路、开辟新途径。达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培养学生德才兼备 第6篇

一、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等诸方面的总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是因为民族传统美德起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人民物质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交替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矛盾, 在市场经济作用下, 最值得注意和忧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民特别是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自私自利、金钱至上、贪图享受的思想, 不断扭曲一部分人的灵魂。因此,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创造出跟上时代发展的精神文明, 一方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另一方面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正确的价值导向健康发展。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中, 更要大力弘扬, 它是历史赋予当今教师的重任, 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自私自利、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 激励民族树立自信心、自豪感,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成为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 有巨大的影响力。

二、全方位挖掘教育资源, 多角度开展美德教育工作

促进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德育工作者的核心工作。应根据新时期的特点, 原则上历史存在、侧重于现实需要, 依据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的原则, 对传统道德德目进行筛选凝练和重释, 根据职中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接触的社会关系顺序, 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地分层次教育, 使教育过程方法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简约性 (1) 。

(一) 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 将传统美德教育纳入课程计划。

学校课堂是开展教育的主阵地, 我们可以自主开设传统美德教育课, 并纳入教学计划;整合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 即要求语文、历史、地理、数理化、体音美各科针对本学科特点, 结合传统美德因素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在课程内容上, 突出学科知识与美德教育的融合, 兼顾学科内部知识和美德教育的综合;利用各种活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以讲演比赛、知识竞赛、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历史相关名人、事件纪念日向学生进行相关美德教育。

(二) 关心家庭教育, 注重与学生家庭的良好沟通。

家庭中的道德教育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家庭中的传统美德教育大致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打下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思想基础;进行归属教育, 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是中华民族子孙, 长大为振兴中华作贡献;培养勤劳节俭、自强自立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和睦邻里、友爱兄弟的道德品质, 做合格的中国人 (2) 。因此,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家长不间断地沟通, 尤其是在某个学生出现了明显性格反差和做出道德败坏的事情时, 更要与学生家长多联系沟通, 共同想办法解决。注意引导家长注重全面性、针对性、一致性、表率性和科学性, 积极地配合学校传统美德教育, 不仅要引导学生, 而且要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的品质。否则往往学校里教得再好, 回到家里因为家长的言行和素质可能直接将学校教育工作成果全部抹杀。

(三) 突出时代特色, 将社会实践教育与美德教育相结合。

社会是一个具有广阔教育空间的舞台, 为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了演练阵地, 不仅能检验学校、家庭的传统美德教育成果, 而且有助于学生固化美德教育成果。职中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工作者应以社会为依托, 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我们应争取校外各单位的参与, 营造良好的区域风气, 发挥社会教育作用, 并构建社会教育体系, 最终增强德育教育合力。

德育课尤其是传统美德教育需在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传统与开放的矛盾中, 紧贴社会实际, 同时选择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运用教材的原理引导学生改变错误认识。在教学中, 将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引入课堂, 从传统美德的角度去论述、去评价, 就能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 培养学生坚定的社会责任信念。将社会实例作为教材事例的重要补充, 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鲜生动, 贴近社会现实, 符合学生实际,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论知识。在引入社会实例时, 我们一定要注意各类事件的时效性、内容性, 避免扑朔迷离。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做好各类材料的搜集、筛选和整理工作, 同时不断学习, 充实和完善自己。

三、创新完善传统美德教育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内隐的个人品质, 很难直接评价。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了传统美德的教育后, 为了给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更强的学习动力, 要创新完善传统美德教学评价体系, 使评价能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突出传统美德教育的针对性, 为切实增强职中学生美德教育实效提供依据。

(一) 评价主体多元化。

德育课程教学评价主体往往是教师和家长, 而学生仅仅是评价的对象, 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 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一个学生在潜意识里总会觉得, 不管我现在品德提高了多少, 做了多少好人好事, 只要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好评, 就是无用功, 这是很危险的信号, 会直接导致学生思想动力消极懈怠。

事实上, 我们只要适当指导和引导, 学生本身就具有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且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变教师一元评价为师生多元评价 (3) , 多方面地反映学生的情况。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对评价的认可度, 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传统美德教育工作“多边”进行,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评价方式多样化。

作为依托思想政治课程而额外开展的传统美德教育课程, 以考试为目的的传统美德教育课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 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传统美德教育评价中, 我们应不断摸索完善评价机制,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1. 完善考试评价。

建立笔试与口试、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过程尽可能地放轻松, 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完成考试评价。我们要实现命题的科学化和多样化, 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 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提高学生对传统美德学习的能力。

2. 突出日常评价。

这一部分一直以来对各类的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难题, 在教育教学之外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变化发展, 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应长期探索应用谈话观察、展示表演、行为考察和个人成长记录等能够表示学生真实水平的评价方式, 并加大在总体评价中的比重。这样才能够最真实地对传统美德教育教学作出评价。

四、结语

古语云:“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中华传统美德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着极大的作用和教育意义, 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和职责, 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与实践, 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 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应该为弘扬、继承、创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不断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黄洁锋, 邓云洲.试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范式.广州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5.

[2]何静, 李化树.大众文化对初中生道德判断的负面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7.10.

培养学生德才兼备 第7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意志品质,思想品德,创新方法,提高成效

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 改进教学方法, 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培养积极心态的同时, 更要注重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 让学生从小养成遵守校纪校规、队列纪律的习惯, 在参与体育运动中做到令行禁止, 在参与集体运动中树创团队精神, 在体育比赛中培养顽强意志,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的进程。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工作, 注重在体育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现介绍一下我的经验。

一、以生为本, 关爱倍至, 在亲师信道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情结

教学是一个活动, 更是一种艺术。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 俯下身子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 了解掌握学生的体育情感、体育基础和运动能力,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指导, 梳理、整合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意见和建议, 对一些有益于体育运动开展、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学中加以利用, 使体育教学更能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 更能满足于学生的运动实际, 营造亲师信道的教学氛围, 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锻炼身体、磨砺意志。体育教学在风、雪、雨天时不便课外运动, 笔者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体育运动和爱国、英模、科技等方面的影片, 将女排精神, 奥运会的盛况展示的学生面前, 用运动员刻苦训练, 努力拼搏的精神, 激发学生自信心和自豪感, 引导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也要向运动员们学习, 勇敢顽强, 认真锻炼, 不畏艰苦, 将来也要为国争光, 为校争誉;在此基础上, 为学生播放《开国大典》《飞船升空》《安全讲座》等影视资料, 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爱社会、爱祖国的教育, 增强学生的遵章守纪观念和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尊重身边所有的人, 要团结同学, 互敬互爱, 互帮互助。实践证明, 在体育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 养成尊重他人、诚实谦虚、文明有礼的道德品质。

二、创新策略, 改进方法, 在优化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师要从学生的成长进步、终身发展出发, 注重创新教学策略, 更新教学理念, 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 加强对学生的德育, 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中学到体育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 全力开创出体育教学的新局面。如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垒球投掷课训练时, 为学生了解、掌握原地投掷垒球的一些方法, 我在讲清投掷方法并示范后,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让学生掌握原地投掷垒球的基本动作, 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及跳跃能力, 培养他们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如果单一的组织学生练习投掷, 学生兴致不高、兴趣不浓, 我将训练设计成“投弹炸鬼子”的游戏, 在投掷区前画一条及格线, 远处多个标志物上画鬼子头像, 看谁投掷得又准又远, 学生们兴趣盎然, 积极参与训练, 奋力投向敌人, 通过这样的方法, 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中, 球类、田径、游戏等教学过程中都蕴含着集体主义教育内容,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要有机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观念教育, 让学生在参与运动中建树团队意识, 维护集体荣誉,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增强学生的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笔者在队列、队形教学中, 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行为, 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 指出他们不良的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 影响全局, 并教育学生要刻苦练习, 遵守纪律, 要有集体观念, 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 帮助他们养成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三、整合资源, 灵活施教, 在参与竞争中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

教师要整合利用教学资源, 拓宽体育教学渠道, 拓展体育教学空间, 抓住一切有利时机,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球类项目训练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不同, 把学生分成几个组, 兼顾每个小组的实力均衡, 组织学生轮流、淘汰比赛, 让学生在比赛中尽全力战胜对手, 培养学生参与竞争、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在组织学生进行仰卧起坐、跳短绳等比赛时, 让学生互相数数, 教育学生要诚实做人, 不说谎话;在田径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 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 鼓励他们以顽强意志去战胜“极点”,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智力。教学中, 教师要从学生的健康成长、身心发展出发, 为学生创造一种能“展示自我, 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 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发挥, 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当学生取得成功时, 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鼓励, 投去赞赏的目光, 并提出更高、更严、更难的目标, 让他们迎接新的挑战, 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体育教学主要以操场为课堂, 有时要准备大量的场地器材, 都是要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教育, 引导学生自觉搬运器材, 爱护公共财物, 不断提升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培养学生德才兼备 第8篇

一、软实力与留学生教育的关系

1990年, Joseph Nye在Boundto Lead (译作《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 一书中首次使用“软实力”一词[1], 形容一个国家除了经济和军事以外的“第三种”权力。2004年, Nye在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译作《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 中将软实力定义为“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的目的的能力”[2]。

软实力大致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国际信誉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3]。而政治制度、价值观、外交等都包含在宏观的文化定义内, 因此, 我们认为:软实力的实质即文化软实力。Nye把文化划分为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 而教育属于高雅文化[4]。当今,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对于其提升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增长, 而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更不可小觑, 如关春芳所指出的:“留学生教育中的文化传播是依附教育过程完成的, 但其意义已经超越人才培养本身, 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5]

美国在1868年与中国签约规定:对中国留学生“照相待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6]。而之后庚款留美生的历史背景和美国的政治动机更值得研究。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演讲中称此举能帮助中国“渐渐融合于近世之文化”, 使中国留学生“修业成器, 蔚成有用之才”[6]。此处“有用”二字耐人寻味, 其寓意可从当时美国各界人士的建议和评论中窥见一斑, 即“美国将最终赢得一批既熟悉美国又与美国精神相一致的朋友和伙伴”[6]。时至21世纪, 美国政府及其官员在这方面一如既往。一位美国国务院官员曾说:“宣传美国的最好途径就是展示美国本身。吸引外国学生来美国事关国家安全, 因为学术领域的访问者是美国潜在的朋友、同盟者和商务伙伴。”[7]这与100多年前美国政府的观念一脉相承。

以上事实, 引发了我们对“留学生”与“软实力”关系的关注。本文中的“留学生”包括两大类:外国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出国留学生 (包括在读和已毕业归国者) 。我们认为:在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中, 这两种“留学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二、中国对外教育交流的不对等与软实力实践的非均衡

国际教育交流中的留学生是双向的, 但是对中国来说, 这种“双向”并不意味着对等。

(一) “西学东渐”的惯性

在国际教育交流中, 中西文化固然相互影响, 但以“西学东渐”为主流, 百年留学史一贯如此, 当今现实也并无大的改观。在文化软实力方面, 中国目前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2015年国际咨询公司PORTLAND发布的“软实力”全球排行榜中, 名列第一、第三名的英国和美国恰恰是中国最重要的两个留学目的国, 而中国位列第30名[8]。这意味着许多中国出国留学生面临留学目的国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的压力和考验。

(二) “留学赤字”的扩大

中国留学教育存在“高输出、低输入”的“赤字”现象, 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势之“烈”当然首先归功于其势之“大”。1872年至1978年百余年间, 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仅为13万[9]。而从1978年到2014年, 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就达351.84万人[10], 2015年更以52.37万的年度出国人数再创历史新高[11]。遗憾的是, 伴随留学热升温的是留学“赤字”扩大。2004年, 在外留学的中国学生总数42.7万人, 来华留学生总数11.08万人[9], 存在31.62万人的“赤字”。2014年, 在外留学生总数和来华留学生总数分别为108.89万人[12]和37.71万人[13], “赤字”达到71.18万人。

这种留学教育“赤字”在中美两国尤为突出。双方教育交流长期存在不对等、不对称的特点, 尽管在“十万强”计划 (2010年双方商定:美方在未来4年内派遣10万名学生来华留学) 等积极举措推动下, 美国来华留学生数量近几年有了较快增长, 但目前两国的教育交流仍很不平衡。2014年中国赴美和美国来华的留学生总数分别为304040人[14]和24203人[13], 差距近28万人, 比例达12.56:1。

(三) “贫富不均”的影响

中国留学教育的目的国和来源国“贫富不均”。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绝大多数出国留学生分布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德国、新西兰和俄罗斯等发达国家[9]。而来华留学生则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2014年, 来华留学生人数位居前列的10个国家中, 7个为亚洲国家, 3个为欧美国家。从大洲看, 亚非占据了总人数七成以上[13]。这是历史、地理、政治原因造成的客观现实, 但在本文的语境下, 也是一种遗憾, 毕竟来自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在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影响力方面的作用应该更大一些。

根据前述美国等国的经验, 中国当然应该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实际上, 中国政府和高校也为此采取许多措施, 取得不少成效。但是鉴于以上三个特点, 我们在思考应对策略时, 有必要把目光放在另一类留学生———中国留学生身上。从战略上说, 吸引并培养来华留学生成为中华文化传播者的做法可以被比喻成是主动进取 (当然, 孔子学院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是更直观、直接的主动进取, 但在影响人数、层次和深度上和来华留学生不能比拟) 。而通过出国留学生影响留学目的国文化的战略更像是“以守为攻”, 退一步说, 至少我们应做好在这道文化交流、融合乃至冲突战线上的防守工作。我们既要有“你想影响我, 我也能影响你”的气概, 又要用“软磨硬顶”的技巧[15]。这样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克服留学“赤字”给文化软实力带来的负面效应, 变“人数多”的特点为“影响大”的优点。

总之, 攻守兼备应是我们处理留学生和软实力关系的现实考虑和妥善之举。而以上的“主动进取”和“以守为攻”两种策略中, 关于前者即通过来华留学生提升中国软实力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 本文不再赘述, 而是把目光聚焦在出国留学生身上。

三、中国针对出国留学生的以守为攻策略

关于出国留学生与外国文化渗透之关系的争论早已有之。中国在最初派遣学生留学海外时, 清廷守旧势力强烈反对, 担心“外洋风俗, 流弊多端”, 认定学生“无论其学难期成才”, 最终以“将局裁撤”收场[6]。保守势力的顾虑和“洞察”似乎也并非空穴来风, 然而, 其批评所指并未触及美国等西方国家培植势力的本质, 可谓隔靴搔痒;而对留美幼童学成归国后的贡献更是无理地悲观, 可谓因噎废食。在当今形势下, 我们认为要通过留学生在文化上“以守为攻”, 就要努力做到“内外兼修”, 全面考虑“静动变化”, 其具体内容可概括为:“内心正”和“外形良” (静) 、“积内涵”与“寻外援” (动) 和“内融入” (化) 或“外调整” (变) 。

(一) 内心正和外形良

内心正是指对留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 外形良是指其自身良好形象的树立。如上所述, 这算是“静”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在其中位列第一, 对于身处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来说, 更是重中之重。我们认为:首先, 对中国留学生的爱国情怀应有充分的信任和肯定。付永钢指出:“中国留学生在保留本族文化核心成分的同时吸纳异族文化的成分, 因而能够在努力适应所在国文化的同时保持祖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意识。”[16]梁赞勋则把容闳和120名留美幼童留给今人的遗产归结为“开拓、爱国、务实、包容”, 并强调“他们的爱国是有目共睹的”[17]。

其次,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应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既要从文化的自信自觉等宏观角度进行引导, 又要在学生的精神经济等具体方面给予帮助。有关部门应想方设法地使留学生特别是自费留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温暖, 让他们不至于在西方国家打出的温情牌面前感到“温差”, 在奖学金等利诱下“利令志 (爱国之志) 昏”。一方面要从精神上给予积极支持, 另一方面要在经济上提供实际帮助。中国政府在2003年设立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 旨在鼓励学业优异的海外自费留学生, 充分体现祖国对广大海外学子的关怀和支持。自该奖项设立以来, 目前共有4千名海外留学生获此殊荣[18], 这无疑是积极和良好的开始。

留学生自身的对外形象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19]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刊登文章更明确指出:“在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 每一个行为体都开始承担着与自身相符的责任, ‘凡我在处, 便是中国’的理念对于不同层级的行为体都是适用的。”[20]中国留学生要做到保持警惕、抵御渗透, 首先得自身树立良好的形象, 这样才能增强民族自信心, 不会因妄自菲薄而崇洋媚外, 盲目接受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等。另外, 留学生的良好形象在传播中国文化中能发挥重要作用。许多西方著名大学都坐落于并非商贸中心或旅游热点的中小城市, 绝大多数当地人对中国的直观印象就是来自中国留学生。在《21世纪》杂志与新浪网联合进行的网上调查中, 2600网民对于“留学海外, 你在乎你的形象吗”进行了回答, 其认为能够体现留学生形象的项目依次为:“遵守公共道德, 举止文明, 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奋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一事当前想到自己的行为代表中国人, 团队精神和沟通的态度, 衣着得体和谈吐高雅”[21], 这恰恰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所倡导的。

(二) 积内涵与寻外援

此项是“动”的追求。积内涵, 是指对中国文化的积累学习, 中国留学生必须主动加强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知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寻外援, 是指对传播途径的开拓利用, 中国留学生应通过民间的华人华侨组织, 政府的文化教育机构甚至学生团体等积极宣传中国文化, 这两点都和“留学生文化”的相关研究有关。

对于留学目的国来说, 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留学生文化”的产生, 对留学地的文化产生影响。在李东昌等开展的研究中, 他们对英国、澳洲的几所大学和加拿大的一所中学及国内的某些知名高校的师生、职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结果显示:认为“留学生文化对当地文化构成影响”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3.85%, 说明留学生人数的增加对当地文化形成了冲击, 对当地文化和人们的价值观均有影响[22]。李东昌等还发现:目前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小于在英、加、澳的留学生对当地文化的影响。他们认为原因是我国的教育资源与上述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因此吸引来的留学生人数少, 特别是相对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 其影响比较微弱[22]。这当然是不争的事实:以2011年为例, 在华留学生仅占中国在校大学生的0.425%, 而英国的国际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比例为17%[9]。但是我们认为还有两个原因:其一, 来华留学生以亚洲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为多, 许多人的本国文化往往本身属于中华文化圈, 对后者的反哺能力有限;某些发展中国家学生缺乏文化自信, 传播自身文化的主动性不足。其二, 在中国的外国侨民人数非常少, 留学生势单力薄、社会资源少、组织能力欠缺, 难以实施成规模、上档次的文化宣传活动。针对这两个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反向思维得到启示, 以“积内涵”和“寻外援”促进留学生传播中国文化。

在留学生文化自觉和自信方面, 中国留学生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留学生有相似之处。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出国人员特别是自费生在经济能力方面提升较大, 但毋庸讳言, 其文化自信心与西方国家本土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这固然与其对留学国语言文化不够了解、不适应西方教育方式等主观原因有关, 也可部分归咎于“欧洲中心主义”在中国的流毒, 甚至从国内知识界近百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未必恰当的批评中溯源。所以有必要从国内教育抓起, 树立中国学子对传统及现代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 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3]这应当成为我们进行相关教育的原则。

令人欣喜的是, 教育部等政府部门已经开始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 自2013年开始, 在全国多个城市举行出国留学人员行前培训会。目前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政策类、通识类和国别类三种, 目的主要是帮助即将出国留学的人员更好地适应海外的学习生活环境。但我们认为, 从另一角度看, 这种培训会可以作为对出国留学人员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良好平台和通畅渠道, 在帮助中国留学生丰富本国文化知识、树立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方面作出巨大的贡献。考虑到留学生中自费生所占比例巨大, 我们期待更多的自费出国人员被纳入这一培训体系中。

而在侨民社会文化方面, 中国有着其他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优势:5000多万华人华侨散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许多是居住在主要留学目的国。如果中国留学生与其合作, 可以广泛、长期、系统地开展文化推广活动。留学生可发挥其年轻人的活力、知识优势, 与国内联系密切、信息灵通的优势及在文化教育界的人脉优势;华人华侨可发挥其爱国热情、经济优势, 了解当地社会和文化的优势及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当然, 二者的有机结合和顺利合作有赖于中国政府使领馆教育文化处 (组) 通过孔子学院、海外文化中心等机构给予有力支持。

孔子学院和中国留学生的关系密切而微妙。高永安发现:相关国家孔子学院的数量与中国留学生的去向有关, 具体来说, 如果除去个别特例, 八个孔子学院数量领先的国家正好占据留学目的国前八位, 其中美国和英国分别是两个排行榜的“双料冠亚军”[24]。而孔子学院多数设立于留学目的国的一些重要高校, 因此中国留学生可以在这一展示、传播中国文化的舞台上担当重要角色。在已有的研究中, 关于孔子学院和来华留学生关系的探讨比较多, 而针对出国留学生在孔子学院中的作用则鲜有提及, 有必要进一步对此认真思考和积极尝试。

“外援”不限于校外, 还应来自校内的学生群体。对于留学国当地学生来说, 来自中国留学生的同伴影响力 (peer influence) 可能远胜过一些官方媒体等“正式”渠道所传递的信息。而在注重学生个体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西方高校, 在学生社团的经历是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给学生的价值观留下印记、带来变化。这本可以成为中国留学生展示中国文化、分享中国思想的舞台, 无奈多数中国留学生要么一心向学、不问其他, 拒绝在此类活动上“浪费时间”, 要么心中胆怯、不敢尝试, 整日在中国学生小圈子中扎堆。可以说, 除了部分学生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外, 中国留学生不易给外国学生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 更不要说产生文化上的影响。如何鼓励和帮助中国留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学生群体, 促进双方沟通交流和相互了解, 是发挥中国留学生文化传播作用的又一关键所在。这引发了下面关于文化适应与软实力关系的思考。

(三) 内融入或外调整

如前文所说, 这一组策略涉及中国文化中“变”和“化”两个密切相关又十分相近的概念。按照《礼记·中庸》疏的说法:“初渐谓之变, 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 谓之化。”对于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文化经历而言, “变”和“化”的区别实际上概括了“跨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之间的差异。

目前, 针对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跨文化适应与文化融合的研究开展得比较充分也卓有成效, 在此不予赘述。这些研究基本上是探讨如何帮助留学生加强和改进文化适应, 对于帮助其适应当地社会、文化、教育新环境, 从而顺利完成学业有直接的效果, 并且跨文化适应是减少文化冲突、实现顺利交流的前提, 因此这些研究间接地指导和支持中国留学生传播、介绍中国文化。但在探讨中国留学生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的背景下, 我们对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必须把握好“度”。跨文化适应 (culture adaptation) 与文化融合 (acculturation) 有所不同[25,26], 前者是有关短期的、心理、行为的调整, 可以视为“外调整”, 类似于“变”;后者则是涉及长期的价值观念的更深层次的融入, 姑且称作“内融入”, 相当于“化”。我们认为, 二者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 但就主观态度而言, 对于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 我们是否应当将这种“内外”“变化”的“度”作为其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重要因素予以考量、权衡呢?这应该成为新时期的一个新话题———毕竟, 我们希望中国留学生成为中西文化“相交人”, 而不是外中内西“香蕉人”。

吸引和培养外国留学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值得重视和思考。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投身国际教育交流, 通过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增强我国的硬实力, 另一方面要对美国等国的软实力策略有充分和清醒的认识, 并以自信的姿态采取应对措施。我们当然要针锋相对地吸引和培养来华留学生作为中国的文化使者, 但更现实的做法应该是:以太极拳的风格因势利导, 顺势而为, 把中国出国留学生数目庞大的特点转为优势, 教育和引导出国留学生坚定爱国信念, 提升文化自觉, 积极配合相关机构, 合理利用人际资源, 正确把握文化适应与融合, 成为传播中华文化扩大海外影响、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奇兵。

摘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中国需要研究自己的策略:既要针锋相对地培养来华留学生成为中国的文化使者, 更要把关注点放在出国留学生身上, 按照“静动变化”和“内外兼修”的思路采取对策, 以守为攻, 将“人数多”的特点转化为“影响大”的优点, 使中国出国留学生成为传播中华文化、扩大海外影响的奇兵。

上一篇:口译活动下一篇:居民生活饮用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