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范文

2024-06-19

在山的那边范文(精选8篇)

在山的那边 第1篇

童年, 是罗大佑歌声中的等待与怀想:太阳是不是总会落到山的那一边?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蓝精灵》似乎就是为了回应那些痴痴冥想的童年午后, 它将我们的心灵引向远方, 引向山的那边海的那边:“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 他们活泼又聪明, 他们调皮又灵敏, 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的大森林, 他们善良勇敢相互都关心……”伴随着美国3D电影《蓝精灵》在国内公映, 曾经的“小盆友”们又一次从记忆的小木匣里翻检出这段蓝色歌谣。二十多年后再次翻阅这套诞生于1958年的比利时经典漫画, 仿佛经历了一次时光隧道的穿越, 只是光阴荏苒、物是人非, 蓝色小精灵带给我们的, 已不仅仅是怀旧。

幸福总在山那边。蓝精灵的世界里, 总是保持着美妙的单纯和平衡。相似的外貌、永远不变的蓝白配、整齐划一的性别、简单的家庭结构……同样单纯的, 还有他们的性格:笨笨的笨, 惰惰的懒, 浮浮的自恋, 诗诗的浪漫, 还有聪聪的自作聪明, 以及厌厌那永远的口头禅“我讨厌……”然而, 正是命名中的这种有意为之的性格小标签, 让小精灵们从相似中区分开来, 生动地昭示出自身的存在。单纯的世界里当然并非没有危险和挑战, 但纵然是十万火急命悬一线, 也终究会峰回路转化险为夷。因为阿兹猫总是那么愚蠢又懒惰, 而格格巫的诡计总是不能得逞, 因为善良与正义总是能够战胜邪恶与阴谋。

然而, 这个重新阅读的过程, 也让童年时的印象被悄悄修正。尽管蓝精灵的村庄是一个桃花源般的理想社会, 但并不是每个蓝精灵都“活泼又聪明, 调皮又灵敏”, 也并非每时每刻都能“善良勇敢相互都关心”。现在想来, 那首80年代诞生于本土的精灵之歌, 还是更着力于传达一种明朗快乐的气息。但真实的童年其实并不回避丑陋与阴暗, 关键是如何以智慧和艺术的书写去诠释去表达。在精灵村, 无论是漂亮的蓝妹妹, 还是一个能够实现心愿的魔蛋, 都足以引发精灵们的一场“内讧”。人性中的贪婪和欲望并不能豁免这些精灵们, 他们同样要面对内心的幽幽暗暗反反复复。《精灵王》中蓝爸爸的一次远游让精灵村产生了权力危机, 蓝蓝用他所承诺的施政蓝图获得了大家的拥戴, 而一旦登上权力的宝座, 他就迅速蜕变为一个专制者和独裁者, 引发了众人的反抗。在幽默的调侃和善意的微讽中, 其实隐含着对民主与专制的严肃思考。当然, 伴随着蓝爸爸的归来, 一场危机解除, 精灵村又恢复了安宁。就像比利时连环画中心副主管威廉所说, 每个蓝精灵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但是不管怎样, 它们都在努力让生活和谐。

而“和谐”, 源于内心的信仰, 源于对人类生存愿景的一种信念。也许在创作者看来, 更为重要的是, 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构建这样一座信仰的山、一片信念的海, 让他们有力量去面对格格巫、阿兹猫, 还有他们自己的未来。

相对于一个价值难以恒定、“永远”被怀疑被质询的时代, 这些诞生于半个多世纪之前的蓝精灵们, 似乎显得有些“过时”了。特别是当我们见识了那些意象繁复、体系庞大的科幻与魔幻, 当我们领略了高科技所创造的种种神奇之后, 也许你会为蓝精灵的“简单”而遗憾, 但这人世间的某些道理, 就是那么简单之极、朴素之极, 她们像蓝精灵一样, 静静地等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等待有一天我们去发现、去领悟。

在每一个长大的孩子心中, 都曾有过这样一个蓝精灵的世界吧, 当心灵穿越了重重山水, 也许, 蓦然回首间, 我们又会与曾经的美好相遇。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在山的那边 第2篇

与它日夜的相望已让我无法忍受它的冷漠

收拾行囊,今日我要翻越它

去看看它的另一面是否同样严峻

一个背包,一双胶鞋,说走就走

没有顾忌,没有留恋,没有遗憾

只有一颗永不止步的心

听,是海的呼啸,还是森林的呼吸

看,是风的肆意,还是雨的舞动

山那边到底藏着什么

是否真的存在世外桃花源

还是依旧复杂的群居时代

攀爬在恒古不变的脸庞上

感受到深处心脏的跳动和血管内炙热的岩浆

原来外表下禁闭着不同的情感

它的背面雕刻着什么,埋葬着何人

我要攀到顶峰,揭开未知的秘密

身后的背包不知何时丢了,脚上的鞋子已面目全非

我听到山那边某人,某物的呼唤

它在等待着我的归来

百年枯木的年轮记录大山的沧桑

未命名的脚印是我前世的足迹吗

山洞里的回声在诉说风的旅行

残缺的白骨划出一道防线

猎人留下的弹壳沾满无辜的鲜血

孤独的火苗挑逗寂静的夜晚

后羿箭下存活的希望叫醒了迷失的双眼

狼狈的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爬到顶峰

放眼望去,悔恨的泪跑出心灵的囚牢

沉重的膝盖嵌在土壤中

在山的那边

由《在山的那边》想到的 第3篇

从咿呀学语到走进教室学习语文,再到从事语文教育研究,二十余年来,可以说我无时无刻不在和语言、语文打着交道。然而,在一次研讨中,通过对《在山的那边》这篇教例的探究分析,我才恍然发现,数年来的语文教学竟然给我塑造了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语文知识观: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概况、条目繁多的文学常识才是语文知识;那些单靠死记硬背就能拿分的题目所考察的就是语文知识;老师在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课上逐字逐句讲解的那些字、词、句就是语文知识;在语法课上那些抽象的定义、概念就是语文知识,等等。总之,只要是呈现在《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上的文字统统都是语文知识。现在想来这种观念着实可怕,可怕的同时也很可悲。可怕的是那么厚的一本书都要牢牢掌握,才算得上拥有全面的语文基础;可悲的是华夏民族数千年文化的传统精粹就这样被无情地肢解成一个个细枝末节的知识点。难道这就是学生需要的语文知识吗?难道这就是教师该教的语文知识吗?我陷入沉思。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理念的提出使得许多教师在语文知识教学中陷入教与不教、教多与教少的两难境地,让语文教育遭遇尴尬。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阐述了这样一种事实:有些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都得心应手,但却不会做试卷,或做起来总不尽如人意;而有的学生则恰恰相反,能背出关于知识的定义、概念,但在说话和作文时总是不会应用,束手无策。这对很突显的矛盾恰能说明现有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存在状态——语文知识是死的,它们无非是语文书上铅印的诸多大大小小的方框字而已。怎样才能把这些死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激活”呢,这恐怕已经成为所有一线的语文教师最需要攻克的难关了。也许有人会问:在知识讲解后,举几个例子,做一些习题,是不是就算做“激活”了呢?答案不证自明。为了知识而进行的训练是徒劳的,没有任何意义的。由于语文教育自身富有极强的实践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必须经过“激活”,转变成学生自身的能力,才能有效。所以,应当为能力的提高去寻求知识的积累,而不是为了知识而学习知识。然而诸如此类本末倒置的现象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并不罕见。实质上,语文知识并不是食之无味的鸡肋,关键在于教师对它们的开发、利用以及再生成。语文知识好比一个个等待被激活的营养因子,期盼着通过一条完美的途径注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中,在那里发挥出它们的最大功效,为学生形成语文能力做出贡献。

拿《在山的那边》为例,教师在看到这篇文本时,往往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连“该教什么”这个问题都得不到解决,那接下来的教学将无法实施。从这种心态中,不难看出教师固有的语文知识观禁锢了他们的思想。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在字里行间去寻找那些长得像知识的东西,然后再在自己的知识系统中给它们安家落户,以便令其名正言顺地登入语文教学的大雅之堂。否则,所谓的语文课就会变成连自己也摸不到边际的“镜中花”、“水中月”。比如看见文章结构的别出心裁,写作手法的独具匠心,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在上面大做文章。而这样做往往会物极必反,从一个误区陷入另一个误区。在这个误区里,学生听课如同嚼蜡,教师讲课也生硬晦涩。如此一来,便有悖于语文教育的初衷,逐渐偏离理想的教学轨道。我认为对于语文知识勿需苛求,但也不能坐视不理。正是这些知识架构起学科课程的内容,没有知识,课程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像《在山的那边》这样简短易懂的小文章,学生读一遍就能对其大意有所领悟,明了小诗表达的是一个山里孩子的坚定信念,并满怀着这种信念对外面未知世界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我们何必去大费周折地死抠文章中出现了什么特殊的句式,句式有什么作用;何必去纠缠“山”和“海”的意象指征;又何必非要让学生对“山的那边是什么”说出个所以然呢?假如我们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一起探讨征服“心中的那座山”的快乐和成就感,不是可以很好地传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也可以让学生生发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吗?正如事理学看待解决问题的立场一样——到问题的上一级层面寻找出错的根源。如果我们可以“凌绝顶”,又何愁众山不“小”呢?语文知识其实就是一切关于语言和文字的知识。意识到了这一层面,恐怕我们的目的地已不再会是“山的那边”,而是去往山那边这个过程本身。与其告诉学生彼岸是多么美好,还不如教会他们生存的能力,再送一副行囊,任其在征程中增减自己所需。只要他们勇敢地在语文的道路上前行,欣赏沿途的风景,我们为何不微笑着站在他们背后,目送这一个个意气风发的身影奔向远方呢?

《在山的那边》教学之我见 第4篇

一.有美好的梦想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做梦的童年, 在童年中, 往往一点发现、一点感触都会在心里扎根, 并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诗中的作者在童年就怀揣梦想。因为想小时候,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与作者小时候生活的环境有关, 作者小时候, 出生在武当山, 看到山是自然的。而且, 小时候是充满幻想的时期, 也有着强烈好奇心的时期。所以山那边的世界对于幼小的作者充满了好奇, 在作者心中有了“一种隐秘的想望”, 这个想望就如同“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这个想望就一个美好的梦想, 是一个想翻过山去看海的梦想。这种小时候的梦想, 成为了作者的真情, 并影响着作者, 激励着作者去憧憬未来, 去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这也是作者在最后能翻过山看到海的真正原因。

二.有开放的思想

诗的开头写到:“小时候,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作者说过:“海。”海是什么?这个新生事物给了作者希望, 也给了作者动力。作者真想看看海的容颜, 看看海的壮阔, 看看海的汹涌。而以前可能没有人走出去, 也就没能看到海。作者没有受到前人的影响, 要走出去看看。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 登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 被看到的情景吓坏了, 因为在山的那边, 依然是山。此时作者的思想已经被“山”重重包围了, 作者感到了困惑。在传统的影响下, 许多人没有越过山, 更看不到山那边的“海”了。可见传统明显存在两种错误:不知而不为, 知而不为。作者则不然, 作者虽然生活在山区, 山阻碍交通, 但作者没有因循守旧, 没有被生活的区域限制, 而是开放了思想, 改变了生活的方向。因为作者相信, 墨守成规是没有希望的, 也做不成大事的。尽管作者在看海的过程中, 但是作者敢于打破传统, 用开放的思想武装自己, 所以作者成功了, 翻过了“山”, 看到了“海”。

三.有开拓的精神

作为作者的家人———妈妈, 她知道山的那边有海, 但是海是什么样的, 没有对作者进行细致的描述。因为她知道翻过那一座座山, 这些山就足以让作者疲惫的, 更别提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了。但是作者在知道有海后, 没有害怕路途遥远, 没有害怕死在半路上, 更没有被那重重大山吓倒。作者要开拓进取, 改变目前的现状, 只有不断进取的人, 才是生活的强者。虽然在行进中, 作者遇到了重重困难, 虽然作者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第一次翻山就让作者看到了“铁青”的脸, 作者就是哭着回来的, 但作者没有放弃, 依然执着。在探索的过程中, 作者一次次地失望, 但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当作者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作者喧腾时, 作者是异常地兴奋, 作者为自己的努力感到高兴, 为自己的开拓进取感到自豪。因为作者相信胜利通常是属于勇者, 属于坚持不懈的人, 属于不断创新的人。那些畏首畏尾停滞不前的人是失败者, 永远成不了大事的。

四.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作者小时候一直生活在大山里, 作者的童年是和山相伴的, 山外面的世界一点也不了解, 也想过要改变这种生活现状。作者在知道海以后, 便萌生了这种改变环境的愿望, 用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现状, 并付诸行动, 作者“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尽管山那边还是山, 是山就是预示着作者的希望破灭, 但是作者的生活充满了积极的态度, 坚信自己“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 就是海呀”。作者在几经周折后, 终于走出了封闭、灰暗和压抑的世界, 来到一个开阔、光亮、自由的世界。海, 是梦想, 是希望, 是另一番天地, 也是作者生活所需要的全新世界, 是作者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的到来。生活不需要眼泪, 也不相信眼泪。成功永远属于积极态度面对的人, 消极应付的人永远是看不到海的。

李月琴,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中心中学教师。

摘要:本文作者从有美好的梦想、有开放的思想、有开拓的精神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四个方面对王家新《在山的那边》进行不同角度的诠释和理解。

在山的那边教案 第5篇

1、 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感情。

2、 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4、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山”、“海”的象征意义。

难点:诗歌的主旨的明确。

要解决好这两个学习重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引导,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要相机点拨。

诗歌在表达的主题和感情上往往显得丰富而含蓄,因此造成在欣赏和理解上的因人而异,但我们不能就此忽视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在山的那边》主题相当集中、明确 ,表达的是信念与理想在人生追求中具有的巨大意义。如果片面强调个人感悟,而置理解上出现的偏差于不顾,反而不能真正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所以在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挥的空间时,教师也要注意有艺术的引导,以期不会在开学初就给学生一定的“伤害”,这将不利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真正贯彻,不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的形成。所以主旨的明确与个性的感悟处理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设想

学习方法

读——讲——读——赏——读。“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整体把握内容和感情。

“赏”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

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然后师生相互质疑。

媒体设计

第一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母亲教我的歌》。

第二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大海》。

课件提供群山、大海的图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a)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在课文句子中划出词语,明确词不离句。查词典,明确认知上有困难的词语的意思和读音。

(b)读课文做到字正腔圆、顺畅流利。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把握内容及感情。

(a)诗中的“海”和“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探究学习:

诗的第一节写了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海”、“山”就是现实中“山”和“海”

第二节诗写了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其中“山”比喻困难、障碍等,“海”比喻理想、信念、成功等。“山那边是海”实则是诗人矢志不移的信念。爬上山去看大海也就成了为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积极行动。“山”不止一座,只有坚持不懈翻过连绵群山,才能见到那美丽的大海;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漫漫旅途的百折不挠的艰辛跋涉。所以这首诗写了诗人对人生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抒发了诗人渴望实现理想的感情。总之诗歌意蕴很丰富很含蓄,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以外,还需深入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

(解说:以上探究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说,不强求标准的答案,意思正确即可,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b) 朗读这两节诗应该分别读出什么语气?并说明理由。

(配乐,营造氛围,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探究学习:

第一节应读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的语气;

第二节应以“肯定、坚决”的语气为主旋律。

重点练读语句:(生四人讨论,各组合作学习,拟朗读处理方案。)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处理方案一:一、二行喃喃自语、声音由平渐高语速由慢渐快;三、四行语锋陡转、语气加强、肯定坚决、语速急缓交错;五、六行语速稍慢、稍拖音、低沉但浑厚转为高亢响亮再转为低沉减弱,要读出对理想的渴望。

“是的!人们啊……照亮你的眼睛”语气渐强,应读得铿锵有力,最后一句应该上扬很高。这段写出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惊喜万分。声音洪亮、慷慨激昂,读出这种喜悦!个别示范后,全班齐读。

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同学们对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把握得很好,其实句子内部也有急缓轻重的区别。关键还是对诗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后,才能处理好。看来这任务要下堂课来完成了。

齐声朗读课文。

3、课堂小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了初步理解,在朗读声中,我听出了大家爱这篇意蕴丰富的诗歌。其实我国是诗的泱泱大国,优秀诗歌比比皆是,有兴趣课外找几篇读读,你一定会更喜欢这朵文学世界的奇葩——诗歌。

三、布置作业

1、语言训练:读一读,写一写词语至少选三个造一段话。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对不理解的语句质疑。

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1、 听写生字词。

2、 背诵喜欢的句子,丰富语言,积淀语感。

3、 让能背诵全文的同学表演。

二、研习课文

诗的语言是非常新颖、凝练、含蓄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把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一起讨论。

(1)自主阅读。圈划批注。

(2)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课文悟读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铁青”词典上意思: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根据语境,应选择盛怒时人的脸色。这里用来形容山,既和山的青色相符,又传神地表达了大山在孩童眼里的威严与无情以及我的沮丧的心情。这句诗言简意丰,语言既形象又生动。诗人惯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这句的三个数量词用得特别好。“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师备问:如果对这些困难估计不足会怎么样? 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举成功,一旦失败就灰心丧气,从这句诗你得到什么启示? 跌倒后要能爬起来,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把这句读一读。

学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细加品味,细微处有无限烟波。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枯干的心灵”细加品味“在远方“、“雪白”、“夜夜”、“一次次”、“漫湿”。这里道出了理想和信念对人生追求的巨大意义。它给人以艰苦奋斗的内驱动力。即使漫漫旅途布满荆棘,只要坚信远方有海在为你暄腾,你将充实而有活力。虽然渴望实现理想的心人皆有之,但真真正正屡败不馁执着地为理想不懈努力的人才是最终的强者。

读法指导:关键字词在朗读时要做突出处理。平时要多提高语言感悟力多揣摩发现!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句诗很有人生哲理。抓住关键字词“不停地”、“无数座”、“一次次”、“终会”等。理想境界的实现最终是属于耐心等待的人。不能因为达不到预定目的就大失所望,前功尽弃,踯躅不前。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只会让你陷入失望的深渊。只要执迷不悔,勇往直前,努力耕耘,理想定会不期然给你惊喜,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这环节品味与朗读的结合,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但不失紧张。

(3)深入理解诗的内涵后,全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师生对课文内容相互质疑。

三、体验与反思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感悟到了什么?并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历与同学分享。

四、课堂小结

学完这首诗我们已深深懂得:要见到山那边的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五、布置作业

1、 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2、 课外荐读冰心哲理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3、预习《走一步,再走一步》。

板书设计

在 山 的 那 边(海)

希望在山那边 第6篇

昆明—会泽—雨碌—小石山村——这注定是一次不凡的旅程……

2009年4月22日上午10时,由3辆贴着“红云红河爱心之旅”标志的汽车组成的车队从会泽卷烟厂厂区内启程,向距会泽县城60多公里外的小石山村进发。我们知道,那里有一群可爱的孩子,正盼望着我们的到来。

当车队行下高速公路,进入待补的时候,车轮下平滑的路面忽然变成了弹石路面,车队从山脚下穿行而过,长时间的颠簸让双脚微微泛麻。这里的山很高,但能够开发成梯田的山腰少之又少,因为山大多是石头山,表面薄薄的一层泥土,肥力只够长些小花小草。

途中,看见其他小学放学归来的孩子,行走于尘土飞扬的公路边,脸上却带着跟天空一样干净而温暖的笑容,目送我们的车队向更高更远的深山中进发。

同学们好!

中午12时30分,经过近3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的车队终于到达雨碌乡小石山村,此行的目的地菜园小学,就坐落于公路边上,此时的学校正处于午休时间。

车队驶进校园的一刻,操场上那些正在做游戏的孩子们向我们飞奔过来,将车围拢,孩子们抬着头,用好奇的大眼睛望着每一个从车上下来的人。

我们取下架在鼻梁上的墨镜,接受孩子们纯洁友善目光的洗礼。孩子们用欢快的声音齐声道:“老师好!”我们赶紧回应:“同学们好!”

时光仿佛瞬间退回到那个系着红领巾、用尖细的嗓音歌唱少先队队歌的年代,只不过彼时与此时只是作了身份的互换。

新校舍留住生源

不远处,操场边一幢两层高的白色教学楼映入眼帘,而在2008年以前,这里还是一排摇摇欲坠的危房。

“那时候学生们都在那排砖木结构的D级危房里上课,瓦顶、马步梁,风大些的时候,蒙在房顶上的花油布随风起舞,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吹走,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学生们成天提心吊胆,学生家长也不放心,于是为孩子办了转学,那时候很多生源因此流失。”菜园小学的保选林校长向我们介绍说。

保校长至今清楚地记得那天,2008年4月23日——红云红河集团菜园希望小学落成竣工的日子。那一天起,菜园小学方圆5公里内,来自会泽县雨碌乡8个村民小组的孩子们搬进了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的新教室,老师们也在安全的宿舍里安心地住下来,有的家长又为孩子办了转学——从外面转回来,甚至有些邻近村镇的孩子也来此借读。如今,正值菜园小学重建一周年之际,我们将见证它重建后带来的一系列可喜的变化。

感谢 感激 感恩

正上5年级的何利子是菜园小学里众多留守学生之一,由于父母常年在昆明打工,她的大伯何金忠成了何利子的临时监护人。何金忠的家离菜园小学很近,出了校门,马路对面就是。家中总共3间平房,一台10多年前就购置的TCL牌电视机算是家中最大、最贵的物件。

何金忠告诉我们,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连学生的书费都全免了,所以何利子上学的开销不大,加之她的父母在外打工,每个月会寄回1000-2000元补贴家用,虽然有波动,但供孩子上小学不成问题。

何利子上1、2年级的时候,菜园小学的新校舍还没盖好,由于担心在危房中上课孩子会有危险,于是父母将她带在身边,转入昆明的某所私立小学,在那儿,何利子完成了她3、4年级的学业。

去年,由红云红河集团出资重建菜园小学之后,何利子的父母当即决定将女儿的学籍转回来,一来是新校舍更安全,让他们更放心,二来也节省了不少家用。

何金忠说到此处已有些动情,“是红云红河集团做了件名垂千古的大好事啊!我们这里只要是菜园小学的学生和家长,都从心底里感谢红云红河集团哪!”

懂事要趁早

见到何利子本人是在菜园小学的操场上,她正和伙伴们玩跳皮筋的游戏,小姑娘身手不错,几个回合的“中叉中出”下来,初战告捷。

Q:车与人A:何利子

Q:爸爸妈妈平时在外打工,会不会想他们?

A:当然会!

Q:想他们时怎么办?

A:给他们打电话。

Q:现在和谁一起生活呢?

A:奶奶,她今年82岁了。

Q:平时在家帮奶奶做事吗?

A:做。我会洗碗、扫地、到外面提水。

今年刚12岁的何利子用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懵懂地望着我们,认认真真、一字一顿地回答每个问题。她说,新校舍建好后,自己才得以重回小石山村上学,菜园小学就像换了一个世界,什么都是新的,而她,也能更安心地学习了。

我们问她,难道城里的私立小学没有菜园小学好吗?“是的,因为这里有望不尽的花草树木和赏不完的优美风景!”从她坚定的眼神中,我们读出了她心中那份最自然最纯真的快乐。上课前,何利子还悄悄地告诉了我们她的决心:“我会更努力地学习,回报辛苦养育我的家人,还有那些给予过我帮助的人们。”我们知道,她指的是红云红河集团。

菜园旧貌换新颜

如今的菜园小学旧貌换新颜,加上学前班有7个班:一个年级一个班。整所学校师生加起来189人,包括校长在内的9名老师负责了整所学校的教学活动。当然,这里不分语文老师还是体育老师,由于教师资源紧,一个老师得教所有的科目,几近全能。

兰润芝老师是菜园小学里教龄最长的老师,今年40岁的她也是雨碌乡人,早在1989年,她就参加工作,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1997年,兰老师被调配到菜园小学任教,据她回忆,当时的菜园小学就像个由三幢一层楼的平房围成的四合院,学校大门正对公路,一旦有车辆经过,扬起的沙尘能弥漫视线。

“原来的校园环境用三个字形容,就是‘灰、吵、乱’。”而且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安全,那些相对较牢固的房屋就用作教室,剩下的就成了老师们的宿舍,连宿舍的顶,有时候都得买油布来自己铺、自己钉,条件很是艰苦。

兰老师并没有就此放弃,“看到孩子们都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刻苦努力地学习,我又有什么理由打退堂鼓呢?”那以后,兰老师上课的教具大多都是自己收集、自己做。看见有小孩子吃完棒棒糖剩下的小棍,她将之拿回来,洗净、整理后,用作学前班数学课的小棒;自己家里的铅笔、橡皮,她也收好拿来发给家庭贫困的孩子用。

对此,她却这样说:“我做的这些跟红云红河集团的善举比起来,算是微不足道了。是红云红河集团让我们菜园小学的师生都用上了安全校舍,学生家长没了顾虑、孩子们没了顾虑、我们工作之余也没了顾虑,如今当然要全心全意地为家乡教育事业做贡献!”

你们是最棒的!

采访之后,在菜园小学操场上的乒乓球桌旁,我们举行了极为简单的捐赠仪式,将此行带来送给孩子们的学习用品转交给保校长,用于奖励那些学习进取、品学兼优的学生。

仪式上,孩子们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文具,眼中尽是渴望和希冀。一支铅笔、一个铁制文具盒、一本笔记本,这在从小生活于城市里的孩子眼中,也许微不足道,只要他们愿意,只需一句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尽量地满足,深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可在那些生活在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呢?他们所能得到的,又是什么?想到这里,我们有的随行人员在孩子们欢快笑声的包围中和小小身体的簇拥下,早已红了眼眶:我们能为孩子们做的,还很多,因为他们拥有的,实在太少。

临别前,我们向孩子们竖起大拇指“相信自己!你们是最棒的!”他们也竖起小小的手指与我们呼应。当车子慢慢开动的时候,孩子们唱起欢快的歌谣为我们送行。

在山的那边 第7篇

以《在山的那边》为例,这首诗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第一首当代诗歌,如以传统的知识观来看,这首诗属于知识的范畴的内容是有限的。而之所以把这首诗纳入初中的课本,其教学理念就是要注重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突出学生个性化的生活体验,使之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深入体体悟诗歌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学会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学习语文。从中我们可以辨识到新课程对知识的新的诠释。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所谓“新知识观”其主要体现在: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知识是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解释,知识不再具有绝对的客观性;知识不是一个绝对的学科领域。这一知识观虽仍有局限性,但更接近知识的本质。语文知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与交际有关的相对稳定的基础性知识,从内容来看,包括生活语文知识和书面语文知识。生活语文知识的含义是广泛的,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家庭琐事;广到宇宙万物,细到鸡鸣犬吠。书面语文知识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当中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文化产品,它包含文学语文的同时还包含其他学科的语文。

语文教学中要讨论的不是要不要语文知识的问题,而是如何理解语文知识、如何传授语文知识的问题。在语文知识的认识上,我们要反对如下两种观点:1.狭隘的知识观。知识按其反映的对象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中的语文教学,都有简单、狭隘理解知识的倾向,要么只注重前者,要么只看到后者。2.知识中心观。认为语文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由语文知识自然转化、生成的结果。这是不符合语文规律的。以《在山的那边》为例,要从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知识观出发,其教学目标除了包括语文技巧方面,如掌握诗歌朗诵的基本要领,力求作到读音、停顿正确,逻辑重音恰当,以及能根据诗歌思想内容较为准确地读出诗句的语气,了解诗歌借助形象抒发感情的特征等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情感价值取向上培养学生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一种为实现理想而勇于面对困难,执着向前,奋力争胜的坚定信念。

语文新课标倡导的语文知识其价值在何处呢?很明显,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设置的目标不是培养语言研究的专家,而是培养能灵活运用汉语言的人。基础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定位在“基础性”三个字上,语文知识教育的内容应具备台阶价值、迁移价值和生成价值,以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并能使他们终身受用。其中,台阶价值是指语文知识教育,不是为了给学生灌输一套僵死的陈述性语言知识,而是为他们提供更好地理解汉语言所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储备。迁移价值是指有价值的语文知识不能仅仅止于“知”的识记层面,还应具备进一步构筑和发展语文能力的迁移功能,呈现在动态的言语行为中。语文能力内含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储备的内化和通过操作、言语展开。语文能力的形成得益于对语文知识的有效习得、保持与提取。生成价值是指知识应该是不断生成的、变化着的、意蕴丰富的。语文知识教育所涉及的识字析词、文思章法、文学尝试等,虽经过了抽象化、概括化,但其中同样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充盈着汉民族的智慧和思维方式,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这种语文知识的生成价值是我们在选择语文知识实施教学之际必须考虑到的,在知识和学生的人生经验之间有了相关联系,知识教学便不再是知识本身,而是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理解。这样,知识教学才能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生成“教育意义”,学生在理解中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超越了知识,超越了教育的引导与塑造。以教学《在山的那边》为例,诗歌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地开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定位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由此,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创造出无限丰富的生成物来,从而丰富学生自我的内心世界,并丰富整个课堂。

在山的那边 第8篇

[片段1]课前引导, 主动学习

一、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 开学了, 我们即将开始初中阶段语文科第一课《在山的那边》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顺利开展初中阶段的学习, 大家可以把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好方法带进初中, 让学习变得轻轻松松。你有哪些语文课前学习的好习惯、好方法教给大家?

学生先后回答:查字典, 清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

师:听了大家的话, 老师获得了不少好的学习方法, 我也补充提供一个好方法给大家, 即利用学校或者家里的报刊、图书、网络, 查阅一些与课文学习相关的知识。比如, 我们即将学习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可以做两件事:一是查阅有关群山、大海的图片或视频, 二是收集几条关于理想与奋斗的名言警句。

二、反思分析

教学本课之前, 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易做的、贴近实际的活动, 如结合课本上的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读几遍课文, 借助图书、网络查阅有关群山、大海的图片或视频, 收集几条关于理想、奋斗的格言。这种课前引导是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 鼓励学生自主去做一些与新课学习相关的、力所能及的、以体验式为主的事情, 以阅读、浏览、体验、收集资料等活动为主要内容。课前导学不仅能促进学生课外有目的、有方向地自主开展学习, 还能在开始上课时让学生自然快速地融入学习情境, 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片段2]营造氛围, 导入学习

一、教学实录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先通读课文, 并充分利用学校和家里的报刊、图书、网络, 查阅有关群山、大海的图片或视频, 现在就请大家说一说, 比一比, 看谁说得最好。

生1:我看到的山高耸入云, 大海蔚蓝, 茫茫一片。

生2:群山连绵起伏, 大海波涛汹涌。

师:说得都很好, 你们课外一定很喜欢学习。那么, 山的那边一定是海吗?山那么高, 海那么远, 怎样才能到达心中向往的海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一课《在山的那边》。这首诗写一个生活在山区的孩子从童年时对大海的向往, 长大后依然不停地寻找, 他找到了吗?让我们通过读诗来寻找答案。 (多媒体配合出示相关图片和本课学习目标, 营造学习氛围, 引入课文学习)

二、反思分析

导入是新课学习的开始, 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本课, 可以从出示群山、大海的图片开始, 也可以从让爬过山、观过海的学生谈感受引入, 还可以从谈谈自己从小树立的理想及为之努力的情况引入, 但新课导入的内容、设计应该尽量与课前引导的活动、内容相关。笔者照应课前的学习引导, 便于学生学习活动、思维的延伸衔接, 肯定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快速进入课题内容的教学。这样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带着明确的问题开始新课学习之旅。

[片段3]合作探究, 指导学法

一、教学实录

实录 (一)

师:刚才我们一读诗歌, 要求自由朗读, 读准字音;二读诗歌, 要求先听范读, 再由小组练读、讨论, 读出节奏;三读诗歌, 要求自荐朗读, 思考内容, 读懂第一节的内容和“山”“海”的象征意义。现在, 我们第四次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情感。请先思考:要读出情感, 先要了解什么?

生1:先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生2:先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说得对。要准确、深入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还要联系作者写这首诗时的相关背景…… 所以, 朗读时要从内容到情感, 准确运用合适的语气去读。根据前面的学习, 我们了解了诗的内容, 那在朗读时每一节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和感情呢?

生3:根据内容, 第一节应读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的语气, 第二节应读出肯定、坚定的语气, 结尾应读出兴奋与惊喜之情。

师:说得很好。诗人选取山、海这两种自然景物, 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坚定信念通过诗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路充满了重重困难, 但只要坚定信念, 坚持奋斗, 理想终将实现。下面, 大家先各自练读, 再集体朗读, 要尽量读出情感, 把握好语气。

实录 (二)

师:经过努力, 刚才我们已经很好地在朗读中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了。然而, 诗歌的情感是包含在字里行间的, 品读诗歌、体会诗情就可以从词句入手。下面, 请大家第五次读诗, 边读边思考:诗中哪些语句给你的感触最深?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最好?说说理由。先边阅读边思考边圈点批注, 再小组讨论, 后推荐代表把小组的意见说出来供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1:我们组认为, “山那边的山啊, 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句中, “铁青着脸”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形容山生气了, “打了一个零分”表达了失望的感情。

小组代表2:我们组认为,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一句中, “种子”用比喻的手法来表明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扎下了深根”说明这信念很坚定。

小组代表3:我们经过商量, 认为“是的, 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这句话中, 用了三个数量词, “一次又一次”强调失望的次数多, “一座座”说明遇到的困难多, “一次次”强调多次失败后仍然坚持努力。还有, “诱惑”这个词用得好, 因为它表达了以为爬上山顶就能看到大海的心理。

师:大家认真思考, 积极讨论, 所以各小组都说得非常好!诗中好的词句还有很多, 值得继续去分析、体会。为了把大家思考、合作的成果转化成写作能力, 下面请仿写两个语句:第一句是运用拟人来描写一种自己喜爱的景物, 表达喜爱之情;第二句是运用数量词“一次又一次……一次次……”表达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意境。

学生写后, 教师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师生评价、探讨写法技巧。

二、反思分析

精心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通常包含聆听点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训练等几个部分, 它们的有机整合能让学生投入全方位、多形式的学习活动中, 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学习知识、训练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需要教师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 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的步骤有序开展学习活动。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学生初步感知内容,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并对产生的疑点问题做好记录,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学习、思考、答疑。开展技能训练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 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式, 以对内容的深刻理解为前提, 紧扣教学重难点, 紧密衔接上一个教学环节, 精编或精选题目进行训练检测, 采用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或同桌批阅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当堂在全班反馈。

[片段4]拓展迁移, 感悟人生

一、教学实录

师:随着学习的深入, 我们已对这首诗的内容、情感以及朗读技巧有了较好的理解, 现在大家可以小结:在这首诗中, “山”“海”象征着什么?作者通过它们表达了什么主旨?

学生发言后, 教师小结明确:诗中的“山”象征着困难, “海”象征着理想, 而不断地爬山意味着不懈地努力与奋斗, 要实现理想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奋斗。

师: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 谈谈从这首诗中得到了什么体会, 用几句话写出来。

学生写后, 教师组织展示学生作品, 再次强调文章主旨。

生1:我在学骑自行车的时候, 摔过很多跤, 但我坚持继续练, 终于学会了。所以说要想做好一件事情, 就必须有坚定的信心。

生2: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就要勇敢地克服困难。

师:很好!大家都能把诗的主旨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 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其实, 很多名人也就这一点说过很多名言, 课前我们曾经开展这些名言收集活动, 下面大家把找到的名言展示、分享一下。

生3: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聪明出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生4:唐代诗人韩愈写过一副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好!课外喜欢学习、收集资料的同学都有收获, 这对提高学习效果大有益处, 希望大家坚持这种好的学习习惯, 并把今天学习诗歌得到的体会用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 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反思分析

我们所提倡的课后学习, 是指根据教学重难点精选少量习题供学生巩固提高, 或布置实践性、体验式等类型的作业, 让学生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形式上可以实行分层次布置, 分必做题和选做题, 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 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只要引导学生课后拓展了相关的思维, 开展了相关的实践、体验活动, 让学生得到了学以致用的体会, 由课堂到课后的拓展迁移目的就达到了。

上一篇:就业质量评价下一篇:对外贸易商务英语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