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实质范文

2024-05-19

商业实质范文(精选7篇)

商业实质 第1篇

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到现如今一直持续中的欧债危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实质性漏洞的概念源于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之后美国政府决定对资本市场进行严格监管,从而促成了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设立。此后PCAOB通过发布审计准则2号(AS2),对实质性漏洞(material weakness) 这一概念进行了具体定义,认为“假如存在某一个或若干个缺陷,而这些缺陷有可能致使公司的年度或中期财务报告出现重大错报,从而不能被有效的预防或及时的察觉到,那么该缺陷就构成所谓的实质性漏洞”。与传统重大缺陷的不同之处在于,实质性漏洞强调了其对内控整个体系的影响程度,它所造成的危害比重大缺陷更为严重,它的存在极大的扭曲了财务报告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造成了误导。本文选取国有商业银行的典型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并对其2007-2013年内控实质性漏洞的披露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期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控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二、工商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分析

(一)样本选取工商银行(股票代码601398),成立于1984年,于2006年10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首,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同时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也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连续三年(2011-2013)在“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排名”中位列百强,稳居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榜首, 可谓是我国银行界内控最优的代表,这也是本文选取工商银行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

(二)工商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2008年, 学者杨有红和汪薇按照各个企业的内控信息披露的详略程度的不同,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分为“详细说明”、 “一般陈述”、“简单披露”三个档次。为了便于比较和研究, 本文根据披露内容的详细程度进行量化分类,将其细分为5个层次,分别用数字0、1、2、3、4来表示。“0”代表没有对内控信息做任何披露,“1”代表仅用一句话概括性的语句对内控信息进行披露,“2”代表对内控信息做出了一些简单的说明,“3”代表对内控工作计划、机构设置与安排、实际运行情况等至少一条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说明,“4”代表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的设置和实施情况做出了全面详尽的解释和说明。另外,审计意见一栏表示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披露情况的审计意见,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则用数字“1”表示;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是其他的审计意见,则用数字“0”表示。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企业官方网站等途径收集了工商银行2007-2013年这七年的企业年度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等定期报告进行分析,并按照上述5级量化标准进行测量,经研究得出工商银行从上市初期到现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如表1所示。

(1)内控信息披露概况。从表1中可以看到,自工商银行上市以来,其内控信息披露的分布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报表附注”、“内控自评报告”、“内控审核报告”这些方面。总的来说,“公司治理”、“董事会报告”和“报表附注”中的有关内部控制信息的内容披露的相对较为详细,并且包含的信息量也很一致很稳定;而“监事会报告”以及“内控自评报告”中的内控信息含量在不同的年份中所披露的内容的详细程度有着很大的区别。就其信息披露的连续性来说,依据表1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总的来说,工商银行在2007-2013年对其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较为完整和连续。在这连续的七年中,工商银行每年的年度报告中的各个部分对本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的设置与执行情况都做了一定程度的说明,在披露内容上也可以算得上是存在着较为良好的连续性。

(2)法规政策对披露的影响。通过对表1的继续深入研究还发现:不同年份工商银行披露的内控信息的详略程度有所差异。通过对工商银行2007年和2008年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分析,不难发现,其披露内容十分详尽,分别从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五要素和内部控制缺陷及整改工作计划这些方面对其内控制度进行了十分详尽地披露。而2009-2013年这五年对其内控的评价,只是以一句话概括 “未发现存在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方面的重大缺陷;一般缺陷所能导致的风险均在可控范围之内,并且已经和正在认真落实整改,对本行经营活动的质量和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其中,虽然工商银行在2012、2013年的年报中增设了“内部控制”模块(位置安排在“公司治理报告”与“董事会报告”之间),分别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这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但披露内容极其有限,显得流于形式,并不能提供足够的实质性信息。

(3)内控信息披露简析。同样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什么不同年份发布的报告在披露形式和披露内容方面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工商银行对其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实施效果究竟会是怎么样的?根据分析,并结合相关法规政策的颁布与实施的实际情况,我们有理由做出以下推论:(1) 工商银行在2006年10月成为上市,2007年是其第一个完整的报告年度,而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颁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造成了约束,所以工行2007年披露的内控信息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十分完整详尽,其目的很可能是为了给利益相关者留下一个较为良好的公司形象,避免在上市初期就被监管者批评处罚。但过一段时间,2009年之后,由于考虑到减少内控信息的披露有利于隐藏自身不利消息,并且能够节约披露成本,所以内控信息的披露内容明显趋于简单和形式化;(2) 从外部监管来看,我国的内控披露制度规定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来说都还不是很规范,由于相关法律并没有严格地执行,导致违法成本相对较低,这项政策上的漏洞致使工商银行也放松了对其内控披露的重视程度,造成了内控信息披露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在制度设计上的不完善,加之法律的强制执行力度不够, 导致工商银行也报了侥幸心理,在披露内控信息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三)工商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分析关于实质性漏洞的定义与特点,国外学者Ge和Mcvay早在2005年就将其划分为会计类、培训类、期末报告和会计政策类、收入确认类、职务分离类、账户核对类、子公司类、高管类和技术类这九大类。我国学者瞿旭、李明、杨丹、叶建明(2009)提出了符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特点的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的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国有上市银行的特点,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Ge(葛) 和Mcvay(麦克威)以及瞿旭的借鉴,本文按照会计核算工作的一般流程及特点,将实质性漏洞做了如下分类:人员培训、权责划分、会计政策、收入确认、会计处理、对账结账、子公司、高管层以及技术漏洞。下面将对上述提到的每种实质性漏洞的含义进行简单的解释和介绍。人员培训: 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达不到既定要求而导致对某些会计事项的处理不恰当,没有达到披露要求,或未能实施必要及时的检查等。权责划分:与职责划分有关的薄弱内控和程序,或因授权不当所引起的内控缺陷等。会计政策: 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或执行过程中存在缺陷,对新准则的运用不当而产生的内控缺陷等。收入确认:与收入确认政策的设计及检查相关的内控缺陷、与合约实务相关的内控缺陷等。会计处理:对某些具体项目(如应计项目、权益投资、 资产减值测试等)的会计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内部控制不充分,相关项目的风险预警、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存在明显漏洞。对账结账:有关某些对账、结账及检查程序的内控问题。子公司:有关子公司的一些内控缺陷,例如子公司雇员违规操作、发现子公司所签订的重大合同相关的缺陷、分支机构与公司总部对政策运用的不一致等。高管层:无效的控制环境、内部控制被高级管理层凌驾、CFO的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等。技术漏洞: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有漏洞、会计档案资料的管理有漏洞、会计电算化岗位人员权限设置缺乏正式文件等。上述分类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对工商银行的内控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因此本文也选用这种实质性漏洞的分类标准对工商银行2007-2013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1)内控实质性漏洞披露的数量及类型。由表2可以看出,工商银行在2007年总共针对5项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进行了详细的披露,2008年公布了6项实质性漏洞。根据他们的类型看,2007年公布了4种实质性漏洞,2008年则是对5种不同的实质性漏洞进行了说明。工商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似乎显得越来越严重,但实际情况很可能并非如此,因为很有可能是这些漏洞一开始就一直存在,只是由于制度的不健全所以一直没有进行披露从而不能被人们及时的发现。但在2009年以后,工商银行的《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都只是出具了一份内容很简单的报告,并未按照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的内控五要素分类进行详细分类和说明,也没有对内控缺陷进行描述,只是做了如下的披露:“本行董事会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价,未发现存在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方面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一般缺陷可能导致的风险均在可控范围之内,并已经和正在认真落实整改,对本行经营活动的质量和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不构成实质性影响。”然而这种空洞的描述也是当前上市银行业内控信息披露存在的普遍现象,这对监管者和投资者是极其不利的,严重侵害了他们对其内部控制缺陷的知情权。

(2)对前期披露的实质性漏洞的修正情况。将工商银行2008年对2007年所披露的内控信息实质性漏洞的修正与改进情况进行简要的说明:第一,信用风险预警方面。2007年工行信贷管理系统风险预警模块中虽然有风险预警功能,但需进一步加以整合并逐步完善,以保证其充分发挥作用。工行在2008年针对评级、授信业务进行整合,建立起关于法人客户、债项二维内部评级体系,从定量和定性不同角度对客户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债项评级系统的整体实施,基本实现了对170多个信贷产品和100多万笔债项违约损失率的计量,同时构建了组合风险计量体系,并对组合评级管理系统进行了试运行;对于零售内部评级法,对个人客户信用评分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还全面启动了针对个人客户内部评级系统的建设工作;对《中长期项目评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试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项目贷款风险量化与区分管理工作,制定《中长期项目贷款偿债能力评价细则》,提升了项目风险评估工作标准化水平。第二,交易账户衍生产品的市值评估方面。关于交易账户衍生产品的市值评估频率,工行在2007年尚未达到逐日评估的要求。工行在2008年制定了《市场风险计量方法》与《金融市场业务市值评估方法》,同时配套建立起了统一的市场风险计量方法;通过市场风险核心系统(KGR一期)的实施,已经实现了在市场风险识别、计量和监测报告集中化规范化管理;通过完善以风险价值 (Va R)为核心的市场风险评估方法,从而使交易账户本外币债券基本实现了每日市值评估,并第一次对外进行披露。 第三,财务报表编制方面。2007年工行在对财务报表附注的相关基本信息的搜集方面,传统的手工统计方式已不再适用,尤其是与T+1的财报自动生成系统产生了严重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编报形式会延迟完成财务报告的时间,还可能产生一些的错误,致使数据的准确性也不能得到良好的保证。工行在2008年关于会计系统方面,依据会计核算和管理办法的要求专门设置会计机构,配套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制定了《运行管理基本制度》,规范相关业务核算行为,提高业务运行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并以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完善会计核算与财务信息披露体系,开发年报管理系统,从而实现报表附注数据源的方便提取与核对功能,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报告编制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有效实现合并会计报表披露准确性和时效性的目标。第四,合规性检查方面。2007年工商银行尚未建立起合乎规范的检查工作的规则,影响了合规性检查工作的质量。2008年工行进一步强化制度流程的合规性审核工作, 重点做好对新产品、新业务规章制度的合规性审核,加强境外机构的合规风险管理;积极开展合规检查,关注重点业务和重点领域,不断扩大检查的覆盖面;进一步强化合规问责,健全不良贷款责任认定机制,统一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通过实施扎实有效的监督检查与合规管理工作,以达到提高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各项业务依法合规稳健经营,从各个方面健全合规检查工作机制与流程,使得合规检查更加标准化,管理更加规范化。第五,员工行为守则方面。2007年还没有更新《员工行为守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内部控制环境的完整性。工行在股份制改造和上市之后并未重新制定或者更新原来的 《员工行为守则》,所以在内容上并未包括禁止内幕交易、处理利益冲突以及相关不良行为的惩罚措施。依照2008年国务院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工行已对《员工行为守则》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使之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和企业员工搭建好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综合上述内容,依据工行2008年发布的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工行认真整改落实了2007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所披露的内控实质性漏洞,同时对资产管理系统中的信用风险预警功能实施了优化;并通过制定《金融市场业务市值评估办法》,从而对评估系统彻底进行了改进;通过财务会计报告管理系统的开发,使得财务报告附注大部分报表内容能够自动生成;加强了合规检查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依据国务院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员工行为守则》 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由于2009-2013年工行的《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对内控信息的披露只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根据这些简单描述,难以得知2008年《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所列示的内控信息实质性漏洞是否已得到了解决。并且2009-2013年工行是否存在内控实质性漏洞以及漏洞的形式和数量也不能被信息使用者及时了解到。

(3)法律法规对内控实质性漏洞披露的影响。中国证监会于2000年12月发布《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 紧接着证监会又在2003年3月发布 《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8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中国银监会于2004年12月颁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在2006年6月和9月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银监会于2007年7月颁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同期银监会又颁布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是对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最为重要的两部法律法规。通过研究不难发现,21世纪初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萌芽和塑形期,而2006 -2008年是我国内部控制最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政策出台初期, 监管方面也会相对更加的严格,结合工商银行的案例分析,工行在2007年和2008年的内控信息披露在内容上也是最为详尽和完整的。而2009年以后,由于没有新的法律法规出台颁布,之前颁布的法律法规热度也相对降低,加之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严格,相关执法监督部门的惩罚机制不完善,从而导致部分上市公司不注重其内控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工商银行也不例外,披露内容大幅度减少,也省去了对内控信息漏洞的具体评估。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工商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细分析, 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年报中不同项目所披露的内控信息量存在较大差异。内控信息的披露主要集中在“内控自评报告”中,而董事会和监事会在报告中并未对企业的内控情况做出具体的评价与说明,披露载体过于单一;(2)披露形式主义现象严重。“监事会报告”、“内部审计报告”、“审核意见”等项目对内控信息的披露不充分, 并存在某些不同的年份披露的内容类似甚至是完全相同。 例如“监事会报告”一般表述为“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完整、合理、有效”,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司监事会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检查等作用,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内控审核报告”以及“审核意见”大都也流于形式,并未真正指出内控的不足及改进方法;(3) 披露情况受法规政策影响较为明显,违法成本较低。2007年和2008年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内容十分详细,但2009-2013年对其内控的评价只是以一句话概括“未发现存在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方面的重大缺陷;一般缺陷所能导致的风险均在可控范围之内,并且已经和正在认真落实整改,对本行经营活动的质量和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因此可总结为在法规严格的时候披露内容较为详细,其他情况下披露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

小议“实质性响应”的实质 第2篇

案例二:某单位同样采购一批电脑, 招标文件中参数十分详细, 同时要求开标时必须提供图片及产品彩页。开标现场, 评委却发现有些投标单位所提供图册远远滞后于他自己投标文件中所提供参数。当评委质疑时, 投标单位均表示图册有滞后性, 又不能不提供。最后该项目因有效投标不足三家不得不做流标处理。

笔者曾经不止一次在招标项目中遇到过同样的事:某些投标人在应标时, 为了中标, 针对招标文件提出的技术参数, 不管是否有负偏离, 一律以“符合要求”应之, 甚至在不允许有负偏离的关键技术指标上也如此操作, 造成了对评标工作的严重干扰。这样的投标人在被评委及用户发现问题后, 不但面临被废标和被主管部门处罚, 其在采购业主和招标机构心目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还有一些投标人在询标、澄清投标文件的技术、商务问题时为了中标乱“拍胸脯、打包票”, 将明明没有或做不到的事说成有或能做到, 待中标后又与用户扯皮。

案例二中的情况很多见, 采购单位因为某些原因而对设备的型号和配置要求不尽合理, 往往指定品牌或限定一个品牌范围, 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排斥了其他品牌供应商的投标, 由于在一个地区同一品牌的代理商本来就不多, 同样会导致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而出现流标现象。

《招标投标法》第三章第30条规定:“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笔者认为这是案例一和案例二问题的实质。同时也是招标法中所述“实质性响应”的实质。“实质性响应”意味着投标者只要对招标文件中的某一条实质性要求遗漏, 未作出响应, 都将导致废标。要达到双赢甚至是三赢的局面, 使采购方、招标代理方、投标方均满意的结果, 笔者认为这需要三方共同努力:

第一, 做生意古训就有“童叟无欺”之说, 讲的其实就是商人要有诚信, 不为逐利而做骗人的勾当。社会发展到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 一个没有信用的投标人, 其恶名将会迅速传播, 为人所唾弃。因此投标单位首先要讲诚信, 其次要特别注意制作标书时对招标文件中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按照法律规定, 如果投标方对招标文件中有关招标项目价格、项目技术规范、合同的主要条款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的某一条未作出响应, 都将导致废标。因此, 投标人必须对招标文件逐条进行分析判断, 找出所有实质性的要求和条件, 并一一作出响应, 企业应对此慎之又慎。

第二, 招标代理机构应细心制作招标文件。实践告诉我们, 只要招标文件达不到《政府采购法》和《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 就容易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 就容易出现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招标文件作出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例如, 许多事实证明, 只要招标文件明确的评标方法或评标标准不具体、不恰当, 就会被人浑水摸鱼, 就容易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 以至于被依法宣布废标。因此, 细心制作招标文件十分必要。标书中尤其重要的是技术要求方面的制作:一是规定技术指标的描述办法。技术指标可要求符合国家的强制性标准, 不可要求或标明某一特定的专利、商标、名称、设计、原产地或生产厂商;技术指标应是共性技术指标, 不可照搬某一品牌的技术指标作为采购项目的技术要求。技术参数应是一个范围值, 不可设为一个固定值。二是规定采购配置标准。通用类货物的采购, 如市场上有配置标准的, 只能按标准配置采购, 不可自行设置超标参数。三是规定品牌的描述。采购项目不可指定品牌, 也不能出现“暂定、参考、备选”品牌。四是规定合同包的要求。一个采购项目为多种货物时, 不可把不同性质、类别的货物作为一个合同包招标。

部门预算的实质 第3篇

预算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计划, 即用财务数字 (在财务预算和投资预算中) 或非财务数字 (在生产预算中) 来表明预期的结果。西方与我国习惯所用的“预算”含义有所不同。我国的预算一般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在一定期间的收支预计;西方的预算是指计划的数量说明, 不仅仅是金额方面的反映。

二、预算的体系

预算在形式上是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和其他附表。按照不同的内容可分为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三类。

经营预算是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成本活动的预算。它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生产成本预算、推销及管理费用预算等。其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是销售预算。

投资预算是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造、更新等, 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编制的预算。投资预算应当力求和企业的战略, 以及长期计划紧密联系在一起。

财务预算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它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收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前述的各种经营预算和投资预算中的资料, 都可以折算成金额反映在财务预算内。财务预算亦称“总预算”。

三、预算编制方法

常用预算编制方法有零基预算法和项目预算法。

1. 零基预算法

(1) 零基预算法的含义

零基预算是指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 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视为重新开始, 即以零为基础。根据组织目标, 重新审查每项活动对实现组织目标的意义和效果, 并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上, 重新排出各项管理活动的优先次序。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分配, 是按重新排出的优先次序, 即按每个方案与其他同时点方案相比的优点进行的。

美国一些州政府还将这种方法推广应用于部门的设立, 称为“日落法”。每年年终, 现有的各个部门, 特别是一些临时设立的部门, 像太阳落山一样将宣告结束。新的一年开始时, 各部门必须向专门的审议机构 (在美国是州议会) 证明自己确有存在的必要, 才能像“旭日东升”那样更新开始。

(2) 零基预算法的程序

零基预算法包括四个步骤:一是在审查预算前, 主持这一工作的主管人员首先应明确组织的目标, 并将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定量目标和非定量目标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次序搞清楚, 建立起一种可考核的目标体系;二是在开始审查预算时, 将所有过去的活动都当作重新开始, 要求是在下一年度继续进行的活动或续建的项目, 都提交计划完成情况的报告, 凡是新增的项目都必须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 所有要继续进行的活动和项目都必须向专门的审核机构证明自己确有存在的必要, 所有申请预算的项目和部门都必须提交下一年度的计划, 说明各项开支要达到的目标和效益;三是在确定出哪些项目是真正必要之后, 根据已定出的目标体系重新排出各项活动的优先次序;四是编制预算, 资金按重新排出的优先次序分配, 尽可能满足排在前面的需要, 如果分配到最后.对于一些可进行但不是必须进行的活动, 已无多少剩余的资金可供分配, 那么最好将这些活动暂时放弃。

(3) 零基预算法的优缺点

根据国外企业的实践经验, 其优点主要有:有利于对整个组织作全面的审核;有利于克服机构臃肿;有利于克服组织内部各种随意性的支出;有利于上层主管人员把精力与时间集中于战略性的重大计划项目;有利于提高主管人员计划、预算、控制与决策的水平;有利于把组织的长远目标和当前目标, 以及实现的效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些缺点主要有:所投入的人力、时间和物力极其可观, 每年对各部门提出的预算计划逐一进行审查是一项极其繁重的工作;在安排项目的优先次序上难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主观性;比较适用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企业组织内的行政部门和辅助性部门, 对于制造活动那种具有明显的投入产出关系的组织则不太适合。

(4) 采用零基预算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负责最后审批预算的主要领导人必须参加对活动和项目的评价过程.真正负起责任来。二是主持者必须对组织目标有透彻的了解。三是要必须发扬创新精神。那种既能够增加效益又能够降低成本的方案只有依靠创新才能设想出来。零基预算法本身就是一种突破传统观念的创新。

2. 项目预算法

项目预算法基本上是一种寻求最有效地调配资源以实现目标的系统方法。

项目预算法强调选取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 也就是要对不同方案实现目标的效果和所需的费用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 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来选取最佳方案。选择的标准一般是:以最少的费用实现一个既定的目标, 或是以现有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效果。通常要采用数学模型对费用和效果的变化模式以及费用和效果的关系进行定量化描述。

项目预算虽然主要适用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 对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也同样适用。事实上, 在许多大型企业中, 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制定计划与制定预算脱节的现象。制定预算一般是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责, 而制定计划是企业的计划部门和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财务部门在制定预算时。由于时间和其他条件的限制, 很少能够完全搞清楚技术开发、工程、销售、人事等部门计划的实际经费需要, 而这些部门由于自身的局限性, 有时也会发生夸大实际的经费需要。

编制预算, 应注意把握预算的实质, 把零基预算法和项目预算法结合起来。根据工作实践, 日常开支类预算编制宜采用零基预算法, 而专项项目类采用项目预算法编制预算较为合适。

参考文献

[1]范炜著:从政府审计谈推行绩效预算的改革路径取向.《审计与理财》, 2004年11期

[2]潘飞郭秀娟著:作业预算研究.《会计研究》, 2004年11期

论比喻的逻辑实质 第4篇

一.比喻和类比推理界定

所谓比喻, 就是“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相似点, 说话或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 名叫譬喻。”“譬喻”即比喻。比喻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 和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 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二、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例如, “天如火, 水似银”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 。“天”与“火”, 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但有着一个相似点———“热”;“水”与“银”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但有着一个相似点———“珍贵”。

所谓类比推理, “是这样一个推理, 它根据两个 (两类) 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 (或相似) 的, 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特定属性, 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其他特定属性的结论”。对此定义, 我们可以做以下两方面的分析:一、类比推理涉及对象性质可以是相同的, 也可以是不同的, 它是开放的, 性质相同的两类对象主要在关系类比推理中涉及, 性质不同的两类对象主要在性质类比推理中经常见到;二、“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 (或相似) 的”, 这里的“一系列”, 从外延上说, 是在1到n的范围之间。 (由于分析是与比喻相对应而言的, 所以这里忽略类比推理的推理或然性等特点)

比较上述两个定义, 我们可以发现比喻与类比推理, 虽说一个是修辞学范畴, 一个是逻辑学范畴, 但我们仔细分析后, 可以发现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比喻涉及对象特点包容于类比推理涉及对象特点。首先, 在比喻中, 涉及对象——本体和喻体, 它们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对象。而类比推理涉及对象既可以是相同性质的, 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 这是包容比喻的;其次, 在比喻中, 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求有一点相似。而类比推理涉及的两个对象之间既可以是一点的相似或相同, 也可以是一系列的相似或相同, 这是包容比喻的。二、它们都是推理。比喻的表面形式无论是一个命题还是一系列命题, 它都隐含着一个推理, 只是有些推理是显性的, 有些推理是隐性的 (后面会将比喻中隐含的推理显现出来) 。三、它们具有相同的功能———说明论证的功能。比喻本身就具有说明的功能, 而类比推理除了具有众所公认的论证功能之外, 它也具有“说明问题的作用, 在人们议论问题的过程中, 根据一种现象去说明类似的另一种现象”。也就是说类比推理具有说明的功能, 可见两者在功能上并不矛盾。

综上所述, 我认为比喻的逻辑实质就是类比推理。这里, 略略提一下, 有些学者认为比喻不含有类比的意义, 认为说“比喻含有类比的意义”, 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对此, 我不敢苟同。我们知道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但由于认识者持有语境的不同, 导致认识者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这里指所属学科范畴的不同。如“花红似火”, 它所表达的现象“花是红的”是客观存在的, 而它所涉及的学科范畴是可以有不同说法的, 至少有两种。一是, 从语言学上说, “花红似火”采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方式;二是, 从逻辑学上说, “花红似火”隐含着类比推理。因此, “比喻含有类比意义”是说, 修辞方式上采用了比喻的语句, 从逻辑上看, 上升到采用的思维形式层次, 就是运用了类比推理。

二.比喻的逻辑分析

前面, 我们从理论上说明比喻的逻辑实质是类比推理。这里, 将通过一些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比喻的逻辑实质是类比推理。通常一个完整的比喻, 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组成。按照这三部分的隐现情况, 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 还可以根据这三部分多种多样的结合形式, 分为博喻、引喻、曲喻、倒喻、对喻、互喻等等。这里, 我们通过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类比推理是比喻的逻辑实质。

(一) 明喻的逻辑分析

明喻指本体和喻体之间由比喻词“像、好像、像……一样、似的、如、仿佛、犹如……”等构成的比喻。如“如火, 水似银”。

在这个比喻中隐含着什么推理?在回答这个问题前, 我们先通过义素分析来看一下本体———天和水与喻体———火和银。先看“天如火” (熟读全诗, 可知“天”是指“热天”) :

热天{天气, 温度高令人热, 闷, 令人流汗, 口渴……}

火{自然现象, 红色, 温度高令人热, 可照明……}

在它们的义素里, 不同的义素很多, 但是在只要有一相似点, 便可以运用比喻, 这也正是比喻同别的修辞不同的地方。在此例中, 我们可以理解为:热天让人感受到热, 火让人感受到热, 因此, 热天可以假设为火, 进而言之, 让人感受到热的热天可以假设为让人感受到热的火表面光滑的银镜。如果“热天”用A表示, “火”用B表示, “让人感受到热”用C表示, 上述可以表述为:“A和B都是C, 因此, A可以被假设为B, 进而言之, 有C属性的A可以假设为有C属性的B”。这样“化陌生的A为熟悉的A”的理解, 实际上就是类比推理。

“水似银”, 大部分的明喻都可以依此进行分析, 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组成成分:本体、喻体、比喻词和相似点。如:

我想,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鲁迅先生上下求索, 探求解放中国的道路。在探求中, 发现了真理, 树立了信仰。本来, “希望”与“路”是毫不相干的, 在黑暗的重压下, 希望不断破灭, 基于对现实的愤懑, 于是, 对希望的有无产生了怀疑, 但坚定的革命立场, 又使他联想到大地的“路”, 起始本来也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只是走的人多了, 才有了“路”。在这一点上, 恰好与“希望”相同, 于是把“路”与“希望”联系起来, 以“路”设喻, 鼓舞人们为实现理想和希望而不屈不挠的奋斗。本体是“希望”, 喻体是“路”, 相似点是“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 找到这三点就可以还原为上述类比推理的公式进行分析。

(二) 暗喻的逻辑分析

暗喻, 即以“是”、“成”、“为”、“成为”、“变成”、“等于”等比喻词构成本体和喻体的比喻关系, 抑或直接省去比喻词, 而由本体和喻体组成各种形式的语言结构, 让读者去领会两者的相似点。这类的比喻, 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简直把两者等同起来结成一体。如:

建筑家说,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宗璞《废墟的召唤》)

如何对暗喻进行逻辑分析呢?其实, 暗喻可以转化为明喻来分析, 也就是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可以转化为“建筑像凝固的音乐”来分析。之所以可以转化, 亚里士多德提供了依据:“ (明喻和暗喻的) 差别是很小的, 所有的比喻都可以作明喻或者隐喻使用, 明喻去掉 (比喻词‘像’、‘如同’等) 说明, 就成了暗喻”。把“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转化为“建筑像凝固的音乐”之后, 我们就可以展开分析:

建筑{艺术, ……有旋律、有节奏等美感, 凝固的美}

音乐{艺术, ……有旋律、有节奏等美感}

在这个比喻中, 在“建筑”和“音乐”的众多义素中。侧重“有旋律、有节奏等美感”这一点, 有了这一点, 这个比喻可以成立。因此, 我们可以理解为:建筑是有旋律、有节奏等美感之物, 音乐是有旋律、有节奏等美感之物, 因此, 建筑可以假设为音乐, 进而言之, 有旋律、有节奏等美感之物——建筑可以假设为有旋律、有节奏等美感之物———音乐, 如果“建筑”用A表示, “音乐”用B表示, “有旋律、有节奏等美感之物”用C表示, 上述可以表述为:“A和B都是C, 因此, A可以假设为B, 进而言之, 有C属性的A可以假设为有C属性的B。这样看来与分析明喻时是一致的, 但是明喻和暗喻之间毕竟是有差别的。这样的差别要在转化中体现出来。

(三) 借喻的逻辑分析

借喻指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在一定的语境中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两者的比喻关系不是很明显。例如:

敌人大筑其乌龟壳。 (《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

在这个比喻里, 省去了本体和比喻词, 敌人要修筑的是他们的碉堡, 直接用喻体“乌龟壳”来代替本体“碉堡”。相对于比喻、暗喻而言, 借喻所隐含的类比推理很不明显。这里, 我们先将上例比喻句中所隐含的完整的推理过程显示出来:

乌龟壳是半圆形的…… (1)

敌人的碉堡是半圆形的…… (2)

因此, 乌龟壳是敌人的碉堡, (3)

因此, 有半圆形等属性的乌龟壳是有半圆形等属性的敌人的碉堡, (4)

所以, 敌人与半圆形的乌龟壳有“大筑”的关系。 (5)

通过对完整推理过程的观察, 我们可以看出从前提 (1) 、 (2) 、 (3) 推出结论 (4) , 所使用的推理形式便是类比推理。类似的例子还有:

我一早就跳上火车, 扑着祖国的心窝奔去。 (《杨朔散文选·用生命建设祖国的人们》)

在这个句子中, 同时预设了一个暗喻和一个蕴含:暗喻了跳上火车要去的地方, 即“祖国的心窝是北京”, 蕴含了本句的真实含义是“我一早跳上火车, 向北京奔去”的事实。那为什么可以借“祖国的心窝”来喻“北京”呢?这是因为二者之间有相同的义素, “北京”是国家的首都, 是政治和文化中心, 而“心窝”正好也恰当地表现了这样一个形象生动的含义, 既然“我一早跳上火车, 向北京奔去”是大家所熟知的, 那么“我一早跳上火车, 扑着祖国的心窝奔去”也是大家可以理解的。

城市经营实质的探索 第5篇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经营,城市总资产价值

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同时也是中国改革从政府推动改革向改革推动政府的世纪。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建立公共行政为目标的“改革政府”的改革,一方面,使政府逐渐从市场领域退出的同时,在中国走向城市化过程中,中国城市政府又面临着从经营城市、营销城市的高度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挑战。

一、什么是城市经营

西方学者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城市经济学提出了“城市企业”的概念,认为应当用企业的方法来管理和经营城市。国内著名城市学家朱铁臻认为,所谓经营城市,就是从政府角度出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运营,让市长进市场。其中,自然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土地、山水、空间等;基础设施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电力、道路、桥梁、通信网络,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等;人文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和政府资源等。由以上几类资源派生出来的资源还有信息资源、品牌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等,这些,都是可供经营的城市资源。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城市经营资源的内涵和外延还将不断丰富和扩大。经营城市的理论依据,在于城市是有价值的实体。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一切构成城市空间和功能的载体,无一不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劳动。因此,城市是有价值的客观存在,是城市社会漫长发展中集聚的巨大财富,通过经营城市可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营的目标定位:城市增殖经营

计划式的城市经营与市场导向的城市经营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计划式城市经营没有将城市看成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开放系统, 而是将城市看成了一个受政府控制的封闭系统, 将所管辖的城市看成“诸侯封地”来经营。在这种观念下,城市经营的目标定位, 只能是“守城经营”。守城经营只能是城市存量资源的经营;恰恰相反, 市场导向的城市经营观是将城市看成市场体系中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开放系统。在现代统一市场体系中,构成经济增长的要素除了城市的土地资源之外, 其他资源处于高度的流动中, 城市虽然具有使生产要素集聚的功能, 但城市不能固化这些要素。正如马克思所讲的资本的本性是在不断地循环中增殖一样,现代经济的增长也是生产要素在不断地高速流动和不断地快速密集中完成增殖。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的规律决定了现代城市经营的目标定位,只能是适应城市间要素的高度流动和高度密集的要求,在参与市场的竞争中实现城市的增殖经营。

从城市增殖经营的观念认识现代城市系统,现代城市由四个系统构成。

1. 城市接纳产业发展要素集聚和增殖的环境系统。

城市环境系统由两个子系统构成:一是城市物质环境系统 (硬环境系统)。该系统由三大要素构成:城市的土地要素;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城市基础实施要素, 也叫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公共生态环境要素。二是以人为载体的城市社会环境系统 (软环境系统)。社会环境系统由三大要素构成:文化形态、知识存量、服务效率。文化形态是由城市特定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现代文化的综合。知识存量是指存在城市中人力资源和教育系统中知识的总和。服务效率包括市场供给私人服务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效率。

2. 以企业为主体的城市产业系统。

城市产业系统是指在城市提供的环境系统平台之上存在的企业群落。支撑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产业,并不局限在工业领域,可以是旅游业,也可以是商贸业,但不论是什么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终都表现为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从统计学角度看,城市化的程度与企业的数量和企业的发展程度成正比 (周天勇2001)。

3. 由城市环境、城市产业和城市生活综合形成的城市形象系统。

城市形象由四部分构成: (1) 表现城市文化的理念识别系统(CMI);城市理念是特定的城市历史、城市精神、城市发展目标的浓缩; (2) 以城市市民和城市各种组织为载体的城市行为识别系统(CBI),城市行为是城市理念和文化在城市的社会表现,又具体表现为城市的市民的素质、品位,以及城市的民风、诚信、私人和公共服务的效率; (3) 城市产业结构识别系统(CIS),是旅游城市,还是商贸城市、或是制造业、资源型城市等; (4) 以城市建筑风格、街道等构成的城市景观是城市的视觉识别系统(CVIS)。

4.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政府为主体的城市管理系统。

城市的制度变迁来自两种力量:一种是自下而上来自市场推动的民间力量,称为市场推动的制度变迁;另一种是自上而下来自政府推动的官方力量,称为政府推动的制度变迁。政府对城市的管理有多种途径和手段,如审批、监管、政策等手段,但能够带来城市增殖的城市管理是具有制度创新内涵的创新。

如果从价值形态来看上述四大系统时,城市环境属于城市固定资产价值。分为有形的固定资产(物质环境)和无形的固定资产(社会环境)。城市固定资产具有像固定资本的特征,一次性投入,在多次性使用中,其价值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物质环境的价值是这样,社会环境价值也是如此。如通过教育形成的一个城市知识储备和培育的城市信用体系等都是在长期中形成,渐渐地转移。此外,城市的固定资产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很大一部分属于公共产品,所以城市固定资产形成主要通过渐进地积累过程形成。

三、城市经营的实质:提高城市总资产价值

城市产业经济系统属于城市流动资产价值。无论构成企业生产要素以何种物质形态存在,在一个现代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中,构成企业的物质要素都可以最终以资本价值形态进行流动。由于城市产业资产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所以城市产业资产可以通过集聚的途径形成。

城市的形象或城市品牌价值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来自城市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两大系统内在价值外在化的结果,另一部分来自城市形象设计和城市营销投资形成的价值,由于这两部分价值并不是对存在物质直接标价,它们都依赖于某种物质实体而存在溢出的无形资产。所以将这部分资产称为城市溢出资产。

要维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城市管理系统运行,需要有形资产的投入,但城市管理系统的存在价值并不简单是有形资产投入的直接转化,城市管理系统形成的价值渗透在这个城市的经济系统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将管理价值的存在形态称为附加资产价值。由此可得出这样一个公式:一个城市的总资产或总价值=固定资产价值+流动资产价值+溢出资产价值+附加资产价值

上述对城市总资产价值构成的分析是静态分析,一个城市总资产增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动态的角度看,构成城市总资产各部分的增殖具有以下特点:

1. 土地租金的涨落是一个城市环境资产增殖快慢的综合标志。

一个城市的环境资产是否增殖,取决于城市环境资产的质量高低,城市环境资产质量的高低,表现为在一定的环境资产总量下,对城市流动资产的吸引力。环境资产质量越高,接纳的流动资产越多,就意味着环境资产的利用率越高,环境资产的增殖速度也就越快。受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性约束,环境资产增殖最终表现为土地租金的上升。

决定一个城市土地租金的高低有多种因素,如土地基础设施的投入, 土地位置不同形成的级差地租。但推动城市地价上升的主要因素来自产业的推动。如果没有产业推动,无论怎样往土地上进行投入, 地价也很难向上升。当然,要形成产业推动,就需要有高质量的环境资产。由于环境资产有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构成, 所以,在产业推动下导致的土地价格上升,并不仅仅是土地价格提高的结果, 实际上是整个城市环境资产增殖的结果。

如果推动土地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完全是产业推动,而是过度房地产投机的结果,那么土地价格的飚升及其导致的泡沫经济,不仅不是环境增殖的标志,而是环境资产贬值的先兆。

2. 城市流动资产增殖的标志是城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是衡量整个城市总资产增殖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的经营活动推动的城市环境资产质量提高,溢出价值和附加价值的提高,在城市经济发展上最终表现为城市G D P增长。

3. 城市溢出资产是否增殖,表现为城市的品牌价值。

由于城市溢出资产的构成,来自城市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溢出和城市形象设计和营销形成的附加价值,所以一个城市品牌价值的增殖,一方面是一个城市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增殖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的反映。所以,我们不能不重视城市营销,也不能过分夸大城市营销的作用。城市形象营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城市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溢出价值凝结为城市品牌价值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在城市营销中创造新的附加价值。

4、城市管理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存量管理和增量管理。

存量管理是没有制度创新的按部就班的管理,这样的管理不可能产生增殖。使城市管理产生增殖的只能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增量管理。管理创新形成的附加价值,对整个城市系统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失败的城市管理,不仅会出现减量,严重时也会形成“差之丝毫,缪之千里”的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涂文涛方行明:《城市经营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3]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让中国城市共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4]郭克莎:《市场营销》.商务印书馆, 2003

[5]蔡孝箴:《城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8

管理的实质在于创新 第6篇

一、管理创新的意义在于优化资源配置

广义的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系列社会活动过程。管理的实施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基本活动进行的,管理虽然不能直接生产出知识或物质产品,但却可以通过对生产力各要素的优化整合,产生出倍增的效益。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它发源于美国,比如美国的泰罗认为,管理就是把组织的物质资源或技术力量同人力资源结合起来,以便实现组织的目标过程。孔茨认为,管理就是在正式组织起来的团体中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起把事情办妥的艺术。法国人享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有五种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占部都美认为,法约尔关于管理的定义仅给出了管理由五种要素组成,并未给管理确定统一的概念。管理应该有着比这种定义更确切更抽象的内涵与本质。目前管理科学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门学科由企业管理逐渐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管理理论的创新蕴含着思维整合的创造过程,它伴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实践的日益复杂而不断深化。

管理理论的创新起源于18世纪中叶,当时第一次产业革命在英国的爆发,特别是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使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旧式手工工场,生产力发展迫切要求新的管理思想和制度与之相适应。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研究劳动分工对提高生产效率的影响时指出,如果制作工人不进行分工协作,一个人一天只能生产20枚针,进行分工协作后则可达到4.8万枚之多。经过反复实验的结果表明分工协作的优点,是生产者专门从事某一项具体的操作后,更容易掌握生产技能,较快地提高熟练程度,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此,这一原则便成为后来组织劳动分工和传送带生产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即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被分解为若干工序,每道工序又可分为若干操作岗位或程序,工人在固定的岗位,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操作,很快达到熟练程度。亚当斯密在管理理论方面的创新,是把“工场手工业时代迟缓的发展进程变为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趋于更加复杂。美国的泰罗提出了科学管理学说,工人出身的泰罗以其实验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科学的依据,加之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计件工资制”理论,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操作合理化”运动。泰罗也因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创造的管理办法被称为“泰罗制”。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科学的诞生。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一起,形成了古典管理学派。

管理创新是对古典管理学派的继承和发展,其主要内容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通过新的有效的资源整合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这一要领涵盖了新的经营思路,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和发展战略等主要内容。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书中,首次将管理创新纳入经济发展理论之中,论证了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他认为创新是生产手段的新组合,“生产意味着把我们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熊彼特进一步指出,创新概念至少包含下列五种情况:第一,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第二,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也就是在有关的制度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鉴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新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第三,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第四,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本制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第五,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显然,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从管理创新的角度论述了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涉及到了管理创新的核心。当然,就管理创新理论的概括性而言,熊彼特的理论还有一些不完善不准确的地方,比如他并未意识到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于成功实施了一种全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使资源的利用符合全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但熊彼特的管理创新理论为有效地整合资源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总之,管理创新是一个将资源从低效率使用转向高效率使用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职能都面临着新的持久战和新的革命。管理创新由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管理创新的概念更加清新完善,其使用频率之高功能拓展之广,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二、管理的实质在于创新

传统关于管理的理论认为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诸种职能的发挥,保证社会组织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因为没有把管理的真正本质—————创新—————突显出来。所谓创新,其涵义包括了几方面的内容:开发一种新事物的过程、采用新事物的过程、新事物的本身。

(一)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管理

任何社会组织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分为两大类:程序性问题与非程序性问题。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妥善解决都要依靠管理创新,都要依靠管理主体发挥创造性并付诸实践。表面上看去,对于程序性问题,管理主体只要按既定的程序或规范来投入并配置利用资源,便可达到预定的目标。但是如果我们从程序的产生和变迁的全过程来观察分析,便可知道,任何现在的程序都是以往无数创新成果的累积而成,任何现在程序又都是未来创新的起点。至于非程序性问题,对管理主体而言,没有既有的程序可供参照,必须依靠自己的创造性,去发现并实施配置资源的全新方案和途径,才能达到预定目标。其妥善解决只能依赖管理创新。

(二)从社会系统运行来看管理

任何社会系统(社会组织)都是由若干子系统(或要素)构成的动态、开放的非平衡系统。所谓动态,指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或要素)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并造成系统整体的变化;所谓开放,指系统与它所处的外部环境要不断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社会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是众所周知的),它必然会对该系统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系统内部的要素也在不断变化。所以,系统若不及时根据内外变化的要求,适时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则可能会从有序走向无序而被变化的环境所淘汰,或为改变了的内部要素所不容。这种为适应系统内外的变化而进行的局部或全局的调整,正是管理创新。

(三)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管理

当人类社会已跨入21世纪的时候,管理者已经不能把自己的目光仅仅局限于有效地整合稀缺的资源,而更应当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联合国环境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必须依赖管理创新才能做出:既有适度的经济发展,又要消除贫困;既能控制人口增长,又能有效开发人力资源;既能延长资源供给年限,又不断开辟新的资源;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行公平合理的分配,满足就业和生活的基本要求;推进科技进步和对危险的有效控制。

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生产和利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产业————知识产业。知识资本的价值已经高于传统资本的价值的时候,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正在经历根本的变化,管理的创新将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的世纪,我国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及知识创新系统,提高我国知识创新能力和效率。在各项管理工作中都要重视创新,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

三、管理的价值在于不断改革创新

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彼得斯于1987年出版了一本名叫《乱中求胜———美国管理革命通鉴》的畅销书。他认为美国经济的衰退在于美国的企业局限于过去的经验而不思进取,为此他断定在当今世界中若要取胜就必须来一场管理革命。该书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复杂的现状出发,以大量生动的事实形象而深刻地探讨了各类企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为各类企业领导人开列出45个经营“处方”。作者认为,管理革命的“精髓”在于五个方面的管理:第一,热衷于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反应;第二,在企业的一切领域不断创新;第三,伙伴关系———与本组织有关的所有的人都积极参加进来并分享经营成果;第四,领导班子热爱改革(而不是反对变革,树立并共同信仰一种鼓舞人心的理想);第五,用简单的支持系统进行控制,目的在于确定当前环境中什么是“应该做的事情”。毫无疑问,托马斯彼得斯的这部著作,同美国其它管理科学著作一样,对美国的经济振兴具有重要影响。从世界的发展历程看,产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靠成功的管理实现了工业的大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到20世纪初,美国在借鉴英国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首创了划时代意义的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这个理论和其后其他管理理论的推动下,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并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又实现了第二次“管理革命”,即由全面质量管理向组织结构重新构建的转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以来,经济增长持续多年,与管理不断创新有密切关系。微软一类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管理创新,像福特汽车公司这类老企业的振兴更需要进行管理创新。自从老福特提出“让工薪阶层都拥有一部自己的车”的战略口号之后,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便成为摆在高层管理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按照当时汽车生产的管理模式,根本行不通,必须创造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为此,管理人员会同工程技术人员不断修改创新管理模式,设计具体实施方案,经过反复试验,艰苦努力,终于创造出新的“生产流水线”,使机械类产品的制造过程与气体液体的生产加工过程一样,可以连续不间断和可控制地进行。产品按照预定的程序在生产线的末端源源不断地产生,流水线的创造是工业革命以来足以与其他重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相提并论的一项管理创新。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使福特公司在20世纪初相当长的时期内稳居汽车业榜首的位置,也使“价廉物美”“薄利多销”的管理新思路成为众多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典范。

管理创新的成果,体现在美国的各个领域。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总负责人曾说过:“我们没有一项别人没有的技术,我们的技术就是科学的组织管理”美国的一位权威人士也声称:“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前列,是靠三分技术七分管理”。难怪美国管理学家曾自豪地说,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管理革命则发生在美国。美国的管理革命直接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管理创新,使管理的价值越来越充分地体现出来。日本的企业管理原来比较落后,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开始向美国学习,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不仅创造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具有本国特色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还创造了经济快速腾飞的奇迹。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是管理的价值体现,其基本职能是创新,目的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使不变的生产要素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效率不仅要在资金周转速度加快,资源消耗系数减小,劳动生产率提高等众多生产指标上得到体现,还要在经济效益指标上得到反映,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创新对于企业应对竞争与挑战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托马斯彼得斯在《乱中求胜———美国管理革命通鉴》中说,杰出企业并不相信杰出本身,而只相信不断改进和不断变化。换言之,明天的杰出公司偏爱变化,不喜欢永恒不变的东西,并在混乱之中求得发展和腾飞。

这里所说的偏爱变化实际上是管理创新的基本动因,只有不断地创新,管理的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目前很多国家精明的企业领导者都懂得,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时代里,不创新就等于灭亡。

四、管理的内容是创新

是指创造一种新型的、有更高效率的资源整合的范式,它既可以是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某个具体方面的细节管理。所以,管理创新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提出一种新的运行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第二,创设一种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第三,发明或引进一项新的技术,并使之付诸实践。第四,创立或引进一项新的制度。第五,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所以,管理创新包括了思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等诸方面的创新。这些相互之间又紧密联系。

制度创新主要是解决组织的产权制度和组织形态问题;技术创新主要是指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流程、新的技术;市场创新主要是寻找、强化新的需求和采用新的营销组合;说到底,这些都是为了把组织的各种资源条件、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创造新的更有效的运行范式,以追求效率更高的组织运行结果。这些实际属于前面已阐明的管理深层含义。

(一)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研究和取得成果的过程,又包括了新发明、新创造的应用和实施过程,还包括了这些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的扩散过程,即新技术成果从开发研究和市场推广的全过程。技术创新的过程可归结为管理问题。进一步考察技术创新,可以看出它主要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以及产品创新几个方面。

1. 要素创新。

企业的运营过程实质在于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其资源要素包括材料、设备、人员等多类。故要素创新包括材料创新、设备创新、人力资源创新。材料创新是指:开辟新的材料来源;开发和利用成本更低的替代性材料;提高材料的质量;改进材料的性能。设备创新是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用于革新设备;采用全新的装备,代替原来的设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是指:不断从外部吸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对企业现有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

2. 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要素组合方法包括了生产工艺与生产过程的组合。工艺创新主要指创造出新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条件。生产过程的组合创新是指企业研究和采用更合理的空间布局与时间组合,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

3. 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主要包括品种、结构、效用诸方面的创新。品种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方案,开发受市场欢迎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品种。结构创新是指通过改进使产品结构更合理、性能更提高、使用更安全、操作更方便、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效用创新则是指通过了解用户的偏好,以此为依据改进原有产品,开发新产品,使产品能给用户带来更多满足,更受用户欢迎和喜爱。

(二)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引入新的制度(组织的结构与运行规范)安排,大的如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小的如具体企业的组织形态、运行机制。制度创新实质上也归结为管理问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舍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新体制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微观基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通过市场优化配置;3.宏观管理———彻底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4.收入分配———建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社会保障———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对作为市场微观基础的企业要深化改革,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新的制度安排,其具体内容为:第一,产权清晰——指的是出资者对所投入的资本享有法律上的所有权,而企业对出资者所投入的资本享有法人财产权(这是由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处置权、让渡权共同组成的一组权能),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第二,权责明确———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的投资承担保值、增值责任。出资者对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所有者的权益:资产受益权,重大决策参与权,对经营管理者的选择权。企业亏损乃至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第三,政企分开———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独立自主地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率为目的,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而是对企业依法监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破产。第四,科学管理———实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最高权力机构为股东大会,决策机构为董事会,管理执行机构为经理层,监督机构为监事会,各种权力科学地分设并相互制衡。

在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和建立企业制度的进程中,改革已经开始了攻坚阶段———产权革命,把新的关于产权的制度安排引进经济和企业。在理论与实践上突破原来的固守“所有权”的局限,认识到产权是组权利,是从出资者的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各种行为权利的总和;它不只限于生产资源,而泛指人们排他性地拥有的一切使自己或他人受到损益的权利;产权是可分的,前述的各种权利可以互相分离,而且同一财产的产权又可以分为若干份额。这样,产权的交易、产权的流动就真正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从而使经济蓬勃发展、兴旺繁荣。

(三)组织创新

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都必须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创新。在以往的管理理论中,往往把企业视为生产函数,从而把组织创新看作是技术创新。其实,这种认识是在说明技术创新对组织活动所作的要求,而不是组织创新本身。我们把研究的目光集中到组织本身则可以这样来看待组织创新:是指组织规制交易的方式、手段或程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改变原有规则结构的性质前提下的组织度量式创新;再一类是根本改变规制结构的彻底性创新。

管理创新的目标,是通过改变组织中人员的行为来提高组织的绩效。在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创新方式中,管理人员首先致力于改变人员的态度,导致人员行为的修正,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在以组织自身为中心的组织创新方式中,主要是通过管理人员修正组织机构、改变技术、增强沟通、改变奖励办法、改善工作环境等来改变人员的行为。上述两种理论的基础都是传统的组织理论。

在对传统组织理论突破后产生了以组织过程为中心的组织创新,构建出“过程组织”,即按“过程”作为构件来构造组织。以这种思路来重新设计组织,虽不是直接着眼于削减层次、部门和人员,但带来了组织构形扁平化和组织机构的精减。比如,企业再造理论提出以首尾相连的完整的“一体化过程”来取代以往那种碎片式的“隔裂式过程”,这样企业组织的构成单位就从原来的职能部门变为以任务为导向,聚集多种适用人才的“过程小组”。组织创新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所以我们在组织创新中不可能完全抛弃组织的历史,企望突变出一个全新的组织。组织创新要注意掌握适度的原则,过于频繁的大规模的组织变动会使组织经常陷于动荡状态,不利于组织功能的发挥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修德.知识管理与创新的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陈云玲,赵航.知识管理与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3]吴松龄.创新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姜伟.现代企业的创新管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6).

[5]陈丽萍.企业创新管理简论[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7(3).

[6]胡燕文.论企业创新管理[J].山西建筑,2008(7).

[7]张峻涛.现代企业创新管理浅析[J].内蒙古林业,2004(6).

[8]王欢.浅谈现代企业创新管理[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7).

[9]戴洪余.创新管理快速发展成功之道[J].云南科技管理,2007(4).

[10]高景松,高建为.构建企业创新管理体系[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4).

公开课争议背后的实质 第7篇

从某种意义上说, 公开课是教师“精神的盛宴”。它作为评价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平台,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无法替代的。所以, 在当前教育转型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应冷静审视公开课争议的现象, 有必要在对公开课进行正确定位、规范的基础上, 探寻公开课争议背后的实质, 使公开课回归教学, 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

1 关于公开课的争议

1.1 关于公开课的共识

相对于前几年公开课的研究, 近几年关于公开课的研究已经趋于理性化, 不再是简单的是非选择题:继续公开课还是取消公开课, 而是在肯定公开课的作用和意义的基础上, 希望对其进一步改革、完善。关于公开课的研究虽然没有达到全部的统一, 但目前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已经形成共识。

1.1.1 公开课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总结了常见的几种划分标准, 大家普遍认同的公开课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示范型公开课。一般也会被称为指导课、观摩课。这类公开课通常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或特级教师承担, 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其他教师, 尤其是新上岗教师做教学示范, 希望借助示范教学, 能有效地推广成功教学经验,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2) 研究型公开课。这类课一般是为了倡导某种教学理念基于解决某个问题而上的公开课, 关注点是教者是否针对真实问题, 开展研究课活动。 (3) 竞赛型公开课。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公开课类型, 也是目前被强烈批判的公开课之一。这类公开课竞争性强, 优胜者往往能获得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能在教师队伍中树立起良好的教学形象, 因而很受重视。

1.1.2 公开课的功能

公开课现在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 示范交流、教学指导、评比考核等等, 但目前普遍认同的关于公开课最基本的两个功能即是教学和教研。教学功能是指公开课是一项教学活动, 施教者必须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研功能是指公开课作为一项教学研究活动, 通过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水平。

1.2 关于公开课的争议

对公开课若干争议以及相关对策进行整理分析, 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公开课的研究。通过查阅1994年以来中国知网期刊网上关于公开课的文章, 发现关于公开课的争议主要在以下两方面:

1.2.1 公开课的定义

对公开课的定义的不同认识, 也许是导致对公开课本质认识的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总结关于公开课的定义的争议, 主要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把公开课定位在“公开”上, 从公开的目的来谈公开课, 认为“公开课就是对他人公开的课”;另一种是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上, 认为“公开”只是形式, “课”才是公开课的落脚点, 对授课教师和受课学生来说, 公开课只是多了一些特殊的听课人而已, 就其本质来说仍然是“课”, 应该具有“课”的基本特征:适应学生。

1.2.2 公开课的价值

这是一直以来公开课最饱受争议的一点, 肯定者对其大加赞赏, 否定者对其激烈批判。

持肯定态度者对公开课的价值认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为教学研究和评论提供载体。公开课是教学理论的一个活的案例和标本, 它本身就是一种情境性的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通过公开课得以体现。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认为公开课对执教者和听课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新手教师来说, 公开课的磨炼有助于他们迅速地成长。 (3) 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公开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最为美好的学习场景, 让他们体验到渴望成功、渴望展示自我, 从而获得自信和成功感。

而持否定态度者对公开课的批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开课“作秀”。这也是当前公开课受到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学者认为公开课不是在上课, 而是在表演。为了追求课堂的完美, 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艺”, 执教教师过多预设, 甚至精心设计学生的表现, 使学生沦为公开课的工具。 (2) 公开课“失真”。公开课由于过度“包装”, 教师“包装”、学生“包装”、教学“包装”, 严重偏离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完美”的背后掩藏了日常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不仅不利于听课者借鉴学习, 也背离了公开课原本的宗旨。 (3) 公开课具有功利性。当前的公开课被学校和社会赋予太多功利色彩, 评职、评优、晋升等都与公开课挂钩, 导致公开课成了追名逐利的跳板。

2 公开课争议的实质

当前关于公开课的争议实质是对教学价值的认识问题:为谁上课、上什么课、如何上课、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教育活动不可能避免价值问题, 这是我们对教育研究中价值与事实关系判断的一个假设。从历史来看, 每当社会发生重大转型时, 人们对教育的批判, 往往是从价值批判开始的, 从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开始, 并且以此为依据和出发点, 再对现实的教育活动作出更具体的评析, 提出新的原则、方案乃至方式方法。”公开课它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 在公开课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体现一定的教学价值观。那么, 当前争议的实质即是对公开课的教学价值认识有误, 对其没有一个合理、正确的定位。

2.1 为谁上课

这实际上是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的问题, 也是教学论的一个基本问题。教学首先是有人参与的活动, 而人总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 教学的目的自然是落到人的身上。从宏观来说, 教学目的就是指教学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因此, 教育教学究其本质应该是“人”学, 应该关注的是人, 关注人的生命发展。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教学的根本目的即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上课, 也是为了学生所上。

公开课首先是“课”, 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所以教学目的就是公开课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要在公开课中加以体现, 公开课要围绕着教学目的展开, 不能偏离。公开课的目的就是要为学生而开, 为学生而上, 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根本目的, 而不能偏离到听课者或教师身上。

2.2 上什么课

这实际上是教学内容问题。通常, 不管是整个课堂教学、还是一个模块、一个单元、一节课,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就是“教 (学) 什么”。教学内容作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学目的实现, 师生关系的性质、教学方式的选取和教学评价的进行, 都受教学内容控制或影响。

时下的公开课都是精心准备, 细心雕琢。教学内容经过精心选择, 打乱了原有的课堂进程和安排。内容上片面追求广博, 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过程, 还有为了追求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而使教学内容成为大杂烩, 追求表面的热闹, 忽视了学生真正的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应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具有完整性, 学科本身是学科教学关注的轴心, 不能只以学科知识的获得为主要目的, 而要重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关照学生的整体的生命世界。教学内容应该体现生命价值, 学生的需要问题在内容的编写中要充分体现出来。

2.3 如何上课

教学中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 作为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基本要素, 师生之间的内在关系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展开, 完全取决于建立何种师生关系。

关于师生关系, 当前有许多种不同的观点, 新世纪以来尤其新课改背景下, 师生关系研究多是针对师生的交往及新型师生关系建构问题进行探讨, 呈现出动态的特点。师生关系中, 主张建立一种动态、生成性的师生关系。在一种交往的教学观下, 强调教学的生命性, 整体性, 相应的师生关系也更加注重师生的生命价值, 师生之间是一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

公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取得公开课应有的效果, 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目的, 更要建立一个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以师生间的互动、沟通为主要目的, 教学由教学主体来主导, 而不是其他外来的听课者。

2.4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评价, 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般认为, 教学评价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 它直接受制于教学价值观的控制和影响, 有什么样的教学价值观就必然出现什么样的教学评价。教学价值观是多元的、复杂和变化的, 因此, 教学评价也是多元、复杂和变化的, 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评价模式或观念。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叶澜教授提出了一堂好课要达到“五实”的基本要求:有意义的课, 即扎实的课;有效率的课, 即充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 即丰实的课;常态下的课, 即平实的课;有待完善的课, 即真实的课。公开课作为一堂“课”, 要真正取得公开课应有的效果, 最基本的要求即要达到以上五个关于好课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项家庆, 潘海燕.教师怎样上好公开课[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1) :1-3.

[2]余文森.公开课再认识[N].中国教育报, 2007 (5) .

[3]裴娣娜.在追问中把握公开课的现代意义[N].中国教育报, 2005 (10) .

[4]吴音莹.论语文公开课的评价标准[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7:6.

[5]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 2002 (5) .

[6]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5 (11) .

[7]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 (10)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商业实质】相关文章:

实质内涵05-13

把握实质06-02

实质训练06-28

实质内容07-23

实质意义07-30

实质有效09-03

把握问题实质06-11

构建实质法治09-13

人本管理实质08-09

实质性参与07-03

上一篇:远程联网消防监控系统下一篇:兴起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