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辅导员师德师风

2024-09-22

青年辅导员师德师风(精选9篇)

青年辅导员师德师风 第1篇

一、身正为范, 使学生“敬而亲之”

“身正为范”这是高校辅导员教师的起码素质涵养要求。辅导员是一个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接触时间做多的人。她的一言一行,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素养。也许是不经意间的某个举动, 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07年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培训, 一位资深高校教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某天, 他手上有些垃圾, 但在校园绕了许久才扔进垃圾箱, 不想这一细小动作却被某同学看见。随后, 这位老师爱护环境的事情就在学生之间流传开了。学生们都觉得这位老师是有素质的、值得大家尊重的。但试想, 如果这位老师当时随手把垃圾扔在了地上, 结果又会怎样?!结果不想而知。所以, 在日常生活中, 辅导员应该严格地要求自己, 努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学生, 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克服80后个性张扬易燥的缺点。在独立学院里, 陪同学生外出实习, 增强他们社会锻炼和适应能力的机会较多, 青年辅导员教师应该做好学生和实习单位的接洽工作, 注意自我礼仪规范, 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孔子云:“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在日常工作中, 青年辅导员教师本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学生管理, 使学生“敬而亲之”。“敬”是指青年辅导员在生活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 学生以老师为榜样, 产生的“敬畏”感, 而“亲”是指青年辅导员在工作中公平、公正, 态度谦和, 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和喜爱之情。特别在评选奖学金、助学金, 发放补助这种学生敏感事情里, 青年辅导员教师更应该谨慎细心,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严格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 深刻理解其精神, 进行评选和发放钱物工作, 这样, 学生才会心服口服, 认为青年辅导员教师是个值得信赖和尊重的人。

二、学高为师, 使自我“恩威并重”

“学高为师”这是对青年辅导员教师学术方面的要求。尽管有很多辅导员教师与自己学生所学专业不一致, 但是不影响辅导员教师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热爱和研究。独立学院本着培养经世致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对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而85后的青年熟悉网络、视野开阔, 有独特的价值观, 但情绪易激动、对挫折的耐受性差。要调节两者的矛盾, 青年辅导员除了多接触、沟通之外, 还应该增加加上管理学、心理学、青少年成长特征书籍上的知识后, 抓住学生的“重点”, “对症下药”, 进行教育, 使他们能快速地成长起来。这一过程中, 也是青年辅导员教师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学术研讨、提高自我素养的必经之路。韩愈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3]试想, 学生看见自己的老师都在认真学习、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他们还会不受到触动么?

北京大学的孟二冬老师是高校教师师风师德的楷模。他为了传播知识, 不顾条件艰苦, 主动请缨到新疆石河子大学任教;他为了学生, 带病坚持上课, 为学生讲清楚每一个问题。而作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的青年辅导员, 还应具备管理学、心理学以及青少年成长问题的知识, 从自我言行中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提升学术水平;更应该公平公正, 在评奖、评助等学生敏感问题上细致谨慎, 从而形成独立学院青年辅导员“敬而亲之”、“恩威并重”的新型师风师德。

摘要: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 是一名教师起码的师德师风。但作为国内独立学院的辅导员教师, 还应该具备管理学、心理学以及青少年成长问题的系列知识, 从自我言行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提升自我学术水平, 并在评奖、助学金等学生敏感问题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从而形成“敬而亲之”、“恩威并重”的新型师风师德模式。

关键词: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公平公正,敬而亲之,恩威并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 (第26号)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 (第26号)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昌黎先生集[M].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3]昌黎先生集[M].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第2篇

眨眼间,我从事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已有近两年的时间了。在我看来,教师工作责任重大,对于一个新人来说,着实是一项挑战。但学校为我们安排了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必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也是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为了达到基本标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我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中,对教师明确提出六点要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作为一名刚刚踏上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我深知师德规范精神的指导意义,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教学经历我了解到,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对学生的教育上都需要认真学习,应该努力尝试着将每一项要求融入到我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

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师德是教师的良心。当一个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使思想达到一定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学生也会自然地感受到老师。从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教师的言传身教到教师的自我修炼,从教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教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等,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其中,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

师德规范中最引人注意的当数“保护学生安全”的问题。平时工作中,学校对学生的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家长是因为相信学校、相信老师才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学校,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让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不论是作为班主任老师还是任课老师,我们都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他们的身心安全,尤其中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遇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去重视这方面,力争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关爱”增加了教师的亲切感,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也应宽严相济。“爱”但不能溺爱,更不能纵容和放弃,而是把对学生的温情和严格相结合。要“严中有爱”,“爱中见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要尊重学生,才能启发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教师平易近人,和学生打成一片,以诚相待,方可使学生感到老师亲切可敬,就能主动接近1 老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鼓励和赞扬,同时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及时加以指正,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绝不姑息。如果教师一味面慈心软,对学生疏于管理,致使学生纪律松散,无所顾忌,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认为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等,意在表达教师的无私和伟大。所以,从执教之日起,我们只有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世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如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身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绝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严是爱,宽是害”,“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当然,严要得法,言要有度,严的同时要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担负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并且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要得当;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只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学 识渊博。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五、终生学习,是不竭的动力。

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是教师走向终生发展的基本原则。终生教育,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教师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方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的有所提高,走向终生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青年辅导员师德师风 第3篇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思考

一、师德师风的内涵

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行业风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是到的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了教师的文化素质、道德意识、道德素质以及道德活动等内容。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所应遵循的教学行为准则,更是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其中尊师重教、弘扬师德的优秀文化一直保持至今,虽然不同时代的师德内容各不相同,但尊师重教、弘扬师德一直处于我国教育文化与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其中,师德的本质内容与核心内容是师爱,这也是新时期下教师应具备的核心内容--师爱。具体表现为热爱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乐于奉献、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等。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首先,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再者,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技术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因此,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国家重要文件精神的需要。其次,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贯彻国家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与传播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需要。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

1.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

师德师风是教师思想认识的直接体现,因此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提高其思想认识,有助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首先,青年教师应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法》以及《教师法》等思想道德理论的学习。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提升自己的师德素养与水平。其次,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的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与工作目标。在新时期下,青年教师应将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以及发展观渗透到自身的日常教学工作当中,以切实履行教师育人的职责,为学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再者,青年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素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2.完善教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要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认识,还应监理完善的考核、监督、激励与评价机制,以确保师德师风朝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以增强教师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学校应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各单位各部门齐抓共管、教师与学生共同监督的有效工作格局,具体可从下两方面着手:①设置教师师德监督与反馈的意见箱,让人人都能参与到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督工作当中,对出现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应进行检举或投诉,让学校领导对有违师德师风的教师进行教育与整改,及时转变教师的不良行为,提升其思想觉悟。②设置教师师德师风监督岗位,由学校团委组织或者学生会等组织对有违规违纪行为的教师进行检举与揭发,以避免不良风气的蔓延。其次,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以及评价制度。将《教师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建立一种完善的、公平公正的考核与评价机制,重点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职业道德情况以及教学态度进行考核,并将其与教师的工资薪金、绩效奖金、福利津贴以及聘用、晋职等实际利益相挂钩,以全面调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3.提高青年教师的自我修养

师德是教师的核心素质,青年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提高自我的修养,才能有效将“他律”转变为“自律”。首先,青年教师应树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價值观,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以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其次,青年教师还应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与言行举止,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通过青年教师日常的言行举止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发挥良好榜样的作用。再者,青年教师应增加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做教学过程中切实的帮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真正做到有问必答。青年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我的修养,才能做到以德服人,从而让学生真正的心理认可、尊重教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高校青年师德师风的建设有着积极地作用。首先,学校可在图书室、教学楼、办公楼、展览窗、会议厅等地方挂设含有师德师风内容的横幅与标语,以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时刻提醒教师树立规范的职业道德、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其次,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校园广播、视频影像、校园报刊等渠道来大力宣传优秀的教师典范以及先进的教师事迹,以榜样的李阳来促进学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再者,学校应倡导“传、帮、带”的活动,通过资质较长,具有教学典范的教师来影响与感化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能更好的学习到优秀的教学技能以及优良的师德风范。最后,学校可开展“三育人”、“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彰与宣传,以促进学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

5.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视野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稍显不足,缺乏足够的文化沉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些青年教师的思想不成熟,无法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教学与科研工作当中。因此,有必要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视野,成熟其思想意识。第一,对于刚入校的青年教师,可让其学习一门或一门以上的与其本专业无关的科目,并做好详细的课堂笔记以及评价报告,以达到充实其思想,拓宽其知识视野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应让青年教师讲自身专业与教学内容重合结合,多下基层锻炼,以提高其教学的实效性。除此之外,学校专业评审团应对青年教师申请的课题报告进行反复研究、探讨与修改,让青年教师更深入的理解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内容。第二,高校还应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培训工作,让青年教师全面了解上课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正确处理师生间的管理。第三,高校还可以不定期的组织青年教师去观摩优秀讲师授课的过程,也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听青年教师的授课,增进新老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以助于青年教师快速的进入教学状态。只有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拓宽其教学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青年教师的师风师德才会得到进步一完善。

6.合理提升青年教师的薪酬待遇

公平、科学、合理的薪酬待遇,可以有效激励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不断进取,为学校多做贡献。因此,高校在增强学校实力,加快学校发展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师薪酬体系,制定公平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与分配机制,切实的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与经济地位,以充分调动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此外,高校还应重点关注青年教师的薪酬现状,力求在学历、教龄、职称、薪酬等方面寻求平衡点,让青年教师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管理与科研工作当中。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在高校教师的群体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领域以及不同专业决定了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思想上的差异。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离不开高校各个部门、全体师生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傅之平,吴明永.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探析[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2] 陈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教育[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3] 刘琴.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问题的探析[J]. 职业技术. 2009(10) .

[4] 周静,乔开文.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05).

[5] 支戈壁. 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途径略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2008(01) .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浅析 第4篇

目前, 高校的青年教师人数已经占到高校教师总人数的60%以上, 而在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中, 青年教师已占到80%以上。当前, 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

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还是能够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是,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准距离大学生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例如:近期一份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总体评价达到“很满意”或“较满意”的数据如下:课堂教学水平为48.57%, 学术研究水平为54.87%, 人格魅力为41%, 敬业精神为61.21%, 教书育人状况为46.88%。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种, 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与行为规范的总和, 其中最主要的相互关系与规范包括教师与国家, 教师与教育事业, 教师与学生, 教师之间, 教师自我修养等基本的人际、社会关系的规范。师风则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长期的、稳定的、有鲜明指向的思想与行为的定式或习惯。简而言之, 师德是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 师风是教师的风范, 师德师风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风、学风, 而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反映了校园的精神面貌以及校园的风气。

师德师风建设影响着民族素质, 教师队伍的素质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素质, 教师队伍的质量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进而影响和决定着整个民族的素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岗”何其重要, 教师的“业”何其神圣。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关系到我国能否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建议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即: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二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其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 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

当代青年教师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 面对社会价值的多元取向, 该怎样把握自己, 确实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判断、来主导。

2、建立良好的舆论氛围, 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

学校可以经常召集青年教师召开座谈会, 通过新老教师的交流及老教师的现身说教, 帮助青年教师走好踏上社会的第一步。同时在各类会议及活动中, 对青年教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指出和分析, 抓住先进事例加以表扬和宣传。使得比奉献、比师德很快在青年教师中成为主流, 形成良好氛围。

3、完善的培训机制

青年教师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首先要进行师德理论和知识规范的学习教育, 然后才能内化为师德意识 (包括师德理想、师德观念和师德价值等) , 形成师道情感, 磨炼为师道意志, 进而才能外化为师德行为。建立与完善业务培训机制是优化青年教师学历结构, 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师迫切要求满足的发展需要。因此, 加强师德的学习教育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环节, 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要把好新教师师德的入口关和建立导师制。把好入口关, 就是搞好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 对新进青年教师开展包括师德师风在内的培训, 并严格考核, 把是否熟悉和掌握师德理论作为上岗的重要依据;建立教学导师制。就是在学校教务、人事、科技部门的统一安排下, 各院系为青年教师配备教学导师, 实行“传”、“帮”、“带”。教学导师不仅要指导新教师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实践教学等教书环节, 更重要的是指导新教师建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并付诸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4、健全师德师风评价体系

师德师风评价是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一方面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 将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具体化、规范化, 促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健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考核体系。要把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将考核指标量化, 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 形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考核结束后公开公布考核结果, 奖优罚劣, 使得培养自身良好的师德师风, 成为青年教师的自觉行为。

摘要:本文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着手分析, 明确了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并针对当今青年教师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自己对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德师风建设的看法。

关键词: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珏:《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2007年。

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 第5篇

转眼,我们的党已经走过了百年征程,这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亦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的历程中,我们教育人不忘“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不负“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的使命,不断践行“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要求,以自身行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以自身力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自身的教育梦托起美丽中国梦。作为一名青年老师,我所理解的师德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这百年历史长河中那些熠熠闪光的前辈们亲身的教导。

师德,是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并启发学生。历史不会忘记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的李大钊先生,投身于新文化运动,积极的学习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一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的把马克思主义介绍给中国,为彼时动荡的国家引入了救命的药方。多少青年学子在大钊先生的号召下加入“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伟大斗争。桃李无需多言,他所播撒的种子已在沉睡的中国大地生根发芽。

师德,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刚离我们而去的袁隆平院士,九十一岁仍在水稻试验基地耕耘。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以田间地头为科学研究的主战场,屡破超级稻单产的世界纪录。在达到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的第二天,又在朝公斤的新目标努力。我们有67岁抗击过非典,84岁又领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钟南山院士。在他的言传身教下,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医护人员逆行武汉。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呼吸道重大传染病周期监测管理领域取得了卓越成绩。桃李无需多言,他所传播的芬芳早已传遍神州大地。

师德,是关怀,是呵护,是尊重每一位学生。“适性而教,以爱育爱”,四川省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肖敏老师对听障儿童真情付出,潜心育人,以心理辅导、社会实践、多元表达等教学方式突破沟通障碍,“以母爱、友爱、师爱”联通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特殊教育没有捷径,只有发自内心的爱,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肖敏老师用行动谱写这特殊教育的真谛,也启发着每一位教育人去思考与学生相处最核心的关键。桃李无需多言,她所传递的美丽早已印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优秀的教育人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的身边就有为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而坚持授课的xxx老师,有深耕职业教育孜孜不倦的xxx老师,有身怀六甲仍悉心指导毕业设计的xxx老师,有自费为学生打印教学材料的xxx老师……我钦佩他们对工作的兢兢业业,我感动他们对学生的无私付出,他们是优秀教育人的缩影,是优良师德师风的践行者。

青年辅导员师德师风 第6篇

关键词:新民办本科院校,基础性素养,专业性素养,发展性素养,产学研结合

一、“新民办本科”院校的特点

上世纪末,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原有的公办高校规模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源入学以及不同生源层次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一批民办高校顺势而生。经过了多年的淬炼, 少数优秀的民办高校脱颖而出, 用短短十数年时间, 完成了从民办高职到民办本科的升级转变。这一类民办高校, 往往资金实力雄厚, 领导班底构成科学, 并切实本着投身高等教育以回报社会的抱负。在办学上, 都能很好的结合区域人才培养需求, 用以引导创新学科设置。这些新学科新方向的开创, 很多都走到了传统公办本科的前面, 更快更好更切实地解决了区域经济经展对人才的需求。“新民办本科”院校更为注重师资结构的科学配置。师资结构中很大一部分是年轻富有朝气, 精力充沛、思维敏锐, 并且极富创造力的硕士、博士等青年教师。这部分青年教师的引入, 对高校在各专业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发展是极具推动力的。但同时, 这部分青年教师由于出身于不同的国内外教育背景, 因此在适应“新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各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

而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就是最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

二、加强“新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应该明确, 什么上师德师风建设, 以及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 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知识经济社会, 竞争的实质是教育质量的竞争, 而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培育好的人才, 最终是教师素质的竞争。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个人的道德修养, 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学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 特别是新时期下的“新民办本科”院校能更加稳步健康发展的动力所在。而师德师风建设则是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环节中最为关键重要的部分, 是核心和基础。因此, 必须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建设的首位, 并使之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没有好的师德师风, 就没有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师德师风建设无疑是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

三、如何切实、创新、有效地加强“新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首先是从青年教师自身出发切实、创新、有效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校教师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人生理想信念和专业素质的导引者和培养者;重大科技命题和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者、对策提出者;社会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 对于形成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和文化生态承担着重要责任和使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 对传统教育本身也提出了更多的适应性的要求, 比如创新教育的提出。这就要求肩负着培养社会新人重任的高校教师本身要不断地提高自我更新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自身的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发展创新性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一) 基础性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高校教师要不断完善知识与智能结构。既具备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 又有广博的文化素养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能够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 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 做学者型的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 教师永远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 要树立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观念, 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和技能水平, 拥有知识的活水源头, 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校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高校教师除了具备本身所从事的专业知识之外, 还需要良好的人文修养, 需要懂得文史哲等多方面的知识。人文修养是高层次人才全面素质的基础。高校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 要善于学习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和文化传统, 善于接收、分析、判断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 提高对历史、文学、艺术和哲学精神的理解、把握和运用能力, 不断提升自我人文素养。

(二) 专业性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作为合格的教师, 上好每一堂课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而“上好课”的定义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了新的内涵。传授课本所包含的固有知识自是不用赘言, 如何将与课堂相关的实用性的知识信息或者学习方式方法更好更有效地结合、运用于课堂教学, 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高校阶段, 高校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的教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或团队协作的能力。针对即将走上社会的这些学生, “授之以渔”才更为重要。

当然, 这对教师的专业性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仅是对本专业知识的把握, 更要做到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本专业所涉及的相关信息, 或是本专业知识的的更新。这些知识的更新往往和时事发展相关联, 因此更能适用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 定期的学术交流和进修学习都是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性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 发展性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高校教师的发展性素养为高校教师推动产学研合作, 审立科研成果, 以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载体结合社会力量或产学合作的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发展性素养呢?

高校的教学应该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目的。如何将高校教学与之紧密结合, 如何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发挥自身的发展性素养, 提高自身的市场意识和产业运作能力, 良好的社会协调协作能力。摒弃闭门造车的学术习惯, 更频繁地走入到市场调研当中。充分发掘各方面的资源和信息, 把教学和社会发展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适应社会的一专多能的应用性人才。其次, 作为高校本身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 以鼓励和配合高校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对自身师德师风的提高。在这一点上, 作为“新民办本科”院校, 也有其相应的配套机制。在激励和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上提供了相当多且全方位的机会。并展开了许多有特色的产学研配套活动, 在学生获得锻炼的同时, 也让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自己专业本身的社会效益。

四、结论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是任何时期、任何发展阶段都应该重视的环节。坚持不懈地做好师德师风建设, 是高校能健康平稳发展最有力的保证。特别是快速发展的“新民办本科”院校, 抓好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必然会给学校的长期、稳健的发展带来保证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忠桥.教师道德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7篇

1. 教学内容多元化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他们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除了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他们还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内容受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实课堂内容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具有“一专多能”、“万金油”的才能,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是学生的老师,在实践过程中又是学生的师傅。

2. 职业发展动态化

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内容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具有固定的规范、模式和方法,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探讨。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但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同时也是学习者。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不同特点和普遍规律,选择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来实现其教育目的并及时调整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

1.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管我们的教师是接受过何等的教育来自哪个领域,都应怀着大公无私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的职业。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人才。要培养好学生,就离不开对学生真挚的爱。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使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2. 遵纪守法、严谨治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术造假行为被曝光,教师的职业声望也受到严重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个别教师违背职业道德,进行学术造假、教学精力投入不足、师生关系商业化、缺乏职业精神、责任心不强等也时刻考验着教师职业形象。因此,在当今多元化价值观的社会大环境中,青年教师应当坚守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博学多才,认真履行高校教师的光荣职责。

三、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1. 树立新时代“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既是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人们虽然活动在不同的群体中,但由于各种利益的交错却相互依赖,每个人在享受他人服务的同时又主动服务于他人。人们处在一种互惠合作、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之中。让人放弃物质欲望来实现社会大治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师德统一起来,才能在正视现实和现实价值引导的基础上创建出让教师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师德标准。

2. 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

良好的师德师风,必然建立在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基础上。学院要对青年教师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觉悟,强化高职院校教师责任感、光荣感、使命感意识等。同时师德教育不能流于对教师简单枯燥的说教,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体验“德”、感悟“德”、实践“德”。

3. 完善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

师德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它是一个长期工程,要保证常抓不懈、持久深入,必须靠一套有效的制度来保障。学院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竞争上岗细则,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制度。把师德师风纳入到教师年度绩效考核中,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4. 建立可行的激励机制

学院要把对教师的道德规范要求纳入到学院制定人事制度和教职工利益分配的各项政策中。将师德评选制度化,并注意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舆论导向与奖励相结合。在精神奖励上,通过评选“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树立教书育人的典型,激励全体教师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中来。在物质奖励上,通过设立师德奖励基金,对师德高尚、业绩突出的老师予以奖励,并在职称评审、职位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把教师个人发表的有关教书育人的著作、文章等予以教育科研成果对待并给予宣传。

5. 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

合理的师德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是师德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可采取、学校、教师、学生、教学效果“四合一”的综合权重评价体系,其评价结果在教师年度考核中占一定比重、并作为晋升和聘用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教务处网上评教等多种手段和途径,鼓励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评价,教师之间互相评价,从而督促教师更新思想观念,完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梁樑.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J].甘肃教育,2010(3)

[2]胡英芹.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J].职业教育,2012(12)

青年辅导员师德师风 第8篇

一、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和业务水平

知荣辱、明是非是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有了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 才能树立正气, 压邪气, 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才能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做同学们满意的辅导员, 才能培养合格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 胡锦涛曾提出了“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八大召开后, 我党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为我们辅导员加强师德修养, 改掉不足指明了方向, 我们辅导员基本上都是党员, 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严守学术道德规范, 以自己诚实无欺的劳动为学术发展作贡献, 加强专业和道德修养, 广泛涉猎, 博采众长, 严于律己, 谨言慎行, 团结协作, 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和业务水平, 为学生们树立榜样。

二、建立健全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加强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仅仅注重个人修养和教师自律是不够的, 还必须重视辅导员师德师风制度建设, 包括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方面的制度, 完善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 促进辅导员道德素质的提高。学校要制定和完善辅导员师德师风的考核机制, 通过量化的指标, 考评辅导员的师德师风状况。完善的考核制度可不断规范辅导员的教育行为, 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师德修养, 使全体辅导员树立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良好风貌。在考核细则中, 可设置综合考核评分、学生测评、辅导员互评选项, 得出总分, 根据分数情况, 进行评定。考核制度可实行平时检查与集中检查统一, 自我学习提高与集中培训辅导统一, 问卷调查结果与师生个人反馈统一, 做到考核公平、严格、有序。在考核的同时, 高校要做到奖惩分明, 激励及时, 建立辅导员师德师风的激励机制, 提高辅导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一方面, 建立评选和表彰师德师风现金模范的办法, 大力宣传模范的先进事迹;另一方面, 在待遇、晋升、职称上加大政策的倾斜, 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品质。

三、进一步发挥先进党员、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领导干部是一支队伍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带领者, 辅导员师德师风的好坏关键在于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带领, 如何引导。所以先进党员、党组织要着重做到五个带头, 一是要带头讲奉献, 做敬业的模范;二是要带头讲责任, 做爱校的模范;三是要带头讲学习, 做进取的模范;四是要带头讲协作, 做团结的模范;五是要带头讲风格, 做师表的模范。作为先进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必须带头讲风格, 做表率, 必须要时刻注意自身形象, 在处理荣誉、利益等问题上, 在注重仪表、言行、举止等方面都要作为人师表的典范。

四、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活动

一是高校的各级领导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纳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组织高校辅导员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文化活动, 组织各种师德师风研讨会、演讲会、报告会, 开展师德师风主题征文竞赛和主题论坛, 定期对辅导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开展教学观摩、说课竞赛。在学生中开展“我最尊敬的辅导员”的主题活动, 表彰在师德师风建设和教书育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把师德师风教育与典型示范结合起来。二是广大教师要自觉地参加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活动,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热爱党的高等教育事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影响和感染学生。

五、加强对辅导员师德师风的监督管理

辅导员师德师风的提高, 需要实行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周济在全国高校辅导员会议上指出, 要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体制, 辅导员队伍要实行学校和院 (系) “双重领导”体制, 坚持以班级为主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模式, 辅导员实行教师和管理于部双重身份管理。在实际操作中, 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辅导员工作守则》、《辅导员岗位职责》等对辅导员工作程序和效果进行规范化管理, 也可以通过定期召开辅导员工作会议、集中办公等形式, 研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学生对辅导员师德师风的监督体系, 体现学生的群众性和主体性, 使辅导员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真正提高辅导员师德师风品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

[2]王兰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建高校和谐环境[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2) .

[3]周云.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及长效机制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2) .

[4]邵霞琳.高校辅导员队伍师德师风现状及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师, 2011, (11) .

青年辅导员师德师风 第9篇

为规范和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2011年12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人[2011]11号) , 并就贯彻落实《规范》有关工作发出通知。通知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等方面, 对高校教师职业责任、道德原则及职业行为提出了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于2013年5月4日联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党[2013]12号) 。

民办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 师德师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大影响。

1 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特点

中国民办高校, 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 新世纪得到了重大发展。学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多民办高校成立之初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第一位工作。民办高校辅导员除了具有其他类型高校辅导员的特点外, 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1) 普遍过于年轻。民办高校因缺少必要的财政支持, 建校初期, 为有更好的生源, 资金大多会投放在土地购买、基础设施建设、聘请高职称高学历专任教师等方面, 导致只能招聘到刚毕业而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转变到教师角色需要较长的过程, 很难做到一名合格教师应做到的工作。

(2) 普遍缺乏工作经验。新进辅导员通常情况下缺乏工作经验, 部分辅导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有了相关工作经验后, 学校会因为工作需要把他们调整到更高层面的职务工作。

(3) 对工作权责把握不清。据2013年的一项统计调查,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达到50%, 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更高。主要原因与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划分不清有很大关系, 据不完全统计, 能向辅导员下达指令的学校部门多达13个或者更多, 如学生处、团委、财务处、保卫处、后勤处、图书馆等。

(4) 辅导员普遍流动性较大。因为职业认同感、待遇及职称晋升空间有限等原因, 民办高校辅导员岗位流动性相对很大。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把辅导员岗位作为将来工作的跳板, 在合适的机会都会跳出。

2 民办高校对辅导员师德师风的特殊要求

民办高校, 因为学生工作的重要性, 对辅导员的师德师风也有特别的要求。

(1) 更加注重以生为本。民办高校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低, 但他们也有个性强、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个人主见, 遇到问题时能够动用很多资源去解决等特点。这种情况下, 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搭建不同的发展平台。

(2) 思想觉悟更高。民办高校学生, 获取信息渠道更多样化, 思想观念更多元化, 对社会焦点和突发问题, 通常会用自己业已形成的观念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快速传播。这就要求辅导员老师要有更高的思想觉悟,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 既讲究方法上的灵活性, 又保持自己原则的坚定性。

(3) 更加的注重以身师表。民办高校的学生, 他们学习和进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较低, 但他们参与校内外各种实践、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高, 而这些活动大多需要辅导员老师的悉心指导, 辅导员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最大。

(4) 更加爱岗敬业。民办高校一般办学历史短, 政府的投入小, 学校发展靠的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辅导员老师只有比公办高校老师更加爱岗敬业才能够保证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好, 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好。

3 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 本文认为, 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应做到:

(1) 政府和学校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改革开放后, 国家和各个高校都高度重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 因为这些投入可以带来直接的可以用眼睛看得到的科研成果、掌握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同时对高校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的师德师风重视度有所降低。师德师风建设的落后, 给各个高校、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特别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些是任何科研技术都不可弥补的。因此各级领导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把其作为高等学校发展的基础工作。

(2) 加大对辅导员工作的各项投入。针对当前的辅导员普遍年轻化、经验不足、流动性大、职业倦怠感高等问题, 应从资金投入、岗前培训、工作期间各项技能培训、辅导员自身心理问题干预等方面加大投入。

(3) 健全对辅导员师德师风考核标准及指标的建立。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师德师风考核都存在考核人单一--领导考核, 考核标准及指标缺失--凭领导平时的感觉, 师德师风考核与教师职称晋升挂钩不大--基本没有老师因为师德师风问题不能进行职称晋升。为此, 辅导员师德师风考核标准及指标的建立, 应遵循:从单方面考核到多方面考核转变, 即从领导考核到领导+同事+服务对象 (学生) 三方面共同考核, 且应加大服务对象考核的比重;考核指标的确定应考虑如何把增强师德师风内化为每位老师的内在需求;师德师风考核要记录进教师的个人职称晋升档案, 让有优良师德师风的教师得到应有的回报。

参考文献

上一篇:网格模型下一篇:捣固焦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