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核心竞争力

2024-07-12

城市核心竞争力(精选12篇)

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1篇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旅游核心竞争力

其中的铜再返回到电解精炼流程中; (4) 打造多元化企业。把企业由单一产品生产变为生产多元化材料的工业企业集团, 这样可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如, 许多矿石加工企业利用的大部分是铁矿石, 而对共生的霞石、檐石和钦磁铁矿等利用不高, 甚至作为尾矿废弃。应在清洁工艺思想的指导下, 开发整套矿石的加工工艺, 把其他矿石加以利用。

根据产业发展特点, 河北应在冶金、建材、轻工、电力、医药等重点产业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大清洁生产的推行力度。要求企业开发和使用降低物耗和能耗的新工艺、新生产流程, 积极推广余热余压回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清洁生产技术, 在企业内部实施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循环使用, 从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及促进清洁生产的环境政策、法规条例, 建立清洁生产审核认证制度、完善产品环境标志和认证等。对于污染物排放超标的企业, 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 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二) 中观层面 (企业之间) 。在这个层面, 涉及到多种产业的规划发展, 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 侧重于企业 (产业) 间通过产品和废物交换建立生态产业链及共生网络, 从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的法则, 把不同的企业 (产业) 连接起来, 形成资源共享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生态产业链是通过对相关企业的物流和能流的实际分析, 模拟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代谢机理而构建的, 可有效提高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构建生态产业链及共生网络已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主要包括企业间和区域内产业间生态产业链及共生网络的构建。

1、企业间生态产业链构建。企业间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多以产品和废物为着眼点, 在已有的产业基础上, 基于产品代谢和废物代谢两条主线, 通过中间产品和废物的相互交换把相关企业衔接起来。它是建立在企业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 是以若干个企业为大结点, 产品和废物为小结点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状系统。根据河北的产业布局和资源状况, 依托河北产业集群优势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间的生态产业链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主要是由于地理上邻近, 大量专业化的企业集中在一起, 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和补充, 可以节省采购、运输、销售等费用, 信息沟通流畅, 容易形成上下游的合作关系。

2、区域内产业间生态产业链及共生网络的构建。区域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多以产业 (企业) 为着眼点, 可以通过对相关企业进行产业组合, 也可以借助不同产业的多业联营构建, 主要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 以生态经济为约束, 采用清洁生产、工业代谢、副产品交换、生态设计、生命周期分析等思想和方法, 着重分析区域内产业 (企业) 间物流、能流, 通过探讨各产业 (企业) 之间“链”的链接结构、运行模式等, 找到其生态经济形成的产业化机理和运行规律, 并以此调整诸产业 (企业) 的“序”与“流”, 开发各种相关产业 (企业) 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新流程, 实现生产资源的链式循环, 形成不同产业 (企业) 之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使上游过程中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 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完成物质的反复循环流动。

(三) 宏观层面 (整个社会) 。在这个层面, 侧重于社会层面物质与能量循环利用, 就是以生态链条模式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之间有机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比如, 把净化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农业灌溉, 把农业养殖的动植物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产品等等, 使不同生产主体之间资源共生互补,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建立一个有序的生态化循环圈。同时, 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 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贾庆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2]张伟.基于循环经济上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J].工业技术经济, 2008.4.

[3]郑云虹, 武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J].经济纵横, 2003.10.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与旅游创新研究”, 鄂教思政[2008]4号2008y140

一、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构成

(一) 内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 (发表在1990年的5月到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 首先提出来的。笔者认为, 武汉城市圈的旅游核心竞争力就是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优良的和特有的、能使整个武汉城市圈旅游业保持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 且不易被其他区域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是武汉城市圈旅游实力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成。

(二) 构成。

本文所指的旅游核心竞争力, 包括旅游资源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旅游管理竞争力三方面的内容。其中, 旅游资源竞争力包括资源赋存、资源优势、资源区位、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竞争力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效率、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文化;旅游管理竞争力包括组织接待、政府调控。

二、影响武汉城市圈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经过三年的发展, 2009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51.96亿元, 同比增长34.0%, 旅游总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达64.9%。但是, 相对周边的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如何提升武汉城市圈的旅游核心竞争力, 促进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旅游资源整合不够。

随着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开发的全面铺开,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的投入, 逐步形成了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都市旅游品牌。但是,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 圈内出现了部分低档次、低水平、近距离重复建设和项目同质化的现象, 各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 缺乏对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整体包装。例如, 武汉城市圈温泉旅游资源丰富, 已开发的知名温泉有应城汤池温泉、咸宁温泉、随州玉龙温泉、嘉沦河湿地温泉等十几处, 同质化现象严重, 都打出休闲养生的旗号, 导致各地温泉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例如, 在湖北的报纸上往往可以在一个较短时间内看到应城和咸宁相继举办温泉旅游文化节的报道。又如, 只有一江之隔的鄂州和黄冈, 为了能与“三国”沾边, 更是不惜大力建设相关设置, 结果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导致资金分散, 不能很好地将景点开发, 最终出现不伦不类的局面。

(二) 旅游主题形象不清。

旅游形象是旅游核心竞争力的集中反映, 鲜明的主体形象能够有力地提升目的地的旅游核心竞争力。目前, 武汉城市圈内9个城市都拥有了自己的主题旅游形象, 但还远没有形成武汉城市圈整体旅游主题形象, 影响了武汉城市圈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 区域旅游合作不顺。

自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以来, 湖北省委和省政府提出了“八互模式”, 即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 要始终遵循“资源互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节庆互动、信息互通、交通互连、争议互商”的合作模式, 使武汉城市圈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也带动了全省旅游业的发展。然而, 与武汉城市圈各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合作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汉城市圈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却进展缓慢, 旅游企业积极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诚信问题, 诚信的缺失导致中部一些旅游企业在区域旅游合作上疑虑重重, 使得武汉城市圈旅游合作还停留在政府层面上, 区域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旅游互动。

(四) 旅游产业联系不紧。

旅游产业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旅游产业内部同类企业之间的联系, 表现为旅游企业规模过小, 缺乏规模化、实力强的旅游企业集团, 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旅游品牌竞争优势;二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联系, 表现为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多个行业合作面临着很多难题, 景区与旅行社、旅行社与旅游饭店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 共同的利益诉求成为化解三者之间矛盾的关键;三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表现为旅游业的发展没有得到来自金融、环保、交通等产业部门强有力的支持, 如在筹融资问题上, 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缺少资金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五) 旅游市场机制不全。

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健全, 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之间的关系上缺乏经验, 导致旅游的盲目开发、无序开发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在缺乏必要的监管和制衡机制的情况下, 一些地区发展旅游心切, 将一些景区的经营权仓促转让, 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此外, 各地在旅游市场监管中存在着严重的多头管理的现象, 一些地方的旅游业在夹缝中求生存。

(六) 宣传促销力度不强。

一是各城市对旅游宣传促销投入不足, 武汉城市圈中, 武汉年均促销经费仅450万元, 圈内其他城市更少, 远远不能满足对外宣传促销的需要;二是各地过分强调自身优势, 没有形成宣传促销合力, 没有建立联动促销机制, 没有形成整体推进氛围, 没有塑造出武汉城市圈整体形象, 反而出现圈内景点相互诋毁的情况, 如汤池温泉和咸宁温泉就曾分别对游客诋毁对方, 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景区的形象, 最终将导致“一损俱损”的局面产生。

(七) 旅游专业人才不足。

在武汉城市圈中, 除武汉、黄石、咸宁外, 其他城市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太合理, 文化层和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具有商务知识、法律知识、外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旅游人才明显不足。其主要原因: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 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旅游人才开发培养、利用方面的投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人才开发过程中, 往往只重视教育方面的投入, 而不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在人才培养方面, 既缺乏对高级人才的培养, 又不太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武汉城市圈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提升

要保持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拥有可持续的旅游核心竞争能力。

(一) 培育和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集群是指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基础, 旅游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支持企业、机构在一定旅游目的地区域内大量集聚, 形成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培育旅游产业集群是提高武汉城市圈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

武汉城市圈可依托资源、客源和设施等基础, 构建以武汉为中心, 以武汉城市圈为半径的旅游产业集群圈;并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分别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大都市旅游产业集群副圈, 重点发展商务旅游、文化旅游等;以孝感为中心, 包括仙桃、潜江、天门的东翼旅游产业集群副圈, 构建楚文化故里旅游区;以鄂州为中心, 包括咸宁、黄石、黄冈的西翼旅游产业集群副圈, 构建生态旅游区。三个旅游产业集群副圈分别由旅游吸引物构成的核心层, 由食、住、行、游、娱、购等相关旅游企业构成的紧密层, 为提供支持作用的供应者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院校、旅游科研机构、旅游行业协会等民间团体等构成的辅助层四部分构成, 他们应避免各自景观

武汉城市圈旅游核心竞争力分析

□文/张金霞

与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 努力形成圈内旅游产业更紧密依存互补、营销互动, 从而形成圈内整体竞争优势。

(二) 塑造和弘扬区域旅游品牌。

区域旅游品牌, 从狭义的角度看, 是指在某个区域范围内所形成的以旅游产业集群为依托、具有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旅游产业或旅游产品的地理标志。武汉城市旅游圈应在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前提下, 加强旅游品牌的策划和运作, 努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产品品牌、旅游企业品牌等一系列品牌, 通过著名旅游品牌的培育和鲜明旅游形象的来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

1、树立旅游目的地品牌。

武汉城市圈应建立联合对外推介机制, 通过公共媒体宣传、联合举办论坛、招商、推介等活动, 联手推介“武汉城市旅游圈”区域经济概念, 共同把“武汉城市旅游圈”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区, 力争成为国际旅游市场的一个品牌。

2、树立旅游产品品牌。

一方面武汉城市圈应根据市场需求, 充分挖掘各地文化内涵, 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当前应重点打造都市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三大旅游品牌, 共同策划和推广武汉与周围9城市的精品旅游线路, 以组合合理、品种多样的高品质、系列化旅游产品, 实现旅游产品的品牌化, 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从而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名牌;另一方面旅行社应大力整合各城市旅游资源, 推出各种适合团队的跨区域旅游线路, 相关市区的旅游部门也积极开展旅游资源整合, 推出适合散客的新型旅游产品。

3、树立旅游企业品牌。

武汉城市圈应发挥重要旅游企业优势, 加强纵向和横向联合, 把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三) 推进和深化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创新。

所谓区域旅游创新, 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区域旅游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旅游经济系统, 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旅游资源配置方式, 使区域内旅游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 从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武汉城市圈旅游创新的关键在于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旅游产业组织结构创新、旅游产品创新和旅游营销创新。

1、旅游管理体制创新。

武汉城市圈与国内其他地方一样, 其区内旅游资源由不同行政区域和不同的部门管理。这种制度分割造成了旅游资源的闲置、浪费、甚至破坏和旅游决策缓慢。为了突破这一制度瓶颈, 首先, 各级政府要在观念上的创新, 要树立发展“大旅游产业”的思想;其次, 各级政府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 打破所有制界限, 从市场配置效率出发, 大胆实施跨区域的联合和开发, 可以合资、合作、租赁承包、出让经营开发权等方式, 对外合作开发区内的旅游景区项目;可以引进外界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 与当地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 从而促进旅游业的有效发展。

2、旅游产业组织结构创新。

目前, 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 主要表现为大企业、大集团几乎没有, 大多为“小、散、弱、差”的旅游企业, 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当前, 建立有效竞争的旅游产业组织结构是提升武汉城市圈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3、旅游产品创新。

旅游产品的创新就是不断以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 甚至以新的产品刺激新的旅游需求。目前, 武汉城市圈的旅游产品大都是建立在以资源为基础之上的观光类产品, 要在国内国际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必须加大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 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 包括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养生旅游产品、商务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等, 在旅游开发、旅游管理、旅游经营、旅游服务、旅游技术、旅游营销等一系列环节全面实施创新, 创造出世界著名旅游品牌, 这样才能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 提高旅游竞争力。

4、旅游营销创新。

要引入“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概念, 提升武汉城市圈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各地要联合起来做整体规划和营销, 使游客充分了解武汉城市圈的资源和文化特色。要加大促销力度, 除了积极参加全国和全省举办的各类旅交会、旅游洽谈会, 要重视境外旅游宣传, 高层领导出席相关推介活动, 聚焦国际目光, 提升旅游在国际上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要引发理论研究的热点, 聚焦学界目光, 将旅游营销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创造政界、学界、业界、媒体共同参与的新型旅游产品推介方式。

(四) 构建和利用知识联盟。

知识联盟是知识经济时代适应外部环境竞争日益激烈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战略组织模式, 它是以知识为纽带的互补性的知识联合体, 合作主体之间 (政府、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 通过知识转移、知识分享和知识整合等多维互动的学习过程, 掌握联盟伙伴的知识技能, 且与联盟伙伴共同创造新知识的动态合作过程量。从武汉城市圈的现状出发, 要提升其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 最主要的是实施官、产、学、研之间的知识流动和借鉴, 在合作的过程中沟通和协调, 互相信任、互相依赖, 从而达到知识的顺利传递, 知识的相互融合, 实现知识的共享。当前主要应建立三种知识联盟:

1、旅游企业之间的产业知识联盟。

旅游企业之间结成知识联盟, 使自己能够获得其他企业的技能和知识, 并可合作创新知识。同时, 旅游企业也要积极参与旅游人才的培养过程, 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具有职业素质的旅游人才。

2、以旅游企业、高等旅游院校与旅游研究机构为主的产学研知识联盟。

高等旅游院校、旅游研究机构是旅游人才的摇篮, 是知识创新的发源地。作为知识联盟的合作者, 三者之间有较强的互补性, 有内在结盟的动力, 高校、科研院所能为旅游企业提供专家支持, 旅游企业能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3、以政府、旅游企业与高等旅游院校为主的官产学知识联盟。

当前, 在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中, 政府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一方面要着力创造区域旅游核心竞争能力的和谐环境, 它包括整个区域的社会秩序、整个区域各级政府的管理能力、开放水平、法律制度、文化和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建立以政府、旅游企业与高等旅游院校为主的官产学知识联盟, 三者之间应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 大力引进具有先进知识、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先进理念、经验的旅游管理人才, 以保证圈内旅游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鲍永安.区域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江海学刊, 2005.4.

[2]湖北省统计局.武汉城市圈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中财网, 2010.5.

目标绩效管理与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2篇

作者:侯永平时间:2010-11-03浏览次数:889 次

当今,城市和城市群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城市的战略决策定位和战略目标的有效管理与实施,城市管理的创新也就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建立完善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监督考核三个体系,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是提升城市的管理力、执行力和辐射带动力、文化内聚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城市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些年来,青岛围绕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发展新目标,按照“站在高起点,瞄准大目标,实现新跨越”的要求,大力实施目标绩效管理,深入开展“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的活动,城市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施政创新成效显著。

一、政府绩效与城市核心竞争力

城市是全球、国家和地区高质资源的集结点,更是全社会创新、创富的中心。21世纪,在人类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环境方面的激烈竞争中,城市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竞争主体。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致力于培育和提高城市、城市群的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抢占战略制高点,在“城市世纪”争做“世界城市”。当前,在神州大地上开展了新一轮城市和城市群的竞争,其角逐已趋白热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各城市纷纷行动,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具有超前性、概括性和创新性,其测度方法及指标体系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门课题。我们认为,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集聚、利用和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其中包括资本、技术、人力、信息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同时又表现为在更长的时间里的发展潜力,后者决定了一个城市在较长时期内的发展地位和竞争水平。城市核心竞争力是指构成城市竞争力的诸要素和环节中对城市竞争力提升贡献最大、最关键的环节和

要素。政府管理在城市管理、社会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本身是城市竞争中的管理力、制度力、秩序力、文化力的集合,也是区域、领域开放与创新的积极推动力量。我们认为,政府管理的核心是机关建设,机关建设的核心是提高绩效。抓机关建设,提高政府绩效,就是抓城市核心竞争力。联系党委、政府的实际工作,我们还认为,政府管理作为构成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主要包括政府及其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水平、法制环境、人才素质、全社会的开放意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多年来,青岛市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目标绩效管理推动了城市管理创新,以“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为机关建设新目标,以提高政府绩效为导向,从战略上构建起了持续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框架体系。

二、目标绩效管理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举措

实行城市目标绩效管理,是促进城市竞争力整体提升的重要途径。上个世纪后半叶,经济、科技全球化、一体化发展和城市间竞争加剧的形势,对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政府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城市目标绩效管理应运而生。

城市目标绩效管理是以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为整体管理对象,以促进城市协调、稳定、持续地发展为目标,针对城市发展现状和基础条件,依据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制订的发展战略以及城市特定时期的发展需求,提出全市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进而组织各部门、各行业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使预期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综合绩效型管理方式。城市目标绩效管理借鉴吸纳了新公共管理的有益理论成果,并进行了新的实践概括,与新公共管理在价值理念、运作机制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强调政府服务应以社会和公众的需求为导向;重视政府的产出、结果、效率和质量;主张放松行政规制,强调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测量和评估;广泛采用企业中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等管理方式。城市目标绩效管理的经济学意义在于,它可以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收益最大化。它不仅可以优化政府目标,为城

市竞争力的最大化提供前提,而且可以强化激励约束作用,产生创业和创新动力。另外,它还可以发挥组织调节作用,协同各竞争要素,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用。

对青岛而言,要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全市上下必须树立起抢抓机遇、奋力赶超的意识,以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机制全力推进绩效管理,建立起施政成本低、管理绩效高、服务品质优的机关治理范式,把《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立的各项任务目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分工领导和责任单位,纳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从具体环节入手,有步骤地抓好工作落实,全面推进青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三、“青岛模式”:目标绩效管理的特色与创新

目前,除青岛市外,全国还有南京、武汉、成都、苏州等200多个城市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并探索建立了具有各自城市特色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机制。近年来,青岛市将目标管理与督查工作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立规范完善、可操作性强的目标责任体系,强化督查和日常监控,实行以实绩考核为核心、量化细化、科学公正的考核制度;以目标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强化对干部的激励约束,逐步建立起以“领导责任与利益制衡机制,全方位目标管理机制、常规监控与考核机制、多层次激励与约束机制”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的推进工作目标落实的新机制。我们认为,这种机制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城市,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创新施政理念、施政方式、施政机制的重要探索,它有利于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能够极大地优化发展环境,从而有效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2002年8月中国城市目标管理研究会第十一次年会在青岛召开,这次会上,青岛市当选为理事长城市,中共中央办公厅领导同志对青岛市的目标绩效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青岛市在城市目标管理方面已经系统地构筑起具有崭新意义的“青岛模式”。《人民日报》

等多家媒体也分别在显要位置介绍了我市推行目标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做法,这是对青岛模式的充分肯定。

“一个城市关键不在今天已有什么,而在于明天会有什么;明天会有什么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必须要“建立创新的目标机制、创新的督查机制、创新的考核机制、创新的激励机制”。青岛市第九次党代会已确定今后五年经济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构筑有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这“三件大事”。由此表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已成为青岛市“强市战略”的重要目标和基本方略。按照这一要求,青岛市委各部委、市政府各部门把快速提升城市竞争力作为头等大事、摆上重要位置,以目标绩效管理为总抓手,突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强力推进重点工作的落实。

结合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借鉴目标绩效管理先进理念和总结前几年目标绩效管理实践经验,在广泛研究论证并吸纳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青岛市委、市政府对整个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体系,从结构到内容,又进行了完善和创新。其主要特点是:

(1)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特色鲜明、富有创新性的目标体系。新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开始注重经济绩效、政治绩效、文化绩效和社会绩效。

(2)体现年终考核、日常监控与社会评估相结合,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考核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突出量化;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突出特色。对市直部门的考核,加入了专家学者、服务对象和公众的评估以及分管市领导和其他领导的评估。

(3)突出了涉及青岛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项目的考核。特别是对三大特色经济、四大工业基地、六大产业集群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关系城市核心竞争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度的大项

目,通过建立督查机制,实施考核,明确责任,加快推进落实。

(4)实行分类考核使考核结果更具可比性。将12个区市调整为三个类别,并对不同区、市组别在考核指标、指标分值和权重的确定上有所侧重,突出不同地区发展方向和全市战略布局要求;市直单位则按职能性质和特点分为党务部门、经济协调与发展综合部门、城市建设管理等不同组别。

(5)考核办和各专业考核部门分工合作,协调联动,配套推进。将所有体现全市经济、社会等发展要求的相关专业考核全部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中,统一规范、协调、推进。

(6)强化激励机制,加大考核结果的使用力度。考核结果与干部考核更紧密挂钩,加大正激励力度,提高奖励幅度,扩大奖励面。坚持激励与惩戒结合,对考核不合格或末三位单位的主要领导实行诫勉,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或末三位的,给予待岗或降职处分,真正实现督事、评绩、考人、查纪“四位一体”。

(7)绩效管理向机关内部延伸,人人体现城市竞争力。各单位结合实际,普遍完善机关内部绩效管理,建立健全工作流程、工作规则和行为规范,突出处室建设,特别是实行考核到处、到人,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评先树优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现实成就与未来之路

实施全方位的目标绩效管理,使青岛各方面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首先是机关的总体面貌发生了明显转变,机关执政理念和能力、学习氛围、办事效率、创新能力、竞争意识、文化素养等方面有了明显转变和提高,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内驱动力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和工作绩效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好时期。其次是开创了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及其他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近几年来,青岛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经济总量和主要指标在同类城市(副省级城市为主)中的位次不断前移,地方财政收入

年均增长20%以上;中俄联合军演拥军保障服务和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等重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许多方面工作也都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各级各部门的施政创新不断开辟了工作新局面。2005年青岛在“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评选中位居榜首,还荣获了“中国品牌之都”、全国“三绿工程”样板城市等美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锲而不舍、艰苦努力的结果,也是与目标绩效管理所起的推动和保证作用分不开的。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目标绩效管理理论和执行力理论的研究与探讨,注意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绩效管理、标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运用平衡计分卡的经验做法,研究、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在目标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促进业务流程再造,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我们还将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推动目标绩效管理工作走向国际化,打造目标绩效管理的知名品牌。

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3篇

七大主体活动 点亮北京国际设计周

2013年,围绕“设计之都,智慧城市”的主题,通过举办开幕活动、设计大奖、主题展览、设计讲堂、主宾城市、设计之旅及设计消费季七大主体活动,北京国际设计周整合专业及社会资源,推动设计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北京设计市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世界城市建设。

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活动于9月26日16:00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由“设计大奖颁奖”、“设计大奖铭牌镶嵌”、“设计之路”、“设计周项目推介活动”、“展览参观”等形式简约、富有设计特色的内容组成。

设计大奖是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延续性奖项,旨在表彰为国家社会进步、文化发展、产业促进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设计机构、人物和作品,以推动中国设计教育、设计传播、设计消费、设计产业的发展,展示中国设计成果、鼓励行业设计创新、调动设计产业链的积极性,为形成北京设计市场建立风向标。

“智慧城市2013”国际设计展于 2013 年9月28日至10月13日举办,以设计为引领,信息化为载体,为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解决方案,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展览纵览全球智慧城市最新动态,探究设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国际设计周讲堂以“智慧点亮城市”为主题,以智慧、城市与人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围绕智慧城市建设、设计之都建设和设计人才成长三个话题展开。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全球最前沿的思想、观念和经验。

2013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的主宾城市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以“设计去荷兰”主题,本届主宾城市为北京国际设计周带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包括9月27日在751时尚设计广场大罐举办的官方启动仪式及“展望2050——中荷合作城市规划研究”系列研讨等。

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活动项目共收到来自意大利、荷兰、美国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17个国家及地区的200多个参展项目。活动项目在世纪坛、751、大栅栏、草场地等核心场地,以及歌华大厦、中央美术学院、今日美术馆等主要展区在内的全市百余个站点举办。通过引入优质设计活动、吸引国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资源、面向公众进行设计普及教育,设计之旅将拉动设计终端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方式和优秀设计商品的追求,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将举办中国首个以推动设计消费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消费活动——“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消费季”。

让设计成为创造需求、引导消费的着力点

与往届设计周相比,本届设计周强调“设计市场”的培育,通过整合国内外专业及社会资源,在设计交易和设计消费的内容和形式上尝试更多创新,让设计成为创造需求、引导消费的着力点。

市场拉动:今年设计周首次推出“设计消费”概念,同时作为首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消费季举办涵盖家居、汽车、地产三大设计支柱行业的行业设计消费季,以及国贸、蓝色港湾、当代MOMA、颐堤港、金宝街等多个商圈的商圈设计消费季。通过切实的让利优惠措施,调动广大消费者参与设计体验和购买优良设计商品的积极性,以终端消费促前端设计,让设计为新型消费带来活力,使优秀设计进一步获得资金、市场和消费者的支持,力争促成设计交易额突破60亿元,逐步形成设计消费的社会意识,让“设计消费、消费设计”成为当代生活新趋势。

旅游提升:设计之旅和主宾城市汇聚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项设计展览及相关活动,涉及家居、建筑、汽车、时尚、珠宝首饰、现代手工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多个领域。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北京十一黄金周旅游提供了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内容,通过丰富的设计文化体验活动,形成北京设计旅游线路,让市民和游客充分感受时尚北京、设计北京的文化魅力,进一步促进北京文化旅游和消费层次的提升,活跃首都假日经济。不仅进一步塑造了设计周“国庆·北京看设计”的品牌,也为探索以设计提升旅游业发展品质的新模式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产业引领:作为设计周的学术高地,本届设计周设计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产业领袖和政府管理者,围绕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设计之都和培育设计人才的话题,分享前沿的思想、观念和经验,旨在打破专业壁垒,开展跨界互动,激发创新活力,为推动设计产业与城市建设的融合,促进城市和谐发展搭建国际对话及交流的平台。

今年设计周的主题展览“智慧城市国际设计展”与住建部在全国试点集约、低碳、生态、智慧的新型城镇发展战略紧密结合,通过展示来自10个国家的近60个参展作品,为全国百余个试点智慧城镇建设提供从内容、产品到管理体系的探索与示范,突显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城市数字设计管理系统,突破传统经济和城市发展模式的瓶颈,使“智慧城市”大设计在扩大内需、吸引资金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方面为中国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4篇

1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识别要素

城市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所独具的、使其能在某一领域中获得领先优势的关键性能力。它不仅包括城市所拥有的禀赋和资源, 更是能将城市的独特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组知识、技术和政策的有机复合体。一般说来, 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 (X1) 、稀缺性 (X2) 、不可复制性 (X3) 、积累性 (X4) 、延展性 (X5) 、协调性 (X6) 、整合性 (X7) 、聚集性 (X8) 和动态性 (X9) 等九个主要特征。

然而, 很多城市往往倾向于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这种发展方式容易复制且在短期内会产生一定效果, 但从长远来看是无效的, 结果可能导致各个城市的无序建设和恶性竞争。因此, 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差异化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依此, 可将前述九个特征归纳为三个识别要素 (见表1) 。其中, “独特性”和“整合性”分析是立足于历史累积的、已经形成的核心能力, 属于静态识别;“动态性”分析是立足于未来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所带来的机遇, 属于动态识别。

2 长沙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识别过程

2.1 现有核心竞争力的静态识别:“独特性”和“整合性”分析

在对城市竞争力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要素“独特性”和“整合性”的评价权重, 然后通过二维决策矩阵识别其核心程度, 由此确定长沙目前已经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1) 确定城市竞争力各项要素的评价权重。

首先, 通过两两比较构建“独特性”和“整合性”的判断矩阵:Y= (sij) n×n, 其中:n为评价要素的个数。然后, 对等式YW=λmax (Y) W进行归一化处理, 计算出Y的最大特征值λmax (Y) 以及相应的W= (w1、w2…wn) T。最后, 利用λmax (Y) 求:CR (Y) = (λmax (Y) -n) /[ (n-1) RI], 其中: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若CR (Y) ≤0.1, 则称判断矩阵Y通过一致性检验, 并由此确定各项要素的评价权重, 即:W= (w1、w2…wn) T。

(2) 构建识别核心竞争力的二维决策矩阵。

构建识别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整合性”决策矩阵 (见图1) , 并依据以下准则对竞争力要素的核心程度进行判定。

准则Ⅰ:落在A区域中的竞争力要素为现有的核心竞争力。根据理想排序法理论 (TOPSIS) , 在多目标决策分析中, 若评价对象最远离最劣解同时又最靠近最优解, 为最好;否则, 为最差。

准则II:落在B区域中的竞争力要素为潜在的核心竞争力。该区域的竞争力要素具有较高的独特性, 如果其整合性较高且存在较大上升空间时, 就可判定为潜在的核心竞争力, 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3) 长沙现有核心竞争力的识别结果。

从《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2011年) 》中选取我国东中部12个省会城市 (包括广州、杭州、南京、武汉、济南、合肥、福州、郑州、石家庄、南昌、太原和长沙) 进行城市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由此得出长沙城市竞争力要素的排名情况 (括号内数字为排名) :Z1人才竞争力 (9) 、Z2资本竞争力 (7) 、Z3科技竞争力 (7) 、Z4结构竞争力 (11) 、Z5基础设施竞争力 (5) 、Z6综合区位竞争力 (6) 、Z7环境竞争力 (3) 、Z8文化竞争力 (9) 、Z9制度竞争力 (4) 、Z10政府管理竞争力 (3) 、Z11企业管理竞争力 (3) 和Z12开放竞争力 (7) 。

由此可见, 与东部发达省会城市相比, 长沙在环境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和企业管理竞争力上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项指标在东中部12个省会城市中都排名第三;其次, 长沙的制度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在排名中分别为第四名和第五名, 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但是, 这些竞争力要素是否已经成为长沙的核心竞争力, 仍需从识别要素出发进一步判断其核心程度。

首先, 由专家根据9级标度法对长沙城市竞争力的各项要素进行打分 (过程略) ;然后, 对同一级要素进行两两比较, 确定其相对重要性, 分别得出“独特性”判断矩阵Y1和“整合性”判断矩阵Y2;由Y1计算出“独特性”因素权重W1= (0.317 0.085 0.097 0.322 0.189) T, CI=0.015, CR (Y1) =0.011<0.1, 通过一致性检验;由Y2计算出“整合性”因素权重W2= (0.547 0.243 0.214) T, CI=0.008, CR (Y2) =0.017<0.1, 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 对长沙城市竞争力要素的属性取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利用计算所得的因素权重W1和W2, 得出各项要素“独特性”和“整合性”的评价结果 (见表2) 。

undefined

根据表2的评价结果构建长沙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整合性”决策矩阵, 由判断准则可知:环境竞争力 (Z7) 、政府管理竞争力 (Z10) 和企业管理竞争力 (Z11) 为现有的核心竞争力要素, 应设法保持并提升其优势地位;基础设施竞争力 (Z5) 和制度竞争力 (Z9) 为潜在的核心竞争力要素, 是未来培育的重点方向。

2.2 潜在核心竞争力的动态识别:动态性分析

根据长沙城市竞争力要素“独特性”和“整合性”的属性取值以及相应的决策矩阵, 可以初步确定长沙现有的和潜在的城市核心竞争力。考虑到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 下面将立足于长沙未来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分析, 以基础设施竞争力为例, 对长沙潜在的核心竞争力要素进行动态识别。

(1) 铁路。

武广客运专线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通行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客运专线, 已于2009年正式运行, 全程平均时速达360公里, 而长沙正处在这条大动脉的中心位置。长沙至杭州客运专线横贯浙、赣、湘三省, 该线路将主要承担华东地区与中南、西南地区之间的中长距离客运重任。

(2) 公路。

截至2011年, 长沙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300多公里, 从长沙到其它市州中心城市均可实现4小时内到达。高级、次高级路面公路突破10000公里, 占公路通车里程的70%以上。同时, 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也大大提高, 行政村通车率达到100%。

(3) 航运。

2011年,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共保障各类飞机起降9万多架次, 共完成旅客吞吐量800多万人次, 机场出入境人数已突破60万人次大关, 目前已成为中部地区吞吐量最大的空港之一。随着中部地区与外界交往的日益密切, 扩建后的黄花国际机场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航空枢纽。

(4) 水运。

长沙港口生产已使用岸线15164米, 霞凝港已经成为我国内河一流的现代化港口, 拥有13个千吨级泊位, 年均货流量1900万吨, 由湘江经长江直通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港。基本具备运输管理、装卸存储、多式联运、中转换装、国际货运、通关商检和信息服务7大功能, 成为辐射湖南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内河港口枢纽。

(5) 城市轨道交通。

长沙的地铁建设由4条地铁线构成“网格+放射状”的线网构架。其中, 将于2013年通车的首条地铁2号线与武广高铁无缝对接, 基本实现省际旅客出行的“零换乘”。

长沙是连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东西部地区的纽带, 承受着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和川渝四大都市圈的交互影响。随着黄花机场扩建、国内最大内河港口和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武广高铁和杭长高铁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推进、城市骨干路网的全面构筑等, 长沙的基础设施竞争力优势将进一步凸现, 应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发展的重点。

3 长沙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历史数据验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关于长沙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识别结果, 利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相关数据, 对长沙城市竞争力要素在全国56个重要城市中的排名变化进行趋势分析 (见表3) 。

注:①数据来源来源于《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2003年、2011年) 》, 倪鹏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②“↑ (↓) ”表示上升 (下降) 10个名次以下, “↑↑ (↓↓) ”表示上升 (下降) 10-20个名次, “↑↑↑ (↓↓↓) ”表示上升 (下降) 20个名次以上。

与2002年相比, 2010年长沙的结构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综合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这六项竞争力要素变化较大。其中, 处于上升态势的有:基础设施竞争力 (上升了20个名次) , 环境竞争力 (上升了12个名次) , 政府管理竞争力 (上升了27个名次) , 开放竞争力 (上升了10个名次) ;处于下降态势的有:结构竞争力和综合区位竞争力, 分别下降了17和14个名次。

由此可见, 近几年来长沙城市竞争力的整体实力正处于稳步上升通道, 排名上升幅度较大的竞争力要素在未来都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平台, 将环境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确定为长沙现有的和潜在的核心竞争力予以进一步的培育和强化, 完全符合长沙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2011年) [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2]迈克尔·波特著 (陈小悦译) .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5.

[3]王建军, 刁新军, 杨德礼.城市核心竞争力识别系统分析模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8, (5) :451-455.

定位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寻找文化核心 第5篇

一个企业,有很多因素可以促成其成功,有些因素带有偶然、幸运或者冒险的色彩。但企业成功后如何持续地保持并放大成功,却不是总那么幸运。“1997年壳牌石油公司的一项调查发现,1983年初名列财富杂志‘500强’排行榜的公司,有三分之一已经销声匿迹。也即大型企业平均寿险不到四十年,约为人类寿命的一半”。

一般来说,企业能否持续地发展,取决于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1997年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等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全球67%的公司是基于核心竞争力来推动竞争优势的,到201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85%。

那么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别人所不具备的或者一时具备不了的独特的优势和能力,是企业的价值核心,是贯穿于组织中的DNA。核心竞争力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包括产品、技术、知识、外部资源获取等能力,软件的包括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等文化核心。

软件部分是支撑并整合硬件部分使其更具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根植于企业良好的企业文化,即企业治理各方面都对核心竞争能力起到推动和发展作用。

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基础也最具魅力的部分,所以定位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寻找文化核心。

1、核心价值观:

某种解决问题的价值观念可以持续而有效的解决组织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道理就会成为组织的共识,继而成为理所当然的道理,我们称之为核心价值观,或者叫核心理念。这种核心信念,有很强的稳固性和持续性,这种持续的稳固可以使组织在统一的基本判信念下协调运行,在同行业解决同样的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时候凸显独特的企业个性和竞争优势。同样,也可能因为组织在为适应外部环境而调整组织核心理念的时候碰到很大的阻力。

红蜻蜓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是钱金波领导的,绿草地营销网络也是钱金波倡导的,出发点是“拉近市场与文化的距离”,很多人开始并不是很赞同,因为花这样的钱还不如直接多跑跑市场更好些,但是治理实践证实了钱金波是正确的,而且这个距离越接近,企业的绩效越好,发展越快,这样就会使很多人认为“从距离中寻求接近”是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基本道理,“红蜻蜓核心理念是红蜻蜓人对企业经营治理和生存发展的根本观点的总结。他反映了红蜻蜓人用自己的经营实践来寻找企业发展普遍规律、以哲学思想来指导企业经营的可贵品质,他始终是企业一切观念的理论基础”。2003新版的红蜻蜓文化手册更是把这个核心理念的“理论基础”运用到企业治理的各个方面。

在另外一家企业,服从和执行被基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组织结构就是权威的象征,一些新员工假如有不遵守规则的意图,总是被同事所规劝“出了事别怪我没告诉你规矩”,最后同化到整体文化中来。这样的步调一致,保证了企业的令行禁止和治理的顺畅,尽管有时候因为太注重程序化和规则化,延缓了解决一些例外事件的节奏,甚至出现职能部门壁垒森严的现象,但持续提高的经营业绩验证了这样天理般的信念凡事必须有规则,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目前这个企业也想变革这个文化核心,实施更广泛的民主治理方式。比如让基层员工展开治理讨论而不让中层以上治理者参与,讨论的结果直接送到总经理和董事长手里。但是这种变革带来的直接反应是:治理团队的焦虑不安和消极防御。他们预感企业是不是在发生什么不利于自己的变化,迷惑董事长为什么不按照治理级别来传达变革的意图,为什么会越过我们直接到员工?治理队伍的自信心和工作激情受到打击,反而更加谨小慎微、言听计从,规则信念反而更加坚定,尽管企业的意图并不是这样。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核心价值观成为核心竞争力,是基于历史、现状和未来环境需求的,而基于历史和现状的价值取向轻易顺理成章,所以为适应环境需求而变革文化核心是必须的也是困难的。很多企业进行组织、战略、流程、治理技术等变革效果不佳甚至半途而废,原因就在于没有同步顺应地解析、定位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在顺应的同时调整或者变革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2、使命使命也是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维度。使命定义了企业存在的意义,“它是企业进行所有活动的根本的原因”。每一个组织都必须对自己的生存意义进行清楚的诠释,而围绕组织生存意义的课题,就包含了与组织生存密切的相关者:投资者、治理者和员工、供货商、政府、社区、顾客。如何定位自己的使命,不同企业有不同的选择取向和排序取向,比如联想的“四为”、昊华能源的“提供洁净环保能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沃尔玛的“使平民大众有机会购买富人购买的商品”、红蜻蜓的“创造新生活、回归大自然”都是自己生存意义的清楚界定。

在胜利油田采油研究院,为了增强企业的市场和服务意识,组织使命曾经定位为:为油田提供强有力的采油技术支撑,实现人才与科技共发展,经历了几次修正,最后还是把人才放在了第一位,使命确立为:人才与科技共兴,为油田开发提供强有力的采技术支撑。为什么会是这样?原来,是企业的几乎看作真理的“人才为本”的基本信条决定了企业对自己使命的认知。

3、愿景与使命是递进的关系,或者说愿景是组织肩负使命而趋向的未来图景,是组织个性倾向性的表现维度。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对企业未来的希冀的景象,它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使这种感觉遍布到整个组织的活动中,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愿景基本有三个要素:大家愿意看到的、大家愿意为之努力的、通过努力可以一步步接近的。谈到的“胆大包天的目标”就是对愿景的论述。

愿景之所以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愿景源自企业领导和领导团队的必胜的信心和神圣的使命感,信心和责任共享本身就是组织突破藩篱,永续成功的必要条件。

当组织行为出现迷惑或者冲突时,明晰愿景可以使组织成员主动调整自己,抑制冲突。尤其是跨文化治理,树立共同的理想可以使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成员走到一起,“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的走到一起来了”。

企业愿景假如在领导者和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就会产生新的愿景,激发新的组织愿望和动力。13年前,比尔盖茨就确立了一个在当时近乎疯狂的愿景:让电脑走进每个家庭和每个办公桌。2002年,他与适地夫巴尔默觉得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开始构思新的愿景:无论何时何地还是何种装置,用我们强大软件赋予你无穷的力量。

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清楚地阐述了企业的三个最基本、最核心也是企业一生面对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将生存到什么状态?我们如何生存?或者简单的描绘成: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走。三个问题统领着也支撑着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企业品牌等企业经营治理的方向,使其被赋予独特的价值,彰显个性魅力。

企业的核心价值的硬件部分,基本上说的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如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就硬性部分而言,一般的,核心产品生产能力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主干;其余较细的枝干则是基于核心产品附带的外观识别、品牌特征等;提供养分、生命力及稳定力的根基部分,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核心资源包括所获取的技术、知识、外部资源以及相关能力。诸多能力中,总有一个或者几个的整合是你的核心能力。在你说到“这些年来我们就靠它吃饭了”这句话的时候,你已经接近自己的独特能力了!当你说到“提高它,我们能吃到更好的饭,更长的饭”,那基本上可以定位你核心竞争的“硬家伙”了!

独特的、难以被人模拟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是核心竞争“硬家伙”里很具代表性的。核心技术支持核心产品,两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闻名的企业大多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比如索尼公司的微型化电子技术、JVC公司的视频机电一体化技术、NEC公司的数字集成技术等。核心技术是这些公司发展壮大并成名的关键,也是它们在市场竞争中能独占鳌头的关键。不管是“软文化”还是“硬家伙”,都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这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所在。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众多的企业不可避免的被推向全球市场,而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不断的推陈出新,加快了企业竞争变化的速度和复杂程度。在高速运转、机遇和风险共存的竞争社会中,企业只有充分的熟悉并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持续地提高核心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才能有效把握自己的命运,在竞争中求得自己的“势力范围”。

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6篇

一、“学校核心竞争力”将学校发展引入误区

“核心竞争力”一词源于企业管理领域,最早是由哈佛大学的C.K.普拉海拉德(Prahalad)和G.海默(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提出的。企业作为一种营利性经济组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增强企业“利润创造”的能力,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可以说,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引入“核心竞争力”,将教育作为一种功利化的产业,倡导学校间互相竞争,却是对教育本质的扭曲和异化,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谬误。

1.理论层面:教育本质与教育价值的误读

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教育的本质必然涉及人的本质。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文化作用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传承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1]教育应以人为本,要根据人的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倡导学校竞争力,使得学校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学校之间成绩的排名比较上。而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学校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这不仅违背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而且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人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础教育的价值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2]教育是国家意志的反映,是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从这一角度来说,基础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与普惠性的事业,不存在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相互竞争。因此,在基础教育领域引入“学校核心竞争力”仅仅将眼光集中在学校,而忽视了教育是一项整体的事业,这无疑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误区。

2.实践层面: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发展机制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发展机制都是将学校的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的,各个学校基本采用封闭式发展,学校间缺乏真诚的交流与合作,即使有相应的沟通交流也多数局限于学校间的参观与听课。另一方面,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现行的教育政策将优质教育资源更多地倾向于优质学校,这也就产生了“马太效应”,使好的学校更好,差的学校更差。而整个社会包括政府部门,对学校发展的评价,办学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基本上都是以成绩为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形下,提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必然涉及三个问题:首先,和谁竞争?和兄弟学校?兄弟区县?兄弟省市?其次,竞争什么?是分数高低?是硬件豪华?是名次前后?最后,怎么竞争?抢生源甚至买生源?挖名师乃至炮制名师?甚至弄虚作假,以邻为壑?学校的这种狭隘的恶性竞争,不仅严重影响了教育的质量,阻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直接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其严重后果是导致教育的异化,学校的变质。可以说“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倡违背了教育的应有之意,也体现了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发展机制的缺失。

3.社会层面:浮躁的社会风气与功利化教育倾向的影响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浮躁的社会风气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弊病。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希望付出极少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短期功利目标。这种风气也蔓延到教育界,人们全然不顾教育发展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于是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形式塑造出一批速成的名校、名师、名教育家等等,在教育领域也力求投入少见效快。透视浮躁现象的背后是浮浅,理论的浮浅,思想的浮浅,还有人格的浮浅。教育界的浮躁直接导致了教育的功利化,使得人们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学业成绩,重视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就导致对教育本质的扭曲和异化。基于这样的环境,提出要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将学校和企业视为一致,过分强调学校显性成果与分数,而不注重学生的培养过程,这势必会损害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致教育的扭曲和异化。

二、“学校核心发展力”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

学校核心发展力体现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学校教育内涵发展,改变了在学校核心竞争力下学校将“教育退化为教学,把教学退化为传授知识,把传授知识退化为追求考分,以考分高低判断学生的优劣,决定学生的前途命运。把大教育变成了小教育,把全面发展教育变成单一的智育”的狭隘的教育理念,因此,要还原教育本质,做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树立“大教育”观念[3]。

1.学校核心发展力的内涵

学校核心发展力是学校办学主体在深刻领悟教育本质和正确判断教育价值的基础上,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对促进学校发展的各种力量进行优化整合所形成的一种旨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向上的力量。学校核心发展力的实质就是提升学校内涵,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培养一代新人。

学校核心发展力的内涵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学校管理层面表现为科学的决策力和有效的领导力

学校核心发展力是学校各种力量的整合力。因此,学校管理者在作出决策时,要统筹全局,全面考虑,保证学校发展方向正确。学校管理者是学校发展的领导者。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沟通协调、有效领导整合学校的各种力量,使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2)在学校教师层面表现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专业素养

学校核心发展力是学校发展的新鲜活力。它倡导教师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要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培养深厚的专业素养。

(3)在课程与教学层面表现为持续的课程开发力和有效的教学执行力

学校核心发展力是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力。课程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不断地开发出适应本校发展的个性化校本课程。再好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都需要付诸实践才能变成现实,因此,学校核心发展力在教学层面表现为教师严谨有效的教学执行力。

2.学校核心发展力的价值

“学校核心发展力”的提出,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核心教育理念,有效地落实了科学教育发展观,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彰显教育社会责任感,实现教育历史使命

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发展培养合格公民和优秀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学校作为教育发展的载体,是建立和健全公民人格的重要场所,是社会建设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学校倡导“核心发展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一种良性的内涵式发展。“学校核心发展力”将学校教育视为一项全局性的社会事业,而不是将学校发展狭隘化为学校的个体行为,甚至将其视为学校之间的排挤争斗。可以说,倡导学校核心发展力,是站在了国家与民族长远发展的历史高度上,彰显了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实现教育的历史使命。

(2)体现教育本质诉求,顺应教育发展规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核心发展力的提出有力地回应了这一主题,它将学校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上来。在学校核心发展力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重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人”,而不是只会考试获得高分的“工具人”。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应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展教育活动。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学校核心发展力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要求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重视人,尊重人,培养人,铸就人,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体现教育的本质诉求。

(3)强化学校共同发展,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学校核心竞争力口号的影响下,学校发展变得十分狭隘,同类学校之间处于一种紧张的竞争关系中,学校发展是学校内部的私事,学校之间缺乏真诚的合作,更谈不上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学校核心发展力”是一种积极的学校发展观,改变了过去封闭孤立的办学体制,倡导开放联合办学,注重学校之间共同发展。在构建“学校核心发展力”的要求下,在一定的区域内,各种类型的学校建立起一种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新型教育发展模式,实现区域内各种类型教育资源的沟通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4]。学校协同发展是一项双赢的举措,它不仅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缩小了校际差距,有助于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3.学校核心发展力的提高途径

“学校核心发展力”这一办学理念的提出,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教育改革的新视角。学校核心发展力的提高主要应该抓住以下三点。

(1)夯实教育理论是学校核心发展力提高的基础

教育理论是人们长期以来对教育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理论的高度决定视野的广度,也决定着行动的力度,尤其是对教育基本原理的认识,教育哲学的思考,教育客观规律的认识等等。学校核心发展力涉及学校管理者的决策力与领导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力、学校的课程开发力与教学执行力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都要有教育理论的依据,同时也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夯实教育理论基础有效地保障了学校核心发展力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积淀,学校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谈不上学校核心发展力的提高了。因此,学校核心发展力要提高,夯实教育理论是基础。

(2)理解政策内涵是学校核心发展力提高的保障

教育政策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关于教育事务的行动准则。教育政策是学校发展的行动指南,它规定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因此,学校办学主体要提高学校核心发展力就必须深入理解教育政策的内涵,把握教育政策的精髓,明确和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使学校的各种力量的发展纳入正确轨道。另外,教育政策也为学校发展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提供了必需的政策性支持,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各项发展的可能性。总之,深刻理解教育政策的内涵能够为学校核心发展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引导与帮助。

(3)强化实践操作是学校核心发展力提高的关键

费希特曾经说过:“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学校核心发展力要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最终要落实到日常的管理与教学中去。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夯实理论基础,深刻理解教育政策内涵,并将理论的指导和政策的要求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可操作性的具体程序。从管理学看,目标是前提,程序是阶梯,科学的可操作可控制程序是达到目标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校长应把管理的理论编制成管理程序,教师应把教学的理论编制成教学程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教学的目标。科学的实践程序能够使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保证学校目标的实现。可以说,学习管理程序的编制和教学程序的编制是校长管理和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求,也是学校领导力和指引力高低的关键,同样也是学校核心发展力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刘智运,胡德海.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2] 谢维和.简论基础教育的价值和学校的责任.教育研究,1997(5).

[3] 杨德广.要树立“大教育”观和科学发展观.中国教育报,2011—02—10(4).

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7篇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 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化趋势日益凸现出来, 经济全球化在推动以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区域化的同时, 也加速了城市之间的竞争。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央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利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与之相反, 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在很多领域逐渐掌握了主动权, 其作为一个竞争主体的地位日益得到强化;另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使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使全世界的城市都纳入了全球生产链, 要想在更大的空间获得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并为城市产业发展拓展更大的市场, 必须加快城市的全球化过程。因此, 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应对经济全球化, 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研究城市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由于区域间、城市间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不同发展区域、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进行竞争力研究, 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不同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 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和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从而缩小城市间的发展差距, 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有助于社会稳定。

2 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数据来源及处理

2.1 研究方法

城市竞争力的评定是综合性评价, 本研究选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 通过提取主成分对城市竞争力进行测定与比较, 反映城市竞争力水平, 并对评价结果做出解释。

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研究中, 要注意城市竞争力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指标体系将会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充实、修改和完善。从理论的角度上看, 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的选择是越全面越好,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会受到定量研究方法和数据本身的限制, 所以只能有针对性的筛选, 在选择的过程中以城市经济为核心, 包括政府、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科技实力等多方面的, 从城市的发展的角度来看, 城市的发展要有预定的规划目标, 为了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就要体现这一点, 就不仅需要一些总量指标、人均指标、比例指标, 还需要能代表长远发展潜力的指标 (如表1) 。

城市竞争力是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方面能力的集中体现, 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全面进步及其对外的影响能力。因此, 在充分阅读各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安徽省的区域特色, 结合系统性、可操作性、目的性、可比性、潜能性的指标选择原则, 将城市竞争力分为评价目标、评价领域、评价指标三个方面, 评价目标即我们研究的目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评价领域是包括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政府作用、基础设施、科技实力、对外开放六个方面, 每个领域包括若干个具体的解释指标, 以此来组成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这些指标都是客观性指标, 数据的获得具有客观的、可靠、真实性, 虽然有些指标例如政府制度、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因素在城市竞争力意义很重要, 但考虑到数据的采集的难度大, 以及不可避免的主观性, 所以没有列在评价指标的体系中, 最终确定总共有29个指标。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来自于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 其中大部分数据均可以直接获得, 小部分数据, 像X7、X8、X16、X17等则可以利用总量数据除以人口即可得到。

3 实证分析

本研究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利用spss的描述性分析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spss提供了很方便的数据标准化方法———Z标准化方法。即每一变量值与其平均值之差除以该变量的标准差。无量纲化后各变量的平均值为0, 标准差为1, 从而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 接下来再进行因子分析。

3.1 可靠性检验与KMO检验

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适合做因子分析, 在因子分析之前, 要先进行可靠性检验和KMO检验, 以判断是否合适进行因子分析。

3.1.1 可靠性检验

在spss中利用可靠性分析对数据进行Cronbach’s Alpha检验, 结果见表2。

Cronbach’s Alpha系数达到了0.9以上说明本研究的数据是可靠的。

3.1.2 KMO检验

对数据进行KMO检验, 结果见表3。

做因子分析前, 先进行KMO和巴特利球体样本测度, 如表中所示, KMO=0.838, 巴特利球体检验的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 小于0.01, 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 是适宜做因子分析的。

3.2 因子分析具体过程

3.2.1 抽取主因子

通过观察观察因子解释的总方差 (见下表4) 和碎石图 (见下图1) , 特征值大于1的, 且在碎石图的趋势线接近水平之前停止提取因子, 因而一共提出了4 个因子, 即表4 中的成分1、2、3、4, 依次命名为F1, F2, F3, F4。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3.2.2 因子负载

因为由公因子是非观测变量, 很难根据初始因子载荷矩阵确定各个因子的实际含义。所以实践中往往对初始载荷矩阵进行正交变换, 进行因子轴旋转, 使因子载荷的平方按列向0和1 两极转化, 而使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更为突出, 获得一个容易解释公因子的载荷矩阵的目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原始的因子负载和旋转后的因子负载, 具体见表5。

观察旋转后的因子负载可以发现, 经济发展状况的变量对于因子F1的负载最大, 可以命名为“经济发展状况因子”。变量X10、X13、X22对于因子F2的负载最大, 可以命名为“经济结构因子”。而基础设施的变量对于因子F3的负载较高, 可以命名为“经济基础因子”。因子F4则在人均绿地面积和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两个变量负载较高, 可以命名为“人民生活质量因子”。旋转后的因子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见表6。

3.3 计算每个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

通过以上的分析, 可以计算出湖北省12个地级及以上的城市的4个公共因子的得分情况, 具体数据见表7。根据公式F=i=∑1nFi*λi, 其中F表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 Fi表示提取的公因子, 表示对应的第i公共因子的特征值, 这样一来就可以计算出来湖北省12个地级及以上的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 即竞争力得分, 结果用图2表示。

4 结论

武汉的产生竞争力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城市, 这说明了湖北省的城市发展不均衡, 武汉在湖北区域发展的龙头地位长期存在, 因而要发挥武汉市的龙头带动作用, 发挥武汉的经济优势, 实现以点带面的良好发展格局。

黄石市、十堰市和宜昌市作为湖北省的老牌工业城市, 其城市竞争力排在第二个档次的水平, 这些城市应该要发挥自己的区域特色, 抓住武汉城市圈建设, 提高城市竞争力。

其他的8个城市竞争力则排在第三个档次, 说明他们的发展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 要深挖自身的潜力, 抓住国家发展中部的政策优势, 又好又快发展自身。

摘要: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湖北省的12个地级及以上的城市的城市竞争力, 结果发现武汉的城市竞争力独占鳌头, 黄石市、十堰市和宜昌市则处在第二个档次, 其他的城市则在第三个档次。实证结果告诉我们武汉市要发挥自己在湖北省龙头地位, 其他城市则要深挖潜力, 发挥区域特色, 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竞争力排名

参考文献

[1]连玉明等.中国城市蓝皮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3:120-136.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23-40.

[3]倪鹏飞, 刘高军, 宋璇涛.中国城市竞争力聚类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7) :34-39.

[4]倪鹏飞, 赵璧, 魏劭琨.城市竞争力的指数构建与因素分析——基于全球500典型城市样本[J].城市发展研究, 2013, (06) :72-79.

[5]刘荣增, 李蕾蕾.基于AHP的中原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3, (03) :11-17.

[6]王晓鹏, 丁生喜, 曹广超等.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量化模型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8, (03) :493-499.

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8篇

笔者认为, 面对来自央视、卫视的压力, 城市台虽然势单力孤, 但作为土生土长、最熟悉当地“地形”的一支“地方武装”, 也并非不堪一击, 几十年的生息发展证明, 城市台有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存空间, 关键是发现并找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才能应对挑战, 把握命运。

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出

10多年来, 电视媒体已经走过了频道稀缺时代, 国内几乎每一家电视台都实现了频道化, 频道数量急剧膨胀, 甚至一家县级电视台都拥有多个频道, 电视正处在频道竞争的“战国时代”, 观众手握遥控器, 可以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频道之间自由选择。不要说各台之间, “台内 (中央电视台) 各频道之间的收视竞争也已经达到白热化的地步, 绝不比地方台之间逊色。” (1) 作为主流媒体, 电视的事业属性使其一直对民间资本大门紧闭, 但在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生存的大格局下, 直面竞争已经是中国电视媒体不可逃避的选择。

关于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电视媒体在经营和发展中胜过竞争对手的核心资源和能力的总称。它是电视媒体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制胜法宝。具体说, 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硬件资源 (包括媒体的设备、资源、网络覆盖、人才智力等) , 软件资源 (包括媒体的生产制作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影响力、栏目和频道品牌等) , 以及通过对两者的优化整合而使得电视媒体足以应对市场竞争的独特能力。

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内生的, 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 这些资源和能力具有明显的、独特的优势, 而且是竞争对手难以企及和模仿的, 它是多种因素的复杂融合, 只可培育, 不可购买;只可打造, 不可克隆;只可借鉴, 不可移植。

其实不少省级卫视已经先行一步, 在想方设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湖南卫视要做中国最好的娱乐频道, 安徽卫视要以电视剧立台, 浙江卫视紧盯财富、创业, 江西卫视“杂志天下”。在这些目标的背后, 他们都有一整套的实施方案, 其目的就是以此为突破口, 树立品牌, 形成特色, 逐步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城市电视台竞争力现状

规模不大, 资源、资金相对匮乏, 人才缺失, 覆盖受限, 是目前城市电视台普遍面临的制约因素。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表面表现为对观众的竞争, 归根到底表现为对广告利益的竞争, 因为广告收入的多少决定着城市电视台的实力和生命力。据《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 2007年, 我国电视广告收入为519.21亿元, 在这些广告总额中, 城市台虽然仍乐观地保持了与中央台、省级台的三分天下, 但城市台为数众多, 等到分到各台就微乎其微了。电视广告经过连续多年的大幅增长后, 增速第一的桂冠已经让位于网络, 无论是从电视的观众规模还是广告收入都进入了鼎盛期, 电视依赖广告的赢利模式基本上走到了抛物线的顶端。

从政策方面来说, 城市电视台从诞生之日起, 就命运多舛, 资源整合、治散治滥、限播禁放、网络重组……凡有不利政策, 城市台必然首当其冲。从管理体制方面来看, 城市电视台一直被左右不定的政策导向困扰, 刚要求局台合一, 又要强调管办分开, 多年的四级办台又要被资源整合冲击, 就在不停地摇摆中, 城市电视台队伍又不断膨胀, 摊子日益扩张, 步子日渐艰难。

从节目质量来说, 巨大的生产成本制约着城市电视台自办节目数量的扩张和质量的升级, 城市台和城市台之间, 同重量级的对手不存在竞争, 城市台、卫视台、中央台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却要在同一个擂台上交手, 使城市电视台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劣势。《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称, 2007年, 全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6.58%, 同比仅增长0.35%, 电视的收视规模已经接近极限, 城市台、卫视台、中央台, 一个频道收视率的增长就意味着另一个频道收视率的下降, 频道之间收视率的竞争已经进入到肉搏阶段。

城市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城市电视台尽管四面楚歌, 泰山压顶, 笔者仍然坚信城市电视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因为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电视体系的产生基于这样几个理由:一是政治需要, 地方党委政府需要借助电视落实政策, 开展工作;二是经济需要, 市场经济就是信息经济, 信息需要流动, 市场需要引导;三是生产需要, 尤其是广大农村观众需要借助电视了解种养知识, 掌握生产技术;四是文化需要, 地方优秀文化需要传承, 观众需要一个展现才艺的舞台;五是生活需要, 社区群众需要了解水电、天气、交通等信息, 需要也乐于看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在我国农村城市化、城市社区化的今天, 这些需要决定城市台的存在符合我国国情。

虽鞭之长, 不及马腹。以中央台的高精尖, 对于大的宣传战役, 如对于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的报道, 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无人能比, 而哪个社区的水漏了, 哪儿电停了, 哪儿房塌了, 哪儿路堵了, 中央台报道, 既是信息价值的极度夸张, 又是传播资源的极大浪费, 可这些, 当地的老百姓需要了解, 当地的决策者有必要了解, 这就是城市电视台的生存空间和价值。“地方台小而活, 能做的事很多。” (2) 我们不妨从这些能做的事情里面, 来找找城市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本土化、草根化。对于政策、地域、人才等资源都相对弱势的城市台, 其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呢?不少研究者和城市台的经营管理者都将城市台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指向两大方面:本土战略和民生战术。既然无力改变在资源占有、地域局限以及实力积蓄上的先天不足, 最便捷、可行的突破口就是本土化、草根化的竞争策略。

中央台有高屋建瓴的优势, 城市台有城市台因地制宜的优势, 城市台在央视和卫视的轰炸下, 二十多年依然存在, 就是因为城市台一直在“贴着地皮爬行”。城市电视台作为百姓身边的电视台, 有着天生的亲近感, 百姓有了高兴事, 希望有人分享, 有了烦心事, 需要有人倾诉, 家中有了灾、有了难、有了过不去的槛儿, 需要有人帮助, 地缘优势和这些信息资源的社区性特点, 使城市电视台迅速成为电视媒体本土化草根化的集中体现———民生新闻最适合生长的土壤。

做突发事件第一现场的记录者。突发事件因其意义重大, 影响广泛, 关注度高, 蕴涵着极高的新闻价值, 因此对于媒体来说, 每一次突发事件都是媒体提升自身影响力的突破口。

多媒体的竞争, 受众的信息需求已将新闻的时效性从原来的以天、小时为单位提高到以分、秒为单位。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我在现场”的直播传播, 必须成为城市电视台信息传播的快速通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直播报道, 城市电视台在快捷性、灵活性和组织、实施方面均有央视、卫视无法比拟的优势, 直、快、大、多、常的直播报道, 不仅是电视媒体的共同优势, 也是城市台对抗上级强势台的有效手段, 更让同级其他媒体望尘莫及。

互动。电视媒体的互动已经由最初的观众来信、来电, 变成了多形式、立体化、全方位的过程参与。观众已经不单单是坐在电视机前被动地观看, 而是深度介入电视节目的生产过程, 观众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过程和环节, 真正拥有了对节目的话语权。

互动的出现, 是多种原因催生的, 一是电视媒体应对网络挑战的需要;二是技术手段的支撑;三是观众收视的需要;四是收视竞争的需要;五是民主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互动是媒体近年来摸索出来的贯彻“三贴近”原则最有效的途径, 也成为注意力经济屡试不爽的法宝。从本质上说, 互动是媒体把本属于人民的话语权交给民众, 是把政府、媒体、民众之间的单向传播变成了真正的双向传播, 把信息自上而下的单向流动, 变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环流。

互动的实现形式多种多样, 包括对新闻事件的评议;对突发事件的报料;对政策法律的咨询;对执法行政的质疑;特长才艺的展示;对赛事参与者的评判等。随着技术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来信、来电、来访之外, 声讯电话、手机短信、卫星连线、互联网络等技术手段都成了电视实现远距离以至跨境参与互动的渠道和方式。

互动还应该包括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数字电视与网络的诞生, 改变了电视媒体信息时间性分布的属性, 为电视媒体的互动打开了又一扇新的大门, 为实现电视媒体互动形式质的飞跃和升华提供了无限可能。

互动并不是城市电视台独有的形式, 只是城市电视台在这方面有着更多的优势和便利, 城市电视台的互动成本更低, 对收视的提升作用更明显, 互动参与的门槛更低, 结论的反馈更快捷。

做地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不少城市电视台已经意识到地域文化对提升核心竞争力所蕴涵的价值, 开始着力挖掘这些地域文化, 在地域文化上大做文章。商丘电视台地处河南省东部, 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从最早作为先商都城, 以后历朝历代都在这里留下丰富的历史遗存, 近十年来, 当地政府从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出发, 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发掘和整理, 提出了“商文化、汉文化、孔祖文化、木兰文化、庄子文化、火文化”六大文化, 并先后举办了四届木兰文化节、一届国际华商文化节。

河南安阳有殷墟文化;河南洛阳为九朝古都, 每年一次的洛阳花会已经举办了26届, 这些都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 也是城市电视台得天独厚的文化滋养。

提升覆盖。没有覆盖就没有收视。中央台和省级卫视凭借其超强的实力和政策支持, 实现了立足全国、面向全球的覆盖格局, 对城市电视台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 对大多数城市电视台来说, 上星目前还遥不可及, 要想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更高的收益, 只有靠“精耕细作、间作套种、提高单产”的办法, 覆盖区域限制了城市电视台的传播效果, 却让其有时间和精力做到区域内信号的无缝覆盖。

“上帝关上一扇窗户, 总会打开另一扇窗户。”上星无望, 网络电视的兴起却为城市电视台解决远程覆盖打开了一扇窗户, 在网络这个平台上, 城市电视台完全可以和卫视平起平坐。通过PPlive已经可以收看到100多个电视频道。只要网络畅通, 身处异地的观众照样可以收看到来自家乡城市台的视频新闻。

眼下, 无线数字电视方兴未艾, 各城市台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带来业界的一次重新洗牌, 无线数字技术的应用对城市台来说机会大于挑战, 无线数字除了在解决城市台的信号覆盖方面潜力巨大外, 说不定还将给城市电视台开辟除广告之外的第二条生命通道。

有生存, 就有竞争, 有挤压, 就有拓展。城市电视台即便没有央视和卫视的挤压, 也要面临来自同级其他媒体的竞争。竞争和动态的平衡才是自然界生存的常态。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核心竞争力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是阶段性的、不是永久性的, 奢望拥有了某项核心竞争力后便一劳永逸, 从此高枕无忧, 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 核心竞争力的开发应该是参与竞争者一直努力和追求的行为, 是媒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9篇

“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ence) 的概念来自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最早见于普拉哈拉德 (Prahalad) 和哈默 (Hamel) 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 该文指出核心竞争力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 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系统, 它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这种能力能很好地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 核心竞争力还必须是企业所特有的, 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 这种难以模仿的能力能为企业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

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有研究者指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其制度体系、学科体系和文化体系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能力, 大学核心竞争力作为使大学在某一领域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 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好的稳定性, 具有使大学的一个或多个学科达到一流水平的能力, 使大学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竞争对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难以超越。

但是本文认为, 大学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不同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大学的竞争力来自学术, 因为大学是以知识为媒介的社会性组织, 大学发挥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是以知识为媒介的, 而“学术是与知识相联系的概念, 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真谛的探求与认识, 它既是知识活动的过程, 也是知识活动的结果, 是人的本质特征的一种表现, 反映了人类探求和掌握未知世界的追求与需要, 是人类特有的问题”。大学作为一个机体, 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维持着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而形成这种代谢功能的基础则是学术, 大学作为社会组织其生存与发展有赖于同社会的交换, 交换的基础也是学术, 所以说学术竞争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一所大学的实力也最终体现在学术竞争力上。

根据大学的学术本质这一特点, 本文把大学学术竞争力定义为:大学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创造出新的思想、方法和产品, 并且把它们转化为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财富的能力, 主要体现在大学学术声誉、学术水平和学术成果。

2 学术竞争力的四要素

2.1 发现的学术水平

在学术界, 最高的宗旨就是对知识本身的追求, 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兴趣沿着科学的途径对知识进行探索、发现。高水平的学术研究, 在积累知识的同时, 更进一步推动科学热情的高涨, 反过来又促进学术更高水平的发现。

高水平的大学之所以一流就是因为它们始终站在学术的制高点, 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 把知识的边缘不断地伸向未知领域, 扩充人类的知识总量, 为学科内容不断增添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仅仅靠“现成”的理论或者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 是无法获得竞争优势的, 只有通过亲自进行科学研究, 大学才有可能站在本学科领域的最前沿, 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提出新的理论和科学思想, 从而成为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

2.2 综合的学术水平

发现的学术水平是学术活动的核心, 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学科的专业性是促进某一学科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而且学术活动中的专业性也在不断的加强, 但从综合的学术水平来看, 更应强调研究者不应该以狭隘的专业目光孤立地研究某一学科的问题, 而是应该从整体上、更大范围内进行研究, 综合就意味着要建立各个学科间的联系, 把某一专业知识放到更大的系统中去研究。

马克·冯·多伦 (Mark Von Doren) 明确地表达了对知识综合的看法:“事物的相互联系是教育家能达到其能力的极限, 没有人的能力大到可以简单地看待世界, 但是, 如果教育家不向这一方面努力, 就不会有人做到, 如果无人这样做, 后果则是可悲的。”只有通过认识事物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 把不同领域的知识按照某种方式联系起来, 这样的知识才是全面的, 才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综合的学术水平应该与发现的学术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 它首先要在某一学科领域覆盖到的边缘开始从事研究, 就像哲学家和物理学家米歇尔·波拉尼 (Michael Polanyi) 所指出的:“在重叠 (学术上) 临近的地方”有所发现。科学发展到21世纪, 所谓大科学时代已经到来, 传统的学科分类证明已有很大的局限性, 阻碍了新知识、新思想的增长和新方法的提出。

2.3 应用的学术水平

知识的发现与综合反映了学术活动的研究与综合的能力, 而知识的运用是知识发现和综合的最终目的, 学术上的新思想可能是来自于应用活动——或许是在进行新的产品设计、进行现场施工、制定公共政策、进行新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在这类活动中, 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相互促进, 相互更新, 共同发展。

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着大量只有学术界才能提供技能和远见卓识加以解决的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院士李国杰指出:“核心技术不是少数精英关在象牙塔想出来的, 而是广大用户‘用’出来的。我国不缺懂CPU和操作系统原理的精英, 缺的是让自己的核心技术在使用中成长的机会, 我们不能剥离应用来讨论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我们要优先发展从潜在大应用中提炼出来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2.4 传授的学术水平

认识世界的无限性与人类能力的有限性, 使得学术活动必须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进行。在历史上, 柏拉图创立的Academy就具有培养弟子以继承其学术事业的意义, 这种培养活动的系统化和扩大化就是目前大学的人才培养, 而在大学里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教学, 教学也是一门学术性很强的活动, 它是从自己所懂的知识开始的, 好的教学是建立在大量艰苦的工作和严肃的钻研基础之上的。

大学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以及专门性、不确定性, 决定了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活动, 而是复杂的认知活动。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具有自身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规律, 教学是一所大学学术竞争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支撑着学术, 没有教学的支撑, 学术的发展将难以延续。

最好的教学不仅传授知识, 同时也是改造和扩展知识的过程, 启发性的教学可以使学术之火常旺, 一所好的大学如果不能很好地传授知识, 就无法把学术之火传递下去,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 他必须接受一定量的知识, 在现有知识基础之上才能发展学术, 使学术之水源远流长, 学术之火熊熊燃烧, 没有好的教学水平, 知识的连续性就将中断, 更谈不上发展了。

3 四要素的相互关系

在学术竞争力中, 发现的学术水平是核心, 学术的本质就是对知识的追求, 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的不断积累和发展才能促进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认识, 发现的学术水平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传授的学术的基础;综合的学术是与发现的学术同时进行的, 很多新的创新和发现都发生在重叠学科、边缘学科, 现代社会发展面临的很多重大问题的解决都是需要很多领域的知识才能完成;实际上, 在当代科技发展中, 学科间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断增强。如果各学科不能均衡发展, 个别弱势学科或落后学科就可能制约科技的整体发展, 影响对复杂对象的深入研究, 影响对科学规律整体认识的深化, 因此, 发现的学术和综合的学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应用的学术是发现和综合学术的目的和落脚点, 现代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已逐步从单纯满足科学家深化对自然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兴趣, 转向更加注重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和提升国力竞争力的需要,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基础研究的推动力已经大大超过单纯的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4 学术竞争力的外在体现

学术竞争力的外在体现表现为良好的学术声誉、丰富的学术成果、较高的学术地位。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传授的学术是学术竞争力的内涵, 它们通过学术声誉、学术成果和学术地位体现出来。

丰富的学术成果是大学学术竞争力的具体有形的体现, 是学术声誉的重要载体, 学术成果包括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价值的科研成果等, 学术地位是学术声誉的具体体现, 大学学术地位的排名是学术声誉的直接体现。

摘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学术竞争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最核心的本质, 学术性是大学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殊本质, 大学学术竞争力是指大学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创造出新的思想、方法和产品, 并且把它们转化为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财富的能力, 主要体现为大学学术声誉、学术水平和学术成果。

关键词:学术竞争力,学术成果,学术声誉

参考文献

[1]黎志华.高校竞争优势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4:4.

[2]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4.

[3]William G.Bowen.Ever the teacher:William G.Bowen s Writ-ings as President of Princeton[M].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269.

[4]Mark Van Doren, Liberal Education[M].Boston:Beacon Press, 1959:115.

[5]Michael Polanyi.The Tacit Dimension Garden City[M].N.Y.:Doubleday, 1976:72.

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核心竞争力,竞争力培育

一、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表现

1. 对信息资源的收藏和保护。

从古至今, 对人类活动的记录和对文化传承的保存都被认为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无论是西汉时期的“延阁”、“秘府”, 还是清代时期的“七阁”、“藏书楼”, 都是当时重要的藏书机构。时至今日, 图书馆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 除了对纸质文献进行收藏和保护之外, 还对以数字资源形式存在的文献资料进行采集、处理和发布。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处理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图书馆正向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和虚拟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无论如何, 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收藏和保护的功能一直都没有削弱, 只不过在现今条件下, 收藏和保护的除了传统的文献资源外, 还应做好网络信息的虚拟链接和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等工作。

2. 通过引导和教育提升读者的阅读效果。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中, 向读者提供的服务往往是“目录式”的, 也就是说, 读者向图书馆索取信息的过程往往以自助为主, 极少得到图书馆的引导和教育, 这样的结果是部分读者会在这种模式下, 盲目的选择相应的文献信息进行阅读, 尤其是在读者缺乏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目的并不明确、甚至阅读动机与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宗旨不相匹配时, 属于引导和教育将可能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

3. 为读者提供持续的创新服务。

作为一个典型的服务性的机构, 高校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就是面向读者, 以读者为中心, 向其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这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础, 也是其获得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永恒主题。从一般意义上讲, 高校图书馆要围绕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开展工作, 目的在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 在当前情况下,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以超越人们想象的速度发展, 人们对信息获取速度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图书馆如果依旧采取传统的服务模式, 将极难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 在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图书馆在向读者提供服务时, 应强化其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能够灵活的更具读者的要求, 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将相关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二、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构建的组成要素

1. 建筑设施。

作为高校的信息服务中心, 图书馆在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师生员工可以以此为平台, 进行文献检索、书刊查阅、学习研究与交流工作, 因此, 图书馆要特别注重其硬件设施建设, 并且要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特别的关注。比如, 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上要考虑到环境的通透性, 给读者一种明朗开阔的视觉冲击;在建筑材料的选取上, 要尽量体现节能环保、低碳卫生的建筑理念;在内部布局方面, 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舒适性和空间的共享性, 并通过色彩、造型方面的设计, 最大限度地丰富空间效果, 构建起浓厚的文化氛围。

2. 信息资源。

在以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 信息资源的传播媒介、传播速度和质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这在给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的同时, 也为其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此, 需要对馆藏资源进行整合, 保证重要文献 (包括重要的历史资料、民族档案等) 和特色信息资源体系上的完备是时间上的承接, 并对与本校相关的科研成果 (包括学术专著、期刊论文、专利、课题等) 进行整理和收藏;同时, 要建设和完善以信息资源为主的网络体系, 加强网络知识数据库的建设, 实现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3. 信息服务。

作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要素, 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是检验其运行效率和效果的关键指标。尤其是在网络技术的环境下, 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 (模式)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便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危险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 读者在对信息服务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 也面临着越来越明显的风险。因此, 高校图书馆要以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为突破口, 主动适应网络环境模式, 在“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理念的感召下, 兼收并蓄, 取他之长、补己之短, 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 持续提升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维护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4. 人力资源。

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 说到底都是由人来完成的, 图书馆人员的素质高低和能力大小直接决定了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效果。因此, 高校图书馆在核心价值构建和核心竞争力培育方面, 要将人力资源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 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 最大限度地突出对人的管理。为此, 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从管理学的视角出发, 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将对人的管理作为其全部工作的中心和关键环节, 通过相应的激励手段, 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同时, 还要统筹规划, 对图书馆馆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性别结构、职称结构等进行重新优化, 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 构建一支强有力的图书馆工作队伍。

三、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高校图书馆的建设, 应将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作为其长期发展的战略取向, 唯有如此, 才能持续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本节从营销学的视角, 对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进行探讨, 内容涉及高校图书馆的战略定位、品牌效应和增值服务等。

1. 准确定位。

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便是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 以此来寻找和确定图书馆最优质的资源, 并将这些资源转化为能力。具体而言, 高校图书馆的定位涉及其规模、效果、价值、功能和文化等。为此, 高校图书馆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量: (1) 对自身的优势、劣势, 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全面考虑, 即所谓的“SWOT分析”, 同时要对读者的阅读需求进行细分, 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信息资源建设; (2)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的师生群体, 因此, 在其进行战略定位时, 要将这一群体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

2. 构建竞争优势资源。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 竞争战略主要有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等。对高校图书馆而言, 低成本战略是无从谈起的 (因为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基本已经达到了平均水平) , 聚焦战略只适合于针对特定的竞争对手, 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则没有必要。除这两者之外, 差异化战略却是高校图书馆应该重点关注的战略。这种差异化表现在图书馆层面, 则表现为对特色文献资源的占有, 无论图书馆的建馆时间长短、规模大小、位置优劣, 只要拥有特色的信息资源, 就能据此旗帜鲜明地打造其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 高校图书馆在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方面应该突出以下方向: (1) 对地方文献的收藏, 并提高文献收藏的等级, 和对其进行研究的水平; (2) 对民族 (问题) 文献的收藏, 体现高校的学科特色; (3) 对本校专家学者的学术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这是高校图书馆特有的资源。

3. 升级服务。

正如前文所述, 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需要信息服务工作的不断创新, 因为在图书馆完成了战略定位和构建了竞争优势资源之后, 需要在网络环境下升级其服务, 提高服务的附加价值, 唯有如此, 图书馆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和支撑。为此, 高校图书馆可以对馆藏资源进行有效地组织和整合, 从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入手, 为其提供个性化和增值化的服务, 最大限度地释放图书馆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 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危机 (包括信任危机、伦理危机等) 降到最低的限度。

时至今日, 高校图书馆正在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危机———潜在读者数量巨大、现实读者数量锐减, 试图向读者提供更多更便捷的信息, 但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等等。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图书馆需要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拿捏, 只有维护住自身的核心价值, 并以此为基础, 构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挽回局面, 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功用。本文正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希望本文的工作能够唤起决策者对高校图书馆存在价值的重新审视。

参考文献

[1]郑丽娟.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实现路径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 (4) .

[2]李丽楠.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与权利关系[J].图书情报工作, 2011 (4) .

[3]秦殿启.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J].盐城工学院学报, 2011 (4) .

股市缺乏核心竞争力 第11篇

“我现在最担心的不是股市何时能上去,而是什么问题也不解决就一下子反弹上去了。如果这样,以后的股市就会坑害更多的人。”刘啸东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认为,目前股市最大问题并不是股指的下跌,而是缺乏核心竞争力,这比股指的下跌更可怕。

我们吃了个大大的“鸭蛋”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眼中,中国证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如何?

刘啸东:关于中国股市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从境外投资者的表现上可以看得淋漓尽致。

我们2003年着手摘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当时我全世界不停地跑,从欧洲、亚洲到美洲,围着地球跑了几圈,所有大的境外投资机构几乎跑了个遍。他们一致的语气是,抱怨中国的市场不对他们开放,不让他们进来。当时中国股市对他们来说的确是蒙在鼓里的,中国的股市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们并不清楚,以为商机无限。

现在中国股市对他们开放了,他们却在那里唯唯诺诺、哆哆嗦嗦,一直不进来。现在中国股市大跌,对他们来说更是巨大的机会,可他们依然不为所动,到底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我们一开放,真相大白,市场环境、上市公司等问题一大堆。有香港、日本、美国、伦敦那么多好的股市,我为什么要投资给你这风险重重的股市。在QFII的这场考试中,我们吃了个大大的“鸭蛋”,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足见在他们眼中我们的市场之差。

股市涨的时候,问题往往被掩盖住,不容易看出来,就是看出来了也不敢去触及它。那时人们总在担心:万一跌下去了怎么办?相反,越是股市下跌,越是所有问题爆发最集中的时候,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时机。股市现在的状态对中国股市长远发展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

如果不回避矛盾,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中国的股市至少可以迎来20年的繁荣和健康发展期。

迫切需要一句负责的话

《瞭望东方周刊》:没有诚信就没有市场秩序和效率,现在我们的股市算不算一个诚信的市场?

刘啸东:诚信二字,说出来容易,但分量很重,要想做到,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果说上市公司、券商、中介机构的诚信缺失对市场的影响足局部的话,那么政府决策的出尔反尔,对投资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失信。

虽然影响股市下跌的因素很多,但股权分置问题显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必须承认,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管理层的工作有很大失误,但并非完全都是证监会搞坏的。说这件事情把政府的可信度几乎丧失殆尽不算过分。

当时管理层看到了一股独大的问题,并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是非常明智之举。但管理层好像没有意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付出代价,政府并没有充分的风险预期和心理准备。结果,股市一跌,压力一来,都站得远远的,无人出来说句负责任的话。当时上证股指刚跌到1700点,政府就好像做错了事情一样,急忙叫停,从此便杳无音讯。

如果当时有人勇于站出来承担风险,挺一挺,坚持做到底,我们的股市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股权分置现在成了股民的一大心病。管理层一句也不说,市场天天在猜测,老百姓反倒天天心里不安,担心你政府什么时候又出台新政策。股市的预期本身都很难,更怕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最起码,股权分置无论搞与不搞,要有一句话来回应股民的期待,不要让他们天天担心,像做噩梦一样。哪怕像当年小平同志说“香港的一国两制50年不变”一样的话,总算让股民对自己的投资计划有一个底数。现在的状况,迫切需要一句负责的话。

管理者的方寸反而先乱了

《嘹望东方周刊》:现在投资者一涨就卖,卖完就跑,纷纷撤退,再也不回来了。你怎样评价这种现象?

刘啸东:一去不回,对股市而言是最要命的事情。

股指的涨涨跌跌本来是市场经济中很正常的事情,可我们有些人好像得了股指恐惧症一样,总喜欢把股市和政治联系到一起,说,现在什么都好,为什么股市不好?害怕股市下跌了影响政府形象,使股市的行情成了政治需要。

以这次印花税的下调为例,印花税一次性下调1%这样重大、直接的利好消息,股市仅仅上冲两天便掉头直下,充分说明股民对市场的失望,单靠一两个利好消息已经很难改变,必须从深层次解决问题。中国的印花税是高一些,应该下调,可是下调的时机为什么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目的和用意太明显,一点不含蓄,老百姓看得很清楚,心里在想:看,你政府不会不管,还得来救市吧!

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应该对市场的发展胸有全局、统筹安排,一步一步、十分稳妥地处理股市的问题,不能让股指牵着鼻子走。今天一看股指跌了多少点,出台一个政策;明天一看股指跌了多少点,又出台一个政策。股民没有乱方寸,管理者的方寸反而先乱了。老百姓抓住了政府的这个心理,非常危险。

“解铃还需系铃人”

《瞭望东方周刊》:有人说,中国的上市公司让人提不起精神来。你同意这种评价吗?

刘啸东:股市的所有人都是在吃上市公司的饭,怎样让上市公司发展好才是股市生存的基石。但我们的管理者好像从一开始就错了位,制订政策、法规时往往脱离了这个中心,导致上市公司问题成堆,遭遇投资者信任危机。美国人常说,我要买支股票传给我的儿子、孙子,我们有哪一家上市公司敢让人说这样的话?

公司高管人员与股东利益的脱节,严重的内部人控制,使我们的上市公司质量很差。不是拼命从市场上圈钱,就是设法掏空公司。今年头一个月就有近10家公司高管人员非抓即逃。不能因为股市下跌就放松监管,监管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国九条”强调,市场要有回报。这个回报从哪里来?就是来源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而我们的公司盈利却令人汗颜。 2003年上证800多家上市公司盈利1000来个亿,对去年盈利预测是比2003年增长20%左右,而同期香港股市,中石油盈利696亿元人民币,中国移动盈利356亿,两家公司的盈利就相当于我们全部公司盈利总和。美国股市一个花旗集团去年盈利折合1400亿人民币,通用电器盈利1200亿,一家企业的盈利就超过了我们整个市场的盈利。

现在的1300家上市公司总量约为1万亿,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中国的上市公司要成长,要做大,就要彻底进行整合。现在的上市公司数量太多,引发恶性竞争,不利于投资者,该拿掉的要坚决拿掉;同时,采用强强并购的办法整合资源,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让大的国有企业尽快进来。

现在的事实是,国内一些业绩优秀的“经济命脉”型大企业纷纷赴境外上市,这些公司取得的利润绝大部分是由国内消费者所带来的,可国内的投资者却无法分享这些成果。如果这些优秀的上市资源纷纷外流,中国证券市场就可能面临空心化和边缘化的危机。

党报核心竞争力简析 第12篇

中国报业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 首先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拨款时期, 报业发展中规中矩, 缺乏经营、创新和市场意识, 使报业, 特别是党报规模和影响在二十几年的发展中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第二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多数党报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 报业集团化发展不仅做大了媒体市场这块蛋糕, 而且细分了市场, 广告、发行等经营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国报业在新形势下迎来了变革的第三个阶段:即建立起党报核心竞争力, 加速与新兴媒体的融合, 加强资本运作能力, 在改革、创新的基调下, 把党报做大做强。那么如何理解党报核心竞争力并加以大力培育呢?笔者就此作了探讨。

党报核心竞争力就报纸版面内容而言就是正确把握党的方针、政策正确输出、传导其内容, 关注民生、民意, 及时反馈各种问题和建议;党报核心竞争力就报业集团整体而言, 就是树立品牌意识, 通过加强主流意识、公信度, 扩大影响力;党报核心竞争力就报业经营发展而言, 就是强化党报战略发展意识, 使党报从“居家过日子”的维持型发展模式转变为融合新媒体、增加包括资本运作创利等多种赢利模式的创新型多远化集团。培育党报核心竞争力从战略角度讲是报业集团一项长期性和根本性的任务, 从领导到群众、从采编业务人员到机关行政人员, 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不断地认识、积累、提高, 增加报社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的竞争力, 并不断地改进和发展这种竞争能力。具体讲, 培育核心竞争力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解决认识问题, 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 营造一种极具竞争态势的软环境。

一家报社的核心竞争力对本单位而言就是生命力, 同时它也是报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是媒体的公信力、信誉、形象、文化。党报核心竞争力外在表现就是其硬件和硬指标, 竞争对手既看得见、摸得着, 也容易模仿、学习, 这些竞争优势容易形成也可以失去。媒体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要花大力气丰富和创新版面、扩大发行量、加速网站建设等来维持外在比较竞争优势。党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多地体现在企业文化及传承企业文化的员工身上。先进的企业文化首先带来的是充满竞争、蒸蒸日上的机制和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人心思变:变革、创新、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创意、先进的营销方式等层出不穷。

二、加速体制改革, 建立多元结构的实力雄厚的报业集团, 从整体上增强报业竞争实力。

国内报业目前面临双重竞争压力。一种压力来自国内媒体同行、新媒体, 一种压力来自国外媒体。面对许多国内外媒体同行, 我们的体制是否灵活?我们的营销模式是否先进合理?我们的赢利能力如何?我们的资金是否雄厚?我们的多种融资渠道是否建立?等等。面对新媒体, 老大自居?是学习还是孤芳自赏?目前国内近2000家报社有应对能力和尚在少数, 多数报业存在规模偏小、赢利能力不强、缺乏资金和融资渠道、经营不灵活等问题。在体制和机制上加速改革, 是目前党报集团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通过资本经营、同新媒体的融合, 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1、建立理想的资产组合结构, 包括成熟期业务资产、发展期业务资产和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业务资产。2、通过成功的并购扩张实现其规模和利润的跨级增长。3、改变传统的以报纸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方式, 确立以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为主、报纸为辅的数字化资源配置方式。4、规范传媒企业制度的安排, 建立起与市场监管相匹配的较为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 使企业的业绩表现能尽快摆脱与市场脱节的行政认可, 而更多地与市场持钩。通过改革, 解放集团连续六年赢利以两位数增长、旗下10张报纸基本赢利, 具备了上市的条件。

三、党报在把握正舆论导向的前提下, 形成自己的特色, 形成品牌、名牌。

品种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它的知名度、美誉度、偏好度、品牌占臃、品牌满意度、品牌忠诚度等等。在地方传媒品牌中, 湖南卫视的发展不可小视。2008年它的品牌价值比基尼005年增长了一倍多, 从当年传媒品牌第29位跃居今年的第7名。近年来, 湖南卫视打造包括“超级女声”、“快乐大本营”、“娱乐百分百”等名牌电视节目, 推出了何炅、李湘这样青春靓丽的主持人, 极力倡导“快乐中国”的品牌个性, 不仅广告甚至雉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 百且大力宣传了极具亲和力的品牌形象, 品牌价值明显提长也是水到渠成。倡导“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2008年《南方日报》、《南方周末》等4张报警品牌价值之和为124.64亿元, 占全国传媒品牌的4.93%。一个地方性报业集团竟然诞生了《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两张全国性报纸。

党报在形成自己的特色过程中, 除了锤炼其灵魂思想, 还要在深度报道、独家制造等方面下功夫;要积极开展报网互动、增加主持人专栏、加强评论言论;还要进行数字报、手机报等数字媒体的全面开发使用。在构建特色媒体的财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一篇:室内培养下一篇:情感障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