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模式范文

2024-09-22

产业转移模式范文(精选11篇)

产业转移模式 第1篇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安徽,长三角

1 引言

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型加工业开始, 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渐次推进。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动力是经济自身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问题主要都集中在产业结构雷同、资源约束和地方政府竞争导致的重复建设等方面, 一些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需要向中部地区转移。

2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2.1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硬件条件

(1) 地理区位优势。

安徽省位于连接东西部的枢纽位置, 东部紧邻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三角地区,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安徽省2007年水资源总量为715.46万立方米, 人均占有量为1169.40立方米, 土地面积1138972平方公里,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82亩。安徽省交通便利, 长江、青弋江、水阳江和芜申运河等黄金水道, 京沪、沿江、宣杭等多条干线铁路, 合宁、沪蓉、蚌宁、芜宣、沿江、318国道等多条高速公路。

(2) 基础能源优势。

安徽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拥有钢铁、铜材、煤炭、冶金、有色金属、电力、水泥建材等一些独占鳌头的稀缺资源。已发现各类矿产130多种, 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38种。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加速, 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成倍增长, 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新的契机。

(3) 人力资源优势。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 近几年来安徽省受教育人口增多, 到2007年底, 安徽省中等、高等院校共4610所, 中专以上学历人口达198万人, 占总人口 (6676万人) 的3%, 其中研究生人数达到35171, 技工学校人数达11.6556万人。且安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比长三角地区要低廉得多, 在承接制造业方面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2.2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经济条件

(1)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安徽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1%左右, 而工业经济则是安徽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十年来, 安徽的经济取得较快速的发展, 轻工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却逐年上升。根据霍夫曼比例的相关理论, 用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这个比例近似代替霍夫曼比例 (如上表2所示) , 可以看出安徽近十年的霍夫曼比例均小于1, 说明安徽的工业化阶段已进入第四阶段, 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 实现了工业化。

安徽省产业体系较为完整, 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加工制造业基地。近年来, 在能源、建材、冶金、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 汽车、工程机械、家用电器、通信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2) 良好的投资环境。

自2008年11月以来, 根据铁道部与安徽省会商的结果, 近两年内安徽将建5条高速铁路, 铁路建设总里程2千公里, 总投资达3000亿元, 此外, 安徽目前确定的还有十一五投资800亿元, 改善高速公路网络;投资200亿元用于航道运输和港口建设。

(3) 工业园区建设良好。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根据《安徽省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 安徽省开发区 (工业园/产业园) 个数合计90多个, 从全省的数量、分布及种类来看, 开发区布局总体较为均衡, 数量适中。安徽省大多数开发区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政策优惠, 投资环境优越, 已经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2.3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条件

安徽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承接产业转移, 政府政策支持, 经济环境良好。如申报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功, 且正着力构筑“一轴双核两翼”空间发展格局:“一轴”为构筑安庆、池州、铜陵、巢湖、马鞍山六市组成的沿江产业发展轴;“双核”指强化合肥带动核和芜马巢带动核;“两翼”指做强滁州、宣城两翼。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转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合理规划。

安徽省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 强调自主创新。2008年11月, 安徽省政府正式启动了合 (肥) 芜 (湖) 蚌 (埠) 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建设, 还每年将安排5亿元合芜蚌试验区专项资金和1亿元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

3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

3.1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

(1) 坚持资源节约的承接转移产业原则。

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要符合环保的原则, 严格实施承接的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政府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项目。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符合节能、节地、降耗、环保的原则, 引导经济发展方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转变, 着力推进安徽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坚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

在选择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的过程中, 必须关心核心环节和龙头企业, 利用它自身的带动机制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 从而形成配套的良性发展格局, 可能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

(3) 坚持不断完善营商环境的原则。

安徽省经济整体水平较低, 在投资环境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与泛长三角其它地区相比都处于劣势。政府需采取一些鼓励和扶持的政策, 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3.2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

目前长三角转移的产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安徽省是主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地之一, 主要承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的产业, 如纺织服装业、农产品加工、化工、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等。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主要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或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合作。安徽省主动投身泛长三角区域的分工与合作, 推进产业对接。突出发展新型工业,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和文化产业, 力求实现服务业大突破。

3.3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形式

(1) 承接长三角区域腾笼换鸟式的产业转移。

承接长三角区域腾笼换鸟式的产业转移, 即东部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一些劳动密集式的产业、土地占用较大的产业、附加价值不高或者其它因产业升级需要转移的产业搬迁到内地, 安徽承接这些产业。如原先在上海、浙江从事羽毛、羽绒产业的安徽人无为县人,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回到家乡创立自主品牌, 推进水洗绒、羽毛球、高档羽绒制品等产业配套企业发展, 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 交易额25亿元, 成功的承接了羽毛、羽绒产业转移。

(2) 承接规模扩张式的产业转移。

承接规模扩张式的产业转移, 即一些东部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 但是因为东部区域商务成本、产业用地、市场容量等所限制, 无法在本地扩张, 就可以将原来可在本地投资扩大规模的产业, 转移到内地扩大规模。深受沪皖两地关注的华谊集团的产业转移就是一例, 2008年华谊集团投资70亿元, 在巢湖市建设无为化工产业基地。华谊将在无为化工园规划建设23个项目, 规划总投资超过230亿元, 相当于华谊目前在上海的总投资规模。且华谊无为产业基地的项目技术水平尤其是节能、环保等环节均引进和自主开发了一大批新技术、新设备。

4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4.1 大力改善承接条件

全面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环境和行业服务水平, 鼓励国内外企业参与安徽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尽快形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快速运输通道, 构建便捷通畅、全程全网、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

鼓励龙头企业将研发、制造、服务等有关流程外包, 引导各类中小企业积极主动与大企业和重点项目配套协作, 形成具有安徽产业和地区特色的产业链配套体系。

4.2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大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大力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过程中, 完善产业基础配套设施, 高度关注龙头企业的带动机制, 与长三角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加强合作, 实现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

示范区可以设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贷款贴息以及风险补偿等。比如为了实现更有效率的管理, 示范区考虑吸引长三角大的企业到我省开发区设立园中园, 共同组建管理机构, 实行税收和利润分成。

示范区需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 保证转移过来的长三角企业享受不低于原来的政策和服务。示范区还可以建立产业转移奖励资金, 用于基础设施、标准厂房、科技孵化器建设等。

4.3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发展农民工创业园区

大力发展农民工创业园, 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有效途径。据安徽省农委统计,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截至2008年底省外出务工的1138万人中有107万因未能就业而返乡, 约占9.4%。2008年, 安徽省新建103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可引进创业项目1500个, 带动10万人就业。从外地回来的农民工拥有较好的市场眼光和一定的核心技术, 从劳动力资源角度看, 对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有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健, 李婷, 韩彬.安徽——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J].中国外资, 2008, (06) .

[2]杨德勇.区域产业与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3]王莹.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J].特区经济, 2008, (02) .

产业转移模式 第2篇

——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按照省市“充分开放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部署,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动发展的生命线,围绕“两化互动”,依托成渝谋发展,对接沿海求开放,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我区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是2007年的1.8倍、3.3倍、5.8倍、5.5倍。2008年以来,我区实际利用区外资金81亿元,年均增长32.4%,其中利用省外资金62亿元,年均增长35%;【据测算,2011年招商引资占固投的60%,对GDP的贡献率26.4%,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为:招商引资占固投的31.5%,对GDP的贡献率为16.6%,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在全省县域经济排位中上升了

15位(2010年比2007年)。我区积极承接汽摩制造、纺织服装、天然气化工等产业,引进了海特汽车、君格机械等9家汽摩机械制造企业,天赋军安、天亚盛邦等6家天然气化工企业,乾宏纺织、锦丽纺织等8家纺织服装企业。目前,园区入驻企业4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7家,承接重庆地区产业转移的企业占60%以上(总户数达29户)。

一、坚持规划引领,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带动力

(一)明确产业目标。在认真研究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宏观政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及区情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生态田园城市新典范、绿色经济发展试验区、现代产业承接新高地”的总体发展定位,并以此确定了工业发展目标,即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大力发展汽摩、化工、通

航等三大产业,打造三大基地,到2016年,建成100亿园区1个,培育上市企业1家以上。发挥处于环渝腹地经济区块优势,主动承接重庆汽摩机械产业转移(《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提出八大支撑产业体系,“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的汽摩产业为其中之一),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汽摩机械制造基地;抢抓国省支持资源就地转化的机遇(西部大开发及省:增强资源开发对当地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资源开发直接惠民;大力推进资源就地转化和深加工,打造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天然气盐卤资源优势(我区天然气储量达8000亿立方米,居四川第二位),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循环示范基地;依托遂宁机场迁建,抢抓国家逐步放开低空空域管制的机遇,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二)制定产业规划。树立“高端规划、顶层设计、引领未来”的理念,坚持“行政主导、专家论证”的原则,高标准编制产业规划。先后委托中国汽车研究工程设计院编制了《遂宁市安居区汽摩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主要产业链条:以整车为龙头,带动发动机及管理系统、尾气净化器、汽车仪表、制动泵、前后桥、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生产),聘请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编制了《四川遂宁天然气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主要产业链:以甘氨酸、1,4丁二醇、切割气、无水氯化物等产品为主的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委托重庆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遂宁(安居)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主要产业链条:直升机配套产品生产,直升机组装、运营,通航休闲等产业),指导产业发展。

(三)完善布局规划。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要求,完成“两区六园”布局规划(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18.5平方公里,北城通航产业园区13平方公里)。在G318线和遂内高速公路

之间布局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主要发展汽摩机械、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在遂安快捷通道和遂资高速公路之间布局北城通航产业园区(主要发展飞机组装及零部件制造、航空培训及体验等产业)。按照“办一个园区,建一座新城”的要求,产业园区预留不低于30%的土地作为综合用地,以满足园区居民生活等需求。

二、坚持平台支撑,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力

(一)强化园区建设。按照“整体规划、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的原则,近四年,累计投入约5亿元,用于“两区六园”建设,目前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框架基本成形,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北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区也即将启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力争2016年园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

(二)强化城镇建设。按照“融城发展、市区互动”的要求,完成38.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城市建成区面积从4平方公里拓展到8平方公里,城市核心框架和行政中心建成。围绕“聚人气、活商机”,大力实施“人气100工程”,打造城市核心商区,努力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围绕开辟空中通道、构建国省主骨架等五个层面,实施“百亿交通工程”,着力提升区位交通优势。

(三)强化要素保障。整合集聚要素,科学配置要素,努力保障发展需要.按照“争取增量,盘活存量,集约节约”的思路,提高土地保障能力。按照“超前规划、主动争取”的思路,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乌木厅110KV变电站、化工园配气站年底将完工。按照“内培外引”的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化工、通航、汽摩等产业聘请顾问;重大项目推行“专家领衔制”)。

三、坚持方式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

(一)盯住重点产业。围绕汽摩机械制造业、天然气化工、通用航空等“三大产业”,着力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成立三大产业专题工作组,做好资源库、信息库、项目库、人脉库“四库”建设及人才培训,量身定做招商专案,实现专业化招商,力争再引进1-2家整车生产企业,25家以上汽摩配套企业,加快天然气化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努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汽摩制造生产基地、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和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二)盯住重点地区。把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等地作为承接产业的主攻方向,主动出击。先后在成都、重庆、上海、深圳等四个地区设立招商机构,并通过举办推介会、老乡会等方式,扩大安居对外影响力。

(三)盯住重点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及链条,盯住重大项目,与企业合作,对其配套企业进行招商。盯住海特汽车,规划预留1500亩土地,打造其配套产业园,目前,正在与8家企业进行洽谈;盯住乾宏纺织,成功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中小企业孵化园项目。

四、坚持机制推动,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执行力

(一)建立协调机制。建立招商联席会议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目标分解、项目引进等事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先后成立了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北城通航产业园区管委会,按照“统筹推进、分线作战”的原则,加快产业发展。

(二)建立服务机制。按照“签约、建设、投产”三段无缝式服务的要求(办证服务:制定项目办事流程指南,落实项目秘书,实施全程代办制;金融服务:“1+3”平台,“1+6”协作;用工服务:协助企业对

在本地招收的新工人进行上岗培训,尤其是统筹解决好“企业招工难”与“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推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笔经费”的挂联机制,明确责任,一抓到底;推行“工程倒排工期、问题限期解决、进度定期排位”的推进机制,确保项目进度和效益。同时,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目前为127项,全市最少),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办事时间;开展“企业评议行政部门”活动,创优发展环境。强化行政问责,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逗硬”,严查重处破坏软环境的人和事。

(三)建立激励机制。完善优惠政策,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拼抢大项目、好项目;采取优惠政策与建设进度、税收等挂钩,增强投资主体积极性。坚持在招商战线上重点培养干部、重点考评干部;积极探索区乡税收分成、项目悬赏攻关等方式,激发招商主体积极性。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探讨 第3篇

一、产业转移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迄今为止,国外理论界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产业转移的原因、效应和模式方面对产业转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其中,形成了著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梯度转移理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和雁行发展模式。第二,建立模型,引入空间因素,用产业扩散来描述产业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现象。一些学者用“模拟动态”的方法分析了以两个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模型(如Paul Krugman和Anthony Venables,1995;Diego Puga和Anthony Venables1996);另一些学者则提出了更为一般性的多国多产业的产业扩散模型(如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和Anthony J.Venables,1999)。

(二)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模式方面的研究:贝毅、曲连刚认为大多数跨国公司在进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时,总是把与知识相关的核心技术部分留在本国,而把硬件和非核心技术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生产,形成了“大脑—手脚”的梯度转移模式(贝毅,曲连刚,1998)。谭介辉认为顺梯度型产业转移模式,由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固有级差的存在,落入“替代—落后—再替代—再落后”或“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陷阱之中,发展中国家永远处于落后状态(谭介辉,1998)。后发国家要真正想实现“赶超战略”打破产业转移中作为发达国家相对落后技术被动接受者的状态,采取适当的发展方式发展以“逆梯度”型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主动获取高新技术,使国内产业获得发展。张洪增认为移植型模式既有后发优势,又存在后发劣势。该模式存在四大缺陷,即产业成长基本依赖于国际产业转移、外部政策力量功过各半、缺乏生产要素的全面发展、具有产业同构性(张洪增,1999)。陈建军根据浙江和西部省区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特点,认为浙江和西部地区产业分工的主要模式应该是水平分工模式而不应是垂直分工模式。马海霞分别从区域传递的空间指向特征、地域变化特征出发,提出了区域传递的梯度推进模式与中心辐射模式两种主要的区域传递空间模式,前者强调传递的梯度指向,后者则强调传递的空间临近性,认为将“点—轴”模式融于其内的中心辐射模式与梯度推进模式相结合,通过小范围多中心辐射实现大范围梯度推进的空间模式,是我国当前区域传递空间模式的选择方向(马海霞,2001)。

这些成果的一个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基于实证的得到许多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模式,如雁型发展模式、大山模式,但是理论的研究必须跟上实践的发展,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在国际与国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其发展思路需要跟上产业转移步伐。为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为中部地区大规模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竞争,中部地区需要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

二、现有产业承接模式

现有产业承接的模式可以从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实践中去寻找。自从产业转移现象在20世纪中叶出现以来,形成的比较典型的产业承接模式主要有东亚模式、珠三角模式和苏州模式。

(一)东亚模式

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雁形模式:后进地区接受先进地区的技术出口和直接投资,后进地区开始大规模生产,逐步取代进口品,并进而开始出口,并将该产品返销到先进地区;等到后进地区的生产成本开始上升,出口竞争力开始下降,后进地区的生产企业就开始将生产移往生产水平更低的更后进地区中去,从而结束了这种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二)珠三角模式

珠三角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前店后厂:在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凭借优惠政策和毗邻港澳的地域优势,以“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为载体,主动迎接香港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而香港有全球跨国公司设立的总部或者具有部分总部功能的办事处,承接来自全球的制造业订单,然后与香港发达的资本结合,安排在深圳、顺德和东莞等地区进行加工制造。而这些区域的产业聚集,进一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完善了产业链,降低配套成本,使得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三)苏州模式

苏州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引进发展。这是以外向型为特点的一种发展模式,以强势政府和有效政府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土地换资金,以空间求发展。苏州充分利用国际IT产业转移的良机,以上海为依托,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以构筑设施完善、服务到位的昆山经济开发区、苏州新区、吴江经济开发区、苏州工业园等四大开发区为载体,围绕跨国公司,大量IT制造企业共生共长而形成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了配套的产业链。

(四)三种模式的比较

比较东亚模式、珠三角模式、苏州模式,我们可以找到他们成功的共同特征:首先,政府为产业承接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无论是东亚模式、珠三角模式还是苏州模式,产业转移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转移方和承接方之间存在着产业梯度。最后,人文环境在产业承接中起了重要作用。

然而,东亚模式走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反映出当时东亚承接国或地区对美日等发达国家过于依赖;珠三角模式过于依赖政策的作用,企业根植性不强,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苏州模式对外资依赖程度过高,客观上排挤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三、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一)利用资金规模不断扩大

1、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1 9 8 5-2008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从47.6亿美元增加到952.53亿美元,增加了20倍,中部六省实际利用外资额从1.421亿美元增加到198.38,增加了140倍,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六省利用外资额占全国利用外资额的比重从1985年的2.99%上升到2008年的20.36%,上升了17.37个百分点。在表1中中部六省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比重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在不停地增快。

资料来源: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4年、2007年和2009年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中国统计年鉴综合计算结果。

2、利用东部资金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专家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到2010年底,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4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会达到14000亿元左右。实践证明,中部正在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热土。中部六省这几年大量投资都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江西、安徽更为突出。2007年安徽省省外资金实际到位2161亿元,同比增长70.8%,为2001年的20.4倍。1000万元及以上的省外投资项目共6 088个,实际到位资金1594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1129个,为2004年的3.2倍。2008年安徽省吸引省外资金达3226.5亿元,增长49.3%,其中半数以上来自长三角地区。2008年江西省利用省外资金总额中,亿元以上项目资金达555.72亿元,增长了35%;利用省外5 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达1100.95亿元,增长了32.9%。

(二)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分布

从中部地区有关的统计数据来看,产业转移项目主要集中在工业项目,重点在制造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大领域。从1997-2006年间,中部地区这三个行业实际吸收外资直接投资金额占中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比重分别为55.49%、14.74%和8.43%,其比重和达到78.66%。中部地区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也吸收了较多的外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中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比重为5.23%。以上四个行业领域实际吸收外资额占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额的比重高达83.89%。与东部地区相比,尽管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也集中在制造业,但集中度低于东部地区。此外中部地区租赁及商务服务业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低,不到东部地区的一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转移的问题,就是一个逐步地区工业结构在外力作用下演化的问题。

四、中部地区产业承接的模式选择

通过对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了解,可以总结出四种产业的承接模式。

(一)低成本型产业转移模式

中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在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和运输成本等相关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随着国内外地区产业发展在用地、用工、用水、用电等方面的成本大量增加,更给低增加值产业带来巨大的成本支出。中部地区可以采用低成本型的模式进行承接,将国内外产业链较长、发展潜力较大的生产型产业承接过来,可优化产业发展成本。同时,站在承接地区角度来看,对于低成本型产业的承接,可以有效地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为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资源型产业转移模式

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与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对于资源消耗型或资源依赖型产业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特别是对于初级加工的产业,在中部地区已经规模化发展。例如山西的煤矿采集、加工等产业。对于资源依赖较大的产业如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因为产业链的相连也纷纷安家于中部地区。因而,在承接国内外地区产业转移时,部分对资源利用较高的产业可以选择转移。在该模式下,因为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的特性,承接资源型产业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传统的“三高一低”,即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低效率的产业应该进行升级后再承接。中部地区要以打造“两型社会”为主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调节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三)市场开拓型产业转移模式

市场拓展现在不仅仅只是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基于某种性质而组合的一类企业的共同行为。在物品短缺的情况下,企业的竞争能力更多的是在通过生产环节来体现,而当发展到全面过剩阶段,流通则成为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环节。如今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则要考虑其产品向多元化、多角度发展,拓展自己的市场。以市场拓展为目的,将某一地区为其某种产品的生产基地的方式,将此产业转移出去,可以利用当地的优势,大力开拓当地市场,发展新的产品,促进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完善和优化升级。

(四)产业链集群型产业转移

产业链的关联运行主要是靠某种内在相关性来进行渗透式扩张的。在以现代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及配套产业链发展形式的今天,一些产业通过引进其龙头企业,建立起产业集聚效应,从而吸引大量相互配套产业链企业来投资落户。通过这种模式转移的产业多以产业集群的方式进行发展。对于产业链较长的产业则可以选择这种转移模式来实现转移。作为承接地来说,目前大部分的承接地都倾向于这种转移模式。例如工业园区的打造就为承接这种类型的产业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而且,这种模式的转移,不仅将产业转移过来,对于与原有产业融合的问题上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更便于移入产业与原有的产业间建立相互竞争合作的发展关系。

中部地区如何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新特征、新趋势,结合中部产业转移现状,来选择适合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呢?中部地区应当解放思想,打破传统项目的招商模式,根据新一轮创业转移呈现出来的特点,积极探索尝试一些新符合自身发展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像产业链招商模式,产业群招商,区域综合开发招商或合作开发或区域承包开发等多种新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中部六省要根据自身发展定位,探索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发展双轮驱动模式。因为,单纯的承接产业转移只能缩小技术差距,永远无法实现历史的跨域。只有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倡自主创新相结合,鼓励本地企业的自主创新以加强内生动力,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技术,创建自己的品牌,先占领自己的市场,进而拓展到国际市场,才是提升自己的根本途径。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综述入手,归纳了产业转移现象在20世纪中叶出现以来,形成的比较典型的三种产业承接模式,并结合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总结了中部地区目前的产业承接模式并提出了中部地区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探索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发展双轮驱动模式。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模式,集群化转移

参考文献

[1]、李松志.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6-17.

[2]、梁云,计永超,刘银国.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我国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2010(1)

[3]、韦倩青,曾秋芸,韦倩红.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及策略研究[J] .特区经济,2009(11):

[4]、钟清流.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创新[J]求索,2010(5)

产业转移教学反思 第4篇

1、在教材的处理上,把握新课标要求,突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等重点、难点内容,对教材则有选择地进行取舍,并补充了大量生动、实时的案例,以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开拓学生思路与视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设置分层次的材料,引发学生质疑和讨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各有收获,取得个性化的发展。

3、通过材料逐层呈现,使学生深入感受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与挑战,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教学实践表明,这一环节,学生的表述和教师预设出入较大,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实施有一定难度。今后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和准确的表述能力。最后的探究活动,使

学生感觉到身边充满着地理知识,体现了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 理知识”的理念。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这节课我通过小品导入,运用典型案例激发探究思考欲望,学生与教师共同

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 第5篇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由于新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纷纷将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范围内新一轮产业转移由此兴起。

从全球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主要有东亚、东南亚和拉美两大区域。近年来,东亚和东南亚制造业超过拉美制造业,并使世界制造业加速向东亚转移,而中国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持续增长,加上巨大的市场潜力,已成为其中吸纳全球产业转移的中心地带。

我国大陆在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次是来自香港地区制业的产业转移,这次转移的方式主要是“三来一补”,转移的地点主要是珠江三角洲,所带动的产业主要是纺织、服装、鞋帽、玩具、日用品等。

第二次是来自中国台湾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其转移的方式主要是投资办厂和贴牌生产相结合,转移的产业主要是IT产品和家电产品,转移地点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东莞苏州等地作为世界通信产品零部件制造基地的崛起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第6篇

产业转移是指发展水平有差异的国家或地区, 其企业根据比较优势原则, 通过贸易和投资将一个产业的整体或部分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获利的过程。从其理论产生发展至今, 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各个国家或地区为了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不仅积极利用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也加大了对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总体来说, 产业转移在全球共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 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的美欧转移至日本;60至70年代欧、美、日向亚洲四小龙的转移;80年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向中国沿海地区的转移, 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我们可以看到, 这三次浪潮都是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原因在于经济发达的地区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 所以需要向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资料便宜的地区转移获得比较优势, 而且每次浪潮过后, 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经济都得到了腾飞, 这无疑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极大的鼓动, 是否能找到一条好的承接转移的路子成为各省市的重要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作为接近泛珠江三角洲核心的湘南三市郴州、永州和衡阳奋勇当先成为中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面对机遇, 湘南地区努力发挥自身一切优势,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加快产业整合, 提升整体竞争力, 实现区域经济质的飞跃,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转移项目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湘南地区作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 转移项目并不是三个产业均衡发展的, 而是集中在第二产业。按各个产业的特点, 我们知道第一产业由于受土地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大, 通常是分块的, 以中国的幅员和气候的多样化, 转移并不是很容易。而第三产业受政策、国外产业转移、经济水平、交通、技术影响较大, 沿海地区拥有这些因素优势, 因此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相比之下, 湘南三市的这些因素都不够, 所以很难承接成功。而第二产业不同, 它受限因素较少, 当一部分产业在原发达地区规模到了一定的地步, 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比如:政策和劳动力成本等, 原地区产业升级, 原来的落后产业就要转移。据湖南省商务厅统计, 2012年1月—12月, 湘南三市新批项目206个, 其中第二产业新项目169个, 占82.04%, 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资43.5亿美元, 占总额85.57%, 不仅湘南地区如此省也是这样, 特别是加工贸易, 由于加工贸易附加值很低, 而耗用劳动力却很大, 全, 所以向中部地区转移较多, 2012年, 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为63.7亿美元, 增长136%, 高出同期全省进出口总体增速120个百分点。

二、影响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地理交通与经济环境因素

湘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对承接产业转移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 它具有先天优势, 因为它北连长株潭, 南接珠三角, 东通海西城市带, 西邻东盟自由贸易区。所以能够承接多地区的产业, 受多地区的经济辐射。另一方面, 它的交通也特别重要, 为了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 区内正逐步建立立体式便捷交通系统, 其中衡阳的交通特别发达, 是全国45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区内公路有106、107国道, 二广、京港澳高速与泉南、厦蓉高速交错, 形成“井”字高速带;铁路有京广铁路、武广客运专线、洛湛铁路纵贯南北, 在区域内与东西向的湘桂铁路和台南高铁交汇, 形成“井”字铁路带, 路陆交通干线共构成4条产业转移聚集带;航空方面, 湖南省纳入国家规划的11个民用机场项目中, 改扩建项目包括了永州零陵机场, 新建项目含衡阳南岳机场, 开展前期研究的项目有郴州机场。湘南地区是我国中部货物出境距离最短, 运输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但另一方面, 交通条件的好坏是与其它地区相比较而言的。目前湘南三市的出省通道不多, 区域内路网密度不够, 永州市与广东、广西高速公路的对接问题仍需协调, 这些问题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与地理优势相比, 经济区位优势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更加重要, 比如湘南地区北面受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经济辐射, 南面紧靠人文、自然、市场条件均颇为相近的珠三角。此外, 湘南地区是泛珠三角“9+2”区域的腹地, “9+2”区域内各省区求同存异, 共谋发展, 拉近了作为内陆省份的湖南与南海的距离, 为湘南地区产业的国际化构建了组织平台, 尤其是已经主办了七届的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济洽谈会, 全面推进了湘南三市与其余省份及特别行政区在交通、能源、经贸、环保、旅游和民生等领域的合作, 这些势必是湘南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三、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的分析

1. 集群型产业转移模式

集群型产业转移是规模最大的产业转移模式。即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由某一地区转移至另一地区, 把产业链的生产环节融入当地的产业当中, 形成本地化的企业, 其销售市场主要面向该区域的周边地区及相近的国外市场, 并随着转移规模的扩大, 研发机构、销售机构也会随着迁移。

一方面, 承接地要注重吸引龙头企业, 再利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 逐渐形成集群产业链。近年来, 东部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制鞋业、石化、机械制造产业、电子产业等已经大规模向内陆转移, 要抓住机遇, 就需抓住核心企业。比如, 衡阳市白沙洲工业园成功引进富士康后, 紧接着就已经有14家配套企业选择落户衡阳, 总投资近15亿元, 而且这些数字还在不断扩大;总投资28亿元人名币的的奥美森自动化工业园落户郴州, 它的建设对优化郴州市产业结构, 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也是意义重大;同样瞄准产业链, 永州轻纺产业承接同样硕果累累, 在永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兴工强市”的战略下, 积极引进凯胜鞋业、台湾九兴控股有限公司等鞋业制造商巨头的推动下, 如今, 全市纺织制鞋产业规模企业达到近百家, 总产值达55.8亿元, 年增长34.2%。另一方面, 承接地要努力培育优势产业链, 逐步提高各个环节的竞争力。比如, 永州东安县光伏产业园跻身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园区, 即将形成“单晶硅棒—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的完整产业链;衡阳变压器厂原是全国最大的中小变压器生产企业之一, 为发挥更大的优势, 衡阳市实行转变, 将衡阳变压器厂与新疆特变电工股份合并。如今已升级为中国领先, 世界一流的“双百万”变压器研制基地, 即围绕“新疆特变”输变电主导产品的配套企业已发展到18个, 形成年产值达20多亿元的产业群。

因此, 虽然世界500强企业是各个地区争先承接的, 但要对其进行必要的选择, 是否能够带动一个优势产业链是选择的重要标准, 不然, 有限的资源便会浪费在徒有虚名的大企业上, 这将会对承接产业转移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

2. 合作型承接模式

2012年2月26日, 全省扩大开放暨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在郴州召开。时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指出, 湘南三市要加强分工协作, 实现有序承接, 错位发展, 优势互补, 还要加强的长株潭城市群、大湘西地区的协调协作。

因此, 一方面, 三市要分工明确, 郴州市提出要“争当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排头兵”, 衡阳市提出要建设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区”, 永州市把示范区建设作为事关永州发展的头等大事, 作为科学赶超、开放崛起、富民强市的首要重点。其中永州市主要承接先进服装制造、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和光伏、生物医药、旅游文化、纺织、服装等;衡阳承接制造业、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郴州承接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另一方面, 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 三市也要协作成为一个整体, 三市各有侧重, 就像同一个产业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各自形成合力, 才能1+1+1大于3。

四、结论

根据产业转移的客观规律, 选择合适的承接模式对承接地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非常的多。面对不同地区的竞争, 为什么企业会选择湘南而不是其它地区,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比较优势, 即地理交通、经济环境、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这为我们选择承接产业模式打下了基础, 一是, 集群型产业承接模式, 即对大型企业的选择以是否能够发展成优势的产业集群为重要标准;二是, 环保高效型承接模式, 即为了保护环境, 我们不能急功近利,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三是, 跨梯度承接模式, 即我们不能永远承接发达地区衰退了的企业, 而要主动出击培育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四是, 合作型承接模式, 即三市不仅各自竞争还要一起合作, 成为一个产业链的不同环节, 力量就更加强大。最后, 湘南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道路不是一路平坦的, 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比较突出的有三个:一是, 金融的支持力度不够, 实质表现在中小企业的贷款难, 各市还需大力引进多层次的金融组织和丰富创新金融产品;二是, 产业配套不够完善, 很多企业由于看到这一缺陷而转投其它地区, 对湘南是个很大的损失。三是, 人才的供应不足, 不管是低端的劳动力还是高端的劳动力, 都需要政策的保障才能使他们稳定下来而不流失。

摘要: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兴起的背景下, 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进程不断加快。湘南三市作为第四个国家批准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比如: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增长, 特别是加工贸易成为开放贸易的第一突破口。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平衡的问题需要解决。湘南地区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 地理交通、自然资源、政策制度、产业基础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如何选择承接模式仍然是湘南三市值得注意的问题, 因为不同的地区所具有的条件不一样, 所以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才是最重要的。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湘南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 然后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选择了不同承接模式, 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让湘南地区抓住产业转移的契机, 进一步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 从而促进湘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论后雁模式与汽车产业的转移 第7篇

关键词:后雁模式,汽车产业,转移

1 雁形模式到后雁模式的过渡

雁形模式是产业转移的一种选择, 是基于产业转移的过程特征的一种模式。

雁形转移模式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从产业转移的过程特征或形态的角度归纳出来的著名模式。赤松要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分析了发达国家和日本之间的产业空间转移现象, 归纳出“产品进口、国内生产、产品出口”三个阶段的雁形产业转移模式, 并认为, 后进国可以通过产业转移学习先进国的产业发展经验, 吸收其资本和技术, 发展相应产业。传统“雁行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战后以来, 率先实现工业化的日本依次把成熟了的或者具有潜在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 后者又将其成熟的产业依次转移到东盟诸国, 80年代初,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开始参与东亚国际分工体系, 勾勒出一幅以日本为“领头雁”的东亚经济发展的雁行图景, 在他们之间形成了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梯式产业分工体系。

东亚经济的传统雁行发展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垂直型分工为主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传递体系, 其建立与维持的前提是东亚地区各经济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与层次性。但是, 这个前提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后雁行模式”时期。

所谓“后雁行模式”时期, 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 目前东亚区域分工与经济发展本质上仍然是传统“雁行模式”的延缓, 这是由当前东亚各国 (地区) 之间依然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所决定的, 特别是东亚的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的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 所以传统“雁行模式”仍然会在相当大的范围, 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东亚地区有继续存在的条件与基础, 而且这在客观上也有助于东亚地区各经济体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国家 (地区) 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 目前东亚区域国际分工体系正逐步向新的水平型网络化区域国际分工体系过渡。这种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特点是:在宏观上, 日本, 四小龙、东盟诸国与中国之间相互的水平分工关系正逐渐增强并最终会占据主导地位;在微观上则存在着以日本、四小龙跨国企业为核心的, 在东亚地区构建的网络化跨国生产体系, 即通过企业内部国际分工, 将产品的设计、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在本地区进行区位上的优化配置。相应地, 建立在东亚地区未来的这种新的水平型网络化国际分工体系基础上的发展模式, 与雁行模式相对, 更是可以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各国之间相互超越、相互牵引的“群马模式”。

2 后雁模式在汽车工业的体现

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转移很好的体现了雁形模式到后雁模式的演变, 而且接着后雁模式, 以中国为首的新型雁阵或者群马模式将替代旧的以日本为首的旧雁阵。接下来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2.1 世界汽车产业转移及特征

自1885年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在欧洲发明至今, 100多年来国际汽车产业已出现了4次转移。

世界汽车业的第一次转移出现在20世纪初期, 美国人首创了流水线大批量生产体系, 美国取代欧洲成为汽车强国;第二次转移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欧洲人将产品差异化和大批量生产结合起来, 向以美国为代表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提出了挑战, 欧洲车企高举产品差别化和大批量生产相结合的大旗, 重新站上了汽车强国之列;第三次转移出现在60年代后期, 日本人借助生产组织方式的突破, 生产出了价格低、品质上乘的汽车, 擅长精益生产的日本汽车业惊人崛起, 随后进入美国、欧洲市场, 与美、欧分庭抗礼。如今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就是日本的丰田汽车;第四次转移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 使全球化资源配置成为可能。每一次国际汽车产业转移中, 新进入者都以低档车为突破口, 如当年福特汽车畅销的T型车, 大众汽车的甲壳虫、日本的节油低价家庭轿车;其后通过提升核心技术, 来缩短与先进者的差距。每一次国际汽车产业转移都涌现出一个大型汽车企业, 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德国的大众汽车、日本的丰田汽车。

这4次转移都有共同之处, 每一次都与技术创新或生产、组织方式转移紧密联系起来, 即通过生产系统或产品方面取得创造性的突破, 使国内需求膨胀得到满足, 并形成强有力的出口势头。每一次产业转移输入地一般从低档车生产人手, 汽车价格随着产业的转移和升级换代不断下降, 使输入地市场需求不断壮大, 最后成为汽车业中的霸主。单看第三次转移, 日本就采取了雁型模式战略, 60年代后期, 日本从进口美国汽车转而逐步的消化吸收并积极生产进行进口替代的过程, 到了70年代后期, 日本汽车基本就依靠出口了。达到了走雁型模式的目的。

2.2 后雁时期的亚洲汽车产业

但就东亚来说, 各国的相互水平分工关系正逐渐增强并最终会占据主导地位, 即便是汽车工业也不例外。以中国为例, 中国大陆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1985年3月由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和上海汽车总公司合资成立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20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本田、通用、雪铁龙、福特等汽车公司进入中国, 在中国投资设厂, 国内轿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汽车公司对技术战略进行了改变, 在中国开始投入最先进的技术和最新、最流行的车型。

在经历了2002、2003年连续两年汽车产销的“井喷”发展后, 2004年中国国内汽车累计产销 507.05万辆和507.11万辆, 其中轿车累计产销 231.63万辆和232.65万辆。中国已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增长20%, 突破600万辆。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

随着中国汽车业从量变到质变, 第四次国际汽车产业转移渐渐被推向高潮。安信汽车研究所汽车分析师孙木子指出, “前三次国际汽车产业转移, 都改写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第四次, 或许中国会成为主角。”目前, 天时、地利、人和正在向中国倾斜。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表示, 金融危机后, 世界汽车产业进一步向亚洲, 特别是中国转移, 中国最终将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第一大市场中应该产生世界第一牛的汽车本土企业。

另外, 当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汽车产业转移又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趋势:从汽车销售、金融服务、维修服务、汽车租赁等方面全方位转移;中国、东欧、东南亚等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特点更加明显;跨国汽车公司在产业转移中独资化趋势加强, 对新兴市场的垄断逐步从隐性走向显性。

这说明, 后雁时期已经是事实, 不再是理论, 汽车产业在亚洲的发展和转移恰好证明了后雁的到来, 并且以中国的实例看, 汽车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更加倾向于水平分工而非垂直分工, 以往传统的雁形模式已经失去了基础。未来亚洲的发展模式势必会走向新雁形模式或群马模式。

3 引申

产业转移模式 第8篇

关键词:产业转移,企业迁移动因,承接模式

0 引言

从国内外背景看,产业转移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而其微观载体是企业,是企业区位调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企业价值链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实质就是企业区位的再选择过程[1]。

承接地如果分析企业迁移的动因,帮助企业与当地政府、企业、供应商、顾客以及其他机构建立起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就能更好的促进地区崛起。

1 企业迁移的动因分析

企业迁移的原因较多,包括迁移收益与成本的比较、资源基础理论“比较优势”、报酬递增理论“创造竞争优势”、系统竞争理论[2]。另外,企业进行区位决策时,主要关注地理区位、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市场因素、集聚经济、行为因素、政府政策等要素[3]。企业实行跨国迁移时,主要关注成本优势、学习机会、网络利益,三者构成锥形学习框架[4]。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时,主要关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加上政府、市场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5]。

笔者从影响企业迁移因素出发,了解企业在迁移过程中的需求,总结出五个动因:

1)成本优势。企业追求迁移到成本较低的目标区位,实现降低生产成本、保持竞争优势。a.通过规模扩大和集聚效应实现规模经济;b.接近生产要素,加大开发利用潜力;c.接近地方专有技能;d.获得优惠政策以降低市场交易和经营管理成本。

2)需求市场。企业追求有市场扩张潜力的地方,为自身生产能力寻找一个有潜力和高效的市场空间。a.现有市场的需求规模;b.市场的潜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速、所处的阶段、市场饱和程度等;c.怎样充分利用市场规模和潜力来提升市场效率。

3)集群网络。企业倾向于接近较为成熟的集群网络,以降低其配套和物流运输成本。a.集群发展基础及当地配套的齐全程度;b.集群发展潜力,包括空缺或薄弱环节;c.网络外联能力,指当地在区域范围内的职能地位和区域有序竞争合作环境的存在。

4)创新能力。企业希望借信息、人才、科研环境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结构优化、技术升级。a.信息节点平台的汇聚扩散能力;b.吸引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的设施环境、科研氛围、教育环境;c.研究和生产的联系性,当地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良好的协作关系。

5)学习机会。企业出于自身成长的需要,希望通过多元化交流和有序竞争环境来提升产业竞争力。a.行业协会等地方企业良好的交流环境;b.集群内公平有序的竞合环境。

2 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2.1 以“发挥成本优势”为导向的承接模式

政府要推行规模化供应、提升要素品质、培养专业技能、制定优惠政策,从而降低企业投资和生产成本、宣传成本、人力成本、市场交易成本、经营管理成本等,吸引产业转移。

1)规模型。指政府通过规模化供应来降低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成本,推进企业规模化运营。关键性要素有:设施型要素,指企业运营所需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服务型要素,指第三方服务机构。对于这些要素:a.由园区统一集中提供。保证园区主要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相互配套衔接,特别是废弃、污染物的收集处理和循环利用、集中供气供热等。b.鼓励第三方服务机构进驻,完善集中的多样化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的设置。加强对职工生活服务环境的营造,以及对企业物流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经营管理服务等第三方外包服务机构的设置。

2)要素型。指政府对当地资源有序开发、保护和宣传,发挥当地人力资源优势,减少宣传成本,塑造以要素为核心的地方形象。关键性要素有:物质资源、旅游资源、人文资源、人力资源。对于这些要素:a.建立规范的保护手段和管理法规,创造良好的资源存量和环境。b.有序开发、提高资源可达性。c.系统化的定位和宣传,在区域范围内与其他城市资源错位融合。d.提升,如品质认证、原产地认证、文化申遗、历史文化名城等。

3)技能型。指政府提升劳动力素质,特别是专业型人才的塑造,降低人力成本,形成特色劳动力优势。关键性要素有:传统地方工艺;现代产业技能。对于这些要素:a.传承和发扬。要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形成特色化劳动力资源。b.吸引和稳定。要注重对返巢人员的吸引,形成专业化劳动力资源。c.教育和提高。要用现代化、标准化来提升传统地方工艺,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4)政策型。指政府制定合理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市场交易成本和经营管理成本,吸引和承接企业入驻。关键性要素有: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服务政策。对于这些要素:a.突出竞争力,要进行重点产业转出地及周边区域的优惠信息比对。b.突出重点,要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战略和方向。c.突出效率,坚持时间缩短和空间便利原则。在流程上,政府要帮助企业精简行政流程;在空间上,以联合、派出、分支的形式构建与企业盈利性质相符的招商平台,设置外地办事处,方便企业和承接地进行信息沟通。

2.2 以“推动需求市场”为导向的承接模式

政府要充分挖掘当地资本品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的潜力,提升市场效率,从而推动当地的需求市场,吸引产业转移。

1)潜力型。指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分配调整推动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利用市场供应体系引导其消费意愿,从而为企业提供潜在的市场空间。关键性要素: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对于这些要素:a.推动。通过国民收入分配调整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降低居民未来支出的压力。b.引导。引导市场供应体系,提升居民消费意愿。适度提供消费补贴和消费信贷。对需要发展的产业的产品提供适度的消费补贴。举办各类展销会,建设专业市场。通过假日经济、会展经济的宣传和促销,吸引更多消费者。

2)高效型。指政府充分利用已有市场基础,建立多样化的市场平台、保障体系、支撑网络、服务形式,提高效率和效能,为企业拓展的生产能力提供高效市场空间。关键性要素:当地的市场平台;市场保障;物流支撑体系;行政服务和市场服务。对于这些要素:a.有序。建立相应保障体系和企业自律的环境,如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行业自律性社团组织和中介机构。b.升级。加快市场平台和服务升级,从最初直接交易平台,到非常态样品展销会,到常态提供样品信息交易所,到虚拟电子商务。加快物流运输体系升级,给产业重点转移企业优先保障。c.对接。通过中间平台和组织来提供资本品供需对接的服务,满足各类产业对配套产品供应的需求。

2.3 以“支撑集群网络”为导向的承接模式

政府要以拓展、外联来引导形成具有较强向心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聚环境,从而支撑当地的集群网络,吸引产业转移。

1)拓展型。指政府立足原有产业基础,通过拓广、增强、求专、联合等来拉动整个产业链集群式发展,提升竞争优势。关键性要素:集群发展基础;龙头企业;产业链中有相对优势的环节。对于这些要素:a.拓展———延伸产业链。积极完善产业链,重点引进缺失环节。b.增强———扶持龙头企业。支持已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或为当地初步形成的产业集群引进具引领性大型企业。c.求专———彰显优势环节。依托特色资源,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和优势,针对集群内某一环节专业化重点打造,引进相关产业,逐步优化,强化集群优势。d.联合———联合产权关系。积极引导同类企业的产权重组,以减少各种经济外繁琐程序,更合理的配置和利用资源。

2)外联型。指政府要和周边地区共生形成产业链中的一环,从培育产业链网络体系的某一环节着手,改善转移产业的成长环境。关键性要素:区域有一定的产业集群基础,但还不完善,某些环节较弱或缺乏龙头企业。对于这些要素:a.着力配套集群薄弱环节。考虑成为区域产业链的一环。尽可能向产业链靠拢,配套集群薄弱环节,改善转移这类产业的成长环境,形成区域产业链强环。b.着力引进龙头企业,抢先成为区域集群核心。周边区域有相似类型的产业基础但都不强势,可以考虑率先引入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引领性的龙头企业,成为区域产业链核心。

2.4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承接模式

政府要优化信息平台的交流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进驻、强化科研和生产的联系,从而提升当地的创新能力,吸引产业转移。

1)信息型。指政府要加强信息节点平台的建设,保障信息交流来源广、内容丰富,以信息优势来吸引产业转移。关键性要素:信息平台、信息交流。对于这些要素:a.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建立相应信息平台,促进企业观念创新。b.提供市场信息、产品信息、企业信息的交流咨询服务,使企业在展览贸易、信息交流、项目洽谈和文化旅游活动时可以集聚各行业最新信息资讯。c.和外部的信息源要有很好的联合。通过组织论坛、研讨、沙龙、讲座、培训、考察等多种活动,及时获得内容丰富和来源广泛的外部市场信息,激发创新活力。

2)人才型。指政府要创造吸引高级人才进驻的政策环境、生活环境、发展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为企业的持续创新增添活力。关键性要素:服务人才的政策环境、生活环境、发展环境。对于这些要素:a.创造有利于人才落户稳定的政策环境。b.创造有利于人才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如推进企业员工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特别是人才专用房的建设管理,并积极营造面向企业中高层的高端住区空间等。c.创造有利于人才流动创业的发展环境。

3)科研型。指政府可以利用企业带动研发、用研发吸引企业,积蓄创新的动力。关键性要素:研发机构;生产科研联系和转化的机制。对于这些要素:a.吸引企业自身研发部门入驻。以对研发投入的优惠税收政策和对研发人才的发展扶持,吸引企业自己的研发部门进驻,特别是依托产业集群、以中试基地为类型的科研机构。b.政府扶持企业联合研发。简化商业行政程序,强化研究机构与生产机构的联系,加大研发应用深度。c.吸引独立研发机构入驻。创造有利于新科研机构入驻和成长的环境,并以研发来进一步吸引相关行业的企业进驻。

2.5 以“营造学习机会”为导向的承接模式

政府要保障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有序竞争环境,来营造多样化学习机会,吸引产业转移。政府要维护人才流动环境,以及知识产权的有序管理,以创造有序竞争环境,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关键性要素:企业信息交流、人才流动、知识产权管理。

对于这些要素:1)注重人才交流中心的人才服务保障,有利于人才在企业之间的流动,方便人才将技术、知识等通过转移的方式传递给其他行业和环境。2)通过当地交流的环境,促进企业信息的交流和人员的交流、合理流动。通过商会、协会、活动这样的交流环境,保障人员合理、规范的流动。3)实行知识产权的有序管理。

3 结语

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崛起发展的机遇,如果将企业需求和地方条件进行多样化整合,那么欠发达地区才会走出适合自己的产业承接道路。笔者探讨了企业迁移的动因,并围绕企业需求构建了承接地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但是在具体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针对当地特殊环境来选择多种模式,整合各个环节,才能高效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地方政府要有系统化的产业承接推动手段,不能仅仅从地方本身条件来宣传,要充分结合企业的需求和地方条件,有针对性的推动,才能真正形成特色化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白玫,王业强.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析———企业迁移的视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2]刘怀德.经济发展中的企业迁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5):114-116.

[3]张宁.东企西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经济学院,2008.

[4]Paul Verdin,Nick Van Heck.From Local Champions To GlobalMasters:a strategic perspective on managing internationalization[M].New York:Palgrave,2001.

产业转移模式 第9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首先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会,已经越过初级工业化阶段,开始迈入高级工业化阶段,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拓展阶段,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1]。山西省地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能源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成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与东部沿海地区有很强的互补性,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山西发展速度很快,后发优势突出;同时,转型发展已成为加快山西省建设国家新型能源重化工基地和新山西进程的关键,而加强加快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合作,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是实现山西省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1 山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模式

改革开放至今,山西省经历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承接产业转移也经历了国家投资、地方政府投资、企业自主投资的转变过程。总体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应该划分为三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政策导向与规模增长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为有效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国家确立了将山西省建成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战略构想,对山西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资源型产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1980-1998年期间,全省投向煤炭、电力工业的资金累计达932.3亿元,一大批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能源产业项目竣工投产[2]。国家关于建设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战略决策决定了山西省整个“六五”期间的总体发展思路,“六五”结束时,山西形成与强化了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型产业结构。

经历了加工产业的高潮发展期后,20世纪90年代东部地区由于各种生产要素供给趋紧,环境容量指标递减等因素的制约开始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为吸引投资,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导致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为引资而引资”的倾向,一些地区在吸引项目上并未考虑环境因素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禀赋条件,因此,这一时期吸引的外部资源投资少、技术水平低、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的冶炼、炼焦等高耗能工业,小煤矿、小炼焦等行业一度发展过热,进一步促使山西省产业结构向重型化快速发展,同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1.2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成本导向和政策导向转移模式

20世纪90年代后期,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逐渐显现,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鉴于此,山西省委、省政府于1999年10月在运城召开了经济结构调整会议,充分讨论了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面临的艰巨任务,指出经济结构是山西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调整经济结构是振兴山西省经济的关键所在。2006年山西省政府明确了新的发展时期山西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即在发展上要重点走出“四条路子”,走出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路子;走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走出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子;走出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路子。实现“三个跨越”,一是实现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二是实现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的跨越;三是实现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这是山西经济转型实现质的转变的一个重要事件,同时也是指导山西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思想。

1.3 第三阶段(山西省尚未步入的阶段):追求综合经济效益模式

1.3.1 产业转移模式特征

该阶段是山西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高级阶段,目前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还未步入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承接产业转移是以生产要素的创新为基础,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创新,以及对现存经济制度、管理制度、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等进行创新,使同样引进的生产要素能够创造更多的效益。

1.3.2 产业转移对策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高级阶段要以创新为前提、以各要素之间比例协调为基础,同时要求制度体制等方面全力配合,可以说,这个阶段的产业转移难度较大,要使同样的生产要素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为此,我们在此阶段的任务就比较繁重,首先要对现有制度体制进行调节创新以适应产业转移需要;其次,进行各项创新,主要是技术方面,以使承接产业转移的工具方面达到最优;最后,做好各项配套工作,保证产业转移顺利进行。

2 山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模式的问题

2.1 承接产业转移数量少、规模小

2000年以来尤其是2006年以来,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其他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情况以及与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着引进产业数量少、规模小的问题。

以实际利用外资为例,2008年山西省实际利用外资10.3亿美元,而同期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41.2亿美元、41.14亿美元、40.33亿美元和36亿美元。山西省实际利用外资额在中部省份中最少[2]。

2.2 承接产业的技术层次较低,产业链延伸的项目较少

山西省的能源重化工特色导致山西省在能源化工行业吸引投资方面也存在着自身的特点,从2006年到2008年山西省几次招商引资的情况看,所吸引的资金和项目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引资比例占总额的75%,在第二产业内部,又以材料、能源和化工工业投资项目居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的制造业所占比重较少[2]。

产业结构的固有弊病并没有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得到缓解,反而得到了加强,这种局限于低层次的承接产业转移不会有助于改善产业结构,提升山西省产业升级。

2.3 产业结构存在弊端,严重制约产业转移进程

山西是能源化工基地,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煤炭、电力工业是山西最大的支柱产业;冶金工业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机械制造以重型机械、矿山机械为主;化学工业以煤化工为主,生产各种化工原料;轻纺工业发展规模较小,而且部门单一;全省煤炭、焦炭、普钢、生铁、水泥等行业发展较完善,而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轻纺业和加工贸易业的企业较少且发展不完善。在产业转移时,东部地区主要转移的侧重点在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山西省产业结构偏重于重工业,而轻工业发展不完善,无形之中对山西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造成障碍。

3 山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3.1 大力承接资源深加工产业转移、关联配套产业转移

争做珠三角产业转移理想承接地,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承接不锈钢、金属镁、电解铝、农产品等资源深加工产业转移;依托产业优势,积极承接关联配套产业转移;依托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两头在外产业。建设中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在煤炭资源利用和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上,重点承接包括煤层气开发利用、焦炉煤气利用、煤基合成油项目、以甲醇、二甲醚等为主的煤化工系列产品延伸等。在材料工业上,重点承接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等为原料的新型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承接铷铁硼材料、高性能陶瓷和纤维材料、磁性材料、硅锰合金、多晶硅等新材料的加工生产。

3.2 以适应东部加工制造业转移为着眼点,拓展承接力

产业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东部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相关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3]。山西省承东启西的特殊比较优势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必将成为承接东部加工制造业的前沿阵地。一方面要挖掘老工业基地的潜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制造业基础和科研基础,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提升现有产业的层次,实现与东部加工制造业的对接。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夯实产业配套能力,不断提高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水平[4]。

3.3 引导产业错位转移发展,形成东中西部合理的产业结构梯度

推进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开拓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扩大消费、稳定出口,同时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结构,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产业升级,适应东部地区加速向中部地区推进产业转移趋势,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新

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推进体制改革和组织制度的创新,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加强政策集成、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配套,积极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和出口加工企业向中部的转移。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地区之间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夯实各部门和基层的基础工作,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商贸投资的市场环境。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协调中部地区园区既有的功能,进一步明确中部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和招商引资重点,确定各自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引导错位发展,鼓励中部地区各开发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建设特色专业园区,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组团式转移[5]。

参考文献

[1]李晓西.东部产业转移趋势与承接机遇[J].中国国情国力,2009(2).

[2]李志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关重大问题研究——山西承接产业转移研究报告[R].山西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中心,2009.

[3]庄晋财,吴碧波.西部地区产业链整合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求索,2008(10).

[4]马子红,胡洪斌.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探究[J].生产力研究,2009(13).

产业转移瞄准嫘祖故里 第10篇

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峻、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魏林,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国胜,西平县县委书记聂晓光、西平县人民政府县长申保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及各分会行业专家,以及来自中、东部地区的200多位企业家共同出席论坛。

论坛就河南及西平如何承接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展开了深入探讨,通过探讨共商西平承接纺织服装转移创新模式,努力将西平打造成为中原纺织行业的制高点。

论坛开始前,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市长陈星会见了出席论坛的专家和学者。李国胜阐述了西平县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优势。近年来,中部地区承接全国服装纺织产业转移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特别是近期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使河南综合优势凸显。

据悉,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规划下,西平嫘祖服装新城项目在当地已成为政府主导的重点工程,该项目从规划起就为产业发展提供途径和平台,被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中原示范基地。

聂晓光在论坛上表示,按照“三融合三并重”的总体原则,即“产城融合、工贸融合、二产三产融合,生产销售并重、设计创新并重、产业文化并重”,嫘祖服装新城项目规划了面积4平方公里的西平嫘祖服装产业新城,一期建设面积2500亩,规划建设生产加工区、商品展示区、物流配送区、电子商务区、生活配套区、娱乐休闲区等功能完备、配套设施齐全的服装产业城,计划容纳1000家服装生产企业、辅料供应企业,3至5年的时间内,建成高水平、高标准初具规模的服装产业园,10年时间,建成企业集聚、市场完善、产城融合的服装产业城,努力把嫘祖服装新城打造为宜产、宜研、宜业、宜居的时尚新城。

河南省服装协会执行会长李刚表示,河南地理区位独特,处于联东接西、承南接北的位置,西平又是嫘祖故里,具有良好的纺织服装传统产业基础,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必将成为纺织服装承接的转移福地。

西平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本次论坛通过创造平等、开放性的交流平台,为西平纺织服装企业应对环境变化及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提供经验和建设性意见,为西平县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

产业转移模式 第11篇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 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 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是基于客观存在的区域要素禀赋差异, 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 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

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一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现象。产业升级是指价值链之中或尚未嵌入的产业主体通过嵌入价值链获取技术进步和市场联系, 从而提高竞争力, 由低端增值环节跃迁到高端增值环节的活动。“双转移”战略是指珠三角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 为发展高端产业腾出空间;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 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 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 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双提升”战略是指沿着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升级, 由低端向拥有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和创新力强的高端产业和处于产业链高端的环节发展, 其核心是提升产业竞争力, 提升自我创新能力。

二、“双提升”与“双转移”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自“双转移”“双提升”作为战略发展观被提出以来, 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和产业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珠三角地区传统产业向山区梯度转移的趋势基本形成。但是, 珠三角产业并没有大规模的向两翼和山区转移。阻碍珠三角产业向两翼和山区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交通、通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是区域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基础设施必然会增强区域对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和吸引力。以交通为例, 2008年底,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823公里, 其中约2100公里在珠三角, 约占55%。由于交通设施尚不够快捷, 增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滞留珠三角的“区域粘性”。

2、生态环境脆弱。

两翼及山区多位于广东的水源地, 担负着保障全省及香港的生产、生活饮用水源安全的重任, 是广东重要的水源地;多数山区县市基本属于山地丘陵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区, 对全省生态安全格局的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承接高污、高耗产业, 将对欠发达地区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3、产业配套不完善。

现阶段, 产业的转移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 即产业转移目的地不是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 而是倾向于向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完善产业配套的区域转移。目前, 广东的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两翼和山区的集群主要以本身传统产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资源性、根植性较强, 但是数量少, 规模偏小, 加工度不深, 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比较优势。

4、两翼和山区市场机制不完善。

产业转移本应当是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 但是, 在市场经济制度并不完善的情况下, 企业与地方政府仍有千丝万缕的各种关系。在两翼和山区等市场经济相对不完善的情况下, 高昂的交易成本阻碍了企业的转入。

三、双循环促进模式选择

实行“双转移”、“双提升”战略要从产业链和区域优势角度进行系统考察, 一是需要将一个产业或产品的各个价值环节和辅助环节进行分割, 然后再将这些环节有机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价值增值图;二是根据该价值链条的增值路径来来安排未来发展战略, 谋求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双赢。要实现良性循环, 可以选择以下发展模式和路径:

第一, 根据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和组合模式, 采取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创意产业/中介驱动产业升级发展模式。可以在东莞、顺德、南海、中山、佛山等地规划建设一批传统产业升级创新园区, 选择本地生产网络发育较好、规模大的产业集群, 采用高新技术+传统产业集群, 创意产业+传统产业集群, 市场、会展、物流、信息+传统产业集群等模式,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鞋业、服装、家具、玩具、陶瓷、电子等产业基地。

第二、推进主体功能分区模式, 科学地规划和引导珠三角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省内有序转移, 形成产业协调发展格局。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特点和状况合理确定发展定位, 珠三角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都市农业和旅游业。东西两翼重点发展石化、钢铁、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业, 以及一般制造业、滨海旅游业、农业和海洋渔业。粤北山区主要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与休闲产业。这种新的产业分工格局明晰了各区域的产业发展比较优势, 有利于避免盲目竞争。

第三、推行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模式。这种模式特别要考虑到转移产业、企业对区位选择的要求, 在符合大的转移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企业依据产业特点和经营战略所做出的自主选择。在建设方式上, 珠三角方政府负责园区的规划、投资、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山区或东西两翼市县负责园区外围基础设施建设, 并提供政府服务及管理上必要的协助, 投资收益归珠三角地方政府所有, 地方税收留成部分按商定比例分成, 通过合作共建让产业转移工业园在较高的起点上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辉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04.5

[2]、波特价值链分析模型-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wiki/%E9%A6%96%E9%A1%B5

[3]、谢思佳 粤““双转移””喜迎丰收年[N] 南方日报 2009.12.26.

[4]、彭惜君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估与建议[J] 珠江经济.2008.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产业转移模式】相关文章:

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08-25

产业转移09-13

京津产业转移05-14

纺织产业转移05-17

产业转移理论05-31

工业产业转移08-27

产业经济学产业转移08-25

产业转移战略研究09-15

产业转移教学反思05-19

承接产业转移范文05-28

上一篇:购物狂理财记下一篇:综合利用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