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脏血管瘤

2024-09-21

治疗肝脏血管瘤(精选7篇)

治疗肝脏血管瘤 第1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0年8月至2008年8月, 在本院病理确诊的肝脏转移瘤患者89例, 其中男性57例, 女性32例, 年龄30~77岁, 平均年龄53.3岁。肺癌肝转移瘤7例 (其中鳞癌3例、腺癌4例) , 胃癌肝转移瘤21例, 大肠癌肝转移瘤26例, 胰腺癌肝转移瘤12例, 胆囊、胆管癌肝转移瘤8例, 肾癌肝转移瘤3例, 膀胱癌肝转移瘤2例, 乳腺癌肝转移2例, 卵巢癌肝转移瘤8例。

1.2 设备及对比剂 CT双期增强扫描:

使用皮克Sele-SP型CT及美国310-P高压注射器。双期增强扫描层厚2.0~5.0mm, 层距3.0~5.0mm, 螺距1.0。对比剂采用双北碘海醇100mL, 以2.0mL/s速率团注, 注药后动脉期25s扫描, 门静脉期50s扫描, 实质期70s扫描。

1.3 SCT观察项目和指标

(1) 癌灶峰值 (PV) =增强后最大CT值-平扫CT值。 (2) 癌灶可见异常扭曲扩张新生血管。 (3) 图像处理:利用CT软件Functional, 做彩色编码的肿块血流灌注图, 分析血流灌注的特点。 (4) 癌灶DSA染色:稀疏、网状、浓密。

1.4 介入治疗

局麻下经股动脉Seldinger技术穿刺, 进行肝动脉造影, 观察肿瘤相关DSA表现, 分别行动脉栓塞术与药物灌注、CT引导下注入无水酒精或阿霉素碘化油栓塞剂、CT引导下射频消融。

2 结果

2.1 影像学分析

89例肝脏转移瘤明显强化18例, 癌灶峰值 (PV) 39~56HU, 可见丰富扭曲扩张新生血管, 部分相互融合呈湖状, 肿块血流灌注明显, 异常小动脉与杂乱新生血管显示越清晰, DSA染色浓密。肝脏转移瘤环状强化46例, 癌灶峰值 (PV) 20~38HU, 可见紊乱异常扭曲扩张新生血管, 肿块边缘较中心血流灌注明显增多, DSA染色病灶边缘浓密呈环状, 中心呈网织状。肝脏转移瘤轻度强化19例, 癌灶峰值 (PV) 10~19HU, 实性部分可见扭曲紊乱新生血管, 血流灌注明显, 新生血管显示清晰, 囊性部分无或少血流图像, DSA染色实性部分稀疏。肝脏转移瘤无强化6例, 癌灶峰值 (PV) 0~10HU, 偶见扭曲纤细新生血管, 或无新生血管, 肿块血流灌注偶见新生血管, 无血流图像。

2.2 介入治疗

病灶明显强化行介入栓塞及肿瘤药物灌注;病灶环状强化行介入栓塞、肿瘤药物灌注及CT引导下注入无水酒精或阿霉素碘化油栓塞剂;病灶轻度强化CT引导下射频消融, 第8天静脉滴注肿瘤药物;病灶无强化在CT引导下注入无水酒精或阿霉素碘化油栓塞剂。

2.3 生存期

89例肝脏转移瘤8年生存期2例 (2.25%) , 5年生存期10例 (11.24%) , 3年生存期26例 (29.21%) , 2年生存期38例 (42.70%) , 1年生存期11例 (12.40%) , 3~6个月生存期2例 (2.25%) 。

3 讨论

肝脏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之一, 多来自门静脉系统引流脏器的肿瘤, 如胃、结肠、直肠、胰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肿瘤血管生成在实体肿瘤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的各个阶段皆起者重要作用, 并显著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2]。怎样使血管生成抑制剂和大剂量肿瘤药物只作用癌灶而不作用正常组织, 或少作用正常组织是当前肿瘤治疗有待于解决的问题[3]。影像学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发展影像技术来准确检出和量化血管生成。介入治疗对肝脏转移瘤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由于肝脏的双血供特性 (少数多血供) 原因, 转移灶供血变的多渠道, 单一的介入治疗手段达不到很好疗效, 介入的综合治疗是最好方法。

Carmeliet等[4]观察到肿瘤的恶性程度与周围新生血管相关, 瘤实质中存在的一种新生小动脉, 这些新生的肿瘤小动脉易于确定, 并可进行定量研究。血管生成及血流动力学特点, 进一步认识和解释影像学发现[5]。目前对肝脏病变的灌注研究较多[6], 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不仅与微血管 (MVN) 有关, 肿瘤微血管的渗透性也是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重要反映[7]。

有些肝转移瘤的血管丰富程度与其原发肿瘤相似, 本文原发为肺、卵巢、胆囊低分化腺癌, 肾透明细胞癌, 膀胱移行上皮癌的肝脏转移瘤病灶明显强化, 癌灶DSA染色浓密, 部分相互融合呈湖状, 肿块血流灌注明显, 异常小动脉与杂乱新生血管显示越清晰。介入治疗均采用动脉导管栓塞术与药物灌注。

恶性肿瘤边缘的血管化程度要高于中心区域[8]。肺鳞癌、胃腺癌、大肠腺癌的肝脏转移瘤病灶环状强化, 癌灶可见紊乱异常扭曲扩张新生血管, 肿块边缘较中心血流灌注明显增多, DSA染色病灶边缘浓密呈环状, 中心呈网织状。介入治疗采用栓塞、肿瘤药物灌注及CT引导下注入无水酒精或阿霉素碘化油栓塞剂。乳腺癌、胆管癌及少部分胃、大肠中分化腺癌的肝脏转移瘤病灶轻度强化, 治疗采用CT引导下射频消融, 第8天静脉滴注肿瘤药物。胃、大肠黏液腺、卵巢或胰腺囊腺癌多产生肝脏囊性转移, 病灶无强化, 治疗采用CT引导下注入无水酒精或阿霉素碘化油栓塞剂。随着人们对肿瘤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分子事件认识的不断深入, 针对肿瘤发生中不同靶点进行干预的靶向治疗, 将成为肝脏转移瘤的治疗方向。导管技术的独特作用在于血管造影可精确地导向以将载体运送至靶器官的血管, 用动脉栓塞技术、CT引导下栓塞术延长载体与靶细胞接触的时间。正确的影像技术量化血管生成可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和帮助指导治疗。

血管生成研究应用于肝脏转移瘤与介入治疗相结合, 根据影像技术来准确检出和量化转移瘤血管生成,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特别是肿瘤恶性程度越高血管生成越丰富, 介入治疗近期疗效越好[9], 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多角度、多层次地为肿瘤治疗提供了可喜的诱人前景。

摘要:目的:探讨肝脏转移瘤血管生成的螺旋CT动态扫描表现特征, 为临床介入治疗肝脏转移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理确诊的肝脏转移瘤患者89例, 进行螺旋CT观察。治疗采用局麻下经股动脉Seld inger技术穿刺, 进行肝动脉造影, 分别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与药物灌注、CT引导下注入无水酒精或阿霉素碘化油栓塞剂、CT引导下射频消融。结果:59例肝脏转移瘤明显强化18例、环状强化46例、轻度强化19例、无强化6例。病灶明显强化行介入栓塞及肿瘤药物灌注;对病灶环状强化行介入栓塞、肿瘤药物灌注及CT引导下注入无水酒精或阿霉素碘化油栓塞剂;对病灶轻度强化CT引导下射频消融, 第8天静脉滴注肿瘤药物;对病灶无强化在CT引导下注入无水酒精或阿霉素碘化油栓塞剂。8年生存期2例 (2.25%) , 5年生存期10例 (11.24%) , 3年生存期26例 (29.21%) , 2年生存期38例 (42.70%) , 1年生存期11例 (12.40%) , 36个月生存期2例 (2.25%) 。结论:螺旋CT动态扫描判断肝脏转移瘤血管生成与供血情况, 为临床介入综合治疗肝脏转移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肝脏转移瘤,血管生成,介入治疗,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参考文献

[1]Folkman J, Shing Y.Angiogenesis (Review) [J].J BiolChem, 1992, 267 (110) :10931-10934.

[2]Weidner N.Intra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 as a prognosticfactor in cancer[J].Am J Pathol, 1995, 147 (1) :9-19.

[3]周清华, 孙燕.加强我国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基础和临床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 2004, 7 (4) :267-269.

[4]Carmeliet P, Jain PK.Angiogenesis in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J].Nature, 2000, 407 (6801) :249-257.

[5]Park YN, Yang GP, Fernangez GJ, et al.Neoangiogenesis angsinusoidal"capillarization"in dysplastic nodules of the liver[J].Am J Surg Pathol, 1998, 22 (25) :656-662.

[6]Van Beers BE, Leconte I, Materne R, et al.Hepatic perfusionparameters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dynamic CTmeasuremc-nts correlated with disnase severity[J].AJR, 2001, 176:667-673.

[7]Nagy JA, Brown IF, Senger DR, et al.Pathogenesis of tumorstroma generation:a critica role for leaky blood vessels andfibrin deposition[J].Biochim Biophys Acta, 1989, 948 (22) :305-326.

[8]Ma LD, Frassica FJ, Mccarthy EF, et al.Benign and malig-nant musculoskeletal masses:MR imaging differetiantoin withrim-to-center differential enhancement ratios[J].Radiol-ogy, 1997, 202:739-744.

肝脏特大血管瘤一例 第2篇

讨论肝血管瘤多为海绵状血管瘤,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肝脏先天性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而成,后天雌激素促其快速发展。另外,感染的坏死和增生等因素也是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例患者以前未到正规医院就医,在院外凭浅表病征长期误诊,青春期以后血管瘤任自发展并占据肝脏大部分区域为一罕见病例,后经我们作针对性检查而明确诊断,并适时正确处理,患者病情好转,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目前有学者[1,2]为超声是诊断肝脏血管瘤的首选检查。何晓军等[3]对手术切除31例累及肝门巨大肝血管瘤的总结发现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较小瘤体内血流情况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CT增强扫描能了解肝巨大血管瘤与出入肝血管的关系,对手术中避免损伤大血管很有帮助,但侵及多叶的巨大肝血管瘤常推移第一肝门,使肝脏发生转位难以判断肿瘤发生的肝叶段。MRI能准确地判断出肿瘤侵及肝脏各叶段,特别是肝血管三维重建可清楚显示瘤体与肝血管的关系。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以显示肝内胆管受挤压的情况,对手术中保护胆道免受损伤有利。因此B型超声与MRI检查是术前判断肝巨大血管瘤切除可行性的最佳组合。

参考文献

[1]邱双健,樊嘉,陈培.肝脏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J].肝胆外科杂志,2008,12(6):407_411.

[2]吴升强.肝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101-103.

B超在肝脏血管瘤的诊断应用探讨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46例, 所有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3年7月体检提示肝血流瘤后收住入院, 男27例, 女19例, 年龄30~71 (44.53±5.37) 岁。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 其中10例有肝区轻度胀痛、上腹不适等, 误以为胆结石, 自行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 未见好转。纳入标准:病例资料完整, 均经B超和CT检查对象。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 收集所有患者B超及CT资料, 分析观察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1.2.2 检查方法

(1) B超检查:均采用esaote.Mylab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 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一晚通知患者次日早晨或上午检查, 嘱患者禁食8~12h。检查时, 患者取仰卧或左侧卧位, 双手上举使肋间距增宽, 充分暴露肝区利于扫描。 (2) CT检查:均以SIEMENS SOMATOM AR.C单层CT进行扫描, 扫描范围以膈顶至肝脏下界, 常规给予平扫, 参数设置以管电压30~120kV, 层厚2~10mm, 矩阵512×512, 螺距以1.0~1.5, 扫描时间1.0s。

1.3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 14.8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两种检查后, B超定性诊断43例, 物理诊断仅3例。CT检出38例, 均为定性诊断。两组检出率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76, P=0.003) 。详见附表。B超表现以单发强回声为主31例, 圆形或不规则形, 边界清晰, 内部回声均匀, 部分可见内部呈筛网状回声, 多普勒血流图见内部血流丰富、流速缓慢, 以小血管或血窦为主。周边亦可见数量不同血管枝分布, 多与病灶内相通。病灶后方无明显增强效应。低回声型呈圆形或椭圆形为主15例, 边界清晰, 内部回声欠均匀, 病灶后方可见声晕, 呈现“慢进慢出”“牛眼”样表现。

3 讨论

肝脏血管瘤临床多见, 其发病率为0.4%~20%, 为良性肿瘤, 占肝脏良性肿瘤的41.6%~70%, 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 单发或多发, 以单发为主, 且生长缓慢[2]。故临床症状不典型, 多无自觉症状或体征。但据临床报道, 巨大肝血管瘤并不少见, 特定环境下, 如妊娠、重体力劳动等可促使血管瘤破裂出血, 引发剧烈腹痛、出血性休克等, 甚至危及生命。故操作便携、无创易行、检出率高的检查方法, 是临床需求。

随着超声诊断的普及, 以简单易行、价格低廉、无创无痛等, 受到广大患者好评。本研究发现, 其病灶检出率高达100.00%, 定性率高达93.8%, 仅有6.54%为物理诊断, 符合检查需求。而物理诊断患者均为严重脂肪肝和无典型声像图患者, 故应加强鉴别, 以提高定性诊断率。典型肝血管瘤超声表现以病灶周边回声增强为特征性表现, 单发、强回声光团, <3cm病灶内回声均匀, ≥3cm多为混合回声, 可为网格状或强弱混杂[3]。强回声病灶易于诊断, 而低回声病灶易与肝脏恶性肿瘤、脂肪肝浸润相混淆[4]。重度脂肪肝可见回声明显增强, 而后半部呈衰减影像, 膈肌显示欠佳, 有助于鉴别。肝恶性肿瘤鉴别应与直径<3cm病灶相鉴别, 包膜多完整, 内部回声各异, 高回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等均可出现, 内部及周围血供丰富。鉴别点在于周围血流, 可表现为整圈状或弧形围绕, 多普勒血流图可见波动性动脉血流。CT可弥补超声诊断缺点, 对重度脂肪肝、恶性肝肿瘤均具可检出。特别是增强连续扫描, 可呈周边强化结节相互融合影像, 延迟扫描见等密度或高密度区[5]。但却受价格、呼吸、辐射损伤等影响。

综上所述, 肝脏血管瘤以B超检查检出率高、便携、无创、操作简单, 适合基层广泛推广。对于无法定性诊断者, 可给予CT等联合检查, 以提高定性诊断率。

参考文献

[1]李霞.超声诊断肝脏囊性型血管瘤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 15 (2) :123.

[2]李丹, 郑华, 宋文静.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J].吉林医学, 2012, 33 (11) :2400-2401.

[3]娄可新, 张佳青, 厉志洪.肝血管瘤合并脂肪肝超声造影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12) :1610-1611.

[4]曹军英, 白晓忠, 张筠, 等.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及肝血管瘤的超声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0, 16 (1) :34-36.

治疗肝脏血管瘤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1月1日至11月1日就医的30例肝脏血管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并对其资料进行讨论和分析。以上3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次试验, 并签署了相关协议。在3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中, 男9例, 女21例;年龄29~72岁, 平均 (42.5±7.3) 岁。

1.2 方法

对30例肝脏血管瘤的患者进行B超检查, 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同时, 并对以上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仪器选用西门子1.5T Area syngo D13超导型磁共振, 18通道体线圈。在患者进入到检查室后采取仰卧位的方式, 使用超导型磁共振从膈顶到主动脉分叉进行扫描。在进行平扫序列中分别使用T1WI和T2WI。然后, 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最后, 实施三期增强扫描的方式, 在扫描时将流速设定为2ml/s, 并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对研究的中的各项数据记录后进行统计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3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经过检查后病灶数量、形状、大小以及显示的信号情况。

2 结果

2.1 平扫结果

3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检查中共发现56个病灶, 有19例为多发病灶, 有11例为单发病灶。其中形态为不规则状态的共38个 (67.9%) , 有18个 (32.1%) 为圆形。病灶的大小为0.9~6.9cm, 平均3.4cm, 其中有40个 (71.4%) 直径小于3cm, 有16个 (28.6%) 直径大于3cm。在病灶信号显示中, 高信号显示的为T2WI, 低信号显示的为T1WI。

2.2 MRI增强扫描结果

在MRI扫描后发现瘤体的大小为0.8~3cm, 病灶大于3cm的信号从边缘处开始强化, 并逐渐向病灶的中心处强化。在56个病灶中显示为低信号的有19个, 显示为高信号的为31个。

2.3 CT检查结果

在CT检查中24例肝脏血管瘤患者检查中共发现42个病灶, 有7例为多发病灶, 有17例为单发病灶。在平扫中共发现2个高密度灶、6个等密度灶以及34个低密度灶。在增强扫描中发现6个无明显的强化病灶, 36个强化病灶。在强化病灶中, 20个边缘结节强化, 16个不规则强化。在延迟扫描中共发现31个等密度病灶。

3 讨论

根据相临床试验发现, 肝脏血管瘤属于海绵状血管瘤, 被判断为良性肿瘤。肝脏血管瘤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其多发人群为成年的女性[1]。对患者分别进行CT、MRI和B超检查后发现, B超检查的确诊率能够达到65%, CT检查的确诊率能够达到90%, MRI的检查方式的确诊率高达95%。而使用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检查方式, 其敏感性可达到90%以上, 而特异性能够达到100%。本研究结果显示, 一般情况下肝脏组织发出的信号均为等信号或是高信号, 而肝血管瘤出现的信号为低信号影。出现低信号影的原因可能与瘤体内的血栓或是液化等情况相关[2]。由此可见, 在临床上对肝脏血管瘤的检查使用MRI多期动态增强的检查方式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确诊率高、漏诊率低, 且采用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检查方式无辐射,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钮恩斌, 陈华芳, 蔡红法, 等.MRI多期动态增强在肝脏血管瘤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4, 23 (3) :298-299.

治疗肝脏血管瘤 第5篇

1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5-12~2008-03在我院行肝脏CT增强扫描的患者152例, 男104例, 女48例, 年龄35岁~84岁, 平均53.7岁。病程2天~37年。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78例, 恶心、呕吐13例, 反酸25例, 9例有黑便, 14例以呕血为首发症状, 伴不同程度贫血, 23例腹部摸到包块, 无症状因体检就医者37例。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QX/i4层螺旋CT扫描仪, 常规行上腹部平扫加3期CT增强扫描, 自膈顶上方2cm扫描至肝下极下方2cm以下。层厚7.5mm, 层间距7.5 mm, 螺距3, 床速11.25mm/s, 120kV, 200mA。增强扫描造影剂为优维显300 100ml (300mgI/ml) , 经高压注射器注射, 注射速度为3.5ml/s, 动脉期延迟20~25s, 门静脉期60~70s, 平衡期200s。原始数据以标准算法重建, 重建层厚3.75mm, 层间距1.8mm。在AW4.0工作站行后处理, 采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容积再现 (Volumn Rendring, VR) 、多平面重建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 及最大密度投影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等方法观察。

2结果

152例中, 原发性肝细胞癌4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52例、肝脏囊肿15例、脂肪肝8例、肝脓肿5例、肝脏转移瘤8例、胆囊癌3例、胆管癌4例和正常16例。动脉期均成功显示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如腹腔干, 肾动脉, 肠系膜动脉等。31例肝细胞癌可见显著增强的结节或肿块, 其近端见一支或多支增粗、迂曲的供血动脉 (图1) , 显示肝动脉-门静脉瘘13例、门静脉瘤栓9例 (图2~4) 及下腔静脉瘤栓3例。2例富血供肿瘤肝转移瘤, 可见肝脏周边多个绵团状增强的病灶。胆囊癌于动脉期见病灶明显增强, 周围血管未见明确改变。其余病例血管形态及分布未见明确改变。143例可清晰显示肝总动脉与脾动脉, 胃左动脉显示清晰者123例 (VR像显示108例, MPR像显示123例) , 发现异常分支16例, 包括: 肝总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1例 (图5, 6) , 肝右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3例、由腹腔干发出1例, 肝左动脉由腹腔干发出1例, 胃左动脉单独由腹主动脉发出1例、由脾动脉发出1例, 胃网膜右动脉由肠系膜动脉发出1例, 脾动脉单独发出1例, 胃十二指肠上动脉由肝右动脉发出4例、由肝左动脉发出1例, 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1例。

3讨论

腹部血管成像是DSA最大的优点之一, 多层螺旋CT因其无创、且扫描速度快, 短期内可做大范围扫描, 显示图像好, 对血管显示清晰, 能够较真实地显示瞬时血管的状态, 获取血管影像, 并能显示血管外病变, 在许多临床应用中可以与传统DSA成像相媲美甚至略胜一筹[1,2], 故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

通过多层螺旋扫描和对原始图像经工作站进行薄层重建, 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在无需延长扫描时间和增加造影剂的情况下获得多种形式的血管图像[3], 其中VR像具有任意旋转、切割等优点, 可直观、立体、逼真地显示腹部血管图像, 观察其解剖关系, 显示血管主干及分支, 显示血管与病变间的关系。MIP及MPR像可对直径>2mm的血管清晰成像[4]。本组152例中, 143例可清晰显示上腹部及肝脏血管, 观察血管解剖、显示病变区供血情况, 如肿瘤周围迂曲、增多的血管团及多少不等的侧支血管等。了解腹腔动脉与病变间的关系、术前掌握病变的分期, 利于临床医生对病情及预后的判定。

三维重建能清晰、立体地显示血管的解剖关系, 从多方位观察肿块或可疑肿块, 有助于区分肿块大小、形态及血供情况;立体地显示肿瘤血管走行, 发现侧支血管, 显示肝动脉-门静脉瘘、门静脉瘤栓、肝动脉下腔静脉瘘及下腔静脉瘤栓, 发现肝门、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等。本组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动脉期病灶明显增强31例, 容积再现显示肿瘤血管良好, 表现为明显增粗、迂曲的主干, 团状、弧形、片状异常血管, 1例表现为肿瘤血管破裂, 肿瘤内见片状造影剂充盈, 于动脉期最明显, 至延迟5min, 该区呈明显高密度。容积再现及最大密度投影对腹腔血管显示直观、逼真, 后者有类似血管造影的效果, 能真实反映血管密度变化, 区分血管壁钙化与充盈对比剂的血管腔, 显示血管病变的大致位置及范围, 显示血管解剖、发现异常走行的血管, 显示血管受压、受侵及血管栓子、动-静脉瘘及侧支血管等, 本组发现异常走行血管16例, 显示血管受压18例, 门静脉瘤栓9例, 肝动脉-门静脉瘘13例, 下腔静脉栓子3例。

结合本组结果提示, MSCTA具有以下优势: (1) 明确上腹部血管的解剖, 发现变异血管, 对疾病做出定位、定性诊断, 对某些疾病可以做出鉴别诊断。 (2) 原发性肝癌: CT 3时相增强扫描具有快进快出的特点, 于动脉期VR可呈现明显增强的结节或肿块影, 其近端可见迂曲走行的肿瘤血管, 当肝动脉-门静脉瘘时, 门静脉可提前显影, 表现为肝动脉、门静脉形成一束, 难以分辨。 (3) 门静脉高压: 表现为门静脉迂曲增粗、侧支循环建立, 肝内血管走行紊乱。 (4) 肝血管瘤: 于动脉期可见病灶呈周围结节状增强, VR见呈花环样结节影。 (5) 肝转移瘤: 大多数肝转移瘤于动脉期无增强, 只有少部分肿瘤增强, 呈肝脏周边棉团状结节影。

总之,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病变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 可以显示病变本身、病变血管解剖, 发现异常血管, 正常血管的继发性改变等, 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较全面的依据。

参考文献

[1]Fishman EK.CTangiography: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abdomen.Ra-diographic, 2001, 21 (5) :3

[2]Chow LG, Rubin GD.CTangiography of the arterial system.Radiol Clin North Am, 2002, 40 (4) :729

[3]苑静波, 刘冲, 贾丽英, 等.多层螺旋腹部血管成像应用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5, 21 (8) :843

治疗肝脏血管瘤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9-02—2010-01于我院19例行肝脏移植病例,并于肝移植后3 d~6个月行双源CT肝脏血管成像检查,均为男性,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2.5岁。

1.2 检查方法

扫描前患者禁食禁水4 h以上,Siemens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扫描。先行常规扫描定位像,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肝脏下缘,吸气末期屏气扫描。管电压120 kV,参考管电流350 mA,开启实时动态曝光剂量调节CARE Dose4D;螺距1.4,球管旋转速度0.5 s/r,准直64 mm×0.6 mm,重建层厚0.75 mm,重建间距0.5 mm,卷积核B26f,矩阵512×512,重建图像达到各向同性。平扫完成后,采用Medrad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碘帕醇(典必乐,370 mgI/ml)对比剂,按体重1.5 ml/kg计算总量,注射速率5.0 ml/s,注射完毕紧接着以相同的速率注射40 ml生理盐水。动脉期采用智能跟踪技术,以腹腔干为兴趣区,设定触发阈值为100 Hu,延迟时间7 s,门静脉期于动脉期扫描完成后8 s开始扫描,肝静脉期于门脉期扫描后8 s开始扫描,5~8 s可覆盖全肝。扫描完成后于Syngo工作站上3D和Inspace软件上血管重建成像,包括多平面重组(multiplan 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

2 结果

所有数据均进行了三维重建,每一例病例都获得良好对比的图像,重建的图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19例患者中,1例肝左动脉闭塞,2例肝动脉狭窄,5例门脉高压,11例移植肝脏血管系统未见明显异常。MPR、MIP、VR均能显示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走行,有无变异情况,其中MIP主要显示血管壁情况,MPR能从不同角度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解剖关系,VR可同时显示表浅和深部结构的影像,也用于显示腔内情况和脏器、病灶、血管结构间的三维空间关系,还可通过图像融合,用不同的颜色同时显示各个时期的动、静脉。

3 讨论

3.1 扫描延迟时间的确定

以往经验及研究结果[1]将三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设置在20~25 s,50~55 s,65~70 s,而最近研究结果[1,2]显示: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到达峰值的时间分别为16~19 s、24~32 s、31~58 s。两种结果比较,达到强化高峰时间存在差异。前者注射速率3~4 ml/s,后者注射速率4.5~5 ml/s,注射速率增加,主动脉及肝实质到达峰值时间提前[3]。本组数据中,扫描速度快,注射速率高,均为5 ml/s,使用智能触发扫描,将触发点设置在胸主动脉下段腔内,预先设定触发阈值为100 Hu,注射对比剂8 s后即用低剂量(20 mAs)连续扫描监测感兴趣区的CT值,当达到预定的阈值时,自动触发扫描。本组均采用自动触发扫描,触发层面设于腹腔干,到达阈值后延迟6 s自动扫描动脉期,方向由头部向足部;顺应血流方向,门静脉早期于动脉期扫描完毕后8 s开始扫描,方向由足部向头部;门静脉晚期与肝静脉期于门静脉期扫描完毕8~12 s后扫描,方向由头部向足部。肝动脉期自动触发扫描,使肝脏达到最大的强化,解决个体差异的矛盾[4]。

3.2 双筒高压注射器的应用

早期进行血管成像时,多采用单筒高压注射器;本组进行扫描时均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可在对比剂注射完毕后一段时间仍能保持一定的压力,使残存在上肢静脉内的对比剂完全快速通过心脏进入动脉,最大量利用注入到体内的对比剂,使门静脉及下腔静脉强化程度提高。

3.3 目前影像学技术评价移植肝血管系统的比较

多普勒超声检查(CDU)是移植肝血管系统最常用的检查方法,由于CDU技术本身的不足,且受操作者主观影响较大,适用于长期随访,但不能作为最终确诊的手段;MR血管造影术和MR胆管造影术能提供移植肝的全面评估资料[5],优于US检查,但是检查时间较CT长;DSA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不大适合刚移植完肝脏手术后的检查,但必要时可行介入治疗。CT检查是US检查的有效补充,尤其是移植肝出现血管并发症的时候[6]。多排螺旋CT是评估供体肝血管解剖、血流供应、静脉系统、肝组织和体积测量的不可多得的一种工具[7]。双源CT检查能在数秒内完成一次扫描,Z轴分辨率的提高,横断面和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既解决了数字减影有创的不足,又避免了MR检查时间过长的缺点。

总之,双源CT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层厚薄,通过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所获得的图像能够满足临床需要,优质的VRT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肝脏血管系统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肝移植术后全面评估移植肝血管系统的一种优质的影像手段。

参考文献

[1]严福华,曾蒙苏,周康荣.螺旋CT肝脏检查中技术参数的选择—时间-密度曲线的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6,15(5):290-293.

[2]郭成伟,梁文,全显跃,等.64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最佳扫描时间的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J].广东医学,2008,29(7):1135-1137.

[3]李勇,黄穗乔,张嵘.64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时间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2007,28(3S):180-181.

[4]Sliverman PM,Brown B,Wray H,et al.Optimal contrast enhance-ment of liver using helical CT:Value of smart-prep[J].AJR,1995,164:1169-1171.

[5]张志田,袁曙光,闫东,等.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7,22(4):384-386.

[6]Berrocal T,Parrón M,Alvarez-Luque A,et al.Pediatric Liver Transplantation:A Pictorial Essay of Early and Late Complications[J].RadioGraphics,2006,26(4):1187-1210.

[7]Alonso-Torres A,Fernández-Cuadrado J,Pinilla I,et al.Multide-tector CT in the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Living Donors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J].RadioGraphics,2005,25(4):1017-1030.

治疗肝脏血管瘤 第7篇

1 病例介绍

患者, 男, 40岁, 双肾多发错构瘤, 于2011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行介入栓塞治疗, 术中DSA意外发现肝脏多发占位 (图1A) 。患者后行上腹部CT扫描, CT示双肾多发错构瘤 (图1B) , 肝右后叶包膜下类圆形肿物, 直径3.0 cm, 平扫未见明显脂质成分 (图1C) , 动脉期明显强化, 病灶周围另见强化结节 (图1D) , 静脉期密度减低, 呈低密度 (图1E) 。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及AFP正常。2011年11月患者复查, 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 AFP未见升高, 肝内病灶未见明显增大。

2012年6月, 首次发现肝脏占位1年后, 患者因持续腹痛6 h入院, 诉餐后右上腹疼痛, 向右肩放射, 逐渐加重。体格检查:体温36.7℃, 心率72次/min, 呼吸18次/min, 血压125/76 mm Hg, 皮肤巩膜无黄染, 腹平坦, 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未见腹壁静脉曲张, 右上腹压痛明显, 反跳痛可疑, Murphy氏征阴性, 肝脾肋下未及, 移动性浊音阴性, 未闻及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8 g/L, 凝血功能正常, ALT 111.0 U/L (参考值5~40 U/L) , AST 118.4 U/L (参考值5~40 U/L) , AFP 1.46 ng/ml (参考值0~5 ng/ml) , HBs Ag (+) , antiHBs (-) , HBe Ag (-) , anti-HBe (+) , anti-HBc (+) 。CT表现:肝右叶包膜下血肿, 肝实质受压变形, 肝右后叶占位, 直径3.0 cm, 动脉期边缘见片状强化 (图1F) 。考虑患者肿瘤破裂出血, 伴肝包膜下血肿形成。行肝右叶血肿清除及肿瘤切除术, 术后病理常规染色及免疫组化证实为肝脏AML破裂出血。

注:A为术中DSA;B为CT静脉期;C、D、E为肿瘤破裂前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F为肿瘤破裂后CT动脉期

2 讨论

2.1 临床表现

肝脏AML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 好发于中年女性, 多数为单发病灶, 常位于肝脏右叶, 多无特异性症状, 常偶然发现, 通常无肝硬化, 肿瘤标记物AFP、CA19-9及CEA等多正常, 部分伴发于结节性硬化综合征[2,3]。该例患者为中年男性, 存在慢性乙型肝炎病史, 无肝硬化, 肝脏病灶最初没有引起相应的症状, 属意外发现。肿瘤位于肝右叶, 为多发病灶, 伴有双肾多发AML, 与Fricke等[4]报道相符, 即肝脏多发AML的患者通常合并双肾多发AML。

本病术前误诊率高, 需病理检查确诊, 镜下见肿瘤组织主要由厚壁血管、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及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 免疫组化染色HMB-45阳性具有重要意义[2,5]。

肝脏AML引起自发破裂出血极为罕见, 检索英文文献仅发现不足10例报道。尽管罕见, 但其结果却很严重, 会造成失血性休克, 危及生命, 见表1。

注:大小一列记录肿瘤的最大径;N表示文献中没有提供

2.2 影像学表现

肝脏AML典型的CT征象为:软组织、脂肪成分并存;软组织部分中度强化, 门脉期与肝脏呈等密度[12]。CT表现取决于病灶内血管、平滑肌、脂肪三种成分的比例, 当脂肪含量很少时, CT无法显示, 造成诊断困难。该例病灶CT平扫没有发现脂肪成分, 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 呈高密度, 静脉期造影剂快速廓清, 呈低密度, 其CT表现与肝癌极为相似, 国外也有报道不典型肝脏AML可以看不到明确的脂肪成分, 表现为肝动脉供血的富血供病灶, 难以与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鉴别[13,14]。

该例患者有很多符合肝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慢性乙肝病史, DSA显示肝动脉供血的富血供病灶, CT平扫病灶内未见脂质成分, “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病灶边缘的强化结节类似肝癌卫星灶;肿瘤破裂出血也多见于肝癌。但是双肾多发AML的存在强烈提示肝内多发占位是AML[4]。随访过程中病灶无明显增大, AFP正常, 也支持良性病变AML的诊断。

2.3 治疗方案的选择

对于肝脏AML的治疗, 目前国际上存在争论, 有作者强调其为良性肿瘤, 建议对于<5 cm、不引起症状的病例采用保守治疗, 定期复查[4,9,15,16,17], 也有作者强调肿瘤破裂及恶变的风险, 建议早期手术切除[18]。该例患者肿瘤体积较小 (约3 cm) , 没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最初也行保守治疗。随访1年中, 肿瘤体积没有明显增大, 但是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 形成肝包膜下血肿, 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肝脏AML自发破裂极其罕见, 仅见少数个案报道。笔者总结了1996-2014年英文文献报道的7例肝脏AML破裂出血病例 (表1) , 发现肝脏AML自发破裂的患者的年龄跨度很大 (22~74岁) , 男女比例相当, 肿瘤体积较大 (直径5~10.5 cm) , 肝脏左、右叶及尾状叶都可以发生 (右叶占4/7) , 均直接贴近包膜, 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 (单发者占5/7) , 症状主要是腹痛及休克, 其中2例既往诊断为血管瘤, 定期随访20年, 1例为结节性硬化患者, 随访2个月, 另外4例因肿瘤破裂出血引起腹痛、休克而发现病灶。本例为41岁男性, 发生在肝右叶, 多发病灶, 随访1年。相对于其他病例, 该例肿瘤直径3.0 cm, 因而笔者认为, 单凭肿瘤大小来确定是否手术是不妥的, 应综合评价肿瘤的破裂风险。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所有自发破裂的肿瘤都靠近肝脏包膜, 据此, 笔者推测, 除体积大小外, 肿瘤破裂机率也与其位置密切相关, 位于肝脏表面的肿瘤, 没有肝实质的支撑, 更容易破裂。

综上, 乏脂肪的肝脏AML影像学上与肝癌难以鉴别, 双肾多发AML、无肝硬化、AFP正常可支持本病的诊断。位于肝脏表面的AML, 即使体积较小, 也有破裂的可能, 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需要及时干预。

摘要:目的:加深对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ngiomyolipoma, AML) 的认识, 提高对肝脏少见病的诊断准确率, 为肝脏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病理确诊的1例肝脏AML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 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治疗策略等。结果:该患者肝脏占位属于意外发现, 位于肝右叶, 多发, DSA表现为肝动脉供血的富血供病灶, CT平扫表现为肝脏类圆形低密度, 直径3.0 cm, 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 静脉期呈稍低密度。随访1年, 期间肿瘤体积没有明显变化, 但发生了破裂出血, 造成肝包膜下血肿, 行肝脏血肿清除及肿瘤切除术, 术后病理证实为肝脏AML破裂出血。结论:肝脏AML影像学表现可不典型, 需与肝细胞肝癌鉴别, 双肾多发AML提示该病的诊断。位于肝脏包膜下的肿瘤, 即使体积较小, 也有破裂的可能, 需要早期手术治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治疗肝脏血管瘤】相关文章:

超声诊断肝脏血管瘤68例临床效果观察09-11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09-14

肝脏代谢06-01

肝脏患者06-22

肝脏肿瘤06-29

肝脏肿瘤06-20

肝脏脂肪含量06-08

肝脏结节疾病07-06

肝脏储备功能08-30

肝脏纤维化07-12

上一篇:《蓝花》下一篇: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