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2024-09-03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精选12篇)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第1篇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来说, 一般都有较多的地上或地下文物单位或遗址、遗迹, 都有值得旅游者观光学习的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按理说, 所有值得旅游者参观的名胜古迹和纪念性遗址、遗迹, 都应该进行保护, 但考虑到基奉建蹬及生产发展的需要, 我们不能不立足于现实, 着眼于未来, 对一些一般性的文物遗迹也可作些限搬迁转移或挖掘工作, 给建设工程让路。而对于重要的文物单位或景点、景区, 需要确保的, 则应该坚决保护。如像江陵的荆州城和襄樊的襄阳城、夫人城以及武汉的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军政府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就是这样。严格说, 凡是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保护区, 都应确保, 不容损坏。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变动的, 也必须报经上级政府批准。如对武汉市武昌黄鹤矶的胜象宝塔的拆建复原和江陵荆州城东城墙被截断允许作为公路交通线通过就属这一类情况。我们认为名城的保护必须采取突出重点的办法, 才是比较合乎实际的上策。

二、旅游建设必须首先保护好历史胜迹

对于文化名城来说, 一是保护好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历史胜迹。因为人们在参观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具有特色的文化遗存或因人为作用而形成的秀丽景物和风光的时候, 往往可以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如果不首先考虑保护, 并采以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像护, 就会使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事业成为无本之术、无源之水了。即使在城内城外修建再多的旅游客舍或宾馆饭店, 也没有多大的作用或意义。因为旅游事业中的吃、住不是第一位的, 排在第一位的应是旅游的对象——景点、景区。二是交通。三是吃、住和购物的条件。因此, 在大力发展三产业积极搞好旅游建设的热潮中, 务必要着眼于保护好历史胜迹, 才是抓住了根本, 有了发展的良好基础。

三、名城保护必须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和特色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除了重点保护好一些主要的历史胜迹以外, 对于原有的历史风貌和特色也必须考虑予以保留, 否则, 就没有名城的特点了。如名城江陵, 首先就应保留荆州古城的风貌和特色。这就要求:一是要做到古城保存完好。二是保留城外的护城河。三是控制城内一般新筑的高度。此外, 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重要特色。如众所周知的, 江陵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都所在地, 也就是楚文化的中心, 这就要求除必须保护好楚郢都纪南城不能

毁坏外, 还要尽力办好荆州博物馆, 让旅游者能在博物馆内参观到楚文化的发祥地或楚国的中心地区所出土的大量楚文物, 以了解楚国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荆州城还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相互进行争夺的军事重地, 三国名将关羽、周瑜、吕蒙、陆逊等都曾镇守过荆州。有关三国的遗址、遗迹遍布全境, 特别是“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许许多多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游客到了荆州江陵, 无不想耳睹一番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民间传说等丰富多彩的三国文化。如果在荆州江陵, 不能让游客感受到名城江陵应有的这几方面的历史风貌和特色。那也就不成其为名城江陵了。

又如襄樊, 也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 特别是还有一段很吸引人的“夫人城”, 如果不对古城风貌加以保护, 名城襄樊的美好声誉也就大大削弱了。同样, 襄樊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特别是三国时期, 曹操大军南下的第一目标就是襄樊。刘备在官渡之战后投奔依附于刘表, 其主要活动也在襄樊。三国时期的一一批智囊人物如诸葛亮、庞统、司马徽、请葛谨徐庶、黄承彦等人, 或隐成或出生于襄樊, 关羽北伐与曹军在襄樊大战, 水淹七军, 擒子禁, 斩庞德, 皆在襄焚。尤其是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十多年, 留下了三顾堂、草庐、武候祠、古隆中石牌坊等不少纪念性建筑或遗迹以及“布衣躬耕”“三顾茅庐”等许多传说故事, _仨人们中的印象很深, 影响很大, 如果在名域襄樊不保留不突出这一历史特色, 也是会令广大三国之旅的游客失望。

再说武汉, 它的独特同貌是一座江城, 尤其是龟、蛇二山雄距南北, 隔江对峙, 山水相映, 为武汉江城造就了一幅令人称赞的自然美景。加之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临江矗立, 与晴川阁隔江相望, 更使江城锦上添花。如果在名城武汉中不保留达一独特的城市风貌, 而改变龟、蛇二山的原貌甚至毁掉, 也不修复文明中外的黄鹤楼, 那还称得上完美的历史文化名城吗?至于名城武汉的特色, 不言而喻, 它是一座令人景仰的富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 不仅辛亥起义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的革命壮举发生在这里, 震撼中外的二七大罢工发生在这里, 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军攻克武汉后, 国民政府也从广州迁到这里, 而且以后在革命遭到失败的危急关头, 中国共产党中央“八七会议”也在这里召开。还有国共合作时期由毛泽东主持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也在这里开办, 所有这些文化名城原有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与特色, 都必须坚决保留。

四、名城保护需要有关部门台作, 社会各界支持

积极扩大和加强横向联系, 与城建、环保、园林、宗教、工商、房管、部队、公安和海关等许多部门进行磋商, 统一认识、协调关系并通力合作, 处理好各种有关的问题是名城保护工作所必须的, 在扩大横向联系中, 尤其是要注意争取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知名人以及新闻、法律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他们对名城保护的意见一般都有较高的科学性、权威性, 在社会各界有较广泛的影响容易受到领导的重视, 得到群众的赞同和拥护, 保护起来就更加坚决和得力。当然更重要的是, 所有合作部门或单位, 都要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 (文物保护法) 及《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并把宣传文物法令、政策与普及文物保护知识结合起来, 让社会各界广大群众既懂得国家保护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政策, 法令, 又懂得文物古迹及名城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才能做好保护工作的措施和办法, 只有这样, 名胜古迹及名城的保护和利用才算有了群众基础, 才算真正落到实处,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摘要:一座城市, 一段历史;一个名城, 一个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我们作为炎黄子孙, 有义务为我们的子孙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 给他们一个价位完整的历史记忆。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第2篇

时间:2011-04-22 11:47:44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在今天,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见证历史的精华沉淀,体现其应有的宝贵价值,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好历史文化名城。对于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主要从其保护的现状,目前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策

无论在哪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其自己发展的轨迹,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特别是世界历史名城、文化古都,不仅没有彼此雷同的,而且都是各自民族传统文化在城市计划与建筑中的卓越体现,其个性特色强烈、突出。它们都按照各自民族优良思想、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沿着历史文脉构成不同的变迁历程,进而形成不同建筑风格、街区形态和内涵丰富的都市风貌。在今天,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见证历史的精华沉淀,体现其应有的宝贵价值,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好历史文化名城。以济南为例,从龙山文化古城遗址算起,济南的建城史已有4600多年,中国5000年文明史在济南可以得到完全的印证。1986年国务院批准公布济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时已有21年。对于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主要从其保护的现状,目前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来进行分析。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

(一)政府高度重视泉城保护,加强名城保护和维护工作

1988年,济南组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班子,1994年《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得到了国家批准,这是全国第一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它鲜明地突出了“从保护城市特色,保存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出发,点、线、片相结合,加强对文化古迹、历史性街区、传统风貌地区的保护,形成名城保护的完整体系。”强调名城保护的重点是“古城区及其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性街区、泉水、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和城市风貌基本特色。”并指出要将济南最有特色的“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在名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谐的人文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整体”。《规划》的出台和贯彻执行,对济南市的名城保护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后来又被纳入了《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成为济南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泉城济南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过程中,重视传统风貌的整体保护,处理好建设和保护的关系,采取多种形式抢救性修复各类历史遗迹,整治街区环境,取得了较好成效。如2001年,对泉城路进行了拓宽改造,使这条老城区内的主要商业街在反映历史文化特色、展现现代化风姿的有机结合中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等四大泉群为重点加以保护,划定以南部山区和玉符河地区为重点的泉水补给保护区。针对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泉水断流情况,围绕实现恢复和保护泉水喷涌,弘扬泉文化、打响“泉城”品牌的目标,全市上下正全面实施保泉战略并抢救修复了46多处被填埋、占压的泉水。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济南在城市发展和城市保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开发性破坏较为严重

许多城市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进行着剧烈的改造,一批批古老街巷和古朴民居被拆除,济南也不例外,大规模的高楼大厦取代了一些古街老巷,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把一些具有历史韵味的街道一部分或全部的拆除,使古城区的一些古街道大力兴建的现代化高楼,也使得一些文物单位被高层建筑物包围而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破坏了古城的历史格局和原有的空间尺度。例如由于近现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泉城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古城风韵已成追忆,着实令人叹惋。科技论文。

城市中的历史保护区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体现着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包含着众多的历史信息,是名城中的重点保护对象。但许多名城由于不断地改造、侵蚀保护区,许多历史保护区被挤占,使得规划确定的保护区范围不断地缩小,或者全部被拆除。在济南有绝大部分历史街区被完整保留,体现了历史的真实风貌,但还有一小部分被统统拆光,使其失去了当时的历史环境,结果往往是毁坏了有价值的真实历史遗存。

(二)必要的保护资金短缺

保护资金短缺是济南以及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由于保护和维修资金不足,导致名城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自然破败,难以为继。一些景区景点内也因维护资金不足而出现局部的风蚀等现象,因没有资金保障未能及时修整保护而正趋于衰败。

(三)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保护力度不够

我国的文化古城保护立法体系采用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方式,国家制定全国性保护法律及其法规性文件,地方在立法权限范围内制定地方性法规、法规性文件。与英、法、日等国家的法律制度相比,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制度要相对滞后,主要是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相对应的全国性法律、法规不完善。在由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历史文化名城组成的三个保护层次中,文物保护法律体系相对完善,名城与保护区目前仅有数量很少的法规性文件,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缺少了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强制手段,致使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很难做到依法行政,难以追究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也使得保护工作的开展显得力不从心。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策

(一)加强名城全面保护,整体性保护,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历史古城一般都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相对完整的建筑形制,在保护工作中应注重保持其完整性,如泉城济南古城区为护城河,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内容。古城区的保护体现了整体保护的思想,既保护古城区,又保护与古城区密切相关的外部自然地理环境;既要继承古城区的传统格局,又要保护古城轴线、路网、水系,还要严格控制古城区建筑容量、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及空间尺度。另外还要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如集全社会之力保泉护泉,在全体市民中积极开展爱泉护泉的宣传教育活动等,让公众参与到保泉护城活动中来,进而在全民中形成一种自觉行为。

(二)拓宽名城建设的筹资渠道,增加保护和维护投入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一项高投入的系统工程,在英国和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是保护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款项数额巨大,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则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社会捐资、股份筹资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参与名城建设。如保泉工作开展时通过济南市财政拨款380万元,社会各界捐助200多万元等多方筹集资金为泉水的保护提供资金支持。我们要把这一方式推广扩大到名城街区及整个古城的保护当中,另外也应学习制定各类相关政策,为名城保护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方式。科技论文。如减免税收、公用事业拨款、贷款等形式。科技论文。

(三)完善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制订法规,明确保护的基本原则,明确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应保护的主要内容,形成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框架,确立保护资金的立法保证。另外法律文件内容的操作性要强,对保护管理的程序、国家、地方及民间团体的各自职责与相互关系,以及保护资金的来源及违反处理的规定内容要更为详尽与严格。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国外许多国家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如法国巴黎老城区、意大利的罗马古城的保护与建设,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就我国而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其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将得到较好的体现和进一步的升华,对于城市研究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因此,我们全社会都应积极有效的保护好和发展好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第3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绍兴;艺术气息;保护策略

一、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艺术文化研究

(一)绍兴文化发展的历程概述

绍兴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四千多年的文明史,曾为先秦时期越国国都,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人才辈出,群英荟萃,从政界的范蠡、文仲到书法家王羲之、徐渭再到文学家贺知章、陆游、张岱等,应有尽有。近代以来,绍兴更是产生了一大批革命志士、文学巨匠、科学巨擘,如徐锡麟、秋瑾、鲁迅、竺可桢、钱三强等,数不胜数,可以说,绍兴的文化发展延续千年,绵绵不断,谱写了中国文化史上最精彩的一章。

(二)绍兴艺术文化特征分析

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为灿烂的文化发展历程和非常鲜明的艺术文化特征,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区域性。绍兴地处吴越之间,曾是越国国都,自然会受到越文化的影响,比如越文化中寄情山水、崇尚性灵的文化因子就影响绍兴历代的艺术巨匠,如王羲之等;第二、完整性。绍兴文脉历千年而未断,从先秦到魏晋到唐宋明清至近代,相当完整,是一个完美的链条,这也是其他城市所欠缺的;第三、独特性。绍兴艺术文化,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文学、印章乃至民俗等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绍兴特色。

(三)绍兴艺术文化的传世价值探讨

绍兴被誉为“天上仙都”、“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前者和绍兴的山水风光有着重要关联,后者则主要归因于绍兴的人文环境。首先,绍兴的艺术文化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到徐渭《菊竹图》,都是我国艺术史上的瑰宝,尤其是《兰亭集序》更被誉为千古行书第一;其次,丰富的人文价值。绍兴艺术文化涵盖多个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价值,比如张岱的小品文,风格隽洁高雅,士大夫气息浓厚;最后,深厚的历史价值。绍兴艺术文化跨越各个时代,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的资源。

二、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保护现状分析

(一)文化内涵发掘不深

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内涵不仅仅体现在外部的建筑遗迹或者作品遗存上,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中,也就是说文化精神、文化理念才是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所在,但就目前的名城保护现状而言,保护者的着眼点更多地还是落在文物整理、搜集等环节,对历史遗迹背后的文化内涵发掘地不够深入,未能及时地总结出发人深省的绍兴城市文化内涵。绍兴具有大量优质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卧薪藏胆的勾践、书圣王羲之、女侠秋瑾、文豪鲁迅,都是文化内涵发掘地重要保障。

(二)保护理念略显滞后

古城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任何环节出了差错都有可能造成历史文化资源的损耗与破坏,给人民群众造成极大地损失,因此,更新保护理念就显得尤为必要。当前,绍兴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保护理念仍然存在着滞后性,比如未能妥善地处理好专业保护与民众参与之间的关系,使得民众参与古城保护缺乏合理的渠道和机制。又如,古城保护需要突破既定思维,根据古城发展的总体方向制定科学的规划,绍兴在保护中仍然存在着零散性的问题,亟待更正。

(三)保护机制有待创新

保护机制是古城保护工作得以进行的外在保障,保护机制在古城保护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目前,绍兴的古城保护机制存在着许多不足与漏洞。比如,在当前的保护机制中,文化保护与城市职能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矛盾,如何疏导此种矛盾,保护机制中并未言明,又如,文化保护的最佳手段是创新性保护,市场化保护,在创新与市场的互动中提升保护效能,这一点,现有的艺术文化保护机制中也多有不足。

三、强化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保护策略思考

(一)以古城保护为前提

如前所述,绍兴历史文化具有完整性的特征,古城到处都有存在着大量的文化遗迹,仅市区内就有八字桥、鲁迅路等7片历史街区,其它大大小小的历史人文景致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历史遗迹不仅是古城之所以成为古城的核心依据,也是绍兴历史文化的载体。对此,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保护中,必须以古城保护为前提。首先,需要制定一个宏观性的保护文件,将需要保护的古城遗迹整理成目录,然后,根据其重要性,将其划分为不同的保护等级,比如沈园、鲁迅故居等需要重点保护,突出古城保护的层次性。

(二)以延续艺术为关键

绍兴文脉历千年而未绝,是中华文化史上的奇葩。在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中,艺术作品如书、画、印等的保护与价值开发非常关键。换言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必须以延续艺术或者说延续文脉为关键。对此,文化保护部门以及宣传部门需要突出以以兰亭为代表的书法文化、以徐渭为代表的国画文化、以越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使文化传承与艺术延续居于古城保护的核心位置,让古城绍兴始终沐浴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古城保护的层次性,还能更好地发掘出古城历史遗存中的文化价值。

(三)以全面参与为路径

古城保护涉及到城市的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界全面参与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对此,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保护中,还要发挥好全社会的力量。首先,政府需要合理调控好古城的职能,逐步降低古城在交通、行政、经济等职能中的作用,突出古城的文化、旅游、生态职能;其次,古城居民也要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自觉性出发,拆除有碍城市观瞻,且不契合历史文化名城精神的违章建筑,提升城市的美感;最后,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文艺界人士,需要经常性地举办各种文化沙龙,比如王羲之书法论坛、越剧沙龙等,丰富文化保护途径。

(四)以机制创新为保障

体制机制创新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关键所在,对绍兴的历史文化保护而言,机制的创新主要包括两点,第一是古今融合,将绍兴已有的文化资源与现代形式融合起来,比如借助现代雕塑呈现绍兴艺术大师的书画作品,或者将书、画、印等艺术宝藏与现代城市建设,尤其是公园等休闲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如此,既具有古城的文化理念,又具有现代建筑的功能,一举两得;第二是市场与文化融合,走市场化的古城保护之路,以古城保护发展文化旅游,以文化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古城保护,形成良性的保护链。

四、结语

绍兴是一座有着浓厚艺术文化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数不尽的文化资源与艺术瑰宝,做好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呼唤“理性回归”[J].城市观察,2011(3):5-11.

[2]丁云,傅建祥,李佳佳.绍兴书法文化与旅游[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20):18-19.

[3]袁立明.大兰亭:“书法圣地”打造绍兴旅游新航母[J].地球, 2016(1):94-99.

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遗产保护策略 第4篇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历史文化名城也不例外, 这是人类进步的象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中国要实现强国之梦, 就需要经济的腾飞, 就需要工业化的支撑, 就需要城市的现代化, 因此当代城市朝着现代化的道路不断发展, 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目前, 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 其城市化的水平已达到95%, 欧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也已达到75%以上。中国虽然在近30年来城市化水平已有迅速提升, 但是作为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想要达到欧美水平还需要做艰苦的努力, 当然这绝不是在短期内所能达到的。但是中国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的步伐是不会停止的, 城市的发展也是永远不会停步的, 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环境改善的需要。城市要发展要扩建, 这里就涉及一个如何建的问题和如何才能使城市健康发展的问题。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有良好的策略和有效的长远规划。打造一个有文化传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和适宜的人居环境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据有关资料, 在20世纪70年代, 中国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只有24%, 要低于当时的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一般来说, 城市化水平的标准主要是依据城市人口和农业人口之间的比例来确定, 城市人口所占比例越大, 说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也就意味着工业化水平越高, 现代化水平越高。因此, 城市化的发展, 也象征着经济的发展。2000年以后, 中国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到了48%, 几乎相当于20世纪的一倍, 在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已达到60%以上, 这种城市人与经济的骤增, 不能不带来一系列城市发展的新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 为了发扬自身文化的传统特色, 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 也掀起了一阵文化历史遗产保护的热潮, 使一座城市既具有现代化的面貌, 又兼有文化传统特色的韵味, 让本地居民与外地旅游者都能感受到有文化特色的都市氛围。但是, 在现实的环境中, 往往事与愿违, 城市建设常常会与文化遗产保护, 尤其是近代文化遗产保护发生矛盾, 这就需要城市建设当局与遗产保护工作者共同探讨适当的策略, 以解决有关矛盾的种种难题, 这绝非是简单的“拆”与“保”所能解决的。

其实, 城市的发展也是相对的, 并不是越大越好, 越具有现代化形象越好, 反之, 它会走向反面, 成为一种教训。例如伦敦, 它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一座大城市, 20世纪上半叶随着社会的自然发展, 大伦敦的经济产值已占到英国本土的1/4, 它的人口已占到英国本土的1/6, 因此造成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恶劣, 工作条件受限, 环境不良, 城市设施落后, 尤其是城市污染严重, 并且还产生了连续不断的环境污染事件, 这时泰晤士河中已不见了鱼影, 伦敦城市中也已听不到鸟叫声, 这些都给人们敲起了警钟, 长此以往, 大城市的恶性膨胀, 带给人们的将是一场灾难, 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现代化的城市是要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与良好文化环境基础上的。伦敦的教训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牢记。

二、建筑文化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

任何城市都希望有自己的特色, 尤其是在那些历史文化名城中, 更是希望以自身的历史文化遗产优势打造自己城市的名片。例如北京就是以天安门、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历史文化遗产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凡是初到南京的人总不免要拜谒中山陵和参观总统府;到苏州游览的人无一不被苏州古典园林、虎丘等名胜古迹所吸引。更有甚者, 还有不少中外游客迷恋着北京后海古色古香的胡同和酒吧, 迷恋着苏州古城的小桥流水人家, 这些都是反映着一些氛围, 表达着一种文化的乡土特色, 没有这些文化特色, 北京、苏州将会失去它的文化魅力, 这就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标志。除了这些重要的城市文化遗产不说,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它的广大居民区就像绿叶一样在起着衬托主题的作用。古语说得好, 牡丹虽好, 还要绿叶扶持, 光是有几朵鲜艳的红花, 仍然会显得单调乏味。因此, 城市的风貌区也应该是重要的保护对象。

就拿苏州和上海而言, 它们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除了要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 还需要兼顾历史城区的保护, 注意发挥原有建筑文化遗产的作用, 同时要谨慎考虑旧城区和新城区建设的不同策略。苏州旧城区的面积还不到新城区和工业园区总面积的1/6, 但是其城市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却远远不可低估。上海的浦西虽然没有浦东那么多的高楼大厦, 但是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仍然牢牢地铭刻在浦西这块传统的地域上, 这就明确提示我们在对待这类历史文化名城或一些旧城的改造时, 应该要特别注意到文化遗产的作用。

例如, 北京、南京、苏州、上海、西安、澳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中, 要进行改建和扩建就特别要注意改扩建的策略, 要兼顾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双重使命, 尤其是要关注那些尚未被列入保护名录的近代优秀建筑, 绝不可片面行事。如果一些优秀建筑遗产遭到破坏, 那将会产生无可弥补的损失, 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也将会蒙上一层遗憾的阴影。例如南京新街口地区, 原来曾有一座胜利电影院, 是20世纪30年代新都电影院的旧址, 过去曾和大华大戏院齐名为南京最著名的两座影剧院, 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建筑艺术富有特色, 是新街口地区的地标之一。然而, 不幸的是在2004年被拆除了。事发后, 引起社会上一片哗然, 舆论界也给予了强烈的批评, 但是一切都已晚矣, 虽然也有人提出过补救措施, 其实也毫无作用。不过, 这件事却给了南京人深刻的教训, 尤其是新闻媒体更是特别关注建设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这也在客观上起到了群众的监督作用。

三、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中, 建设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经常发生, 这就需要我们采取适当的策略来进行对待, 目标是为了达到双赢。

策略之一:区别对待, 形成共识

在历史文化名城中, 重要的文化遗产都是会得到保护的, 有些已列为国保单位、省保单位, 或是市保单位, 然而还有许多建筑遗产, 例如传统的街坊、胡同, 甚至是一些传统的街道, 尤其是那些在近代形成的有特色的里弄或单体建筑, 在遇到城市建设时, 往往会产生两难的取舍境地。在这种情况下, 最好是在各有关城市中先由有关主管部门或研究部门预先列出一些应保护的非文物的重要近现代建筑名录和风貌区保护名录, 经过有关专家委员会讨论后报上级批准, 这样就可以防止历史城区的迅速消失。同时随着认识的深化, 保护名录也应该逐步补充。然而, 对于一些还未列入名录, 但又有一定影响的历史建筑与风貌区在遇到城市建设的矛盾时, 最好应该提请有关专家组进行论证再进行改造为宜。因为有些建筑当时虽然还不是文保单位, 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漏报或者是未能发现, 并不等于它就没有历史文化价值。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南京军区内的大礼堂, 在2006年, 军区由于需要, 拟拆除原有的礼堂并进行扩建, 他们把这一想法报告到市文物局, 后来一查, 该建筑当时还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他们又到规划局去了解, 得到的答复也是未列入规划保护范围, 当然拆除也就无可厚非。好在当时有关方面再请军区多听听专家的意见, 他们才知道了这座重要建筑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和建筑艺术上的价值, 它就像一副古画一样, 是不能与复制品同日而语的。随后文物局也立即将该建筑补列为市保单位、省保单位, 现正在申报为国保单位。这就说明, 有些建筑的身份在没有明确时, 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它, 并不是它没有价值。

策略之二:兼容并蓄, 促成双赢

要打造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既要有现代化的建筑与街道, 便捷的交通, 舒适的人居环境, 还应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 这就需要发挥传统城市特色, 使其成为城市的标志和城市中新的活力。例如苏州古城不仅保护和完善了一批古典园林, 还相得益彰地在忠王府旁边建造了苏州新古典式的苏州博物馆, 表达了苏州传统文化的新发展。在苏州桐芳苑小区的建设中, 探讨苏州传统民居的新路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都是在探索兼容并蓄, 传统文化氛围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的先例。不要认为城市要现代化, 就一定都要建高楼大厦, 否则就得全部保存原有的民居不变, 这种极端化的思想是僵化的观念, 是缺乏辨证发展的思想。

策略之三:城市记忆, 重在特色

作为一座城市, 都希望有自身明显的特色, 澳门应该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2005年澳门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它的历史城区开创了整个近代城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先例。城区中心的大三巴牌坊, 半岛西面海滨的妈祖阁都是游人必到的胜地, 也可以说是澳门的标志。同时, 澳门城区那些曲曲折折的小街小巷, 各种形状不规则的前地、广场、带有浓艳色彩的建筑外观也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那些高低逶迤的街市更是会令人联想到欧洲许多小城镇的特色。当然, 澳门除了历史文化遗产之外, 它的博彩业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 要打造一座城市的名片, 提高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记忆, 城市的特色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彰显是至关重要的, 澳门的经验值得借鉴。

策略之四:风貌保护, 串联片区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或是一座旧城区, 要保持其城市传统特色, 光是保护好几幢标志性建筑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城市在发展, 除了个别特殊的世界文化遗产城 (如丽江) 以外, 绝大多数的旧城又不可能原封不动, 因此可以采取点线面的串联法, 有选择地将一些典型的历史性建筑、典型的街道和一些典型的居住片区进行风貌保护, 并且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完善现代设施, 使得一座旧城既保持了传统风貌的特色, 又获得了新的城市功能, 并改善了生态环境, 从而获得了新生。此外, 如苏州城外寒山寺东南隅的庭院内有一座光辉夺目的“枫江第一楼”, 谁能想到它也是在20世纪中期从一处旧民居中搬迁而来, 现在已成了寒山寺的重要景点。诸如此类优秀历史建筑搬迁的例子在苏州已是数见不鲜。至于近代的某些新建筑在遇到城市扩展与改建时, 也会遇到类似的窘境, 当然它们就不像传统木构那样容易搬迁了, 不过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例如上海音乐厅是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重要建筑遗产, 但是由于前面的道路需要拓宽, 使这座建筑陷入了困境。为了保护这座重要近代建筑的文化特色, 上海市有关方面在多方努力下, 终于将这座庞然大物整体搬迁到数十米外的广场中, 既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原真性, 还弥补了原来背立面未进行设计的缺陷, 使这座历史性建筑在功能、艺术两方面都增添了新的活力。

策略之五:传统外观, 现代功能

在当代许多旧城区, 主要保存的都是近代的街道和建筑,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筑的内部功能不得不进行改善。我们不能让那些旧城区的居民还继续去倒马桶, 也不能让他们还去烧煤炉, 这就要在传统的建筑内部进行更新, 或者是进行整片旧街坊的改造, 这要根据具体条件而定, 使得城市的传统风貌既得到延续, 又能使居民生活得到改善, 这才是辨证的现实主义的解决方法, 大可不必一刀切。新、旧、高、低可以量体裁衣, 但是一切都要以保持城市特色和现代化的功能需要为前提。例如澳门特区塔石广场的文化局大楼就是利用了20世纪早期的一座学校教学楼进行改建的。大楼的外观基本保持了原来三层外廊的面貌, 而外廊内的建筑几乎全部进行了更新改造, 不仅改成了四层, 而且还增加了地下室, 增添了电梯和内部庭院, 使得办公环境焕然一新, 而且仍然给外界感到是处在原来的历史建筑氛围中, 这是成功的案例之一。

策略之六:整体局部, 保护随宜

在任何一座旧城中, 历史性的建筑都随处可见, 哪些应该保护, 哪些可以改造, 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 处理得好, 可以为旧城画龙点睛;处理得不好, 就等于是建设性破坏, 现在有许多案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北京王府井北面的天主教堂东堂, 原来拥挤在一群杂乱的民房中, 完全不能表达它的城市形象, 后来经过整治改造, 把教堂周边的杂乱建筑清除了, 还在教堂前面开辟了一处典雅的小广场, 不仅彰显了教堂建筑艺术的魅力, 而且还给市民增加了一片休闲观赏的场所。此外, 我们还可以再看看澳门的大三巴牌坊, 谁都知道它是澳门的象征, 但是它实际上只是原来一座老教堂正面的一片外墙, 并没有任何功能作用, 因为教堂的其他部分都已不存在了。可就是这么一片教堂的前壁, 它却凝聚着澳门400年来的历史沧桑, 它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远远大于它的使用功能价值, 现在每天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这就是为什么澳门人不把这片断垣残壁拆除而新建一座教堂的理由。有时保护局部的建筑片段, 它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并不比新建一座完整的建筑差, 大三巴的例子可以为证。

策略之七:重要遗产, 亦可搬迁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许多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 如果原地保留不动, 就会影响大片的规划建设, 要是拆除那将是一项巨大的损失。由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大多数是木构房屋, 梁架组装如同当代的预制结构, 因此, 在一些城市遇到此类情况时, 就采用整体落架搬迁的办法, 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效果。苏州在这方面的案例尤为突出, 其中狮子林的荷花厅曾在20世纪中期被焚毁, 后由苏州旧住宅区中迁入了一座类似的荷花厅, 不仅弥补了原有的损失, 而且使这座深藏旧宅院的荷花厅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策略之八:新旧结合, 推陈出新

在旧城改造时, 难免随着经济的发展, 需要建设较大规模的建筑, 是在原有地段拆除原有的历史性建筑, 还是避开原有建筑而另觅新址, 这已是经常遇到的两难抉择问题。在这类问题的处理方面, 采取“新旧结合, 推陈出新”的策略,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良方, 现在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如上海花园酒店就是利用了原法国俱乐部前面的历史建筑作为主立面的入口部分, 后面增建了高大新颖的现代式客房楼, 二者结合非常有机, 不仅使原历史建筑更能发挥其古典艺术魅力, 而且也为这座现代化的宾馆增加了文化的内涵, 同时也使这片原来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继续保持着传统文化的韵味, 这种推陈出新的手法值得推广。此外, 在澳门的历史城区中心, 有一座20世纪20年代建成的大西洋银行, 这是葡萄牙金融机构的标志, 它那粉红色葡式古典建筑的外观, 秀丽典雅, 是沿街一处不可多得的引人注目的历史性建筑。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座银行的业务需要扩大并需要建设新楼, 于是便在保存原建筑外观的基础上, 拆除了外廊后面的旧建筑, 取而代之的是新建了20多层的板式玻璃幕墙办公大楼, 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既解决了功能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又保护了历史建筑的街景面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武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汇报 第5篇

武威市文物局

(2011年2月19日)

市规划局:

武威是全省的文物大市之一,地上地下文物遗存十分丰富,建国六十多年来的不同历史阶段,地方党政干部和一批有识之士,为保护这座历史古城和文物遗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即便是十年“文革”**期间,武威历史古城和文物遗存的保护也在坚难中进行,蜚声海内外的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就是1969年新鲜农民在雷台下挖地道进发现后,经当地干部和老文物工作者精心保护下来的。十年“文革”中先后发现保护的文物遗存有彩绘铜饰木轺车、六博木俑、汉代医药简等等。当时,县革委会及全县上下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对保护文物十分重视,从1971年到1977年,县革委会及有关部门先后发出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通知》、《关于继续加强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文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通知》,所有这些文件的发出,对保护文物起了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武威历史古城和文物遗存的保护进入了黄金时期,在时任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刘尔能等的主持下,一批文物工作者不计报酬、不计名利、忘我工作,在当时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加固维修了武威文庙、雷台、海藏寺、大云寺等一批古建筑。一度时期武威县成为全省文物工作的先进单位。1984年2月,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在武威召开,武威县文物工作者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武威的经验为全省文物工作起了引领示范作用。大量的馆藏文物是在那个时候清点登记造册的,铜奔马的复仿制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的,武威县博物馆荣获全国十佳博物馆的称号也是那个时候获得的。因此,1986年12月,武威市(县级)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可惜的是从1994年开始,由于主政武威的个别领导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认识不到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加之保护文物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开展了近十年的旧城改造运动。这一旧城改造运动,一方面对拓展城区主干道、改善市民住宿条件、提升城市现代气息、推进地方经济发展起这积极作用,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古城区四大街主道上不少古店铺、古建筑被拆除,大量具有相当民族特色的古民宅、古遗迹被夷为平地修建了商铺、住宅楼,为世人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2001年撤地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遗存的保护工作。一是从2002年起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文物局,成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遗存的职能部门。二是将原县级武威市管理的博物馆上划,与原地区博物馆合并

成立了新的市博物馆,两馆文物资源进行了合并,把原地区博物馆改为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这在全省地州市中也是独此一家。三是从2003起,市、区两级采取得力措施,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近50万元经费,搬迁了大云寺后面近10户居民,将5000多平方米地宗划给大云寺,为恢复大云寺奠定了基础,同时将文庙西面原儒学院近8000平方米的地宗由原武威盐务局、市糖酒公司等单位占用,动员搬迁后划归文庙,为恢复儒学院奠定了基础。四是于2005年6月,市政府49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公布了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区4座古建筑就名列其中。五是于2007年8月,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台汉墓及其雷台观,由原城建部门管理划归文化部门管理,理顺了管理体制。六是从2002年以来的近10年中,全市上下各级领导、文化文物部门多方争取、多方呼吁修建一座大型博物馆的愿望终于在2010年11月正式动工。这座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博物馆将成为武威新区的一座代表性建筑。它的建成,将为武威历史文物保护产生久远的影响。七是从2003年起,在市城建、规划、文物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确定了钟楼巷、发展巷、罗什寺巷为历史文化古街区,并将部分工程负诸实施。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保护武威历史文化名城的高度重视。

截止2010年底,经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调查,全市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031处。目前城区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第6篇

关键词:历史遗产;城市;地域性;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3-0169-02

现代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协调城市文化遗产和发展的平衡,已经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共同面临的挑战。既有平遥古镇得到重点保护的典型案例,也有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千人一面”的尴尬。荆州作为历史文化古城,笔者就其地域性保护方面谈点自己的想法。

1 研究动因

1.1 历史文化古城的生存现状

总的来说,目前全国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得到了重视,上个世纪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缺乏认知,盲目的城市扩张造成了大量古城不同程度的毁坏;自80年代后城市文化遗产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很多遗迹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例如平遥古镇。

1.2 现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中国传统村落形态始于聚落,大多数古城都或多或少有着相同的聚落文化,但不同地区的文化古城还是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色。为什么在经过保护之后,这些古城越来越呈现出相似的传统风貌呢?缺乏特色成了现今中国城市遗产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①现今国内城市规划手法大多借鉴雷同,最后呈现的效果必然会大同小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物被新建筑所淹没。

②在对待如何保护文化古城的问题上,缺乏对地域性文化的思考。

1.3 选择荆州为范本研究的原因

“刘备借荆州”等历史故事让荆州城耳熟能详,荆州古城有上千年的历史,是荆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因此荆州的开发价值不言而喻。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荆州的文物保护状态并不尽如人意,城市魅力没有得到有效展现。本文提出以“地域性”角度来探讨重塑古城魅力。

2 有关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以及相关案例

2.1 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理论

国外对于城市遗产保护的研究比较早,也比较成熟,管理构架呈现阶梯状层次分级,政府责任明确,全民参与意识比较强,相关文献也比较完善,例如《文化财保护法》,《雅典宪章》等,如《威尼斯宪章》认为保护历史文化古建的重要意义在于保护而不是推倒重建。

2.2 经典案例

欧洲在文化古城保护上做得比较好,以罗马为例,现代交通被限制在古城之外,内部公共交通为地铁,外围是环城高速公路;古城内道路延续原有肌理和尺度,如宽度不超过20 m,材质为小石子路,还原古朴典雅。

国内以平遥古镇为例,为了改善环境,平遥古镇取消了多数重工业企业,管道埋入地下,政府出面拆掉不符合原有肌理的违章建筑,保留原有古文庙、城隍庙等文物,最终较完整地保持古城的原汁原味。

可以看出,对于文化古城的保护,应该以整个城市为单位进行复原保护,对于城内文物,应复原有鲜明文化印记的历史古迹或特色街区,力求拉开与其他古城的差别。除了修旧如旧,还应该注重提高周围居民的生活水平,例如在外围进行现代化建设,以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这些需要注意和学习。

3 荆州古城的价值与地域性保护对策

3.1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遗产

目前,荆州的历史文化遗产类型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有遗产两个方面。由于历史悠久,荆州的文化遗产非常多,有春秋时期楚故都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石墓800多处。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三国遗址,公园,帝王陵寝等,最具价值的是有2000年历史的古城墙,规模之大,保存之好,为我国南方所仅有,在中国七大古城墙中排名第二。

3.2 荆州古城非物質文化遗产

荆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源远流长的楚文化习俗,例如一年一度的关帝庙的大型庙会,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

3.3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遗产元素的提取

荆州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不同于西安的六朝古都,不同于平遥的大气古朴,也不同于南京的六朝粉黛,要如何在众多同类型的历史文化古城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笔者认为强调“地域性”非常重要。

荆州古城最重要的文化特质就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和“三国文化”,要重点强调这些文化特质,对于文化古城进行重点保护,才能体现荆州作为历史文化古城的独特之处。对于荆州古城的保护,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平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协调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正确应对机遇与挑战的相互转换。

3.4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疏解

如何保留古城风貌,一方面人们倾向原汁原味的保留,另一方面完全的保存并不利于城市的发展。荆州古城由于面积较大,古城内现有居民对于现代化设施的需求量较大,并不适宜完全保留原貌。当然也不能只针对单栋建筑或者某一条有价值的街区进行适宜保护。笔者认为,应参考平遥古城的做法,一方面以古城为整体单位进行保护,对于特殊建筑进行特殊保护,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城外现代化设施,增强城内和城外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3.5 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协调

开发较早的古镇如丽江都或多或少存在开发过度的现状,原有的文化本质在商业化运作下逐渐丧失,城内外发展及宫内也相对失调。这些都值得引起强烈关注。相对来说,荆州古镇的文物开发状态比较小,基本上没有做太大的商业开发。但是对大多数文物古迹没有进行大规模整体性的专业保护,不利于古城整体风貌的保留。荆州古城应更多注意以整个城市为单位进行保护,抓紧抢修有价值的文物,同时进一步加强城外现代化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4 机遇与挑战的时势应对

荆州古城墙作为荆州的标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有价值文物正在准备申遗。荆州作为江汉平原的交通枢纽与物流枢纽,正在实施湖北省的“壮腰工程”及刚出炉的国家长江经济带的规定,对于发展旅游业等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笔者一直认为旅游业和城市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应该相辅相成,抢抓机遇,打好区域牌、打好文化牌、打好旅游牌,提升荆州古城的品牌价值。

如何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物古迹,不仅仅在于扩大整个城市为保护范围,还应该避免千篇一律的古镇规划手法,加强古城配套现代化进程,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的城市标签。古镇新城代谢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上,我们应该全面看待建设与保护,发展与继承的关系,才是对城市负责,对文化历史负责。

参考文献:

[1] 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 谢友宁,盛志伟.国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策略鸟瞰[J].现代城市研究,2005,(1).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探讨 第7篇

从不同时期的建筑空间环境的变化可以找寻到城市历史演变的轨迹,从而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变化。

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发展主要趋势所向,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资源稀缺性问题的突出,旧城改造及其规划设计开始成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焦点,而随之所出现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也成了旧城改造中备受争议的问题。

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原则与要素

1.1 保护的原则

1.1.1 要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要在整个城市范围内,明确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域范围、城市总体布局、古城整体保护方案、历史街区或历史保护区、文物古迹的分布以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及整治。

1.1.2 要落实名城保护的具体内容.

如历史街区、自然风景区、重点文物、风貌控制区、文化景观敏感区等都要进行规划控制并落实实际保护措施。

对于具有独特的城市景观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要提出全面系统的整修控制方案,同时还要注意古城天际线与新区的风貌相协调,强调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

1.1.3 协调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城市是一个活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让它活得更加和谐,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又不伤害原来的脉络和空间肌理构成。

其重点就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模式,处理好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环境整治绿化与名城文脉复兴的关系。

1.2 保护的要素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首要条件是要保存有相当数量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建筑群)、构筑物或工程遗址,并被分别认定为一定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管理部门按“抢险第一、保护为主”的方针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这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一要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二要素是“原貌保护”,主要是指历史街区、历史村镇这一较大地域范围内原有建筑及其历史环境的外观保护。这个地段的多数建筑物应保持其建造之初的原貌,或大致按原貌来修复,但建筑物的内容可以更新,可以改变用途,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城市演变至今已迈入21世纪,几乎不可能对历史文化漫长的古城实施整体原貌保护,因而遴选少数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比较容易实施。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三要素是“风貌保护”,一般是指在特别重要的文物建筑周边地段或城市的“景观走廊”中,对新建工程实施高度控制和建筑风格协调。

对于国家明令实施古城风貌全面保护的少数历史文化漫长的城市,风貌保护的范围则扩大到整个古城,包括街市、河网、城廓的基本布局以及街景和民宅原有特色的适度体现等等。

这种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传统与现代的两类建筑形象之间寻求一种过渡,使本已寥寥无几的古建筑不致悄然埋没在现代建筑的夹缝中。

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方略

2.1 以全面合理的角度进行城市设计

旧城改造是为了使原来的城市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用,使市民能够工作、生活在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环境当中,所以城市的设计以及城市的再建设是旧城改造的重中之重。但是这种新的城市设计和再建设也要根据所设定的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来进行。

对于在已保护的古建筑周围进行的城市建设,应在总体设计上与古建筑尽可能的保持一致,使城市有整体感、协调感,处理好现代化和历史性的关系,不至于出现一个城市,两种文化的现象,这会使城市出现分裂感。

如在进行古建筑周围建设时,新建的建筑物在外形结构、高度体量上应与古建筑相照应,甚至是相一致,不能出现一片古朴的古建筑群孤独的陷入大片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中。

这种格格不入将会埋没了具有城市标志性的古建筑群,同样带给别人一种极度的不协调感。这样的城市设计将会是一个失败的作品。

2.2 以科学的的角度进行规划

从科学的规划出发,在保护中寻求发展。规划是从全局出发,对整体的部署和安排,有利于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对整体的协调,达到和谐发展。旧城改造由于其内容的复杂性、涉及对象的多样性、目的的综合性,一个全局性的综合性的规划显得更为必要。要想协调好城市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间的关系,合理解决拆与留的矛盾,一个具体详细的旧城改造规划必不可少.以城市规划为主要依据。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具体安排,是对于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

旧城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目标,以城市规划作为建设的主要依据,根据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规划要留有余地。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历史的积累,智慧的结晶。但城市建设是一个连续相继的过程,有时可能是断断续续的,城市规划很难也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

因此,在城市规划时要留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要大拆大迁,要给后人留下余地。对于直隶总督署所在的裕华路,规划时要充分利用旧城的现有设施,考虑旧城原有建筑风格和传统。完全保护直隶总督署现状,改造周边环境,保护其所涵含的历史文化片断,使其成为街区的标志性建筑,突出传统街道的艺术魅力。

2.3 以开辟新区、保护旧城为主

中国城市大多具有较高的密集度和紧凑度。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多功能过度重叠的城区,而这种多功能重叠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非常不利,必须对它进行硫导。

从功能上看,较有效的方法便是通过开辟新区来保护旧城,引导城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

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500万的农民移居到城市,这相当于每年中国都要创造一个像纽约那么大的大都市来容纳新增的人口。所以每一个城市都要考虑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妥善保护老城。

我国作为一个高紧凑度的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国家,如果没有良好的思路、正确的定位、准确的时机把握来进行新城开发,就很难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风貌。

例如:就拿于保定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来讲,应该重点向北、向西发展,建设新市区,保护好老中心街区和古建筑,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把保定建设成为具有古都魅力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化风景旅游城市.

3 结束语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作为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它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和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的资源,合理的规划将保存和维护的历史名城扩大到历史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珺.历史文物古迹规划保护反思[J].山西建筑.

[2]陶宗震.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几个战略性问题[J].国外城市规划.

[3]和红星.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拓展探索[J].中国名城.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的思考 第8篇

1、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然而长久以来, 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城市, 不但经受着历代风雨的侵蚀, 而且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和摧毁。直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 才真正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延伸和拓展:从文物史迹, 到历史街区、历史地段乃至整个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 的保护, 从单纯物质实体的保护, 发展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特色的保护。目前,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学术研究、立法、管理等各方面都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

2、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意义

城市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印记就像是人的生命的足迹, 是生长的资源, 是财富, 是宝藏, 是特色, 而历史文化名城更能体现这一价值, 具体表现在:

(1) 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是民族国家之根本。

(2) 具有科学价值。它体现了前人的智慧, 给后人以启迪。

(3) 具有教育价值。包括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政治思想教育的作用。

(4) 具有美学价值。从形式美到心灵美, 广义的美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

3、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困难

在我国, 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都陷入了资金短缺的困境, 使“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陷入了困境。

3.1 资金严重不足, 难以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

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政府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已意识到保护城市的重要性, 开始维修、复原了历史建筑, 通过整修来保护旧城, 缓解城市住房紧张的情况, 走出一条保护发展并举的新路。但由于资金短缺, 政府没有能力把保护性改造进行到底, 致使一些文物没能保护下来。

3.2 房地产开发商容易参与“建设性破坏”

在历史文化名城中, 房地产开发商经常由于局部地段的保护问题而成为“建设性破坏”的主要参与者。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高额利润, 在许多名城的所谓“旧城改造”中推行大体量、高密度的建筑群, 致使一些有价值的民居也在这种开发中被摧毁破坏了。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来说, 旧城是传统民居的集中地区, 也是传统民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所在之地, 在没清楚其价值之前就将其拆除, 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破坏, 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3.3 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认识上误区

如此具有重大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什么却“屡屡惨遭破坏”呢?虽说现在相应法律法规出台, 领导和群众意识上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愿望, 但在认识上还存有误区:

(1) 认为它的形象破旧。如同垃圾, 何值之有。

(2) 认为它是落后标志。已经过时, 留之何用。

(3) 认为它浪费用地。不合今用, 只能重建。

(4) 认为它阻碍发展。碍手碍脚, 去之方快

没把文物当文物, 又有何来的保护呢。

4、从对文化内涵的研究出发, 开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新局面

我们应当认识到, 历史名城保护工作不仅仅是保几个区、几条街、几幢房的问题。它实质上是对“名城”整体工作的一个全面的认识问题和工作的综合反映, 它涉及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最终体现的是城市整体的素质、品位和文化, 其成败又具有不可逆转性。正是由于这一认识高度, 许多专家提出必需制止对旧城进行大拆大迁, 要重新并加深对历史文化名城和所有有历史价值的旧城区的保护规划, 实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4.1 从研究城市历史文化深层次内涵出发, 进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决策

近十余年来, 人们对一百零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城市习俗与民族风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几乎每座历史文化名城都以某个文化主题为中心, 进行了深入的专项研究, 极大地促进了以发掘文化内涵为先导的城市建设原则决策工作。如西安的唐文化, 开封的宋文化, 安阳的殷商文化等, 并且通过对各种相关文化的研究, 可逐渐集中一批对本城市历史、文化、艺术有一定研究和造诣的学者。这些学者参与城市建筑决策, 保证了城市建设方式的正确性。

4.2 建立主题文化体系

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过程中必定形成了某种文化意义上的结构逻辑性, 并将其反映在城市格局和建筑空间上。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应传承、拓展这些历史结构逻辑和文化体系。

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既丰富又复杂, 除了有文化的大系统外还有若干个子系统。名城学者群的首要任务就是弄清文化形成过程的各个细节, 必须了解这个系统的总体情形及子系统的局部状况。一般来说, 城市发展的历史鼎盛时期的文化, 常被作为该城的主题文化。如辽宁兴城, 主题文化是明末的防御性战略城市, 它的大系统是军事防御系统, 其子系统就是防御中的各个环节, 每个环节均应有相应的出现方式与展示方式, 才能给人以完整的印象。

4.3 慎重地研究城市发展的每一个步骤, 体现规划的预见性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第9篇

历史文化名城制度是我国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24座城市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入了有计划、成体系保护的阶段。至今已有110多座城市(区)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们已成为我国城市遗产保护的重点和核心。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做好名城保护的基础。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为目的,以确定保护的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专项。对于像佛山这样市域广阔,原来由5个城市合并而成的特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更应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规划体系之中发挥更大作用。佛山市各区(各组团)总体规划、各镇总体规划都要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原则和要求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其中涉及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的,必须符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强制性要求。其他市域层面的各专项规划,如有涉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也应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相一致。对佛山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成为佛山市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道路与工程管网的选线以及其他大型工程设施的选址都应有利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2 历史文化价值是保护规划的前提

城市是有成千上万人生活和工作的有机体,不可能像博物馆一样原封不动。在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城市要发展经济,改善基础设施,满足市民各方面的不断变化的需求,是城市基本要求的功能。因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并不是要保护城市的全部,它的保护范围、内容、要求要通过保护规划来予以确定,而保护规划重点保护哪些方面,则要通过对该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估来研究确定。

通过对佛山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归纳出如下四项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2.1 岭南文化的集中代表

佛山市南海区的西樵山有6000多年文明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古西樵山人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明;明清期间大批文人学子隐居于此,有“南粤理学名山”之称。佛山自古人杰地灵,是岭南文化(特别是广府文化)的中心地之一。南汉第一个状元简文会,就是佛山黎涌人。唐宋以来广东出过九个状元,其中佛山占五位,明清时朝更是科甲鼎盛、名臣辈出。近代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清代文学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近代谴责小说的代表吴趼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驱、创办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实业家陈启沅;创办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简照南、简玉阶;近代铁路工程设计家、工程师詹天佑;革命烈士邓培、梁桂华、陈铁军、陈铁儿、区夏民、吴勤;戏剧家李文茂(为佛山琼花会馆武行领衔,曾率红船弟子起义)、马师曾、白驹荣、薛觉先;艺术家黎简、苏六朋、潘玉书、刘传;武术家张炎、黄飞鸿、梁赞、李小龙等都出自佛山。

古代佛山以铸造、陶瓷、纺织、成药著称,其生产技术领先于国内同行,主要原因是佛山人能吸收各家之大成,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产品广受欢迎。如元明以来,佛山石湾陶工们经过不断地摸索钻研,生产了大量的仿各地名窑产品,且对釉色的运用和锻烧技术多有创新,使石湾窑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正是佛山人的这种开拓创新精神,使佛山经济发展脱颖而出,跻身中国前列。

敢于改革又善于改革的佛山人,无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对中国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学以致用”、“创新求变”的精神,是一笔难以估计的文化遗产。

2.2 特殊职能城镇代表——冶铁和陶瓷

冶铁和陶瓷是佛山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原因,佛山古代的冶铁铸造和陶瓷,规模大、品种多、技术先进,都是民生的必需品,这使佛山成为当时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发展为繁荣大都会的主因。

佛山铸造业始于西汉,崛起于明,最鼎盛时有铸铁作坊100多个,炒铁作坊数十个,工人六七万人。早在明代,佛山人己发明了“红模铸造”、“薄壳泥模”等先进铸造技术,又经过历代探索,掌握了“群炉汇流”、“地坑造型”、“铁水保温”等先进技术,并广泛应用,使佛山跃为全国最重要的铸造业基地。张心泰在《粤中小识》中道:“盖天下产铁之区,莫良于粤,而冶铁之工,莫良于佛山”。无论是御用铁器、东莞虎门18000斤重的大炮、造工精巧的广州光孝寺千佛塔,还是普通百姓家中的铁镬,都是佛山的产品,有“佛山之冶遍天下”之说。

佛山制陶业可上溯到5000多年前,唐代己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明清时朝,佛山陶瓷业进入全盛时期,《广东新语》曾记载“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谚曰:石湾缸瓦,甲天下”。乾隆年间,石湾陶业分行进行专业生产,共有23行,品种千个以上,鼎盛时有陶窑107个,陶工达6万之众,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产区之一。石湾人在建窑、陶土材料的选用和制胚技术等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陶塑艺术更日臻完美,赢得了“石湾瓦,甲天下”以及“南国陶都”的美誉。

2.3 工商业城镇的代表

与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不同,佛山作为一个工商业重镇,近代以前却从未设置过县衙及以上的政权机关,是一个“镇事自决”的大都市。明景泰以后,铺区成为佛山镇的正式的地缘组织和基层政治单位,明末由地方士绅参与组建了“嘉会堂”,形成士绅与乡老共同控制的局面。清代以后政治结构进一步分化,由大魁堂、义仓值事、二十七铺保正组成一套完整的民间政治系统,与佛山分府同知、五斗口巡检司等文武四衙组成的官府政治系统相抗衡。据《南海县志》,清初南海人陈子升说:“夫治佛山不必置官,即以省会之官治之……其何故也?佛山之人习于城邑。”所谓“习于城邑”,就是指佛山人具有关心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处理公益事务的能力,并养成了镇事自决的习惯。这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是十分特殊的路径。

佛山作为发达的手工业城镇,除铸造、陶瓷、纺织、制药四大行业外,佛山还有染色纸、五金加工、金属制箔、木版年画、竹木藤器、炮竹、漆器、乐器、文具、纸伞、皮革、牙刷、迷信用品、食品酿造及民间手工艺等三百多个行业、上万种产品,足见其繁荣程度。

佛山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汉代己有农事活动,三国时已成为蚕丝和棉花的生产加工基地。明嘉靖年间,纺织业日渐兴盛,丝织技术达到较高的水平。到明末清初,盛产各种丝绸的佛山丝织业分为18行。而顺德是广东最大的缫丝工业中心,著名产品有香云纱、黑胶绸和生丝等,畅销世界各地。另外,佛山棉织业也形成较大规模,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佛山成药业出现在明代,梁仲弘蜡丸馆创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比陈李济早20多年,比胡庆馀堂早300多年,是中国中成药最老店号之一。清代是佛山成药业兴盛时期,有名号可考的药坊就有近百家,出售成药数百种。其中“梁仲弘抱龙丸”、“冯了性风湿药酒”、“源吉林甘和茶”、“李众胜保济丸”、“马百良七厘散”、“梁家园少林膏”等数十种名药行销海内外。广州、香港、澳门及南洋、美洲的不少著名中成药,其祖铺都在佛山。

古代佛山商业发达,与广州共同构成南中国的商业贸易中心。唐宋以来,佛山一方面是重要的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另一方面又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到清代,佛山已取代广州成为岭南国内贸易的中心。吴震方在《岭南杂记》中记载:“佛山镇,离广州四十里,天下商贾皆家焉。烟火万家,百货骈集,会城百不及一也”。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商贾丛集,阛阓殷厚,冲天招牌,较京师尤大,万家灯火,百货充盈,省垣不及也”。从上述记载可见,清代佛山的国内贸易已远胜于广州。当时的佛山镇(不含石湾)有街道1788条,数千家商店,六墟十二市,有18个省在佛山设有商业会馆,并有22家洋商会馆。佛山商业的繁荣可见一斑。明清的佛山和广州一道,构成岭南地区的两个中心市场。广州主要连接海外市场,而佛山则联系省内国内市场,它们的功能各异,自成一体但又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2.4 岭南水乡和基塘农业的代表

珠江三角洲气候温暖湿润,水道众多,水网稠密,平原坦荡,河道纵横,丘陵台地零星分布,大部为平坦冲积平原。佛山由于河涌交错,形成处处可以引灌,村村可以通航的“岭南水乡”。珠江水道沿岸市镇街巷河道纵横有序,桥梁众多,沿河居民房舍,灰墙乌瓦,呈现典型水乡景色,其中顺德区和南海区南部尤具“岭南水乡”特色。

基塘是珠江三角洲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地理景观,闻名中外。佛山在北宋已开始修筑堤围,遏制水患。至今堤围修筑已有900多年历史。佛山人民在明清时期在围田和老沙田区的低地挖作鱼塘,余泥培高塘基,基上栽桑、种蔗或植果树,桑叶养蚕,蚕蛹、蚕沙及塘边野草养鱼,塘泥培基,循环不已,称为基塘农业,为世界各地所罕见。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基水地的面积约占平原总面积的18%,佛山是基塘最主要的分布区域。“果基鱼塘”、“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是佛山基塘农业的三种主要形式。基塘农业的蓬勃发展是珠三角地区商品性农业专业化区域形成的表现和标志,它刺激了明清时期珠三角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明清时期珠三角墟市经济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3 依据历史文化价值确定保护体系和保护措施

3.1

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确定之后,需要建立与之适应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自然和历史地理环境是佛山市域历史文化结构的背景。而历史文化滋生的土壤则是佛山的社会基础,在这块特定的土地上的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发展了自身的文明。保护体系从宏观到微观共分为3个层级:

(1)市域:保护规划中最宏观的层次。从整个佛山市域出发,为各类型文化遗产建立起结构性的关联,设定统一的技术标准,纳入共同的保护框架之中,其中2.2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是市域保护的重点。

(2)历史文化街区:包括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以及为确保该地段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强调对象价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规划管理的强制性。

(3)文物古迹:依照文物保护法规的规定,对文物古迹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3.2 保护策略:

倡导基于保护、面向发展的积极保护策略,将历史文化遗存作为城市的积极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以继续发挥其作用,维持应有的活力,特别强调民间力量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

(1)通过在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旧村设定历史地段和历史文化街区加强对市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2)涉及旧村的改造规划、新农村规划、三旧改造规划等都应包括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专项内容。突出历史风貌特色,应采取建筑限高和风貌引导等方式,保护和恢复岭南传统城镇风貌。

(3)旧村改造时应特别注意保护传统聚落周边山体、树林、农田、鱼塘的历史风貌格局,不得切断旧村与历史环境的联系。特别要保护好基塘农业等历史景观,保护旧村街巷肌理,要特别保护有价值的祠堂民居等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水塘、古井、传统铺地等历史环境要素。

(4)旧村有历史价值的巷道网络不应拓宽改造,道路断面、线型走向、铺装材料和消防通道等设置均应考虑历史风貌要求,应保护村口的传统空间形态和景观。

3.3 建立名城展示体系

名城除了保护,更重要的是弘扬其历史文化价值,要在不损坏历史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前提之下,充分发挥佛山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当代的社会价值和积极意义,以促进市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展示佛山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使文物古迹融入当代佛山的城乡生活,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旅游,规划建立由文物古迹和遗址标识系统、博物馆系统组成的历史名城保护展示体系。

3.4 实施保障措施

加强对保护名城传统风貌和弘扬佛山文化特色的研究,研究制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相关政策,包括建立城乡一体的名城保护制度、旧城更新方式、农村住宅更新与传统民居保护、容积率与开发权转移、三旧改造中的历史文化保护政策等。

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地方性规章。抓紧编制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清理现行涉及城市紫线范围的各级各类规划,对于不符合名城保护要求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大幅度提高在城市紫线内进行建设的门槛。严格执行保护规划的听证和备案制度。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编制时应当征求公众意见,审查时应当组织专家论证,规划批准后应在一个月内按规定上报备案。

4 结论

研究历史文化价值是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前提,关系到保护规划的成败和效果。保护措施和保护体系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并且有利于最大化的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弘扬历史文化价值是名城保护规划的目的,规划措施和展示体系的设计要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393~394.

[2]刘晖,冯江,肖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若干技术路线探讨[J].新建筑,2006(5):7~9.

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貌保护探讨 第10篇

国外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工作起步较早。19世纪, 一些发达国家对历史文物建筑通过立法确定下来进行保护, 如法国的《历史建筑法案》, 英国的《古迹保护法》, 日本的《古神社寺庙保存法》, 但这个阶段只是限定单个历史建筑的保护研究。1964年5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著名的《威尼斯宪章》。该《宪章》指出, 文物古迹保护不仅是单个建筑物保护, 还包括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 说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成片建筑群、地段开始纳入研究范围。1987年10月,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华盛顿宪章》, 确定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至此,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入完善阶段。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特有的概念, 相当于国外的历史文化遗产。1982年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公布后, 我国进行了很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实践工作,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平遥、丽江和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风貌保护比较完好, 但也有很多名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遭到破坏, 例如西安、成都等。不少城市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 但由于城市建设力度加大, 很多承载历史文化的物质实体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与破坏, 能够“读”出历史的事物 (古建筑物、历史街区等) 已寥寥无几, 许多新建筑又缺乏地方和民族的文脉, 降低了城市的文化价值, 古城整体风貌也遭受到一定的破坏。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下对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貌的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古城风貌的保护内容和保护方法。

二、古城风貌保护内容

古城风貌 (historic city landscape) 是指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建筑形式、环境特征、 (包括建筑高度、体量和色彩, 路网, 水系, 格局和街巷、绿化空间等) , 以及历史和传统的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整体面貌和格调。这一内容较为广泛, 涉及的内容具有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特点, 在实践中通常包括古城空间格局、自然环境及建筑风格三项主要内容。

﹙一﹚古城空间格局

包括古城的平面几何形状、方位轴线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道路骨架、河网水系等。它一方面反映城市受地理环境的制约结果,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文化模式、历史发展进程和城市文化景观上的差异、特点。

﹙二﹚古城自然环境

城市及其郊区的景观特征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 包括重要地形、地貌和重要历史内容, 以及有关的山、树木、原野特征。城市的自然地形环境是形成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城市建筑风格

有鉴于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城市风貌特色, 在古城中如何处理新旧建筑的关系, 尤其是在文物建筑、历史地段周围新建筑风格的处理与控制是必须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问题。此外还包括城市新区的建设如何继承传统、创造城市特色的内容。建筑风格应包括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色彩、平面设计乃至周围建筑的关系处理等多因素综合性内容。

三、古城风貌保护方法

古城风貌反映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与特色, 保护应该从全城出发, 而不能单从古城的几个珍贵文物或地段出发。因为即使划定了文物或地段的保护范围, 制定了保护办法, 但周围环境变化不受控制, 古城的整体风貌特色也就保不住。因此, 必须采取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措施对古城风貌进行保护与控制, 一方面, 对体现城市传统风貌特色的原有因素实施保护;另一方面, 对影响城市风貌特色的新建因素实施控制和引导, 从而达到保护与发展的整体协调。根据古城风貌的保护内容及其它古城在保护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保护古城风貌:

(一) 开辟新城区, 保护老城区

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一方面满足了城市的扩张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对古城风貌进行了整体性保护。这一点, 苏州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 旧城改造, 调整产业结构

这里所说的“旧城改造”不是“拆旧建新”, 而是“保旧改新”。即保护能够反映历史风貌的历史地段、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历史环境要素, 拆除或整治破坏历史风貌的新建﹙构﹚筑物;另外进行产业调整, 突出老城区的居住和商业功能, 外迁影响风貌和环境的工业。

(三) 分级保护, 划定保护区

根据古城风貌的构成要素的分布情况, 采取分级划定保护区的方法来保护古城风貌。一般划分为风貌核心区、风貌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三个级别。风貌核心区以保护、保留为主, 允许必要的修缮, 而绝不允许新建;风貌控制区以维修、维护为主, 新建建筑在体量、高度、色彩及风格上要进行控制;风貌协调区以整饬、协调为主, 可新建建筑, 但风格上要与整体协调。

(四) 保护视线, 高度分区

保护视线通廊, 进行建筑高度控制也是保护古城风貌的重要方法。一般划分为建筑高度控制区、引导区和发展区三个界定区间, 对古城风貌影响比较大的区域可作为建筑高度控制区, 区内需要进行建筑高度控制, 以保护风貌;能体现城市天际线而又不影响古城风貌的区域可作为建筑高度发展区, 建造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引导区处于两者的中间地带, 区内建筑高度以引导和协调为主。

四、结束语

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貌的保护涉及面广, 情况复杂, 没有科学的保障制度, 再好的保护理论和方法也只能流于形式。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上个世纪以来所经历的变迁和遭到的破坏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建立科学的保障体系是不容易的, 因为它涉及到职能部门的协调、公众的积极参与、保护资金的来源、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等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 这是今后值得长期研究的一项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景慧, 阮仪三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历史名城的深度文化解读 第11篇

选题别具匠心。所谓别具匠心,就是著者面对通常的、一般的问题,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去看待和对待、处理,能够努力做到富有新意,不和别人雷同。笔者说段华的《大美楼岛湖》在选题上别具匠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其一,从总体上看,《大美楼岛湖》的选题区别于以往出版的所有介绍、研究岳阳的书,以往出版的介绍、研究岳阳的书,或则以“岳阳”为主题便涉及岳阳的各个方面;或则岳阳楼、君山岛、洞庭湖等各自单独成书。《大美楼岛湖》虽是以“岳阳”为主题,但它舍弃了一般书的“全面”、“系统”,而是选择岳阳楼、君山岛、洞庭湖以及汨罗江这四个最能代表、概括岳阳特点的地方作为聚焦的对象,这样便能做到重点突出,写深写透。其二,在有关岳阳楼、君山岛、洞庭湖、汨罗江的各个部分里,有不少别人未曾写过的题目,如《江山真醉人——贺敬之岳阳行追记》、《东方伊甸园》、《中华湖鲜美食名街记》、《淌过海峡的汨罗江——余光中的屈原情结》等等都是别人没有涉及过的;A辑“伟哉岳阳楼”所写对象也许其他书中曾涉及过,但本书中以“诗仙留醉”、“诗圣留句”、“范公留记”、“张照留墨”、“文豪留匾”等多个排比句式为一组文章的标题,像电影蒙太奇的连续镜头组接一样成系统(系列)推出、且各个标题又各有独特的角度和侧重点,仅标题就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样做完全是段华的独特创造。

解读别具只眼。所谓别具只眼,就是著者面对别人涉及过的问题,有独到的分析和研究,有不同流俗的见解和观点。本书中对岳阳楼、君山岛、洞庭湖、汨罗江等的解读,许多地方都表现出著者的独到见解。《岳阳楼之大观》一篇中写道:“每当与那些慕名而来的金发碧眼楼下邂逅楼上比肩,我更是洋洋得意,得意洋洋。是的,岳阳楼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金字塔,是比屹立于香榭丽舍街头那栋雄而久伟的西方建筑资格老上千年的东方凯旋门。也许你来自但丁故乡佛罗伦萨,也许你来自于连涌泉的布鲁塞尔,你的故乡向西方文明奉献了《神曲》,而我的故乡向人类文明捧出了不朽《离骚》和天下绝唱《岳阳楼记》!你的故乡有一名小于连每天24小时辛勤喷水滴滴答答,怎比我洞庭天下水八百里浩浩汤汤。”如何对岳阳楼作文化定位、价值判断,这是许多人作过的,但把岳阳楼放置于整个世界的广阔空间背景上和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发展长河中来进行审视,从而作出上述关于岳阳楼的定位和判断,这无疑是段华经过独立思考而做出的有新意的判断。《凌云健笔撼乾坤——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追记》一篇,除对毛泽东到底于何时、何地手书杜甫的《登岳阳楼》这一历史之谜作出了有意义的多种分析和推断外,特别对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这幅巨人墨宝作出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段华写道:“整幅书作大气磅礴,气宇轩昂。布局严谨,线条流畅。起笔‘昔’字笔酣墨饱,先声夺人。随之,合著杜诗的意境,笔走龙蛇,起风蛟龙!伟人挥如椽巨笔于乾坤之上,挟千年风雷于尺幅之间,细看中锋穿透纸背,书风看似怀素而风骨胜于怀素,行云流水之狂草近似米芾而精气神远远超于米芾。笔锋偶尔会向人们潇洒地挥来两笔苏东坡的豪放,但立即回归于‘毛体’的沉稳。间或会让人感受到黄庭坚遒劲的碑意,但瞬间又体味到伟人的气魄!全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集庄重和飘逸于一体,铸写实和写意于一炉,让人品读可尽收雄奇秀雅之妙,再三观赏如神游唐宋元明清!如果有人不知何为刚柔相济,不知何为笔墨春秋,最好是登上岳阳楼瞻仰毛泽东的书法,那股强大的艺术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穿透时空,定格永恒!愉悦眼目,滋养生命!”段华这里对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这幅巨人墨宝的评析,是将其放置于整个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中,在与多位书法大师的参照、比较中,得出评语和结论的,可谓深得巨人墨宝的三昧。其他,如著者对“江湖”、“庙堂”的解读(《江湖庙堂意纵横》),对“伊甸园”的分析(《东方伊甸园》),对龙舟魂的挖掘(《龙舟魂》),等等,都是富有新意、富有启发性的。

结构独出机杼。所谓独出机杼,就是著者在全书整体的结构安排和单篇的结构安排方面独创新意,不落窠臼,不落俗套。从全书的整体结构上看,著者真正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全书四辑大标题中的“伟哉”、“妙哉”、“壮哉”、“悠哉”分别很好地概括了岳阳楼、君山岛、洞庭湖、汨罗江四者各自突出的内在神韵,因而使各辑的“散”文组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伟哉”、“妙哉”、“壮哉”、“悠哉”在整本书中组合起来,又共同揭示了岳阳这座历史名城的人文内涵、文化意义和特有魅力。段华单篇散文作品结构安排的特点是,自然而然,浑然天成,不卖弄,不雕琢。我们来看《淌过海峡的汨罗江——余光中的屈原情结》一篇,该文虽然篇幅较长,但和其他文章一样没有分节。该文开头写2005年端午节前夜,“我”经恩师李元洛“开后门”,获得和若干记者在汨罗江边的宾馆房间零距离接触余光中的机会,并请余光中为自己供职的岳阳晚报题了词。接下去,因为“我”询问“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诗的出处,引出李元洛的解答,并进而介绍余光中的蓝墨水情结。其后,先插入说明1992年,阔别43年后,余光中在1949年以后第一次回大陆;再插叙世纪之交,余光中再次返大陆到岳麓书院讲学并游岳阳。插叙结束,又回到2005年汨罗江边的宾馆房间,并接着写翌日余光中和几位著名作家一同参加祭奠屈原的仪式。最后,写2010年端午节,余光中应邀到秭归参加祭奠屈原的活动,并由于李元洛的帮助,“我”获得了余光中用钢笔书写的《民歌》墨宝,由《民歌》墨宝又自然地引出对余光中《民歌》的介绍和赏析。可以看出,著者洋洋洒洒,迤逦写来,挥洒自如,有些地方似断实连。有机地连接上述看似散漫情节的内在线索,就是余光中对屈子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真挚情感,当然也包括了著者段华对余光中的敬仰和崇拜的真挚情感。

语言别出心裁。所谓别出心裁,就是著者在语言表述上独创一格,与众不同。段华曾在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戏剧、政论文等多个写作领域取得过有影响的成就,他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很注意语言表述上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大美楼岛湖》中的语言可谓生动活泼,风趣含蓄,妙趣横生。我们看看下面几段简短描写。“扁舟擦着龙山的边缘缓行,仿佛只要将船舷往岸边轻轻一碰,就会撞落半湖葱绿、满山仙气。”(《南湖秋波》)比喻、夸张颇为奇妙,富有诗情画意。“这里是三国古战场黄盖湖。赤壁的烈火曾把她的历史烧得通红,荡舟湖面,拨动清波,掀起一片金戈铁马的喧嚣。”(《刚柔之吻》)想象奇特,借代修辞手法使用别致新颖。“用生命的火焰点燃读者心海的激浪,用灵魂的呼号唤起读者心壁的回声!”(《江山真醉人》)“心海的激浪”、“ 心壁的回声”,都是新鲜而又贴切的比喻。

我一直认为,知识和智慧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东西。知识是智慧的基础,有智慧的人肯定首先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人知识越多就可能越有智慧,这是两者的联系所在。两者的区别在于,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是有智慧的人,因为知识是可以累积和重复的,而真正的智慧一定是独创的。从上述的理念出发,笔者以为可以肯定,段华既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作家,并且是有智慧、有独创的作家。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责任编辑欧娟

俄罗斯历史名城的修复与保护 第12篇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俄罗斯许多城市和村镇被毁坏, 战争给民族文化事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在俄罗斯领土上近万座古建筑受损或彻底被毁, 特别严重的是列宁格勒、巴斯科夫、斯摩棱斯克、新城以及其他一些地区。侵略者将许多文物古迹作为火力点、兵营、马厩和监狱。新城地区涅列吉兹山上的斯巴斯教堂是十二世纪绘画艺术的纪念碑, 虽然周围并无任何军事目标, 但还是被法西斯分子用大炮轰毁了——敌人妄图切断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根脉。

侵略者刚刚开始撤退, 苏联政府就采取紧急措施以尽量弥补文物建筑古迹受到的破坏。1942年, 成立了文物清点与保护委员会, 这个组织在1942—1943年间清点了古建遭受的损失。前方卫国战争的炮火还未停息, 国内外罕见的被毁坏古建筑的修复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采取了一系列有计划的修复措施, 成立了专门的设计施工单位—修复所。

苏联部长会议早在1948年l0月14日颁布的《关于改善文物古迹保护措施的决议》成为修复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决议》制定了基本法规及组织措施, 苏联部长会议附属的建筑委员会批准了《国家保护及建筑的清点、登记及维修办法》, 该《办法》以拟定“发掘与清点古建筑制度”为目的, 规定了占有、使用古迹建筑的条件及有关维修及修复的细则。这些文件或者成为保护与修复古建筑问题系统化的开端。

文物保护事业的下一步是1954年在格阿克签署的《关于武装冲突中文物古迹的保护》的国际条约。

1966年4月24日起, 开始实行《俄罗斯联邦关于文物古迹建筑保护的现状及其改善办法的决定》, 其中制定了进一步完善文物古迹清点、保护与宣传的指导性路线。

随着20世纪70年代修复工作规模的扩大, 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古迹维修和修复工作遵循60年代的原则, 在修复成本提高的情况下, 对具有中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只作了有限的维修。但由于一些古迹建筑技术状态欠佳, 建筑结构不稳固, 仅仅进行维修保养是远远不够的。

在后几十年内维修和修复流派的形成过程中, 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也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其中的许多结论是在欧洲和苏联修复专家几十年的经验基础上得出的。

70年代, 俄罗斯古建筑保护的方向由单目标修复逐渐转移到综合的多目标修复, 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历史名城局部的改造上, 形成了建筑历史环境的概念研究课题。纵观20世纪40-70年代俄罗斯修复事业的发展, 可以将这一时期俄罗维修与修复古建筑的科学理论及方法论的基础思想归纳为以下几点:

古建筑各部分的真实性:最大限度地恢复各局部的原貌, 保留原建筑结构, 保留最有意义的局部改造。原建筑部分确认的可靠性, 应以文献及实物考证的可信度为基础。

完整性:建筑构图及艺术美学形象方面的复原。

比例关系:被修复的建筑及其局部与周围的城市建筑的协调。

与建筑自然景观的联系:被修复的古建筑、建筑群、历史街道、街区和城市与建筑历史环境及自然景观环境的和谐统一。

修复到原修建时期:力图将古建筑或其局部修复成该历史建筑最初的原始面貌。

修复至“最佳”时期:将古建筑修复至其建筑美学价值最高的时期。

已消失建筑的完全复原:也称新建, 按保留下来的尺度和文物资料复原历史建筑 (如果哈依洛夫村、夏宫、格林卡庄园、伊期特拉教堂的屋顶及其穹形顶盖, 莫斯科凯旋门等) 。

彻底修复:主要针对那些不太罕见的具有中等价值的古建筑。

内部装修的修复:在具有较可信的考证资料并且必要的情况下, 将历史建筑内部装修恢复原貌 (夏宫, 明什科夫宫等) 。当缺乏历史资料时内部装修可以用新方案修复, 但它不应与总体建筑风貌相矛盾。

木制建筑博物馆:在自然的、人工的两种环境中保护木建筑, 将最有代表性的木制建筑在人工环境中保护起来。

名人故居的保护:在俄罗斯城镇与乡村中, 针对那些在某个领域内多数人公认的杰出人物, 或为人类福祉做出过重要积极贡献的, 具有一定知名度且诞辰超过百年已过世的名人, 其曾经居住过的故居, 文物遗产委员会明文规定, 房子都要妥善保护, 一律不准拆除, 不得改变外型, 还要定期修缮。

所有以上修复、改造文物建筑的工作都遵照1949年通过的《古建筑保护法案》中的办法进行。

古建筑, 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它不仅是艺术品, 也是文化史和社会史的“实物见证”, 因此, 保护工作不能着眼于它的构图完整或风格纯正, 而应着眼于它所携带的全部历史信息。要尊重它身上以后继续添加上去的部分, 改动的部份, 在不影响古建筑安全的前提下, 也保护它的缺失状态, 保护它的整体环境。它们都是古建筑生命的积极因素, 是真实性的重要部分, 要保护建筑物的全部历史信息。

保护古建筑环境, 尊重人类的历史, 对社会的发展将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借鉴俄罗斯的古建筑维修和保护的经验, 我们应改变历史建筑保护的方法, 不应仅仅从事单一的古建筑的修复, 而是将其转为历史环境中的“现实纪念品”, 还应在大范围内修复完整的历史街区或历史城市的某一局部。历史建筑巨匠所创作的建筑作品, 应被完整地严丝合缝镶嵌在其周围的建筑环境中。

上一篇:马克思理论系统分析下一篇:机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