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范文

2024-06-18

旅游概论范文(精选7篇)

旅游概论 第1篇

关键词:旅游概论,教学设计,评价,互动

1 职高学生学习实际的引发

根据笔者多年来对职中学生的调查和了解, 按现时学业成就 (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的归因来分析, 可以将职业高中的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业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 这部分的比例比较小, 其中极少数人是高智商高情商, 大多数是智商中等, 情商较高, 表现为学习比较主动勤奋;第二类是学业表现一般, 这类学生的比例较大, 绝大多数人是智商和情商都处于中等水平, 大多数时间表现出“学习冷漠症”, 只有在临近考试或考证的时间表现出比较积极主动的一面;第三类是学业表现比较差, 这样的学生几乎每个班都有, 少的有2、3人, 多至6、7人, 这些人多数是高智商低情商, 少数是低智商低情商, 对学习表现出完全的放任或放弃状态。鉴于职中学生的上述情况,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当然, 如果按照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 我们也许会对这些学生感到极大的失望。根据美国心理学家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 或许我们可以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下, 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 而这一切首先必须建立在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的反思和重新设计上, 通过寻找学科知识与学生态度、兴趣、能力的契合点, 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 探索和尝试富有发展意义的教学新方法。在这个基础上, 采用发展性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 才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发展。

2 《旅游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1) 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课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课堂教学的改革, 采取多种形式、使用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式已逐步走向课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学形式、媒体的选择和编排既要切合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又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 突破旧有教学方式的束缚,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尝试;另一方面要着重开发适合于课堂教学、交互性能好的教学课件, 尽量少用一些教材文字翻录式或习题集式的软件。“注意是知识的门户”,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在理论课的教学中, 单一的讲授形式很难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 没有兴趣就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所以在《旅游概论》的教学中, 笔者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课程。以“世界六大旅游区”为例, 笔者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图文并茂、声音和画面相结合的课件, 并创新性地与学生分组制作的PowerPoint演示文件链接起来, 形成师生的互动。

(2) 以生为本,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只要把基本的知识原理解释清楚, 做到精讲、少讲, 留更多的空间给学生去发现知识, 主动学习。例如, 在《旅游商品》中, 课前笔者让学生分成四组预习, 并动手收集自己或家人朋友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旅游购物品。学生在小组活动中, 有分有合, 分开收集资料, 合在一起汇总合整理资料、确定并筛选资料。课堂中, 学生又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新课和完成课堂练习。通过小组教学, 在课堂中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机制, 并将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 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体协作的精神。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分析《旅游概论》教材, 根据实际情况, 在严格遵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重组教材

《旅游概论》是一门旅游基础课程, 有较多旅游的概念和条文, 在学习中容易产生枯燥感和厌倦感, 学生在学习中常感到很难把握数量多而杂的概念。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如果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教学, 往往容易出现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脱节和牵强, 课堂的前半段也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此, 教师在授课前, 认真备教材, 找准或创设适合于学科知识与职中生认知水平的“先行组织者”, 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 就显得至为关键。在这个意义上,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教材的再学习和重组加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另外,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于本学科而言, 主要是指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 在从事旅游服务时, 如何真正了解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 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 从而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

4 师生互动与及时反馈评价

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课程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 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 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 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而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 学习是一种社会性行为, 知识是合作掌握、主动建构的。所以教学中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 包括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传统讲授型的课堂组织形式虽然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却很难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因此, 在教学中, 笔者注意采用师生互动的组织形式, 如小组讨论、师生对话、情景扮演等, 并把其与发展性学生评价结合起来。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消极学习为积极学习。改变以往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评价的弊端, 充分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 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并通生过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的评价手段, 让学在评价的各个环节中参与进来, 让他们自主学习, 自主评价,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 在评价中综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 以达到考评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

5 结语

教学设计与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对教材重组和加工的立足点是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 而不是把握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教材重组加工的重点在于挖掘知识的结构, 进而将结构化后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 使之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息息相关。这种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 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和能力。在探索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践中, 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是密不可分的, 应该将教学设计与评价结合起来考虑, 在教学设计中滲透评价功能, 在教学评价中体现设计意念, 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功能。教学评价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 极大地推动了评价制度的改革。不过它也存在不少局限性, 如评价带有主观性、信度较低、评估费时费力等, 因此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

参考文献

[1]佘伯川.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5, (9) :49-50.

[2]谭白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5) :123-124.

[3]常殿元, 李育良.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 (4) :1-3.

旅游概论绪论 教案 第2篇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旅游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旅游学概论就系统介绍了旅游发展过程中以及旅游活动中涉及到的现象和问题,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

作为旅游方向各专业的基础课,旅游学概论一是简单介绍旅游活动涉及到的各个部分,可以帮助同学们在脑海中构建旅游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二是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掌握常用专业术语并熟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

所以,《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成为一名合格的旅游人才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

一、旅游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好,现在请大家阅读绪论第1—2页,5分钟后来回答我两个问题。

1、什么是旅游学?

2、旅游学有哪些研究对象?

其实,不光旅游是一门朝阳产业,我们旅游管理专业也是一门朝阳学科。1988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创设旅游酒店管理系,这是我国最早的旅游管理专业。也就是说旅游管理专业迄今只有25年的历史。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旅游管理专业呢?对,是因为对旅游的重视?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这么重视旅游呢,还要专门创设一个专业来对它进行研究。这里的主要原因就是旅游业,下面我给大家念一组数据:2012年,泰安接纳游客人数达4324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386亿,同比增长幅分别为16%,21%。2012年泰安市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4.8%。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业对社会的贡献不容小觑,那么大家知

道它是怎么带动经济发展的吗?

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假设我们全班一起去威海旅游三天,大家想一想我们要为这三天做哪些准备,这三天又会产生哪些消费呢?

行 交通 住 酒店 吃 餐馆 游 门票 购 纪念品 礼物 娱 温泉 等

在这六个过程中,我们产生了大量的消费,是不是带动了威海的经济发展啊?

另外,大家想一想,这些过程中都需要谁来给我们服务啊?谁来驾驶?谁来办理住店手续?谁来做饭、传菜?谁来讲解?谁来答疑?是不是都是人啊?所以,即使遇到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萧条,其他传统行业如制造业、钢铁业等的员工大量失业、下岗的情况下,我们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会减少的,因此旅游业是一个具有光明前景的产业,大家学旅游就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是这样一个有利可图、前景又光明的行业,我们能看到商机,其他人也能看到商机,所以旅游又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大家,到那些旅游城市看看,包括我们泰安,餐馆、酒店、旅社比比皆是,但是这些餐馆酒店的硬件设施相差大吗?不大,经济、科技都这么发达的今天,你有的,我也能有,你会做的,我也能会。所以这些竞争最终又落到了软件的较量上,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同样是四星级的酒店,这家服务热情,待客周到,宾至如归,那家的

服务员却不冷不热,面无表情,像机器人,你说你会去哪家啊?同样是花钱,我们肯定会选择服务好的那家对不对啊?所以目前各大酒店、旅行社都需要素质高、服务一是高的从业人员,我们旅游管理专业恰巧就是以培养这样的人才为目标的。

另外,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旅游推动了目的地经济的发展,但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十一长假、五一小长假,大量的游客涌入景区,致使景区设施损坏加重,不止这样,大家想想这时候的泰城交通有多堵?我们普通市民到超市买点东西都十分不方便。这还只是一些不便,还有更严重的影响呢。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他们为了赚钱,为了迎合外来的游客,他们丢弃了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一些习惯和建筑,还过多地使用汉语,甚至孩子出生后都不在叫他们学习本族的语言,这些都是文化的流失,是宝贵财产的流失,而这又都是由旅游造成的,这也是旅游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我们学习旅游概论也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好,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门课程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结束时,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积累

掌握旅游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构筑旅游学的理论体系。

2、能力培养

旅游概论 第3篇

关键词 中专教育 旅游 效率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004-02

一、中专院校学生的现状

近几年中专院校的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大部分是考不上高中,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就让孩子到职业高中上几年学的初中生。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公共课的基础比较差。文化课基础差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由于他们考不上高中,在以中考指挥教学的初中可能就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而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差等。文化课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导致他们的专业学习有一定难度。

二、提高旅游概论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中专生在初中成绩不好的原因多半是学习热情不高,上课不爱听课,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还是“满堂灌”,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游离,产生听课疲倦,出现睡觉、讲话、开小差等系列问题。在旅游概论课程教学中,如何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课的关键。为此,在课前可以收集大量的图片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在授课时能够用图片说明的一律使用图片,用旅游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他们的震撼。例如,针对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讲到德国的时候,就从德国出名的啤酒节讲起,引用大量的图片及视频,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促使学生渐渐萌生和培养学习旅游概论的兴趣。

(二)以课程内容为依据,大胆处理好教材

课程内容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地整合教学内容,甚至可以放弃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而自编教学内容。例如,讲人类旅游活动发展的历史时,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关于世界和中国古代、近代旅行的发展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由于现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旅游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果按照课本内容讲解,由于古代旅游的发展历史已经相隔遥远,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不起兴趣,他们只对新奇的、刺激的事情感兴趣。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我把书本上涉及的内容换成当今瞬息万变的旅游发展概况介绍给他们,使之达到教学目的。

(三)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1.课堂讲解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旅游概论》课程涉及到较多的概念性问题,而这些往往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感到最乏味的。比如在讲到中国古代旅游的类型时,如果单纯将“士人漫游”“帝王巡游”的概念拿出来讲可能学生很难接受,但是如果先从让学生通过回忆学过的描写景物的诗句入手,让学生通过回忆将诗句背出来,然后指出作者以及诗句描写的景物或描写景物的所在地,这样许多学生都可以顺口背出一两句、一两首。最后再将学生回答中有代表性的人物诗句拿出来通过历史背景或写作背景的介绍,自然的引出“士人漫游”的概念。如果能举出学生耳熟能详的例子,学生就会愿意听、愿意思考,这样不仅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而且通过理解后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

2.课堂讲解的方式要以小见大,由此及彼,形成意识

《旅游概论》中讲到许多宏观的概念,像生态旅游、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如果按照课本的编排只讲概念、特点、意义,学生会感到非常的空洞。所以讲到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就拿学校边上的环城河的开发与保护为例,通过治理前与治理后要展现的八大景区(稽山园、鉴水苑、治水广场、西园、百花苑、迎恩门、河清园,都泗门)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谈论所见所闻;谈污染了如果不治理的后果以及治理后的现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然后由此引到鲁迅故里、越王城等绍兴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保护以及由此而来给人类带来的利益。这样以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受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生态意识。

(四)注重教学评价的设计

职业教育教学评估的最根本问题就是要转变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课程评估的根本指标的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核心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基于这一点,我们对于学生的考核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转变。

1.转变考核目的

从重视考核结果转变到注重考核过程。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操作技能和学习效果。

2.转变考核内容

从考核内容是教材、笔记内容的重复转变到着重考查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上。

3.转变考核形式

从闭卷考试转变为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笔试方式与口试、情境模拟、实践操作和设计相结合;从单个学生的考核拓宽到协作组、团队小组等的整体考核;从单一由教师考核转变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考核最终转变到由学校、顶岗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组织的考核相结合。考核方式多样化,它的杠杆调节作用也明显地体现出来,课堂教学就有了保障机制。

高职《旅游学概论》教学初探 第4篇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专业的入门课程, 也是旅游专业基础课, 被喻为旅游专业所有课程中的“宪法”。该课程涉及面广泛, 主要包括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旅游活动的三个要素: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影响;旅游市场;旅游组织等内容, 具有极高的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 《旅游学概论》与其他旅游专业课程的关系是“森林”与“树木”的关系, 其他专业课程都是对《旅游学概论》这一门课程某一方面内容的深入研究。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可以掌握旅游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基于《旅游学概论》的课程特点, 任课教师也面临着一个难题, 就是上课容易, 上好课难, 需要任课教师付出更多的汗水与智慧。

二、《旅游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以教师为中心, 注重教而非学, 教学效果不理想

课堂教学氛围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 就是课堂教学氛围沉闷, 教师在讲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 学生却在下面打瞌睡、玩手机、看杂书。其实这反映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讲什么, 学生就记什么。注重的是教师教什么, 而不是在教的过程中学生学什么, 结果往往是教师累得半死, 学生还厌学, 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二) 教学方法单一, 不研究学生, 不善于利用教材, 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单一讲授, 唱独角戏, 不能与学生互动, 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有的教师也试图采用案例教学, 但往往由于准备不足, 没有达到效果;有的教师也采用多媒体技术, 但只是把书面的教案复制在电脑上, 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结果与传统教学法一样, 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高职《旅游学概论》教学中还存在一种现象, 就是教师在给高职学生上课时, 没有做到根据高职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材、用材。要么完全沿用本科的章节内容, 抽象、与实践脱节, 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需要;要么对所使用的教材照本宣科, 没有做到根据教材的内容与脉络进行有效地选择, 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三、改进《旅游学概论》教学的措施

(一) 总体把握《旅游学概论》的教学内容, 充分理解该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体系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 高职学生也不同于本科学生, 但现在部分高职院校的《旅游学概论》课程却仍完全沿用本科院校的章节内容, 抽象高深, 与实践脱节, 完全不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需要, 因此高职的任课教师必须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及高职的教育定位来总体地把握《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对该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体系要有充分的理解。

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旅游学概论》教材的查看, 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及对该课程的理解, 认为《旅游学概论》主要包括的内容有: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旅游活动的三个要素: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影响;旅游市场;旅游组织等, 这些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互不关联的, 而是相互联系、序列有致的。其中,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是关于旅游发展与旅游研究的基础知识;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的需求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组织是旅游的供给者, 需求与供给密不可分;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经济、社会、文化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可见这些内容之间的密切关联性。因此在教学中, 任课教师要从这些关系入手, 层层深入, 让学生能够把这些内容作为整体把握。

(二)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1.运用讲授法高效地传授新知。

讲授法主要是通过教师口头语言向学生描述情境, 叙述事实, 解释概念, 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 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讲授, 能简便、快捷、高效地传授新知。比如在“什么是旅游者”教学中, 可采用讲授法, 首先介绍旅游者的概念, 国外和国内对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随后分析其特点, 然后举例说明, 加深理解。在运用讲授法的时候, 还应注意与启发法的结合, 就拿上例来说, 在把旅游者概念讲解清楚之后, 可以启发学生回答社会中的诸多行为者是不是旅游者, 比如异地求学的学生、外出务工的农民、流浪者、出差人员、到外地参加会议者等等。这样, 讲授就不再单单是学生的被动接受, 而是学生主动参与和师生的双向交流。

2.运用案例教学法, 实现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引用典型案例, 通过师生双方对某一特定的对象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分析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 案例教学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可以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内容的理解。

《旅游学概论》这门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 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 为了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教学中, 通常会针对教学内容事先找些典型案例供讨论分析。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必须要求任课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般的, 笔者把案例分为两类:一类是课上主讲的案例, 这类案例往往要有知识性、典型性和趣味性;一类是讨论案例, 这类案例往往是提前布置给学生, 然后在课上由学生分析讨论, 最后笔者再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一学期的尝试, 效果不错, 学生出勤率高了, 课堂气氛活跃了。

3.以教材内容为基础, 充实知识细节。

课堂教学应以教材为本, 但也不能拘泥于教材, 而是要有所扩展。只有这样, 才能让课堂更生动, 教学内容更充实。上面已经提到《旅游学概论》这门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 概括性强, 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 因此在教学中若能补充一些感性的知识, 学生学起来就会有趣一些。比如, 笔者在讲旅游资源时, 就找来一下景观图片放给学生看, 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让学生收集有关自己家乡旅游资源的资料互相介绍, 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就是可以做到声、光、影像等多种感官刺激的有机结合, 把多媒体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 丰富了教学内容, 形象化了教学内容, 生动了教学过程。比如, 上面提到的给学生放一些旅游景观、旅游资源的图片, 或放一些有关旅游知识的短片, 都会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技术只是一个辅助性的教学手段, 笔者不主张整门课程都用多媒体, 尤其是把教案进行复制, 这样就会使任课教师丧失掉了最重要的教学魅力。

5.合理利用自学指导法, 做好学生的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 并通过思考和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高职大专学制短, 课时压缩, 单靠课上时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可以采用自学的方式来完成。但是运用自学指导法一定要做好组织工作, 否则可能会造成学生“放羊”而完不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所以在运用这一方法时可以结合问题法, 也就是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些问题, 要求学生在指定的自学时间内完成, 可以以作业形式、上课提问方式来检查, 并把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期末总评成绩。

(三) 改变传统的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成绩考核通常是在课程结束后通过一张试卷来决定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成绩, 这种考核方式有诸多的弊端。最主要的是会使学生不注意平时的学习, 到期末突击背诵, 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因此应该加强平时成绩的比例, 而平时成绩不是出勤成绩, 是平时学习的成绩, 比如自学成绩、回答问题成绩、课上讨论成绩、作业成绩等, 可以与期末考试成绩按照40%和60%的比例分配, 这样就会使学生能够重视平时的学习, 知识掌握的更为牢固, 学习氛围也会提高。

总之, 《旅游学概论》在高职旅游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该课程教学的探讨,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旅游学概论》是旅游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也是该专业学生入门的概论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掌握旅游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 如何上好这门课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旅游学概论》的课程特点入手, 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改进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旅游学概论》,教学

参考文献

[1]程丽, 马佳.《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科技信息, 2007, (36) .

[2]邱伟萍.案例教学法在《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中国校外教育, 2008, (03) .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第5篇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旅游概论(旅游学概论+旅游法规)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课程学分:8 计划课时:128学时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制定时间:2011年4月

二、课程性质

1、课程性质与类别: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入门课程,属于职业基本能力课程。

2、课程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旅游活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知识,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学会分析旅游现象和常见问题,能运用旅游政策法规解决旅游纠纷,进行规范服务。

3、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法律意识,形成对旅游业的总体认识,为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进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旅游事业服务。

4、课程特点:本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和旅游法规两个模块,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由易到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总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旅游的发展历程,世界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例如旅游者(主体)的产生条件及流动规律、旅游资源(客体)的类型、评价、开发和保护;旅游业(媒介)的构成及特点;

3、掌握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划分,我国旅游市场的构成及管理;

4、熟悉旅游业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5、辨析道德与法律,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

6、掌握旅行社、旅游合同、旅游保险、导游人员、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资源、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安全、旅游出入境等旅游法律常识。

(二)能力目标 1.职业能力

①培养学生思考、归纳、辨析能力。在学习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旅游者产生的条件及流动规律、旅游政策等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训练。

②培养学生组织旅游活动的能力,会安排食、宿、行、游、购、娱各环节;

③培养学生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旅游市场的构成、旅游业的影响等进行市场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④培养学生解决旅游纠纷的能力,提高法律维权意识,依法规范服务。2.通用能力

①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和全局意识; 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专业兴趣,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出高素养的旅游人才,最终达到修德强能的目的。

四、教学内容

(一)设计思路

《旅游概论》课程是依据旅游管理专业中的“职业基本能力模块”来设置课程的。课程总体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在完成每个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最终完成整个项目,达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128,分为两个模块:旅游学概论、旅游法规,分别设计了三个项目引导教学实施,总体安排如下:

1、模块一:旅游学概论

目的: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理性旅游者或旅游从业者。⑴项目一:爱旅游 1)项目描述

一般学校都会将旅游学概论放在第一学期开设,让学生掌握旅游基础知识,为后面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面对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对大学环境新鲜好奇,懵懵懂懂,是进行专业兴趣培养的绝佳时机。

该项目设置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的美好向往,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培养职业意识,引导学生设计在校学习远景规划。2)相关内容

Ⅰ引导学生观看成功企业家的演讲视频,思考讨论大学生活该如何度过,并设计出自己的职业规划。

Ⅱ欣赏旅游散文、诗词,学习模范导游员的事迹,让学生爱上旅游、爱上旅游这个行业。Ⅲ学习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的发展史,激励学生踏寻古代旅行家的旅游线路继续前行,踏寻前人足迹游览祖国山水。

Ⅳ学习现代旅游的发展以及发展趋势,让学生去发现新的旅游方式。⑵项目二:去旅游 1)项目描述

在旅游兴趣的驱动下,同学们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最想去的地方,该项目设置的目的就在于让同学们策划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人员的组织、景区的选择以及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去。2)相关内容

Ⅰ学习旅游者的概念、类型、产生的条件以及出游形式等,学会组织一个旅游团。Ⅱ学习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的类型等,选择一个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

Ⅲ学习旅游业的构成,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产品等,安排好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

⑶项目三:评旅游 1)项目描述

该项目设置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们能从深层的专业视角发现旅游规律,分析旅游现象,解决旅游问题,成为初级旅游行家。2)相关内容

Ⅰ讨论旅游者消费行为以及流动的规律;学习我国旅游市场的构成,并进行某景区旅游市场构成的调查。

Ⅱ学习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保护,对某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开发、保护方面的系统评价。

Ⅲ讨论旅游业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对某景区或地区发展旅游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调查,并思考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模块二:旅游法规

目的: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懂法守法的称职旅游者或旅游从业者。⑴项目一: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 1)项目描述

在学习旅游相关法规之前,有必要对道德和法律宏观体系进行简单介绍,拓展同学们思维,让他们知道旅游法规这部分内容仅仅是森林中的一棵大树,学无止境。与此同时,通过观看全国道德模范的事迹,引入一些法律案件,激励同学们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2)相关内容

Ⅰ学习道德、职业道德有关知识,观看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争做道德模范。Ⅱ学习我国的法律体系 Ⅲ学习宪法、民法基本内容 ⑵项目二:国内游法律知识 1)项目描述

基于国内游旅游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来安排学习情境和教学内容,通过分析一个个案件,引导同学们解决旅游各环节的法律纠纷,从而理解经营者合法经营和旅游者维权的必要性。

2)相关内容

旅行社、旅游合同、旅游保险、旅游交通、导游人员、旅游饭店、旅游资源、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安全事故等法律知识。⑶项目三:出境游法律知识 1)项目描述

我国出境游、港台游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因此在学习国内游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有必要增加国际游法律知识的学习。2)相关内容

出入境合同、出入境证件、领队人员的职责、境外安全事故的处理。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需要,设计具有高职特色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项目引导,阶段递进”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整体进程和目标:

教学进程及基本要求 学时 时间 主要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或考核要求)说 明 64

模块一:旅游学概论

项目一

爱旅游

任务一

让大学生活充满意义 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

制定一份在校学习计划或职业规划;

任务二

爱上旅游新生活

1)体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2)体会对导游职业的热爱

3)写一份我爱旅游的散文或诗词

任务三

踏寻前人足迹

1)了解古代、近代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 2)整理古代著名旅行家及其旅游线路

任务四

追赶时代脚步

1)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征及其趋势 2)讨论:新的旅游方式

作业汇报:

在校学习计划或职业规划; 我爱旅游的散文或诗词;

著名旅行家及其旅游线路汇报; 目前流行的旅游方式

项目二 去旅游

任务一 出游征伴

依据旅游的特点、旅游者的概念和类型、旅游者产生条件等,组织人员,落实人数; 确定出游目的和出游形式

任务二 美景寻踪

1)掌握自然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 2)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 3)了解景区的类型 4)学会选择旅游目的地 8

任务三 出游宝典

1)掌握旅行社的分类、业务类型,学会挑选旅行社

2)了解旅游饭店发展的历史,掌握旅游饭店的类型,学会挑选旅游饭店 3)了解不同旅游交通的优缺点,学会选择旅游交通 4)了解旅游产品的特点和类型,学会购买旅游产品 4

作业:(学生用多媒体进行成果汇报)

1、分小组进行旅游活动策划,并写下旅游游记。

2、分小组汇报安徽省一些城市的旅游景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产品等情况。

项目三 评旅游

任务一

调查景区(或旅行社)旅游市场的构成 1)掌握我国旅游市场的构成

2)分析某景区或旅行社的旅游市场构成及其特征。5

任务二

评价景区旅游资源

1)对景区旅游资源赋存状况进行评价 2)对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进行评价 3)对景区旅游资源保护情况进行评价

任务三

调查某地区旅游业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1)分析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2)分析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3)分析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 4)分析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5)分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作业:调查报告

某景区或旅行社旅游市场的构成及其特征; 某景区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开发、保护情况;

某景区或某地区发展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模块二:旅游法规

项目一: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

任务一

争做道德模范

1)学习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2)学习全国道德模范;

3)讨论全国道德模范给我们带来的激励。

任务二

法律与道德辩论赛

1)列举案例,强化法律维权意识

2)学习法律的含义及其与道德的区别;对法律与道德的重要性展开辩论; 3)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

任务三

宪法与民法知识讲座

1)学习宪法的修改与制定、内容; 2)学习民法的内容;

讨论:

全国道德模范的高贵品质。辩论赛:

法律与道德哪个更重要?

项目二:国内游法律知识

任务一

旅行社违法经营大搜捕

1)熟悉旅行社设立的条件、程序、文件,旅行社分社和服务网点的设立;外商投资旅行社的设立;

2)掌握旅行社的管理: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度、质量保证金制度、监督检查制度、旅游投诉制度;

3)熟悉旅行社的经营规范或职责。

搜索或调查旅行社的一些违法经营行为和案例,小组讨论,依法做出相应的分析和处罚。

任务二 破解旅游合同纠纷

1)熟悉合同订立的程序; 2)熟悉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3)理解合同的生效、无效及撤销; 4)理解合同履行的规则;

5)理解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和终止; 6)熟悉合同的违约责任; 1)、帮旅行社制定一份旅游合同,并模拟现实情境,与游客签订、解释、变更旅游合同的整个过程; 2)、搜索旅游合同陷阱,帮助解决旅游合同纠纷。

任务三

旅游保险选哪家

1)了解旅游保险的类型,掌握旅游意外险; 2)掌握旅游保险合同的内容; 3)理解旅行社责任险的投保对象; 4)学会投保旅游保险

任务四

交通法规一点通

1)掌握航空旅客和承运人的权利和义务; 2)掌握铁路旅客和承运人的权利和义务。

任务五

导游人员处罚汇编

1)熟悉导游证的有关规定; 2)熟悉导游人员的权利; 3)熟悉导游人员的义务;

4)熟悉导游人员等级考核和计分管理制度

调查、搜集导游人员违法行为和案例,模拟旅游局进行相应处罚;

任务六

饭店风险防范

1)掌握旅游饭店的星级评定制度; 2)掌握旅游饭店治安管理制度;

3)熟悉旅游饭店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

新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专题讲座

任务七

守护好旅游资源

1)掌握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制度; 2)掌握文物保护与管理制度

任务八

旅游陷阱大揭秘

1)熟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熟悉经营者的义务 3)熟悉旅游纠纷解决制度

向旅游消费者协会进行咨询,搜索各地出现的旅游陷阱,进行揭秘,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任务九

处理旅游安全事故

1)学会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2)了解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的机构

项目作业:国内游法律知识竞赛 项目三:出境游法律知识

任务一

制定出入境合同

1)掌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合同》示范文本的主要内容; 2)制定出入境旅游合同

任务二

办理出入境证件

1)掌握中国公民出入境流程,需要办理的证件和手续; 2)了解外国人出入我国国境的证件和手续,任务三

申请领取领队证

1)掌握申请领取领队证的程序 2)了解领队人员的职责

任务四

处理境外安全事故

1)掌握境外安全事故处理的程序和机构

PPT汇报:出境游注意事项、小常识。

计划编制说明

1.本计划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制; 2.本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教学中注意把握: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 重在实践,学练结合; 面向应用,注重技能。

(三)教材选用及教学资源建设

1、推荐教材及网站、杂志

①姜德源,韩燕平.《旅游学概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6-1 ②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11 ③童俊.《旅游道德与法规》.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1 ④胡红林,王中雨.《旅游法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9-1 ⑤国家旅游局网站:.⑥《旅游学刊》《旅游管理》《旅游调研》 ⑦中国旅游报

2、自编课程教材

3、完成教学标准、教学内容、项目指导、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及数字化工作。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 教师把书面形式的案例报告交给学生自行阅读、研究,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全班展开讨论,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学生一方面可以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问题的认识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中增长对问题的洞察力。

2、专题研讨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主要疑难问题、精选案例等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3、实地实践教学法:通过学生在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实地考察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合作—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是指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是从教学内容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通过学生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比如学生完成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5、其他教学法:辩论赛、演讲、多媒体答辩、法律专题讲座、模拟法庭等。

(二)教学手段

1、课堂讲授:在校内教室中讲授课程内容,穿插组织提问、答疑、讲座、讨论和辩论等互动式教学活动。

2、课外阅读与课后练习:布置参考阅读书目,不定期要求学生报告阅读体会,并将课外阅读的内容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相结合,向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课后练习:根据每次授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通过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来调整后续教学步骤。

3、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应在自己的教案中注重多种媒体(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的组合,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利用多感官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网络教学:建立课程相关网站或教师个人主页,将课程教学大纲、讲授要点、思考习题和相关背景资料等在网上予以发布,提供给学生阅读或下载,并要求学生定期与教师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手段进行交流,随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

旅游概论 第6篇

所谓国际旅游人才培养, 就是以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态势为参照背景, 以国际化的视野引领变革, 锐意创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强化学生国际旅游从业技能与能力培养, 使学生朝多层次、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1]。与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 力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同时强调了国际视野和综合能力。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 最基本发展对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调整培养目标, 培养复合型人才;2.完善课程体系, 兼顾内容的国际性;3.改革办学模式, 促进产学一体;4.优化师资队伍, 提高国际化水平[2]。

2、旅游学概论课程建设新定位

根据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目标的要求, 力求把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旅游学概论》课程建设成为课程内容体系化与国际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化、师资队伍高职称化双师化、教学手段及方法实践化灵活化, 进而达到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初步与国际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接轨。同时, 力争开拓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改革, 力争将本门课程打造成为精品课程、特色课程。

3、旅游学概论课程建设与创新策略

3.1制定课程说明书。传统教学中对于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等主要信息主要在教学大纲中体现, 为教师所用及学校对于教学设计与安排的基本考察标准。而课程说明书的制定更趋于方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课程相关信息, 起到预知、指导、快速了解课程体系以及考核方式、参考资料等内容的传递, 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学习积极性。课程说明书主要内容可以包括课程信息、主讲教师信息、使用教材及辅助教材、课程描述、学时安排、作业布置、考核方式及其他要求等方面。

3.2教学方法以人为本。传统填鸭式教学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则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师起到引导、组织和总结的作用。这样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参与式教学为主, 在以讲授法为基础的前提下, 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和自学法将对于本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上来,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便于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更加有效地掌握。同时, 要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旅游基础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理论阐述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等。

3.3教材建设立体化。打破传统单一依赖一本教材教学模式, 整合教学内容, 将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电子期刊、实际案例、参考教材等搜集最新最实用的全球旅游信息、咨询的精华结合教学教材的主思路融会贯通到整个教学内容当中。组织好学生课上课下多渠道学习与管理, 力求学生对于该领域的知识了解更加多元和丰富。

3.4实践教学实践化。以旅游学概论为例, 其知识包括了旅游基本概念和理念、旅游活动构成的三大要素、旅游活动发展带来的相关内容三大模块内容。可以根据三个模块中的核心内容来安排实际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将旅游者和旅游市场部分知识整合让学生进行旅游市场调查, 分析不同类型旅游者的特点;将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内容整合让学生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的探讨;通过对相关旅游网站、旅游企业的认知活动, 了解旅游业的实际运作情况等。较好地实现学以致用, 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通过这样一系列可实施性的实践教学活动, 增加了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 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把握全球旅游领域最新实时动态扩充知识量的同时锻炼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5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实现国际化课程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状况不变, 国际旅游人才培养方案仅是“换汤不换药”。要不断提升教师国际化视野, 拓宽人才培养思路。同时可以引进旅游专业领域资深人事作为客座教授, 强化师资队伍中实践环节。

3.6教学评价与考核综合化。对于学生对该课程掌握情况的评价要打破单一性的评价方法。其考核形式力求多样化、灵活化, 例如包括课堂互动、小组演讲、课外考察、期末理论巩固等几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这样的综合性的考评涵盖了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团队配合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锻炼与提高。

4、结论

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改善和调整, 例如师资国际化、教学模式国际化、课程建设国际化、实习就业国际化、学习交流国际化。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全面改革和创新, 才能更好的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接轨。不仅使学生对旅游及旅游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开拓国际化旅游视野的能力, 提高综合能力, 增加国际化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范士陈, 陆佑海.国际水准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初探[J].经济师, 2014, , (12) :231-241

旅游概论 第7篇

CBE全称为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其内涵为以企业的要求为基础,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 使培养的人才迅速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一种职业教育理论模式[1]。这一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学科性教学的模式, 从强调学科系统性转变到以企业岗位技能为核心的培养方式。同时, CBE模式也改变了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两两关系, 提升了企业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教师由主导性地位转变为辅导性地位, 学生由被动性学习变为主动性学习。首先, 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更为密切。学校能够根据企业的要求优化培养人才的模式, 使学生一毕业马上能够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其次, 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往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 在CBE模式下倡导学生采用包括自我学习、自我评价在内的自主性学习模式, 而教师只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帮助与辅导。因此, 有必要将CBE模式借鉴到旅游人才的培养的模式中, 借鉴到相关的课程中特别是旅游概论课程中。

2. 高职旅游概论课程现存问题

2.1 传统教学观念束缚, 课程模式落后。

我国的传统高职教育方式与本科教育相仿, 这就造成教育本身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体现高职学生应有的一线人员技术技能方面的特点。所以基于旅游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我们应转变观念、大胆改革, 引入CBE培养模式。

2.2 缺乏明确的岗位技能性课程设计思想。

在旅游概论教学过程中大致出现了两种课程设计思想。一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教育, 认为只有将知识系统化才能在今后的从业过程中融会贯通, 所以一味按教材的知识结构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实践实操能力。二是部分教师意识到传统教学的不足, 想要改革但只是对个别章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2.3 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旅游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 以往大多数教师只是认为此类课程只是为核心专业课程铺垫,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而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此课程具体铺垫什么、培养的具体目标到底是什么。该课程目标和定位应该是由通用基础能力到岗位基础技能再到岗位核心技能的过程中的岗位基础技能培养, 针对基础技能的培养既要区别通用基础能力, 又要为核心岗位技能打好基础。

2.4 课程教学过程主体和客体关系问题

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 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停地传授知识, 但学生能否理解传递的信息, 以及理解的效果如何, 在课堂上不能直接反映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 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现阶段, 应尝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倡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的新型关系,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达到良好的互动教学效果。

2.5 课程教学受到校外场所的限制

高职层次旅游教育是为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一线服务岗位输送实操型人才, 既然在一线服务就必然要求学生对行业和企业有较为清楚的认知, 然而, 现阶段, 学校以外的实习和实训难以得到保障, 学生很难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得到专业训练。

2.6 考试标准单一。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凭一次笔试成绩和一个老师的评价来评定学生这门课程的实际掌握情况。这样的考评体系是很不完善的, 学生在考试之前突击的现象十分普遍, 笔试完之后将所记知识抛之脑后, 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

3. 旅游概论课程改革措施

我与旅行社和相关的旅游部门共同探讨旅游专业学生培养期间应掌握哪些职业能力等问题, 并以在旅游概论这门课程教学中着重哪几样职业能力为出发点, 明确培养目标, 选择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手段和评估教学效果, 充分强调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1 定位培养目标。

旅游概论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强调基础技能、养成素质、善于实践、突出特色的中高级旅游一线服务人才。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 课程教学既强调扎实的旅游理论基础, 又着重培养旅游服务基础技能, 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突出职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3.2 合理设计课程。

从职业岗位需要的实际出发, 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以职业要求为依据进行课程设计。CBE模式要求旅游概论教学内容必须做到“一个接轨, 四个加强”, 即课堂教学内容与行业接轨, 突出实操性和基础技能性;加强行业认识能力的训练, 加强行业辨别能力培养, 加强行业分析能力的培养, 以及加强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传统旅游概论教材编排更多的是考虑学科的系统性, 并没有针对性地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 将旅游概论的教学内容调整为四大模块, 具体如图所示:

3.3 优化课堂教学主体、客体和媒介关系。

3.3.1改革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为客体的教学关系, 倡导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课程的编排以各项任务的完成来促进学生各项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互相协助、互相督促, 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三动”:动口、动手、动脑, 在任务中主动学习。改革要有利于增强认识能力、分析问题和辨别能力及自学能力, 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更有利于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则以主导的形式参与, 给学生提供任务包和相关资料准备, 任务阶段检查、纠偏和评价, 最后的评定, 等等。

3.3.2充分利用媒介, 运用多媒体技术, 采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传达信息的技术, 为课堂教学提供生动的表现效果, 使教学过程变得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多媒体手段和网络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3.4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3.4.1 校内教学课程。校内教学分为第一课堂 (含校内实训) 、第二课堂。

3.4.1. 1 第一课堂教学。

由于受到主客观环境的限制和实践约束, 第一课堂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在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的同时, 力求灵活运用, 达到既调动学生的兴趣, 又加强教学过程的调控,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课堂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直观教学、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

(1) 直观教学。教师授课时配合讲授, 把实物、图片、视频和教具等展示给学生, 或者由教师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动作, 向学生提供感性经验或用来说明、印证所传授的知识。旅游概论课程演示内容, 如旅游历史图片、景区视频、游程视频、旅行社管理章程、饭店管理手册, 等等, 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 把旅游理论和实物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形成形象的、正确的和深刻的理解。

(2) 案例教学。在学生了解、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的基础上, 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 通过选择和设计一个个具体案例, 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发表意见, 将学生引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 让学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通过个体的独立思考或团队分工和合作, 进一步提高辨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 达到熟练运用相关能力的效果。

(3) 情境教学。充分利用学校内实训基地, 开展情境教学。部分学校在校内设立了实训室, 如维格实训室、旅行社门市实训室、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酒吧实训室, 等等。依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岗位要求, 创设工作情境, 创设环境气氛, 拟定工作内容和流程, 让学生扮演各岗位角色, 进行课堂模拟教学, 如对旅行社管理内容和流程进行现场模拟教学包括对部门设计、工作流程、各岗位职责进行要求、角色分配、模拟旅行社管理运行, 让学生了解旅行社的运作机制, 从而更生动、形象、具体地了解旅行社这个概念。

3.4.1. 2 第二课堂教学。

在第一课堂之外,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开展。

(1) 举行与专业有关的大型活动, 如职业技能大赛、介绍家乡旅游资源活动、世界知名旅游企业介绍活动等, 由学生具体负责策划、组织、协调与实施,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 使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效结合, 使学生获取知识, 全面提高能力和素质。

(2) 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 加强学生职业资格考试课外辅导工作, 体现职业资格教育的思想, 为学生能顺利通过旅游行业职业资格考试提供有效服务, 使其获得就业通行证, 同时具备该行业的实战能力, 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3)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在教师的协助下邀请旅行社和酒店资深员工开展交流活动, 如经验宣讲活动、旅游企业介绍活动、自助旅行、鼓励学生到景点景区开展义务服务活动、倡导并推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3.4.2 校外实训。

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的发展, 要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快适应行业和企业的要求, 只靠校内的教学和模拟实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仅要“引进来”, 而且要有“走出去”的思想, 学校可以与行业内的典型企业进行合作, 结成联盟, 积极设立校外实训基地, 把学生送到实体企业中进行锻炼, 如根据旅行社市场调研的需要合作开展旅游目的地实地调查、顶岗实践, 等等。实地实体教学正是一种体现旅游专业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的有效方式。让学生走出校门, 到旅游企业去实地学习, 在那里边看边学, 了解旅游企业运营情况, 感受旅游企业细致、高效的工作作风。

3.5 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

改变传统的一张试卷定终身, 老师单方面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最终考核由过程行评价和终结性相结合。两者各占50%的比例。评价的主体由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三个部分组成。因为课程的学习都是以学习小组协作任务的方式进行的。这样, 就可以按照一个个任务对学生进行考核, 在考核过程中学生自评占20%、小组内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50%。企业命题的任务, 由企业评价替换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和技能掌握三个方面, 三者所占比重分别为30%、30%、40%。终结性评价就是学院统一安排期末考试, 形式上没有改革, 主要是命题开放化, 设计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炯华, 丛丽, 宋洪波.基于CBE模式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 2010, (3) .

[2]龙运初.高职CBE教育模式本土化的重新审视[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4) .

[3]曹国新.我国旅游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 2009, (1) .

[4]刘君涛.论旅游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落实[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9) .

上一篇:游戏的准备下一篇: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