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阅读的理论

2024-05-05

现代阅读的理论(精选12篇)

现代阅读的理论 第1篇

一、书籍阅读

社会追求进步, 文化需要传承, 而书籍正是文化的载体,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这个以知识为生存之本的时代, 我们的社会正越来越注重人类已取得的成就, 读书已成为一种潮流。但当今社会, 知识日新月异, 书籍如雨后春笋般连绵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接受新的知识无疑是必要的, 而一盏台灯、一杯咖啡、一本久远但却穿越永恒的书, 对于疲惫不堪的现代人来说, 不失为一种享受。人们在阅读过程中, 不但能有收获审美诱发的快感、阅读产生的趣味、休闲带来的轻松, 而且还会让人感到生活充实, 精神满足以及心理调节。每一部好书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 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我们阅读这样的书籍对于提升个人的精神素养, 改善个人素质极其有利。文献的历史源远流长, 文献的种类繁多, 数量更是庞大。文献的社会功能在于保存和传递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 也是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但是, 要实现文献的价值, 除了要对文献进行传递外, 更重要的是要对文献进行阅读。阅读是实现文献价值的最终手段。人们通过阅读, 产生新的思想, 又是新文献产生的开始。阅读活动可以说处在文献运动的终点和起点上。

二、电子阅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 电子产品的兴起, 阅读的方式越来越广泛, 形成了新的广泛阅读。现代科技发展, 移动技术进步, 服务无限被放大了, 人们不只从书本上获取知识, 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等也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新平台, 这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电子文献的出现, 使读物的历史、阅读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和手机等便携式数码产品的普及,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和获取渠道。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打破了以往报纸、图书、广播、电视、杂志五大媒体市场的垄断地位。网络阅读方式的多元化催生创造性阅读的生长和发展。阅读的多元化趋势体现在:一是传统阅读方式和新阅读方式的共存、融合, 人们充分享受各类阅读的自由, 随时在各类阅读中游走, 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互相交融;二是网络阅读的多种形式的互相交叉和从浅层次向深层次的切入。比如从浏览性阅读进入搜索性阅读, 从拼贴性阅读转入立体性阅读, 从围观性阅读转入交谈性阅读, 人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思维越来越呈现出创造性特质。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正在形成, 纸质媒体逐渐向电子媒体转向。图书的形态已经大大延伸, 为大众阅读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网络和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市场也要加大对更加轻便舒适, 操作简单, 性价比高的便携式电子阅读器的研发, 以满足更多的大众读者。网络阅读中一个个画面应接不暇, 很能吸引读者眼球, 却很少给人们思考的余地, 使读者失去联想的机会。有人形象地把网络阅读比喻为洋快餐, 受人喜爱, 特别是青年人, 然而快餐是不值得品味也没有营养的。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利用信息的渠道, 读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自己所需要文献和知识, 在这样的环境下, 要求图书馆的功能要随之改变, 改变了图书馆从文献到信息, 从印刷到音像的局面。

三、现代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读图时代。现在无论是印刷型的文献、还是数字化文献;无论是文本、还是多媒体和视频, 都有大大小小的图像出现。它成了现代文献的一道亮丽的景观, 也成了人们现代阅读的一个新起点, 人类开始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 现代阅读也在悄然兴起。

(一) 电视阅读。

在现代社会, 影视势力在迅速膨胀, 电视阅读不但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 并且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所带来的结果是:人们的生活被它占据, 兴趣被它所转移。现在人们对文字读物的兴趣正在下降, 对文字的接受能力也有某种程度的下降, 从而使纯文字读物逐渐丧失了读者。为了扭转这种局面, 以图像为文字辅助手段, 甚至以图像为主的文献便应运而生, 并在现代人身上显示了无穷的魅力。于是文字读物逐渐向图像读物倾斜, 文字、图像参差错落, 相互诠释, 用文字解读图像, 用图像品味文字,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从而大大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这种情况下, 图像文化也就日益兴盛并日趋成熟。

(二) 网络阅读。

知识不断地被碎片化, 出现了一种原始性的回归, 我们的阅读被重新部落化了。现在的趋势是:无限多的阅读资料, 人们感觉自己读书越来越少;资讯无限丰富, 知识和思想却越来越少;新词汇越来越多, 自主的意识却越来越少;浮光掠影, 走马观花的东西越来越多, 有思考、有深度、有系统的东西越来越少。网络阅读有下列几个特点:第一, 网络阅读信息量大, 数字化读物发展迅速, 网络信息资源的大量涌现, 使读者的阅读选择更加多样化, 读物信息量空前增加;第二, 在网络阅读中, 读者不仅可以阅览网上信息而且还可以发表自己见解或感受, 形成互动式阅读。各类图书馆要积极开展网络指导与创新服务, 加强读者网络阅读技能指导, 提高读者信息处理能力, 积极开展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社会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管理, 净化网络环境, 打击网络盗版、非法下载等违法行为, 培养读者形成正确的阅读文明素养。

四、结语

不管从什么渠道获取知识, 都离不开阅读。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 现代阅读已不再是传统的书籍阅读, 图书馆读书、电脑上网、手机阅读、电视阅读等等日益发展, 尤其是网络出现、发展后, 阅读更加多元化。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从网上获取各种各样的最新信息, 随意化、碎片化、个性化的阅读, 使现代阅读范围更加广泛。总之, 21世纪阅读学研究将进入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李慧.阅读与阅读现状的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1999

现代阅读的理论 第2篇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本章课程的核心是介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和其他科学理论的发展一样,不是简单的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否定和排斥,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修正、深入和扩展。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及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大体都走过了这样的轨迹。还有“生物进化”这各部分的教学内容增加了新内容,有些比较难,要求比较高。从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上说,有几个伟大的事件,包括细胞学说的建立、进化论以及从孟德尔开始直至上世纪后期分子水平上遗传学的发展三大问题,我们这个模块就涉及了其中两个方面。因此从科学史的角度上看,我们也应该重视这个内容。

课时计划:

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用两课时完成。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拉马克的进化理论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认识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能运用达尔文进化论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类思想观念的影响。教学思路

第一阶段:利用突变频率对群体中突变个体数量进行计算,促使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所形成的新性状在群体中出现的原因和过程。这些不定向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第二阶段:通过学习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理解为什么说“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在这一阶段里由教师讲授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并做相应的巩固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怎样选择保留了具有有利性状的群体,而不是具有有利性状的个体。

难点突破:

难点1: 基因频率的统计、计算。

通过交待基因库的概念,引出基因频率的调查、计算。

“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但是不可能逐一去测定这个种群每个个体的基因。因此,只能抽取种群中一小部分个体进行测定和计算。这一小部分个体的抽取应该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随机抽取。只有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小样本才能反应大群体的情况。

例如:在一个有50名学生的班级里,有7名姓王的同学。我们可以说:这个班级中姓王的同学占14%。因为在编班时姓氏不是分在哪一个班的条件,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全年级、以至于全校姓王的同学大约占14%。当然,当你具体去调查第二个班时可能会发现姓王同学的人数高于这个数值;而第三个班又可能低于这个数值。可能当你调查了全年级的人数时,所得到的数值才会比较接近全校的数值。这就是说,在做抽样调查时,要注意抽取的小样本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不利于测查、太小不能反应大群体的特征。

种群基因频率的调查与此相似。在抽样调查时,随机抽取种群中的若干个体,形成小样本。然后逐一测查样本中每个个体的基因型,最后计算出基因频率。对于二倍体生物而言,每个个体都会含有与调查有关的两个基因,在计算时要考虑到二倍数的关系。”

为了配合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教师应在备课时准备好两个相似的题目,一个作例题,另一个留给学生做巩固练习。

难点2:“群体中突变基因数的计算”是一个看似不难的难点。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明确一些基本情况、明确每个数字的单位和含义,不能只要速度,不要效果。

首先,对课文中“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一般对生物体是有害的,„„”这句话要讲透。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中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但是只有能够进行分裂的细胞才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并不是一个生物体的全部细胞都会发生基因突变。只有发生在原始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才会传递给后代,传递给后代的基因突变才会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如果每一个基因发生突变的可能性是十万分之一的话,在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中发生基因突变的可能是:2×104×10-5=20%。如果一个个体只产生一个配子,对一个约有108个个体的中等大小的种群来说,假设雌雄比是1:1,假设全部配子都结合成合子,假设全部合子都能顺利发育为成体,这个种群在一个繁殖季节中可能产生带有突变基因的后代是:20%×108÷2=107。

因为基因有显性、隐性之分,所以这些后代的变异基因并不一定能表现出来。突变的隐性基因还需要经过若干代才会表现出来。只有明确计算的过程和假设的条件,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这些计算的确切含义,从而真正理解基因突变如何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

总结提高:

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 第3篇

摘要:民生与发展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追求民富国强的实质内容,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即渗透于一般管理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与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亦即构成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并对主要内容具有关键意义与导向作用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理论主线;现代化建设;民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1-0037-04

任何一个成熟的理论学科,都有自己学科的理论主线。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关于剩余价值规律的阐释;国际贸易学的理论主线是关于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主义的分析;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理论主线则是关于对计划与市场及其关系的说明等。研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从主体看,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管理思想的主线,即渗透于一般管理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与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亦即构成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并对主要内容具有关键意义与导向作用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内涵与体现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目的是研究现有条件下,如何合理配置组织的人、财、物等因素,以提高生产力水平。现代意义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年轻学科的勃勃向上。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通过对1980年前管理学领域的经典主张与重要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出了现代管理学的主要流派,即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所谓现代管理理论,是继美国管理学家泰勒的规范管理理论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学科群,包括宏观方面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管理理论,中观方面的行业、系统、区域等管理理论,微观方面的组织、企业、学校、家庭等管理理论以及专业性的管理理论,例如工商、行政、财政、金融、市场、人力资源、风险危机、资源环境管理及领导科学等内容,企图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面前,构建一个具有自适应力的理论体系。以往管理学与现代管理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重视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职能,强调效率并追求绩效;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现代管理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认为管理应当以人为本,强调权变管理是两个或更多可变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更侧重于应用并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以往管理学则认为组织的要素只包括人,忽视物和其他要素,过于强调规范、经验、条文而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性化的理论体系。

虽然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容庞大,而且各学说的内容与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组织、管理方式及运行模式,集中于效率与效益的获取。换一个角度考虑,也可以更加抽象地将现代管理学的研究概括为以下方面:首先是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生产力与组织诸要素的关系相适应,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与利用生产要素的作用,从而将组织的生产要素有效、最大转化为实质性的需求均衡与社会效益;其次是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合理设定组织制度,协调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与环境及其他相关者之间关系,促进组织以及组织与外部的和谐,调动与激发组织及其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再次是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行为与法律、政治、经济、道德等组织外部环境相适应,保证组织活动的合法、合理、合情。可见,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实际上是组织内、外各类资源的分配以及各种关系的调节,归根结底就是配置与协调。

然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管理理论的“配置与协调”,而是必须体现与中国的国情基础相联系的必然与特征。既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管理实践为基础,其理论主线必然是符合中国特色管理实践的逻辑归结,与中国国情相一致,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一致,与民族复兴相一致,与实现富裕与文明相一致,走向民富国强。那么,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就离不开中国人民百多年来对于民富国强的渴望与追求!问题是,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一直是相对贫穷与落后,要打破贫穷现状实现民富愿景,就必须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要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强盛,就必须科学解决发展问题。民富是国强之本,民富才可能实现团结稳定,进而增强国家对外的整体实力,达到国强的效果。于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配置与协调”具体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就可以进一步概括为“民生与发展”了。

民生与发展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值得探讨,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追求民富国强的实质内容。民生问题其实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吃穿住行用、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方面。发展问题就是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的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方式与过程。因此,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离不开民生与发展,民生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引领与指导。

回顾一下旧中国民贫国弱的屈辱和历史先哲的明鉴,有助于问题的认识。清朝末年,由于满清政府的腐败和列强的经济、政治侵凌,内忧外患、饥馑交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为解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经济困境,孙中山响亮提出了民生问题,以此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重心和中心。他认为:民生为社会进化的重心,社会进化为历史的重心,归结到历史的重心是民生;民生问题才可以说是社会的源动力;要把历史上的政治和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以民生为社会的中心。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呢?这就是发展,核心是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配合民生的价值取向,通过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相互配合增进下的动态变迁过程,对内提供国民机会使之提高并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能力,对外则促进国家永久适存于世界。孙中山民生与发展思想的整体目标是:民族、民权、民生;立国、建国、大同。只有民生,只有发展,只有复兴,只有自强,才能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国历史条件及国际形势下,只有解决好民生与发展问题,实现民富国强,才是中华民族的唯一生路!endprint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现代社会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任务是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与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现代化;具体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市场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缩小国民间差距及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尽快走到世界经济的前列。以上内容无一不与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及社会生产的现代化、社会化密切相关。前者即为民生问题,后者就是发展问题。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本身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可见,“民生”蕴含于“发展”之中,而“发展”的道理及其精髓体现在“民生”之中。

民生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意义在于:第一,民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与利益问题,以富民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富强。第二,民生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走向文明与富强。第三,民生是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基本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强国。此外,民生还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富裕、健康、公平、正义、法治、和谐、安居乐业、富裕文明历来都是人类最美好的追求和期盼。可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与民生密切相关,民生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同时又是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的要求与平台。民生范畴作为现代管理的中国式表达方式,既体现了现代管理活动与行为的本质内容,又彰显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发展”则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指变化的趋势与不断扩大的过程。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早期“发展”的主流思想是强调资本积累、计划性与工业化的重要性,倡导双元经济并存,注重结构主义分析,主张进口替代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后来关于“发展”的研究出现了若干明显的新趋势,主要是更多地采用了经验分析的方法,注重实践,关注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进一步强调增长和发展的目标,研究的内容趋于具体化、国别化。这种趋势,实际上与确定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是基本吻合的。管理学的发展则主要是指人的发展,具体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的和谐,包括生产进步、技术创新、人员结构调整以及规模性扩大、管理制度创新等,从而为社会及其基础形态、组织进步创造与提供有利的物质与文化条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包容的和谐发展;是既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谋求自身发展维护世界稳定的和平发展。可见,科学发展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实现形式,而且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路径与手段。

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意义在于:第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本质追求;第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第三,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指导方针,是统领国家各项工作的总方针。总之,发展不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现代管理活动、过程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与手段。没有发展,管理就失去了意义;同样,没有管理,发展就是盲目与混乱的。

综上,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与归宿是民生,方式与过程是发展;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节点与关键词,故而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必不可少的理论主线。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才能实现发展,达成民富国强。这也正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目的。

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研究的必要性

客观地看,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与中华民族近现代所追求的民富国强的伟大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要强调的是,不仅民富是国强之本,而且民是国的组成部分,肯定人、重视人,求发展、重民生是现代管理理论所认同的普适理念。为了实现民富国强的伟大振兴,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升,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就必须立足国情,放眼未来,客观、科学概括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

(一)理论主线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地位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辛亥革命以来在中国国情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学习并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的经验与理论,以追求和实现现代化为主题的现代管理理论体系。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以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管理理论,因此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现代化,西方管理理论中国化,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实践理论化及管理经验系统化是必然的。研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并根据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与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性而有所创新,是我国管理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探讨中国现代化管理理论的主线问题,从实践与主体看,侧重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民经济虽然有了巨大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与社会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不能不围绕着如何从理论上说明这一矛盾的理论路径、模式、程序、方法等诸方面展开,所涉及的一系列方面与问题必然是研究这一主要矛盾的理论延伸或深化。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正是为了阐释实现民富国强这一民族夙愿而进行的,其意义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endprint

首先,准确概括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加深对该学科的认知。对于学科的理论主线概括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该学科内容的研究到位、深刻、科学与否。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准确概括其理论主线尤为重要。

其次,正确把握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明确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各学科的理论主线在学科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认识并把握这个大前提,对于推进学科研究以及逻辑结构,内容梳理才会更加客观、严密、公允,重点与要点才会更加突出。

再次,明确规范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掌控该学科的全面性。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必须避免主观性、片面性与僵化性。这些情况的出现,不能说与学科理论主线的归纳不明确、不规范无关。一般而言,学科的理论主线贯穿该学科的全内容、全过程。全面认识学科知识,深刻把握学科过程,重要方法是认识并抓住理论主线与重点,只有提纲挈领,才能纲举目张。

(二)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关键内容

民生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收入、教育、医疗、社保、住房问题,还包括反腐倡廉、政治文明、社会稳定、文化建设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当然,收入是保障民生最主要的物质手段,但只是整个民生问题中的浅层或表层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眼光不能仅仅盯在收入分配上,要统筹兼顾,全面解决,包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及住有所居等基本民生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无不与现代管理理论密切相关。

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和满足自身利益的基本活动与过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发展的系统机理、构成及其内在联系,解决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从而推进全面、协调、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意义就在于要增强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合理配置,统筹兼顾,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切实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和落后状况,实现民富国强。

(三)民生与发展对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意义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考虑,一方面,富民强国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已经明确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只有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稳定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和谐和稳定,从而体现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必要性。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必要内容,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起着衔接和支撑作用,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任务及目标考虑,其基本任务是总结规律、提高效率、促进发展、服务社会。为达到“总结规律”的学科目标,就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平台解决好民生需求和科学发展问题,切实强化该理论的基础性研究。与此同时,民生问题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问题是改善民生的同时需要快速反应的必然要求,必须与民生同步,是贯穿于整个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考虑,民生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继续探索并深化认识;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把民生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制,不仅是建设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民生与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相互制约与促进,贯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始终。

三、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研究的意义

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首先是在关注民生与发展问题的同时推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首先,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对象、任务、方法和研究特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逻辑与构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国情基础与理论创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分期与发展阶段;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与重要原则;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与理论主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特征与学科特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与重要里程碑,等等。这些内容无一不与民生与发展问题相关联。在中国,离开了民生与发展,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就难以阐释清楚。

其次,应当明确,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其实也是民生与发展问题的不同理论形态或阐释方式,只不过是角度、层面、重点、表述有所不同罢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对于民生与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是在一般的普通背景下进行的,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整体条件下进行的,综合了新中国发展的多重矛盾,在整体考察上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具体问题上具有层次渐进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置放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之上,才能确立学科地位,打通学科命脉。

理论主线是学科建设的命脉,是理论研究的基轴与核心。抓住并突出理论主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才会得到实质性与快速性的发展。

(一)概括这一“理论主线”是推进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民生与发展既是中国现代管理活动与过程中的重点与关键,又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客观存在,概括这一理论主线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任务。保障民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要以改善民生作为基础。民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发展亦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二者是与中国国情相一致,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一致,与民族复兴相一致,同时也与中国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是从中国式的现代管理中总结出来的重要基本理念。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必当概括并总结这一全新理念,使之上升为理论形态。

(二)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有助于系统地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精神,认识其理论内容是民生与发展的不同理论形态;有助于把握现实管理实践中丰富的民生与发展的内容和创新理念,从而揭示我国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先进思想和主旨精神;有助于客观把握学科命脉,持续推进学科建设,从而避免在学科研究过程中出现迷失与彷徨。

(三)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总结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一门正在创建中的崭新学科,其研究既包括对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历史考察,科学获取有利于中国特色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相关内容,也包括探索尚未被研究而又必然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和科学吸收,还包括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客观地规范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框架、范畴及体系。如此等等的一系列内容特征、研究特征、学科特征都与理论主线的研究分不开,并依赖于理论主线研究的深化与升华。

(四)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实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创新

认识并抓住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研究总结现代管理理论中国化的经验教训,系统化中国现代管理活动的经验,有助于推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进步、创新、完善。创建新学科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为明确发展方向作出理论指导。因此,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在其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激发理论的“火花”,从而减少或避免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曲折性、风险性,增强针对性、自觉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毅武.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逻辑要求[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6).

[2]王毅武.现代管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现代阅读的理论 第4篇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是在自下而上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阅读教学重视词汇知识和语法的讲解和传授, 轻视语用能力的培养, 过分拘泥于字、词、句知识的教学, 而忽略了语篇层次的教学。课堂上过分强调教材及教师的权威, 忽视学习者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仍然不能够有效地阅读外文书, 很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差甚远。现代阅读理论对找出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对策, 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二、三种阅读模式理论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阅读理解过程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并且提出了一些较为正式的阅读过程模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三种阅读模式理论。

1. 自下而上模式 (Down-up Model)

高夫 (Gough) 于1972年提出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 用以描述从看到文字符号到理解文字意义为止的整个阅读过程。该模式强调把材料作为信息输入, 阅读者从字母和单词的辨认开始, 不断进行信息组合, 完成阅读活动;但是忽略了一系列影响阅读过程的语境因素, 把阅读过程当作一种纯粹的语言知识的应用活动。

2. 自上而下模式 (Up-down Model)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Goodman (1967) 和Smith (1971) 提出了一个心理语言学的阅读模式, 称为“自上而下模式”。该理论强调高层次阅读过程对低层次阅读过程的绝对指导作用。上世纪80年代后期, 这一模式受到相互作用模式的挑战。

3. 相互作用模式 (Interactive Approach)

1977年, 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 (D.E.Rumelhart) 发表了“Towards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一文。这种阅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强调阅读理解既是语言文字的处理过程, 又是阅读者已有背景知识的运用和处理过程。

此外, 图式阅读理论 (Schema Theory) 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图式理论这一心理学的概念是由鲁梅哈特等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 图式是人头脑中存在的知识单位, 是人们已有的各种知识的总和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认知格局和模式, 是对过去体验和反应的一种能动的结合。阅读理解实质上就是阅读者利用自己的图式对阅读材料进行的一种积极思维过程, 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被激活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图式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去探究阅读过程的本质, 从根本上改变了把阅读教学视为单纯的认词释义的传统模式, 对阅读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阅读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结合上述阅读理论, 反思目前的教学现状, 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须将知识教学与篇章结构、文化背景的教学融合在一起, 并开展阅读技巧、阅读策略等方面的指导, 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 加强词汇教学, 提高词汇教学和词汇学习效率

根据交际法的观点, 教师要教给学生相当数量的认知词汇 (recognition vocabulary) 和应用词汇 (production vocabulary) 以保证学生能够参加交际活动。要教给学生多少词汇, 新课程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儿谈到的recognition vocabulary实际上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理解词汇, production vocabulary就是我们所说的掌握词汇。分清要求, 区别对待, 有利于教师在词汇教学上避免盲目性, 加强针对性, 既要学好基本词汇以保证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也要学到认知词汇以保证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和交际活动的需要。

2. 认知阅读策略的重要性, 开展阅读策略教学

阅读策略指阅读者为了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而采取的某种手段或方法。《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策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例如, 能进行独立阅读, 有选择、有效地使用参考资源。此外还提出了“能根据阅读目的和文段的不同, 调整阅读速度和方法”等基本要求。大量研究表明, 运用阅读策略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 开展阅读策略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行之有效的。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应遵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进行阅读。常见的阅读策略有:

(1) 略读 (Skimming Reading)

略读又称大意阅读, 就是迅速阅读以获取全文的大意, 对全文有个总的印象。略读时, 只需要读一些选择的句子, 以了解文章大意。也可以读斜体词、划线词、文章的标题或副标题、释义等, 无须读每个句子。

(2) 跳读 (Scanning Reading)

跳读是另一种快速阅读方法。我们通常采用浏览的方式以求迅速地查找出某一具体的细节或信息, 如时间、日期、号码、人名、事件等。为达到理想的浏览效果, 我们事先应十分清楚自己所想要查找的是什么或哪些东西, 在浏览过程中, 我们应把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搜寻目标上, 不受无关内容的干扰。

(3) 细读 (Careful Reading)

细读由称研读 (Study Reading) , 其主要目的是把握文章的细节。为了透彻领会文章的主旨, 必须弄清有助于发展或论证中心思想的重要事实或细节。这些事实或细节能使我们更深刻地领会中心思想。它们可能证明一个论点或者表明各种观点之间的关系。

(4) 评读 (Crit ical Reading)

评读要求我们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观念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及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和评估。它实际上也是阅读者的一种再创造的思维过程。

3.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所谓阅读技巧, 也就是在理解和鉴赏某一阅读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Barret (1968) 认为, 阅读技巧主要有五种: (1) 理解字面的意义; (2) 能对材料要旨进行重新组织; (3) 推理能力; (4) 评价; (5) 欣赏。在这些阅读技巧的培养中, 开展某些需要创造性思维的阅读活动所需要的技巧和方法的培养尤为重要。如用英、美人的逻辑思维方式进行阅读和思考, 进行推测, 猜测大意, 总结文章中心主旨, 进行改写、重述, 选择概括性或细节性阅读, 写读书日志等。提高阅读速度则是以上深层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基础和保证。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利用略读和跳读等阅读策略, 进行阅读速度的训练。

4. 加强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重视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文化背景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和对文章的理解。有的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得很好, 有时却仍然看不懂文章。Alpteken (1993) 认为英语学习中对英语文化掌握得越充分扎实, 就越有利于学生把握英语语言技能。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把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要求, 充分肯定了文化教学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从而积累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非常必要和重要。实际教学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充分认识交际文化和文化差异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文化与人类社会活动的语言发展密不可分。同时, 文化和语言有时相互联系, 离开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对一种自然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及多层次背景有相当的了解, 是成功习得这种语言的必要条件。

(2) 加强课文阅读教学中跨文化信息的输入

要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就必须重视跨文化信息的输入。教学过程要坚持介绍文章作者生平、故事和事件文化历史背景及其他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解释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理解困难的句子。这些努力会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感受文化差异, 消除阅读障碍有很大的帮助。另外, 我们现在的高中英语教材中就有大量的有关西方文化的内容, 教这些课文就是一种直接跨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联系, 补充一些与课文相关而课文没有提及到的知识, 甚至可以与母语文化中相关内容进行比较, 使学生对同一个主题文化有更全面、系统的认识。

(3) 重视文化差异背景下合理逻辑思维的训练

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在进行阅读英语文章时, 常常会不知不觉将本民族的文化或习惯套用或强加到所学语言当中, 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可能认识一篇文章中所有的词语, 也能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 但是就是不解其意,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西方国家文化的理解。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抓住一些典型阅读材料进行分析, 使学生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环境, 培养正确的逻辑思维, 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在阅读教学中发掘词汇文化意向和文化涵义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足够的词汇量是成功阅读的前提。词汇的“量”固然重要, 但对词汇的“质”的要求不可忽视。汉英两种语言有各自不同的语用功能和语义结构, 阅读中对一个词仅凭字面理解产生的偏差可能会导致对文章某一个事实或现象的误解。让学生熟悉那些和汉语相应词汇有不同文化内涵或外延的英语词汇, 这对于阅读理解层次的提高大有好处。

5. 扩大阅读量, 进行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仅靠课堂上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 教师还得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其中比较好的方式就是阅读英文报纸。英文报纸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有: (1) 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2) 培养学生英语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知觉; (4)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了确保课外阅读的效果, 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后写读书笔记, 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总之, 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要养成每天阅读英语的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技巧、方法, 参照不同文化背景和语境中语言的运用, 在潜移默化中, 你会感觉到你的英语阅读能力在逐渐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中)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2]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章兼中.外语教学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0.

现代财政的理论论文 第5篇

在当前的学科归类中,财政学归属应用经济学。但由于财政活动非常复杂,理论界对财政学的归属长期存在争议。20世纪初,“国外财政学家有的认为财政学根本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属于政治学范围,有的认为它是政治经济之间的边缘学科”。1922年,道尔顿在其《公共财政学原理》中,第一句就是“财政学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1960年,布坎南在《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一书的前言中指出:“财政学是涉及经济学与政治学两个方面的学科。现代西方财政学尽管从根本上看属于经济学,但又具有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性质,将其视为纯经济学科的看法,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高培勇认为,人们广泛认同财政兼具经济和政治两种属性,财政学可以分为财政经济学和财政管理学。杨志勇将财政学看做介于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学科。

(一)财政学基础理论

财政学基础理论的核心是财政本质论,有3种理论观点,即国家分配论、公共需要论与财政主体结构论。

国家分配论和公共需要论反映了财政主体体现统治阶级或全体人民两种极端的财政本质特征。从历史与现实来看,财政活动往往倾向于满足政权掌控者的利益,但也具有满足公共需要的成分。财政主体结构论是整合国家分配论和公共需要论的结果。财政学基础理论可进一步分为财政主体论、财政职能论、财政客体论和财政运行论,从4个方面反映财政本质的特征。财政主体论。可分为国家主体论、公共权力中心论、财政主体结构论3种观点。主张国家分配论的学者认为,国家是财政主体,财政随着国家的产生与消亡而产生与消亡。主张公共需要论的学者认为,公众在自由平等基础上以契约形式建立公共权力中心,构成财政主体。财政主体结构论认为,不同社会力量互相作用形成对财政活动的合力,政府及对政府产生影响的社会阶层共同构成财政主体。财政职能论。

从主观角度看,财政职能就是实现财政主体的意志,可分为统治阶级剥削论、实现公共需要论、不同阶层利益综合论。从客观角度看,可分为综合职能论和经济职能论。综合职能论认为财政同时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职能,在关系国家与社会生死存亡的时期,其政治、社会职能更为突出。马斯格雷夫的经济职能论认为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3大职能,对我国影响颇大。财政客体论。可分为剩余产品论与财富(收入)让渡论。剩余产品论认为,财政对象来源于人类全部产品扣除基本生存所需产品外的一部分,剩余产品提供了财政产生的可能性和财政筹资的最大界限。

财富(收入)让渡论认为,财政对象来源于收入提供者,是作为政府提供服务的对价存在的。财政运行论。可分为统治阶级意志论、公共选择论和公私合作论。主张国家分配论的学者,把财政运行过程视为统治阶级意志的实现过程,与被统治阶级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因而财政研究的目的基本上就是为政府出谋划策。公共选择论则认为财政运行是公共选择的过程,它从交易费用和决策效率的角度对不同的财政决策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的建议服务于公共管理需要。公私合作论认为,财政运行中可通过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的合作,提高公共品的供给效率。

(二)财政经济学理论(微观、宏观)

财政经济学理论是现代财政理论的核心,分为微观、宏观2个部分。微观财政学可分为财政收入(税收)理论和财政支出理论。财政收入理论是适应17世纪以来现代国家演化中限制政府收入权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税收和公债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财政支出理论是适应19世纪以来发挥财政支出对经济社会促进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的。1936年凯恩斯创立宏观财政学。此后,宏观财政学理论一直是显学之一,对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巨大影响。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新自由主义学派等,这些不同的宏观财政学理论派别在20世纪以来反复活跃,是世界多国政府干预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财政管理学理论

财政管理学理论可分为政府预算理论和分级财政管理理论。政府预算理论分析研究政府横向财政管理问题,又可分为预算管理技术理论、财政收入管理和财政支出管理理论。近年来我国预算管理领域的多项改革,如复式预算、零基预算、绩效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都是在广义政府预算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分级财政管理理论可分为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的分级财政管理理论。分级财政管理理论从纵向研究财政管理问题,是近年来我国财政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当前的分级财政管理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政策主张是以财政分级的扁平化为方向,逐步建立三级财政,实行同一规则下的分税制。

(四)财政社会学理论财政社会学理论

从全社会及社会变迁的角度来认识财政问题,注重研究财政与整个社会内部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而且通过对税收和预算制度变革的研究,探求推进现代国家建构和政治文明进步的途径。从财政收入角度看,历史上的国家可以分为租金国家、利润国家和税收国家,明晰政府与社会的活动边界,纳税人用税收交换公共服务反映国家发展的趋势;从财政管理角度看,国家可分为前预算国家、预算国家和超预算国家,预算由政府管理的工具演化为管理政府的工具。向现代社会转型既是技术创新的结果,也是市场化的结果,还是财政制度变迁的结果。市场机制带来的讨价还价导致了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政府官员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及纳税人与政府的讨价还价带来公共产品效用的增加。国家收钱、分钱和花钱的方式变了,政治结构和活动方式也会跟着发生变化。20世纪末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使财政社会学理论的阐释力受到重视。

二、对当前我国财政研究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后,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财政理论研究在探讨现实问题、寻求财政改革指引的过程中,大量引进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中盛行的现代财政理论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时进行再创新,对财政活动的经济学分析成为财政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产生了对财政改革影响巨大的公共财政论,成为财政改革的巨大推动力之一。当前我国的财政理论研究,主要囿于“应用经济学”范畴,被作为“出谋划策”的工具使用,财政学研究者天天在“提建议”,对直接税改革和预算体制改革的推进却十分乏力(两者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财政收支间联系松弛,财政约束不力,财政效率不高。在财政管理研究中,着重对财政对象的分析,却不重视对财政主体行为的分析,见“钱”不见“人”;重视技术性研究和应然的判断,忽略程序性研究和如何使其然的推导;财政管理研究多是向政府提出完善管理资金工具的建议,而鲜有为公众提供约束政府的抓手。对财政制度变迁的研究,偏重于现象的演化,缺乏历史纵深分析;对其他国家的借鉴,就财政与财政比较的多,深入到财政与政治、经济、社会演化关系研究的少之又少,视野不够开阔。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财政研究应积极回应现实需求,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支持和动力。

(一)财政基础理论研究需要重视财政主体的历史演化

在财政基础理论领域,国家分配论带有“阶级国家论”的鲜明时代印记,在解释阶级矛盾尖锐时代的财政特征时,说服力很强。在为计划经济背书的过程中,国家分配论假定社会主义时期财政主体具有“大公无私”和“无限智慧”的特性。事实证明,这些假定并不成立。公共财政论以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财政“满足公共需求”作为立论假定,而实际上市场经济是一个发展过程,市场经济的充分竞争需要严苛的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容易满足,公共财政“满足公共需求”的条件在现实中是不一定具备的。在财政基础理论的建构中,对财政主体的历史演化研究十分重要,也是财政制度转型研究的重要基石。社会公共需要的形成与变迁也应是财政基础理论创新的重要着力点。有的专家甚至主张将社会公共需要作为财政学的核心概念,将社会公共需要作为贯穿整个财政理论体系的中枢,而公共产品仅是满足公共需要的手段,许多研究者在财政理论研究中错将手段当做目的了。

(二)对财政过程和程序的研究在财政应用研究中日益重要

财政活动不仅是一个“需求—决策”过程,而且是一个执行和效果反馈的过程,“需求—决策—执行—效果反馈”应构成一个周期性循环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强,甚至在一些基础性民生领域也实行产业化,按照市场的逻辑来组织和运转。市场化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带来了经济增长,但如不加以有效约束,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环境代价。社会信仰迷失,贫富分化,污染加剧,食品安全等,都与过度市场化有关。过度市场化必然诱发各种“社会自我保护运动”。大致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早期的这一段时间,发达工业化国家曾经经历过双向运动形成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调整了国家治理制度,在双向运动的张力之间进行平衡。我国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21世纪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说是在追求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平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而财政制度改革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其中,预算管理制度是财政制度的纲,而且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与核心。我国预算制度离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巨额收入的支出仍游离于人大监督之外。碎片化、短期行为、政出多门、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是我国现行治理体制和财政运行的弱点,严重削弱了国家的治理能力。伴随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只有当政府的征税权和用税权得到实质性制衡,建立与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体现财政的公共性和法治性,才能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运营效率。不同社会力量对于财政全过程的参与,参与的程序和规则,关系着财政活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应该成为我国发展新阶段财政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运用公共选择的视角和方法对我国财政决策过程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的预算从“政府管理的工具”向“国家治理的工具”转型服务;引入财政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对我国的财政史进行重新解读,能够使财政研究获得更多可用的本土资源。

(三)财政研究服务对象需要拓展

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及应用 第6篇

【关键词】 中医理论;医学研究;临床应用

中医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春秋战国、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追溯其渊源,相当遥远。中医理论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全面的健康科学的活动。中药的现代化,因为传统医学的理论和思维去理解的偏差,中医中药的特点和优势的概念的局限性过程中不能完全实现。抛开或偏离中医理论,不仅猛烈地冲击中医的基础地位,也使得它很难得到适当的中医临床的发挥,对传统中药在国内医药市场竞争产生严重影响。

1 中医理论的研究现状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中医理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再到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及诸多学派、各家学说盛行于金元时期直至晚清,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从一个或多个简单、粗糙理论,发展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包括如:阴阳,气血,五行,八纲,六经等。在医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也进入了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对一些列中医理论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编辑,出版和翻译了大量的珍贵古典医书,如《中药药理学》、《中医方法学》、《中医时间医学》、《中医心理学》等,使中医理论研究获得较大进展。诸多学者在利用多种方法解释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表现出当代中医理论新的风格。在诊断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如脉诊和舌诊,脉诊仪或电脑绘图脉搏,研究脉冲机制等。

2 中西医学理论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导致两种医学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基础和关键,二者无论在理论或实践各环节均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它们对疾病的认识角度和诊断治疗方法的不同,导致两种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始终难于沟通与融洽。中医理论是从人对自身乃至宇宙万物的生命及其能量流动的深刻体验出发的,中医治病的原理就是调整人身的能量动态使之归于平衡的常态,中医的一切理论都是围绕这种能量状态的消长变化展开的,理法方药莫不如此。西医是随着解剖学与化学的发展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由于起点远离了直接的生命体验,导致了其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机械主义倾向。中、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中、西医学在基本概念、理论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的、全面的、深刻的,二者不能混淆,也不能简单地判定其是非优劣。其根本分歧在于:它们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上产生的医学,物质实体是西方哲学最核心的范畴;相反,中医不重物质实体,而重关联实在。

医学的发展以适应人们抵御疾病和保持健康的需求为前提,传统的中医理论创新,以解决中医临床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目前,中医药研究的基本理论往往忽略了這一点,抛弃了传统的中药和综合知识、方法,人体机能和病理外观被机械化隔离。无论怎样,未来医学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结合中国和西方医学的真正意义上的,有中西医相互学习和有益互补,发挥各自的优势。

3 中医的现代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传统中医对一些常见的疾病,甚至一些重大疾病,都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例如心血管疾病、病毒感染、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功能紊乱等,中医疗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结合传统的方法,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研究证明,中医疗法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使许多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并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在治疗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脑血管意外等,发挥中医中药优势,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在药剂方面,近年来逐渐由片剂、水剂、糖浆、冲剂、注射剂、栓剂等取代了传统的“丸、丹、膏、散、汤”。特别是近年来各种抗感染中药静脉注射的使用和中药大型输液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

中医理论在经络和针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功效享誉海内外。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

参考文献

[1]章增加,胡依平.试论晚清以来中医理论发展缓慢的原因[J].广西中医药,1996, 19(1):39-41.

[2]赵宜军,张保春.对中医理论现代化进程的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 5(12):12-1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高考视点 第7篇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部分的考点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这两个考点在考纲中都为Ⅱ要求, 且与其他章节联系非常密切, 易成为命题的热点, 复习时不能小觑。

一、高考回眸

二、考纲解读

三、考点梳理

1.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本考点是识记内容, 考查频率低, 近年来仅见2009年的广东高考卷以选择形式考查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认识和2012年的江苏高考卷考查对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论对生物进化的解释。

(1)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1) 在生存斗争中, 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2) 变异是不定向的, 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而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 (3) 过度繁殖加剧了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4) 自然选择是长期缓慢的过程, 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2) 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现象

高考追踪1. (2012年江苏卷·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解析:达尔文认为生物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为争夺有限的食物、空间等资源, 同种或异种个体之间发生竞争, 部分生物被淘汰。竞争是选择的手段和过程, 选择通过竞争实现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项正确。化石是保存在地壳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通过化石可以看出形成化石的生物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以及形态结构等特征, 从而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 B项正确。外来物种入侵可能造成当地物种的衰退或绝灭, C项正确。达尔文认为, 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异生存下来, 经过遗传积累, 进化成今天的物种。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称为突变。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 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项错误。

答案:D

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 新课标地区对此部分的考查力度加大, 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或以综合型的非选择题形式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应用。考题逐渐从考点较单一的选择题向联系前后知识、综合性较强的非选择题发展。

(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 种群产生分化, 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1) 种群和基因库的内涵

(2) 种群、物种的比较

(3) 哈迪—温伯格定律

哈迪—温伯格定律适用的条件可以简记为:“一自” (自由交配) , “一大” (群体足够大) , “三无” (无突变、无自然选择、无迁入和迁出) 。哈迪—温伯格定律也称为遗传平衡, 即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 或者说, 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实际上, 这样的平衡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客观的。亲代和子代之间基因频率的差异可能是微妙的, 但当这一差异由量变的积累而达到质的差异时, 经过代代的遗传, 该种群就渐变成另外一个不同的种群了, 所以从理论上分析,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 生物的进化是必然的。

哈迪—温伯格定律的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 如A、a, 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 q表示a的基因频率, 则基因型AA的频率为p2, Aa的频率为2pq, aa的频率为q2;当基因型aa的频率为x%时, 则a的基因频率为的基因频率为, AA基因型频率为, Aa基因型频率为

(4)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比较

当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 有关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如下:设有N个个体的种群, AA、Aa、aa的个体数分别是n1、n2、n3, A、a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 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 则: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 基因在X染色体上, 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 计算时只计X染色体上的基因数不考虑Y染色体, ZW型性别决定相类似。有关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如下:在一个工厂中, 男女职工各100名, 女性中, 色盲基因 (Xb) 携带者为5人, 色盲患者为1人;男性中色盲患者为8人, 则Xb的基因频率为:。如果已知人群中, 伴X隐性男性患者的比例为p, 则可认为这个人群中此基因频率为p, 由此可计算女性中患病的频率为p2, 如色盲的遗传中男性发病率7%, 女性中发病率为 (7%) 2≈0.5%。

(5) 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比较

狭义的自交仅限于植物, 指两性花的自花传粉, 或者雌雄同株的一株植物上, 雄花和雌花传粉, 其实质就是参与融合的两性生殖细胞来自同一个体。广义的自交是指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的遗传学实验。若只考虑一个种群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 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为BB、Bb、bb, 则其包含的交配组合为BB×BB、Bb×Bb、bb×bb三类。

自由交配是指种群内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随机交配, 不受基因型的限制。从理论上讲, 在一个大的种群中, 如果没有突变和迁移, 只要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 这个种群经过一代就可以达到遗传平衡。若只考虑一个种群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 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为BB、Bb、bb, 则其包含的交配组合为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高考追踪2. (改编2012年安徽卷第4题) 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 可以随机交配, 没有迁入和迁出, 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 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1)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 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_____。

(2) 将两纯合的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杂交得到的F2个体, 在开花前分别套袋处理至受精完成, 则F3中RR∶Rr∶rr=_____。

解析: (1) 因感病植株rr在开花前死亡, 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 所以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1/2, PR=PRR+1/2PRr=1/2+1/2×1/2=3/4, Pr=1/4, 则随机交配后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1/4×1/4=1/16。

(2) 将F2套袋处理, 实际是对各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由于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故F2中RR∶Rr=1∶2, 则F3中RR=1/3+2/3×1/4=1/2, Rr=2/3×1/2=1/3, rr=2/3×1/4=1/6, 所以RR∶Rr∶rr=3∶2∶1。

答案: (1) 1/16 (2) 3∶2∶1

(6) 隔离与物种形成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其实质是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 仅有地理隔离不能产生新的物种, 生殖隔离才是物种形成的关键。

物种形成的三个模式:渐变式, 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骤变式———主要是通过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畸变的方式形成新物种, 一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 (基因频率改变) ;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 (如番茄—马铃薯) 、多倍体远缘杂交 (如甘蓝—萝卜) 、多倍体育种 (如八倍体小黑麦) 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

(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比较

二者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但达尔文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 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克服了这个缺点;达尔文的进化论研究生物个体的进化, 而现代生物进化论则强调群体的进化, 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从分子水平上阐述, 而自然选择学说从性状水平解释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强调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现代进化论虽然能解释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许多难点, 但是, 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进化问题如新结构、新器官的形成, 生物适应性的起源, 变异产生的原因问题, 分子水平上的恒速进化现象, 生物进化中出现的大爆炸、大绝灭等还不能做出强有力的解释, 所以现代进化论仍需不断补充、发展和完善。

高考追踪3: (2012年海南卷·23)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 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 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 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 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 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解析:基因突变率虽然低, 但种群中有许多个体, 每个个体的细胞内基因成千上万, 故每一代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对进化非常重要, A项正确。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 表现型可能相同, 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同;也可能表现型不同, 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 B项正确。变异是普遍的和不定向的, 环境发生变化时, 种群可能存在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 也可能没有发生变异, 由于自然选择, 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定向改变, 也可能不变, C项正确。群落由不同物种组成, 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所以群落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D项错误。

答案:D

3. 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共同进化、多样性的形成

近年来对本部分的考查多见于融于生态问题或遗传变异知识, 以某一小问的形式出现于非选择题中, 如2012年的天津卷、重庆卷等。本知识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下图:

(1) 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区别

(2) 生物进化与共同进化

生物进化其实就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个体间出现可遗传的差异。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种群的繁殖使有利变异基因不断积累, 不利变异基因逐代淘汰, 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因此, 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顺序为:简单→复杂, 低等→高等, 水生→陆生, 异养→自养, 厌氧型→需氧型,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代谢类型的进化顺序为:自养厌氧型→异养厌氧型→异养需氧型。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的结果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环境是多样的, 不同的环境中自然选择的方向是不同的, 不同的选择方向形成不同的生物类型, 最后形成不同的物种。不同的物种, 其基因库中的基因也是不同的, 就形成了基因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的多样性, 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高考追踪4: (2012年天津卷·9) (节选) 夏初, 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 结果表明, 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 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 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 结果如下图。

据图回答:

分析发现, P1、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 从进化角度分析, 这是_____的结果。

解析:生存下来的生物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不同生物对无机磷浓度不同的适应能力不同,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自然选择

四、沙场点兵

1. (2012·山东德州一模) 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 如果生存环境相似则会产生相似性状的演化, 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在“趋同进化”过程中 ()

A.不同生物的基因库趋于相同

B.自然选择对不同生物的影响效果相同

C.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相互影响

D.不同生物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 从而打破生殖隔离

2. 某社区全部人口刚好男女各400人, 居委会

进行红绿色盲普查, 发现女性中有10人患色盲, 12名未生育女性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 18名色觉正常妇女的儿子患色盲, 男性中共有22人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那么, 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为 ()

A.7.5%B.6%

C.约5.6%D.约8.1%

3. (2012·南昌一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1)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3)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4)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6)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7) 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

A. (2) (4) (5) (6) (7)

B. (2) (3) (4) (6)

C. (1) (2) (5) (6)

D. (1) (2) (3) (5) (7)

4. (2012·济南模拟) 关于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变大, 但物种不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 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过程中, 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 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5. (改编) 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进化理论的是 ()

A.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 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6. (2012·苏北四市三模) 大约一万年前, 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 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 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 (1) ~ (6) 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 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7. (改编) 下图所示, 某地生活着a1、a2、a3、a4不同的种群。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a1、a2、a3、a4之间可能存在着生殖隔离

B.a1、a2、a3、a4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关系

C.此地生物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

D.a1、a2、a3、a4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8. (改编) 右图表示长江沿岸的一山脉中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的分布。在夏季, 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随着经济的发展, 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 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请预测B种群的发展趋势 ()

A.建矿之后, 种群B不可能消失

B.B与C存在地理隔离, 二者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C.经过长期进化过程, 种群B与A、C间可产生生殖隔离, 形成新种

D.只要B的基因频率与A和C的不同, 就一定进化为新的物种

9. (改编) “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 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科学家研究发现, “超级细菌”的产生是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结果。右图表示抗生素的使用与细菌数量的关系, 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菌与抗生素发生了共同进化

B.C点时细菌的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则一定发生了进化

C.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人们使用抗生素的结果

D.抗生素的使用导致B点细菌数量较少

1 0. 下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

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 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 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 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多样性。

(2) 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 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____。该来源为生物进化_____。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_____发生改变。

(3) 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 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_____。由此可知, 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_____。

(4) 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 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_____, 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了_____作用。

1 1. (2012·湖南十二校联考) 某生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 请回答:

(1) 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

(2) 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 即种群非常大、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 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 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 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 (会、不会) 发生改变。

(3) 假如该生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个类型个体, 并且Aabb∶AAbb=1∶1, 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 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 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

(4) 假定该生物种群是豌豆, 则理论上该豌豆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

1 2. 蚱蜢属于无脊椎动物, 昆虫纲, 直翅目, 蝗科, 危害禾本科植物, 多分散在田边、草丛中活动。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蚱蜢多为绿色, 生活在干草丛中的蚱蜢多为黄褐色。为证实两种体色的蚱蜢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 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 假设:_____。

(2) 实验步骤: (1) 选择绿草丛区A和_____区B。

(2) 收集蚱蜢, 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绿色蚱蜢和黄褐色蚱蜢若干。

(3) _____。

(4) 一段时间后捕捉蚱蜢, 记录、统计结果。

(3) 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表内数据绘制A、B两区域不同体色蚱蜢回收率的柱形图。

(4) 结论:_____。

(5) 分析与评论:

(1) 由于季节的变化, 使绿草丛区变为干草丛区, 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_____。

(2) 已知蚱蜢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蚱蜢的绿色与黄褐色的显隐性关系, 有人将一对绿色蚱蜢与黄褐色蚱蜢杂交。F1中绿色蚱蜢与黄褐色蚱蜢的数量比为1∶1。

请利用F1的蚱蜢, 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实验完成探究。

A.实验步骤:_____。

B.结果与分析: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B 6.B 7.C 8.C9.C

10. (1) 遗传

(2) 基因突变提供原材料基因频率

(3) 基因交流地理 (生殖) 隔离

(4) 1选择

11. (1) 0.5

(2) 0.25不会

(3) 5/8

(4) 0.4 0.2

12. (1) 在绿草丛区, 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在干草丛区, 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

(2) (1) 干草丛 (3) 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蚱蜢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中

(3) 如下图:

(4) 在绿草丛区, 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在干草丛区, 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

(5) (1) 绿草丛区和干草丛区的草颜色不同, 使生活在其中的不同体色的蚱蜢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 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 (2) A.选择F1的雌雄绿色蚱蜢杂交, 观察、记录后代的体色B.若后代出现黄褐色蚱蜢, 则绿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是绿色蚱蜢, 则绿色为隐性性状

浅析现代组织理论的新发展 第8篇

如果说古典组织理论主要局限于研究企业中正式组织的职能、结构和原则, 新古典组织理论侧重于非正式组织与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分析, 现代组织理论则将两者相结合, 既从宏观上把握组织的整体运行, 也从微观上注重组织中人的行为对组织效率的作用, 在一个新的、系统的、社会的框架下来分析企业的组织结构问题。在现代组织理论的分析中组织结构不再只是职能结构的框架, 而是受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作用的复杂组织体系。

整体而言, 系统观、社会观与权变观构成了现代组织结构论的主要特征。现代组织理论不仅把企业看成是众多次级子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 而且将企业组织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强调组织的整体效率, 并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组织的各个部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这无论从分析方法的科学性, 还是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 都与以往的组织理论有着显著的差别。

二、现代组织理论的新发展

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知识经济的到来, 也给组织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组织生态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浑沌理论、虚拟组织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经济理论等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一) 组织生态理论 (又称种群生态学理论)

在组织生态理论看来, 企业组织的发展具有生物进化的类似性特征:多样性、遗传性和自然选择性。多样性意味着现实中的特定企业组织至少具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于其他企业组织的显著特征;遗传性是企业组织内存在着某种类似生物基因特征的组织复制机制;自然选择性则是指一些企业组织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得以发展, 另一些组织则以不同的速度逐渐消亡。组织生态理论十分强调自然选择的重要性, 认为是环境选择了不同的组织形式, 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能否生存下去, 关键在于其组织形式与环境特征的兼容性。组织生态理论比较充分地揭示出企业组织的核心特征, 较好地解释了组织形式在较长时期内的变化。尤其在组织结构研究上提供了一个生物进化论的分析框架, 为复杂性科学在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如自适应系统、复杂动力系统和组织智能等) 开启了研究的大门。

(二) 学习型组织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彼得·圣吉教授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社会经济系统中, 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倡导建立学习型组织并不是简单地强调对知识的学习, 而是管理组织的一次深刻变革, 这种变革既包括经营理念的改变, 更包括组织运行和管理机制的革新。它强调以共同愿景为基础, 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扁平化横向网络系统, 倡导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 提出解决系统动态性复杂问题的方法就是系统思考, 主张领导人委让决策和信息共享。

(三) 混沌理论及其组织模式

混沌理论主要研究系统的非线性特征。混沌指“非线性系统的普遍行为或通有运动机制。”这种非线性特征要求在分析和研究事物时, 警惕那种简单和直观的“如果———则是”式的线性思维模式, 从大尺度标准来看待复杂性、变迁性、偶然性和非周期性等客观事物的常态表现。与混沌理论相对应的有如下几种新型的组织模式:第一, 流动式组织。将组织本身视为一个生态系统, 无时不在变动当中, 不会由于外在的控制而长期保持某一状态。第二, 全息性组织, 又称大脑式组织。生物组织各个部分并非严格按照功能分工的原则进行组织的, 功能重叠式有机组织的根本组织原则。这种组织比机械组织具有更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第三, 裂变式组织。在组织变迁过程中出现的组分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所引发的组分自主化倾向。“稳定与秩序只是组织的一种暂时状态, 不稳定和分裂才是组织的常态。”

(四) 虚拟组织理论

它是围绕核心能力,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与全球企业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 合作目的达到之后, 合作关系随即解散, 以此形式能快速获取处于全球各处的资源为自身所用, 从而缩短从“观念到现金流”的周期, 并可避免环境的剧烈变动给组织带来的冲击。虚拟组织往往将大部分生产活动外包, 减少销售渠道的中介者, 而本身只保留了少数的核心能力, 以及为了协调控制其关系网络所需的管理系统。

(五) 资源基础理论

该理论的产生, 归因于彭罗斯 (E.Penrose) 在《企业成长论》 (1959) 中所阐述的企业内在成长思想。彭罗斯认为, 企业组织是一个被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 企业增长的源泉源于企业的内部资源, 内在性成长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资源基础理论对企业组织的研究, 主要出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需要。识别企业资源, 分析具有何种性质的资源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并采取相应的企业战略, 是该理论研究资源的主要目的。无疑, 资源基础理论正确指出了企业组织具有改变自身某些重要特征的可能性, 能够解释企业在较短时期的组织形式变化。

(六) 组织经济理论

该理论强调组织的行为框架及秩序的形成, 是通过共享的规则体系而实现的。在组织经济理论分析中, 威廉姆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系统地分析了组织的经济性质。在他看来, 交易是研究经济组织的基本分析单位, 对交易费用节约的认识是理解经济组织的关键。企业专用性资产的市场交易费用愈大, 企业愈可能采取纵向一体化的生产形式。换言之, 企业的有效边界决定于企业专用性资产的技术性质, 以及企业自营是否比市场交易更具有经济性。威廉姆森指出, 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越高, 交易越适合在企业组织内进行;反之, 则越适合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

组织经济理论对当代组织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 它推动了经济学在组织理论中的拓展, 促进了组织理论的体系化、规范化, 为经济学与组织学的融合构建了一条理论通道, 将使组织结构理论的基础更加坚实。

三、结语

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征:组织生态论强调组织形式的生物性进化;学习型组织理论充分发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价值;混沌理论则从非线性的角度来发展现代组织理论;虚拟组织理论则从实践中提出了企业组织之间的准市场化问题;资源基础论侧重于组织资源的组合;组织经济理论重视组织形式的规则安排。对于企业实践而言, 需要用权变的视角来分析选择, 很难抽象地判定哪一种理论更好, 这只能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即要哪种更适合企业运行的实际, 又取决于企业所从事经营活动的复杂性质和企业活动的具体环境。

摘要:本文从现代组织理论的主要特征着手, 介绍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六个新发展:组织生态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浑沌理论、虚拟组织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经济理论等, 最后简要的评述了现代组织理论的新发展, 并提出在企业实践中要权变应用。

关键词:现代,组织理论,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苗东升.系统科学摘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E.卡斯特, E.罗森茨维克.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3]刘晓善.后现代组织理论研究综述[J].云南财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4]姚耀, 骆守俭.西方组织生态理论研究综述[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6 (3) .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历史审视 第9篇

一、五种经济周期理论解释

这一部分将沿着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脉络, 对大萧条以来主要的西方经济周期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基本思想和对政策有效性的认识逐一概述, 旨在为后文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 传统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1929~1933年间,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 伴随着工业生产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幅度下降, 失业率急剧攀升。面对着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 新古典经济学既在理论上难以解释, 又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在这种形势下, 凯恩斯经济学应运而生。在1936年出版的恢弘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 凯恩斯 (Keynes) 对经济周期波动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

凯恩斯认为, 经济社会的产出 (或就业水平) 决定于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变化受制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投资需求受“流动偏好状态”和“投资边际效率”的影响。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流动性偏好在短期相对稳定, 真正对经济运行产生较大影响的是资本边际效率变动, 而投资边际效率不稳定的根源是资本家错误的心理预期。[2]可以看出, 凯恩斯对经济波动成因的论证是按照“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冲击—资本边际效率变动—企业家对景气循环的不稳定预期”的逆向逻辑思维铺展开的。由于工资刚性与价格刚性的存在, 自由市场的失衡会持续下去, 从而出现剧烈的经济波动, 适时、适度的干预是必要且有效的。但是依靠货币政策的补救方法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名义工资刚性, 只有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均衡产出和均衡价格才会同时增加, 出现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通货膨胀和失业负相关的情形。

(二) 现代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传统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所倡导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虽然起到了刺激经济发展、缓和经济衰退的作用, 但也引发了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20世纪60年代后期, 美国的通货膨胀急剧发展, 以至于到了70年代初, 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的“滞胀”局面。凯恩斯经济学主张在应对失业时实行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 在应对通货膨胀时实行紧缩性财政和货币政策。面对滞胀问题, 凯恩斯经济学显得束手无策。在这一背景下, 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异军突起, 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派。现代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集中于弗里德曼与施瓦茨 (Friedman and Schwartz, 1963) 的合著《1867~1960美国货币史》和弗里德曼的演讲稿中。

弗里德曼与施瓦茨研究发现, 1867~1948年间, 除1873~1879年、1892~1894年、1907~1908年、1920~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这六个时段外, 美国的货币供给量均呈上升态势, 而这六个货币供给量绝对下降的时期恰巧又是美国历史上明显的衰退期。他们大胆推测, 经济不稳定可以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上寻求答案。根据现代货币数量论, 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同名义收入的变动有着一致的关系, 货币需求是实际收入、财产性收入与持久收入等少数几个变量的函数。在短期内, 货币需求相当稳定, 货币供给却可能因为货币当局的操纵剧烈变动。货币存量变动起初并不直接影响收入水平, 而是造成资产价格或一般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当经济主体发现所持有的资产偏离意愿水平时, 他们会进行相应调整。资产调整行为最终会延伸到商品市场, 引致非金融资产投资和服务需求扩张。由于对价格的预期是适应性的, 人们将只注意到工资的上涨, 而未觉察到价格的变动, 即受到“货币幻觉”的欺骗做出错误的经济决策, 带来产出与就业的暂时增加;当“货币幻觉”为人们的了解, 经济社会的产出和就业就会下降, 恢复到正常水平。[3]因此,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最好能够保持稳定, 使得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确保经济不会偏离稳态增长路径。

(三)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20世纪70年代, 资本主义国家陷入长期的滞胀困境, 战后流行多年的凯恩斯经济理论和政策发生了危机, 与凯恩斯学派相对立的现代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在扭转滞胀局面时也没有发生奇效。在这一背景下, 以卢卡斯、萨金特为代表的年轻学者从现代货币学派中分离出来, 成立了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集中于卢卡斯《预期和货币中性》 (1972) 、《经济周期模型》 (1975) 、《对经济周期的理解》 (1977) 和《经济周期理论中的方法与问题》 (1980) 等文章中。

理性预期学派努力恢复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原则和均衡分析, 试图建立一个以理性预期为特征的经济周期理论, 重新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现象。卢卡斯研究发现, 在资本主义历次经济波动中, 货币供给量与价格的变动总是先于产出波动, 因此与货币供给量和价格相关的某些因素可能是经济波动的成因。他假设经济中存在两种冲击机制, 一种是对一般价格构成影响的总体冲击, 另一种是对单个市场价格构成影响的相对扰动。在一个物价水平经常变化的经济社会, 厂商需要预判价格水平的上涨是局部性的还是全局性的。由于信息不完全, 厂商往往混淆一般价格水平和相对价格的变动。假设在政府的操纵下出现了货币供应量的意外增加, 价格水平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 此时由于厂商往往无法准确判断价格上涨来自于一般价格水平还是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 从而可能会将一部分未预期到的价格上涨误认为是相对价格的上升, 于是增加投资, 扩大生产规模。一旦厂商意识到上述错误并进行调整时, 经济就从繁荣走向萧条。[4]因此, 经济稳定政策能够生效的前提是:政府可以出其不意地实行某种政策以影响经济生活。但在理性预期环境中, 经济主体会按照理性方式形成他们对未来经济事件的预期, 政府政策变化产生的影响比政府部门预测的影响小得多。

(四)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 卢卡斯 (Lucas) 将理性预期的思想运用于货币经济周期模型, 建立了均衡经济周期模型。在卢卡斯研究的基础上,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引入对生产率的随机冲击, 证明了可以建立基于市场出清假设的非货币经济周期模型。虽然只是引入了外生生产率冲击, 但是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匹配得几近完美。[5]他们的开创性研究也被理论界称为实际经济周期 (Real Business Cycle, 简称RBC) 理论。

RBC理论的倡导者认为, 经济波动是一种纯粹真实的现象, 它来自于实际因素扰动, 特别是技术冲击。技术冲击引发了全要素生产率的随机波动, 造成总量生产函数的波动, 进而改变工资和利率等经济变量的相对价格。面对持续的技术冲击所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动, 理性经济主体会针对这种波动最优地调整劳动供给和消费决策。这种动态调整行为会造成产量、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表现出周期性波动的性质。由于经济波动是理性经济主体对外界环境变动作出的最优反应, 也就不具备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因此, 经济稳定政策没有存在的必要, 政府干预会适得其反。早期RBC模型中大都没有考虑货币因素, 这倒不是因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研究者认为货币是多余的, 而是在他们看来货币因素对实际变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五) 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传统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将宏观经济波动与名义刚性或实际刚性相联系, 却没有解释价格和工资为什么具有刚性, 传统凯恩斯经济学这一致命弱点遭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严厉批评, 使得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再次崛起。缺乏微观基础的凯恩斯经济学与形式精美的新古典经济学相比相形见绌。80年代以后, 这种情况有了根本改观, 在Fisher、Phelps和Taylor等研究的基础上, 一些美国中青年学者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将货币冲击、刚性嵌入与市场不完全理念相融合, 构建了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渐有取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之势。[6,7]

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认为, RBC理论并未对经济波动提供经验上的似乎在理的解释。RBC理论断言, 经济波动的主要诱因是技术冲击, 但是以Solow剩余衡量的技术冲击作为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冲击源的说法一直饱受争议。[8]虽然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研究者认为经济系统的周期性波动应当被视为供需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何种冲击机制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冲击源尚无定论。另外,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中真正重要的问题不再是波动根源是什么, 而是经济系统对冲击如何反应。由于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 各类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 即使考虑经济主体理性预期的存在, 审慎干预的经济政策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换句话说, 在短期, 市场机制不健全使得经济系统会偏离均衡状态, 但在长期, 市场机制仍然是调节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优机制。

二、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

不难看出, 经济周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现象出发, 寻找经济波动现象的理论解释和政策应对。不同经济周期理论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认知, 即经济周期的性质、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机理以及政府是否应当制定和实施何种经济政策以稳定经济。这一部分将以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为参照系, 根据表1汇总的五大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思想, 从上述三个维度对不同经济周期理论展开类比分析。

(一) 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与传统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传统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凯恩斯经济学都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运行, 认为经济稳定政策有助于熨平宏观经济波动, 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但是, 无论是在理论的成熟性和形式逻辑完美性上, 还是在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力上, 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都优于传统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首先, 在传统凯恩斯经济学中有着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之分, 前者研究长期问题, 后者研究短期问题。新凯恩斯经济学则反对这种对经济运行人为划分的做法, 认为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 决定经济的因素是相同的, 二者是同一基本过程的两种表现。其次, 传统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虽然认为不稳定的投资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内生冲击, 乘数—加速数机制是投资冲击的核心传导机制, 但它只是从一般意义上探讨了经济周期波动现象, 数量分析工具制约了传统凯恩斯经济学的深入展开。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则不仅丰富了经济周期波动的来源, 而且提出了劳动合同论、菜单成本论、交错工资 (价格) 调整论、隐性工资合同论、效率工资论和成本加成定价论, 为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探寻到了现实微观基础。再次, 传统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虽然建立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基础上, 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检验设定的, 采用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进行政策分析与评价, 但是其联立方程组模型在模型设定时并不是严格依据理论得到行为方程, 而是利用了最终得到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模型的参数会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影响政策结论的稳健性, 即难以回应“卢卡斯批判”。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采用DSGE模型分析框架,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与理性预期理念的植入可以很好地描述微观经济主体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最优行为决策, 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另外, DSGE模型不仅对经济主体的最优行为策略方式以及各经济主体决策间的相互关系有着清晰的描述, 而且对经济的长期均衡状态及短期的动态调整过程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 从而使长期分析与短期分析得到了有机结合。最后, 围绕着传统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中工资粘性的争议从来没有中断过, 著名的邓洛普—塔斯批判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滞涨”局面都是传统凯恩斯经济学无法解释和应对的。

(二) 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与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周期理论

主张国家干预的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和主张自由放任的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在对经济周期波动现象的认识上存在根本的分歧。虽然直观的理论比较无法做出孰优孰劣的直观判断, 但就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力而言无疑是新凯恩斯经济学更胜一筹。

首先, 在现代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思想形成的20世纪50、60年代,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研究是分立的, 人们运用两种截然不同的宏观经济模型对二者加以研究。用于长期趋势分量研究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考察短期经济波动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模型则注重投资与消费的的相互作用, 而忽视资本积累与技术。现实中有增长无周期与有周期无增长的现象为当时的宏观经济研究提供了经验支持。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整合以上两方面的研究, 在统一的DGSE分析框架中有效融合了增长与波动研究。其次, 现代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认为, 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冲击机制是货币当局制定的不规则货币政策, 而货币供给与产出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根据对1867~1960年间美国货币史的研究, Friedman和Schwartz (1963) 得出了货币供给是经济波动的主因, 且前者对后者有长期且可变的滞后影响的结论。Tobin认为统计关系并不等同于因果关系, 总产出的波动是引起货币增长率波动的原因, 而不是相反。[9]Sim采用VAR方法佐证了Tobin的观点。[10]另外, 现代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都认为市场机制是完善的, 充分就业的经济均衡在任何时期都能自发的实现。经济波动现象只不过是当货币供给量意外变动时, 由于信息机制不完全, 经济主体混淆了一般价格水平和相对价格水平, 由此导致的产出和就业的暂时调整。然而, 现实经济生活中不仅工资刚性现象十分常见, 价格信息也是相对公开和透明的, 市场分割造成信息障碍的观点着实难以令人信服。再次, 现代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理论基石是现代货币数量论, 缺乏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分析而建立的宏观结构模型自然无法回避Lucas批判。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则将动态的、或然的因素引入到经济理论中, 基本实现了Lucas (1977) 设想的宏观经济模型简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易于估计等特点。作为理性预期学派思想的自然延伸, 新凯恩斯经济周期模型是对Lucas批判的理想回应。[11]最后, 现代货币主义认为, 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会挤出私人支出, 反而造成经济不稳定, 相反, 货币政策在短期可以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 但是在长期是中性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 由于经济主体对未来的预期是理性的, 可以预料到政策变化的后果,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新凯恩斯经济学认可理性预期假设, 但认为市场机制不健全、工资与价格的缓慢调整使得外部冲击具有真实效应, 短期宏观经济需要的稳定仍然需要经济稳定政策来保障。

(三) 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曼昆和罗默提供了一个划分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准, 即考察各种理论对如下两个问题的回答:一是古典两分法是否失效, 即诸如货币供给这样的名义变量的波动是否会对产出或就业等实际变量产生影响?二是经济是否具有重要的非瓦尔拉斯特征, 即对于不完全竞争、价格和工资粘性之类的考虑是否具有理论意义上的重要性?[12]

显然, 如果依照上述评判标准, RBC理论与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恰好处于两个极端。前者对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因为在RBC理论中技术冲击和市场出清十分重要;后者对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因为价格粘性必然使古典两分法失效, 而不完全竞争和价格粘性对于经济波动的作用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看来至关重要。从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出发, 自然会衍生出第三个问题, 即经济稳定政策是否有效?

RBC理论认为, 经济波动是理性经济主体对外界环境变化进行的帕累托最优调整, 并不是市场机制不完全所致, 因此政府没必要实施经济稳定政策来熨平经济波动。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则认为, 现实经济中市场机制不健全、价格与工资粘性等非瓦尔拉斯特征使得总需求冲击具有真实效应。在标准的凯恩斯经济学中, 货币政策在拉动内需和提振经济上发挥的作用远不及财政政策。但是,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研究者更为笃信货币政策的作用, 早期的新凯恩斯DSGE (New Keynesian DSGE, 简称NK) 模型主要用于货币政策分析与评价。在他们看来, 短期名义利率的变化并不会带来期望通货膨胀率的即时变化, 因此短期实际利率会改变。实际利率变动意味着储蓄的收益和资本成本的变化, 影响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从而引发产出和就业变动。但是, 在长期, 工资和价格有足够的时间调整, 货币政策冲击并不会带来实际影响。另外,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研究者在财政政策动态效应上的分歧显然要比货币政策明显, 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和投资存在挤入还是挤出效应至今尚无定论。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古典范式与凯恩斯范式趋于融合, RBC理论与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在外生冲击机制和内生传导机制的认识上基本达成一致, 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之间的分界线日益模糊。对于这一融合, 伍德福德称之为宏观经济学革命。融合了RBC理论框架的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又被理论界命名为“新兴的新古典综合” (New Neoclassical Synthesis, 简称NNS)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理性预期和市场不完全性思想的植入可以很好地帮助研究者理解经济主体如何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最优决策, 以及解释现实中货币政策为何可以在短期影响产出和就业。后续研究中, 经过Smets和Wouter、Gail、Ireland等学者的纵向推进, NNS理论日趋成熟, 广泛运用于景气循环、政策评价与社会福利损失估算等领域。[13,14,15]

三、可供拓展的研究方向

历经200余年的探索, 西方经济周期理论日趋完善, 但作为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 任何一种理论都难以完全解释或预测现实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此, 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深化对经济运行的认识, 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今后的相关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展开:

(一) 信息化社会下的粘性信息理论

无论是RBC理论和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还是在二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NNS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隐性前提假设, 信息是完全和均匀分布的, 即公众可无成本获取影响其未来收益的所有信息, 而且基于上述信息对未来的判断是相当精准的。实际上, 信息的获得是有成本的, 这就是搜寻、吸收和处理信息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Hippel将特定信息传输给信息搜寻者的信息成本定义为“信息粘性”, 并认为信息成本的存在阻碍了人们及时更新信息及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决策的调整。[16]

根据美国经济数据, Mankiw和Reis研究发现, 所有市场中均具有信息粘性, 约1/5的消费者每个季度更新信息, 而为得到更全面的信息, 大约2/3的企业每个季度更新信息。[17,18]由于信息传播的时滞, 嵌入粘性信息机制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更好地呈现名义冲击发生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驼峰型特征和通胀惯性。[19]信息爆炸时代的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等信息传媒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是否可以考虑将粘性信息理念植入NNS理论, 从而更好地解释信息化社会下的经济周期现象, 这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方向。

(二) 金融经济周期

以上经济周期理论主要针对实体经济, 而未考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交互作用。回看始于2007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信贷市场在次贷危机向经济危机演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引发学界广泛关注。尽管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诸多方面存在认知差异, 但二者都认同资产实际价格是由利率期限结构和未来支付预期决定、金融市场或信贷市场状况并不能影响经济产出的观点, 即Modigliani—Miller定理。然而, 以MM定理为前提假设的上述两种经济理论都无法解释类似大萧条这样的严重经济衰退。信贷市场对于实体经济是否存在影响?

事实上, 早在1933年, Frish就在局部均衡分析框架下对金融与信贷市场在经济周期波动中发挥的作用问题展开了初步探讨, 他提出的债务型通货紧缩可以有效解释1929年大萧条。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不完全信息理论成功地将金融市场摩擦融入经济周期波动分析框架。1979年, Townsend关于最优风险信贷合约的理论奠定了信贷市场微观基础研究。Bernanke和Gentler、Bernanke、Gentler和Gilchrist也认为信贷和金融市场具有放大外生冲击的作用, 并初步模拟出了金融加速器效应, 但此类理论模型无法生成与实际经济相一致的周期波动特征, 使得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在很长一段时期陷入了停滞状态。[20,21]近年来, 虽然部分学者试图通过引入银行中介部门, 以更好的研究金融冲击、金融摩擦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但也未取得很好地效果。[22]金融冲击的诱发机制是什么、金融冲击如何在金融摩擦下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等问题有待深化研究。

(三) 全球化视野下和发展着的经济周期理论

由于经济运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经济周期波动现象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出于对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的不同认识, 国外学者在经济波动理论研究中形成了迥异的理论解释、研究方法和政策建议。也就是说, 并不存在可以对所有经济波动现象做出合理解释的“通论”, 任何一种理论的解释力都与特定历史背景有关。因此, 经济周期理论也要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与完善。

现代阅读的理论 第10篇

(一) 概念出现的形式

马克思虽然并未在其任何著作中对产权做出专门的问题研究,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独立理论。一般的观点是他使用了其他与“产权”类似的概念范畴来表达产权的含义, 这一含义即包含在所有制理论中, 因此所有权与产权的含义是相近的, 也可以说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就是其产权理论。

相比之下, 西方产权学者对于产权的论述具有专门的系统著作, 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理论框架, 属于制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 产权理论的起源

马克思对产权的起源主要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阐述的。他认为, 公有产权的产生是由原始共同体所处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其动力来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而私有产权是在自然形成的公有产权的基础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家庭制度的演变而逐步产生的。马克思认为私有产权不是永恒的, 它必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最终被消灭。

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主要是从资源稀缺和人口压力等外部条件来研究产权起源的。他们认为, 产权就是私有产权, 因此产权的起源也就是私有产权的起源, 是在产权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活动中自然演变产生的。

(三) 产权理论的定义

1. 产权的分解———财产权利的分解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观点认为, 完整的产权总是以复数形式出现的, 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权利, 其中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处理权等。从而确定产权的分解是产权理论分析的必要前提。

同样, 马克思认为产权的分解即是财产权利的分解方式, 即所有权概念是一个融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于一体, 并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分解和分离的科学范畴。

比如马克思在论述地租时, 提出了土地所有、占有和利用三个概念, 并明确指出土地占有和所有是可以分离的, 土地的占有者和利用者并不一定是土地的所有者,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土地所有者、农场主和农业工人的分工, 这种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更加彻底。

此外, 马克思在对生息资本和利息的论述中, 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也发生了分离, 在对市场经济中股份公司所具有的委托代理制的特点, 指出股份公司制度中的所有权是所有、代理、管理三权分离的构造, 包含了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思想。

综上所述, 马克思并不是把私有制或公有制单纯看作是生产资料或产品的归属问题, 而是从经济运行过程来考察, 把它同企业和生产部门的支配权、交换权、分配权和经营管理权联系在一起, 成为产权范围的问题。

马克思对各种权利在所有制关系、方式和特征经整理可见表1所示。

2. 一个补充:所有制和所有权

上文指出在马克思的《资本论》概念范畴中, 与产权十分相近的概念就是财产所有权。这里我们有必要区分与之易混淆的所有制的概念。

尽管在对于财产的分析上, 马克思指明财产具有自然性质和社会性质两种属性, 但他指出财产是一种社会关系, 是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对物的排它的占有关系。其与所有制的演变关系如表2所示。

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所有制是一个事实, 是一种经济存在, 反映是人与人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而所有权则是所有制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是一种法律范畴。因此, 所有制的形式决定了所有权的性质———随着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所有权关系也必然发生变化。

3. 产权理论的基础和着眼点

西方的产权理论的着眼点是在对传统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批判性考查中发展起来的。认为资本主义私有的还不够纯粹, 主张通过调整和明确地界定产权, 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私有制, 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而马克思着眼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和矛盾, 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固有矛盾, 阻碍着工人阶级利益的实现, 因此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的观点彻底否定了西方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竞争性市场机制是自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完美无缺、天然合理的传统观点, 因此他并不像西方的理论那样是出于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 而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4. 产权的定义

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所有权是一种以私人间的排他性来界定的、可以进行市场交易的并在交易运动中不断增值的财产权。

西方产权理论主要研究现代市场经济中产权及其结构和安排对资源配置及使用效率的作用和影响。由于西方关于产权的定义大同小异, 这里以诺思的定义为例:产权是个人对其所拥有的劳动、物品和服务的占有权利, 占有是法律规则、组织形式、实施及行为规范的函数。可见, 在西方产权理论中, 法律形式具有决定性意义, 产权首先是一个法权概念, 意味着法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5. 产权的社会关系界定

上述表明, 西方产权理论的产权主要是法律意义上的。而马克思的产权主要是经济意义上的, 即对人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所有制关系对法律关系具有决定意义, 并把财产关系的经济内容即所有制关系当作产权关系研究的重点, 而财产关系的法律形式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加以涉及。

从商品的交换形式上来看, 西方的产权理论只涉及了流通领域的商品交换, 因此交易中的交易费用对其尤为重要;而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不仅包含了流通领域的商品交换, 还包含了生产领域中生产资料的商品交换, 因此他的产权理论更突出生产关系的作用。

二、方法论的比较

就方式而言, 导致两种产权理论基本结论不同的原因除了作者的立场外, 主要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论的不同。

就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论而言, 马克思推导出双向的经济作用方式:由经济基础中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决定上层建筑中的法权关系, 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反作用于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而西方产权理论大多数学者的理论只来自于单向的作用方式———法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马克思用历史观点对财产关系、财产权利、产权制度进行了历史性考察, 其中着重考察了各种历史状态下产权与产权制度的性质。他指出资本主义的财产形式是劳动者惟一拥有劳动力所有权资本家拥有土地财产所有权、劳动工具所有权和生活资料所有权。而西方产权经济学家往往将产权、产权制度看成一种永恒范畴, 认为这是一种自然权利。这样, 特定社会形态的特定产权与产权制度就被他们抽象成为一种纯粹的、超历史的、超阶级的产权与产权制度。

其次, 西方产权理论使用古典科学方法, 重视对从逻辑上分离出整体中的部分进行分析, 故常常忽视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马克思却强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他认为从个体来看, 资本主义财产关系、产权制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但是从整体上看, 资本主义财产关系、产权制度却具有对抗性质。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制度之间存在难以克服、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三, 西方产权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假定基础———个体理性主义的分析方法进行略微修改后认为, 个人的动机和选择要受到制度的约束, 制度是个人选择和行为的限制性条件。马克思则认为是社会整体决定了个人的属性, 社会的所有制形式和产权结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产物。因此, 社会结构和产权制度的变迁决定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选择空间。这种分析方式引致了马克思和西方的制度变迁理论不同的发展方向。

在单纯的抽象法的方式上, 西方产权理论的研究是从资本主义产权的形式和性质出发, 企图寻找产权的“一般规律”。他们把个体从整体中提取出来, 进行一致的抽象化, 再进行重新组合。由此得出结论:只要私有产权清晰,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总有效率。我们可以认为, 这种产权研究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一个制度的最优产权的规范, 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最优的社会制度。而马克思的分析主要是对整个历史的发展阶段而言, 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最优的, 也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即, 当资本主义财产关系或产权制度适应生产力发展时, 资本主义经济比较有效率。当资本主义财产关系或产权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时, 资本主义经济比较缺乏效率。这使得二者在对产权的具体分析中出现了不同的侧重点, 使得各自的理论各有优缺点。

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

(一) 西方的制度变迁理论

1. 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新古典经济学模型和个体主义方法

2. 理论来源

根据上文的单纯抽象法, 西方认为的产权关系首先是个人对于财产的一种排他性的占有关系, 这种占有关系在给经济主体带来利益的同时, 也产生了交易成本。

产权制度的收益、成本和效率的具体形成和定义见下表3。

产权制度的形成和变迁, 是个人在交易成本约束下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进行自发交易的产物, 因而成本—收益分析就是产权问题分析的核心, 并由此而引出企业对市场的替代, 交易费用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以及经济制度的变迁。

3. 具体内容

产权制度的变迁来自于不同的产权制度在收益、成本、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因此, 为谋求更高的制度效率就引致了对特定的不同的产权制度的替代和变迁的需求。

制度学派认为存在降低交易费用的产权制度和安排, 即交易费用是产权制度变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因而产生了一种观念, 即衡量一个国家制度的优劣要以交易费用的高低为标准来看其产权制度是否合理, 也就是交易费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决定一个国家是富裕还是贫穷, 是发展还是停滞。

但交易费用说也引发了诺思悖论, 即国家的双重目标———一方面通过向不同的势力集团提供不同的产权, 获取租金的最大化;另一方面, 国家还试图降低交易费用以推动社会产出的最大化, 从而获取国家税收的增加———经常是冲突的。

(二) 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1. 分析方法———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模型:

马克思认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们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更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

2. 具体内容

马克思认为, 制度创新并不取决于人的主观偏好和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 制度变迁及变迁的界限和范围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是由制度再生产或“制度供给”的能力决定的。只有当社会和制度当事人再也无力承担低效率制度的高昂成本, 并已再没有改进余地的时候, 它才会被新的制度替代和扬弃。

四、两种理论的相同点

(一) 产权与利益的关系

从表4我们可以看到, 在核心问题的对待上, 马克思和西方都确定了利益的地位。

由于西方产权理论的分析方法就是成本—收益分析, 因此追求利益最大化自然是显而易见的核心。而马克思看来, 利益是以是否真正拥有或占有财产为前提的, 离开了财产的所有和占有, 利益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在阶级社会中, 各个阶级、个人或集团的利益是通过分配来实现的, 而分配是由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决定的。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论述了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且由表2可以看出, 所有权或占有权是所有制关系中最基本的内容。

所以, 一定的利益关系是由一定的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利益是所有制或财产关系的核心问题, 当然也是产权的核心问题。

(二) 产权与市场的关系———以商品交换为例

西方的产权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下的, 因此产权和市场不可分。事实上, 马克思在其研究中也有相似的观点。

由马克思在《资本论》论述中可见, 商品交换从形式上看是物与物的交换, 但实质上它是不同所有者之间的产权交换。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法权关系, 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另一方面, 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与市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认为市场即是一个在一定时间中进行的商品交换的空间场所, 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切商品买卖关系的总和, 体现着商品生产者, 即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由此可见, 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说明了产权与市场是不可分的。

(三) 惊险跳跃与交易费用

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需要成本与代价。即在W—G—W交换过程中, 在出卖商品换取货币的这一阶段 (W—G) , 是极其困难的, 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跳跃。原因可能有四种:生产者生产的不是社会需要的有用物品;生产者生产的有用物超出了社会需求;生产者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了变化, 卖出产品的收入与预期不相同;市场中出现了替代品。

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明商品交换也是需要成本需要代价的, 跳跃失败摔坏的不是商品, 而是商品背后的所有者, 即产权主体, 这似乎包含有部分西方产权理论中交易费用的意思。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之所以与西方产权理论具有某些一致性,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研究问题的, 因而涉及到的问题和对客观事物本身的认识, 总会有某些相似。

五、意义和影响

两种产权理论的意义如表5所示。

综上所述, 马克思研究所有制、产权以及生产关系的诸方面, 都是从社会生产力这个基础来寻找其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 认为任何财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都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而西方产权理论不能从根本上揭示问题的实质。从这个意义上说,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涉及的产权分析比西方产权理论要深刻得多。

但正因为西方产权理论对具体的产权现象作了较多的研究, 形成了一系列比较科学的结论, 正好弥补了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不足———这部分也源自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局限性,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是对西方经济学的修正和完善, 是西方市场经济现实的理论概括, 对现实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因此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 西方的产权理论往往是率先使用的工具。

我国正处于对企业等产权改革的风头浪尖, 如何有效运用好这两种理论显得极为重要。在上世纪90年代前, 我国主要使用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90年代后改用西方产权理论。但由于自身社会制度的要求, 使得我们对两种理论的取舍陷入了困境, 经常是褒此薄彼。事实上我们更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两种理论, 以马克思的理论为基础, 不断借鉴、改善西方的产权理论, 使我国经济更加健康地发展。

摘要:产权是当今社会制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也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前提保证之一。产权的界定、结构和安排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结构和性质, 而且还对该国资源配置及制度运行的成本和效率产生影响。作为制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西方的产权理论在近几十年有着十足的发展。然而马克思对于制度阐述远远早于制度学派的兴起, 而且对制度学派有着一定的影响。笔者就二者的理论从各自的表述、方法论的比较、企业产权研究的差异比较等进行对比分析, 以期能起抛砖引玉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产权理论,西方产权理论,所有权,交易费用

参考文献

[1]资本论 (第2卷) (第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

[2]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资本论》教研室, 资本论选读[M],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4.

[3]孙飞, 齐珊: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当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10 (03)

现代住宅电气设计相关理论的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用电负荷 配电系统 导线及设备选择 消防系统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各类家用电器逐渐增多,特别是空调、大荧屏彩电等大功率电器进入普通家庭,使住宅设计由原来纯照明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目前,家庭住宅的电气安装比较混乱,电气设计不够规范,许多住宅的电气安装没有考虑家用电器普及和快速发展的态势。当有些家庭使用空调、电炊等用电设备容量较大的家用电器时,由于墙内所布的导线线径小、电压低使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严重的还引起电气火灾。另外,旧住宅室内插座安装数量较少,住户住进后随意布线,这容易使劣质的导线和插座等电器进入电网中。这些情况制约了居民家用电器的使用,也存在着不安全因素。随着电力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形势的出现,挖掘市场潜力,抓住居民生活用电这一全社会用电的增长点,规范住宅电气设计不仅给电力企业带来效益,同时实现的社会效益也相当显著。

1 设计依据

1.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1.2 国电公司《城镇一户一表改造的若干规定》。

2 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2.1 住宅电气设计的设备选型应能满足居民在住宅居住期内(一般按30~50年考虑)用电的增长,以居民远期负荷发展为依据,以居民生活用电达到中等电气化水平为目标。

2.2 根据居民生活情况,使每户住宅的供电达到4~10kW的水平,并保证在住宅居住期内不再改造。

2.3 具有合格的电能质量,家用电器能正常工作。

2.4 为新建居民住宅电气设计提供参考,使电气安装一次达到要求,不搞重复建设。

3 住宅用电负荷的预测

我们将住宅面积分为三类:小型住宅60m2以下,中型住宅60~100m2,大型住宅100m2以上。一般小型住宅照明用电负荷500W,娱乐用电(包括电视机、音响、电脑等)负荷950W,厨房用电(包括电饭煲、电热开水器等)负荷3500W,卫生间用电(洗衣机、排气扇)负荷1170W,空调用电负荷2250W,综合上述各类用电负荷共8370W,中型住宅乘1.3系数10881W,大型住宅乘2.6系数21762W。根据统计调查,一般住宅用电负荷的高峰期是夏天晚饭后的时间,这时用电负荷有:电视、电冰箱、电热开水器、消毒碗柜、电脑、空调,共有住宅用电负荷的40%,查设计手册得需要系数0.4~0.6,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设计时取0.4系数便可以,则小型住宅负荷计算取3.5kW,中型住宅负荷计算取4.5kW,大型住宅负荷计算取8.5kW即可。

4 住宅的电源与配电系统

住宅供电由小区变配电所引入,应采用三相四线(TN-C系统),经重复接地后进入单元总电表开关箱,改成三相五线制(TN-S系统)后再放射到各用户,配电箱中应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断路器应选用能同时切断相线——中性线的断路器。住宅用电负荷计量应采用一户一表制,建议将单元总开关及分户电能表集中设置以便管理。户内配电系统: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多,为避免电气线路过载和降低谐波电压的影响,户内配电系统应采用多回路形式,至少应设照明回路、一般插座回路和空调回路,如实际需要也可将厨房和淋浴室设为单独回路。此外考虑到家庭办公和信息化的发展,还应增加一条专用回路。

5 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

室内外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住宅用电的安全及经济效益,因而必须在工程设计中合理选用导线和有关电器设备。

5.1 导线的选择:导线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导线的型号和规格,其原则是既能保证配电的质量与安全又能节省材料,做到既经济又合理。其中导线型号应按使用工作电压及敷设环境来选择;导线的规格(导线截面)可按下列要求进行选择:①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为防止出现断线事故,导线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照明回路计算电流较小时(<10A),其导线都应按机械强度选择。②能确保导线安全运行。选择导线时应保证其安全电流大于长期最大负载电流,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在选择进户线及干线截面时应留有适当余量;b单相制中的中性线应与相线截面相同;c三相四线制中的中性线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的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用于接中性线保护的中性线,其电导不应小于该线路相线电导的50%,气体放电灯的照明线路因受三次谐波电流的影响,其中性线截面应按最大一相电流选用。③能确保电压质量。对于住宅建筑来说,电源引入端至负荷末端的线路电压损失不应大于2.5%,如线路电压损失值大于规定电压损失允许值,应加大导线截面以保证线路的电压质量。总之,在选择导线时要考虑实际使用及未来发展需要,适当留有余量,减少电压损失,保证导线使用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有效。

5.2 电器设备的选择:电器设备主要指电源配电箱、电表、控制开关、漏电保护开关及电源插座等。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选用时应根据住宅的负荷情况、安装要求、使用环境、设备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等合理选择电器设备的型号规格,注意设备的容量等级宁大勿小,但又要避免选得过大造成浪费,一般来说在计算工作电流的基础上选大一级即可。为确保其质量,应选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国内GB、JB有关行业标准,并具有产品质量认可证书的电器产品。总之,电器设备的选择尽可能做到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6 防雷与接地

6.1 防雷内容与措施。防雷内容一般可分为:防直击雷,防感应雷及防高电位入侵三个内容。就防直击雷而言,一般是在屋面易受雷击部位安装接闪器,然后通过引下线与接地电阻很小的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安装时要注意屋面突出的金属部件与避雷针、带、网应全部可靠连接。目前一般利用屋面板钢筋作为避雷网,柱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这是较为实用经济的作法。为了防止感应雷和高电位入侵的危害,可在电缆进出户处将绝缘子的铁脚支架可靠接地,同时安装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

6.2 安全接地的形式与要求。在住宅电气设计建设中为确保电器设备和人身安全务必做好用电系统的安全接地。目前我国的住宅配电系统方式一般有三种:TT、TN-C-S和TN-S系统,在进行设计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接地系统。以下着重谈谈住宅配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此外,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多及智能化的发展,应作好防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工作。

7 消防系统

大型现代住宅中由于电气设备越多就越容易发生火灾,因此应安装完善的消防系统。笔者认为大型现代住宅在电气消防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①供电电源应采用两路方式,一路为市电电源,另一路为应急电源;②有应急照明系统;③应用手动响鸣火警警报系统,如可能,可加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④开关和导线应选用符合防火规范的开关和阻燃型的电线电缆。

开放经济理论在中国现代的发展 第12篇

(1) 开放经济理论的初步发展 (1979—1991) 。

从理论内容上看, 该时期的开放经济理论的研究仍然主要是在基本概念、原理等方面展开;从理论方法角度看, 核心手段为标准剖析, 由于受到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转而重视客观统计以及实证研究;从开放经济理论领域的研究氛围看, 学者更加注重实事求是、客观务实的科研作风, 从而切实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落实到开放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探究当中。

20世纪80年代, 在效仿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失败之后, 取而代之以西方经济学的引进, 渐渐出现以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相融合的态势, 开放经济理论随之孕育而生。20世纪80年代所倡导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要求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现有经济理论、分析手段等作整体的探索, 因此中国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 将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国外经济发展体制的优良因素纳入, 对国内经济作了大幅度的调整, 如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融合、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背景下的调整等。人们力图建立的理论体制是, 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创设几种公理性的社会及人类生存行为的基本假设, 随后展开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经济行为的实证研究, 从而构建发展出科学合理的理论框架。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和革新制度成为经济学理论引入的重要部分, 而中国的开放经济理论也随之得到发展延伸。该理论对中国经济学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促进中国更迅速地与国际接轨, 减少与发达国家经济学发展的差距, 标志着开放经济学理论在吸收、探究和运用上有了更大的进步。

(2) 开放经济理论的深度发展 (1992—1998年)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开放经济理论处于孕育阶段, 它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当时, 中国经济正步入“整治”时期, 经济学领域所探讨的主题是经济发展速率、经济体制变革的背景、通货膨胀等。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推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再次生机, 此次讲话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例并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它们同样可以运用于两种体制的社会中。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 中国经济学界主要对这两大基本问题作了多层次多方面的探讨, 且成果颇丰。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 中国的经济学领域爆发了一场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重大讨论, 老一辈的经济学者认为西方经济学存在固有弊端, 其方针原则并不适合中国的经济现实, 照搬西方经济学不但不能解决现有困境, 反而会使经济发展误入歧途、形而上学。而另一些学者则持相反态度, 他们认为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方法和理论上都反映出弱势, 其规律与实际的社会经济活动脱节, 中国的经济学发展应该首先对经济体制作重新建设。该争论的焦点在于, 双方理论都基于不同的价值观甚至意识、社会形态偏好, 似乎永远无法得出一个孰是孰非的结论。事实上, 这是改革开放的思潮所带来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所孕育出的问题, 即“欧洲中心观”。众所周知, 欧洲在众多领域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地位, 如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等方面, 而这种优势地位对经济学的影响尤为明显。不同社会结构、种族及自然条件下, 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存在很大差异, 但正是因为由这些基本元素所构成的不同社会体系, 科学研究者们才有必要展开对话, 以达成一种可沟通交流的共通的思维架构和言语系统。因此, 吸收、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为我所用实际上是一种学术探究, 它不会将社会主义的传统理论掩盖, 也不可能完全替代本来的制度体系。经济开放的目的是发展, 亦是交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自身经济理论、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别国现成的理论成果, 科学的严谨态度倡导的是在排除人文、种族、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普遍的包容性。这也是开放经济理论的内在实质。20世纪90年代中,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达到了共融的境界, 西方经济学的优点在于其对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理论构建上都强调严谨和定量分析;同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深厚的逻辑推理性, 对经济现象、利益关系都有着透彻的认识。这一时期, 开放经济理论不仅仅指的是研究范畴、基本定义上的吸收互补, 更是在基本的理论构建、探究方式、研究内容体制等方面的相互交叉。尽管如此,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仍然属于两种迥异的理论体系, 它们是否能真正融为一体尚无定论。

除了对基本的理论问题作讨论, 中国经济学家还对实际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水平增长, 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14.2%、13.5%, 11.8%, 10.2%, 其中1994年通货膨胀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顶峰, 直到1995年虽然部分下降, 但是仍然属于高水平。在这个大环境下, 通货膨胀、泡沫经济等问题的探讨对开放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充实提供了现实依据, 经济理论的发展对该时期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有关对方开放的贸易等方面的政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 在20世纪90年代中西方经济学理论交叉影响的大背景下, 中国的开放经济理论发展到了更高、更新的水平。

2 新时期中国开放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

对所谓“经济理论创新”这一提法作几点说明:首先, 仅限于对中国开放经济理论的探究, 是通过时间序列的纵向比较分析得出, 并不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理论发展作类比;其次, 创新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改革, 亦不是针对西方经济学体制, 而只是对当今中国在运用两种经济学理论的过程中所发现的新问题、新观点和新理论观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方式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实现全面的工业化以及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价值在于, 它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对社会主义各阶段的实际情况作了全面的认识和考究, 这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背景, 同时为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方针路线、政策等重要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营机制, 它大大促进了开放经济理论的改革创新, 在强调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同时, 仍十分重视市场对企业的引导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新时期开放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 它的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 这不仅是表面上转换经济运行, 同时还是对生产关系、意识形态以及经济体制方面的深刻改良。专家指出, 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探索性研究, 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联结, 这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大势所趋。

上一篇:中小学教育质量下一篇:内外部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