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环节范文

2024-06-01

重要环节范文(精选12篇)

重要环节 第1篇

虽然课改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但是科学探究中评估这个要素还是不能引起师生们的足够重视。由于这个环节并不影响探究科学实验结论的得出和探究报告的完成,所以往往在得出实验结论后就万事大吉了。综观各地的中考试题不乏有考查学生的评估意识的题目,就广西玉林市的中考而言,涉及到评估这方面的试题学生的得分率相当低,原因是学生不懂如何去评估。牛顿说过:“实验后的思考有时比实验本身更重要。”因此,教会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估显得十分必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养成对所做的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笔者就此谈谈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正确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1. 评估能优化探究方案

通过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评估,从中扬其所长,克其所短,不仅使本探究课题的方案直接得到了改进,而且在评估和改进方案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相关技能,为今后对类似课题探究方案的优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 评估有可能引出新的发现

在关注探究结果和探究假设的差异的过程中,在关注探究过程未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涉及探究方案中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这将可能引发出新的探究问题和获得新的发现。评估还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它对探究行为和获取信息的可靠性、科学性从严密的角度重新审视,它需要学生从更全面的角度来思考和认识问题,这将促进学生用严谨的态度来进行科学探究。

3. 评估是对探究反思的过程,是对探究某一个问题设计方案找出其优缺点的过程

这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和概念规律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估、质疑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实验评估的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往往不知道对科学探究实验如何进行评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介绍实验评估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注意培养学生树立对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进行评估的意识

首先要有评估探究过程的意识。这是指对探究的行为和所收集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有进行评估的愿望,其具体表现如下:(1)在探究过程中,对保持不变的物理量在实验操作中是否真正做到了保持不变?初中物理实验绝大多数都要求采用控制变量法,在操作中都做到了没有?(2)从电视、报纸等一些公共传媒获得的信息,是否对它的可靠性程度进行了思考?如“据说……”“据……实验结果”“根据……得出的结论”等是否考虑了这些说法的差别?(3)对实验所记录的数据,是否会观察其数量级的大小,看看它和该物体通常认识的大小相吻合?如测得成年人的身高为1.7厘米和普通灯泡的功率为3000瓦等是否符合实际?(4)当发现个别实验数据异常的时候,是深信它是真实的还是对它测量的可靠性产生怀疑?

其次要有评估探究结果的意识。主要表现在思考探究结果是否与原有的知识相矛盾,探究结果是否会和日常的经验、现象相矛盾,探究结果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能自圆其说,等等。

2. 引导学生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的差异

探究假设是对探究结果的预想,探究结果是对探究假设的验证。若结果与假设吻合,则假设被证实,若结果与假设冲突,则假设被推翻;若结果与假设基本吻合,但存在差异,从原则上说,该差异必然是受到另一种规律支配的结果,关注这种差异,实际上就是在关注引起这种差异的规律,这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前提,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科学史上,由于理论预期与实践测定之间存在着差异,并围绕着这个差异进一步探究而导致新的发现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18世纪,太阳系的第7个行星天王星被发现后,在探究其运行轨道时,发现它的实际轨道总是跟用万有引力计算出来的有一定的差异。研究者根据这个差异,推测天王星外面还有一个未发现的行星在对天王星起作用,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终于发现了太阳系的第8个行星。

3. 引导学生注意探究过程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问题

评估有可能引出新的发现,在关注探究过程未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涉及探究方案中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这将可能引发出新的探究问题和获得新的发现。如在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精确测量各种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和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有非常细微的差别,虽然多次重复测量,但仍然存在这个令人奇怪的差异。后来他在和化学家拉姆塞的合作下,于1894年在从空气中取得的氮里分离出另一种当时还不知道的气体“氩”,这个谜才解开了。原来,氩的密度较大,空气中的氮混有少量氩,它的密度就比从氨中取得的纯氮的密度稍大。这是科学史上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它说明在科学实验中,评估是多么的重要。

4. 注意引导学生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尝试改进探究方案,就是把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愿望和要求变为行动,形成新的探究方案。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就是通过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后,对所发现的优点要有进一步发扬,对所发现的缺点设法克服,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形成尝试改进探究方案。例如,对于用天平、量筒测某种液体的密度来说,实验步骤有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

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B.用烧杯取适量的被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杯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

D.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ρ。

方案二:

A.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称出它的质量m1;

B.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的液体体积V;

C.称出烧杯及杯中剩下液体的质量m2;

D.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ρ。

方案三:

A.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C.再将液体倒入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2;

D.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ρ。

由于实验设计测量液体的密度是通过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在依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值,因此,任何一个物理量的测量误差都会造成密度的结果产生误差。即存在两种情况:质量测量误差和体积测量误差。

评估:方案二是最合理的,原因是质量和体积分别测量,互不关联,因此不会造成关联误差。液体的密度值ρ=(m1-m2)/V;方案一由于测量液体质量以后再测量体积,烧杯中有液体残留,造成测量体积偏小,因此密度偏大;方案三同样由于液体残留,在测量液体的体积以后测量的质量偏小,造成密度偏小。

订货会环节-重要 第2篇

鉴于前期对年会活动的策划,公司决定在此期间设立订货环节,就订货会环节的操作市场部提出如下设想供公司领导参考:

一、将订货会环节设置在会议期间(19日下午)

1、原计划在会议期间的流程安排是:上午蔡总和产品中心常贵章发言,下午经营中心陈总和市场部古文灿发言。现将发言顺序进行调整:

1)蔡总发言,介绍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2)市场部古文灿2010年品牌推广策略

3)陈总发言,2010年终端营销策略

4)产品中心常贵章推介2010年产品

5)陈总主持产品订货会,预计30分钟

2、操作如下(时间控制在30分钟)

1)新品手册在代理商到会时已发到其手上,对产品已有初步认识

2)经陈总做完终端销售策略及产品中心的产品推介后,由各代理商对订货意向表进行现场填写

3)主持人宣布订货会即时产品优惠政策

4)各区业务员及总监负责对现场的订货表格进行收集并提交主持人

5)主持人宣读部分突出的代理商订货数量,鼓动代理商下单

3、顾虑如下

1)代理商对产品的认识不直观(现场设有产品展示),难以触动代理商下单

2)现场公布产品价值是否合适

4、优势如下

1)代理商集中,容易调动现场气氛

2)数据收集可以快速准确回收

3)现场流动播出产品图片

二、将订货会安排在时尚周(20日上午)

1、时尚周当天上午8:45代理商集中在展厅门口参加开幕仪式

2、在领导发言完毕后,9:00开始订货会政策公布及回收表格时间

3、订货表格由业务员及总监负责其区域代理商的派发

4、现场LED幕流动播放产品图片及卖点

5、参观新展厅及产品(9:10——10:30)

6、表格回收10:30,由各区域业务员上交总监

7、在代理商参观产品期间,主持人用展厅音响设备公布最新订单情况,鼓动代理商下单

劣势分析

1、在主持人宣布产品政策期间,现场空旷,代理商精神难以集中,影响代理商对政策的了解

2、现场公布政策会有媒体、摄影协会和消费者在场,是否有影响

3、人员走动大,现场收集表格及信息传递效果不好

4、现场座位不足以满足代理商就座

优势分析

1、代理商能直观感受产品,可现场体验销售氛围,能调动代理商情绪,促进下单

2、现场有公司专业人员对产品进行讲解

三、同

(二),区别在于非政策享受订货

代理商在此期间对感兴趣的产品进行意向订购,为公司推广产品轻重点提供参考依据 劣势:不能马上产生销售,代理商提供数据可能会存在随意性

优势:现场容易控制,降低活动操作风险

以上三种方式应如何选择及调整,请公司领导批示。

起草:市场部古文灿

着力重要环节 实现“有效教学” 第3篇

在“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江阴提出了“高位均衡发展”的新目标。落实到小学语文教育方面,我们围绕有效教学,着力在有效备课、有效上课和有效教研上面下足了工夫。

有效备课

(一) 原有问题

通过采用问卷法和访问法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备课时间不充分。教师忙于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班主任工作等;

2. 备课不实用。备课方式不灵活,教师为了检查而备,隐性备课时间少于显性备课时间;

3. 教学目标虚化。教师目标意识不强,目标制定泛化,深浅不恰当。

(二) 针对性反思

1. 备课不充分,能上好课吗?上不好课,教学质量会好吗?有些教师自我独立备课的意识不强,或直接录用优秀教案,或下载网上设计,至于教学目标的精心推敲、学情的准确把握、教学策略的比较选择等,均缺少理性思考,这是课堂教学效率低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2. 教学设计是个人化、情境化的产物,它随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目标以及不同的情境而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教师本人的实际,采取灵活的备课方式,或电子或书面,或旧案修改或剪贴……总之,教案编写只要便教利学就好,时间应花在钻研文本、揣摩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学习活动等方面。

(三) 行为改进

1. 研究备课项目,优化备课行为。我们研制并推广了有效备课的项目,具体有以下几点:(1) 标准的陈述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2) 教学目标指明预期的学生表现或成果;(3) 学情分析要利于促进教师把握住教学的起点;(4) 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5) 教学活动方案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更关注学生的学。

2. 研究教学目标,强化目标科学。教学目标对于教学高效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始终关注并认真调查潜心研究,除了改进备课项目外,还根据课堂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强调以下几点:(1) 教学目标既要有基本常规目标,还要充分发挥课文的特有价值,挖掘个性目标——不要只说大白话;(2) 教学目标设计还要处理好保底目标和拓展性目标间的关系,体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思想;(3) 课前预设好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实际作适当调整,对教学目标进行“二度设计”,以体现关注学生,动态生成;(4) 全面具体、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必须整合《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者意图、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等方面的信息综合确定,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

有效上课

(一) 原有问题

1. 课程意识不强。过分强调人文性和情感性,没有凸显语文本色。

2. 重过程轻结果。只重视教学流程,很少关注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提升了多少。教学就像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没有重点,没有思维的深度,只求“教过”,不关注学生学得怎样,更少有反馈矫正。

3. 不重视课堂练习。除朗读训练外,低年级的写字、中高年级的默读思考和习作等练习不够,作业练习大多放至课外,影响了练习质量,加重了学习负担。

4. 教师主宰课堂。学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缺乏独立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二) 针对性反思

1. 语文教师都知道自己教的是语文,要“用教材来教语文”。然而实际上,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在“教课文” 。为什么呢?因为教师已经习惯了文本解读型教学方式,即以解读文本思想内容为主线来设计教学过程,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有机插入语文知识或方法的教学。这种教学设计,容易滑入“教课文”的窠臼,也容易实现人文教化功能的最大化。

2. 有效教学理念缺失。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应该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然而现实中,教师只重视“怎么教”,而对“教什么”“为什么教”“教到怎样的程度”缺乏理性思考。教师课上讲得太多、问得太多,挤掉了练习时间。

3. 生本理念没有转化为教学行为,没有充分关注学生、倾听学生、解读学生。教学设计过详、太“刚”,缺乏可塑性、灵活性。教师捕捉并利用生成资源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行为改进

1. 以“评”促改。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组织优秀教师编写了《新课标教案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以求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2. 以“模”导改。我们进行了不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具体有:(1) 以技能掌握为核心的“学、导、练”教学模式;(2) 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训练朗读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教学模式; (3) 以人文熏陶为主线的“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字词,理清思路→解读内容,穿插双基→整体回归,布置作业”文本解读模式;(4) 以方法指导为核心的“方法渗透、领悟、小结、运用”教学模式; (5) 以积累语言为核心的“理解感悟、积累内化”教学模式;(6) 以言意兼得为核心的“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领悟内容→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7) 以大面积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定标(制定教学目标)→示标(出示教学目标)→达标(达成教学目标)→测标(检测目标完成情况)→补标(矫正补救不达标的现象)”目标教学模式。当然,以上这些模式我们还要进一步检验,使之更趋完善。

有效教研

(一) 原有问题

1. 部分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师工作量大、压力大,想研究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教师认为研究是可望不可及的学术研究活动;还有一部分教师已经适应了作为教学实践工作者这一角色。

2. 缺乏专业引领。

3. 教师教研课题选题大而空,找不到操作变量。

(二) 针对性反思

1. 对“研究”理解狭义。教师研究既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主要是为了改进具体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素质,是与日常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的一般性探究、钻研、反思行为,是自身专业成长和教学实践的内在需要,是走向职业发展高峰、体验职业幸福的最重要的途径。

2. 研究自觉性和主动性还有待提高。不是为了检查而研究,也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需要有价值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组织带领和学业素养、研究水平等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3. 一方面需要培训,掌握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规范,特别是发现问题和设计研究操作变量的能力有待提升。另一方面须充分发挥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的作用。

(三) 行为改进

1. 强化专业引领作用,提升教学研究实效。(1) 借智引力,共学共享。请高校及专业研究人员、著名特级教师和学者来市、校讲学上课,全市各校共享。(2) 间接引领。通过理论专著、专业性学术期刊、学术网站、专家博客等得到引领。2005年建成的《江阴教育小学语文学科网》已成为信息的窗口、资源的仓库、研究的基地和交流的平台,能有效地为学校和教师服务。(3)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我市有实体共享和人力资源共享两种机制。前者为通过“城乡学校携手共进活动”推进的城乡学校办学共同体和城乡学校间按照各种主题形成的学校同盟;后者指骨干教师校际轮换、名教师送教下乡等。(4) 多形式多途径推进名师工程建设。由特级教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江阴市小学语文20位中心组成员和无锡市、江阴市级教学能手以上的130多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为我市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学术荣誉(教学新秀、能手、带头人、名师等)的评选,两年一轮的青年教师和领导课堂教学大比武,名师基础工程“导师制”培训,高层次培训研修对话论坛等,激发活力,提供平台,为学校加速培养学科引领式教师服务。

2. 采用课题研究方式,推进市级和校本教研。我市小学语文学科课题研究有教师专项课题、学校规划课题和市学科专题研究三个层次。仅语文教学方面,就有辅延中心小学的“新世纪国学启蒙教育实践研究”、 环南路小学的“日记教育研究”、要塞实小的“基于课前预习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山观实小的“大视野阅读与新农村儿童发展的实践研究”和澄江中心的“构建情趣课堂的实践研究”等10余项都是省级立项课题。

3. 教研室除了研究课堂教学外,还着重进行了课外阅读指导研究、日记教学和写字教学研究。我们坚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的论点,“咬定青山不放松” 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研究,我市山观实小的小书房建设与读书活动研究已坚持了15年;周庄实小的读写课程建设也影响深远;日记教学以环南路小学为实验基地,如今已成为该校的品牌。写字教育也是我们江阴的传统研究特色专题。我们除了分层培训教师的写字能力和指导学生书写的基本功外,还制定了《江阴市小学写字教学实施方案》,编制了《江阴市各年级写字水平检测目标和参考试卷》,开展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写字教学研讨。我市被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写字实验基地,7所学校被评为写字实验学校,多名教师参加中国书法教育学会组织的全国写字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师生书法作品多次获全国一等奖。

我们既要有宏观、中观的课题研究,更不能忽视改进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既要志存高远,充满激情,更要一步一个脚印,从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日常教学的行为习惯开始。唯有如此,高位均衡才能渐行渐近。

顿悟:汉语文本教学的重要环节 第4篇

“顿悟”原为禅宗术语,相对于“渐悟”,它强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领悟佛法要领,人们耳熟能详的“面壁静坐”“明心见性”“当头棒喝”“醍醐灌顶”等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渐悟”则是指学习者经过长期思考即行动,逐渐领悟到某种道理或习得某一种能力。“顿悟”有可能存在于“渐悟”的某一种环节中,可能是某种渐变之后的质变,但无论如何,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显而易见。顿悟更强调学习者的自主领悟和个体体验,强调对学习对象的整体感知,因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领悟更深刻、更接近本质,也更具持久效果。我以为,“渐悟”更多体现在与逻辑思维相关的活动“如自然科学、议论文本阅读”中,而“顿悟”则常常体现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尤其在汉语文本阅读中,顿悟更显示出独特的意义。

顿悟之所以有其独特优势,是由汉语文本自身特点决定的。在拙作《触摸语言》一文中,我曾经谈到汉语言有一个特点,即它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1]。这一特点反映在汉语文学中,就是抒情达意的委婉含蓄及其特有的韵致。某一个语词的特定含义,只有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它才真正凸现出来。季羡林先生在《作诗与参禅》一文中,对汉语这一特点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季老指出: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是分析的,而东方(中国)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是综合的。[2]汉语言的这一特殊性,再加上汉字的表意特征,决定了在品味汉语文本时,不可能照搬阅读西方语种文本时的理性分析,应通过“顿悟”登堂入室,直达文本及写作者的内心世界,而“渐悟”及其他手段更多是一种辅助手段。

事实上,顿悟自古以来就贯穿于汉语文本阅读指导中,成为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之一。南宋文学家严羽的《沧浪诗话》“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只有“悟”才是“当行”、“本色”,不过悟的程度“有深浅,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而已。陆九渊则提出:“学者读书,先于易晓处沉涵熟复,切己致思,则他难晓者涣然冰释矣。”(《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自存本心,从大处着眼,“一是皆是,一明即皆明。”(《卷三十五》)[3]由此可见,“顿悟”不是由局部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而是直接把握整体的彻悟过程,是整体的形成和被体认的。无论是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的“内视反听”,还是明代学者王守仁倡导的“静处体悟”,都贯穿了这一传统的精髓。

近代西方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也纷纷注意到顿悟在学习中的独特作用。如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通过对猩猩行为习惯的研究发现,猩猩通过顿悟最终走出了思维的困境。苛勒指出,顿悟是通过学习者重新构建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他用一种新的方式看待整个情境。由于是真正了解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这样的学习特别不容易遗忘,而且很容易迁移到其它新的情境中去。一个人学到什么,直接取决于他是如何知觉问题情境的。如果他看不出呈现在他面前的问题,看不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那么他对事物的知觉还处在无组织的、未分化的状态,也就无所谓学习了。[4]

显而易见,顿悟在汉语文本领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作为以传承祖国文化为使命的中学语文教学,在引导受教育者理解并接受汉语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理应充分运用顿悟这一手段,引导学生通过顿悟走进文本世界。这是语文教师的课堂使命之一。

那么,汉语文本阅读中顿悟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首先是阅读者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每一个接触文本的人,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之前所受到的教育、阅历及书本阅读经验都会影响他对文本的正确解读,这即是迦达默尔所说的“前理解”。学生也不例外。迦达默尔指出,人们在阅读一个文本时,不是一无所有的阅读,而是带着一种前理解去理解一个陌生的文本,以自身的解读赋予文本以意义,前理解是理解意义的必要条件。他说:“谁想进行理解,谁就可能面临那种并不是由事情本身而来的前意见的干扰。”[5]这些阅读经验和教育经历部分来自学校和教师,部分来自家庭和社会,他们因接受者的角色身份差异、智力差异、接受信息差异、生活环境差异等因素而导致“前理解”的层次不同。这些“前理解”带来的“干扰”,将直接决定“顿悟”的质量,这种干扰有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正如鲁迅所指出的那样,面对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色情,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官闱秘事……”。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读杜甫的《登高》,有大量阅读经验的学生和缺乏阅读经验或阅读层次不高的学生的感悟就千差万别,甚至迥然相异。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尽可能给予学生正面的信息,最大限度减少负面信息带来的后果,真正参悟到文本的内在信息。

其次是阅读者探究的能力。

顿悟绝对是一个“个体性事件”,它重在个人领悟,需要以自我经验和理解为先导。然而,有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不等于就有了顿悟的实现。因为顿悟还是一个能动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接受者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汉语的模糊性和多义性,使阅读者不可能一蹴而就,他必须有一种拨云见日的功夫,既看到文本的表层意义,又能洞悉文本的深层意蕴。一个缺乏探究精神的人,即便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依然不能走进文本,对于一名各种习惯和能力尚未养成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和能力放在首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才能主动质疑思考,跨过“顿悟”之门,进而领悟文本的精神内核。

正因为顿悟是汉语文本阅读的重要环节,如何引导学生实现顿悟,从而真正领悟文本,就成为衡量一堂汉语文本教学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考察一名教师专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一方面,许多富有智慧的优秀教师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成功的范本。下面就以肖培东老师的《锦瑟》教学实录和赵学东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为例,谈谈课堂教学中实现顿悟的三个重要因素。

1.自由氛围的创设

在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古典诗歌里,《锦瑟》算是较为另类的一首,它内容艰涩,主旨隐晦,同时用语典雅,意境迷人。这样一首诗作无论对学生的领悟还是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是不小的挑战。进入欣赏环节后,肖老师并没有预先设定什么范围,而是让学生在初读时找出始终表达情感的词语,进而把握诗人情感。山东赵学东在讲授《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也关注学生第一次诵读课文时的感觉,由画面到情感,逐步领悟。这种自由氛围的创设,是实现顿悟的首要条件,它唤醒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以一种自由的心境进入文本,探究文本,阅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理解力就会最大程度释放出来,从而充分发挥其作用。

2.持之以恒的诵读

只要了解从古至今优秀教师的成功案例,就会发现,诵读———大量的、反复的、持久的诵读———永远是跨入文本领悟的阶梯。可以说,没有诵读的领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领悟,没有诵读也就没有顿悟。在肖老师这堂课上,诵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有教师读,有学生读,有齐读,有个别读,有男女生分组读,有全诗诵读,有某一句诵读,甚至有重点词语的反复品读。诵读,成为激发阅读者思考、感悟的重要手段。感悟诗歌如此,理解散文也是如此。赵学东老师在讲授《记承天寺夜游》时,也充分运用了这一手段。如:

师:现在,请调动你们的生活体验进行感受。十月十二日的深夜,月在中空,面对“如积水”一般的月光和如“藻、荇”一般交错纵横的竹柏影,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师配乐朗读。)

生:我感受到了作者欣赏月光时入了神,好像完全忘我了,当他醒悟到水中的藻、荇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后,内心充满了恍然大悟的喜悦。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恍然大悟”的喜悦的?

生“盖竹柏影也。”

师:你试着读一读这句话,要读出这种喜悦的感觉。(生试着朗读。)

师:“盖”字后面的停顿再稍长一些,喜悦的意味要再浓一些。(生再读)

师:这样一读,喜悦的味道就出来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借助“前理解”和反复诵读,在诵读和交流中咀嚼,让身心浸染其中,进而品出文中滋味。

传统文本教学更加注重诵读。俗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少年鲁迅在三味书屋求学时,寿镜吾老先生每天安排他和其他弟子诵读经典,很少讲解,学生在持久的诵读中自主领悟,而先生自己也言传身教,坚持诵读,树立榜样,给鲁迅留下深刻印象。

3.教师的适度引导

在实现顿悟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同样不可或缺。因为学生的阅历和经验毕竟有限,尤其是今天的学生距离许多经典时间久远,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应作适当点拨,以使学生少走弯路。教师的点拨一般出现在两种情形:一是学生的领悟有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二是学生的领悟无法进行到更深的层面。肖培东老师在讲授《锦瑟》时,这样引导学生:

师:这首诗如果只是伤感,那就只是眼泪。一首诗如果只是眼泪,又如何家喻户晓的呢?我想这首诗除了悲伤以外一定还有其他的东西。我们一起来读中间的两句。(学生齐读)

师:大家想想,除了悲伤以外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P:我觉得在“庄生晓梦迷蝴蝶”里的“迷”字,指的是庄子梦到了蝴蝶达到了一个物我困难的境界,就是迷失了自我的这种梦。

师:你抓住了这个“迷”字。大家发现没有,这首诗其实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迷”的意境,找到没有?哪些是“迷”的?

生Q:烟、梦、沧海。

师:烟,飘渺的;梦,迷离的;沧海,遥远的;还有遥远的月。因此我们说这首诗能够读出一种朦胧的感受。那么想一下,如何读出诗歌这种虚幻的美?

生R:我觉得应该轻读,因为有一种虚幻的感觉,有一种转瞬即逝的可望而不可及。

师:“迷”要读得轻一些,其他要读得稍重一些。要通过轻重长短的变换读出诗歌中的迷迷离离、朦朦胧胧。因此,一味的低沉并不能把这首诗读好,还要考虑到语速和语气。一起来试试看。(学生齐读)

师:非常好!

在这个环节里,教师针对学生已有的领悟成果(读出了“悲伤”),适时加以引导,结合诵读,进而让学生品味诗中“迷离”“朦胧”之境,最终走进李商隐独有的诗歌意境。然而,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仅仅作为一名配角存在,一旦学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教师应退居幕后,切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4.文本的整体把握

季羡林先生在分析汉语的语言特征时谈到,与汉语的模糊性相关联的,是东方(中国)文化的思维的整体性和综合性。[6]也就是说,要理解文本的某一点的意义,必须要联系整个文本,是基于文本整体的个人领悟。“牵一发而动全身”,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换个角度看,唯有“动全身”,才能够“牵一发”。只有建立在整体把握文本基础上的领悟,才能够实现真正的顿悟。这个道理早就被先人阐述得清清楚楚,韩愈在《师说》中批评那些只知传授“句读”的老师,称这种只玩雕虫小技者不是真正的老师。

遗憾的是,当今的汉语文本教学正在走一条与古代传统相反的路。不重视诵读,不重视“前理解”的价值,不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不重视文本的整体感悟,课堂教学变成了一点点琐碎的知识及技巧的积累和灌输,况且这种知识和技巧只关乎考试,无关乎能力。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是因为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教学理念,二是当前唯考试论的大环境。这样下去的后果便是,没有对文本的真正顿悟,学生理解文本永远如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文本分析上,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轻者不利于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重者无益于学生审美趣味和探究能力的养成,无益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要扭转这一局面,唯有从长计议,充分汲取古代先贤的教学智慧,重视顿悟在汉语文本教学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符合汉语文本的特征,才是汉语文本教学的正道。

参考文献

[1]王耀平:《触摸语言》,2004年第1期《阅读与写作》。

[2]季羡林:《季羡林谈佛·作诗与参禅》武汉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3]转引自《中国教育的思想遗产:回望宋元明清》第88页,郭齐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4]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

[5]引自洪汉鼎:《迦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

抓住重要环节 践行党务公开范文 第5篇

按照市纪委七次全会和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海淀区作为北京市推行党务公开的三个试点区之一,在中纪委和市纪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实践,大胆探索,抓住重要环节,积极推行党务公开,经过“调研准备、制定方案、推行试点、全面推开”四个阶段后,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们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抓认识,加强领导,形成推行党务公开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区委认为,推行党务公开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进执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党员权利、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载体,是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区“实现现代化新海淀、推进历史性新跨越”的重要保证。为此,区委高度重视党务公开工作,区委九届三次全会进行了部署,四次全会正式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关于推行党务公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区委常委会将之作为2005年的重点工作列入全年计划,区委书记谭维克同志多次强调要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并提出了“在思想认识上求高、在继承发展中求新、在公开内容上求广、在稳步推进中求实”的“四求”标准。各试点单位把党务公开作为扩大党的建设空间、拓宽为民服务平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抓实抓好。经过实践,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纪委监督检查,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区委、区属党组织、党支部三级联动,党内党外互动”的推行党务公开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抓规范,制定制度,确保党务公开有序开展

区委九届三次全会后,区纪委会同区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相关部门,经过认真学习党内有关法规和制度,深入调查研究,组织专题研讨,充分借鉴一些地区和单位的经验,于今年2月制定了试行《意见》。区委九届四次全会对试行《意见》进行了审议,出台了正式《意见》。六个基层试点单位及区委各部门,也都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本单位党务公开实施办法。为使党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我们强调把握“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广大党员及时了解党内事务,有利于加强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有利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为使党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我们要求在公开的内容上,全面真实;形式上,注重实效;程序上,规范有序;时限上,及时到位;进程上,积极稳妥。

3、抓重点,确定内容,保证党务公开工作全面真实

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凡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要求公开的内容,全部予以公开。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只要不违背保密法规定,就要最大程度地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在内容上我们重点突出六个方面:一是全局和中心工作。主要包括党代会、党委会、党委常委会、纪委会做出的涉及全局性的,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和重要政策、重要工作部署。二是思想建设。主要包括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党建工作计划、理论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情况等。三是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干部考察、任前公示、后备干部推荐,以及发展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评选优秀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的条件、程序、结果等。四是作风建设。主要包括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领导干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情况、纪委和司法机关查处严重违法违纪党员的情况等。五是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党内各项制度规定特别是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

理等。六是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公开有必要公开的党内其他事项。这六个方面基本涵盖和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要求公开的内容。

4、抓难点,勇于探索,实现党务公开的新突破

在推行党务公开的过程中,由于受主观认识、客观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着个别单位不愿公开、有些内容不能公开、一些问题不宜公开的现象,在积极稳妥的前提下,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胆探索和突破:一是重大事项的议事决策过程的公开。区委常委会直接邀请区内新闻媒体旁听会议全过程,会后通过《海淀报》、《海淀信息》、海淀有线台等向全区党内外公开议事过程和结果,现已公开20次常委会内容。二是充分发挥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的作用。从区委九届三次全会开始,建立了邀请部分党代表列席区委全会制度,使党代表了解、参与区委的重要事项。2005年7月,区委成立党代表联络室,为加强区委和党代表的联系畅通了渠道,创造了条件。三是探索重要干部的任免方式。在区委九届三次全会上,首次对三名正处级实职干部用票决制产生。四是公开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党务公开以来,全区有158名处级干部报告了个人重大事项,17人就出国、购建房、用车、子女出国学习、亲属婚丧等情况向组织作了说明。结合清理违规小汽车工作,全区326个单位对2666台小汽车进行了公示,对领导干部使用的15台超标车进行了纠正。甘家口街道将领导干部用车、住房、子女从业、借用公款、遵守中纪委五项规定的情况向党员群众公开,并设置了意见反馈箱,在全区反响很大。

5、抓方式,因地制宜,建立富有区域特色的电子党务

电子传媒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视听方便、形象直观的特点。海淀区作为高科技文化区,在网上办公、电子政务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现在各单位基本上实现不同层次的网上办公,为党务公开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高科技载体。为此,区委九届三次全会要求,大力推行“阳光党务”、“电子党务”。区委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海淀党建网,开辟了党务公开专栏;在区行政网上建立了“党务公开”网页;区纪委建立了海淀区党风廉政建设网;电子滚动屏、触摸屏、电子信箱、短信平台、监察平台、电视电话视频、海淀有线台、《海淀报》也都是现代化传媒的有效载体。各基层单位也都结合实际,发挥电子党务的优势,如区教委具有“六网、一台、一刊、一报”,即:海淀教育行政办公网(内网),海淀教育党建网、海淀教育网、区教委督导网、区教委德育网、区教委人才网(外网),区教育新闻传播台、《政治思想通信》杂志、《海淀区教改月报》。其中,海淀教育网点击已达1亿多人次,各校建立了电化教育播放站,全区建有70多个校园网站。学院路街道和甘家口街道分别建立了社区党建网。电子党务的普及使党务公开工作收到了社会影响大、受众面宽、方便快捷、认可度高的效果。同时,根据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党员、群众的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了传统公开形式的作用,如会议、公示、公告、公开栏、通知等。

二、初步成效和体会

1、增强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加大了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

党务公开将党内重要事项公开,运用阳光作业的鲜活方式,引导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积极参与,让党员群众在明白中监督,使各级领导在公开中自律,加大了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甘家口街道将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民主测评票数公布后,位次靠后的领导干部思想有震动、工作有促动、作风有推动。党务公开栏成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的无声课堂。自公开以来,该街道没有一起群众举报党员干部的来电、来信、来访,而是收到了表扬信和感谢锦旗。区妇幼保健医院在党务公开中对5名不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整,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2、增强了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党员的权利,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党务公开要求将党内重要事项向党员和社会公开,维护了广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了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如区委组织部对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环节实行公示,使干部工作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区委统战部定期将区委的重大决策、重要制度、重要情况向民主党派通报,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了党外监督和民主监督。东升乡塔院村党支部将本村干部职责、财务开销通报后,得到了党员、群众的充分理解和支持。该乡一名干部表示,推行党务公开,“用组织的声音告诉群众干部干了什么、进展如何、结果如何,拓宽了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消除了群众的误解”,能够“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海淀乡树村开展党务公开促进了政务公开和经济工作的发展。近年来,全村无一例上访。

3、拓宽了党建空间,增加了监督渠道,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通过党务公开,增强了领导干部形象的透明度,增进了上下级的信任度,促进了党内民主和团结统一。在党务公开进社区和基层党建创新活动中,学院路街道六道口社区提出“一个支部一面旗、一个党员一盏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甘家口街道在党务公开中提出“党得民心、民得实惠”的要求,该街道733社区党员的名字在楼门口公示,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光荣感和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居住在该社区的一名刚入党的大学生,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名字补写上去,表现了较强的党员意识。

4、有利于构建和谐海淀

推行党务公开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我区建设社区、村镇、园区、校园、企业、机关、家庭、区域、军地、生态等十大和谐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体会到,开展党务公开要注意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对这项工作重要性和长远意义的认识;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急于求成;要注意把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结合起来,互相促进;要注意建立推行党务公开的长效机制,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阵风”;要注意把握公开和保守党内机密的关系、公开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关系。

我区党务公开工作刚刚起步,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下一步,我们要在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认识上下功夫,在落实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上下功夫,在党务公开的深化和理论升华上下功夫,在监督检查上下功夫,在拓宽党务公开领域特别是向非公党组织的延伸上下功夫。我们坚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虚心向兄弟区县学习,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一定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阅读: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第6篇

一、自读

自读即学生自己阅读,是学生在进行预习或自学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反复自读的过程中,会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感受课文的中心思想,从而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要点有一个初步的掌握。批文人情的阅读过程中,在学生俯而读、仰而思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开发学的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二、审题

课文的题目是课文的旗帜和眼睛,能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的主题,从题目人手,可以让学生养成有目的的阅读和主动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如果把一篇课文比作一处名胜古迹的话,那么,题目就是这处名胜古迹的大门。作为导游的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非游不可的兴趣呢?当然是要敞开大门并尽量展示入口处的情与美。同时,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审明题目的语言结构,进而辨明文章的体裁:虽然新编语文教材淡化了文体教学,但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朗读方法,教师应当适当点拨。例如对抒情色彩较浓的散文或诗歌,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中读出神韵、读出美感,从而培养学生鉴赏美、理解美、表现美的能力。这是审题对于阅读教学的双重功用之一。

同时,理解题目的含义和作者命题的意图,并点出“题眼”,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例如教《我的叔叔于勒》,让学生阅读课文时想一想,小说的主人公是不是于勒?标题和文章的内容是否相吻合?阅读完毕,大家讨论,教师再点拨:“于勒非主人公,只是故事发展的线索联系人”,全文的重点和中心也就清楚了。

三、发问

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必须提出一定的要求,让学生有问而读,否则,只为读而读,不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快速把握。如教《观书有感》这首诗时,可要求学生解决以下问题:该诗写了什么内容?池塘与题目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讨论,教师加以指导,明白了这两个问题,全诗基本就可读懂。

四、质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有思考、有探索。教师应设计若干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交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挖掘新意,提出见解,大胆质疑,从而训练其创新思维。正如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这就要求在认真指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随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要敢于怀疑别人的观点。这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标志。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讨论,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他们自读,让他们自己去提出问题。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若有其他同学提出质疑,教师不要进行干扰,而应让提出质疑的学生阐述完观点后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五、评价

评价是学习之后的总结与分析,也是思考与质疑的表现。当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应进行相应的评价,也可以由学生相互评价。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评价的内容应具体并且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保证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加以改进。在学生相互评价时,对于学生评价的对的、好的地方要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评价中没有出现的问题要给予补充。评价的基本原则是,要委婉的指出学生的不足,多肯定鼓励学生做的好的方面,以此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

中国市场是美国出口战略重要环节 第7篇

第21届美中商贸联委会于2010年12月4日在华盛顿举行。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指出, 中国市场是美国国家出口战略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 9年前的这个月,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至今一直在落实开放市场、维护公平贸易等关键承诺, 当然也还存在问题。美国同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为全球经济复苏正在履行自己的责任, 这包括增加个人与商业储蓄、增加出口等。现在, 中国需要扩大市场准入, 增加进口, 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承担更大的责任。中国虽然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国, 但中产阶级正在迅速兴起, 消费潜力巨大, 有望超过加拿大与墨西哥, 成为美国第一大出口市场。

预习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第8篇

一、预习的收效

1. 强化了学习动机,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会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认真读书, 积极思维;在听课的时候, 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 老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 也会有一股强烈的好胜心促使他们认真听课。整个学习过程, 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因此, 学生只要有了动机, 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 而是一种追求。

2. 自我的探索, 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

学生通过预习, 初步进行了探索, 什么地方已学懂, 什么地方还不会, 心中已有数。在教师授课时, 能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 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 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 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 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来说, 会让学生的求知欲更强, 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

3. 及早掌握了学习信息, 教学有的放矢

学生在进行预习时, 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 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 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观主义的倾向。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学, 效果也就会更好了。

4. 人人获得了练习机会, 学习素质提高

教师不安排学生预习, 直接进行讲读分析, 课堂上往往只有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的机会, 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一些中下生还未思考成熟, 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 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了大家;还有一些懒惰的学生根本没有动脑。吃现成包子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做包子, 不经过自学实践, 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低又何来提高学习素质呢?进行了预习, 学生能根据单元学习目标, 自学提纲, 自己动脑动手练习。这样, 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 学习的素质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5. 培养了阅读书籍兴趣, 课外知识丰富

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 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 这些疑问, 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 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 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 如果教师因势利导, 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 学生就会产生阅读兴趣, 将精力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预习的设计

1. 抓住共同特点, 安排预习内容;注意学生差异, 分层设计

(1) 一个班的学生, 就学习基础和学习的素质来说是有一定差异的, 也有共同的弱点。反映在阅读上, 主要表现为理解支离破碎, 抓不住重点, 深入不下去等。针对学生的这个弱点, 要有意识地安排预习, 让他们逐步理解体会一篇文章中词、句、段、篇与中心内容之间的联系。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同学们早已熟悉的文章, 教师针对教材特点, 从学生实际的出发, 可设计预习题:课文哪些地方表现出“纹丝不动”?这个词集中体现了邱少云的什么精神?学生按照这几个相互关联的预习提纲读课文, 就能围绕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忍受剧烈疼的行动, 探索作者的思路, 掌握文章的中心。火烧着了邱少云的棉衣, 他没有动弹;烈火把邱少云整个儿包住, 他仍然没有动一下;烈火整整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 邱少云没有挪动一寸地方, 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直到最后牺牲。这充分体现了志愿军战士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的顽强意志和为整个战斗的胜利而英勇献身的国际主义精神。同学们通过这样的预习, 就会体会到某些关键词语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2) 一个班的学生除了共同的弱点外, 还存在阅读能力的差异。程度好的学生能自觉运用学到的预习方法按照目标去预习;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读书结结巴巴, 生字还不会查, 文章的段落分不准, 主要内容概括不上来。根据这个现状, 教师要改变“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对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 目标不颠倒, 借助工具书, 学会本文的生字词;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 还要了解:文中写哪几件事?主要说了哪件事?这件事分几层写的?这样的思考题实际上是结合训练重点, 掌握文章的主次。这样的预习要求, 好的学生能“吃得饱”, 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办得到”。

2. 围绕训练重点, 循序渐进;抓住教材特点, 灵活安排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 体裁不尽相同, 训练重点各有侧重, 所以应从教材的特点出发, 灵活安排。 (1)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分别安排了32个重点训练项目, 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要紧紧围绕这些重点训练项目组织教学, 预习当然也不例外。但这种预习并不等于教师把重点训练项目直接交给学生去理解, 而是要促使学生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去读书, 去思考, 去寻找问题, 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如《难忘的一课》重点训练要求“真情实感, 恰如其分”。根据重点训练, 设计了下列的预习:作者在教室看到了什么情景?产生什么感情?下课了, 作者听老师讲了什么;作者在小礼堂里看到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在布置预习时, 要善于围绕训练重点, 进行安排, 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2) 设计预习时要注意体现不同体裁的特点, 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体裁的规律。《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篇童话。童话的主要特点是运用丰富的想象或幻想来反映现实生活, 文中不少地方写了小女孩由于幻想而产生的情景 (幻景) , 这些想象, 激起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尽管不少学生看过《安徒生童话》, 然而学习该文时, 兴趣浓厚, 积极性高, 并且在学习中掌握了童话的特点。

三、预习的安排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安排预习呢?一般分三个层次安排预习:

第一层:通读感知。了解课文大段内容, 能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 主要人或事是什么, 按什么顺序写, 学习生字词等。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第二层:再读理解。弄清文章结构层次, 作者写作思路, 找出关的句子、段落。第三层:细读深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 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抓住关键词语, 用圈画批注的方法深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在预习的各个层次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 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才能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学是学好历史的重要环节 第9篇

学生虽然开始动起来了,但在后来的作业批阅中,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应付教师,作业答案简单潦草,甚至还出现过大面积抄袭现象。怎样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能够自主预学、发现问题呢?接下来,我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每次看书后将不理解的问题记录在预学本上。我惊喜地发现了几个学生在预学时思考得比较深入,能够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并且在课堂上也能就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下面是我认为在预学工作中还可以再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方法必须切实

1. 预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看教材每章节的引言、每课的大标题和小标题,抓住重点

引言既介绍了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历史脉胳和基本观点,又点出了本单元的重大事件和人物,语言概括、精炼。学习前精读引言,不仅能抓住本单元重点,而且能站在宏观角度去理解课文,学会繁中求简。每课的大小标题其实就是本课最重要的知识点。如第1课《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大标题突出了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小标题有三个,即虎门销烟、《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借口;《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则是鸦片战争的影响。所有这些标题涉及到的都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2. 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文献资料、图片资料,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

历史教材在正文部分之外,还有知识链接、文献选读和各种类型的图表,如人物图、事件图、表格图、地图等。这些资料中间就包含了许多原始材料的引入,无疑为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如同样是在第1课《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中,在知识链接部分就提供了一个原始材料:《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在华“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个材料非常有助于学生理解所谓的“协定关税”,从而把教材的正文部分和文献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如从第19课图表“截至1914年英、法、德三个主要资本输出国家的资本输出额和流向”中可以看出这三个国家对亚、非、澳等地的资本输出额最多。

二、考查必须认真

学生完成预学后,还应该有各种形式展示他们的预学成果。

家园联系: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 第10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强调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 协调一致, 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同时, 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有“组织和指导家长工作”的职责, 应该经常保持与家长的联系, 通过建立家委会、定期家访等路径来关心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的教育环境, 认真研究落实切合幼儿家庭环境特点的教育措施。在我国幼儿园管理与建设正逐渐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的今天, 家园联系的方式也应与时俱进, 重点应围绕家长、教师、幼儿园三个基本要素来展开工作。

一、家长:主动关注, 积极参与

家长应该是家园联系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影响幼儿成长最关键的一部分, 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幼儿从小就培养优秀的德行, 相反, 则会造成幼儿不正确的道德观和是非观。家长要关注幼儿的想法和行为, 对幼儿在家里的表现做出及时、积极的呼应。在幼儿表现好时给予赞赏和鼓励, 在幼儿犯错时给予及时指导和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还要放手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让幼儿尽早学习掌握自己吃饭、穿衣之类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还要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兴趣和在生活中主动学习的习惯。因为幼儿园老师不可能教会幼儿一切能力, 幼儿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学习各种能力, 如果家长们都强化了这个意识, 家园共同努力, 孩子的成长就会变得更快更顺利。

家长还要主动与幼儿园及教师联系, 关注教学内容和进度, 积极参与家园互动活动。这样做, 家长可以将幼儿在家时的一些表现反馈给教师, 与教师一起探讨幼儿教育问题, 在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时, 家长还能发挥各自特长, 也增加家长们之间的信息交流。

二、教师:及时沟通, 义不容辞

教师在家园联系中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主要责任人”的角色。当今幼儿园教师, 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新的教育教学方式, 尤其要善于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和家长的联系, 如通过飞信、QQ之类的交流平台, 及时沟通, 确保了家园之间的信息通畅, 拉近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间的联系。

教师要经常召开家长会, 这既是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重要途径, 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流讨论的平台, 教师应该在家长会上对近期工作和未来的教学安排做一个汇报, 让家长提出自己的意见, 共同促进教学的人性化和合理化。还可以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让家长以一日老师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有助于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 也能更好消除家长对幼儿园的某些误会。教师要配备家园联系簿, 认真负责地填写对幼儿的在院表现, 定期发给家长, 重视家长反馈意见并及时回复。教师应定期家访, 便于和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 对极个别的特殊儿童做到随时家访。教师还要协同家长委员会定期汇总并审核保育日志, 并严肃认真地处理好相关后续跟进工作。

三、幼儿园:发挥优势, 完善保障

幼儿园是家园联系的枢纽和保障, 应创造条件, 凝聚力量, 确保家园彼此间信息畅通。首先要加强幼儿园自身管理的规范性, 努力提升办园的品质, 确立自身的特色, 打造品牌幼儿园。幼儿园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的工作流程, 使各部门分工明确, 提高工作效率。

为确保家园间信息畅通, 可设立幼儿园开放日, 欢迎家长来园参观。这样可以给家长提供了解幼儿园工作的机会, 也为家长提供了一个参与管理, 提出宝贵意见的机会。分发给家长意见反馈表, 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各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指正。

还可以设定院长接待日, 园长定期在幼儿园门口与接送幼儿的家长进行互动交流, 了解家长对幼儿园的看法。还可以利用家长委员会的机会跟家长代表沟通交流, 及时采纳家长的合理意见, 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安排中, 让家长可以感受到幼儿园对他们的尊重。实践已经证明, 在学前教育体系中, 家长的作用占据着无比重要的地位。家园联系的工作往往会成为衡量一个幼儿园成功与否的标尺, 一个不重视家长的幼儿园不可能长久的发展下去。如今这个时代, 谁获得了家长们的拥护, 就等于插上成功的翅膀, 迈向光明的未来。

总之, 家园联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 家长、教师和幼儿园是家园联系的三个要素, 缺一不可。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乃至幼儿的终身教师, 也是家园联系的第一责任人, 教师是家园联系的具体落实者和主要责任人, 幼儿园以其计划性、针对性、专业性对幼儿的认知和能力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家园联系提供基本保障和坚强后盾。只有幼儿园与家长经常沟通, 讯息畅通, 相互协调, 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当然, 幼儿教育也不只是幼儿园和家庭的事, 也离不开全社会大环境的支持配合。

参考文献

[1]张燕, 邢利娅.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王艳梅.幼儿入园时家园合作的有效策略[J].河南教育, 2012 (3) .

[3]刘朝霞.关于家园合作育儿的良好途径探究[J].学前教育, 2012 (6) .

顿悟:汉语文本教学的重要环节 第11篇

“顿悟”原为禅宗术语,相对于“渐悟”,它强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领悟佛法要领,人们耳熟能详的“面壁静坐”“明心见性”“当头棒喝”“醍醐灌顶”等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渐悟”则是指学习者经过长期思考即行动,逐渐领悟到某种道理或习得某一种能力。“顿悟”有可能存在于“渐悟”的某一种环节中,可能是某种渐变之后的质变,但无论如何,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显而易见。顿悟更强调学习者的自主领悟和个体体验,强调对学习对象的整体感知,因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领悟更深刻、更接近本质,也更具持久效果。我以为,“渐悟”更多体现在与逻辑思维相关的活动“如自然科学、议论文本阅读”中,而“顿悟”则常常体现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尤其在汉语文本阅读中,顿悟更显示出独特的意义。

顿悟之所以有其独特优势,是由汉语文本自身特点决定的。在拙作《触摸语言》一文中,我曾经谈到汉语言有一个特点,即它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1]。这一特点反映在汉语文学中,就是抒情达意的委婉含蓄及其特有的韵致。某一个语词的特定含义,只有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它才真正凸现出来。季羡林先生在《作诗与参禅》一文中,对汉语这一特点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季老指出: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是分析的,而东方(中国)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是综合的。[2]汉语言的这一特殊性,再加上汉字的表意特征,决定了在品味汉语文本时,不可能照搬阅读西方语种文本时的理性分析,应通过“顿悟”登堂入室,直达文本及写作者的内心世界,而“渐悟”及其他手段更多是一种辅助手段。

事实上,顿悟自古以来就贯穿于汉语文本阅读指导中,成为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之一。南宋文学家严羽的《沧浪诗话》“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只有“悟”才是“当行”、“本色”,不过悟的程度“有深浅,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而已。陆九渊则提出:“学者读书,先于易晓处沉涵熟复,切己致思,则他难晓者涣然冰释矣。”(《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自存本心,从大处着眼,“一是皆是,一明即皆明。”(《卷三十五》)[3]由此可见,“顿悟”不是由局部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而是直接把握整体的彻悟过程,是整体的形成和被体认的。无论是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的“内视反听”,还是明代学者王守仁倡导的“静处体悟”,都贯穿了这一传统的精髓。

近代西方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也纷纷注意到顿悟在学习中的独特作用。如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通过对猩猩行为习惯的研究发现,猩猩通过顿悟最终走出了思维的困境。苛勒指出,顿悟是通过学习者重新构建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他用一种新的方式看待整个情境。由于是真正了解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这样的学习特别不容易遗忘,而且很容易迁移到其它新的情境中去。一个人学到什么,直接取决于他是如何知觉问题情境的。如果他看不出呈现在他面前的问题,看不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那么他对事物的知觉还处在无组织的、未分化的状态,也就无所谓学习了。[4]

显而易见,顿悟在汉语文本领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作为以传承祖国文化为使命的中学语文教学,在引导受教育者理解并接受汉语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理应充分运用顿悟这一手段,引导学生通过顿悟走进文本世界。这是语文教师的课堂使命之一。

那么,汉语文本阅读中顿悟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首先是阅读者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每一个接触文本的人,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之前所受到的教育、阅历及书本阅读经验都会影响他对文本的正确解读,这即是迦达默尔所说的“前理解”。学生也不例外。迦达默尔指出,人们在阅读一个文本时,不是一无所有的阅读,而是带着一种前理解去理解一个陌生的文本,以自身的解读赋予文本以意义,前理解是理解意义的必要条件。他说:“谁想进行理解,谁就可能面临那种并不是由事情本身而来的前意见的干扰。”[5]这些阅读经验和教育经历部分来自学校和教师,部分来自家庭和社会,他们因接受者的角色身份差异、智力差异、接受信息差异、生活环境差异等因素而导致“前理解”的层次不同。这些“前理解”带来的“干扰”,将直接决定“顿悟”的质量,这种干扰有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正如鲁迅所指出的那样,面对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色情,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官闱秘事……”。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读杜甫的《登高》,有大量阅读经验的学生和缺乏阅读经验或阅读层次不高的学生的感悟就千差万别,甚至迥然相异。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尽可能给予学生正面的信息,最大限度减少负面信息带来的后果,真正参悟到文本的内在信息。

其次是阅读者探究的能力。

顿悟绝对是一个“个体性事件”,它重在个人领悟,需要以自我经验和理解为先导。然而,有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不等于就有了顿悟的实现。因为顿悟还是一个能动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接受者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汉语的模糊性和多义性,使阅读者不可能一蹴而就,他必须有一种拨云见日的功夫,既看到文本的表层意义,又能洞悉文本的深层意蕴。一个缺乏探究精神的人,即便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依然不能走进文本,对于一名各种习惯和能力尚未养成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和能力放在首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才能主动质疑思考,跨过“顿悟”之门,进而领悟文本的精神内核。

正因为顿悟是汉语文本阅读的重要环节,如何引导学生实现顿悟,从而真正领悟文本,就成为衡量一堂汉语文本教学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考察一名教师专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一方面,许多富有智慧的优秀教师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成功的范本。下面就以肖培东老师的《锦瑟》教学实录和赵学东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为例,谈谈课堂教学中实现顿悟的三个重要因素。

1.自由氛围的创设

在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古典诗歌里,《锦瑟》算是较为另类的一首,它内容艰涩,主旨隐晦,同时用语典雅,意境迷人。这样一首诗作无论对学生的领悟还是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是不小的挑战。进入欣赏环节后,肖老师并没有预先设定什么范围,而是让学生在初读时找出始终表达情感的词语,进而把握诗人情感。山东赵学东在讲授《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也关注学生第一次诵读课文时的感觉,由画面到情感,逐步领悟。这种自由氛围的创设,是实现顿悟的首要条件,它唤醒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以一种自由的心境进入文本,探究文本,阅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理解力就会最大程度释放出来,从而充分发挥其作用。

2.持之以恒的诵读

只要了解从古至今优秀教师的成功案例,就会发现,诵读——大量的、反复的、持久的诵读——永远是跨入文本领悟的阶梯。可以说,没有诵读的领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领悟,没有诵读也就没有顿悟。在肖老师这堂课上,诵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有教师读,有学生读,有齐读,有个别读,有男女生分组读,有全诗诵读,有某一句诵读,甚至有重点词语的反复品读。诵读,成为激发阅读者思考、感悟的重要手段。感悟诗歌如此,理解散文也是如此。赵学东老师在讲授《记承天寺夜游》时,也充分运用了这一手段。如:

师:现在,请调动你们的生活体验进行感受。十月十二日的深夜,月在中空,面对“如积水”一般的月光和如“藻、荇”一般交错纵横的竹柏影,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师配乐朗读。)

生:我感受到了作者欣赏月光时入了神,好像完全忘我了,当他醒悟到水中的藻、荇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后,内心充满了恍然大悟的喜悦。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恍然大悟”的喜悦的?

生“盖竹柏影也。”

师:你试着读一读这句话,要读出这种喜悦的感觉。(生试着朗读。)

师:“盖”字后面的停顿再稍长一些,喜悦的意味要再浓一些。(生再读)

师:这样一读,喜悦的味道就出来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借助“前理解”和反复诵读,在诵读和交流中咀嚼,让身心浸染其中,进而品出文中滋味。

传统文本教学更加注重诵读。俗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少年鲁迅在三味书屋求学时,寿镜吾老先生每天安排他和其他弟子诵读经典,很少讲解,学生在持久的诵读中自主领悟,而先生自己也言传身教,坚持诵读,树立榜样,给鲁迅留下深刻印象。

3.教师的适度引导

在实现顿悟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同样不可或缺。因为学生的阅历和经验毕竟有限,尤其是今天的学生距离许多经典时间久远,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应作适当点拨,以使学生少走弯路。教师的点拨一般出现在两种情形:一是学生的领悟有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二是学生的领悟无法进行到更深的层面。肖培东老师在讲授《锦瑟》时,这样引导学生:

师:这首诗如果只是伤感,那就只是眼泪。一首诗如果只是眼泪,又如何家喻户晓的呢?我想这首诗除了悲伤以外一定还有其他的东西。我们一起来读中间的两句。(学生齐读)

师:大家想想,除了悲伤以外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P:我觉得在“庄生晓梦迷蝴蝶”里的“迷”字,指的是庄子梦到了蝴蝶达到了一个物我困难的境界,就是迷失了自我的这种梦。

师:你抓住了这个“迷”字。大家发现没有,这首诗其实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迷”的意境,找到没有?哪些是“迷”的?

生Q:烟、梦、沧海。

师:烟,飘渺的;梦,迷离的;沧海,遥远的;还有遥远的月。因此我们说这首诗能够读出一种朦胧的感受。那么想一下,如何读出诗歌这种虚幻的美?

生R:我觉得应该轻读,因为有一种虚幻的感觉,有一种转瞬即逝的可望而不可及。

师:“迷”要读得轻一些,其他要读得稍重一些。要通过轻重长短的变换读出诗歌中的迷迷离离、朦朦胧胧。因此,一味的低沉并不能把这首诗读好,还要考虑到语速和语气。一起来试试看。(学生齐读)

师:非常好!

在这个环节里,教师针对学生已有的领悟成果(读出了“悲伤”),适时加以引导,结合诵读,进而让学生品味诗中“迷离”“朦胧”之境,最终走进李商隐独有的诗歌意境。然而,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仅仅作为一名配角存在,一旦学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教师应退居幕后,切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4.文本的整体把握

季羡林先生在分析汉语的语言特征时谈到,与汉语的模糊性相关联的,是东方(中国)文化的思维的整体性和综合性。[6]也就是说,要理解文本的某一点的意义,必须要联系整个文本,是基于文本整体的个人领悟。“牵一发而动全身”,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换个角度看,唯有“动全身”,才能够“牵一发”。只有建立在整体把握文本基础上的领悟,才能够实现真正的顿悟。这个道理早就被先人阐述得清清楚楚,韩愈在《师说》中批评那些只知传授“句读”的老师,称这种只玩雕虫小技者不是真正的老师。

遗憾的是,当今的汉语文本教学正在走一条与古代传统相反的路。不重视诵读,不重视“前理解”的价值,不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不重视文本的整体感悟,课堂教学变成了一点点琐碎的知识及技巧的积累和灌输,况且这种知识和技巧只关乎考试,无关乎能力。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是因为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教学理念,二是当前唯考试论的大环境。这样下去的后果便是,没有对文本的真正顿悟,学生理解文本永远如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文本分析上,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轻者不利于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重者无益于学生审美趣味和探究能力的养成,无益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要扭转这一局面,唯有从长计议,充分汲取古代先贤的教学智慧,重视顿悟在汉语文本教学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符合汉语文本的特征,才是汉语文本教学的正道。

参考文献:

[1]王耀平:《触摸语言》,2004年第1期《阅读与写作》。

[2]季羡林:《季羡林谈佛·作诗与参禅》武汉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3]转引自《中国教育的思想遗产:回望宋元明清》第88页,郭齐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4]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

[5]引自洪汉鼎:《迦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

[6]季羡林:《季羡林谈佛·作诗与参禅》武汉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导入, 历史课堂中的重要环节 第12篇

关键词:历史课堂,导入语,导入设计

常言道:“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 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环境与状态的行为方式, 这是学习知识的第一关。

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以新颖的方式导入新课, 便能很快地吸引学生注意力, 进入教学情境, 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上课前总是板着面孔, 每次都重复着那句单调的话“今天我们讲……”来引入新课, 学生则会觉得非常乏味, 这样就很难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必然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历史课堂上, 往往一个故事, 一幅画, 一首诗, 一支歌……都能把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体现得活灵活现。历史课堂中可以采用的导入的方式很多, 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复习提问导入法

这是各科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起到了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的重要作用。

二、故事传说导入法

历史是对过去人物活动及重大事件的记述, 具有极强的故事性。中学生大多爱听故事,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如讲商鞅变法时, 讲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 有个改革家在变法前, 担心人民不相信, 就在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 下令说:‘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城北门, 赏给十金。’人们感到很奇怪, 只是观望, 没有人去搬。后又下令把赏金增到五十。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了城北门, 果然获得五十金的重赏。说明政令一旦下达, 就坚决执行。这位改革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以此故事就引入新课———《商鞅变法》。

三、歌曲诗词导入法

歌曲、诗词等文艺作品语言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 适当引用, 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比如在教授《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时, 可以利用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因为我们共同经历了澳门的回归,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这一段歌词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很容易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 再进一步介绍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 闻一多先生面对山河破碎悲愤地写下了流传至今的《七子之歌》, 20世纪90年代, 中国运用“一国两制”成功的收回澳门, 人们为闻一多先生这首诗谱写了优美的旋律, 成为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那么, 什么是“一国两制”?为什么运用“一国两制”能够顺利收回港澳呢?通过这样的导入, 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又有利于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四、成语典故导入法

成语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的财富, 它概括性强, 寓意深刻, 适当引点睛的作用。在中国古代史中可引用的成语很多。如:春秋争霸时期的“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楚王问鼎”, 战国时期的“负荆请罪、围魏救赵、纸上谈兵、毛遂自荐”, 秦汉时期的“一字千金、指鹿为马、破釜沉舟、四面楚歌”, 三国时期的“如鱼得水、三顾茅庐、望梅止渴、乐不思蜀”等等。每一个朝代都有很多的成语, 都可以把它们与课本的相关内容结合, 作为“开场白”导入新课。这样既了解到了更多的成语知识, 又加深了对课本中历史事件的印象。

五、时事热点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就是将教学内容巧妙地与时事热点相结合, 把学生的注意力更快地转移到课堂上来。伦敦奥运会就是今年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讲到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时, 便可以此为导入, 介绍奥运会的起源。让学生在了解古代希腊社会情况的同时, 也感受到希腊公民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还可以利用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 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 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要甘于平庸, 要朝气蓬勃, 永远进取, 超越自我, 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六、乡土人情导入法

对学生来说, 最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 乡土史讲的就是发生在家乡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 把发生在家乡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大大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比如中央台有一档节目是《红色长征》, 而长征的起点站就是在赣南。在讲到长征路线时,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想一想:在和平年代, 我们为什么还要重走当年红军的路线呢?还有必要吗?针对于此让学生谈看法、谈感受、带着学生的迷惑重温当年长征。

除此之外, 还有名人名言导入法, 图表插图导入法, 联想对比导入法等。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 没有固定的模式, 有的可单独使用, 有的可糅合着用。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要充分考虑学生、教材、环境等众多因素, 只有精心设计, 才能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但须注意导入语要语言简练, 占用时间不能太多, 时间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为宜, 否则会喧宾夺主。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 所需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对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在前进, 社会在前进,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前进, 好好利用学校这个大型实验室, 去探索这个领域的无穷奥秘, 使每一堂历史课都充满着新鲜的元素, 让学生每天期待着历史课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李星驰主编.《穿越时空的智慧——中学历史创新[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9) 第1版.

[2]皮连生、刘杰主编.《现代教学设计[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

[3]王慕民.《历史教学基本技能训练[M]》杭州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企业集团风险管理下一篇:企业经营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