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产业集群分析

2024-07-23

新疆旅游产业集群分析(精选12篇)

新疆旅游产业集群分析 第1篇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特定产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 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1]借用产业集群概念结合旅游产品的特性, 可以将旅游产业集群界定为:旅游产业集群是在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 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基础, 围绕旅游六大要素, 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有交互关联性的旅游企业和部门, 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旅游经济集聚现象。旅游产业集群关注的是特定市场和活动的经济联系, 集群可以跨越地理和行政界线, 依赖于旅游价值链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 形成某种“一揽子旅游产品”。旅游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征: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特征, 关联性特征, 经济外部性特征, 动态特征等。

1. 新疆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区位商法是用来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产业集聚现象的主要方法之一。

式中Ei j指i地区产业j产值, Ei指i地区总产值, Ek j指国家k产业j的产值, Ek指国家k的总产值。LQ大于1, 意味着给定区域的产业相对专业化;大于1.12, 即表示高水平的专业化。在产业集群识别中, LQ大于1, 就可以认定产业集群形成[2]。

根据区位商公式, 我们把全国和新疆的相关资料列入下表, 并计算出新疆的旅游业相对于全国的区位商。

资料来源:《新疆统计年鉴》、《全国统计年鉴》。

数据公式:LQ=指新疆旅游业GDP, Ei指新疆总GDP, Ekj指全国旅游业GDP, Ek指全国总GDP。

由计算结果可知, 新疆相对于全国的旅游产业LQ值, 从2001—2006年分别为1.24, 1.30, 1.44, 1.30, 1.34, 1.29各区位商均大于1.12。这表明新疆旅游业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相对专业化且水平较高, 旅游业的空间集聚显著。根据从2001年到2006年的LQ值数据可知, 2002年和2004年的LQ值均为1.30;2006年LQ值相对于2005年降低0.05;这种区位商数值的不变或下降, 似乎显示新疆旅游业的空间聚集程度有所下降, 但实际上是因为伴随新疆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和完善, 各项产业也随之发展且产值不断增加。各项产业产值的增加从而导致总GDP基数变大, 使得旅游业区位商发生如上变化。

西北地区主要省份 (自治区) 国际旅游 (外汇) 收入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由表2可知, 从2001—2006年 (除去2003年非典特殊时期) , 新疆国际旅游收入稳步增长, 且位于整个西北地区第二位。从旅游产业集群角度分析, 其主要得力于新疆自然性因素和民俗文化的吸引力。新疆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 是吸引旅游者的原始动力。相比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 新疆属于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且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 使得其形成了绝对比较优势, 吸引了大量的企业集聚, 从而加强了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性。新疆旅游企业空间集聚性, 表现为核心旅游企业及相关支持性组织的密度不断增加。

2. 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相关分析

地理集聚性是所有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 是集群效应产生的前提。旅游企业及其相关支持组织的数量增加使得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性不断加强。

(万元)

资料来源:《新疆统计年鉴》。

由表3可以看出, 新疆五个主要旅游城市 (地区) 的旅游产值逐年稳固增长, 且首府乌鲁木齐均保持首位, 这是由于旅行社、酒店、旅游商店等都主要集聚在首府的交通主干道, 概括为“两带”“两块”。首府乌鲁木齐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心位置, 区内现有12个航空港, 有24条国内航线以及到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新西伯利亚、伊斯兰堡等国际航线。同时其又是第二亚欧大陆桥连接欧亚的纽带, 可以说, 新疆完整的公路网络以首府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 且首府旅游企业和支持性部门以及公共基础性部门之间, 形成了网络结构复杂的庞大旅游产业协作系统。乌鲁木齐作为重要枢纽对于全疆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结论及启示

综上分析, 新疆旅游产业初步显示以下特征。

1. 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不断加强, 会将有直接联系的技术、人力资源、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吸引过来, 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 降低成本。并且随着产业链的延伸, 将吸引更多相关产业甚至不同的产业, 提升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3]。

2. 随着新疆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 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 扩大影响, 国内外游客不断增多。促使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 促使新疆旅游企业及相关支持性组织合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协作。

3. 新疆旅游产业企业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互动关系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 有利于构成各旅游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 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创新活动, 推动产业升级, 得以使新疆旅游产业进入全国这一行业的前沿地带。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各级区域政府所公认的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载体[4]。但我们认为, 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 无论其自身功能的发挥, 还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都没有显示它应有的分量。

因此, 新疆旅游业在发展政策的制定上, 一方面, 应遵循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 鼓励公平竞争, 促进分工和企业的专门化;另一方面, 要求政府面对集群负面的外部作用, 应施以政策引导, 而不是亲自指挥以至于扭曲市场, 更不应由政府选择将某个或某几个企业做大做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新疆旅游集群的不断加强, 从而带动整个新疆经济的发展。

摘要:产业集群具有空间集聚、灵活、专业化生产、社会文化等特征,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所在。一个地区产业成长乃至经济的持续增长与该地区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息息相关。新疆已将旅游业作为其主导产业之一来发展。引用区位商概念探讨新疆旅游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现状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区位商,新疆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147-148.

[2]张陆等.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层次结构问题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1, (6) :21-24.

[3]夏正超, 谢春山.对旅游产业集群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分析报告 第2篇

二、结论及启示

综上分析,新疆旅游产业初步显示以下特征。

1。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不断加强,会将有直接联系的技术、人力资源、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吸引过来,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降低成本。并且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将吸引更多相关产业甚至不同的产业,提升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3]。

2。随着新疆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大影响,国内外游客不断增多。促使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促使新疆旅游企业及相关支持性组织合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协作。

3。新疆旅游产业企业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互动关系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有利于构成各旅游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推动产业升级,得以使新疆旅游产业进入全国这一行业的前沿地带。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各级区域政府所公认的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载体[4]。但我们认为,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无论其自身功能的发挥,还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都没有显示它应有的分量。

因此,新疆旅游业在发展政策的制定上,一方面,应遵循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鼓励公平竞争,促进分工和企业的专门化;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面对集群负面的外部作用,应施以政策引导,而不是亲自指挥以至于扭曲市场,更不应由政府选择将某个或某几个企业做大做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新疆旅游集群的不断加强,从而带动整个新疆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2]张陆等。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层次结构问题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6):21—24。

[3]夏正超,谢春山。对旅游产业集群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第3篇

关键词:文化;创业产业;集群发展

在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大力支持下很快发展了起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集群发展,产业的集聚发展依托于文化创意产业园,许多城市在北京,上海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之后也纷纷根据自己的城市特点的地方优势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于是各种各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始兴起,虽然各个园区的主题,建设和规模各不相同,但是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得以蓬勃发展。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概况

要谈及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起始,那便是创意产业这个概念的建立。英国是创意产业的起源地,它是世界上最早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并且出台政策进行鼓励的国家。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提到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两个方面的内容都被包括在文化创意产业内,范围较广的文化经济活动也在其中,能够将各种知识纳入文化产业中,并且将其与经济进行结合,发挥最佳的功能。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明确的分类和定义,但是不同的地区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特色对这一个产业进行了自己的分类。比如北京、上海等等许多的城市都已经完成了这一个产业的分类。

这些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增长,出现了一批发展力较强的创意产业,这些产业增长的速度快,创造新产品的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为我国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综述

国内的各个城市根据自己城市的特点建立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区并且不断发展,都呈现出了集聚发展的态势。

天津市将文化产业当作独立的产业在通过两年的建设,天津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渐趋成年进行了规划和建设。全市建设了20个左右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其中典型性的创意产业园区有6号院创意产业园,华轮创意产业园等,海内外数百家知名企业进入这些园区,产出了具有高质量,极具竞争力的创意产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蓬勃发展。

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在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达到了19个,投入资金超过119.7亿元,园区建设面积多达15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有中联创意广场,1919创意园等等,生产线包括了影视动漫,创意设计,娱乐文化等方面,基本实现了集聚效应。

除上述两个城市之外还有西安,长沙,苏州等等城市都进行了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首先,各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设方式较为单一,仅仅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一种模式,没有对其他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建设,这样形成的产品与园区外部其他品牌的产品的竞争力不够强,并且与周围地区人们的互动能力较小,文化创意产业要通过多种模式来发展。

其次,园区内部的集聚效益不够强,园区内文化创意产业类的企业不够多,相互联系较少,没有形成一条龙式的产业链,还需要与园外的企业进行合作,而且为了建设的资金支持,一些园区允许非创意类的产业进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的环境不够纯。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重视具有真正意义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完善各种集群制度,在税收、资金等方面应当对文化创意产业给予大力的支持,完善园区公共服务。并且文化创意产业要坚持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互相联系,互相支持,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产业的集群发展,打造具有高水平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创造更多的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给企业带来许多的发展优势,集聚发展能够吸引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发展,管理能力的提高,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得以加强,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各自的竞争意识,提高产品的创新力,提高产品质量,并且产业集聚发展能够让企业获取更多的行业信息,更好地进入市场。

总而言之,文化创意产业要想蓬勃发展,那么文化创意产业必须集群发展,在集群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资源共享,构筑完整的产业链,建立有效的管理,提高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群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作者单位:沈阳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郑自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5

[2]冯根尧.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与聚变效应[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

新疆旅游产业集群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农业优势产业集群,约束,战略升级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和经济快速发展, 农业也同工业一样生产愈来愈向专业化发展, 围绕特色农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农业优势产业集群, 已是我国区域农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手段。于此同时, 近年来我国一些重要农产品却接连失去国际市场, 甚至国内市场已被国际所控制。我国原是世界上大豆出口大国, 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 美国却以强劲势头进入我国市场, 导致我国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中国大豆产量从2000年世界的9.55%下降到2008年的6.73%, 进口量从1999年的431万吨一路急速上升, 到2009年已达到4255万吨, 10年平均增速为31.89%。[1]在食用植物油方面, 2000年以来, 进口从179万吨一直上升到2009年的816万吨, 10年平均进口增速为20.24%。[1]在棉纺业方面, 随着入世后国内纺织业出口的大幅增加, 棉花产需缺口不断放大, 2000年进口棉花仅4.7万吨, 此后进口持续急速上升, 2001年~2004年增速高达175.70%, 2006年进口甚至高达364万吨, 2007年~2009年略有下降, 10年平均进口增速为78.00%, [1]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农业是立国之本, 面对新挑战, 如何思考我国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战略升级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在农业优势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方面, 国外大多学者从工业角度研究集群现象, 研究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比较有影响当属迈克尔·波特 (Michael Porter, 1998) 、凯泽·波莫恩特 (Kaiser Associates, 2002) 。迈克尔·波特比较成功地对美国加州葡萄产业化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凯泽·波莫恩特 (Kaiser Associates, 2002) 对南非花卉产业聚集进行了系统研究。国内研究方面, 大部分学者从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涵义、种类、形成机制与动力、积极效益等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2]也有学者注意到了我国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低层次竞争、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以及资源瓶颈约束等问题 (程新章, 2003;向会娟和曹明宏, 2004;陈俊, 2004;王龙锋, 2005等) 。国内研究褒多贬少, 尽管部分学者研究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但仅就集群发展初期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缺乏针对成熟集群面临约束及战略升级的研究。[3]签于此, 本文通过我国各地现状的分析, 以新疆棉花产业集群为例, 指出我国成熟期集群所面临的约束, 深刻揭示进行战略升级的意义, 提出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战略升级的途径。

二、我国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各地实施资源优势转化战略的有效途径。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 我国农业优势产业集群不仅有效地引导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拓宽农产品的加工领域、延长产业链, 而且为当地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疆, 形成了有名的新疆棉花产业集群和番茄产业集群, 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接近全国的30%, 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棉基地。在山东, 寿光蔬菜集群成为全国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典范, 寿光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是著名的“蔬菜之乡”。在河南, 新郑市形成了包括280多家加工企业的大枣产业集群, 先后被授予“优质大枣基地”、“红枣之乡”等荣称。

新疆具有种植棉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 产区气候干燥、热量适宜,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资源稳定, 气象灾害相对较少, 病虫害轻, 宜棉区后备土地资源丰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在国家大力扶持下, 经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科技攻关和基地建设, 新疆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 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产量和调出量连续十几年来都是全国第一。而且,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和国内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十一五”期间, 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2100万亩以上, 棉花产量保持在250万~300万吨。2003年以来累计调出棉花1800多万吨, 超出同期全国棉花进口量200多万吨, 2006年~2008年年均调出棉花300万吨, 有力地支持了我国棉纺工业的高速发展, 也为保持国内棉花70%的自给率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棉花稳定的贡献率达51%。[4]

但是, 经过三个五年规划近十五年的快速发展, 新疆棉花产业集群已经进入集群的成熟阶段, 原来发展模式出现了一些突出的严重问题, 日益制约着该产业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生产环节上, 规模小产量低, “三丝”问题严重;在加工环节上, 产能过剩, 恶性竞争严重;在销售环节上, 外运困难, 亩均收益低。

1.在生产上规模小产量低, “三丝”问题严重

新疆农业是典型的大农业生产, 新疆棉农的种植规模在国内是比较大的。但是相对于国际发达国家而言, 除兵团棉花区外, 新疆大部分棉农的种植规模依然偏小 (表1) , 未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澳大利亚每个家庭经营规模是新疆的652倍, 美国是新疆的117倍, 也是棉花生产成本较高的原因之一。从上述表1看, 新疆棉花亩产在国内是比较高, 从1990年以来, 基本排前三名, 但是与国际比较, 产量却很低 (表2) 。新疆亩产棉花仅为114.6千克, 还达不到国际平均的131.8千克, 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的棉花亩均产量分别是新疆的1.3倍、2.4倍、2.5倍。[5]

数据来源:周 兴, 《新疆棉花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 山东大学, 2009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 《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由于粗放式种植和管理, 新疆棉花“三丝”问题十分严重。面对国家对“三丝”问题严厉监管, 棉企不得不花大成本处理该问题。在调研中发现, 某棉纺厂仅2006年上半年“三丝”车间共挑拣原棉5000余吨, 仅工人工资就支付140多万元, 相当于每吨棉花成本增加280多元。

2.在销售上外运困难, 棉农收益低

由于远离中心市场以及深加工环节不够, 新疆棉花每年要面对高难的疆外运输问题, 不但运输成本高, 而且运输能力也满足不了需要。目前, 新疆棉花年产能力在300万吨左右, 其中的70%要调出新疆, 即210万吨的棉花要外运出疆。每年9月至次年3月新棉上市时节, 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铁路运输紧张问题, 订单与交货之间相差一般在3月左右。更严重的是, 近年来新疆棉农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亩均利润却不断减少。2009年美国棉花每亩投入总生产成本为662.0元, 中国平均为1131.4元, 新疆高达为1218.6元, 新疆是美国的近2倍, 是全国的1.1倍。2009年新疆棉花成本利润率29.78%, 与新疆其它主要作物相比, 棉花的利润率最低 (表3) 。[6]

数据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 《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

从全国范围内看, 新疆棉花与国内其他省区的成本利润率不高, 优势不明显 (表4) , 这与新疆作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极不相称。在我国14个棉花产区中, 新疆棉花亩均利润率排在第7位, 仅仅比排在第8位的湖北高0.23个百分点;比中位数高0.06个百分点;却比排在第1位的天津低33.04个百分点, 还达不到其利润率的50%, [6]经济效益的下滑影响到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

数据来源:同表3。

3.整体加工产能过剩, 企业恶性竞争严重

新疆棉花产业初加工业设备落后、秩序混乱。虽然整个棉花加工产业规模庞大, 但小作坊式加工企业过多, 只有小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先进的机械设备, 可以有效应用新扎花工艺。据估计, 疆棉花加工能力高于其产棉总量的一倍还多。2009年新疆占全国总产量的38%, 而棉纺生产规模仅占全国的5.4%, 没有规模优势, 缺乏竞争力。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 也这使得行业秩序混乱及棉花加工企业间的恶性加剧, 导致最终棉花加工质量普遍下降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

企业恶性竞争主要体现在垂直分工产业链上, 上游的生产和初加工环节占据比重较多, 而下游的纺织和服装制造占的比重过轻, 恶性竞争严重, 其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变成经济效益和产业优势。新疆2007年纺纱408870吨, 而棉布产量只有15989万米, 根据棉布每百米耗棉纱约16.2公斤的技术指标计算, 新疆棉纱仅有6.34%在当地加工成棉布。

三、成熟期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约束

依据集群周期理论, [7]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已经处在集群发展的中后期, 即成长期和成熟期, 内在驱动力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原来的发展方式面临新的约束与挑战。 (1) 新疆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中所出现的上述问题, 正是其成熟期产业链条延伸和产业升级中必须突破的地方。

1.政策扶持力度仍显不足, 补贴少财税高

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本质特性决定论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均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但其支持的方式将随集群发展阶段不同二变化。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 国家对新疆棉花基地给予很大支持, 不仅在基地建设上大力投资, 还给予良种、保险保费、出疆棉花及棉纱等制品运费等财政补贴。在“十一五”期间, 正是新疆棉花产业集群发展的成熟阶段。此时, 国家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力度, 粮棉比价发生变化, 棉花扶持政策显得力度不够。2009年新疆棉花亩均补贴性收入仅为6.78元, 全国为15元, 河南、江苏省等地为33元, 新疆仅为全国的45%, 其他地区的20%;纺织企业税负偏高, 2009年新疆棉纺织企业应交增值税税负3.3%, 高于全国纺织行业1.1个百分点;运费补贴相对偏低, 由于新疆棉花外运成本较高, 政府的400元统一补贴就与实际运费仍有差距。

2.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 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处于成熟期的新疆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必须突破产业链条延伸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难题, 正是要加大科研投入的关键时期。但是, 同其他农业产业一样, 新疆棉花生产技术长期科技投入不足, 生产、加工技术改进不显著。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近年来新疆农业科技费用占农业GDP的比例仅有0.074%, 远低于全国0.2%的平均水平。这不仅造成了技术进步在新疆棉花生产中很难发挥作用, 也降低了新疆棉花科技成果的转换率。当前, 新疆棉花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仅为24.23%, 远低于全国的55%~60%。正是由于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 过去的十年来新疆棉花在品种研发上滞后, 主打品种不突出, 产业链短垂直分工程度低, 原棉优势未形成棉纺优势, 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 是价格上没有话语权的原因之一。

3.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 缺乏集群文化

龙头企业是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形成所必需的策动源, 但在新疆企业规模偏小而非龙头, 也不足以成为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动力。一方面普遍存在生产和加工环节粗放经营, 产业链条较短, 产品附加值低, 国际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 低层次过渡性竞争, 原棉优势未形成棉纺优势。这是新疆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战略升级的最大束缚。实践证明, 中介合作组织发展得好坏是衡量一个集群发展成熟与否的标志。长期以来, 除个别地区纺织协会, 新疆棉花产业集群中介经济合作组织一直比较缺乏, 尤其缺少棉民合作经济组织。新疆无论是鼓励冒险企业家精神还是重视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社团文化都是相当匾乏的, 企业间联系松散, 网络化程度低, 阻碍了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4.水资源供求矛盾加剧, 生态环境危机日益显著

作为干旱区的典型, 新疆资源型缺水严重。种植农业一直是耗水大户, 随着耕地的开垦面积越来越大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大的发展, 新疆水资源供求矛盾的加剧, 农田生态整体环境呈现严重趋势, 社会各界要求减少棉花等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呼声不断加强。这给棉花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束缚, 不仅使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较高, 棉花灌溉用水的成本也不断提高。而且长期大面积使用地膜、农药和化肥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棉花“三丝”问题严重, 也影响着新疆棉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战略升级的思路

在现阶段, 对于农业优势产业集群而言, 进入集群中后期发展阶段以后, 要结合出现的新问题, 快速进行战略升级, 突破约束, 提高集群国际竞争力。

1.实施政策性补贴,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一是与目前粮食同等补贴, 改变棉花补贴偏低的状况;二是根据新疆棉农实际生产成本建立最低棉花收购保护价格, 同粮食补贴一样, 以补贴的形式弥补棉花差价;三是比照东北粮食政策, 给予新疆棉花产业区域性的扶持政策, 即扩大财政对棉花产销的补贴力度, 将新疆棉花生产纳入农资综合补贴范围, 按棉花面积核定补贴额度, 按照外运棉花不同产地运距制定差别运费补贴标准;四是建立完善的棉花保险体系, 鼓励国内外较大的保险公司开设棉花种植保险专项业务。

2.明确发展定位,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在科学合理制定新疆棉花基地“十二五”发展规划, 准确新疆纺织业发展定位, 明确发展目标、布局、工作任务、重点项目的前提下, 加大基础设施、生产基地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抓紧开工一批“瓶颈”工程, 突破南疆水电瓶颈约束;加强棉花良种研发、高产栽培、节水技术等科研设施投入, 改善科研条件。

3.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扶持龙头企业

实现新疆棉花产业集群战略升级, 就是要延伸棉花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棉花深加工业, 改善产业结构, 尽可能地开发市场所需要的高档精梳纱、高支高密宽幅织物等附加值高的棉纱布产品。实施的思路:一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 为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一定帮助;二是为了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 应联合疆内企业建立起一套包括棉花科研、生产、流通、纺织等各个环节的供求信息、国内外市场价格及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功能完备、反映迅速的棉花信息网络系统。

4.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提高产品综合产值

在新疆棉花品质研发和栽培技术研究方面, 应立足于抗枯萎病的品种资源优势, 在抗病品种上有所突破;将丰产性、节水性与生长周期匹配, 解决南疆棉花生长期长问题, 尽量减低种植农业耗水量;加强长绒棉开发, 缩短与埃及棉的差距, 以适应高端产品的原料需要。在增加产品附加值以提升产品综合产值方面, 要改变主要出口初级产品的不利交易状况, 发展下游产业, 逐步发展棉纺业, 对棉花进行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 将原棉优势形成棉纺优势。在北疆, 尤其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区, 基础设施条件好, 运输方便, 市场信息相对充分, 应制定鼓励并吸纳内地大企业集团将其产业链一端移入新疆发展, 构建跨区域上下游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的产业链。

5.发展中介经济合作组织, 培育集群文化

在发展中介经济组织, 要注意解决新疆地区地域广大问题, 在各个棉产区, 建立乡、县、市、区各个层次的行业协会, 尤其是加强棉农合作组织建设, 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新疆要特别重视优秀企业家精神和优良企业文化的引进和学习, 加强棉花加工企业之间分工协作, 培育集群文化, 增强集群整体力量, 为集群全面战略升级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2) (3)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4) 尹成杰.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3) .

(5) 黄海平, 龚新蜀等.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04) .

(6) 新疆棉花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设[N].期货日报, 2011-02-01.

(7) 周兴.新疆棉花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09.

(8) (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

产业集群生成分析的论文 第5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成机理;外在条件与内在逻辑

自20世纪80年代起,产业集群就陆续出现在世界各地,以其独特的组织形态赢得了原子式竞争中单个企业很难获取的诸多竞争优势,如市场议价优势、区域营销优势、融资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信息获得优势以及研发创新优势等。加之产业集群便于进行行政区划管理的区域性特征,各国各地政府无不对产业集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产业集群一时甚至成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代名词。不少地方政府为了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纷纷设立工业园区,进出口加工基地等,尝试提供各种政策倾斜以培育产业集群。在这个过程中不少政府行为卓有成效,但是也有不少政府最终徒劳无功,行为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在这种情况下,对产业集群的生成机理的理论研究显然成了十分重要的课题,期望能够通过对集群生成机理的探索得出有益的政策启示,科学引导集群的生成与发展。

考察已有文献,国内外很多学者纷纷从外部经济、交易成本、创新空间、网络组织、弹性专精、古典区位理论、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集群现象,但这些分析大多揭示了集群存在的合理性,说明了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发展动力,属于事后分析和静态分析,不能动态地说明一定区域内企业从零到有的集聚过程。有的文献试图从集群形成的初始状态探讨起,阐述了集群生成的外部条件,但却未曾深入研究基于外在条件的形成机理,将集群形成的前提条件认作形成机制;有的文献则用集群的发展机制代替形成机制。这种分析缺少对集群形成的全过程和动态性透析,且视角单一,往往把特殊当作一般,理论包容性不大,对产业集群形成的解释缺乏普遍性。还有一些文献对集群的成长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但大都是基于外部特征的描述,这有别于形成机制的讨论。

目前,对于驱动集群形成的动力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有些产业集群是依靠政府规划和引导而形成的;另一种则认为是由市场方式自发地形成的。由于政府推动性的集群最终是基于企业的行为选择,产业集群是由某些“偶然事件”(如新技术、新市场的发现、制度变革、其它集群或者大公司的生产转移等)通过外在条件触发其内在逻辑而自发地生成。

一、产业集群生成的外在条件

(一)外部环境的胁迫

归根到底,产业集群这样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态是由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所催生的。组织的生存是基于其承载内容的,在特定的环境下组织要完成其特定的历史使命。在过去经济技术环境比较稳定的年代,市场需求乏变,企业通常进行的是大批量的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因此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能够发挥独特的优势。

大企业从内部整合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减少了与其他企业协调分工的交易成本,也便于控制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同时也避免了生产设施的重复建设,从而获得了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随着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非常迅速,信息的获得壁垒越来越低,组织的发展更多依赖于信息资源以及知识资本,顾客需求偏好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且多变,产品生命周期普遍缩短。在这种环境下,企业需要采取柔性制造方式来响应环境变化,但是限于当前技术水平,企业尚不能通过实现技术上的柔性来满足生产需要。因此,只能通过重构组织形态寻求组织上的柔性以实现柔性制造。

此外,物质资源的日益匮乏也改变着组织的竞争范式,当企业无法通过市场和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突破自身能力约束时,企业不得不选择建立在资源依赖基础上的合作行为,跨越自身边界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获得1+1>2的效果。于是产业集群这种弹性专精的生产组织形式就应运而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合作行为可以及时根据生产需要灵活地与上下游的不同合作伙伴进行生产组合,这种介于市场与层级之间的新型的制度安排比缺乏弹性的垂直一体化和远距离的企业战略联盟更有效率。

从外部看,集群是一个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团,实现了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从内部看,在集群内部通过弹性的分工体系来组织生产,从而形成范围经济。这种有效率的交易结构和制度安排也解决了因分工内生演进所造成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选择,它没有市场制度较高的交易费用,但又保持着市场的灵活性;没有垂直一体化组织的高昂成本,但又具备企业配置资源的优越性,兼具了垂直一体化的科层组织与市场交易的制度优势[1]。

(二)区位指向的资源禀赋

为什么产业集群能够在一些区域萌生并发展,而在另一些区域即使政府有意给予政策扶持也很难培育起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呢?原因就在于产业集群的自发萌生是区位指向的[2]。区域在集群形成之前,通常已具备一定的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不但包括物质性资源禀赋,还包括市场特征、初始的制度存量以及本地的社会资本等非物质性资源等。主要有:(1)要素禀赋。由于交通运输及其他相关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在选址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资源的供应是否便利。因此,资源的稀缺性会使企业向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集聚,要素禀赋成为区位最初吸引企业进入的显性要素。(2)本地需求。本地需求直接决定了当地对集群初创企业产出的吸纳能力,也缩短了企业和客户的市场距离,节省了大量的流通费用。本地需求也深深影响着企业认知与诠释客户需求的能力。企业对周边需求状况最为敏感,产品在本地成功,所获得的肯定和掌声最大;文化与地缘的一致使沟通的误差降到最小;直接面对客户可充分掌握客户的处境与偏好,了解他们的精细需求,应对本地需求所需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更低[3]。这些都是区域内初创企业取得初步成功的关键。(3)政府在当地的制度供给。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之前的初始制度存量是区域内交易制度演进的起点。当地政府如果能提供优良的公共产品、有利的制度保障,创建安全法制、公平有信的本地创业环境、就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那么区域内就会存在更多的获利机会,区域进入障碍较低,区域对初创企业将更有吸聚力。(4)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资源也是诱导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熊比特认为企业家在创造和引进新的生产方法、介绍新产品、新的工业组织形式、开辟新货源、新市场等方面作用巨大[4]。外部环境的胁迫会改变企业家的心智模式,从而影响企业家的决策行为,因此,企业家通常是响应环境变化的号召者,很多集群的形成始于企业家的某一成功决策,并且区域内初始创业者成功的“财富示范”效应也推动了创业行为在区域内的扩散,使区域内企业的数量得到迅速增加。(5)本地根植性的产业文化与社会文化。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通常存在很浓厚的产业文化氛围,很多地区在形成集群之前,那里的家家户户就曾出现过大面积的作坊式生产,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非常了解和热爱,大人小孩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对产品的技术、市场信息津津乐道,行业秘密已经不再是秘密,共同的文化传统、行为规则和价值观促使集群内部形成一种相互信赖关系,大大减少交易费用,使企业家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容易进行,企业之间的深度劳动分工得以执行。这些资源禀赋通常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它们都具有非竞争性特点和低流动性特点,难以通过要素市场公开获得,属于本地特有要素;二是这些低流动性要素因稀缺、难以模仿、不可替代而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吸引其他可移动的要素向该地聚集。因此,拥有这些资源禀赋的区域就有了区位“粘性”,进而获得区位要素优势落差,随着时间的累积,势必会首先形成企业的物理集聚现象。

(三)产业及产品本身的特性

区位禀赋的先天优势使空间在分布上并不是均质的,某些空间具有“粘性”,能够吸聚企业形成物理集中,但企业的集聚最终能否形成精细的分工协作网络,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还要取决于产业及产品本身的特性。

实践表明,日用消费品、配套产品、电子产品生产和商贸领域等产业容易形成集群。因为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资本的要求都不高,进入壁垒较低,容易形成中小企业集聚。此外,集群产品通常也要具备产品技术上的可分性,产品的实效性和与艺术性等特性[5]。只有当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被划分为明显的若干道程序时,才能够对其各道程序实行专业化分工,进而可以考虑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假如生产某一产品的各个工序在技术上联系过于紧密,那么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生产(而不是不同企业分工合作)将是最优选择,这一产业相对地不适合形成产业集群。产品的时装性和艺术性则要求企业采取柔性制造响应多变需求,在这种环境要求下,才存在形成集群的必要性。同时,产品也存在更多的差异化机会,避免集群发展过程中众多同类企业陷入恶性竞争。

二、产业集群生成的内在逻辑

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逻辑如图1所示,外在条件既促使当地企业家萌生创业的念头,也降低了区域进入障碍。区域内首先会出现生产某一产品的某一初创企业,企业可能会凭借区域条件获得低成本优势而取得不错的发展。在外部环境的胁迫与区位禀赋的诱发的共同作用下,由于地理接近更容易模仿成功企业,加上地缘、亲缘的因素,往往会出现个别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集中在狭小的范围内,几乎所有的企业提供基本相同的生产或服务,这一区域类似某种产品生产基地。但此时区内并没有分工和产业化联系,企业处于一种地理空间上集中、产业关联上离散的状态[6],这种物理集中状态可被视为集群的萌生期。

随着聚集企业数量的增加,集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外部经济性”,但是此时的外部经济不同于马歇尔所阐述的集群形成后所产生的内涵更为广泛的“外部经济”,此时的外部经济并不包括产业联系意义上的外部经济,只是集群萌生期的企业集聚效应。这些集聚效应主要包括:

1。基础设施外部经济。众多厂商的集聚,催生了维系集群的必要基础设施,企业能够共享交通、通讯、信息以及煤、水、电等基础设施,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同时也会引起政府的关注,促使当地政府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从而又吸引更多的相关活动到该区域。

2。原料外部经济。对集群外或本地的原料供应商来讲,产业集群实施同行业的大规模集体采购使企业形成集体力量,议价能力提高,可以获得成本更低的原料供应。

3。劳动力雇佣外部经济。行业规模扩大吸引大量各类人才来本地求职工作,从业人员的增多形成了劳动力供给充足的区域性市场,企业在长期雇佣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人的数量,减少工资成本和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另外,劳动力在区域内企业间自由流动,企业内部劳动力变换率也高,促进了信息、思想的传播和扩散。

4。知识溢出效应。集聚的初期,同行业企业的集聚使集群内充斥着大量的行业信息,使身处其中的企业可以更好地洞察市场需求、产业发展趋势、新市场开拓状况,也便于获取技术演变和革新的信息等。这大大降低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创业风险,创业成功率大大提高[7],也吸引更多的企业选择该区位。

5。营销的外部经济。生产同类产品的各企业便于共享销售渠道,节省了大量的客户搜寻成本。当有些企业开拓了国际市场时,其建立的渠道、积累的经验以及关于国外市场的信息,也有利于其他企业跟随进入国际市场。

这些外部经济的获得降低了企业的进入障碍,在集聚地区企业更容易得到所需要的资本、技术、投入和员工,有利于新企业的衍生,也吸引更多的外来企业纷纷迁入[8]。在这个过程中,同类企业同居一地,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更容易使其互相成为竞争对象。因此,在集群的萌生期,区内企业的竞争也会很激烈,它们会竞相争夺要素资源以及顾客,这时会有部分企业由于竞争失利而退出该区域。剩下的企业起初通常会不可避免地由于偶然调剂产品余缺而产生初步的合作。起初企业间的合作是偶然的、少数的、非惯例的现象,合作的益处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区域内企业的实践会修正企业主体的认知,企业由偶然的合作发现更多的潜在获利机会,企业会在审视内部资源及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主动响应这种获利机会。

集聚使区内企业拥有了低成本优势,市场范围因而逐渐扩大,大量的需求使得区域内企业对中间产品形成了规模需求。区域吸引了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进入,大企业通过纵向裂解、非核心业务或职能外包等行为,不断衍生出中间产品供应商,企业间的合作就更为广泛和深入了。但是,分工必然会带来协调分工的成本,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共享公共设施、减少信息失真和不确定性风险等,企业出于自利会选择集聚一处进行更密切的合作,以此降低分工带来的交易费用。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交易效率继续提高,交易行为的种类和频率大大增加,各个分工单位之间的依赖性加强,从而产生更强的节约交易费用的欲望,由此进一步促使企业向同一区位的聚集[9]。

集群要获得自我持续成长能力,集群企业的数量必须达到某种最低临界规模(CriticalMass)。只有达到某种规模,集群的总产量足以挤占生产同类产品的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以压倒性的优势占领市场时,集群企业才能获取超额利润,以维持集群内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同时,企业在群内也可以搜寻到足够多的合作伙伴,既满足了柔性生产需要,也能够形成多元代理人结构,有效地抑制机会主义,群内各个企业之间才能出现协同效应、获得较高的效能。过了临界规模以后,新企业进入集群的速度将加快,集群分工更加精细,集群成长为柔性生产体,整体上获得了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集群的自增强机制才开始起作用。

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也是产业集群这一新的制度安排逐渐在群内扩散,传染给其他人接受,从而形成产生新制度所必需的临界多数的过程。人们偶然地响应潜在获利机会的行为,使他们发现通过这些规则体系能更好地满足其欲望,规则就会被自发地执行并被模仿。有用的规则如果被足够多的人采用,形成了一定数量(临界点)以上的大众,该规则就会变成一种传统被长期保持下去,最终会通行于整个共同体。企业在博弈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习俗、惯例、伦理准则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约定了商业交换的原则,促进了群内信任和互惠规范的形成,且自我实施,运行成本低,往往弥补了政府制度供给的不足,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经济行为弱嵌入社会关系的过程。

在对待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上,格兰诺维特提出了弱嵌入性概念,弱嵌入性一方面承认经济嵌入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则认可经济过程的自主性。基于地缘、亲缘的关系使群内交易主体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很多企业主彼此之间就是朋友甚至亲戚关系,区域内企业主体已经超越了“经济人”的范畴,更多地扮演着“经济—社会人”的角色,他们的经济行为不仅仅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动机,也满足了赞同、地位、归属感、权力等非经济需要,而这些动机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关系网络。因此,非正式制度的传播和复制成为企业集聚行为的“黏合剂”,巩固了企业的集聚行为,为企业间可能产生的合作扫除了制度障碍,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为集群的分工演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促使区域逐渐形成沿着价值链的分工体系。此时,集群内企业沿着价值链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交易方式,基于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工的初步形成,标志着集群的生成①。

三、结论和启示

产业集群不同模式的分析研究 第6篇

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

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近几年来,产业集群成为我国经济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当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时候,另一种新的竞争方式即区域间产业集群的竞争也同时出现了。它是以国家与区域经济为基础,适应市场竞争、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要求的新形式,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产业集群不仅作为国家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形式,而且地方区域经济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的经济格局。

一、产业集群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一是根据其层次形态不同而分为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两种。前者是指企业在某地“扎堆”的初级动态过程,而产业集群则是已经形成集群系统的高级形态。

二是根据集群的内涵与性质,区分为企业集群和产业群。企业集群有地理接近的要求,而产业群可以是地理接近型的,也可以是地理分散型的,甚至跨越了国界。使用产业集群概念更为普遍。因为,在产业集群中,除了企业之外,还存在大量的组织和机构,如协会、商会、各类中心、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因此,采用企业集群的概念并不能表达集群所赋予的丰富内涵。

三是从产业组织结构角度,学者按照集群的产业内容性质,将产业集群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产业集群;二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是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

四是根据中国产业集群的生成机制可分为:市场创造的产业集群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产业集群模式、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模式。

市场创造模式,即区域经济范围内首先出现专业化的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最后使产业的生产过程也聚集在市场的附近。该模式形成产业集聚的典型地区是浙江省的宁波、温州等地;外商直接投资形成模式。该模式形成与资本流动有关,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方法是吸引外资,在特定领域中,吸引几家大型跨国企业进入,会引来更多外商,“串”起了一批企业,形成跨国公司的客户链,进而带动当地各类产业的发展。在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 地区,可以见到许多产业集群的典型范例;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模式,该模式是以一批具有竞争优势为核心的名牌大企业,他们规模较大、创新和竞争力较强、与外界联系较广,进而又带动了一大批进行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二者有机构成一个大中小企业共生互助、协调发展的产业群落。以青岛家电、电子产业集群形成为代表。

第一种、第二种分类和可以使人们加深对产业集群的概念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奠定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这种分类的意义是深远的。

第三种分类是把产业集群放到一个更大、更综合的全球视角的背景下去研究,而且每个类型都表现了一组假定的特征,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产业集群的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第四种分类则是建立在我国产业集群的实践基础上。因为世界上各国的产业群是千变万化的,由于它们的专业化部门、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文化环境、地理位置等诸方面与我国存在着差异,各个产业群内所包含的企业数不同,企业的规模结构不同,企业之间合作与竞争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即使与我国产业部门相同的产业群,其结构也会相异。因此国外的情况与我国的实际没有可比性。只有把我国不同的产业集群模式生成机制与运行方式加以对照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特征与发展趋势,从而达到对我国产业集群模式深层次的认识,利用有效的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来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经济竞争力。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着第四种分类而展开论述的,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二、产业集群不同模式的主体与竞争优势

(一)市场创造模式主体是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它的竞争优势表现为:

其一是“块状经济”所创造的价格优势。“块状经济”,也就是“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通俗地讲是“单个小企业的企业组织和大量小企业集中布局”模式,即生产在一家一户,规模在千家万户,形成微观小规模生产、宏观大规模经营的格局,取得专业化分工和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创造了产品的价格优势。

其二发达的企业主制度和特定的地域性,这是形成市场创造模式产业集群的重要条件。道格拉斯·诺斯在分析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时曾经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性因素是决定浙江经济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这种发达的企业主制度是依靠以家庭或联户为经济单元,它所释放出的活力,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活动调节方式的灵活转化。此外由于在这些民营企业集群间的联结纽带是包括血亲、姻亲关系或可扩大到同乡、同窗或师生关系,以家庭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而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带有特定的地域性。基于这种相互间的信任与承诺,成为维持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键因素。

(二)外商直接投资形成模式的主体是跨国公司。它的竞争优势表现为:

其一是全球的网络系统:国际化企业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投资,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化业务,它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把各种经济活动安排在最合适的地点,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禀赋,以实行全球一体化生产经营,这样就形成一个全球范围的垂直地域分工格局。

其二是区位优势特征。影响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资源(充足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供应,地方政府的投资刺激政策,宽松的劳动和环境保护法规),效率(劳动力成本、较低的要素供应和服务成本,物质基础设施成本及生产效率)和市场(东道国与国际大市场的接近)以增强竞争力。跨国公司为了集中资源用于优势业务部门的发展,而把很多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外包出去,这样既可减轻负担,又可提高自身的灵活性和适应多变的世界市场的反应能力。要保证跨国公司获取创造性的资产,区位优势特征就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选择投资地点的重要决定因素。

其三是跨国公司本地化战略优势。这是保证经营战略的转移的需要。跨国公司在复合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强调本地化战略,即在人才、管理、采购和销售等方面利用本地的资源,融入当地的经济网络。本地化战略有助于跨国公司了解和适应当地的市场,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以及被当地的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所接受。

(三)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模式的主体是区域内具有竞争优势为核心的中国名牌大企业。其竞争优势是

其一是名牌企业主导地位的优势。名牌产品因为其可识别性,涵盖了价格、人才、技术、质量、服务和规模效益等诸多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产生强大的扩张力和吸引力。表现在区域企业集群方面,拥有名牌的企业可以将许多提供原材料及零配件的供应商以及分销商牢牢吸引在自己周围, 或兼并收购对方或与之建立战略联盟, 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形成拥有强大资金和技术实力的企业集团。这样,可以保证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供应顺畅,分销渠道畅通,还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协同效应。

其二是当地政府大力扶持的优势。基于名牌企业能担当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角色,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具有聚集和扩散效应,所以当地政府在名牌的形成、发展中大力扶持。

通常,单纯通过市场自发的选择和培育,形成一个国际品牌,需要50-100年。由于青岛政府大力扶持,缩短了名牌产品自我积累发展的过程,使海尔、海信等一批名牌,用最短的时间走完了外国名牌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名牌之路。

然而仅有名牌产品、名牌企业是不够的,创造企业家良好的成长环境,则是政府扶持政策的主要内容。政府注重对企业家的宣传和培养,把培育名牌产品、企业和知名企业家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叱吒市场风云的公众人物。名牌企业中耀眼的明星,不仅仅是海尔、海信、青啤等产品和企业,更有张瑞敏、周厚健、金志国、汪海等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名字。

其三是根植性强。根植性,是企业扎根于本地的性质。这种深深嵌入地方的社会关系,不仅是经济的,还包括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各方面。

1. 当地的文化因素

名牌企业效应虽然是经济因素直接产物,但当地文化却是名牌企业效应生成的肥沃土壤。这种文化的显著特点就是中西合璧,即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创新和效率,又保留了注重伦理、注重信誉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以伦理和效率为中心的地域文化。

青岛地处齐鲁大地,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的文化提倡:“道义”、“诚信”, 倡导“以义求利”,落实到企业则强调企业的经济行为应合乎诚信法则。品牌的本质就是信用,表现在生产经营中即是产品质量、价格、服务、交货期以及借贷往来等,都讲究一个“信”字。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在全国家电产业争上规模和数量之时,所以才有张瑞敏率领海尔“砸掉不合格的冰箱”之举。

东部沿海地区的青岛对外交流与合作频繁,国内外各种观念、技术、商品、文化等在这里交汇、碰撞,从而形成较好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传统历史和基础条件。青岛企业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不仅奠定了青岛工业的基础,也提高了对国外技术消化吸收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新兴家电电子工业的迅速崛起,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名牌的出现,就是这种消化吸收能力的直接体现。

2. 当地的消费选择

名牌和名牌企业群落的形成与当地人们消费选择互为因果。由于名牌产品具有规格品种齐全、质量稳定可靠、综合性能好、售后服务方便及时等优点,消费者逐渐养成了“多中选良,良中选优”,“货比三家”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中海尔、海信、澳柯玛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为了满足集群内有经验、“挑剔”顾客们的要求,企业要以更高的标准去不断改进和创新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产业集群不同模式的发展状况

对以上三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它们都有其形成的条件和优势。然而根据它们运行的路径依赖来判断,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前景却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一)市场创造模式的趋势判断

首先是企业群之间的纵向分工发展不充分,缺乏创新实力。“块状经济”从总体而言,是以产业专有资产为特征。具体讲是供应商在"产业链"中从事专业化的生产,而装配商则对其进行不同的组合。企业间的分工是基于生产不同的零部件和各种投入品。在技术水平较低,工艺不是很复杂的产品的生产中,这种“灵活专业化”模式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实现灵活性、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能较快适应市场的变化。然而在这种模式中,缺乏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主导企业,大多数企业都是从事“产业专有资产”的“供应”和“组装”,因此,不能领导潮流,而只能跟随和模仿。所以产品的附加值低,容易造成同一产业区内部的恶性竞争。

其次是企业现代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企业的发展。市场创造模式的企业集群多数从夫妻店、家庭工厂或合伙企业起步,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组织转换和管理创新跟不上快速扩张的势头。而改变这种模式的重要条件, 是建立大企业主导型的灵活专业化模式。通过具有技术的开发能力的少数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合作,实现多样化与灵活化的生产,实现产业结构的较快提升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二)外商直接投资形成模式的趋势判断

国际投资理论研究表明,扩大对外开放,争取更多的国外直接投资、利用更多的国际资本,是各国、各地区均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没有对外开放,没有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就没有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在外商直接投资形成模式的这种产业集聚中,会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

1. 产业链复制。跨国公司的到来使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前来投资办厂,以维持原来的生产联系。其中包括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包装商、机器维修店以及下包厂商在此形成一个新的企业网络。“群居链”一经复制过来,外资企业与当地企业的经济链必然出现递减,尤其是跨国企业所需的零配件特别是关键性的配件现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因而他们可以不依赖当地的供应商网络。

2. “核心技术锁定”。跨国公司为了适应当地市场的需要,在当地也做研发,然而为了保护对先进技术的垄断, 他们往往竭力避免核心技术在当地过快外溢, 一般情况下核心技术都是在本国研发,然后直接移植到当地进行生产。他们的技术创新与改造仅与外资母公司发生纵向联系,而不与当地企业发生横向联系。大部分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基于产品链的加工制造的分工。因此跨国公司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不明显。

3. 容易形成“脚型工业”。由于外资经济的产业链复制和“核心技术锁定”, 这样的产业不太可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区域竞争力也很难提升。当其它地区的自然禀赋超过这个地区时,这些企业就会迁徙走, 使外资集聚成为“空壳”,造成当地经济大起大落。可能发生“新的引不来,老的留不住,开放型经济就有可能被掏空”。因而这样的企业集群具有“飞地”的性质。

因此,要实现外资投资经济从集聚到集群的转型,建立和健全战略性机制是必由之路。要努力寻求区内各经济主体交流和互动的“胶”,促进区域内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的整合以增强地区性粘结,构建区域学习型合作网络以提高集体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

(三)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模式的趋势判断

1. 创新学习与竞争力提升

波特强调“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最好由国内企业组成,特别是由本地企业组成上下游配套齐全的产业发展链条,这样所形成的国际竞争优势才是稳定的、可靠的。”在发展制造业中,青岛海尔等企业选择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的知名品牌,靠自己的名牌参与国际竞争。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保持技术创新水平与市场同步提升。它们除了对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高品位的外观造型、特色功能等研发,而且还了解上游分供方企业的技术情况以及下游营销渠道的推进情况。通过有效沟通,共同掌握并反馈信息,因此使得区域内技术创新产生外溢变为可能。与此同时“名牌”代表了聚集区内产业群的整体实力,聚集区内的企业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其名牌声誉不因单个企业的兴衰而受到重大影响,因而具有广泛的、持续的竞争力。

2. 区域网络的系统化发展

其一是大企业与小企业的网络连接。从产业区整体的角度看,单个大企业规模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企业外部规模经济融合,才能实现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形成了一种生产活动的增值网络。大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但灵活性不足,而小企业则与之相反;大企业通过降低本身的生产刚性,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企业战略、市场开拓和研发上,提高了企业持续的竞争力。小企业则在与大企业的长期关系中,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工作任务,并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谋求更精尖的技术专长。这种的持续发展的相互影响,最终让区域内企业形成了巨大生产活动的增值网络优势。

新疆旅游产业集群分析 第7篇

一、新疆城镇化道路的演变及特点

㈠新疆城镇化道路的演变城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口城镇化;二是地域城镇化;三是经济活动城镇化;四是生活方式城镇化。新疆的城镇化进程, 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1949年~1957年的起步阶段, 1958年~1965年的剧烈波动阶段, 1966年~1978的停滞和缓慢发展阶段,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

具体来说, 1949年~1957年新疆只有乌鲁木齐一个设市城市, 人口也只有10万人左右。全疆非农业人口94.07万人, 城镇化水平只有16.86%。1958年~1965年期间由于石油的开采, 增加设了克拉玛依市。全疆非农业人口155.14万人, 城镇化水平为26.23%。国民经济调整后, 大力压缩城镇人口, 城镇人口下降到133.74万人, 城镇化水平降为16.95%。1966年~1975年因“十年动乱”, 经济建设呈停滞、徘徊局面。城镇非农业人口增长与人口自然增长持平, 城镇化水平为19.04%。“拨乱反正”后经济发展, 城镇化进程相应加快。全区城镇人口增至283.38万人, 城镇化水平达到28.08%。这期间, 先后增设了石河子、奎屯、库尔勒、哈密4个城市, 使城市总数增加到8个。1979年改革开放后新疆城镇化进程加快。先设立了昌吉、塔城、阿勒泰、吐鲁番、阿克苏、和田、博乐、阿图什8个城市, 后又设立阜康市、五家渠市、阿拉尔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0.8%。到2006年底全区设有城市22个, 建制镇229个, 城镇化水平达到37.15%。

㈡新疆城镇化发展的特点新疆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状况, 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平原绿洲地带, 呈环形的点状分布, 这与新疆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有关。而且大小不等的500多块绿洲又被戈壁、荒漠所分割, 绿洲总面积约占全疆面积的5%。新疆城镇依洲而建, 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麓、昆仑山北麓、阿尔泰山南麓, 基本沿铁路及公路交通干线分布。其中, 相对集中地带是乌鲁木齐至霍尔果斯口岸的北疆铁路沿线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地区。这一地区有9个市、5个兵团农业师。新疆以天山为界, 又大体分为南疆、北疆和东疆三大块, 城镇分布密度西部大于东部, 北疆大于南疆。南疆由于降雨稀少、不利于种植业发展而城镇分布较少, 北疆由于水资源较丰富、绿洲多、经济发达而城镇分布较多。据2006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 南疆地区的城镇有97个, 占全疆的40.4%;北疆地区有121个城镇, 占全疆的50.4%;东疆分布了22个城镇, 占全疆的9.2%。

二、新疆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㈠新疆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现状新疆解放后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使农村城镇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形成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 概括下来有以下五种类型。

一是基础农业型。多以农业专业化较强的团场为主, 形成为农业专业化生产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 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生活文化服务的镇区。如148团西营镇、29团吾瓦镇、12团南口镇等。

二是乡镇企业型。主要是由于场办工业、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的带动而发展起来的小城镇, 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的郊区及外围地区。如102团的梧桐镇、石河子总场的北泉镇等。

三是商贸型。主要以商品交易、物资流通为主, 分布于公路、铁路沿线及边境口岸地区的城镇。如129团五五新镇、62团口岸城镇。

四是综合型。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无明显优势的城镇, 在新疆兵团有很大一批。

五是其他型。以交通枢纽、风景旅游等为主发展起来的城镇。如137团乌尔禾镇。

㈡新疆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一是以基础农业型为主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其经济规模小, 人才、科技和基础设施落后, 资源开发程度低, 从而造成经济发展的障碍, 导致城镇化发展缓慢且后劲不足。二是乡镇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偏低。乡镇企业虽然对城镇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其产业结构单一, 第一产业比重偏大, 工业发展落后、规模效益差, 人才资源相对缺乏, 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三是区域中心城镇的集聚辐射能力弱。新疆由于地广人稀, 城镇分布较为分散, 再加上各城镇及城镇与所辖乡村之间交通不便利, 导致资源及人力难以达到优化整合及合理配置, 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较弱。四是城镇发展模式趋同性强。新疆城镇发展绝大多数以农业类型为主, 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发展模式的趋同性, 缺乏创新。

三、东部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㈠东部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当前农村城镇化比较成功的范例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这些小城镇已成为区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 并成为当地城市化率提高的主要动力, 这些模式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外资推动与出口导向型。这种模式是以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建设为契机, 以经济区域化为目标, 积极扩展内外开放的双向型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大力发展外向经济, 因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投资环境的改善, 从而也就改善了基础设施;大幅度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 使二、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内外市场联动, 珠江三角洲地区既注重内部市场, 也积极开拓外部市场, 这种“内外联动”的市场效应使珠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向国内外市场拓展。

二是大城市带动型。这种模式是在利用大中城市辐射作用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去积极争取发展的空间。北京和上海郊区的农村城镇化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在该模式中小城镇的发展是建立在依托大中城市发展基础上的。其特点主要是中心城、卫星镇、一般建制镇, 甚至每个县、乡都进行了规划, 是郊区城市化的强大推动力;适应了大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 对郊区功能的定位有了进一步拓展。

三是政府推动下的农村龙头企业带动型。这种模式是以乡镇企业发展为动力, 通过农、企相辅的形式来转移本地区剩余劳动力从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苏南地区是采用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比较典型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地方政府把社会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整合起来, 迅速的发展了农村经济, 并使各产业之间保持了一种稳定的协调关系;龙头产业的带动, 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以工业兴镇, 促进小城镇发展。

四是市场促进下的企业参与开发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 以小城镇为依托, 以农村能人为骨干的形式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温州地区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地区。该模式的特点是:民营经济广泛存在, 使该类型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农村工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 并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主要依托;制度创新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㈡东部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及借鉴在我国东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大都充分利用了产业化推动的作用, 如温州的专业化生产、苏南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等, 都强调了产业集群在这些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 正是由于产业集群对人口、资源以及资本强有力的吸引力, 才促进了各级城镇的迅速发展, 最后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

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也有利于加快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步伐, 促进城镇发展。东部地区的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众多专业化、规模化程度很高的产业集群, 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西部地区尤其是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吸纳的力量主要来源于非农领域。要形成非农产业的组织形式, 不可避免的应选择集群化发展模式, 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力的结合本地资源优势的特色集群产业, 实现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的协调和统一, 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和周边地区的发展。

四、基于产业集群的新疆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构想

㈠模式的指导思想和构建原则新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应该通过产业集群增强竟争优势, 推动非农经济发展, 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聚集, 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目前新疆的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实力弱, 所以新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繁荣城乡经济, 使分散在广大农村的第一产业和相对集中于城镇的二三产业之间, 建立起内在的技术经济联系, 把城镇化作为产业化的载体, 把产业化作为城镇化的动力, 以地域空间的演进来繁荣城乡经济。

新疆城镇化模式的构建要本着城镇结构合理、层次规模有序、功能分工互补、城乡联系紧密的要求, 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基础设施是小城镇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的基础设施可直接促进着小城镇的发展, 应注重小城镇发展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 实现小城镇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㈡模式的构建设想一是充分利用邻近大中城市的优势, 承接大中城市的技术、产业、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辐射, 承担中心城市部分功能和作用。这类城镇应充分利用近城区位优势, 三类产业同步发展, 促进城镇建设上台阶、管理上水平, 从而取得发展上的优势。二是利用传统、新兴的商品集散地的优势,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 优化环境卫生和人居环境, 强化市场、技术优势和管理, 通过专业批发市场、区域性商贸中心的繁荣, 服务工业、农业和建设城镇。三是利用交通便捷、运输量大、信息快、流动人口多的特点, 积极发展二、三产业, 实行交通促流通, 以路兴镇, 但同时也要防止出现沿着骨干公路建城镇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往往既造成了交通安全的恶化, 又破坏了城镇景观。四是主要是为大中型工矿企业协作配套生产。这些小城镇既要找到接续性的产业形式, 又要做好原来的工矿服务,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五是利用旅游资源的开发搞好旅游服务, 实现“山上游、山下住”, 既保护自然资源, 又能够开拓发展第三产业的新路子, 形成农民自我建镇、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局面。六是利用省界、国界发展边际贸易, 强化交通服务基础设施, 聚集各方面的生产要素, 构筑边缘区的城镇化基点。

㈢基干产业集群的新疆农村城镇化模式的政策措施在实际工作中,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从以下角度制定相关政策, 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以使其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一要加强产业集群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宣传。新疆产业集群的发展, 首先要从思想认识方面加强宣传和教育, 在各级政府管理人员以及企业家中广泛宣传集群经济的优势, 让产业集群的理念被人们所接受, 然后才能在实际中加以发展。

二要加强城镇化发展的规划和管理。根据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各级地方政府在编制和修订城镇体系规划和重点小城镇建设规划过程中, 要把产业集群放在首要的位置, 将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城镇建设和城镇体系发展相结合, 形成产业化与城镇化相互带动的良好格局, 把重点城镇的建设和产业发展放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

三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吸引更多人口和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以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保障, 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中应加大政府预算内外资金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好的基础设施和健康的城镇环境, 能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的集中, 也就会推动城镇的发展, 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才能增强。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疆城镇化道路的演变及特点, 分析了新疆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借鉴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化的成功经验的同时, 提出了新疆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和模式。

新疆旅游产业集群分析 第8篇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集群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1]。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998年发表的《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产业集群理论,从竞争优势理论角度认为产业集群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3]。因此利用产业集群来促进煤炭产业的发展成为提升新疆煤炭产业竞争力,提高新疆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预测储藏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位居全国首位[4],2008年新疆原煤产量占全国2.4%,居第12位。煤炭工业一直是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且近年来已形成乌鲁木齐、哈密三道岭、艾维尔沟三大煤炭生产基地,煤炭产业集群已越来越成为新疆煤炭产业发展的重点。因此,针对新疆煤炭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煤炭产业集群化的发展趋势,怎样有效地衡量煤炭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其主要影响因素,怎样利用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是决定新疆煤炭产业形成方式和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此外,新疆正值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机遇期,在产业高速成长发展的经济背景下研究新疆煤炭产业集群是十分有意义的。

大多数国内外专家在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时,选取的研究方法多为单一的钻石模型(即GEM模型),并没有对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进行细化分析。而本文将GEM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通过建立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的GEM模型对其竞争力水平做出测定,并据此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最终得出相关结论。

2 模型简介

2.1 GEM模型

2.1.1 GEM模型简介

GEM模型是加拿大学者帕得莫和吉博森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市场”模型,其最大特点是对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六个因素分别进行了量化处理[5,6],从而可以用来测定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水平。在GEM模型中,产业集群竞争力取决于三要素六因素(如图1)。

其计算过程可分为因素评分或赋值,计算“因素对”分值,计算产业集群竞争力总得分三个步骤。首先,以世界标准为参照按十个等级(见图2),采用专家意见法对产业集群的六个因素进行评分[7];然后给因素对中的两个因素赋以相同的权重,并取两个因素的平均值作为因素对的分值,有

PS=(D2i-1+D2i)/2

PS(PAIR SCORE)即因素对分值,D2i-1、D2i表示因素对中成对的两个因素的得分;接着计算产业集群竞争力总得分,需要做两次转换,第一次转换是将三个因素对分值转换为产业集群线性分值,其计算方法是将因素对分值相乘,有

LCS=∏i=1.3(PS)=∏i=1.3(D2i-1+D2i)/2

LCS(LINEAR CLUSTER SCORE)即产业集群线性分值,第二次转换只是一个比例上的转换,目的是使得最后得分的满分是1000,因此,GEM模型产业集群竞争力总得分的量化表达式为

GEM=2.5[∏i=1.3(D2i-1+D2i)]2/3

根据上述量化表达式计算,如果一个产业集群六个因素得分都在5分左右(达到平均水平),那么它的GEM得分为250左右,说明此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达到国内平均水平;当六个因素的得分达到7分左右,它的GEM得分将在490左右,说明此产业集群在国内竞争力很强;如果所有因素的得分都接近10分,那么它的GEM得分接近1000,说明此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全球最强的。

2.1.2 GEM模型构建

本文应用GEM模型对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作出了初步评价,首先采用专家意见法对新疆煤炭产业三要素六因素进行评分,得出表1。

然后根据评分计算出新疆煤炭产业基础、企业、市场三要素的得分分别为6分、4分和5.5分。最终得出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的GEM分值为220分,低于250分,表示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略低于国内平均水平,说明新疆煤炭产业已形成集聚现象和集聚规模,但还没有充分发挥集聚效益,集群竞争力不具有明显优势。虽然新疆的煤炭资源约占全国的40%,而且拥有广大的市场,但是其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2.2 层次分析法

2.2.1 模型构建

层次分析法是(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为萨迪(T.L.S atty)于1970年代初期提出,其最大特点在于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系统化、层次化[8,9]。其基本思想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10]。最终把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从而为决策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因此,通过层次分析法可以对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劣性排序,从而为提高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战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原理,本文在选择指标构建模型时,考虑新疆煤炭资源、市场和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遵循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概括性和全面性相结合等原则,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和专家咨询的方法,建立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模型,如图3所示。

本文将提高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作为总目标A;根据GEM模型从产业集群的基础、企业和市场衡量产业集群竞争力,归纳出三个准则层目标B1:煤炭产业集群基础,B2:煤炭产业集群企业的生产能力,B3:煤炭产业集群的市场需求;最后根据新疆煤炭产业煤炭资源丰富的现实,煤炭企业发展的特点以及煤炭市场的需求状况选取了12个指标具体进行分析:分别为C1:煤炭资源储量,C2:煤炭开采能力,C3:产业集群基础设施,C4:区域政策,C5:规模以上企业数量,C6: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C7:规模以上企

业工业销售产值,C8: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C9: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C10:本地市场需求,C11:内地市场需求,C12:运输成本

2.2.2 权重确定

模型构建后,上下层次指标间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本文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权重:

(1)构造判断矩阵。采用专家意见法进行问卷调查方式,对上述递阶层次结构进行两两比较,并用1~9比例标度将定性的比较结果转化为定量的判断数据,形成判断矩阵。

(2)指标的相对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本文采用Matlab软件包直接生成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归一化的特征向量,生成的最大特征值记为λmax,最大特征值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记为向量w=(w1,w2,…,wn)T,即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利用Matlab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后,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的步骤如下:

(a)将最大特征值λmax 导入如下的公式并计算出一致性指标CI。

CΙ=λmax-nn-1

(b)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

CR=CΙRΙ

式中:RI为平均一致性指标,可以通过查表获得。当 CR<0.10,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和修正判断矩阵。

根据以上步骤,得出各层次的相对权重,如下:

注:A的CR=0.0559 CI=0.0324 RI=0.58

注:B1的CR=0.0036 CI=0.0033 RI=0.90

注:B2的CR=0.0595 CI=0.0666 RI=1.12

注:B3的CR=0.0251 CI=0.0145 RI=0.58

(3)指标的组合权重及一致性检验。上面得到的是一组要素对其上一层每一要素的相对权重。最终要得到各要素,特别是最低层中各指标对于总目标的排序权重,从而进行评价研究。本文采用几何平均综合排序向量方法对多个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得出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组合权重(见表7)。

对层次的综合排序也需作一致性检验。

CR=0.6491×0.0033+0.2790×0.0666+0.0719×0.01450.6491×0.90+0.2790×1.12+0.0719×0.58=0.0231

CR<0.1,从而判定判断矩阵具有整体一致性。

(4)对上述结果进行排序可得:

3 结果分析

针对表7的排序结果,本文进一步将12个具体指标分成了三类,以0.1和0.02为界,综合权重大于0.1的为产业集群的支撑因素,0.1到0.02之间的为产业集群的维持因素,小于0.02的则为产业集群的制约因素。

(1)从产业集群基础来看:

煤炭资源储量、煤炭开采能力是影响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支撑因素,其中煤炭资源储量的权重为0.4312,煤炭开采能力的权重为0.1523,表明新疆的煤炭产业在资源禀赋方面占有着很大的优势,合理的利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而近年来国内煤炭大企业进入新疆使煤炭采收率由20%提高到40%,极大地促进了煤炭产业的发展;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和区域政策是影响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维持因素,其权重分别为0.0597和0.0286,说明新疆煤炭产业的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和区域政策的支持与辅助。

(2)从产业集群企业的生产能力来看:

新疆煤炭企业的利润总额是主要支撑因素,其权重为0.1523,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07年新疆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的利润总额为50 269.5万元,而2008年新疆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的利润总额为935 456.5万元,增产率为246.67%,如此高速度的增长会加快产业集聚的进程,也保证了产业集群所需要的资金来源;工业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权重分别为0.0693和0.0296,属于维持因素的范畴;而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平均水平两项指标则成为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新疆目前形成规模的煤炭企业数量偏少,2009年的新疆煤炭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仅为119个,同时从业人员的平均水平偏低。

(3)从产业集群的市场情况来看:

内地市场需求是影响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维持因素,其权重为0.0521,新疆作为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拥有的优质煤炭可以极大地满足内地市场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西煤东运是新疆煤炭产业的发展趋势;但日趋饱和的本地市场需求和较高的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的发展,这两项指标的权重分别0.0123和0.0073,不利于集群竞争力的提高。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影响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产业集群基础因素占据着一定程度上的优势,其4个具体指标均为关键支持因素和维持因素,无论是丰富的煤炭资源还是日趋增长的煤炭开采能力,对于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煤炭产业集群都是有利的。而在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方面,有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劣势,其指标多属于维持和制约因素,新疆煤炭产业的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平均水平、本地市场需求和运输成本则制约着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因此,如何继续有效地发挥关键支持因素,深度挖掘维持因素,改善和提高制约因素,是新疆煤炭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基于此,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1)引进大企业,组建煤炭集团,形成以纵向一体化的大企业为主导的轮轴式产业集群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国家和自治区政府近年来对新疆煤炭优势资源的开发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引进了神华,徐矿等大型煤炭集团,大大提高了煤炭开采能力和煤炭经济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导向的轮轴式产业集群模式。因此,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煤炭产业集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就要持续地大力引进国内外和区内外的大企业(大集团),保证融资和技术来源,发挥大集团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带动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

(2)完善基础设施,重视内地市场,发展由地方政府启动的工业园区式产业集群

新疆的煤炭产业集群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整合全国该行业的优势力量,注入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迅速发展起来,形成规模化的优势突出的产业,新疆的煤炭产业一直以来均是走基于政府主导组织开发的外生型发展道路。在市场条件下,应将市场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因此,自治区政府要把握住西煤东运的契机,完善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实施相关产业政策,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煤炭产业的地方工业园区模式,形成规模优势,提高煤炭企业生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煤炭产业的长期优势,提高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

(3)培育地方煤炭企业,组建以中小企业居多的卫星网络式集群

针对新疆本土大型煤炭企业的缺乏和从业人员水平偏低的现状,只有对现有生产区的小矿进行技术改造、整合,提高生产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员工素质,形成一大批中型或接近中型规模的生产矿井,提高单井生产规模,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才能加强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其运输能力。此外,要打破行业界限,鼓励不同行业企业联合开发利用新疆煤炭资源,实行煤电联营、煤运联营、煤炭与其他相关产业联营,尤其是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坑口电站,培育和发展煤电、路、港一体化的跨行业企业集团。因此,应引导和支持众多中小型企业依赖新疆的煤炭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组建卫星网络式的产业集群,以提高新疆当地煤炭企业的生产与发展能力,真正带动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

新疆旅游产业集群分析 第9篇

关键词:物流,产业集群,集群效应

1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企业生产资料获取与产品经营范围日益扩大, 被称为“第三方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越来越被社会、企业所重视。物流现在已经不单单只停留在企业内部, 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公司的兴起, 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起点。当工业园区、高新科技园的集群效应日益显现的时候, 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业也出现了集中布局物流相关设施的物流集聚区, 这是多个物流服务体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 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的功能。

产业集群这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已经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浙江等省市已经集结众多的产业群, 并且这些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量。本文从产业集群的效应入手, 分析了不同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

2 从集群效应来分析物流产业集群

物流产业集群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产业集群, 企业共同分享区位集中而创造的外部效益、网络效益和资源共享效益, 体现在区域内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普遍低于该区域外的单体物流企业, 其结果不仅扩大了市场对其服务的需求, 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通过自我强化功能, 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效益更加明显。本文分析了物流产业集群在区位优势、创新能力、文化理念和区域能源聚集方面的物流产业集群效应。

2.1 物流产业集群可以突显区位优势

物流企业的集群前提条件是要有地理位置优势, 交通便利。具备良好的地理位置、区域内外的现代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往往是一个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物流产业集群具有一般产业集群的特征, 产业集群效应中最主要的是形成规模经济, 降低成本。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 让其他产业更加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区位优势, 吸引更多的投资。例如, 一些港口城市重视发展物流保税区、出口贸易加工区等, 以物流核心业务为主, 建立广泛的合作和联盟相结合, 将物流集群的功能向纵向延伸与辐射。

2.2 物流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企业所在的供应链的竞争, 而物流产业集群是保证供应链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 所以有利于提高企业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另外, 随着物流产业集聚, 工商企业的空间布局及网络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 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提供商机。

2.3 物流产业集群创新促进相关产业创新

物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 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必然会引起集聚区内部的创新。物流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通过加强和完善物流要素的创新, 以促进物流产业的创新, 最终推动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高。物流要素的创新包括基本要素、技术要素和高级要素的创新。由于物流产业是多个产业的连接体, 物流产业的集群的创新, 必然会推动其他产业创新。

2.4 物流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物流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其他产业持续发展。在农业方面, 发展现代物流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还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增强农业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 同时还能够促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改变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的传统储运和销售方式,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工业方面, 现代物流是提高工业运行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供应链整合可以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 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实现企业生产和经营流程的优化, 保证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低成本。在服务业方面, 现代物流有助于提高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物的流动必然伴随着资金流动、信息流动和人员流动, 现代物流对商业、金融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关联作用比较明显。

3 物流产业集群的类型

对于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 西方学者对其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有些学者认为是自下而上的, 有些则认为是自上而下的。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 (Alfred Webber) 在其1909年著的《工业区位论》中从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的角度讨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 把影响工业区域的经济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马歇尔在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中, 考察了集中于特定的专门工业, 他认为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引起了工业的地区分布, 但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 (Krugman) 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产业集聚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克鲁格曼从生产、技术角度研究了产业本地化形成的原因, 即专业化劳动集中、辅助工业聚集和知识信息交流的频繁。他认为如果在某一区域形成集聚, 就会产生报酬递增。信息溢出使整体的生产函数优于单个企业的生产函数, 而区域报酬递增使产业在空间上产生差异分布。马歇尔、韦伯和克鲁格曼的理论都支持产业集群形成是自下而上的。自上而下型理论中, 增长极理论侧重于主导型产业——集群——经济增长的研究。增长极理论中的集聚不能称为自发型的。这样的产业集聚应该强调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观点, 政府在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从上述理论和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上看, 物流产业集群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的产业集群是政府与市场机制相配合, 通过积极的干预扶持政策自上而下促成的, 政府在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市场主导型物流产业集群是通过物流企业对集群发展优势的追逐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 是产业发展的趋势, 政府在集群成长的过程中的作用是间接的、辅助性的。

4 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

不同类型的物流产业集群, 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也有所不同。

4.1 政府主导型

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 物流企业逐渐认识到配送中心、仓储等分散建设, 各自为阵的局面与物流需求不相适应, 而且造成资源浪费, 政府也发现这种方式不利于发挥城市的总体规划功能, 因此出现了政府主导的物流企业集聚区。政府主导型物流产业集群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的, 政府在为物流产业集群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政府主导型物流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区位因素

物流产业集群的功能和服务特性决定了物流企业的集聚区大都布局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好、用地充足的地方。因此区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以政府作为物流产业集群的主导者, 要考虑到城市的空间布局, 以资源的最优配置为首要原则。物流产业集群往往伴随着枢纽港口、机场、公路等运输枢纽进行布局, 最大限度地利用运输组织在货源集中和运输便利上的优势, 或者依托物流需求进行集中布局, 以制造业集群为中心, 以便为制造业的原材料采购、产成品销售提供便利服务。

(2) 政策和法规的支持

从德国、日本的物流业发展的经验中, 可以看出国家的政策和法规为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创造了有力条件。由于物流产业集聚区要占用大块的土地, 国家将规划好的土地以优惠的价格出售给物流企业;在城市规划建设的早期, 政府就着手规划物流园区的发展规划和配套的市政规划, 在城市的边缘、主要干道附近规划有利于配套设施建设的物流园区。

(3) 财政支持

物流产业集群主要以物流园区为表现形式,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企业的集聚区, 拥有物流作业的基础设施, 园区内的企业大多都是集中某项基本作业的企业, 并没有能力投资建设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所以在物流园区的兴建过程中, 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不可忽视的。政府出资兴建物流园区可能有以下几种形式:政府统一规划、出资兴建;政府出资扶持、企业兴建;多元投资、企业化运作模式。

4.2 市场主导型

市场主导型物流产业集群的出现是物流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 物流行业中的相关企业自发形成的一种自下而上的集群形式。该类型的集群内部组织关系主要靠市场机制来规划, 政府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推动市场主导型物流园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从物流产业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

(1) 物流需求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产业集群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大量实例也进一步说明了集聚效应对经济、产业、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 制造业企业也为了追求集聚效应, 也纷纷呈现出集群形式。物流产业作为一种生产性服务业, 是为进一步的生产服务的, 物流产业的性质决定了物流产业的发展要以其服务对象为依托。所以当制造业呈现出集聚, 必然会出现其原材料、半成品等运输的要求也出现集中,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 物流需求的集聚, 引起了物流服务的供给者也会随之集聚, 从而降低成本, 提高服务对象的竞争能力。

(2) 物流供给因素

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物流部门从企业中脱离出来, 出现了第三方、第四方物流, 这些专业的物流公司提供了更为迅速和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的独立运作, 为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物流企业不在受到制造企业的牵制, 可以决定其企业的发展路径。物流企业为了追寻利益最大化, 必然会选择与其他企业共用一些基础设施, 在合作中寻求竞争, 从而实现集聚效应。

5 结 论

物流产业集群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通过对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的分析, 得知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 物流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有其自身的集群特征, 在把握物流产业集群特征的基础上了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才能为集群更好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支燕.物流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3) :39-42.

[2]黄山松, 余恩荣.我国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的比较及其启示[J].商业研究, 2005 (15) :134-136.

[3]王玲.我国物流中心与物流园区的新发展[J].港口经济, 2006 (6) :51-54.

[4]张树林.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分析[J].北方经贸, 2006 (6) :113-114.

[5]傅淞.我国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07 (2) :71-72.

浙江产业集群优势分析 第10篇

一、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形成原因

(一) 独特的区域历史文化底蕴。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 长期有着历代相传的“义利并重”、“工商皆本”的历史文化传统, 奠定了浙江人重实际、讲实利、求实效的思想文化基础。历代相传的“重视工商”的传统文化使得求生存、求发展的浙江人具有善于依靠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经营工商业的独特优势。如绍兴借“日出华舍万丈绸”的传统经济, 建成了闻名全国的中国轻纺城;永康利用“百工之乡”的优势, 大力发展小五金;温州更是利用“其货纤靡, 其人善贾”的特点, 建立了各种专业市场, 逐步形成了皮鞋、低压电器、打火机、眼镜等全国知名的特色产业群。

(二)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最初得益于利用海洋、港口和毗邻上海大市场的有利区位优势。浙江位于我国的沿海地区, 大陆海岸线长达2, 250km, 沿海港口已达40多个, 港口的发展为浙江腹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便利。浙江又毗邻上海, 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发展区的“龙头老大”, 不仅为浙江的商品提供了大市场, 还为浙江的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网络, 带动了浙江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同时, 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 整个宏观经济还没有走出短缺经济的阴影, 全社会对低层次产品需求旺盛, 收益相对较高, 于是生产中低层次产品的中小企业不断涌现, 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中小企业集群。

(三) 地方政府的促进作用。

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与良性发展, 与其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地方政府的引导与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提供市场和技术信息服务。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建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出资组建相关产业研究所, 为企业提供产业发展的市场和技术信息, 并与区外技术部门搭桥引线, 加强企业对外联系。二是合理规划产业园区、特色工业园区, 把散、乱、小的工业企业引入统一规划的工业区中, 促进产业集聚。三是建立和规范原料、成品托运市场, 把分散无序的企业聚集起来, 制定行业法规与制度, 使其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四是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 改善区域投资环境, 针对产业区内中小企业实力有限的特点, 重视区域整体形象设计, 举办国际、全国商品博览会, 如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永康五金博览会等, 推出区域品牌, 开拓国内外市场。

二、浙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一) 集群的外部性经济优势。

中小企业集群可以带来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外部性经济, 集群内厂商能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 更稳定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 并以较低的成本从公共机构获得公共产品和服务等, 这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与专业化分工水平。随着市场的扩大, 生产和销售环节更加紧密, 市场信息反馈更快, 又有利于集群中的企业及时改进技术, 更快地为市场提供合适产品, 获得先发优势。

(二) 集群的区域性品牌优势。

中小企业集群易于形成整体品牌效应。整体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 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 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在浙江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 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集群成长”模式已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 并成为浙江经济快速发的主流模式之一。 (表1)

(三) 集群的全球化市场优势。

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充分利用自身区位、技术、产销、网络分工体系, 形成同一产品及配套服务在本地区高度集中, 为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创造了前提条件。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专业化市场的形成, 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采购商, 这些采购商的到来带来了全国各地的市场需求信息, 从而为集群内企业的生产决策、库存控制、产品设计提供了依据, 进一步促进集群的发展。

(四) 集群的创新优势。

创新优势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知识创新及其创新范围成为影响浙江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改变集群产业的特征, 从而提高其适应能力;制度创新会改变本地的环境或解决集群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从而减少本地环境对其产业的约束力。浙江中小企业集群中存在着由于家庭作坊延续下来的由人际关系联系起来的非正式网络, 也有成立公司后形成的正式网络, 区域网络的存在使得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得以不断出现, 并在区域网络内传递, 这种内部创新网络优势, 是其他区域很难效仿的。

(五) 集群的社会网络优势。

集群网络是一种难以模仿的、持续的竞争力, 也是一种无形资产。产业集群往往可以凭借畅通的关系网络通道进行各种资源的交流与分配, 可以弥补企业集群内部相关行为主体之间在信息、资源上的不对称, 使得信息资源与社会资本在集群内共享。

三、推动浙江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 加大集群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 积极培育高级生产要素。

浙江大部分产业集群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原有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有产业层次不高的现状。因此, 要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只有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不断提高产业层次, 优化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现代科技产业和用高科技改造现有传统产业, 才能使集群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使集群的竞争力持续提高。浙江的产业集群要注重提升产业结构水平, 逐步改变低成本竞争策略, 转向为客户提供独特价值和优质服务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特别是应通过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举办商品博览会以及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等举措, 来培育产业集群升级所需的高级生产要素。

(二)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 推动集群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

国际经验表明, 产业集群要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要谋求可持续发展, 必须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对特定产业的核心技术拥有足够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才能保证集群在全球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浙江集群大多数都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而且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因此研发和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同时, 由于集群成长的自发性, 大量集群和企业都是以现有市场需求作为创新的目标, 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滞后性。要保持浙江集群的长期竞争力, 必须提高集群的研发和创新水平。为了尽快形成浙江集群的创新能力, 必须发挥政府在推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上的积极作用, 在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 以及产、学、研、官之间建立起合作互动的网络化联系和制度安排。

(三) 促使集群从“资源消耗型”的生产制造基地向“资源节约型”的创新基地转变。

无论从经济角度, 还是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发展角度来看, “资源消耗型”的集群都不可能在长期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甚至这类集群能否长期生存, 本身都是一个问题。目前, 浙江集群主要仍集中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层次和创新能力都比较低, 对资源投入的依赖程度还很高, 尤其是对土地、水资源、能源、原料、劳动力的依赖程度更为突出。而浙江作为一个土地面积小、资源紧张的省份, 如何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消耗的过度依赖始终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长期性问题。因此, 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制造业集群, 实现“清洁生产”以节约能源和各种资源已经成为浙江集群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四) 积极推进浙江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 降低集群出口市场过度集中的风险。

近年来, 浙江出口的市场多元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 浙江出口市场总体上仍过于集中, 尤其是过于依赖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过于集中对于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浙江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 这些国家或地区对浙江的贸易保护和限制措施不断加剧。他们对浙江的贸易限制从原有的反倾销向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发展, 目前还有进一步向保障措施和劳工标准发展的趋势。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要求浙江企业在保持对现有主要发达国家出口的稳定增长的同时, 还要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其中, 与浙江经济结构具有较强互补性并且潜力较大的市场主要有俄罗斯、东欧、中东、非洲和拉美等。

数据来源: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7年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报告》

(五) 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积极作用。

不少地方重视抓好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工作, 积极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如, 金华市2006年以来推出了《关于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制定了省内首个市级产业集群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创新发展、产业升级、市场接轨、空间拓展、系统配套和开放带动等产业集群发展的六大工程, 重点培育企业集聚度较高、产业竞争力较强、区域品牌效应较明显的优势产业集群。再如, 绍兴市2007年制订了产业集群培育提升工作方案, 将发展提升块状经济作为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盛世豪, 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唐根年, 徐维祥, 罗民超.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产业优化布局研究[J].经济地理, 2003.4.

[3]王缉慈.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经济地理, 2001.5.

[4]陈滢, 陈柳钦.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建设[J].重庆社会科学, 2006.3.

[5]陆立军, 朱海就.浙江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3.

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测量数据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绩效;信度;效度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a set of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the cluste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impact factors and used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validity analysis to the research hypothesis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for empirical test and path analysis.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reiliabiity; validity

通过前期研究揭示了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要素,即知识溢出、企业知识整合能力、网络化程度和创新机制,并分析了各影响要素的构成维度[1]。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对于回收的问卷资料,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一、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1. 研究设计

论文的数据收集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设计采用封闭式问卷,由受访者做主观式填答,除个人基本资料问题之外,其余问题均采用主观感知方法,使用Likert五级量表的形式对变量进行测量。调查问卷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调查,共8个题项;第二至第五部分是集群创新绩效影响要素状况的调查,共41个题项;第六部分是集群创新绩效的相关调查,共8个题项。

2. 数据收集

本次调研对象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评选出的“2008年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中选择四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集群,它们都是连续两次被评选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包括温州鹿城打火机产业集群、乐清中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哈尔滨医药产业集群。通过现场填写、问卷邮寄、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发放问卷。共发出问卷320份,回收问卷238份,整体回收率为74.38%。回收的238份问卷中,剔除无效问卷32份。在剔除无效问卷后,最后得到适合进行后续研究的有效问卷206份,有效问卷占回收问卷的86.55%。

通过对回收的206个有效样本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可以总体上把握被调查企业的特征,被调查企业特征涉及成立年限、所属行业、企业规模、注册资本、产业链环节、被调查者职位级别与工作年限等。

从被调查企业的成立年限来看,成立6~20年的企业是核心部分,占74.75%。从被调查企业所属行业来看,烟具行业占30.58%,灯饰行业占24.76%,中低压电器行业占19.90%,医药行业占24.76%,各行业比重基本相当。从被调查企业的规模来看,50人以下占19.42%,51~200人占40.78%,201~500人占22.82%,501人以上占16.98%,各企业规模比重基本相当。从被调查企业的注册资本来看,100万元以下占31.55%,100~300万元占23.30%,300~1000万元占23.30%,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主要是医药企业,占21.85%。从被调查企业的产业链环节来看,13.59%属于原材料供应商,29.13%属于中间品生产商,36.89%属于成品生产商,20.39%属于销售商或代理商,说明被调查企业分布的产业链环节以成品生产商为主要部分,供应商与销售商比例相对较低。从被调查者职位级别来看,30.10%是企业的基层管理者,42.72%是企业的中层管理者,27.18%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从被调查者工作年限来看,74.28%被调查者的个人年资都在10年之内,个人年资在11~20年的占25.24%,20年以上只占0.48%。总体而言,被调查企业分布的每一项统计分类显示,被调查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问卷数据的分析,首先应该进行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使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各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均值表示的是某变量所有取值的集中趋势或平均水平,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它表示了一组数据关于平均数的平均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大,说明变量值之间的差异越大,距离平均数这个“中心”的离散趋势越大。本研究的详细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反映知识溢出的两个指标——显性知识溢出和隐性知识溢出中,隐性知识溢出的平均值更高(M=3.9660),这表明本次调查的企业更加认同隐性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描述企业网络化程度的指标中,网络连接稳定程度的平均值最高(M=3.9466),说明企业在构建有效的网络关系时更注重考虑网络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在反映企业知识整合的两个指标中,企业系统化能力的平均值更高(M=4.1472),表明所调查的企业十分注重对所吸收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机制的两个指标——创新动力机制(M=4.5971)、集体学习机制(M=4.2359)平均值都比较高,表明企业有较强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更注重创新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而产业集群企业创新绩效(M=3.7251)平均值中等偏上,说明目前企业本身的创新绩效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信度和效度检验

1. 信度检验

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精确性和重复性,指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要测量的变量。在问卷测量的信度方面,最常用的方法是以Cronbach α系数来衡量题项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是一种直接分析题项之间一致性或相关程度的指标,在Likert量表方法中,最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也是用Cronbach α系数进行检验,应用信度的标准来衡量指标的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大于0.7即属于高信度值[2],因此本研究中只接受等于或大于0.7的信度系数α。

表1列出了各指标的均值、标准差、信度系数值、指标与总体相关性调整值以及剔除某一指标后的变量信度系数值。结果显示,所有的指标信度均满足信度检验的要求,说明数据具有可靠性。

2. 效度检验

效度又称测量的有效性、准确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出测量内容的准确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准确、真实、客观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当测量能够准确地度量本文所测内容时,就称这个测量有效度;反之,则无效度。有效的测量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测量手段实际上测量的正是所要测量的内容;二是测量内容被测量手段准确地测量了。本文主要对内容效度和构念效度进行检验。

内容效度又称为表面效度和逻辑效度,是指测量内容的适合性和符合性,也就是说测量所选题目是否符合测量目的和要求。在内容效度方面,问卷的题项设计完成之后,为了使被调查者能够充分了解问卷的内涵,本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企业内部人员等进行了访谈,对个别指标的语义描述进行了修改。同时,本研究的问卷设计参考已有相关文献和相关问卷,并在问卷预测和专家审阅后,对初始问卷进行了修正,因而可以保证较好的内容效度。另外,本文中的影响要素和产业集群创新绩效指标多数源于国内外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其加以整理和归类,因此内容效度上符合研究的要求。

构念效度又被称作构造效度。“构念”本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现在一般泛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而构建的一种特殊概念。构念效度是指通过对特定命题或研究假设的测量结果进行考察,以考察该测量对该研究假设的测量程度。效度测量中从内容效度到构念效度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因此,构念效度通常被认为是最强有力的效度测定程序。

综上所述,本文在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研究的要素分析及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借助调查问卷,以SPSS为研究工具,对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度量量表的信度及效度检验,信度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各变量量表的可靠性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曹群.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9

[2]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4-20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新疆旅游产业集群分析 第12篇

虽然价格优势有助于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占领市场,增加出口,获得“中国制造”、“世界工厂”的国际地位,然而在2008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税费优惠措施的减少,我国制造业的优势还是否能够维持?这些轻工业产品产业集群是否会走向衰落?为使传统产业集群摆脱“廉价品”困境、增加产品的利润价值,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无疑成为保持集群优势、增强国家竞争力、维持集群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区域创新系统角度分析集群技术创新机制,探讨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途径。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集群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划分企业主体网络、营利性第三方机构网络、非营利性公共机构网络三个组成部分,三类网络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集群的创新能力。基于这个分析框架,本文以广东顺德均安牛仔服装集群作为传统轻工业集群的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三大网络在集群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总结集群技术创新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经验,希望为我国大量类似的传统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升级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1 集群技术创新系统的理论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技术创新线性模式理论认为:技术创新的起始点是科学研究,增加科研方面的投入将导致产业下游技术创新增长;技术创新是单个企业的内部行为,企业根据自身拥有的技术资源对产品线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产品功能和开发新产品;技术创新一般经历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然而,随着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加深,企业与外部联系大大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也越来越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技术创新研究逐渐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互动,强调创新过程中更多行为主体的参与。于是技术创新理论从线性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科学研究不再是技术创新的起点,真正推动技术创新的是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创新活动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存在于企业和其他社会经济主体复杂的互动过程之中,以至于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公共机构等都有可能成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外部的信息交换与协调能有效克服单个企业创新的能力和资源局限、降低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和市场风险[1,2]。

而产业集群恰恰为企业和相关行为主体实现技术创新创造了优越的环境。首先,由于知识、信息与创新成果等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征,知识外溢和企业间“相互靠近”使得技术创新成果很容易在集群中传播,使新技术易于被其它个人和企业吸收模仿,因此企业能够轻易地从集群内其它企业的研发投入中获得收益[3]。第二,“缄默知识论”进一步认为知识可分为编码化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可以不受空间限制快速传播扩散,而后者只能从个体间面对面交流获得。集群内的创新主体能面对面进行频繁互动来获得技术创新所需的隐性知识,从而提高创新收益[4]。第三,非正式制度极大的影响了集群的创新环境,人际间形成的社会网络、信任、具有根植性的地域文化和社会规范等奠定了企业之间集体学习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基础,降低了交易费用,并使企业间的合作创新等集体行动得以达成[5]。集群内部“企业—客户—供货商”之间的集体学习[6]、经济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7]等因素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的外溢程度。产业集群本身即形成了一个区域创新网络,能提升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有利于增强国家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4]。

有学者在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2][8,9,10]。在吸收他们观点的基础上,本文将集群创新系统归纳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某一产业集群中各类组织行为主体所构成的网络,蕴含于该网络中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规则促进了各类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互动,有助于在集群内创新知识的引入、创造、传递和应用,从而提高了集群技术创新绩效。集群中的各类组织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性质各异,构成了集群创新系统中的行为主体。具体来说,集群创新系统主要由三大类网络组成(参见图1):一是企业主体网络,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纵向分工和横向分工的企业主体,它们是集群创新系统的核心组织;二是营利性第三方机构网络,包括大学、科研机构和物流、法律、金融、咨询等商务服务性机构,这些第三方组织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和集群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三是非营利性公共机构网络,主要包括行业协会、政府公共组织等,在我国,非营利性公共机构网络为集群整体的创新活动提供必需的政策支持,往往是集群创新体系构建形成、发展壮大的直接推动者。创新网络中的各类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了动态稳定的有机整体,通过竞争、合作维系相互关系,有效获取所需资源和参与创新活动,共同促进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发展。

2 广东均安镇牛仔服装产业集群的概况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选择了广东均安牛仔服装集群作为典型代表,探讨分析传统轻工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的构建与运行。均安镇位于广东省顺德市西南部,以牛仔制衣业为主导产业,目前已形成了包含纺织、浆染、制衣、水洗等完整产业链的牛仔服产业集群。该集群拥有1700多家企业,其中1 000多家为成衣企业,700多家为面料、辅料、纺织、机械等相关企业,占全镇工业企业总数的60%以上;近年来年均生产各类服装超过2亿件(套),其中牛仔服装约1.8亿件(套)。2010年牛仔服装产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创造税收约3亿元,牛仔服装及其配套产业的产值和税收均达到均安镇工业经济的50%;服装出口交货值约为10亿美元,产品出口率达80%以上。长期从事外向型制衣加工,承接国际知名品牌的加工订单,使均安掌握了独特的牛仔服洗水工艺和设计能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基础,成为一系列国际著名品牌服装重要的加工基地。均安镇也因此在欧美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赢得了“制衣之城”、“牛仔之城”的美誉。

然而,均安镇牛仔服装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牛仔服装产业链条的低端,主要从事加工制造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是典型的“廉价品制造集群”。近年来,由于原材料短缺和价格上涨,珠三角企业“用工荒”现象愈演愈烈,因此在生产要素的供给上纺织服装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和经营压力;而产品需求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市场竞争对我国外贸出口又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此大背景下,我国许多传统轻工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均安牛仔服装集群也不例外。在均安牛仔服装产业集群中,虽然一些龙头企业的销售额依然取得了增长,但利润率却明显下降;而众多规模不大、技术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则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优胜劣汰、“洗牌效应”非常明显。仅2008年,全镇就有73家服装及其配套企业歇业,254家企业注销,整个集群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因此,在总结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构建集群创新系统、引导集群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创建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便成为均安牛仔服装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

3 广东均安牛仔服装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析

3.1 企业主体网络与技术创新

均安牛仔服装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集群内大部分的企业规模小,产品同质化程度高,无序竞争激烈,导致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利润空间狭小。因此加强企业主体网络的技术创新活动,完善产业链条的分工合作,提升集群竞争力已是势在必然。根据创新知识的来源不同,企业主体网络的技术创新可以划分成外生型技术创新和内生型技术创新两种类型。

(1)外生型技术创新

外生型技术创新是指创新源泉来自于集群外企业的技术创新,如跨地区、跨国的采购商、生产商。早期均安牛仔服装产业集群中很多企业依靠“三来一补”白手起家,直到现在整个集群牛仔服装的产品出口率历年仍高达80%左右。与出口贸易商、外部采购商之间相对稳定的合作是集群企业获得新技术、新设计和质量监控的重要知识来源,持续定期的反馈信息、按客户需求改进产品设计和质量,能帮助集群企业改进技术,提高绩效。例如,均安金典服装有限公司在承接国外订单时倾向于选择高端客户,发挥自身高品质、货期准的优势,接高价、高质订单,根据高端客户的要求持续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8年在金融危机下实现年销售额9600多万元,同比增长30%。又如,裕嘉漂洗有限公司长期与POLO、Levi’s等美国著名牛仔服装品牌合作开发新产品,不断强化和完善产业功能,近年来产销也实现了较大的增长。此外,随着全球资源、知识流动性日益增强,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子商务也是本地企业加入全球技术网络的重要途径。很多中小企业通过利用环球资源、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获取国际市场最新设计信息和商机,紧跟国际潮流,拓展企业对外销售渠道,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销售业绩。

在集群企业网络内,一些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能消化吸收网络外部的先进技术——与外部进行技术联系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本土企业被称为“技术守门员(technological gatekeepers)”[11]。担任“技术守门员”角色的本土企业通过与外商合作获取技术、信息,然后在本地企业网络中通过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方式扩散,从而实现技术扩散传播、提升整个集群创新水平。均安镇约有10家左右大型牛仔服装企业的产品研发设计部门实现了与欧洲著名牛仔服装公司设计部门的对接,能够在第一时间与对方在互联网上交流最新产品,在产品开发方面进行即时合作。这些企业成为集群吸取和传递外部创新知识源的重要载体,对集群企业响应外部变化、推进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革新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内生型技术创新

内生型技术创新是指创新源泉来自于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这类技术创新有可能来自于企业内部,特别是龙头企业,也有可能通过企业合作、组织间集体学习产生。为避免集群内部企业恶性竞争和重复投资,在集群范围内提高创新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应积极组建纵向和横向的企业网络,在合作创新、品牌共建等方面协调企业行为。针对均安牛仔服装产业集群,首先,应以产业链为纽带,根据牛仔服装生产流程,围绕主导产品,加强纵向产业链配套分工合作体系的完善与延伸。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推动和发挥大企业的影响力。为此,均安镇政府非常重视大企业的培育,采取多种措施发挥大企业应有的技术创新和集聚带动作用,制定了专门的龙头企业扶持制度,从产业集群中挑选出基础好、潜力大的企业为龙头企业,在政策上制定相关的帮扶措施,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其次,突破传统企业逐步发展的模式,通过下单加工、合并、兼并等形式,加强横向同类企业间协作网络的建设。由于发展的种种原因,均安产业集群中有部分企业是同属单一企业主或几个股东同时出资、分开经营,因此这批企业规模比较小,管理不够完善,降低了技术创新能力,缩减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当前镇政府正积极协调,引导这批同源企业通过合并、兼并、联合等方式,整合各方资源,统一对外形象,培养龙头企业,提高技术创新的规模效应,促进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

3.2 营利性第三方机构网络与技术创新

产业集群中除了大量生产企业外,还包括许多营利性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这是因为随着集群企业间分工的细化,集群环境下交易费用的降低,原有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业务外部化,譬如研发设计、运输仓储、广告营销策划、法律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职能不再仅由本企业独立完成,而是越来越多向专门提供此类服务的外部组织购买,由此便产生了各式各样、功能各异的营利性第三方机构,并与生产企业结合成范围更广的集群网络。集群中营利性第三方机构网络的形成、以及生产企业将支持性服务外包,对集群至少产生下面五个影响:一是产业链上分工细化,这些营利性第三方机构将提供更加专业、更高质量的服务,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二是提供同类服务的第三方组织之间形成竞争态势,有利于生产企业降低相关费用、节约成本;三是这些第三方机构可以服务于多家生产企业,在集群范围内实现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整个集群来说减少了浪费、资源也得到优化配置;四是生产企业与第三方组织之间互补性、依赖性很强,它们之间的密切交流更有利于集体学习和技术创新;五是这些专业机构对行业的研究更加透彻,水平、经验比集群外企业更加丰富,在集群地区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和氛围,吸引着更多该行业的企业集聚到集群中,促进了集群发展壮大。在均安产业集群中存在众多专业化的服务性企业,如第三方物流企业、广告策划公司、法律咨询机构、财务金融与保险公司、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等,它们为均安牛仔服装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创新提供有效支持,在均安地区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配套发展环境,对整个集群的技术升级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众多第三方服务机构中,对集群技术创新起到最重要、最直接作用的是均安牛仔服装创新中心。该中心是顺德政府主导下建立的行业技术公共创新平台,于2006年与上海东华大学合作建立,主要从事牛仔服装产业技术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为均安牛仔服装及相关配套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目的是提升均安牛仔服装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企业从OEM向ODM、OBM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升级。作为重要的技术支持方,上海东华大学是国内传统的纺织专业综合性大学,技术力量雄厚,给予创新中心技术、人才、设施、信息等多方面的支持。该中心由区、镇两级政府提供了场地并进行了初期投入,起初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随着创新中心全面投入运营,其服务项目也逐步实现了市场化运作,成为融信息服务、技术研发、产品检测、产品认证、服装设计、面料研发、成果推广为一体的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创新中心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合作,依托上海东华大学、广东省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牛仔纺织服装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大力开展新产品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和推广,为集群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增设更多的创新服务,使下属二级中心实现了自主化运营:其中信息培训中心已联合均安商会为集群企业开展了多项培训课程;产品检测中心和标准化中心通过了国家实验室的认可和 “三合一”认证验收,为企业提供全面、优质的质检服务;裕嘉国际认证中心提高了集群企业产品质量标准的国际公信力,提高了出口企业竞争力。创新中心在为集群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服务、促进集群企业技术升级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获得丰厚利润。此外,创新中心积极加大产学研项目合作力度,成为政府、行业商会、高校和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多方合作的“枢纽”,有效地整合多方创新资源,取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例如,中心与广东省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的“均安镇数字化服装设计”,与广东省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东莞市中纺化工有限公司共同合作进行的“均安牛仔洗水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研发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心与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功联合申报了全国服装、纺织品标准化委员会分会,进一步提高了“均安牛仔”服装在业界的话语权。

3.3 非营利性公共机构网络与技术创新

地方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组织是集群创新系统中非营利性公共机构网络的重要行为主体。许多学者主张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应采取干预行动。例如,波特[12]在其“钻石模型”中全面分析了政府干预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政府政策应努力改善集群企业的竞争环境,这些政策包括科技促进政策、发展先进与专业化的生产要素、聚集与散布经济资讯、拓展海外销售市场等。Van Dijk也具体讨论了政府干预的重点,即关键性的政府干预政策主要包括:建立综合性的创新中心、促进企业间转包活动、增进商业活动的集聚化以及商业团体和网络的组建等。他认为产业集群的出现往往并不是政府有意识的产业政策的结果,但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地方公共机构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13]。某些学者甚至认为非企业机构和组织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比企业间的相互作用的强度和结网更为重要[14,15]。与这些理论分析相一致,均安镇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在当地牛仔服装集群的发展和升级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地方政府

均安镇政府实行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举措促进牛仔服装产业发展和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指导思想,落实具体工作部门和职责:成立了产业集群建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产业集群建设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具体负责产业集群的建设促进工作,主要负责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项目的计划、实施、协调,管理和监督政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专项资金,为均安产业集群建设发展争取政策支持。第二、加快产业集群内部的融资效率:一方面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用活各级财政扶持政策资金,特别是顺德区设立的扶持企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机会;另一方面促进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定期向金融机构推荐信誉良好、技术领先、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符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信贷产品。第三、提高面向企业的公共服务水平:对集群内新申办企业采取后置审批方法,提供政策咨询、立项、环保消防审批、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海关备案、银行开户等“一站式”的报批和服务。第四、积极引进集群所需的人力资源:进一步拓宽引进人才的渠道,引导企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对纺织服装企业引进骨干专业技术人才给予奖励,并对紧缺人才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在入户、子女入学、配偶随迁等方面优先办理。

随着集群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变得日益重要。“技术外溢”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在集群发展初期,创新的外部性效应较强,“技术外溢”有助于创新技术在集群范围内扩散和传播,减少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但如果每个企业都寄希望于别人投入开发新产品而自己仿效,那么创新企业便得不到有效的市场回报,将不会再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因此,要想产业集群实现持续的技术升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必须要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特别是在我国传统轻工制造业集群中,同类企业间竞争非常激烈,恶意模仿他人创新成果等“搭便车”现象相当普遍。为此,均安镇政府除了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产业服务外,还致力于在打击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营造良好的集群市场环境。均安镇政府以区域品牌为核心,建立“均安牛仔”行业规范,规划、制定了集群标准,加强市场和知识产权监管,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教育、监督、约束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合同行为,提升产业综合素质。

(2)行业协会

纺织服装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纺织服装商会是均安牛仔服装产业集群中两个最重要的行业协会组织。均安镇纺织服装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均安镇政府为加强对全镇纺织服装及配套企业的科技服务,支持和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而成立的,其主要职能包括:①提供企业管理、法规咨询、经营策划、质量认证、申报项目、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咨询咨询顾问服务;②提供技术开发、示范、推广、产品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服务;③提供企业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信息服务;④为企业人员开展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服务;⑤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⑥开展中介服务。包括协助企业引进人才,组织企业与高等院校开展交流和合作,协助企业引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建立技术交易、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创造务件协助企业开拓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均安纺织服装商会由均安镇纺织服装行业企业(单位)自愿组成,最早是在镇委镇政府支持下,以金典、新星群、长润、超胜布行、力高、标奇、金基纺织、爱得乐等30家纺织服装企业作为发起单位,于2002年12月26日自发成立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发展至今已有会员140多家。商会主要以生产和销售牛仔服装、布匹辅料、纺织针织品等企业单位为主,其主要职能是协调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的集体行动,加强信息交流,协调市场策略,推进技术进步,规范行业管理,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从具体效果上看,这两个机构的运作对促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发挥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向企业宣传方针、政策,发挥自身优势,维护行业合法权益,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发挥商业职能,协助收集统计数据、制定产业集群的行业标准,搞好行业发展规划、提供相关业务培训,提高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其三在引导企业发展上担当起产业集群粘合剂的角色,引导中小企业走协作、联盟、联合的道路。

4 结论

上一篇:心理退休下一篇:生产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