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图范文

2024-06-25

机械零件图范文(精选12篇)

机械零件图 第1篇

零件图只是表达零件的形状和结构, 对于组成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及相对位置, 是由图中所标注的尺寸来确定的,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要根据零件图所标注的尺寸来制造、加工以及检验, 所以, 在零件图中尺寸的正确标注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在任何一本《机械制图》书上, 对零件尺寸标注都提出一些要求, 这些要求往往不被学生们所重视和理解, 原因是他们缺乏实践经验, 不知道零件加工的顺序及加工时所采用的方法, 不知道测量与检验的基准及正确步骤, 没意识到尺寸标注不正确在生产中将带来的危害和严重后果。

三、尺寸标注不正确所带来的危害

当零件尺寸标注不齐全, 零件在加工时就无法进行, 当零件尺寸标注不合理, 就不能满足零件在加工、测量时的具体要求, 当尺寸标注不清晰时, 容易引起误解, 造成废品, 给生产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四、尺寸正确标注的基本要求及做法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必须满足“三要一原则”, 作为它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要”即要完整, 要合理, 要清晰。

“一原则”便是尺寸基准的选择和确定, 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设计基准是根据零件的结构和设计当中的具体要求而选定的标注尺寸的起始点。工艺基准, 是根据零件便于加工, 便于测量, 便于安装的具体要求而选定的尺寸起始点。标注尺寸必须从基准出发, 确定零件间各部分的大小及相对位置, 保证零件的生产加工以及尺寸测量能顺利进行。确定零件各部分形状大小, 这就是定形尺寸;确定零件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圆心所在的位置, 这就是定位尺寸。表示零件的体积大小, 必须注出总长, 总宽, 总高。

具体标注时, 采用形体分析法, 既要把零件看成一个整体, 又要弄清楚零件各部分的组合情况, 零件在长、宽、高每个方向上至少有一个基准。在标注尺寸时, 首先要确定基准, 而基准又分为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主要基准只有一个, 而辅助基准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但必须注意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五、正确标注尺寸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 (1) 要做形体分析; (2) 要根据分析的结果, 注出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 (3) 注出总体尺寸。

注意事项: (1) 重要的或主要的尺寸应该从基准出发, 首先标注出来, 次要尺寸后标注; (2) 零件在加工和制造过程中, 都采用哪些方法, 凡是属于同一工序的, 尺寸既要分开, 又要集中标注; (3) 注意尺寸标注的形式及使用范围。

有配合关系的表面尺寸, 确定零件在机器中或部件中的位置尺寸, 影响零件的工作精度及工作性能的尺寸, 均属于重要尺寸或主要尺寸。有配合关系的表面指轴与孔、销轴与销孔、键与键槽的配合等;位置尺寸是指零件在装配时需要保证的相对位置的尺寸;影响零件的工作精度及性能的尺寸有配合公差要求的, 有形位公差要求的。有的零件尺寸精度要求高, 这些尺寸必须从基准出发, 直接先注, 如零件孔的中心距、中心高度, 也必须直接先注。

六、尺寸标注的形式与适用范围 (见表格)

对于上述尺寸标注形式,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绝不能生搬硬套, 要灵活掌握。

具体在标注尺寸时, 必须记住“七不准”:一是不准注多余的尺寸, 二是不准注重复的尺寸, 三是不准注出经过计算可得出的尺寸, 四不准另注交线尺寸, 五是不准把回转体直径注在反映为圆的视图上, 六是尺寸不准标注在虚线或延长线上, 七不准把尺寸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对于切割的回转体, 尺寸标注方法, 应该有“四抓”:一要抓住形状特征, 二要抓住位置特征, 三要抓住回转体径向尺寸基准就是回转体的轴线, 四要抓住高度方向即轴向尺寸。由哪个面进行切割, 哪个面就是基准, 便于加工与测量。

以下举出具体形体的尺寸标注, 可供大家借鉴, 从中吸取尺寸标注的奥妙及方法

正确的标注方法如图一, 以左端面作为轴向的主要基准, 分别注出A1, A2, A3, 便于加工测量, 以右端面作为辅助基准, 注出A4。加工的顺序是先平头 (左端面) , 加工外圆φ1, 再加工φ3, φ4的孔及φ2的孔逐渐扩大。然后, 再调头, 加工右端面, φ2孔。

而图二的径向尺寸B1、B2基准不明确, 轴向尺寸不便于加工和测量。

对零件图进行正确的尺寸标注, 还需积累机械制图的相关基础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达到熟能生巧。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并全面归纳总结探讨了有关零件图尺寸标注的各种问题, 包括对尺寸标注的认识, 尺寸标注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不正确标注的危害, 标注的要求、做法、步骤、注意事项、形式和范围等等。

关键词:零件图尺寸标注,理论与实践结合

参考文献

[1]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机械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

[2]中国纺织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等编:《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年。

零件图 第2篇

英文名称:detail drawing

定义: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

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二级学科);机械制图(二级学科)

简介:

零件图是表达单个零件形状、大小和特征的图样,也是在制造和检验机器零件时所用的图样,又称零件工作图。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零件图样和图样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及检验。因此,它是指导零件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零件图的基本要求应遵循GB/T 17451-《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的规定。该标准明确指出:绘制技术图样时,应首先考虑看图方便。根据物体的结构特点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在完整、清晰地表达物体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

零件图内容:

零件图内容为了满足生产需要,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一组视图

要综合运用视图、剖视、剖面及其它规定和简化画法,选择能把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表达清楚的一组视图。

2、完整的尺寸

用以确定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零件图上应注出加工完成和检验零件是否合格所需的全部尺寸。

3、标题栏

说明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日期、图的编号、比例以及描绘、审核人员签字等。根据国家标准,有固定形式及尺寸,制图时应按标准绘制。

4、技术要求

用一些规定的符号、数字、字母和文字注解,简明、准确地给出零件在使用、制造和检验时应达到的一些技术要求(包括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处理和材料处理等要求)。

视图选择零件的视图选择就是选用一组合适的视图表达出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及其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

视图选择:

一个好的零件视图表达方案是:表达正确、完整、清晰、简练,同时易于看图。

由于零件的结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画图前应对零件进行结构形状分析,并针对不同零件的特点选择主视图及其它视图,确定最佳表达方案。

选择视图的原则是:在完整、清晰的表达零件内、外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图形数量,以方便画图和看图。

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零件图中的图形,只是用来表达零件的形状,而零件各部分的真实大小及相对位置,则靠标注尺寸来确定。 零件图上所标注的尺寸不但要满足设计要求,还应满足生产要求,

零件图上的尺寸要标注得完整、清晰、符合国标规定等要求。

1、尺寸基准

度量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要把尺寸注得合理,就是要选择恰当的尺寸基准。在选择尺寸基准时,必须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装配关系、以及零件的加工方法、测量方法等情况来确定。尺寸基准有两种:

(1)设计基准----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所选定的基准。

(2)工艺基准----根据零件的加工、测量要求所选定的基准。

每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上都应有一个主要基准。标注尺寸时,既要考虑设计要求,又要考虑工艺要求。

2、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1)主要尺寸应从设计基准出发直接标注。

(2)一般尺寸应从工艺基准出发标注。

(3)不重要尺寸作为尺寸链的封闭环,不注尺寸。

(4)毛坯面与加工面应分别标注。

编辑本段技术要求零件图的技术要求是指制造和检验该零件时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技术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零件的材料及毛坯要求。

(2)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3)零件的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4)零件的热处理、涂镀、修饰、喷漆等要求。

(5)零件的检测、验收、包装等要求。

这些内容有的按规定符号或代号标注在图上,有的用文字注写在图样的右下方。

看图步骤:

1、读标题栏

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画图的比例、重量等。

2、分析视图,想象形状

读零件的内、外形状和结构,是读零件图的重点。组合体的读图方法(包括视图、剖视、剖面等),仍然适用于读零件图。

从基本视图看出零件的大体内外形状;结合局部视图、斜视图以及剖面等表达方法,读懂零件的局部或斜面的形状;同时,也从设计和加工方面的要求,了解零件的一些结构的作用。

3、分析尺寸和技术要求

了解零件各部分的定形、定位尺寸和零件的总体尺寸,以及注写尺寸时所用的基准。还要读懂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等内容。

4、综合考虑

把读懂的结构形状、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等内容综合起来,就能比较全面地读懂这张零件图。

中职机械识图课程有效教学探究 第3篇

【关键词】中职 机械识图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63-02

2013年秋季我们学校新增了一个专业——机械工程专业,学校安排笔者授这个专业的《机械识图》课。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以及专业需求,在改进教学方法和整合教材内容上进行了初步偿试,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之后笔者又带2014级的课,继续采用教2013级时所用的许多方法,也取得了同样好的效果。笔者把这些做法整理出来,意与《机械识图》的授课老师们分享。

一、整合教材内容,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中职学校的课程建设正处于转变模式、建立特色、与时俱进的重要时期,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操作型和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如何把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简单、直接地呈现给学生,使其在实践操作中运用自如,是中职教师深思和探索的课题。《机械识图》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也同样要服从和服务于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人才目标。笔者曾在企业实习和工作五年,笔者认为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突出画图和看图能力的培养。如何让学生会看图、看懂图是本课程的核心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本课程定位在提高学生识读图样的能力,在精准理解图样的内涵上,要求学生能快速看懂零件图上尺寸标注的含义和加工的技术要求等,精准理解设计者意图,忠实执行图样要求。图样本是设计者与操作加工者之间交流沟通的语言。现行的《机械识图》课程教材,其内容侧重于难度较大的“制图”,难度、深度基本与高等教育的教材相似,这与中职学生的现状是极不相符的。就中职学生而言,“识图”应重于“制图”。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需要他们进行图纸的设计和修改。笔者在教学中,将教材分为两个模块,即识图基础和识图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任务引领,侧重基础知识和常用知识的训练,将每个章节贯以任务驱动。笔者从教材、网络和企业收集大量的图样,由简至繁,引领学生识读,将知识点穿插到任务实施过程,让学生在识图过程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达到预期的能力目标和感情目标。

二、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认知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会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常常是因为遇到问题引起的。因此,教师如何巧妙地设计一个奇妙的案例或现象,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就尤为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扮演主角,围绕探究的目标进行观察、验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发现”和“成功”的乐趣更是一种艺术。在《机械识图》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立体空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不知如何进行立体空间思维。在学习三视图时,大部分的学生很难接受和掌握这种思维形式,而这又是该课程的重点内容。笔者是这样讲授这个章节的:教师根据教材准备好三个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可用白色硬泡沫板切割做成,另准备足够此材料给学生),教师逐个演示物体的单面投影(如图所示):

学生发现:这三个完全不同形状的物体,它们在投影面上所得到的投影却是一样的。此时,教师再启发学生,还有什么样的形状也可得到这样的投影呢?让学生动手,用之前老师准备好的泡沫板进行切割,不一会,就切出十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此时学生小有成功的体验了)。面对学生自己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怎样才能真实、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物体或零件呢?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同学们发现,只有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是不能完全确定物体的形状的。若要反映物体的完整形状,就得将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与形状都反映出来,需要多取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互相补充,才能把物体的整个形状表达清楚。通过实践,学生得出结论:用三个投影面足够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三投影面体系形成了,三视图就建立起来了。接下来同学们自己就能总结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九字口决。这一过程,若用传统的讲授法,哪怕老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未必听懂。

三、践行“教学做合一”思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为学。” 做就是要动手,根据《机械识图》学科特点,对抽象思维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数中职学生空间思维较薄弱,他们只能以具体物体作为思维对象。但他们动手能力强,我们可以从动手开始,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训练学生对空间与平面之间的联系思维,训练在平面与三维空间之间快速转换的能力。如,在学习“圆柱体的截交线”时,让学生利用橡皮泥做道具,用截平面截切圆柱体,以三种不同的位置截平面分别进行切割,通过实物观察,观察截平面的形状和截交线的形状,得出不同的三视图。另,如根据三视图徒手作立体图,必须要让学生动手去画,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要求学生根据三视图,画出立体图。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要领,画得得心应手,提高在平面与三维空间之间转换的能力,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学习过程,并获得成功的快乐。

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要本着“先进性”的原则,教师可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软件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多媒体以其自身无可替代的优势在中职学校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作为新时代的中职教师掌握现代信息化教学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在《机械识图》课程教学中,传统的用实物和挂图进行讲解,已很难被学生接受了。若把CAXA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就非同一般。CAXA实体设计软件是集工程设计、创新设计和工程图于一体的新一代三维CAD软件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更好的直观性,易学易用、快速设计和兼容协同,用于教学可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例如,在组合体、复杂零件图及装配图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拖动可视的操作手柄,即可实现在基本体上的任意叠加或切割演示,可观察到曲面或平面立体的表面相贯线或平面截交线的形状。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让学生感觉到这不过是搭积木般简单的组合过程。即便是画复杂的三视图,也不会出现错画、漏画、多画的现象。又如,简单装配图和复杂的装配图在传统的挂图讲授中很不好讲解清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解,但其效果也难如人愿。而在CAXA实体中,只需鼠标拖放就能得到诸如紧固件、轴承、齿轮等标准件,在国标零件库能非常方便地使用垫圈、螺母、螺栓等,动态地显示所有零部件的装配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直观,且图文并茂,声像字画动态显示,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让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这种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以动漫形式的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有效教学。

虽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但只要教师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就能找到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中职《机械识图》课程有效教学就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闭柳蓉.略论中职任务驱动型教材《机械识图》的编写[J].广西教育,2010(27)

[2]苏福业.关于中职学校课程建设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1(2)

机械零件图 第4篇

关键词:CAD,轴类零件,绘图方法,错误,效率

1 引言

Auto CAD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必学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其绘图精确, 修改方便, 功能强大, 熟练使用可使绘图工作事半功倍。CAD绘图效率质量与使用此软件的熟练程度及绘图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 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掌握了一些经验, 可使学生提高绘图的速度。现以图1为例来探讨轴类零件的绘制方法, 以提高处理此类零件的速度和绘图效率。

2 绘制方法探讨

2.1 探讨绘图环境设置, 创建图形样板

Auto CAD系统参数的默认值多数不符合我国国家标准, 对机电行业来说, 创建一个符合国标规定的Auto CAD绘图环境是非常必要的。这些环境包括图层、线型、字体、标注样式、打印样式等。绘图前需要完成图纸、图层、字体等绘图环境设置, 有些学生在绘图时急于上手画图, 此过程很容易忽略, 导致后面出现问题不好解决甚至需要返工, 为了提高绘图效率, 此步骤不可省略。

2.2 图形分析, 确定最佳的绘图方法和步骤

工程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制图同样要遵循自身的原则, 绘图前完成读图, 设计绘制轴最合理的步骤。

主动轴是上下基本对称的图形, 按对称图考虑。选择中心线层, 先画轴的水平中心线, 再运用“临时捕捉”命令, 确定轴左侧上方第一点。中间各段之间的连线, 用Line命令, 结合极轴功能, 根据计算所得相应尺寸, 画出上半部分的外形轮廓。如图2所示。

笔者在上机时发现部分同学先绘制水平线和竖直线, 根据尺寸将水平线上下偏移, 竖直线左右偏移而后进行修剪得到外形轮廓。但由这种方法绘制时, 线条较多, 修剪时会由于整张页面过于凌乱甚至无法辨认需修剪的对象。下半部分利用Mirror命令获得, 中间竖直线用线连接即得到整轴轮廓。此过程中注意, 轴的一根竖直线即由三根线组成, 大大浪费了空间。实际操作中建议大家在Mirror命令之前, 把上半部分连接轴段直接的竖直线全部选择并删除, 在Mirror之后, 用Line命令结合使用回车键补齐竖直线。也有部分同学根据尺寸, 先绘制多个矩形, 以左右的中点依次相接组成轴。此过程实质是化整为零, 需将各个矩形做移动, 比较耗时间。利用Chamfer命令完成倒角, 而后绘制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及右端的局部剖视图并标注所有尺寸。

2.3 轴零件图中键槽断面图的绘制

以图1主动轴Ⅰ—Ⅰ断面图为例, 方法1, 选择相应图层, 用Offset命令, 将竖直中心线和水平中心线分别偏移, 然后修剪, 如图3a所示。方法2, 绘制矩形, 用Move命令将矩形 (对应边的中点为基点) 移至相应位置, 进行修剪, 如图3b所示。方法3, 用UCS命令将用户坐标原点移至圆心, 用“直线”命令, 以输入坐标 (起点用绝对坐标, 其他点用相对直角坐标或相对极坐标) 的方式绘制, 然后进行修剪, 如图3c所示。方法4, 直接绘制直线, 用Line命令从右侧 (捕捉右侧水平中心线与圆周的交点) 开始, 直接输入长度的方式绘制, 然后进行修剪, 如图3d所示。方法3因确定坐标比较麻烦, 方法2因绘制矩形后又多运用了Move命令, 相对繁琐, 方法1和方法4比较好。如果轴上有几个相似的断面图, 画出第一个后, 其余几个可进行复制并进行适当的修改, 以提高绘图效率。

2.4 局部放大图的绘制

部分同学在上机过程中, 处理局部放大图时, 就是将图形根据放大倍数要求重新绘制, 比较耗时间。推荐使用的方法是, 将局部放大部分在图上选择 (注意选择方式, 鼠标从右往左框选) 并且复制到合适的位置, 利用Scale命令按照放大倍数放大, 修剪多余线条, 如图4所示, 然后根据图形结构和尺寸进行修改。

2.5 块与属性

轴的零件图中有好多相同或相近的东西, 像表面粗糙度符号, 如果一个一个画比较麻烦。可以把这种图形创建为块, 需要时取用, 可以提高制图速度, 绘制就省去了相当多的时间。利用块的性质, 可以将当前图形中的一组对象, 或者以前某个独立的图形定义一个块, 也可以将常用的图素作成块, 存放在样板图里。我们要求学生在绘图中, 针对粗糙度、基准和螺栓螺母等专门进行图库的建立和整理, 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便于修改图形。在一个图中可能要插入很多相同的块, 在设计过程中有可能要修改某个部件, 代表这个部件的图形块就需要修改。如果不做块修改工作量会很大。但是如果将部件定义为块, 就可以简单地对块进行修改, 重新定义一下, 那么相应的图形上的所有引用该块的内容也随之自动更新;便于加入属性。属性是块中的文字信息, 属性依附于块, 可以随块的变化改变比例和位置。这些文字信息有些是可见的, 有些是不可见的。块可以很好地管理它们。块的使用, 可大大提高绘图效率, 节省磁盘空间。

2.6 绘制结束进行润饰工作

图纸绘制结束后, 必须进行润饰工作。鲁迅先生有句话, “好的文章不是靠写出来的, 是靠改出来的”,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制图。制图师最后的任务是要将图纸运用于生产, 图纸的精确程度可想而知, 尺寸链是否合理, 图层有无问题,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想得到质量高的图纸, 此过程相当重要。

2.7 可能出现的问题

笔者根据学生上机情况, 总结了几个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2.7.1 区域不能填充的问题

当我们为某一区域作剖面线时, 运用点选方式即点击pick points (点选) 按钮时, 可能会提示出错信息, 显示未能找到有效的图案填充边界, 原因是区域不封闭。此时应快速找到“缺口”后使其封闭。而此时可能由于“缺口”过小而无法直接判断其位置, 有2种解决办法。一是在区域中间图形分隔位置任意画一条贯穿直线, 再用区域填充的点选命令, 点击被划分的2块区域 (假使此图形只有一个“缺口”) , 则必有一块区域不能被正确选取, 由此确定“缺口”的所在域, 再重复以上步骤, 不断放大图形并缩小可疑范围, 直至在显示器上能发现“缺口”为止;二是直接放大各怀疑点, 直至找到为止。

2.7.2 修改错误尺寸的问题

在绘制过程中, 偶尔会出现尺寸画错的情况, 如轴中部的键槽, 此时很多同学选择的是直接删除对象重新绘制。其实可以用Stretch命令, 鼠标自右往左框选需修改的对象, 如图5所示, 以左侧圆弧与水平线交点为基点, 往需改变尺寸的方向偏移修改量即可。这种方法对于修改错误, 提高绘图效率有着很大的帮助。

2.7.3 粗糙度文字反向的问题

如果按照零件各不同位置的表面标注表面粗糙度, 会出现不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对表面粗糙度标注要求的情况, 在反时针范围内文字方向不符。可用下砸的方法纠正, 将文字旋转为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对表面粗糙度标注要求的情况。左键双击要修改的“图块”, 在“增强属性编辑器”中选择“文字选项”, 在“对正”选项栏选“右上”;将“反项”勾选;将“颠倒”勾选;点“确定”按钮即可完成文字方向的改变 (在“对正”选项栏选择时注意选择顺序。应从左到右依次选择, 在操作时自己可以尝试不同选择顺序的变化) 。

3 结语

以上为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的提高轴类零件绘制效率的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始终注意引导学生在掌握命令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快捷工具和实用技巧, 提高学生的绘图效率, 取得了一定效果。在Auto CAD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对学生在实际绘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总结了以上提高绘图效率的措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遵循绘图原则, 使绘图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1]赵虹, 韩富跃.提高AutoCAD绘图效率的技巧[J].一重技术, 2003 (4) :54~55

[2]李启炎.计算机绘图习题与上机指导手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

机械识图试卷 第5篇

2、机械制图当中常用的线型有()、()、()等,可见轮廓线采用()线,尺寸线,尺寸界线采用()线,轴线,中心线采用()。

3、机械制图当中的汉字应写成()体。

4、图样中的尺寸以()为单位。

5、在标注直径时,在数字前面应该加(),在标注半径时应在数字前加()。

6、尺寸标注由()、()和()组成。

7、在标注角度尺寸时,数字应()书写。

8、机械制图中通常采用两种线宽,粗、细线的比率为()。

9、线性尺寸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或()。

10、平面图形中所注尺寸按作用分为()和()。

二、选择题(20分) 1、下列符号中表示强制国家标准的是()。

A. GB/T B. GB/Z C.GB 2、不可见轮廓线采用()来绘制。

机械零件图 第6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识图能力;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课是机械类和某些近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其研究对象是机械图样。它将渗透到其他许多专业学科, 也是相当有难度的一门课程。我们的培训对象多数是新分配来的刚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当中有中专生、大专生、也有本科毕业的学生。由于工作的需要而进行岗前培训,大部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读图、绘图,根据图样的要求来加工或装配零件,因此提高学生综合识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多年的培训教学经验,发现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机械制图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和制图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为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探索。

一、 突出教材重点,落实“识图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制图的章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利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必须具备完整系统的知识。从投影体系的建立,点、线、面的投影,以及机件的表达方法,到识读零件图的每章节内容都既有独立性,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以章为单元,全面理清其间的联系,灵活地运用各类知识,完成解读机械制图的任务。经常性地总结归纳,让制图知识系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机件的结构形状特点,怎样灵活地运用是关键问题,也是重点和难点。在讲解零件图时,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同时掌握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比如常见的典型零件有四大类: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和箱体类。

对于这四类有代表性的典型零件,要求学生了解和充分认识每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基本表达方法。例如,轴套类零件的结构主体是圆柱,一般只需一个主视图作为基本视图,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些辅助视图的表达方法(如键槽、油槽、圆销孔),往往采用局部剖视图或移出剖面图。其他的三类也都要掌握其结构特点和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和识读零件图的能力。

在实际培训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讲授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组合体视图识读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后续“机件形状表达方法”的学习。学好组合体视图的关键是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在讲解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两种方法后,通过“补视图、补缺线”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但效果并不很理想。由于每个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差异,只能根据个人掌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先“想”后“补”,以自认为“正确”为标准,其实不然。

若从识图入手,先看后想,再由想到选,变“补”为“选”、变间接为直接,使“选”的图线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效果就明显不同。这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提高其识图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解读视图教学,提高识图能力

解读视图教学指的是运用记图训练法、图感训练等方法,分析研究和理解体会视图。

(1)记图训练法,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基本体、简单组合体(零件上常见的结构形状)的图形特征与它们所反映的空间实物形状,记住图与物之间的特征及其联系。既然机械图样被喻为“工程语言”,就应该具有自己的“词汇”、“词组”、“句子”、“文章”,如果基本体视图是“词汇”,那么组合体视图便是“词组”,那么各种基本表示法就是“句子”,那么零件图就是“文章”。只有具备丰富的词汇、词组,才能写出好句子,好文章。对一些常见基本几何体如长方体、六棱柱、圆柱体(实心或空心)、圆锥体、球以及它们的切割、开槽、穿孔等的实物形状和图形特征有意识加以记忆,并弄清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于用时提取。

(2)图感训练法,是指通过多次绘图及识图能力训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对图形的判断能力,它包括图的形象感与空间感。多进行轴测图的基本功训练是一个比较好的手段,先进行长方体、圆柱体、锥体等基本体的轴测图训练,然后逐步过渡到组合体轴测图训练,形式可以是由轴测图画三视图、由三视图画轴测图、由实物画轴测图。通过 “拆零件”与“还原”训练,一方面增强分析读图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图感。久而久之,可以快速培养自己的感观能力,提升自己的空间想象力。

二、多媒体教学是机械识图的新途径

1.多媒體教学可以提高机械识图的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预先对图形编辑处理,课堂中随用随调,十分方便。优质的课件能有效帮助教师引导学生画图和读图。如三视图补图、剖视图的剖切方法由AutoCAD、CATIA绘图软件完成,可将平面、剖切面、剖切后的立体相互对照。这样既增加了内容密度,又减少了作图时间,突破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帮助学生构建空间物体构架

多媒体课件能向学生提供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物体、现象、加工过程和无法听到的各种声音,能充分调动眼、耳、大脑、手等到各种器官协调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三维“物”和二维“图”之间的相互转换,这样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想象力也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凡华。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2]《机械制图》左晓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作者单位:中航工业哈飞职业教育中心)

机械零件图 第7篇

AutoCAD 2008是美国Autodesk公司目前推出的最新版本计算机辅助绘图工具,尽管其技术在不断地革新,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增加,但要画出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工程图样,还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设置幅面、建立图层、设置尺寸标注式样、设置表面粗糙度块等。每画一张图样,都要对这些变量重新设置,这很浪费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需要的绘图环境存放在模板中,当要画一张新图时,以模板方式进入AutoCAD 2008,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绘图效率。本文详细介绍建立工程图模板的方法和步骤,灵活应用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A3横幅面模板为例)

二、设置幅面

在绘图之前,需要设置图形范围,其大小取决于图形的尺寸和四周的说明文字,设置好图形范围后可以查看图形全貌。在下拉菜单格式中选择图形界限,给定左下角点坐标(0,0)和右上角点坐标(420,297)进行设置。设置完幅面后,执行下拉菜单视图→缩放→全部命令,把幅面全屏显示。选择状态栏中栅格按钮,检查所设置的图形边界是否正确。

三、建立图层

图层是AutoCAD提供的管理图形对象的重要手段,可以将不同的图形对象放在不同的图层中,这样就很容易区分图形的不同部分,在绘制复杂的图形时,控制好图层的显示,将帮助你更轻松地画图。一般机械工程图样至少需要8个层(见表1),每一层上指定一种颜色、线型、线宽,不同性质的线,应该有粗细之分,根据国标新规定,只取相邻两个档次的线宽比例,粗线宽是细线宽的2倍。为文本特设一层,其线宽为0.15,这样打印出的字很美观。

四、设置尺寸标注样式

尺寸标注样式的创建是二维工程图模板的核心,如何能使你画的图样符合国家标准及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习惯,关键在于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为满足不同类型尺寸标注的需要,一般需设置两种标注样式:一部分是基本样式设置,另一部分是特殊样式设置。基本样式设置各种类型尺寸的共同部分,而不同部分则分别设置在相应的特殊样式中,下面详细说明基本样式和特殊样式设置内容。

1、基本样式设置

在尺寸标注工具条中选择标注样式管理器,进入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单击新建按钮,弹出创建新标注样式对话框,在新样式名中输入[基本样式]后单击继续,进入[新建标注样式:基本样式]对话框见图1。在线选项卡:基线间距设为[10];超出尺寸线设为[2];起点偏移量设为[0]。在符号和箭头选项卡:箭头大小设为[3.5]或[4]。在文字选项卡:文字高度设为[3.5]或[4];从尺寸线偏移设为[1]。在调整选项卡:调整项主要用于控制尺寸数字、尺寸线、尺寸箭头等的位置,在调整选项区改选箭头项;优化区加选手动放置文字。单击确定返回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基本样式设置好。

2、特殊式样设置

特殊式样主要有三种,即水平样式、非圆样式、公差样式,这需要在特殊式样中创建一些与基本样式不同的尺寸样式,下面逐个介绍。

(1)水平样式:用于标注角度和尺寸数字水平书写的样式在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新建,以基本样式为模板,在新样式名中输入[水平样式],单击继续。后面介绍的非圆样式和公差样式与之相同,不再复述。进入[新建标注样式:水平样式]设置对话框后,选择文字选项卡,在文字对齐区改选水平即可。

(2)非圆样式:用于非圆上标注圆直径的样式

在[新建标注样式:非圆样式]设置对话框中,选择主单位选项卡,线性标注区前缀文本框中输入[%%c],在标注尺寸时,会自动在数字前面加“Φ”符号。

(3)公差样式:用于标注带公差的尺寸样式

在[新建标注样式:公差样式]设置对话框中,选择公差选项卡:方式选项中选择[极限偏差];精度选项中选择[0.000];在上偏差和下偏差文本框中输入上、下偏差值;高度比例设为[0.7],注意该处输入的数值并不等于公差文本的绝对高度值,而是与基本尺寸字高的比值。如需要标注下一公差,则在[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选择[公差样式]后单击替代按钮,不能单击修改按钮,否则影响以前标注好的公差尺寸。

到目前为止,基本样式和特殊样式都设置完成,在实际标注时,只要把相应的标注样式设置为当前,即可绘制出所需要标注的尺寸。

五、定义一个属性块用于表面粗糙度标注

在工程图中,图块应用非常广泛,如果图形中有大量相同的内容,或者所绘制的图形与已有的图形文件相似,可以把重复绘制的图形创建成块,在需要时插入,从而提高绘图效率。下面就介绍表面粗糙度属性块的创建和插入。

1、按照国标先画表面粗糙度符号

2、在粗糙度符号上设置属性

可以给块指定属性,块的属性也是块组成部分,可以包含在块定义中的文字对象,在定义块之前,要预先定义该块的属性,然后将属性和图形一起定义成块。打开绘图菜单,单击块子菜单下的定义属性…选项,进入属性定义对话框见图2。

在标记文本框中输入字母[Ra],提示文本框输入[表面粗糙度Ra值],默认文本框中输入[6.3]。对正选项中选择右下,这是数值对齐方式,文字高度设为[3.5]。选择确定按钮,返回。在表面粗糙度符号上确定一点,作为属性值的插入点,则表面粗糙度符号的上方出现“Ra”字符。

3、定义带有属性的图块

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创建块按钮,打开块定义对话框。在名称文本框输入“粗糙度K1”。单击“拾取插入基点”按钮,选择表面粗糙度符号下端点作为块的插入点;单击“选择对象”按钮,用窗口将表面粗糙度符号连同属性符号一并选中作为设块对象,然后回车,返回编辑属性对话框,单击确定,一个具有属性的粗糙度图块定义完毕。

4、插入属性图块

钮,打开插入块对话框,选择块名,路径设置如图3所示,单击确定,指定插入点、旋转角度、属性值,即可标注所需的表面粗糙度符号。当需要标注表面粗糙度时,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插入块按

如果只设置一种水平放置粗糙度块,当需要将粗糙度块旋转180°以上时,粗糙度数值将不符合标注要求,还需要设置另一种放置的粗糙度块。只要将已有表面粗糙度图块打碎,将粗糙度符号旋转180°,在定义属性时,文字设置对正方式选择左上,然后按同样的方法设置即可。

六、创建多重引线标注样式

在工程中,多重引线常用来指引图形中某个部分的名称或代码。在使用引线标注之前,根据需要可以修改和创建引线样式。引线头部主要有箭头、小点和无三种形式,下面就介绍创建这三种多重引线样式的方法。

1、带箭头引线

点击工具条多重引线样式管理器,进入多重引线样式管理器对话框。单击新建按钮,弹出创建新多重引线样式对话框,在新样式名中输入[箭头]后单击继续,进入[修改多重引线样式:箭头]对话框。后面介绍的小点和无样式与之相同,不再复述。在引线格式选项卡,箭头大小设为[3.5];在引线结构选项卡,设置基线距离设为[0],这样在进行引线标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确定基线长度;在内容选项卡,文字高度设为[3.5],连接位置-左和右都改选为[最后一行加下划线];基线间距设为[0]。带箭头引线就设置好了。

2、带小点引线

在带箭头样式的基础上新建小点样式,进入[修改多重引线样式:小点]对话框见图4,修改以下两个选项。引线格式选项卡:箭头符号改选为[小点];基线间距设为[1]。则带小点引线就设置好了。

3、引线头部无符号

在标注倒角时,引线头部是没有符号的,所以还要设置一种引线头部无号符号的形式,该种方式只要在带小点引线的基础上,引线格式选项卡中,箭头符号改选为[无]即可。

七、将图框及标题栏绘制成外部块

为绘图方便,不管机件尺寸多大,都习惯用1:1的比例来绘制。待到打印出图时,再用比例缩放命令,将图形放大或缩小来符合图纸幅面的大小。但是图框及标题栏是不缩放的,所以要将图框及标题栏存成外部块,当调节好图的大小后,再直接插入。

当以上步骤全部完成后,画出图框及标题栏,标题栏里写上汉字,一个标准的二维模板创建完了,接下来的任务是存盘。

八、保存文件

建立模板文件,就是将模板文件存放到磁盘,变成一个可以调用的文件。保存方法与一般图形文件的存盘方法一样,只是文件的扩展名不同。一般AutoCAD图形文件的扩展名是[*.dwg],而模板的扩展名为[*.dwt]。

单击另存为,打开图形另存为对话框,在文件类型下拉式选择框中选择[*.dwt]文件类型,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A3横幅]。单击保存,出现样板选项对话框,在说明栏中输入以下说明[A3幅面横装(420X297)比例1:1],单击OK,系统会在Template文件夹内创建一个[A3横幅.dwt]模板。

九、使用模板

当我们打开AutoCAD2008,开始新建文件时,会出现选择样板对话框,在Template文件夹中有你自己建立的[A3横幅.dwt]模板,选中它,可将该模板打开,开始画一张新图样。

在[A3横幅.dwt]模板的基础上,我们只要将图框改为其它幅面尺寸,用Move命令将标题栏移到正确位置,就可以创建其它幅面的模板。如果其他人的计算机想使用你建立的模板,只要将你建立的[*.dwt]模板拷贝到该计算机CAD2008中的Template文件夹中即可。

十、结束语

以上介绍了在AutoCAD 2008环境下创建二维机械工程图模板的方法和技巧,灵活应用它,可提高绘图速度和图样的质量。同时也可看出,AutoCAD 2008具有较深潜力,关键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机械零件图 第8篇

先就这幅绘有水碓与水磨的壁画的名称作一阐释。高策、徐岩红的文章(以下简称高文)称之为“水碓磨坊图”,文章第一次出现该名称时引用的参考文献的是柴泽俊、张丑良编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繁峙岩山寺》。笔者核实时发现该书对此幅壁画用到的名称是“水推磨坊图”[2]。笔者再核实柴泽俊编著的《山西寺观壁画》[3]与《山西佛寺壁画》[4]中有关此壁画的部分,发现所用名称均是“水推磨坊图”,其中前者附的英文名称是“A Millstone Driven by Water”。看来,柴泽俊认为这是一部水力驱动的石磨,也就是说在他眼里这是部水磨。但因为“磨坊”本身是一个专用名词,是指用磨把粮食加工成面粉的作坊,“水推磨坊”有些解释不通。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1983年编写的《岩山寺金代壁画》中把该图命名为“水磨”,并在图版说明中附有“一股山泉沿渠道而下,推动水平主轴运转,带动一磨二碓,机械传动,关系十分清楚”[5]。命名为“水磨”,未尝不可,只是没有把“水碓”突出来。高文把名称改做“水碓磨坊图”,突出了该壁画表达的粮食加工机械,既有水碓、又有磨坊,这点是值得称道的。

一 值得商榷的三个问题

第一处值得商榷的问题是关于我国最早绘制水磨图的年代。高文称,《水碓磨坊图》的发现,因为其年代早于王祯《农书》146年,这样就把我国最早绘制水磨图的年代提前了146年。其实,早在1996年台湾学者张之杰就曾撰文提及从我国五代到元代的绘画中出现的8幅绘有水磨的画或壁画[6] ,其中最早的一幅是五代或者北宋初的《闸口盘车图》(现藏上海博物馆),它才是我国最早绘有水磨的图像。如果按其绘于北宋初的话,要比绘于1167年的《水碓磨坊图》约早200年。

第二处值得商榷的问题出现在高文的“《水碓磨坊图》机械原理示意图”(图2)。该示意图省去了上磨盘边缘的四根绳子,导致了对机械原理的误解,因为这四根绳子对整部水磨的机械原理至关重要。尽管高文在分析水磨的机械原理的“磨盘”部分提到了这四根绳子,但是恰恰在这一部分出现了错误。高文写道:

“在上磨盘的边缘还凿有四个孔,通过这四个孔用粗绳把上磨盘系于檩上,每根绳中都有绞板,以调节上层磨盘的升降。在上磨盘下的齿面中心的圆口处,还凿有一方槽,而方槽的深度占上磨盘厚度的三分之二。下磨盘被固定在一块大型的石板上,中间穿有承动的木柱,木柱被用耐磨的木头凿成的圆圈包住,而圆圈被固定在下磨盘的圆口内。在承动的木轴顶端凿成丁字形状,镶入上磨盘圆心内凿出的方槽中,从而支撑和带动上磨盘转动。承动的木轴与水磨下面的齿轮相连,磨面时,通过水的动力使上扇磨盘绕轴旋转,并通过绞板调节上磨盘的升降,谷物由磨眼(上磨盘中间圆口旁凿有的小口)注入,在两扇磨石之间散开并在磨齿之间被磨碎。”[1]100

若此,就不免产生了疑问,既然上磨盘已经被四根绳子悬于房顶的檩上,那么研磨的时候上磨盘怎么还可以旋转呢!这幅壁画中的水磨,由立式水轮驱动再通过正交齿轮系统传动带动立柱,立柱带动的应该是下磨盘,而不是上磨盘。从图中细节可以看出,左边的两根绳子用一根绞棍绞住固定在房檐内的一根柱子上,右面的亦然,只不过画师只画出了绞棍伸出的一端而已。绞棍的确是起调节上下磨盘间距的作用。当确定该水磨是下磨盘旋转时,那么高文中提到的木轴(立柱)顶端凿成丁字形状从而镶入上磨盘必然是错误的。这种丁字形的结构(有的学者称之为T形结构),是上磨盘转动的水磨中的典型结构。比如张柏春对云南丽江石鼓镇松坪子村水磨的调查[7]89-96,关晓武、黄兴对西藏甲米水磨的调查[8]。

下面就我国传统水磨的形制稍做梳理。首先按照水力驱动轮安放的形态,可分为卧式水磨和立式水磨两种。我国古代最早描绘这两种水磨的图画是宋代的《闸口盘车图》和《千里江山图》[9]。到了元代,王祯《农书·水磨》中记载了卧轮磨、立轮转二磨、船磨。就船磨他写道,“水激立轮,其轮轴通长,旁拨二磨”[10],可见这种船磨仍属立式水磨。对陆磨而言,运动的是上磨盘,静止的是下磨盘,迄今还没发现有相反的情况。对水磨而言,运动的磨盘可以是上磨盘,也可以是下磨盘。这样,水磨就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卧式水轮驱动上磨盘或者下磨盘转动的水磨,立式水轮(通过齿轮结构)驱动上磨盘或者下磨盘转动的水磨。

第一种卧式水轮驱动上磨盘转动的水磨。这种水磨目前仍有使用,比如云南丽江县石鼓镇松坪子村的水磨,西藏拉萨甲米的水磨,云南中甸县安南村藏族的水磨、三坝乡纳西族的水磨[11]等。这种水磨一般由立柱上端嵌入上磨盘下部的T型铁键传递水轮的扭矩。上下磨盘间隙的调节依靠水轮下方底梁一端通向磨坊的一根拉杆来实现。

第二种卧式水轮带动下磨盘转动的水磨。《闸口盘车图》中的水磨,岩山寺《水碓磨坊图》中的水磨以及元代王祯《农书》中所绘的水磨(图3)均属此种。这种磨的特征是上磨盘圆周凿有孔眼(3个或4个),然后用绳子穿过孔眼把上磨盘吊在房梁上。下磨盘中间是方孔,与立柱顶端的方榫配合后固定在一个可与立柱一同旋转的平台上。上下磨扇的间隙依靠绳子上的绞棍调节。如今,这种水磨在甘肃临洮地区仍有应用。

第三种立式水轮带动上磨盘的水磨。元代王祯《农书·水磨》中描绘的“连二水磨”属于此种。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攻麦》中所绘的也是这种水磨(图4)。因为如果这种水磨上磨盘静止,下磨盘转动的话,那么上磨盘应该在周围凿有孔眼,然后用绳子把上磨盘悬挂在房梁上,否则无法研磨粮食。图中显然没有绘出悬挂上磨盘的绳子,因此可以断定这种水磨是上磨盘旋转的。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1986年之前曾有一部立式水轮驱动的碓、磨、碾、砻系统,其中的磨就是上磨盘转动的[7]154-160。

第四种立式水轮带动下磨盘转动的水磨。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甘肃临洮地区仍有应用(图5)。需要指出的是,临洮地区使用的这种水磨与第三种水磨的区别不仅在于驱动磨盘的上下之别,还有传动机构中的木齿轮是否独立的问题。在第三种水磨中,立式水轮需要借助于一个独立的于水轮木齿轮来传递扭矩,而临洮的这种水磨把立式水轮与木质齿轮合二为一。在空间布局上,临洮的这种水磨一般是把水轮置于水磨坊的下方,而不像第三种水磨整体占据的空间比较大。

第三处值得商榷的地方是磨盘磨眼的位置。高文认为,磨眼是在上磨盘中间圆口旁。其实这一商榷在上述第二处商榷明了后,也就自然消解。因为上磨盘并不参与旋转,也就与立柱摆脱了连接关系,所以其上仅有磨眼,不再需要有其他圆口,而且从图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出磨眼就处在上磨盘的中心。这点与《闸口盘车图》中的水磨是一样的。与王祯《农书》所绘水磨有所不同,《农书》中水磨的磨眼明显不在磨盘的中心,这很容易解释,《农书》中水磨的粮斗直接放在了上磨盘上,占用了一定空间,因此磨眼没有凿在磨盘中心。也就说这种水磨的磨眼可以在磨盘的中心,也可不在。但就该壁画所绘,磨眼是在磨盘中心的。

二 疏忽或遗漏的三点

高文对《水碓磨坊图》三处本应该加以关注的地方疏忽或者遗漏了,这些对理解《水碓磨坊图》不可或缺,现加以补充说明。

首先是在机械原理图中对水碓的处理。高文说,“图中水碓位于水闸的下方,水碓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叶片,下泄的水流冲激叶板,从而驱动水轮转动。水轮中穿过一根很长的轮轴作为传动轴,轮轴上装有一些彼此错开的拔板,拔板是用来拨动碓杆使其上下运动的。”如果细致看的话,可以发现在立式水轮的左侧,仅有两个成一定角度的拔板,对应有两个碓杆在舂粮食。其实仅就水轮左侧的机构来看,就是王祯《农书》中描述的“连机碓”。拔板相互之间成一定角度,降低了轮轴在瞬间对碓杆的作用力,起到了保护轮轴的作用。

高文在结构示意图中仅画出了一个碓杆,尽管两个碓杆的机械原理完全一样,但还是不省为好。

其次是高文忽略了磨坊上层的左后方有一罗柜。罗柜里的面罗清晰可见,还可以看到面罗一个角的绳套被一个钩子悬挂在了罗柜上。面罗的作用是对水磨研磨的面进行筛选,然后把粗糙的颗粒再倒回到磨眼中重新研磨。罗柜把面罗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一方面减轻了飞扬的面粉对劳作人员的侵扰之苦,另一方面使罗下的面免收污染。从图中未能找到面罗的动力机构,大致可以判断此面罗是一人力面罗,由人力横向推拉,而不是脚踏罗。

再次,尽管高文提到了水磨磨盘分为八区的斜线纹磨齿,但是没有对这种纹路作进一步的分析。这里需要给一个磨齿斜度的定义。首先定义两条直线(俯视磨盘磨齿面),一条是任一区内沿逆时针方向第一齿所在直线,不妨称做直线a;另一条是既定第一齿与磨盘边缘的交点与磨盘中心的连线,不妨称做直线b。直线a与直线b的夹角称做磨齿斜度,该角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度,小于90度。“(磨齿)斜度的大小关系到物料自中心向边缘移动的速度,也就是关系到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和研磨效率。”[7]69不难看出,岩山寺水磨的磨齿斜度为0度(图6)。相对而言,这种斜度的磨齿,延长了粮食研磨的时间,减少了研磨的次数。这种磨齿的纹路也是我国自西晋以来[12]传统磨的主流形制。

三 结论

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水碓磨坊图》是我国古代不可多得的同时绘有连机水碓与水磨的图像,为研究我国古代机械史,尤其是农具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该壁画中的水磨,从机械原理分析,是由立式水轮驱动,通过正交齿轮系统带动下磨盘转动的。该壁画左侧绘出的正是后来元代王祯《农书》记载的“连机碓”。此外,该壁画清晰地展现了水碓与水磨加工粮食的诸多细节,比如调节磨盘间隙的绞棍、罗柜与面罗、磨齿的纹路等。

参考文献

[1]高策,徐岩红.繁峙岩山寺壁画《水碓磨坊图》及其机械原理初探[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3):97-109.

[2]柴泽俊,张丑良.繁峙岩山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59.

[3]柴泽俊.山西寺观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95.

[4]柴泽俊,贺大龙.山西佛寺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157.

[5]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岩山寺金代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36.

[6]张之杰.为李约瑟补充一点点——古画中的水磨[C]//张之杰.画说科学———科学与美术的邂逅.台北:风景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75-87.

[7]张柏春,张治中,等.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传统机械调查研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8]关晓武,黄兴.西藏甲米水磨与糌粑食用礼俗[R]//张柏春,李成智.技术的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19-137.

[9]张柏春,田淼.中国古代机械与器物的图像表达[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3):81-97.

[10](元)王祯.东鲁王氏农书[M].缪启愉,缪桂龙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608.

[11]尹绍亭.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下)[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6:605-606.

机械工程图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9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图学,改革,实践,教学效果

0前言

《机械工程图学》是高等学院工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是本科院校机械、电气、建筑、化工、环艺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之一。它不但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基础、基本技能以及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则, 而且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三维空间想象能力。

1 机械工程图学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大学扩招政策的一步步加强, 在校学生的基础层次不齐, 特别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 基础较差, 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在教学中, 如何使这部分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学好这门课程, 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学校在教学学时上不断减少, 但是教学内容相对在提高, 且课后作业量较大, 部分内容作业难度高, 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很难在课后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提出“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1], 现有的一些教学内容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对人才培养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学要求。

2 机械工程图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目前现有的教学资源条件下, 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工程图学》积极性, 降低教学难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革方案和实践。

2.1 课程体系的改革

机械工程图学以“设计为主线”, 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工业造型设计”、“计算机绘图”等教学内容优化和组合[2], 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它的教学体系改革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为适应时代要求, 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配合国家“九五”CAD发展规划“甩图板工程”, 在加强图板绘图能力培养的同时, 突出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机械工程图学中增加了Auto CAD绘图软件的学习。为适应“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在课程的后期将计算机绘图知识的教学由二维平面图形的绘制拓展为三维实体造型 (建模) , 强调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 在机械类学生中开展以“机械设计”为主线的教学改革, 试图从工程教育入手, 跳出以往纯图学学科的体系, 将机械工程图学课程分为“画图-读图-构思表达”三个阶段。首次在制图课中增加了从功能出发构思简单机械装置的内容, 提出了创新设计的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目前已进行了多年,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为适应“卓越工程师”计划, 在现代工程图学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目前除了有以往的手工绘图实践外, 增开了木模认知实践, 零部件测绘等实践环节。加强实验和工程训练环节, 使学生认识创新设计的过程与规律,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合,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

2.2 有针对性地编写了教材

多年的教学经验说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会遇到第一个难题, 即如何选用一本适合学生和教学的教材。目前, 出版的《现代工程图学》教材数量庞大, 种类繁多, 但总体来说有两点特点:其一是传统性, 即在内容上没有与时俱进, 有些内容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 还是沿用几十年前的内容。其二是没有针对性。大部分教材没有考虑专业之间的不同, 特别是教材中的例题没有扣住专业的特点, 千篇一律, 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兴趣。在没有完全适合教学要求的教材的情况下, 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 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筛选、分析综合, 并查阅大量的有关资料, 结合教学经验, 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认真分析和筛选教材中每个章节的上课案例。针对不同专业, 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和配套的习题集, 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2.3.1 教学方法改革

(1) 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授学生机械制图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 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重点, 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例如: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安排带有设计构思性质的作业和练习, 注意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 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的思维方式[3]。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现代思维方法, 才能自主应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 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教学中常采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讨论中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变为创造性思维的主体。

2.3.2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与实物相结合

利用多媒体课件, 将机械制图课程空间与平面的对应关系, 通过各种媒体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在有限的学时内, 加大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量, 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结合实物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

利用机械制图网络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 教师可进行网上授课、答疑, 学生可以自学、自测课程内容,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延伸了课堂教学,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4 实践环节的加强

《机械工程图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实践性教学是比较重要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是:支撑课程达到培养学生设计表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总体教学目标, 同时使学生掌握现代设计的基本能力。目前机械工程图学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实验体系, 可开设多层次的实验教学。

2.4.1 基础性实验———机械加工认知实验, 组合体构形设计实验

机械加工认知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的实践知识, 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实验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安排三次木模认知实验和若干次手工仪器图的绘制。木模的绘制使学生掌握三维形体的投影方法, 增强其把握典型结构的能力;手工仪器图的绘制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绘图技法, 更重要的是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实践, 学生提高了表达和思维能力, 能较好地绘制零部件的工作图。

2.4.2 综合性实验———零部件测绘实验, 计算机绘图实验

(1) 零部件测绘实验

该实验包括机械零件和部件的测绘, 是工程图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首先, 学生通过测绘实习学会使用常用的拆卸和测量工具,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工程问题的能力。其次学生通过认识零部件的功能结构和工艺结构, 训练徒手绘图、仪器绘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形成工程意识。最后该实验可培养学生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2) 计算机绘图实验

该实验包含绘制二维投影图和三维实体造型两部分内容,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字化绘图技术, 适应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实验采用国际流行的Auto CAD和Solidworks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通过实验, 学生增强了现代设计理念, 初步掌握了在计算机上绘制二维投影图和生成三维实体模型的方法和技能, 为从事现代化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4.3 创新性实验

该实验为计算机三维造型实验, 把美学与机械学有机结合, 三维实体造型部分允许学生自选形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结语

对该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图学素质、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 为学生学习专业制图打下了基础。教材的改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效率显著提高。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验环节的增强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机械零件图 第10篇

AutoCAD是目前绘制机械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绘图软件, 其强大的二维、三维绘图功能以及方便快捷的图形编辑功能, 深受广大绘图人员的喜爱。但利用AutoCAD标注各种机械图的尺寸时, 容易出现标注符号无法显示、显示错误或者尺寸标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正确标注二维平面图、正等轴测图、三维立体图的尺寸 (主要以线性尺寸为例) , 并且使其符合国家标准对尺寸标注的规范要求。

2、二维平面图的尺寸标注

2.1 设置尺寸标注的文字样式

从下拉菜单选择“格式”——>“文字样式”, 打开文字样式对话框。点击“新建”按钮, 输入样式名, 如“尺寸标注”, 点击“确定”回到文字样式对话框;将“字体”下的“使用大字体”选中, 然后在“字体”框里选中“gbenor.shx”字体、在“大字体”框里选中“gbcbig.shx”, 在“高度”框里设置“3.5”, 在“倾斜角度”框里设置“15”, 其他对话框为默认值, 再分别点击“应用”、“关闭”即可。注意:我在此推荐设置的两种字体就可以避免出现标注中符号无法显示或者显示错误的情况, 读者可以按此设置加以验证。

2.2 设置标注样式

文字样式设置好后还要进行标注样式的设置。从下拉菜单选择“格式”-->“标注样式”, 打开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点击“新建”按钮, 输入标注样式名, 如“线性尺寸标注”, 点击“继续”, 出现“线性尺寸标注”设置界面。该界面下又有六个可以设置的对话框, 我在此主要对其中的“文字”和“单位”两个对话框加以说明。点击“文字”按钮, 在“文字样式”框里选中“尺寸标注” (即选中前面所设置的文字样式) , 在“文字对齐”方式选项下选中“与尺寸线对齐”方式, 在“文字位置”选项下的“垂直”框选中“上方”方式、“水平”框选中“置中”, 其他对话框为默认值;再点击“单位”按钮, 在“单位格式”框里选中“小数”, 在“精度”框里选中“0” (也可以选择更高的精度, 视具体情况而定) , 其他对话框为默认值, 点击“确定”即完成了此次“线性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

另外, 国家标准对角度尺寸的标注有特别的规定:要求其尺寸数值总是水平。因此还需要再设置一种“角度尺寸标注”样式, 具体方法与上面“线性尺寸标注”样式设置方法基本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在“文字对齐”方式选项下选中“水平”方式即可。

分别设置好“文字样式”和“标注样式”后就可以进行二维平面图形标注了。注意:在标注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实际标注的是线性尺寸还是角度尺寸, 应分别把“线性尺寸标注”样式或者“角度尺寸标注”样式置为当前, 这样前面的设置才会生效, 才能保证标注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

二维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重点和难点都在以上两个方面的设置, 在图形上标注时操作方法反而简单, 只要设置好了, 就能标出符合要求的尺寸, 因此, 具体的标注示例在此略去。

3、正等轴测图的尺寸标注

正等轴测图是在二维平面里画出的视觉上的三维图, 具有很好的立体效果, 但利用AutoCAD默认模式下标注出的尺寸却缺乏立体感, 影响整个图形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还需要对尺寸标注、尺寸数字进行正确的设置和倾斜, 使尺寸标注看上去落在某个轴测面内, 使其同样具有立体感。

3.1 设置倾斜的尺寸数字标注样式

为了使每个轴测面标注的尺寸看起来落在该轴测面内, 就应该让尺寸数字与相应的轴测轴平行。根据轴测图的画图特性, 要使尺寸数字与轴测轴平行, 则必须将尺寸数字向左倾斜30° (设置时即为-30°) 或者向右倾斜30° (设置时即为+30°) 。因此, 在轴测图尺寸标注前必须分别设置两种文字样式和尺寸标注样式, 即+30°和-30°的文字样式、尺寸标注样式。具体方法在前面2.1、2.2部分详细介绍过, 不再赘述。以下主要讲解尺寸数字倾斜角度的规律 (对照图形1所示) :

(1) 在右轴测面内标注尺寸时, 当尺寸线与X轴平行, 尺寸数字向右倾斜30° (即+30°标注样式) , 当尺寸线与Z轴平行, 尺寸数字向左倾斜30° (即-30°标注样式) ;

(2) 在上轴测面内标注尺寸时, 当尺寸线与Y轴平行, 尺寸数字向右倾斜30° (即+3 0°标注样式) , 当尺寸线与X轴平行, 尺寸数字向左倾斜3 0° (即-3 0°标注样式) ;

(3) 在左轴测面内标注尺寸时, 当尺寸线与Z轴平行, 尺寸数字向右倾斜3 0° (即+3 0°标注样式) , 当尺寸线与Y轴平行, 尺寸数字向左倾斜3 0° (即-3 0°标注样式) 。

3.2 倾斜尺寸标注

设置了倾斜的尺寸数字后只能保证尺寸数字与相应的轴侧轴平行, 但AutoCAD默认模式下标注出的尺寸线和尺寸界限还是不平行于相应的轴测图, 因此, 需要对标注出的尺寸数字、尺寸线、尺寸界限进行整体倾斜。其倾斜规律如下 (无论是在哪个轴测面内的标注, 均满足以下的规律) :

(1) 尺寸界线与X轴平行的标注, 标注倾斜角度为3 0°;

(2) 尺寸界线与Y轴平行的标注, 标注倾斜角度为-3 0°;

(3) 尺寸界线与Z轴平行的标注, 标注倾斜角度为9 0°。

例1:如何标注图2中长方体的宽度尺寸100

方法与步骤:

(1) 宽度尺寸100落在上轴测面内, 尺寸线与Y轴平行, 按照上述尺寸数字倾斜规律, 尺寸数字应向右倾斜3 0°, 即选择+30°的标注样式;

(2) 要求标注的尺寸界限与X轴平行, 同样按照上述尺寸标注倾斜规律, 应将标注倾斜30°, 即可得到如图2所示的正确标注。

4、三维立体图的尺寸标注

AutoCAD不仅能方便快捷的绘制二维平面图、正等轴测图, 还具有强大的三维绘图功能, 所绘制的三维立体图也会涉及尺寸标注的问题。三维立体图的尺寸标注相对于正等轴测图的尺寸标注要简单, 标注前需要做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也是正确标注三维立体图的关键) :

(1) 在实体的哪个表面标注尺寸, 就应该把用户坐标 (UCS) 建立到哪个表面;

(2) 将用户坐标 (UCS) 中的XY坐标面设置成平行与需要标注尺寸的那个面。

进行了以上两个方面的操作后, 接下来的尺寸标注方法跟标注二维平面图的方法完全相同。

例2:分别在长方体的ABFE表面和BCGF表面标注高度尺寸 (即线段BF长度) 。

方法与步骤:

(1) 如图3 (a) 所示将用户坐标X Y Z建立到A B F E表面, 并且使XY坐标面与ABFE表面平行, 再按照二维平面图标注尺寸的方法在ABFE表面标注BF的线性尺寸即可;

(2) 如图3 (b) 所示将用户坐标X Y Z建立到B C G F表面, 并且使XY坐标面与BCGF表面平行, 再按照二维平面图标注尺寸的方法在BCGF表面标注BF的线性尺寸即可。

参考文献

[1]蒋晓.AutoCAD2004中文版通用实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罗卓书.AutoCAD2004中文版培训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机械零件图 第11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 识图能力 培养

机械图样是交流技术信息的媒介和工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相对于绘图来说,更多的工作内容是识读已有的图样,并根据图样进行加工、装配、维修。因此,技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机械图样这种技术语言,具备基本的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机械制图课程应着重对学生的识图能力进行培养。

一、转变教学思想,改变以往的以画图为主的教学理念,明确以“识图为主,画图为辅”的教学思路

在机械制图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沿袭以画图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理论性、系统性,轻实践性、实用性。教师课堂上讲得多,课下画图作业多,识图练习少。这样的教学方式重点是要求学生画图,而不是识图,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思想,根据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明确以“识图为主,画图为辅”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

二、严格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为识图打下坚实基础

机械图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资料,是工程界交流信息的语言,具有严格的规范性。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管理的需要,便于技术交流,我国制定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中的制图基本规定、尺寸注法、图样的表示法、标准件与部分结构的标准化、简化画法、技术要求等知识点,学生必须牢固掌握,为准确识读机械图样打下坚实基础。

三、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技工院校学生几何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最简单的零件图识读开始,逐步过渡到稍复杂的零件图的识读,最后再到装配图的识读。比如教师可以从最简单、最常见的圆柱体开始,对照圆柱体的实体或立体图,教学生识读圆柱体的三视图,接着识读不同直径圆柱的组合体,再识读轴类零件图。

四、充分利用立体模型、多媒体技术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识图能力实际上是要求学生通过识读三视图去联想三维实体的形状。如何让学生顺利把三视图转化为空间实体,需要教师动用一切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立体模型教具结合零件图,让学生建立简单形体与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对于复杂的零件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零件的立体图、剖切图,并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形式,让学生建立复杂零件图与实体零件之间的关系。

五、对常见零件图进行分类,系统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在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零件种类繁多、结构多样。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教师要根据零件的形状、结构、加工方式、视图表达、尺寸标注的特点,将零件归纳为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等类型,对各个类型的零件图识读要点进行讲解,并结合典型零件图进行详细的识读分析。这样在以后识读零件图时,学生就可以根据零件的种类迅速、准确地进行识读。

六、结合专业特点,贴近生产实际,增加专业图的识读内容

机械类专业学生所需识读的零件图类型往往与其专业联系紧密。如车工专业多加工回转体,经常需要识读轴套类零件。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相应提高轴套类零件图的识读比例,重点讲解。有条件的,还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工厂,了解车床的加工范围、加工方法,熟悉车工常用零件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车工常用零件图为例,重点讲解此类零件图的识读要点,多做课堂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七、利用学校现有的机械部件,增加按图拆装机械练习

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的机械类实物资源,让学生按照装配图和零件图动手拆装简单的机械或部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他们对机械图样的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机械制图是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机械图样的识读能力是学生将来工作中的必备能力,只有准确、高效地识读机械图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零部件加工、设备安装、设备维修等各项后续工作。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技工院校机械制图课程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莉.《机械制图》教学应以识图为目标[J].考试周刊,2011(17).

[2]钱可强.机械制图(第五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机械零件图 第12篇

装配图是用于表达部件或机器的工作原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以及装配、检验、安装所需要的尺寸数据的技术文件。在部件或机器设计过程中, 一般都先绘制出装配图, 再由装配图所提供的结构形式和尺寸拆画出零件图。从职业教育特点及目的出发, 应坚持以读装配图为主, 读绘结合, 以绘促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装配体的原理、作用、功能, 制图教学中应将拆画装配图作为一个教学重点, 一般应要求学生能拆画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并正确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求。

一张装配图中有若干种零件, 根据零件的作用可将零件分为四类: (1) 标准零件。大多数属于外购件, 因此不需要画出零件图, 只要按照标准件的规定标记代号列出标准件的汇总表即可。 (2) 借用零件。是借用定型产品上的零件。对这类零件, 可利用已有的图样, 不必另行画图。 (3) 特殊零件。是设计时所确定下来的重要零件, 设计说明书中都附有这类零件的图样或重要数据, 如汽轮机的叶片、喷嘴。对这类零件, 应按给出的图样或数据绘制零件图。 (4) 一般零件。这类零件基本上是按照装配图所体现的形状、大小和有关的技术要求画图, 是拆画零件图的主要对象。

拆画零件图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 画图前, 必须认真阅读装配图, 全面深入了解设计意图, 弄清楚工作原理、装配关系、技术要求和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

第二, 画图时, 不但要从设计方面考虑零件的作用和要求, 而且还要从工艺方面考虑零件的制造和装配, 应使所画的零件图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学生拆画零件图常见的错误及原因分析

(一) 表达方案处理不好, 照抄装配图中零件的表达方案

装配图上的表达方案主要是从表达装配关系、工作原理和装配体的总体情况来考虑的。因此, 在拆画零件图时, 应根据所拆画零件的内外形状及复杂程度来选择表达方案, 而不能简单地照抄装配图中该零件的表达方案。

确定零件的表达方案应从充分分析几何形体结构 (要分清主要和次要形体) 、功用 (形状与功用有关) 、加工方法 (形状与加工方法也关) 着手, 先确定主视图, 然后确定其他视图。确定主视图时不能一味照抄装配图里的零件状态, 要考虑零件的摆放位置及投影方向。考虑投影方向时, 应使主视图能清楚地表达主要形体的形状特征;考虑零件的摆放位置时, 应从加工位置和工作位置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般轴类、盘类的零件应取加工位置, 这些零件往往与装配图里的位置不一致。如图1所示的球心阀装配图中的件10阀杆在装配图中处于竖直状态, 而零件图应画成水平的加工状态, 如图2所示。图2中主视图所表示的零件位置应与零件在机床上加工时所处的位置一致, 以方便操作者加工时看图。

而壳体、箱体类零件主视图所选的位置可以与装配图一致, 这样装配机器时便于对照。如图1所示的球心阀装配图中的件8阀体在装配图里的位置和图3的完全一致。

主视图确定好以后应确定其他视图, 但很多时候, 学生画的图要么表达不完整, 要么重复繁琐。那么, 一个零件的主视图确定后, 还需要多少其他视图才能将零件形状表达清楚呢?这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保证充分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前提下, 尽可能使零件的视图数目为最少。应使每一个视图都有其表达的重点内容, 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例如, 球心阀的件8阀体, 确定主视图 (图3) 以后还应确定左视图 (图4) 、俯视图 (5图) , 以半剖的左视图表达阀体主体部分的外形特征、左侧方形板形状及内孔的结构等;以俯视图表达阀体整体形状特征。

(二) 对零件结构形状处理得不好, 照抄装配图中零件的图形, 画出的零件图缺图线或缺工艺结构

装配图的首要表达任务是装配体的构造、装配关系及装配体的功能原理。对零件形状的表达不必也不可能反映出其每一部分的结构形状, 即使是主要零件, 也只能反映其主要形状。因此,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时, 应根据零件的功用及自身零件结构知识加以补充和完善, 并在零件图上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如果说装配图是表达装配体的总体设计意图的话, 那么, 拆画零件图则是设计过程的补充和继续。

首先, 在拆图时, 需要补充完善某零件在装配图中被另一零件挡住的部分。若是相贯线一类的边缘轮廓线则比较简单。但是, 若由于该零件在装配图中因视图数量不足而使未定形状的范围较大、缺线较多时, 要完成其未定形状部分结构的补充设计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 根据该零件的功能, 完成构形设计。 (2) 兼顾与未定形部分相邻的其他零件的关系。这种相邻关系中, 包括接触和非接触两种情况。相互接触的情况, 一般在装配图中有所反映;确定非接触情况的形状时, 一般应从留足操作空间、节省材料、减轻重量及其他工艺要求等方面进行考虑。

其次, 在拆图时, 需补充某零件在装配图中允许省略的工艺结构, 如倒角、倒圆、退刀槽、越程槽、轴的中心孔等。这一部分往往是刚接触制图又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容易忽略的。

(三) 零件图尺寸标注错误

零件图中尺寸标注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学生标注的尺寸不完整主要体现在标注的的尺寸缺漏和重复标注。这主要是学生“组合体”一章的基本功不扎实, 没有认真按形体分析法标注尺寸。

学生标注的尺寸不正确主要体现在标注规范应用的错误和标注尺寸数字的错误。标注规范应用错误也是由于“组合体”一章的基本功不扎实, 另外, 学生标注的尺寸大小往往比较随意, 不能正确地反映装配图设计者真正的设计意图。

实际上, 零件图上的尺寸与装配图有关。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时, 零件尺寸标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抄注的尺寸。装配图中已标出的尺寸往往是较重要的尺寸, 是装配体设计的依据, 自然也是零件设计的依据。在拆画零件图时, 这些尺寸不能随意改动, 要完全照抄。对于配合尺寸, 应根据其配合代号查出偏差数值标注在零件图上, 而有些学生的这部分尺寸没按装配图标。 (2) 查找的尺寸。螺栓、螺母、螺钉、键、销等标准件的规格尺寸和标准代号, 一般在明细栏中已列出, 详细尺寸应从相关标准中查得。零件图上与标准件有关的螺孔直径、螺孔深度、键槽、销孔等尺寸, 应根据与其相结合的标准件尺寸查相应的设计手册来确定, 而有的学生随意确定或通过测量装配图来确定, 这是不对的。零件上应有的一些工艺结构, 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结构的尺寸, 应查阅相应的标准来确定。 (3) 计算。某些尺寸数值, 应根据装配图所给定的尺寸通过计算确定。如齿轮轮齿部分的分度圆尺寸、齿顶圆尺寸等, 应根据所给的模数、齿数及有关公式来计算。 (4) 量取。在装配图上没有标注出的其他尺寸, 可从装配图中用比例尺量得。量取时应尽量按GB/T2822-2005圆整后注出。 (5) 其他。标注尺寸时应注意, 有装配关系的尺寸应相互协调。如配合部分的轴、孔, 其基本尺寸应相同。其他尺寸也应相互适应, 以避免在零件装配时或运动时产生矛盾或出现干涉、卡咬等现象。如果学生在拆画零件的过程中, 能把握住以上原则进行尺寸标注, 就一定能正确反映装配图设计者真正的设计意图。

(四) 零件图尺寸标注不合理

标注尺寸的合理性指要求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既要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又要符合生产实际, 便于加工和测量, 并有利于装配。这是教与学的难点, 做好这点一般要有比较丰富的机械加工经验。

学生标注的尺寸不合理或不清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尺寸基准选择不当。为了使尺寸标注合理、清晰, 应首先选定尺寸基准, 并应尽量使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重合, 以减少尺寸误差, 保证产品质量。所谓设计基准就是从设计角度考虑, 为满足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对其结构、性能要求而选定的基准。从加工工艺的角度考虑, 为便于零件的加工、测量而选定的基准, 称为工艺基准。通常对称的零件以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基准, 非对称的零件以零件重要的底面、端面和轴线作为基准。 (2) 重要尺寸没有从设计基准直接注出。零件上凡是影响产品性能、工作精度和互换性的重要尺寸 (规格性能尺寸、配合尺寸、安装尺寸、定位尺寸) 都必须从设计基准直接注出。 (3) 标注尺寸应避免注成封闭尺寸链。所谓封闭尺寸链就是首尾相连的链状尺寸组, 应分析尺寸链中的尺寸, 将尺寸链中最不重要的那个尺寸作为封闭环——不注尺寸。 (4) 应适当考虑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 (5) 标注尺寸应便于操作者看图、加工和测量。 (6) 关联零件间的尺寸应协调。 (7) 不同工种的尺寸宜分开标注。 (8) 某一结构同工序尺寸宜集中标注。

(五) 零件图尺寸标注不清晰

尺寸标注清晰指标注的尺寸应方便阅读, 不影响整张图纸的美观。 (1) 应尽量将尺寸标注在视图外面, 以免尺寸线、尺寸数字与视图的轮廓线相交。相邻视图有关尺寸最好标注在两视图之间, 以便于看图。 (2) 同一形体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要集中, 并尽量标注在反映该形体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较为明显的视图上。 (3) 同轴的圆柱、圆锥的径向尺寸, 一般注在非圆视图上, 圆弧半径应标注在投影为圆弧的视图上。 (4) 尺寸应尽量避免标注在虚线上。 (5) 同方向平行并列尺寸, 小尺寸在内, 大尺寸在外, 应间隔均匀, 依次向外分布, 以免尺寸界限与尺寸线相交, 影响看图。同一方向串联尺寸, 箭头应首尾相连, 排在同一直线上。 (6) 内形尺寸与外形尺寸最好分别注在视图的两侧。

(六) 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标注错误或不规范

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一般可按以下情况确定: (1) 线性尺寸中, 配合尺寸的公差带代号按装配图上的配合代号区分孔或轴抄注。非配合的线性尺寸不必注出公差, 但需在技术要求的文字条文中统一给定,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应参照GB/T1804-m。在零件图中, 多数尺寸属未注公差尺寸。 (2) 形位公差的要求一般不在装配图中给出。拆图时可根据各零件在装配体中的功能要求确定, 也可参照其他图样中类似的零件确定。一般的零件图中, 多数的单一要素和相关要素间的形状、位置要求均可按未注形位公差不予注出, 但也需在技术要求中注明, 未注形位公差应参照GB/T 1184-K。 (3) 对表面结构的要求, 一般只要求学生参照有关资料确定即可。一般可按以下推荐使用, 零件与零件的接触面:Ra值取6.3~3.2, 如零件的定位底面Ra可取3.2, 一般端面可取6.3等;配合表面:Ra值取3.2~0.8, 公差等级高的Ra取较小值;需加工的自由表面 (不与其他零件接触的表面) :Ra值可取25~12.5, 如螺栓孔等;不需加工的自由表面 (不与其他零件接触的表面) :Ra值可取毛坯面。另外, 在学生练习中应注意避免各种几何精度间大小关系倒挂的现象, 一般各几何精度间大小关系应满足如下要求:Ra

总之, 拆画零件图是制图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应以实践为手段, 多练、多分析、多总结, 学生的制图、读图能力才会有较大提高。

摘要:对制图教学中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过程中学生的常见错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找出了出现错误的原因, 提出了改正方法。

关键词:装配图,拆画零件图,零件表达,尺寸,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槐德.机械制图课教学参考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2]刘力.机械制图 (第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虞洪述.机械制图[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农用地流转下一篇:桥梁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