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后关系范文

2024-07-31

预后关系范文(精选10篇)

预后关系 第1篇

关键词:气管切开时机,重型颅脑损伤,预后

重型颅脑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其致残率和病死率仍很高, 患者由于重度昏迷、意识丧失、颅内压升高导致呕吐、误吸, 肺部感染, 肺水肿, 从而引起各种原因下的呼吸功能障碍, 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因此尽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掌握气管切开时机是抢救的关键[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时机, 比较了12h内、12~24h、24h后气管切开患者的预后,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02年5月~2011年7月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6例, 女26例, 年龄8~65 (平均37.6) 岁;颅脑损伤类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 经颅脑CT检查, 符合国内颅脑损伤诊断标准;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分级:3~8分29例, 9~12分23例, 13~14分10例。其中闭合性颅脑损伤41例 (67.2%) , 开放性损伤21例 (32.8%) ;伴多发创伤者36例 (58.1%) 。所有患者均以交通、坠落、打击伤为主;根据患者气管切开手术时间将所有患者分成3组, 即12h内进行气管切开术者26例 (A组) ;12~24h进行气管切开术21例 (B组) ;24h后进行气管切开术15例 (C组) 。

1.2 方法

患者均由神经外科医师实施手术, A组患者在伤后12h内进行气管切开术, B组患者在12~24h进行气管切开术, C组患者在24h后进行气管切开术, 术后给予及时吸痰、给氧等常规护理, 并观察。

1.3 评价指标

计算三组患者1w后的GCS评分及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 出院时比较3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死亡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法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术后GC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患者术后1w GCS评分比较, 三组患者组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5) , A组患者GCS评分最高, 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低氧血症的发生及肺部感染情况比较, A组患者的发生率均小于其他两组, 且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注:与A组比较, *:P<0.05

2.2 气管切开时机与预后的关系

三组患者最后痊愈情况比较, A明显大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137, P=0.017) ;三组患者最后的死亡率比较, C手术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大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780, P=0.008) , 见表2。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常常因发病迅猛, 病情险恶, 导致病死率极高,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由于意识障碍, 吞咽、咳嗽、呕吐反射减弱或消失, 呼吸道分泌物和血不能主动排出, 痰液滞留于肺, 有利于病菌繁殖, 可导致肺部感染[3];伤后早期胃蠕动停止, 酸性胃内容物返流可引起呕吐物误吸, 引起吸入性肺炎;颅骨骨折可引起肺水肿、出血和移位, 累及呼吸道易继发肺部感染。深度昏迷患者下颌松弛, 舌根后坠, 致使呼吸道梗阻, 导致胸内压升高, 压力传至颅内, 加重颅内高压[4]。外伤性癫痫, 持续频繁地抽搐和喉头痉挛;内分泌变化造成肺瘀血, 肺毛细血管过度负荷, 迫使大量液体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向外渗漏, 引起肺泡间质水肿。部分患者由于原有肺疾患还可引起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各种呼吸功能障碍。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 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 导致死亡。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气管切开是有效、必要的治疗手段, 目前已经广泛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气管切开后, 便于气道分泌物的清除;通气路径缩短, 气道阻力变小, 减少了通气死腔, 减轻了体力和负担, 增加有效气体交换量, 增加了吸氧浓度;便于实施机械通气, 能有效地防止和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使脑组织供氧量增加, 减少继发性脑细胞损伤, 同时降低颅内压, 便于吸痰和气管内用药[5];因气管套管不经过口咽部, 可减少呕吐时误吸的几率, 还可能保持口腔卫生, 减少感染源[6];保证吞咽功能正常可以早期经口进食, 以便加强营养, 提高抵抗力, 早日获得健康打下基础。

虽然气管切开的时机一直是临床医生争论的焦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h内给予气管切开其术后恢复情况最好, 早期进行对症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尽快就医者不要拖延治疗时间, 对于有气管切开要求的患者需尽早给予对症治疗, 有利于患者的救治及恢复。气管切开后需注意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伦山, 许明辉, 邹咏文, 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创伤外科杂志, 2005, 7 (1) :11.

[2]陈辉, 江来, 朱科明, 等.危重病患者气管切开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 2006, 10:362-364.

[3]秦朝阳, 费立升.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分析[J].河北医学, 1998, 4 (10) :16-17.

[4]徐如祥, 张鹏, 姜晓丹, 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9, 8 (11) :1127-1130.

[5]潘明远, 王光绿, 罗大山, 等.早期气管切开对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 2008, 14 (1) :83-84.

预后关系 第2篇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预后 空腹血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39

慢性重型肝炎预后不佳,特别是老年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因此及早判断病情及预后、及时治疗非常重要。收治老年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20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1~2009收治老年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20例,年龄50~70岁,其中乙型肝炎73例,丙肝2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8例,药物性肝炎10例,酒精性肝炎9例,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

方法:分析血钠,空腹血糖,血氨对预后的影响。

疗效判断标准:①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肝功能明显改善;②无效:死亡或疗效无明显患者自动出院。死亡率=死亡+自动出院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对临床资料进行计数资料t检验。取α=0.05为检验标准。

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空腹血糖<2mmol/L的12例患者与21例空腹血糖>4mmol/L患者相比死亡率明显增加(P<0.05),合并低钠血症共87例,死亡65例,血钠<120mmol/L的死亡率66.7%与血钠130~135mmol/L的死亡率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钠的降低,死亡率增加。85例死亡患者血氨水平108±55mmol/L,有效35例患者的血氨水平98±44mmol/L,经统计学分析,患者的死亡率与血氨水平无关(P>0.05),具体数值,见表1。

讨论

老年慢性重型肝炎预后不佳,有些患者入院后治疗效果好,而有些患者则每况愈下,因此及早判断病情、预后及早治疗尤为重要。

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均反映肝脏受损伤程度,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变性坏死严重,从而血清总胆红素异常升高,PTA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个敏感的指标,与肝脏坏死程度密切相关。ALB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有较多研究显示这三项指标与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密切相关[2~3]。

慢性重型肝炎时由于肝脏坏死范围较广,糖原储备耗竭合成及异生作用缺陷,导致糖原储备减少,同时由于胰岛素灭活能力下降,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导致低血糖发生。潘教治等研究提示合并低血糖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4],数据也显示血糖水平越低病死率越高,提示空腹血糖可预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

资料分析显示血钠越低,病死率越高,当血钠<120mmol/L时预后更差,病死率87.5%,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常有低钠发生。低钠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长期低盐饮食导致钠摄入减少,利尿剂的应用导致钠排出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紊乱,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合并肝肾综合征,细胞通透性增加等。Seicuk的研究指出血钠值不仅仅是影响预后,影响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而且是肝移植后早期肝功能恶化的灵敏指标[5]。血钠可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汪杨等检测重型肝炎患者血氨结果表明重型肝炎患者血氨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肝炎患者[6],治愈、好转的重型肝炎患者与死亡、离院的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与之相似,提示血氨检测也不能作为评价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

MELD、MESO、MELD-Na评分在预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方面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MELD-Na评分优于MESO指数和MELD评分[7],但这些评分系统均较复杂,由本研究看出空腹血糖、低钠可初步反映老年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及早诊断和治疗可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中华肝脏杂志,2002,8(6):324-329.

2 温焕连,曾文铤,朱科伦,等.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广州医学院学报,2007,35(5):45-47.

3 孟庆华,段忠辉,李娟,等.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研究.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8,22(5):358-361.

4 潘教治,汪建琴.慢性重型肝炎血糖变化与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重庆医学,2007,41(1):550-551.

5 Selcuk H,Uruc I,Temel MA,et al.Factors prognostic of survival in patients await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Dig Dis Sci 2007,52(11):3217-3223.

6 汪杨,辛桂杰,王峰,等.重型肝炎血氨检测的价值的研究,重型肝炎血氨检测的价值的研究.临床肝胆病杂志,2008,24(3):185-186.

7 叶超,陈永平,金晓芝,等.五种评分系统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及其临床意义.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28(7):418-421.

康复治疗与冠心病预后关系的探讨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就诊患者共300例, 年龄56~72岁, 出院后随访1年。其中出院后根据患者意愿, 部分患者于门诊进行康复治疗, 根据1年内进行康复治疗次数, 分为低康复治疗组 (1年内康复治疗次数1~24次) 、高康复治疗组 (1年内康复治疗次数超过25次) , 其中每组选取100例。而选取不接受门诊康复治疗患者100例为对照组, 即拒绝门诊康复治疗组 (1年内康复治疗次数低于1次) 。其中拒绝治疗组男性72例, 平均年龄74.2岁;低康复治疗组男性68例, 平均年龄68.4岁;高康复治疗组男性74例, 平均年龄66.3岁。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基本状况, 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习惯、体力活动情况、进食蔬菜水果情况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状况, 并分别记录患者腰围情况。比较各组不同。3组间各项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研究方法

进行门诊康复治疗, 首先是对患者进行评估、健康教育、日常活动的指导以及心理方面的支持, 并进行每周3~5次在心电和血压监护下的中等强度的运动, 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及柔韧性训练等, 持续30~90 min/次, 共3个月左右。推荐运动康复次数为36次, 不低于25次。常规每个月进行随访, 如果有病情反复的患者, 会缩短随访周期, 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 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治疗方案调整。而拒绝康复治疗组患者, 为上门随访, 记录其病情情况。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8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该研究的数据资料,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记录各组患者出院时诊断分别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后慢性心衰、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术) 后、冠脉旁路移植术 (CABG) 后、冠心病并瓣膜手术后, 分别记录所占百分比, 其各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对患者进行门诊及上门随访, 分别记录其1年内再发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再次入院、心血管死亡及其它原因死亡情况。分别计算所占比例, 比较各组不同。根据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情况分组, 其中拒绝康复治疗患者, 其发生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情况, 以及再次入院、心血管死亡及其它原因死亡情况都高于进行康复治疗组, 而高康复治疗组情况更优于低康复治疗组, 见表3。故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冠心病的预后。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类型, 根据INTERHEART研究显示, AMI的危险大多由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腹型肥胖、心理社会压力等因素所致。而在该研究中的心脏病患者, 有这类基础问题的比例也同样较高, 许多患者同时具备多种易患因素, 此类人群为冠心病的高发人群, 故在二级预防中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国内有研究显示[7], 心脏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生存质量及精神心理状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故医院内的心脏康复治疗, 对患者病情的恢复, 生存质量的提高及患者预后都有很大的帮助。而相对院外的康复, 其持续时间更久, 相对效果也更加明显, 该研究主要针对这一部分。结果显示, 出院后一年内发生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死的患者, 在拒绝康复治疗组所占比例分别为:59.8%、60.8%、65.9%、66.7%;在低康复治疗组分别为:24.1%、25.5%、19.5%、25%;在高康复治疗组分别为:16.1%、13.7%、14.6%、8.3%。结果显示, 拒绝康复治疗组其发生此类并发症的比例明显高于康复治疗组, 而高康复治疗组相对发生并发症的比例更低。

目前冠心病的治疗, 介入治疗已成为了常规的治疗方式, 在抢救患者的生命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度过了危险期的患者, 其远期预后被逐渐重视起来。有研究显示[8], 介入术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早期行亚极量心肺运动负荷荷尔蒙试验和心脏康复, 可最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 并使患者的氧代谢水平有最大限度的提高, 对此类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大有益处并且是安全的。许多医院对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后的康复治疗进行了探索, 有研究[9]将康复治疗纳入路径, 研究结果显示, 这种康复路径教育, 对于提高此类患者的康复相关知识, 以及自我控制危险因素的能力, 甚至是自我管理, 都是非常有效的。而国内的另一些研究[10], 对一些PCI术后的患者进行家庭随访, 对其心脏康复进行相应的指导, 可使患者建立疾病的自我管理意识, 从而促进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能够及时用药, 及时检查, 并对疾病进行积极的管理, 加强家人的意识, 这些都有助于其康复治疗。从而使再次入院的比例, 以及死亡的比例都会有所下降。在该研究中, 发生再次入院、心血管死亡以及其它原因死亡的患者中, 在拒绝康复治疗组分别为:70.4%、75%、100%;康复治疗组分别为:22.2%、25%、0%;而在高康复治疗组分别为:7.4%、0%、0%;这个与众多的研究结果是相似的, 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 其预后明显要优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 其治疗次数越多, 效果越明显。

目前国内对冠心病合并瓣膜疾病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情况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不过从该研究来看, 对于此类患者, 其康复治疗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冠心病的康复是综合性心血管疾病管理的医疗模式, 不是单纯的运动治疗, 而是包括运动治疗在内的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医疗保健, 包括发病前的预防和发病后的康复, 是心血管病全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冠心病康复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双心健康、循证用药、生活质量的评估及改善以及职业康复这几方面。而心脏的康复主要是分3期, 即院内康复期、院外早期康复期及院外长期康复期。该研究主要是针对院外早期康复期进行的, 此期是康复中最重要的时期, 其恢复情况, 对于患者的预后影响最大。该研究的结果显示此期的康复治疗, 患者可从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其并发症的发生, 以及再次入院及治疗都要明显地减少, 并且生存期得以延长, 这就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医疗费用, 节省了医疗资源, 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有助于患者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回归正常的生活。

综上所述,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 是对院内药物治疗的一个很好的延续, 是减少死亡。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要得以重视和推广起来。

参考文献

[1]况刚, 陈庆伟, 李兴升, 等.老年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3, 32 (10) :1076-1079.

[2]张晓霞, 李玉翠, 常淑娟, 等.系统的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0, 32 (7) :544-546.

[3]张子新, Thomas RJ, 齐国先.心脏康复: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标准治疗[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2, 33 (5) :601-604.

[4]胡大一.积极推进心脏康复结合二级预防的综合医疗模式[J].中华循环杂志, 2012, 27 (6) :481.

[5]吴智勇, 曾敏.心脏康复进展[J].海南医学, 2012, 23 (12) :117-119.

[6]王豪杰, 施巩宁, 赵辉, 等.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手术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13, 53 (12) :88-89.

[7]李寿霖, 吴学敏, 孙启良, 等.2周住院心脏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生存质量及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 21 (8) :696-699.

[8]车琳, 王乐民, 蒋金法, 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2008, 88 (26) :1820-1823.

[9]梁婷, 都冬梅.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 (11) :1155-1158.

预后关系 第4篇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CT表现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CT影像学资料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CT表现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所选取的5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患者伤后3-6个月根据GOS评分标准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级,良好29例(51.8%),轻度残疾10例(17.9%),重度残疾3例(5.4%),重度昏迷11例(19.6%),死亡3例。结论:CT表现可明确显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颅脑变化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临床对患者的明确诊断。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CT表现;临床预后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遭受到重大创伤后,导致患者出现伤残,严重者患者死亡。为有效治疗患者,首先应明确诊断患者疾病,临床多采用CT诊断方法,其诊断效果明确。在临床对患者实施救治时,应根据患者的CT表现以及临床症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治疗[1]。为研究CT表现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笔者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患者临床症状以及预后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選取我院于2012年8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34例,女22例,年龄为3-81岁,超过50岁11例,20-49岁38例,小于20岁7例。致伤原因:坠落伤6例,打击伤10例,车祸伤40例。

1.2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的运动、语言以及睁眼等反应进行评分;3-5岁16例(%),6-8分40(%)。呼吸变化;减慢或加深加快者者(>30次/min 或<12次/min)27例。合并情况;颜面损伤1例,脊柱骨折2例,肾挫伤3例,脾破裂1例,四肢骨折8例,胸部损伤2例。瞳孔变化:脑疝者18例,单侧瞳孔缩小10例,双侧瞳孔缩小3例,一侧瞳孔散大19例,双侧瞳孔散大12例。

1.3 CT扫描方法

采用GEHispeed DUAL全身螺旋CT扫描机,基线为听眦线,连续从颅底到颅顶的横截面进行连续扫描,扫描层一般距离为10mm,厚度为10mm。设置球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200mAs,连续扫描时间为0.25-5.00s。

1.4CT平扫表现评判标准

脑干损伤;脑干挫裂伤以及形成血肿;弥漫性脑损伤以及肿胀;头皮血肿、颅骨骨折。根据相关评分标准对患者伤残情况进行评估,1分为死亡,2分为重度长期昏迷,3分为重度残疾;4分轻度残疾;5分为良好。1-3分预后不良,4-5分预后良好。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选取的5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患者伤后3-6个月根据GOS评分标准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级,良好29例(51.8%),轻度残疾10例(17.9%),重度残疾3例(5.4%),重度昏迷11例(19.6%),死亡3例。

3讨论

颅脑损伤是在暴力作用下,头颅因严重外伤而导致患者出现的损伤,包括脑损伤、颅骨骨折以及头部软组织损伤。严重的颅脑损伤病情危重,病发急,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严重者导致死亡。在临床实施预后治疗中,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因素较多,主要与抢救时间、患者体制差异、年龄以及损伤类型等密切相关。在脑外伤早期,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估,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病情,对于治疗临床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2]。

之前从临床角度对影响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主要采用单因素方法进行分析,少数采用多因素方法分析,但实施评价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针对一类型的疾病进行评估、预测,但不能明确患者的具体疾病,不能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3]。当前临床诊断中多采用GOS伤情评估法,对颅脑损伤预后进行判断,该方法简易操作,但该方法仅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对颅内发生的病变情况以及预后情况评估具有局限性。本组所选取的患者中,其中4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在入院时对GCS进行评分,为3-5 分,患者术后状况恢复良好,与相关研究资料报道研究一致。

为有效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以及预后,当前临床结合使用颅脑外伤的CT表现进行诊断。颅脑损伤的CT表现形式多样,比较常见的有蛛网膜下腔积血、颅内血肿以及脑挫裂伤等,一般实施预后,不仅应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应保持与CT保持一致[4]。相关研究研究资料表明,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根据CT表现对患者实施临床诊断评估,实施预后准确性良好,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通过CT诊断,可明确患者病变位置,准确确定患者病变情况,明确患者颅内不同分区的影像学资料,诊断确定患者病变的发生情况、密度、以及断层信息,便于医生在对患者治疗前,明确治疗的目的性以及方案,避免盲目行动,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施有针对性治疗。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根据CT表现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预后措施,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仅有1例患者出现死亡。表明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诊断评估以及预后,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CT表现,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准确评估,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预后的准确性,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心伟,徐锦锋,贲吕金.重型颅脑外伤CT表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5):457-458.

[2]嵇晓红,张敏,刘胜初.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3,63(3):5554-5556.

[3]李坚.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260-261.

颅脑损伤早期低钾血症与预后的关系 第5篇

关键词:颅脑损伤,低钾血症,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外伤早期往往出现低钾血症[1],而这一现象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更多见[1,2,3,4]。据统计[1],41.1%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低钾血症,这一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外伤(27.5%)。同时,低钾血症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更低,而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s,ISS)更高,住院时间也更长[1]。那么,低钾血症是否预示着更差的预后?本文拟通过回顾性研究,结合文献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考相关文献[2]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的符合以下条件的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例:受伤至抽血检验血钾时间间隔<6 h;受伤至抽血前无呕吐,未使用脱水剂(甘露醇、速尿等),输液中不含钾,未使用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排除合并慢性疾病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的病例。共选取133例,其中,男99例,女34例;年龄2~83岁;血钾2.70~4.43 mmol/L,平均(3.41±0.42)mmol/L。根据血钾是否正常分为血钾正常组和低钾血症组,两组病例在性别分布、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注:与血钾正常组比较,χ2=0.462,*P=0.550;t=0.207,**P=0.837

1.2 方法

血钾正常组52例,平均血钾浓度(3.85±0.24)mmol/L,平均GCS(14.4±1.8)分;低钾血症组81例,平均血钾浓度(3.13±0.23)mmol/L,平均GCS(11.6±4.3)分,见表2。采用伤后半年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作为预后评估指标,比较两组预后的差异。根据血钾水平分为血钾正常(≥3.5 mmol/L)、轻度低钾血症(3.0~3.5 mmol/L)、中度低钾血症(<3.0 mmol/L)三组,比较各组病例伤后半年GOS评分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资料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GCS、GOS评分比较及三组内两两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两两比较调整检验水准为α'=0.017。三组GCS、GOS评分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低钾血症组GCS评分较血钾正常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血钾正常组和轻度低钾血症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中度低钾血症组GCS评分明显低于上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见表3。低钾血症组GOS评分较血钾正常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不同程度血钾水平病例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血钾正常组与轻度低钾血症组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但中度低钾血症组GOS评分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见表3。

注:与血钾正常组比较,Z=-4.501,*P=0.000;Z=-3.745,**P=0.000

注:与轻度低钾血症组比较,Z=-2.066,aP=0.039,Z=-2.216,dP=0.027;与中度低钾血症组比较,Z=-7.197,bP=0.000,Z=-6.483,cP=0.000,Z=-5.771,eP=0.000,Z=-4.339,fP=0.000

3 讨论

许多临床医师观察到,颅脑损伤早期容易出现低钾血症,并且伤情越重,发生率越高[1,2,3,4]。与血钾正常的病例相比,合并低钾血症的患者GCS评分也更低,住院时间更长[1]。本组病例中,低钾血症组GCS评分较血钾正常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多数文献报道一致[1]。但也有文献报道[2]认为血钾水平与GCS评分无关,可能与病例选择标准、数量不同有关。当比较不同程度血钾水平病例间GCS评分的差异,笔者发现,血钾正常组与轻度低钾血症组的病例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度低钾血症组的病例GCS评分明显低于上述两组。

通过比较两组的GOS评分,低钾血症组GOS评分较血钾正常组低,进一步比较不同血钾水平GOS评分的差异发现,血钾与GOS评分有着与GCS评分相似的规律,即血钾正常与轻度低钾血症组的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度低钾血症组GOS评分明显低于上述两组。这一结果提示,轻度低钾血症与血钾正常者预后无明显差异,预后均较好;而中度低钾血症的病例伤情相对较重,预后较差,对预后有更明确的预测意义。

颅脑损伤后早期低钾血症的原因尚不清楚。一些研究认为,外伤后早期低钾血症与尿钾、糖皮质激素、醛固酮、补液量无关,血钾下降的原因是钾向细胞内转移[1,2,3]。这一过程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完成,并且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及胰岛素对此均有促进作用[5]。但通过研究证实,外伤后早期低钾血症与血pH值、胰岛素水平亦无关[2,3],而与肾上腺素关系密切[2]:外伤特别是颅脑损伤早期,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升高;合并低钾血症的伤情较重的病例肾上腺素水平比血钾正常及伤情较轻的病例升高更明显。肾上腺素的释放可能是颅脑损伤早期低钾血症的重要原因。

颅脑损伤早期肾上腺素水平的升高较其他外伤明显的原因也不清楚。本研究观察到,中度低钾血症且预后不良的患者中,都伴有原发性的脑干损伤。也有学者发现,急性脑干受压的病例中,即便持续补钾治疗,血钾也有可能下降到危及生命的水平[6]。另外,脊髓损伤的患者亦容易发生低钾血症,其发生率甚至高于闭合性颅脑损伤(54.5%vs 41.1%)[1]。笔者推测,脑干、脊髓的损伤可能通过某种途径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进而导致血钾下降。因此,颅脑损伤后的血钾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低血钾可以使心肌、呼吸肌受累,影响代谢、酸碱平衡,加重损伤。但一些学者也观察到,外伤后的低钾血症有自愈性[2,4]。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伤后24~36 h内,血钾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并不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2]。笔者在临床中的观察结果也与此一致。但是,对血钾≤2.5 mmol/L及有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等病史的病例,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较大[5]。笔者主张对此类情况给予重视,积极寻找外伤以外的原因,并适当补钾治疗。同时监测血钾变化,根据血钾水平适当补钾,避免随着血钾的恢复反而容易造成高钾血症[6,7]。

综上所述,脑损伤早期低钾血症与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度以上的低钾血症(<3.0 mmol/L)患者预后较差。在临床工作中,对颅脑损伤早期轻度的低钾血症可密切观察,不必急于补钾;而对中度以上的低钾血症及合并心脏基础疾病的病例要加以重视,积极寻找外伤以外的原因,适当给予补钾,监测血钾变化,避免造成高钾血症。

参考文献

[1]Beal AL,Scheltema KE,Beilman GJ,et al.Hypokalemia followingtrauma[J].Shock,2002,18(2):107-110.

[2]Beal AL,Deuser WE,Beilman GJ.A role for epinephrine in post-traumatic hypokalemia[J].Shock,2007,27(4):358-363.

[3]朱旭辉,江枫林.颅脑损伤后低血钾诊治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08,13(1):59.

[4]卞晓星,杨贵平,陈斌,等.颅脑外伤患者的血钾变化[J].江苏医药,2006,32(7):669-670.

[5]Greenlee M,Wingo CS,McDonough AA,et al.Narrative review:evolvingconcepts in potassium homeostasis and hypokalemia[J].Ann Intern Med,2009,150(9):619-625.

[6]Schaefer M,Link J,Hannemann L,et al.Excessive hypokalemia andhyperkalemia following head injury[J].Intensive Care Med,1995,21(3):235-237.

预后关系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ICU里血乳酸水平≥2.0 mmol/L的成年危重患者96例。血乳酸水平≥2.0 mmol/L, 均为成年危重患者, 入住ICU期间均行乳酸动态监测, 每12小时测定1次动脉血乳酸水平。排除监测资料记录不全者、恶性肿瘤晚期者、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住院期间有癫痫发作者, 以及住ICU时间不足2 d者。本文共筛选入组96例患者, 其中, 内科56例, 外科40例;男54例, 女42例;年龄41~73岁, 平均 (54.5±17.3) 岁。

1.2 研究方法

1.2.1以结局分组研究根据危重患者预后状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 (L组, n=50) 和死亡组 (D组, n=46) , 分析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主要乳酸相关指标, 包括入ICU乳酸值、乳酸峰值、12 h乳酸清除率、24 h乳酸清除率、乳酸升高时间。

1.2.2以乳酸峰值分组研究全部患者根据入ICU后动态监测的乳酸峰值, 参照文献[2]乳酸中毒的判定, 将患者分为高乳酸血症组 (2 mmol/L≤血乳酸值<4 mmol/L) , 乳酸中毒组 (4 mmol/L≤血乳酸值<10 mmol/L) , 重度乳酸中毒组 (血乳酸值≥10 mmol/L) , 比较各组患者病死、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情况。

1.2.3以乳酸清除率分组研究参照文献[3]的分组标准, 统计全部患者12 h乳酸清除率, 以>10%为高清除率组, ≤10%为低清除率组, 比较各组患者病死、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情况。

1.2.4以乳酸升高时间分组研究统计全部患者乳酸升高时间, 比较乳酸升高时间≤24 h组与>24 h组患者不同预后结局, 以及休克、多器官障碍发生情况。

1.2.5使用仪器与试剂仪器型号及试剂: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西门子348血气分析仪及配套相关试剂盒。定时抽取患者静脉血2 m L, 抗凝, 离心分离血浆并在30 min内完成血浆乳酸浓度检测。

1.2.6各指标定义本组乳酸升高时间定义为出现乳酸升高至乳酸降至正常或出现终点结局 (出院或死亡) 的时间。乳酸清除率= (入ICU乳酸值-对应时间后乳酸值) /入ICU乳酸值×100%。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13.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对影响患者预后的乳酸监测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并计算相对比值比 (OR) 及95%的置信区间 (CI)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乳酸指标分析

全部患者以预后结局分为死亡组 (D组) 和存活组 (L组) ,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D组患者入监护室乳酸值、乳酸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12、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L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乳酸升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乳酸升高患者预后的主要乳酸指标是12 h乳酸清除率 (OR=0.922, 95%CI:0.865~0.973) 、乳酸峰值 (OR=1.466, 95%CI:1.049~2.036) 。见表1。

2.2 不同乳酸中毒级别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以乳酸值为标准分组的各组指标对比分析见表2。随着乳酸中毒情况的加重, 患者病死率、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APACHEⅡ评分均明显增高, 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同乳酸清除率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以12 h乳酸清除率为标准, 分为>10%组和≤10%组, >10%组患者发生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比例低于≤10%组, 且APACHEⅡ评分低于≤10%组, 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仅≤10%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10%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4 不同乳酸升高时间对患者预后影响比较

乳酸升高时间≤24 h及>24 h的患者除多器官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 (P<0.05) , 其他个指标两组间均无差异 (P>0.05) 。见表4。

3 讨论

目前就乳酸动态监测指标与危重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多着眼于不同的原发病种, 研究结论也大多认为血乳酸水平在对病情的评价及预后的提示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 同时APACHEⅡ评分也与之密切相关[5]。但是现在入住ICU的患者的基础疾病往往非常复杂, 常常伴有各种引发组织细胞缺氧低灌注的疾病[6], 故而在分析研究乳酸动态监测指标与危重患者预后关系时, 可以把不同的原发疾病进行统一, 排除不同疾病间的差异, 单独考察乳酸水平的动态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这对ICU重症患者的预后判断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本文排除不同原发疾病, 仅分析不同乳酸动态指标对患者影响, 结果显示, 无论何种原发疾病, 就乳酸指标而言, 12 h乳酸清除率和乳酸峰值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其他的指标如入ICU时乳酸值、升高时间等对患者病死、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也有影响, 但并不是主要有效因素, 因此, 应该对患者的乳酸水平进行动态监测, 以更好地反映患者预后状况。

对于危重症患者, 组织缺氧越严重, 乳酸水平越高, 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本研究中表2显示, 随着乳酸水平的增高, 患者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的比例就越高。同样国外也有学者类似研究显示[7], 休克患者血乳酸水平不足4.4 mmo/L时, 22%的患者病死, 乳酸不足8.7 mmol/L时, 约78%的患者病死, 当乳酸水平高于13 mmol/L时, 患者均病死。本研究中, 当患者血乳酸水平大于10 mmol/L时, 有约80%的患者病死, 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乳酸清除率是反映乳酸动态变化的主要指标, 国外有学者研究显示其对外科术后、心肺复苏后重症患者的预后有良好的预判价值, 并且可以指导治疗[8]。对于12 h或24 h乳酸清除率的优劣, 笔者认为临床越短时间内判定乳酸清除, 对指导治疗、评估病情、判断预后越有价值, 因此12 h乳酸清除率要优于24 h清除率。并且本文表3显示不同12 h乳酸清除率患者, 病死率差异显著, 而APACHE评分无显著差异, 侧面说明了12 h乳酸清除率对预后判断的灵敏度高于APACHE评分[9]。

对于乳酸升高持续时间, 有学者认为其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但临床对于其持续升高时间的判定并不精确, 因为多数患者在进行重症监护前就已经出现乳酸升高, 因此以升高时间判定预后有一定的局限性[10]。但是本文显示不同乳酸升高时间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差异显著, 这与临床实际相符, 升高时间越长说明组织缺氧时间也越长, 各器官低灌注越久, 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就越大。

综上所述, 对于临床危重症患者, 乳酸峰值、12 h乳酸清除率是评价危重患者预后的有效乳酸指标, 当患者乳酸峰值≥10 mmol/L、12 h乳酸清除率≤10%时, 患者的预后极差, 应引起重视。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乳酸动态监测指标与危重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收治的乳酸升高的危重患者96例的资料, 根据危重患者预后状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 (L组, n=50) 和死亡组 (D组, n=46) , 分析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主要乳酸相关指标, 并分析不同的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乳酸升高时间对患者病死、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的影响。结果 D组患者入监护室乳酸值、乳酸峰值明显高于L组, 12、24 h乳酸清除率均低于L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乳酸升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乳酸升高患者预后的主要指标是12 h乳酸清除率 (OR=0.922, 95%CI:0.8650.973) 、乳酸峰值 (OR=1.466, 95%CI:1.0492.036) ;病死、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发生率随乳酸中毒程度的升高而升高 (P<0.05) , 低乳酸清除率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高乳酸清除率者 (P<0.05) , 乳酸升高时间大于24 h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P<0.05) 。结论 乳酸峰值、12 h乳酸清除率是评价危重患者预后的有效乳酸指标, 当患者乳酸峰值大于10 mmol/L、12 h乳酸清除率小于10%时, 患者的预后状况较差。

关键词:乳酸动态监测指标,预后,危重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参考文献

[1]钟建勤, 钟志民, 高翔.动态监测血乳酸对危重病人在预后中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 (1) :36-37.

[2]李春盛.乳酸与危重病[J].急诊医学, 1999, 8 (2) :127-129.

[3]Nguyen HB, Rivers EP, Knoblich BP, et al.Early lactate clearance is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outcome in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J].Crit Care Med, 2004, 32 (8) :1637-1642.

[4]Wang Mingda, Zou Wenwu.Value of the monitoring of serum lactic acidfor evaluating the prognosis of critical illness patients[J].Journal ofClinical Research, 2011, 28 (12) :36.

[5]赵湛元, 肖倩霞, 张志刚.血乳酸与APACHEⅢ评分预测危重病人预后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 2010, 16 (4) :429-431

[6]Husain FA, Martin MJ, Mullenix PS, et al.Serum lactate and basedeficit as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J].Am J Surg, 2003, 185 (5) :485-491.

[7]Peretz DM, Mcgregor M, Dossetor JB.Lacticacidosis:a clinically signifi-cant aspect of shock[J].Can Med Assoc J, 1994, 90:673-675.

[8]Donnino MW, Miller J, Goyal N, et al.Effective lactate clearance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outcome in post cardiac arrest patients[J].Re-suscita tion, 2007, 75 (2) :229-234

[9]金东, 张庚, 胡马洪, 等.乳酸清除率和血乳酸水平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测价值[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0, 3 (4) :10.

预后关系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0年3月—2010年10月我院急诊室和内科监护室收治192例A M I患者, 其中男140例 (72.9%) , 女52例 (27.1%) , 男女之比2.69∶1;年龄34岁~86岁, 平均年龄 (58.4±24.9) 岁。梗死部位前壁范围92例 (前壁46例, 前壁并高侧壁20例, 前间壁18例, 高侧壁8例) , 下壁范围62例 (下壁30例, 下壁合壁后壁24例, 后壁6例, 下壁合并右室2例)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8例, 复合壁 (前壁范围+下壁范围) 30例。

1.2 分析方法

将记录的就诊时间与发病时间的时间差作为PD T, 并分为7个时间段:1 m in~30 m in、31 m in~60 m in、61 m in~120 m in、121 m in~240 m in、241 m in~360 m in、361 m in~720 m in、>720 m in, 统计PD T分布, 计算各时间段心室纤颤发生率、复苏成功率、病死率,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3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动态观察确诊, 符合W H O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2组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多组资料比较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D T分布

192例A M I患者PD T中位数时间为130 m in, 各PD T段病例累计分布1 m in~30 m in 14例 (7.3%) , 31 m in~60 m in 34例 (17.7%) , 61 m in~120 m in 50例 (26.0%) , 121 m in~240 m in 40例 (20.8%) , 241 m in~360 m in 16例 (8.3%) , 361 m in~720 m in 20例 (10.4%) , >720 m in 18例 (9.3%) 。

2.2 A M I各时间段的治疗情况

192例A M I患者接受溶栓治疗114例 (59.3%) , 到上级医院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 及冠脉搭桥 (CA BG) 14例 (7.2%) , 其他药物治疗64例 (33.3%) , 其中死亡16例 (8.3%) , 见表1.经过对数转换后, 比较溶栓组、PCI/CA BG组、其他药物治疗组的PD T, 溶栓组[ (110.4±5.3) m in]和PCI/CA BG组[ (107.1±6.3) m in]均低于其他药物治疗组[ (338.9±3.4) m in], P<0.05, 见表2.

2.3 PD T各时间段心室纤颤、复苏和死亡情况

192例死亡16例 (8.3%) , 发生心室纤颤16例 (8.3%) , 年龄44岁~82岁, 平均年龄 (48.5±12.4) 岁;复苏成功率为62.5% (10/16) , 死亡16例, 总病死率为8.3%, 见表3.将PD T分为≤120 m in组 (n=98) 和>120 m in组 (n=94) , 比较2组心室纤颤死亡情况:心室纤颤死亡16例, PD T≤120 m in的占12.2% (12/98) , 与PD T>120 m in的占4.3% (4/94)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χ2=4.07, P<0.05, 2组死亡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2.4 A M I死亡的PD T多元回归分析, 见表5.

3 讨论

患者尽早抵达医院是决定A M I患者能否在最佳时间接受紧急药物溶栓、PCI或CA BG再灌注治疗的重要因素, 是预防心室纤颤并提高心室纤颤发生后的复苏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A M I患者发病后常因多种因素延误就诊时间, 国外有研究显示PD T中位数时间在120 m in~360 m in, 国内研究显示PD T中位数时间在132 m in[2], 本观察显示中位数时间在130 m in.

冠状动脉闭塞20 m in~30 m in, 受其供血的心肌有少数坏死, 血流阻断360 m in, 心肌坏死率可达70%~80%[3], 故尽管发病后治疗的时间窗以≤360 m in为宜, 但国内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 发生A M I后≤60 m in是再灌注治疗的黄金时间, 发病后溶栓治疗开始时间越早病死率越低。本文将PD T分为≤120 m in组 (n=98) 和>120 m in组 (n=94) , 观察显示≤120 m in组比>120 m in组容易发生心室纤颤及死亡 (P<0.05) , 表明心室纤颤在A M I发病≤240 m in发病率高, ≤120 m in发病率最高。直观上看PD T越长, 病死率越低, 分析其原因是51%的患者已在≤120 m in到达医院进入治疗, 在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段获得了积极的抢救措施, 并非PD T越短病死率越高, 就诊越迟病死率越低。因此患者发病后尽早就诊接受有效的再灌注治疗, 减少PD T, 可以防止心室纤颤的发生, 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高润霖, 朱文玲, 胡大一, 等.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 (12) :710-725.

[2]徐万群, 马先福, 黛莉玲.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误时间相关因素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 2003, 18 (3) :285-287.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预后与年龄的关系 第8篇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年龄

近年来,我国临床中食管癌、贲门癌的发生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治疗是食管癌、贲门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大,老年患者经常由于术后合并肺感染、脓胸等增加死亡率[1]。

本文中将通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患者的预后与其年龄之间的相关性,为今后的手术选择提供思路,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食管癌、贲门癌患者81例,其中男42例,女39例;年龄32~88岁,平均(75.94±8.29)岁;癌症类型:食管下段、贲门癌60例,食管上段癌21例。病理分期[1]:Ⅰ期13例、Ⅱ期21例、Ⅲ期36例、Ⅳ期10例。根据手术时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30岁组、30~49岁组、50~70岁组以及>70岁组4组。①<30岁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24~29岁,平均(26.75±3.45)岁;其中食管下段癌、贲门癌5例,食管上段癌2例。②30~49岁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32~49岁,平均(41.13±7.73)岁;食管下段癌、贲门癌16例,食管上段癌7例。③50~70岁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51~68岁,平均(58.11±7.43)岁;食管下段癌、贲门癌19例,食管上段癌13例。④>70岁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71~88岁,平均(75.94±8.29)岁;食管下段癌、贲门癌14例,食管上段癌5例。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颈部吻合术55例,行隧道式食管-胃腔内吻合术26例。

观察指标[3]:回顾性分析4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比4组患者在远期生存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差异。

统计学方法:研究中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针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方法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0岁组、30~49岁组、50~70岁组及>70岁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7.64%、32.65%、28.97%及5.26%;<30岁组、30~49岁组、50~70岁组及>70岁组的死亡率分别为82.36%、67.35%、71.03%及94.74%;通过对比发现<30岁组与>70岁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预后最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食管癌、贲门癌的发病人群涉及的年龄段较广泛,多数年轻患者对癌症的早期症状不够重视,导致诊断时多为中晚期患者,耽误治疗时机,且手术多以姑息性手术为主[4]。通过本组研究可以发现,<30岁组与30~49岁组的分化程度较低,淋巴结转移率也较其他年龄组要高,预后较差。50~70岁组与>70岁组的死亡率均较,其死亡原因并非癌症,多是由于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肺部感染[5],因此在老年患者的手术中要严格控制感染,以降低死亡率。

注:与其他组比较,*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是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30岁以下及70岁以上年龄段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在外科手术治疗后的预后与其他年龄段患者相比明显较差,因此要合理选择手术范围,提高远期生存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魏栋.青年人与老年人食管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3,4(2):451—452.

[2]刘平,李启驹.外科治疗食管、贲门癌预后与年龄的关系[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3,16(6):411-413.

[3]刘尚国,吕靖民,齐博,等.食管、贲门癌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097—1098.

[4]刘彩霞.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0,13(27):77—79.

预后关系 第9篇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塞;临床特点;预后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41-01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临床较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据研究显示,糖尿病为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加重病情,促进病情发展,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若未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可能会使患者致残,甚至会使患者死亡。糖尿病患者体内血脂指数高,极易引发动脉硬化,形成脑梗塞,若有合并高血压,更是会加重病情,导致预后不良。经数据显示[1],糖尿病患者的脑梗塞发病率可达88.2%以上,且预后较差。本组研究将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资料进行收集,从而了解其临床特点与预后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1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7例,女性53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1.3±6.4)岁。所有病例均符合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血糖检验显示,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M组),无糖尿病者为非糖尿病组(NDM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控制血压、扩血管、营养脑细胞、改善微循环等常规基础治疗措施。伴有脑水肿患者及时采取脱水治疗与感染预防,帮助患者平衡水电解质与酸碱度,若有早期偏瘫症状,及时予以早期康复治疗。血糖水平偏高患者及时作饮食控制,采取胰岛素治疗,每日餐后2h进行血糖监测。

1.4疗效判断指标

痊愈: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进步: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改善,但是未完全恢复;无效:症状无改善,或者恶化,甚至死亡。

1.5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DM组总有效率为58.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临床公认的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2]。经许多文献报道显示[3],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塞发病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患者。经本组研究表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大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导致病情加重。糖尿病患者因自身有代谢障碍,使体内存在脂肪难以清除,血管溶酶体脂肪酶系活性下降,导致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增加[4]。糖尿病患者因体内山梨醇代谢增加,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升,从而使血流流变学出现改变,引发体内凝血机制紊乱,使脑卒中发病率增加。

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DM组患者多数为急性发病,且有颅内压增高,加快呼吸道出血,病情加重。经CT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病灶数目与梗塞面积有巨大差异,DM组患者大面积梗塞较NDM组多,且DM组病灶为多发性病灶。DM组患者急性发病率较高,而NDM组患者大多为缓慢发病,与文献报道结果无差异[5]。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因大多为急性发病,且病情发展快,症状严重,短时间内即会出现神经功能缺损,且梗塞面积较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结局[6]。DM组患者脑组织无糖原贮备,极易发生脑供血不足,如果血糖水平上升,血液中含糖量较高液体,会加重脑神经受损,缺血情况更为严重。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弥漫性血管性病变,在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后,加速红细胞聚集,血管脆性增加,会加重脑梗塞与积水,甚至有并发脑卒中的危险,随着症状加重,血糖水平也会随之升高,极易出现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高渗性昏迷。

综合上述,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治疗中,需要加强基础治疗,积极控制因素,合理运动,常规应用胰岛素,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及时实施基础治疗,选择用药时,合理控制剂量,作血压调控,才能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參考文献

[1]尹更生,李菊香,邱霞等.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测的意义[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0,31(2):182-185.

[2] 方邦江,周爽,沈俊逸等.复元醒脑汤对糖尿病脑梗塞大鼠胰岛素抵抗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07(3):374-377.

[3] 王洪敏.单纯性糖耐量受损与糖尿病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11):1251-1253.

[4] 刘清华,姜坚,盛颖等.高压氧对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8):3-5.

[5] 王宏,方邦江.SDF-1/CXCR4轴对内皮祖细胞的调控与糖尿病脑梗塞的关系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6):65-67.

预后关系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2年7月至2007年7月我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50例, 年龄1个月~4.1岁, 平均年龄 (0.92±0.81) 岁。入院经治疗好转存活24例, 其中男15例, 女9例, 归为存活组。死亡26例, 其中男17例, 女9例, 归为死亡组。原发病:败血症17例, 重症肺炎16例, 消化道穿孔并腹膜炎4例, 肠炎11例, 颅内感染2例。符合MODS诊断44例, 出现DIC 5例, 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予机械通气13例, 累及1个或2个系统功能障碍22例, 累及3个系统功能障碍12例, 累及4个或以上系统功能障碍16例。

1.2 诊断标准

脓毒性休克:参照《实用儿科学》 (第7版) [1]。MODS诊断标准据1991年ACCP/SCCM会议制定的MODS的诊断标准[2]和1996年第二届世界儿科危重医学会议上制定的儿科MODS诊断标准[3]。血清白蛋白浓度低于35g/L为低白蛋白血症诊断标准。

1.3 分组及对照比较

脓毒性休克病例分为2组.其中痊愈、好转存活>28d, 归为存活组 (n=24) , 死亡组包括死亡及放弃后死亡病例 (n=26) 。对两者的白蛋白水平进行比较, 并对脓毒性休克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做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 () 表示, 并进行正态性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危险因素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优势比 (OR) 值>1并且logistic回归系数是正值时, 此因素是危险因素。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白蛋白水平比较

5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 存活组24例, 低蛋白血症9例, 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为37.5%。死亡组26例, 低蛋白血症21例, 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为80.8%。将两组样本进行卡方检验, χ2=9.736, P=0.002, 两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白蛋白均值 (35.65±6.19) g/L, 死亡组白蛋白均值为 (30.49±7.26) g/L, 将两组样本进行正态性检验, t=2.691, P=0.010。因此, 死亡组的白蛋白均值与存活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合并功能障碍器官数目与病死率情况

合并1个及2个器官功能障碍时, 无死亡病例 (0/14) ;合并3个器官功能障碍时, 病死率是64.3% (9/14) ;合并4个或4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时, 病死率是77.3% (17/22) 。随着合并功能障碍器官数目的增加, 病死率逐渐升高。χ2=10.053, P=0.00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对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

脓毒性休克的发生是二分类变量, 本组资料因变量标记为:0=死亡;1=存活。将白蛋白应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采用Backward:LR的方法。模型检验χ2=26.781, P=0.000, 模型有统计意义。血清白蛋白OR值=1.125, 95%可信区间为1.021~1.240。OR值为1.125>1。故血清白蛋白是影响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死亡危险因素。

3 讨论

白蛋白在人体血清蛋白中占50%左右, 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物质结合及运输, 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血清白蛋白浓度下降原因考虑为: (1) 在炎性反应急性期, 肝脏合成急性期反应蛋白如CRP增加, 使得白蛋白等负性急性期蛋白的合成减少, 导致白蛋白生成减少[4]; (2) 感染早期, 白蛋白分解代谢增快, 加之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血浆白蛋白渗入血管外间隙, 导致血清白蛋白下降[5]; (3) 通过肠道丢失[6]; (4) 感染后致血浆容量增加、白蛋白库减少。本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血清白蛋白的降低, 合并功能障碍器官数目的增加, 病死率越高, 血清白蛋白是影响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死亡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 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患儿的预后密切相关, 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 可加重各脏器功能的损害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使得病死率增加。因此, 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监测血清白蛋白, 并酌情处理。本组病例中白蛋白作为复苏液体对降低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病死率无直接作用。目前临床上对补充白蛋白能否改善临床预后,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仍有争议。本人在实践工作中遇到数例患儿在治疗初期予生理盐水20mL/kg扩容, 并使用血管活性药, 但低血压持续数小时不能纠正, 最终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经积极心肺复苏成功后, 再次积极扩容, 继续使用生理盐水扩容, 并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及血浆等胶体液, 最终休克控制, 患儿的生命抢救成功。及时应用白蛋白及血浆, 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及血容量使血压回升, 而且使渗出的体液回流改善内环境, 转入良性循环, 使进行性的病变终止或逆转。因此, 在治疗中使用白蛋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对预后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摘要:目的 研究白蛋白水平与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5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做为研究对象, 其中好转存活24例, 死亡26例;对50例患儿进行白蛋白监测, 同时对各脏器功能进行监测, 观察白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的白蛋白值与存活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功能障碍器官数目的增加, 白蛋白值越低, 病死率逐渐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中, 模型检验χ2=26.781, P=0.000, 模型有统计意义。白蛋白OR值=1.125, 白蛋白可做为脓毒性休克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 白蛋白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患儿预后不良和疾病严重性的预测指标。

关键词:儿童,脓毒性休克,血清白蛋白,预后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516-2521.

[2]Bone RC, Balk RA, Cerra FB, et al.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onsensus Conference: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organ failure and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innovative therapies in sepsis[J].Crit Care Med, 1992, 20 (6) :864-874.

[3]Fitcher J, Fanconi S.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in pediatric patients[A].Tibboel D, Voort E.Update in intensive care and emergency medicine25.intensive care in childhood:A challenge to the future[M].Berlin:Springer, 1996:239-254.

[4]Hedlund JU, Handdon LO, Ortqvist AB.Hypoalbuminemi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Arch Intern Med, 1995, 155 (10) :1438-1442.

[5]Ruot B, Papet I, Bechereau F, et a1.Increased albulmin plasma ef-flux contributes to hypoalbuminemia only during early phase of sepsis in rats[J].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 2003, 284 (3) :R707-R713.

上一篇: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下一篇:森林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