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的女人

2024-09-11

黄土地上的女人(精选5篇)

黄土地上的女人 第1篇

带着对这位青年企业家的好奇, 笔者来到了正宁县黑凤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养乌鸡和养普通鸡差不多, 一要注意防疫, 二要注意饲料配比, 三要注意鸡舍温度……”见到高勇的时候, 他手中正抓着一只乌鸡, 向前来取经的村民介绍自己的“养鸡经”。见到笔者到来, 这位在正宁土生土长的青年农民立即放下手中的乌鸡, 向笔者讲述起他返乡创业的艰苦经历。

艰苦创业奠定发展根基

“爱拼才能赢!”这对于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高勇来说, 感受更强烈一些。“我们有幸赶上了改革开放这个创业的时代, 总得为社会做点事呀!走上回乡创业这条路, 就是因为现在农村发展环境很好, 政府为了鼓励年轻人创业, 制定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创业机遇有、平台有, 只要肯吃苦、有恒心, 在自己的家乡同样能干出一番事业。”笔者问起他为什么回乡养鸡的时候, 高勇感慨地对笔者说。

1995年, 高勇高考落榜了, 但是, 他没有就此消沉下去, 毅然走上了打工谋生的道路。10多年的摸爬滚打没闯出什么名堂, 他不灰心。2008年, 在外打工的高勇发现绿壳乌鸡蛋在市场上销路非常好, 长期供不应求, 就萌发了回乡办养鸡场的念头。做了一番深入的市场调查, 回到家乡的高勇用全家人节衣缩食积攒下的3万多元钱, 腾出自家的三间房子, 再搭起三件简易鸡舍, 养了500只乌鸡, 可这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就未必简单。因为不懂乌鸡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 加之缺少实践经验, 不到一月高勇的500只乌鸡就死掉了90%。

面对失败, 高勇没有气馁, 他深深地体会到,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养鸡行业中站稳脚跟, 必须精通科学技术。于是他订阅了《禽业导刊》、《甘肃畜牧兽医》、《农业科技与信息》等关于养殖的杂志, 还买了不少养殖方面的书籍, 闭门苦读, 弥补自己在知识和技术上的欠缺。为了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 高勇带着馒头前往西安、杨凌等地拜师学习乌鸡养殖技术。在杨凌绿凤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专家的指导下, 高勇重拾养鸡致富的信心, 他又东拼西凑了8 000元, 买来了500只乌鸡精心喂养, 靠着科学的养殖方法和自己的勤劳苦干, 高勇的乌鸡成活率达到了97%, 当年年底, 收入就达到了1万元以上。尝到甜头的高勇购买了甘肃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的全部教材, 利用业余时间苦心钻研。他白天泡在鸡舍, 晚上挑灯夜读, 经常看到凌晨2点多钟, 他用了2年时间读完了普通学生4年才能学完的课程。他还多次自费到河北、河南、江西等地参加培训班, 学习先进养鸡技术, 以解决养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高勇还是一个爱钻研的人, 除常请教他人和看书外, 对于病死的鸡, 他都要进行解剖, 查看病变位置, 好询医问诊。平时不外出, 他待的最多的地方莫过于鸡舍, 鸡的成长已倾注了他全部的感情。高勇还是一个心细之人, 为了使养的鸡品质纯正, 他在选种鸡时, 特别小心, 总要在原产地高价购买, 他说这是为了防止“近亲结婚”。

掌握了技术的高勇如虎添翼, 他的养鸡场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但他很快发现,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要把这个产业做得更大更强, 规范、科学养殖就成了必然。面对这种情况, 高勇开始谋划在村上办一家标准化养鸡场。经过县上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领导的帮助和协调, 2009年, 高勇在211国道沿线的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寺头村开发区, 租赁了近7 000平方米土地、投资145万元, 建起了正宁县首家乌鸡养殖场—“正宁县陇鑫家禽养殖场”。如今, 高勇的养殖场已发展成占地面积1.33公顷, 标准化鸡舍5栋、笼养蛋鸡20 000只、年循环养殖乌鸡60 000多只, 拥有饲料加工机组、无害化粪污处理等先进设备, 固定资产150万元, 年均纯收入达230多万元的产销一体养殖企业。

凝心聚力走上合作之路

养鸡业要发展, 小打小闹是不行的。制约养鸡业的发展, 销售难是瓶颈。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农民迫切需要懂市场、会经营的人领着他们干, 只有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依靠龙头带动, 同经销商和养殖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才能形成规模, 抵御市场风险。几年的生产实践, 高勇切身体会到, 要想扩大养鸡生产, 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 就必须做品牌、走合作之路。

“养殖业正在转型, 必须走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的路子。”2010年2月, 高勇联合高效峰等6户农民以“正宁县陇鑫乌鸡养殖场”为依托,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牵头成立了“正宁县黑凤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有了, 但要让养殖户们都来参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群众心里充满了怀疑, 觉得高勇是异想天开。养这么多鸡, 资金从哪里来?一枚蛋卖两块钱, 卖给谁?亏了怎么办?面对群众的质疑, 高勇逐家逐户的做思想工作, 广泛联系养殖户, 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我担”养殖新机制, 对刚刚涉足养殖业的农户, 采取包产品质量、包养殖技术、包产品销售的“三包”办法, 扶持农户走上养殖路。”有些困难户有心养鸡却没钱买鸡苗, 没钱买饲料, 高勇主动提出先给鸡苗、饲料, 产蛋后再以蛋抵款。

高勇还给每个社员发放了养殖日志表、乌鸡饲养手册、技术服务跟踪卡, 为农户免费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信息交流, 并发送免费疫病防治资料。针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养殖环境变化、疫情复杂化等问题, 高勇加大了技术培训力度, 定期举办乌鸡养殖技术培训班, 聘请养殖专家现场授课, 培训养殖户1 000多人次。高勇还组织养殖大户, 到养殖业发展较好的陕西、江西等地参观学习, 取长补短。通过对广大养殖户的技术培训, 特别是推广先进的饲养方法和实用技术, 社员的养殖效益得到了普遍提高。目前, 高勇的“黑凤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初步形成了集种鸡饲养、苗鸡孵化、饲料经营、技术服务、销售、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榆林子镇任家村的彭玉峰多年来一直从事养鸡业, 效益时好时坏, 不但没赚钱, 反而欠了不少债, 曾发誓不再从事养殖业。但在高勇的鼓励下, 彭玉峰重树信心, 干起了老本行, 结果, 三年共出栏乌鸡7万只, 不仅还清了外债, 还买了一辆小汽车, 装修了房子, 购置了家用电器, 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冒尖户。2011年, 看到彭玉峰的成功, 村民高小强从高勇处购买1 100只鸡苗, 养殖200天就挣了5 000元, 初尝甜头的他, 2012年扩大了养殖规模, 一下子养了1万多只, 又赚了3万元, 如今已成为村上有名的养殖带头人。短短四年时间, 高勇使榆林子镇的养鸡业实现了“大一统”,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 一大批养殖户迅速崛起, 入社农户已达120多家, 3 000只规模以上的养殖户21家, 存栏乌鸡22万多只, 产值达440万元。

授人以渔致富不忘乡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高勇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 为了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 他多次向当地镇党委提出成立合作社党支部的申请, 2010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 成立了“党支部”、“团支部”, 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目前发展党员5名, 入党积极分子4名, 团员36名, 坚强的组织保障, 为乌鸡养殖增添了发展活力。为了保障群众利益, 高勇以杨凌农业专家委员会为技术依托, 积极发展品牌战略, 为合作社的产品注册了“陇鑫”牌商标, 坚持“统一提供种苗、统一饲喂技术、统一防疫免疫、统一回收产品”的原则, 探索出一条“合作社+基地+品牌+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既扩大了企业规模, 又规避了农户的市场风险, 促进了农民增收, 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目前, “陇鑫”牌蛋品已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从国家物品编码中心获得了商品条码, 实现了“农产品”到“产品”的华丽转身, 产品经过分选、消毒、包装, 直接进入当地和周边超市, 远销北京、天津、广州、兰州、沈阳等大中城市, 参社农户增收显著。

“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 我一定会发挥自己的带头模范作用, 想农民之所想, 不怕吃亏, 我把鸡苗、饲料、药物赊欠给农户, 让农民积极参与进来, 为贫困户免费提供鸡苗、饲养管理、防疫灭菌、产品销售等服务, 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乡亲们加入到乌鸡养殖的行业中来。”高勇说。

榆林子镇小寺头村的高发堂原来从事运输生意, 一年下来少说也有3万元的收入, 但长年奔波在外, 家里无人照顾, 想找个安稳的营生。2009年春, 高发堂在自家院子后面建了2栋鸡舍, 从高勇那里买了2 000只鸡苗, 开始从事养鸡业。然而, 隔行如隔山, 由于不懂技术, 加之缺乏防疫意识, 在鸡快出栏时发生疫情, 一下子赔了近5万元。本无赔偿义务的高勇听说后免费送来了鸡苗, 硬是把已经跑到四川给人打工“死也不再养鸡”的高发堂叫回来, 鼓励他重新开始。技术指导、饲料配送、肉鸡销售……从此高勇对他照顾有加。就这样, 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 高发堂不但挽回了损失, 还买了一辆小面包车。当初不少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人纷纷“转轨”加入到养鸡行列, 成为了专业合作社的会员。为了帮助村民走上科学养鸡致富道路, 几年来, 高勇采取无偿传授养鸡技术、资金扶助、登门送技术, 带动养殖专业户120多家。

这几年, 跟着高勇养乌鸡发家致富的农民有不少, 榆林子镇小寺头村村民张士林就是其中一个。几年前, 张士林家里穷得叮当响, 连一样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整日里唉声叹气, 愁眉苦脸。高勇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他主动找到张士林, 向他承诺如果愿意养殖乌鸡, 先免费提供苗鸡和饲料, 若有收益, 也只需归还部分鸡成本。在高勇的帮助下, 张士林养鸡第一年就取得成功, 实现盈利2 000余元。从此规模越来越大, 现在年存栏量已超过3 000只, 收入逐年提高。

村民杨小林, 家里一直从事土鸡养殖。杨小林说, 加入合作社以前家里最多一次养个一两百只鸡, 不敢多养, 一方面是怕卖不出去亏本, 另一方面是鸡舍的气味太重, 会影响到周边的村民。现在家里养了2 000多只鸡, 完全不用担心销路, 到了该出栏的时候合作社就会来按照保底价统一收购, 而且用合作社教的办法科学饲养, 用“发酵床”养鸡, 鸡舍变得干净多了, 几乎没有什么气味。“我们一家一户的养殖, 遇到难题如不懂养殖技术, 合作社负责直接把技术送到家。现在家里养鸡不愁销路, 收入也好些, 大家都愿意跟着高勇干。”

杨小林还跟笔者提起一件事, 前年腊月二十九, 他家里闹鸡病, 一个电话, 高勇赶紧过来帮忙, 给鸡治病。“越到过年就越忙, 尤其是疾病防疫这块。什么时候社员有事, 什么时候就得去。别说二十九, 就是大年三十也得去啊!合作社就是为大伙提供服务”高勇说这番话时, 脸上带着骄傲的表情, 作为黑凤乌鸡专业合作社人, 奉献已经成为他工作的一部分。

为解决养鸡户疾病防治、售后服务的问题, 高勇专门聘请杨凌绿凤乌鸡专业合作社田宏茂理事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闫凤琴教授、牟新宇教授为社员提供全方位服务。“以前不懂咋喂鸡, 担心搞砸了。现在合作社有专人指导, 我们可以放心饲养了。”养鸡户李红宁见到笔者显得非常高兴。为了社员尽快地了解到养殖信息, 合作社制作了自己的网站, 有成员QQ群, 利用现代的信息手段, 在网上讨论禽病防治、鸡蛋销售价格、下架鸡价格等, 为成员相互沟通信息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平台。

在高勇和他的黑凤乌鸡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 50多户像张士林这样的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 一部分养殖大户还盖起了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 合作社真正成了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平台。

近几年, 正宁县黑凤乌鸡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得到了市、县、镇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广受好评。2012年正宁县黑凤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被庆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 高勇本人也多次受到正宁县政府、正宁县团委的表彰奖励, 2011年当选为正宁县第八届政协委员。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提高, 对食品的要求也会提高, 绿色食品肯定会越来越受欢迎。下一步, 我们将引导养殖户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加强销售队伍建设, 扩大市场占有率, 争取在全国各大市场都有我们的产品。”谈起未来的打算, 高勇信心满满。

黄土地上的时光剖面散文 第2篇

陇东董志塬,黄土厚,是天下最厚。陇东人黄土里生,黄土里住,黄土里死,身上打下了黄土的印记。一辈子都磨不掉,一辈子都随身。这样的地域,是能营养出独特的文化的,也是能出来总结,传布,深化这种黄土文化的人物的。于是,有时是连续性的,有时是间歇性的,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拿出有分量的作品,让人吃惊是突然完成的,实际上是慢工出细活,长时间积累下来的。这样的人物,当引起外界注意的时候,一下子就被认下了,被记住了。在我看来,傅兴奎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一个站在黄土地上发言的人,他用自己的作品,让我认下了他,记住了他。

我曾在陇东生活了近四十年,我人生的基因图谱,是在陇东定型的。虽然我已经离开了陇东,可我的情感在陇东,我的根在陇东。作为一个写作者,我的文字,同样的来自陇东。也是这个原因,对于写陇东的文章,尤其是陇东人写陇东的文章,我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只要看到,都要认真阅读,既是了解陇东,也是缓解念想陇东的情结,但这样以来,往往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对陇东的思念。傅兴奎的.著作《城乡纪事》,就是写陇东的,其中的许多篇章,吸引我读了又读,很是喜欢,也长久地陷入沉思。

自然的,傅兴奎写陇东的文章,其中涉及到的生活,我也不是全都熟悉,有些甚至十分陌生,但由于来自他自身的体验和记忆,又是用素朴的笔墨勾画的,我读来不生分,也能增长原来没有的见识。傅兴奎虽然写城里也写乡下,但我更爱看的,是那些写乡村风俗,乡村景物的文章。一盘磨子,一头黄牛,一把苜蓿,在傅兴奎笔下,都有情有义,都牵挂人的肠子肚子。

几乎是陇东作家的一个特点,黄土意识,成为支撑作品的一个特质,在傅兴奎这里,则表现得更强烈。黄土意识来自农耕文化,这个是难以摆脱的,也是包括傅兴奎在内的陇东的许多作家有意追求的。在这样的理念下,傅兴奎的作品,就有了硬气的东西,也触碰到了人心的柔软,因为这里面有终极的存在,有人类敬畏的民间的神灵在发光。这是一种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必然结果。这是传统的延续,也是生命的延续。

傅兴奎作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只要是在时光里长久浸泡了的,有较长的时间的跨度,又有身在其间的体味的题材,往往能抵达细微的,易被忽略的角落,似乎在不经意间,便把最有文学意味的细节捡拾起来,轻轻放下,这是煎熬的结果,也是生活的赐予。这里面有温度,有人心,有人心的不息的跳动,从而也就有了打动阅读者的力量。这一点,不是谁都能拥有的,也不是通过所谓的生活体验能收获的。这是作家自己的精神财富,当他拿了出来,我看到了岁月的光泽,能触摸到,能呼吸到,即使在暗处,也没有消散。

再一个特点,我觉得值得探究,那就是,傅兴奎的写作,体现在作品里的,是对于文本样式的固化。就像盘锅灶一样,一家一家的锅灶,都差不多。这是有意为之,还是率性而作,我还不太清楚。不过,我觉得,这个不是缺点。就拿散文来说,我总认为,这是一种老实的文体,是一种保持落后才能体现难度的文体。自古而今,散文文体的变化少,革命少,其中是有原因的。散文只有有话要说,非说不可,而且牵连着作家血脉时,才具有写的和看的价值。散文最忌讳的,便是拿架子,做作,说不着边际的空话。

华阴老腔:黄土地上的摇滚 第3篇

被称为中国最古老摇滚的华阴老腔,最早发源于陕西省华阴县(现华阴市)的双泉村,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也是皮影戏的一种。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从明末清初开始,该剧种世代流传,久演不衰。2006年,华阴老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众人帮腔满台吼”的老腔戏

今年正月,在西安曲江寒窑庙会上,我有幸观赏了在春晚亮相的华阴老腔原班人马的现场表演,近距离感受了华阴老腔那独有的高亢豪放、荡气回肠的韵味。

在张灯结彩、熙熙攘攘的广场正中,有一个小型舞台。“伙计们,都准备好了吗?”忽然间,一位穿红衣的老汉跳上了舞台开始招呼众人。“好了!”参加表演的老汉、媳妇们,呼啦啦扛着各种乐器奔上舞台。“抄家伙,曳一板!”红衣老汉怀抱着六角形月琴,站在中间指挥着大家。人们一下就认出了他就是主唱兼第一月琴手张喜民。随着张喜民的吆喝声,一时间,锣鼓声、月琴声、二胡声、梆子声、铃铛声,奏响了华阴老腔悠扬豪迈的曲调。

“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就成了华山。太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条犁沟就成了黄河。”张喜民手执月琴,引吭高歌,唱到高潮,其余10人齐声附和,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这些台上的农民艺人,唱到尽兴之处,用力跺地,群情激昂,苍凉雄浑的歌声回荡在空中。

忽然,一位坐在舞台后侧板凳上的老汉,一手拿着木块,一手抡起一条长凳来到台前。只见他抡圆了胳膊,变换着姿势用惊木猛烈地敲击条凳的不同位置。随着他的发力,一声声节奏鲜明、声音清脆的巨响迸发出来,真可谓是“众人帮腔满台吼,惊木一击泣鬼神”。

华阴老腔的前世今生

台上老腔艺人们一段刚刚唱完,台下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张喜民带领的老腔演出团,春节前一直在紧张地排练央视猴年春晚的节目。央视春晚演出后,老腔艺人们顾不得休息,又来到寒窑庙会上,一下午要演3场。

趁着表演间隙,张喜民给我们讲起了华阴老腔的前世今生——

据说早在西汉时期,在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的地方(今华阴县卫峪乡双泉村的土塬上),有一座“西汉京师粮仓”,因而就有了一座西通长安的水陆码头。码头上有一群船工,每到拉船时,带头船工为了统一大家的动作,一边喊着船工的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众人紧跟着齐喊,这就是老腔的由来。后来,起头喊号子的人演变为主唱,跟着一起喊的众人演变为帮腔满台吼,木块击板也成了乐器。接下来,老腔演变成了戏,有了唱腔。这种浸润着黄土高原和黄河风情的原汁原味的唱腔,经过漫长的演变与完善,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发展到鼎盛。唱腔沉雄古朴,粗犷豪放;剧目题材多为春秋列国、三国、唐宋战争故事;表演程式则以征战、列阵、厮杀,以及擂鼓呐喊为主,因而又称“英雄戏”、“好汉戏”;演出形式以皮影为载体,只要五六人即可完成,一出戏由一人主唱,生末净旦丑全担,边弹边唱,还要打板打锣和敲鼓,另一人挑扦子表演皮影,其他人分别负责板胡、大号、手锣、勾锣、梆子、铃铛和木块击板,还负责帮腔。华阴老腔这一古老剧种,以其独有之长世代流传。

华阴老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价值,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2006年,华阴老腔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华阴市文化部门为了抢救濒临灭绝的古老剧种,积极创造条件把华阴老腔的表演推到前台,使华阴老腔焕发新光彩。

张家的老腔“家戏”后继乏人

张喜民介绍说,华阴老腔皮影戏原本是张家时代祖传的“家窝戏”,用于自娱自乐,并且明确规定只传本宗本族男性。张喜民1947年生于华阴市双泉村,15岁开始随家人学老腔皮影戏,父亲把家传的六角琴传给他。张喜民学艺5个月后就登台演出,凭一出《罗成征南》出了名。因他当时年龄小,又是主唱,初出江湖就名声大噪。

后来,张喜民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老腔班社,名声也越来越响。华阴及周边几个县城,甚至与陕西交界的山西、河南,都留下过这个戏班的足迹。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老腔班社的生意一落千丈。2005年,林兆华在话剧《白鹿原》里,大量使用老腔曲调,老腔才又被外界所知。此后,老腔从华阴走向全国,甚至还远渡重洋,到日本、美国等地演出。

2008年,张喜民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称号。虽然华阴老腔越唱越火,但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现在的老腔班底,平均年龄60多岁。说起传承,张喜民甚感压力。“老腔这门家戏,绝对不能在我手中丢掉!”近年来,张喜民打破家族传承的戒条,只要爱好的人,都可以来学。他还通过办培训班、带徒弟等形式,期望培养出优秀的传承人。

可喜的是,张喜民的孙子,已是大学生的张猛,从2005年开始跟着爷爷学唱老腔,现在也能登台演唱了。

黄土地上“种”出新希望 第4篇

谷县任村乡郝村,地下无矿产资源,地上无工业企业。作为一个纯农业村,他们依靠大力发展具有当地鲜明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实现了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了全村农民的均衡富裕。2006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46元,超过全省农民人均收入2000元。

引智入村已成约定俗成的习惯

郝村有一个好习惯,遇到困惑的事,走出去,开开眼。碰到难题,把能人请进村。全村共有290公顷地,以前种的都是“大路”货,春种秋收,人均收入没超过1000元。村干部坐不住了,一趟一趟往位于县城的山西农业大学跑,一遍一遍地看人家的实验田。得知种子市场看好时,他们又转身往太谷县种子公司跑,三番五次请人家看村里的地,与种子公司签订了合同,搞起了玉米种子的种植。村里的玉米制种面积已扩大到133.33公顷,667平方米(1亩)收入超过了2000元。

山上的沟沟壑壑闲着,干部们又开始跑林科所,回来后,提出了“要想富,一户一亩经济林”的口号,他们把技术人员请来驻村服务,两年新栽果树33.33公顷,如今,这些果树每667平方米收入达到2500元。

为了让更多的人走上真正的富裕之路,村干部又把眼光盯在了“大棚菜”上。依然是原来的老套路,带上当地的土特产,几上河北和山东,仔细地问,仔细地看,把专家请进村好吃好住好待遇。1999年,104个“寿光型”冬暖式蔬菜大棚诞生在郝村的田野里。从此,“大棚菜”在郝村蓬勃兴起,2006年,技术含量较高的拱棚又建起了63座。

“干的是技术活,吃的是科技饭,几天不学习都不行。”从此,郝村每年请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和专家进村培训,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

挖掘土地潜力倚棚致富

春棚、冬棚、弓棚、拱棚、冬暖夏凉棚,几乎每家都有几个大棚。郝村的400多个蔬菜大棚形形色色,功能不同。在33.33公顷大棚里,展现着当代农民的手笔。

什么样的棚,选什么样的品种大有讲究,郝村的农民就是在这种“讲究”中不断提升的。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村民侯二林“主攻”的方向是耐莫尼塔西红柿。这个品种适于早春和深冬栽培,高温和低温下连续坐果能力最强,每公斤售价要比其他品种高出2毛多,一个棚纯收入起码是1万多元。村民种植的品种随着市场走,什么走俏种什么,全村种植的蔬菜、瓜果有近20种高效新特优品种。

李文利是村里公认的“老把式”,2006年春天,他将自家的冬暖棚改造成了冬暖夏凉棚。这种大棚的好处是,夏天可以种植喜凉品种,冬天可以选择喜温品种,一年中,可以反季节多茬生产,经济效益自然提高。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先后建起了83个冬暖夏凉棚。

在郝村,棚栽种植已占到全村农业总产值的56.3%,是农民1/3以上的现金收入来源。村里的任务主要是搞好服务,在大棚区,村里配备了比例施肥、浇水器等节水设施,推广了膜下暗灌、软管滴灌及喷灌等节水技术。

红土地上的女人 第5篇

经年累月,我一次次跋山涉水,走村串寨。我将镜头对准了这些普普通通的女人,摒弃猎奇和惟美,倾心关注她们平凡的生活。我曾当过知青的经历使我更能理解和亲近她们,在拍摄中我尽量避免干预,尽量不要打破生活本真的那份平和宁静,等待和屏住呼吸抓取那自然生动的一个个瞬间。透过镜头,我看到她们的纯朴,善良,看到她们的美丽,看到她们的贫困与愚昧,看到她们在生活重压下的奋斗与无奈、憧憬和希冀……这些照片所记录表现的,就是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云南农村妇女的生存状态。对她们来说,祖辈们代代相传的生活仍在延续,而变革也在悄悄发生。

法国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说得好:“照相机对于我们是一双记录我们所看到的社会现象的眼睛。”我愿借此第三只眼,不断敏感于悄悄变化着的社会生活及行将消亡的存在,深入地拍摄与记录。

狗的彝族妇女·丽江

丽江玉龙县黎明乡,街子天。

这位彝族妇女牵着一条土狗游走于集市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寻觅和讨价还价,卖狗换得50元钱,之后她买了几头小猪崽,赶回山寨去饲养。

黎明乡有大面积的丹霞地貌,风光奇特,同时也是云南省省级贫困乡。

背草·会泽

在会泽,不少山区农民生火做饭的燃料主要还是靠烧柴和松毛、山草。这两位妇女带着孩子从山上收山草回来。

她们手中使用的工具称为“打杵”。因当地山高坡陡,负重劳动时在半路上歇息时找不到支撑点很不方便,有了这根“打杵”,就可以支撑住背后的重物,即使在陡坡上,也可以随时撑住,歇息一下。

过“姑娘节”的哈尼奕车姑娘·红河

“姑娘节”是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源于古代的一个因不能自主婚姻,四个姑娘一起跳崖自杀的悲剧传说。

哈尼族把每年农历二月初四定为“姑娘节”,以表示尊重妇女婚姻自由。这一天,当地的男人要承担挑水煮饭、带孩子等平时由女性做的家务劳动。午饭后,青年男女则到山上相聚,谈情说爱,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这张照片拍摄于红河县大羊街镇,画面中的奕车姑娘属奕车人,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她们身着传统民族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奕车姑娘还是喜欢汉装和流行服饰。这种民族服饰只会在少数重要场合才会穿戴。

带着孩子背蔓茎·东川

东川区新田乡,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到山地上收蔓茎。蔓茎是类似萝卜的植物,人可食用,常作饲料。

在云南农村,妇女下地干活还要带着未成年的孩子,是较普遍的现象,除了妇女对子女承担着生育,培育的重担外,文化不发达,缺少公共育儿设施和贫穷也是重要的原因。

收获季节下田的大妇·勐海

这是一对快乐的傣族夫妇,他们骑着摩托车到田里收谷子,妻子的幸福就写在脸上。

西双版纳的傣族因为生活在地势较平坦的坝区,相对云南其他的山地民族就有较便利的交通。因此,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赶集还是下田劳动,以自行车代步是普遍的现象。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骑摩托车的人越来越多。

抱火鸡回家的女人·石屏

这是一位哈尼族妇女赶街子归来正在爬山的情景。

哈尼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滇南红河和澜沧江之间的山区,从事农业,梯田稻作文化尤为发达。

火鸡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19世纪传入中国。火鸡生长快,个大肉质好,因而深受这一带的哈尼族妇女喜爱并作为家禽饲养。

老两口·红河

上一篇:痛性糖尿病下一篇:交接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