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诊疗范文

2024-08-07

社区诊疗范文(精选9篇)

社区诊疗 第1篇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耐药菌,抗生素,诊疗体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是指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包括有明显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院后发病的肺炎, 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上升, 因此, 对其早期诊断及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将2006年3月—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3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CAP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21例, 女15例, 年龄12岁~78岁;住院6 d~14 d, 平均9 d;伴发热27例, 3例伴有胸痛, 32例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 31例白细胞 (WBC) >10×109∕L, 均予以抗生素治疗。

1.2 CPA的诊断标准

(1)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加重, 并出现脓性痰;可伴有胸痛; (2) 发热; (3) 肺实变体征和 (或) 湿性啰音; (4) WBC>10×109∕L或<4×109/L, 可伴有核左移; (4) 胸部X线片示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间质改变, 可伴有胸腔积液。以上4项符合任意一项并排除肺结核、肺不张、肺动脉栓塞等, 即可诊断[1]。

1.3 治疗及结果

CAP的治疗主要为抗感染治疗, 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病原体治疗同时予以对症支持、解痉祛痰, 止咳等治疗。本组患者均予以抗感染治疗。无基础疾病的CAP患者首次发病选用青霉素类或第一、二代头孢, 必要时加用喹诺酮类;有基础疾病的CAP患者, 常用第二、三代头孢, 必要时用第四代头孢及β-内酰胺类。疗程最少5 d。本组病例治愈31例, 好转4例, 转上级医院1例, 无死亡病例。

2 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菌导致的肺部炎症反应, 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2]。近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非典型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 军团菌属) 在CAP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措施。应尽早经验性使用抗生素, 近年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菌产生, 使得经验性用药疗效下降[3]。对有基础疾病患者, 同时应加强营养支持可改善预后。无基础疾病的CAP患者首次发病选用青霉素类或第一、二代头孢, 必要时加用喹诺酮类;有基础疾病的CAP患者, 常用第二、三代头孢, 必要时用第四代头孢及β-内酰胺类;特别严重的患者可应用三联抗生素, 或转上级医院。疗程最少5 d, 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适当延长, 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X线胸片的变化调整用药。如无好转, 可根据痰培养+药敏试验, 调整抗生素。病情恶化者, 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同时予以对症治疗, 吸氧、解痉、平喘、祛痰等。

总之, 要正确认识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 合理选用抗生素, 确保及时有效的治疗, 同时避免耐药菌的产生。尤其对有基础病的老年患者, 病情复杂, 预后差, 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呼吸病学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6, 29 (10) :651-655.

[2]孙仞.序贯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27) :31.

社区诊疗 第2篇

根据“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拨付推进慢病分级诊疗工作经费的通知”(厦卫财[2015]126号)、“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发慢性病分级诊疗绩效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厦卫财[2015]142号),经院办公会讨论,确定我院慢病分级诊疗工作经费分配方案,具体如下:

一、“三师共管”签约服务激励

补助的经费,20%给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于开展签约服务的相关工作费用,80%按照健康管理师0.375、专科医师0.375、全科医师0.25的分配系数进行分配。

首次工作经费补助1000个“糖友网”、500个“高友网”签约服务,每个有效签约给予300元经费补助,补助名额由社区卫生管理部按照各社区人口比例确定。考核后根据工作经费拨付情况另外制定考核奖励标准。

二、中医及专科医师下基层激励

1、指导、带教补贴:每指导带教一名医师(继承人),指导老师根据相关规定领取专项工作补助,原则上不低于每月1000元,不足部分由工作经费中支取发放。

2、专题培训讲座:副主任医师(或有技术专长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每半天补贴200元,主任医师每半天补贴300元。

3、诊疗服务补贴:主任医师每半天500元,副主任医师每半天400元,主治医师每半天300元。

4、首次工作量统计截止时间为2015年4月30日。

三、经费发放及管理

社区诊疗 第3篇

关键词 高血压 全科诊疗 治疗方法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02

高血压属于慢性的非传染病,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都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发病率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因为高血压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医疗花费高的特征,所以其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同时其高额的医疗费用与卫生需求已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高血压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1]。利用社区综合防治手段进行干预是当今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对六联社区142例高血压患者在社康进行全科诊疗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六联社区高血压患者142例,男68例,女75例,年龄32~93岁,平均64.15±1.32岁;病程3个月±42年,平均26.38±1.21年。

方法:①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加强患者在就诊时血压危害和防治知识的宣传,针对患者的个人心理和生活习惯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使患者消除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诱导患者做到戒烟、每天的饮酒量也不能超过25g、多吃水果和蔬菜、減少盐的摄入(世界贸易组织建议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6g,可降低血压5~10/2~6mmHg)、进行积极规律性的锻炼(建议有氧运动为主,可使血压降低4/3mmHg),另外在社区成立“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从而加强医患及患者间的沟通,从而使患者心情保持平稳、舒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使患者血压能够降压一定幅度,身体机能也能有一定的改善。②综合治疗方案:首先对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以提高知晓率,关键点在于让患者知道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突然停药的危害性,家庭自测血压的必要性。其次,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并考虑各类联合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刚开始要用低剂量药物,且联合少的药物种类,然后对药物的剂量和种类进行逐渐调整,根据疗效半个月左右作1次调整,使血压能够达到目标水平,调整过程中要注意减少不必要的大剂量和联合,同时减轻患者的心理抗拒和经济负担。采用固定的复方制剂可以使服药的数量减少且方案简化,容易被患者接受,使用时要注意患者对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同时按社区慢非病管理的要求,对患者进行定期访视,并建立信息沟通平台,目的是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处理。

临床诊断标准[2]:高血压的诊断范围: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具体的分级情况,见表1。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在计算机SPSS13.0统计软件上进行运算。数据以X±S表示。

结 果

经过系统的临床用药治疗,131例(92.25%)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降至140/90mmHg以下,9例(6.34%)高血压患者降至150/90mmHg以下,出现头晕症状1例(0.70%),出现失眠症状1例(0.70%)。无症状140例(98.59%),有症状2例(1.41%)。生活质量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见表2。

讨 论

研究显示,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因此对社区高血压病的全科诊疗进行探讨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血压很难控制血压,很可能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疾病,且有引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重降压的效果,还要加强对相关靶器官的保护,并严格控制合并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更重要的是在社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全科诊疗,能够及时跟踪、随访患者,较有效的监测血压,充分发挥全科医生“望眼镜”的作用,从而达到大幅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高血压的发生有很多原因,较常见的是患者在治疗中依从性差、用药欠缺合理性、减肥药和避孕药的长期口服,肥胖、嗜酒、高盐饮食、长期吸烟、嗜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而主要原因就是降压药物的使用未达到最佳化[3],因此,在本组研究中,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同时加大血压危害和防治知识的宣传,并在社区成立“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使患者将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消除,加大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进行积极规律性的锻炼、减少盐的摄入且使患者心情保持舒畅、平稳。还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访视,建立信息沟通平台,监测血压。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并考虑各类联合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进行细致评估,采用的药物种类要由少到多,药物剂量也要由小到大,对142例患者的药物治疗进行针对性的合理调整,治疗后92.25%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降至140/90mmHg以下,6.34%高血压患者降至150/90mmHg以下,且预后效果满意。

社区防治高血压的优势:目前,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资源的配置失当、医药费用增长速度过快、人民群众的健康观念更新以及卫生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成了必然选择且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功能。它是以社区为范围,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卫生组织或机构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的卫生服务。属于综合性卫生服务,通过团队合作,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该类卫生服务形式是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现已成为防治高血压这种慢性病的最佳方式。

综上所述,采取药物与非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并通过健康教育,定期家访,建立医患信息平台等方法,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药物的依从性和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水平,且大幅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彩,王奉香,姜日进,等.青岛市高血压社区防治现况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4):272-274.

2 潘建国.青年高血压93例临床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24(4):264-266.

社区老年阑尾炎临床诊疗分析 第4篇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阑尾炎,早期诊断,疗效

急性阑尾炎是基层社区医院多发病和常见病。社区老年人及时就诊率低,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症状多不明显, 体征表现轻, 实验室检查变化不大, 常与病情实际轻重不相符合。伴发病较多, 且伴发病症状易掩盖阑尾炎病情变化, 应引起重视, 加强对老年性阑尾炎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回顾本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 经住院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共316例, 其中老年患者37例, 占11.7%, 老年人本身基础病多, 而且免疫力、抵抗力极差, 阑尾炎时反应更差, 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容易误诊误治。现就37例老年急性阑尾炎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 以探讨老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的处理,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 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37例, 男20例, 女17例, 年龄60~94岁, 平均68岁;其中60~70岁18例, 71~80岁15例, 81~90岁3例, 90岁以上1例。发病至住院时间:12 h以内8例, 13~24 h 10例, 25~48 h 3例, 48~72 h 10例, 72 h以上6例。

1.2 临床表现

(1) 症状:37例中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者13例;右下腹痛者15例;全腹疼痛5例;脐周或下腹疼痛者4例。伴有发热10例;伴有恶心、呕吐12例;伴有腹泻3例。 (2) 体征:右下腹麦氏点压痛21例;满腹压痛但以右下腹为重7例;脐周压痛但以右下腹为重5例;右下腹麦氏点偏上方压痛4例。反跳痛11例;局限性腹膜炎10例;弥漫性腹膜炎5例。 (3)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者17例, 中性粒细胞升高者12例。B超检查右下腹腰大肌前方条索状包块7例, 腹腔积液6例。

1.3 伴发病情况

37例老年阑尾炎中有伴发病19例, 其中以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居多。患者合并高血压12例、冠心病1例、糖尿病4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肺气肿4例、慢性胃炎5例等, 病情均不太严重, 生活能自理。1.4治疗方法37例均行手术治疗, 采用硬膜外麻醉22例, 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15例。切口选取右下腹麦氏切口28例, 经右下腹腹直肌直切口9例。36例行阑尾切除术, 其中3例由于阑尾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而行黏膜剥出手术;行阑尾周围脓肿行切开引流术1例。其中7例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 术后3~7 d视病情及引流液情况拔除。术后常规两联抗生素抗感染及补液支持等治疗。对于有合并伴发病者严密监护并予积极治疗。术后分型:化脓性阑尾炎13例, 坏疽性阑尾炎16例, 阑尾周围脓肿1例, 穿孔性阑尾炎5例,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例。

2 结果

37例患者平均住院10.2 d, 术后恢复较好者34例, 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 其中切口感染2例, 粘连性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者经换药处理后痊愈, 肠梗阻经禁食、胃肠减压、抗炎等对症治疗后好转。

3 讨论

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患病后, 因衰老、病残和疾病交织在一起, 使疾病的症状、体征很不典型, 老年阑尾炎患者反应弱, 腹壁肌肉薄弱松弛, 症状和体征多较轻, 往往与阑尾实际病变程度不相符合, 老年人腹痛症状多逐渐出现, 缺乏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 又不很重。老年人阑尾点压痛和腹肌紧张不如年轻人敏感。有时即使阑尾炎病理发展已很严重, 但临床表现可能并不严重, 病情容易忽视。若阑尾炎穿孔坏疽等, 炎症扩散较快, 老年人大网膜已萎缩, 不容易包裹局限, 如不及时手术, 极易发生弥漫性腹膜炎, 引起脓毒症及心肺等并发症[1], 从而危及生命。老年阑尾炎患者多有伴发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使病情更趋严重复杂。这些伴发病使老年人抗病和手术耐受能力减低, 给诊治带来很大的难度。特别是社区老年人大多不能及时就诊, 而延误诊治时间, 导致老年阑尾炎很容易发生误诊, 漏诊。一旦误诊或延误治疗, 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 对于老年人阑尾炎要引起足够重视, 笔者体会早期正确诊断老年人阑尾炎, 要做到如下几点, (1) 认真采集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症状, 腹痛的性质特点, 持续时间, 起病情况, 病情进展和变化过程, 分清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 老年患者提供病史比较模糊, 容易遗漏或重复, 要认真仔细周全, 去伪存真, 不要怕麻烦。 (2) 应仔细体格检查, 老年人腹部触诊手法应轻柔。不能粗暴, 强力触压腹肌, 这样很容易得到假阳性体征。检查要注意仔细对比腹部对称部位, 腹肌紧张情况, 才能获得确切的重要体征。 (3) 应注意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腹痛常位于右下腹, 仅35%有转移性右下腹痛[2]。另外老年阑尾炎患者反应弱, 腹壁肌肉薄弱松弛, 症状和体征多较轻, 往往与阑尾实际病变程度不相符合, 压痛也较轻微, 甚至出现坏疽、穿孔等严重症状, 其右下腹压痛仍较轻, 很少出现梗阻性阑尾炎的绞痛, 临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4)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要检查, 但是不要过分依赖辅助检查, 老年人阑尾炎血常规检查常是正常的, 甚至白细胞总数有降低者。这要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综合分析检查结果。 (5) 应注意与有关疾病相鉴别, 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右侧输尿管结石等疾病作鉴别[3], 防止误诊。

对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 年龄本身不是手术治疗的禁忌证, 笔者认为诊断明确后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3]。因为老年人非手术治疗效果往往较差, 尽早手术, 解除阑尾炎症, 可以使其得到较快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术前应对患者手术耐受情况做出正确评估。必要时可请内科医师配合对伴发病予以相应处理。对于有严重的肺部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严重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 心功能Ⅲ级以上者应慎重处理。 (2) 麻醉选择:老年患者对麻醉及手术耐受性较差, 术前要与麻醉师充分沟通, 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 最好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但是基层医院社区患者因费用问题, 无法开展, 而多采用硬膜外麻醉, 必要时选用硬膜外联合腰麻, 单纯性阑尾炎可用局麻, 术中要加强监测, 随时处理有关情况。 (3) 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 手术人员要密切配合, 切口应选择容易暴露手术野。诊断明确, 阑尾炎症轻阑尾位置典型的, 可选麦氏切口;对于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异常位置的阑尾炎等可能难度大, 需时长的, 最好选择右下腹经腹直肌直切口, 便于探查操作, 而缩短手术时间。 (4) 术中应避免过度牵拉肠管, 造成刺激反射。腹腔有炎性渗出者应予彻底吸除, 但不要冲洗腹腔, 避免感染扩散。必要时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术中要注意手术切口不要被污染, 被污染者可在缝合腹膜后, 用稀碘伏冲洗切口后, 置皮片引流。

老年阑尾炎患者术后要严密观察, 注意患者生命指征, 特别是心肺功能较差者, 最好常规给予心电监护;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 同时积极处理伴发病, 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 尽可能让患者早离床活动, 以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 并防止肠粘连、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褥疮形成, 注意加强护理管理, 防止腹腔引流管滑脱。对于老年人术后要严密观察、细致查体。防止有关并发症发生, 老年人身体营养状况较差, 切口愈合相对较慢, 因此应延迟拆线时间1~2 d为佳[4]。

通过回顾总结, 本院近3年来37例老年阑尾炎诊断处理, 笔者认为对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 因其各重要脏器在形态及功能方面均发生一定的退变, 机体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低下, 且伴发病多, 致使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易误诊或漏诊。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早期诊断, 及时手术, 合理有效的处理伴发病及并发症, 可以明显改善老年阑尾炎疗效和预后。积极进行诊治, 并注意加强营养, 并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 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 提高疗效[5]。

参考文献

[1]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153-1154.

[2]李荣, 罗成华.老年人急腹症的诊断与剖腹探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 (7) :402.

[3]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69.

[4]黄志强, 黎鳌, 张肇祥.外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825.

社区诊疗 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此次纳入研究的12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收治于本社区中心2014年1月-2015年1月, 均符合WHO制定的有关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2]。在患者知情同意, 并签署相关诊疗确认书的条件下,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中, 男38例, 女26例;年龄为37~81 (61.9±2.4) 岁;病程为2~28 (14.9±2.1) 年。对照组64例中男39例, 女25例;年龄为38~82 (61.8±2.5) 岁;病程为2~29 (14.8±2.3) 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由社区普通医师负责, 主要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 定期做好随访工作, 监测患者血压水平, 并适当地指导患者日常需注意的基本事项。观察组患者由社区全科医师负责, 主要诊疗控制策略如下。

1.2.1了解患者病情, 加强病情监测:一方面, 需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 包括病情、心理状态等。在完成对患者病情的初步评估之后, 制定疾病控制计划方案。另一方面, 通过随访, 比如电话随访或登门随访,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及病情进一步加以理解, 并适当指导患者有规律服药[3,4,5]。

1.2.2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 中老年人偏多, 这部分患者的文化水平偏低, 为此需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 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以及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 使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得到有效提升。并且, 还需耐心地为高血压患者讲解预防高血压的有关知识, 使患者对疾病加以重视, 进而在规范自身行为, 合理服药、合理膳食的基础上, 使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此外, 还需要注重对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家属需引导、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遵医嘱服药, 合理进食等, 以此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并且, 家属还需要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 给予患者关爱、鼓励, 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融洽关系, 进一步为患者抵抗疾病树立强烈的自信心[6,7]。

1.2.3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 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为此社区全科医师需对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 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告知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呵护患者, 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强大信心[8]。

1.2.4指导患者科学膳食:社区全科医师需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加以了解, 制定合理、科学的膳食计划, 由于高钠饮食会导致血压上升, 因此需少食盐;为了患者血压得到有效降低, 可多食菠菜、黄豆等含钾丰富的食物。此外, 在对患者制定饮食计划时, 需结合患者病情, 确保饮食计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

1.2.5定期开展社区心得交流大会:社区全科医师需组织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心得交流大会, 让高血压患者自主发表意见,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项、怎样做到合理饮食等等。并由社区全科医师做出总结, 引导患者在日常需改正不良习惯, 并加强运动锻炼, 进一步促进身心的健康。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随访1年, 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焦虑症状改善情况、服药依从性以及对诊疗控制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估。其中, 焦虑症状结合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 分数越低, 表示患者焦虑症状改善越显著[3]。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控制效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SAS评分诊疗控制前, 2组患者焦虑症状 (S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诊疗控制后, 2组SAS评分均降低, 且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患者对诊疗控制服务的满意情况对比观察组中, 对诊疗控制服务满意61例, 不满意3例, 满意度为95.31%;对照组中, 对诊疗控制服务满意43例, 不满意21例, 满意度为67.19%。观察组患者对诊疗控制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医学水平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医院, 还体现在社区。其中, 社区全科医师为社区医疗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社区全科医师主要针对社区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例如:部分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不够, 且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此时在社区全科医师的干预下,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 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 便能够起到缓解患者病情的作用[9]。

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社区全科医师在社区有针对性、有目标地开展社区医疗工作, 能够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此次得出了与该学者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10]。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64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由社区全科医师负责, 并实施具体、全面且详细的诊疗控制服务, 主要包括: (1) 了解患者病情, 加强病情监测; (2) 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 (3) 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4) 指导患者科学膳食; (5) 定期开展社区心得交流大会。结果显示患者在血压控制、心理状态改善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 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全科医师诊疗控制服务有显著效果, 能够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及心理状态, 提高服药依从性,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乐平, 滕斌, 戴俊明, 等.社区全科医生临床预防服务技能及相关因素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 2011, 23 (5) :244-246.

[2]李树然, 耿小鹿, 蔡祖祥, 等.全科医生实施标准化全科诊疗路径成效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 29 (4) :25-28.

[3]李旭东.全科医生签约制下的“SMART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34 (28) :3351-3354.

[4]徐国平, 牛丽娟, 王家骥.对中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培训大纲的研究和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 (19) :2171-2178.

[5]许龙龙, 苏婷婷, 王爽, 等.社区全科医生临床基本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34) :3358-3361.

[6]寿娟, 刘瑶, 张向杰, 等.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4, 13 (8) :634-638.

[7]单炯, 赵洁, 刘瑜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回顾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4) :353-355.

[8]赵洁, 单炯.上海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实习基地教学开展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08, (3) :203-205.

[9]朱福, 刘小娜, 雷鹏, 等.社区全科医师知识技能现状与培训需求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31) :3601-3604.

社区诊疗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选取出院后未在本社区接受护理服务的60例介入诊疗术患者, 作为对照组;同时, 选取出院后转诊到本社区接受护理服务60例介入诊疗术患者, 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包括女37例, 男23例, 年龄49~75 (49.35±7.82) 岁。对照组包括女25例, 男35例, 年龄47~76 (54.35±9.82)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出院后均接受医院给予的饮食指导、服药指导、运动指导、定期复诊等护理干预。对照组出院后未转诊到本社区接受护理服务;观察组出院后转诊到本社区接受护理服务, 即给予综合性的社区护理服务, 包括多样化的健康指导、个性化心理护理、定期回访和交流等, 措施具体如下。

1.2.1 健康宣教

(1) 利用电教设备、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介入诊疗术后相关并发症防预知识, 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2) 发放相关的介入诊疗术后保健小手册; (3) 一对一单独辅导。

1.2.2 生活指导

(1) 介绍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积极调动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 克服或避免危险因素, 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运动不足等。 (2) 嘱咐患者规律性运动, 促进缺血区心肌侧支血管再生, 超重或肥胖患者要注意低脂低糖低热量饮食, 平时需要多注意运动。 (3)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改变饮食结构, 以清淡饮食为主, 日常需坚持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等。

1.2.3 心理干预

让患者保持情绪的稳定, 防止不良心理状况的发生, 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学历、术后恢复情况等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时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帮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状况。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 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介入诊疗术后保健知识知晓率调查显示, 观察组在实施有效社区护理服务后, 其介入诊疗术后保健知识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附表。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施有效的社区护理服务后, 观察组的家属及看护人对介诊术后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介入诊疗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社区护理服务的实施,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知识, 有促于患者养成良好日常生活行为及方式, 推进了预后恢复,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最终提高了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服务是介入诊疗术后患者及家属获得护理保健知识的重要途径, 使其更加认识到健康生活为式的重要性, 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系统的、正规的护理干预模式培训, 其核心就是帮助介入诊疗术后患者家庭认识生活中不良生活行为, 改变传统观念, 使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 并养成有益的生活方式,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患者出院后在社区进行康复治疗, 其康复程度不仅和社会支持、经济状况有关, 还和家属及陪护者的护理水平和应对方式有关, 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疾病的预后和康复[2]。因此, 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 能完善和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 帮助和鼓励其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及早发现潜在的并发症问题, 从而有效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以降低其负担水平,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服务的有效实施, 提高了患者对并发症预防的重视程度, 也普及了患者及家属对术后保健知识[3]。患者在后期仍需要精心护理和不断的康复治疗及锻炼。患者家属及陪护人是主要的照顾者, 患者出院后, 家庭则是其康复的主要场所, 患者家属是其主要的照顾者, 也是患者康复练习的主要帮助者和支持者, 通过社区医护人员正确的健康指导和教育, 家属掌握了相关的护理知识, 对待患者的护理, 更具有科学性, 也更有耐心, 再加上患者的积极配合, 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4]。因此, 关注介入诊疗术后患者并给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有着重要的经济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值得借鉴和推广。

摘要: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选取出院后未在本社区接受护理服务的60例介入诊疗术患者, 作为对照组;同时, 选择出院后转诊到本社区接受护理服务60例介入诊疗术患者, 作为观察组, 对此组患者给予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 包括多样化的健康指导、个性化心理护理、定期回访和交流等, 随访12个月, 比较两组介入诊疗术后保健知识知晓程度。结果实施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的观察组对介入诊疗术后的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施有效的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能提高患者对术后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 对促进介入诊疗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深远影响, 能促进术后患者的预后恢复, 提高了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关键词:社区护理服务,介入诊疗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晓翠, 栾丽娟, 胡玉霞.冠心病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 2010, 12 (2) :316-317.

[2]胡雁.实用肿瘤护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64-69, 126-140.

[3]杨建芬.PICC管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J].环球中医药ISTIC, 2013, 6 (S2) :74.

社区诊疗 第7篇

1 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已经普遍认识到了社区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并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致力于对慢性病的控制与防治,然而其作用机制并不明显,这很大程度上与社区居民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有关。当前的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对慢性病的防治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分级诊疗体系的不完善,使慢性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降低了慢性病管理的效果[1]。另外,当前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普遍存在人员不足、管理水平低的问题。许多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未能接受相关的慢性病管理培训,缺乏对慢性病管理的正确认识,一些有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更愿意向高层医院发展,致使社区卫生服务站整体人员素质低下,很难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设备的短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慢性病的管理效果。由于经费的缺乏,社区卫生部门仅有基本的诊疗与检测仪器,缺乏先进的现代化大型设备,阻碍了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 社区慢性病优化管理策略

2.1 建立健全社区慢性病组织体系

针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社区慢性病组织机构,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责,做到权责统一,促进多部门协作的实现。要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这一平台,对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作出科学设计,加强技术培训与引导,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有效作用。

2.2 完善上下级医院转诊制度

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关系着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上下级医院转诊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成立专门的专职机构,对上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良好的沟通,保障双向转诊的畅通,对转诊的相关条件、转诊程序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其能够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1]。

2.3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社区居民对慢性病管理依从性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区医务人员水平不高造成的,因此,必须加强对社区服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综合素质的医疗服务队伍,制定相应的激烈机制引进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专业医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2]。要定期对医疗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提升诊疗技术,保障社区慢性病优化管理的实施效果。

3 社区慢性病分级诊治体系的完善

3.1 规范临床诊治

①要加强临床诊治的规范性,由专业医师制定出相应的疾病控制目标与诊疗策略,规范用药。社区要定期开展专家会诊、健康教育等社区健康活动,满足人们的诊疗需求。②要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将诊疗技巧、临床诊断标准以及操作注意事项一一讲解,规范诊疗流程,保障临床诊治效果。

3.2 强化疾病监测在社区慢性病分级诊治体系中,要加强患者疾病监测,对于有慢性病高危因素或慢性病患者,要由专业的医师负责,定期对这些人群进行跟踪随访,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定时测量血压及血糖指标,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则要对其进行跟踪调查,找出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对用药进行合理调整,给予对症治疗,每月为患者提供1次免费血糖、血压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建立健康管理档案[3]。

3.3 建立分级协作机制

分级协作机制是社区慢性病分级诊治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社区家庭医生与专业医疗机构要建立有效的互动、协作关系,明确社区慢性病管理负责人,将患者的会诊、转诊以及各项社区健康活动安排到位[2]。对于社区会诊与转诊申请要严格审核,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做出科学决策;对于符合分级诊疗的患者,则要加强沟通交流,督促患者会诊与转诊。

3.4实现医防一体化随着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防一体化的建立势在必行,其能够使患者的信息实现共享,对社区慢性病分级诊治有着重要的价值。通常,在社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患者的疾病信息、随访与治疗信息等都被录入计算机,家庭医生能够通过计算机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与治疗情况,甚至还可以与专家医师实现远程对接,或家属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专家预约,这不仅能够降低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外,对于转诊患者,医防一体化的建立还能够为主治医师提供患者的详细资料,使其迅速了解病情,提升诊治效率。

社区慢性病管理与分级诊疗体系事关民生,关系着千千万万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3]。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社区慢性病管理与分级诊疗的重要性,并根据当前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科学、有效的调整策略,保障社区慢性病管理体系功能的有效发挥,提升慢性病防治效果,进而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加俊,赵列宾,陆璇,等.分级诊疗与慢性病优化管理实证研究.中国医院,2015(9):36-39.

[2]马恒元.优化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对慢性病管理的影响探讨.基层医学论坛,2014(29):4013-4014.

社区诊疗 第8篇

关键词: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2011 年7 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健全以全科团队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建立家庭医生制度, 逐步实施基层首诊, 分级诊疗[1]。浦东新区自2010 年在全市首批开展了家庭医生制度的试点, 位于浦东新区农村地区的六灶社区是新区10 家重点推进社区之一。 本社区针对农村居民的特点, 结合自身的基础条件, 主要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社区首诊以及建立固定诊疗关系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路径

1.1 转变观念, 明确目标

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首要是转变传统的就医模式, 着力构建以家庭为单位、 社区为载体、 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 契约服务为形式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2], 通过提供健康管理、 健康服务和健康关怀等方式, 最终实现 “人人享有家庭医生” 的目标。

1.2 明确责任主体和服务对象

全科医师作为签约服务的主体,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为平台, 以服务团队为支撑, 建立包括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 乡村医生和社区护士等人员组成的社区团队, 以契约服务的形式, 为全体签约居民提供常见病、 多发病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首诊及双向转诊服务, 同时开展预防、 保健、 康复、 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

1.3 分析地域及服务人群的特点, 广泛宣传发动

农村地区普遍具有地域广阔, 服务人口密度较小的特点, 村卫生室与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构成一张完整的覆盖网络, 有效解决了服务半径过大的问题。 由于服务对象多以农业人口为主, 居民文化程度较低, 新生事物接受慢, 信息渠道窄。 因此, 提高居民对签约服务的知晓度, 是签约服务的关键点之一。 基于上述特点, 针对社会各界开展全方位的宣传和发动是推进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1.3.1 由内而外, 对医护人员进行政策培训, 思想动员, 制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方案, 广泛征求意见, 在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中达到广泛的共识。

1.3.2向所在镇政府和社区的政府领导开展专题汇报, 听取政府对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取得所在辖区政府的支持和肯定。

1.3.3针对各村居书记、村长和卫生干部等社区居民组织的重要代表, 开展访谈、咨询, 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方法、内容和受益分析开社区各居民组织达成广泛统一。

1.3.4 家庭医生与村居委会共同成了流动宣传组, 巡回赴各村, 对全体村民组长开展动员宣传, 内容包括家庭医生政策解读、 提供的优质服务内容、 介绍签约医生的情况以及了解服务需求等, 印制了1.5 万份宣传折页, 由各村民组长直接发放到每家每户, 同时利用广播、 横幅和宣传栏进行宣传, 使每个签约百姓能做到签得明白, 乐意签约, 签得放心。

1.4 挖掘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制度优势

农村社区居民参加医保的类型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 新农合在制度方面对参合居民做出了属地就诊、 社区首诊和逐级转诊的规定, 并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设置不同的报销比例 (表1) [4], 在制度层面为签约首诊和逐级诊疗建立了制度保障。 农村社区居民就医选择少于城区, 因而, 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从度相对较高。 2011 年颁布的《浦东新区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意见》[5]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村卫生室的具体管理部门, 将村卫生室作为延伸点, 实行一体化管理, 对辖区内村卫生室的行政、 业务、 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 统筹本区域内的卫生资源。 这是实现家庭医生利用区域卫生平台开展签约服务的又一制度保证, 可充分整合全科团队资源以实现签约服务的便捷、 可及和连续性。 自2010 年开始, 浦东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域内的二三级医院开始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 实施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 综合性医院向家庭医生开放大型检查和专科门诊的电话预约平台, 同时对由家庭医生转诊的患者开放优先收费窗口和专门接待部门, 使家庭医生能够在首诊的基础上实现双向转诊和梯度就诊, 夯实了居民基于解决全程健康问题与家庭医生建立固定诊疗关系的基础。 由此农村社区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的条件比较成熟, 做法和经验将对在城市地区逐步推广发挥借鉴作用。

%

1.5 工作模式的重新建构, 配备优质资源

既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门诊采取坐诊制, 居民随意就诊, 医患双方彼此均不固定。 为促进建立固定的诊疗关系, 医生家庭以基本医疗为主体, 同时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 做到防治结合。 首先建立片区全科工作室, 每个工作室为1~3 个固定村居的签约居民服务, 选拔高年资全科主治医师担任全科团队的团队长组织各自团队的工作, 同时担任片区村卫生室的主任, 综合调配乡村医生的资源。 以六灶社区为例, 全部服务区域划分为4 个片区, 每个片区各有2 个全科团队。团队人员有家庭医生、 社区护士、 公卫医师、 中医指导医师以及各村的乡村医生, 每个团队6~7 人。 每2名家庭医生共配备1 个家庭医生工作室, 每个家庭医生实行 “3+1+1” 工作模式, 开展3 天日门诊, 1 天预约门诊, 1天下沉村卫生室开展上门服务和入户探视随访工作, 片区工作室全年无休开放。通过区域固定分诊和工作模式、工作时间的调整, 使居民能够在任何时间、在固定的地点找到熟悉自身情况的家庭医生, 居民对签约和固定诊疗的受益效果得到充分体现。

1.6 上门入户, 主动签约, 建立健康档案

契约服务是家庭医生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签约的形式包括门诊签约[6]、 特殊群体签约等, 考虑到农村居民的特点, 我们采用逐门逐户上门签约的方式, 签约11 799 户, 共28 600 人, 户籍人口签约率84.6%, 年度签约指标完成率140%, 采集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8 545 份, 建档率99.8% ; 完成60 岁以上老年人体检5 904 人, 体检率79.1%。

1.7 明确内容标准, 提升能力, 通过服务固定签约对象

根据社区居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的紧密程度, 将服务对象分为健康管理、 健康服务和健康关怀三大类 (表2) 。 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特点给予不同的签约服务内容, 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服务的标准化和服务的效率; 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群众就诊下沉社区。 为确保服务质量的提高, 中心将家庭医生的全部工作进行了量化考核, 制定了家庭医生工作量转换系数表, 将工作数量、 质量、 内容与绩效考核奖励挂钩, 并按照最多2 500 的签约人数上限, 给家庭医生支付签约服务费[7], 激励了家庭医生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以此来提高签约居民的固定程度。

2 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过近2 年的实践, 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测评, 群众和社会各界知晓率广泛提升, 达到75%; 实现了辖区家庭医生签约的大范围覆盖, 户籍人口签约率达到了84.6%; 在联合体内实现了社区首诊, 双向转诊, 群众满意度达到91.4%。

3 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3.1 全科医学教育理念尚未完全形成

全科医学教育滞后, 家庭医生整体素质离真正意义的全科医生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8], 提高全科医生的服务能力是实现签约服务固定诊疗模式的关键。 社区居民需要能够一站式解决个人基本健康问题的医生担任 “守门人”, 虽然通过前期的人才配置以及便民措施的推进, 群众对家庭医生的认可度有所提高, 但是, 对全科医生的服务能力仍有所怀疑, 不放心把 “守门权” 交给社区, 在兑现服务承诺方面数量指标提升但内涵质量扔不高, 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 全科医生的培养以及团队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3.2 全科医生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

在待遇和社会认同方面与大医院的差距仍然较大, 个人的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空间受限, 全科医生和护理岗位的吸引力不足[9], 如何引得来、 留得住优秀人才从事家庭医生工作是长期面临的巨大挑战。 需要在更高的层面配套相关的制度和资源, 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尊重全科医生的价值。

3.3 信息化进程相对滞后

信息化建设滞后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某些功能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同时造成了家庭医生在工作中的重复劳动现象明显。 一方面加强卫生中心内部的信息化培训和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区域标准化信息工程的改造早日完成, 为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提高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3.4 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标准、 工作规范和职责分工尚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组成也需要优化, 逐步探索为家庭医生配备专职护士或家庭医生助理, 鼓励引入社会组织的力量, 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同时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机构设置, 改革既往医院式管理的套路, 更好发挥对家庭医生的后台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1 (10) :609-612.

[2]鲍勇, 杜学礼, 张安, 等.基于健康管理的中国家庭医生制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9 (7) :997-998.

[3]鲍勇, 诸培红, 王金柱, 等.健康守门人制度与中国医药卫生改革[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1 (3) :333-340.

[4]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2012年浦东新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须知[EB/OL].2011[2013-12-05].http://www.pdxnh.com.

[5]浦东新区卫生局 (人口计生委) .浦东新区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意见[EB/OL].2011[2013-12-05].http://gov.pudong.gov.cn.

[6]杜兆辉.城市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11) :3541-3543.

[7]贺小林, 梁鸿.推进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与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2, 5 (6) :4-8.

[8]侯建林, 柯杨, 王维民.我国全科医生制度面临的困难和发展建议[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 2011, 12 (32) :8-10.

社区诊疗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2013年本院收治的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 (2006年) 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参考标准的患者110例, 男67例, 年龄21~82岁, 平均 (51.5±21.0) 岁;女43例, 年龄19~83岁, 平均 (45.0±23.1) 岁。排除标准: (1) 伴有恶性肿瘤疾病者; (2) 伴有血液病的患者; (3) 正在放化疗或粒细胞减少症者; (4) 影像学确诊的肺栓塞或肺栓塞高度疑似者。

1.2 分组

1.2.1 分组依据:患者入院后采集以下信息: (1) 年龄、性别; (2) 基础疾病; (3) 患者的生命体征即: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 (4) WBC计数、血红蛋白 (Hb) 、血细胞比容 (HCT) 、血尿素氮 (BUN) 、血肌酐 (Scr) 、血气分析结果p H、PO2、Sa O2、吸入氧浓度 (Fi O2) ; (5) 胸部CT。

1.2.2 根据肺炎严重程度指数 (PSI) 评分标准予以分组:积分<90为低死亡危险组, 共67例;>91分为高死亡危险组, 共43例。

1.2.3患者入院72h后, 根据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 /美国胸科学会 (ATS) 在2007年联合颁布的成人CAP指南诊治中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给予明确规定。结合本次入选患者将其分为重症肺炎组32例, 非重症肺炎组78例。

1.3 方法

1.3.1 入组的CAP患者于入院后24h内采静脉血5ml, 检测CRP、D-二聚体的水平。

1.3.2 CRP含量采用新一代的免疫测定技术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上限为5mg/L。

1.3.3 D-二聚体采用免疫比浊法, 上限为0.5mg/L, 血常规检验仪器采用urit-3000 22项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低死亡危险组与高死亡危险组D-二聚体、CRP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重症肺炎组与非重症肺炎组D-二聚体、CRP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3 讨论

CAP患者应尽快通过检查以确定患者患病的轻重, 从而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在初步评估肺炎患者时,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定患者的就诊方式即:在门诊治疗还是接受住院治疗。根据PSI测评大部分CAP患者属于低死亡危险患者, 可以在门诊接受治疗, 少部分患者的危险系数呈增高趋势, 必须接受住院治疗[2]。目前, 较常使用的参考指标为D-二聚体、CRP水平。

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一种, 它在组织受到损伤、炎症、感染或肿瘤破坏时, 在血浆中的浓度数小时内急剧上升, 可增高数倍或数百倍。2~3d达高峰, 待病情改善时逐渐下降, 恢复正常。因此测量血清中CRP可以作为判断有无感染、疾病是否处于活动期的指标。江玲等[3]研究发现, CRP与WBC存在正相关。在患者疾病发作时, CRP可早于WBC而上升, 恢复正常也很快, 故具有极高的敏感性。结合本文表1、2研究可以得知, CRP数值水平与PSI分组结果呈现一致性, 即低死亡危险组的CRP数值明显低于高死亡危险组患者, 从而说明了通过参考CRP数值可以直观地了解患者疾病的轻重。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Ⅲ交联后, 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 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目前认为, 在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凝血/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对于炎症疾病的进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当患者出现重症肺炎及急性肺损伤时, 肺泡内止血平衡受到破坏, 从而呈现出以促凝血活性为主导, 即凝血反应增强及纤溶活性下降, 随着肺泡及肺泡间质的纤维蛋白原的不断沉积, 最终诱发组织重塑进而发展为纤维化。结合本文表1、2可以得知, D-二聚体的检测数值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患者肺炎的病情程度, 表明D-二聚体与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 提示D-二聚体水平的高低对患者疾病具有一定的预后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 CAP的严重程度可以直接通过检测D-二聚体、CRP水平呈现出来, 并且可以通过测定D-二聚体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AP患者的预后。因此, 检测D-二聚体、CRP水平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国华, 陈宝元.D-二聚体、C反应蛋白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关系[J].国际呼吸杂志, 2010, 30 (24) :1482-1484.

[2] 华锋, 朱蕾.动态D-二聚体检测对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判断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19) :2106-210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社区诊疗】相关文章: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10-20

诊疗方法05-12

内科诊疗05-30

诊疗分析08-26

诊疗指南09-12

医疗诊疗09-15

早期诊疗09-19

中医诊疗规范05-11

健康诊疗管理06-15

基层诊疗服务06-23

上一篇:杨柳青年画下一篇:作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