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

2024-08-09

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精选11篇)

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 第1篇

(一)德国循环型社会模式

首先,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1972年德国就颁布了第一部循环经济法《垃圾处理法》,1978年德国制定了《废物处理法》和《电子产品回收制度》,1990年德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装废弃物处理法规———《包装-包装废弃物》,1994年德国制定了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1996年德国议会通过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成为德国建设循环经济和废物回收的总纲性专用法律。其次,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在包装回收系统实施“绿点”计划。德国的包装双元回收体系,简称DSD,也被称为绿点公司,DSD是一个专门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非盈利社会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由于DSD的良好运作,2001年各类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指标均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

(二)日本循环型社会模式

首先,建立健全了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多层次、多方面的法律体系,对不同行业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再利用等作了具体规定,并大力加以推行。其次,实行积极有力的经济政策。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产业倾斜政策,如政府给予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补助环保技术开发费用率高达50%等。再次,建立了强有力的循环经济技术系统。

(三)英国的绿色消费模式

英国是最早倡导“绿色消费”的国家之一。1998年,英国出版了《绿色消费指南》,成为发行数十万册的畅销书,并影响到许多欧美国家。“绿色消费”要求产品及其包装符合环保要求,无害于生态平衡,无害于人类健康。为此,英国政府明确要求包装材料制造商拟订包装废弃物重新使用计划,逐步达到包装物减量使用、重复利用、回收再用、填充多用和降解分化的目标,以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利用,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绿色消费”的另一项内容,就是节约能源,减少浪费。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政府还计划通过立法,促使所有家庭分阶段淘汰传统的耗电灯泡,以及不符合节能标准的电冰箱、冰柜、洗衣机、洗碗机、充电器、有线电视盒等家用电器,同时将家电产品配置“待机”按钮定为“违法”行为,以彻底消除电视机、音乐和电影光盘播放机等家电的待机状态对电能的浪费。

二、大连市循环经济现状

(一)大连市建设循环型城市的基础

首先,资源丰富。海水资源丰富,用海水代替淡水作为工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等其他用水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大连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此外,大连沿海地区风能开发潜力巨大,未来有较大的风电发展空间。其次,基础设施完备,注重城市绿化。大连市的基础设施完备,现代化程度高。截至目前,大连人均拥有绿地面积11.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2.8%,两项统计均大大超过国家文明城市测评体系A级标准。最后,大连市具有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一是城市中水回用,大连市注重开发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为重点的第二次水资源开发,到目前,已经使用和正在建设的中水日回用能力达18.5万吨,占中水总数的29%,相当于城市供应自来水每日减少近20万吨;二是企业清洁生产,2001年7月大连市政府颁布了《大连市清洁生产方案》,提出重点对污染重、急需治理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首选了一批包括大连石化公司、大化集团、大连造船厂等大型企业在内的重点工业企业为清洁生产的试点;三是大连市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区主要有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市甘井子区工业区和大连高新技术园区三个大型生态工业园区,力求最大限度地使物质和能源在整个生产活动中得到合理的和持久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

(二)大连市建设循环型城市的不足

其一,法律体系不完善,法规零散单薄、系统性不强,可操作性不强。而作为具有基本政策法的《循环经济基本法》还没有制订出台,许多专项法律如资源综合利用法、废旧家电回收法、包装物回收利用法等,至今没有制定。其二,循环利用体系还没有形成,有的仅仅是小循环、中循环,没有形成社会层面的循环。由于大连市生态工业起步较晚,并且由于宣传和信息交流不够,多数企业对发展生态工业普遍缺乏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缺乏责任感和主动精神。其三,没有形成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废旧物资的资源化技术水平低,回收利用体系弱小,导致许多资源无法及时回收利用。其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机制。政府在对引进清洁生产工艺流程或先进治污设备的企业予以税收、技术、资金等优惠政策的支持上力度不足。其五,技术支撑体系弱小。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也缺乏了解相关技术信息的平台和渠道。

三、大连循环型城市的发展对策

(一)宏观层面

1. 资源循环型农业。

(1)沼气资源化。大连市的沼气利用应依托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通过规模制沼,向周围地区的农户输送沼气,供家庭照明、取暖和做饭,还可以向经营易腐果蔬的企业输送沼气,进行保鲜和储存。沼渣、沼液可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没有化肥、农药的毒害和污染,可顺势经营绿色农业。此外,沼渣可作为养猪(鸡、鱼)的添加料,可在禽畜养殖场附近建起饲料加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冷藏厂等。从而可带动农业向工业链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2)秸秆利用。秸秆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综合利用:通过高温堆肥、生化快速腐熟等技术使秸秆转化为农田所需的肥料;秸秆气化技术是秸秆能源转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是以农村丰富的秸秆为原料,经过热解和还原反应后生成可燃性气体,通过管网送到农户家中,供炊事、采暖燃用;秸秆是高效、长远轻工、纺织和建材原料,秸秆墙板的保温性、装饰性良好,许多发达国家已把“秸秆板”当做木板和瓷砖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与建筑行业。

2. 以静脉产业作为大连市循环经济的主导产业。

静脉产业(Venous Industry)一词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提出。在我国,静脉产业即为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大连市三个生态工业园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市甘井子区工业区、大连高新技术园区三个大型生态工业园区均未达到下表中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因此,发展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的措施如下:第一,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不宜避开原有的工业园区,重新圈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原有园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在原有园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和土地。第二,可在原有园区的基础上,根据园区产业链的缺失情况,大力引进补链静脉企业。第三,对要求入园的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分析企业可能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严禁一些没有合适下游企业、不具备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力或者资源化技术水平较差的企业进入园区,以免造成二次污染,从而确保园区的生态环境不会由于一些低层次企业的入驻而恶化。第四,实行优惠政策。应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对静脉产业的发展实行优惠政策。如对静脉企业减免增值税,对符合贷款条件的静脉产业项目,金融部门应给予优先贷款、长期贷款,甚至无息贷款等优惠。第五,应建立静脉企业资格认证体系,剔除“只淘金不治污”的作坊,对治污技术好、成本低的静脉企业,给予免税、补贴等政策扶持。第六,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和消费者责任制相结合的混合模式的静脉产业组织,即大工业企业应对生产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小企业应结成联盟,共同委托静脉企业对产生的废弃物回收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废旧物品应分类回收处理。

3. 完善社会资源回收网络。

政府主导形成规模化的回收网络。政府应增加投入,保证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为垃圾分类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由政府引导企业、房地产开发商联手;结合文化社区建设,开展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逐步形成废旧物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的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可利用物资回收系统。

4. 城市污水循环利用。

首先,拓展建设污水处理厂的融资渠道。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拓展污水处理厂融资渠道,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允许个人投资、企业股份融资,还可积极吸引国外环保企业进行外商直接投资。其次,在各小区引进智能型小型的污水处理设备。由于管网密集的污水处理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现阶段大连市可引进智能型小规模的污水处理设备,适用于处理住宅小区、办公楼、商场等小规模生活污水。最后,完善城市中水回用系统。积极建设城市中水回用系统,提高中水回用率。

5. 循环经济的制度构建。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大连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加快有利于推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要求在具体领域、具体行业制定可操作性较强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公众、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使得企业、公众和政府的行为均有法可依。其次,扩大生产者责任制度。生产商有责任无条件回收这些废弃产品并负责处理,生产商有责任告知公众该产品废弃后如何以环境无害化方式回收利用或处置。最后,制定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政府对资源节约型企业,可给予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的照顾,允许实行加速折旧;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调整政府采购政策。加强对绿色产品的采购力度,通过政府绿色采购行为影响社会公众。

(二)中观层面

1. 健全社会中介组织。

社会中介组织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中可以发挥政府和企业不能发挥的作用。联合市内企业,建立开放、动态的废物回收资源化中介网络,如德国绿点公司。政府还应开办免费旧货交易网站,专门发行旧货信息,介绍各类废旧物的有关资料,通过沟通信息、调剂余缺,推动垃圾减量运动的发展。

2. 建立企业交易信息动态平台。

创建企业交易信息动态平台的优点是企业不用再为寻找能够吸收其生产废料的下游企业而头痛,市内各企业可随时在该网络上公开自己所需的原料以及产生的废弃物,在废物回收资源化网络上进行自动链接,从而找到下游企业。这种废物回收资源化网络实际上就是企业间进行能量和资源梯级利用的信息咨询中心。

(三)微观层面

1. 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企业应将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到生产各环节,进一步加强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工艺,在生产过程中贯彻“3R”原则。企业有义务生产环境友好型包装,将本企业产品的包装进行回收利用,并尽量延长包装的使用周期和循环次数;申请国际环境认证,一方面采取了环保措施,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也可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产品的出口。

2. 在家庭参与方面,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其内容包括防止过量包装,尽可能减少包装垃圾,引导市民正确购物和环境友好或环境健全地消费;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意识,即要求全社会对购买的一次性消耗品,应加强循环使用和多次利用,对生活耐用品如衣服、旧家电、家具等自己不用的产品,可以送给别人使用,不要随意丢弃。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也日渐凸显,并不断恶化。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传统的线性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用循环经济来代替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了必要。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必然朝着循环型城市的方向进行。

关键词:循环经济,循环型城市,静脉产业,大连

参考文献

[1]马荣.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J].国外动态,2005(5).

[2]付晓东.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3]聂永有.循环经济条件下的静脉产业发展探索[J].南方经济,2005(12).

[4]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及启示[J].环境资源,2004(17).

[5]王军.循环经济的理论与研究方法[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6]欧文汉.循环经济与财税政策[J].财政研究,2006(3).

[7]谢光华.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商论,2007(1).

[8]肖秋兰.美国的循环经济和循环消费[J].经济视角,2006(7).

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循环经济 生态城市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紧缺,循环经济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城市立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与现实分析,循环经济是其发展的理论核心。本文分析了生态城市建立的条件和步骤,并提出了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理论萌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具体原则形成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提出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最早利用循环经济的国家是德国,亚洲搞得最好的国家是日本,而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是从2003年起进入了实践推进阶段。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其本质是生态经济。它以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它的思路是改变了传统经济中“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经济模式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自然生态模式,做到物尽其用,其理想境界是追求污染的“零排放”,最基本的精神是清洁生产。简而言之,就是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是建立在发展性、生态性、协调性和经济性基础上的多种理论有机整合。首先,建立在发展性基础上的理论,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类与社会发展的极限性角度出发,指出如果人们持续地以不合理的方式开发资源并不断地破坏环境,超过了地球的承载极限,其结果必然是人类社会突然地、不可控制地瓦解,因此必须建立能重复使用各种资源的“循环式经济”,才能使人类社会循环有序地发展。其次,建立在生态性基础上的生态控制论强调社会应该像生物系统一样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从而保证人类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其三,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环境的生产,必须建立在协调性基础上,协调三种生产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内容才能确保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运行,协调各个生产环节内部运行的目标和机制才能保证三种生产的发展和其间的正确联系。最后,建立在经济性基础上的生态市场经济理论指出,生态市场经济是一种既利于生态环保又

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形式,是一种环境合理性与经济高效性在本质上统一的21世纪主流经济,它绝非狭义指环保产业、生态农业,表达了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提高效益的统一性。1 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及步骤

1.1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中提出的,是代表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城市类型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具体的说,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则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一个城市不管多么贫穷或富有,只要能高效利用资源,在系统内部及外部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城市拥有充沛的活力,这个城市就处于健康状态,即生态城市。由于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因此,根据现代化进程生态城市可以被分为工业型生态城市、人文型生态城市。

1.2 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

国内外研究认为,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而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大原则,其实也就是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五大条件:第一,生态保护战略。就是把整个生态城市建立成为田园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理想城市、健康城市、无污染城市、绿色城市和风景城市的综合体。第二,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可以包括污染净化处理设备、能源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服务体系、社会基础设施等。第三,居民的生活标准。作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希望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完善的资源利用体系、舒适清洁的环境、齐全的区域生态格局、良好的城市生态基础、可恢复的生态系统。第四,文化历史的保护。就是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文生态文明体系,把古老的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第五,将自然融入城市。在发展高效增长的城市经济体系中,优化投入产出的生产系统,布置合理的经济产业格局,发展绿色产业体系,不会因为城市发展而破坏环境。

1.3 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步骤

在目前的研究领域中,虽然人们都认为生态城市不同于以往“绿色城市”、“健康城市”,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却大多偏重于自然生态系统和整齐划一的城市规划,没有以循环经济模

式来估量生态城市的系统,即包含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人文、消费等各方面的设置。要建立好一座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其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是,首先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体系的物质消耗量;其次,通过精良的售后服务等手段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和服务时间;最后,通过工业净化等人为或自然净化的手段来将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经过循环经济的实施,就可以将工业废料或半成品用于农业,把净化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农业灌溉,把种养的动植物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产品,从而将工业、农业、消费连接成为大的循环圈。2 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2.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的发展

(1)发展生态农业。要积极开发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使农业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还原土地原始状态,形成了生态大农业的良性循环。

(2)发展生态工业。工业发展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在产业方向上,关、停、并、转一些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对新上工业项目特别是化工项目,实行集中布点或将其放在非城区的下风方向,避免空气污染物对城市的排放,保持城市使用清洁能源,恒久保持清洁生产,以符合国家的需求。

(3)发展生态旅游业。良好的环境和自然生态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4)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途径,2002年l0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在方案中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未来5年内,中国将建30家垃圾气体回收填埋场,计划到2015年,建立300家这样的垃圾处理场,年处理垃圾l亿t。利用垃圾等废弃物发电不仅无污染而且能解决大部分城市的供电不足,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较好运用。

2.2 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环境优美、宜人是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标志,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带来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了鼓励个人、企业和城市建设者们提高环境保护的综合能力,应加大立法步伐合理的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对个人,应赋予原先“谁污染,谁付费”条例新的内容,提高个人污染的罚款力度;对企业作到优惠政策引导,从价格、税收、资金、水电等方面优惠那些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对于城市建设者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深度,鼓励节约用水,为此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如涉及到筹建污水处理厂以及铺设相应的管网项目,应尽量参考国际惯

例将厂、网分开,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全部进入市场,而污水管网投资则仍主要由政府承担。目前,我国全国人大已经通过并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这是从法律上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

2.3 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建立新的循环经济伦理体系

绿色消费应包括绿色产品、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其不仅应涵盖生产过程,还应和人们生活消费过程息息相关。要树立绿色消费观和价值观,建立新的循环经济伦理体系,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法律上,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令、法规来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如加大罚款力度和强制实施IS014000等措施;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加强“道德”、“意识”方面的宣传和社会舆论来自觉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充分意识到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以及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已经逐步认识到,环境的破坏,必将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所以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和绿色食品特别畅销。

2.4 推行住宅生态化

进入21世纪后,购房和装修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之一。生态住宅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也随着房地产热和经济发展渐入人心。生态住宅应符合以下三大主题的住宅,即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的相协调与融合,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居住环境。作为生态住宅的主要着眼于城市居住环境的系统化、生态化、经济化和人性化,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在建设部发布的《绿色生态居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的征求稿意见中,对能源、燃气的优化、室内外公用场所等环节都有了相应的规定。

2.5 完善绿色循环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

据统计,美国20世纪90年代,用于环保投资额就占工业总产值的12%;英国电力公司计划耗用70亿美元的防治费用以达到欧共体SO2排放指标;我国每年用于改善环境的经费高达2 830亿元。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所产生的费用和效益必然是各大中型企业考虑的问题,所以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应增加补充考虑绿色资产、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绿色利润等诸多问题,特别在编制会计报表中,应重点突出绿色会计的核算资料,充分披露绿色会计信息。在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还应客观揭示企业生产活动所消耗的资源、环境污染的程度及所造成的社会责任成本、罚款等情况。

如何构建生态宜居城市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宜居;城市规划;信阳市

1 引言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联合国大会上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的报告,其中有这样的话: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但是取得这些进步的代价是原料与能源的巨大消耗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因而这种发展也是难以持续的。报告所反映的情况正是国内外一些经济高速增长而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城市的写照。一个城市以牺牲长远利益获取短期局部利益,而环境遭到破坏,人们不得不呼吸污浊的空气,饮用受到污染的水,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自然是不宜居的。196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 的宜居理念,国人已归纳为“易居、逸居、康居、安居”。因此,构建生态宜居城市已成为众多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目标,本文通过河南信阳城市规划的研究探讨了构建生态宜居城市的问题。

2 信阳宜居背景分析

2.1 城市概况

信阳,又名“申城”,地處河南省最南端,与湖北、安徽两省交界,位于113°45′E~115°55′E、30°23′N~32°27′N,为鄂豫皖三省通衢,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沿阵地。全市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59万,管辖两区八县及六个管理区或开发区。由于正处于南北地理分界线上,气候、自然风光都极具特色。传统上,信阳以农业为主,是全国粮食的主产区。茶叶是信阳的一大特色,“信阳毛尖”早已闻名中外,近年又开发出“信阳红”等多个茶叶新品种。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聚集区已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六城联创”活动使信阳市容市貌日新月异,至今已5次蝉联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选的“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称号。

2.2 信阳宜居性分析

参照2007年版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未注明来源数据均采集自《河南统计年鉴2012》,数据截止年代为2011年底。

2.2.1 社会文明度

包括政治文明、社会和谐和社区文明三个方面。政治文明不便直接用数据表达,笔者认为整体表现为优。社会和谐也不方便直接计算,社会保障覆盖率虽可计算,但较复杂,仅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与适龄总人口(15~59岁人口)的比例来说明,信阳达到98.35%,高于其他17个市(18市平均为52.54%),所以笔者认为应为优。社区文明不便计算,笔者认为是优。社会文明度整体为优。

2.2.2 经济富裕度

包括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业率等五项内容。人均GDP信阳为20603元,低于标准值2.5万元,也比18市平均31364元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信阳为15271元,低于标准值2万元,也比18市平均17462元少。人均财政收入信阳为521元,低于标准值2千元,也比18市平均1770元少。信阳登记失业率为2.3%,即就业率97.7%,高于标准值96%,仅次于郑州。信阳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为6.3%,远低于标准值70%。可见,除就业率较好,其他部分较弱。

2.2.3 环境优美度

由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和城市景观四部分组成。据信阳市人民政府网站数据,信阳市森林覆盖率32.3%,为全省之冠,而且信阳以景色优美、山水秀丽著名,综合为优。

2.2.4 资源承载度

由人均可用淡水资源总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和食品供应安全性等组成。据信阳市人民政府网站数据,信阳水资源总量达到90亿立方米,人均1230立方米,为全省平均水平3.2倍。人均城市用地面积按人口密度计算,信阳为454人/平方公里。资源承载度综合为优。

2.2.5 生活便宜度

由城市交通、商业服务、市政设施、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绿色开敞空间、城市住房和公共卫生七部分组成。在城市交通方面,信阳拥有公路总里程21561公里,按人口分摊2.53米/人,在河南排第6位,可评为良;其他方面评价至少良以上。商业服务、市政设施、教育文化设施三项评价为良以上,以受教育程度来简单说明,信阳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0%,与周口市相当,仅比驻马店、济源高一些,说明信阳很重视教育文化事业。绿色开敞空间,笔者认为信阳应为优。城市住房方面,信阳人均住房面积33.4平米/人,为优;而且信阳非常重视普通商品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所以该部分整体也为优。公共卫生方面,不低于良。综合七项,整体上至少应为良。

2.2.6 公共安全度

包括四个方面:生命线工程的完好率;城市政府预防、应对自然灾难的设施、机制及预案;城市政府预防、应对人为灾难的机制及预案;城市政府近三年来对公共安全事件的成功处理率。笔者评价至少应为良以上。

通过六大项目的评估,信阳宜居性的弱项是经济富裕度,优势是社会文明度、环境优美度和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和公共安全度至少良以上。信阳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还是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又不能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前提,这就是规划工作的立足点。

3 信阳生态宜居规划措施

3.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信阳是农业大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单位农业人口播种面积、农产品单位产量都居全省前列,但农村居民纯收入只有6153元(2011年),比地级市平均的7783元低21%,所以提高农民收入应该是信阳解决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农业,一是靠科技,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二是实现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利用规模化经营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如信阳茶产业的发展就是最好的说明;四是发展农村金融业,解决农业生产资金问题。

3.2 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信阳的城镇化率只有36.3%,低于40.6%的全省平均水平。据李静[2]研究河南1978~2011年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证明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应增加,所以通过城镇化建设,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应保持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3.3 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信阳就业率虽高,但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太低,说明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发展服务业,应利用信阳的有利条件,优先发展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信阳的旅游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无论入境游创汇收入还是国内游人均花费都在省内排位较后,说明旅游开发水平较低,仅靠门票收入的旅游层次是很低的,应向度假游、商务游、体验游等方向发展,提高游客消费能力。

3.4 发展清洁工业,淘汰落后产能

近年来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这对于信阳是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引进的产业应当是清洁无污染的,如果引进的是有污染的产业,那么信阳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另外,信阳原有的工矿企业能耗高污染大的,应该坚决淘汰,在这一点需有“壮士断腕”的魄力和勇气。

3.5 加强环境保护,源头控制污染

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是从源头进行控制,尤其引进的产业,必须坚持环境影响评价通不过,坚决不上项目。

4 结语

宜居的概念,向来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群和地区存在着明显差异,信阳不是那种高收入、高消费性的城市,但是城市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对于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是非常宜居的。近年来,信阳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为了避免很多城市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本文针对经济发展的方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期望类似信阳这样背景的城市可以走出一条更具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景全. 宜居城市建设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J]. 城市,2013(05):31-36.

循环经济与城市生态系统 第4篇

一、循环经济

循环是指事物在一定系统内的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运动过程。经济指的是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资源的使用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制造作为“取料场”,抛弃作为“垃圾场”,不是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经济系统。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产品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建立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理念,在生产的全过程中重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降低污染,从而实现资源、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如图1 所示)。

传统经济遵循的是“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的线性过程,其结果是地球上的资源和能源越来越少,而垃圾和污染却日益增长。

在生物生态系统中,一些物种靠阳光、水和矿物质生存,而另一些物种不仅要靠矿物质、空气,还要食用其他物种的躯体来维持生命,同时排出废物。这些废物又成为另一些物种的食物。这些物种中有的是把废物转变为基础生产者可利用的矿物,有的是在复杂的过程网络中互相消费,实现新陈代谢[1]。

一般来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三种形式:“开放型”生态过程中线性的物质流动;“半开放型”生态过程中准循环的物质流动;“封闭型”生态过程中物质循环流动[2]。

循环经济,属于上述最后类型。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承载能力,把人类自身的自然活动作为自然的一个过程。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因为任何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它要不断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所以,良性的城市生态系统行为是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从“原料”到使用,再到废弃物和人自身“新陈代谢”的排泄物,这一系列过程实现生态优化和物质封闭循环。

二、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城市生态系统包括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不仅有生物组成要素(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和非生物组成要素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地等;,还包括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资供应与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光、热、水、气、土壤、岩石、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自然生态要素以及各种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网系统等则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生态系统是在人口大规模集居的城市,以人口、建筑物和构筑物为主体的环境中形成的生态系统。是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和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的、动态的复杂巨系统,是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明显不同。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借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使得物质方面达到自给自足。城市生态系统则不同,它所需求的大部分能量和物质,都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源源不断地人为地供应输入。在城市系统中,菜市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生活服务承担人居环境“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功能,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以物质、能量等为对象的“食物链”在空间上可以跨地区,从而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使得每一个家庭人居所代表的“点”,及其与工程整体、外界环境的物流供应、技术服务等“交流合作”所构成的“面”相互结合,形成了分层次、网络状、动态性和开放式的结构体系。与此同时,城市中人类自身的活动所产生的大量废物,由于不能完全在自身系统内分解和再利用,必须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去。因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地,城市依赖区域存在和发展,故城市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弱,即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在这个城市生态系统中,许多输入物质经加工、利用后又从本系统中输出(包括产品、废弃物、资金、技术、信息等)。故物质和能量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运动是线状而不是环状。由于城市生态系统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中输入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同时又将大量废物排放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去,它就必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或者环境造成强大的冲击和干扰。

这种冲击和干扰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城市化进程的日趋加快,这种趋势仍将持续进行下去。与此伴生的人口、能源、水资源、基础设施等尖锐矛盾突出。所以,如果人们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违背了生态学规律,就很可能会破坏其他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并且最终会影响到城市生态系统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三、循环经济下的城市生态系统

循环经济下的城市生态系统是基于循环经济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耦合系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城市生态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生态良好、布局合理、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

循环经济下的城市生态系统是在“资源—生产—消费—废物利用”的循环模式上镶嵌城市生态系统(如下页图2 所示)。

1.资源。循环经济下的城市生态系统“资源”,是指该城市拥有的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资源。如建筑群是系统存在的场所和空间环境;电力、燃气、供水、市政、污水管道系统等是城市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以水资源为例。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求从上一工序或过程排出的水资源能够直接为下一工序或过程所用,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多次重复利用[3]。要求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污水经过水处理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在城市水循环的过程中,用水对象对水的要求是千篇一律的,事实上,用水对象对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冲厕、洗车和浇花并不需要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住宅上一层次的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作为水源为下一层次使用。此外,雨水资源未能充分收集和利用,非常可惜。在水资源异常紧张、能源非常短缺的情况下,传统水循环方式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粗放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可见,循环经济下的城市生态系统“资源”要求重复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2.生产。循环经济下的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指生活在城市的人类、生物、植物、动物等的生产生活活动过程。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城市生态系统占用了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场馆或者空间土地,它的生产活动或者产生了废物、污水、生活垃圾、植物的树叶、枝干、草皮等。在循环经济的条件下,这些“代谢物”的产生,不能作为废弃物被抛弃,而是作为一种新的资源被利用的生产。它的生产是下一个产业链、生物链的开始。比如,植物的树叶被进入花园、绿地,化作绿肥,生成肥料护花植物;生活的废水被处理进入二次利用,冲厕所、浇花等。可见,传统的生产方式是“生命过程—排泄污物—冲突的人工自然”的活动过程,而循环经济下的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是“生命过程—利用自然—和谐的人工自然”的活动和过程。按照包容的生产的方式,对资源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3.消费。循环经济下的城市生态系统“消费”,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行为和过程。这种行为和过程是以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包括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它注重绿色消费,强调对环境的友好。例如建筑工程墙体装修过程中,采用饰面板材、玻璃幕墙等装饰不是绿色消费,而采用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如爬山虎(是藤本类绿化植物中用得最多的材料之一)则是绿色消费。它不仅可达到绿化、美化效果,同时具有增氧、降温、减尘、减少噪音等作用。可见,传统的装饰消费是“原料—加工后的工业产品”的行为和过程,而循环经济下的城市生态系统“消费”是“生态—自然生态生长”行为和过程。

4.废物利用。循环经济下的城市生态系统“废物利用”,指将消费后排除或者丢下的废物也应该是“资源”,作为下一个环节使用。例如,加拿大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简易型的“不用水的堆肥马桶”。这种马桶不用水冲洗,通过通风、搅动、腐化分解生成堆肥;美国的圣安东尼奥市人口120 万人,每年能产生14 万吨排泄物,它们利用人体排泄物,通过转化,将这些排泄物转化为沼气,沼气可以很快被转化成电厂能够燃烧的天然气(每天将生产150 万立方英尺(42 475.2 立方米)由人体粪便转化而成的天然气),人体的排泄物等可以生产肥料、沼气,作为农业、能源重新使用。由此可见,传统的排泄物处理是“排泄物—污水—环境污染”的单向直线过程,而循环经济下的城市生态系统“废物利用”是“排泄物—再生能源—环境友好”的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如图3 所示)。

四、结语

环境工程建设构建生态城市探析论文 第5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生态城市;意义;措施

1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1.1环境保护的需要

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数量与日俱增,这就加大了城市的资源消耗,城市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城市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地突出,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每天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电能、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这些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难以实现循环利用,再加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城市生态环境和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环境过程建设,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城市大气、土壤、水资源污染等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城市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蔓延性效果,很多城市为环境保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是收效甚微,只能在短时间内起到缓解的作用,而对城市的长远和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通过采取有效的工程建设行动,能够提高城市的环境保护效果,改善城市生态脆弱性的局面,提高城市生态能力。

1.2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 第6篇

摘 要: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以小区和城市道路或者绿地等为依托,并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海绵城市在保护城市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等方面体现出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要真正落实海绵城市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也需要每一个市民的积极参与。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以及评价指标来对雨水进行利用,能够有效保护水资源、城市防洪系统和水景。

关键词:雨水利用;城市规划;水系统规划

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就是水灾旱灾不断,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有能力去思考怎么治理这样一个千年的问题。水资源的短缺和洪涝灾害的同时发生实际上是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的结果,城市中许多水分没有得到有效地收集与利用而是通过下水道直接排走了,城市中水利设施的设计标准过低且城市排涝标准的缺失造成了暴雨时候又严重积水。“雨水资源化”是解决水危机的一个途径,近些年来已经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一、海绵城市的发展概况

现有的许多关于雨水资源化的设计与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具体的工程及项目的角度入手来进行研究的,但是从整体上和多目标来解决雨水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工程或者一个具体的方法能做到的,这需要一个整体的理论体系和系统操作。因此,这就需要从城市发展规划的前瞻性地层面来分析雨水资源化的方向,构建雨水的利用格局。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开始起步,仅仅停留在具体的小措施水平上,而发达国家已经从工程技术的层次发展到与景观生态设计相结合的程度。城市整体规划以及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应该为提供解决问题的平台,但是传统的规划主要是将雨水通过管道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增加了排水设施的工作压力增大也加重了处理设备的负荷。我国目前城市的雨水还没有被纳入规划,这样就造成了雨水设施的随意性较大,没有充分利用好雨水的价值。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以小区和城市道路或者绿地等为依托,并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海绵城市在保护城市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等方面体现出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要真正落实海绵城市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也需要每一个市民的积极参与。

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城市中对雨水还属于小尺度的应用,以工程设施的探讨为主,而在更大尺度上的考虑,也仅仅限于雨水的储存排除和利用的水平。而设计者往往不愿意更多从城市整体的建设的角度去思考,而政府部门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或者难以给出一个合理有效的方案,因此我国在建设海绵城市方面还没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或指导思想,还停留在一个概念的阶段。但是也有地方的成功案例令人眼前一亮,这里的成功经验是指在治理的过程中引入新的理论和实践。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在推行雨水综合利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地区在城市绿地建设上采取了下沉式绿地的做法,他们称此为“植生滞留槽”,即在城市道路边低几公分区域种植灌木花草,铺上粗砂砾石,再把我们平常看到的下水道格栅设置在灌木花草间,保证所有道路范围内绿地都能有效收集到雨水。在房屋建筑上,采用雨水花园、生态绿地等工艺,用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汇聚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在景观绿地内,采用生态湿地、生态雨洪系统等工艺,将临近的市政道路、小区的雨水汇流至绿地内。

二、建设海绵城市

首先,政府应该大力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积极推广和应用开发建设模式,结合各地城市现状统筹规划,建构一个雨水系统。

其次,应该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领导作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各项指标下,通过相关专业或者专项规划编制去实施具体的落实建设。从业者应该扮演好设计者和建设者的角色,本着对城市发展负责的态度进行设计。而现在的建设市场上却充斥着一些不好的现象,设计者在整体考虑的高度上尚且缺乏一定的层次,很多设计者沦为了一个画图者或者是纯粹造型功能的制造者应该建立健全影响开发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则,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手段进行检测和评价,保证功能的正常发挥,管理者也应该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检修和管理维护的水平,确保城市中设施的正常运行。

再次,利用现代科技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加强设施数据库的建立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建设和维护提供科学的支撑。同时也应该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到开发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中,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的理解与认同。通过公众的参与,使得人们从旁观者转变为支持和参与者。而身份的转变,不仅会使人们对一个设施或者一个理念的重视程度发生变化,也会使其对整个城市的生态以及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产生一个更高层次理解和认识。公众可以在自家屋顶或者后院践行海绵城市的概念,如绿色阳台、微型湿地及屋顶菜园等,这样通过大家添砖加瓦,很快就会使得城市的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通过教育和引导工作来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城市节水以及生态修复等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在社会上普及,使得人们养成一个自觉自愿的行为。

最后,应该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化整为零,从我做起,一点一点地践行海绵城市的概念,使得一个美好的愿望能够落实,将这一理念变成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或者条例,不以领导更换而更换,不以政策变化而变化。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立足长远、日积月累的过程,要善始善终,一步步将城市建设将成风和日丽、欣欣向荣的“自由呼吸”的城市。

三、结语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目前面临着资源的约束和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生态系统的退化等这样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把生态文明的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本文阐述的“海绵城市”的概念就是在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处于调整的新常态之下而提出的。要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首先要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尽可能地对山川河流湿地等自然景观进行保护,对生态的敏感区要进行涵养,保持其自然水文特征,并且要注意对已经破坏的生态进行恢复和修复,对传统的城市建设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开发的强度,在城市中留有足够的发展用地和生态用地,促进雨水的积存和净化。

由于水平有限,本文的分析略有不足,但是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后来的学者或者从业者提供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文献,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曹秀芹,车武.城市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方案设计分析[J].给水排水,2002,(01):13-15.

[2]Barraud S,Gautier A,Bardin J P,Riou V.The impact ofintentional stormwater infiltration on soil and groundwater『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02):185-192.

[3]张元勋.城市雨水资源化技术[J].污染防治技术,2005,(01):28-31.

[4]冯峰,孙五继.洪水资源化的实现途径及手段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5,(09):4-5.

[5]车武,李俊奇.从第十届国际雨水利用大会看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趋势[J],给水排水,2002,(03):12-14.

[6]宋云,俞孔坚.构建城市雨洪管理系统的景观规划途径——以威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7,(08):64-69.

[7]俞孔坚.以土地的名义:对景观设计的理解[J].建筑创作,2003,(07):28-29.

[8]王沛永,张媛.城市绿地中雨水资源利用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园林,2005:75-81.

[9]赵广川.济南市市区雨洪水蓄排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6.

[10]田国行.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的理论分析[J].中国园林,2006,(09):88-91.

作者单位:

河北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系统构建 第7篇

(一) 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加快经济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 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 而且要讲求生态效益;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 更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和谐河北。

(二)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还较为粗放, 资源浪费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依然存在, 加之受产业结构偏重等影响, 消耗较高。2003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1.99t标准煤,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6%, 能源、原材料费用占企业产品成本近70%。这不仅进一步加剧了资源供需矛盾, 而且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才能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建立节约型经济结构, 增强河北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 发展循环经济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污染防治模式, 致使河北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省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均居全国前列;7大水系、42条河流52%的监测断面水质为劣5类, 16%的近岸海域受到中度和重度污染;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 污染严重;11个设区市只有秦皇岛市达到国家2类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畜禽粪便污染,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使农村环境日益恶化, 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只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 才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从根本上改善河北的生态环境状况,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促进河北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 进行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现有利益格局, 把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因此, 首先要设计一种制度框架, 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 并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目前, 在我国的生态省 (市) 、循环经济省 (市) 的试点建设中, 普遍存在对技术的重视远高于对制度的重视的现象, 其基本操作模式是以政府作为推进主体, 靠这种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不可能持久的。

(二) 加强环境和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发展循环经济不是目的, 而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推进循环经济需要有效率的政策和科学的管理, 真实而充分的信息是提高管理水平、制定正确政策的基础。目前, 我国的环境和资源信息缺乏透明度和适时性, 不利于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应该加强环境与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三) 仔细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

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 应该有利于增加就业, 必须在就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之间寻求平衡;第二, 应该以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较多的行业作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域;第三, 针对短缺资源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 中国的水资源总体上极为短缺, 水的循环利用应优先推进;第四, 具有较为成熟的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产业领域应优先推进。

(四) 确立技术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很高, 循环经济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创新, 并将其作为政府职能的一部分。

三、河北产业生态系统构建

(一) 微观层面 (企业内部) 。

在这个层面, 重点发展生态工业, 侧重于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仿照自然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方式来规划工业生产系统, 使系统内各生产过程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互相关联, 实现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 达到资源和能源的最优利用, 保证经济和环境的共同效益。

下面, 我们根据河北相关企业的特点提出了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1) 改变原料路线。采用清洁工艺用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原料代替那些有污染的原料, 如在化工行业, 用丁二烯制异丙苯合成新工艺、改良丙酮氰醇法、CO2代替光气生产异氰酸酯等; (2) 改革传统的工艺、开发新工艺。原料确定后, 改革传统工艺, 开发和采用新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就成为防止工业污染的重要途径。如, 环氧丙烷的生产, 国外将传统氯醇法已逐步为无废少废的共氧化法所替代, 生产过程不用氯气, 无需依托氯碱厂, 且生产成本比改良氯醇法低, 基本无腐蚀, “三废”排放少; (3) 实现工艺过程的闭路循环, 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作为原料返回到生产流程中加以利用。如, 铜电解精炼中的废电解液, 经处理后提出其中的铜再返回到电解精炼流程中; (4) 打造多元化企业。把企业由单一产品生产变为生产多元化材料的工业企业集团, 这样可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如, 许多矿石加工企业利用的大部分是铁矿石, 而对共生的霞石、檐石和钦磁铁矿等利用不高, 甚至作为尾矿废弃。应在清洁工艺思想的指导下, 开发整套矿石的加工工艺, 把其他矿石加以利用。

根据产业发展特点, 河北应在冶金、建材、轻工、电力、医药等重点产业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大清洁生产的推行力度。要求企业开发和使用降低物耗和能耗的新工艺、新生产流程, 积极推广余热余压回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清洁生产技术, 在企业内部实施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循环使用, 从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及促进清洁生产的环境政策、法规条例, 建立清洁生产审核认证制度、完善产品环境标志和认证等。对于污染物排放超标的企业, 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 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二) 中观层面 (企业之间) 。

在这个层面, 涉及到多种产业的规划发展, 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 侧重于企业 (产业) 间通过产品和废物交换建立生态产业链及共生网络, 从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的法则, 把不同的企业 (产业) 连接起来, 形成资源共享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生态产业链是通过对相关企业的物流和能流的实际分析, 模拟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代谢机理而构建的, 可有效提高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构建生态产业链及共生网络已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主要包括企业间和区域内产业间生态产业链及共生网络的构建。

1、企业间生态产业链构建。

企业间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多以产品和废物为着眼点, 在已有的产业基础上, 基于产品代谢和废物代谢两条主线, 通过中间产品和废物的相互交换把相关企业衔接起来。它是建立在企业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 是以若干个企业为大结点, 产品和废物为小结点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状系统。根据河北的产业布局和资源状况, 依托河北产业集群优势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间的生态产业链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主要是由于地理上邻近, 大量专业化的企业集中在一起, 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和补充, 可以节省采购、运输、销售等费用, 信息沟通流畅, 容易形成上下游的合作关系。

2、区域内产业间生态产业链及共生网络的构建。

区域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多以产业 (企业) 为着眼点, 可以通过对相关企业进行产业组合, 也可以借助不同产业的多业联营构建, 主要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 以生态经济为约束, 采用清洁生产、工业代谢、副产品交换、生态设计、生命周期分析等思想和方法, 着重分析区域内产业 (企业) 间物流、能流, 通过探讨各产业 (企业) 之间“链”的链接结构、运行模式等, 找到其生态经济形成的产业化机理和运行规律, 并以此调整诸产业 (企业) 的“序”与“流”, 开发各种相关产业 (企业) 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新流程, 实现生产资源的链式循环, 形成不同产业 (企业) 之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使上游过程中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 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完成物质的反复循环流动。

(三) 宏观层面 (整个社会) 。

在这个层面, 侧重于社会层面物质与能量循环利用, 就是以生态链条模式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之间有机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比如, 把净化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农业灌溉, 把农业养殖的动植物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产品等等, 使不同生产主体之间资源共生互补,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建立一个有序的生态化循环圈。同时, 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 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

参考文献

[1]贾庆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2004.4.

[2]张伟.基于循环经济上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J].工业技术经济, 2008.4.

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微循环”探讨 第8篇

1微循环的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 许多城市已大致完成了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 发展已基本定型, 正面临转型的关键时刻。在城镇化进入从追求“量”到保证“质”的特殊阶段, 城市管理者应主动遵循“自组织”理念, 抛弃过去粗犷的开发模式, 转而推行城市“微循环”体系重建工作, 并将其列为城市规划管理的新原则。“微循环”与城市生态规划密切相关的主要是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交通: (1) 家庭是组成城市的细胞, 微降解即把城市的各种循环应用于家庭, 从基层开始实现循环, 就近降解成肥料或生活所需能源等, 把城市恢复到人类文明侵袭之前的大自然自组织状态; (2) 微能源不同于人们所熟知的现代大能源系统, 着眼于能源的就地采集、循环使用, 将新能源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建造。推广微能源系统能够实现建筑产能; (3) 微冲击指的是城市建设模式尽可能少地干扰地表和地下水系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尽可能使地表透水, 尽可能不改变地表水的径流量分布; (4) 微交通主张根据交通工具的空间利用效率和生态化程度重新进行布局。

2微循环在城市生态化中的重要性

“微循环”对城市生态化的意义在于, 它不仅仅提出生态建设的口号及方针, 而且深入微观层面, 通过发挥工厂、社区等城市体系中微小单元的作用, 实现城市运转废弃物的有机化处理, 最终消除自然与城市的隔离。微循环模式作为有效实现“生态化”的手段之一, 充分体现了后现代的绿色发展理念。

在建设“新型城镇化”时代, 仅凭城市生态规划一纸文书已经不能满足生态发展的需求。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重视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结合, 更要体现在实践中。不要让生态规划仅仅停留在生态目标、指标的确立, 而是要摒弃大路网、大功能分区等工业文明时代的传统建设模式, 遵照“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交通”的基本原则, 促使城市发展模式向生态文明转型, 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改造。正所谓, “细节决定成败”, “微循环”这个概念看似细微, 但是在城市生态化中正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3微循环的构建方式

微循环的具体实现方式, 从理论上讲, 第一, 城市的发展模式从工业文明推动转向为以生态文明理念进行改造;第二, 从机械式集中处理废弃物转向为对其分散有机化处理;第三, 从倾向于建造高、大、集中的市政设施转向为小型的、廉价适宜的设施;第四, 从单向度的生产、排放处理和浪费转向为循环利用;第五, 从设施的相互分离转向为综合利用和共生;最后, 从强调自上而下规划建设城市转向为各方结合, 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3.1微降解的构建

在我国城市集中处理设施已基本建立的基础上, 再根据分散式的循环降解办法来查漏补缺, 对系统进行整体可靠性和集约性的优化, 实现共生式废弃物处理方式。

3.2微能源的构建

传统的“发电—输送—变电—用户”模式中存在着70%的输电消耗, 为了避免这部分损耗, 可以将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建设, 这样就可以实现发电端和用电端的直接联系, 以此达到节能的目的。这些技术作为单项考虑都已经很成熟, 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和系统设计, 在实际集合应用时就遇到了障碍。

3.3微冲击的构建

微冲击是城市与生态基质的共存之道, 即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尽可能不改变地表的径流量分布。城市就像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通过自身对雨水的有效吸收和利用, 使其需要更长时间才产生地表水溢出。低冲击开发模式对传统的给排水规划设计提出了变革要求, 尽可能地收集和下渗雨水, 并与地下水系及建筑用水相互循环使用。

3.4微交通的构建

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应确保市民的日常交通畅通, 并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传统城市交通理念只注重大交通系统的建设, 如高架、立交等。事实上, 对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而言, 城市内部有限的空间是非常稀缺的资源, 越是紧凑的城市其交通资源越稀缺, 这就需要按照交通工具的空间利用效率和生态化程度来重新进行布局。

4微循环的实践

埃斯基尔斯蒂娜 (简称埃斯市) 就是一座根据微循环理念建立起来的生态小镇。埃斯市以微循环理论为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 围绕能源、水、垃圾、交通等构成城市的重要要素组成一个循环系统, 在这个系统内, 各要素之间不断流动, 循环往复, 构筑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共生环”。通过建立的循环圈来节约资源, 降低碳排量。

埃斯市坚持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 城市建设者为了使城市构成一个共生的循环网络, 努力寻找各要素之间关联。除改进技术之外, 埃斯市还致力于公众教育, 使低碳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无论是技术领域的低碳生态, 还是人文领域的环保教育, 埃斯市都为国内如火如荼开展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5关于“微循环”的思考

作为面向应用的生态科学, 城市生态规划的实施与实现离不开各项人工技术、措施、政策, 因此其理论研究必须注重对实践的指导, 通过反馈完成理论体系的反馈与完善, “微循环”针对不同生态环境问题, 重视地方需求, 从实际出发, 确定规划目标与研究方向, 解决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微循环”也只有根植与地方实际, 才能有针对性地寻求在当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贾咏.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微循环”[J].中州建设, 2012 (1) .

[2]仇保兴.重建微循环——一个即将发生的大趋势[R].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11∶4—23.

[3]仇保兴.重建城市微循环——城市生态化改造的必由之路[DB/OL].

[4]仇保兴.复杂科学与城市转型[J].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 (1) .

[5]仇保兴.“共生”理念与生态城市[J].城市规划, 2013, 37 (9) .

[6]恽爽, 田昕丽.“微循环”理念下的生态规划实践探索[J].规划师, 2013, 29 (1) .

[7]孙江宁.基于微循环理论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J].建设科技, 2014 (2) .

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 第9篇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构筑循环型社会体系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种国际大趋势下, 随即产生了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的理念。中国果树循环经济建设正逐步发展, 各省市正在因地制宜地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 积极探寻有益的发展模式, 寻求林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以实现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果树循环经济理念

果树循环经济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 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于果树产业的生产体系中, 要求在果树生产活动周期中, 以多层次、多途径利用物质和能量, 降低资源消耗、改善环境生态状况的同时, 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持久发展为目标。

果树循环经济本质上依然是一种生态经济。其理念是把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置放在一个大系统内, 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遵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 协调人、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同时把果树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使果树循环经济体系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循环运作中得到更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由此可以看出, 循环型果业是一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发展模式, 它有利于解决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对于保障果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2 新疆林果业发展现状

2.1 林果产业化发展雏形已基本形成

近年来, 新疆始终把建设特色林果基地作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坚持以生态效益为前提, 以市场为导向, 以基地建设为抓手,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 不断加快传统林果业向现代林果业转变, 全区特色林果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呈现出喜人景象。目前全区主栽果树种类有杏、红枣、核桃、葡萄、香梨、石榴、苹果、扁桃等, 初步形成了南疆环塔里木盆地优势林果主产区、吐哈盆地优质高效林果基地、伊犁河谷和天山北坡特色林果业产业带。截至2009年, 全区林果种植总面积已达107万hm2, 果品总产量达到600万t以上, 年创产值128亿元。引进建立了中粮屯河、冠农股份、香梨股份、乡都酒业、天海绿洲、新疆拓普、华隆、德恒等为代表的果品贮藏、保鲜、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 新疆林果产业化发展雏形已基本形成。

2.2 林果业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目前, 林果业对农民增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8年林果业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超过25%, 农民人均林果收入逾500元, 与5年前相比增长近10倍。一些果树产业发展较早的县 (市) , 来自果树的收入已经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 人均林果收入达到1 000元。新疆果树产业已经成为与石油、棉花、粮食同等重要的支柱产业, 成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点、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亮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林果业的发展对于加快南疆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保证新疆的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成为构建新疆和谐社会全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3 新疆构建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的现实意义

3.1 改善新疆生态环境

新疆生态环境脆弱, 是我国防沙治沙的重点地区, 全区沙化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4.82%, 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3.00%。沙漠化问题是新疆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是长期制约新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但直接对新疆绿洲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也是影响全国生态环境的3个沙尘暴源头之一。果园中果树及其防护林不仅改善了农田生态条件, 而且果树和生态林一样具有阻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地面无效蒸发、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 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降低噪声和调节气温方面不次于生态林树种。一些果树还具有良好的防、抗污染功能, 如核桃树就是防尘、治尘的优良树种。与其他生态林树种相比, 很多木本果树的寿命可达100年以上, 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其失去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价值后, 转为生态林发展, 可长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应[2]。

林业生产可促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共同发展。在新疆地区, 没有林业就没有绿洲, 没有林业就没有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随着新疆特别是南疆环塔里木地区果树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 推进了农田林网化和平原绿化进程, 提高了绿洲森林覆盖率, 使绿洲内部的生态状况不断改善,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 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目前绿洲覆盖率由1997年的12.03%提高到14.95%, 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1.42万km2,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除大气候因素外, 与绿洲内部果树面积的增加和绿洲外围大型防护林带建设有一定的关系。如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和田地区, 近年来降水量显著增加, 沙尘天气明显减少[3]。由此可见, 在新疆发展果树产业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而且可与生态林发挥同样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新疆林果业发展找准了林业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最佳结合点, 有效地解决了林业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等矛盾, 促进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现阶段现有条件下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构建了最佳实现形式。

3.2 符合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的要求

随着新疆地区林果面积的迅速扩展和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 果树栽培面积由原来的点片状逐步发展为大面积的带片状, 为林果的有害生物大量发生创造了条件。林果有害生物危害的面积、造成的损失、发生的种类、严重发生的频率逐年上升, 全区各地均有发生, 其中常年发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 严重危害面积占总面积的20%左右, 个别地区受害曾造成20%~30%的盛果期果园几乎绝产。2007年全区林果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38.67万hm2, 成灾面积15.33万hm2, 因有害生物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4]。林果有害生物危害严重问题逐渐显露, 并成为制约新疆现代林果业和林果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关系到新疆林果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 新疆防治有害生物最普遍的方法就是使用化学药剂。但是化学药剂只能解决短期的问题, 使用农药较多的地方, 害虫的再次猖獗将导致农药残留残毒及害虫抗药性增强等问题频繁发生, 将会成为新疆发展有机果品基地的制约因素。面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 林业资源保护学者提出了“有害生物持续治理”、“林业保健”等思想。其意义在于强调提高林业自身的调控能力和抵抗力, 提倡人类与有害生物协调共处, 不能盲目使用化学农药, 提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应逐渐向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发展。有害生物的发生是一个生态问题, 根据国际有害生物生态治理的发展方向, 结合新疆林果业果园为间作式果园的特点, 对有害生物应尽快开展生态调控和天敌方面的全面系统的研究, 尽快建立以间作式果园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果树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保障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4 对策

4.1 构建新疆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的具体措施

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的构建, 重点在于生态栽培与循环体系的建立与链接。新疆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应围绕“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核心思想, 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建设二者并重, 在南疆、北疆各异的生态区域内, 通过生物种群的合理匹配,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以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结构应涵盖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养分结构与模式结构, 同时将果树生态产业链延伸至加工、贮藏、废物回收利用等环节。构建出一个物质能量互换的循环层次, 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产综合体, 在互惠互利的循环中, 将废弃物排放最小化, 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原则。果树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理念, 在生产实践上更是一种发展模式或技术规范。

4.2 强化措施, 促进新疆林果业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林果业的发展过程证明, 林果业要做大、做强和可持续经营、发展, 同时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 必须坚持林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农民知识化 (专业化) , 规划布局合理化, 树种配置科学化。林果产品标准化, 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按照市场消费质量标准组织生产, 使新疆林果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与国内外质量标准和现代国际国内大市场相融合, 积极引导果农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与管理, 实施品牌战略, 争创名牌产品, 提高新疆林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优质商品率。林果生产规范化, 就是通过知识化、专业化的劳动者, 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范和加工包装规范要求进行生产, 在种苗生产、种植、嫁接、病虫害防治、施肥、修枝、灌溉等栽培管理技术及包装加工等各个环节实行规范生产, 加快林果业由传统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规划布局合理化和树种配置科学化, 就是根据林果树木的生物学特性, 做到适地适树、宜果则果、宜农则农。根据水土资源合理布局, 维系水土安全, 在多树种宜栽培地区进行树种的科学配置, 使其有利于产业发展和管理, 同时有利于有害生物的生态隔离, 形成稳定的生态种群和群落, 保护生态环境。最后, 通过经营的产业化和林果树木群落的稳定化, 推动新疆林果业走维系生态安全的、产供销一体化的道路, 达到发展林果产业的同时, 林木覆盖率不断提高, 遏制沙漠对南疆绿洲的危害, 促进南疆地区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和林果业的全面发展, 并极大地改善绿洲的生存环境, 实现区域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5]。

5 结语

综上所述, 积极构建新疆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 找准林业建设与生态平衡、农民增收、区域发展相统一的最佳切入点, 可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促进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使新疆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郭林榕, 林旗华, 陈志峰, 等.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08 (10) :477-481.

[2]王永安.生态林业建设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2 (2) :38-41.

[3]张大海, 徐麟, 唐章虎, 等.论果树产业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中的生态学意义及其保障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6) :155-157.

[4]刘丹慧.新疆林果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J].新疆农业科学, 2008, 45 (S1) :127-128.

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 第10篇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鉴于鸡西经济的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的特点,探索和研究如何把鸡西建设成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是鸡西城市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鸡西的资源、产业链与生态现状

(一)土地资源

鸡西市耕地都处于中国东北黑土带上,有机质含量高,自然肥力好,是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草原草质优良、营养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近年来,由于住房用地,企业建厂用地,甚至政府办公用地的增加,致使耕地面积减少,同时工业废水,废气,废物排放不合理,造成耕地的严重污染,土壤利用质量下降。农民为了最求粮食增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土壤中化肥,重金属和农药残留严重。

(二)矿产资源

鸡西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矿产资源54种,查明储量的有28种,主要有煤炭、石墨、硅线石、钾长石、大理岩、黄金、钯、铂、矿泉水等。长期以来,由于鸡西的经济发展单纯建立在矿产品的采选基础之上,致使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不但企业效益得不到长久保障,而且资源面临枯竭。各种矿产品企业的盲目扩张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相对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森林与动植物资源

鸡西地区林业经营总面积86.3万公顷,有林地68.6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362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8%,森林树种达到20余种,药用植物有240种,食用经济植物近50余种,脊椎动物360种。今年来由于乱砍乱伐现象严重,农用耕地的减少,又使林地成了占用的对象,把林地变田地,林地变工厂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三、鸡西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鸡西市应以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为发展目标,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一)可再生能源产业

重点开展高寒地区沼气发电、稻壳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垃圾填埋沼气发电、微风发电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加快推进鸡东正邦生物质发电、密山天焱秸秆热发电、虎林清河区稻壳热点联产、天顺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小型微风发电机组等项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重点开展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高寒地区低浓度瓦斯安全输送技术研究、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空燃比自动控制技术、瓦斯发电机组余热利用、煤层气瓦斯气体发电中控系统、煤电转化技术、煤电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研究,加快推进滴道矸石发电、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高寒地区低浓度瓦斯发电、沈煤集团鸡西盛隆有限公司瓦斯发电等项目。

(二)农业产业

从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着手,重点开展优质、高产、多抗水稻、大豆、玉米等专用新品种选育及高效高产栽培、优质、高产、抗病虫蔬菜新品种的选育、开展兴凯湖大白鱼良种培育研究,加快推进鸡西稻一号、龙选一号、寒地宿根花卉新品种引进与栽培、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等项目实施。重点开展水稻、大豆、玉米、马铃薯、食用菌、林下资源等农作物综合配套增产技术,加快推进水稻隔寒增温育壮苗高产栽培技术、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绿色水稻超高产综合机械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食用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玉米通透密植技术、新型肥料缓释增效技术等农业增产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增强作物自身抗病虫害的能力和增产能力,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稻米高效利用与转化增值技术、水产品加工转化技术、果蔬畜禽贮藏保鲜加工技术,以及农产品现代加工、贮运、保鲜包装技术等。

(三)生物产业

1. 现代中药:

合理开发鸡西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对濒危药用植物要加以保护,蕴藏量大的可以适当开发,以寒地特色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为基础,重点开展原料药系列产品开发、现代中药提取、分离和纯化、中药优势大品种二次开发、重大工艺技术创新的药物、北药材标化人工栽培技术与示范等研究,加快推进刺五加抗衰老软胶囊制备及醇提物功效组分再开发、黄芪注射液原料生产新工艺、注射用血塞通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开发、注射用血塞通大品种二次研究开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新药-心通滴丸的研究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

2. 生物农业:

重点开展有机复合肥、生物菌肥、发酵菌剂、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新型畜禽生物兽药等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加快推进年产4000万袋奶牛用消食止痢普乐散、活性生物菌肥推广、生物抗菌肽推广、EM微生态有机肥、稻草纤维素酶制剂、ZEM酵素生态养殖示范及畜禽粪便治理、复合酵素在畜禽污染防治方面的应用研究等项目实施。

摘要:鸡西的经济一直以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为特点,致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储备量锐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局限,而企业发展的不景气又导致人才流失,下岗失业人员增多、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这些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恶性循环。探索和研究如何把鸡西建设成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是鸡西城市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鸡西,循环经济,生态经济

参考文献

[1]谷金锋,董平.鸡西矿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框架构建的探讨[J].洁净煤技术,2009年第15卷第5期,9页,10页.

[2]徐志枞.西市循环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 第11篇

一、生态城市和循环经济

生态城市是1984年俄国科学家Anitsky.O.Y首次提出的, 他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完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 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 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同时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行政区域, 是在一个市域范围内,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环境质量, 同时遵循三大规律 (经济增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生态规律) 的文明城市。[1]生态城市实际上是城市生态发展的结果, 其实质就是城市与自然环境, 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性循环。生态城市的中心任务是建设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发达的生态经济, 建设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社会, 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人工营造生态环境, 恢复生态再生能力, 扩充生态容量, 提高生态承载力, 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美国经济学家E.鲍尔丁在《宇宙飞船经济观》中, 把污染视为未得到合理利用的剩余资源, 即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没有绝对无用的垃圾。当今资源环境问题是由发展引起的, 则必须由发展来解决, 这就需要找到一种能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外在矛盾内部化的新的发展模式, 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模式。[2]

概括而言, 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 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实施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 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 生态城市建设是借鉴生态系统的共存原理, 从而加强城市系统的内部循环与优化, 实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 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与能源, 以建立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 建立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性循环, 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同样也正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要旨。所以在扩大内需建设生态城市中, 必须十分重视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二、在扩大内需投资建设中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一) 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四万亿的资金投入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支出, 但是具体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就要慎重对待了, 我国国土庞大, 人口众多, 资源短缺, 经济还属于起步阶段, 所以巨额资金分配下来犹如大江分成溪流。我们还是首先从节约和效率入手, 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利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冲突。城市建设离不开对资源的利用, 但我国城市建设中可以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在资源有限性的制约下, 城市建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建设模式, 即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是不可能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因此, 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 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解决我国城市建设中资源匮乏的物质局限, 从而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的开发建设会伴随着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 往往在各个项目建设完成后再取出一笔资金来修复这些被破坏的生态和污染的环境。而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是保护环境, 在传统城市建设的模式下, 不仅不能保护环境, 相反会加剧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只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 才能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走出一条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的现代生态城市的建设之路。

(三) 发展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 各类生产生活垃圾产量剧增, 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土地占用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目前,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总量已达8亿吨, 城市生活垃圾堆存量已达60多亿吨, 有2/3的城市陷于垃圾包围之中, 约有5亿平方米的土地被垃圾侵占, 每年因垃圾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50~300亿元。[3]受观念、体制、技术、资金等多种因素制约, 我国垃圾产业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发展滞后, 垃圾资源化水平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率都比较低,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仅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1/4~1/3, 大量的再生资源被闲置废弃。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的解决此问题, 这就产生了投资的乘数效应。

三、充分利用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几点思考

(一) 构建与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将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固定下来, 使循环经济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有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08年8月29日通过, 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4]这对于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 以及对现有生态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清理、修订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此法在正式施行后, 我们还应该注意观察其实际效用, 不断地完善, 使其更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

(二) 加强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对仍处于主导地位的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 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把经济发展从原来的粗放型逐步转到集约型的循环型经济发展轨道上来。凡是破坏生态平衡, 导致环境污染、经济非持续发展的技术, 都是与循环经济发展相违背的, 其解决的根本出路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 结合生态学原理创造新的技术形式——绿色技术。由于技术具有非排他性和一定外部性特征, 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5]投资多、风险大、见效慢, 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愿意为市场提供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技术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投资中要加大对新技术开发的投入比重。

(三)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城市建设要求我们要从长远利益出发, 放弃短期的不合理发展策略, 甚至会使一部分企业、个人的收益降低, 这就要使社会各界大力支持, 特别是现在循环经济为建设生态城市提出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但社会各界对这一认识还不足, 可能不能完全理解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因此有必要通过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和大众媒体宣传循环经济的知识和理念, 还可以设立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职能机构, 同时也作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宣传、咨询、交流和推广中心。对全民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倡导生态价值观, 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 为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城市的顺利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 政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构建和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对市场的有效监管, 政府应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履行其在市场监管方面的主要职能, 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6]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 不是仅仅的资金到位就万事大吉了, 还要在各项资金的应用中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对不合理的投资建设进行调整, 确保每个建设项目都是可持续的, 避免对环境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这里有两点建议:一要建立企业环境表现公开制度, 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二要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评估和巡查制度, 通过权威媒体向社会公布结果, 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四、结语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 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循环经济理论是建设生态城市取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上, 应该把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和城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并实现其内部之间的循环和谐,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从而建立生态城市系统, 取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使我国出台的4万亿投资计划产生最大的效益, 扩大了内需, 有效的规避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最终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鞠美庭, 王勇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7~8

[2].马世忠.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与支撑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9~10

[3].马铁宁, 王大勋.城市垃圾的处理对策[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3, 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8-08/30/content_16359917.htm

[5].孙晓峰.支持科技进步的政府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39~40

上一篇:职教教师教育下一篇:可调式过电压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