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范文

2024-05-31

高中诗歌范文(精选12篇)

高中诗歌 第1篇

当前,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鉴赏诗歌的兴趣, 丰富他们的情感, 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审美情趣, 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是新课改的初衷, 也是对我们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 对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进行探究, 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回归文本

现在, 某些语文课堂已经逐渐出现边缘化的现象——很多时候都忽视文本, 只把文本当教学的引子, 而把教学重心放到了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课外内容的拓展上。应该说, 常态的阅读教学, 尤其是诗词教学, 应该建立在对文本以及和文本相关的副文本的阅读基础上, 应该让学生通过认真读书, 读出书的意味, 读出自己的心得。至于教师, 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和方式,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品味到原汁原味的作品。比如, 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应该先从题目切入找出怀古诗的一般特点, 再通过“赏眼前之景——想历史人物——抒一己之怀”三个步骤引导学生解读诗歌, 从而让学生读出景物的特点、人物的形象与自己的感慨。时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语文教学对“回归文本”的呼唤也越来越迫切了。

1.“回归文本”符合新课程发展的要求

首先, 要让学生读懂诗词, 这关系着教学的深度与效率。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全面深入地钻研后, 可以站在认知的高度对学生的解读进行有效指导。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之本, 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 坚持教材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本色。虽然教学内容不完全等同于教材内容, 但不可否认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用教材教”原则上要求教师利用“教材”这一载体, 从语文课堂的目标任务出发去选择相对合理的“教学内容”, 但无论如何所选内容都应该立足于教材。

其次, 让学生的阅读体验建立在文本研读上, 这符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设计中任何一处延伸或挖掘都是建立在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的。新课程要求学生自主体验, 而要最先接触和体验的就是文本本身, 因为没有直接接触文本, 任何的解读都是虚幻的“空中楼阁”。

2.“回归文本”可以凸显诗词本身的价值

回归文本, 用好教材, 并不是所谓的“以本为本”。教材中的选文是专家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比如,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声声慢》这两首词无论从形式上说还是从内容上看, 都是宋词中的典范之作——学习这两首词, 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它们本身所具有的精妙之处, 还可以从中探究出两宋词坛不同流派的不同特征和两位词人的生活经历, 甚至还可以窥探到宋词在整个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这样的文本不好好利用岂不可惜?

二、走近诗歌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 应当注重从多个角度切入,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在情感, 并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切入点找准了, 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别致生动。

我们可以从形象翻译诗歌入手, 引导学生感知诗歌内容。比如我们在学习朱熹的《观书有感》时, 我们就可以做这样的翻译: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 像一面打开的镜子, 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 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再把翻译与题目联系起来理解, 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情感便很明朗了。

我们也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要抓住这些意象, 仔细体味, 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 从而准确“入情”。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抓住了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向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 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些意向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 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

我们还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某一表达技巧角度切入分析。比如我们学习杜审言的《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我们就可以抓住这首诗的对比反衬手法进行深入分析, 诗歌前两句是虚与实的对比、乐与悲的对比, 后两句是人与物的对比。全诗借景抒情, 通过对比反衬, 流露出了浓厚的悲思愁绪。除对比外,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都可以作为分析一首诗的切入点。

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 在具体分析时, 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 而应该综合并用, 尽可能地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深入。

三、教学强化朗读

1. 培养自由朗读的习惯, 提升早读课的效率

早读课基本上都是自由朗读, 教师应该让学生选择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因为, 只有教师放开要求, 学生才不会被既定的解读限制, 才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只有教师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 学生的朗读兴趣才会被激发。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安排好自习计划, 指导学生利用好早读课的时间。只有这样, “自由朗读”才不会成为“自由散漫”的朗读。

2. 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也是体现教师指导最集中的地方。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把握诗词, 就一定要教会学生朗读诗词。朗读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识记并背诵诗词, 而是要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和风格。自由朗读时, 学生要注重多元解读。课堂上, 教师要突破传统的以齐读代替一切朗读活动的做法, 结合学生的朗读特点和教学内容确定朗读方式,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找到自己的风格, 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内驱力。

3. 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 提升课后巩固的效率

课堂上的一切指导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课后学以致用。因此, 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脱离教师的“帮扶”, 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勤加练习。当然, 除了利用好课堂展示之外,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小组研讨、集体竞赛、公益演出等平台, 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朗读形式, 在朗读中感受诗词的魅力。

诗歌的炼字(高中) 第2篇

教学目标:

1了解鉴赏诗歌语言考查的三种题型:炼字、赏句、语言风格,熟悉炼字类题型高考出题的设问模式。

2学习炼字题解题思路,掌握炼字题解题方法,明确规范答题步骤。重点、难点:掌握炼字类题目解题方法,明确规范答题的步骤。

„„„„„„„„„„„„„„课前预习案„„„„„„„„„„„„ 一 品赏佳句,推敲字词 1炼

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2炼

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3炼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西楼晚眺》)4炼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秋暮吟望》)5炼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二 分析例题,归纳步骤

卜算子 张元幹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南宋爱国词人。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诗歌鉴赏之炼字

【步骤】

„„„„„„„„„„„„„„课堂探究案„„„„„„„„„„„„ 三 课堂探究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早 梅 唐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齐己,名胡得生, 晚唐著名诗僧。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 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

请对第三联中的“递”和“窥”二字作简要赏析。(5分)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诗歌鉴赏之炼字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4分)

„„„„„„„„„„„„„„„课后检测案„„„„„„„„„„„„„„

四 课后作业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劳 停 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诗歌鉴赏之炼字

附:炼字类题目常见提问方式:

1、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2、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4、诗中(某一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5、某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一个人,拿什么来为自己人生奠基很重要。

请一定别忘记诗歌!诗是会飞的,会把你带向神秘、自由和解放的语境。青春应是读诗的旺季,这时候的你,内心清澈、葱茏、轻盈,没有磐重的世故、杂芜的陈积,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

读诗者,往往是最热爱生活的那一群人,是灵魂端庄而优雅的人,是幸福感强烈而稳定的人。诗歌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向生命致敬和献辞的方式。

读书不为别的,是让书里的那些精神光线照亮我们,让书里的那些美学营养提升我们的心灵视力,滋养和愉悦我们的人生。

高中语文杜甫诗歌鉴赏 第3篇

【关键词】杜甫《望岳》《兵车行》;“三吏三别” 《蜀相》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活于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现状,有“诗史”的美誉。他一生写下的大量诗篇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杜甫的一生坎坷流离,他的诗歌创作也随着际遇分为四个时期。

一、漫游齐赵,才俊《望岳》行。开元十九年,时年二十岁的杜甫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遇到了一生的挚友李白、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此期间的代表作有《望岳》三首、《赠李白》、《房兵曹胡马诗》等。《望岳》其一,将这位青年才俊的才华展现无遗!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以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首句“岱宗夫如何?”写猛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一句“齐鲁青未了”,既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没有用“崔崒刺云天”(《泰山吟》谢灵运)这类语言来形容,〔1〕而是别具一格地写出自己的体验──望见远远横亘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称为鲁,之北称为齐,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认为无人能继。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从望岳产生登岳的想法,称作绝唱,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雄视一切的雄姿。以众山的小烘托泰山的高大,表现了诗人不惧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我们的学生也会从中体会到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深受熏陶。

二、困居长安,兵车丽人行。杜甫长安应试,落第,过着“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艰辛的生活使他看清了人民的疾苦,统治阶级的罪恶,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现实主义力作。“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这是怎样一个悲壮的场面。“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队伍在缓缓前行,亲人的心早已碎了。儿女拽着父亲的衣角,伤心欲绝的妻子捶胸顿足,年迈体衰的父母拦在了大道上,嚎啕大哭,呼天抢地。在时刻,与其说是生离,不如说是死别。“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家老小的日子又怎么过呢?诗人对百姓的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痛恨,正是通过这一的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丽人行》全篇虽无百姓,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杨国忠兄妹在长安城南曲江游宴,骄奢淫逸的丑行,正是《兵车行》的姊妹篇,让人更加痛恨唐玄宗的昏庸,感受到时政的腐败。杜甫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触动了我们的灵魂。

三、为官落魄,三吏三别史。安史之乱爆发后,潼关相继失守,杜甫安家鄜州,独自去投靠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落魄长安,而官军一再败退,忧虑之下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身为左拾遗的他由于忠言直谏,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用诗把他的见闻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三吏”、“三别”。《新婚别》写一对新婚夫妇,在结婚的次日清晨,新郎就要赴前线。全诗以新妇赠别劝勉的独白之词,通过大段悲怨的自诉,塑造了一个有着苦难命运、却以国事为重的善良坚毅的青年妇女形象,揭露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痛苦。诗作荡气回肠,《唐诗品汇》中刘云品为:曲折详至,缕缕凡七转,微显条达。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三吏”是夹带问答的。《潼关吏》的对话独具风格。在对话的安排上,急缓有致,表现了不同人物的神态与心理。“修关还备胡”?关吏却不急答,这一“缓”,能让人感觉到关吏胸有成竹。关吏的话一说完,诗人心中立马有了忧虑,这一“急”,更体现出对历史教训的痛心。对话中神情毕现形象鲜明。关吏的答话无刻意造奇之感,而守关的唐军却给人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塑造出犹如战神式的英雄形象,具有精神鼓舞的力量。“三吏”“三别”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顶峰之作,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也写出了老百姓的困苦和诗人对老百姓的同情,战争对老百姓的残酷。

四、漂泊西南,登高望蜀相。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蜀相》是杜甫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游成都武侯祠后写的,国难当头,人心动摇,乱世“思”英雄,乱世“思”良相。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写景、议论、抒情,感情深挚,笔墨淋漓,对国家的忧患,对时局的牵挂,是那么深切。由于自己的亲身感受,他痛切地认识到:只有良相是不够的,因为良相离开了明君的信任、支持,毫无作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正是杜甫在武侯祠的哭诉〔2〕。

杜甫诗歌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高中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伟大成就,更能使学生的爱国之情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贺 严.论杜甫性格与其诗歌创作[J].杜甫研究学刊,2007(1).

诗歌与高中历史教学 第4篇

关键词:诗歌,中学历史教学,运用

常言道:文史不分家。“诗言史,史含诗”,文史结合历来是中国学术的传统。有些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且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有的诗词甚至概括了历史现象的本质,总结了历史规律。因此,现今保存下来的许多作品对学习和研究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类作品作为重要的文献资料在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如果写得好,会比历史记载更能反映社会风貌” (1) ,“在具体材料的运用上,史家往往利用文学作品以充实、丰富历史著作的内容” (2) 。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管是何种文学题材,何种文学体裁,文学作品都是对鲜活的现实生活的反映,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从这个角度看,文艺作品是可以作为说明历史问题的补充材料的。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便尝试以诗证史,写出了著名的《元白诗笺证稿》。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如此紧密,难以分割。故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史料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来,作为背景铺垫、情境创设、问题启发的有效载体。这能丰富教师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课程标准也要求历史教育应成为“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因此诗歌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进行对比呈现,培养思维能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动机最好来自获取知识本身,即由对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引起自觉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稳定、最重要、最有效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手段。

诗歌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形式特点看,学生易于掌握,形成历史认识,培养“历史思维”。中学生认识历史时,往往容易停留在历史事件的表象,而不太习惯将历史事件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深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将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联系。教师借助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加深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同一问题的评价,不同诗人往往给出不尽相同的评价,例如在评价大运河时,诸多诗人都有涉及,而且评价多样。例如: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李敬方《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同为唐朝诗人,但三人对大运河的评价却大不相同,形成对立的意境。在课堂里引用,有利于搭建自由交流思想的平台,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欲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二、激发爱国情怀,实现美育功能

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便是“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课程标准也有“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适当选用诗歌等形式的文学作品,有利于实现历史教育的美育功能。

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文学作品,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历史想象,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培养“历史思维”,并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例如,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揭示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顽强不屈的根源,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学生拥有开阔的胸襟和树立远大的志向。

三、诗歌运用的适度原则

文学作品有史料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应用到历史课堂中来,也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文学作品的辅助,更不能将历史课上成语文课。历史课堂引用文学作品,并不是探究其思想内涵,也不是欣赏其意境情趣,更不是钻研其遣词造句,而是分析过滤出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史实、历史结论服务。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避免过多地介绍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要注意文学作品引用得是否适当、适时。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学习不仅是对过往史实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思考历史、感悟历史。我认为要实现感性呈现和理性求索,文学作品是非常合适的载体,但要特别注意厘清历史与文学的区别,对于那些过于强调主观感受和有违历史事实的诗词,尽量不加引用。

运用文学作品激活历史教学,既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相应策略,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努力做到平俗易解,适度引用,紧扣教学标准,并具备一定的美感等原则。这既有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白寿彝.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3.

[2]吕霞, 王刚.谈诗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育, 2006, (7下) :80.

[3]唐惠中.咏史诗词与历史教学.吴中学刊, 1997, 第11卷, (3) :91.

高中军训优秀诗歌 第5篇

2017高中军训优秀诗歌(1)

《军训的诗歌》

汗水,

竟不觉间浸湿外衣,

那是烈日的馈赠。

汗珠肆无忌惮地

在皮肤与衣裤之间

穿梭着,

浸透着,

无法放肆地挥洒,

即使是指的罅隙,

也藏着一幕水帘。

汗水,

是军训最多的物质收获。

思念,

不是因为委屈,

而是后悔太晚懂得,

太晚懂得珍惜。

思念着家乡的父母,

思念着房中舒适的大床,

思念着妈妈亲手做的饭菜。

转念眼前,

只有烈日、同学、教官的陪伴。

但我不后悔。

这六天,

也许会很快地过去,

但这已过的两天,

军训教会了我成长。

珍惜!

忍耐!

坚持!

这信念会伴我不断地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學;问题;措施

一、高中语文诗歌存在的问题

1.强调逻辑分析,忽视情感感悟

一些教师在进行诗歌学习时,单纯以应试为目的,强调逻辑分析,从诗歌主旨、表现手法、用词技巧、语言特色等硬性标准进行分析,忽视了情感感悟,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分析,丧失了感悟诗歌、体验诗歌的乐趣。教师对诗歌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重视诗句的翻译,使诗歌丧失了原有的魅力,剥夺了学生自我探究、参与鉴赏、理解感悟的机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情感交流,不易产生共鸣和心灵触动。

2.强调应试技巧,忽视审美探究

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考试高分,将古典诗歌鉴赏作为了应试训练体型,要求学生掌握既定答题格式,专业鉴赏术语,死搬硬套对诗歌进行评论和鉴赏,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将诗歌鉴赏课作为习题训练课。这样的模式削弱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对诗歌的审美和感知能力。

3.教学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作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历史的镜子,学生对同一诗歌产生不同理解是正常现象,而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局限于原有教学理念,坚持专家鉴赏理论,

忽视学生的个性论点,将学生对诗歌的感悟限制在教参范围内,缺

乏有创造性的论点。

二、解决措施

1.联系诗歌背景和语言环境

古典诗歌短小精悍,意味隽永,包含了作者深切的个人感情和历史背景以及自然环境、语言风俗,在对诗歌进行鉴赏时,不能脱离诗歌的历史背景和客观背景,纸上谈兵,要联系具体环境,对诗歌进行合理想象和情境创设,从而更好地对诗歌进行体会、品味、评鉴,换位思考,理解作者感情和思想。

2.古典诗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对诗歌的鉴赏离不开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对诗歌的诵读,可以熟悉诗歌结构,感受诗歌的节奏,获得美的体验,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情感,感受诗人心情。

综上所述,针对高中诗歌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局限于原有传统理念、教学要求,联系诗歌背景和语言环境,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魅力,体验诗歌情感。

参考文献:

马豫星.高中诗歌教学之延展艺术[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2-125.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意境教学 第7篇

1.借助丰富的教学材料,以跟读、阅读、朗诵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的教学不同于常规的课文教学,其实际教学任务的开展不仅仅需要强化学生对于诗歌中出现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把握,还要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阅读、品味的能力,进而为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高中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有效的措施来不断的推进学生诗歌阅读与品位的能力。随着国家对于高中教育的重视与扶持,大多数高中都完成了多媒体教学工具的配备,而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化,教师备课资源的获取渠道也更加的便捷。因此,在现代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有效的搜集教学资源,进而借助教学资源的帮助,以跟读、阅读、朗诵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

例如在 《再别康桥》 这首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以正常的备课内容保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工具来下载相关的配乐诗朗诵以及单独的背景音乐。进而在基础知识教学工作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标准的 《再别康桥》 朗诵录音,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读感受诗歌的意境。同时,在学生掌握基本感情的表达方法后,教师也可以邀请部分的学生以配乐朗诵的进行来体味整首诗歌,进而再次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以及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效果的发挥提供有力的保障。

2.教学过程中抓住有效的契机,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意境

诗歌意境的体会当然不仅仅在于对于诗歌的重复朗读,很多时候,高中课堂上,教师对诗歌的拆借、诗歌含义的解读以及诗歌写作手法的讲解同样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诗歌整体把握的能力,进而强化学生感受诗歌意境的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于诗歌的讲解尤其是诗歌写作手法的教授,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相关的契机来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模仿写作,以诗歌的写作以及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直观的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都会远离家乡去其他城市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而这一美好而又伤感的未来情景就可以作为诗歌的素材来指引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在 《我爱这土地》 这首诗歌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诗人艾青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讲解,进而在诗歌讲授课程完结后,教师可以以远离家乡这一素材为主题,让学生尝试进行模仿创作。这种形式下,学生对于家乡土地的热爱之情都会被激发出来,同时,在诗歌的模仿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好的对 《我爱这土地》 这首诗歌进行深入的体会,进而在自己的作品与教材作品的对比下,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感受更加的深刻,对于应试教育环境下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了更好的渠道与锻炼方式。

3.以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强化学生借助诗歌意境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

高中语文知识内容繁多、知识点错综复杂,因此,其整个语文教学效果的维持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诗歌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虽然其整个课程的内容量并不多,但其对于学生文化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诗歌的教学以及诗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巩固与拓展。所以在高中诗歌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本年级内进行探讨研究,以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的强化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效果,进而再次提升学生借助诗歌意境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

高中现代诗歌教学漫谈 第8篇

本人认为, 校园中, 诗无人问津, 原因有二:一是受“快餐式消费”的影响。因为诗是耐读品, 不像搞笑读本, 愉悦立竿见影, 也不像豆芽菜洒水就长, 长得快。可是, 诸如“豆芽菜”的读物毕竟不能给读者尤其是学生以精神营养。二是多数学生看不懂, 所以, 他对诗视而不见或退避三舍。

任何文学作品的欣赏都离不开联想和想像, 现代诗歌的鉴赏也不例外。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感悟诗歌的内涵, 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 就是联想和想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 如“请同学们团上眼睛, 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 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并让同学们描述出自己头脑中的画面, 经过这一环节的教学, 同学们大多能结合诗歌内容有所想, 有所说, 当然学生此时所说的已不完全是诗之内容了, 而总是带有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了。有些同学一读到《化石吟》时, 就不禁想象到恐龙这个曾是称霸地球的生灵, 如何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的生动画面。有些学生所描述的《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带着孩子夜游天街”的情景简直就是另一个神话世界, 此人遐想。

鉴赏诗, 终极目的就要缘诗取义。赏诗难也就难在怎样把握诗的含义。诗人作诗以诗思构筑, 而诗思的直捷手段就是“远取譬”, 也就是隐喻化。

现代诗的隐喻与古诗以及散文的隐喻有着本质的区别, 古诗采用隐喻带有约定俗成或延续性。譬如,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 这些传颂千古的诗行里, 杨柳便与人间的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咏柳诗中有借柳抒写离愁别恨的。李商隐在《杨柳枝词》中写道:“含烟惹雾每依依, 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 半留相送半迎归。”诗人咏柳而抒别情, 笔下柳条亦多情依依, 并由折柳相送而生出折柳“迎归”的联想。前后两个“柳”是同质架构的。散文隐喻虽说没有古诗那种写法, 但它只是表现手法, 而不是构思方法或思维方式。

然而, 现代诗则不然, 它撷取的隐喻十分讲究“陌生化”, 决不跟前人相同, 也不与他人或自己雷同, 必须是本文的“阿堵”, 并且跟整体意义相关联。如, 食指的《相信未来》 (苏教版必修一) 中, 别的不说, 单说前三层用三个隐喻写下“相信未来”:

1.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2.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3.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这可以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翅膀, 畅所欲言。最后教师自己也可发表解诗的技巧, 即, 1.知人论世法, 它是指要了解诗人的兴趣爱好、写作的时代背景、写作意图;2.文本互文法, 是指文本以外的其他文本表现的内容及形式;3.等价替代或平行对照法, 有诗句与诗句平行对照的, 也有诗句与其他文本对照的, 或者说字词, 形、音、义相互替代的。第一句, 承接着前句“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他仍然希望“灰烬”复燃, 但当时黑暗势力猖獗, 时势仍处冬天, 然而诗人以“远取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诗人自明雪是要化掉的, 写下的“相信未来”可能成泡影, 但他又连续写下两个。孩子的笔体是稚嫩的, 显得力量不够, 但写在大地上, 厚实的大地总能承载“希望”。诗人用腾挪笔法, 隐喻兼长。这连续写下三个“相信未来”, 颠覆恶势力虽显底气不足, 但已完全表明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只要同全诗联接起来, 尤其最后四句:

朋友, 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这稚嫩的声音立马变得铿锵有力, 成了战斗的号角。

现当代诗歌大都用词巧妙、文笔细腻、语言华丽, 是研究现当代汉语词汇的重要参照, 具体到苏教版的现当代诗歌教学, 就要培养学生的诗文朗读能力。

现代诗歌语言优美, 文笔清新, 具有天然之韵律美, 非常适合高中生朗读与背诵。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歌教学的要求就是培养高中生的诗歌朗读习惯与能力。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逐渐领悟诗歌之内涵、诗歌之情感。同时, 诵读几遍下来还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理解词句的深意, 提升现代诗歌素养。一首《错误》, 轻声细读, 寂寞之情, 哀怨之意, 弥漫纸间, 惆怅了一个时代。散文的美, 在于松弛散淡美, 而不在于爆发张力, 要是有, 也没有像诗那样具有爆炸力;小说的美, 全在追求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下人的个性形象的内在美, 要是小说有张力也就于此。诗的张力具有诗的“核聚变力”或者说拥有极大的吸附力。

高中诗歌鉴赏精确阅读指导 第9篇

一、文本精读

诗歌的精确阅读实质上和文本阅读密不可分。解读是读者对文本阅读做出的反应、描述和解释, 即“阐释”。精确阅读就是让文本阅读得到准确的阐释。笔者认为, 学生要做到诗歌的精确阅读。首先, 要学会想象画面, 补白融象。诗歌中的物象是为情境服务的。借助想象, 将诗歌中的各个有关联系的物象整合为统一连读的画面, 这是读懂诗歌的重要环节。如杜甫的绝句三首 ( 其一) :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此诗通过一系列物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江山秀丽,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筑巢, 鸳鸯静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其次要想象情境, 入境体情。诗歌的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人通过想象创设情境。读者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将平面的文字转化为直观、主体的形象画面。才能艺术再现情境, 从而读出诗人的情感。如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内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里要关注诗歌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句、表达物象、情感的重要词句。“客路”“行舟”“归雁”。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身在江南旅途, 而神思在洛阳故里, 表现了诗人思乡思亲的情感。

二、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中说:“颂其诗, 读其书。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性也, 是尚友也。”说的是我们吟咏他们的诗, 读他们的书, 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纵观我们现在的诗歌教学, 常常强调诗歌答题套路, 却忽视了诗歌的本质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笔者认为知人论世是诗歌教学中做到精准阅读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运用好这把钥匙, 才能实现精准阅读的目标。如我们阅读戴复古的《江阴浮远意》:

横冈下瞰大江流, 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 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 南宋后期诗人)

问题: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 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做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是:常人登高多希望极目远眺, “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则一反常态, 因无山遮隔, 中原沦陷之地尽在眼底, 触目心酸, 诗人不忍望又不能不望, 本句最为强烈和集中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愁苦, 抒发了对国耻不报、国土沦陷的极度悲愤之情。学生无法理解“最苦”二字包含的深层含义。因为学生忽略了作者戴复古生活的时代是南宋后期。作者在文学史上有着爱国诗人的标签, 如果我们做到了知人论世, 这个题目就不难了。

值得注意的是, 在知人论世时, 我们还要注意到同一位作者, 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 因为经历不同、思想变化等因素, 其作品内涵、情感态度、语言风格等会有所差异。如我们阅读杜甫写于青年时北游齐、赵期间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而他的《登高》写于晚年流寓重庆奉节之时: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两首我们在分析知人论世时, 应加以区分。《望岳》写出了登高俯瞰、朝气蓬勃, 显示出了诗人抱负远大、积极自信。而《登高》写出了漂泊无依、患病孤愁, 显示出诗人沉郁苍凉、感伤无尽。我们在练习诗歌精确阅读时应把握诗人人生各阶段的内涵、情感的差异。

三、题材分类

诗歌要做到精确阅读还离不开必须掌握的题材的分类, 高中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类:送别诗, 写景诗, 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诗、闺怨诗、思乡诗等。笔者认为, 诗歌精确阅读必须要做到对每一题材的特征及内容情感有较强的把握, 甚至对其常用技法要了如指掌。

如咏怀古诗的诗歌题材特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 借咏叹史实, 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 借古讽今。常见的标志就是标题中有“咏史”“怀古”“古迹”等。所表达的情感多为缅怀前贤, 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常用的技法多为借景抒情, 对比手法, 描写眼前衰败荒凉景象, 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化用典故, 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衬托, 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 以悲景衬悲情。

笔者还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诗歌常见人物形象进行整理分析。离人、征人、归客、游子、思妇、英雄、隐者等, 其寄情寓意往往也有相似之处。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心得 第10篇

一、鉴赏语言

(一) 重诵读, 品韵味

诵读是学习诗歌的首要环节, 也是重要环节。且不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好诗不厌百回读”, 单诗歌的节奏、旋律就足以让人读上多遍而不释手。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 使得语言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的韵律美和音乐感。就诵读方法而言, 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读、自己体会感知, 二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入情入境, 三是教师要多种诵读方法并用, 如利用多媒体或听名家朗读录音。

诵读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语言上表层的感知, 也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有切实的感受。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自读、试读之后, 欣赏著名演员兼话剧人濮存昕的一段朗诵。他对这首词的韵味和情感把握得极好, 尤其是“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 读得非常投入, 非常感人, 完全把李清照内心的凄苦和悲凉读出来了。他的眼神, 他脸上的神态, 他手上的动作, 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词中的情感, 在心中产生情感共鸣。同时, 这个朗读还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古代仄声的读法。欣赏完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试读, 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 抓关键词, 品语言

古典诗歌的语言高度概括凝练, 一个词、一个字都凝聚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就是最好的写照。无论韩愈的“推敲”, 还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无一不是最好的例证。我们鉴赏古典诗歌时, 必须要品味语言的隽美。这其中, 抓关键词是个好方法。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叠音词都是关键词, 都是值得注意, 值得鉴赏的。

古典诗歌中律诗的关键词往往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相对应的位置上, 一般出现在颔联和颈联中, 如果是五言律诗, 那么颔联或颈联的第三个或第五个字往往是最富有表达力的关键词, 是值得鉴赏的。如《江间作四首》中的颈联“沙明拳宿鹭, 天阔退飞鸿”, “拳”“退”二字用得巧妙, 都是诗句的第三个字。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直”和“圆”二字都是诗句的第五个字, 也是素来为人称道的。

其他题材诗歌的关键字出现的位置不太固定, 教师要耐心体会并引导学生领悟。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让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理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 教师都要鼓励, 要重视学生的初体验。教师只有做到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理解状况, 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鉴赏诗歌。

二、鉴赏形象

(一) 鉴赏景物形象

诗歌中的景物, 如山水花鸟、日月星辰、长空大陆、夕阳落叶等, 可谓无所不包, 凡是自然界存在的, 诗中皆有。然而, 诗中的景物并不等同于自然景物, 它往往融合了作者的情感, 成为客观形象和主管情感的有机融合体, 这就是“意象”, 也就是说, 诗中的各种意象通常都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柳永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中的“杨柳”“晓风”“残月”, 这些景物可以说是美丽风景, 但仔细品味, 这些景物都跟离别有密切的关系, 向读者传达出的是与心上人离别时候的悲愁和怅惘。

要想把握意象, 我们还要学会想象和联想。在鉴赏诗歌时, 我们可以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对诗人笔下的景象进行再加工, 进行合理的想象。读杜甫的“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时, 如果我们只将诗句理解为燕子在湿湿的泥土上飞来飞去, 鸳鸯睡在沙滩上”, 那么会使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大打折扣。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泥融土湿, 燕子双双翩飞, 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 成双的鸳鸯安然地静卧。这样, 春天的祥和明媚就展现出来了, 也能更好地表现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 鉴赏人物形象

有的诗歌以景色为主, 如山水田园诗。有的诗歌以人物为主, 如《小儿垂钓》和《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些诗歌或塑造了另外一个人物形象, 或者描述的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小儿垂钓》逼真地描画了一个儿童初学钓鱼的情景, 使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他坐在长满青苔的草丛中, 正专心致志地钓鱼, 虽然衣着不整, 头发蓬乱, 但让人觉得很有趣, 很可爱。《江城子·密州出猎》则写的是作者自己:左手牵黄狗, 右手擎猎鹰, 头戴锦绣的帽子, 身披貂皮的外衣, 一身猎装, 气宇轩昂。他率领的队伍, 何等雄壮;出猎的场面, 何等壮观。

鉴赏人物形象时, 我们往往通过分析诗中对人物的种种描写来体会人物的特点, 如《小儿垂钓》通过“蓬头”“侧卧”“遥招手”等外貌和动作描写突出稚子的可爱和聪明。《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是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了老当益壮、气宇轩昂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

三、鉴赏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 写景或状物都是为抒发情感而蓄势作铺垫的, 我们鉴赏时须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或事物所要暗示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 知人论世, 读懂背景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 是人们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 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每当鉴赏一首诗歌, 我们都要弄清楚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同一种题材不同的作者表达的情感肯定会有所不同, 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背景下写成的诗所表达的思想肯定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 在鉴赏诗歌前, 知人论世, 读懂背景, 是必不可少的。

(二) 辨清题材, 找准情感

古诗词取材非常广泛, 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据取材的不同, 可以分为边塞征战诗、羁旅行役诗、赠友送别诗、悼亡怀友诗、山水田园诗等, 每一种题材的诗表现的情感态度是不一样的, 如羁旅行役诗表达的是游子们孤寂落寞的情感, 悼亡怀友诗表达的是对友人或亲人的悼伤和思念等。在鉴赏诗歌时, 我们如能准确判断出是哪种题材的诗歌, 那么理解诗人的情感就容易多了。

参考文献

[1]郭晓波.古代诗词鉴赏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 (5)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思考 第11篇

1.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当中

诗歌的描绘一般都是具有画面感的,教师需要将学生带入到诗歌描绘的情境当中,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当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加透彻地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引导工作,尽量的为学生营造一种诗歌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诗歌表述的整体环境,根据这样的意象来深入的体会诗歌的含义。比如,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这首诗歌表面上看比较唯美,但是却是运用了象征性的意境隐藏着深刻的含义,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到深层次的含义。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创设意境,利用多媒体播放优美的视频:一个身穿丁香花衣裙的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在充满江南意境的石路上行走的背影,淅淅沥沥的小雨加上唯美的画面,会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当中,急切地想要阅读诗歌,解决自身的疑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描述加上画面的呈现立刻让学生进入情境,“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这时,作者的情感明显的发生了变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进行诗歌鉴赏,这是一种象征性的意象表达手法,应该是间接的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学生只有真正的走进诗歌描绘的意境,才能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所以说走进诗歌意境是进行鉴赏的前提条件。

2.丰富诗歌鉴赏的方法

在传统教学当中,进行诗歌鉴赏的方法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就是在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之后,通过固定的模式“从诗歌……的描绘中,可以体验出作者……情感”来进行分拆鉴赏,这样的方式单一枯燥,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随着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教师应该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中运用更多的方法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魅力。在进行鉴赏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片以及音乐方面的辅助引导,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来了解诗歌的情感内容。通过画面的呈现能够让学生更加立体的感受诗歌,借助辅助手段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创新诗歌鉴赏的方式,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学生将其中的意境表现出来,从学生画出的画面上也能够看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比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的时候,教师可以找出其中的一段,让学生对该段描述的场景进行理解,并且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开头这样的描述已经构成了画面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然后将自身的想象结合诗歌中描绘的情境,展现在绘画作品当中。这样的诗歌鉴赏方式是比较有创新性的,对于学生来说形式新颖,同时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又有了一定的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时候能够展现自身其他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诗歌鉴赏活动中来,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

3.阅读课外读物,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在语文诗歌的学习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教材上的诗歌,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丰富阅读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熟悉诗歌这一文学形式,积累多了,也能够使学生提升知识技巧的迁移能力。例如在早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歌的阅读,学生可以将在阅读中遇到的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向教师请教,还可以将自己阅读的比较有价值的诗歌推荐给其他的学生,同学之间互相分享,互相沟通阅读的心得体会。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课外诗歌的延伸鉴赏,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徐志摩的其他诗歌作品。通过课外诗歌的介绍,学生能够对作者以及这样的诗歌类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总之,在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意境来分析诗歌的情感以及深刻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诗歌鉴赏的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诗歌教学实践 第12篇

一、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诗歌单元的认识

1.必修二反映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在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这个关键时期,诞生了以诗歌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最早的《诗经》,到屈原惊世骇俗的《离骚》,都证明了战国人民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陆续诞生了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及以《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对这些诗歌进行讲解,重点要表明诗歌在我国的文化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对诗歌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也能更加投入。

2.必修三讲述了唐代诗。来自唐代的诗歌,也是大部分人比较熟悉的部分。学生对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人也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些诗人的生平事迹十分明白。其实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之外,唐代诗坛也涌现出了其他非常优秀的诗人,诗歌艺术在唐代被推向了巅峰。在必修三的诗歌教学中,收入了李商隐的《锦瑟》、李白的《蜀道难》以及白居易的 《琵琶行》。

3.必修四描述宋词。词发展到宋代,进入了黄金的发展时期,在高中语文第四册当中,将宋词分成了豪放派与婉约派进行单独的分析。在婉约派中,有李清照的《醉花阴》有柳永的《望海潮》;而在豪放派之中有辛弃疾的《水龙吟》、苏轼《念奴娇》等词赋,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也展现了宋词极高的艺术造诣水平。

二、诗歌单元的教学实践

1.以补与增相结合的形式来整合课程资源。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应当充分肯定必修教材的核心作用,在学生消化掉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添课外读物以及辅助联系,有效地将一个单元内的诗歌课文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诗歌整合到一块进行教学,根据诗歌的表达思想、时代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教学,达到连接整个单元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根据其理解程度的高低灵活调整能够教学的进度。例如在进行《诗三首》的教学时,由于这三首诗来自于不同的时间段,例如较早的《涉江采芙蓉》,三国时期的《短歌行》,最后是晋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因此在导入这一课的时候,用《西北有高楼》这一首诗,让学生理解到诗人在作者失意的时候的情感变化,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2.采用朗诵与背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地点,课堂教学必须得到充分重视,教师要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确保教学目标被学生所理解,并且要保持课堂教学的高效。在一节课的四十分钟内,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进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法被形象的称为“一二一”。

上一篇:人才发展规划下一篇:教师语言与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