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探究式学习

2024-07-01

小学语文的探究式学习(精选12篇)

小学语文的探究式学习 第1篇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 因为只有在民主、愉快的课堂气氛里, 学生才能独立地探索、大胆地发表见解, 并在这个基础上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任何压服、意志、独断, 都将抑制学生探究的欲望、扼杀创造的萌芽。这就要求师生间形成民主化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 听取学生意见, 虚心向学生学习, 学生尊重教师, 同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把教学看成是自己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协作、共同探索的过程, 尊重、信任学生, 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跃状态, 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学习, 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造。

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 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异性。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学生的实际水平, 要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 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思维活跃状态, 真正吸引学生。这样的问题才能成为学生思维和感知的对象, 从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如学生学完了《坐井观天》一课, 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一天, 井底的青蛙跳出井口, 会发现什么呢?由于问题新颖, 富有想象性, 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探究的气氛非常热烈。即使答案不完全一致, 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 探究精神加强了。

三、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拓宽探究途径,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目前, 课堂教学依然是常规教学的主要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应该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为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获得结论, 进行探究性阅读。

如教学《白杨》一课时, 教师可让学生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 想一想, 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 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通过探究, 学生明白了“一思”眼前的白杨, 是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 是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 是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同样, 教师也可以抓住课文中爸爸的三句话让学生展开研读, 体会白杨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 明白爸爸是借物喻人, 咏物抒怀。

2. 在文科延伸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必须引导学生走出学校班级的小课堂, 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 主动地去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收集资料, 获得体验。

如在学了《草原》《林海》等写景文章后, 我引导学生开展了以《绿》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说“绿”词, 造“绿”句, 诵“绿”文, 讲“绿”的故事。

3. 在语文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实践活动中开展探究学习

语文提倡跨领域学习, 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开展探究学习, 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创造精神和探究能力。如我们组织学生组成环保考察团, 举行了一次环保考察活动。学生参观了环保部门的一些环境监测仪器, 观看了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分组实地考察了水资源、噪音、白色垃圾等……回到学校, 学生们写出了调查报告, 写了倡议书。它体现了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融合。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访问、上网、看书等方式搜集有关资料, 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类整理、探究, 提出自己解决环境污染的方法, 设想未来的环境。

四、指导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一定像专家那样, 必须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们应该避免“成人化”的倾向。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否真的探究出什么并不重要,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方法, 体验感悟探究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 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探究 第2篇

语文能力:听 说 读 写。

问题:写字不端正 不会用工具书 课堂质疑和互动能力差 缺乏朗读和动笔习惯 疏于观察事物和收集信息的能力等。

一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把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这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看他是否有好的语文习惯,他好读、善听、会记、常写、注重积累,自觉参与一切有关的语文活动,这个人的语文水平决不会差。而这种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在不断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却是获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汉字有浓厚兴趣,主动识字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的习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各类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把习惯的培养列入课程目标,并加以细化,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二 学生有哪些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许多人在阅读时有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习惯或妨碍阅读速度,或影响阅读理解,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一个好的阅读者必须克服这些不良习惯

1、读出声音:阅读时把每个字都读出声。出声阅读会拖慢速度。很多时候,你并没有真正读出声,只是在脑中将音调发出,但这很容易带动嘴唇,使其上下不自觉地移动,从而减慢阅读速度。

2、逐字阅读:逐字阅读并不能增加对文章的了解程度,它只会妨碍对全句的理解。这就好似某人看不见一片森林,只是因为他过于着意每一棵树。

3、移动手指:阅读时用手指指着字句。这个习惯会降低阅读速度。因为手指的移动不及眼睛敏捷。如有这个习惯,强制自己,将双手拿开,单纯靠眼睛移动引导阅读。

4、转动颈部:阅读时颈部由一边转往另一边。这个习惯也会降低阅读速度,而且会加重颈部肌肉的疲倦,令阅读者倍觉辛苦。如有此习惯,尝试用手将颈部的位置固定,单纯依靠眼球的转动引导阅读。

5、纠缠生字:时常停下来思索行文中的一些生字。这会打乱阅读节奏,并妨碍对文章重点的掌握。纠缠生字主要是因为字库太小,平时须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多识一些字或背一些单词。此外,阅读时可根据上下文推测生字的意思,待阅读完毕再查字典印证。

6、不当返读:回头重读一个字或一句话。这是许多人阅读速度缓慢的原因,其潜在心理是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不当返读之所以减慢阅读速度,是因为经常要回头思索,而不是专注向前迎接新内容,结果,新的内容又不得不充分理解,只好回头重读,这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返读越多,越需要返读。

7、忽略标题:太专注于文内的文字,反而忽视了诸如标题、引言、总结、说明及图解等信息。标题性的信息是作者提供的重要阅读线索,决不可忽视。如果你有忽视标题的习惯,不妨尝试在阅读一些书报时,只看标题、深色字、特别的说明等,看你能从中领会多少。

三、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

1、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探求新知识的前奏,能为学好新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的预习,往往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2、朗读课文的习惯: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而语感的获得,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读”来完成。在朗读过程中,要把形象和情感融合在一起,只有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才能够更好得体味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气势、韵味和语言的美。读书的声音也有讲究,要么大声朗读,要么轻声吟读。平平淡淡的、漫不经心的读书习惯不可取。

3、勤于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古人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时要多想、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对待学问必须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从轻信。学习贵在有独立的见解。如果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可查出依据来跟老师或同学们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和某一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促进教学相长。

4、勤读书、勤作文的习惯: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写好作文,必须从平时抓起,在多读书的同时,还要多练笔。养成写日记、做摘记、写小评、随笔、读书心得的良好习惯。多写多练,坚持不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5、写好字、说好话的习惯:写一手工整规范的汉字,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平时写字要工整、规范、美观大方,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说话要力求做到简洁、流畅、得体、有条理。

6、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的过程就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处理信息、再造信息的过程,古人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很有道理的。读书时,要用各种符号在书上圈圈点点、勾勾划划。精彩的语句下面画上波浪线或着重号,为之叫绝的名言警句旁打上感叹号,怀疑不解之处打上问号,有同感的地方不妨写上几句,等等。读完一篇好文章后,还可以写出读后感和读书心得。

7、时时学语文、处处学语文的习惯: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语文这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更是如此。学习语文不能局限于书本,更不能只局限于教科书。社会语文现象,俯拾皆是;生活与语文密不可分。平时要多关注国计民生,留心周围的人、事、景、物,勤思考,多观察,多积累,多表达。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四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强调作用:讲清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其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

2、明确目标: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有巨大的导向性和动力性。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过程就是语文学习习惯与语文特性相融合的过程,并在学习中树立习惯意识,努力克服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要求具体: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定要有具体要求。首先,这几种最基本的语文学习习惯都要具备,缺一不可。其次学生要针对自己的实情来确定一种或几种自己欠缺或不足的习惯来着力培养。第三每一习惯中又都有度的不同差异,学生因人而定。第四学生要有一个具 体可行的达标计划。

4、严格督导:习惯的形成非一夕之功,所以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时务必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从一招一式人手,从一点一滴抓起。开始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出现偏差及时给予指导,直到行为方式固定化。

5、坚持不懈:习惯的培养犹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所以培养习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否则良好的习惯之舟就会搁浅,甚至倒退。

培根曾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可见,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而且将使人终生受益。

千习惯,万习惯,让大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才是最佳的目标、终极目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格。

五 小学作文各年级点要求低年级

从说到写是作文教学的一条基本途径。低年级是重点进行说话训练的阶段,以帮助学生作好写话、作文的准备。在写的方面,要求比较低。从形式上看,有造句、看图写话及写简单的应用文;从内容上看,有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理清顺序错乱的句子;有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能写留言条、请假条;学习使用句号、问号、逗号、感叹号。

中年级

作文是中年级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学习内容。中年级是小学作文训练由段到篇的过度阶段。训练的重点是写片段,同时进行简单的篇的训练。中年级的作文训练,从形式上看,有看图写话,有观察练笔,有记叙问的初步训练,也有常用应用文的练习。从内容上看,有写景状物的,有记人写事的,还有写通知、日记、书信等等。从写作要求上看,首先是重视内容,要学会选择合适材料;二是要把内容写具体,不说假话、空话;三是要做到语句完整,句与句连得起来,能把片段写清楚,篇的训练是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安排好叙述的顺序;四是学习使用冒号、引号,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训练的重点是“用词要准确”、“把句子写通顺”和“把一段话写清楚”。

高年级

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误解及对策 第3篇

一、探究形态的泛化

探究形态的泛化这里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泛泛地、不加选择地安排探究式学习,对必要的接受式学习一概否定,事事放手给学生,从字、词、句、段、篇到文章的时代背景、文学常识都抛给学生去探究。另一方面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空泛、零碎,不能够统领全局,过于肤浅,无须探究学生就能心知肚明,无探究的意义。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开始就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探究:1、“一夜”是什么意思?“工作”指什么?2这篇课文主要写谁?作者是谁?“第一次文代会”指什么?问题提出来以后让学生结组讨论,而后交流评议。诸如这样的问题没有探究的价值。像“一夜”、“工作”这些词意思浅显,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目了然”,无须“兴师动众”让学生“学术式”地探究一番;至于写作背景可以采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了解,以帮助学生解决文本的核心问题。由此可见,有些教师没有从学生思维的深处,文本内容的主题处去发掘问题,组织学生探讨。探究性学习被空泛化、标签化。

对策:1.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感知刚刚起步,培养他们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非常重要,但是这些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老师的帮助。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完全放弃接受性学习,而应将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加以整合,充分利用各自价值,取长补短,让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传承中创新。

2.教学中教师要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活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而不能把一些浅显的问题贴上“探究”的标签,使探究性学习空泛化。应讲究策略、注意方法,一要选准学生思考的困惑处设计探究性问题,以诱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二要找准教学的重点处设疑,诱导学生披文入境;三要选择文本异常处发问,让学生深思明辨。

二、探究结果的异化

探究结果的异化,指的是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往往会错误地理解文章的基本主旨,从而使探究结果的价值取向与文本预设的价值观大相径庭;而教师却为追求学生的“多元反应”,一味地加以赞赏,探究的结果与文本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产生了差异。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矛与盾》时,为了拓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在总结延伸这一环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讨论讨论,用什么办法可以把矛与盾同时卖出去?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开始小组讨论,又跨组交流。在汇报探究结果时,有一学生到讲台前做商贩状进行表演:“哎,快来买罗!我的矛无比锋利,什么东西都刺得穿!我的盾无比坚固,再锋利的矛都刺不穿!现在卖矛送盾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教师听后大加肯定。诚然,我们为该生的灵活思维而暗暗叫绝,但学习这则寓言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这个道理。按照这种卖法诚信不要啦,实事求是不要啦!这种探究的结果就异化了文本的内在价值。

对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的价值取向是教材的核心灵魂。教师怎样理解和把握,关系到学生在阅读中汲取怎样的精神食粮。”为此,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中,教师既要做好参与者,更要当好引路人。

1.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教学中要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载体。但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不能撇开教材,随心所欲地“想开去”。

2.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当学生探究的结果游离于文本的价值之外时,教师应关注文本,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不能为追求学生的“独特体验”,展示课堂的“多元反应”而异化文本所倡导的价值观。如果让那些“言不及义”的题外话充斥课堂,而置课文的“应有之义”不顾,那就难免会使学生学了课文,还留下“买椟还珠”的遗憾。

3.教师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学生的探究“事与愿违”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研读、体验、讨论和争辩进行甄别和评价,达到深化认识的目的。

三、探究过程的无控化

探究过程的无控化是指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只顾抛出问题,然后便让学生“各行其是”,放任不管了,不帮助,不引导。这样探究成为一种无意义的外壳。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先用小黑板出示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读课文讨论:怎样理解“闰土来了,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稀奇的事?”(学生结组讨论。讨论时学生各自为营:有的自言自语;有的自读课文;有的则在嬉笑打闹。如此三两分钟。)然后老师便让学生汇报探究的结果,对于“闰土给我们带来哪些稀奇事”这样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但对于“怎样理解”这样空泛的问题学生却一筹莫展,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了形式而忽视了探究过程的监控,学生各自为营,不能产生思维碰撞;学生嬉笑打闹,只能无所事事;读读课文,只能感悟却不能深究。

对策:1.探究过程应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才不至于学生嬉笑打闹,无所事事。

2.探究过程应为学生搭建交流、表述的平台,如结组讨论、跨组交流,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各自为营,各行其是。

3.探究应授之以法,让学生可探会究。如把上述教学环节加以改进,课堂效果或许会大不一样:同学们,怎么理解“闰土来了,给我带来了哪些稀奇的事”,请人家出出点子,想想办法,好吗?学生通过思考就会纷纷提出探究的方法,有的说图示法,有的说朗读法,有的说讨论法……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探究方法,组成协作小组去理解这些问题,最后再展示学习成果。这样,通过创诗情境,授之以法,合作探究,互助交流,探究活动热烈有序,既让学生形成了乐于探究的品质,又掌握了善于探究的方法。因此,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引导、监控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探究 第4篇

一、要积极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组织形式。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时,首先应注意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以及学习方式的影响,学生一般已习惯个人独立做事,鲜少有人会想寻求与他人合作。在学习上亦如此,学生们的合作意识都比较薄弱,或者根本就没有那个合作意识。学生们我行我素,有的甚至可能不愿意与他人合作。针对这一种情况,老师在刚引人合作学习时,必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动机以及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逐渐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愿意合作,乐于合作。

1. 给予外部激励。

由于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殊的原因,一些小小的外部的奖励就可以激起学生充分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其中。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激起小学生们的合作热情和意识,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一些小奖品,如五角星、小红花等,当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表现良好时,及时给予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不断地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

2. 给予集体(小组)表扬。

小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为了激发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利用集体(小组)表扬。如,在小组成员取得进步时,教师不是表扬个人,而是转向表扬整个小组,这样做会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能更加快速地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动机以及这种意识。

二、要有效转化合作学习中的矛盾

1. 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的情况下,教师是老板、领导、创造者,而学生是雇员、跟随者和使用者,学什么和怎样学都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学生组成小组后,他们就学习由教师选好的材料,老师决定谁在哪一组,给出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并由老师做出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又叫以学习者为中心,由学生对课上学什么和怎样学提供意见;这包括决定学什么,以什么方式学,还包括选择同组伙伴、使用小组的频率、小组活动的内容、评价的方式、奖惩措施,等等。

2. 由外加刺激转变为内发动机:

外加刺激来源于学生之外的原因,内发动机来自于学生本身。外加刺激指学习为赢得表扬、获得好成绩,从老师、父母、同学或他人处得到奖励;失去刺激,他们就不愿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内发动机指为学习的乐趣而学习,因他们对所学题目感兴趣,或想提高自己;学生在一起学习,不必使用成绩、奖励,或其它奖惩刺激物。

3. 由知识传递转变为知识构建:

知识传递是一个来自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概念,认为学生是直接从老师那儿获取知识;封闭型的问题在这种教学中占统治地位;认为小组的作用是各小说组成员掌握老师所讲的材料。知识构建是一个认知心理学上的概念,它讲的是学习者在构建他们的知识网络时,通过把新知识和旧知识及兴趣相联系而完成的;认为小组成员合作时的相互影响会给他们提供许多机会来构建知识并努力扩展知识。

三、要理顺合作学习中的几种关系

1. 师生关系。

由于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在学习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立足于“教”达到用不着“教”,凭借教材的例子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并“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的特点,注意下面两点。(1)调控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合作学习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座位固定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巡视教学于各小组之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随机进入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时间、合作的形式及次数的选择,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为前提。(2)鼓励人人参与。在合作学习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包办代替,越俎代庖。教师要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在合作中畅所欲言,在合作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 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学习优势,进而形成群体合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益。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时,一要考虑个体素质差异,通过互补性学习手段,达到学生群体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促成优生更优、以优带中的态势;二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潜在优势,拓宽生生之间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利用优差互补的长处,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小学语文的探究式学习 第5篇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思考

摘要:网络进入课堂成为学科学习的工具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课题从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视角,从课内阅读的课外延伸、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知识的统一与升华三个阶段进行了实践与研究。探索如何将互联网引入课堂,引入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如何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如何看待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与自主发展和终生学习的内在联系。

培根曾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而在社会踏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这句名言又有了新的诠释:知识的共享才能产生更大的力量。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所谓联网,不仅仅是计算机的联网,而是人类知识的联网,是古今中外全人类智慧的联网,是人脑的延伸。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个体如果不会从网上获取信息,显然难以进入业已降临的信息时代。

为了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部决定从起,利用5到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如今教育各界都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而探究式学习这种在新课程标准中占突出地位的自主学习方式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尤其是与互联网技术的整合,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校是省电化教育示范化学校。学校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将“网络学习”定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将“探究式学习”定为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主题。网络,在这里特指校园网和互联网。所谓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即通过建立一个主题学习网站,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学习情境,学生与教师在平台上实现基于丰富资源的交互式学习;也包括仅仅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与搜集的学习活动。所谓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亲身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的一种活动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学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而且可以促进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组织、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促进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提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探究式学习,则是在研究小学生学习实施过程中,引入现代网络技术后,实现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具体形式。

作为一名实验教师,近一年来尝试着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初步进行了“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语文学习”的实践、研究与思考……

一、网络是探究式语文学习活动的有效工具

1.网络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大量、便捷的资料查询,使我们不再为书价昂贵、书源匮乏、借阅图书手续繁琐而畏步不前,它为学生提供了最大的阅读资源。

2.网络是一个无距离的课堂,它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3.网络的开放性,使语文教学从微观的知识教学中解脱出来。它将学习的触角伸向了更为广袤的时空,为“大语文”教学观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4.网络的交互性,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真实、平等,也更加激发了学生对话语权的渴望,体味了个性化的学习。

网络的种种优势,为实现“大语文”教学提供了便利。网络,是探究式语文学习活动的有效工具。

二、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语文学习的研究与思考

基于对“网络”和“现代语文教学”的认识,实践中我们努力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探究式语文教学中去。半年的实验,共经历了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发现,都有思考,在思考中对“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的认识也就更加清晰、明确。

第一阶段:课内知识的课外延伸

开学初以《三味书屋》为例,直接进行了课内知识的课外延伸的尝试。课后,要求学生进入校园网,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拓展阅读关于鲁迅的文章。此时,校园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有关鲁迅网站的链接。如:“永远的鲁迅”(edu.jl.cninfo.net/student/lx/)、“新时代书城”(www.mypcera.com/book/)、“鲁迅博物馆”(www.bjxch.gov.cn)、“鲁迅之路”(lx1881.yeah.net)等网站,共占空间20G。学生在超链接的Internet环境下自由阅读,他们可以走进鲁迅的生活、鲁迅的作品,了解鲁迅的为人,阅读鲁迅的故事,倾听后人关于鲁迅的评说。阅读之后,在BBS讨论区内,提出阅读疑问,发表读后感想。整个活动过程历时半个月。

在本阶段的学习活动中,发现了这样的问题:

面对网状结构的超媒体文本,学生太容易迷失方向。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学生很感兴趣,好奇心促使他们不断地点击链接,一个链接就是一个相关网站,网站内又有无数个链接与信息,由于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学生很难做到一一浏览,更谈不上细细阅读。并且还常常被其他无关信息所干扰,常常忘记了自己在哪里,准备做什么,要到哪里去。纷杂多彩的网络世界让多数孩子迷失了阅读目标,从而导致阅读失败。

对此现象我们进行了反思:

开放式教学不等于放羊式教学,“放”应该有度,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应使学生在“放”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并有所收获。

网络如同海洋,学生们则如同未经时世的鱼儿。鱼儿们融入大海,在无助的状况下自然会迷失方向。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应该是在教师、学生和信息资源三者积极互动的状况下实现的。此时教师尽管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传播者”,但也不应该成为不闻不问的旁观者。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度的调空和必要的帮助。如:提供能动的搜索,筛选相关的信息,下挂有价值的资料,建立科学的操作平台。教师要从学习者差异出发,适度代理信息,适度辅导,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的困难,又预留能力发展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另外,任何阅读行为都应有方法的指导。课堂学习应为课外学习服务。课堂,是学生学习读书方法的场所;课外,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实践读书。其间,教师是指导者,是协作者,是学生的读书伙伴。

第二阶段:课内阅读方法的指导

有了第一阶段的实践与反思,第二阶段的实践便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本阶段我们以《颐和园》一课为例,建立了适宜学生阅读的网络平台,即专题主页。主页内收藏了课文中介绍的景点,也收藏了课文里未曾提到的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渊源及其他景致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另外还收录了部分学生亲身游历颐和园的照片。此主页虽空间不大,只有600多兆,但内容集中,形式多样,令学生倍感亲切。学习中我们加强了在网络环境下阅读方法的指导。前1/3课时以“长廊”一段为例,指导学生如何抓住关键词,借助网络资料理解课文;如何通过网上讨论交流观点。后2/3课时,学生借助前段学习的方法,自学描写“万寿山”、“昆明湖”的段落。

这个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随着对网络应用的熟练,学生已切身感受到了网络信息的丰富与多元;感受到了网络学习中的自主与互动带来的满足与愉悦。他们随意点击鼠标,寻找、阅读着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他们进入讨论区,任意发表自己的认识与观点,不再像过去将手高高地举起,去争取那有限的`发言机会。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平台。网络促进了彼此间的交流使得学习不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过程。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语文学习,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独立阅读时,教师已经无法有效地监督学生。这正应验了一个比喻:如果说遥控器是电视广告的杀手,那么鼠标就是网络教学的杀手。网络学习的主动权操纵在学生的手里,这里是真正的“自主学习”。怎样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怎样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再次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大特点是学生地位的变化:一种新的伙伴关系正在课堂出现。教师已无法摆出高人一等的教育者的架势,教师角色中“知识来源”的作用将部分由网络替代,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均等使得教师不再拥有控制知识的“霸权”,教师工作重点将不再是分发信息,那种教师“对”学生的师生关系将转换成教师“与”学生,甚至是“伙伴”与“伙伴”的关系。由此,教师也只能是以一个交谈者、倾听者、建议者的身份出现。“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成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而进行着互动学习。

在这种互动学习中,教师可以采取额定任务的网络管理方式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即教师告诉学生具体的任务及完成的时间,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在BBS上的发言,给他们提供适时的帮助。至于学生采取怎样的方式,通过何种途径完成任务,则由他们自己决定。最后获得结论的对错与否,深浅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这是一种注重知识自主建构过程的学习:学生通过直接体验探索获得直接知识。这个过程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同时也逼迫着教师不得不在终生学习的概念框架下思考自我发展。学生的发展成了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教师的发展又再次带动了学生的发展。师生通过积极互动,在一个智慧共同体内实现共同发展。

第三阶段:课外知识的系统与升华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实践,学生于网络环境下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因而本阶段以《捞铁牛》一课为例,尝试进行了课内外紧密连接的主题性研究。

学完《捞铁牛》一课后,以黄河发大水为切入点,提出问题:你了解黄河吗?学生结合现有经验,各自谈对黄河的认识。基于认识的角度不同,他们自由分成三个学习小组:黄河颂、悲哉黄河、保护母亲河。然后,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深入探究,最终形成自己的结论。然后以多种形式(幻灯片、手抄报、小论文、网络辩论)将结论呈现出来。最后,全班学生参与了共青团组织的“保护母亲河”行动,以捐款的方式为母亲河流域的绿化贡献力量。整个活动历时两个月。

本项活动突破了学科的界限,借助互联网实现了学科间的整合。活动中,学生们从网上寻找了大量的图表与数据,通过计算用数字来说明黄河流域并不乐观的现状;在文献资料中,他们沿着先人的足迹,追溯了黄河文化的灿烂;从唐古拉山到河套平原,随着地貌的变迁,学生也随之领略了黄河的壮阔波澜。活动中,学生迁移、整合了数学、历史、地理、自然、语文、艺术等多学科的知识,通过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加以论证,尝试着做到了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

通过本阶段的专题研究,我们进一步验证了自己对网络学习的定位:网络学习应当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开始!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不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它让学习变得更加社会化,生活化。让学习变得更加简洁、方便。

回顾近一年的实验过程,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网络条件下的开放环境,作为一种物质基础,成为探究式语文学习中主体回归、互动发展、综合能力提高的有力保障,是一个技术整合、开放互动、回归生活与动态发展的环境。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学习者也许没有牢记许多结论,但会体会到一种“探索无止境”、“学习无止境”的精神,并认识到在任何真正的科学里没有封闭性的结论。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终生学习的能力,从而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33-01

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以教材为教学中心,学生在此过程中,属于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而在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探究,进而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以下是本人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分析与探讨。

一、加强师生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探讨式学习的有效实施,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心态,改变以往学生害怕老师的局面,主动与学生交流,积极与学生交朋友。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倡导富有激情、充满微笑与和谐的语文课堂。现阶段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探讨式学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构建和谐的环境氛围,并将其贯彻到教学的始终。众所周知,语文的教学是感性的,它不同于数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特别是对于课文的学习,对于同一篇文章,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感受,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情感情境以及认知情境来完成教学目的。

二、激发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在教学中所推崇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性的学习。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其设定的学习环境中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能够以自己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最终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最终所表现的是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而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性的挖掘,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去探究,例如探究对于文章中一些重点句子内涵意思的体会,该如何去理解;或者是对于文中某些具体情节的理解等等。然后让学生描绘自己家乡的山水特点,并与桂林山水做比较,找出他们各自具有的特点,在比较中自然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内涵。接着让学生分组说出自己探索的结论与文章中的精彩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让他们将自己的成果与同组其他组员分享,同时对别人的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讨论中更深入的学习文章。最后,由各组选出代表在全班面前做演讲、领读、表演等,让全班同学受益。最后,由教师来做总结并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最终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对文章有深入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年纪小,接受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一定要针对所面对学生年级和接受能力来进行。这正是学生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智力开发尤其重要。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活跃能力,学会自己动手、学会操作尤其重要。

比如在学习过程中,有些诗词学生不懂。这个时候老师不用急着解释,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多读几遍,自己去探索其中的奥妙。学会利用自己现在拥有的工具进行辅助,但是必须在自己确实不能理解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查找工具的方式得以解决。自己动手操作,以后遇到问题,也能够培养自我解决的意识,独立个性很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就是要不断进行探索,将心中的理念用双手进行实践,发挥自我想象能力。

在面对各种课文之中的生僻字,或者文言文之时,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进行理解,或者自己针对某个段落进行分析,和同学讨论,这都是很好的方法。毕竟很多东西都是仁者见仁,仁智者见智。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独立、团队意识都需要并驾齐驱。

四、创设情境,诱导进行学生探究式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设计是从生活出发,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表现课文所反映的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应的学习氛围。其目的在于诱发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与情感状态同课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听教师的讲解,懒得动脑。不会思考,只会机械地背诵。即使是深层次的理念、思想、情感也是教师总结好了,念给学生听。学生在毫无感觉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他们对一切的一切都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被扼杀了;读书索然无味,课堂教学如死水一潭。课程改革要求创设有生命力的课堂,即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构建,更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此责任,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开放的,探究学习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发展,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唤醒、开掘和提升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发展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情感体验和认知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长秀.小学语文学科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策略[J].成才之路,2009(11).

[2] 王樂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

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研究 第7篇

1. 探究式学习的主要内涵

探究式学习,又称发现法、研究法,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原理以及概念的时候,教师只充当指导者的角色,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分析、讨论等多种途径去独立地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掌握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概念和认识。

2.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的运用

(1)激发小学生的探究兴趣。第一点,鼓励小学生走出课堂,主动探究世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很强, 他们拥有强烈的求知欲,这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很难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要鼓励小学生走出课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学习新知识。第二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平等、轻松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十分有利。因此,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习氛围的营造,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第三点,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习兴趣。探究学习的过程有时是很艰辛的,但是一旦获取到探究成果,其将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快乐。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希望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得到教师的肯定。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多种渠道、多种平台让学生展示探究成果,肯定他们的表现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积极开发探究式问题。学习语文知识能够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合作及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开发更多的探究式问题。第一点,对课文题目进行解读。文章题目是这篇文章大体内容及主要思想的凝练,是一篇文章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 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题目进行解读并针对课文题目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研读文章内容,在文章中找出答案,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点,在导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导读课文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问答”式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质疑的过程中提炼出探究性的问题,认真体会文章作者的情感。例如,五年级下册《丰碑》这篇文章,有一段文字是描写老战士在风雪中屹立不倒的形象。在导读这一段内容时,教师应该强调描写老战士神态、外貌以及外部环境的词语并引导学生提问:天气如此寒冷,为什么军需处长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人被冻僵了表情应该是非常痛苦的,但是为什么军需处长却是“十分安详”?带着这两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认真揣测老战士在生死边缘的心理活动。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解决疑问, 又能切实感受到军需处长的崇高品格。第三点,在课后的练习题中深入挖掘探究性问题。课后的练习题是对课文的扩展及补充,能够体现文章的重点。因此,教师要提高对课后练习题的重视,从练习题中挖掘探究性的课题。

3. 向学生传授探究的方法

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具体的探究方法并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努力培养出学生的研究能力。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检索以及搜集相关资料。其次,对获取到的资料进行筛选,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筛选之后的资料进行研究并结合课题确定问题。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细致的讲解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另一个方面,教师自身还要明确探究性问题的具体进度并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

4.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探究教学的 注意事项

①明确探究的目标。探究目标主要可以分为知识性目标、情感性目标以及能力性目标。但不是每节课的探究都具备这三类目标,因此,制定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并且具体。拥有明确具体的目标, 学生才能在目标的引导下进行研究。②探究方法必须切实可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究方法主要是指收集相关资料、理解文章内容、积累知识的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给学生合理有效的探究方法。③探究时间必须充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很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从而导致探究教学流于形式。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教师保留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探究式学习;当前的评价机制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学校对探究教学不重视。因此,充足的探究时间是学生实施探究学习的重要前提。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情景设计 第8篇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学生自己个性化的知识, 因此, 这种过程不是教材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简单的“复印”过程, 而是知识的生成和生长过程。如何有效地引发知识的生成、促进知识的生长呢?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探索性学习”的渐进过程, 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意义建构。1.导课发散猜想。事实上, 面对新的课文, 学生看到课题都会自觉地产生一些猜想。对此, 教师应略加诱导, 让学生在有效的猜想中发散创新, 明确探究方向。2.过程分层探索。学生的差异性决定着他们在探究学习中的层次性。如果教师强迫学生以划一的方式进行研究, 那只会造成探究的形式化。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能力, 分层次地参与知识探索。用自主分层的探索, 来保证面向全体的学习。3.发现多向交流。经过探究, 学生或多或少地发现了新知的相关内容。这种发现, 由于探索主体的差异, 必定存在“丰富性”。这种丰富性, 恰恰体现了探索性学习的创新性。引发对这种发现的交流, 无疑能使这种创新成果得以升华。4.知识体验反思。任何知识的探索, 都只是一个具体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借助通过这个具体的探索过程, 举一反三, 掌握探索方法, 以支持其经常性的探索性学习呢?很重要的一条途径是让学生反思探究过程, 从中获得一些理性的体验。

二、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新课伊始, 如果教师能巧妙创设情境, 促使学生的认知领域产生前所未有的“问题”或“疑惑”, 那么, 这种问题意识将作为强劲的动力, 支持学生展开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因此, 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认知领域的“崭新视角”, 促使学生原有的较为平衡的认知结构产生波澜, 诱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心理向往, 是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基点所在。

三、以已有认知背景为起点

奥苏伯尔一直强调学生原有知识系统对新知学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语文课堂中, 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需要已有认知基础的支撑。因此, 教师在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时, 应剖析学生的认知背景, 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找准最佳起点。主要途径有以下三条:1.从已有知识背景入手, 寻求探究起点。语文知识是呈链式分布的, 字、词、句、段、篇, 它们之间有自己的独立性, 又是不可分割的。有些新知往往是旧知的重组、拓展或延伸。这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便是新知探究的最佳起点。2.从已有生活经验入手, 寻求探究起点。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有助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配以生活原型来实现新知的探究。这里学生的生活经验, 便是新知探究的最佳起点。3.从已有思维方式入手, 寻求探究起点。不同语文问题之间的相似性, 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可迁移性。这里相似的思维方式, 便是新知探究的最佳起点。

四、营造开放的交流氛围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第9篇

一、探究式学习首先应当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 老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只是老师的附属品, 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述的知识。这种方式压制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 特别是语文这门基础学科, 一味地照本宣科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在现今的教学环境中,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要作用, 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中心。老师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让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最后把问题交由学生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起到了主要作用, 也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式学习要求老师革新教育方式

在小学阶段, 学生对一切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但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 他们无法对一件事物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因此, 老师应该革新教学方式, 实行多种方式教学。例如, 在语文课堂教学时, 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或者制作一些有趣的课件, 一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始终对语文学习高度集中。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比较强, 而且具有很浓的表演欲望。老师就可以利用这点,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再现课本的内容。这种方式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的印象, 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三、探究式学习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不仅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多交流, 在课后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讲解不懂的地方。学生喜欢老师, 尊重老师, 语文教学才能更加有趣的进行下去。同时, 老师也应当尊重学生, 对于学生的错误应当及时指出, 但不是大声地加以责骂。对学生的优点要及时加以表扬, 但切忌让学生妄自尊大。

总之,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倘若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那么语文的教学效率也很难得到提高。同时, 老师还应该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 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能让学生对语文产生长足的兴趣, 实现语文教学的探究式教学和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论小学语文“一体两翼”探究式学习 第10篇

一、小学语文“一体两翼”探究式学习

1. 探究式学习。一切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都是一种“探究式”学习。旨在提倡以科学的态度去观察、思考、分析、检测问题上,让学生由此获得知识的精髓,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习惯。

2. 一体两翼“一体”,指的是日常课堂教学的主体,本课题侧重于研究阅读教学。“两翼”,指的是辅之以“一体”的一些专项训练和学习活动,它是对“一体”的拓展和完善。这些拓展既有技术上的,又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其中的一翼主要反映在技术层面上的拓展。如运用“Inter未来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将语文课文中所学的内容通过整合后再学习。一翼指的是语文学习内容上的突破。将学生的语文学论文格式习与他们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

3. 小学语文“一体两翼”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把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融会贯通,优化整合,使学生在较为生动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以其自身的生活体验和需求为基础,自觉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自由抒发感受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感受。由此可见,“一体两翼”探究式学习,体现一种教育观,更体现学习观,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这是一种高效的、无痕的、优化的整合式探究式学习。“一体”是“本”,“两翼”是流,“两翼”突破“一体”的重难点,使“一体”更丰满,更人文化,更生活化,“一体”又赋予“两翼”活生生的载体。

二、探究式学习的研究原则

1. 主体性原则。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吸取应当习得的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而应当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主动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态度这三者的统一。”这样的学习观必须较多地倡导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要尽可能地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使课堂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阵地。

2. 合作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将不再以知识的权威身份出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机,提供学生学习的信息,创设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学会分享探究信息和成果,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3. 实践性原则。探究学习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只有教师身临其境地进行教学实践,不断地以批评的和反思的方式进一步认识教学,教学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学生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

三、小学语文“一体两翼”探究式学习的研究过程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要求建立平等对话、合作理解的师生关系。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2. 充分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列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

摘要:在提倡终身教育的今天, 引导学生养成自动、自学、自得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使他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自找水喝”——即把学生培养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教育教学领域崭新的课题。

关于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75-02

探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设计探究,又如何实施探究,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呢?

1 培养探究意识,引导知识延伸

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好奇和探究的意识,让课本知识得到延伸,进一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多想办法、出点子,用语文课文的魅力,让学生觉得学语文有趣,自己主动地去学,自觉地去探究其奥秘。如在教《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这一课时,由于小学生对电脑知识和作用了解不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激发学生的兴趣办法,如课前提问:“电脑是干什么用的?它怎么会有这么神奇?”学生认真看书后对问题能作出初步的解答了,接着课中提问:“其实,书上讲电脑的作用只讲了一点点,它为什么那么神奇也没有讲清楚,你们想真正了解它吗?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问题吧。”每个学生对电脑了解各不相同,通过讨论互相补充,这样学生对电脑的了解更全面了。最后布置调查作业:“1.你们调查了解一下生活中的那些人工作要用电脑,那些事情要用上电脑?2.写一件电脑给你带来好处的事。”只要坚持培养学生对未知的探究意识,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挖掘,学习能力会得到不断的发展。

2 创设问题情境,为探究性学习巧设铺垫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学生兴趣是探究的起点,他们的年龄小,见识少,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感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又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孕育探求动机,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因此,课堂引趣,一要“精”,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布谜设障。例如在学习《向命运挑战》一课时,老师先出示一幅霍金的坐在轮椅上的相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人?学生一下子兴趣来了,都想知道老师手中的相片究竟什么人。二要巧妙的引入课题。导入 新课要具有延伸性,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地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为探究学习巧设铺垫。

3 拓展探究方法,开启探究性学习之门

探究就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很浅显,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很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尤为重要。

3.1 在实践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疑问——活动——发现——结论。人们常说,听过会忘,看过能记,做过才能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现,在动手中感悟,自己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得出方法。如在指导《颜色变的戏法》一文时候,叫学生带好美术课上用的颜料。在课堂上老师提出:把红色+蓝色=?;红色+黄色=?;红色+蓝色+黄色=?;……。让学生动手调配色彩,然后认真观察,最终得出结论,这样能使学生对颜色从理性认知,上升到感性理解。又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布置学生调查:我们这个地方环境受到那些破坏,使我们的生活受到那些影响?学生对了解此问题的积极性很高,经过他们的观察、了解、访问后,对课文内容加深了理解。

3.2 在比较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操作——对比——结论。在比较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如在教学 “安静”、“宁静”、“寂静”,“战斗”、“战役”、“战争”等词语时,可以先叫学生讲讲词语的意思,用詞语说句话,然后比较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别,最后得出“安静”、“宁静”、“寂静”,是从静的程度上有区别;“战斗”、“战役”、“战争”是从时间、范围上有区别的结论。语文教学还可以从体裁、题材、内容、写作方法进行课文间的比较,也可以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

3.3 在假设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假想——探究——结论。先对语文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再通过探究寻找规律,得出结论。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假设: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后,准备转移。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往主力部队转移的方向,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如果五壮士选择走通往主力部队转移方向那条,将会是怎样的结果?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查找的资料,对走这两条路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五壮士选择走通向狼牙山顶峰这条路,是为了部队主力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着想,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通过假想使学生更加认知了五壮士不畏牺牲的壮举,从而激发学生对革命英雄的敬仰和崇敬之情。

4 注重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合作探究是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集体的智慧,在探索交流中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应该强调的是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者,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但要注意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只会跟在别人思维后面走,没有独立见解,很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这现象就有待于教师及时地发现、引导和调节。另外,在一堂课中课小组合作的次数不应出现太多,时间太长,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小组合作要限时限地,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地乐于合作,才能收到成效。

5 体验探究趣味,获得成功的欢乐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当学生通过探究后,终于解决了一个个对他们来说是新奇而又富有挑战的问题时,他们能从探究中体验到快乐,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是一种强大的、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他会产生推动不断探究的巨大力量。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就会产生再次体验的愿望。因此,当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取得的点点成绩,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尝到探究的甜头,获得成功的快乐。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探究 第12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综合性学习”纳入了我国语文课程体系中, 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 共同构成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新领域, 是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综合性学习提出的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 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开发并利用各种可用于教学的资源, 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 把握问题, 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

(一) 转变教学观念, 提升教师水平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就对开展组织实施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更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只有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才能在新课堂的实施中高屋建瓴, 俯瞰全局, 这样也才能更有效的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与实施。所以, 培养一批有能力, 有素质, 能真正的驾驭好综合性学习课堂的教师迫在眉睫, 学校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 只有把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上去, 教学目标才有可能会实现, 教学质量才有可能会提高, 所以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是把握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中之重。

(二) 创生课程内容, 丰富教学资源

高科技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介入, 对语文的教学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教材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也不能是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单一的机械学习。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普及, “云数据”开始被广泛使用, 教师应该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 创生课程内容, 丰富教学资源。我们知道学生对这些高科技的电子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 我们大可利用学生的兴趣所向, 将这些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引入课堂, 引入教学, 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这些电子产品上网浏览、查阅、下载学习资料、制作PPT等, 这样, 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好习惯。另外, 丰富的课程资源还可以从生活的点滴中汲取, 校园生活、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等都可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可用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 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侧面, 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指导学生发散思维, 开阔视野, 加深自己对周遭生活环境的体味与感受, 走进生活, 融入社会。

(三) 独立自主, 合作探究, 知行合一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大的特点在于自主、合作、探究。因此, 教师在组织实施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又要加强小学生团结协作探究精神。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途径和方式有多种, 我们可以选取小组合作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与小组讨论, 可以加深对自我、对同伴, 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 在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活动时, 教师不应过多的干预他们的小组选择。小组成员的选择既可以根据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 也可以根据成员角色之间有效合作, 功能互补的价值取向。小组的成员可以是不限于本班级内的同班同学, 为了更好的完成小组任务, 允许并鼓励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甚至校际之间的学生合作。组成合作小组内的成员要多交流, 多互动, 及时进行自我调整或相互调整, 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小组间的竞争关系, 这样才能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另外,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升学生语文整体素养协调发展的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方式, 这就要求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做到知行合一。

(四) 跨领域、跨学科学习, 提升综合素养

语文学科跟其他的学科不同, 语文学科的学习具有鲜明的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的学习特征给跨领域、跨学科之间的学习, 提供了可能。语文课程涵盖了听、说、读、写四项综合内容, 是一个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学科,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意味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设计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 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 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目前来说, 跨领域、跨学科的学习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还是相当广泛的, 因此, 我们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过程中, 还应该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沟通, 打破僵化的学科壁垒, 软化学科框架, 消除学科障碍, 整合不同学科的力量, 让学生游走于学科之间, 汲取多方面、全方位的营养, 从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中提升自己语文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是教与学的整合, 是书本与实践的融合, 是合作与探究的组合, 是深入探究与发展创新的汇合。综合性学习不仅指对语文知识综合把握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 综合性学习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应该搭建更为开放的学习平台, 开阔学生视野, 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 综合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实践、积累和感悟。

摘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它具有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冯东俊, 杨永昌.浅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适应性[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5.

[3]孟令琴.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几点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 .

上一篇:小儿病毒性肠炎下一篇:失去婚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