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地震

2024-07-10

“4·20”地震(精选9篇)

“4·20”地震 第1篇

4月26日9:30, 四川电信雅安地震灾后重建启动会召开, 标志着“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工作重点从抢险抢通转入恢复重建阶段。三年来,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怀下, 在专业部门及兄弟公司的支撑帮助下, 雅安电信走出灾难阴霾, 挺起脊梁, 感恩奋进, 攻坚克难, 成功夺取了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

面对重建恢复阶段时间紧、项目多、施工条件差, 部分员工家中受灾等种种困难, 雅安电信全体干部员工, 尤其是天芦宝重灾区的干部员工们, 没有退缩, 而是心怀感恩, 迎难而上。公司调集全市及通服等各方面可用力量, 全力投入到重建恢复工作中, 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合力推进的局面。并遵照“科学重建、高效有序、节省投资、远近结合”的原则, 统筹兼顾, 奋力推进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实现:受灾区域通信能力大幅提高, 灾备基站建设进一步完善, 建成全光网市, 全市网络服务水平超越灾前, 主动融入政府规划支撑推进相关重建重点项目, 全市信息化水平有效提升。重建推进过程及实施成效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和肯定。

雅安4.20地震募捐方案(精选) 第2篇

一、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意义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 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截至4月22日18时46分,雅安地震已致当地近两百人死亡,伤者过万人。

为了进一步配合抗震救灾工作,全力拯救灾难中的受难者,充分响应落实上级号召与倡议,彰显全区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片区、**片区机关、非公企业的强烈责任感与同情心,突显济世情怀,用实际行动传达“一方有难、八方支持”的光荣传统,由集中区党工委、管委会、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镇党委政府联合向非公企业、当地全体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发出倡议,伸出我们的双手,献出我们的爱心,用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付出,汇成爱的洪流;用我们共同的力量,为缓解灾区人民困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贡献微薄之力。

二、活动领导组

领导组组长:(区政协副主席、区统战部部长)

(集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副组长:

成员:

三、募捐时间和地点

4月23日上午10时整,**镇政府门前(见会场安排图)

四、组织形式

1、主办单位:

**区委统战部;**集中发展区党工委管委会;**区工商联;**镇党委政府

2、参加人员(100人左右)

全区统一战线各界人士(10人),***片区、**片区非公企业业主代表25人;区委统战部、集中区党工委管委会、区工商联、**镇党委政府机关党员干部70人;群众代表若干。

五、活动形式

1、各界人士自愿为原则进行募捐。

2、募捐仅为现金。

3、单位捐献金额超过2000元和个人超过1000元的实现举牌募捐。

六、活动流程

主持人:**区工商联主席

1、**镇镇长宣读倡议书

2、工业集中发展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同志作募捐活动动员讲话;

3、全体参加人员在主持人统一挥下为遇难同胞默哀1分钟;

4、募捐

按主持人指挥顺序募捐

(1)区政协副主席、区统战部部长、集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区工商联主席、**镇党委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集中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镇人大席、集中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区工商联领导、**镇党委政府领导;

(2)非公企业举牌募捐(先到场登记捐款领募捐牌举牌募捐);

(3)集中区、**镇、部分企业职工和群众募捐。

七、活动准备工作及分工

1、组织和发动企业:发倡议书、组织企业参与、协调有关事宜、按照区域会前分别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

责任人:

2、现场布置及物资准备

募捐箱2个(式样美观)、桌子六张、椅子六张、相机、募捐登记表、活动标语。

责任人:

2、活动前:单位和个人募捐超过2000元先到场登记、捐款并领募捐牌。

负责人:

3、现资收取、协调转账事宜及集中仪式后其他企业捐赠工作

责任人:慈善总会人员,*****协作登记和上报。

4、现场书写捐款企业牌

责任人:***

5、宣传工作

负责人:工商联通知相关媒体,集中区和**镇分别信息上报。现场照相由杨晓清负责。

6、准备50个党徽:共产党员佩戴党徽(**准备)

八、现场交通指挥和现场维稳、临场秩序(大约30个车,停放在集中区管委会门前的原**国道一侧)

责任人 :***、**派出所民警1人、管委会2名司机。

附一:会场安排图

附二:募捐企业名单

“4·20”地震 第3篇

这又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在芦山4·20地震后一周年前夕,本刊记者再一次走进那片深藏着巨大伤痛的土地,蓦然间,一种新生的柔软撞击了我们的心。

欣慰的是,一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废墟上的春天已经来临。截至3月20日,雅安市需重建的农房80771户已开工73904户,开工率达91.5%,其中完工39048户,在建34856户。全市需重建的城房33696套已开工16842套,开工率49.98%,其中完工778套,在建16064套。新村建设方面,223个重建新村聚居点已开工建设222个,雨城区望鱼乡陡滩、顺河、回龙,石棉县挖角乡挖角村六组七里坝,汉源县九襄镇三强村、大田乡新中村、河南乡平等村等7个新村聚居点已经竣工。

“4·20”地震 第4篇

其中, 通信和交通、水利、能源等一起纳入基础设施重建规划中, 重建规划范围为芦山县、宝兴县等21个县 (市、区) 。通信恢复重建总投资为10.1亿元, 重点是完善以自然灾害频发区为重点的全省应急通信综合支撑体系, 积极推进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平滑演进和规模化商用, 启动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的建设, 基本覆盖县 (市、区) 城区,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热点的无线宽带网络。

通信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将充分借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成功经验, 坚持尊重规律、科学重建;统筹兼顾、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保护生态、绿色重建的原则, 按照“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总体重建目标, 完成各阶段恢复重建及发展提高任务:到2015年, 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任务, 努力使通信服务水平和能力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建成先进实用、覆盖完善、安全可靠的公众通信网络, 完善以自然灾害频发区为重点的应急通信综合支撑体系, 全面提升灾区信息化水平;到2017年, 在全面完成灾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任务基础上, 全面启动并逐步完成支撑灾区跨越式发展的主要任务, 通信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到2020年, 全面完成灾区通信跨越式发展的工作任务, 为灾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重建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恢复重建灾区通信网和通信枢纽及其配套设施, 完善公众通信网络设施, 优化网络结构, 提升网络质量, 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扩大城乡通信覆盖范围, 恢复提升公众通信网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 推进灾区光纤到户工程建设, 城镇地区基本实现光纤到户, 无线宽带全覆盖, 基本实现自然村通电话和行政村通宽带;结合恢复重建, 推进三网融合, 完善服务政务、民生、产业的公共信息平台, 打造“智慧城乡”, 实现信息服务进村入户。

重建中还将进一步完善应急通信综合支撑体系, 提高应急指挥调度能力, 建成国家级应急通信西南储备中心, 强化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平滑演进和规模化商用, 逐步实现网络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安全保障、业务应用等领域重大突破, 构建设施先进、节能泛在、安全可信、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和成熟商业模式的下一代互联网, 逐步实现下一代互联网的普及应用;适时启动建设第四代移动通信网, 构建更高速的无线宽带网络环境, 逐步实现中心城区和部分郊区城镇网络全覆盖, 提升灾区信息化水平。

为了确保重建任务顺利完成, 基础设施规划中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前期工作程序、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加大财政税费支持力度等政策措施加以保障。

“4·20”地震 第5篇

每一次灾难,都让我们揪心的疼痛!

2013年4月20日,我国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那一刻,全国人民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颤。据目前不完全统计,截至截至4月25日18时,雅安地震已造成雅安、成都、眉山、德阳、绵阳、乐山、宜宾、内江、资阳、甘孜、阿坝和凉山12个市州33个县不同程度受灾,地震遇难人数升至196人,失踪21人,13484人受伤,累计造成231余万人受灾。震区共发生余震4716次。目前,灾情数据正进一步核实中。

失去亲人的人在哭泣,失去家园的人在哭泣……

中华民族,再一次在天灾中承受苦难。

让我们为不幸遇难的人哀悼!

我们为困境中的老人、孩子、伤者和所有的人祈祷!

“4·20”地震 第6篇

四川联通全体干部员工在大地震面前, 临危不惧、英勇善战、奋勇拼搏、顽强抗灾, 千方百计保畅通, 全心全意为灾区, 在公司财产受到巨大损失情况下, 不惜一切代价, 保障灾区通信畅通, 服务广大公众, 担当起中央企业的神圣使命。

4·20芦山地震网络受损及恢复情况

网络恢复情况:雅安所属芦山、宝兴、天全三个县受灾最重, 三个县32个乡镇中共18个通信全部中断, 雅安全市1032套基站, 断站217套。截止4月23日16:00点, 雅安全市断站已抢通, 18个通信中断乡镇已全部恢复。抗震救灾已从应急抢通阶段进入全面恢复阶段。公司累计投入408名技术骨干, 709台次应急抢险车辆, 307台发电设备, 100台海事电话, 687套抢修设备、布放光缆500余皮长公里, 共计3602万元抢险物资用于灾区通信。

及时反应

上下同心, 中国联通领导现场深入震区指挥抢险、慰问一线抢险人员, 给予四川最贴心的关怀, 为有序推进通信抢险增强了信心。四川的灾情牵动着集团公司的心, 备受各级领导的牵挂与重视。地震发生后, 第一时间联通集团公司董事长常小兵、总经理陆益民等领导立即电话联系四川乔贵平总经理了解情况, 指示四川分公司及总部网络部门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尽快恢复灾区通信, 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履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

4月21日凌晨,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网络公司总经理张钧安代表集团公司, 率领运行维护部顾晓敏总经理、崔荣春副总经理昼夜兼程、不辞辛劳, 紧急赶到雅安指挥部, 现场担任总指挥, 充分肯定了四川联通抢险工作。鉴于个别乡镇及时恢复较难, 立即组织中国联通调拨20台海事卫星电话, 免费提供给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用。同时, 北京、上海、河北、陕西、贵州、重庆、安徽、湖北、甘肃等全国31个省市公司为四川联通捐赠了各类抢险物资, 派遣技术骨干力量, 深入灾区一线, 与四川人民同甘共苦。

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

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 为抗震救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震后第一时间, 四川联通总经理乔贵平迅速赶到网络管理中心, 成立了应急抢险指挥部, 紧急整合全省各单位资源组织抢险, 安排部署应急抢险。在巨大灾难突然降临时, 四川联通领导班子坚强地承担起抗震救灾的重任, 到灾情最重的地方去、到困难最大的地方去, 成为了干部、员工的主心骨。以身作则, 不等不靠, 班子成员不分白昼, 不畏艰险、连续作战, 往返于重灾区和指挥部, 至今仍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组织和指挥抗灾工作。在抗震救灾工作期间, 奋战在抗灾第一线的全体员工团结一致, 顽强拼搏, 不分白昼, 不计得失, 有的员工多天连续24小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没有过正常的吃饭和睡觉的时间, 更没有时间回家照顾亲人, 但从来没有哪个员工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只要抢险需要, 都是无条件地上。联通人不放弃每一寸通信光缆、每一个基站、每一位用户的快速抢通, 更不抛弃中央企业讲政治、顾大局、为百姓的优良传统。在迅速、高效、有序的背后, 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 折射的是以人为本的责任。

争分夺秒抢通信

紧急集结全省专业力量, 争分夺秒恢复灾区通信, 为抗震救灾搭建了生命的桥梁。地震发生后, 省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通信机制, 通过省网管中心统一指挥进行全省话务量疏通、基站管控、局数据处理等, 确保了全省及雅安核心通信网络完好无损, 一直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4月20日, 四川联通通过空运方式向宝兴县委县政府提供两部海事卫星电话, 19:10, 宝兴县委书记通过该电话打出第一个电话, 将受灾情况报出, 请求支援。公司投入前期救援资金1840万元。4台应急通信抢险车、3套抢修电源、6台海事卫星电话、3台直流发电机、85台油机、100顶帐蓬、各种规格光缆近200KM、接头盒120个、3套SDH设备、12跳微波设备、10套分组网设备等救灾物质送往救灾一线。

4月21日, 四川联通抢险队翻越夹金山, 徒步10余公里, 率先从北线在宝兴县开通了两个乡镇的3G基站通信, 为媒体、救灾人员和灾民了解信息提供了支撑。在恢复通信过程中同时根据救灾人员情况、话务量变化情况及时对芦山县通信进行了扩容, 以保障通讯指挥部及救灾人员的通讯畅通。在统一指挥下抢险队员不顾路途艰辛和彼劳马上将省公司配备的发电机进入装配及准备阶段确保抢险。经过连夜抢修, 截至4月21日10时, 雅安MGW License利用率达到90.5%。雅安全市基站已累计恢复14个。目前, 四川联通抗震救灾已从应急抢通阶段进入全面恢复阶段。

4月22日10:00, 雅安联通李红森抢险队一行从灵关镇向宝兴方向布放光缆, 刚抢过一个路口时, 强烈的余震来临, 引起大面积的塌方, 压倒了正在路上行走的一遍人车。他仍然冒险继续施工。当天, 一名联通抢险人员在宝兴县抢修线路时从5米高电线杆上摔下。记者在宝兴县人民医院看到, 一辆救护车将一名摔伤病人紧急送进抢救室。据介绍, 这名伤者是中国联通派往宝兴抢修线路的工人, 在抢修电线时候从5米高电线杆上摔下。目前没有生命危险。

4月23日, 四川联通抢险队冒雨从山脚出发前往山顶宝盛基站, 历经1小时20分于7点40分到达, 山顶基站房屋损毁严重, 四面墙一面已经倒塌, 一面倾斜, 设备损毁严重, 经过攻坚组努力10:30终于开通宝盛基站2G设备, 联通率先开通宝盛通信, 宝盛不再是通信孤岛, 宝盛人民终于可以使用电话报平安了!

助力抢险队伍保通信

在通信抢通阶段, 中国联通发挥了国有大型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优势和作用。积极为各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军队、新闻媒体、医疗机构等抗震救灾关键单位提供应急指挥通信能力, 竭尽全力地保障了抗震抢险的通信畅通。公司为省公安消防总队搭建信息网平台, 用于消防车辆、队员执行任务时的视频监控、信息回传、调度指挥, 为消防部队的信息回传、抢险指挥调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公司还为成都商报提供3G移动媒体支撑服务, 联通3G为媒体第一时间的抢险报道提供给了重要保障。

建立大客户抢险应急绿色通道, 启动重要客户的临时机卡需求保障机制。主动了解客户在抗震救灾期间的各类信息和需求, 包括紧急开通业务、线路重保、机卡需求、技术支撑等。将成都市所有机场纳入重要通信保障范围, 确保了成都市所有机场的基站畅通;仅用了10个小时, 紧急开通雅安地震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00M专线;安排抢险队伍集中力量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政府、金融、企业的通信畅通。

多种形式服务灾区人民

情系灾区人民, 传递正能量, 为抗震救灾勇挑社会责任。灾难面前, 联通传递大爱。积极开展抗震救灾爱心奉献活动, 共向救灾抢险单位、受灾人员赠送上网卡、移动号卡、充值卡数千张, 赠送金额已达到32万元。对进入灾区所有用户的漫游实行全部免费, 对灾区所有用户的短信和国内通话全部实行免费。在灾区抢险期间, 已对欠费用户全部进行了充值, 为用户打开生命通道, 第一时间保障应急抢险的需要。组织全省员工开通“短信签名”业务, 统一设置内容“同心协力, 抗震救灾, 四川联通爱心热线10010。利用帐篷搭建便民应急服务点, 在雅安市区和天全、芦山、宝兴三县重灾区体育场、公安局等人口密集区域以帐篷搭建便民应急服务点, 共设服务点10余处, 现场投入100人, 服务用户近2万余人次。

紧急开通中国联通10010爱心寻亲热线, 为公众提供代寻亲人、灾情信息查询、代报平安、收集救援信息等服务。新增200余个台席保证24小时畅通, 已成功帮助77个用户联系上亲人。上线抗震救灾默认炫铃, 完成地震救援铃音制作, 将默认铃音修改为地震救援提醒告知信息, 覆盖全省200万炫铃用户。

“4·20”地震 第7篇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报纸号外

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形成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竞争与共存的传播格局。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有自己的优势, 并不会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消亡, 在重大突发事件后发行报纸号外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发行出版报纸号外首先是由报纸媒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报纸具有信息发布形式不够灵活、时效性不强、信息承载量少等缺陷, 为了弥补自身的缺陷, 增强报纸媒体在媒体间的竞争力, 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 在其他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的压力下, 报纸发行号外就显得非常必要。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后, 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争先报道, 报纸媒体除了在微博上直播灾区的情况外, 当天下午3:00《重庆晚报》和《都市快报》联合推出雅安地震号外, 随后《泰山晚报》《重庆晨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等也推出了号外。虽然在时效上无法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相比, 但是报纸号外能够在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不方便、网络不畅通的情况下及时送到市民手中, 最大限度地传播地震消息, 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 在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从克服报纸自身出版周期的弊端来讲, 还是从充分履行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来看, 报纸出版号外都是必要的。

其次, 新媒体环境下发行报纸号外也与新媒体本身的缺陷有直接关系。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们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 新闻的生产方式和报道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信息发布平台和信息接收终端也逐渐多样化。每当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 人们更加倾向于从微博等新媒体获得最新信息, 报纸号外的时效性已远不及新兴媒体, 但是新媒体也有自己的缺陷, 人们在新媒体上获得的信息多为碎片化时间内获得的碎片化信息, 不能对突发事件的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知。还有就是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 经常会有谣言伺机出现, 人们在网上获取信息的真实度难以保证, 所以必须有具有强大公信力的传统报纸发布更加权威的信息, 减少谣言的传播。

二、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号外形态的嬗变

(一) 发挥纸媒的传统优势, 注重内容广度和深度的开发

历史上, 报纸号外是报纸记录、解读重大历史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最快方式, 更加注重消息的时效性, 并把聚焦的重点放在事件本身。新媒体环境下, 报纸号外所发挥的作用已不仅仅是关注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本身, 更重要的是善于发挥纸媒的传统优势, 注重拓展消息的外延与内涵, 通过号外这样的传播形态来探索新闻信息与其他因素在横向与纵向上的联系, 或从多个角度解读、报道新闻事件以求挖掘出投射在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和影响, 进而增加新闻的人文价值。例如, “雅安4·20地震”后, 《重庆晚报》《都市热报》联合推出的号外, 共有“芦山挺住”“动态”“重庆”“相关”四个版面, 内容涉及面广, 主要包括现场救援情况、地震发生瞬间情况、震后民众被困情况、震后逃生技巧等, 多角度、多层次地报道主体新闻, 力求传递全方位的消息。

在新媒体环境下, 受众往往以碎片的话语形式接收信息, 并不能对事件整体有系统的了解和认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 深度报道显得尤为重要。报纸号外利用纸煤的传统优势, 不仅满足了人们了解主体新闻本身, 而且还了解与主体新闻相关的各种背景, 还对重大新闻进行解释、分析、评论, 大大拓展了报道的深度。例如《重庆商报》推出的号外“震恸”, 其内容不仅有介绍地震本身的情况, 还与5年前的汶川地震进行对比分析, 以及对地震后出现的感动场面和人物进行了描述……在理性的深度上丰富了主体新闻, 满足了受众的深层需求。

(二) 版面编排图文并茂, 逐渐走进“读图时代”

以前, 报纸号外多用文字来记录重大突发事件, 排版单一, 视觉效果不佳, 可读性不强。在新媒体时代, 报纸号外十分注重版面的设计与美化, 多以生动形象的新闻图片或示意图来再现或描述事件, 力求达到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 图片因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能够吸引读者眼球, 从而能更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雅安4·20地震”报纸号外图片数量多、篇幅大, 大小搭配得当, 小而有致, 大而有法, 图片和文字能有机结合, 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如《泰山晚报》《重庆晨报》等报纸号外关于救援现场、伤员救治等图片排版合理、参差感强, 还通过示意图直观形象地描述当地的地理情况和震源、震中等方面的信息, 让大家对此次地震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 借助新媒体技术, 顺势打造电子号外

在新媒体时代传播重大突发事件的消息, 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纸媒不仅发行纸质号外, 还积极借助新媒介技术发行电子号外, 极大缩减了发行的中间环节, 极大地改善了纸媒时效性差的现状, 大大丰富了号外的出版形态, 使得号外这个传统的平面纸媒表现形式在网络媒体时代有了新的空间。电子号外利用网络的优势, 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为受众提供了关于突发事件的最新最全的消息。“北京奥运会”“嫦娥飞天成功”等重大事件报道中, 部分纸媒突破了“纸质”的限制, 积极利用新媒体出版电子号外, 通过超文本和超链接的形式提供更全更新的消息, 根本上改变了号外的传播方式和发行形态。

三、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号外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一) 报纸号外首先是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 披露突发事件,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传递和发布最新信息是大众媒体的基本职能所在, 在新媒体环境下, 面对重大突发事件, 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会利用自己的传播优势争先报道, 网络媒体中各门户网站开辟专题进行报道, 微博等自媒体上的信息也是不断更新, 力求把最新最全的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但是, 新媒体本身存在的缺陷导致其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不能得到保证, 在这样的情况下, 就必须要求传统媒体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传统媒体的声音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官方的声音, 与新媒体相比, 在受众中有一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所以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需要出版报纸号外来报道突发事件, 把真实、权威的信息传递给受众, 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与渴望。

即使新媒体中传递的信息是真实的消息, 但是也不并是所有的受众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到, 对那些第一时间没有条件上网或看电视的民众, 报纸号外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这部分民众了解突发事件的主要渠道。“雅安4·20地震”后, 当地房屋倒塌、交通瘫痪、通信中断, 群众陷入恐慌之中, 四川、重庆等省市有强烈震感。几分钟后, 微博等自媒体成为信息发布与流动最快速的渠道, 灾区民众、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以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向外界报道了灾区的受灾情况, 对灾区受灾情况、救援情况、民众情绪等进行实时更新, 对灾区进行全景式的纪实报道。但那些没有网络的受众只能通过传统媒体及时发布的消息来获得, 这样的情况下, 报纸号外便是最有效的传播形式和渠道。《重庆晚报》《都市快报》《重庆晨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等推出雅安地震号外, 把来自前方主流媒体记者和老百姓自媒体的信息认真核实、编辑整合成号外, 在车站、码头、步行街、轻轨地铁站民众聚集的地方, 免费发放给第一时间没有上网或看电视的市民, 传播权威真实的信息, 动员了更多的人关注、参与和支持救灾。

(二) 发行报纸号外可以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最大限度地减少谣言的传播, 进而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数小时内是谣言滋生最快最具影响力的时候, 重大突发事件后形成的舆论模式被称为“爆米花模式”, 具有剧烈性、突变性、阶段性以及多元性的特点。面对重大突发事件, 报纸作为大众传媒不仅要反映舆论、引发舆论, 还要积极主动地引导舆论, 报纸应该凭借其在信息沟通、资源调动、社会协调等多方面的优势, 成为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主力军。

在新媒体背景下, 网民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表达渠道, 但其开放性、匿名性、低门槛准入等特征成为虚假信息、错误信息、不良信息滋生的温床。在重大突发事件中, 经常会有少数不怀好意的网民伺机传播虚假消息、散播谣言、制造恐慌, 当事实和谣言共存的时候, 谣言往往具有更强的传播力。而报纸号外可以借助其依托的报纸媒体的公信力, 进行舆论引导, 通过及时发布真实权威的信息阻止谣言的蔓延。在“四川雅安4·20地震”发生数小时后, 网上就已出现假新闻、假图片, 有的借寻亲的名义骗电话费, 有的用汶川地震的图甚至用日本地震的图来博取眼球, 更有甚者竟然说还会有9.0级以上更大地震, 散布谣言, 制造恐慌。于是在这种情况下, 普通受众更愿意相信报纸所带来的准确信息, 受众此时把对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性需求寄托于报纸媒体。号外作为报纸媒体用于专门报道突发新闻或有重大历史意义事件的载体, 可以凭借其在受众眼中的特定意义, 即号外所传播的新闻都是重大的, 来获得受众的特殊关注和重视。所以号外在引导舆论、遏止谣言的传播方面, 可以起到很显著的作用。“雅安4·20地震”后报纸号外免费发放给广大市民, 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最大限度地减少谣言的传播, 也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三) 报纸号外在弥补纸媒时效性不强的同时, 还能增强其竞争力, 展示媒体自身实力, 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报纸作为传统媒体, 具有“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的双重属性。在这种情势下, 大众传媒若要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发展下去, 就必须面对残酷的媒体竞争, 去争夺受众市场。媒体竞争不仅包括不同类型的媒体之间的竞争, 也包括同一类媒体之间的竞争。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 报纸与电子媒介之间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对于重大突发事件, 广播、电视可以直播, 网络可以随时更新, 号外则成了报纸参与媒体竞争的有效形式。与此同时, 报纸之间的竞争更是日益白热化, 要在众多的报纸中脱颖而出, 任何有作为的报纸都不会放弃各种有效的竞争手段。[3]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 报纸号外便成为各大报纸应对媒体竞争的有力举措。号外在报道内容上具有固定编号报纸所没有的优势, 因为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是不会被受众忽略的, 受众不会拒绝去了解一个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热点话题。从这个角度来分析, 媒体应该善于利用号外的吸引力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受众。“四川雅安4·20地震”后, 《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号外免费发放给市民阅读, 在弥补报纸时效性差的同时还能抢占受众市场, 提高了媒体自身的关注度, 进而提升了媒体间的竞争力。

此外, 在当今品牌时代, 号外是报纸媒体塑造自身形象的一种手段。报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是在一次次的新闻报道过程中逐渐塑造出来的, 因此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之时, 也是报纸展示自身实力、塑造媒体自身形象的契机。从某种意义上说, 如今的号外更是报纸塑造自身形象的一种公共关系策略, 而不仅仅是报纸及时报道最新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纸。

(四) 报纸号外作为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产物, 具有记录历史的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

报纸号外是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后的特殊产物, 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力, 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新媒体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 网络上关于该事件的消息铺天盖地, 更新时间飞快, 很多重要消息也会很快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 不能很好地保留下来。报纸号外作为一种特殊文献, 在满足人们对特殊信息需求的同时, 也给后世留下了真实珍贵的历史资料。如《重庆晚报》《都市快报》《泰山晚报》《重庆晨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等都推出了雅安地震号外, 说明其不仅是传递信息的新闻纸, 还是这次地震的见证者, 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者, 具有记录历史的文献价值。[4]正因为报纸号外具有记录历史的文献价值, 再加上其特殊的出版方式、精致的版面设计等特色, 使其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四、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 新闻的生产方式和传播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 报纸号外的时效性已远不及新兴媒体, 但新媒体也有自己的缺陷, 人们在新媒体上获得的碎片化信息不能对突发事件的整体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知。报纸本身存在信息发布形式不够灵活、时效性不强等弊端, 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出版号外是必要的。从“四川雅安4·20地震”后发行的报纸号外中可以看出:在新媒体环境下,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报纸号外的形态已悄然发生改变, 不仅注重事件本身的报道, 还注重内容广度和深度的开发, 在版面排版上大量应用图片, 注重图文并茂, 逐渐走进“读图时代”, 并积极借助新媒介技术, 顺势打造电子号外, 改变号外的出版方式和传播形态。但是它作为重大突发事件的记录者、见证者的作用并没有改变。它不仅可以披露突发事件, 发布权威信息, 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还可以弥补报纸时效性不强的劣势, 增强报纸媒体的竞争力, 同样还具有见证历史的文献价值。

摘要:号外是报社报道突发新闻或有重大历史意义事件的新闻纸。历史上, 报纸号外是报纸记录、解读重大历史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最快方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号外的时效性已经远不及微博等新媒体, 报纸号外的形态也随着受众需求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是, 报纸号外作为重大突发事件记录者、见证者的作用并没有改变。本文以“四川雅安4·20地震”后发行的报纸号外为例, 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号外形态的嬗变以及它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重大突发事件,报纸号外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275.htm.

[2]王丽.三个用心让号外独具魅力——《大河报》成功打造“神九”号外的背后[J].新闻爱好者, 2012 (10下) .

[3]董天策, 孟盈.报纸号外研究[J].当代传播, 2004 (2) .

“4·20”地震 第8篇

科技新闻报道在经历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温甬动车事故等多次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后, 对此类事件的科技新闻报道也愈发全面和成熟。本文以4·20芦山地震中的科技新闻报道为例, 试从此类新闻报道的角度和原则两方面来分析和总结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的策略。

1 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的角度选取

灾难性事件后, 媒体如何在信息卖方市场中获得关注, 取决于报道内容所提供信息的质和量。对应于灾难性事件中的科技新闻报道即要求新闻从业者善于选取新闻角度, 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报道。

以“4·20”芦山地震报道中的科技新闻报道为样本进行分析和归纳, 可以发现灾难性事件发生后, 科技新闻报道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1 灾难发生的原因

灾难性事件一旦发生, 无论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抑或是公共卫生事件等, 人们出于对真相的追求以及自身安危和利益的担忧, 往往对事件发生原因迫切关注。芦山地震发生后, 媒体对地震原因的分析报道几乎在地震发生第二天便已全面展开。

对于地震发生可能存在的几大理由, 各大媒体都在在科技新闻报道里都采访专家进行详细解读。南方都市报21日发文《芦山地震与三峡水库有关?》, 南方日报21日以《这次地震为什么又在四川?》为题设问。从各大报道来看, 对地震发生原因的探讨注重科学解读,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学者等都成为为此次地震答疑解惑的主体。

1.2 灾难发生后的危机处理方法

灾难性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往往最牵动人心, 事件发生后对受灾人员的危机处理方法便成为各科技新闻报道的重点。危机处理方法涵盖面十分广, 基本上当灾难性事件发生后, 受灾者、政府、热心群众等所有人员的应对措施都属于此范围。但能够作为新闻信息在科技新闻中进行报道的主要是指涉及科技元素的方面, 包括:救援过程中采用的先进科技装备、科学施救方法等。

以人民日报在芦山地震中的一系列科技新闻报道为例, 21日人民日报发表《解放军迅速投入, 各部门全力应对——力量, 来自四面八方汇聚》一文提到, 9架直升机和2架侦察机勘察灾情、5支医学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启动卫星监测支持抗震救灾;23日《通讯中断, 指令如何下达——500多北斗导航装备救灾》一文又详细介绍总参卫星导航定位总站如何利用北斗导航装备科学救灾, 增强人们对科学救灾的信心;24日人民日报发表《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生死营救72小时》一文专辟章节介绍地震中使用到的卫星、无人机等先进设备, 并向读者透露震前卫星拍摄的灾区图片如何形成等科学知识。不难看出, 这类科技信息的报道侧重于用具体的救援设备和科学数据让人们深切感受科技实际应用带来的力量。灾难性事件中加强对危机处理方法的报道,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于科学救助的认识;另一方面, 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灾难发生时, 弥漫于社会的恐惧和不安情绪, 提高对受灾者成功救助的信心。

另一个在灾难性事件的科技报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对受灾者心理援救状况的报道。北国健康网22日《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地震后如何心理重建》一文提出不少地震后如何心理重建的方法;人民日报22日发文《接力守护——延续生命希望》、中国科学报25日《震后复课莫着急》都涉及到心理救援的问题。作为危机处理方法中易忽视的一个环节, 有关心理救援的科技报道在芦山地震中得到了一定重视, 亦是媒体在进行此类事件, 尤其是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破坏性的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亟需注重的角度。

1.3 灾区次生灾害的预防

许多自然灾害, 尤其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 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 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

次生灾害可根据灾难事件发生地的具体情况提前预测, 及时采取措施, 能有效降低灾害蔓延扩大, 减少损失。次生灾害的预防报道不仅能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参考, 对灾区人民自行防范灾害的行动亦有一定指导意义, 是科技新闻报道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报道角度。

“充分考虑强震和降雨叠加导致次生地质灾害加剧”、“迅速评估此次次生地质灾害的破坏风险”等指示在芦山地震发生后第三天便由习近平发出。芦山7.0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强调把防范次生地质灾害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来抓, 并启动地质灾害防治预案以及相应, 通过各种媒体, 向社会和公众公布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次生灾害早已成为政府进行政策层面考虑的内容, 而媒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科技新闻报道真正发挥其连接政府和公众的桥梁作用。将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类型、发生地、潜在的危险程度从政府的信息部门传递给人民群众, 对于灾区救援、预防二次伤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民日报自地震发生后, 新闻报道持续关注次生灾害的问题。21日, 《芦山地震第二日震区基本实现救援全覆盖》一文便已提到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的巡查、调查, 在部分出现重大险情的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并陆续转移群众, 严防次生灾害发生等信息。24日更辟专文强调预防次生灾害的重要性, 《宝兴周边山体发现多处险情专家建议防范次生灾害》指出, 勘察人员发现多处坍塌、裂缝、渗水险情, 如遇强降雨天气, 雨水渗入山体, 将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记者采访了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并结合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对三个乡镇受灾情况的初步调查, 提出可能出现新滑坡、崩塌点的数量和面积等科学数据, 具有极强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1.4 灾区气象信息

灾难性事件发生地的天气好坏不仅与救援能否顺利进行息息相关, 也关系到引发次生灾害可能给灾区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地震发生后, 如遇上强降雨天气, 不仅会加大灾区救援工作的开展力度, 也可能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水库漫溢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威胁灾区人民安全;而持续升温也可能增加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的难度。总之, 灾区气象信息的每次变化都需要密切关注, 这是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角度。

芦山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 雅安市便开始持续降雨天气。对此, 中央气象台每日增加灾区天气会商, 及时播报灾区的气象状况;多家报纸, 如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等专门开辟版面, 报道灾区气候状况。关于降雨可能带来的救援和次生灾害问题, 相关影响和利害关系的科技新闻报道也十分普遍。

人民网22日《芦山震区今晚有小到中雨需做好防雨防雷电措施》一文在报道灾区气象信息上具有代表性。文章指出“地震灾区的降雨过程将给灾区部分地区带来能见度低于5千米以下的轻雾, 部分地区还可能出现弱雷暴”, 提出“一线救灾人员需注意轻雾给交通运输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搭建帐篷和板房及大型救灾设施时需注意做好防雷措施”等建议。

1.5 灾难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

本节提到的灾难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并不包括上文所提到四类科技新闻报道, 而是指脱离灾难事件本身, 专门的、以传授人知识为目的的科普报道。 (若将前者算在内, 那所有的科技新闻报道均可算作此类, 因为科学性报道往往客观上都起到一定科普作用。) 灾难性事件发生的时刻往往是对人们相关科技知识进行更新的有利时机。每一次灾难性事件发生后, 相关的科普知识往往最容易被人们所关注。

齐鲁晚报24日《地震来临, 我们应该怎么办》归纳了地震来临如何做的十条顺口溜;文汇报24日《地震来了怎么办?最易学的灾难自救互救方法》配发图片和注释, 给人们普及简单实用的地震逃生、震后自救、伤口处理等科学常识;中国地震局网站所做的关于《地震来了怎么办》的十八篇科普知识报道在震后得到许多网站的转载;人民日报“求证”专栏《地震能够准确预测吗?》、《重建房遇震开裂怎么看?》等系列报道, 对此次地震引发的讨论, 进行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普及报道。

1.6 灾难中的科学管理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的抗灾救灾是一项涉及庞大人员、物资、信息调配的系统工作, 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庞大的救援力量并不意味着高效的救灾能力。此次芦山地震就曾出现通往灾区的交通生命线堵塞、救援人员和物资调度出现问题等不协调现象。因此, 如何使社会各界散而杂的救援力量更科学有序的投入救灾当中, 科学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此次芦山地震科技新闻报道中, 有关科学管理具体举措的报道偏少, 只有少数报道提及灾难中科学管理问题。如24日人民日报《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生死营救72小时》一文提到, “决策快、行动快、展开快”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洗礼, 此次救援工作中, 各方力量开展得即迅速果决, 又从容有序。高效的救援应急机制在本次地震救援工作之中立了“头功”。科学管理的新闻报道之少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应对灾难性事件的科学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2 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科技新闻报道的原则

2.1 分阶段报道, 注重指导性

灾难性事件并非单一事件本身, 它并不是静止的, 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事态中心和重点。不同阶段,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同, 科技新闻报道应随着事件发生后的阶段变化不断改变报道的侧重点, 从整体上把握科技新闻报道的阶段性, 力求在灾难性事件的不同阶段提供具较强指导性的科技新闻信息。

以芦山地震科技新闻报道为例, 借鉴媒体在报道时对地震发展阶段的划分, 可将地震后事态发展的阶段分成抢险救援、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 科技新闻报道的重点都有不同侧重点。

首先是地震发生后的抢险救援阶段, 该阶段重点主要在争分夺秒抢救地震中被困人群, 因而地震造成的伤员情况、震区施救进度、余震的发生频率和强烈程度等是人们迫切关心的话题。相对应地, 这一阶段, 科技新闻报道主要集中在地震的发生原因、余震的相关概况、救援采取的科学施救方法等。第二个是过渡安置阶段, 该阶段进一步的救援状况仍旧是重点。对已救群众和受灾人民的救治和安置问题、灾区人民生活秩序的恢复程度、次生灾害的预防措施等新的关注点产生。最后是灾后重建阶段, 这一阶段涉及的问题不再像救援那么紧急和迫切, 转为更长远、复杂和系统的修复和重建。主要问题有重建房的规划、救援物资的合理发放、受灾人员的心理救援等。

事态发展的不同阶段, 科技新闻报道需要针对不同阶段选取不同的角度予以报道。只有把握这种分阶段式的报道原则, 才能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客观上为灾区的抗震救灾和地震救灾等提供信息帮助。

2.2 辩证式报道, 坚持科学性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不确定性、恐慌的气氛使得人们迫切需要获取可靠、准确的信息以获得安全感, 而事实上, 科学界对于某科学问题的探讨没有形成定论的状况十分普遍。新闻信息要求的准确性与科技知识的不确定性二者之间的矛盾便亟需媒体进行选择和处理。

以芦山地震科技新闻报道对于“芦山地震是否由修建三峡水库引起”的争议的报道为例, 南方都市报在21日《芦山地震与三峡水库有关?》的文章中对该问题的处理可以得到一定启示。该报道中记者采访了持对立观点的两方面的专家, 给予双方同等发言机会, 将科学的争议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2日则在标题中表明科学观点:《地震发生原因尚无确定解释科学界有三大假说》。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 媒体对存在争议的科学问题采取了尽量避免一面报道, 而是给不同观点的各方以同等发言机会的方式。这也给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科学新闻报道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 坚持辩证式的报道方式, 始终秉持报道的科学性。

2.3 针对性报道, 增强权威性

“4·20”芦山地震中出现了诸多谣言, 让人真假难辨。如地震前动物异常能作为预测地震的科学依据;“生命三角区”是地震中的最佳逃生去处;汶川重建房全部坍塌;八级地震房七级地震便开裂必是“豆腐渣”工程等。这些谣言背后有的用个别事实案例作支撑, 有的甚至附有“科学解释”, 极易让人信以为真。

这是因为灾难性事件中信息的不确定性, 自媒体时代人人得以发布信息的便利以及人们对灾难本身的关切带有的普遍的同情心和怜悯心等, 使得谣言极易在这种缺乏安全感、信息纷杂的环境里得到传播和繁衍, 产生巨大的危害。

对于灾难性事件中谣言的产生, 科技新闻报道应该发挥其独特优势, 通过权威、专业的科学解释, 有针对性的予以正面回应。芦山地震中人民日报在“求证”专栏中专题解答便是个用科技知识粉碎谣言的绝好例子。对于可能给人们造成误解的科技信息, 人民日报在“求证”专栏专门针对现有谣言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如《地震能够准确预测吗?》、《重建房遇震开裂怎么看?》等, 采访了众多建筑设计、土木工程、地质勘探、地震研究的专家, 用科学、权威的理论和数据粉碎谣言可能带来的信息误解。媒体权威专业的科技报道使此次芦山地震中不少谣言被迅速粉碎, 提高了科技新闻报道的权威性, 亦是一次全民科学知识普及。

3 结论

在国家应对救援反应机制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同时, 媒体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力也应当相应提高。在进行灾难性事件科技新闻报道时, 应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报道的角度并从整体上把握阶段性、辩证性、针对性的报道原则。重视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 不断总结其经验和不足, 对于推动科技新闻报道的进步、增强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浩鸣, 邓晓丽.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的若干问题[J].科技传播, 2009, 4:29-31

[2]沈正赋.灾难性事件报道方法论初探[J].新闻战线, 2003, 9:26-28.

[3]熊萍.危机事件报道中的科技新闻选择——以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报道为例[J].中国编辑, 2011, 3:51-54.

[4]戚振扬.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沈正赋.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J].新闻大学, 2002, 2:44-47.

“4·20”地震 第9篇

一、3G直播的便捷优势显露无遗

“进行3G直播, 其实是借助了各通信运营商在全球铺设的3G网络, 就像用手机打电话传递声音一样, 记者拍摄到的新闻现场画面也可以借助3G网络, 无线回传到播控机房实现直播。” (2) 从2009年开始, 重庆电视台新闻中心就已将3G直播作为日常新闻的常态化报道方式。由于3G直播不需要大型直播车辆和设备, 仅需给摄像机配备一个3G包, 或者给手机安装直播软件, 就可以实现直播。因此, 近年来方便快捷的3G直播迅速在国内多家电视台得以应用。而在“420”雅安地震的电视报道当中, 日臻完善的3G直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震发生半小时后, 记者就携带配有3G包的摄像机先于大型卫星直播车由重庆前往雅安地震灾区。在卫星直播车赶到现场之前, 3G直播设备已经在路上为重庆电视台的地震特别报道实现多次连线报道, 把地震灾区的情况向全国观众直播。其中有一次连线充分体现了3G直播的便捷优势。当天中午, 成都军区一辆载有20名战士的救援车突发意外翻下悬崖的新闻牵动着全国观众的心。这些战士伤情如何、是否已经脱险, 成为新闻焦点之一。下午两点, 记者赶到距离此次地震震中芦山县几十公里外的荥经县城, 此时, 从坠崖现场转运出来的七名解放军战士正陆续被送到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其中一名战士不幸牺牲, 医护人员正在全力救治另外六名受伤的战士。了解现场情况之后, 记者与同事迅速开启3G直播设备, 在医院外临时开辟出来的急救专区, 为重庆电视台地震特别节目做现场直播连线, 报道伤员们的伤情以及救治情况。

电视新闻一向视时效为生命, 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现场直播——传播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新闻。直播被认为是最能体现电视新闻优势的报道手段。虽然囿于地震灾区通信条件的限制, 3G直播画面并不是特别清晰,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新闻的信息传达。通过3G直播, 电视让受众同步接收现场信息、感受现场氛围、认识了解牺牲和受伤的解放军战士, 这是其它媒体——无论是包括报纸、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还是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当然, 3G直播并不能取代卫星直播车的地位, 无论是声画质量还是信号的稳定性, 3G直播都不能与卫星直播相媲美。但是在特殊情况下, 尤其是在卫星直播车无法到达的时间或地点, 3G直播的便捷优势便会显露无遗。

二、微博即信息

“媒介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 恰恰是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 (3) 以电视与微博的关系为例:从2013年2月开始,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结束前, 新闻主播提醒观众关注其官方微博;此后短短3个月, 其官方微博的粉丝就增加了两百多万, 相当于此前一年累积的粉丝总数。电视节目推广自身的官方微博, 可见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的重视;微博用户快速积累, 又显示出媒介融合的广阔受众资源。在“4.20”雅安地震的电视报道中, 微博——这种在国内兴起不足4年、每条信息不超过140字的“自媒体”, 成为电视媒介重要的信息渠道之一。从地震发生后到记者赶到现场之前的这段采访真空时段, 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地方电视台, 都把来自地震灾区的微博作为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在新闻采编过程中, 笔者认为微博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4月20日17时, 记者赶到震中芦山县城。由于通信基站受到地震的破坏, 当地的3G信号时断时续, 无法实现3G直播, 就连电话也很难打通。这种情况下, 如何第一时间发回现场报道, 成为视时效为生命的电视记者的首要难题。当时, 用手机更新微博的速度虽然很慢, 但是网络信号并没有彻底消失。因此, 通过微博报道新闻成为当时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于是, 记者迅速用手机拍摄现场照片, 配上文字解说, 第一时间链接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官方微博。于是, 在此后的一个多小时内, 虽然电视台演播室与记者一度失去联络, 但是在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18:30黄金时段播出的《天天30》栏目里, 这一条微博成为本台记者发自震中芦山县城的第一条报道。微博以一个普通芦山人的视角来描述了地震后的见闻感触:她叫周露, 今年18岁, 家在芦山县城, 地震发生后, 她马上来到医院帮忙, 连续12个小时, 她抬了三十多个伤员和七位遇难者。微博还配有这位志愿者和救援现场的照片, 提供直观的视觉信息。

微博的传播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发布, 更在于他人的转发与评论, “通过喝彩者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并点燃这个事情, 再通过推动者进一步导向事物的内部, 去碰触更深层次的变化。” (4) 经过电视新闻的播出以及新闻频道官方微博的转发, 记者的这条报道地震灾区的微博得到了更多人的评论, 而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评论又实时反馈给电视演播室, 经过整合与梳理, 再次成为新闻内容, 实现新闻信息的深度加工与开发。在信息循环的过程中, 微博成为记者回传新闻的有效渠道, 微博的内容与传播方式也成为电视新闻的内容。由于电视与微博的互动以及电视与观众、微博主的互动, 电视媒体实现了一次成功的议题设置, 大大提升了信息的利用率。这不仅丰富了电视新闻报道, 也再一次论证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观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微博即信息。

在雅安地震电视报道当中, 采用来自微博的信息数不胜数。当然, 在自媒体时代, 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 电视媒体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 以实现自身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在选择的过程中, 形成自身的话语方式和态度。

在新媒体风起云涌的背景下, 信息传播早已脱离了单向度的体制优势, 而实现了多种媒介和载体相互补充链接的传播矩阵。电视不能止步不前, 它的突围就在于如何集纳其它崭新的传播媒介和载体, 实现自身传播优势的进一步提升。“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 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 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 (5)

重庆电视台记者通过3G直播设备现场报道伤员救治情

重庆电视台雅安地震特别报道中, 微博成为重要信息来源

参考文献

①[加]菲利普·马尔尚:《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 何道宽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2页。

②汤健萍, 《3G直播浪潮来袭电视新闻直播变局初现》, 《当代电视》, 2011年08期

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何道宽译, 商务印书馆, 第46页。

④陈建华, 孙健, 路宝君, 《微博角色管理与城市电视台品牌战略》, 《现代传播》, 2013年第2期。

上一篇:周期性信息下一篇:化工仿真培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