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系统范文

2024-08-20

通讯系统范文(精选12篇)

通讯系统 第1篇

(2008-266-新西兰-003)

新西兰ITTelenet Ltd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专门从事国际通信服务的高科技公司。公司主要从事网络综合语音通信服务的研发和运营,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商务用户提供宽带语音服务。公司拥有覆盖全球的IP承载网络,并在欧洲,北美和澳洲均设有分支机构。

网络构架和技术

ITTC网络的核心价值在于目前设在11个国家和地区的29个运营服务器和全球范围内的1100个网关。它将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电信网络资源连接起来,形成了全球网络构架。ITTC国际语音业务的软交换系统控制公司网络上运行的所有国际通话业务,实现了各国PSTN网络间的无缝桥接和最短路由的高速点对点通信。该软交换系统是基于SIP协议的下一代网络交换平台,能够运行包括视频、音频、数据在内的综合多媒体业务。系统提供应用服务器(语音信箱,会议电话等),运行支撑系统(OSS),计费系统,业务负荷平衡系统和数据库服务器等;支持目前所有符合行业标准的SIP设备。模块化网络构架支持无中断扩容;分布式系统设计及其倒换和备份技术,可以实现无故障率达99.96%的运营级可靠性;业务负荷平衡系统确保网络全年无间断运行。

目前,积极研发高效的Vo IP系统已成为业内潮流。通话双方的物理链路距离和接洽网关的数量直接决定了Vo IP语音通话的质量。经由多个电信网关和互联网路由的语音通话会存在瞬断、回声和延时等情况,这些都是中小规模和区域范围的Vo IP服务提供商所无法避免的。针对目前的这种行业现状,该公司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构建全球网络,并使其现有网络覆盖可以轻松解决上述问题,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国际宽带语音服务。

此外,公司在构建全球网络过程中,在网络部署,系统构建,方案设计和电信增值业务的运营方面形成了独有的技术诀窍,可以使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始终领先对手,也使公司具备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服务咨询和方案设计能力。

融合通信的发展趋势和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将会对中国电信业务带来革新,产业的价值链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在国际通话业务中,Vo IP已成为主要方式。在这种形势下,在中国通信行业规则之内,我们以合作或者协作形式来开拓中国市场为中国的客户(特别是商业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国际通信服务,市场前景巨大。我们的全球网络优势和技术诀窍将使中国合作方在国际竞争中更具优势,同时也为我们现有的海外客户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便利。

技术成熟度:大规模生产

通讯系统 第2篇

三: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功能: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无细胞核)──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有细胞核)──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无细胞核)──止血,加速凝血。

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影响血液输氧的能力,影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易疲劳;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发炎: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过多。

人体血量约为体重的7%-8%。一次失血10%,经一段时间调整后可完全恢复正常(一次献血仅占总血量5%,不影响健康,应积极提倡);若一次失血超过30%,需及时补给血液。人类最基本的血型是ABO血型,输血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动脉和静脉的管壁特点

动脉 管壁厚 管腔小 弹性大 血流速度快(血流方向离心)静脉 管壁薄 管腔大 弹性小 血流速度慢(血流方向回心),有静脉瓣

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1)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2)管腔窄,红细胞单行通过;(3)管内血流速度最慢;(4)数量大,分布广。

心脏的结构:

(1)心脏的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2)与各个腔相连的血管: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

3)内流的血液的种类:左心房、左心室──动脉血;

右心房、右心室──静脉血。

(4)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静脉瓣(位于静脉内)。

(5)血液流动的方向:一定方向。

(因为房室瓣控制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控制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6)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心脏的搏动推动着血液的流动,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血液循环途径

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意义进行物质交换,将养料和氧气输送给组织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肺循环意义进行气体交换。)

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毛细血管)2静脉瓣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3左心室的壁最厚是因为(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输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 4再抽血或输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5左、右心室射出的血是(左心室射出动脉血,右心室射出静脉血)6使体循环和肺循环连接在一起的器官是(心脏)7动脉血成红色,主要因为它含有较多的(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8左心室连通(主动脉)

9肌肉注射某种药物,如做跟踪检查,则最先在(右心房)发现

10小李到医院去验血,白细胞高于正常,则他可能患有(白血在人体病、炎症)11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数目最多的是(红细胞)

12我们又时因碰撞而皮下出现紫色斑块,这是因为(毛细血管)出血所致

四: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的原理:

呼吸肌肋间外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吸气

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呼气完成肺的通气

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1)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气体交换。

肺通气是依靠呼吸运动实现;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

肺的换气使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组织气体交换使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

人体内的交换:

1.肺泡 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2.组织细胞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呼吸的意义: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五:人体代谢废物的排除

⑴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

皮肤→排汗(水、无机盐、尿素)

呼吸系统→呼气(二氧化碳、水)

泌尿系统→排尿(水、无机盐、尿素等)

排泄的意义:排除废物;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

⑵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液的场所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肾脏结构:肾脏分为皮质、髓质、肾盂三部分

肾单位:

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分布在皮质;

肾小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原尿

肾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

肾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

人体废物的排出方式 ⑴排泄:人体代谢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⑵排遗: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和生发层(具有分生能力,有黑色素细胞),真皮含大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有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皮肤的功能:保护、再生、调节体温、排泄和分泌、感受外界刺激。1在人体的血管中,含尿素最少的是(肾静脉)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小体)

3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150升,而实际只排出1.5升,原因是(肾小体的重吸收)4肾动脉与肾静脉里的血液含量基本不变的是(蛋白质、葡萄糖)

5如果某人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则病变部位是(肾小球)6终尿与原尿的最大区别是(终尿不含葡萄糖)7肾小球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

8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流到肾小囊里的是(原尿)

六:神经系统

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功能: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

分在中枢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灰质

神经部分神经纤维构成白质

布在周围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神经节

神经部分神经纤维构成神经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是由反射弧完成的。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反射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方可形成。

反射弧: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主要功能区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脊髓中有许多低级神经中枢0.52如膝跳反射中枢、排便反射中枢、排尿反射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角膜:聚光作用

(一)眼与视觉:

1. 眼球的结构虹膜:黑眼球(中间的圆孔为瞳孔)和功能

外层:巩膜:白眼球和脉络膜:(富含血管)

中层:睫状体

内层:视网膜:感光作用 2.视觉的形成: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产生兴奋)→大脑皮层

3.近视、远视及矫正方法

⑴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

矫正:戴凹透镜 ⑵远视: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凸度过小,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

矫正:戴凸透镜

(二)耳和听觉耳郭:收集声波

外耳外耳道:传送声波

鼓膜:在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

鼓室:(位于鼓膜内侧)

1.耳的结构中耳听小骨:传导鼓膜产生的振动和功能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空气能通过此管进入鼓室,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中耳炎)

耳蜗:有听觉感受器,在听小骨传来的振动的刺激下,内耳产生神经冲动。

前庭有头部位置感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

半规管

2.听觉的形成: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1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损伤,其他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表现为(有感觉,但收缩反应)

2人类特有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3人看到路牌会遵守,但小狗不会,说明人类具有(语言中枢)4眨眼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是(反射弧,简单反射)5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是(“谈”梅止渴)6协调身体平衡的主要是依靠(小脑)7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8组成大脑皮层的主要结构是(神经元细胞体)1若要矫正近视眼,应戴(凹透镜)

2当你从电影院走出是,瞳孔(由大变小)3人的视觉在(视觉中枢)形成的

4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图象的部位是(视网膜)

七:激素调节

外分泌腺: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的一类腺体。

内分泌腺: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送到全身。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作用及其缺乏症 激素 作用 缺乏症

生长素 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幼年时期分泌不足,患侏儒症;过多,患巨人症。成年人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期缺乏,患呆小症;成年缺乏,导致代谢缓慢、怕冷、智力减退等

胰岛素 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糖尿病

人体主要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等。的内分泌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煤矿生产调度用通讯系统设计和应用 第3篇

【关键词】煤矿生产;调度用通讯系统;设计和应用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促使通讯技术不断进步,为了保证煤矿生产能够更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程序调度设备在相关技术单位的不断改进下,调度用通讯系统在煤矿生产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并符合国家相关通讯技术标准。系统主要能够保证产品信息的记录,以及煤炭的数量等问题,对生产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妥善处理了煤矿企业信息分布杂乱,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并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工作效率,在煤矿企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煤矿生产调度通讯系统

共电式交换机和磁石交换机是我国煤矿企业调度用通讯系统的应用工具。近几年来,一些单位对通讯系统大的相关使用设备进行完善。井下工作的通讯系统大多是磁石交换机,只有少数运用的共电交换模式。在部分煤矿开采企业还运用了CK-1和ZK-1型的能够扩大声音的电话。但是这些设备虽然安置在工作的各个方面,但是依旧不能直接联系地面调度,所以井上井下未形成通讯网络。现阶段,煤矿企业的主要课题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可靠的通讯网。

二、通讯系统的设计

(一)横向、纵向通话量较高的大中型煤矿

由于这种煤矿企业的特殊条件,一般采用的是自动交换机,并应用在井下,要充分考虑安全方面的问题,可以将整个交换机设计成安全火花型,由此满足其安全的性能,或是保证整个井下电路能够满足安全火花的条件,若从技术上来看,后者更具有实现的几率更高。

煤矿调度室中,一般设置2-5个分级,调度员专门配备了1-2个用于指挥生产。调度室中设有录音电话,可以通过自动或手动进行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特殊功能。工作人员还要设计无线装置和一些专门选号器,形成一个无线电通讯网,以便地面流动人员和特殊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无线电和有线之间有汇接装置,运用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和调度转接功能,使两方用户能够沟通交流。局部通讯系统是井下生产环节的主要通讯工具,通过小型人工转换台,形成一个整体,然后自动与人工交换台之间以中继线连接。当井下出现紧急事故,可以按下紧急按键,然后调度室会出现警报位置,以便及时处理。

若安全火花型交换机的安置成功,能够保证交换机使用人员的安全问题,实现了安全区和非安全区的转换。根据不同的生产环节,井下各环节的局部通讯系统的方面不同,例如综合机械化分区,在电缆槽内能够设置通讯电缆,并选取有线扩音电话,其通话音量大、设备灵活易组装是该系统的特点;主皮带运输区域,工作环境较为安静,容易架设电缆,但是工作人员时常流动,所以适宜采用感应电话。

(二)横向通话量较低的中小型煤矿

矿用调度电话系统是这类煤矿企业经常运用的模式,其中调度电话拥有二线双工扩音技术和对线路绝缘电阻要求低两方面的特点,因为这类矿井巷道狭窄,通讯条件较差,而且不易安置和维修通讯线路,所以线路绝缘电阻无法提高。这种调度电话的应用,能使调度和被调度之间直接联系,但是被调度一方需要进行调度转接,所以调度和话务具有相同功能,在横向通过量较低的矿井中能够妥善应用。

该通讯系统中的分支系统的工作面一般不设置通讯电缆,只应用感应动力线,而且工作面具有较大噪声和煤尘,所以通讯设备的音量应达到一定标准,并保证安全。系统中的炮采工作面,这类工作面不允许设计额外电缆,因为空间小和流动性大,要求通讯范围最好在500-1000米的范围,接地导体作为通道的感应电话是经常选用的设备。

三、通讯系统的应用

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施工场地经常变化,生产环节也不固定,所以煤矿企业要设计调度用通讯系统,并形成井上井下生产调度模式,多种设备共同实现通讯系统的建立,最主要的是有线电话,自动、扩音、感应以及载波都属于有线电话的功能,所以有线电话更加安全可靠,还能进行简单的维修,煤矿生产调度中主要使用的电话就是有线电话,若是煤矿工作单位与露天矿、地质勘测和面积十分广的矿区,可以运用无线电话,因为工作人员总处于流动状态,所以,为了在煤矿企业中形成通讯网,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完善接收装置,确保通讯网的全面构成。

井下的通讯设备要能够适应工作条件并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例如能够在湿度长期为95%以上,有烟尘、容易爆炸、存在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下工作。这些通讯既能在固定点之间通讯,也能在流动点之间、固定点和流动点之间通讯,根据不同工作环境的不同需求,应该妥善利用动力电网和各种导体。

调度机房内可以设置设备系统,通过系统主机进行调度,能够实现呼叫、对接、无缝和等位等拨号功能,并使信号能够覆盖很大的面积,系统能够进行数字式双语音双向无障碍通讯,并有效的完善了单一的通讯效果,使交流能够一键到位,在调度台能够通过中文名称进行煤矿等位置的显示,并进行录音,然后能够保存半年以上,还能够进行查询历史记录。

四、结束语

煤矿调度指挥中煤矿调度用通讯系统能够具有重要功能,煤矿产业领导者能够对井下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解,这种调度通讯系统还能调度生产指挥事故处理,并使抢险救灾的重要工具,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能够进行一些信息交流。通过上文对煤矿生产调度用通讯系统的设计的分析,以及阐述其应用,可以得知这种系统在煤矿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相关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选择,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卢鹏.基于WEB的煤矿生產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J].山东科技大学,2011(5):108-109.

[2]甄振.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J].山东大学,2013(4):135-136.

[3]刘春光,苏建军,张少春.煤矿生产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12(12):165-166.

通讯系统 第4篇

海河水利委员会 (以下简称海委) 即时通讯系统 (腾讯通RTX) 于2007 年正式启用, 因功能齐全、运行稳定、操作便捷, 已在海委政务外网得到广泛应用, 为综合网络信息的传递、工作效率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因腾讯通2007 版本功能存在问题, 以及老版本一些无法修复的bug严重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同时为进一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升系统性能、丰富系统功能, 海委信息中心于2013 年组织了系统升级工作。2013 年5 月, 系统经过部署和试运行, 已经正式上线运行。

1 RTX技术介绍

RTX是企业级实时通信平台, 是一种高度可管理、低成本、易部署的IT平台。RTX集成了丰富的沟通方式, 包括文本会话、语音/视频交流、手机短信、文件传输、IP电话、网络会议, 以及应用程序共享、电子白板等远程协作方式。可在企业内部实现2 个或多个用户之间的文字、语音、视频和数据文档的沟通[1];员工之间可以随时点对点进行沟通, 还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文字沟通, 文件发送, 甚至通过程序共享来讨论工作, 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1.1 RTX体系架构

RTX体系架构主要包括Connect Svr, DBServer, Group Server, App Server等4 个部分。Connect Svr是RTX连接服务, 用于RTXClient (RTX客户端) 进行登录;DBServer是数据库服务, 用于连接数据库, 并读取用户资料验证用户信息;Group Server是群组服务, 用于建立RTX用户群和组织架构, App Server是组件服务, 用于RTX的二次开发, 提供与第三方的接口服务。整体系统架构如图1 所示[2]。

RTX Server提供的API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主要包括服务端和代理端2 部分, 其中服务端安装在RTX Server所在机器上, 代理端安装在调用API的应用服务器上。系统架构如图2 所示。

1.2 RTX部署方式

RTX系统的软硬件部署主要包括3 个部分:RTX用户工作台 (安装RTXClient) 、RTX服务器 (安装RTX各类服务) 、数据/文件服务器 (安装数据库软件/文件系统) 。

海委RTX服务器与数据/文件服务器根据实际情况整合为1 台服务器, 部署在海委政务外网机房内, 主要用于RTX客户端进行文件消息收发, 并存储离线文件消息的数据。海委机关和委属4 局授权的RTX用户在本地电脑上安装RTX客户端, 通过局域网连接RTX服务器进行消息和文件的发送。

2 海委数字证书身份认证系统介绍

为提高信息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 在不断提高网络信息传送中所使用加密算法的安全等级外, 还要在信息数据交互的双方使用一个可以被认证的标识——数字证书, 以建立一种信任及验证机制。

目前海委政务外网已遵照水利部政务外网数字证书身份认证系统的统一技术架构, 建成海委数字证书身份认证系统, 考虑对未来纵向和横向扩展的兼容性系统, 主要由海委运营认证机构 (CA) 、证书注册系统 (RA) 、统一用户管理系统 (UMS) 和目录服务系统组成。海委运营CA是发放、管理、废除数字身份证书的机构[3], 与水利部根CA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同步, 是保证数据在Internet中传输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RA是证书的注册机构, 负责证书的申请、下载、注销、更新业务[4]; UMS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属性管理, 采用树状方式进行管理[5], 在完成相应的管理后, 自动把用户的相应属性、机构信息等同步到各个业务系统的中间库中;目录服务系统是遵守LDAP协议的目录服务系统[6], 在X.509中定义为数字证书、CRL (证书作废表) 、属性证书和ACRL的发布仓库, 也通常被用来存储网络中的人员、设备和配置等基本信息。身份认证网关负责身份认证, 从统一用户管理获取用户的身份和相关属性等信息, 以及用户能访问的业务系统描述, 然后把以上信息传递给后台业务系统。整体系统结构如图3 所示。

目前, 海委用户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组织机构、电子邮箱、应用授权信息等。用户信息统一采集统计, 形成用户属性信息申请表, 提交到审核机构审核, 审核人员确认申请信息无误后, 签字确认, 并将申请表通过网络或人工方式传递给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信息录入员, 录入员将信息录入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中。用户和证书的管理皆可以在UMS上进行操作, 包括证书更新、注销、启用、停用等操作, 真正实现统一用户管理。

3 RTX系统与身份认证系统结合方案分析

为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即时通讯系统需要与用户管理系统相结合, 用户使用身份证号进行实名制登记申请RTX账号, 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个人用户信息的安全, 以及工作文件的安全与不外泄。RTX系统与身份认证系统的结合有2 种方案可以选择, 一种是RTX与UMS直接结合, 采用用户名密码的方式进行登录;另一种是与海委运营CA系统深度结合, 通过USB Key进行登录。

3.1 用户名密码登录方式

这种登录方式属于原有系统的升级改造, 使用方法和原有系统一致 (采用用户名密码方式) , 开发工作量较小, 只涉及服务器端SDK (软件开发工具包) 的开发和整合。

首先在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中增加RTX应用设置, 为RTX系统创建数据库或者目录。UMS实时把与RTX应用相关联的已授权的用户、机构数据, 增量推至UMS为各应用系统所创建的数据库或者目录中。RTX应用需保证目标数据库或者目录可写, UMS保证用户和机构数据的实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完整性。

UMS将用户和组织机构的数据发送给RTX应用, RTX应用系统保证中间表中每条记录的变化, 均对应用系统实际业务数据表产生相应的影响。

当RTX系统有用户信息变更时, 管理员只需要在UMS中进行相应的用户信息增加、删除、修改操作, 无需登录RTX管理端二次进行修改。根据指定的同步策略, UMS将在策略中规定的时间将变化信息发送至RTX应用中间表中, RTX系统读取中间表中的数据进行用户信息的更改。

用户登录RTX系统时, 只有在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中进行了授权的用户才能通过验证,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3.2 USB Key登录方式

腾讯通RTX通过文件RTX.EXE启动, 不会读取USB Key中的证书。所以需要开发一个启动程序 (RTX登录组件) , 用户读取RTX客户端PC机的USB Key中的证书, 并提交腾讯通服务器的认证组件, 该认证组件去CA认证系统的认证接口进行认证, 认证成功后向腾讯通服务器获取会话密钥 (Session Key) , 并把该会话密钥发给客户端启动程序 (RTX登录组件) , 然后RTX登录组件获得Session Key, 并把该key提交给RTX.EXE, 腾讯通RTX登录成功。登陆及认证过程如图4 所示。

此种方式开发工作量较大, 需要腾讯通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开发工作。腾讯通的使用方式有所变化, 用户插上USB Key, 点击RTX图标可以实现登录。

3.2.1 针对海委运营CA系统的开发工作

RTX系统在进行集中认证接入改造时, 需要将原有的认证流程改造成网关集中认证业务流程, RTX客户端, RTX服务器及认证网关之间的交互关系, 改造流程如图5 所示。

3.2.2 针对腾讯通的开发工作

腾讯通必须使用Session Key的非密码验证方式, 方便与第三方应用集成, 实现单点登录, 原理如图6 如示。根据图6 所示, 开发工作步骤如下:

1) 第三方应用客户端 (如IE) 登录应用服务器;

2) 验证通过后, 应用服务器访问RTX Server, 获取Session Key;

3) 应用服务器将Session Key传递给应用客户端;

4) 应用客户端将Session Key作为参数, 调用RTXClient的验证API;

5) RTX Client使用Session Key登录RTX Server;

6) RTX服务端验证Session Key算法;

7) RTX Server向RTXClient发送成功登录与否的消息, 如正确则成功登录, 否则提示错误信息。

3.3 2 种开发方案优缺点分析

第1 种方式, RTX系统与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直接结合的优点:开发成本低, 沿用原腾讯通的开发方式;便于升级, 整体上对腾讯通的客户端没有进行开发工作。

第2 种方式, RTX系统与海委运营CA集成的优点:完全融入CA体系, 结合USB Key实现CA认证;安全性高。

第2 种方式需要对RTX的客户端程序进行二次开发, 客户端程序无法自动在线升级, 用户必须使用USB Key进行登录, 对于使用范围覆盖全委、用户超过1 400 人的RTX系统来说, 让所有用户使用USB Key进行登录, 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难度, 和用户之前的使用习惯有一定差别, 无法预知用户的接受能力。而第1 种方式, 延续以前RTX系统使用用户名密码的登录方式, 符合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 而且通过与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结合, 用户使用身份证号申请RTX账号, 登录时系统会验证身份信息, 一样可以满足系统安全性方面的要求。

4 RTX升级方案的选择和实施

通过分析, 选择RTX系统与第三方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相结合, 通过用户名/密码方式登录进行此次海委系统的RTX升级工作。

此方式需要开发用户同步程序, 利用RTX开放的SDK接口编程, 涉及到RTX API的调用, 定时器的使用, 数据库的连接等。采用RTX SDK实现数据库同步, 首先从统一用户管理系统提供的源数据库取出文本格式的数据, 然后对其进行处理, 处理后插入腾讯通数据库中。直接调用数据库方法的任务包括, 完成同步数据库功能存储过程、定时器、日志管理等的设计。系统用2 种方法实现Oracle数据库到Access数据库的同步, 并提供给用户直观简洁的操作界面, 以及定时自动同步数据库的设置。用户使用身份证号通过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申请RTX账号, 登录时系统会验证身份信息, 通过输入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中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RTX系统。

在以后的工作中如果需要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用户使用USB Key进行登录时, 只需要在数字身份认证系统中的身份认证网关及RTX客户端的安装程序进行修改即可实现, 具体过程如下:

1) 在身份认证网关的应用列表中加入RTX应用信息, 包括RTX应用的访问地址、标识。

2 ) 通过对RT X客户端安装程序进行二次打包, 需要开发一个启动程序, 以读取用户USB Key中的信息, 通过RTX服务器向身份认证网关提交认证信息。

5 结语

经过多年的使用, 海委即时通讯系统大大提高了海委办公效率, 已成为海委综合办公系统的有益补充。目前进行的系统升级, 完善了离线文件处理稳定性、组织机构排序灵活性等功能, 系统使用情况良好。即时通讯系统的成功升级使相隔数百千米远的用户可以在海委政务外网范围内进行点对点的消息、语音及视频对话, 百兆级别的数据传输仅需几秒钟;升级后的系统使用实名制管理, 并采用数字身份认证技术, 极大地保障了用户个人信息及工作文件的安全与不外泄。从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海委办公效率, 节约办公成本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苗来柱.腾讯通 (RTX) 在企业办公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7 (6) :87-88.

[2]腾讯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RTX 2011技术白皮书[EB/OL].[2013-10-12].http://rtx.tencent.com.

[3]刘云, 王茂才.一种基于ID的移动业务安全认证系统模型[J].信息网络安全, 2012 (11) :37.

[4]郭萍, 李廉, 王炳新.基于校园网CA系统的设计及分析[C]//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北京: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 2004:294-295.

[5]赵保翠, 刘岗.基于LDAP的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5, 22 (11) :60-61.

通讯系统 第5篇

一、主要开发内容:

1、多语言翻译报站功能

2、车辆发动机自动调控功能

3、车辆求助功能

4、自动调节室温功能

5、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6、公交智能电子站牌

二、调度员需求

1.调度员调度路况

(1)调度员调度路面拥堵(2)调度员调度路面事故

2.调度员调度车况

(1)调度员调度车门异常(2)调度员调度燃油量异常(3)调度员调度发动机异常(4)调度员调度车温异常 3.调度员调度运行状况

(1)调度员调度车速异常(2)调度员调度私自绕行

(3)调度员调度首末车发车情况(4)调度员调度车载客流量

三、乘客需求

1、乘客询问线路信息

2、乘客询问站次信息

3、乘客询问拥堵路况信息

四、报表需求

1、业务管理员生成车辆班次统计报表

2、业务管理员生成路况拥堵信息统计报表

3、业务管理员生成员工考核统计报表

4、业务管理员生成乘客投诉统计报表

五、乘务员需求

1、乘务员热情服务,及时解决乘客问题

2、乘务员检查车内易燃易爆物品

3、乘务员报告需求

通讯系统 第6篇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42-02

新农合系统是以新农合业务数据为主体,结合与新农合相关的社会经济信息、以及卫生部门掌握的其他公共卫生信息,进行数据整合,形成省级新农合数据中心。新农合省级平台是以数据整合与管理为基础,数据展现与分析为核心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此文介绍了辽宁省铁岭市新农合系统与医院系统的接口开发与设计。

1 系统概述

本文介绍的是单独开发的一套农合接口系统,是独立与HIS系统之外的一套独立农合系统,这套接口系统也调用新农合开发商发布的动态链接库文件,从而实现医院HIS系统与新农合办数据库数据的有效交换。

接口系统的主要功能为:代码维护、门诊日常业务管理、住院日常业务管理、查询统计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

系统的主要界面如下:

2 系统设计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2.1 系统设计的硬件环境 奔腾1.8GPU 80G硬盘 512M内存

2.2 系统设计的软件环境 操作系統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开发工具 Borland 公司的C++Builder 6.0。

3 系统的主要特点

3.1 系统采用模块化积木式设计,将医院复杂庞大的新农合接口系统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基本模块,使系统可随着医院规模及投资量的不同而自由缩放,从而适应大多数医院现在和未来的需要,可方便地进行升级换代。

3.2统的设计严格按照卫生部关于医院管理的各项法规和制度,并考虑到医院的实际工作和业务习惯,针对药品编码、收费项目、医生姓名、科室名称等均采用标准编码、自编码或拼音码等编码结合,尽可能地为操作员的操作提供最简单快捷的方法

3.3 采用数据字典的方式对医院有关参数进行设置,而且每项参数的预设值数量不受限制,确保系统有较强的通用性,适合各级、各类医院使用。

3.4 系统采用原型法进行开发,便于今后的网络联接及版本扩充和升级。

4 系统主要功能

4.1 代码维护:主要有项目匹配、药品匹配、医疗机构代码、农合字典导入、住院费用自动上传、修改上传标志等功能。能够完成医院HIS系统与新农合接口系统的日常代码维护工作,医院HIS系统中的诊疗项目、药品代码与新农合系统中的诊疗、药品代码的对照工作,新农合诊疗或药品目录进行升级时,利用农合字典导入功能,可以实现目录的实时更新。住院患者每日发生的费用,通过住院费用自动上传功能实时上传至新农合服务器,达到数据实时上传。

4.2 门诊日常业务管理:主要有门诊日常管理、操作员结账管理。具体功能可以实现门诊挂号上传、费用及未结算费用选择、费用确认上传、预结算、正式结算、打印门诊新农合收据、费用结算撤消、登记撤消等功能。录入门诊病案号后,系统将HIS中的门诊患者的基本信息、费用信息进行查询并显示,通过功能按扭区中的各个功能,将患者的基本信息、费用信息传至新农合服务器中。可以进行患者直接在医院进行结算并打印门诊农合收据,达到患者在医院结算的目的,直接进行报销,方便农合患者就医。

4.3 住院日常管理:包括住院日常管理功能、操作员结账管理。具体功能为:住院入院登记上传、患者费用上传、预结算、患者出院登记、患者正式进行结算、打印收据、结算召回、结算撤消、无费退院、住院登记信息进行修改等功能。通过录入住院患者的病历号,系统从HIS系统中调出患者基本信息、费用信息、结算信息,通过功能区中的按扭将数据实时发送至新农合数据库中,达到患者在医院窗口就可以进行结算。

4.4 查询统计管理:包括操作员结算凭单查询、操作员HIS系统对账单、处方明细查询、查询结算信息、卫生局报表-月结算汇总表、卫生局报表-住院月结算明细表等等。通过此菜单下面的各个功能,能够实现月未报表、与新农合进行对账、实时查询新农合服务器上的结算信息。强大的查询、报表功能使此系统更具有实用性。

5 数据库结构设计

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和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起着关键作用。

数据库的结构特性是静态的,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变动。因此,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又称为静态结构设计。其设计过程是:先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用E-R图表示,再将各个分E-R图汇总,得出数据库的概念结构模型,最后将概念结构模型转换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模型表示。

数据库的行为结构设计是指确定数据库用户的行为和动作。数据库用户的行为和动作是指数据查询和统计、事物处理及表报处理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应用程序表达和执行。因而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征要与应用系统的设计结合进行。由于用户的行为是动态的,所以,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也称为数据库的动态设计。其设计过程是:首先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及应用情况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表示,并详细描述其中的数据操作要求,进而得出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数据库的子模式。

信息化医护管理通讯系统研究 第7篇

作为一座现代化标准设计建造的三甲医院, 安全、高效率的智能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化医护管理通讯系统运用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信号编解码技术、总线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组成, 为医护人员及病人提供双向呼叫与通话的高科技通讯产品可避免许多人为因素问题。

二、总体设计方案

1 系统组成

“信息化医护管理通讯系统”是将医院数字化覆盖到整个病区, 在病房门口安装门口分机, 病房床头安装床头分机, 下接开关线, 护士工作站由走廊点阵屏、液晶电视一台、计算机一台等组成;呼叫对讲是普通电话机。

护士工作站通过医院内网与HIS系统连接, 应用三层构架开发模式, 由服务器、客户端和终端三部分组成, 后台采用ORACLE进行数据库管理。在联网状态下, 护理通讯系统服务器接收来自HIS系统服务器更新的信息, 发送到由护士工作站构成的客户端单元, 再由客户端单元自动实时地发送到床头分机、门口分机、走廊点阵屏等终端设备。在不联网状态下, 客户端单元可不通过服务器, 而直接通过管理主机向各终端设备发送信息, 同时接收来自各终端设备的信息, 完成数据的本地管理。

2 系统功能

2.1 主机。

电脑配置Windows XP系统, 酷睿双核CPU, 2G内存, 320G硬盘, 外接液晶电视通过一根VGA线与主机相连。

2.2 实时刷新。

与医院信息系统 (HIS) 联网, 病人在医院住院处登记入院信息后, 本系统立即通过网络获取该信息, 将其编辑成需要的显示格式后, 送到大屏幕上显示出来。根据新出、入院病人或医嘱的变动实时地刷新与发布, 对病人的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2.3 信息发布。

壁挂式液晶电视不仅是电脑的操作界面, 同时实时显示病区入院人数、手术安排、开放床位数、利用率等信息。

2.4 彩屏分机。

新颖外观造型设计, 采用高档铝面板, 配置真彩4.3寸TFT液晶屏;床头卡式设计, 待机界面可显示丰富的患者及护理信息, 无需手动切换, 并提供上万字的医嘱、药费、医生等信息查询。

2.5 彩屏门口机。

高档外观采用电镀门牌、铝面板和真彩7寸TFT液晶屏, 超薄外挂设计, 七色导光板门灯, 呼叫时常亮, 护理时闪烁, 可显示床位号、患者名, 医护人员照片等。

2.6 护理标识。

集成电子护理标识系统, 可设置护理级别、药物过敏、饮食类别、计量、隔离、卧床方式等文字标识, 并能自动切换标识颜色。

2.7 语音提示。更为人性化的语音提示设计, 如新短信息、呼叫等待、服药提醒、缴费提醒等。

2.8 一览表设计。

床位一览表UI界面设计, 支持皮肤切换, 支持触摸屏操作, 自适应分辨率, 可统计住院人数。液晶屏上显示病人一览表时主要由以下几个功能区域组成。

2.8.1 用户管理。

护理人员通过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登陆, 避免非医护人员对该系统进行使用和任意修改, 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只有成功登陆后方可进行以下项目的操作。

2.8.2 患者管理。

显示控制器不断查询医生和护士工作站, 若有新入院病人或有新医嘱, 则将信息调入, 自动写入中间表, 表名为ZYBRXX, 读取中间表的信息, 经加工处理为显示所需格式后, 立即刷新显示并将新病人信息填人人院登记表。该系统每半小时提取全院入院病人相关的信息并显示在液晶电视屏幕上, 对病房住院病人的一般医疗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包括每位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入院诊断、主管医生、饮食、费用标志 (新农合、医疗保险、自费等) 、入院日期、病历号、等级护理标记、过敏史、是否是先看病后付费、病危、病重及现在所在的科别等信息自动录入到每个病人的标记卡上, 并以住院病人一览表的形式显示在护士站的大尺寸液晶电视屏幕上, 同时, 对各类信息自动显示不同颜色标记, 对重要信息则采取突出显示。如果是男病人就以蓝色的字体显示, 女病人以红色的字体显示。不同的护理级别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当医生给病人下达新的医嘱时, 通过触发器统计该病人医嘱的条数, 并在该病人的姓名旁边显示一个绿色的小信封标示, 护士看到后进行医嘱审核, 直到该病人的新医嘱全部审核完, 小信封标示才会消失。病人在住院期间转科、手术, 可随时更新相关信息。当手术室人员准备来接走准备手术的病人时, 屏幕会弹出病人的床号及姓名的对话框, 并语音提醒。为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我们会按照相关科室护理人员的要求, 隐藏患者的入院诊断。病人出院时, 护士在HIS系统中申请出院后, 病人会从一览表的位置消失, 该位置显示为空床, 但病人的各种信息仍保留在电脑系统中。

2.8.3 通信管理。

系统将呼叫功能分为普通呼叫与紧急呼叫:普通呼叫是病人在病床上通过安装在病床前的呼叫按钮进行呼叫, 按钮加装了延长线, 病人通过此呼叫器可与护士进行通话。病人按下呼叫器时, 呼叫信号则采用优先级中断方式。病人呼叫时电子病区一览表上呼叫来源的床位区域呈不断闪烁的红色, 并伴有音乐铃声或者语音提示呼叫。在呼叫储存状态, 主机间隔30s语音提醒“有未处理的呼叫”, 显示屏间隔5s刷新。当护士需要增援时, 可以通过操作床头分机、门口分机的“增援呼叫”功能, 向其他医护人员请求帮助。

2.8.4 日志管理。

该界面可以根据不同日期查询某病人的呼叫次数与护士接到呼叫后应答的时间, 系统可自动记录病人是普通呼叫还是紧急呼叫, 日志管理中的内容任何人都无权修改, 从而保障了病人的权利。

2.8.5 病房广播。可以根据各科室的需求, 给住院患者进行宣教广播、话筒广播、背景音乐等广播功能。

2.9 双面电子显示屏。

在病区内走廊中央不同位置的天花板上装有一块双面电子显示屏, 同时在配药室也有一块电子显示屏, 确保护士无论在病房哪个角落都可看到病人的呼叫。

结语

该信息化医护管理通讯系统在我院使用至今, 得到了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 为护理人员节省了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病房的管理效率、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保护了病人的私隐, 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医院工作系统。

参考文献

基于TCP/IP数据通讯系统设计 第8篇

数据通讯是依照一定的协议, 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终端之间传递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和通信业务。它可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计算机和终端以及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 主要是“人 (通过智能终端) ——机 (计算机) ”通信与“机——机”通信, 但也包括“人 (通过智能终端) ——人”的通信。数据通信中传递的信息均以二进制数据形式来表现。

随着即时通信的普及, 即时通信软件已不仅仅用于娱乐和聊天, 更体现了卓越的商务通信功能。即时通信作为一种更加便捷、有效的交流平台, 以高效、低成本和灵活便捷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所接受, 即时通信将会成为下一个电子商务渠道, 并将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力量。

1 系统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

1.1 TCP/IP协议解析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 即两个程序在进行数据交换之前, 它们必须先建立起连接, 一个程序作为客户方 (client) 发出连接请求, 另一个程序作为服务方 (server) 监听, 并响应其连接请求。一旦连接建立好, 双方便均可收发信息, 直到连接断开。

两个应用程序在进行通讯时, 先建立一个Socket, 或称为通讯端点, 建立Socket本身并不能进行信息交换, 还必须建立Socket的连接。Socket的地址由3部分组成, 协议、IP地址和Service Port号, 其中协议标识着下一层使用何种协议, 在此是指IP协议。 通讯时客户方建立一个Socket并试图同服务方建立连接, 服务方也建立一个Socket等待客户方发来的连接请求, 当收到一个申请后, 双方便形成一条虚电路 (即两个程序之间的一条逻辑通讯链路) , 其结构如图1所示。

1.2 系统网络通信模型—C/S模型

C/S (Client/Server, 客户/服务器) 模型, 可以合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优势, 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 降低系统通信开销。在这种结构中, 服务器处于系统的中心地位。服务器是一个拥有强大处理能力和很大带宽的高性能计算机, 数据和信息都保存在服务器上。服务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它被动地接受客户连接, 根据客户的请求提供相应的服务。C/S模型如图2所示。

1.3 Visual Basic开发语言

Visual Basic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Visual Basic语言有以下特点:①提供了易用的应用程序集成开发环境;②面向对象的可视化设计工具;③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④支持多种数据库访问系统;⑤OLE和Active技术的应用。

2 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

2.1 文本即时通信的实现

文本即时通信分为服务器模型和客户端模型。服务程序通常在一个众所周知的地址监听对服务的请求, 服务进程一直处于休眠状态, 直到一个客户程序提出了请求信息。此时, 服务程序被“惊醒”为客户端创建工作线程, 并由线程负责与该客户端的数据通信, 完成与该客户端的各种请求服务。

客户端的模型设计相对简单, 分别设计了数据接收线程和数据发送线程, 分别负责该客户端的数据接收和发送操作。当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后, 等待服务器端的连接反馈, 连接成功后, 利用线程发送和接收数据。部分程序如下:

创建一个服务器端口号, 并开始侦听是否有客户请求连接。

当客户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到达后, 产生DataArrival事件, 在事件中接收数据。具体采用WinsockServer对象的GetData方法接收数据。

当我们需要向客户发送数据时, 只需调用WinsockServer对象的SendData方法。

同理, 客户端接收和发送数据时, 也用GetData方法和SendData方法实现功能。

2.2 文件传输的实现

服务器提供了接收客户端文件和向客户端发送文件两种功能。同样, 客户端也提供向服务器接收和发送文件功能。

服务器接收文件时, 客户端发送请求信息后, 服务器判断在默认接收路径内是否存在该文件并取得已有文件大小等信息, 而后便将该信息发送至客户端, 由客户端从指定的文件位置发送数据给服务器。

服务器在文件发送操作过程中, 文件本身就是一组连贯的数据流。建立连接后, 客户端首先发送文件信息给服务器, 其中包括文件名、文件大小、已接收大小等。工作线程根据该信息打开并从指定位置读取和发送数据给客户端。

用Open语句打开传送文件, 并说明文件大小, 转换成二进制。

定义function SendChunk, 文件数据按序划分到缓冲区, 再分别发送

3 系统测试

经过多次测试表明, TCP/IP数据通信系统的各个性能都基本达到了实用的要求。客户端能够及时发送服务请求或信息与文件传输, 以及接收各种请求结果。服务器能够在接收到请求后按照请求正常工作。其中, 服务器CPU的占用率会相对比客户端的CPU占用率要高, 而且在文件传输过程中, 服务器和客户端的CPU占用率都相对比较高, 但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4结束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TCP/IP协议的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CP/IP协议是网络世界中使用最广泛的通信协议, 具有大容量的地址空间, 能够按需选择安全协议, 安全地传输数据。本文采用了客户/服务器模型, 该模型的利用有效地减轻了服务器负担, 提高了网络利用率。该系统能够准确、实时地将数据从客户端 (服务器端) 传送到服务器端 (客户端) , 实现文本即时通信、文件传输功能, 基本满足了用户的现实要求。

本设计有如下特点: (1) 采用C/S模型设计方法, 实现点对点数据的传输, 实现基本的通信要求; (2) 采用可视化的语言开发工具Visual Basic, 该语言使用方便, 有利于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的开展; (3) 采用TCP/IP协议, 安全性高,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 不容易丢失。

摘要:TCP/IP数据通讯系统是基于在TCP/IP协议的基础上实现的, 具有数据通讯的实时性、通讯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信息储存的安全性等特点, 为局域网内的用户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安全的通信平台。讨论了一种基于Visual Basic开发语言在局域网内实现数据通讯的方案, 阐述了该系统设计的思想与方法, 以及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的整个过程, 并通过测试证实该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数据通讯,TCP/IP,Visual Basic

参考文献

[1]阙向红, 齐惠颖.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案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晋海.即时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广州:暨南大学, 2004.

[3]蓝玉龙.TCP/IP协议及其工作原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2) .

[4]李元臣, 刘维群.基于TCP/IP协议的点对点通信[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 .

通讯系统 第9篇

2014年6月, 三期采选技改工程项目安全设施通过竣工验收, 形成了年产矿石200万吨、铁精粉70万吨的生产规模, 三期主井直流提升机电控设备选用了由洛阳源创电气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NT型提升机全数字电控系统。操作部分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7—30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 实现对提升机运行的工艺控制和安全保护功能, 显示提升机的各种运行指令、位置信号、速度信号和故障报警。网络化操作台、主副PLC采用了MPI通讯技术, 装卸载站与主控PLC采用了DP通讯。

三期主井装载站 (-363米水平) 到主井三楼卸载站 (+90米水平) 水平位置差453m, 两站之间PLC的通讯靠的是DP通讯电缆, 沿着井壁铺设在井筒之中, 从安装调试到使用已有4年多时间, 卸料方式采用的是14m3底卸式箕斗, 由于生产环境因素及前期试生产阶段的条件限制, 装卸载之间落差大, 散落的小石子多次将通讯电缆砸断, 在井筒中有多处接头, 在井筒中检修作业危险性高, 作业难度大, 一但出现通讯中断, 需要较长时间修复。

考虑到2015年生产任务繁重, 提升作业区决定铺设一条新通讯线作为备用, 而且新铺设的通讯电缆由三期主井塔楼铺向三期副井井架, 沿着提升人员的三期副井的井筒到井下-336米水平, 再由-336米水平巷道奔电梯井, 最后到井下-363米水平装载站。

这种铺设线路可以减小外界影响, 大大减小通讯线故障概率, 可是需要铺设的电缆距离增加到900多米 (差不多是原通讯电缆的2倍) , 因为DP通讯线的距离最长为500米, 两个PLC之间的通讯须改为光纤通讯。

光纤通讯防干扰性能好, 损耗低, 中继距离长, 光纤是绝缘体材料, 它不受自然界的雷电干扰、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干扰, 也不受电气化铁路馈电线和高压设备等工业电器的干扰, 光纤每公里衰减比目前容量最大的通信同轴电缆的每公里衰减要低一个数量级以上, 工作频率高, 开发容量也大。

经提升作业区技术人员研究决定, 报矿领导审批同意, 此项工作在不影响三期主井正常生产的前提下, 利用停车检修、设备保养时间一步一步进行。

首先, 计划材料, 元件选型, 经过研究论证选用型号为Ci-PF120-S8202TD (速率0.6M, 单模20Km, ST双光口, DC (9~30V) ) 的DP数据光端机2台;型号为PH-T/T-003-SM的3米单模单芯跳线4根, ;SIEMENS PROFIBUS DP数据总线接头4个;EEP-130S24电源板2块 (用于给光端机供电) ;四芯光纤通讯电缆1300米。

接下来便是铺设光纤通讯电缆, 架设直径为8mm钢丝绳从三期主井卸载站到三期副井井架将近200米, 此钢丝绳用于悬挂光纤通讯电缆;

难度最大的就是由三期副井井口 (+99米水平) 到井下-336米水平井筒中电缆的铺设, 垂直差435米, 光纤通讯电缆不能折硬弯, 需要人员站在提升罐笼顶部小心翼翼慢慢下放, 每4米打一个线卡子, 通过副井井筒及破碎硐室, 最终铺设到装载站位置;

最后铺设井上部分, 将光纤通讯电缆悬挂在事先架好的钢丝绳上面, 1米一个线卡子固定电缆, 最后将光纤通讯电缆铺设到卸载站位置。

最后, 确定PLC与光端机的连接和光端机之间的连接方式, 用来进行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利用停车检修时间, 电气技术人员分别使用数据总线接头连接装载站和卸载站的PLC与DP数据光端机的通讯线, 分别熔装载站与卸载站的光纤接头跳线, 一共8根, 实现两用两备, 接好光端机24V直流电源。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讨论研究, 光纤接头需要交叉连接, 既卸载站光端机TX接口连接装载站光端机RX接口, 卸载站光端机RX接口连接装载站光端机TX接口;

注意DP数据光端机的输入输出接口是成对使用的, 两通讯端需采用同一组接口;

还应注意数据总线接头上的接线方式, 有两个接口, 单线接进线口, 开关放在on位置, 双线则需要把开关放在off位置。

所有工作做好以后通电测试, 成功实现通讯, 现已投入正常使用, 原DP通讯电缆作为备用。

结束语:

电厂通讯系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10篇

1 交换机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常见的交换机故障中, 死机是造成中断通讯的“罪魁祸首”。通常情况下, 主控板应该与外围机柜具有相同的频率, 这样才能起到通讯的效果, 但是如果不能达成同步的效果, 就会产生通讯中断的现象, 因此在产生这一问题时, 最主要的就是要将主控板与外围机柜之间形成通讯同步, 可以采取设置同步源的方式, 以达到排除故障的效果。当然, 我们所说的仅仅是一般情况下的解决方法, 如果出现特殊的情况, 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解决, 这样才能保证通讯的畅通。

交换机故障中常见的另外一种情况是用户联系中断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解决。首先我们要明确故障出现的时间, 根据故障的时间查找相应的记录, 将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一一排查, 最终找出原因所在, 那就是由于主控板的故障造成无法进行自动切换导致的现象, 并且主控板会进行重启, 因为用户之间失去联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进行维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 我们还可以适当地调换主控板之间的位置, 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最终保证用户之间的联系恢复正常。

微波电话在拨通后又出现中断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故障之一, 在这一故障发生时, 我们首先应该确定故障方, 只有找出故障方才能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将故障方的转换板进行及时地更换是重要的解决方式, 这一方式能够有效地保障通讯的恢复使用。如果出现拨不通的情况, 就要逐一进行排查, 看是否是号码没有送出导致的, 如果是这一原因, 那么可以从三个部分加以解决, 分别为硬件、软件、传输, 将这三个部分检查完毕后, 我们就可以根据检查的现象找出故障的根源, 如果数据能够正常的显示, 就说明是硬件的故障, 再对硬件进行详细的检查, 如果故障的问题依然存在, 改变传输路径就是首要的解决方式, 在解决故障的过程中, 还能对通讯设备进行深入的了解, 及时进行维护, 从而保证通讯设备在电厂中能够正常运行。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用户拨打过程中产生的, 如果听到忙音或是挂断的情况, 那么可以判定为出现故障。因为在一般情况下, 用户都处在普通用户板中, 及时更换用户板就能有效地解决通讯过程中的忙音现象以及挂断的状况。除了更换用户板之外, 所采用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将外线接在用户板之中, 这样就能够进行呼叫转移。一旦用户电路发生故障, 在危机的情况中很有可能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相关人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维护工作, 一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

还有一种故障的产生是因为雷雨天气造成的。众所周知, 在雷雨天气中, 经常会发生电路损坏的情况。一旦发生这种情况, 用户就无法进行正常的通讯, 因此我们应该在雷电天气发生前, 就做好必要的预防工作, 例如在电厂中安装防雷装置, 减少雷雨天气带来不必要的故障。但是如果发生因为雷雨导致的通讯中断, 我们就应该在第一时间确定是否是因为交换机的接地系统出现问题而导致的故障。如果是, 我们可以采用合并电阻的方式加以解决, 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此外,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众多因素外, 还有可能是外部因素造成的故障, 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 通讯设备也极有可能出现中断的现象。通常情况下, 这一故障的表现形式为可疑电流的增多, 造成可疑电流增多的原因在于通讯系统受到病毒的侵犯, 因而造成信号的中断。面对这一问题, 我们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有效地降低电流对通讯设备造成的损害, 这样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网络崩溃现象的发生。

2 调度交换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用户机呼叫主台时主台喇叭故障

一般出现这种故障时, 主台面板上的显示灯往往处在一个正常的状态, 因此, 需要检查是否是由于音像喇叭的插头并未连接好造成的, 如果依旧故障, 那么需要进一步检查串口线与主机之间的联系以及KEY板的是否处在正常状态。

2.2 所有电话机拨号音异常

初始化CPU板是常用的解决办法之一, 除此之外, 当故障出现时, 还应该及时对于电缆进行检查, 检测是否是因为电缆线老化或者布线不合理导致的, 当然, 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的干扰造成的, 例如接地线没有可靠接地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 用户均无法拔打外线

出现这种现象, 需要检查中继线, 或者限制等级组制定。

3 日常工作中的合理防护措施

适宜的外部环境能够延长交换机的工作寿命, 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开支, 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 积极的为交换机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 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

3.1 防护措施

(1) 防水防潮。交换机自身的机体和工作性质要求工作环境必须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因此, 在使用交换机时, 需要尽可能地扩大交换机工作的空间, 保证交换机能够正常散热, 需要注意的是, 严禁将交换机安装到阳光可以直射的地方。

(2) 防尘防雷。防尘的方法就是需要每天擦拭交换机机体上的灰尘, 防止一些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进入交换机机体内部, 从而引起一系列故障,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防雷措施上, 除了保证电厂本身的防雷系统状况良好外, 还需要保证交换机机体防雷措施状况良好, 接地线稳固。这样的行为能够更好地延长交换机的使用寿命, 减少电厂支出, 带来更多的收益。

(3) 在细节上的处理。交换机在本身的设计研发过程中就是为了便于长期使用的, 所以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 不需要进行定期的断电处理, 断电会在交换机开机的瞬间形成冲击电流, 极有可能损坏交换机机体内部的电子元件, 因此, 不需要定期断电。

3.2 定期检查

对交换机进行检查, 先要从交换机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环境人手, 从后台服务器开始, 根据相关数据, 对重点地方重点监测, 并且细心观察是否存在机身过热、灰尘过多等现象, 在检查过程中, 要及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 便于为出现故障或者二次检查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4 结束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电厂发展提供了机遇, 促进电力系统业务的不断扩大。与此同时, 也带来了挑战, 电力系统业务的不断扩大使得对于电厂本身的设备和技术水平的要求更高, 因此, 如何保障电厂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电厂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电厂通讯系统作为电厂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更是肩负着重大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志东.湛江奥里油发电厂通讯系统的组成[J].电工技术, 2007 (7) .

[2]席世文.浅谈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2 (20) .

通讯系统 第11篇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PLC) 工业以太网 继电器 上位机iFIX系统

0 引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一种能够适应多种工业环境的控制装置,其稳定的性能受到广大工业生产者的好评。这种控制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应用面广、功能强大、使用方便,是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设备之一。变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PLC的应用,它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機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成果,逐步形成了具有多种优点和微型,中型,大型,超大型等各种规格的系列产品,应用于从继电器控制系统到监控计算机之间的许多控制领域。PLC在工业水泵与上位机通讯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它的开关量输出功能。

工厂的现状是上位机不能直接监视工业水泵的运行情况,给工厂的生产带来不便和安全生产带来不稳定因素。鉴于以上我们决定研发利用现有的网络构架实现工业水泵与上位机通讯。

1 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1.1 通讯方式分析

现有的主要几种工业控制通讯方式有“工业以太网”, “现场总线通讯”,“串口通讯”。通讯方式应具有的优点是数据传输及时、准确,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经济性、实用性高。

以下是这3种通讯方式的分析表:

1.2 通讯方式的选择

根据我厂目前通讯方式为工业以太网(如下图),经过认真比较,利用现有通讯方式研制通讯系统为最佳选择。

以下是在工业以太网下的数据传输过程。

首先:设备终端(如:传感器、流量计接触器等设备的模拟量及开关量信号传输到PLC(可编程控制器)。

然后PLC通过交换机把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上。

服务器将数据再传输到上位机,上位机iFIX系统直接精确地监视、控制生产过程(是全球最领先的HMI/SCADA自动化监控组态软件)。

2 具体方案分析、实施

2.1 需解决问题

在基于工业以太网通讯方式下,研制工业水泵与上位机通讯系统需解决以下三点问题:

问题一:工业水泵与PLC之间的通讯。

问题二:PLC信号识别及反馈。

问题三:上位机信号识别及状态显示。

2.1.1 问题一:工业水泵与PLC之间的通讯

解决方案:通过继电器传递通讯信号。

它的主要优点是:通讯方便,应用广泛,性价比高。它的主要缺点是:编制程序繁琐。经过讨论,可以解决各项编程问题。因此,决定采用此方案。

确定问题一的解决方案后,对几种备选继电器进行比较,由于“欧姆龙继电器”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等。因此决定选择此品牌继电器。

2.1.2 问题二:PLC信号识别及反馈

解决方案:PLC程序编程。

2.1.3 问题三:上位机信号识别及状态显示

解决方案:上位机IFIX系统编程。

2.2 按解决方案实施

2.2.1 根据以上方案分析,我们制定了如下对策表:

2.2.2 按对策实施:

①对策一实施:继电器安装及接线。

②对策一实施:PLC DI模块接线。

③对策二实施:PLC程序编程。

我们在中控室电脑上用S7软件进行PLC程序编程。

④对策三实施:上位机IFIX系统编程。

我们在中控室上位机IFIX系统中根据点表确定数据源,进行程序编制。

3 通讯系统测试

3.1 网络硬件连接(工业水泵—继电器—PLC)

通过观察、测量硬件系统运行正常。

3.2 上位机显示正常,所编辑程序运行准确

我们通过跟踪观察,中控室上位机中,工业水泵运行状态的显示均正常。工业水泵与上位机通讯系统研制成功。

4 总结

4.1 经济效益分析

本次研制工业水泵与上位机通讯系统硬件投入费用:

继电器6个:每个继电器单价198元。共计1188元

连接线30米,价格103元,合计1188+103=1291元

4.2 间接效益

本次活动虽然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实现了中控工在中控室上位机上可随时监视到工业水泵的运行情况,消除了之前没有通讯系统时给车间生产带来的安全隐患。为保证车间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将PLC控制柜接线图、工业水泵控制柜接线图归纳到CAD电子版图纸存档。将PLC控制程序、上位机IFIX系统程序备份到移动硬盘,并建立软件程序档案。供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

参考文献:

[1]海心.西门子PLC开发入门与典型实例(修订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8.

[2]iFix3.5中文使用手册.2008.

电流差动保护中光纤通讯系统的设计 第12篇

电流差动保护广泛应用于微机继电保护中,它具有绝对的选择性。由于需要在输电线两端之间传送三相电流,其关键如何保证两端数据安全可靠的传输,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电流差动保护要求两端数据交换具备高可靠性,高实时性,不受外界电磁、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但是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因电晕引起的白色噪声,各种操作和放电引起的脉冲干扰越来越大,输电线路架设在电厂与电厂,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电磁场干扰现象也非常严重,极易影响两端的通讯质量。而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光纤通讯具有频带宽,容量大,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抗强电磁干扰,抗辐射等优点,因此光纤通讯为两端数据的可靠传输提供了保证。

1 系统设计

电流差动保护采用脉冲编码调制方式传输保护所需的模拟量、开关量信息。通讯时将发送端电信号先转化成光信号,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信息传递。基于此,系统包括了高性能的串口通讯控制芯片PEB20532、负责编解码以及时钟恢复的CPLD芯片XC95288、光收发器RTXM154TL以及外围电路,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接收过程:光收发器的接收端通过光纤把接收过来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此时接收的电信号已经编过码,经过CPLD解码后送至20532的接收端,数据经20532内部接收FIFO,实现串并转换后,由DSP直接读走处理。

发送过程:DSP通过与20532相连的数据总线,把需要发送的数据写入发送FIFO,20532按照设定好的HDLC协议,把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贞,发送至CPLD,CPLD把串行数据编码送至光收发器,电信号转化成光信号经过光纤送至对侧。

1.1 串行通讯控制芯片20532单元设计

SEROCCO-M PEB/PEF 20532是一款高性能的通讯串口控制芯片,它具有两个独立的通讯串口,支持多种通讯协议如HDLC,PPP,ASYNC等。每个通道有64 byte的片上FIFO,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6 Mbit/s。在与处理器接口方面,支持8/16位的并行数据,8位地址总线(通过寻址相应的寄存器来完成不同的配置)。在本设计中,与DSP的数据总线接口设置采用8位intel模式,因此负责数据宽度的WIDTH管脚接低电平。当DSP进行读数据时,可以设置20532内部相应寄存器来确定FIFO的接收阈值,当接收FIFO的深度达到阈值时,中断管脚INT/INT会产生一个中断通知DSP把数据读走。当DSP发送数据时,如果查询到发送FIFO未满时,DSP就可以一直对20532写数据。20532通过TXD,RXD管脚来发送或者接收数据。本设计采用时钟0a模式,即20532的主时钟CLK_2048以及数据的接收与发送时钟均通过CPLD分频和时钟提取的方式得到。图2为20532与CPLD的硬件连接电路。

1.2 CPLD单元设计

利用CPLD设计硬件系统非常方便,工程师利用原理图入法或通过硬件描述语言(VHDL)来自由地设计数字系统,并可以通过仿真功能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由于CPLD实现了软件硬化的功能,在不改变硬件的基础上也能灵活修改设计,因此系统的适应性大大提高。本设计选用Xilinx的XC95288芯片。该器件具有如下特点:采用CMOS3.3V FLASH工艺;引脚间延时10 ns;支持95M系统时钟;288个宏单元以及6 400个系统门;内置标准JTAG接口,可方便多次重复编程,大大方便电路调试。

1.2.1 时钟提取模块设计

CPLD从光收发器接收的数据是根据G.703建议采用1B4B的方式编码过的,即二进制的“1”被编码成“1100”,二进制的“0”被编码成“1010”。由于数据都是钟控的,即每发送一个数据就与一个相对应的时钟信号同步,而光收发器并不发送时钟信号。因此,CPLD必须从接收到的数据信号里提取到时钟信号。本模块包括了三个子模块:跳变沿检测、状态检测以及模K可变计数器。时钟提取模块如图3所示。

图3中:RXD为数据接收端;CLK为本模块的系统时钟频率(频率为接收数据速率的2N倍,N=8);CLK_R为提取的时钟。当检测到RXD有数据跳变时,跳变检测子模块产生一个脉冲,使计数器清零,而后依此为基准,使模K计数器设置初始值K=N-2,计数器从0开始计数,当计数到N-2的时候,在CLK_R端产生一个时钟同步脉冲,然后同步脉冲反馈到状态寄存器,以此改变K的值,使K=2N。计数器又重新从0计数,当K=2N时,在CLK_R端又产生一个时钟同步脉冲。由此可知,在输入信号为连“1”或者连“0”时,只要CLK时钟足够稳定,就可以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精确的位同步时钟CLK_R。而当输入信号发生跳变时,此模块又会重新捕捉到跳变沿,以此为基准输出同步时钟。图4为时钟提取模块的功能仿真图。

1.2.2 译码模块设计

CPLD从光收发器接收的数据是根据G.703建议由1B4B编码过的,在20532接收数据之前,要求先对数据进行译码。本模块主要包括了二分频电路、位移寄存器和一个异或门,如图5所示。

RD为串行数据接收端,根据图4的仿真结果,提取时钟CLK_R(端口映射CLK_R→RXCLKX2_IN)上升沿对接收的数据进行采样,当数据为“1010”时,CLK_R时钟进行二分频后产生CLK_test2信号。如果CLK_test2上升沿每次采样都是相同的数据(都是“0”或“1”),则经过异或门输出为“0”到RXD端。数据为“1100”时,每次上升沿采样都是不同的数据(“1”和“0”),经过异或门输出为“1”到RXD端。即译码后数据发送至20532的接收端,在接收时钟RXCLK的下降沿,20532锁存数据。图6为译码仿真图。

1.2.3 编码模块设计

为了使数据在光纤中提高传输速度,降低传输带宽以保证传输质量,根据G.703建议,对“1”编码成“1100”,“0”编码成“1010”。模块由分频器,锁存器和选择器组成。如图7所示。

20532通过TXD端把数据发送给CPLD,每位数据在编码前的时间周期需要用2个TXCLK_X2的时钟周期表示。由于20532发送的数据速率为64Kbit/s,因此TXCLK_X2时钟频率为128 Kbit/s。此频率由CPLD内部分频得到。CPLD通过TXCLK的上升沿为20532提供发送时钟,在TXCLK的下降沿,CPLD开始通过TD端发送编码后的数据。图8为编码仿真图。

2 软件流程设计

该软件主要有主程序和中断服务子程序组成,分为接收和发送两个过程。图9为系统软件流程图。

3 结束语

本设计详细给出了电流差动保护中光纤通讯的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流程。数据从线路的一侧到达另一侧,误码率的大小对性能指标影响很大。因此本设计用一片CPLD芯片代替了多个传统逻辑芯片的组合,实现了时钟提取,数据的编解码,20532以其强大的通信能力和超强的纠错功能,大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该系统已经在微机保护中广泛应用,实践证明,完全满足现场的通讯要求。

摘要:介绍了在电流差动保护中线路两侧保护装置的通讯原理,并针对以往通讯过程中误码率高、易中断等问题,采用G.703标准,给出了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流程。系统由通讯控制芯片PEB20532、CPLD芯片XC95288以及光收发器模块RTXM154TL组成,实现了模块化设计。阐述了各个子模块间通讯接口的实现方法,从本地装置的数据发送、编码解码并发送到对侧装置的时钟同步等问题一一给出了解决方案并进行了仿真验证。该方案已在保护装置中实现,提高了装置的通讯质量。

关键词:电流差动保护,光纤通讯,20532,CPLD,G.703

参考文献

[1]李瑞生.光纤电流差动保护与通道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LI Rui-sheng.Line fiber optic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of experimental channel[M].Beijing: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2006.

[2]李永明.锁相环设计、仿真与应用[M].五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LI Yong-ming.Phase-locked loop simulation,design and applications[M].Fifth Edition.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7.

[3]王紫婷.EDA技术与应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WANG Zi-ting.ED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M].Lanzhou:Lanzhou University Press,2003.

[4]王勇,王忠,卢梭.基于20532的光纤通讯保护方案[J].电力系统通讯,2008,9(10):44-46.WANG Yong,WANG Zhong,LU Suo.Fiber-optical communication and protection program based on20532[J].Power Communication System,2008,9(10):44-66.

上一篇:医院卫生服务下一篇:攻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