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工作与标准化

2024-08-26

技术管理工作与标准化(精选11篇)

技术管理工作与标准化 第1篇

关键词:技术管理水平,标准化,便捷,高效

1 引言

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是对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积累和总结, 是规范管理行为和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有效手段。

在当今社会, 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决定了其发展层次和市场竞争力。近年来, 项目办公区、生活区临建的CI形象、施工现场的加工棚、安全防护等设施都进行了标准化发展和推广, 效果显著。技术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标准化程度是提升项目技术管理水平的关键。

2 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化的几个方面

技术管理工作涉及技术、质量、测量、试验及资料五个方面, 每个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表格, 但每个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水平却参差不齐, 相差较大。究其原因, 除了人为因素外, 标准化程度低也是重要原因。令人欣喜的是,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评审现都实行了网上审批, 大大缩短了审批流程, 节省了时间, 这正是标准化管理给大家带来的便捷、高效之处。技术、质量、测量、试验及资料五个方面有许多工作可以走标准化之路, 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2.1 技术管理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编制版本的标准化。一说到技术, 首先想到的是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的编制。每个项目的技术人员因个人的经验和能力的不同, 编制出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的水准也有高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这种差距, 就就需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编制版本的标准化。公司主管部门可根据工程所在地域、工程特点、工程形式编制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标准化版本, 工程技术人员只要在标准化版本基础上, 根据各项目名称和特点稍微进行改动即可完成编制任务。不仅节省了编制时间, 还大大提高了编制水准。

(2) 安全计算软件版本的标准化。在施工方案编制中, 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涉及模板支撑架、外脚手架承载力及稳定性的计算书。现场所用的钢管壁厚均在2.7~2.8㎜左右, 远远达不到国家规范要求的壁厚3.6㎜。在一般安全计算软件中也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参数, 编制出的计算书严重脱离实际模型信息, 对工程中所搭设的模板支撑架、外脚手架的安全性存在隐患, 且各个项目使用的安全计算软件类型较多, 均不统一。建议公司主管部门应统一安全计算软件的版本, 并实行动态管理, 使计算模型的技术参数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另一方面, 公司还要多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安全计算软件的培训, 使更多的、年轻的技术人员了解模板支撑架和外脚手架的受力原理,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3) 技术交底、技术复核过程的标准化。现在许多项目的技术交底、技术复核实施情况不容乐观, 许多情况下只是为应付各种检查而后补的资料, 没有真正理解其用意。如果没有技术交底, 就会使操作工人对具体做法和标准不甚了解, 导致返工及纠纷情况的发生;如果没有技术复核, 现场建筑物的坐标、标高、轴线位置、平面尺寸就存在极大隐患, 会给项目部和企业带来很大风险。所以要对技术交底、技术复核的全过程要进行标准化管控, 除要留有会签表、活动记录, 还要留有实施照片, 甚至是视频, 可以起到追溯的作用。

2.2 质量管理

(1) 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质量管理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使用性和耐久性, 不能有一丝懈怠。现场的质量管理包括分部分项过程的验收、隐蔽工程的验收、样板验收、质量专题会、整改及复查记录等质量活动。在这些活动中, 要引入标准化的理念, 要留有参加人的会签表、照片及活动记录。其次, 要增加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使其发挥全面质量管控的潜力, 避免与技术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重叠。使技术人员解放出来, 有时间去做一些双优化、新技术运用、科技创新的研究和尝试。可喜的是公司前不久推出了《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岗位职责》, 明确了项目各管理人员的岗位质量职责, 明确了奖罚措施, 对项目下一步的质量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的管控起到了指导作用。

(2) 钢筋下料单审核的标准化。钢筋下料单的审核一直是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薄弱一环。这关系到整个工程钢材总的用量, 必须认真审核。钢筋下料单的审核, 应由技术部门、工程部门和商务部门共同审核, 并将审核结果或记录留存, 作为现场验收和结算的依据。公司也聘请了有关专家对年轻员工进行了钢筋翻样培训, 效果显著。

(3) 实测实量上墙标识的标准化。混凝土现浇结构、砌体结构、抹灰工程等实测实量数据上墙, 是公司大力推行的质量管理的典范。但上墙标识却不尽相同, 有用粉笔写的、有用图章盖的、有用喷漆的、还有用胶粘的。这虽然只是一个小问题, 但也要有一个标准化的做法。

2.3 测量管理

(1) 定位放线的标准化。在每个新开工程首次定位放线时, 公司要派遣专业的测量工程师进行坐标点、高程点的放样及复核, 避免出现差错, 并做好坐标点、高程点的标记及保护工作, 这是项目测量员以后工作的依据。

(2) 坐标点和高程点做法的标准化。坐标点和高程点的具体保护做法可以作为标准化的试点。项目上的测量仪器可以统一由公司负责采购和售后, 放置测量仪器等设备的柜子可以统一样式, 由项目部自行加工。

2.4 试验管理

(1) 标养室及试验设备的标准化。标养室的尺寸和格局可以根据各工程规模进行标准化设计, 试验设备也按公司要求统一配备, 如混凝土试模有铁制的和塑料的, 应该统一样式和材质。

(2) 同养试块笼尺寸的标准化。放在楼层的同养试块笼一直没有统一的尺寸, 这可以作为标准化的尝试。而且可以连续使用, 不会淘汰。

2.5 资料管理

(1) 资料员管理的标准化。资料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公司统一的培训和考核, 使其明白项目资料员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求资料员学习和了解施工技术知识, 为施工资料的整理、检查、归档打好基础。在整理项目及施工过程资料、做好收发文记录等台账的过程中, 力求做到严谨、认真、负责, 内容要求填写齐全、清晰、无涂改之处。

(2) 施工日志填写方式的标准化。各个项目施工日志表格样式不同一致, 建议统一施工日志表格的格式, 并可采用电子版本, 在工程完工后打印出来。

3 结束语

技术管理工作与标准化 第2篇

RFID技术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并获取相应数据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寿命长、可远距离读取及标签数据可加密、存储容量大并且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该技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便已经开始发展应用,而近些年的发展更是极为迅速,不但功能迅速提升,而且生产成本也在急速下降,使得RFID技术在服务业、制造业、信息产业尤其是物流业等各个人们工作生活相关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RFID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电子标签与产品电子编码EPC不断进行融合发展,使RFID技术在物联网供应链管理领域中的发展应用逐渐加速,并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我国电网企业的标准化监造现场管理体系由于受到有用性和易用性认知、强制性压力、高层管理支持和客户对隐私的关注等因素的影响,对RFID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比较低,本文针对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入网“零缺陷”的目标,将RFID技术应用于物资一体化的电网物资监造管理工作,叙述了RFID技术应用项目的实施背景及总体思路,并详细介绍了该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及相关细则,以为云南电网公司物资监造工作中RFID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或参考。

一、项目实施背景

电力行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关键地位,对促进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目前,电网运营行业作为战略性重点产业,随着其质量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物资管理系统庞大复杂、不能共享物资信息、系统资源无法合理配置等问题直接导致了物流管控的力度弱化。因此,通过物流一体化和物资管理集成化等有效方法合理整合企业内外部的有用资源,成为了建立一个针对当前电网物资管控问题的高效协同运作系统的关键。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入网“零缺陷”为目标,成立了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物流服务中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物资品控管理系统,以落实物资战略,编制相关资金计划,并负责物资供应招标、设备供应管理及物资管理、配送等工作,做到了集物资采购、合约、品控、仓储于一体,同时,物流中心按照该策略贯彻落实,执行相关物资品控管理办法与工作手册,并通过自主监造和第三方监造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模式来开展监造工作。然而,由于物流品控工作起步晚,监造工作方式以人工为主等原因,物资管理监造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物流中心引入了基于RFID及移动应用技术的标准化监造项目,以加强电网物资监造管理控制,提高相关业务工作效率,提高电网物资质量管控水平。

二、项目实施的总体思路

为了确保RFID及移动应用技术标准化应用于电网物流监造管控项目,我们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计划,分别从组织上与时间进度上两方面贯彻落实,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项目进程的队伍,并建成具有丰富的相关项目实施经验的工作小组,同时,按照严格的时间进度表和工作原则,全面完成整个项目的实施。

首先,项目实施要按照相关实施原则进行工作,做到工作人员全面参与,发展内容同步进行;其次,按照相应计划推进项目,以准备、设计、开发、实施及运行五大阶段为基础,完成技术实施方案的立项、设计总体及各部分的分析报告说明、相关编码数据测试的开发加工、项目试点试运行及运行后期维护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应任务,确保物联网监造信息系统建设的高质量。

三、项目建设的内容及原则

目前,物流中心设备实施监造的WHS方法,主要是由自有人员和委托第三方专职监造进驻厂方,工作任务包括确认物流服务中心的监造任务,获取设备监造工作编码,组建监造项目部编制监造工作方案,并见证关键工作,严格规范记录,总结监造编制。在此物流监造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繁杂的多媒体数据及相关信息,并填写大量文档,由于人工填写纸质表单的方式容易导致填写不规范或重复填写,并且不利于保存、关联及查阅等,我们采用了RFID及移动应用技术来解决这些难题。

本项目主要是派驻到各厂家的专职监造人员通过携带的移动终端,采用RFID及移动应用技术,结合KKS编码,以各类作业指导书为依据,达到方便读写RFID标签,采集多媒体信息,并可以进行移动通信的目的。最后,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电子化、系统化的妥善保存,并将监造记录和电网公司的物资管理系统接口,相互交换数据,以方便快速检索应用,同时通过工作流引擎将各种工作流程梳理,形成便于修改的工作流。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业务兼容问题,以避免重复投资。此外,还需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对专职建造人员进行管理和考察。

为了确保其顺利实施,RFID及移动应用技术视角下标准化监造现场管理与应用项目的实施需要依据一定的工作原则:第一,争取用户方项目小组的成员能够参与到项目的完整过程,在各个阶段与系统开发方协调关系,互相合作,提高自己技术的同时,及时检测监督项目质量和进程,清楚不利因素,为整个项目保驾护航;第二,采用开发与使用“两手抓”方针,软件项目建设的成败一般由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共同决定,其实用性是最后的衡量标准,需要在维护系统的同时,开发方与使用方共同适应计算机辅助处理业务,做到问题的早发现早解决;第三,数据和程序是手心与手背同等重要的关系,项目实施中,系统的完成是项目实施的基本要素,数据的采集、整理、录入是系统建设的灵魂所在,我们必须在系统建设之初便将数据工作落实,才能早日使系统应用于实际工作。

结语

RFID及移动应用技术标准化在监造现场管理方面的应用,系统自动匹配作业指导书,及时提醒风险,并通过专职监造人员在移动终端传输信息,避免了传统监造过程中相关数据的重复填写或不规范填写等错误,并且设备监造现场信息的提供非常及时,使非现场物资监造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监造情况,提高了监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效率,确保了电网物资监造的成效。

技术管理工作与标准化 第3篇

1 人员管理制度化

技术人员良好的职业修养和专业素养是实现放射治疗根本目标的基础。我科放射治疗师多来源于各医学专科学校的放射专业,学习期间仅接触过表浅的放疗知识,个别治疗师缺乏责任心及服务配合意识。科室管理者必须用规章制度强化其责任意识,并通过行政措施增强其学习意识,以提高其专业水平[2]。科室要求治疗师必须通过全国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考试,获得直线加速器技师或X(γ)刀技师上岗证方可进行治疗摆位工作;对相关的专业知识要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如肿瘤学、放射物理学、一般的护理知识及医学心理学等;并熟悉设备性能,能配合工程师处理简单的机器故障[3,4]。制度化管理措施在调动大家工作、学习热情的同时明确了责任,避免了差错纠纷和工作推诿现象的发生。

1.1 考核制度

每周由科室领导组织一次全科的业务学习,要求全科每位同志针对日常工作自拟课题进行专题讲座,在相互学习与交流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并对治疗师进行每月1次的专业知识考核、每季度1次的业务能力实际操作考评。

1.2 奖罚制度

全科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每人每日登记工作量,月底汇总到科室领导,与奖励挂钩;同时制定了差错失误的处罚制度,奖励与处罚都有标准化分值管理,该制度的实施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强化了工作责任心,保证了工作质量。

1.3 交接班制度

为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交接班实行书面交接制度,每班详细交接每组治疗患者的人次情况,并把需要特殊治疗的患者及口头医嘱记录在当天的交班本上,接班人员认真阅读交班记录并具体实施,治疗中有特殊情况的患者或当天未做治疗的患者均须进行书面记录,并由技术组长在次日早会上通知主管医生。

1.4 排班分工制度

全体治疗师统一排班,分成若干组,每组2人,分为主班和辅班,针对每日的日常工作进行具体分工,主班负责当天开机、自检、清理工作站;负责当天治疗计划的接收及医嘱处理、查对工作;清理当日治疗结束的治疗单;安排次日患者治疗时间。辅班负责接听患者的查询电话及通知治疗患者、负责治疗结束患者固定设施的处置。

2 操作管理标准化

操作程序规范化是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保证治疗准确的直接环节。技术员的摆位、定位工作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经验外,还必须有可以遵循的规范化程序,管理者须针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出相应的措施,将各项核对工作细化到工作程序中,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失误,提高了医疗满意度。

2.1 定位程序(见图1)

2.2 摆位程序(见图2)

2.3医嘱执行程序(见图3)

3 患者管理服务化

患者的放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周期,治疗时间的安排一直是一个难点,管理者必须树立全组人员的服务意识,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化管理理念。为避免患者因无序状态对医疗工作产生不满,治疗师对每位患者的治疗时间均做了具体安排,每班的主班人员将治疗结束患者的时间登记在治疗安排本上,由当天晚班的主班对次日治疗的患者进行整体安排,并把患者的治疗时间记录在治疗单首页,次日各班根据首页上的时间通知患者治疗。整体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措施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医患冲突,使患者满意度大为提高。

4 固定设施管理责任化

真空垫是固定患者体位的工具之一,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制作人员在制作前须检查真空垫的负压状况并由主管医生填写该患者的姓名、体位等吊牌内容;定位人员将新制作的真空垫放置到位后给予编号并记录于对应的治疗单上;治疗师在操作中需动作轻柔,以避免破损导致的漏气;确认治疗结束后真空垫由各组主班治疗师及时取出;取出的真空垫保留2 d后由主管医生取消吊牌标签,再经专人清洁消毒并抽至负压状态以备后用。这些环节中的任何疏忽都可能会导致治疗无法复位,细节上的责任明确是管理的要点,抓好细枝末节是减少差错失误的重要因素。

5 质量监控日常化

技术质量监督工作是技术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技术管理者须每天掌握各机房的开机、晨检情况;认真查阅每张治疗单的填写情况;了解当天每位患者的治疗情况,对特殊治疗要口头叮嘱当班人员;检查各程序的规范操作情况及日常具体工作的落实情况;协调技术人员之间的合作、协调治疗师与医疗的配合工作。日常化的监督工作避免了各项措施流于形式,是各项规章制度顺利实施的保证。

6 讨论

上述各项管理措施是作者自2003年起在工作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是各种失误和差错的教训总结,实际工作也证明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把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失误降到最低是技术管理的目的。随着各项制度和程序的不断完善,各种纰漏的发生也明显减少。2003年至今,我科发生患者体位错误1例、真空垫放置错误1例、工作人员未出机房误照射1例、治疗室铅门关闭过程中陪人返回治疗室1例、执行医瞩超量2例、工作站剂量与治疗单不符1例、治疗中真空垫误放气3例、患者因对治疗顺序不满反映了科室的17人次。这些差错、投诉多发生于2003年至2005年,除了对当事人进行批评处罚外,管理工作本着解决问题、就事论事的根本,找出易出差错环节的原因,把解决方法制订到程序中、把服务理念具体到工作中,大大降低了2007、2008年的差错发生率,减少了患者投诉现象。

总结经验、规范程序、强化制度是放射治疗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也是科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科室的整体管理水平,对保证医疗安全,避免医疗纠纷至关重要。

摘要:目的:确保治疗安全,避免差错、纠纷,提高治疗摆位工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方法:探索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用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指导工作方法。结果:技术管理标准化规范了治疗师的操作程序,提高了技术水平。结论:它使医疗和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大为提高。

关键词:技术管理,标准化,操作程序,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胡逸民.肿瘤放射治疗技术[M].北京:原子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120.

[2]吴淑娟,邵秋菊,梁军,等.科学管理放疗科病案[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6):183-184.

[3]胡逸民.肿瘤放射物理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425-426.

技术管理工作与标准化 第4篇

作 者:周学仁

出版社:银声音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四册 光盘数:0 定价:998元

优惠价:468元

详细介绍:

第一篇 计算机机房建设 第一章 计算机机房概述

第二章 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要求 第一节 计算机机房的场地准备 第二节 计算机机房选址要求

第三节 计算机机房的组成及建筑面积的计算 第三章 计算机机房设计与安装

第一节 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与UPS电源 第二节 计算机机房专用空调 第四章 计算机机房的屏蔽技术 第五章 计算机机房工程验收 第一节 室内装修工程验收 第二节 空调工程验收 第三节 电气装置 第四节 消防系统 第五节 电磁屏蔽 第六节 工程交接验收

第六章 计算机机房工程实例 第一节 小型计算机机房工程 第二节 中型计算机机房工程

第二篇 计算机机房环境条件及安全技术 第一章 计算机机房的环境要求 第一节 温度影响 第二节 湿度影响 第三节 灰尘影响

第四节 有害气体的影响 第五节 电磁干扰影响

第二章 计算中心的建立及管理

第三章 计算机机房供配电安全技术 第一节 供配电系统 第二节 机房照明系统 第三节 供电安全技术

第四章 计算机机房防雷与防振 第五章 计算机机房防火与防水

第六章 计算机机房防盗及防鼠、虫害 第七章 计算机机房浪涌通过电压防护技术 第八章 计算机机房接地技术

第九章 计算机机房防静电及防漏水技术 第十章 计算机机房的消防技术 第十一章 智能保安

第十二章 计算机机房的集中监控 第三篇 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概述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分级管理 第三章 信息处理组织与岗位设置 第四章 人事管理 第五章 输入输出管理 第六章 联机处理管理 第七章 软件安全管理

第八章 机房安全控制管理

第九章 计算机安全机构的职能

第四篇 计算机机房软硬件及其维护 第一章 计算机软件硬件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安装

第三章 软件及信息加密与解密技术 第四章 计算机故障分析及排除 第五章 机房软硬件维护

第一节 机房维护常用工具软件 第二节 机房软件维护 第三节 机房硬件维护

第四节 硬件性能测试、故障分析 第五篇 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维护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讯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规划与配置 第三章 机房网络性能和安全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共享 第五章 网站管理 第一节 网站管理技术 第二节 网站站点管理

第三节 网站建设项目人力资源与质量管理 第六章 计算机病毒与网络病毒防杀 第七章 病毒的预防与解除 第八章 网络防黑

第六篇 计算机机房行为管理与机房工作人员劳动保健 第一章 机房行为管理

第一节 计算机机房工作的性质特点 第二节 机房工作人员行为管理 第三节 机房用户行为管理 第四节 机房行为管理的策略

第五节 机房中一般性制度保障体系 第六节 机房行为管理案例 第二章 危机管理与应急救援 第三章 机房工作人员劳动保健

第一节 机房工作人员劳动保健概述 第二节 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自我保健 第三节 劳动保健措施

第七篇 计算机机房管理规章制度与岗位规范 第一章 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节 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节 设备管理制度 ……

第二章 岗位规范

计算机机房管理员岗位职责 计算机工程师岗位职责

计算机服务部主任岗位职责 网络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 ……

附录一 相关标准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

附录二 常用法律法规

医院计算机机房建设改造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实用手册 医院计算机机房建设改造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实用手册

医院计算机机房建设改造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实用手册

第一篇 计算机机房建设 第一章 计算机机房概述

第二章 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要求 第一节 计算机机房的场地准备 第二节 计算机机房选址要求

第三节 计算机机房的组成及建筑面积的计算 第三章 计算机机房设计与安装

第一节 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与UPS电源 第二节 计算机机房专用空调 第四章 计算机机房的屏蔽技术 第五章 计算机机房工程验收 第一节 室内装修工程验收 第二节 空调工程验收 第三节 电气装置 第四节 消防系统 第五节 电磁屏蔽 第六节 工程交接验收

第六章 计算机机房工程实例 第一节 小型计算机机房工程 第二节 中型计算机机房工程

第二篇 计算机机房环境条件及安全技术 第一章 计算机机房的环境要求 第一节 温度影响 第二节 湿度影响 第三节 灰尘影响

第四节 有害气体的影响 第五节 电磁干扰影响

第二章 计算中心的建立及管理

第三章 计算机机房供配电安全技术 第一节 供配电系统 第二节 机房照明系统 第三节 供电安全技术

第四章 计算机机房防雷与防振 第五章 计算机机房防火与防水 第六章 计算机机房防盗及防鼠、虫害 第七章 计算机机房浪涌通过电压防护技术 第八章 计算机机房接地技术

第九章 计算机机房防静电及防漏水技术 第十章 计算机机房的消防技术 第十一章 智能保安

第十二章 计算机机房的集中监控 第三篇 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概述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分级管理 第三章 信息处理组织与岗位设置 第四章 人事管理 第五章 输入输出管理 第六章 联机处理管理 第七章 软件安全管理

第八章 机房安全控制管理

第九章 计算机安全机构的职能

第四篇 计算机机房软硬件及其维护 第一章 计算机软件硬件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安装

第三章 软件及信息加密与解密技术 第四章 计算机故障分析及排除 第五章 机房软硬件维护

第一节 机房维护常用工具软件 第二节 机房软件维护 第三节 机房硬件维护

第四节 硬件性能测试、故障分析 第五篇 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维护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讯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规划与配置 第三章 机房网络性能和安全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共享 第五章 网站管理 第一节 网站管理技术 第二节 网站站点管理

第三节 网站建设项目人力资源与质量管理 第六章 计算机病毒与网络病毒防杀 第七章 病毒的预防与解除 第八章 网络防黑

第六篇 计算机机房行为管理与机房工作人员劳动保健 第一章 机房行为管理

第一节 计算机机房工作的性质特点 第二节 机房工作人员行为管理 第三节 机房用户行为管理 第四节 机房行为管理的策略

第五节 机房中一般性制度保障体系 第六节 机房行为管理案例 第二章 危机管理与应急救援 第三章 机房工作人员劳动保健

第一节 机房工作人员劳动保健概述 第二节 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自我保健 第三节 劳动保健措施

第七篇 计算机机房管理规章制度与岗位规范 第一章 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节 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节 设备管理制度 ……

第二章 岗位规范

计算机机房管理员岗位职责 计算机工程师岗位职责

计算机服务部主任岗位职责 网络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 ……

附录一 相关标准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

附录二 常用法律法规

技术管理工作与标准化 第5篇

关键词:大樱桃;标准化管理;早果技术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4-0031-02 中图分类号:S662.5 文献标识码:B

天水市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优质大樱桃露地适宜产区之一。近年来,该区和天水市果树研究所、甘肃省大樱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紧密协作,在基地布局、优良品种选择、高标准建园、幼树标准化管理等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1 适地发展

根据大樱桃生态适宜指标,通过分析全区各乡镇、区域气候及立地条件,该区藉河流域的中梁、玉泉、太京、藉口、关子、皂郊等乡镇海拔1 500 m以下,光热资源丰富的浅山区具备生产优质大樱桃的自然资源条件。在秦岭、牡丹、杨家寺、汪川等气候相对冷凉的乡镇发展大樱桃,必须先行建立小面积试验点观察,绝不能一哄而上。

2 选择适栽品种

通过多年来的观察比较,优选出适宜当地气候和立地条件、综合性状优、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良品种,主要包括:早熟品种红灯、美早、早大果、布鲁克斯等,中晚熟品种萨米脱、宾库、拉宾斯、艳阳、晚红珠等。在品种配置上适度加大了中晚熟品种的比例。为确保新建基地苗木质量和品种纯度,全面加强了区内大樱桃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的管理扶持力度,对接穗采集、苗木嫁接、起苗调运等环节进行重点监管,彻底解决了新建基地品种混杂的问题。由于全区大部分大樱桃建园区域属于山旱地,因此多选用大青叶等对水肥条件要求较低、生长势强、抗性强的乔化型砧木嫁接育苗。

3 采用起高垄和挖大穴相结合的建园整地模式

一是确定合理密度。乔化砧苗木栽植株行距为3 m×(4~5) m。农户分散建园,行距可采取4 m;种植大户规模化建园,要将行距加宽到5 m,以便于机械化管理。二是规划起垄。将中线两边各60 cm之外的熟土翻起拍细,堆在起垄的位置,做成高垄。垄下宽120 cm、上宽100 cm, 两边高30 cm,中间稍低,垄面呈“ ﹀ ”形。三是开挖大穴及土壤改良。垄起好后,按照栽植株距,在垄的中线规划打点,开挖80 cm见方的大穴,把腐熟细碎农家肥(50 kg/坑)、磷肥(1 kg/坑)及秸秆等有机物(10 kg/坑)和行内熟土混合均匀,坑内全部用熟土拌肥回填。提倡夏秋季开挖大穴,结合降雨分次回填,以熟化土壤,提高定植穴墒情。四是“插花”栽植苗木。为提高今后授粉效果,各品种要在行内插花栽植,苗木栽植深度要适宜,秋栽的苗木必须在土壤封冻前进行防寒保护。五是通行覆盖黑膜。春季树盘浇水,待水完全下渗后覆土,将垄面整修成中间低、两面高的“ ﹀ ”形,即苗干处略低,以利于集纳雨水。垄面整修好后通行覆盖120 cm宽的黑膜,覆膜时地膜要与垄面完全贴实,以保墒提温。黑膜兼具抑制杂草的作用,可节约果园除杂草的用工。

4 合理间作

以往建园过程中,部分农民在新建樱桃园内套种小麦、油菜等作物,严重影响新植苗木成活及生长。种植大户集约化建园模式中,用于果园除草等的用工投入在前期管理中所占比例较大,业主叫苦不迭。通过多年探索,目前该区主要采取以下几种间作套种模式:一是农户分散管理的果园,建议套种黄豆、土豆等作物,不仅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肥土壤。二是对大户采取集约化建园模式,重点推广行内套种箭舌豌豆,秋季打碎深翻入园,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由于箭舌豌豆具有匍匐生长的特性,因此可以有效抑压杂草,降低果园除草用工。为使幼苗能够尽快覆盖行内地面,可适当增加下种密度。

5 选择适宜树形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在山旱地新建大樱桃园重点推广小冠疏层形树形,在川水地大樱桃园重点推广自由纺锤形树形。同时综合应用抹芽、抠芽、刻芽、别枝、开角、摘心、强旺中心干、当年摘心促发二次枝等技术手段,促进新栽幼树多发枝、快长树、早成形、早结果。

6 幼树控旺促花

浅谈技术标准有效性的控制与管理 第6篇

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标准、规则等是科学类文献。技术法规, 是专家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高度概括与综合, 它是企业组织生产和设计产品的重要文件。在企业视质量如生命, 视安全重于泰山的今天, 搞好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文件———技术标准有效性的控制更为重要。搞好技术标准有效性的控制, 不仅是标准管理部门的任务, 也是企业全体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技术标准的管理

为了加强技术标准的管理, 保证产品的质量, 企业应制定适用于本单位使用的技术标准的管理办法, 确定技术标准的归口管理部门和负责技术标准获取、识别、更新并传递信息的部门, 并规定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 层层把关, 职责分明, 确保产品各场所使用的技术标准是现行有效版本, 防止使用失效、废止的技术标准, 而造成产品的不合格。

技术标管理部门应及时收集技术标准信息, 可通过上级发文通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相关部委网站以及标准化刊物等途径获得相关信息, 适时颁布技术标准信息, 公布作废标准和新版技术标准, 使专业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新版和作废技术标准情况, 确保使用的是有效版本。

技术标准管理人员应根据生产工作的需要和技术标准的修订、作废情况, 及时采集新版技术标准, 以满足生产和设计产品的需要。做好技术标准的整编、发放、借阅、回收、销毁等管理工作。

技术标准应列入图书管理, 依《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进行分类、整编, 作流水编号, 并分类上架, 按流水号排列, 以便提供利用。

二、有效版本的控制

技术标准管理部门应进行技术标准有效版本的控制, 及时获取、更新、识别适用于企业产品实现过程中, 关于质量的相关标准及其他要求, 及时收集新版 (含更替、修订) 规程、规范、标准等信息, 编制“常用技术标准现行状态控制清单”, 并发放有关部门或在局域网上公布, 定期补充更新局域网上的“常用技术标准现行状态控制清单”。下发的清单应及时更换, 使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技术标准时遵照执行。

对失效、废止的技术标准, 已发放和借出的应及时收回, 并在原“技术标准发放 (借阅) 登记表”上做好回收记录和归还销账记录;已整编上架的, 要销账、销卡, 并从架上撤出实物。

作废收回的技术标准应作销毁处理, 对需保留作存查用的失效、废止的技术标准, 在实物及账本、检索卡、借阅卡上分别加盖红色“作废”标识章, 另行登记和存放, 供查阅, 不外借。对汇编本中失效、废止的技术标准, 在相应目录和正文处加盖红色“作废”章, 进行标识。其余失效、废止的技术标准销毁处理时, 应编制“技术标准销毁清单”经审核批准后销毁, 并设专人监销。

为保证产品的质量, 防止产品的不合格, 各专业技术人员在使用技术标准时应确认其为有效版本后方可使用, 各部门应保持适用的《常用技术标准现行状态控制请单》, 以便技术人员使用标准时校对标准的有效性。

为确保所使用的技术标准为有效版本, 标准管理人员应及时从书架上和使用场所撤出失效、废止的技术标准, 防止失效、废止的技术标准的非预期使用, 而造成产品的不合格。

三、技术标准的提供利用

为了方便使用, 可在局域网上提供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的电子版本供利用者下载使用, 在网络环境下, 同一份电子版技术标准可同时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服务, 从而有效地提高利用率。

技术标准发放使用时, 须进行发放登记, 登记发放对象、数量、接收人签名、接收日期等, 使其具有可追溯性, 以便在失效、作废、修订或其他需要时及时处理。

借阅技术标准须在借阅本和借阅卡上登记, 登记借阅日期、标准名称、数量、使用期限等, 以便流通和标准在失效、作废、修订时追回。

技术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和设计产品的重要文件, 是ISO2000质量体系中文件控制程序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应加强技术标准的管理, 搞好技术标准有效版本的控制, 确保所使用的技术标准为有效版本, 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四、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使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标准竞争越来越激烈, 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 谁就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技术标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科技研发的成果通过一定的途径转化为技术标准, 通过技术标准的实施和运用, 即标准化来促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在技术标准实施以及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 市场的信息和反馈又可以反作用于技术标准的修订改进和科技研发活动, 从而促进技术标准和科技发展。

摘要:技术标准是与质量体系要求和控制产品质量有关的文件, 是进行设计、科研、生产、施工、验收等技术活动必须遵循的依据和准则。搞好技术标准有效性的控制, 防止失效、废止的技术标准的非预期使用, 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文章根据技术标准管理工作实际, 探讨技术标准有效性控制与管理的方法。

技术管理工作与标准化 第7篇

1 首先要弄清楚, 企业技术标准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 它的目的是什么

1.1 企业技术标准的建立基础

企业技术标准的建立是要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即用于加工产品所设计的技术标准与设计产品尽量保持零差距, 只有这样才能说明你所设计的的技术标准是科学可行的。另外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要考虑到企业的工艺装备的现实情况, 作为中小型企业的我们, 不可否认的是技术力量及计量检测手段还是比较薄弱和落后的, 这就要求在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不搞形式主义, 制定出既要满足产品设计需要, 又在本企业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这就需要大量的测试,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和研究, 找出测试数据的最佳点作为企业的产品技术标准, 使产品的感官质量及其他物理指标保持了很高的一致性。

1.2 企业技术标准建立的目的

产品竞争, 标准先行。企业技术标准化活动应遵循“市场驱动”的管理模式。技术标准的建立除要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外, 更重要的是:顾客的需求已经成为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这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如果改变其口味和风格, 在加工过程中采取了“缓行慢进”的方式, 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在稳定中提高, 又起到引导消费着消费的作用, 满足了消费者需求。

2 企业技术标准的建立方式与过程

2.1 制定标准人员的确立

企业技术标准制定必须设立专职人员, 重视标准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很多企业不设立专门的标准化管理部门和岗位, 技术标准工作由技术人员兼任, 标准管理人员素质低, 不能适应新形式下企业技术标准的管理需要。而我厂在这方面作的比较先进, 一是引进专门的标准化人才, 同时培训本企业的相关人员;二是技术标准的管理人员知识面不仅停留在国家标准的范围内, 让他们更多的掌握和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在懂得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同时, 还具备计量、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的知识和经验, 以及丰富的营销知识和较强的协调能力, 企业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始终掌握本领域标准化的发展动态。

2.2 技术标准的建立和执行

第一, 本企业的技术标准要依据和参照国家相关部门标准制定出内控标准, 而它的制定过程是先以国家标准为根本进行产品的试生产, 在加工的过程中的同时进行测试, 通过对测试的数据分析和研究, 找出符合产品设计所要求的技术数据, 作为企业产品试运行的技术标准。之后通过大规模工艺测试以及分段、分工序的局部测试, 对每个环节、每个工序的每个技术数据进行分析验证, 不合适的要修订, 最后签发正式标准, 下发到相关部门执行。

第二, 以产品加工的“工艺参数配方”来确保技术标准的符合率。不同的工艺参数所加工的同样标准的产品, 其质量也是不同的, 同时对企业经济效益也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在卷烟制丝过程中的叶丝干燥工序, 不同的筒壁温度、热风温度、热风风速、滚筒转速, 都可以加工出相同含水率和温度的烟丝, 而烟丝的的感官质量、物理特性以及化学特性却有很大的区别。在物理特性上表现出整碎程度不同, 耐加工力不同, 直接影响到原料的消耗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通过正交试验法来进行工序质量评价, 对加工每个产品的每道工序的每个工艺参数进行验证, 确定保证加工产品最佳感官质量、物理特性以及化学特性的工艺参数的交叉点, 作为这个产品的“工艺参数配方”, 来保证所加工出的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满足消费者需求, 最终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保证和提高。

第三, 工作行为标准的制定。工作行为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即相关人员用规定的工艺参数加工出符合技术标准产品的方法。所以制定行为标准的时候, 首先要对设备特性有充分的了解, 考虑到其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而且要随着技改而不断的更新和变化。制定出《操作规程》用作相关人员的的工作行为准则, 软件方面同时对操作者进行培训, 保证他们的操作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第四, 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的制定。技术标准的能否得到充分的执行, 要有监督机制, 作为约束相关人员工作行为标准制度是不可缺少的, 这就需要考核。制定出《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作为相关人员工作行为标准的法规依据。而法规执行是否到位也必须有个约束机制, 针对法规的执行者相应制定出《工艺管理体系》。而且无论是被考核的对象和法规的执行者都和质量管理与经济责任制挂钩, 确保了技术法规执行充分。

这样, 我们建立了专职人员负责企业技术标准化管理工作, 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组成的健全的企业标准体系, 并且技术标准都与质量管理和经济责任制挂钩, 促进了产品质量体系和效益的提高, 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3 技术标准创新

3.1 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企业技术标准管理创新的前提和依据, 没有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标准化管理观念, 企业不可能实施创新行为。而创新行为必须遵循“科学管理”和“竞争管理”, 的观念, 其宗旨是使“产品合格”, 让顾客满意。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现实要求, 还要满足消费者潜在的期望和需求。以我厂生产的某品牌卷烟为例, 由于在梗丝加工过程中, 烟梗产地、年份、含水率不同, 另外目前加工方法与工艺只有一种, 并且各种烟梗都统一按一种方式加工, 结果是贮梗后烟梗含水率差别大, 不一致, 并且达不到该工序的工艺标准, 进而影响切梗丝与梗丝膨化质量。为了提高梗丝利用率, 我们根据梗来料质量不同, 首先进行分类分组, 之后对不同类型的烟梗进行分组加工, 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与技术使贮梗后的烟梗含水率基本一致, 并达到该工序的工艺标准, 进而提高切梗丝与梗丝膨化质量, 最终提高梗丝利用率、质量和提升经济效益。

3.2 标准创新

标准创新是企业标准化管理创新的核心, 企业标准化实质就是制定和实施标准的活动。而产品的“个性化”和“绿色化”的标准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差别优势。我厂的创新理念是“走特色路, 打特色牌, 创建特色和谐企业”, 即企业实行措位经营, 走高、中、低档烟全部加工之路, 原因是市场不仅需求高档烟, 中低档烟销费群体占很大的分额, 这就为企业的发展创建了很大的空间。我厂某产品, 其焦油含量一直在17mg/支左右。企业本着加工“安全性”卷烟, 走“绿色食品”加工的道路, 通过对其的技术配方改进和“烟草薄片”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将其焦油含量降至12mg/支, 并且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和口味, 确保了产品标准的先进性, 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 作为中小型企业的我们企业要想发展, 技术标准的必须遵循“市场驱动”的管理模式, 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关键, 只有建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技术标准管理模式, 企业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针对中小型企业产品技术标准的管理与创新进行了分析。

技术管理工作与标准化 第8篇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很快, 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形成了蓄引提调强合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形成不同地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提高城乡供水能力,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使农田灌排体系更加完善, 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居世界首位, 为农民增产、增收, 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做出了贡献;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使地区生态资源保护能力大幅提高, 特别是在生态脆弱河流治理方面, 采取综合措施, 合理配置及利用水资源, 在利用、保护、改善等几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保证河流生态尽快恢复。

2 我国现行技术标准体系的评价

技术标准是指以原创性专利技术为主的重复性的技术事项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规定, 可以采取许可方式排斥竞争对手的进入, 达到市场垄断的目的。

现行体系中的标准共包含163项技术标准, 其中分为综合标准、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和水利工程管理标准三类, 而水利工程建设类标准占总数的60%左右且较为完善。但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现行体系中强制性标准约占总数的80%但却大多数标准不可能强制执行;现行的标准结构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合理、不配套的现象。应在合理采用国家标准、相关行业标准的基础上, 增补制定缺项和急需的标准项目, 多种方式实现标准的配套;而在现行标准的总体技术上来看, 内容主要反映相应年代的工程经验和科技结果, 而这些部分已经不适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 且近年来我国兴建了一大批巨型和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涌现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 应把这些新的成功体现到新标准中去, 使其在以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上发挥作用;要加快制定与水利工程建设本身相关的其它标准, 如质量、安全、环境等方面, 而这些做为水利工程建设的保障及管理标准缺失严重。

3 现行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现行体系中的强制性标准

现行体系中强制性标准的占该体系标准的82%, 实践证明, 这些标准不可能都强制执行, 2004年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水利工程部分) 原本是为了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主要内容是由老标准个别条文汇编而成, 虽然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等相关条文, 但不能充分体现《水法》、《安全法》、《环境保护法》、《建筑法》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工程监督的依据。需尽快按《标准化法修订草案》 (送审稿) 的要求 (即TBT技术法规的要求) 重新组编有限数量的强制性的标准。

3.2 现行技术标准体系中的推荐性标准

就水利行业的推荐性标准而言, 其立项、编制、审查批准发布与实施等, 与强制性标准基本相同, 其标准内容也并非全部纯属技术要求, 同样也包含部分管理性条文。

4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设

4.1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

现行体系主要以强制性标准为主, 推荐性标准为辅。但这种体系标准不适应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因此, 在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中, 应对现行体系中的弊端做出一定的修改, 其中的强制性标准和管理技术标准中部分内容已经很陈旧, 无法适应现代水利工程建设, 往往限制了工程本身的优势。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补充, 结构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调整, 才能发挥标准、规范的作用。

4.2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强制性的工程建设标准

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管理, 对我国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强制类标准, 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应该做好审核工作, 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保证相关标准实施。

4.3 加快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编辑与修订

应该尽力尽量的加快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编辑与修订, 提高制订标准、加大制定力度、不断促进建设的发展是十分必要地。因此, 通过对新体系的建设, 新标准的实行, 可以规范水利工程建设, 使标准统一。

5 结束语

技术管理工作与标准化 第9篇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现行标准包括《水利技术标准汇编》《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负责的标准项目现状表》等, 其涉及的内容包括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有关的国家标准及与机电设备安装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等相关的施工标准。从工程类别角度, 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可分成河道堤防工程项目管理、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技术、水闸工程项目管理、水库大坝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等。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现行标准体系所包含的技术标准共163项, 其中水利工程管理类标准42项 (26%) 、水利工程建设类标准102项 (62%) 、综合类标准19项 (12%) , 此外我国现行标准体系内推荐性标准23项、强制性标准106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包含6项施工质量检验类标准、14项验收与评定类标准, 所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现行标准体系仅有2项涉及到工程建设与环境安全, 此外验收与评定类标准仅有4项为验收标准。由此可见,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体系的组成欠合理, 亟待完善。

2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设

由前文可知,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尚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 其中标准项目的组成结构、现行标准体系内推荐性与强制性标准的比例及各类标准的状况皆存在诸多不合理性, 因此必须尽快建成更加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

(1)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现行标准体系表现出很强的强制性, 即强制性标准占有较大比例 (65.0%) 、推荐性标准占有较小比例 (14.10%) , 此种标准体系与我国加入WTO协定的要求完全不相适应, 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必须从修改强制性标准着手, 同时必须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对低强制性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进行修改与组编。

(2) 针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内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项目建设标准, 必须遵照我国与加入WTO协定的要求进行修改, 同时根据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配套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完善, 我国实时推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由此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质量的建设与评定。除此以外, 水利工程建设等行业必须尽快实现验收与评定分离, 切实使工程验收标准落到实处。

(3) 针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现行标准体系所涉及的比较陈旧的技术内容, 应该结合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进行修改。考虑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现行标准大多为20世纪80~90年代制定的标准, 项目标准修订过程应该尽可能加入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新成果及新技术, 由此最大化发挥技术标准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指导性作用。此外,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所缺少的内容, 例如卫生及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应尽可能补充完整。

(4)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所涉及的强制性标准, 必须实时进行重新整合。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水利工程建设部门与管理部门应该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所涉及的强制性标准进行认真审核, 同时从环保、安全、质量等角度实现相关标准的全面实施, 由此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针对某些零散不完整的技术标准, 必须填充完整, 由此进一步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总体而言,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必须与国家现行规范的有关要求相符, 同时新体系建设的依据必须最终落到国家法律法规及W T O的协定要求等方面。

(5) 尽快修订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标准。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特殊的建设项目, 同时水利工程也是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事, 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必须进一步加强, 同时有必要尽快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标准, 进而实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长足发展。此外,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一方面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另一方面也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标准。与此同时,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设施, 其对保障我国江河湖库的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设是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对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现行标准及对改善现行标准体系起点低、缺项多、技术工艺不配套等现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讨论

综上所述,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利国利民的原则, 同时不脱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本文主要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现行标准的现状, 从多个方面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做了详细论述, 具体研究结果可大致归纳为下列几点。

(1)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设必须符合我国加入WTO协定的具体要求, 由此最大化发挥建设标准对我国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的指导性作用。

(2)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设是实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3) 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 而建立新的技术标准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 不容忽视。

(4)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因此必须及时把某些新工艺、新技术及新经验编入新的标准体系, 进而为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深入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水利工程作为消除水害的重要工事, 其建设与管理直接关乎到国计民生及社会稳定。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尚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 因此必须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建设的研究。

眉县红阳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 第10篇

1 适宜的栽植密度

红阳猕猴桃宜用“T”型架,株行距为1.5~2米×3~3.5米,亩栽植115~140株。选择和红阳花期一致雄株做授粉树,雌雄株比例为8∶1。

2 土肥水管理

2.1 幼树期肥水管理

施肥:结合灌水,每株施复合肥50~100克。秋季或发芽前要饱施有机肥、油渣和复合肥等。

灌水:一般年灌水4次。若遇天旱时注意勤灌水。

间作套种:1~3年生幼园行间空隙较大,可适当种植药材、油菜、玉米、小麦等。

开沟扩盘培肥地力:栽苗后,头1~2年冬要沿树盘两边开挖深度50~60厘米沟槽,埋入秸秆、麦草、锯末、土肥、复合肥等,让其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促进旺盛生长。

2.2 盛果期肥水管理

(1)施肥。

①基肥。在秋季采果后落叶前,亩施腐熟牛粪等有机肥2500~3000千克,加过磷酸钙40~50千克。施肥深度一般在40厘米左右,可在树盘周围开环状圆形沟,施入有机肥,也可不开沟,将厩肥与化肥撒在地表面,浅锄复土,将肥料施入,施肥后浅灌水。

②追肥。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发芽前施入萌芽肥,以速效肥为主,每株生物有机肥1千克加尿素0.5千克;4月中旬施促花肥,每株生物有机肥1.5千克+尿素0.2千克;5月下旬追施膨大肥,每株施氮磷钾复合肥1.5千克,以使果实迅速膨大,枝梢生长旺盛。7月下旬施入优果肥,以磷钾肥为主,株施复合肥或复混肥0.6千克。

③叶面喷肥。全年喷布3~4次,生长前期尿素250~300倍液;中后期磷酸二氢钾250~300倍液。生长期每周可喷施沼液1次,有利于增加叶面营养,提高树体抗病性,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2)水分管理。生长期要求土壤湿度保持在80%左右,果实迅速膨大期视土壤墒情可灌水2~3次;果实缓慢生长期至成熟期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可适当灌水;注意采收前20天左右应停止灌水,以免引起后期果子软化皱缩,影响产量和品质;越冬前应灌1次透水,采用小沟灌、隔行灌和滴灌、渗灌、微喷等,不可大水漫灌。雨季注意排水,做到雨停地干。

(3)果园生草。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树盘或全园种植优质绿肥,种三叶草和毛苕子。亩种三叶草种子1千克,或毛苕子2~2.5千克,可于10月上旬至10月底秋播或4月上中旬春播,以提高土壤有机质。

3 花果管理

(1)疏蕾。在4月上中旬侧花蕾分离后开始进行疏蕾。一般先疏除基部的幼小蕾,尽量保留结果枝中部的花蕾。疏除较小的花蕾和畸形蕾。结果母枝上每侧间隔15~20厘米留一个结果枝,将结果母枝上过密的、生长较弱的结果枝疏除,保留强壮的结果枝。将保留的结果枝上的全部侧花蕾,以及畸形蕾、病虫危害蕾全部疏除,一般强壮长结果枝留4~5个花蕾,中庸结果枝留3~4个花蕾,短果枝留1~2个花蕾。

(2)充分授粉。

①对花授粉:在开花期每天上午7—10时,人工摘一个雄花直接蘸5~6个雌花,连续授粉3~4天。

②采集花粉授粉:早晨6—8点钟(阴天8—10时)采集即将开放或半开的雄花,采摘下的雄花,用牙刷、剪刀、镊子等取花药平摊于纸上,在25~28℃下放置20~24小时阴干,花粉散出过筛,贮藏于玻璃容器中,花粉应贮放于阴凉干燥处,48小时内授完效果最好。

贮藏的花粉可采用毛笔点授、娃哈哈奶瓶喷授、医用针管粘授等方法,或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商品花粉,用授粉枪授粉,纯花粉可对滑石粉稀释50倍授粉。

(3)疏果定果。

疏果在盛花后2周左右开始,首先疏去授粉受精不良的畸形果、扁平果、伤果、小果、病虫危害果等,保留果梗粗壮、发育良好的正常果。一般生长健壮的长结果枝留3~4个果,中庸结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个果,每平方米架面留果20个左右,每株大约留果150~200个果,按平均单果重80克计算,每亩产量控制在1000~1500千克。

4 果实套袋

在眉县红阳适宜的套袋时期为6月上中旬至6月底,过早易对果柄造成伤害,影响果实增大。套袋前首先要喷1次杀虫杀菌剂,可选用70%福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功夫1000倍液防治褐斑病、灰霉病和小薪甲、蝽象等危害,等药剂风干后立即套袋。袋子选用160厘米×110厘米规格的浅褐色单层木浆纸袋,果袋底部不封口。套袋前一天将要用的纸袋口在水中蘸湿3厘米,套时将纸袋口吹开,把果子放入袋中间,然后将袋口打折到果柄部位,用扎丝轻轻扎住,注意不要把扎丝扎到果柄上。

5 病虫害综合防治

红阳猕猴桃树势弱、叶片小,抗病力较差,特别要注意猕猴桃溃疡病、花腐病和褐斑病的预防工作。防治上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加强树体管理,合理负载,原则上全年做好5个关键防治时期:一是冬季清园,树干刷白,全园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二是萌芽前全园喷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噻菌酮,及时剪除溃疡病病枝,涂抹噻霉酮杀菌保护剪口;三是花前喷菌毒清、农用链霉素等杀菌剂1次;四是花后全园喷功夫加多菌灵或福星防金龟子、叶蝉和红蜘蛛虫害和叶部病害;五是抓好采果前、采果后、冬季修剪后、落叶后的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工作,全园进行药剂喷施,可选用农用链霉素、菌毒清、施纳宁、噻菌铜、氢氧化铜等药剂。

6 科学修剪

(1)冬季修剪。一般在12月中旬至元月底进行,疏除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适量短截。对长果枝剪留8~12个芽,中果枝剪留7~9个芽,短果枝剪留4~6个芽,短缩状果枝可以不短截。结果母枝必须及时更新,结果枝长中短结合,单株留芽量控制在200芽左右。

(2)夏季修剪。主要集中在4月至8月,重点是控制徒长枝,疏除无用枝。红阳猕猴桃树冠紧凑,新梢生长量小,枝细而柔软。生长季节注意适当摘心,少抹芽,多留枝。

7 适时采收

一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以上时为采收适期,红阳猕猴桃在眉县地区采收时间在9月上旬,坚决制止早采,避免果实品质差,不耐贮藏。采收时,要轻采、轻放,小心装运,避免碰压伤。

技术管理工作与标准化 第11篇

1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分析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当前形势

首先,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 这种气候对降水的影响比较大, 又由于我国是西高东低的地势, 地貌东西差异大, 南北地区的跨度也相对比较大, 所以就决定了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大致分为:南水北调、西水东调、北水南调。

其次, 从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来看,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 虽然总体上占全球的水资源总量比较多, 但人均占有量比较少, 且空间分布不均衡, 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情况比较严重。从水资源的分布来讲, 南方水多, 北方水少, 西部缺水严重, 东部水多, 但污染严重, 所以, 针对这种不平衡的情形就需要我国有效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因此, 造成了我国水利工程不仅多, 而且任务繁重。

最后, 我国水系复杂, 差异大。由于我国地势呈现从西到东呈三级阶梯分布, 西部山丘、高原约占全国69%。又由于水利工程一般建设在落差比较大、水资源比较多的地方, 所以,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南方多于北方, 西部多于东部。又由于我国环保意识差, 生态环境逐渐变得脆弱, 久而久之, 就造成了河道上游部分地区比较比较狭窄, 高度差距比较大, 在中下游的河道中却有泥土淤积严重, 甚至造成就像黄河下游段的地上河。因此,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不仅任重道远, 而且难度逐渐加大,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比较严重。

2 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措施

2.1 进行合理招标

招标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是通过集众人之力, 想出一条经济适用, 并兼顾社会效益的一种优化配置建设方式。

在招标水利建设的时, 就应该严格审核招标人提出的各种技术运用。在选择标时, 就应该选择质量设计高、技术实施强的企业。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有质有量。

2.2 加强建设监管

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是保证工程建设优质完成的有效途径。在进行监管时, 不仅要求监理人员要有专业的监理知识与监理经验, 还要求监理人员能够带动团体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有效质量控制。在完善监理的过程中, 还应该灌输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严格防范监理人员忽视监管工作, 从而造成水利工程建设存在安全隐患。

2.3 开发水利工程建设新技术

21世纪是技术革命的世纪。正由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都是靠自己的力量修建的。所以, 加强水利工程技术新创作是保证我国水利建设不落人后的关键条件。开发新技术关键在于有人才。因此, 要想开发新技术, 就需要靠教育。在全力以教育为基础的前提下, 培养创新性人才, 并深入研究, 从而开发水利工程建设新技术。

3 建立水利工程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

3.1 我国现行管理技术标准体系

我国现行的水利工程管理技术标准是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实行的。在1988年就正式实行了《水法》与《河道管理条例》, 并在进行水利工程的管理实行时, 都是按照这个法律为标准执行的。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标准详细分为四大类:河道提防工程管理、水利工程管理综合技术、水库大坝工程管理以及水闸工程管理。但根据调查, 各个达标的数据占总体比较低, 所以, 水利工程的管理标准对水利工程起着一些规范作用, 但它的的效益没有凸显巨大的效益, 并且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需要不断的完善。

3.2 现行标准体系中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

现行标准体系中, 已颁并有效的技术标准共计129项:强制性标准106项, 约占标准总数82%, 推荐性标准23项, 约占标准总数的18%。其中, 综合标准16项, 工程建设标准88项, 工程管理标准25项;可见, 在现行标准体系中强制性标准占绝大多数, 推荐性标准占较少数。

3.3 现行体系中各类标准的状况

3.3.1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

共102项。其中, 水工建筑物施工 (含地基工程、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 、机电设备安装类 (含金属结构、电气设备、机械设备) 标准75项;施工质量检验类标准6项;验收 (评定) 类标准共有14项。现行体系中, 涉及安全、环境的标准仅有2项, 明显偏少, “验收评定”标准虽有14项, 其中10项属于“评定”标准, 建议实行验评分离, 加强验收标准。

3.3.2 水利工程管理标准:

共42项, 其中, 综合标准12项;河道堤防标准7项;水库大坝工程管理标准18项;水闸工程管理标准5项。河道堤防及水闸工程管理标准较少, 不能满足工程管理需要;水库大坝工程管理标准尚需配套和加强修订。

4、水利工程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设

4.1 严格遵守WTO/TBT协定, 深入贯彻我国标准化法规我国2001年加入WTO, 作为WTO成员国应遵守WTO的一系列协定。

WTO/TBT协定规定, 在国际贸易中, 实行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相结合的体制, “技术法规”必须执行, “技术标准”自愿采用, 这些规定将对我国标准化法规的修订和标准体制的改革影响深远。

4.2 重新编制强制性标准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发布后,

为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 工程建设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面对现行工程建设标准80%以上都是强制性的标准, 要全面强制执行是困难的, 从而提出从现行强制性标准中摘录涉及“安全、质量、环保、卫生等”相关条文, 整编成“强制性条文”, 经审查批准发布。

4.3 加快修订工程建设标准, 加大工程管理标准制订进程我国

水利工程建设是举国力、靠全民修筑起来的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 它在保障国家的江河湖库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新时期水利工程标准化战略的实施, 需要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完善配套;水利工程管理标准, 缺项多, 起点低, 不配套, 与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要求不适应, 必须尽快扭转, 使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有标准可依。

4.4 建议相互等同采用的标准原水利水电标准 (代号为SD) , 是

原水利电力部主管的水利水电行业标准, 由于国家体制改革的原因, 原水利电力部分成水利部和电力部, 原水利电力行业标准 (代号为SD) 变成水利行业标准 (SL) 和电力行业标准 (DL) , 经协商拟按标准数量各半分别修编共同管理与使用。近期以来, 中电联修订速度较快, 水利部修订进度慢, 造成修订的SD标准以代号DL的标准多些。

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设是在立足国民经济的基础上, 方便于民。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完善工作, 是以市场经济为向导, 从而逐步实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的水利建设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赞堂.申国水利标准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水利水电技术, 2002.33 (2) .[1]李赞堂.申国水利标准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水利水电技术, 2002.33 (2) .

[2]刘皓.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探析[J].科技信息, 2010 (33) .[2]刘皓.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探析[J].科技信息, 2010 (33) .

上一篇:中部地区产业发展分析下一篇:资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