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系范文

2024-06-28

生态体系范文(精选12篇)

生态体系 第1篇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污染十分严重,城市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已经无法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城市综合生态水平面临极大压力。由于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生态城市建设日益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松原市滨江新区建设对城市综合生态效益的影响为例,通过建立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指标体系,对滨江新区建设中的重要依托工程———松原市生态环保型壅水坝项目建设为滨江新区带来的综合生态效益进行定量化研究,并利用所建指标体系对壅水坝项目正常蓄水位进行比选。

1项目概况

本文主要针对松原市滨江新区范围内的综合生态水平进行研究,根据松原市城市规划,滨江新区范围为哈达山和三江口之间的第二松花江沿岸。2006年,松原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沿江开发、全力打造滨江新区的发展战略;2007年,松原市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滨江新区的城市设计工作;2009年,松原市滨江新区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国际竞赛招标正式展开。

作为滨江新区建设的重要依托工程,松原市生态环保型壅水坝(以下简称松原壅水坝)项目建设,将对松原市整体综合生态水平具有深远影响,由于壅水坝项目的规划实施,松原市启动了滨江新区的城市设计工作,在主城区河段正常蓄水位为131.5 m的方案下,提出了“一江为媒、两岸衬托、三核带动、四区发展、辐射全市”的城市空间布局。

松原市壅水坝项目拟建于第二松花江下游松原市城区段,主城区前扶大桥~龙华大桥之间的河段枯水期水位一般在129.2 m~129.5 m之间,若不修建壅水坝,两岸堤防间水面占有率仅能达到20%,河滩及江心岛大部分裸露在外,与城市生态环境及城市的发展及不协调,因此松原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报告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完成松原壅水坝工程建设,主要任务是提高主城区段枯水期水位,改善城市水环境,同时形成水面景观,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亲水平台。

2松原市滨江新区生态效益研究

根据对松原市滨江新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学,松原市滨江新区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层体系框架。

2.1综合生态指标体系建立及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本研究在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层权重计算中采用精度较高的均方差法,该方法属于客观赋权法,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其客观性较强[1,2]。基本计算方法如下

2.1.1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通常,所评价的指标按其各自的实际意义,可分为两大类:指标值越大越好、指标值越小越好。在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之前,要对不同种类的指标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使各类指标可以共存于一个评价体系中。本研究中采用极差法对这两类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当指标值越大越好时,有

当指标值越小越好时,有

上式中,xij和yij分别为第i(j=1,2,3,…,n)个评价对象第j(j=1,2,3,…,m)项指标的原始值和标准值,xjmin和xjmax分别为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1.2指标层权重数值求解

均方差(标准差)通常用来反映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在计算要素层指标权重时,均方差法以各评价指标作为随机变量,而以上计算得到的评价指标的标准值作为该随机变量的取值。计算过程中,首先要求得各随机变量的均方差,然后对所求得的均方差进行归一化处理,其结果即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步骤如下:

(1)求第j项指标的均值E(Ij)

(2)求第j项指标的均方差σ(Ij)2

(3)求得第j项指标的标准差σ(Ij)

(4)求得第j项指标层指标的权重系数wj

(5)求第i项指标层权重数值wDi

式(7)中,wi为该指标层i的指标权重系数值。

2.1.3准则层权重数值求解

求第l项准则层权重数值

式(8)中wDi为准则层l中单个指标层的权重数值。

2.2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指数值的计算方法

当某指标数值越大越好时,Di=Si Xi(9)

当某指标数值越小越好时,

上式中Si为第i项指标因子指标的现状值;Xi为第i项指标因子的标准值。

由式(11)计算指标体系准则层指标数值

式(11)中Bk为第k项准则层的评价指数值;Di为第i项指标层指标数值;wDi为第k项准则层内的指标层权重数值。

由式(12)计算指标体系目标层指标数值

式(12)中,Aj是第j项目标层的评价指标数值;Bk为第k项准则层的评价指标数值;wcl为目标层内的准则层权重数值。

2.3初选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指数值计算

结合本研究目的及松原市滨江新区生态环境现状,将准则层划分为社会发展指标、生态与环境发展指标以及经济发展指标。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3,4]、松原市以及吉林省2003年—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环境质量公报,得到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评价初选指标的各指标数值。指标体系标准值参考我国2003年颁布的《生态市建设指标》中推荐数值、发达国家现状值以及相关规划数值等。

根据式(12)计算得到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指数值见表1。

从表1数据中可以看出,自2002年以来,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其中,滨江新区历年社会发展、生态与环境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情况及历年指数值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自2002年以来,松原市社会、生态与环境以及经济发展都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且自2006年以来,经济发展指标和生态与环境发展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增长相对迅速,可能与近年来环境及生态保护不断受到重视,政策及资金支持充分导致的。

2.4基于核心指标的初选指标体系的优化

在提出初选指标时,人们通常更加关注指标表达信息的完整度,因此,在初选指标中,指标数量较多,其中某些指标可能是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可以直接反映评价对象的本质,但有些指标却较为粗疏,可有可无。这样,初选指标中难免出现交叉、重复、包含以及矛盾等关系[5]。因此,有必要对初选指标进行归类合并和筛选,以达到精准的实现最终的评价结果,这也是指标体系设计中具有关键作用的一项工作。

滨江规划的重要依托工程———松原市壅水坝项目对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水平产生影响的最直接因素是壅水坝项目建设对城区河段正常蓄水位的壅高导致的,因此,在对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初选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时,将城区河段正常蓄水位作为核心指标,通过对各初选指标与核心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与核心指标显著相关的初选指标保留,其余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筛选优化。

通过上述方法,优化后的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

其中,F11包括人口密度、万人大专以上在校人数、人均期望寿命、市域城镇化水平、科教投入占GDP比重、人均道路面积、人均住房面积、万人病床数、人均生活用水、人均生活用电、人均保险费、失业率、人均保险费以及万人藏书量;F12主要代表松原市人口增长及社会消费水平;F21包括人均绿地面积、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工业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市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工业粉尘排放量以及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F22代表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F31所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人均GDP、GDP年增长率、第三产业占GDP比例、城乡收入比、招商引资成果以及城市旅游收入。

为考察优化后的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指标体系是否能很好的表达初选指标体系中的信息,将指标体系优化前后计算得到的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指标值进行对比,见表2。

经计算,优化后的指标体系与初选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相关系数r达到0.974 5,即优化后的指标体系评价结果与初选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吻合良好,优化后的指标体系可以表达初选指标体系的信息。

为确定城市的生态系统优劣程度,陈静文[6]参照国内外的各种综合指数分组方法设计了一个五级分级指标,并给出相应的分级评语。从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指标数值上看,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水平已从2000年的0.462逐步发展到2009年的0.862,滨江新区综合生态系统等级从IV级生态系统状态较差发展到II级生态系统状态较好。

2.5城市生态效益研究

2.5.1 基于城市生态效益的壅水坝正常蓄水位方案

松原市壅水坝项目可研中提出了四个拟定的正常蓄水位,利用所建的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指标体系分别针对四个正常蓄水位方案下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水平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

从表3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正常蓄水位为131.0 m时,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指数值为0.889,相应的城市生态系统等级为II级,城市生态环境较少受到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尚完整,功能尚好,一般干扰可恢复,但项目可研中计算该蓄水位下前扶大桥~龙华大桥之间河道水面占有率仅有29.6%,低于城市总体规划和景观设计中水面占有率不能低于40%的要求,因此131.0 m的蓄水位不可接受;当正常蓄水位为132.5 m时,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水平达到I级,可以认为城市生态系统基本未受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系统功能恢复再生能力强,但该正常蓄水位条件下前扶大桥~龙华大桥之间河道水面占有率为92%,不符合滨江新区规划中要求,江心岛淹没面积过大,因此蓄水位132.5 m不可接受;当正常蓄水位为131.5 m时,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指数值为0.896,等级为II级,并且该正常蓄水位下,前扶大桥~龙华大桥之间河道水面占有率达到42%,水面与江心岛绿地面积相协调,满足城市建设以及河道景观设计对河道水面占有率的要求;正常蓄水位为132.0 m时,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指数值为0.903,等级为I级,且水面占有率满足城市建设及河道景观设计。

2.5.2 松原壅水坝项目建设对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水平的影响

利用所建指标体系对松原市壅水坝项目建设对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水平的影响进行定量化研究。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壅水坝建设后,城区河段正常蓄水位为131.5 m,正常蓄水位的提高使松原市生态与环境发展指标数值由0.322提高到0.353,相应的城市综合生态水平也从0.862提高到了0.896。

松原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绿地规划目标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3 m2,且城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7.5 m2,同时考虑壅水坝项目将城区河段正常蓄水位的壅高,即正常蓄水位为131.5 m时,将壅水坝项目建设以及对滨江新区规划后的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居住面积指标数值与2009年指标数值进行对比,见表4。

从表4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壅水坝项目的建设对城区河段正常蓄水位以及对城市用地现状的改变,使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指标数值从2009年的0.862增加到0.900,并使松原市生态水平达到I级,即城市生态系统基本未受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系统功能恢复再生能力强。从准则层指标数值上看,对社会发展及生态与环境发展指标均产生了直接的有益影响,而壅水坝项目的建设,也必将对松原市经济发展指标产生间接有益的影响。

3结论

基于优化后的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指标体系对壅水坝项目可研推荐的四个正常蓄水位方案131.0 m、131.5 m、132.0 m、132.5 m进行比选,从生态效益角度得出131.5 m和132.0 m均可满足项目要求。正常蓄水位为131.5 m时,滨江新区综合生态等级为II级;正常蓄水位为132.0 m时,滨江新区的综合生态等级达到I级。当松原壅水坝项目正常蓄水位方案为131.5 m时,综合考虑城区河段正常蓄水位的壅高以及滨江规划对城市用地现状改变给松原市生态带来的影响,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指标数值将从2009年的0.862增加到0.900,并将松原市生态水平由II级水平提升为I级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明涛.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数确定的利差、均方差决策方法.中国软科学,1998;(8):100—107

[2]戴全厚,刘国彬,刘明义,等.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东北低山丘陵区黑牛河小流域为例.地理学报,2005;60(2):209—218

[3]张彦民.关于吉林省松原市生态市建设的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4]黄欧.松原市区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研究.大连:东北师范大学,2009

[5]卢晓春,李明辉,吴毅洲,等.用主成分分析法优化高速公路顾客评价指标体系.交通标准化,2004;(2):93—96

生态体系 第2篇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正确认识扎兰屯市情大讨论”活动方案》,结合扎兰屯市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产业体系发展的实际,对扎兰屯市今后一个时期的林业发展、生态建设与保护谈一些认识。

一、林业基本情况

扎兰屯市林业局共有7个国营林场(苗圃),一个鹿场,13个基层林业工作站,7个林场森林公安派出所,2个木材、林政、防火、检疫检查站,4个防火检查站,森林防火外站22个,5个基层林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站30个,林业职工868人。施业区面积87万公顷,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7万公顷;林地面积45.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为1718.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3.98%。

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发展

1、我市生态现状

我市森林植被虽然覆被率较高,但浅山区及深山区局部湿地草场生态十分脆弱,原生植被退化、消失,物种饱和度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多年生物种群落向一年生物种群落演替。全市急待封育的次生林地300余万亩,200余万亩湿地草场需要休养生息。近20万亩荒山由原生的山杏胡枝子草类植被演替成山杏裸地林,主要水系河滩地已达到8万余亩,侵蚀沟6500余条,水土流失面积达700万亩。

2、林业生态体系工程建设

“十五”期间,林业主要通过“五大转变”、“六大工程”带动区域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全市以森林分类经营为重点,启动国家级公益林建设工程285.3万亩;地方级公益林建设工程14.7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

22.1万亩;三北四期工程造林1.5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防护林建设工程3.45万亩;薪炭林工程造林1万亩;浅山区以封育为主的次生林归户经营管护65.8万亩;封育工程1万亩;以生产胡枝子种子为主的哈多河胡枝子种子基地1万亩;现代化苗圃基地300亩,年产各种苗木1500万株。

3、林业产业体系发展

到“十五”期末,林业培育经营商品林270万亩,年生产商品材1.2万立方米,产值480万元。林区畜牧业生产达10万头只,年产值2630万元。林区农业种植9.1万亩,年产值1500万元。以榛子、山野菜、野生菌类等山货产品产值3390万元。林业总产值达8000万元。

4、畜牧业发展对生态和动植物资源的影响

我市目前畜牧业存栏数为150余万头只,年产值4亿元。野生山货产品年产值2亿元,受畜牧业的影响年产量不足4000万元,山货损失达1.6亿元;对天然更新、树木生长的损失1.27亿;对草场损失1.6亿,荒山次生林下草、灌木损失2.69亿元;山杏林结实损失0.1亿元。此外,畜牧业种群超载,造成了植被的减少,增加了地表径流,引起河流干沽,水生动物资源、陆生动物资源种群受到影响,有些物种存在灭绝的可能。资源总量逐年减少,初步测算主要经济类动物资源减少1.46亿元,主要鱼类、两栖类资源年减少0.03亿元。畜牧业全部野生动植物资源年损失消耗及影响达8.72亿元。按生态效益计算,全市将每年损失100余亿元。

三、对当前林业形势的分析

当前林业处在生态破坏和生态治理相持阶段,实质上是在治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力与所有破坏的综合作用力的相持。针对我市生态建设的林牧主要矛盾。我们要抓住呼伦贝尔市生态畜牧业现场会的有利契机,认真贯彻执行“三大措施”,一是全面禁牧,禁不是不发展,而是更好的发展。二是坚决退耕,退耕不是不种,是要种的更精,更有效益。三是调整结构,从以种为主向以养为主过渡,最终向以加工为主转变。

扎兰屯市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旅游城市,也是农牧业大市。生态地位和经济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在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我们要更新观念,注重避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增长方式。

四、对今后林业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

1、工作思路

以生态体系建设为主,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育林,围绕林业做产业,围绕资源调结构,全面贯彻《中共中央xx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坚持需求导向,生态优先,生态和产业相互促进,加快森林分类经营步伐,合理利用森林、林下资源,坚持依法治理、科教兴林,全社会办林业。

在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产业体系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实现林业快速发展,必须加快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林业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十五”期末,通过努力,扎兰屯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4.58%,森林经营面积达到48万公顷,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的遏制,林业产值达到8000万元,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2、工作重点

加强公益林建设,完善分类经营管理机制和林下后续产业开发利用加快商品林培育步伐。进一步完善林区林下草场生态准入管理运行机制,控制林地草场畜牧业载量。按照呼伦贝尔市生态畜牧业现场会“三大措施”建立健全生态安全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做到场站有基地,场站有项目,各场站都要建立榛子经济林培育生产基地,按照榛子林经营实施方案进行划区轮割培育,同时建立榛实害虫测报综合治理科研基地,加大防治力度提速榛实产业增值。在保护好林下资源的基础上,以蒙森公司为龙头,山野菜三个系列八个品种,蒙森榛子王、保健茶,做大做强野生山货产品业。在伊其罕林场特种养殖业初具规模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扩大野生动物繁殖饲养规模。建立胡枝子种子、樟子松生态林、山杏种子林三个万亩工程。建立浅山区次生林归户经营食用菌原料林基地,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发展地栽木耳,改造次生林,发展用材林、经济林,提高林地生产能力。完善归户林地、人工林地产权制度,加快森林、林木、林地依法合理流转。放开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林权制度,实现经营主体多元化。

3、“十一五”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1)公益林建设后续项目。

(2)灌木榛子林种实害虫榛实象甲综合治理项目。

(3)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

(4)生态公益林封育项目。

(5)达斡尔乡生态林建设项目。

扎兰屯市是一个林业大市,在生态体系建设和产业体系发展中,要重视全社会注重生态道德的培养,注重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如前所述,在注重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看到其消耗资源及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投入产出比例。一个区域的生态水平,标志着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程度。就扎兰屯市而言,打造良好的生态体系和产业链条是扎兰屯市立足于实际之本,特别是在工业建设上要避免污染环境的工业,从长远和绿色品牌的创造作为扎兰屯市今后奋斗目标。

0pt;TEXT-INDENT: 44.25pt”>

构筑组织的生态体系 第3篇

在组织向扁平化、多样化发展的今天,这种外部边界正日益失去其优势,组织想要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赢得市场竞争愈发困难。并不是说要抛弃所有外部边界,而是要通过使特定的外部边界变得更加便于跨越,以提升组织的整合与创新能力。很多组织已经开始跨越组织的外部边界,实施组织间合作战略,实现整合和创新。

两位杰出的管理学者进一步提醒我们注重组织的生态体系建设。詹姆斯 · 弗 · 穆尔(James F. Moore)认为,成功的企业是那些能够快速反应和适应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快速变化的环境要求企业通过相互学习和合作来降低交易成本,保持自身的竞争地位。苹果、IBM、宝洁、礼来等企业的成功表明,仅仅关注自身的内部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同时考虑到生态系统内其他生态伙伴的特征与需求,并且构建以企业自身为中心的动态开放式的商业生态系统。哈佛大学的马可 · 颜西提教授(Marco Iansiti)认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由单个公司之间的技术竞赛,转化为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或系统内部业务域之间的竞争,竞争的主题也将成为公司各自所培育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企业之间的关系由单纯的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以及协同进化。”

组织间合作的优势来自于三个方面——交易成本、资源观和战略决策。对交易成本而言,组织间合作可以提高资产回报率,增加组织间效率,并将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和最小化,从而降低单位成本。对资源观而言,组织间合作有助于组织实现对关键性资源的控制,将不同组织所拥有的互补资源整合起来。对战略决策而言,组织间合作可协同和扩展的市场能力,进而提高组织绩效。

组织间的互动可以使各个组织减少科层组织带来的行政成本,增强经营灵活性,并凭借各自的竞争力构成一条利益链。这样,每个组织可以在专注自己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伙伴组织的能力来扩展产品功能,拓展市场规模或实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重组价值链,以达到范围经济性和规模经济性。从某种程度上说,组织间的关系网络的构建比组织内部的结构设计更加重要。管理者在进行组织设计的时候,也应该思考如何将组织设计得更加有利于进行组织间沟通与合作。维萨,全球知名的信用卡公司,正成为一家无边界的组织。致道景观,一家深圳的景观设计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利用模块化组织进行园林行业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如何构建组织间的关系网络, 设计开放性组织结构?

首先,组织要生存,就必须跨越外部边界,与外部环境进行有效互动。组织外部的信息输入与反馈对维持组织系统的生命力至关重要。组织主要涉及的外部组织形式有: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相关科研机构等。客户的需求信息对组织的生产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往往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预期来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而且客户的反馈对企业的产品改进和创新尤为重要。随着全球知识的“谷歌化”和基于WEB3.0技术的日渐成熟,企业与用户的交叉兼容现象更为显著。海尔,中国知名的家电企业,正努力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开放式用户创新平台。

其次,即便是同行业内的竞争企业,企业也需要与它们构建一定的组织关系。不同企业在资源禀赋、技术特点以及产业发展阶段上表现出强烈的异质性,通过企业间的合作,相关的企业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共担发展的风险和成本,实现合作企业的资源互补,提高创新效率。例如,制药公司和化学公司可以与新的生物技术公司合作,获取生物技术方面的新技术知识;生物技术公司愿意与制药、化学公司合作,获取互补资源以促进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商业化。

另外,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具有很强的资源互补性和依赖性。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或者管理)支持,而企业可以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提供资本等的支持。对企业来说,构建一个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相联系的有效网络非常重要。西门子,这家老牌的德国企业,由于积极发展与大学、研究所、中小创业企业、智库、政府机构等的关系,仍然具备强大的竞争实力。

总之,组织设计的本质是构建适合的组织结构,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再只关注“组织内设计”和“组织内结构”,而应该将“组织间设计”和“组织间结构”的理念纳入组织设计中。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组织内部的结构问题,还要思考如何设计更有利于跨越外部边界,与外部的组织沟通与合作。未来组织能力的竞争,是其能否构筑商业平台和商业生态体系的竞争,苹果产品的再次热销和万达地产的卓越业绩,均是明证。

生态体系 第4篇

一、生态建设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资源、环境问题已构成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生态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 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1]。

石家庄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提出要树立“环境是生产力、生态是城市活力、生态环境是核心竞争力”、“生态富民、生态强市”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石家庄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石家庄市未来的目标:着力构建生态产业、战略资源、环境质量、生态安全、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六大体系, 全面增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到2020年达到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标准, 把石家庄市建设成为燕赵山水田园特色鲜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石家庄[2]。

二、石家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现状

(一) 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自生态市开展建设以来, 石家庄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发展壮大生态效益型产业, 逐步建立了具有特色的生态经济格局, 基本建立了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现今, 第一产业比重逐年降低, 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增强。通过对全市产业重新进行整合, 全面消除“三高”企业, 退出重污染行业, 实现产业水平的整体升级。到2011年底, 全市关停、搬迁装备落后、污染严重、耗能高、效益低的工业企业32余家。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1.827吨标准煤下降到2011年的1.437吨标准煤。一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建设了生态型工业体系。二是开展了生态农业建设,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实现农业的更快、更好发展。三是通过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改造传统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生态旅游业、建设现代交通体系、培育生态工程管护服务业等措施来建设生态服务业。

(二) 战略资源体系建设。

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得到加强, 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 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 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地、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科学利用。一是坚持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保护水资源,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水质的要求。二是认真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减轻和避免土地污染,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三是建立矿山开采规范秩序, 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 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四是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

(三) 环境质量体系建设。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安全体系基本建成。一是适应生态市建设和环保形势任务的要求, 大力加强基础性工作, 全面提升环境保护能力。监管装备不断完善, 建设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20个, 其中市区7个, 所辖县 (市) 、区13个。二是围绕石家庄市气化工程, 重点推进天然气管道建设、居民生活气化、供热气化电化、公交气化、分布式供能示范等工程, 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三是以电力、煤炭、焦炭、钢铁、水泥、玻璃、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 大力开展淘汰落后产能攻坚行动。四是推进机动车污染治理, 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

(四) 生态安全体系。

加强森林、草原、海洋生物资源和物种资源保护, 建设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实现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以保护森林生态、湿地生态和防治外来生物入侵为重点, 在推动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同时确保不危害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安全。现已经共创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 省级环境优美乡镇7个, 国家级生态示范县5个。平山-驼梁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填补了石家庄市没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空白。市区园林绿地由5, 409公顷提高到7, 104公顷;公园绿地由579公顷提高到807公顷;市区绿化面积由5, 922公顷提高到8, 060公顷, 绿化率达到41.55%。

(五) 生态人居体系建设。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加强城乡规划和建设, 积极推进城乡的生态化、现代化, 持续推进人居环境体系。一是提高城镇规划和城镇设计、建设水平, 着力塑造富有特色的生态城镇。二是做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工作, 加快生态社区建设进程。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或有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网并达标排放, 实现雨污分流。逐步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生活垃圾袋装化, 定点存放, 日产日清。三是以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整治农村面源污染,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全面改善石家庄市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六)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逐步加强全民生态文化教育, 培育现代生态文化理念, 规范和强化生态行为, 把生态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法制、宣教、科研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社会环境意识实现历史性跨跃, 对《石家庄市岗南、黄壁庄水库水源污染防治条例》、《石家庄市市区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条例》、《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三部地方环保法规进行了重新修订, 为加强环境执法提供了兼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地方立法保障。颁布了《石家庄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分别将燃煤锅炉烟尘排放标准, 由200mg/m3, 提高到50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标准, 由1, 200mg/m3 (2000年以前的燃煤锅炉) 和900mg/m3 (2000年以后的燃煤锅炉) 提高到400mg/m3 (20吨以上锅炉) 和600mg/m3 (20吨以下锅炉) 。成立了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教中心、石家庄市环保联合会, 验收通过了一批“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饭店”等环保先进单位。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环保宣教工作的开展, 市民及政府相关部门环境意识显著提高。

三、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分析

生态环境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如果缺少可操作的量化指标, 将无法对生态建设的实施作出正确的判断, 也无法对各阶段的建设成果进行科学的比较。用一些可测量的定量指标将其明确地表征出来, 并构成指标体系, 可以为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的实施提供切实有效的可操作的测评工具, 同时也便于政府和公众了解生态环境体系的实际效果, 从而对生态环境体系进行有效的管理[3]。目前主要应用生态市建设规划中提出的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来评价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情况。

(一) 石家庄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分析。

根据“生态市”建设的要求, “生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能够体现生态市内涵, 有利于落实“生态市”建设任务、比较客观地反映生态市建设的努力过程与效果等作用。石家庄市的生态市建设共计19项生态市建设具体指标 (详见表1) [4]。

《石家庄生态市建设规划》中制定的生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体现六大体系的部分内涵, 但并不完善。因此, 本项目尝试在原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完善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 有利于落实“生态市”建设任务、比较客观地反映生态市建设的努力过程与效果等作用。目前, 重金属污染和土壤环境污染是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 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 本项目提出应该在原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土壤环境质量和重金属指标。

(二) 重金属和土壤质量指标分析。

1.指标纳入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重金属污染物指标不属于约束性指标, 但重金属污染直接危害到群众的健康问题, 例如2006年河南卢氏县铅中毒事件, 调查中的人中铅超标均在4倍左右;2009年8月, 湖南武冈文坪镇血铅超标事件, 在80多名抽检的血液样本中, 高铅血症有38人, 轻度中毒28人, 中度中毒17人即超标在3倍左右;2013年南方日报曾经报道镉超标大米事件。多起血铅事件、毒大米 (镉米) 事件等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事件亟待从生态建设层面加以解决, 即将重金属指标纳入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虽然土壤环境质量指标不属于生态市建设指标, 但土壤污染较大气和水体污染来说, 一般污染暴露的时滞效应较长, 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所以一旦被发现便已是不可挽回的后果, 给社会造成更严重更长久的健康危害。据经济参考报报道, 现今土壤污染已进入一个“集中多发期”, 对居民身体健康和农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很重视土地污染的调查, 可由于不是“显而易见”的大问题, 调查结果很难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现今, 国家对重金属和土壤环境非常重视, 已经编制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可见, 将重金属和土壤指标纳入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已是迫在眉睫。

2.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分析。

目前, 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土壤污染类型多样, 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土壤污染途径多, 原因复杂, 控制难度大;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 全社会土壤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 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引起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是重金属、农药和过量使用化肥。

(1) 土壤重金属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到土壤中, 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背景含量、并可能造成现存的或潜在的土壤质量退化、生态与环境恶化的现象。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重视, 多位学者对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表层土壤中各重金属均有超过背景值现象;其中Cd含量远高于土壤背景值, 为主要污染因子, Hg为次要污染因子, Cu、Cr、Pb、Zn基本上为轻度污染, As处于清洁状态;污染综合指数均大于1, 处于轻度污染以上等级。

(2) 土壤农药污染。

土壤农药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向土壤环境中排入了超过其自净能力的农药, 从而使土壤环境质量降低以致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安全的现象。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贮藏库”与“集散地”, 土壤中农药的主要来源有:农药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液排放、农田农药使用、农药气体沉降以及农药运输过程中的泄漏。现今, 过量使用农药是主要原因, 由于利用率低, 施入土壤的农药大部分残留于土壤中。农药残留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 造成土壤结构板结, 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

(3) 土壤化肥污染。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有隐蔽性的特点, 土壤质量的下降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故而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过量施用化肥会使土壤中氢离子增多, 易造成土壤酸化。

为了防止土壤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保障农林生产, 维护人体健康, 国家制定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GB15618—1995) 》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 (详见表2) 。石家庄市生态市建设指标应该在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中增加一个约束土壤环境质量的指标, 即土壤环境质量。

3.重金属指标分析。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毒性差别很大, 在环境科学中人们通常关注锌、铜、钴、镍、锡、钒、汞、镉、铅、铬等。砷、硒是非金属, 但是它的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 所以将砷、硒列入重金属污染物范围内。现今重金属污染主要指砷、铅、汞、铬、镉等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重点行业主要分布在采矿、冶炼、铅蓄电池、皮革及其制品、化学原料及其制品五大行业。

(1) 重金属对水体污染。

根据调查数据, 2007年石家庄市工业废水中涉及的5种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 (以下简称“5种重金属”) ——铅、汞、镉、总铬、砷的总产量为102.19吨, 其中总铬的产量最大, 为51.60吨, 占总产生量的50.49%;总砷次之, 产生量为49.27吨, 占总产生量的48.22%, 总铬和砷之和占总产生量的98.71%;其它3种重金属污染物产生量占总产生量的1.29%, 其中汞所占比例最小。从区域上看, 石家庄工业废水中5种重金属按产生量计主要集中在辛集和无极的重金属污染物。

从行业上看, 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含铅蓄电池业) 这三类行业的废水中5种重金属产生量较大, 其产生量合计占总产生量的93.2%;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含铅蓄电池业) 这三类行业中的废水中5种总重金属的排放量较大, 其排放量合计占总排放量的96.0%。由此可见, 石家庄市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辛集和无极的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含铅蓄电池业) 这三类行业。

(2) 重金属对大气污染。

2007年石家庄市工业废气中涉及的5种重金属主要为铅, 其产生量为43.72kg。从区域上看, 河北省工业废气中5种重金属的产排集中在无极和辛集的重金属污染物——铅上。从行业上看, 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含铅蓄电池业) 这三类行业的铅排放量占石家庄市铅排放量的100%。由此可见, 石家庄市工业废气中5种重金属产排主要为无极和辛集的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含铅蓄电池业) 这三类行业。

(3) 重金属对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在掩埋或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渗出液、滤沥液进入土壤, 能改变土质和土壤结构, 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危害土壤环境。2007年石家庄市含5种重金属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6489.37吨, 绝大部分固体废物都进行了综合利用和处置, 少量进行了贮存, 排放量为0吨。从区域上看, 石家庄市含5种重金属的工业危险废物产量主要集中在辛集、无极两市, 产量合计为36489.37吨, 占河北省总产量的100%。从行业上看, 含5种重金属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主要集中在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含铅蓄电池业) 这三类行业, 产生量合计为36489.37吨, 占河北省的100%。由此可见, 石家庄市工业固体废物中含5种重金属主要集中在辛集、无极两市的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含铅蓄电池业) 这三类行业, 重点是从源头上控制, 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同时杜绝危险废物的排放。

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 维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石家庄市生态市建设指标应该在生态环境保护类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中增加总铬、砷、铅三个指标, 因为这三个污染物是石家庄市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

摘要:本文在分析石家庄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六大体系的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用生态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的理念, 并尝试完善目前使用的石家庄生态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将土壤环境质量和重金属纳入生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生态环境体系,指标体系,重金属,土壤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

[2].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石家庄生态市建设规划 (2006~2020年) , 2008

[3].李玉龙.石家庄市生态城市评价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0:10~17

生态体系 第5篇

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志庆

【摘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县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虽然不是十分严重,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环保措施,构建和谐农业生态,这也应该成为旌德现代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农业 产地环境 污染危害 防治对策

要真正体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清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旌德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优化自然资源的配置,形成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提升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保护好农业自然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并举,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1.农业环境保护污染现状

1.1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环境污染严重

1.1.1种植业污染情况

1、化肥。施用量大,使用方法不当。据调查,我县年均使用化肥量平均 50kg/亩,远远高 于全国平均 26 kg/亩,85%以上采取撒施,造成土地板结,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养分易流失,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2、农药。我县每年使用各种农药实物 97吨左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杀虫剂占70%。但施药器械和方法落后,大部分药液洒落于土壤表面,造成土壤中农药残留;农药瓶、袋乱丢乱弃现象严重。所以70%~80%的农药都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污染环境和地下水。

3、秸秆。每年各种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或直接抛弃约占总量的60%。这些秸秆被随意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4、传统灌溉方式。这种方式加重了对流域水体的污染。多数采取漫灌或串灌,导致污染面积扩大,水体污染加重。

5、农用地膜污染严重。据统计,该县2011年全县农膜使用总量达91吨,农膜被残留,地膜长期被氧化、分解出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着空气、水和土壤。

1.1.2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

在畜禽养殖业 中一是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 无害化处理不足20%.二是畜禽粪便流失量大。家庭或散养户未经处理的粪便露天收集堆放,经日晒雨淋,流失率约为20%。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水也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

1.1.3水产养殖业污染情况

全县水产养殖15000多亩,没有循环用水的方式;水产养殖使用的药物、饲料、肥料等直接排向农田和河流。由于不合理的捕捞方法造成我县野生水产品产量及物种逐年减少。

1.2农村生活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农村环境所承受的污染压力也空前加大。农村生活、城镇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对农村环境形成了新的挑战。

1.2.1城镇生活污染迅猛发展

农民工进城增多,农村劳动力紧缺,城镇粪便垃圾已经难于及时清运。许多粪便垃圾未经认真处理就直接排了出去,以至于我县城中的徽水河、白沙河就明显地被污染,有时达到了劣类水质,人畜不能饮用,而且没有污水处理厂,水体普遍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物旺盛生长,鱼虾类锐减,日益增长的生活污染可能导致人、畜、禽疾病的扩散流行。日前,桶装水市场的逐步繁荣,实际是人民生活的不幸,也是地方经济的悲哀。

1.2.2家电污染正迅速蔓延

过时的、淘汰的家电正在农村普及,但电视机、电脑设备、旧手机、各类电池、各种小家电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成份复杂的多种化合物,用后无人回收,只好任其散落到耕地和水源中。而这些家电的污染性极强,仅一个五号或钮扣小电池腐烂扩散就可污染一平方米土地,或污染数十立方米水源。

1.2.3生活中的白色污染明显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袋装食品更多地进入了千家万户,而这些食品袋往往只是被随意丢弃,四散飘零在山林、农田、水体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1.3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不断增多

我县是一个落后的山区农业县,在工业化的大潮中,为了发展经济,增强财政实力,改变被边缘化的局面,县积极主动出击,承接长江三角产业转移,引进工业企业落户。在招商引资的工作下,各乡镇纷纷建立工业园区,筑巢引凤,此举确实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在引进过程中,“病急乱投医”的现象严重,一些高污染的企业被不合时宜地引进来,这些工厂工作环境恶劣且缺少防护措施,严重损害职工身体健康,更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加重。

2.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原因

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远离环境污染的世外桃源,就我县来说,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2.1环保意识不强,是导致农业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

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强。温饱即足,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即使认识到环境的危害性,也不知自己拥有何种权利、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深处,普遍认为只有工业才会产生环境污染,因之对农业环境染污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

2.1.1对农药的使用在认识上的误区明显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确实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农民大量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大量高毒农药的使用,导致的后果是,虫害天敌锐减,过剩农药流入自然环境,农产品中残留农药超标,严重影响人类安全。

2.1.2对化肥的过分依赖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确实对农作物增产产生过重大作用,但大多数农民对平衡施肥知之甚少, 不能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只是一味单纯地加大剂量盲目施肥, 结果造成化肥利用率不高。过分的使用化肥,让人们丢掉了过去使用农家肥的传统,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土地严重酸化、板结,土地自身肥力不断下降。

2.1.3对环境污染危害性认识的不足

环境污染的危害,在没有危及自身利益或自身安全前,很多人都没有将此当回事,普遍

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处世哲学,对污染事件听之任之,不加关注。由于认识的不足,关注得不够,农村环境污染现象时有发生。

2.2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当前造成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发生,很大程度上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引起的。

2.2.1农业环境产权的失灵

在现实条件下,资源与环境问题大多不是市场缺陷造成的,而是产权界定不清的结果。由于缺乏排他性的产权安排,所有相关的人都有监督的责任,但监督的成本往往独自承担,监督的效果却由大家共享,导致“搭便车”行为。

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产权失灵十分普遍,一是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农业环境的范围不易确定,其产权边界也难以确定或确定成本较高;二是目前农业环境产权还没有从农村土地使用权中独立出来,仍然依附于农村土地使用权,因此造成农业环境产权的所有者过多而难以确定单个农业生产者的权利;三是产权的明确性和排他性要求对侵权行为能够进行惩罚和赔偿,然而农业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与赔偿往往是非等价的。

2.2.2环境保护经费保障体制的不足

农业环境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或劳务,这种物品或劳务一旦被生产出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被排除在享受它带来的利益之外。而纯粹的个人主义机制使得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会主动为它付费,这就造成了农业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的生产严重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供给为零的局面。因此,在农业环境保护经费保障机制上,政府理所应当地成为主体。而这种保障,既与政府的环保意识有关,更与政府的财政实力有关。由于经济实力的不足,导致财政实力的不足,是一种典型的“吃饭”财政。这样的一种现实条件,严重制约了财政对环保工作的经费投入。有限的污染防治经费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的环境污染却向农村扩散, 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

2.2.3政策法规和机构标准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

现行有限的农村环境污染控制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需求和参与。有关农村生态环境的立法缺位,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塑料薄膜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虽然许多乡镇也建立了环保机构,设立分管领导,但是多属空架子,监管机构和人员不足,没有明确的职权和相应监测设备,基本没有履行环保职责。

此外,农业环境执法队伍建设还很薄弱,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3.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对策

3.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3.1.1加快农业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步伐。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对农业环境保护做了某些原则性的规定,但由于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规定不系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在实行工作中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尽快制定较为完整、具体、针对性强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并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才能逐渐消除污染,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

3.1.2加强农业产地环境管理执法。

首先要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装备,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其次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第三做好法制宣传

和执法检查,不断增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监督管理机制。

3.1.3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

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环境标准,包括农业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标准,主要有《渔业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等。对于现有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保护农业环境需要的标准,应当及时进行修订。同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一些新的标准,如《农田大气质量标准》、《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等。此外,还应根据各地农业环境特点制定地方环境标准。

3.2农业污染及防治

3.2.1加强农业病虫害监测,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现代农业生产中,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对保证农业增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污染的措施:①加强病虫监测预报,及时发布信息,指导农民防治和合理使用农药;②提倡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新技术;③科学合理用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④认真贯彻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按规定使用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3.2.2科学使用化肥,增施有机农家肥

通过土壤普查和土壤养分监测,推广使用配方施肥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流失和挥发。同时,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采取堆腐还田、牲畜过腹还田、沼气发酵还田、食用菌生产等措施。在科学施肥的基础上注重水土保护,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改善土壤环境。

3.2.3积极推广和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技术

要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主攻方向,不断培育优势产品产业,通过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等环节的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控。全面推广普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建设成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县。

3.2.4 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新技术,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在农村大力沼气生态建设,把“一池三改”技术落实到位,沼气建设与庭院经济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彻底改善人居环境。

3.2.5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及肥料、农药、饲料、兽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法规,强化对农业投入类产品市场的监管,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

3.3控制并消除工业污染,严格执行环保法,努力调整工业结构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一是对已有的规模小而污染重的企业应当痛下决心关闭。同时加强监督,对不使用治污设备,偷排污染物的企业要重罚,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二是在招商引资中,要有选择地引进低污染企业或有治污防污能力的企业。三是要根据环境承受能力编制好经济发展计划,严防单个企业排放合格而整体污染的现象发生。在调整产业结构中,重点发展轻工业、深加工业、高科技企业。

3.4加速农村沼气池和生物肥料厂的建设,切实解决生活污染

城镇粪便是主要的污染源。因此,在沼气池的推广利用中,既要考虑到这是农村新能源开发的一个主要目标,更要想到这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手段。条件许可的乡镇,可建

立大型沼气池,统一处理粪便,然后给农民补贴让其运去当肥料。这也是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化体现,这一措施比建污水处理厂投入小,运行经济、灵活、有效,更能满足小城镇环保的需要。同时也可节省大量化肥,减轻化肥供应的紧张感,减少国家的能源压力,也减少城镇生活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威胁。

3.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规模畜禽养殖场有机污染。

各级农业部门要采取措施,对规模畜禽养殖场加强管理。一是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对新建大型畜禽养殖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三同时”制度,使其尽可能远离饮用水源、河流。二是采用先进工艺,增设污染处理设施,对现有畜禽养殖场的粪便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要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和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成熟的技术,建立大中型能源环境示范工程。

3.6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首先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忌掠夺式地使用耕地;其次在利用生物资源时应做到利用与繁殖相结合,旌德生物资源很多,可利用的野生动植物不计其数,在充分利用生物资源时,应尽可能地采取驯化,设立保护区等措施,以确保植物、动物的多样性和原始基因的多样化。第三要加大山溪、河流、山塘、库坝等水域的综合治理,确保本县山青水秀。第四在城镇、工业的发展中要把生态保护、农田保护作为规划范畴。要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要充分利用好旌德生态好的优势,发展生态养殖,生态旅游业,达到生态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

作者简介:

张志庆男安徽旌德人1957年10月出生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在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 邮编:242600 Email:jdzzq001@163.com

Protect agricultural zoology environment to build the beautiful environ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ecurity system

Jingde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Zhang Zhiqing

[ Abstract ]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the issue involves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My county agricul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not serious, but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not to be ignored.Therefore,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strengthen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agricultural zoology, this should also b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Jingd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in an important work.[ Key words ]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参考文献

[1]邵文杰等.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光明日报,2000-06-13

[2]张彦涛;张旭东 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 第06期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2001

城市公园生态文化体系研究 第6篇

摘 要:为满足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生态要求,越来越多的生态公园在城市中建设起来。城市生态公园获得更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同时,能够唤起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渐形成一种生态文化。本文以上海闵行文化公园为例,探讨城市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原则,以期建立起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生态文化体系,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总结经验。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文化体系;生态优先;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TU98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7.032

Nanjing, Jiangsu 210036,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people on the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of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o change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re and more ecological parks have been built up in the city. The urban ecological park serves people, and it can arouse the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masses while obtaining mor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form a kind of ecological culture gradually. This paper takes Minhang cultural park, Shanghai as an example to talk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ark,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ecological cultural system of ecological priority, people-oriented, and sum up the experience of construction for other urban ecological parks.

Key words: urban ecological park; cultural system; ecological priority; humanism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居民对休憩活动场所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速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现象[1]。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身心的重要场所,不仅要满足市民游憩的需要,也要更好地发挥健全城市生态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功能[2]。目前我国多数公园过于强调美化,而忽略了其中的内涵文化建设[3]。

城市生态公园是指位于城市的城区或近郊,以保留或模仿地域性自然生境来建构主要环境,以保护或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实践等活动的园林[4]。目前我国的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主要利用城市周边山水自然资源,以达到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满足当地居民与大自然接触的目的[5]。

在求大、求全设计思想指导下的城市公园设计存在着刻板的功能分区和非人性的大尺度等问题。城市生态公园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6]。一方面,它既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和主要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它又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憩场所和公共开放空间[7]。因此,如何合理规划城市生态公园,从而服务于人民群众且获得更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同时,唤起群众的生态意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建设城市生态公园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以上海市闵行文化公园为例,通过区划设计、生态景观构建和人文活动三大方面,对城市生态公园文化体系构建进行探讨。

1 上海闵行文化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文化体系的基本内容

1.1 规划原则

1.1.1 生态优先原则 通过合理的、有节制的、有目的的开发,为城市生态公园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有效支持。并通过承载力和容量的核算,控制进入该地区的人数及其活动,以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使人们能够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更积极主动地保护生态环境[8]。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前期建设以生态恢复与保护为主,采取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植物选择上以更具适应性的本土植物为主,并引进适宜当地生存且有利于美观的非本土植物,保证了生态的前期恢复与后期保护的顺利进行。

1.1.2 因地制宜原则 避免过度设计,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重点培育和发展本土动植物,突出地方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挖掘生态潜力,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以上海市市花玉兰为主,建立起文化与植物的紧密联系。在景点设置方面,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在适合游人休憩的地方设计景亭与生境廊道,更增添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1.1.3 以人为本原则 公园内部环境设施以行为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为依据,丰富公园内的设施,使功能区多样化以满足游客游览参观的需求。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在此基础上,鼓励市民在城市生态公园游览休憩的过程中,能参与到绿色发展建设中,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环保教育,培养大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从而更好地弘扬生态文化。

1.2 生态文化体系的基本内容

生态文化是由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和生态制度文化三大子系统构成,其中每一个子系统又包含着更低层次的子系统;这些系统之间彼此交叉、相互影响,从而构成完整的生态文化体系[9]。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建设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城市生态文化的载体,属微观层面的生态文化,在其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区域的限制性、资源的特殊性等影响。因此,城市生态文化公园的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就是根据生态文化体系的特征要求,坚持生态立园、文化兴园、为民造园、科技建园4个原则,及生态为主、文化相辅、与商务区功能相结合的设计思路,构筑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园生态文化体系。

2 上海闵行文化公园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

2.1 区域概况

2.1.1 规划范围 上海是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闵行文化公园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内,北至航南路,南至漕宝路,西至航中路,邻七宝生态商务区,东接A20外环线100 m林带,规划面积约83.44 hm2。其中绿化面积69.74 hm2、绿化率为83.6%。吴中路横贯公园将公园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占地面积65.09 hm2;北区占地面积18.35 hm2 (图1)。

2.1.2 生态条件 基址地形平坦,其中河流环绕,中心处有一小岛,岛上植被丰富。区域位于北纬30°,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湿润多雨,气候条件较好。自然条件优势使该区域有利于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根据前期对文化公园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园区内共有维管植物68科107属124种(含种下等级)。蕨类植物5科5属5种,裸子植物5科6属11种,被子植物58科96属108种,其中木兰纲45科65属74种,百合纲13科31属34种。其中水生植物20科24属27种。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共记录到鸟类45种,隶属于6目25科。不同生境的鸟类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

2.1.3 人文条件 上海市是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对外交流程度高,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上海市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丰富,外来人口占很大比例,多种文化汇集于此。因此有较高的文化吸收能力,也有利于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工作。

2.2 设计思路

上海闵行文化公园秉承以生态为主、文化相辅,坚持生态立园、文化兴园、为民造园、科技建园“四个原则”,为周围居民提供娱乐休憩场所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以达到人人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2.3 建设与管理

2.3.1 区划设计 根据城市公园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目标,在尊重自然生态规则的基础上,将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划分为5个功能区,分别为:活动展示区、乡土风情体验区、商务休闲区、博物馆区、市民文化休闲区。公园设置乡土风情体验区,将乡土文化带进生态文化公园,实现文化与生态相结合,使生态文化深入人心。

公园整体形成“一轴、两翼”的格局。“一轴”指吴中路入口景观轴,是整个文化公园的核心景观和交通通道,主要包括入口建筑、景观长廊、绿坡广场、大香樟、亲水平台(图2、图3)等;“两翼”指以景观轴为基础,向两侧衍生的东西两翼,其中东侧景观突出生态特征,西侧景观体现时代特色;公园桥梁设计也颇有特色,6座桥梁以花卉为主题,形态各异,分别是迎春桥、望春桥、百花桥、牡丹桥、玉兰桥、蝶影桥。公园内没有大兴土木建设人工景观,而是因地制宜,做到步步为景、移步换景,使人们能够最大化地同自然相接触,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2.3.2 生态景观 构建与以往“四季有花”的造园理念不同,闵行文化公园通过建设玉兰景观园、秋季观果园、生态湿地园、水森林、芳香植物园等特色景观,为市民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生态湿地园主要选用黄菖蒲、千屈菜、睡莲等;水森林主要选用东方杉、池杉、落羽杉等。在其中以木栈道衔接,并建有亲水平台、茶室、观景长廊、景亭等,方便游人穿行其间、与自然亲密接触。芳香植物园主要选用梅花、桂花等乡土树种。搭配美国薄荷、迷迭香等矮生小灌木。生态观果园主要选用秋季结果的树种:橘树、枣树、柿子、山桐子、火棘、冬青等。在闵行文化公园外环绿带内建设国内首个秋季观果园林景点。

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最内在、最持久的本底要素,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基石[10]。因此在生态构建方面以突出上海公园文化及生态为重点,玉兰科植物作为上海市的市花,园区的玉兰科植物种植就更加重要。玉兰园中大面积种植品种丰富的玉兰,如:红运玉兰、白玉兰、紫玉兰等13个品种,并进行玉兰的新品种培育。玉兰作为上海市市花,大面积的种植玉兰不仅能够产生很积极的景观意义,而且将城市的文化寓于生态建设之中,实现地方建设文化与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的融合。

2.3.3 人文活动 人类是城市公园功能实现的根本保证,城市生态公园在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免门票费,大大降低了入园门槛,使人们更愿意进入生态公园游玩。在设施健全以保证生态公园的游憩性的同时,公园根据各功能区、景点生态文化的功能和性质,积极组织丰富的生态文化活动。如:“长期免费开放博物馆”、“古树名木认养”、“植树节”、“爱鸟周”等,充分突出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同时,公园内定期开展绿色长跑活动,使大众身心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有效宣传了生态文化思想。寓教于乐的生态文化活动,使生态保护知识得到普及,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3 结 语

城市公园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本文从景观建设的角度对城市生态公园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做出了一些理论探讨和实践,以期推动构建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但是公园建设内容体系仍不完善,有待补充。首先文化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目前已经有序开展,而其具体内容还有待扩充和制定标准的细分与界定,其内容量与涵盖面也有待补充与扩大。其次,城市公园精神文明建设多样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公园对外宣传力度不足,因而游客数量不多,可开展的活动内容也很有限。下一步工作在完善公园设施的同时,会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多种多样的生态文化相关活动。

城市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是多学科交叉的建设工程,涉及到大量科技工作和内容[11-13]。除了要构建稳定美观的植物群落、保护生物多样性外,也要增加文化内涵,构建人文生态,打造一个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生态文化公园,并通过建立生态文化公园发挥环境教育功能,让正确的绿色、环保、生态的生活观念,真正将生态的意识带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邓毅.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及其概念之探讨[J].中国园林,2003,19(12):51-53.

[2]张庆费,张峻毅.城市生态公园初探[J].生态学杂志, 2002,21(3):61-64.

[3]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下)[J].中国园林,2000 (2):32.

[4]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探析[J].南方建筑,2004 (2):50-52.

[5]陈继红.浅析城市生态系统特征[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 (4):56-57.

[6] 以生态和文化为导向的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研究——以杭州市市民公园方案设计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1:14-15.

[7]王启照.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7:3-6.

[8]杨培峰.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2:158-159.

[9]卢山,毛玉明,章晶晶,等.森林公园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研究——以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浙江林业科技,2010,30(3):83-86.

[10]李文博,郝文渊,周鹏.西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景观设计探析[J].北方园艺,2014(6):84-86.

[11]李欣韵.生态与文化并置的“城市绿心”——遵义市三阁公园景观设计札记[J].四川建筑,2008,28(5):35-37.

[12]谢婷婷.关于广州市越秀公园生态完善建设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69-73.

生态旅游概念体系探析 第7篇

“生态旅游”一词于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特别顾问H.Ceballos Lascurain首次在文献中使用, 其原意是指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的自然旅行, 提出的目的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促进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此后,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时至今日, “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仍没有统一。纵观林林总总的生态旅游概念, 不难发现, 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深化过程。

二、对目前生态旅游概念的新思考

综合专家学者的研究, 可以看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认识生态旅游, 才能更加科学、完整地把握生态旅游的本质。生态旅游是应旅游业和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 生态旅游应着力解决传统旅游无法解决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衰退问题, 生态旅游的实质就是追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

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不惜以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满足需要和获取利益, 忽视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强调以环境效益为前提目标, 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 以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 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以实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以界定, 从宏观角度看, 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系统, 以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系统论思想为基础实现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从微观角度看, 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 通过开发、保护和消费等活动实现政府、开发商、旅游者及社区居民等相关主体行为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生态旅游概念的动态发展性, 从发展的角度看, 现阶段生态旅游概念正处于以旅游产品开发为其主要形式, 并向生态管理系统过渡的时期, 追求生态管理系统的整体发展是未来生态旅游概念的实质性发展方向。

在实践中, 应将二者统一起来, 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规划, 科学设计生态旅游产品, 完善监控体系, 保护生态旅游的资源环境基础, 在取得环境效益的前提下, 为旅游者提供真正的生态旅游经历, 取得旅游经济效益, 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最终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

三、生态旅游概念体系的构建

生态旅游由理论基础体系、相关主体行为体系、目标体系 (见下页图1) 三个基本体系构成。

(一) 理论基础体系

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对生态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所以, 对生态资源的管理首先要遵循生态原则和科学性;生态旅游的功能是要实现旅游地的持续协调发展, 所以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生态旅游是一个生态管理系统, 涉及到多个主体要素、多方面关系的协调均衡, 这就需要系统论贯穿于开发管理全过程, 实现系统整体的稳定持续发展。这三个理论相互融合, 共同作用于生态旅游, 伴随着生态旅游开发、管理、发展的全过程。

(二) 相关主体行为体系

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的理解还要把握住其行为主体“人”的要素, 它不仅要求有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生态旅游者和社区居民, 也要求懂环保、懂旅游的开发经营管理者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政府。在开发管理过程中, 要注意处理好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 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在尽量减少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条件下, 实现各行为主体的综合效益最优化。

(三) 目标体系

生态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保护, 取得生态效益;生态旅游虽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 但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还通过对资源的保护和对居民生产、消费观念的转变来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旅游的根本目标在于整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生态旅游是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系统论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原则, 通过协调相关主体要素间的利益关系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最优化。理论基础体系是在相关主体行为体系和目标体系互动过程中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基础。其中行为主体要素间的利益分配越合理, 综合效益越优化;反过来, 良好的效益的实现, 会激励行为主体的开发管理分配方式朝着合理化方向迈步。在遵循相关理论的前提下, 相关主体行为体系和目标体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循环反复, 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旅游概念未来发展的思考

随着社会发展, 生态旅游的发展将有“重生态, 轻旅游”的趋势, 生态旅游的定义也将偏重于“生态角度”, 追求旅游地相关资源的保护作用, 而弱化其他方面的功能, 如经济、旅游等。一方面因为社会发展, 国民素质提高, 再加上高科技时代对环境的破坏, 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此时保护资源已不被看作责任, 而应是一种义务, 是自身素质的体现, 是一种享受。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家已有足够的财力、国民也有足够的意识为资源的保护贡献力量, 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谋求出路, 生态旅游开发所带来的一切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一切为资源保护让路。值得一提的是, 这里的偏重生态角度与前面所述的第二阶段不同, 前面根本没有意识到整个生态旅游系统的矛盾所在, 而这里是在承认相关矛盾存在的前提下, 对其中的一些矛盾已经解决, 注重保护资源, 弱化其他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78-79.

[2]钭晓东.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之一[J].四川环境, 2003, (3) .

[3]刘德谦.中国生态旅游的面临选择[J].旅游学刊, 2003, (2) .

生态体系 第8篇

浐灞生态区是一个以补偿因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而所造成生态功能缺失为主要建设目的的开发区,该区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建设就应以体现发挥生态功能的指标作为核心内容,这也体现了其与国内其它生态区的区别。浐灞生态区是城市中的特殊区,因此,国家环境保护部针对各级行政区制定的生态县和生态市中的一些指标也不适宜于该区[2]。为了充分体现该区的特点,同时使该区的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该区建设的指标体系,来指导该区的生态建设。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凡已有国家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

(2)客观和真实的反映城区系统的现状和发展状况;

( 3) 指标易于测算,便于分析和预测;

( 4) 指标具有代表性,突出重点,使指标体系简洁和完备。

2 浐灞生态区建设指标体系确定

本研究选择了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修订稿) 》中的一些指标作为本规划的生态建设指标,同时结合该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特点,从生态功能、环境保护和建设、人口社会经济及组织管理等四方面,确定西安浐灞生态区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鉴于考核指标众多,采用相关性分析、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等多种办法进行筛选,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原则,通过多次筛选,得到内容丰富又相对独立的指标体系[3-4]。该指标体系由22 项指标构成,具体见表1。其中生态用地比例、湿地覆盖率、林地率、平均生态服务价值增加相对值、建筑密度、生活用清洁能源使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使用、人口密度、环保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管理体系有效性、规划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等13 个指标为生态区自创指标。

3 自创指标确定依据

结合浐灞生态区自身的特点,研究设立了13 个更符合生态区特点的指标,其中生态功能系统5 个指标,环境保护与建设系统4个指标,人口社会经济系统2 个指标,组织管理系统2 个指标。

生态功能系统包括生态用地比例、湿地覆盖率、林地率、平均生态服务价值增加相对值、建筑密度等5 个指标。具体确定依据见表2。

环境保护与建设系统指标包括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生活用清洁能源使用率、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4 个指标。具体确定依据见表3。

组织管理系统指标包括管理系统有效性、规划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等2 个指标。具体确定依据见表5。

人口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包括人口密度、环保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等2个指标。具体确定依据见表4。

4 指标完成情况

浐灞生态区自设的指标体系已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技术审核,获得了认可。其编制的以指标体系为核心的 《西安浐灞生态区国家生态建设规划》已经西安市人民政府审议通过。

浐灞生态区在成立的几年里,将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有效融合,破解了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难题,走出了一条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有益道路。22项指标已全部达标,并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考核验收。

5 结语

浐灞生态区是西北地区首个以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生态区,始终坚持 “生态立区”战略,着力加强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同时,重点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金融商贸、旅游休闲、会议会展、文化教育等现代高端服务业,初步建立了生态治理与城市建设统筹兼顾、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一个以生态建设为主要任务的特殊区域。

结合浐灞生态区的特殊性和国家建设生态区的相关要求,本研究从生态功能、环境保护与建设、人口社会经济及组织管理等四方面,确定了西安浐灞生态区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并已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技术审核,获得了认可。经过几年的努力,22 项指标已全部达标,并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考核验收。

摘要:在结合国家建设生态区的要求、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的建设特色及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发展目标,从生态功能、环境保护与建设、人口社会经济及组织管理等四方面,创新性的提出了一套适合城市生态型新区建设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创建的指标体系已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技术审核,目前设立的22项指标已全部达标,并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考核验收。

岷江上游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第9篇

1.1 区位与地理情况

岷江又称汶江、都江, 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水系发源分为东西两源头, 东边发源于贡嘎岭南麓, 西边发源于郎架岭, 在宜宾汇入长江。都江堰以上的河段为岷江上游, 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带, 流经四川省阿坝州的汶川、理县、茂县、黑水和松潘5县, 流域内高山耸立, 最高海拔为6253m, 最低海拔870m, 最大相对高差达5383m, 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区。

1.2 人口与民族构成

岷江上游总人口为39.26万人, 由于受其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等原因影响, 其河谷地区居住劳作的人口较多, 高山地区则人口分布稀疏。岷江上游联通西北与西蜀, 自古以来岷江上游都是民族迁徙的一条要道, 被称为“民族迁移走廊”。因此也形成了如今岷江上游羌、藏、汉等几大民族混居的格局。表1数据表明岷江上游5县的人口与民族构成。

1.3资源情况

河流全长为337km, 流域面积达24700km2, 年总径流量154亿m3, 蕴藏水能高达800万千瓦左右, 其中可开发的达395万千瓦。岷江上游动物资源丰富, 除了牦牛、犏牛、马、绵羊、山羊、猪等外, 还有珍贵稀有动物33种, 有着大量的奇珍异兽。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 种类繁多, 科属很全, 同时还是四川中药材的主产区, 种类多, 产量大, 拥有药用植物近1000种, 药用动物40多种。岷江上游还有着大量的矿产资源, 如金、银、铜、铁、锡、无烟煤、脉石英、石灰石、石英石、云母、花岗石等。旅游资源有黄龙风景名胜区、达古冰川、羌乡古寨、米亚罗红叶风景区等。

1.4 经济发展

岷江上游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经济命脉。2012年, 岷江上游5县生产总值实现95.88亿元, 占全州生产总值的46.76%, 其中汶川县总产值居5县首位, 共实现地方总产值为40.28亿元。岷江上游还是全州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2012年5县农业总产值达15.2亿元, 占全州农业总产值的33, 12%;工业总产值达49.79亿元, 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61.33%。

1.5 社会文化特点

岷江上游羌族人口达16.18万人, 占岷江上游人口总数41.21%, 占全州羌族人口的96.42%, 形成以羌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格局。岷江上游羌、藏、汉、回等民族和睦相处, 相互尊重彼此间的宗教信仰、民族传统和生活习惯, 构成了该区域颇具民族风情的社会文化特点。

2 岷江上游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相关分析

2.1 岷江上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岷江上游2012年5县产业发展中第二产业普遍领跑另两大产业, 成为产业发展的支柱。其中, 松潘县靠近九寨沟旅游风景区, 第三产业得到一定带动, 出现超一、二产业现象。详见图1。

2.2 岷江上游建立生态产业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岷江上游5县共计39.26万人口, 不但是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地震受灾区还是有着藏羌等民族的少数民族地区。过去为摆脱欠发达状态, 一度采用粗放型增长的发展方式, 导致岷江上游的能源消耗过高,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生态产业的突出特点是要在实现污染最小化的同时追求资源的有效利用,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讲求生态、经济和社会和谐统一的三赢效果。因此,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是实现岷江上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3 岷江上游建立生态产业体系的优势分析

2.3.1 区位优势。

岷江上游位于四川省重要的旅游公路九寨沟环线上, 人口流动相对较大, 且该地区紧接成都平原, 对外交通便利, 通信交通均属阿坝州前列。同时, 位于松潘县境内的九寨沟机场已于2004年开始通航, 为岷江上游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2.3.2 资源优势。

岷江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 是成都平原乃至长江上游各方面用水的主要来源和水土保持区。且水能、矿产、生物和旅游资源丰富, 为岷江上游的生态产业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2.3.3 政策优势。

“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的实施, 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对狠抓生态建设的决心, 同时也明确了岷江上游的发展方向, 即为中下游提供优质的生态公需品, 使岷江上游生态产业体系的建设获得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2.4 岷江上游建立生态产业体系的限制因素分析

2.4.1 财力不足。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历史负债多, 财政水平相对落后, 财政总体情况是入不敷出, 难以满足公共服务需要。同时,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多, 公共支出任务繁重, 财政增收的难度加大, 矛盾错综复杂。

2.4.2 科技水平低。

岷江上游地区过去常年采用粗放型增长模式, 对科学技术运用不够充分, 导致经济增长效率低。虽然近年来, 岷江上游生产方与科技水平尽管有了较大改善和提升, 但仍然属于落后水平, 没有将现金的技术和设备运用起来。这种粗放式增长方式不仅使得经济增长缓慢, 还呈现高能耗、低效益, 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

2.4.3 人才匮乏。

人才的缺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的必然结果, 也是其要摆脱贫困谋求经济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岷江上游人才总量偏少, 处于内部人才留不住, 外部人才不进来的困境中。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困乏, 往往是由于政策环境, 生活环境, 待遇条件的落后, 对人才的吸引不够强。

2.4.4 周边竞争激烈。

由于客观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长期相互作用, 西部地区相似的自然资源禀赋奠定了西部产业同质、产品重复的基调, 使得岷江上游地区在发展中不但要把握好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关系, 同时也要处理好竞争关系。

2.5 岷江上游建立生态产业体系的现实意义

2.5.1 带动地区经济的绿色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们逐渐意识到绿色健康的重要性, 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更倾向于健康、无公害的绿色消费, 这为岷江上游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 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 进一步带动了岷江上游经济的绿色发展, 为该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5.2 有效缓解和解决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改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就成为响应可持续发展号召的重要实践。有效地实现和环境保护, 达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目的。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类的广泛关注, 环境的破坏、自然生物的损害、生态坏境的恶化, 已时刻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岷江上游生态产业体系是改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合理方式,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

2.5.3 缩短地区间差距, 彰显社会主义公平。

通过岷江上游生态产业体系的建设, 实现岷江上游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以及人们收入的提高, 以达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缩短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公平的宏伟目标。

3 岷江上游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途径

3.1 生态农业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绿色农业的路子, 明确发展思路, 坚持以绿色可持续为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岷江上游的特色资源, 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园, 建设生态的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 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培育以绿色农产品为主的龙头企业, 增强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并助其建立大型规模化生产基地及农副产品集散地, 改变生产规模小、经营粗放、竞争力弱的境况。

3.2 生态工业

岷江上游在工业发展的同时, 应把握好绿色环保的大前提, 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选择低污染、无污染、低能耗的工业优先进行发展, 突出生态农业的绿色化。同时, 岷江上游的工业发展要突出优势和重点, 防止遍地开花, 建立严格的监管和监督制度。

3.3 生态第三产业

岷江上游应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 如生态旅游、绿色商贸、绿色金融等, 落实好传统第三产业与生态服务业间的转换工作。对于一些拥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生产经营绿色合理、装备技术精良和有较高的经济收益及生态效益的企业, 要加大帮扶力度, 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投资环境, 着力培育一批科学、绿色、高效的生态服务业为主导产业。

4 岷江上游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4.1 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一方面, 要加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宣传力度, 建立与完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与细则, 根据有关条款严格执行生态坏境保护, 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另一方面, 建立强有力的生态考核制度, 不以GDP论英雄, 鼓励有关部门将目光更多地投入到资源、环保、生态治理上去。

4.2 拓宽资金来源

充足的资金是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前提,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更是离不开“开源”,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化融资体系, 引入健康公平的市场机制, 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外来资金投入。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银行贷款和招投标方式等获得资金投资, 同时, 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或机构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征收环境补偿费。

4.3 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

人才的培育与引进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要攻克的难题。一方面, 重视本地人才的培育, 不但要着力培育一批懂技术、有头脑的科技人才, 还要培育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切实根据本地区发展需要, 突出地方的发展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制定人才的培育计划, 科学有效地打造一批骨干青年。另一方面, 要积极引进外来优秀人才, 提高人才待遇, 落实政策保障条件, 改善生活科研环境, 从而激励大量外部优秀人才进入。

4.4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制度是建立生态产业体系的重要保证。根据岷江上游实际情况, 明确生态补偿的主、客体, 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建立补偿标准与范围, 逐步明确补偿途径与方式, 形成良好的奖惩氛围。努力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等激励措施, 激发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 增加企业工厂的社会责任心, 实现对生态污染的治理、生态坏境的修复。

摘要:岷江上游处于我国自然生态脆弱带, 长期以来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环境的肆意破坏等原因, 使得该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要发展该地区经济, 必须高度重视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将生态产业的发展作为其经济建设的根本,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岷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实际出发, 通过对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情况等分析, 为岷江上游生态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若干参考。

关键词:岷江上游,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阶.岷江上游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张友, 肖洪波, 王龙.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研究:基于“5·12”汶川地震灾后生态环境恢复与产业重构视角[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9.

[3]阿坝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2阿坝州统计年鉴[J].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13

[4]丁永.泗水县生态产业体系构建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2.

[5]鲁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体系SWOT分析[J].行政与法, 2013 (9) .

[6]杨莉华, 马文斌.乌江流域生态产业体系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8) .

[7]罗怀良.岷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5 (4) .

[8]刘淼.生态保护政策对岷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10 (6) .

[9]李虎杰.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四川环境, 2001 (4) .

构建铁岭生态产业支撑体系初探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产业,产业支撑体系,构建

1 引言

2007年辽宁省正式启动生态省建设工作, 2008年铁岭市也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生态铁岭的目标。生态铁岭建设并不意味着要保持原有的生态状况, 也不意味着经济不发展或缓发展、慢发展, 恰恰相反, 由于铁岭经济总量不大, 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所以生态铁岭建设更需要发展来支撑。因此, 构建合理的生态产业支撑体系是建设生态铁岭的核心内容。

2 生态产业支撑体系构建

2.1 发展生态农业

铁岭市是闻名全国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其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发展生态农业是发展生态产业的重要内容。

2.1.1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根据铁岭市的资源与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 围绕发展优势农副产品, 构筑农业三大区域布局。东部特色产业带生态环境优越, 特色资源丰富, 特别适宜发展特色农产品如野山榛子、山野菜、中草药、梅花鹿等。中部优质粮菜产业带地势平坦、水资源较丰富, 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本区域适宜发展绿色种植业、绿色果蔬业。西部经济作物产业带按生态功能区划属于辽西北沙地生态区, 土地沙化, 生态脆弱, 林、牧、农综合开发需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 同时要积极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速生丰产林工程。养殖业重点建设特色畜产品生产优势区, 大力开发有机及绿色畜产品。

2.1.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是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优化提升种植业。严格按照铁岭市绿色种植业发展规划, 加快推进绿色玉米、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引进龙头企业, 做强主导产业、做大农产品基地, 实现食品加工业提档升级。二是要培养、扶植、建成一批养殖大户、规模化饲养场、标准化畜牧生产小区, 以提高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饲养水平。当前, 要以调兵山宏大肉禽, 清河宏福肉类, 开原福润、凯祥鸭业、赢德食品, 昌图九星、曙光集团为重点, 规划建设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实现一县一业, 一乡一品, 扩大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的种植面积, 重点发展苗木、花卉、榛子、药材、梅花鹿等。

2.2 培育生态工业

以生态工业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严格产业准入, 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推进清洁生产, 打造具有铁岭特色的生态工业体系。

2.2.1 严格市场准入

对新改扩建项目要严格市场准入,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一是大幅度提高环境准入门槛, 禁止在工业园区以外新上项目;建设项目必须达到一定产能标准;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停止审批向河流排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等。二是抓紧制定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对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产业类型进行明确。

2.2.2 优化工业布局

根据辽宁省的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环境特点, 铁岭市分属于辽东山地生态区, 辽河平原生态区, 辽西北沙地生态区。所以铁岭市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发展区域布局和功能定位必须与以上3个生态区功能定位和布局相吻合。铁岭东部山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属于限制开发区域, 坚持生态优先, 保护为主的原则, 适度发展低污染或无污染的工业;中部平原区是城镇人口密集区, 属于集约开发区域, 是工业集中区;西部风沙区土地沙化, 属于限制开发区域, 生态功能脆弱。所以铁岭市工业布局应以沈铁 (中部平原) 工业走廊为载体, 以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环保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为重点。

2.2.3 调整产业结构

严格执行强制淘汰制度。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 强制淘汰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与产品。对不符合现行行业准入条件要求、属于限制类生产能力的现有企业, 进行限期治理或关停。对现行企业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制造产业、新能源再生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等的引进和发展。培育低碳、环保、生态型新兴产业, 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 实现铁岭工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如以米制品、肉制品、奶制品为三大主导优势产业, 做大做强加工业, 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

2.2.4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打造循环经济体系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 重点推进位于高新区的辽宁省环保产业园, 位于铁岭县的辽宁省静脉环保产业园, 位于调兵山市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 充分发挥产业关联效应, 开展企业间、园区间和行业间废弃资源、能源的重复利用, 延伸产业链, 实现循环发展。重点加强电力主导型循环经济工业体系建设和建材主导型循环经济工业体系建设。

2.3 壮大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 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 是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绿色产业, 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1) 构建以东北物流城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中心。铁岭于2008年成功引进东北物流城, 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是东北三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物流项目, 可以说是东北物流界之旗舰, 应以此为依托, 举全市之力加速推进东北物流城建设发展, 有序引导相关专业市场向物流城聚集, 打造现代物流中心, 并统筹兼顾、全面规划, 加快建设开原、调兵山、昌图物流园区。

(2) 构建以奥特莱斯项目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产业区。铁岭新城, 生态宜居, 特别是奥特莱斯项目准备落户铁岭新区, 这为铁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该项目建成以后, 预计提供10万个就业岗位, 每年新增客流1000万人次, 实现300亿元的年营业收入, 将带来20亿元的税收, 真正实现铁岭现代服务业的提档升级。所以应以此为支撑, 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产业区项目建设, 并在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产业区的同时, 加快对传统服务业的生态化改造, 全面提升商业业态水平。

(3) 构建以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为根基的文化产业。铁岭是“小品艺术之乡”、“红楼文化之乡”, 铁岭工笔画、指画独树一帜, 享誉国内外。要以此为根基, 重点打造书画创作产业链, 娱乐演出产业链。主要包括指画、工笔画、二人转和小品、小戏表演等。发挥铁岭指画家、工笔画家、二人转、小品名家及民间艺人的优势, 打造市场平台, 形成地方品牌, 创新地方名牌。

(4) 构建以东部特色生态资源为优势的生态旅游业及观光农业。依托铁岭良好的山水自然景观、文化人文景观和特色农业资源, 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通过深入调查研究, 科学论证, 合理规划, 完善“食、住、行、娱、购”等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推进凡河流域、清河流域、寇河流域生态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开发, 如凡河流域生态观光农业、大清河亲水乐园、西丰沟域经济观光带等。

3 结语

建设生态铁岭是铁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提升铁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符合铁岭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实际,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当前, 我们要以产业生态化思想为指导, 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 以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为重点, 逐步构建起铁岭生态产业支撑体系, 全面推进生态铁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辽宁省环境保护厅.辽宁省生态省建设规划 (2009-2025) [R].沈阳:辽宁省环境保护厅, 2009.

[2]铁岭市人民政府.铁岭市生态市建设规划 (2009-2020) [R].铁岭:铁岭市人民政府, 2009.

[3]铁岭市人民政府.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2020) [R].铁岭:铁岭市人民政府, 2005.

[4]铁岭市人民政府.沈铁工业走廊总体规划 (2007-2020) [R].铁岭:铁岭市人民政府, 2007.

感知连接分享 构建营销生态体系 第11篇

上午圆桌论坛环节,互动通控股集团邓广梼(Michael)担纲主持,围绕“巅峰对话:视频营销的苦与乐”话题,好耶首席战略官姚晓洁、英特尔市场运营部总监孙彦斌、可口可乐公司媒体总监杨曼曼、奥美广告公司副总裁王宏鹏、易传媒CMO唐敏、优酷高级运营副总裁魏明、搜狐副总裁兼搜狐视频CEO邓晔展开积极交锋。

“更多的年轻人会选择网络视频,相比传统媒体,它可以承载很多内容,有吸引力的视频于消费者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孙彦斌这样总结视频网站带来的快乐。谈到视频营销的目前应用和发展空间,杨曼曼认为,“当前作为电视媒体的延伸应用,视频营销有更丰富的创意空间和更新颖的表现形式,利于实现企业营销点和创意有机结合的传播效果”;“魏明表示,未来创意在互联网的视频营销和电视营销间的融合将会更加优化,同时,互联网不断增长的精准用户群,将远远超过电视收视率的模糊数据邓晔认为,”视频网站的价值和存在意义不止于互动、精准和更好的创意表现形式,新媒体原本可以做得更多。众嘉宾也就视频网站的现状发表了看法。

下午的“触摸”移动营销新机遇分论坛,掌握传媒总经理简昉(Melody)就移动营销发表“超越Banner”的精彩演讲,她坦言,现今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太多只是难看的毛毛虫,还没有孵化成美丽的蝴蝶,比如banner。

移动富媒体3.0的到来,意味着广告形式与用户体验的同步升级。掌握传媒的MoCast产品完全实现了iPad端富媒体流畅播放,为NOKIA LUMA打造的推广方案给MoCast的传播带来实际效果,投放上线一周点击率即超过4%。

“其实手机广告也可以是一种户外广告”,简昉这样比喻MoCity在手机的应用,“分众传媒专业于楼宇显示屏LBS业务,MoCity则致力于做手机上的分众传媒”。掌握传媒通过LBS技术的定向固定人群,推送有趣的品牌广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政策体系研究 第12篇

1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

生态环境是当今国际安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迄今为止,生态环境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含义,我们从以下两方面解释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影响:(1)恶劣的生态环境破坏了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生态环境的破坏、粮食等自然资源的严重紧缺极易引发公众的不满情绪,更为严重的是贫穷国家越来越多难民的产生,容易导致国家的动荡不安。海洋生态环境作为生态环境中最为重要的链条之一,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来说,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客观自然环境变化或人类各种经济活动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甚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导致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给整个人类生存和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从全球视角看,伴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活动日益增加,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海洋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1]。例如,以前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通过数据得知,人类已经把海洋渔业推到了灭绝的边缘[2]。从相关数据分析得出,在全世界范围内,25%~30%的渔业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过度捕捞,还有40%的渔业资源受到严重或者全面捕捞[3]。从近两年相关资料中得知,人类每年从海洋中捕捞的包括鱼类资源在内的海洋生物资源多达8 000多万t[4]。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过度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人口急剧增加并且逐渐向海岸带集中,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加之政府对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生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海洋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海洋生物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是构成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生物资源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人类长期过度捕捞鱼类等海洋生物资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各种海洋生态系统生物成分致使早在19世纪中叶就出现了海洋生物资源衰竭现象。到目前为止,海洋生物资源衰竭已成为最重要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海洋生物资源的衰竭主要表现在部分或大部分珍稀海洋生物物种种类逐年减少,甚至灭绝,过度捕捞导致优质鱼类资源量大幅度下降,鱼汛期逐渐缩短甚至有的海域已经形不成鱼汛,到了“无鱼无渔”的程度。另外,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以及海岸工程、滩涂围垦等破坏性活动占据了海洋生物原本的生存环境,导致了其群落结构异常,最终使得海洋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许多国家珍稀或者已经濒危灭绝的海洋野生生物灭绝。同时,在破坏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富营养化海洋垃圾也大大增加了诱发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的几率。所有这些人为的破坏活动都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海岸线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的状态。

1.2 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海洋生态安全不仅受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海洋环境污染也直接影响到海洋生态安全。从海洋污染物的构成看,海洋污染主要来源于陆上点源污染、陆上非点源污染和海上排污3种。其中,世界上约80%的海洋污染来源于陆地,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破坏活动[5]。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0亿t陆源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海洋[6]。这些污染物中富含大量的营养盐和有机物,投入海洋后,使得水域迅速富营养化,大量的原生动物、浮游植物等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最终引起严重的赤潮现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四大海域均先后出现了赤潮,而且发生赤潮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也在迅速增加。另外,人类非主动的行为往往也对海洋生态系统带来意外的危害,如海洋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污染,主要是石油燃料的泄漏和油船事故,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也极为严重的。由以上可知,种种海洋污染已逐步演变为海洋灾害,对包括海洋渔业资源在内的海洋生物系统以及整个海洋生态安全系统造成了严重损害,反之也阻碍了我国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1.3 外来海洋物种的入侵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对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而言,原本没有这个物种存在,那些借助人类活动越过不能自然逾越的空间障碍进来的,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物种种群,并且改变或严重威胁到原本物种多样性的那部分外来物种[7]。国际自然保护协会称,物种入侵问题是最近400年中造成39%动植物灭绝的罪魁祸首[8]。海洋外来生物的入侵对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环境以及海洋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致命的后果,外来海洋生物物种的入侵是引起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大原因[9]。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养殖业和海洋运输的发展,沿海各地的海洋外来入侵物种数量也大大增加,对外来海洋生物物种的盲目引进和压舱水的排放是目前国内海洋物种入侵最主要的渠道。我国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洋外来入侵物种已经占国内入侵物种的12.5%[10],大量的海洋生物物种的入侵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了海洋中原本的土著物种,对海洋生态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都构成了最严重的威胁[11]。据研究,海洋外来物种的入侵后果可能比海上石油泄漏的后果更为严重[12]。因为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外来物种入侵途径多样、传播速度快,海洋生物繁殖力大。由于我国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相关政策不够完善,还很难通过人工或技术手段对这些外来的海洋入侵物种进行控制和消除。

2 我国海洋生态安全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制定法律法规及政策到重点渔场、河口港湾整治、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止海洋生物入侵和生态环境监测等各个环节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3],但是仍未能有效地遏制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从客观上讲,我国海洋生态保护政策中仍存在着固有问题和缺陷。

2.1 海洋生态安全管理部门职责不清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散型海洋生态安全管理模式,各涉海主管部门大多以行业管理机构为基础而划分区域,职责分散,相互之间难以协调。针对海洋生态安全保护的相关主管部门有很多个,如何在实际的政策执行和操作过程中划分彼此的职责,协调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我国的海洋生态保护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严重影响到海洋生态保护的实际效果。因此,加强我国各海洋生态保护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建立海洋生态安全保护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2.2 相关法律制度及实践的缺陷

纵观我国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大都是针对或者侧重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各条文规定难免顾此失彼,缺乏全局性和整体性,与我们当前提倡的现代海洋综合管理的理念不相符。《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目前针对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的主要法律,然而,这部法律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的规定较为笼统概括,海洋生态安全保护所应该具备的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没有得到系统、具体的规定,无法真正起到海洋生态安全保护基本法的作用。例如,在沿海滩涂保护方面,迄今仍未制定一部法律能够有效的制止人们因地方利益而乱占滩涂等行为,大规模的滩涂围垦、填海造陆和其他围海工程仍在继续,我国现有的滨海湿地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红森林、珊瑚礁等的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害程度更为严重。除此之外,我国的渔业捕捞许可证等制度设计虽然在法律方面的规定较为完善,然而在实践中却未能发挥相应的作用,过度捕捞以鱼类为主的海洋生物,渔业资源日益衰竭;近海渔业资源朝着小型化、低龄化、低质化方向发展。我国海洋生态安全保护方面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实施过程中管理措施的不合理已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安全保护政策的顺利进行。

2.3 相关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在实施海洋生态保护政策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海洋生态保护政策的顺利实施并达到实际效果。然而,我国目前在保护和治理海洋生态环境方面的财政投入明显不足,相关治理费用投入偏弱,因此难以遏制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的趋势。前期资金投入不足及后续资金的短缺,经常造成相关科技人员“有钱干、没钱换”的心态,在海洋生态科技研究和创新道路上缺乏长远的奋斗目标,造成了科技资源的潜在性流失,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科技成果的形成和应用[14]。另外,我国尚未制定完善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税收政策,也未区分并设立专门的生态税[15],与海洋生态环境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不完善。人们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了其他相关政策实施的效果不佳,所有这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财政税收政策缺陷都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保护政策体系实施的效率。

2.4 海洋倾废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大批港口和城市的兴建、海洋运输和海洋开发技术的进步以及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倾废成本及躲避陆地倾废的处罚,大量的向海洋倾倒各类废弃物,海洋倾废压力不断增加[16]。我国颁布的《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在实施期间,虽然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处理废弃物为港口、航道建设以及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然而,我国目前设立的海洋倾废区大多数离海岸较近,这些倾废区容载量的增加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除此之外,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也引发了新的海洋环境问题,如养殖布局不合理、养殖密度过高,大量残饵和养殖动物排泄物等也给养殖水域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总之,这些海洋垃圾中大多为不可分解物质,大量的投入海洋中,不仅影响了海洋原本的外貌,影响海洋旅游业的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也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对海洋生态安全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危害。

3 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政策体系的构建

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是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海洋生物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基于对我国海洋生态保护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可知,目前我国的海洋生态保护政策还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和问题,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使海洋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从各方面完善我国的海洋生态保护政策体系,这是实施海洋生态安全治理的基础。下面就针对如何完善我国的海洋生态保护政策体系提几点对策建议。

3.1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

由于近年来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想要达到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平衡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制定实施相关政策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强调对各种海洋生物及其本身的生存环境的保护,完善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

3.1.1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及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

海洋自然保护区是一种以生态系统管理为原则的综合的预防性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管理工具[17]。它能够更好的确保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恢复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最终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社会服务价值[18]。我国目前不仅要完善现有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其保护效果,而且应该进一步建立一批国家级、地方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特别是针对珍稀和濒危灭绝的物种建立典型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加大财政投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浅海滩涂、内海、海洋岛礁等海洋生态系统,建成一批相当数量的海洋自然保护区,逐步形成海洋自然保护区网,为保护国家珍稀、濒危海洋物种及海洋生物多样性提供重要的条件。

除了海洋自然保护区之外,我国许多海湾、河口和外海海域由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资源优势等原因,使其在沿海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于这样的海域通过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制定特别的管理规定,采取特别的管理措施,对保护区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进行综合管理,统一协调,统筹安排。

3.1.2 加强海洋开发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过度捕捞鱼类等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使用。首先,要以维持海洋生物的再生能力为前提,从严规定对珍稀及濒危物种的捕捞,尽量延缓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过程;严禁使用炸鱼、毒鱼等直接威胁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捕捞方法,摒弃传统的以纯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捕捞模式,意识到这种捕捞模式会对海洋生物多样化及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19]。其次,相关学者指出,降低生境复杂性的机械捕捞方法会改变相关海洋生物的物种组成、丰度、多样性和生产力[20]。因此,在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活动中,应提倡科学养殖、生态养殖,尽可能增加养殖种类,减少养殖废弃物的产生。再者,应该加大惩罚制度来规范在海洋开发活动中的污染行为,做到防止污染与生态保护并重,将污染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危害降到最低,确保海洋生态保护政策的顺利实施。

3.1.3 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和监督

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是以生态系统为原则的海洋综合管理的核心目标,其中包括物种、基因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和监督需要多个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在某一区域内各相关部门之间应事先划分各自的管理职责范围,建立相互信任合作关系,建立生物多样性的协调管理机制,依据事先的分工协定进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和监督,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管理和监督体制。除此之外,在信息化管理时代,要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信息收集和处理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系统,从而强化海洋生态监控区的建设和管理。

3.1.4 防治海洋外来物种入侵

我国为了保护本国的海洋利益,尽可能地降低外来物种带来的入侵风险,首先就需要尽快制定和完善防止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外来入侵种的专项法规或条例,因此,尽快制定《外来物种入侵管理条例》,具体细化引进外来物种的手续审批程序,健全防止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的管理体系,确立外来物种引入风险评估制度,重视对引进海洋生物的监测、科研及公众宣传教育,建立外来海洋生物有效管理机制。此外,要加大引进、检疫、船舶压舱水排放等方面的措施,尤其是船舶压舱水来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严格制定有关船舶水排放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船舶压载水的排放管理,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

在防治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工作中,各海事部门与海洋、环保和卫生检疫等部门应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加强监测,及早地发现外来物种入侵形势,建立及时的通报制度和迅速响应系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消除和控制外来海洋生物入侵[21]。

3.2 海洋生态恢复政策

为了使我国海洋生态形势朝着良性化方向发展,保护现有的海洋生态系统及大范围的恢复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生产能力是我国海洋生态保护的总体思想。海洋生态系统有其固有的恢复能力,只要控制措施发挥得当,海洋生态功能和生产力是可以得到恢复的,其中,对海洋过度开发利用的控制是关键。通过综合治理,把对海洋生态利用控制在可承载的范围内,制定专门的海洋生态恢复政策管辖海域的生态恢复能力。

3.2.1 构建海洋生态恢复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海洋生态恢复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海洋生态安全评价,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评价各类海洋活动中重大的、整体性的、影响全局的战略性活动。二是海洋生态风险评价,主要针对海洋活动中的风险因素及不确定因素,如石油泄漏等,对在特定区域内发生的海洋事故或灾害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这些影响的后果可能直接导致海洋生态机构的损伤或异常,从而使生态系统退化日益严重。三是海洋生态影响评价,针对不同的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及海洋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分析。四是海洋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主要分析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海洋环境条件下,海洋生态系统能够接受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或破坏性的海洋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这个承受能力又是一个极限值。总之,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评价体系,为海洋生态安全的保护和恢复都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国应该成立一支具有资质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队伍,其中主要包括生态学家、环境学家、社会学家及法学家等。

3.2.2 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

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作为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各行政区之间的公平性为前提,同时考虑经济最优原则,明确海洋环境的责任界定,全面推进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22]。首先,应在国家、区域和产业三方面结合的基础上逐渐推进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设立专款专项的海洋生态恢复基金。针对不同海域环境不同的生态补偿需求,确定重点领域重点突破,制定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技术导则,全面构建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总体框架。其次,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损害海洋生态者按照相应的规定征收海洋生态补偿费用,根据不同海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海洋生态补偿费用的具体条例,其中对有关海洋生态补偿费的原则、对象、费率以及生态补偿费的管理和使用都进行明确、细致的规定[23]。

3.2.3 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监测海洋生态恢复

随着海洋生态恢复过程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欧美海洋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布了一系列先进的科学理论、监测评价技术方案等,并成功地将其运用于海洋生态保护的实践中[24]。我国应积极开发研究针对海洋领域的“3S”技术(GIS,RS,GPS),使其成为现代海洋生态恢复监测的主要手段。卫星遥感技术(RS)在海洋污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以其迅速、同步与大面积测量的特点对油污染、热污染、浊度等的监测尤为突出,这就为大范围的海洋污染、恢复的监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专门针对小范围的具体的海洋环境退化及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后期针对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获得的数据进行动态的、全面的存储及高效的处理,并与网络实时连接,建立海洋生态安全相关的规范化的数据库,极大地满足了海洋生态系统恢复空间数据的共享,避免了传统手段下对海洋生态恢复过程监测中造成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保证了海洋生态恢复监测过程的高效、顺利的开展[25]。

3.2.4 加大受损生态系统修复和恢复力度

对已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系统,应该积极采取人工措施因地制宜地发挥大自然本身的力量,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在短时间内实现生态系统重要功能的初步恢复。生态修复要与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在全面减轻生态压力的基础上,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生态修复科技含量,重视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建立生态修复科学论证制度,修复计划申报审批、修复过程监理制度,确保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可行。

3.3 加强与其他国家在保护海洋生态安全上的合作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指出,各国应该首先明确本国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的义务,相互借鉴学习他国经验,进而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目前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灭绝的海洋物种的海洋生态环境。

3.3.1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领域的双边及多边合作

在国际视角下,首先要明确全球海洋生态保护的优先领域,积极争取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的国外资金援助项目,形成养护、研究和管理的国际合作机制,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其次,需要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海洋保护区”等生态标准及其其他实际“生态系统方法”的规则,制定完善的政策,积极参与全球环境评价、珊瑚礁保护监测等计划。要高度关注有关国家管辖范围外的海洋生物多样性问题,为我国开展国内立法、维护权益争取更大国家支持和空间。借助国际经验,组织地方参与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发起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综合管理项目。

3.3.2 积极参与国际上关于海洋生态保护领域内的科学研究

为了实现我国在海洋生态保护领域内的科学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首先要不断加强海洋生态国际行动的参与能力建设,积极参加全球前沿的海洋生态保护研究,追踪国际生态保护科技动态,不断扩大与有关国家在海洋保护方面的科研合作。其次,要加快进度建立和完善有关国家海洋生态科技合作的经费支持和项目管理机制,不断优化国际海洋生态安全保护的组织体系。

3.4 海洋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策体系

为了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我国政府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想。在海洋领域中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所涉及的海洋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良性发展的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在处理两者关系时,要将海洋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建立合理的海洋生态机构,通过合理的、计划性的海洋开发活动,逐步解决沿海地区因经济发展带来的海洋生态问题,缓解沿海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保证海洋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永续利用,促进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1 逐渐形成海洋生态经济管理体系

首先必须树立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观念,积极谋求在经济合理、生态平衡的条件下,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经济活动也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才能保证经济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资源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具备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需要从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管理,将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统筹考虑,形成与传统管理不同的海洋生态经济管理。目前,我国海洋管理是在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对此,必须从区域的角度出发,构建区域海洋生态经济管理体系。与此相对应,设立区域海域管理机关,对海域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统一管理,统一承担责任。

3.4.2 利用经济方法和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

海洋生态保护政策实施过程中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美国相关部门就把财政援助摆在保障海洋生态保护政策顺利实施的首位,我国应通过财政支付转移,给予海洋生态保护的一种无偿援助,积极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另外,还需通过征收排污费和海洋生态税等经济方法和经济手段来影响和调节社会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促进海洋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3.4.3 拓展海洋生态经济建设的投资渠道

由于海洋生态经济建设投资规模大,效益滞后,投资者直接经济效益小的原因,政府必须成为主要投资者。政府的投资领域包括海洋生态环境观测和监测、海洋生态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海洋生态技术研究和开发、海洋生态恢复示范项目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国家公园建设等。海洋生态经济建设仍需拓展投资渠道,引导民间资金及银行信贷资金等投入,做到投资渠道多元化。

3.5 构建完善海洋生态安全政府管理体系

除了在横向维度上加强海洋生态安全本身的体系建设外,海洋生态安全政府管理体系的完善也尤为重要,完善的管理、执法体制及法律制度是各项政策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在我国海洋生态安全管理机构模式逐渐向综合型转变的同时,加强海洋执法体制建设,完善海洋生态安全基本法的建立,以此保障我国海洋生态安全保护政策体系顺利实施。

3.5.1 完善海洋生态安全管理和执法体制

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并且,方案提出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统筹协调海洋重大事项。在这项改革涉海机构之后,我国相关管理机构在面对要处理的海洋生态安全方面的事务时应该尽快明确本部门在海洋生态安全保护中的分工和职责,各司其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海洋生态安全综合职能管理机构,为我国的海洋生态安全治理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机构管理体制,从而提高我国的海上执法效率,强化海洋生态安全管理力度。另外,我国现有海上执法体制已经不能有效的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也无法应对新时期海上各种突发状况,因此,重组后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接受公安部业务指导。这不仅避免长期以来涉海事务多头执法的现象,而且提高海上执法的有效性,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3.5.2 加强完善海洋生态安全法律体系

首先,制定专门的《海洋生态安全保护法》,其中不仅包括程序性和实体性的海洋生态安全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条例、处理海洋生态问题的措施,更应该包含对于海洋生态安全理念的诠释,使公民更好的深入了解法律制定的重要性[26]。其次,修订、健全与海洋生态安全保障基本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例如海岸带管理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立法以及防灾减灾法等[27]。同时,通过立法建立一个专门管理海洋生态安全事务的管理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协调与其他机构在海洋管理上的关系,在法律中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管辖海域与权限,改变我国海洋执法薄弱的现状。

3.5.3 加强公民海洋生态安全保护意识教育

采取合理、积极的方式对沿海地区居民、涉海各单位和员工加大海洋生态安全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相关海洋生态安全治理的法律法规知识,从而,使广大居民从根本上树立起海洋环境保护、依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强烈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变成广大民众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自觉行为。另外,在培养公众自觉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要对于破坏海洋生态安全的人给予道德上的谴责和经济上的适度惩罚,这也是教育的一种途径。

4 结束语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专业下一篇:哈尔滨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