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认识范文

2024-07-25

就业认识范文(精选12篇)

就业认识 第1篇

1、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

我国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具体来说,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位构成大学生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影响其就业,这种错位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地理及行业选择上。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总体不平衡是造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外部因素,当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出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共同构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庞大供给流,这些集中到来的供给在短时间内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2、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某种商品的供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市场上,价格机制很难奏效,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其原因在于供应主要由政府控制。政府垄断高等教育造成“市场失灵”与结构失衡,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回报率没有达到均衡点,私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过高,致使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大学生内在质量下降,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3、人力资本存量的信号功能反映

根据人力资本信号理论,教育只是一种筛选装置,它起着信号的作用。在高等教育逐渐步人大众化阶段的时候,大学文凭的信号作用慢慢变弱,一个人想在逐渐拥挤的人才市场上抢眼,只有再进一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在大学文凭的信号作用变弱的情况下,就业选择充当衡量人力资本存量的信号作用。市场选择机制是将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与工作层次两者相匹配,市场选择过程本身就带有求职者信号的人力资本存量。杨伟国将大学生就业选择行为一般化为“大学生就业选择矩阵图”,表示大学生选择就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所在地区的组合,认为大学生偏好于选择行政级别高和大城市的单位就业,原因之一就是就业选择充当了衡量人力资本存量的信号功能。

4、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下降

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上大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它受到投资预期收益率的影响。对于任何一个理性的人而言,如果预期收益率降低,就会降低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如果预期收益率降低到低于其他形式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就会放弃人力资本投资,转而选择其他形式的投资。

一般认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处于不断下降状态,扩招后的就业难与同时出现的毕业生工资水平下降就是最直接的反映。另一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呈上升趋势。从大学生和高中生收入水平的比较来看,我国大学生和高中生收入水平差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呈扩大趋势;从大学生与高中生的就业概率差距角度看,也呈现扩大趋势。

其实高等教育都存在着较高的收益率,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基本上都高于其社会收益率;但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提高,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会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是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下降的过程,教育投资回报率的下降趋势在我国才刚刚开始,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正常的现象。

5、大学生自愿失业是理性选择

自愿失业是一种不满足于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实质是一种理性选择。首先大学生自愿失业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从地域上看,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从职业等级上看,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由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岗位对求职者有着较强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要求,而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并不会自然保值,如果他就业时选择了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其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就长时期处于闲置状态,最终将逐渐贬值。当将来市场需求形势变化,对其原有的专业需求旺盛时,他却已丧失原本拥有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因此,大学毕业生选择自愿失业是一种理性选择。

其次,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为寻找工作而采取的失业时间越长,劳动者就越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但寻找到的工作岗位报酬提高幅度递减,职业搜寻成本增加,职业搜寻时间的边际成本递增。对于到底“先就业,再择业”合理还是搜寻到理想工作才就业合理,在根本上取决于在职搜寻和失业搜寻的利弊。许多研究表明两种搜寻方式各有优劣,究竟哪一种方式更有效率,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

二、社会学的分析

1、社会资本的影响

西方人力资本研究的成果缺乏对个体人力资本之间关系的结构性研究,即缺少对群体人力资本的研究,忽视了人运用其他物质资源时独特的主体地位。而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方法弥补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法的不足,对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加大。原因是:第一、中国人办事以关系为取向,已经形成了对关系网络根深蒂固的依赖和信任。关系运用与

与作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社会资本是帮助大学毕业生谋取职业的一大重要因素。第二、高校就业制度改革造成计划分配淡出和市场机制作用增大,社会资本作为非正式制度成为填补制度真空的一种替代物。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社会资本对于求职过程和结果的作用亦相当明显,有时甚至超过了人资本的作用。第三、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影响劳动力的合理配置,而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大学毕业生如果借助于人际关系网络来找工作,有时会更有效率。

在我国影响地位和收入变化的因素中,凭个人本领的作用明显上升了,非个人努力的因素作用下降了,这是非常重要的积极因素。但是,在总体的比较上,从我国目前的数据来看,还是非个人努力因素的作用大一些,在决定一个人收入高低的问题上,起主要作用的还是非个人努力的因素,诸如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里工作,还是在小的城镇里工作等。

2、社会意识的影响

社会意识对大学生就业也有较大影响。第一、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力;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之上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单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第二、社会缺乏创业氛围。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舆论,优秀人才不能在商界脱颖而出。第三、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不愿做长期投资。第四、毕业生缺乏创业观。如果换个思维,将开辟就业的崭新天地。

3、职业社会化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困境问题,除了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角度加以探讨以外,还要从大学生职业社会化方面找原因。首先,缺乏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目标,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很少受到人们关注。其次,大学生职业社会化过程中的执行者方面存在着偏差,亟待做出相应调整,包括父母的偏差、学校的偏差和大众媒体的偏差。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综合现有各方观点,分别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对基层就业的认识 第2篇

然而,在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热潮愈演愈烈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更理性、更科学地看待基层就业问题。

首先,基层就业到底值不值?大学毕业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是否要去。基层需要大学生,但是,基层以上的单位也同样需要,如果自己认为在上边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不能成长也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其次,基层之路其实不好走。大学生到基层有“两怕”,一怕吃不得苦,对基层悲观失望,打起了退堂鼓;二怕摆不正位置,甩不掉“天之骄子”的气息,工作沉不下去。只有这样,大学生下基层才能真正的有所作为,才能真正的实现下基层的意义。另外,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一定要给自己定好位,要明确到基层目的是为基层建设服务,在基层积极发挥自己的所长,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几点认识 第3篇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工资期望过高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部分高校毕业生不接受现有的工作机会,是由于他们对工资水平和工作岗位不甚满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由几十年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高等教育的看法依然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社会上的“精英”,一定得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这些高校毕业生所期望的工作岗位就会与用人单位实际能提供的岗位发生错位现象。从心理上说,他们不能接受自己花费了高昴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来接受高等教育,而得到的薪酬却和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同学差不多的事实,从而造成他们期望的收入与用人单位愿意提供的实际薪酬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在这类岗位工资中体现不出上大学这种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尤其是近年来大学学费、生活费高涨,教育的高成本自然引发高预期回报,但大部分用人单位却很难提供满足毕业生预期的工资,从而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宁可选择自愿性失业。

2.供给与需求的错位造成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结构性失业主要表现为技能(专业)结构失衡。由于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加上近年来人才预测工作比较薄弱,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往往不相吻合,造成所学专业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高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很大问题。表现为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大学生所学专业的内容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毕业时就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专业结构失衡。另外还存在着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状况。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而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却都偏重理论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造成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的严重脱节。供给与需求的错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岗位,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招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

3.信息不对称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如今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大部分企业已完成体制改革,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企业已成为常态,而教育系统内部体制仍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与社会需求脱节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企业的需求就会有一定的差距。市场经济就是信息经济,就业信息不对称,造成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难“交心”,部分大学生在求职心态、就业观以及对自身和企业认知方面都存在一些缺陷,理想与现实有较大差距。所以观念不能及时更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这就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

二、就业定位是关键

大学毕业生如果对就业目标定位不清,感到茫然,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做不久、做不长。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看,能创造出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因此应理性地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择业时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以及能力、兴趣、特长等情况,搞清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另外必须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即确定自己在职业中最看重的是什么,如自己是期望通过工作赚更多的钱,还是找到一个好的发展空间,或是为将来的长远发展而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技能。在搞清楚阶段性目的和职业价值取向之后,才会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求职方向和目标,所以就业定位是关键。就业定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待遇定位、地区定位和职业定位。

首先是待遇定位。大学毕业生要把自己的期望值与自身的水平和能力相结合,避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如果毕业后没有工作,生存都出现问题,还如何谈发展、谈未来?当前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很多政府部门、公务员等较稳定的社会职位都相对削减,部分企业的薪酬、待遇等有所下降。毕业生应认识到目前的不利形势,给自己一个合理、合适的待遇定位。

其次是地区定位。客观上讲,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就业机会确实很多,但同样需要就业的人数也很多。众多高学历的人才跻身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正所谓万军难过独木桥。大学毕业生不妨拓宽自己的眼界,着眼一些其他地区的就业岗位,很多地方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等待开拓。大学既要培养社会精英,也要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区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国家的政策是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或应征入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满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义务服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补偿,在招录研究生和事业单位、公务员选聘时实行优先录取。

第三是职业定位。大学毕业生想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求职方向和求职目标,要善于用自己的优势去和别人竞争。在招聘会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拿着简历投给多家单位的多种岗位,这看起来相对增加了就业成功几率,但很多时候这些简历的投放都是无效的。大学毕业生应当摆脱这种盲目的状态,了解自己的优势何在?自己适合哪类工作、哪些岗位?期望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为什么要找这份工作?自己的能力、性格等是否胜任这项工作?解答了这些问题,自然就会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选择地去应聘才会大大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

1.转变就业意识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应该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可接受的工资水平,有工作总比没工作强。此外,高校应继续坚持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政府和社会也应当加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建设,解决大学生由于暂时失业或初次就业薪酬过低导致无法支持个人住房、交通、医疗等基本生活开销的现实困难。

2.做好结构调整

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不仅能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而且将有效引导教育部门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教育部门应根据大学生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专业设置,做好专业结构调整。高校应加强对就业市场信息的预测能力,及时对就业需求变化做出反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进行拓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3.加强就业服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大力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高校应充分意识到就业服务的重要性,要将学校的发展与学生就业前景统筹考虑,将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作为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就业岗位信息采集和发布工作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必要手段,要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提高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技巧。

4.培养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校应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充分利用毕业实习时间,结合就业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职业技术”双核强化实训,让大学生从中获得工作经验。要加强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使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果大学生能够为用人单位带来较高的收益,那么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和愿意提供的工资就会提高。因此,以培养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改革是解决大学生人才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

对马克思就业理论的再认识 第4篇

关键词:相对过剩人口,市场经济,就业,失业

马克思的就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经济学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曾经对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的就业理论及其实践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马克思的就业理论是否仍具有指导意义, 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1 马克思的就业理论

一方面, 马克思通过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问题。马克思认为, 相对过剩人口在是积累的必然产物。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最初只是表现为资本的量的扩大, 但是我们看到, 它是通过资本构成不断发生质的变化, 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不断增加资本的不变部分而实现的。在总资本中, 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变小。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的, 而是由总资本可变组成部分的大小决定的, 所以它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递减。“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 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1) 并且, “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 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2) 这是因为, 相对过剩人口作为产业后备军, 可以随时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可供剥削的劳动力;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还会对在业工人造成巨大的压力, 有利于加重对他们的剥削。

另一方面,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就业问题进行了推测。马克思认为, 一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 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 从而根本上改变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性质, 实现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直接的社会结合。社会生产按照社会需要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 实现对生产资源的计划配置和社会生产的协调发展, 就可以克服劳动力供求的无政府状态, 消除劳动力的过度分配和失业状况, 因而所有的劳动者都可由国家安排就业。马克思乐观地预言:“如果明天把劳动普遍限制在合理的程度, 并且把工人阶级的各个阶层再按年龄和性别进行适当安排, 那末, 要依照现有的规模继续进行国民生产, 目前的工人人口是绝对不够的。” (3)

2 从市场经济的共性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就业问题

2.1 以市场机制来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是市场经济的共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其实质就是资源配置市场化。劳动力的供给, 从宏观上看主要取决于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从微观看取决于收入水平和工资的变动状况:一般情况下, 在收入水平较低的阶段, 劳动力供给随着工资的上升而增加, 但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 工资进一步提高, 劳动者则宁可少工作, 多休息和娱乐, 因此劳动力供给不但不会增加, 反而会减少。而劳动力的需求, 宏观上取决于产品市场的需求, 产品市场的需求又取决于全社会的购买力水平, 微观则取决于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工资水平及其变动状况。

2.2 失业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 社会主义也有失业首

先, 我国存在失业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有关研究表明, 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推算, 目前中国资源合理承载人口为9.5亿, 过剩人口大约3亿多;从有效就业角度考虑, 目前中国经济适度人口为7亿, 过剩人口达6亿多。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显示, 200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21万, 从总量看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由此可见, 作为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 我国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面临着和数以亿计的劳动力要工作的巨大挑战。

其次, 失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一方面, 社会主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利润和竞争依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进行资本积累, 扩大生产规模;而要增加利润则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的成本。在资本积累过程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必然出现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从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失业的存在就不可避免了。另一方面,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优化级的过程, 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大大下降, 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劳动力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历史上和世界上少有的经济增长速度, 但经济高增长却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高速增长。

2.3 适度失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毋庸置疑, 失业对社

会而言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增加了社会福利支出, 失业率过高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对失业者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其收入减少, 从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是和家庭的稳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适度失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 适度失业的存在, 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公平有序的劳动力竞争机制, 使劳动力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完整、统一、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 而规范劳动力市场是建立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价格决定及竞争上岗等一系列机制市场化运作基础之上的, 而所有这些又都是以适度的失业为条件的。没有一定的失业存在, 劳动力市场呈现“一边倒”的卖方市场, 劳动力竞争机制无法发挥作用, 那么就难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 失业的存在增加了就业压力, 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积极性。失业带来的就业压力无疑可以转化为激发劳动者积极性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强大动力。没有失业谈不上机会均等、能者多劳和优胜劣汰。没有岗位竞争的压力, 绝不会有很高的效率。失业形成的庞大产业后备军, 劳动者面临生存威胁时只有努力地工作, 而劳动者的努力工作推动着生产效率的提高。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 失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在社会主义国家会继续存在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实质是劳动力的市场化, 而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以适度的失业存在为条件, 由此产生了失业人口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的人口现状、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使失业变成了现实。第二, 保持一个适度失业人口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所谓适度失业人口, 即采取各种手段把失业人口控制在一个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又不影响人民生活安定, 社会及政治稳定的适当规模, 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失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降低其消极作用。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强政府引导, 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目前在承认我国将在相当长历史阶段存在失业的前提下, 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可以有效地治理我国的失业问题,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的重大研究课题。对待马克思劳动就业理论的正确态度应是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对社会主义失业这一实际问题进行新的理论思考, 以寻求认识和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1][2][3]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672、673、679.

[1]马克思.资本论 (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年.

[2]丛松日.从市场经济共性的角度把握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孝感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5) .

[3]乔榛.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当代经济研究, 2002, (8) .

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 第5篇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前几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第二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概括着说,就是搞不成低不就,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比如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跟不上社会发展,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首先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其次是学校,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要加强对学生的毕业指导工作,不仅仅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就业认识 第6篇

关键词:大学就业指导,必要性,策略

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减少,对毕业生就业市场冲击越发严重。曾经那些依赖出口的小型非国有企业,高新企业、私企、外企以及制造业、IT 行业、房地产行业等皆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获得较大冲击,使得相关用人需求明显降低,这将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今年就业异常困难。另外,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低端劳动力市场造成了影响,也在逐渐波及到高端劳动力市场。许多证券公司都进行了裁员,这些被裁掉的人和应届毕业生一样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他们比应届毕业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应届毕业生强有力的竞争者。一些破产倒闭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也加入到再就业的行列,这无疑又给应届大学毕业生雪上加霜。再者,因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企业因成本无法负荷大量倒闭,大批失业人员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民工返乡潮,这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难度和压力。“天之骄子”这个曾经对大学生的无限艳羡的专用称呼已然成为了历史。

1大学就业指导课程重要性

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涯结束意味着正式步入社会,所以职业规划是摆在其面前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作为大学教育关键性内容之一的大学就业课程,旨在向大学生灌输正确的择业及就业观念,使其保持积极就业心态,冷静的对待就业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水平、知识储备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做好职业规划工作,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2大学实施大学就业指导的现状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起步较晚,当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经验有限,但社会相关领域对此予以了高度重视和关注,各个高校也一直致力于积极于不断的实践,逐渐形成了在政府积极引导下,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广大毕业生就业指导专家和教师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的良好态势。

经过专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专家和学者的不懈努力,旨在解决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教材《新编大学生就业指导》问世了,本身汇集了我国近四十所高校专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在实践中所总结出的切身体会,借鉴了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形势,在客观分析用人单位需求的基础上,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择业观念修正以及相关技巧的指导,帮助高校毕业生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

从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对授课效果具有较高的满意度。根据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意见反馈,可以得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可度比较高,认为通过接受就业指导课的指导,能够更加客观的认识自己,根据自己自身的实际水平和素质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和规划,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自己保持客观冷静的择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自己择业方面的相关技能。与此同时,不少同学还提出了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例如,采取灵活多样的讲课方式,最好是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心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比如组织学生进行招聘模拟等使学生掌握有关择业方面的使用技巧和知识;适当的控制单纯理论的比例,增加案例讲解等。

3策略分析

就我国当前情况而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讲解如果单纯依照教材来开展已经很难满足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的实际需求,因此,对于广大的授课老师来说,要深入思考提高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以及进一步抓好教学工作的对策。

3.1将开课时间提前

开课时间尽量提前,让大学生尽早的明白就业的严峻形势以及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具体的,可以在大二、大三就开始设置就业指导课程,使大二、大三的学生就开始明白课程的重要性。之所以选择在大二和大三这个阶段,这是因为,相比较大四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就业形势,而相较于大一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则对就业更为迫切,也能更好的去学些相关的知识。

3.2授课灵活化

当前,各个大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一般都是千篇一律的,不管针对的是哪个阶段的学生,都是一个授课模式,很多学生从课堂中难以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因而也在心理排斥这种课程,甚至导致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开设的必要,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想法。这都是因为授课过于呆板造成的,因此我们提倡授课灵活化,应该根据不同的年纪的学生,不不同家境的学生甚至是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讲授,使得无论是什么学生都能从课堂中获益,提高他们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

3.3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

目前,广大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基本上都是选修课,自认为有必要学习相关知识的学生就选修该课程,认为没有必要的,就没有选修。但是,实际上,随着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就业知识,摆摆正自己的心态,抱着一个健康的态度去找工作,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最好是将该课程设置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使他们能够系统的对就业有关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帮助其找到一个好的工作。

4结语

总之,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是目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提高他们对于就业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在校期间更好的积累有关知识,提高就业的竞争力。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有必要让学生提高对该课程的认识。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将开课时间提前、授课灵活化以及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几种方式来实现上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崔智涛.大学就业指导的理论选择与模式构建.华东师范大学,发表时间:2002-05-01

[2] 赵文莉.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发表时间:2010-03-01

[3] 姜萍.校院两级管理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发表时间:2008-09-01

就业认识 第7篇

1. 大学生就业态度调查。

82%的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 对就业形势担忧的学生仅占16%。

2. 所学专业与求职关系调查。

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在求职过程中有一定优势的大学生占比最多, 但与认为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优势的相差不大;进一步分析发现, 工学、管理学、计算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在求职过程中有优势的占比偏多, 英语和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在求职过程中没有优势的占比偏多, 文学专业各选项占比基本相同。

大多数学生认为“工作应与所学专业有一定关联性, 但不一定绝对对口”, 极少数认为“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3. 最欠缺的素质。

大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依次是:相关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技能、沟通协调能力、承受压力及克服困难的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它。

二、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认识的调查

1. 农村就业意愿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就目前的就业形势, 65%的大学生不太愿意到农村就业, 比较愿意者仅占9%;进一步分析发现, 大学生不太愿意到农村就业与性别、生源地及政治面貌无关, 因为在对它们进行逐个交叉分析后得出相同的结论。

2. 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原因调查。

多数大学生不会去农村就业的主要原因是自主意愿, 占66%;其他次要因素为, 家庭压力占21%, 社会舆论压力占6%, 其他占7%。

3. 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原因调查。

大学生会去农村就业的原因依次是:实现自身价值、各种优惠政策 (如考研、加分等) 、为家乡做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其它。

可以看出, 大多数大学生会去农村就业的原因都是出于“个人因素”, 这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4. 对农村就业政策了解程度调查。

调查发现, 多数大学生对国家为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相关优惠政策以及农村的福利状况“了解不多”, 而大部分大学生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一般了解”。

5. 农村就业影响程度调查。

多数大学生认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村的福利状况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他们到农村就业的意愿“没影响”, 而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国家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优惠政策对他们到农村就业的影响“一般”。

6. 农村就业方式的认识调查。

假如大学生毕业后必须去农村就业, 多数大学生选择的农村就业方式是“支教”。少数学生选择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们选择的“其它”就业方式主要有:到农村自主创业以及到农村做基层管理人员。

7. 农村就业单位性质调查。

大学生选择的农村就业方式依次是:政府机关、国营企业、外资企业、事业单位、合资企业、自主创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由于农村的政府机关及国营企业等较为稳定的工作职位需求有限, 而农村的外资企业相对较少, 很难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 人才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是制约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重要因素。

三、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1. 从调查结果看, 大学生对农村就业有一个比较积

极的态度, 他们更多关注农村就业政策以及未来发展, 而不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福利水平。这为将来大学生农村就业提供了很大空间。

2. 目前多数大学生对农村的就业政策缺乏了解, 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农村就业。

因此, 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 要及时向学生宣传农村工作的意义以及相关政策, 让大学生提高认识, 了解信息, 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 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3. 不断拓宽农村就业的渠道。

多数大学生选择的农村就业方式是支教, 选择支农、支医、自主创业以及到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大学生较少。所以, 应该不断拓宽大学生农村就业渠道, 积极为大学生创造条件, 提供更大空间。如建立完善农村创业基金制度, 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强有力支持。

4. 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 本次调查仅仅局限于辽宁三所高校的一百多名大学生, 其结果难免有不足之处。

今后, 将进一步扩大调查样本范围, 继续关注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

摘要:农村需要大学生, 大学生也需要农村。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 能在当地引发裂变效应, 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有利于促进农村市场主体的形成, 增强农业的综合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农村就业的认识, 2010年8月至10月, 笔者对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30份, 回收有效问卷119份。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主要来自工学、管理学、计算机、文学、英语、法学以及经济学专业。在调查对象中, 城市生源占55%, 县乡镇占25%, 农村占20%。

就业认识 第8篇

一、高校学生档案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主要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结果,不外乎毕业生求职和单位主动纳才这两种基本的实现途径。目前,毕业生求职最普遍的方式是投递简历,无论是纸质简历,还是电子简历,一般包括学生自己的形象、学历、经历、能力、特长、爱好及其他情况等内容,以向用人单位全面推荐自己。用人单位现今不但强调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越来越注重以综合素质作为择人标准,除了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普遍关心学生在校期间人际关系、团队精神、诚信程度、综合素质、发展潜力和公共技能等诸多方面的情况。一份完善的、高质量的、能够综合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和能力的学生档案,不仅对在校学生起到教育管理和行为引导的作用,还与毕业生就业有着日益密切的联系。现如今高校学生档案已经成为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全面评价和展示自我的重要凭证,也成为用人单位全面了解和考察学生的重要依据。无论是毕业生为求职编制简历,还是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需要查阅学生档案,都离不开学生档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高校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有赖于学生档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也少不了学生档案,高校学生档案已成为能为毕业生顺利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条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二、影响高校学生档案在毕业生就业方面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在就业形势严峻、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条件下,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高校学生档案在毕业生就业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高校学生档案的建立、管理和利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毋庸置疑,档案的内在质量是决定档案价值和作用的根本因素,要保证档案的应有价值和作用,首先必须抓好收集归档这一重要环节,保证档案的完整齐全。同理,要发挥高校学生档案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应有作用,也必须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的齐全完整程度。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理念仍然停留在只是汇集学生在校的政治表现和毕业阶段的终端学习成绩、仅供学校内部使用的认识水平上,导致学生档案收集归档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学生档案的构成主要限于反映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和健康状况等方面情况的高考成绩单、学生成绩登记表、党团关系证明材料、毕业生登记表、体检表等文件材料,结构单一,内容单调,缺乏个性,不能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无法满足学生为落实就业单位全面介绍自己各方面表现和能力的需要,还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全面了解毕业生各方面表现和能力的需要,这是影响高校学生档案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应有作用发挥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实现高校学生档案服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跨管理系统的各种有关学生的数据导入,把教务、组织、学工、团委等各部门使用的各种业务管理系统中生成的涉及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学生干部培训、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测试、诚信等级、公益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比赛、助人为乐、遵守校纪校规和奖惩等方面情况的电子文件材料都收集起来。

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每位学生为对象建立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电子学生档案,同时配备完善的查询系统和检索系统,形成各种专题数据库,满足学生自身以及用人单位等社会各方面利用高校学生档案的需要。加快推进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为学生求职提供便利、为单位纳才提供系统准确的信息,使学生档案成为毕业生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可以说,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创新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充分实现高校学生档案在毕业生就业方面作用的有效途径。

就业认识 第9篇

众所周知,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焦点,本身我国作为这几年世界经济中最热的国家,各种人才应该是有广泛需求的,为什么我们还一直存在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呢?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和高校的教育体制不无关系,无论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观念还是课程设置都存在问题。很多用人单位都有这样的反映,每年花大力气培养新进人才,可当这些人才成熟后,都会纷纷跳槽流失。对于多数毕业生来说,自己毕业后的第一站往往都是通向理想站点的一个跳板。就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而言,这种人才流动现象无疑是不正常的。事实上,在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中,无论你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博士毕业,都存在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每年只有到了毕业生就业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个已经由来已久的“痛”。

1.大学生与社会需要人才不挂钩

首先,我国正处于市场转型阶段,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劳动力依然十分紧张。但是,目前的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发展不够全面,与市场所需的人才标准不符合。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2.我国的地域就业呈现出差异性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我国国土辽阔,人口和土地等资源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就使得部分地区就业压力过大,人才供过于求,而一些偏远地区,人才供不应求。二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就业机会也会由西部到东部逐渐增加。

3.我国的教育与社会市场联系较少

大学教育发展比较缓慢,从专业的设置、教材的更新、师资的培训,到对学生培养的模式,远远没有跟上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课程的设置也远远没有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俱进,部分课程所学内容还停留在上个世纪,这就使得学生的专业素质不能与市场需求人才相匹配。再者学校对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意识不够强,仍停在学习课本知识的环节上。

4.校内的就业信息系统不够健全

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指导和就业信息传递方面,仅仅局限于毕业前的求职指导,缺乏对学生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是综合素质能力的自主开发等方面的指导和训练。

二、全面分析自身优缺点,做好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应该是从一个人终生的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的,它不对高考、出国等人生重要事件负责,而着眼于从长远的角度来指导人生的发展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相关调查显示,当前的就业压力促使毕业生就业心态迫切,九成毕业生准备一毕业即就业,即使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也很少有人真正认真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认真考虑职业定位问题的更少之又少。令人十分担忧的是,许多毕业生把求职的重点放在一些表面文章上,那些日益精致昂贵的简历就是典型的例子。除此之外,在应聘时暴露出的问题就更多了。很多毕业生的择业标准是笼统的,仅仅停留在想进大公司这样的念头上,而当被问及自己是否适合在那些公司发展时却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这样基础的问题都没有考虑清楚,深层次的问题可能更无从答起了。

总之,每一个毕业生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就要在找工作前明确职业定位,充分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认真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从事哪个专业领域的工作,朝哪个方向发展,从而避免求职时的盲目和错失良机。

三、大学就业教育指导的意义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健康成长成才,帮助学生熟悉国家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技巧,使其正确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就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整。由于大学毕业生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对国情和社会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工作缺乏客观、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以致在众多的职业岗位面前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朝三暮四、见异思迁。面临就业的选择,应该怎样分析主客观条件,怎样看待不同工作岗位的利弊得失。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如何把握机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以便能心情愉快地走向社会,已经成为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思考的焦点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看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

四、大学生如何选择就业

(一)把握就业行情

所谓“就业行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策“行情”。如今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已不再包分配,大学生要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自主择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自由就业”,不是想到哪儿就去哪儿,而是要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就业。国家对教育部所属院校、各部委所属院校、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是有明文规定的,如果不了解这些政策,不把握这方面的“行情”,势必在就业中碰钉子。同时,各地方政府为吸引优秀人才和调控人才流向,对高层次的外地毕业生、下基层的当地毕业生都要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对外地专科毕业生大多要有一些政策限制(如北京、深圳等地多年来不接收外地专科生),掌握这方面的行情,同学们在择业时可少走一些弯路。二是社会需求的“行情”。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等有利因素,今年的毕业生需求形势明显好转。这对新一届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大好消息。但需求行情的好转只是相对而言。从总体上来讲,经济发展较快的中心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的人才需求增幅较大,而内地和边远地区依然变化不大,非国有企业人才需求增幅较大,而国有企业的需求仍有限;涉及高科技产业的电子、通讯、计算机、机械等“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而基础学科和专业面较窄的“长线”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难;毕业研究生比较抢手,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而专科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同学们把握社会需求的“行情”,具体分析自己所处的就业环境,是取得就业成功的重要前提。

(二)找准自己的位置。

“双向选择”也好,“自主择业”也好,最后只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只能落实到一个具体的工作单位。所以,在择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是最为重要的。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首先要从搜集需求信息入手,信息越多,选择的余地越大;信息越可靠、翔实,越有利于你的取舍。其次,要善于筛选信息。筛选信息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着眼,从主观来讲,要考虑自身条件适合哪些单位,比如:你所在的学校允许在多大范围内择业?你所学的专业适合哪类工作?你在年级的综合排名怎样?你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适合从事什么工作?你在就业竞争中实力(如专业成绩、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社会活动能力、工作经验、科研或创作成果等)如何?从客观来讲,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经营状况、发展前景、人才结构、需求情况,都是在筛选时慎重考虑的因素,只有综合考虑种种主客观因素。才能使你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择业方向,进而通过“双向选择”落实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学会“包装”自己

大学生进入市场“推销自己”仅靠学校的牌子和自身的实力是不够的,必须学会先“包装”自己,包装不是伪装。在撰写自荐材料时弄虚作假,无中生有,不是党员写成党员,英语只通过四级,谎称通过六级考试,甚至伪造各种证书等等,这种欺世盗名的行为在往届毕业生中时有发生,一旦败露将遭到可悲的下场,同学们应引以为戒。包装也不是不分对象、不分场合的“实话实说”,你可能具备多方面优势但用人单位的性质和用人标准不同,对你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要讲究策略,根据对方“胃口”进行包装。不少同学印制自荐材料时往往用一套同一格式内容的复印件四处散发,这种求职很难收到理想效果。

(四)掌握应聘的技巧

应聘是一门艺术,这一点已被求职者广泛认同。诸如应聘时如何包装,怎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怎样与对方交谈等等,其中都有许多技巧。如果你忽视这方面的训练你就会吃亏。这方面你不妨找些书籍来看,也可咨询。良好的心态是应聘成功的关键,如果你对能否胜任这份工作都缺乏信心最好不要去应聘。良好的心态来自应聘的经验,初次应聘难免紧张,几场下来就会应付自如。所以,模拟训练对于调整心态十分有益。

(五)抓住择业良机

大学生就业有很强的时效性,把握时机对择业的成功很重要。早做准备很重要,但不宜太急。一般来说,元旦前后至春节前后是大学生求职的最佳季节。这段时间,就业信息多,招聘活动多,抓住这一时机落实工作单位是最明智的选择。错过这一良机,一方面好单位被别人占去,选择余地小;另一方面就业进入后期阶段,在招聘单位看来你是被挑剩的,择业成功率会降低。抓住择业良机贵在当机立断,以往一些毕业生的择业失利,往往是在该断决的时候犹豫不决导致与成功失之交臂。在择业中每个人都不可能找到一份十全十美的工作,只要在几个主要方面能比较满意就应不失时机,拍板敲定。择业受挫后不可灰心丧气,最重要的是及时调整择业期望值。

摘要:招生与就业形势的变化给高校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就业指导要依据大学生自身的实际“量体就业”,就业工作应纳入校企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强校企合作,让社会各类人才需求的信息流入高校,将大学生就业融入社会人才需求大环境。

关键词:就业难,职业定位,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平.我国高教改革下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解析及思考[D].天津大学,2005年.

[2]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卢红梅.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就业认识 第10篇

制作了包括就业形势、国家政策、薪酬标准、择业自主性、工作与考研、理想工作单位类型及地域的选择、自我能力认识、入世及西部大开发对毕业生的影响等方面的问卷。此次调查发放问卷500份, 收回465份。另外, 走访和调查用人单位10个, 跟踪调查个人案例1个。最后, 采用集中采集数据的方法, 统计整理完成。

由于抽样中充分考虑到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所选比例的均衡性, 同时注重对比调查的前后延续性, 因此, 本次调查的结果较客观的反映了我校毕业生的择业心态状况。

一、调查结果

1、择业前对择业形势的认识

调查显示, 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对就业政策了解不足。对于2008年的就业形势, 48%的人认为比2007年难, 这与近几年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就业越来越难的现实情况是一致的;还有24%的毕业生认为2008年就业形势与上年差不多, 而近几年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 说明这些学生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二者合计比例超过七成, 可见多数毕业生对明年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对于就业政策, 很了解和有些了解的学生分别为4%和39%, 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占近六成。说明多数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缺乏了解, 应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宣传, 使学生了解政策, 利用政策, 真正发挥就业政策的积极作用。

2、“就业难”的认识更加客观

当问及“你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关键是什么”时, 29%的毕业生认为“提高自身素质”是顺利就业的关键, 排在了第一位, 其次是“多参加社会实践”占24%, 另有16%的毕业生认为需要“转变观念”。对于“你觉得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 毕业生的回答相当一致:智力因素 (专业水平) 和非智力因素 (心理素质、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品德) 几乎同等重要 (17%或1 8%) 。

我们认为, 本届毕业生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过师哥师姐的就业过程, 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他们逐步调整自我认知, 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为未来择业成功的关键。

3、考研依然是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平均每年26.9%的速度递增。从2002年开始, 许多重点高校每年录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都超过30%, 部分院校超过50%, 个别院校甚至达到70%以上。研究生扩招使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 同时也导致研究生就业竞争加剧。

直到2008年这种趋势仍末有多大改观。从我们的调查可以看出, 有一半以上 (53%) 的毕业生有报考研究生的打算, 其中“边找工作边考研”的占29%, “一心一意”考研的人数占24%, 而想直接“找工作”就业的毕业生仅占29%。值得注意的是, 女生考研的比例高出男生7个百分点, 说明女生就业仍然面临更多困难。

4、就业地区意向较集中, 择业集中在传统行业, 岗位期望较高

对于毕业后期望去哪里就业, 2 6%的毕业生选择去大城市, 去大城市周边城市的为40%, 经济发达县城为16%, 自愿到中西部和回生源地建功立业的学生只有二至三成, 这对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来说, 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更加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对于就业的意向, 高校科研、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历来是毕业生最感兴趣的并且也是吸纳毕业生较多的行业, 去这三类行业的毕业生比例分别为10%、15%、21%, 占到全部毕业生比例的近一半。调查同时显示, 期望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11%, 而去年实际到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3%, 说明对于企业, 毕业生普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 需要及时的引导和调整。

毕业生对大城市比较青睐, 这主要由于大城市较重视人才, 工作和生活条件好, 发展机会多, 接收新信息快, 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对于西部地区, 只有3%的毕业生有意愿去。尽管国家与学校积极支援西部建设, 也出台了许多吸引人才的政策, 但毕业生的积极性仍显不足。他们普遍认为西部环境恶劣, 信息较闭塞, 发展相对落后。这显示出大学生的择业期望值很高, 对外围环境认知不确切, 思想不切实际, 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 讲求金钱第一, 环境条件第一, 不愿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基层学校工作, 出现了“高不成, 低不就”的状况。这说明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的宣传力度, 进行人才鼓励政策的调整、对毕业生去西部就业、创业精神的培养仍是十分必要的。

5、价值取向实际

通过调查发现, 多数大学生在择业前的理想起薪集中在1500-2000元之间, 比例高达48%。这表明大学生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得到公认, 实现自己的价值, 并且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较高的薪酬, 以早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 拥有舒适的生活条件。

6、大型的招聘会依然是学生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现场招聘会实现就业的学生比例为50%, 通过亲友介绍的为25%, 这两项合计占到了毕业生找工作的七成半;利用互联网的有12%, 说明互联网已经在毕业求职过程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另外, 利用校友、报刊媒体等方式找工作的学生比例分别为3%和7%。这些数据表明, 应该在利用传统的现场招聘会的同时, 充分发挥互联网、报刊媒体、邮递简历、往届校友等方式拓展就业渠道, 增加求职信息量, 降低求职成本, 提高就业成功率。

7、信息少成为就业的绊脚石

问及求职中最困扰毕业生的因素时, 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是信息量少和对社会缺乏了解的毕业生比例各为30%, 缺乏求职技巧和认知能力不足的分别为16%和1 4%, 认为就业指导不够和缺乏学校支持的学生占到两成, 这说明, 对于毕业生而言, 多提供就业信息以及想方设法增加毕业生对社会的了解是缓解毕业生求职困惑的好方法。

二、针对问题提出的应对策略

1、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及政策的宣传

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报告会、宣传板、校园广播、就业网等方式, 开展对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政策的宣传, 使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及相关政策, 对自己的就业期望进行合理的定位, 提高就业成功率。

2、以务实和人职匹配的指导思想, 引导毕业生进行就业地区、行业、岗位意向的调整

对于岗位和求职者来说, 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结合点, 避免不胜任和过分胜任, 做到人和职位相匹配, 才能保证工作的稳定性。针对调查中显示的毕业生就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在传统行业和期望较高岗位的就业意向, 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宣传、往届毕业生做报告等方式, 调整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 使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以务实的精神面对就业, 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地区和与自己能力的匹配的工作岗位。依据国家就业政策, 鼓励毕业生向中西部、东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 鼓励毕业生向民营、私营等中小型企业就业, 提高就业率。降低毕业生的岗位期望值, 鼓励毕业生从基础做起, 脚踏实地, 提高综合能力。

3、关注考研人群, 给予针对性的宣传和指导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 我们应特别关注考研人群, 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指导。因为他们中许多人就业方向并不是很明确, 结果也难以预料, 如果引导不够, 可能会对就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4、加强就业指导和社会实践, 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调查显示, 就业信息量少、对社会缺乏了解已经成为困扰学生求职的主要因素, 其解决途径是通过就业指导和社会实践, 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同时, 在做好招聘会的基础上, 通过校园互联网、报刊等渠道, 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5、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如果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要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 那么, 由就业到创业将成为这种制度变革的一次新的革命。实现由就业到创业的转变不是一个简单的短期的过程, 不仅要改变传统就业观念, 更需要有效的就业措施。第一, 要使高校毕业生能够自主创业, 必须使在校学生具备创业的精神和能力。高校应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当作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重要内容, 这也符合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第二, 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与具体的创业实践结合起来。由于在校学生社会实践阅历不深, 创业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设置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 提供成功创业者的案例。第三, 由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还是新生事物, 它反映了未来的趋势, 因此应当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要制定一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制度和措施, 一方面保护他们的创业积极性, 提供创业的优惠条件, 另一方面对毕业生创业活动起到指导规范的作用。

6. 培养毕业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竞争程度的加剧, 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就职于跨国公司、国有企业还是个人企业, 除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外, 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善于自我调节, 应对多变的环境。要具备自信、勇敢、坚韧、乐观、灵活、思维开放、善于审时度势、富有挑战的精神, 具有风险意识, 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和新变化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闵维方, 丁小浩, 文东茅, 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就业认识 第11篇

一、昌平区拆迁地区劳动力失业情况及原因分析

1. 调查对象

对昌平区15个镇(街道)101个村进行调查,涉及城乡劳动力30.8万人。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8.9万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形成此调研报告。

3.定义

失地农民是指因农村集体组织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部分或全部土地被依法征收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部分群体,是既不同于普通农民也不同于城市居民的特殊社会群体。

4.现状分析

(1)全区拆迁征地分类。昌平区集体土地征占按照土地用途,主要有高速公路及轨道交通用地、国家及地区级重点工程用地、地区性整体改造升级项目用地、公益性的国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平原造林及城市绿化用地以及以企业商业性用地等六种类型,共涉及全区15个镇101个村。

(2)拆迁地区人员分布。被调查的28.9万劳动力中,64096人目前处于未就业状态,占22.18%。未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马池口镇、城北街道、回龙观镇、北七家镇、南口镇、沙河镇、阳坊镇和小汤山镇等北部地区。未就业人数达到39952人,占未就业总人数的62.33%。

(3)拆迁地区人员年龄分布。拆迁地区16~25周岁的新生劳动力为36325人,占12.59%;26~45周岁的中青年劳动力为163449人,占56.63%;46~60周岁的劳动力为88860人,占30.79%。

(4)拆迁地区人员学历分布。拆迁地区人员学历呈“枣核”状分布,小学及以下学历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分别为4757人和13599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65%和4.71%;初中学历最多,共有92979人,占总人数的32.18%。劳动力学历普遍为初中和高中(含中专、技校、职高),人数达到了183974人,占总人数的63.67%。

5.原因分析

(1)学历因素制约就业。在同等学力的就业劳动力中,拥有小学及以下、初中和高中学历的劳动力的未就业率是最高的,分别为39.33%、23.79%和24.71%。在未就业人员中,高中(含中专、技校和职高)以下学历共有45305人,占到了总人数的70.68%。可见,学历对劳动力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拆迁征地地区,拥有大学专科和本科等相对高学历的人员,其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

(2)未就业劳动力就业意愿不迫切。在未就业人员中,88.05%人暂时没有就业愿望,有就业愿望的人数占未就业人员总数的仅11.95%。而无就业愿望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有收入不想就业”“希望继续深造或升学”以及“等待退休或正在享受相关待遇(如失业保险待遇或低保待遇等)”等方面,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有收入不想就业”,在无就业愿望群体中所占比例高达56.06%。这说明,拆迁地区城乡劳动力依靠房屋出租和村委会各项福利待遇,家庭收入稳定,就业愿望不迫切。

(3)自身素质影响就业。从未就业原因分析来看,年龄大、缺少技能、患病或残疾等自身因素未就业占总人数的31.67%;照顾家人、交通不便、季节性就业等客观因素未就业的占总人数的27.18%;刚刚离开上一家单位,没有开始重新找工作的占总人数的17.05%;缺少就业信息而未就业的占总人数的13.98%;缺乏求职技巧,不知道如何找工作而未就业占总人数的4.24%;其他原因未就业的占总人数的5.89%。

二、解决对策及措施

1.将就业指导深入到各村

针对失地农民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文化学历素质较差、信息来源不对称等特点,开展团体性职业指导。围绕“一花三果”、食用菌和养殖业生产实际和发展需求,积极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免费培训和科技套餐工程。建立农民技术研修学校,组建农民技师队伍,以农村劳动力为中心、田间为课堂、实践为手段,帮助农村劳动力掌握农业实用技术。通过技术指导、现场会等多种教育培训方式,组织开展花卉工、果树工、绿化工等技能培训,提高绿色就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升农民的绿色就业能力。

2.开展定向培训,促进转移就业

根据合作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实行政企对接,开展数控车床工、加工操作工、汽车修理工、礼仪接待、餐饮服务、面点师、客房服务、工艺品制作等定向、对接式订单培训,切实将农业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转化为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岗位,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范围。

3.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针对失地农民资金充裕的优势,鼓励农民创业,积极引导失地农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并针对拆迁地区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南部地区依托未来科技城、奥北创业新城以及咨询产业集聚区“两城一区”,结合失地农民自身特点、意愿以及地区产业转型趋势,引入投入少、周期短、风险小的创业项目,鼓励失地农民兴办家政服务、物业、零售、洗衣店等小型企业。并通过政策性补贴等形式,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北部地区充分利用山区自然旅游资源和果林业发展优势,以“一花三果”为主导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民俗旅游等特色产业为依托,围绕种植基地、文化创意、民俗旅游村、乡村酒店等项目打造田园创业实战平台,鼓励北部山区失地农民开展绿色创业。

就业认识 第12篇

一、加强核心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职业转换能力, 丰富学生就业“接口”

职业核心能力是支撑整个职业能力的基础, 具有适应面广, 普适性强的特点。主要包括交际、团队合作、信息处理、外语应用、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创新等八大能力模块。强化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 将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旅游教学的始终, 构建以职业能力结构为主导的新课程体系, 以丰富学生就业接口, 提高学生职业转换能力和就业选择空间。

1. 设置专门的训练课程, 强化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在中职学校开设普通话、演讲与口才等训练课程,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学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 设置场景, 如模拟现场招聘会、接听电话、介绍推销商品、接待顾客等, 加强倾听和说话训练。”[1]开设饭店情景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 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及应用能力。开设《旅游饭店服务教学案例分析》、《旅行社服务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概括、应变等职业核心能力。

2. 加强教学方式的转变, 将核心能力的训练有意识地渗透到旅游教学中。

积极实施“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 使课程由静态的内容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动态场。“实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民主开放式、情境式的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的学习方式向现代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的学习方式转变, 强化课程形态的理解性、沟通性、主体参与性和合作互动性。”[2]突出实践技能操作, 积极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为学生创造能在动态的经营与服务环境中接受熏陶、经受锻炼的“职业场”, 保障中职教育的职业属性。

二、加强课程间的融会贯通, 使课程效益整体

最优化, 提高学生的专业特长, 形成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专业能力是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加强课程体系及内容的重组、兼并、整合, 使相关课程相互渗透、融会贯通, 使课程整体效益最优化, 提高学生的专业特长, 增强就业竞争力。

1. 加强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与融合, 实行体

现专业特色的文化课程改革, 使文化课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 发挥依托、服务作用。以中职语文课程为例, 服务语言素质是旅游行业最基本的职业能力。为此, 在中职语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中融合专业课《服务语言艺术》, 结合旅游职业不同岗位的情境, 加强旅游服务口语训练, 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学生旅游文学修养可与《旅游文学欣赏》、《旅游美学》等课程融合, 陶冶学生审美情趣, 增强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专业的针对性。

2. 整合专业课程,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技术情景性

的课程体系, 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 拉近学生与就业岗位的距离, 提高就业岗位适应能力、胜任能力, 增强立业之基。

旅游专业涉及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礼貌礼节等十多门专业课程, 每一门课都有自身的体系。根据导游和酒店两个培养方向的需要, 整合成旅游文化、旅游服务礼仪、旅行社服务、酒店服务四门核心课程。在专业实践课程内容上, 以工作流程为序, 以岗位能力为节点, 理实一体化, 重组课程内容。使专业化教学更具技术情景性, 拉近与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距离, 让学习者能自然地做到从理论到实践课的从容转换。

三、加强创业教育, 变被动的求职者为主动的创业者, 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

创业是就业的高级形式, 是一种主动性的就业方式。旅游业及其衍生行业的市场创业门坎低, 创业的成本小, 适合小规模的自主创业。根据中职旅游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启迪学生的创业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 把求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这对中职旅游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1. 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增强学生创业信心, 激励创业精神。

布置立志创业成才的名言警句;在校园广播和网站上开辟创业专栏, 提供创业信息, 介绍学生身边的成功创业案例;编写《创业者》毕业生风采录, 收录优秀毕业生创业、立业、敬业的事迹, 提供创业教育辅导阅读材料, 开启学生的心智;聘请创业成功人士, 开展创业讲座, 答疑解惑, 指点迷津。做到校园廊道有阵地、广播有声音、阅读有书籍、网络有专栏, 使创业理念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2. 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旅游专业课程结构, 将创业

教育融入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之中, 渗透到旅游教育教学全过程。如在旅游教学中可适当增加如何创办旅行社, 如何开设农家乐, 如何开办小花店等所需具备的条件, 申办程序, 容易出现的问题, 成功案例等相关内容, 并融入到专业课程及专业教学中, 内化成学生的创业素质。

3. 突出创业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鼓励并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到旅游景点、旅行社、旅游饭店, 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 或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让学生走进企业, 走近创业者, 促进专业与企业的衔接, 使学生增强对市场的感性认识, 丰富创业感悟, 在实践中, 萌发创业思想, 提高创业能力。

四、创新课程形式, 丰富课程类型, 提高学生就业的吻合度

创新课程形式, 丰富课程类型, 增强教育的适应性, 进而提高学生就业的吻合度。

1. 加强动态化课程建设。

注重收集课程的前沿信息, 及时将本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充实到课程中, 并适时介绍给学生。从而克服教材更新滞后, 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的弊端, 使课程内容处于相对稳定和不断更新的交互状态之中。如餐饮中的有关转基因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客房预定中的模糊预定以及农家乐、婚庆宴会等诸多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内容补充到旅游教学中, 使课程内容与实际需要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与旅游企业、行业共建课程的新途径, 共同开发并有效实施企业课程, 促进课程的动态化建设, 力求与企业、行业要求相接轨, 突出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2. 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

开发富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 “是解决专业实践课短缺和质量低劣的根本办法, 同时高水平的校本教材能够很好地体现职业教育教材的区域性和适应性。”[3]有利于培养特色鲜明, 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学生, 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如导游方向可开发模拟导游校本课程, 将当地的各种旅游资源整合成课程资源, 以易接近的、可感知的内容来引导和教育学生。这样易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学生在本地就业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支撑。

3. 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

充分挖掘旅游隐性教育资源, 加强旅游隐性课程建设。提炼旅游专业精神, 弘扬旅游专业育人新理念。开展如职业技能大赛、旅游摄影、我爱旅游专业演讲等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 展示专业风采, 凸显旅游专业育人闪光点。完善旅游专业制度, 如《旅游专业学生一日常规》、《校店一体化管理制度》等富有旅游专业特色、具有旅游行业特点的制度, 提升旅游专业育人支撑点。优化旅游专业环境, 如专业教室、专业寝室建设等专业影响源, 培育旅游专业育人增长点。引入先进旅游企业文化, 夯实旅游专业育人结合点。

4. 积极推进选修课程开发和有效实施。

没有选择的, 不讲个性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开发并有效实施与旅游专业相关的技能延伸、拓展类的选修课程,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对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培养学生的个性差异, 引导并促进学生个性深度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可开设茶艺、调酒、插花、旅游摄影、旅游电子商务等选修课程, 以满足学生就业适应岗位群的需要。学校应大力开发、引进、实施好各类选修课程, 实现选修课与必修课的优势互补。

除此之外, 旅游课程改革还应适应新时期中职生的特点和旅游业对人才新需求, 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及课堂教学中渗透快乐服务、一站式服务、“100-1=0”、敏捷服务等服务理念, 提高学生对旅游业的忠诚度, 降低就业的流失率。

摘要:课程改革是中职生旅游专业毕业生有效就业的重要因素。加强核心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职业转换能力;加强课程间的融会贯通, 使课程效益整体最优化,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就业层次;创新课程形式, 提高学生就业的吻合度等方面对深化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 提高就业的有效性, 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有效就业,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中职语文课程改革诸问题略论[EB/OL].http://www.fjzzjy.gov.cn/newsInfo.aspxpkId=43662.

[2]吴兴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及其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 2010, (3) .

[3]谈职业教育教材的区域性与适应性[EB/OL].http://www.cnhuu.com/lunwen/xueke/jiaoyu/201006/948774.html.

[4]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7, (1) .

上一篇:员工流动成本下一篇:函数的周期性与奇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