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的认知过程论文

2024-07-06

单词的认知过程论文(精选7篇)

单词的认知过程论文 第1篇

第一,计划策略训练在初中英语单词学习中的运用。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年龄尚小,并且很多学生还没有养成学习词汇的好习惯,因此,在进行词汇教学之前,对他们进行计划策略的训练是必须的。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训练。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之前,定好学习时间、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等,从而能够为词汇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之前进行预测,预测一下本单元的词汇的主题是什么,在该主题之下可能有哪些词汇,哪些词汇在学习起来会有困难,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哪些词汇较为简单,不需要进行特殊记忆等等。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This is me! 时,教师可以首先要求学生观察本单元的标题,并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计划策略的训练:“Boysand girls, now, you should read the title of this unitcarefully. Then, you are required to have a predictionon the theme of the words in this unit. On the basisof that, you can think over what these words in thisunit may be. In this way, you can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n the words in this unit.”

第二,监控策略训练在初中英语单词学习中的运用。

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除了要对计划策略进行训练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监控策略在初中英语单词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行有效的训练。一般来讲,对于年龄较小的初中学生而言,他们不能很准确地监控自己的记忆能力。在很多时候,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全部掌握了某些词汇,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因此,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监控策略的训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单词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背诵完单词之后,在不看书的情况下进行回想,从而进行自我回忆和自行检查。比如,在讲解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Travelling的相关单词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如下家庭作业,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监控策略:“Boysand girls, today, your homework is to have a selfcheck of the words that you have learned today. Inaddition, before self check, you should not refer toyour books. Instead, you should just think over byyour memory.”通过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自主复习的好习惯,还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监控策略,帮助他们通过自我监控,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遮挡词汇表中的英语部分,通过汉语让学生回忆相关词汇的发音和拼写等等。这些都是较好的监控策略训练方法。通过这种及时有效的监控,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对自己的掌握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为学生的下一步英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三,调整策略训练在初中英语单词学习中的运用。

尽管监控策略对于英语词汇的记忆和巩固有着突出的意义,但是,这一策略主要是在词汇的短时记忆阶段起作用,而很难进入词汇的长时记忆阶段。而元认知策略的调整策略有助于词汇的长时间记忆,并能对词汇进行深层次加工。比如,通过调整策略,学生可以根据词汇与词汇之间的关系,将词汇分为相应的上义词和下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等等。在学习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Travelling的相关单词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Travelling作为上义词,并进行头脑风暴,思考本单元所学过的Travelling的有关下义词,从而帮助学生对这些词汇进行深层次加工,并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相关词汇的长时记忆。这样,通过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有效结合,学生记忆词汇的效率会大大增加。

结语:

单词的认知过程论文 第2篇

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系统的实体, 移动学习系统是通过技术支撑的, 只是一个“外壳”, 学习者真正需要获得的是学习资源。[2]根据目前移动学习资源的现状并结合情境教学理论, 提出并通过Flash CS6进行基于情境式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结合“接水果学单词”的情境式游戏开发实例详述了情境式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的特征、程序的编写和发布过程。

一、情境式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

1.单词学习的情境化模式

单词是一种特殊的符号, 即它不仅是人们对现实世界高度认识和高度概括的抽象符号, 而且也是人们认识、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工具;它不仅具有声音、形态, 而且是人们进行交际的一种独特方式。显然, 脱离语言文字境脉的学习是枯燥乏味、毫无意义的, 语言文字必须将其置于某种语境中才具有其特定的含义, 因此基于情境化的英语单词教学将会显著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将会进一步推动学生理解某一个单词在不同境脉中的不同含义。我们根据英语语言的特点和情境式学习的特征提出并践行了英语单词学习的三大情境模式, 即语境模式、游戏模式、组词模式。

语境模式是通过语言对话的形式来理解单词的含义, 这一模式主要表现形式为看视频、图片完成句子, 或者根据展示的情境进行对话的补充。游戏模式是将单词置于游戏场景中, 使学生通过英文单词与中文意思的匹配实现学习内容的掌握;这种游戏模式强调学生技术认知的最少投入、情境学习的愉悦性保持和单词记忆的认知强化;游戏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游戏的娱乐性, 而且要将知识嵌入到游戏的学习情境中, 实现学生学习的寓学于乐。组词模式是学习者根据情境内容的提示完成单词所缺字母或将单词置于所缺单词的句子中, 通过补缺单词或填充句子实现对学习内容的考察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接水果学单词”游戏目标及设计原则

小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主要在三年级至六年级, 单词的识记数量大约在400个左右, 词语的长度一般在10个字母以内。单词的认读与记忆通常有三种记忆形式, 即单个字母记忆、组合字母记忆和语境记忆。单个字母记忆是学习者通过不断地拼读单词中所有字母来实现记忆单词;组合字母记忆是根据英语单词的词根进行单词的掌握;语境记忆是通过将单词置于一句话中或相关情境中实现掌握单词。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是呈现阶段性的, 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表现呈现不同的特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教学策略、知识表征、学习内容的选择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 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基础。游戏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游戏策略将知识和游戏进行有效地融合, 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接水果学单词”游戏遵循着以下几个原则进行设计:第一, 教育性。教学游戏并不是纯粹的娱乐, 而是通过游戏使学生进行愉快的学习。Flash游戏小巧简单, 容易操作, 降低了学生对于技术认知的学习负荷, 游戏的开发者把精力投入到关注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进行知识表征、情境渲染、界面设计、英语单词的选取与组织等方面, 旨在促进学生实现寓学于乐。第二, 可玩性。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由于其心智发展的特点, 对于过于简单或十分复杂的操作和逻辑关系都存在没兴趣或困惑之感。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正处在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 因此, 强化设计中的可玩性将使学生更容易进入角色、更有兴趣。第三, 情境性。干瘪枯燥的单词强化练习使学生不仅会视觉厌烦, 而且学习效率低下, 因此游戏的设计必须具备主流游戏的特征, 并充分利用其内在动机。“接水果记单词”游戏将单词置于不同的水果上,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吸引力, 而且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3.游戏系统结构设计

游戏设计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进行策划的, 是为满足教育要求而进行整体编排的。“接水果学单词”游戏主要包括游戏片头、参数设置面板、游戏场景、学习评价等四大阶段 (如图1) 。

在这些阶段中, 游戏场景也就是学习过程的操作环境, 学习者通过参数设置面板进行游戏等级、词语选择、声音设置等来进入预设的游戏活动场景之中。游戏场景中通过游戏的规则进行学生成绩的评定, 同时学习评价界面的数据又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场景。

4.“接水果学单词”的游戏开发

为了实现小学英语单词的情境式移动学习目标, 在通过FlashCS6游戏开发时采用三种开发策略, 即面向移动电脑用户、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用户。虽然采用的是三种开发策略, 但是通过FlashCS6就能很简单地将Actionscript代码发布成适用于这三种系统的语言, 因此在“接水果学单词”的游戏开发过程中, 只详述基于ActionScript3.0的开发过程。

“接水果学单词”游戏的开发仅仅围绕游戏的系统结构设计进行, 包括游戏脚本的设计、工具的选择、文字与图片的编辑与修改、程序编写与调试、发布与应用 (图2) 。

(1) 单词的存储与导入。游戏的目的旨在通过娱乐手段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单词是学生学习的目标, 游戏是实现学习目的途径和方法, 游戏必须将知识的学习与游戏的娱乐性有效地进行整合。“接水果学单词”游戏通过XML进行单词的大量存储, XML文档具有内容和结构完全分离、操作性强、规范统一、支持多种编码、可扩展性等特点。通过XML进行单词的中文、英文的分组编排解决了后续游戏规则设置时存在的问题, 使英语单词的数据格式整体统一, 便于操作。单词的XML数据导入是通过创建XML对象实现的, 即varxml:XML=newXML () ;接着通过刚创建的xml实例对象进行英语单词xml文件的请求与加载以实现单词的导入;最后将导入的数据通过for循环语句添加到新创建的wordlists数组中。

(2) 游戏情境创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情境是学生兴趣的来源。学生对不同水果的喜爱将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接水果学单词”情境的创设首先是通过绘制和渲染五种水果进行Flash影片剪辑原件的存储, 同时在五种水果上增加文本位置以显示相关的英语单词。实现水果原 件能够被actionscript3.0语言调用 和进行场 景添加的 功能必须 进行每种 水果原件 的actionscript连接设置, 通过此项设置的原件才能够通过程序语言进行调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 场景中所出现的水果是通过程序随机调用的, 水果上的单词也是通过程序设计随机呈现的。通过这种设置呈现的学习场景,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的视觉疲劳, 提高了不同单词之间背景差异, 有利于学生的识别和记忆单词。

(3) 单词匹配与碰撞。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已学单词的手段是采取“单词匹配与碰撞”的形式, 即如果篮子上所显示的文字与正在坠落的水果上的单词意思相同, 则发生碰撞并从舞台上移除这一水果。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了两个问题, 即单词如何匹配和碰撞后的行为。

单词匹配问题的关键在于确保篮子上的中文与落下来的四种水果只有一个匹配。首先通过for循环语句从水果数组中随机取出四种水果, 同时从单词的数组中进行四个单词的随机提取;在实现篮子与水果唯一匹配性的过程中, 通过在for循环体外应用Math.random () *4这一方法获得在0~4范围之间的随机整数值, 如果这一整数值与for循环体内的变量i匹配成功;则将匹配成功的单词进行中文和英文的分配, 即中文赋予篮子而英文赋予随机生成的一种水果。通过一系列的逻辑设计与语言编程就能够实现篮子上的文本只能和四种水果中的一种发生碰撞成功事件, 如果学生所操作的篮子与水果发生错误碰撞, 则进行错误标记一次, 同时将被碰撞水果的alpha值设置为0.5;如果篮子再与此水果发生碰撞则不会进行错误标记, 碰撞对与错标记的目的旨在对学生英语单词的学习进行评价。如果篮子不与下落的水果发生碰撞, 则程序会通过计时设计进行监听, 如果篮子在30秒内没有发生碰撞, 那么则结束游戏并提示重新开始。在游戏设计时, 通过水果的循环使用来降低计算机的工作量, 即当水果下落到舞台的最低限时进行水果Y坐标的重新设定, 使其处于舞台的上方再进行下落。

(4) 激励与兴趣。兴趣与激励是密不可分的, 即使学生对游戏充满了兴趣, 如果不能根据学生任务的难易、完成的效果进行适当、及时的鼓励, 那么学生常常会因为持续的学习或心理挑战而逐渐丧失这种兴趣。“接水果学单词”的激励措施主要通过声音和图片予以展示, 激励措施设置的环节主要包括碰撞成功、总分获胜两个阶段。当篮子与具有正确英语单词的水果发生碰撞时, 则会响起令人愉快的声音, 否则会有警告的声音, 同样总分如果获胜也是如此。声音的导入是通过sound进行声音文件请求与加载来实现的, 然后将加载而获得的声音数据通过sound.play () 方法播放并存入chanel类的实例中进行播放;图片应用主要在最后的总结阶段, 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优秀则通过ActionScript3.0语言将相关图片加载到场景中。

(5) 评价。及时、准确是对学生单词掌握情况评价的基础, 学生根据快速的评价进行敏捷的思维。在游戏这种寓学于乐的学习形式中, 评价不仅是考查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手段, 而且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关注力。“接水果学单词”的评价主要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形式。声音提示、分数显示是过程性评价的主要策略, 通过不同的声音提醒学习者碰撞的正确性, 同时场景的上部进行及时的分数显示和碰撞错误次数的提醒。总结性评价主要通过学习者最终获得的总分数以及错误碰撞的总次 数进行, 通过鼓励、表 扬等提示 语进行学 生学习的 激励。分数 和错误次 数是通过fruitsCollected、fruitsLost这两个变量进行计数来实现的, 即碰撞成功时fruitsCollected自动加1, 碰撞失败时fruitsLost自动减1。

(6) 面向移动设备的多样化发布。移动设备的多样性是移动学习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 为了使移动学习资源适应更多的学习者, 在软件发布时应提供适合多种操作平台的软件程序。Adobe公司发布AIR并计划让AIR横跨全部平台, AIR不仅可以支持桌面程序, 而且AIR移动平台的应用程序可以将信息存储在本地, 也可以读取手机里的其他数据;利用AIR移动平台制作的应用程序就可以一次性地发布到AndroidMarket、黑莓的应用商店里、AppStore (作为原生应用程序而非AIR应用) 。flashCS6可以使开发者避免为适应各种平台而进行的多次程序开发部署, 通过flashCS6的发布设置可以将程序源码发布成适合多种平台的应用软件, 诸如AIRforandroid、AIR、AIRforiOS和Lite等, 根据这一特性可以将“接苹果学单词”游戏源码发布成适应多种平台和软件播放的格式, 推动了移动学习资源发布格式的普适性、多样性。

移动学习资源从创建到实际应用基本经历了设计与编程、移动学习资源发布设置、实现与学习三大阶段, 学习资源的多样化发布为移动学习资源的普适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移动学习设备进行多样化、适切性选择。

二、“接水果学单词”教育应用及特点

调查表明“接水果学单词”游戏在移动学习时, 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动机更强、学习效果更明显, 学习时间和形式更灵活, 充分体现了将游戏与英语单词学习进行整合的有效性。这一移动学习资源的应用效果及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简单性

学生认为技术复杂程度越高, 学生解决技术的认知负荷就越大, 从而导致将过多的认知能力投入到了解与掌握技术知识中, 而忽视了促进学生英语单词学习的最终目的。游戏设计应尽量减少学生对于技术学习的认知能量投入, 转向对单词认知与娱乐的设计和开发。“接水果学单词”游戏学生可以根据鼠标、键盘进行篮子的操控, 实现篮子与水果的碰撞, 操控十分简单, 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投入到认知单词、匹配单词的学习活动中。

2.情境性

带有不同单词的水果从舞台上方落下这一情境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减缓或消除了学生的视觉疲劳。学习者根据不同的移动设备操纵篮子的移动实现接水果的行为, 每个单词不仅是学习内容, 而且像一个个水果从树上落下来;当学生用篮子接到和篮子上意思相同的水果时, 不仅会听到清脆的鼓励声, 而且也享受了“大自然的生活”给他带来的乐趣。

3.任务性

游戏的任务性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动机的重要来源之一, 学生会根据游戏的表扬、分数的呈现在完成任务时得到极大的鼓励, 进而更加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如果学生没有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游戏也会提醒学习者继续努力, 将任务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紧密地联系起来。任务性使学生一点不敢怠慢, 评价与任务紧密联系, 不断地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他们的认知能力去完成任务。

4.普适性

“接水果学单词”游戏通过FlashCS6进行源码的发布时, 根据发布的选项进行适应多平台的应用程序发布, 使它基本上能够适应当前大多数主流移动设备系统, 如Android系统、iOS系统、Windows系统和平板电脑等等。

5.教育性

游戏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 尽量减少学生对技术认知能力的额外投入, 并将其融入到英语单词的学习中。移动学习游戏软件的开发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和软件的可移植性, 即学习任务的难易要适中, 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基于情境化的“接水果学单词”游戏的设计与开发强调学习的目的性、情境的吸引性、平台的普适性, 探索围绕学习目的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动机, 避免或减弱移动学习的自我监控差、学习目标广泛等缺点。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到需求的受众人群差异, 而且要提供样式新颖、题材丰富的资源;不仅能够较好地适应多种终端类型, 而且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兼具娱乐性和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建设, 李青, 刘金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7) :21-25.

可理解输出假设的认知过程 第3篇

一、可理解输出假设提出的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Swain提出可理解性输出假设, “输出”这个词被用于指示结果、成果或是产物, 是语言习得的设备装置。输出就是“学习者或者某系统所学到的东西”。从80年代到现在, “输出”的理解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从作为一个名词、一样东西、一件商品到现在作为一个动词、一种行为、一个过程。输出假设认为, 在某些情况下, 生产语言的行为 (口头或书面) 构成第二语言习得的部分过程。 (Swain) Swain提出此假设有两个重要的背景, 一是信息处理理论, 二是加拿大的法语浸入式教学。信息处理理论是当时 (1980s) 在二语习得研究方面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80年代初期, 二语习得这块新兴的领域主要是由输入理论主导的。“对于沉浸教学是如何运作的, 二语习得理论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解释。根据目前的理论, 我们习得语言只有一种方式:当我们用目标语去理解目标语时, 才算获得了可理解性输入。” (Krashen, 1984) Swain为什么选择在加拿大做浸入式教学实验是因为加拿大的双语环境。

二、可理解输出的功能及其认知过程

Swain (1995) 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论述, 提出了他的语言“输出假设” (Output Hypothesis) 理论, 他认为语言输出有以下作用:注意/触发功能;假设验证功能;元语言功能;输出层次。

(一) 注意功能

在课堂或课外学生在利用目标语表达时, 要注意到他们想表达与他们能表达的能力间的差距,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知道或部分知道的语言文化知识。此时认知过程受到某种刺激, 学生就有机会学习新的语言知识或巩固他们现有的语言知识。有些语言环境下, 使用目标语言会促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语言不足问题, 因此会把注意力转向二语习得的知识方面。在这些功能中, 注意/触发功能尤其重要。学习者通过输出注意到自己语言体系中的问题, 然后对语言形式进行有意识地分析;再产出修正后的输出, 提高语言输出的准确性。

(二) 假设验证功能

输出向学生提供了一种方式检验在理解过程中提出的假设。大量的研究表明, 输出, 特别是输出中的语言错误足以证明学生已经形成的关于语言应用的假设, 同时输出是在检验这种假设。还有研究证明, 在意义协商 (negotiation of meaning) 过程中, 学生会根据会话中的澄清请求 (clarification request, 如:What?/Huh?) 或者证实询问 (confirmation checks, 如:Is this what you mean?) 来修正他们的言语输出。研究发现, 大部分学生的言语在语义或形态句法上做出了相应的修改。这表明学习者只检验某些假设而非全部, 是在选择所要注意的语言形式。

(三) 元语言功能作用

学生使用目标语思考目标语的时侯, 这时输出起到了元语言作用, 它能帮助和启发学生控制或消化语言知识。当学习者反思目标语用法时, 输出起着元语言功能, 输出可以控制和内部消化他们的语言知识, 学生进行反思和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语言的形式、结构及语言系统其他方面知识的基本形势。元语言作用可能在语篇结构上起更大的作用。以汉语和英语为例, 汉语的语篇与英语的语篇有重大差别:汉语讲究语言的精练, 重意合而不重形合;而英语则注重句子的形式和结构的完整, 并且有丰富的连接词来表示句子之间的关系。所以, 用英语思考和用汉语思考写出来的文章是迥然不同的。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就要注意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用外语表达。

(四) 输出假设的层次

输出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 学生可以利用旅游、报纸杂志、课本等了解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知识;第二个层次, 学生可以比较两种语言的文化冲突, 识别一些细微意义的, 与本民族的文化明显不同的文化内涵特征;第三个层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理性的分析, 从认知角度理解那些细微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第四个层次, 学生要深入体验语言文化, 做到换位思考, 从对方的立场去感受其文化, 从而达到情景移动。文化输出——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实践, 在实践中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检验自己对文化差异的评价是否正确, 而只有正确理解和评价文化差异才能在实践中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三、文化输出的目标、方法、途径

跨文化交际能力可分为交际能力和文化创造力两大部分, 而语用能力和文化创造力又合称为社会文化能力。所以,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总称。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语言能力从知识角度看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三方面的知识;从技能角度看包括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评价能力是指对所接受的文化信息进行理性判断的能力。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评价能力的学习者不仅对一种文化知其所以然, 而且能对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能够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所接受的文化信息。整合能力能够使学习者将新的文化信息与已知的文化图式相融合, 使之成为自己人格中的一个有机整体。具体输出目标如下: (1) 生词和短语的文化内涵; (2) 语言的行为准则; (3) 培养对目标文化的兴趣; (4) 识别跨文化交际的区别; (5) 了解语言文化的习俗; (6) 了解类似科研的课题; (7) 运用综合的观点看待目标文化; (8) 培养目标文化论述的评估能力; (9) 能设身处地对待目标文化和目标文化国家的人; (10) 培养对目标文化进行研究的学术能力。要达到这样一个文化输出的目标, 对于我们大多数在校园情境下学习语言的学习者来说,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也可以通过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的一切机会来最大限度地达到这一目标。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语言应用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重视语言形式的得体运用, 有意识地系统性地介绍目的语文化知识, 抓住总的文化精神, 挖掘其深层涵义, 多给学生提供亲历跨文化情境的机会;测试中也应涉及语用能力和社会文化知识。从学生角度看, 学习者应该自主地有目的地学习语用知识, 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从教师角度看, 语言实践课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教学技能, 通过学术研讨、撰写论文, 加强课堂研究、案例分析和自我评价等手段, 围绕跨文化交际教学这一主题开展教师进修和教研活动。在校园情境下, 文化输出的有效途径有时需要全体师生来共同创造。课堂上, 教师们可以经常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角色表演、新闻报告等, 使学生们在一个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文化实践。另外, 举办各种英语活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生们可以以院、系或班为单位举行各种英语文化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英语小品对抗赛, 还有英语角等活动。在举办这些活动时, 可以邀请外籍教师、外国朋友以及外语教师参加或指导。在这样一个英语文化氛围中, 学生们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达到一个满意的文化输出。

参考文献

[1]尤其达.输出与输入并举,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外语界, 2001 (2) .

[2]马淑红.论J.Harmer的外语教学平衡论.外语界, 2001 (2) .

[3]Swain, 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In G.Cook&B.Seidlhofer (eds.) , Principles&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1995.125-144, OUP.

[4]Swain, M.&Lapkin, S.Problems in output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ey generate:A step toward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5, 16:371-391.

[5]Krashen, S.D.Input Hypothesis.London:Longman.1985.

同声传译中的认知过程 第4篇

认知科学, 尤其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认知心理学 (Cognitive Psychology) 和心理语言学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习得和同声传译中的操作机制。心理学运用信息处理理论来探索各项认知活动, 其主要研究领域涵盖情感、感知、注意、心理图示、记忆、推理和语言处理等。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探求认知过程中人的内部思维机制, 即信息的获得、储存、加工和使用。同声传译是一种要对语言进行极其复杂处理的心理活动。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Gerver和Mozer应用认知心理学方法提出了同声传译的IP模式, 使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语言知识储存在脑部的什么区域, 同声传译是怎样进行的, 其过程又是如何。

认知心理学以其理论基础和实验结果对同声传译的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 以下本文拟就认知科学的几个概念及其在同声传译中的作用作一简单探讨。

1 自上而下的加工 (Top–down Processing) 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Bottom-up Processing)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主要包括两类——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这两个概念都源于计算机科学。自上而下的加工又叫概念驱动加工 (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ing) , 是认知心理学说明人在知觉过程中对知觉信息加工的一种方式。认知心理学认为, 知觉是确定人们所接受到的刺激物的意义的过程。知觉有赖于两种不同形式的信息, 即来自环境的信息和来自知觉者自身的信息。所谓知觉者自身的信息是指知觉者已有的知识、概念, 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 便是人在从事知觉活动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概念去加工当前的信息的过程。

自下而上加工 (bottom-up processing) 又叫材料驱动加工 (data-driven processing) , 是认知心理学说明人在知觉过程中对知觉信息加工的又一种方式。采用这种加工方式时, 知觉系统直接接受外部世界输入信息的影响。模式识别中的特征分析即属自下而上的加工。此时, 觉察器辨别特征, 特征再结合成较大单位的模式并得以识别。认知心理学认为, 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是相互补偿的。当人们的知觉更多的依赖于感觉输入的直接作用时, 自上而下的加工作用就减弱;相反, 如果知觉更多地依赖于自上而下的加工, 那么对物体直接作用的依赖程度就下降了。另一方面, 在实际的知觉过程中, 这两种加工形式通常同时出现。如果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 那么则会因为需要识别的特征总量太大、噪音干扰以及来自环境的材料的不可靠性, 而使知觉不能实现。反之, 如果只有自上而下的加工, 则往往会使人对外界事物处于个人的想象性理解中。

认知心理学家进一步分析了解码过程中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方式, 指出自下而上的模式注重细节特征, 是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 即由字词解码而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自上而下的模式突出整体结构的识别, 强调长时记忆中存留的背景知识经验在理解中的作用, 是一个预测、检验和证实的过程。这两种方式相互联系, 交互作用并且同时加工。从而在词法、句法、语篇等不同层面上共同促进听力理解。

由以上讨论可以看出, 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都参与到了同声传译的听力认知过程当中, 自下而上的过程使得同传译员感知到每个音位, 然后把这些音位整理成音节, 进而形成短语、从句和句子, 帮助译员理解由这些词句组合成的复杂意义。另外一方面, 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也体现在同传过程中, 能帮助译员预测下文中会出现什么内容, 这种预测是基于语篇语境和背景知识的。Brown和Yule (1983) 认为, 在开始感知语篇片段时, 译员头脑中出现的首先是其掌握的背景知识而不是他们感受到的字词。因此, 有效激活我们的背景知识或者经验决定了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译员遇到不太熟悉的话题时翻译的不太顺畅的原因。也就是说, 缺乏背景知识使得译员不能做出合适的预测, 也就无法实现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

2 长时记忆 (Long-Term Memory) 和短时记忆 (Short-Term Memory)

长期以来, 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都被认为是一个黑匣子 (black box) 。为了解开黑匣子之谜, 科学家们以及研究人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发现是以图1所示的人类信息加工流程图。

信息处理的一般模式 (Carroll, 2000:47)

该模式认为信息加工涉及三种主要的储存系统, 它们分别是感觉信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这三种系统独立存在而又相互联系。在同传过程中, 译员的记忆在输入输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第一阶段, 外部环境刺激被编码然后进入感觉信息系统, 感觉信息系统对输入信息进行过滤, 把从感觉器官收到的刺激转化并记录。通过人体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人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接收着海量信息。但这些信息量过大, 人脑不可能全部接收处理, 要不然的话感觉信息系统会负载过重以致瘫痪。这种情况下, 需要一种过滤器来过滤无关信息。通过过滤器的信息会在感觉信息系统储存大约半秒钟。这一阶段非常重要, 因为它把杂乱无章的感官刺激转化成信息元, 把感觉转化成知觉。

在第二阶段, 从第一阶段选取的信息被传送到短时记忆系统。在语言处理尤其是在同声传译过程中,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起着特殊的作用。短时记忆储存容量有限, 储存时间也比较短——如果没有新输入的信息打扰的话, 短时记忆只能储存20到30秒。并且, 如果这些内容不被反复重复, 记忆很快就会消失。比如说, 要在电话薄上找一个电话号码, 在拨出这个电话号码前我们要反复重复。如果有人打扰我们, 我们很可能会忘记这个数字。

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短时记忆, 但是能决定短时记忆容量的是语篇的意义。通常情况下, 我们可以在脑海里记住六个孤立的单词, 或者七个没有意义的数字。然而, 如果一组数字能使人们形成某种联系, 那么这组数字能够完全储存在短时记忆里。比如说, 日本富士山的高度是12389英尺, 通过联想, 人们可以这样来记住这个数字:12是一年中的月份数, 389是一年中的天数再加上月份数的两倍 (24) 。如果一个句子是有意义的, 人们的短期记忆可以记住20个单词。这种现象可以由George A.Miller在1956年的发现来解释——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模块 (chunk) 。他认为,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模块而不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字节 (bit) 。模块可以是储存在长期记忆里的一个熟悉的字母, 也可以是若干字母组成的一个单词。这样, 在需要记住不熟悉的材料时, 人们只能回忆起五到九个信息单位 (模块) 。此项研究也得到了国内心理学家的例证支持。在同声传译过程中, 短时记忆可以辨识输入源语的特征和类型, 然后将其储存, 经过二次过滤后进入到长时记忆中。

第三个阶段是长时记忆阶段。长时记忆是信息的储存器, 能够长期储存大量的信息。研究人员发现, 长期记忆能够通过复述或者背诵得到提高, 这样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训练同传译员的好方法:可以通过大量的口头练习来提高对语言的加工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经验的译员要比初出茅庐的译员能更好的处理比较困难的口译材料。长时记忆中已被加工过的信息给译员提供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基础, 能够使译员提高语言学习、实践能力, 也能使译员提高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长时记忆既包括语言元素也包括非语言元素, 无疑它在同声传译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实验表明, 如果有相关的背景知识, 人们解决问题会容易的多。同样, 如果把已有知识和给定的场合结合起来, 解决未知的挑战也会比较容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同传译员喜欢尽可能提前得到要翻译的内容, 为什么要提前察看翻译现场——他们想把待译的材料和场馆等信息储存在长期记忆里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当然, 非语言因素, 如个人性格、文化因素、译员的心理状态、职业素养、政治倾向和种族背景等都会对同传造成影响。

3 注意 (attention)

注意, 通常是指选择性注意, 即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人的感觉 (视觉、听觉、味觉等) 和知觉 (意识、思维等) 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 (对其他因素的的排除) 。同声传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注意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心不在焉的人能很好地做好同传工作。Broadbent (1958) 认为在认知过程中, 外面世界的大量信息通过人类神经系统进行处理, 会产生瓶颈效应。为了避免神经系统负荷过重, 感觉器官的过滤系统会择取某些信息进行复杂处理和加工, 而其他的冗余信息则会被暂时储存在短时记忆或者长时记忆里。

1) 中枢能量理论 (The Central Resource Theory)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很多时候能够轻松地同时处理两种任务, 比如说读书的同时听音乐, 或者骑自行车的时候和别人聊天。但在一些情况下, 同时处理两种任务就不那么容易了, 比如说让出纳在结帐的时候和客户聊天或同时听两个人讲话。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适应后, 有的人也能做到一边谈话一边点钱, 或同时听两个人说话了。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人的智力机制的“一心二用”现象。但是, 在一些需要专心致志地工作中, 任何人都难以做到一心二用。事实上, 上述种种现象都反映了人脑注意力集中与分配的矛盾。1973年, Kahneman提出了“中枢能量理论”, 该理论认为, 注意表现为人的智力机制所能调动的资源在一定方向上的利用, 并与某种激活状态有紧密联系。在有限资源条件下, 人的智力机制会快速决定一定的资源分配方案, 而这一方案收到情绪、意愿、工作压力等影响, 其最终结果会表现出某种选择性。也就是说, 人可以同时进行两种甚至是两种以上的智力活动, 但不得发生能量危机, 如果中枢能量在集中或分配过程中表现出欠缺, 那么人们在同时处理两个任务时, 就会手忙脚乱, 顾此失彼。

2) 自动加工 (Automatic Processing) 和控制性加工 (Controlled Processing)

Schneider和Schiffrin在1977年又提出了另外一种关于注意的理论——自动加工和控制性加工。控制性加工, 或者叫非自动加工, 指的是需要较大能量的有意注意加工, 它有一定容量限制, 但可以灵活地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自动加工较少受人的注意力控制的加工, 它没有容量方面的太大限制, 形成后不容易改变, 也不容易适用于新环境。人们平时所说的“注意”, 多是指控制性加工, 需要大量能量;而自动加工则主要体现在“技巧”或“技能”上, 不需要人们耗费太大能量。

上述两个理论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可以同时进行两种活动。一方面, 人的智力机制可以集中在一项任务上, 另一方面, 它也可以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任务上。然而, 不管是集中还是分散, 它所能调动的注意力应该在人能智力机制所能调动的总能量范围之内。在做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任务的时候, 人的智力机制能不受干扰的完成该项任务;在同时做两种需要自动加工的任务时, 比如说一边骑自行车一边聊天, 人的智力机制也能应付裕如。但是, 在同时做两件需要高度注意力的事情的时候, 比如说做数学题的同时点钞票, 我们可能就应付不了了。因此,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人们不能同时做两件需要控制加工的事情。

这些分析可以很好地解释译员做同声传译时在注意力分配时的麻烦。显然, 同传译员所进行的是两件复杂的工作:听并理解源语, 翻译、表达并监控目的语。译员时刻处于巨大压力之下, 因为这两项工作都属于控制加工的任务,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和精力。

4 结束语

反语式幽默的认知过程和语用策略 第5篇

1 关联理论和反语式幽默的认知过程

认知语用学旨在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分析和描述语言的理解过程。作为认知语用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关联 (relevance) 理论 (Sperber&Wilson, 1986/1995) 认为言语交际的本质就是明示与推理的认知过程, 交际双方说话是要让对方明白, 即互明 (mutual manifestness) ;为了明白对方话语的暗含 (implicature) 内容, 就要找到对方话语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 (optimal relevance) , 通过逻辑推理, 推导出语境暗含, 最终取得语境效果, 达到交际成功。语境假设就是认知假设, 即听话人在对方话语明说 (explicature) 的基础上, 根据认知语境提供的信息, 包括发话人话语中的词语信息、一般的逻辑演绎规则和与话语理解相关的百科知识, 做出的关于当前语境的假设。所谓最佳关联, 就是要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即最大的关联性, 符合最佳关联的推理才是最合理的推理。不同的语境假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话语关联, 从而造成对同一话语的不同理解 (何自然, 2004) 。例如, BBC电台节目主持人和嘉宾讨论孩子作业的问题:

Fi:Now, Muriel, do your children complain of having toomuch homework?

Muriel:Oh, not at all, Fi.They really love it.

用“”这个否定结构来回答提出的问题, 再加上陈述句“They really love it”来补充说明原因并强调自己的观点。其真实话语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受话人首先依据现有信息做出语境假设, 然后再根据语境假设, 进行推理、作出判断。在这个例子中, 依据词汇信息 (除了语义表征和普遍的语法规则, 还有附加于词汇表面的语气语调) 和谈话双方共有的百科知识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喜欢做作业, 更何况是太多的作业;英语国家的人喜欢幽默、爱说反语) , 经过逻辑推理, 可以作出如下判断:

前提1:Most children don’t like homework, let alone toomuch homework.

前提2:People usually enjoy using irony to create humorouseffect.

前提3:Muriel says his children really love too much home-work in a humorous tone.

结论:Muriel’s children don’t really love too much home-work, instead they may dislike it.

为什么不直接回答, 而是让经过一番逻辑推理来理解她的话呢?显然, 这位家长是在说反话, 在明说之外运用反语的方法增添幽默的语境效果、达到调侃或强调的目的:“他们爱死作业了”, 实际上是指“他们讨厌作业”。此外, 谈话双方的笑声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以上推理的正确, 听话人取得了对方话语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

() 认为影响话语理解的不是个人的认知环境, 而是交际双方共享的认知环境。在共享的认知环境中, 每个为交际双方所明知的事实和假设都为双方互明。在言语交际中, 谈话双方的相互认知语境, 即共同的词汇知识、逻辑知识和百科知识, 是使用、认识、理解反语式幽默的先决条件, 决定着交际过程中双方的默契和互通性。在使用反语进行交际时, 说话人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组织语言向听话人发出明示信息, 听话人根据话语的语义表征和语法规则建构起话语的命题内容和命题态度, 并把握说话人话语的明说内容, 即话语的抽象意义;在明说的基础上, 再结合语境假设推导出新的语境含意, 即语境暗含。当听话人意识到话语的语境暗含与其抽象意义明显不一致, 甚至完全相反时, 就会将新旧信息相结合产生新的语境假设, 并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语境效果, 从而得出具有最佳关联性的推理结论:说话人是用与其交际意图相反的语言信息来形成幽默的语境效果 (何自然, 2004) 。

2 语言顺应理论和反语式幽默的语用策略

语言顺应理论 (Verschueren, 2000) 认为语言具有变异性 (variability) 、商讨性 (negotiabilty) 和顺应性 (adaptability) , 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为顺应而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作出, 而是在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完成;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作出灵活的选择, 从而尽量满足交际的需要。要对语言现象作出语用描写和解释, 必须从语境、语言结构、顺应的动态机制 (dynamics) 和语言选择的意识显突程度 (salience) 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语用分析。顺应论的四个方面构成了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涵盖了语言选择的内容、方式和过程:第一、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 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语言语境即上下文, 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 (上下文的逻辑-语义关系) 。第二、语言结构的顺应指从多方面对语言作出选择:选择语言、语码、语体, 选择话语的构建成分, 选择不同类型的话语和语段以及选择话语的构建原则。第三、语言选择过程的动态机制涉及动态性与时间、语境和语言结构的关系。话语意义的生成要考虑语境、语言结构因素以及使用不同的语用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作出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适切的语言选择, 表达出符合当时交际语境的意义。第四、在言语交际中人们不仅有语境意识, 还通过社会心理对意识显突程度的不同反映, 选择恰当的语言, 作出恰当的顺应。社会心理是语言使用者选择语言、作出顺应和生成意义的依据。Verschueren (2000) 认为, 在选择语言、作出顺应的动态过程中, 交际者会根据灵活的语用原则, 采用适当的语用策略来满足交际的需要。语用策略的范围从词语如指示语的使用、语法结构的选择, 一直到超句语段的构建原则等。根据语言顺应理论, 在言语交际中使用反语式幽默, 给明说内容赋予完全相反的暗含意义, 就是一个为顺应语境而不断选择语言结构的过程。为了营造幽默的语境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 比如活跃气氛、融洽关系、消除尴尬、摆脱困境、批评劝诫等, 交际者会利用各种层面, 比如语法结构层面、语段构建层面和语言逻辑层面的反语式幽默语用策略。

1) 语法结构层面的语用策略:不同语言对语法结构的重视程度各异, 英语注重“形合”, 高度形式化、逻辑化, 句法结构严谨完备, 词语和句子之间主要靠语言形式手段 (连接词等衔接手段) 来连接;汉语则注重“意合”, 句法结构不必完备, 内涵丰富的词语就可以满足词的语法和语义信息要求 (贾玉新, 1997) 。因此, 英语比汉语更注重句子的形式和结构完整。英语母语人士在运用反语式幽默时, 往往会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的特点, 根据语境的不同, 灵活地调整语言结构和用词, 尤其在反映英语国家的名人趣事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 比如英语幽默故事Bernard Shaw’s Anxiety (艾临, 2005:24) :

The exceedingly fascinating and charming American woman dancer Duncan once got off a crack to Bernard Shaw, “Sir, given I am in combination with you, and that we have a child who has both my looks and your wisdom and ability.It should be crackerjack.”The commonplace-looking, Irish writer Bernard Shaw cracked back, “In case the child only has my looks but your wisdom and ability, that would be crack-brained.”

面对美丽迷人的舞蹈家邓肯的俏皮调侃, 相貌平平的剧作家萧伯纳将计就计, 将邓肯的假设套用过来:“如果我们俩结合, 生的孩子有我的容貌、你的智慧和能力”, 并将句子当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连接词“and”换成“but”, 形容词“crackerjack (杰出的) ”换成“crack-brained (疯狂的) ”, 于是, 谈话结论便发生了戏谑性的变化:邓肯假设的孩子是个杰出的人物, 而萧伯纳假设的孩子却成了个精神错乱的人。萧伯纳机智的反语式幽默的自嘲, 成功地帮助他消除了尴尬, 也活跃了谈话的气氛。

2) 语段构建层面的语用策略:Verschueren (2000) 认为, 在超句语段构建层面, 为了建立修辞结构而引入和处理语篇话题的方法一直都是极具策略性的。语段构建过程既包括话题的强调、论辩、使用直截了当还是绕圈子的说话方式, 也包括话题的回避等问题。例如, 一个关于歌唱家和钢琴师的故事:一次, 歌唱家帕蒂拉举行独唱音乐会, 可钢琴师在伴奏时, 竟然只顾着表现自己, 时不时盖过了帕蒂拉的歌声。帕蒂拉几次暗示, 钢琴师却浑然不觉。演唱会结束以后, 帕蒂拉跟那位钢琴家亲切握手, 并极其谦虚地说:“先生, 今天我很荣幸能参加你的钢琴独奏会, 并且能用我的歌声来为您伴奏, 特此表示衷心感谢!”帕蒂拉本该为钢琴师的喧宾夺主的表现而懊恼, 但直接的批评会让双方都感到尴尬, 为了委婉的表达出自己的不满, 帕蒂拉聪明地顺应当时的语境, 选择了“反话正说”的方式转变了话题, 以绕圈子的说话方式回避批评、突出表扬, 把不满的批评变成了可笑的表扬, 用反语式的幽默让钢琴师自觉地去反省自己的失礼之处。

3) 语言逻辑层面的语用策略:逻辑是研究人的思维形式 (如概念、判断、推理) 的科学, 而思维形式必须与语言形式相对应 (谭大容, 2005) 。交际者可以选择逻辑思维中的一些概念, 如类比推理、归谬矛盾来营造反语式幽默的语境。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 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的结论的推理 (赵泽宗, 2004) 。例如, 电影《阿凡提》中有一段表现阿凡提机智和幽默的故事:邻国国王派来使臣, 扬言三日之内, 若不能答对使臣所提之难题, 则向彼国纳贡称臣。二日已过, 满朝文武均难答对。可汗便向全国的臣民征召能答对难题者。阿凡提奉召进宫答题, 其中一位使臣问道:“我问你,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阿凡提哈哈一笑, 滑稽地用手比划道:“我的毛驴身上有多少根毛, 天上就有多少颗星星, 不信你数数。”听话人根据阿凡提的话语明说, 结合谈话双方的相互认知语境, 得出“你数不清驴身上的毛, 就别怪我数不清天上的星星”的话语暗含, 进而明显地体会到这种类比推理所引起的含有讽刺意味的正话反说式幽默——表面上是在回答“天上星星的数量”, 实际上是在讽刺地告诉对方“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归谬法是一种常用的反驳方法, 以矛盾律作为基础, 从对方认为是正确的观点出发, 推出明显荒谬的结论, 以驳倒对方的论点 (谭大容, 2005) 。这种论证方法常和犀利的语言相配合, 产生辛辣有力而富于幽默感的表达效果。例如, 一则名为《年轻的莎士比亚》的笑话 (同上:244) :

编辑:这诗是你写的吗, 年轻人?

年轻人:是, 每一行都是我写的。

编辑:那么, 见到你我很高兴, 莎士比亚先生。我以为你早已去世了呢!

从笑话可以看出编辑和年轻人共有的认知语境:这诗是年轻人抄袭莎士比亚的, 但年轻人却想隐瞒真相。于是, 在对话进行中, 编辑顺应当时的语境, 假设对方的虚假论点为真, 推导出荒谬可笑的结论:莎士比亚还活着, 年轻人就是莎士比亚。当然, 这样推导出的结论与众人皆知的事实是矛盾的, 因而巧妙地驳倒对方陈述的“事实”, 最终达到了用反语式的幽默语言来嘲讽、批评、教育年轻人的目的。

3 结束语

反语是幽默语言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段,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反语以及幽默进行的研究角度各异。从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和语言顺应论的角度分别对反语式的幽默语言进行探讨, 使人们对反语式幽默的产生过程在认知心理的层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有利于语言使用者掌握在不同语境中如何因人、因时、因地顺应语境, 选择适切的语用策略和原则, 选择最恰当、关联性最佳的语言来产生幽默的语言效果, 从而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

摘要:反语式幽默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 更是一种社会心理。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反语式幽默, 可以帮助语言使用者理解其认知过程;从语言顺应理论角度分析反语式幽默, 可以帮助语言使用者掌握其语用策略。

关键词:反语式幽默,关联理论,语言顺应理论,认知过程,语用策略

参考文献

[1]Vers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1986/1995.

[3]艾临.每天幽它一默[M].南京:华龄出版社, 2005.

[4]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林荔凡.反语语用策略与认知语境顺应性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

[7]马丽军.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言语反讽[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6) .

[8]谭大容.笑话、幽默与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论英语阅读与写作学习的认知过程 第6篇

在英语学习者头脑中存在着由命题或概念组成的认知结构。这些命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学习者头脑里的认知结构中, 概念按照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从下到上有序的组合, 而最具概括性、最抽象的概念则位于顶层。所以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对于基础性综合技能的教学内容也应当按照这种层次形式进行组织和讲解。英语学习者在通过感知信息, 进而去理解, 在头脑中形成记忆, 需要时反复使用信息, 反复操练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而信息的不断使用和操练能刺激并调动意识及潜意识, 学习者最终在头脑里能将反复使用和操练的信息形成长久记忆储存下来。在外语阅读理解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只有设法将语言概念还原并呈现概念信息传递的原始面貌, 才能使学习者真正的掌握学习语言的方法。而概念只有与学习者头脑中存在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时才会产生其意义, 除此之外, 本身并不具有任何含义。所以说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决定新的学习内容是否有意义的重要因素。

英语的认知结构则是存在于英语学习者意识深层中原有的有关英语学习的基本心理准备, 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英语认知结构包括个体深层意识中的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者抱有的信念、采取的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原有的英语知识经验、已有的英语技能等心理定势。而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学习者的认知特征直接影响之后的英语学习进程。阅读理解和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英语学习效果好坏的因素很多, 有来自外部的因素影响, 比如教材的选用、教师教授水平的高低、学习氛围是否浓厚等, 也有来自英语学习者自身内部的心理等因素。就学习者的内部而言, 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 英语认知结构不完善或者缺乏就很难形成其学习和自由运用英语的能力。

1英语阅读中的认知过程

由于母语的先入为主, 英语阅读中的认知过程明显带有母语的特点, 也就是学习者不会再阅读过程中看到英语单词句型符号进而用英语进行理解和思维, 所以这种认知可能就就是借助母语中已有的符号及其意义来进行英语的认知, 在英语初学者那里这种现象更是司空见惯。对于任何语言尤其是外语的学习, 最理想的结果就是能借助该语言来进行思维, 理解和表达。但是, 很多时候母语的影响使得这一过程变得很艰难甚至不可能, 这就是为什么学习者在阅读中总是存在潜在的翻译和发音的原因。在已经建立的母语认知结构中, 学习者能够很方便的利用符号和意义来理解话语和篇章, 在这种背景下, 在学习者可以进行“语言选择”时, 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母语, 而不是费力来选择外语。因此, 在学习者的英语阅读过程中, 要想让他们像利用母语那样方便地进行理解和思维, 就必须建立学习者的英语认知结构, 很明显这是一个理论上可能完成的想法。既然有学习者不能再纯粹母语的环境中抛开母语的影响, 那还是顺其自然, 尽可能利用母语的认知结构来完成英语的阅读理解。

我们知道, 学习者在看到英语的符号时, 大脑中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它翻译成相应的母语来认识和理解, 然后再把它们反映为相等或近似的英语符号和意义, 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 学习者一边建立相关的英语认知结构一边进行理解, 这样逐渐建立起和母语相对应的英语认知结构, 所以也可以说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是通过符号—认知这样的过程来完成对英语的学习的。既然不可避免母语的影响 (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尽可能多的对比分析, 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输入更多的英语概念和符号认知意义, 这样就可以为以后的英语阅读理解调用做好准备。同时, 虽然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学习者的英语认知概念, 但是在英语阅读训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快地利用母语完成阅读理解, 也就是让学生尽量缩短潜在翻译的过程和时间, 使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对应的母语概念, 加速阅读理解的过程。当然这一过程可能也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实现的, 毕竟这里面牵涉到学习者的语言知识的多寡以及相关背景知识的掌握甚至对英语语法句法的理解等多方面的因素, 但是我们认为, 在不可能消除阅读者的潜在翻译的情况下, 这种让学习者以最快速度完成翻译过程的压迫式的训练, 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高学习者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 毕竟在母语的环境中来学习英语本身对英语认知结构的建立就是一个不利因素。

2英语写作的认知过程

从对英语写作的动态结构考察中, 我们不难看出写作也是一个认知过程, 是写作者将自己原有的思想认知梳理并进一步组织发展成为一篇文章的复杂过程。在汉语的语境中的英语写作及其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在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过程中, 其影响也是深远的。在英语写作训练过程中, 基本上是三步走的程序:先是有写作创意, 然后写作者将思想进行组织梳理, 最后将思想书写成文。这三个重要元素构成了英语写作训练中的基本程式得到了普遍的学习的认可和效仿。

写作能力的体现不是单一的, 它是智能 (思维能力和心理活动能力) 和技能 (掌握和运用各种技巧的能力) 的综合反映。我们知道写作是人们用语言表达其思想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写作者将需要的思想和语言材料从自身的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 然后遵循一定的目的和规则进行加工梳理, 使其组织成文。写作的过程中写作者会遇到很多问题, 所以写作又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我们所指的写作能力, 它包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认知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 写作是人们将思维进行外化的方式, 文章是思维物化的产物, 而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必须通过语言产生。这是因为语言是人的认识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只有被人认识了的事物才能用语言将其表达。在这个存在着写作主体、客体、受体和载体的动态结构的认知过程中, 写作者 (主体) 处于中心地位, 起着主导作用, 在创作文章 (载体) 的同时, 承担认识并反映事物 (客体) 和接受读者 (受体) 反馈、进一步完善文章 (载体) 的任务。尽管写作者 (主体) 的认识水平不一, 反映在撰文时有水平和深度上的差异, 但就其实质而言, 都是一种认识过程, 一种思维活动。通过认识去反映事物的途径就是运用思维进行思考。我们知道事物的很多细节孤立来看不具备任何意义, 是分散的;创作出来的文字, 只要满足文章的要求, 就是一个有着完整意义的整体。所以说事物和文字是两个本质上完全不同的客体。所以能由前一种客体变成后一种客体关键在于写作者的认识作用, 即发现意义。

而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既是其思维能力和心理活动能力的表征形式, 又是熟悉、掌握和运用各种写作技巧的集中体现。所以只有多了解语言学和认知策略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语言, 在运用中学习才知不足, 在运用中进步才会在写作时对缩小思想与表达的距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通过写作者的智力、认知、心理、情感等内部因素实现写作目标。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影响的, 处于一种动态的关系, 即从阅读或写作中获得知识, 可以概化或扩展到写作或阅读过程中。而在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教学中, 我们应该对比分析学习者已有的知识, 比如语音、词法、句法、篇章等方面;通过研究学习者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而获取语言是如何学得的与学习者学习语言、掌握阅读理解和写作技能所采用的策略;帮助其在已有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和内容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 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在英语阅读和写作的认知过程中, 只有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充分意识到英语认知技能训练和英语语言技能提升的对应关系, 才能保障学习者逐步提升其英语思维习惯和英语技能。

摘要:该文从英语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分析学习者的英语认知过程和英语思维能力。学习者认知过程实际上是在其原有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在英语阅读和写作的认知过程中, 只有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充分意识到英语认知技能训练和英语语言技能提升的对应关系, 才能保障学习者逐步提升其英语思维习惯和英语技能。

关键词:认知结构,阅读与写作,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邓爱科.写作与阅读[J].大学英语, 1998 (3) .

[2]刘谋宏.认知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铁道师院学报, 1998 (3) .

[3]李晓华, 李艳芳.写作的认知心理分析与教学干预[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 (02) .

[4]王宝, 查来军, 王胜, 等.高中生与大学生英语认知学习特征比较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 2008 (2) .

单词的认知过程论文 第7篇

一、基于认知过程的课程教学设计机理

1. 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理论。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类型, 强调实践应用性, 姜大源提出了“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职业教育行动导向强调教学目标的定向性、应用性和整体性, 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具有一致性。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 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 采用师生互动合作的方式, 达到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学生在自我构建的学习过程中, 对事物认识的过程总是由表及里的。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强调理论知识的“适度与够用”。知识总是贯穿于为完成任务而设置的情境里。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安排中由果推因, 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按“报表—账簿—凭证”的认知顺序设计教学过程。

2. 迷雾管理理论。

迷雾管理理论是指在企业管理中, 决策层不直接告知员工最终目标, 强调执行力。对企业员工来说, 最终目标就像一团迷雾, 只是在一个接一个地执行新的任务。传统基础会计教学也不自觉地运用了“迷雾管理”从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程序等到凭证、账簿、报表, 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不同的知识层次, 教师对课程最终达到的目标是清晰的, 但学生对一门课程总体框架缺乏认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能是亦步亦趋, 所学的理论对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起什么作用极不清楚。基础会计在教学中可先推出会计的终极产品———“报表”然后围绕报表需要掌握的内容展开教学, 使学生心中有数, 知道每个学习过程对最终目标有什么影响, 也加大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基础会计》课程特点

1. 理论抽象, 专业术语多。

会计的基本理论教学一般比较抽象, 传统的教学过程往往从会计的概念讲起, 当学生对会计尚没有清晰认识时, 更无从理解会计的要素、原则等问题, 众多的会计理论和专业术语让学生晦涩难懂, 感到枯燥乏味, 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效果。

2. 理实割裂, 缺乏全面性。

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与记账规则需要通过众多的业务进行训练, 做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 受学时的限制, 没有更多的时间解决“三基”问题, 传统教学往往对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以应用为主, 后续课程又没能再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这容易造成学生对关键的会计循环涉及的理论部分一知半解, 似懂非懂.实践教学主要以集中的手工记账为主,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日常教学过程由教师讲解理论或演示, 再由学生实际操作, 实践与理论相割裂, 所涉及的凭证、账簿种类有限, 业务范围狭窄, 并且会计岗位设置不明确, 不利于学生对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理解, 缺乏全面性。

3.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设计以会计基本理论为切入点, 面对专业术语学生无所适从, 在会计基本方法学习过程中, 学生容易陷入对借贷记账法的无法理解运用的误区, 学生无法学以致用, 看不到学习的乐趣, 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是在被动的记忆, 把握不住学习的重点。

三、基于认知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基础会计》教学项目设计。

由于《基础会计》是专业入门课程, 首先要让学生对会计工作岗位有一定的认知。在教学整体结构设计上应以会计工作过程为指导, 课程的讲解以财务报告作为逻辑起点对相关内容展开讨论, 即从会计工作的最终境界———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入手, 整体以“认识会计报表”为起点, 在简单介绍四张主表结构和用途的基础上, 随即逐步阐释保障信息提供应借助的一系列专业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最后以“编制会计报表”为终点。在教学项目安排上, 首先以财务报告的基本报表为切入点, 向学生展示会计的最终主要成果, 解读传递出的基本会计信息, 根据基本框架, 引出会计等式, 阐明会计记账的基本原理。其次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 说明会计的基本要素和各项目的构成状况, 介绍会计科目。然后根据报表项目和会计科目, 开设会计账簿, 介绍会计账簿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根据反映信息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账簿格式, 并根据登账的不同引入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掌握基本的记账方法。最后由账簿的登记引入凭证的相关内容, 介绍凭证的基本知识后, 根据原始凭证的识别介绍企业所发生的一般业务。教学项目分解详见下表。

在学生由因及果地识别了报表、账簿和凭证后, 再按会计的一般工作过程设计实训项目, 根据实训资料, 建好账本, 按对不同业务的识别编制记账凭证, 再根据记账凭证等不同记账依据登记账簿, 编制报表, 完成会计循环。

2. 教学效果预测。

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 对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为会计岗位认知、识读会计报表、建立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账、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教学项目, 在教学项目框架下再设置若干教学任务。重组的项目主要改变了教学内容的顺序, 既能很好地解决基础会计的“三基”问题, 也能实现理实一体化,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做中得到思考, 并且该学习过程与会计工作过程能保持基本一致。

总之,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能因势利导, 不拘泥于教材和计划, 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参与, 师生互动才能保障基本的教学效果。

摘要: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理解力和参与度, 要很好地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课程整体教学模式就是关键。

关键词:认知过程,基础会计,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1) .

上一篇:图像超分辨下一篇:审计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