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与互动性

2024-07-02

自主性与互动性(精选11篇)

自主性与互动性 第1篇

首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我国的国际交往活动越加频繁, 而随着国际交往活动的进一步深入, 英语作为一个日常的社会工具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其次, 国家高度重视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问题。教育部2007年出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此作为各高校组织开展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并把大学英语的四级和六级考试明确作为大学英语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为主要的方法和动力。

第三, 随着教育信息化、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大学英语改革有了技术上的保障和支持。各个高校的校园网和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都能够为学生和教师在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上给与坚实的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这也为教师和学生, 尤其是学生, 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条件, 有利于积极的推动大学英语改革在现实中的应用。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备的内在条件

第一,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的精神, 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基于网络的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庄智象的研究则精选了参加外教社“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试点的20余所高校的教改报告, 旨在促进试点学校间的交流, 供其他有志于教学改革的高校借鉴, 以此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庄智象 (2005) 在研究中发现, 学校扩招带来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等客观实际以及同一个教学目标, 同样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研究庄智象 (2005) 发现, 在教学改革试点中进行的许多措施, 在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自觉、自主学习习惯和提高成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同时发现, 虽然层次一般的学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 但最大的受益者则是层次更高的学生。

第二, 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 想要创建一流的大学和高水平的大学,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水平是重要因素之一;一所大学里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的高低, 也是这所大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参照因素之一。许多高校正在积极思考如何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第三,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 他们对改革公共英语教学的渴望和呼声也很高。大学是学子们步入社会前最宝贵的阶段,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英语是将来就业和参加社会竞争的有力工具, 是步入社会后不得不掌握的一门技能, 学好英语的要求就显得愈发的紧迫。

三、大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行为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种互动

从以上各个层面的分析来看, 各种外在的因素基本都已经具备, 最关键的核心因素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行为是否能够积极利用好现存的各种良好外在环境, 激发学习的动力, 迸发出积极踊跃的学习动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行为是相互性的, 改革措施和模式为辅, 学生的自主性为主, 一切还是要回到学生是否能够能动的、自主的学习的核心问题上。在大学英语改革的道路上, 积极引导和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讲解和督促为辅的互动机制为大方向, 使大学英语改革逐渐适应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的步伐。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最大助力。只有在学校层面对大学英语改革高度重视, 对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才能大力帮助推进公共英语改革, 为大学英语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后盾。这种建立在良好学习氛围之上的改革, 才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和成效。

四、结语

全国公共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 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比已达到1:130。随着在校大学生数量的增加, 公共英语课授课教师不足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也无法同时兼顾所有的学生。王守仁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集体攻关” (王守仁, 2009)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的不仅是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还需要能够主动汲取知识的学生, 教师和学生要作为一个集体共同努力, 才能真正推动大学英语的改革。大学英语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只有将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有效调动结合起来, 才能将大学英语改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守仁.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2) :5-7.

[3]魏云.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55-58.

自主性与互动性 第2篇

关键词:自主 互动 网络技术 整合

新课程基本理念与学生学习方式是以“自主-互动”为主轴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认为:自主学习是对被动接受学习的超越,它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实践活动。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互动即交往、交互,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式。

当代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育时空,给学习、教学过程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为使两者实现最佳组合,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践基于网络技术的"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使技术成为学生学习资源、认识的工具、交流的平台。

探索形成三种方式:

(一)自主或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

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结合教学实际,可以理解为:历史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技术为载体,以知识的协作学习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其学习步骤为:

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的情境,可以是音视频、图文或一个主题性较强的网页,这是一个学习兴趣、情感激发的过程,让学生“乐学”。

2.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探究的问题,即呈现问题。

3. 学生登陆教师提供的参考性网站,浏览资源,理解问题。或者利用教学平台,建立相应的小组讨论区,在区内对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并且完成小组内的分工。

4.学生自由上网,浏览网页,查找、收集各种辅助音频、视频、图片、教学课件、练习及其他的资源。

5.在海量的信息中迅速进行鉴别、筛选出有效信息,消化后,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初步加工后,发表于讨论区,组内成员通过教学平台对所有信息一览无余,通过“回复”质疑、交流、互补,形成共识。

6.无论是自主研究结果还是都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全班同学甚至不同班级学生都可以点击“回复”,参与讨论。

在一定的任务驱动下,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所提供的“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知识为内容,以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为载体,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更主要的是使他们学会了知识的,也培养了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拓展学习

网络作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图文并茂的网络课件,还有网上的名师课堂,这为学生拓展学习提供了保证。

1、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由教师或学生提出一个主题。

2、学生根据主题确定自己拓展学习的内容,设计学习方案。

3、根据学习方案,上网收集资料,筛选保存。

4、学生将学习成果制作成幻灯片、电子小报、调查报告或网页的形式展示出来,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量规,学生自主或生与生通过讨论区进行评价。

(三)师生合作学习

教师这是一种让学生参与电子备课,提前进入网络化学习的模式:

1、教师每星期或几个星期选择一个较合适的课题,让学生参与备课。

2、浏览教师提供的网站,或上网搜索与本课题有关的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案、作业等。

3、制作教学课件,这也是一个资源分析、筛选、处理的过程,让学生从教师的角度来体会一堂课的内容。

4、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聆听课堂。

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师生电子备课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

自主性与互动性 第3篇

1.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除知识交流外, 还有情感交流, 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方面相互制约、互相制约下完成的, 只重视知识的讲解, 而忽视情感交流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的。

2.创设问题情境, 唤起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成功的良好开端, 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 是智慧、灵感的源泉。没有积极情感的加入, 认知活动就变得苍白无力。

二、提高“自主、互动”的教学效率

1.小组合作,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 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 形成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 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 使每位学生有自我展示, 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位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见解, 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促使同学之间互相启迪、互相帮助, 以解决各种问题,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分层教学, 正确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3.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创新的核心。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操作机会, 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规律, 掌握方法, 在体验中领悟知识, 学会创造。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可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 适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设计“自主、互动”的训练材料

1.课堂学习成果展示训练。

课堂展示训练是学习成果的 展示。教学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 组内交流完后, 教师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成果, 以为小组成员进行讲解, 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或纠正, 其他小组针对发言进行质疑, 小组成员答疑。

2.开放题训练。

创造思维最本质的特征是求异性。教学中要有意识挖掘教材, 精心设计题目, 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 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问题, 探讨规律, 别出心裁, 用于标新立异,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

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 面对具体情境提出不同问题, 或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以及选择简便算法的活动,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 实现“自主、互动”学习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学中,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 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 去发现和创新, 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发现者、探索者。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一个乐于学习的环境, 积极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善于质疑, 使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在探索中互动, 在互动中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互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4篇

覃塘高中生物组郑晓燕

摘要:高中生物新课标的理念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课程整合”和“实现教学民主”,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

关键词:生物教学培养自主性

自从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教学活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半独立性的学习,它是为学生将来形成完全的自学能力作准备的。对自主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行为自主性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也是走向成熟的特征表现;其二,学习的自主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三,自主性学习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走向。自主性学习能否顺利开展,从教的角度来看,一是指教师是否具有主体性教育教学思想和恰当的引导策略;二是能否唤醒或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三是能否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学的角度看,主要是指学生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元认知策略,养成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自主性学习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主体性和参与性两方面。主体性保证自己能动起来,有自觉性、积极性和预期性;参与性保证自主性不是任意而为的,而是与社会、集体和谐统一的。有学者认为,自主性学习是以人格塑造为核心的教育文化模式,运用科学启蒙(求真)、艺术陶冶(求美)、交往习得(求善)的教育策略,以真正达到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内在素质。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体会。1课题研究的体会

1.1正确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角色的正确定位至关重要。在“自主学习”教学法中,教师首先是一个引导者。教师不能单纯地讲授知识,而要引领学生探索知识,启发学生理解知识,指导学生运用知识。其次,教师是一为研究者,不仅研究生物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研究教育动态。在专业知识上,教师应掌握最新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育观念上,教师应把握当代教育思想,洞悉教育发展趋势,善于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去培养学生。第三,教师是一位教育者。教师不能只把注意

力集中在“教”上,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而把“育人”弃之不管。学生的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认知、技能和心理三方面的目标。单纯的知识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学生加强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不断地完善自我。

1.2加强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学生的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探求知识的内驱力,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可靠的保证。教师只有对每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地学习,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愉快地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加强教学进程中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好学、乐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3发扬民主,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堂是学生创造力成长的主要园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扬民主,讲究师生平等,不能“我说了算”或“一言堂”。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多向思维能力。如: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了“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等。这些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开动脑筋认真思索,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1.4发挥实验教学的特殊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教材中广泛地采用了过程模式和情景模式,通过加强实验和创设情景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过程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如:在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有的同学反复几次制成的滤纸条都不理想,分不出四条色素带,我就请一些做成功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鼓励他们继续实验,查找原因。我还给同学们提供了多种实验材料,请他们思考,除了用课本上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外,还可以把该实验如何改进?并让他们通过实验进行自主的探究、分析。在这个实验中,同学们认真研究、讨论,充分理解了

该实验的步骤、方法与注意事项,同时有的同学还对该实验提出了较好的改进方法。如用圆形虑纸代替虑纸条,将色素滴在圆形虑纸的中心,并用一个虑纸条做成一个细小的圆形小棒,一端插入层析液中,一端顶在圆形虑纸的中心,且发现在圆形虑纸上出线了一个以圆心为中心的四条色素带,而且这样做还可以避免烧杯里的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而造成色素带分布不清晰。

1.5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上网查找生物学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师应提醒学生重视生物知识素材的收集、整理。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少年科学》、《百科知识》、《家庭医学科普》、《生物趣谈》、生物教学资源网等,从中查找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来解决课本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如我在讲克隆技术时讲到: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已经宣告了生物世纪的到来,但“多莉”的诞生过程是怎样的?应用了哪些技术?又如我在讲“人类基因组计划”计划时,给学生介绍了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过程中,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类蛋白质有61%与果蝇同源,43%与线虫同源,迫使人们不得不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进化的历程。对此,科学家对人类的进化理论有了一些新的见解,请学生自己在课后去查找等。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中学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最本质的还是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生自主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重难点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也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遨游在生物学的知识海洋中。同时,还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让大多数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探索过程。

2案例研究与分析

2.1教学案例

我选择“酶——生物的催化剂”这一节的教学内容作为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案例。通过分析教材,发现该节内容除了教材内容,还可以提供实验以及一些课外的知识让学生自学,使教师能充分引导学生对新奇的事物进行探索、调查、研究。为此,我采用了“提示——自学(观察)——讨论——解疑——精讲——演练”的教学模式。

师:展示“多酶片”、“加酶洗衣粉”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酶在这些产品中起什么作用吗?”

生:(表现活跃)我知道,多酶片可以帮助消化。加酶洗衣粉可以让衣服洗得更干净。师:很好,那么酶如何帮助消化?又是如何帮助洗去污渍呢?

生:是不是化学反应?

师:确实与化学反应有关,具体你们自己先研究一下吧。

(如果只是简单地让学生看书,由于教材内容相对枯燥,学生缺乏积极性,而采用课外一些材料可以调节情感、激疑、激趣)

师:列出自学提纲

(1)斯巴兰尼设计的实验,其巧妙之处在哪里?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2)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得到多种酶的结晶,这一事实说明酶的本质是什么?

(3)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这一发现使酶的概念又扩展成什么?

(4)请你总结一下酶的概念。

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并相互讨论。

(因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所以阅读量不宜过大,应该分段阅读,带着问题容易深入理解所学内容)

师:在教室巡视,随时注意发现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参与学生的讨论。生:酶可以在哪里起作用?它的作用场所是什么?

生: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怎么书写?生:酶与化学中学过的化剂一样吗?

(如何鉴定学生的自学效果,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发表个人的见解,通过相互讨论、讲评,学生能自我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由于同一小组的学生大家都比较熟悉,所以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长期形成的高中学生的自主封闭式学习的问题,主动暴露出许多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师:为了说明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区别,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个实验。

师:演示酶的高效性试验。

1.3% H2O2l0mL 对照

2.3% H2O2l0mL新鲜猪肝(小块)

3.3% H2O2l0mL锈铁钉(一枚)

4.3% H2O2l0mL熟猪肝(小块)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4支试管中所发生的变化。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为什么2号试管内新鲜猪肝切块的表面会立即产生大量的氧气泡?

2.为什么3号试管内锈铁钉的表面只会产生少量的氧气泡?

3.为什么1、4号试管内无氧气泡产生?

4.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生:新鲜猪肝为什么能起催化作用?为什么要用新鲜猪肝?

生:为何要设计对照实验?

生: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加剂量为何要相同?

(学生自学的材料不能只局限于教材,整个实验演示过程更具生动性,要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及实验分析能力,即读懂实验。并鼓励学生围绕实验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多提问题,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师:展示一段加酶洗衣粉的说明文字及相关问题:一般洗衣粉不易清除衣物上的蛋渍或奶渍,但加酶洗衣粉可以。一种加酶洗衣粉袋子上印有如下说明: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最佳;切勿用于60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该洗衣粉能较易清除衣物上的蛋渍或奶渍,说明该洗衣粉中加入的是什么酶?

(2)为什么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有这种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如何缩短衣物的浸泡时间?

(3)为什么切勿在60摄氏度以上的水中使用此洗衣粉?

(4)试解释为什么此洗衣粉不能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5)为什么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

(通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知识的迁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课外的一些材料。随后教师在学生充分自学和讨论的基础上再精讲本课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相应练习。以下内容略)。

2.2案例研究与分析

(1)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到,教学中要处理好“学”和“导”的关系,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毫无疑问,要体现以学为主体的原则,强调学生智能的发展要靠学生在学习上的内在动力,靠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积极进取,而不是靠老师单纯的知识传授;要求学生懂得如何学习、掌握、应用、发展知识,而不仅仅是学会知识。

当然,“学”离不开“导”,因此,要把主导原则作为教学方法论的一个指导原则,其目的在于把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与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系统知识的同时,尽力促进智能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另外,要使学生愿意、有兴趣去自学,更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自学材料,还需要多列举生活中具体的例

子和一些课外材料,也可以是生动具体的实验过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去自学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设计合理、科学、新颖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更重要的是,鼓励和激发学生不断地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与学生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2)通过上述案例还可以看到,出现了多种提法不同的教学程序,这些教学程序遵循了某种“生成规则”,即以“读、练、评、讲”为基本环节,“读、练、评、讲”可以浓缩为三步,或扩展为五步、六步。但在时间上一般保持了某种序列。一些实验研究者把这种序列称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中生教学的具体特点,我在本节内容采用的学导式教学法结构模式为“六段教学”,即“提示——自学(观察)——讨论——解疑——精讲——演练”。教师通过提示导入课题,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求知欲;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教材,边看边思考,明确重点,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教师通过实验激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自学后,集中汇报学习的情况,提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问,相互促进,共同理解。通过精讲,提高学生知识的准确性;通过演练,实现知识的迁移等。

(3)在引导学生获取结论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质疑释疑,让学生暴露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踊跃提问。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些问题可能与本节课内容关系不大,或者有些问题或回答显得比较幼稚,对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问问题。“质疑”要有一定的深度和一定的思维含量,以驱动学生深入思考;“释疑”要坚持让学生先讲,学生之间相互修正补充,最后教师再下结论或作评价,以获得足够的反馈信息。

总之,本教学模式中,改变了传统的先给出结论,再进行分析、训练的做法,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重视了结论获取过程的教学,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美彦.浅谈自主学习中的创新教育.学科教学探索,2004,9:27-28

[2]杨烨.“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理论构想.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4):72-78

[3]唐金平.认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云南教育,2000,7:17-18

自主互动 彰显主题 第5篇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

3、理解并灵活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4、通过主动发现的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自学——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比,今天老师要求同学们自学完成,请看自学提纲,

出示自学提纲:

1.自学课本68和69页上的内容,划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

2.例题是否看懂,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写出你的新发现、新解法和一些创新的想法。

4.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5.完成书上的练一练,看是否有困难。

指名读自学提纲,然后学生自学。

(自学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课中自学,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自学的目标是挖掘学生心力,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其终身受益。)

二、说学——交流回报

学生自学完毕,进行交流汇报,交流汇报的内容是:

1.从例1、例2中,你学到了什么。

2.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一些创新的想法?

3.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

4.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请代表上台进行汇报:例1、例2、练一练、试一试分别请四个同学来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说学是学生互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把自学习得的或课外看到的内容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参与意识,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自主解决,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三、帮学——释疑解难

让学生说出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帮学这一环节重点是解决了学生的困难。使学生在教材重点、难点处遇到的问题得以化解。)

四、导学——点拨提升

师在学生交流回报、释疑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两个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时,就可以用比来表示?请举例说明。

2.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4.比的后项能不能为0?为什么在球赛中出现:“4:0”的比分?

5.由“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3:2”你能联想到什么?

6.你知道黄金比吗?它的比值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对于全班不懂的问题师给予辅导:

第一题:师指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所以只有两个量之间存在相除关系时就可以用比来表示。例如:1、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80千米,则路程和时间的比为180:3

2.一个长方形长是宽的4倍,则长和宽的比为4:1。

3.甲数+乙数=8,它们之间是相加关系,所以它们之间就不能用比来表示。

第二题:师指出:两者的联系在于: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而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比值是一个数,有时可以用小数甚至整数表示,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不能用一个小数或一个整数表示。

第三题: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区别:分数是一种数;比表示一种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

第四题: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第五题:可以联想出: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女生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第六题:黄金比的比值是0.618,出现一组图形,让学生 感受黄金比的美!同时把我们班的一位女同学所写的作业展现给大家,让学生找出黄金比。

(导学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前能够认真专研教材,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预设成一个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使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得到充分的暴露。而且教师在这一环节又对课本的内容进行了延伸、拓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

五、检学——检查反馈

学生独立完成:1~4题

(检学主要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一步教师能够设计出一定量的练习,既具有一定的弹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又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自主创新。这一环节又让学生自批和互批作业,既能让学生取长补短,又培养了他们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

六、评学——表扬激励

师让学生评价一下自己或他人在这节课的表现。

(评学即指评价。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五步自主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

自主性与互动性 第6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互动教学,结合

自主学习和互动教学的定义以及两者结合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人际交往和信息互动[1]。互动的学习过程是指两人或多人之间在进行相互的思想交流的同时, 利用传递信息达到共同促进学习的目的, 并且产生一定学习效果的过程[2]。所谓“互动教学”, 其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互动教学就是指在处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中, 在进行指导和实施对应关系下伴随的师生互动过程[3]。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策略就是把互动教学法运用到英语课堂中去,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互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吸收语言知识, 并自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经历了, 诸如“启发式教学”、“兴趣教学法”、“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等过程。归根结底, 这些教育、教学形式, 主要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理论和实践都证明,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 单纯的自主学习, 也有一定的弊端, 例如, 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及优劣不明, 最终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 自主学习必须与互动教学结合。

自主学习与互动教学结合的主要形式

1. 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针对一个话题, 或者热点问题进行资料搜集, 信息分析, 小组讨论, 组长发言。此话题可以是与授课相关的课文, 听力材料, 写作题目, 也可以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 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可采取小组讨论流程, 具体实施方法如图1:

(1) 话题引导阶段。话题引导阶段可以预先进行, 以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留出充裕的时间。教师在话题引导部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可以让学生参与选题。例如, 可以让上一次小组讨论或者辩论的胜者参与选取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分组阶段。学生分组阶段, 主要有如下几种角色:

组长:组长在小组内组织, 分工, 组长负责引导小组讨论, 并在小组发言阶段主要进行发言。组员:根据话题的不同, 组员可以分别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撰写发言稿等。记录员:每次由一名学生担任, 主要负责现场记录小组讨论, 可以很好地培养英文的听力和速记能力。在这个阶段, 可以随机分组, 然后让学生轮流担任各种角色。

(3) 自主学习阶段。自主学习阶段, 可以在课上以及课下进行。根据分组的不同角色, 学生要进行资料分析整理、加工、撰写发言稿, 参与小组讨论等活动。

(4) 集体讨论阶段。集体讨论阶段, 可以分组由组长发言, 之后由其他组对其发言进行提问、点评, 本组的组员可以参与帮助组长进行问题的解答。最后教师要对每组的发言从内容、结构和发言上进行点评,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2. 即兴问答

即兴问答主要由学生自发进行,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作为开始, 并规定后面学生所问问题的范围。之后, 由一名学生进行即兴回答, 时间控制在1-2分钟之内, 之后, 由此学生提出新问题, 并指定下一位学生进行回答, 以此类推。

作为小组讨论的补充, 即兴问答能够保证全部学生参与, 调动学生积极性, 方便教师更直观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活动

由教师布置任务, 如:收听广播 (BBC, VOA等) , 收看英文电视剧、电影, 参加并组织英语角等。作为课堂自主学习的延伸, 课后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并更贴近生活。教师可以指定学生收听观看英文节目, 在适当的时间组织讨论观后感, 或者直接将此作为小组讨论的话题。另外, 还可以根据观看的内容, 安排组织学生进行话剧、小品表演, 或者电影台词配音等活动。

教师在自主学习与互动教学结合中的作用探索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监督者, 起到引导学生思路和解惑答疑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 以任务为中心, 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交流活动, 并在必要时给予适当引导、帮助和鼓励。教师在自主学习中与互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首先, 有效评估学生学习基础与弱项, 因材施教, 帮助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与预期目标。教师在学生开始自主学习以前, 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来开展互动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做好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的考评工作, 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其次, 激发、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培养兴趣。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该做好学生引导活动, 不应过多地打断与干涉,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鼓励全体学生参与, 尽量做到学生间交流机会均等。

再次, 为互动教学提供素材, 话题, 协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辩论, 演讲等活动。互动环节的开展应紧扣英语教学大纲, 以书本内容为基准, 紧扣大学英语的学习目标, 注重培养语言学习者进行应用型交流的标准要求。

最后, 实时评估互动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效果, 适时调整比重。并观测学生学习效果等。通过考试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将学生在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的分数进行统计, 进行对比分析, 适当地调整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分配比例。

自主学习与互动教学结合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成绩比较

西安医学院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的教学中, 英语系针对教改要求, 根据高考成绩, 随机抽取了临床本科的5个班级进行了自主学习教学实验。在自主式教学过程中, 全面结合互动式教学等手段。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分析表明, 采取自主式教学的班级甲的总成绩平均分, 听力平均分和阅读理解平均分均比未采取自主式学习的班级乙和班级丙有1分以上的提高。这说明了我们采取的自主学习与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成绩, 特别是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

高校英语教学体系的建成, 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在此过程中, 自主式学习与互动式教学, 以及两者的结合,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更重要的是, 能够全面提升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因此, 笔者认为, 在高校英语教育教改过程中, 自主式学习与互动式教学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 2002 (2) :68-72.

[2]史爱辑.基于互动和输入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1 (06) :17;207.

自主性与互动性 第7篇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评改这种语文教学活动古亦有之,它是指老师、师生共同或学生个体对作文命题、立意、材料的选择使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的酌斟批改及评价,评析作文的成功与不足,让写作者的写作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传统的作文评改往往以教师为主,这种作文评改方法有利有弊,但总体来说弊大于利。

传统作文评改方法的“利”在于教师能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写作情况,在写作态度、写作方法、写作能力等方面与学生交流,在思想认识、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与学生交流,便于因材施教。但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语文教育教学,越来越显露出其“弊端”,甚至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的障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作文评改模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要求教师精批细改,把“批”的主导作用和“改”的主体地位混为一谈,让教师在作文批改中独揽了大权,在幕后舞台上唱了一曲不受学生欢迎的独角戏,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又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传统作文评改模式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现代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师绝不去做。我认为传统作文评改模式中的“精批”是教师应该继承和发扬的,至于“细改”大可留给学生自己去做。试想,倘若教师把“细改”的工作也做了,那学生怎么来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作文呢?哪还有什么素质培养可言呢?

(三)传统作文评改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传统作文评改模式由教师一改到底,学生无须思考,无须修改,滋生了学生的惰性。叶圣陶先生说:“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想对了,写对了,才可以一字不易。”这话说得再透彻不过了。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学生呢?要修改“思想”,靠教师显然不行,只能靠学生自己。

综上所述,传统作文评改模式既有其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精华,又有其必须剔除的诸多弊端。怎样才能吸收其精华,革除其弊端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把提升作文评改有效性理解为教学过程的两个环节,“评”以教师为主导、以家长为辅助,“改”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阶段互动;两个环节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形成提升初中作文评改有效性的策略。

二、提升初中作文评改有效性应遵循的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真情实感的、有创意的表达应鼓励,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的评价方式。因此评改学生的作文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减弱。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就是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这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式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集体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在平等、融洽、自由的气氛中讨论、修改、评价同龄人的习作,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参与自主性作文的评改,学生由被动的“被评判者”变成主动的“评判者”,会产生一种“我的作文我做主”的主人感,“自我的风采、个性、自由就能得到张扬,作文评改就不再是一种枯燥的‘练习’,而是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了”。

(二)多元化原则。

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着眼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作文评改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多元开放。”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构建多元化的作文评改策略,是作文评改有效实施的重要内容。这就意味着作文评改必须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互评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学生也就理所当然应该广泛参与作文的评改。

(三)赏识性原则。

著名教育家雅卡尔说:“如果学生感受到一种信任,便会在心中把它树立起来,在他的个人能力上重新找到希望,并努力使自己进步。”在作文评改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不吝惜表扬和鼓励,到学生的作文中努力寻找学生值得表扬的一点一滴,树立他们对作文的自信,使学生有勇气完成语文学习之旅。

(四)阶段性原则。

由于学生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状态具有阶段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作文评改水平也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初中作文评改的有效性策略是要分三个阶段来实施的,每个阶段各有侧重,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互动的教学过程。

三、提升初中作文评改有效性的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新课标更是倡导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经验和理论在这个问题上不谋而合,共同要求我们必须从包办代替、精批细改的“单一”模式中走出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成长为目的,把作文评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采用自主、互动评改的方式。教师要想在作文教学上走出新路,走出活路,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及最大限度地激发互动的参与意识。

(一)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师生互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述及“教学过程”时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作文评改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新课程下提升初中作文评改有效性理应注重师生互动。

1. 教师赏识、培养兴趣。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写作是一种释放、宣泄和自我展示,谁都希望自己写的作文能得到回应,引起反响,产生共鸣。学生更是这样。所以,在作文评改中,赏识是师生互动的具体体现之一。

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有价值的东西,加以充分肯定、赞扬、鼓励。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批改不易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所以语文老师不必吝惜鼓励之词,不必担心鼓励会捧杀学生,用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兴趣,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教学目的。对他们习作由衷地称赞和欣赏,不仅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而且能使他们收获自信、胆识、自尊、激情这些更重要的东西。

2. 教师示范,学生评改。

教师在作文评改活动前应予以示范,在活动中加以指导,让学生在指导中慢慢学会批阅评价作文。具体的操作步骤应这样:可选择二三篇典型的作文,由教师用投影仪影出,当堂批改。在批改中,教师边改边讲清评改作文的步骤方法;教师可就被批的作文设置一些批阅方面的问题,如选材、立意、语言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在这样的作文评改中,师生都处于积极思考交流的互动状态之中,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章修改能力。随着这种训练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可由台前转到幕后,让学生唱主角。请一些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依次到讲台上按老师评改作文的方法步骤,领着全体同学共同批阅作文。在学生上台评改时,教师可站到学生中间,与全体同学共同参与这种的活动,并适时对台上的同学进行指导、评价;也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向评改者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达到作文评改的预期效果。这种活动刚开始时肯定不是太得心应手,但长此以往,学生对这种活动就会驾轻就熟,写作水平和作文评改水平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合作提前奠定思想基础,也为即将实施的“生生互动”的作文评改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师生合作,制定标准。

通过教师的示范点评及引导,学生们已就点评的角度、方法、技巧有了一定了解。在学生有了初步的评价意识和掌握了一定的评改方法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具备独立评改作文的能力,师生应合作制定一套《作文自评、互评细则》,让学生从格式、文字、语言、标点、选材、结构、表达方法、字数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有据可依,有话可说,有的放矢。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生互动。

新课标明确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文教学也应牢牢抓住这一点,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作文评改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互动开放。作文评改标准已经制定好了,作文评改正式进入“生生互动”状态。

1. 小组互动。

对在作文评改中掌握了“点金之术”的学生,应给他们自主互动实践的机会———互相评改作文。教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一般以三至五人一小组为宜。每小组好、中、差搭配组合,并确定一名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为组长,小组长为主评人。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集合本组同学的意见,完成对本小组以外的其他同学作文的评改。完成批阅后,由组长向教师汇报本小组作文评改的结果,让学生通过阅读、欣赏、评点、修改其他同学的作文,体会作文成功的写作之道和评改之法,从中体会别人作文的优劣,指导自己的作文写作。在学生互改作文时,教师应巡视其间,为学生答疑释惑、排忧解难。

小组互动式评改作文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习作内容三者之间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参与活动认知中的主体,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淋漓的发挥,才会真正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这种互动式作文评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作文主体作用,使作文评改由静态的听变为动态的评,每个学生都有口头、书面表达的机会。小组互动不仅使学生发现自己及别人的长处和不足,而且使学生对习作要求把握得更准、理解得更深,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评好作文、写好作文。

2. 个体互动。

在小组互评中,学生已就如何评改作文有了集体的智慧和个人的见解,乐于就别人的习作来评论一番。教师顺势大胆放手,让学生个体间展开互评互改活动。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十个方面的批语,一般情况学生写的批语都在150字以上。针对学生的评改情况,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二次互换评改。每次批改尽量不重复,每次都换人,这样评改的人才有新鲜感、有兴趣。被评改人看到不同的同学对自己作文的评语,当然也会有新鲜感,有积极性。这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发现错误的能力,而且使同学之间研究学习的风气更浓了。经过多次评改实践,学生不仅能准确地记住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在写评语时,他还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就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很多同学在评价作文时感慨道:“评改别人的作文,就像照镜子一样,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所犯的同样的错误。”

3. 班级互动。

这是互动时不可或缺的环节,要加强评改者与被评改者、习作者与评改者、习作者与习作者之间的对话。既要在小组之间交流,还要在小组外交流。统一安排时间,由各小组推派代表就习作者和评改者双方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不足在全班交流,在全班范围内取得“互动”效应。同时互推佳作,其意义在于形成互改成果,推出范文。互推佳作应体现两个原则:一是鼓励性。每次作文,小组内至少要推出一篇佳作,誊正张贴;二是集体性。张贴前,作者必须按初评、复评及师评意见自我修改,然后提请组内同学再次修改。为此,佳作的“出台”有了更多的“互动”效应。

班级互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进行再次撞击,各种独特的甚至是标新立异的思想都会迸发出来,从而点燃更多的思维火花。同时,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缺陷,对于在作文评改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可能处理欠佳,这就需要教师在总结时结合学生的汇报发言,有意挑起新的“战争”,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并有的放矢地就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探讨,使互动得以升华。

4. 自我互动。

自我也是可以互动的,即在思想上,写作的“我”与评改的“我”前后互动。“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学生自我评写互动———自改作文是提升作文评改有效性中最难的活动,也是提升作文评改有效性的最高境界。这种活动是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这对不少学生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必须以教师引导、学生互改为基础。

叶圣陶先生关于让学生自我评改作文的话值得我们深思:“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培养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这段话肯定了提升初中作文评改有效性的新方向。

(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家校互动。

关注学生不仅是教师的职责,而且是学生家长的职责。家长参与评价也是语文教师尝试的评价方式,要尝试在作文教学中引入家长这一宝贵的资源,搭建家校互动的桥梁,调动家长评价自己孩子作文的兴趣。要求学生回家把作文给家长阅读,让家长做学生的热情读者,指出褒贬,或是书面的,或是口头的,学生肯定会获得一些有益的帮助,进行必要的修改。教师要注重与家长沟通,逐步引导家长积极关注并客观地评价孩子的作文。

在家校互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家长和子女在情感上的互动,家长也从自己的角度给子女提出了写作建议。虽然家长由于文化的差异,不一定都能从专业的角度来点评,但无论水平如何,都是对子女文章的鼓励鞭策,都是与孩子情感的交流沟通,都是对孩子精神的影响感染。这种家校互动的方式激励了学生写作,推动了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又为提升初中作文评改有效性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四)风含翠篠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阶段互动。

由于初中各年段学生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状态是不一样的,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作文评改水平的也是有所差异的,因此提升初中作文评改有效性的策略是要分三个阶段来实施的,每个阶段各有侧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成一个互动、完整的教学过程。

1. 初级阶段为整个七年级。

这个阶段的作文评改以教师的精批细改为主,目的是给学生以作文评改的示范,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作文应该如何评,怎样改。同时交给学生作文评改的一般标准,引导学生试着按一般标准改一两篇作文,以培养兴趣,调动积极性,提高认识,积累经验,为顺利过渡到中级阶段做好准备。

2. 中级阶段为整个八年级。

这个阶段以学生的互评互改为主,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为辅。适当放手学生互评作文,但一定要做好学生互评后的检查工作,并且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学生沟通,逐步让他们学会丢弃“拐杖”、自己“走路”。

3. 高级阶段为整个九年级。

此时,学生在前两个评改阶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评改经验,语文素养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完全可以相信学生,把作文评改的大任放手交给他们。

四、结语

提升初中作文评改有效性的策略以学生的“动”为主体,以教师的“导”为媒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学校与家庭形成多种交流,真正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年段互动”。要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师的作文教学与作文评改中,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人,成为作文教学的最大参与者和最大收益者。

正如夸美纽斯所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彭小虎.互动主义原理与学生素质之养成.

[2]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导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6.

[3]顾明远.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 2004.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9.

[5]中学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自主性与互动性 第8篇

关键词:评价,互动,自主,民主

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杠杆作用,但评价是一把双刃剑,评价的适当与否关系到教育成果的理想与否。但在我们幼儿园进行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而幼儿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教师独断、片面的评价也影响了幼儿的自主评价,失去了自我判断和自我认识的能力。

而新《纲要》中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由此可见,《纲要》运用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建立了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对幼儿行为评价的主体由单一的教师转变为全体幼儿和教师的共同参与。

那么如何让幼儿自主地参与评价活动,如何通过日常的评价活动培养幼儿民主、独立、公正的评判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教师单方面评价的现状和幼儿所表现态度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优化解决的策略,探讨如何促进幼儿自主地参与并进行民主、独立、公正的评价。

一、当前幼儿园对幼儿日常行为评价存在的现象

案例(一):又到了周五评五角星的时间,孩子们一个个端端正正地面向老师坐着,争取在最后的关键时刻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胡嘉慧小朋友吃饭吃得干净又快,而且还能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所以她能得到五角星。”“曹彬小朋友在任何活动中都很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举手发言,他也能得到五角星。”“还有赵一涵……”教师一个一个报着名字,孩子们则安静地听候着“审判”。

案例(二):今天的晨间活动是跳绳,老师为孩子们记录每分钟跳绳的个数。宁宁每甩一次绳子都要停顿一下,因此一分钟下来宁宁只跳了12个。而扬扬一分钟跳了57个,于是,跳绳结束时老师就对宁宁说:“宁宁,你要加油,扬扬比你多跳好多个,回家好好练习,争取赶上扬扬。”

从以上两则案例中可以看到,传统的幼儿行为评价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幼儿园教师,并掌握了评价的权利,是一种单一性的他人评价,这种评价往往是把幼儿置于群体中,被动地接受评判,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横向比较。这种做法有利于幼儿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但这种评价缺乏个体内的差异,使教师不易看到幼儿的进步,幼儿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潜能得不到有效挖掘。

二、幼儿对教师单方面进行评判所表现的态度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五角星的评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常常拿五角星当“武器”,从而规范幼儿的日常行为,认为表现好的可以得到五角星,表现不好的不能得到,当然,这个评判的标准也是老师自行设定的。时间长了,幼儿对教师单方面进行的评价将产生“抗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觉得无所谓

有些调皮的孩子几次都未得到五角星后,便对“五角星评比活动”失去了信心,渐而产生了逆反心理,觉得评不评得上都无所谓,反正五角星可以去文具店买一大张,想贴哪就贴哪。

2. 认为老师偏心

有的孩子则认为老师偏心,常常把五角星给自己喜欢的小朋友,五角星只属于老师眼中的好孩子。而平时比较调皮的孩子总是与五角星无缘。

3. 认为老师欺骗人

有些老师经常在孩子的行为表现上运用五角星评价,过于频繁的使用使幼儿渐渐地对五角星失去兴趣,觉得老师是欺骗人的,能不能得到五角星都一样。

4. 误导幼儿的自我认识

教师片面的评价方式,导致幼儿失去自我的认识,认为老师评价我是个好孩子就是好孩子,评价我没有进步就是没有进步。

三、分析形成这些态度的原因

1. 教师不了解评价的真正目的,运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很多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总是朝着一个预定的目标进行,然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幼儿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能力,都拥有相对于自己或是相对于他人的智力强项。因此,运用了横向比较的方法,是教师忽视了幼儿个性差异的特点,扼杀了崭露头角的幼苗。

2.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不够客观公正

有时由于教师观察不够细致,在对全班幼儿进行评价时没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导致所做出的评价不公平。教师这种不公平的评价会降低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权威感,使教师的评价效果不能正常发挥。同时,还会使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孩子降低以后做事的积极性,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或者“破罐子破摔”的行为方式,阻碍其社会性的发展。因此,运用评价时要注重客观性和公正性。

3. 过于频繁地运用物质奖励

当教师频繁使用物质奖励作为肯定性评价手段的时候,会给幼儿今后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容易让孩子养成为得到物质奖励而做事的习惯。从奖励的效果来看,物质奖励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奖励能让孩子永远地心满意足。如果成人哪一次忽略了对孩子的奖励,孩子们觉得没有像以往一样得到成人的肯定和关注,就会产生惰性或不满,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回报,从而影响他们日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甚至容易产生斤斤计较的个人利己主义思想,不利于幼儿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愉悦。

四、教师和幼儿互动式评价的方法和策略

1.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要适度

对幼儿的行为教师应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以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形成。否则,在幼儿心目中成人只是一种威慑的执法者,也会逐渐使幼儿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或行动服从,心存对抗,或唯唯诺诺,不懂究竟,单纯依赖外界管束的品质,同时也会影响幼儿对身边人事物的评价。

2. 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

对一贯表现好的幼儿不必常常表扬,应该鼓励的是那些经过努力而有所进步的孩子。教师常常采用“比赛”的方式来鼓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谁吃饭吃得快,谁起床起得早,谁排队动作快等。但我们往往只看到它功利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它的副作用,实际上这种副作用远远大于它的价值。我们在表扬那些取得胜利的孩子的同时,却忽视了没有取得胜利的孩子的内心,让他们感到灰心丧气和不满。而且胜利也并非总是好事,胜利者容易产生一些不恰当的优越感。因此,我们在对孩子评价时,要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3. 教师要转变角色,将评判权利还给幼儿

新《纲要》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幼儿的想法和观点,让幼儿平等地参与社会性的民主评价。由于不同的孩子他的个性、能力存在差异,其情绪的波动会影响教师的评判效果。例如:我在班上设计了一个“周五民主评比”活动,把每周五以教师为中心、为主持人、评判人的单一活动改为让所有的孩子共同参与的“民主选举”社会性模拟活动,把成人模式放入孩子们的游戏活动中。请孩子们来一起公选出他们认为在本周内各方面表现最佳的孩子来当主持人,而他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主持好本次活动,并担当分发五角星的任务。其他孩子则担当“小公民”的角色,以民主、公正为前提,结合实际认真地反思一周的表现情况,说说各自在一周中的优点、缺点、进步的方面及还有待改正的不足之处。而我仅以一名“小公民”的身份参与活动,并且告诉孩子们我也想评五角星,让他们也来评评我在一周中的优缺点,如此一来,活动氛围一下子被调动了,内容也变丰富了。而且孩子们的胆子变大了,不但能客观公正地指出同伴间的进步与不足,学会认真地剖析自己,也和老师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友好的师幼关系。

4. 及时纠正幼儿片面的评价行为

由于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比较片面。因此,在提倡把评判权利还给幼儿的同时,我们教师也不能完全对其放任自流。应该给予幼儿更多的引导和帮助,例如:刚在班上实行“周五民主评比”活动时,由于幼儿初次接触,他们很生疏,主持人和“小公民”都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而且相互之间也不能很好地配合。所以,在前几次的活动中我讲解得较细,引导得较多。之后,我便以一名“小公民”的身份参与评比。

5. 运用多种评价形式

新《纲要》中指出:“评价内容与方式要由单一变多元。”单一方式的表扬容易使幼儿产生厌倦的心理,从而对表扬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肯定性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有当众的或个别的,有口头的或书面的,还有点头、微笑、抚摸等体态语言或其他物质奖励等。物质奖励应经常有所变化,不能总是五角星、小贴纸等。对每个幼儿的物质奖励也应有所不同,可以依据每个幼儿最迫切的需要来选择。如:有的幼儿非常乐意帮老师和同伴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就可以奖励他 (她) 当一天值日生或小老师;有的幼儿很喜欢看下棋,就可以考虑奖励一盘老师亲手制作的棋等。

6. 将评价活动渗透在各项活动中

在孩子们对评价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后,可以引导他们来更进一步地扩展活动,使评价更深入一步地开展。例如:孩子们对每天一轮的值日生活动比较感兴趣,但当值日生是要有要求的,而且要经过大家的推选。因此,这样的方式不仅促进了幼儿自我意识的提高,也进一步发挥了“小公民”的职权。而且,在一些角色游戏活动中,我也让幼儿进行民主推选,来决定角色的分配。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也使幼儿更加懂得了碰到问题如何解决,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评价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的所在,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怎样有效地评价,怎样把评价内化为幼儿的自我认识,形成一种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以上几个方面是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总结并提出的一些策略,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曹中平.幼儿教育心理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钟启泉,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自主性与互动性 第9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戏剧表演教学

一、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弊端

社会大环境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 从而能更好地与国外人士交流、学习。但是大多数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还只是处于初学者的阶段, 部分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大学生甚至还处于中式英语或哑巴英语的阶段。而且, 传统的英语教学在四、六级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 重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语法能力, 轻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 使得英语教育最终成为没有实际意义的哑巴英语。而且, 各高校普遍都在扩招, 学生的数量与教师的数量严重不平衡, 师生比成为各高校的主要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 国内很多高校, 包括我校, 都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 提出和实施了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这一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解决了师生比例失衡的问题, 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但是, 这一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同时也存在着问题。胡隆 (1999) [1]、兰天、邓桂东 (2008) [2]认为人机交流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却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大大减少, 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机会减少, 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 以及沟通、组织、管理、协调等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 也就没有实现学校和课堂的教书育人的宗旨。

如何提高学生间的互动性,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沟通、交流、协调、组织、管理能力, 成为高校关注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 可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利用英语短剧表演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及其它社会实际能力。笔者运用二语习得理论, 在Form-focused Instruction (形式聚焦教学) 的理论指导下, 采用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交际语言教学) 方法对现有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进行改革与补充, 把英语短剧表演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融入到网络自主学习大环境中, 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能力, 尤其是提高听、说能力的目标, 同时还兼顾学生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等能力的培养, 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急需人才。

二、戏剧表演教学的理论指导

戏剧表演教学法有着可实施的理论科学依据。许葵花 (2001) [3]指出此方法以教育心理学为依据, 能开发人的右半脑, 是符合大脑的记忆规律、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的交际教学法。国内部分高校 (如: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 举行了大学生戏剧表演大赛,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普及面不够广泛, 参与的学生数量太少, 没有能够让戏剧表演深入到课堂教学中, 深入到学生中, 没有让广大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国内不少专家 (如:许葵花等) 对英语戏剧表演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徐锦芬、彭仁忠 (2004) [4]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提高的论断。国内外很多语言学专家对二语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不断的突破, 得出了逐步完善的理论。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要求大学英语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主要利用Krashen (1986) [5]的输入假说理论。这两种理论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下能够充分发挥其功效, 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

笔者针对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对其作出调整和改革。现有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 重形式、轻实质, 重硬件建设、轻理论指导, 重环境设计、轻策略培养, 学生的实际能力没有得到重视和相应的提高。因此, 笔者在Form-focused Instruction的理论指导下, 采用了Littlewood (1981[6], 1984[7]) 创立的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方法。此方法强调交际过程, 如不同的场合下恰当地使用语言;运用语言执行各项任务, 如解决难题、获得信息等;运用语言与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 Roleplay (角色扮演) (Carol 1983[8], Ellis 2003[9]) 被引入到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中, 英语短剧被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从而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这一方法要求模拟真实情景的课堂活动, 通常有演戏、小组讨论等。在模拟活动中, 教师给学生分派情景中的角色、任务、要解决的问题, 并给予具体提示, 然后由参加者提出建议作出决定, 根据参加者做出的决定模拟可能产生的结果, 最后, 大家讨论自己的表演、感受及发生的各种情况。在此研究中, 戏剧表演为研究对象, 目标是每个学生都能用英语高水平地进行日常对话, 并就生活、教育等问题进行良好的沟通, 与专业相关问题也要做到用英语能够流畅地与国外专家交流、学习。学生在提高英语能力的同时, 要做到了解西方文化, 更好地同国外人士进行沟通和交流, 提高自身的交流、沟通、组织、协调等社会必需的实际能力。

在研究中, 笔者特别注意了如何利用英语短剧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英语学习氛围, 使英语学习成为娱乐式学习, 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和学习中来;如何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同时, 做到兼顾其它能力的提高, 并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终效果;如何把英语短剧表演从背诵阶段提高到表演阶段;如何做到英语短剧教学和教材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有效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戏剧表演教学的实例分析

笔者随机选择五个班级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而其他班级不采用此类方法教学, 进而形成对比。笔者分别选择了华南农业大学2009级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1班、3班, 社会学3班, 行政管理8班, 食品学院食品工程3班则作为实验组。而公共事业管理2班、4班, 行政管理9班, 食品工程4班则作为对照组。每个实验组班级随机分为3个小组, 每组10人, 共15个实验组, 每个小组选出自己的组长安排整个组的排练。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英语短剧等口语化材料, 这些材料分别为《灰姑娘》、《丑小鸭》、《白雪公主》、《孔雀东南飞》、《荆轲刺秦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大话西游》等大家熟知的英语短剧片断或中文短剧片断。学生自己把中文的短剧翻译成英语。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先熟悉戏剧内容, 然后课外自主学习和排练英语短剧, 再分角色扮演和表演英语短剧。经过四个星期的编排之后, 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笔者同时负责答疑指导编排。表演之后进行评论、总结经验与不足, 分析优缺点, 并给予指导。最后准备下一阶段英语短剧的编排工作。

学习和练习表演过程能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使每个学生都有听、说英语的机会, 从而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 同时, 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

现将各阶段的实验情况列明如下:

2008.09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听说能力阶段。因为招生生源相同, 所以在这一时期,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基本相同:30%的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和交流, 30%的学生处于中等程度的阶段, 40%的学生处于不太流利的表达和交流的阶段。

2008.09—2008.10选择英语短剧表演, 包括材料的准备阶段。各实验组分别选取了《灰姑娘》、《丑小鸭》、《白雪公主》、《孔雀东南飞》、《荆轲刺秦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大话西游》等大家熟知的故事片断。部分实验组表演主题相同。

2008.10-2008.12课下熟悉英语文化和排练阶段。学生对要表演的英语短剧的文化背景作深入的了解, 从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等。针对角色进行排练, 在此过程中, 每个成员都有练习英语口语, 锻炼沟通、组织和协调等能力的机会, 每个组员都融入到表演中来, 做到群策群力, 并克服背诵的局限, 提高到表演的层次。

2008.12课堂表演阶段和讲评讨论阶段。每个实验组课堂上有15分钟的表演时间, 学生对这一时刻特别期待, 且都认真对待。各组都准备了简单的道具 (经费有限) , 学生的英语台词流利, 对戏剧人物的理解非常深入, 表演得惟妙惟肖。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二组、三等奖三组。

2009.01再测实验组学生的听说能力, 同对照组学生进行对比阶段。在测试过程中发现, 原来的30%的中等程度的学生已经能够用英语流利地表达了, 原来的40%的表达不流利的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上了一个台阶。实验组的学生已经没有了原来的胆怯感, 能够大方地回答问题, 进而英语表达更加流利。这些都是课余排练和课堂表演的结果。相比之下, 对照组的学生相当一部分还是没有能够克服开始阶段的羞涩感, 缺乏自信, 造成英语口语表达不流利。

2009.01总评阶段。笔者对学生第一阶段的英语学习进行总评。戏剧表演法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艺术教育能开发学生的右脑潜力;符合大脑的记忆规律。类似项目在其他高校也进行了尝试, 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我校, 实验组的学生也已从中受益, 同样具有可行性, 弥补了网络自主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和不足, 增强了学生相互交流沟通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娱乐性,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沉闷, 极大地活跃了课堂学习的气氛, 使学生由被迫学习转变为主动自愿地娱乐式地学习,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和听力水平。同时也增加了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为以后同国外人士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提高英语能力的同时, 提高了相互交流、沟通、协调、管理等社会实际能力, 为社会培养了急需的人才。这一教学改革模式值得推广到全校其他院系班级中去, 使全校学生受益, 并向其它高校宣传推广, 使全校学生和其他高校学生、教师能够教学相长, 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四、结论

“听”“说”习得英语反映了人类语言学习 (儿童语言学习) 的最基本的规律。笔者采用直接、直观、感性的方法, 而不是用间接、逻辑、理性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英语学习, 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英语学习效果。

该研究解决了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存在的弊端 (人机交流过多, 学生间相互交流过少) , 把英语短剧等口语化材料和英语语言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让学生表演英语短剧。以教师指导学生为主, 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娱乐性, 改变了原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沉闷的英语学习氛围。同时加深了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有助于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戏剧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 学生的交流、组织、管理、协调等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的新形势下, 我们必须摆脱四、六级考试指挥棒的负面影响, 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 探索新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社会实际能力。在当今社会缺乏具备一定基础能力的人才时, 我们应为社会培养有用的和急需的人才, 使学生尽快地融入到社会中, 成为心理成熟和综合能力过硬的可塑之材。

参考文献

[1]胡隆.现阶段网络教学的不足与改进[J].外语电化教学, 1999, (4) :3-5.

[2]兰天, 邓桂东.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及其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信息技术, 2008, (1) :78-80.

[3]许葵花.外语教学中过程法戏剧表演的科学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3) :61-63.

[4]徐锦芬, 彭仁忠.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1) :64-68.

[5]Krashen, D.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1986.

[6]Littlewood, W.Communicative Language Learning:An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981.

[7]Littlewood, W.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8]Carol, L.Role Play in Language Learning[M].Es-sex:Longman, 1983.

学生心里的自主互动快乐课堂 第10篇

【摘要】自主互动快乐学习是我们数学老师定制的一种学习方法,是让我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中乐、爱上学的一种学习方法。我身为队长,每天都要带着自己的队员讲题,我们队讲的非常详细,我在小组学习中学会了当小老师,讲课方面有所提升,从以前讲到现在,越讲越会讲,并且细节比以前讲得更细、更突出,效率也因此得到了提高,学会了分析问题,体会到了快乐,体会到了成就感。

【关键词】自主 分组 互动 快乐 队长带领成员讲 耐心 责任 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86-01

一、自主互动课堂是什么

自主互动快乐学习是我们数学老师定制的一种学习方法,是让我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中乐、爱上学的一种学习方法。自主就是要积极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个人的事,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给我们的学习任务;分组互动就是队长带领我们小组讨论以及和老师互相学习,提高我们团队合作学习能力,成员通过队长的指点来提升、表现自己的能力;自主互动学习是在快乐中学习,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激活思维、解决问题,每一位师生都能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喜悦;自主互动学习是一种享受,学习变为边学边玩的方式,用玩的时间做作业,在玩的时候就可以边玩边记着知识,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中体验快乐。

二、如何开展自主互动课堂

小组学习如何分组。根据男女均衡搭配的原则;根据学习水平均衡的原则;每个队挑选出一名正队长和两名副队长,正队长要求有组织能力和较强的学习基础以及表达能力,副队长要有较强的学习基础和表达能力;根据性格原则;分组时实时考虑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班级文化与团队文化建设。确定班级名称——扬帆中队,口号——辛(心)勤耕耘,缤纷满园!商议队名及队号,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确定了智慧队、展示队、奋斗队、旋风队、努力队五个队;五个队的口号与分别如下:我们是智慧队,智慧、智慧,我们小队又聪明又智慧;我们是展示队,我展示、我成功、我快乐;我们是奋斗队,努力奋斗,永不退后;我们是旋风队,旋风、旋风,谁与争锋;我们是努力队,一起努力,竞争到底 !

培训与评价。自主互动快乐课堂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的的,至少要一个学期的引导培训,重点培训队长面向全班同学当小老师讲课,培训队长带领队员面向全班展示,展示完之后,引导别的队做出补充及做出评价,然后针对同一题,依次轮流展示再现,直到每个队都会讲为止。在展示过程中,老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时监控评价表,对听课和讲课的学生都要做出实时的评价,通过评价机制,学生形成了比学赶的氛围,为自主互动课堂的成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自主互动课堂对教学方面的影响

小组学习可以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通过小组学习,老师也不用太辛苦,不用每天在黑板上写个不停,只是太难的还得由老师这个数学通讲解,但老师只说几句话,我们就恍然大悟;不用老师在身边,我们就会把家庭作业讲一遍,这样老师很轻松,自己也能有所进步;可是我们不懂的问题很少,可以说老师都是叫同学写,老师一个学期还用不掉五支粉笔,虽然老师不上黑板,也不讲,但是我们的成绩也一直往上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让我自主学习,让我自己主动学习,自己决定学习,探究新的知识,参与小组讨论,老师一般不讲,都是小组讨论着讲,我们天天上课都很轻松,我们不用太疲劳,老师不用太操心,每天很轻松的就过去了,马上又要学习图形的运动了,我相信应该也会很轻松。

小组学习可以互相帮助、合作与分享。我认为自主学习的方法有什么不会的可以问同学,同学不会的问组长,组长不会的问老师。我的小队平时都一起讨论问题,遇到不会的问题,我们只要一起探索、一起研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如果同学不会就尽力来帮助他,我们要做到有问必答,我们不会,组长总是耐心的讲,一遍又一遍,把我们教会,一起学习,一起讲,一起展示,一起玩中学,学中玩。如果个人学习相当于一架战斗机不厉害,那么小组学习相当于一群战斗机,威力无穷。

四、自主互动课堂对学生思想品质情感的影响

分组学习可以培养组长的耐心和责任心。我觉得小组学习很好,有的组员学习比较差,组长便忍着耐着的教他怎么做,怎么讲。我们小队每次讲课本或练习册,都是队长带着讲的,她讲的很好,有些人不听讲,我们组长也会好好的说,叫你要听讲,不知道的可以问,她也会用心的教你,每当讲题,她会让我们成员来讲,讲不来她教我们讲,会了自己又讲一遍。通过三年的自主学习,学会了小队学习,在老师和组长的耐心教导下,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

分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情感。自主学习不仅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而且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力量,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到极限,把潜力给激发起来到极限。我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得到了磨练,原来班上的活动我没参加,可是刘老师采用自主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勇敢地参加了第一次活动,接下来第二次,第三次......连学习也参与了,每次我遇到难题时我都不放弃,我会不惜代价的去探究答案。老师让我们小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我收获了独立完成每一件事,并努力把它做到最好;在学习中不怕苦、脚踏实地。

五、学生对自主互动课堂的体会与传播

我们养成了小组学习的习惯,能在老师不在的时候进行小队学习、自由互动,我觉得自主互动快乐学习是我在上学时候缺少不了的了。我们每天都是自主学习,每天来到教室,就是检查作业,检查完作业就开始自主学习讲作业,一个一个地讲,讲不来组长就补充,组长补充完就自己重新讲,讲完就进入下一题......

自主性与互动性 第11篇

1. 摒弃阅读教学的分析讲解,逐步培养阅读能力,做到朗读、默读、浏览等阅读方法灵活运用。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以朗读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他读书能力并重。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摒弃过去那种从头到尾的串讲串问,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读书状态。目的是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解脱出来,回到应有的主体地位,真正“读”起来。

例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针对“同一首诗,为什么父母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一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探究性阅读。学生通过朗读体验后发表个人理解和感受时,有的说,“巴迪年仅七八岁就能写诗,母亲看到儿子这么小就有佳作,当然兴奋不已,因此称赞‘精彩极了’。”有的说,“从巴迪迫不及待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巴迪焦急地等待父亲回来,是多么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为下文父亲的评价作铺垫,形成反差,同时可以看出巴迪是一个十分上进的孩子”,等等。正是在这一系列阅读实践中,使得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实践了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2. 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是关键

有很多孩子不爱读书,养成了被动接受的习惯。如何改变这种坏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能事半功倍,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趣味导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就能让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如学习《美丽的草原》时,可让学生边听蒙古歌曲边欣赏美丽的大草原,在听歌和赏图时让学生感受草原的辽阔美丽,增强了音乐鉴赏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同时,学生对课文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情境,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向自主学习的意识中。当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达到顶点,使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

3. 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培根认为:“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并对日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之受益终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经过严格训练。我们要打通课内外,建立起课堂—校园—家庭—社会的主体网络,让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广告、标语等各种语文信息走近学生,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积累语文知识和信息的习惯,养成看书读书的习惯,并坚持不断。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善思善想的习惯、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刻苦学习的习惯、经常归纳整理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学习的主人。

二、课堂互动重在简约有效的引领和方法指导

1. 教师是师生互动的引领者,师生互动让学生进入文本

创设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环境,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由课堂的管制者转为课堂的组织、引导和促进者;由课堂的表演者转为学生表演的发动者等。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其中一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评价。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利用学生心理特征中的积极因素使学生以愉快乐学的心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把学生当作是共同解决问题的朋友,以师爱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动机,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才能。真正让学生走入文本之中。

2. 课堂互动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为学生留出必要的自主学习的时空,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蹲下来”跟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距离,使教师成了学生可亲、可信、可依的学习伙伴。

教师的引导要简约有效,要使用能启迪学生读书和深入思考的句子。如二年级《画家和牧童》教学片断:

师:牧童告诉了戴嵩画错的原因,戴嵩是怎么做的呢?(生读句子: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师:出示“惭愧”一词,你们发现了什么?(生说这个词语的两个字都有竖心旁,说明这个词和心情有关系)师:那是什么心情呢?读读想想(生:是不好意思,是很难过)他难过的时候还做了一个动作“拱手”,你们也学着做一做,读读这个句子(生一边拱手一边读句子)。师:“拱手”是古人说话时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我们通过做动作读句子理解了戴嵩的意思,你们真会读书呀。

此外,课堂师生互动还应提倡生生之间两两互动或小组合作学习互动,包括组内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和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合作的内容可以是互相检查对方活动,互相表达自己的看法,互相讨论问题解决,互相竞赛巩固认知,共同操作发现新知等。

3. 课堂师生互动应关注后进学生

后进生往往在课堂中被忽略,成功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多给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也尝受到成功的喜悦,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对教师的畏惧,让他们在一种和谐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此外,教师应当布置多层次分类的自选作业,让学生会学、乐学、学会,提高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学习效率。

此外,课堂师生互动应培养学生的习惯与能力,耐心倾听的习惯,倾听别人发言、理解别人是与人产生互动的前提。善于表达的能力,是否清晰、生动,对互动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善于反省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经常反省自己的真实思想过程,有利于学生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扬长避短。做到“知己知彼”,是建立积极、健康互动的基础。

总之,“自主互动”阅读教学也就是在教学时形成了学习共同体,汲取了“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合理内核,生成了多结构构成的学习构建体系。在这一学习共同体里,每一个学生都处于教育的中心,都得到全面的关心、引导和帮助。从而使每一个人的学习过程都具有了丰富的学习机会,使每一个人的学习结果与学业成绩,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促进和提升。

摘要:新形势下的语文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自主阅读,互动交流;关注课堂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逐步达到“自能读书,不用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自为自化”的境地。自主学习重在读书的兴趣激发和习惯养成,课堂互动重在简约有效的引领和方法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自主,互动

参考文献

[1]丰际萍,王瑞荣.推进语文教学“转轨”的探索与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12,(04).

上一篇:小学音乐评价方法下一篇:绿色农业标准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