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教学范文

2024-07-29

游记教学范文(精选12篇)

游记教学 第1篇

试看第一节。“自余为戮人, 居是州, 恒惴栗。”只一句, 交代了被贬永州之后的心理状态“常常忧惧不安”。因何而忧, 不再赘言。那么该怎么办呢?于是有了下文“其隙也, 则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通过游山玩水来排遣内心的忧惧, 想来早已有之, 也不独柳宗元。所不同的是这句中的“施施”与“漫漫”两词。“施施”, 行走舒缓的样子, “漫漫”, 随意的样子。可见此时的主人公出行似乎没有明确的目的地, 兴致也并不高涨, 只是随心所欲地走到哪里算哪里。我们再往下看他出游的路线, “上高山, 入深林, 穷回溪, 幽泉怪石, 无处不到”, 只要是人迹罕至、风景优美的地方, 没有遗漏。看到这里, 我们不禁要想了, 柳宗元因为心有忧惧所以要通过游玩来排遣, 而事实上他也的确游遍了永州绝大部分山水奇异之处了, 那么他到底有没有让自己那颗受伤的心得到自然山水的抚慰呢?

答案是没有。我们来看文中的叙述:“到则披草而坐, 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 梦亦同趣。觉而起, 起而归。”这一段简练的叙述背后,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出游的全部安排, 于是疑惑也就不断地产生了。好一番辛苦, 终于到了旅途的终点, 上得高山, 总该有一点“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吧;入得深林, 或许会收获一些“鸟鸣山更幽”的宁静吧;穷尽回溪, 难道就没有一丝“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到则披草而坐”, 我们没有看到一个游兴正浓的柳宗元。又或许和随行之人一起坐下来, 或高谈阔论, 或畅叙幽情, 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也没有, 坐下来二话不说, 喝酒!喝酒好啊, 文人总是喜欢借点酒先铺垫一下的, 三杯两盏下肚, 腹中才华便如酒气一般, 该是会喷涌而出的。或许, 推杯换盏之间, 不仅领略了山川的秀美壮阔, 也体味了人间的真情。“倾壶而醉”!一群人寻得一个好的去处, 坐下来, 就是一杯接着一杯地喝酒, 或许干脆连酒杯都不用了, 直接端起酒壶就往肚子里灌。又或许平日里羁绊太多, 不醉不足以吐露真情, 借着几分醉意, 人更容易敞开胸怀, 表露心迹。“醉则更相枕以卧”, 不说“一词新曲酒一杯”的雅兴, 连推心置腹的交谈都没有!又或许着实有太多的心结难以解开, 干脆抛开不谈, “千金难买一醉”, 就在酒醉之中寻得片刻的忘却也未尝不是难得的解脱。“卧而梦”, “意有所极, 梦亦同趣。”可怜可叹啊, 就是在醉梦中也难逃尘世的烦恼!于是“觉而起, 起而归”, 没有一丝的留恋。我们期待中的借出游来排遣现实生活苦闷忧惧的目的, 看来是落空了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 这样徒劳无功的出游不是一次, 而是“其隙也”“日与其徒”周而复始的一再重复着的, 那么柳宗元是生活在怎样的一种苦闷和无助中呢?

所幸的是, 在苦苦的追寻后, 柳宗元终于觅得那一座“西山”。这一次的出游一开始就与往日不同:先命仆人“过湘江, 缘染溪, 斫榛莽, 焚茅茷, 穷山之高而止”, 看来是一次有计划有准备的出行。然后经历了好一番的辛苦, “攀援而登”, 想象柳宗元手脚并用, 汗流浃背甚至于有些气喘吁吁地登上西山的样子, 该是怎么样的呢?登上山顶, 也没有便就饮酒, 而是“箕踞而遨”。柳宗元终于肯用他那双看尽人间冷暖心酸的眼睛去欣赏眼前的风光, “萦青缭白, 外与天际, 四望如一”。那么登临西山之后的柳宗元与往日有何不同呢?饱览一番后, 自然还是不能少了酒的。只是这一次不是纵酒, 而是真正的饮酒。试看:“引觞”, 是明确的有酒杯的;“满酌”, 是从酒壶中慢慢地将酒倒入杯中。但凡饮酒的人都知道, 在美酒面前, 能慢慢举起酒壶将酒杯注满, 又慢慢地端起小口小口地饮下, 是要一点闲情逸致和心情的。这时候的柳宗元就有。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别于往日“倾壶而醉”的他, 而是端坐西山之巅, 时而举目远望, 时而低首沉思, 时而引觞满酌, 时而神游八极的柳宗元。时间在这一刻似乎放慢了脚步, 要让这位经历了政治打击而内心“惴栗”不安的人坐在高山之巅看到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品出人生的真味。于是“颓然就醉”。这一次, 柳宗元没有做梦, 睡得也很沉, “不知日之入”, 太阳下山了, 才醒来。也没有“觉而起, 起而归”, 而是目睹着“苍然暮色”, 从远处的山峰间一路涂抹过来, 直到自己的脚下眼前。甚至到了这个时候, 他还舍不得离开,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想必是知道要回去的, 只是不忍归去。归去意味着什么, 自不必多言。柳宗元在与西山的对话中,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倒是不争的事实。行文至此,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游于是乎始”便也水到渠成了, 文题中的“宴游”二字也就落到了实处。

《满井游记》教学反思 第2篇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诵读教学法,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整个课堂教学做到“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以练巩固读”,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体会到了写景的方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以读为主”落实字、词、句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多读、熟读、精读等具体语言实践活动,来落实这项任务。采用听朗读、学生自读、师生共读多种方式,着眼于读的不同目的,不同功用。通过多读,使字、词、句的训练落到实处。

二、“以思伴读”进行质疑训练

在经过初步朗读之后,教师并没有进行串讲课文,而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自行疏理文意,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质疑。接着,教师围绕中心部分,把相关问题的理解都串到一条主线上,使学生体会到怎样层次分明地写景。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细心体会本文的写景特点。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句子赏析。用喻贴切新奇,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让学生再次读文,让学生因“疑”而动,不仅获取相关信息,更培养了他们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讨论,小组学习,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看客”。尤其是最后填写“小令”一题,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老师的这一节课不失为一节好课。

《满井游记》的教学设计 第3篇

1、品味课文清新自然、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游览时欢愉的心情,熟读成诵,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2、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

1、课堂教学力求“激趣”,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生动、活泼、有效地学习。

2、这是自读课文,作为写景小品,它精短饶有趣味,宜让学生反复涵咏,力争在课内熟读成诵,然后讨论仿写。

3、教具准备:多媒体电教平台、《满井游记》教学软件。

4、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人课文

1、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进土,曾任空部郎中等职。明代著名文学家,与兄宗道、弟中道均有才名,时称“三袁”。宏道诗主妙悟,提倡“独抒性灵,不拘俗套”,反对仿古,追求自然;重视通俗小說和里巷民谣,作品以小品?成就最高,内容多写身边琐事和自然景物。有《珂雪斋集》二十四卷传?世,后人辑为《袁中郎全集》,因宏道兄弟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之为“公安派”,称他们的诗文为“公安体”。

二、自读理解

1、学生朗读课文,力求理解文意。

2、检查学生理解能力,自学能力。教师读课文,学生口译。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清新自然的语言。

三、自读欣赏

1、播放有关《满井游记》的风光片段。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认真观看,用心体味。

2、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②:“这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生动的表达了一个‘城居者一冬都‘局促一室之内,而今返回自然‘若脱笼之鸽的欢快心情。写景层次分明,比喻贴切。”在理解、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欣赏。

学生边议边读边背,教师归纳。

(尽量由学生讲,教师只作必要引导)

第一段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城中飞沙走砾,为下文正面记游作准备,有对比的作用。

第二段逐句读来,怎样表达记游的次序?——第一句“廿二日……至满井”:点明所游之地。第二句“高柳……脱笼之鹄”:以堤柳、润土、旷野衬托心胸的舒畅。“若脱笼之鹄”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三句“于时……出于匣也”;写春水。“晶晶然……”作比喻,更见水的明澈。第四句“山峦……之始掠也”:写春山,细致地写山被雪洗之美,用“如倩女……始掠也”作比喻,形象化地描写春山的形色两美。第五句写春柳、春苗两景,笔墨不多,既显示燕地春色,又见观察之细。第六、七句,写游人,男男女女,有动有静,声色兼备,形态各异。第八句,运用了借代写鱼鸟,描绘出神态。第九句,议论句,强调燕郊“未始无春”,与第一段对照。

3、出示篇章结构图(出示幻灯软件)。

4、学生朗读第二段,体会作者当时欢愉的心情。

5、再次播放有关《满井游记》的风光片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学生尝试背诵第二段。

四、自读深化

1、教师指导学生看阅读提示③:“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朱自清的《春》,引出“绘春图”,与“满井早春图”作比较。(出示幻灯软件)

若脱笼之鹄_____      山水太阳_____

春____水____ ____春草____

春___山___ 春花___

满井早春图___春___柳 ___春凤

春___苗春雨___

游人、鱼鸟迎春___

未始___无春___颂春___

教师小结:同样是写春,虽然所写的景物不同,但写时都注意到了抓住事物特征,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景物描写,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仿写练习:《校园的早晨》。

(1)仿照两篇文章的结构,出示《校园的早晨》结构提示图:(出示幻灯软件)

总写

早晨的______

早晨的______

校园的早晨______分写______早晨的______

早晨的______

早晨的______

总写

(2)学生根据结构提示图,分组讨论。

(3)请几名学生谈谈作文的思路,写法。

五、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写一篇写景短文《校园的早晨》。

教学反思

《西游记》启悟式教学尝试 第4篇

这一认识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首先, 新课程强调学生阅读多元化, 重视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其次, 新课程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 重视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从而与必修课的基础性要求相辅相成。我在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中, 探索并实验了“自主阅读-主动质疑-交流探讨-沉潜阅读-解疑领悟”的教学模式, 效果良好。现将自己的一些做法展示如下, 以期求取同仁的指津。

我校2012届选修了文学作品阅读之《中国小说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因为新课程高考小说阅读的半壁江山是外国小说的阅读, 而其难点则在于中外迥异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心理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独特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魅力。下面我以一个案例来说明自己在小说教学方面的一点尝试。

在教学《中国小说欣赏》之《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一课时, 让学生自读, 兴致不高, 认为无非是“西天取经-路遇妖怪-唐僧受骗-兄弟无奈-悟空逞能-化险为夷”那一套。

我反问:你看过当今很多系列剧甚至大片的那些情节和结局相差无几的无数续集吗?为什么明知结果还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去观看呢?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请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开始阅读和思考, 然后进行讨论, 纷呈的意见使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就故事的单调性, 学生认识到:由单调故事的重复所构成的小说情节, 其实意味深长。故事有时就是生活, 其实每天生活都是在重复着一个个故事;通过重复, 强化某些理念, 如面对挑战矢志不渝。

这节课后的作业就是阅读《西游记》选段, 读后提至少一个问题。

我将学生们所提问题收集梳理整合之后, 分成四组:

A组

1、为什么越靠近西天妖怪越多, 其本领也越强大?

2、为什么有神仙主人的妖怪 (如红孩儿) 被主人领回去, 而没有主人庇护的山野之妖 (如白骨精) 却被打死?

3、为何猴子开始率性自由, 而后来却奉公守法?

B组

1、八十一难是本来就有, 还是佛祖安排?

2、唐僧为何屡屡受骗?

3、作品是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还是集体主义?

C组

1、为何要有秉性各不相同的师徒四人?

2、猴、猪的形象有何深意?

3、作品中的各种国家、各色妖怪有何寓意?

D组

1、作品是神魔小说还是讽刺小说?

2、为何要塑造这样的四人组合形象?

3、为什么悟空不能自己去西天取经?

我将学生也分四组领取任务, 自主学习探究, 可以借助网络等资源。

次日上课, 全班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 通过讨论, 师生共同梳理出解读《西游记》要重视的几个根本问题。

一、理解作品主题

教理说:佛是怎样炼成的 (或修心说:悟空的由猴到佛的过程正是收心、炼心的过程。)

影射说:现实的影子幻象 (几乎整个封建社会的种种表象都被揭示得淋漓尽致。有学生甚至能将小说内容精细对应到今天官二代的现实。)

哲理说:一部人生启示录 (几乎每个故事都可以给人们很多启示, 整个故事又像是个大的寓言故事。)

二、解构故事框架

整个一部西游, 其实是人们修炼过程的真实写照, 有目标, 要坚持, 克服困难, 排除障碍, 修炼成功的路上有汗水、有泪水、有欢笑, 有悲伤, 这就是人生, 该经过的都要经过才能最终修成正果。

三、明白团队意义

《西游记》告诉我们:一个人干不成大事业。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 就是一个团队, 它由一个个个性差异、但有着一定相同目标的成员组成。他们必然会有差别、有分歧、有矛盾, 但最终能放下个人, 趋向集体目标。

四、理解人物形象

互助互补, 但四人四性, 各不相同, 尽显人性之本质。猴的精明却毛躁, 猪的憨实又小狡诈, 沙僧的耐劳, 唐僧的至善。人生各相, 莫不尽显。

五、互相启发的惊喜

在研究性阅读学习活动中, 同学们在思想的激烈碰撞和唇枪舌剑的交锋过程中获得的东西远超过这些我们通常的认知。也许在短短的两三节课上, 我们对教材的开掘也不够深刻, 许多见解也未必成熟, 但对这部经典《西游记》, 学生的探索欲望也许更强烈了, 而因此潜在的收获也许更多, 又或许某一天这部作品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也未可知……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第5篇

本文描写北国早春气象,既能传山水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可以说是游记的典范。本文文字简练,描写生动,尤其是独特的比喻,更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袁宏道及写景小品文的特点。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体会作者返回自然的欢快心情。

3、学习本文作者准备生动,层次分明地描写景物的写法。

4、通过学习这篇小口文应认识到只有冲破种种限制,扩大视野,才能发现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美。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朗读课文并学习本文写景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设想:

1、《满井游记》虽是一篇小品文,但生字却不少,要注意正音。

2、作为自读课,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才能体会作者所抒之情,所写之景。

3、文中几处不易理解的日子,是学生疏通文意的难点,教师应给予帮助,学生可继续采用“增”、“删”、“移”、“驾”、“换”的方法疏通文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法:

同学们,每年早春三月祖国南方已是百花盛开,花田锦簇,而我们北方仍是永瘦山寒,枯燥乏味,不过只要你走出家门,步入野外,仔细观察,那可就别有洞天了。不信,请读袁宏道的《满井游记》,看他描绘了怎样一幅清新,秀美的北方郊外早春图。

二、预习检测(幻灯出示)

1、给下列加点字准确注音。

燕(yān)地寒飞沙走砾(lì) 辄(zhé)返

廿(niàn)二日倩(qiàn)女 髻(jì)鬟(huán)

花朝(zhao)节乍(zà)明脱笼之鹄(hu)

出于匣(xiá)始掠(lüè) 浅鬣(liè)

披风(pī)泉而茗(mín)者 罍(léi)而歌者

红装而蹇(jiǎn)者 曝(pù)沙之鸟 呷(xiā)浪之鳞

2、填空:

《满井游记》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作者袁宏道,字,中朗,号,石公,明公安(现在的湖北省)人,文学家。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对作者袁宏道作一些补充介绍。

袁宏道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亡。作过吴县知县,顺天教授等官袁氏兄弟三人(兄宗道,弟中道)都以文学见长。当时称为“三袁”,宏道成就最高。他是当时反对文学上复古派的重要人物之一。著有《袁中朗全集》。

三、了解写景小品的特点:

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课上则深入浅出,在记叙上则简明生动。

四、解题:

满井是明代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每逢早春三月,是郊游的好去处,作者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二十二日游满井,写了这篇文章。

五、朗读课文、疏通大意,理解内容。

方法:读读——议议。

1、教师范读课文二遍。(学生所读另一遍要正字,听读第二遍要揣摩句意。)

2、指一名学生领读课文第一段,然后大家再结合课文注释读课文,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疏通大意,选取代表发言。

教师提示:“余”、“剩余”。“砾”小石块、碎石。

3、全班齐读第一段,讨论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冬天局促一室之内。寂寞难耐的心境。

4、指一名学生领读课文的第二段。(句指一名朗读好的同学进行领读)注意全会作者返回自然的愉快之情。

5、学生结合注释自读,在此基础上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疏通大意,这段难度较大,教师应巡回解疑,之后选代表发言。

教师提示:“偕”,一同。“高柳大堤”,高大的柳树成排分立在堤的两旁。“冰皮始解”,河上的冰冻开始溶化。“拭”,擦,“晶昌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开镜子,冷光突然从小镜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6、学生齐读第二段,讨论归纳段意。

第二段写满井春色,表害作者回归自然的愉快心情。

六、分析写景特点:

1、全班齐读,从整体上把握所写之景。

2、学生自读(要求:一句一句认真读,读出层次来)。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之后在全班交换意见,教师再做系统梳理。

第一段写冬天局促一室外,寂寞难耐的心境是第二段写满井春色的陪衬之笔。(第二部分是分析的重点)

第二段写满井春色,由远及近,由概括到具体。

先总写满井春色的轮廊“高柳大堤,土膏具体。

先总写满井春色的轮廊“高柳大堤,土膏微涧,一望空阔”及“若脱笼之鹄”的愉快情怀。

然后从四个方面具体写景物的细节:①写河的小峦;②写柳条麦苗;③写游人;④写“曝沙之鸟”,“呷浪之鳞”,作者写景中用新奇恰当的比喻,使景物生动形象,触手可及,愉乐之情跃然纸上。

最后给局点明全文的主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局者未之知也。”

七、齐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堂练习:

谈谈你对“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的理解。

这句话告诉我们,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的摆脱某些限制,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

九、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结)

谈谈你对“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的理解。

这句话告诉我们,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为上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的摆脱某些限制,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

巧用《西游记》活化相对论的教学 第6篇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本来就非常抽象难懂,高中学生在反复接受经典物理理论熏陶和强化训练下,立刻转入相对论的学习,确实存在较大的困难,特别是高一学生物理基础薄弱且物理思维还暂时跟不上高中物理的教学思路.所以我在教学相对论内容时,借用了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西游记》神化故事,作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注释,以活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西游记》蕴藏着丰富的相对论时空观思想.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第一个是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即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第二个是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的运动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亦称为“光速不变原理”.这两个假设学生容易接受.本文说《西游记》蕴藏着相对论思想,也需要一个假设:小说中的玉帝神仙们居住的天宫是地球外的一个天体,它像其它天体一样在高速运转,这样,传说中的天宫是虚无飘渺的幻境就符合相对论时空观了.相对论时空观认为有物质才有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因而时间与空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所以,人们以经典的时空观去理解相对论时空观,当然就会认为天宫是虚幻的了.

有了天宫是一个天体的假设后,我们就可以谈论小说中相对论的几个性质.

一、“同时”的相对性:小说中描述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和神仙们无可奈何之下,请来了如来佛祖,如来与悟空打了个赌,任凭孙行者筋斗云如何了得,都跳不出如来的手掌心.孙行者腾云驾雾是相对地面的,而如来的手掌是跟着悟空运动的,对地面上的人来说,悟空到了天的尽头,但是对如来佛来说,悟空还是在他的掌心上.悟空翻跟斗这一事件,对运动的手掌上的观察者和静止的大地上的观察者来说,具有“同时“的相对性.

二、“钟慢效应”:孙悟空每每上天搬救兵救师傅时,菩萨、神仙会说:“天宫一日,人间一年,快快救你师傅去吧.”天宫在高速运转,根据相对论的“钟慢效应”,不难理解,以地面上的凡人寿命来计算,菩萨、神仙们确实能够长生不老.

三、相对论质量:高速运动的物体质量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小说中没有任何一个情节描述孙悟空兄弟驮着师傅腾云驾雾,这既是佛教徒对真经的虔诚与顶礼膜拜使然,也是相对论质量的科学依据.孙悟空腾云驾雾时是高速,驮上师傅后相对质量就更大了,负重就大得不得了了,如何腾云驾雾?

四、“尺缩效应”:孙悟空和神仙们腾云驾雾,“朝游北海暮苍梧”,速度极快,用相对论的“尺缩效应”解释,固然天地就小了,正如现代通讯发达后,人们常说地球成为地球村一样,世界小了.

本文没有倡导大家用文学课去代替物理课的意思,而是说明学习物理可以借助文学作品去理解抽象深奥的物理理论与知识,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当然《西游记》毕竟是文学作品,允许夸张与虚构,但是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其现实基础,可以这样认为,吴承恩(约1499年~1582年)所处的那个世纪,相对论思想在中国至少有所萌芽,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人对相对论的启蒙认识至少要比西方人(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相对论)早三百年.

游记教学 第7篇

一、返璞归真的教学,需要增强解读文本的深厚底蕴

正如段承校博士所说:“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满井游记》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篇幅不短,且难字奇多。但在课堂设计中,我并未做任何串讲,因为需要串讲的内容大半注释已有。所以课堂伊始,我先让学生在听读和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自己发现和解决存在的浅层字句问题。教师随后从字音、字形、文言现象和文言句式四个层次加以强化和归纳,既扎实地夯实了文言的根基,又在形式上推陈出新,学生兴趣盎然。下面是部分课堂实录:

师:作者眼中的美景我们能赏,作者心中的情怀我们能懂, 我们才算真正触摸到了文言文的生命和温度。以前老版本的语文教材只选了前两节, 但我们这版, 编者又把最后那段加上了,你能理解编者的意图吗?

生1:交代了为何写此文,这也是游记的通常写法。

生2:最后以议论作结,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师:是的,再次表达作者寄情于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 请你帮我们读读这段资料。

生2:读袁宏道的补充资料。

(投影:袁宏道———禀性淡泊,酷爱山水,常怀丘壑之想,“觉乌纱可厌恶之甚”,以为“在官一日,一日活地狱也。”这篇文章写于他31岁第二次入朝为官之时,但此后不久便告假还乡,访师求学,游历山川,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

师:老师这有一本书,是林薇编的《山水有清音》,在这本书中选入的《满井游记》第三节的第一句是“夫能不以游堕事”,但咱们这个版本的第一句为“夫不能以游堕事”,你觉得哪个版本的好? 自己先读读感觉感觉。

生3: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我读出了作者在自嘲。

师:这种自嘲的语气,你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生3:“惟此官也”的“惟”,只有他这个官儿可以,其他人都不可。“夫不能以游堕事”我感觉这是袁宏道针对所有人说的。

师:那“夫能不以游堕事”呢?

生3: 好像就更强调他自己了, 只有他可以,别的“城居者”都不可以。

师:(笑)好! 每每读到此处,我就会联想到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一句话。

生:(齐声)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是的! 那再体会体会,袁宏道的这句除了自嘲的语气,还有没有别的意味呢?

生3:除了自嘲,还有自傲。

师:“世人莫道乌纱好,君独垂头思丰草。”他就是这么率性的人! 这样的人说出“夫能不以游堕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生:点头示意。

师: 古代散文家常有意无意地在文章中塑造自己的形象,加上最后一节,文章才完整,我们才能读出文气, 才能读出袁宏道清新俊逸的山水游记恰如他任性而发的为人。才能明白,本文虽为游记,但并非单纯的记游之作,他是要通过写景有所寄托。

(投影:“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师:正是因为他甘愿做一只脱笼之鹄,而不屑做忙于世俗的鸟,他才恍然大悟,读出恍然大悟的语气!

生:(齐读)“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师:也正是因为他投身自然,纵情山水,他才有了意外的惊喜。再读这句, 读出惊喜的语气!

生:(齐读)“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师:也正是因为他潇然物外,超凡脱俗,他才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再读这句,读出沉思的语气!

生:(齐读)“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二、返璞归真的教学,需要重视对文本语言的品读

对文本语言的品读,是现代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品语言包括不同的方面和层次,如赏析重点语句,记诵一些优美的语句;解读难句、品味意蕴深刻的语句;总体地评价文章的语言风格等。教学文言文,也需要品读语言。品得好品得妙,甚至会掀起整堂文言文教学的高潮。我想,要使自己的课堂有魔力、有韵味,上出新意,上得余音绕梁,必须要激活学生们的阅读体验并进一步吸引学生们从文字中去探寻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要在解读与交流中打通课内课外,引发他们更深入的思考。以下是部分教学实录:

师:此时的袁宏道,早已迷醉于这泱泱无边的春色之中了。他就像那刚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下面就请大家想象自己就是那脱笼之鹄,说说你最想在作者笔下的哪种景物中驻足流连? 老师选了一处喜欢的,并运用了神奇比喻的句子先给大家做个示范。

(投影:作者这样写道:麦田浅鬣寸许。我真想在那一望无际的麦田中盘旋, 因为浅绿的麦苗已从微润的泥土中探出头来, 像短短的马鬃一样。微风吹来,麦田仿佛变成了一匹飞驰的骏马,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

师:要想说好,我们先来梳理下思路:首先,找到能使自己心生欢喜的句子, 然后选好一个或几个角度(投影:赏字句、品修辞、想画面等角度),在翻译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当然也可以适当地加入想象, 最后用比较优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懂了吗?

生:点头示意。

师:请你也仿照老师的示例,做一下品评。把相关的批注写在文中的空白处, 当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会更好。

生:仿照示例批注。

生1:作者这样写道,“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这时原本在冬日被冰封的河水解冻了, 这一刻天地间的一切景都变换了表情,水开始流淌,天地间有了生气……水波也开始明丽了起来, 一闪一闪的像鱼鳞一样……就像春天的眼睛是那样的纯洁无瑕,让人感到天地万物的灵性似乎都被这水唤醒了。

师:哦,抓住了水明丽和清亮的特点,并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那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1:(酝酿感情朗读)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师:很好,如果刚才在品评的时候把“晶晶然”这句加上就更好了,以新开之镜比喻新绿水波,非常贴近、有新意。

生1:刚才说到中间就有些接不下去了。

师:已经挺好了。要能把这句也加上,会比刚才的表达更美,更好,更流畅。不过,你的朗读真的很棒, 请你带领大家把这描写水的句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读出水的清亮,读出初春的感觉。

生1:带领大家齐读描写水的句子。

生2:作者这样写道,“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初春暖暖的阳光照在沙滩上, 一些鸟儿惬意地沐浴在阳光下,冰面刚刚解冻,鱼儿便迫不及待地从水中探出头来,悠闲地吐着泡泡,一切动物都高高兴兴自由自在的,仿佛感受到了春的气息。

师:大家想象一下,他所描述的画面动静结合,很有趣也很美。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写出了动物们的灵气。假如能在朗读中加入些表情,会更传神,再读读看。

生2:加入表情读原句。

师:嗯,比刚才稍好些了。知道这句是要突出一切动物的什么特点吗?

生2:悠然自得。

师:那在读“悠然自得”时,语速自然要慢些,要能稍稍地处理下,就更能体现“悠然”的感觉,再试试看。

生2:重读此句。

师:好多了。

生3:“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作者来到春天的原野,满眼望去,空旷开阔, 看到河堤两岸生长着高大的柳树并刚刚开始舒展枝叶, 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并长满了嫩嫩的小草,自由之感油然而生,非常快乐。

师:这让我想到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一句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生4:“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寰之始掠也。”山上的积雪在太阳的照射下开始微微融化,洗涤着肃杀了一冬的山峦,重新焕发了生机,像美丽的少女洗好了娇美的脸庞,梳理好发髻,十分明媚动人。

师:好,我觉得“洗涤”这个词用得不是特别美, 其实就是山峦被刚刚融化的雪水洗得很干净的意思。作者笔下的山不再是我们通常描写的高大的、伟岸的,而是非常的娇美。作者以新妆的美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 体现了春山净美的特点,非常生动。请你再读读此句,让我们再一起体会体会这特点。

生4:读原句。

师:好! 其实,仔细琢磨琢磨,这山这水好像还有联系呢!

生:镜子和美人。

师:是的。作者是由明镜自然引出了对镜梳妆的美人, 把春山春水融为一体, 真是出手不凡。当然,写其他的鱼鸟等景物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后人曾这样评价他的山水小品:“往往花有人的容貌,柳有人的感情,山有人的体态,水有人的情意”。

三、返璞归真的教学,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质疑的精神

我们的课堂,不能总满足于一些封闭性的问题,让学生“说一不二”,而应尽量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说三道四”,敢于说出自己的存疑性意见,敢于说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敢于说出自己的创造性方法,从而彰显学生的智慧。

游记教学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对话,追问

成功的追问讲究教学契机的微观把握, 讲究追问内容的艺术性。追问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走进问题的纵深, 攀向思维的新高。下面以《满井游记》中的教学追问为例说明。

一、在失误中追问

师:如果《小石潭记》以写“小”为美, 《岳阳楼记》以写“大”为美, 《满井游记》又以什么为美呢?

(生自由朗读, 独立思考)

生:以“细”为美, 作者写细节很到位。

生:以“淡”为美, 是初春景色, 春意还不很浓。

师:北方的春比白居易笔下的西湖早春更淡雅一些, 更为含蓄些。

生:以“初”为美。

师:你想表达的意思, 我能体味到, 不过, “初”一般不单用, 它要和其他词语组合在一起用。你能换一个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吗?

生:新。

师:好!反映快!

生:以“澈“为美。

师:“澈”也不单用, 请换一个词语, 努力把“澈”的意思表达出来。

生:净。

师:很好!春天是干净净的春天, 是清澈透明的春天。

自评:学生的感悟有独到之处, 但是表达上不准确。这里不适合讲单音节词、多音词的概念, 教师稍加追问, 提示学生用“替换法”来完善自己的思维成果。这样的追问, 落实在基础知识, 但肯定会作用于能力。

二、在混沌之处追问

(对于“《满井游记》以什么为美”的问题, 学生先后说出了很多答案, 比如:乐、劲、媚、喜、繁、静、闲、痴、和、意、纯、醒、柔……) 。

师:太多了, 大家的归纳都很有特点, 我们从任何一个词语探讨下去, 都可能吃透文本。现在请同学们做个归纳, 你觉得这些词语可以怎样分类?

生:有的很抽象, 有的很具体。比如“喜、痴、闲”等就比较抽象, 而“静、媚、变”等就比较具体。

生:有的是眼睛看到的, 有的是心灵感受到的。

生:我觉得它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形”, 注重的景物的描绘;一类是“情”, 注重的是感情的抒发;一类是“神”, 注重的是神韵的领悟。

师:好有思想啊!举例说说。

生:比如说“变”“媚”就是景物的描绘, “喜”“乐”“痴”就是情感的抒发, 而“淡”“和”就是神韵的领悟了。

师:你好有鉴赏力, 看来同学们对文字感悟的角度和次面不一样。如果综合起来, 我们可以走到文字深处。

自评:这个教学片段让我难忘, 临时决定“追问”——加上了这样一个“分类”的训练。此处的追问, 梳理了课堂思维成果, 廓清了懵懂模糊之处, 为进一步带领学生咀嚼文本打好基础。这样的追问, 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提升自我的思维层次, 巧妙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在矛盾之处追问

师:我看到同学们选择的词语中有两个是矛盾的, 一个是“劲”, 一个是“柔”, 看看哪个词语更恰当?

生:肯定是“柔”!证据很多。柔梢披风是柔, 土膏微润是柔, 鳞浪层层是柔, 倩女之靧面是柔, 春天到了, 一切都苏醒了, 硬邦邦的多不美啊!

师:好像道理挺充足?你怎么反驳?

生:我说的这个“劲”不是硬邦邦的意思, 而是有力量的意思。虽然表面看起来一切都是柔的, 但你仔细感悟的话, 就会感受到春天的力量。

师:“春天的力量”?请结合文本阐述。

生:比如“高柳夹堤”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一望空阔”也不是柔吧, 还有, “脱笼之三鹄”也很有力量。

师:不飞则已, 一飞冲天, 确定让人感觉到这天鹅是很有力量的。

生:冰皮虽然才“始”解, 波色虽然只是“乍”明,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春天的气息会越来越浓, 春天的脚步会越来越近, 越来越有力。

师:通过文字调动了想象, 用想象去印证。真好, 你是在用心读书啊!

自评:学生对文本的初感丰富多彩, 教师如何选择呢?这首先关系到训练角度的问题。对深入研读文本有利的, 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有帮助的, 应该是教师追问的首选内容。在这个片断中, 我选择了两个相悖的词语进行追问, 以此引发辩论, 把课堂讨论引向纵深。

游记教学 第9篇

高中的学生对我国唐代伟大文学家柳宗元已不陌生, 提到 “韩柳” 学生们立刻能答出 “唐宋八大家” 等相关介绍。这些推崇古文写作的方家, 不空论, 不夸饰, 不铺陈, 不做作, 要么借物体志, 要么托情于景。柳宗元在其被贬谪古代永州做司马之时, 公务之隙, 游览山水, 意在排遣, 文人、政客交叉身份的纠结使其思想在山水间熠熠闪光。

游览山水, 对于柳宗元而言, 无外乎是想要聊以忘忧。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章开头即写明柳宗元不幸的政治遭遇和贬谪南荒之后 “恒惴栗” 那种抑郁、愤懑、不得志的心情, 因此 “幽泉怪石, 无远不到”, 认为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皆我有也”。然而, 真的是这样? 其实, 读了文章我们知道, 永州的奇山异水他几乎走遍了, 却没有带来特殊的感受, 他并没有感到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柳宗元 “坐法华西亭, 望西山”时, 那种山登绝顶我为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顿时生发。 “数州之壤”尽收眼底, 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 这高大险峻的西山, 卓尔不群的品格, 是多么的熟悉啊! 渐渐地, 作者忘记了归去的时间, 忘记了凡俗世界里那些让人困扰的尴尬, 作者不知不觉地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那种发自内心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引觞满酌”, 沉醉于自然之美中。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突然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天地大理。因而, 西山成了作者心灵归宿与精神依托的载体。西山的“怪特”又何尝不是其内心的写照呢?

因此, 宏观上把握作者山水游记中表达的内容, 是做好情感梳理的前提。

二、品味手法、结合背景、抓景物特色是分析其人格魅力的重点

在教学中, 教学生分析课文时, 通常我会告诉学生, 品析文章, 首先要抓住文章的标题。本文也不例外。 “始得西山”一个 “始” 字, 便已经悄然表达出柳宗元那种寻到切合的山水的欣喜与快乐。 “宴”, 有多种含义, 但在本文中, 显然只能取其 “快乐、闲适”之意。柳宗元虽像以往一样带着酒去, 也是喝到醉态纷然, 但是, 忘归的结果, 让柳宗元体会到了那种物我交融的快乐。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 看准了眼睛, 抓住了神采, 全篇的精彩便呈现出来。

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 “永贞革新”运动, 政治上受到牵连, 而被贬到地处偏远的永州, 这种遭遇无法直接排遣, 如果说政治的失意是历史的偶然, 那么, 借山水的格调写人格的独立, 就是文人的必然了。

教学中, 我提到了学生熟悉的一首小诗———柳宗元的 《江雪》。学生们兴致盎然并十分流畅地背诵了, 我问:“你们发现了这首小诗的特别之处了吗?古人云: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看看每个句子的开头。” 哇, 学生们大悟, 原来开头藏了四个字:“千万孤独”。那为什么孤独呢? 因为没有人能在某个层面上与之共舞! 再来结合本文创作的背景, 学生们颔首之间, 已经理解了文本精神。

柳宗元对西山之景的描摹, 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 不厌其烦地采用比照映衬的手法, 突出其高峻峭拔之状。“萦青缭白, 外与天际, 青云萦绕, 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不与培塿为类”, 他直接描绘了这种云天相连浑然一体的山势, 以突出显衬其高。“不与培塿为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就是自己独立西山巅峰, 一览众山, 气贯山河的感受, 就是傲岸独立人格的写照。正是如此, 他才能在山水气魄里感到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三、借助山水写心性, 快意文章来表心, 文以载道

柳宗元贬谪期间, 能在游历山水之时, 深度思考人生, 便是这种物有我之色彩的体现。俗世凡尘的困扰能在山水气魄里化解, 那真的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山水本为静物, 在有时代政治感的文人眼里, 便也具有了出类拔萃的魅力, 山水的性情能受到文人的喜爱, 定是心性相契合才能为之。他虽遭贬谪, 但是在西山能忘掉形体, 冥合万化, 不是一种精神的盛景吗? 文章表达心声, 游记传达精神, 山水彰显人格魅力, 便是此文最摄人心魄的魅力。

摘要:唐代以“韩柳”为代表的古文运动倡导者们, 提倡“文以载道”。即旨在使文章成为表达心声的载体, 不空论、不夸饰, 这种古朴得力的写作风格, 尤其体现在唐代的山水游记散文里, 而柳宗元创作的“永州八记”之首篇《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展现的人格魅力与西山别样的山水气魄交相辉映, 是教学赏析中的重中之重。

游记教学 第10篇

小时候听《西游记》总想做孙悟空, 上学了便做了班干;高中时, 喜欢上了唐僧, 因为他有紧箍咒, 没曾想现在就做了学生的师傅。唐僧有口头禅, 一句叫“赶路要紧”———这是对所有徒弟说的;还有一句叫“悟空, 你在哪里? ”———这是遇难时说的。当了几年小学语文老师, 有学生私下就叫我唐僧———他们说我唠叨, 心软。慢慢我也认同了, 只是认同之外, 又多了一些认识:“赶路要紧”和“悟空, 你在哪里”的心态常在心中打着小鼓点。常态课, 总想快点儿完成教学任务, “赶路要紧”;公开课总想体现以生为主的理念, 遇到疑难, 教师想直接告知, 又怕有灌输的嫌疑, 让学生来解, 又放慢了课堂节奏, 这时心中便在想“悟空, 你在哪里”了。可以想见, 这样的语文课不是以师为主, 就是以优等生为主。素质教育提倡的是“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小语教学到底该走向何方?

一、从“赶路要紧”到“探路在先”

唐僧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为取真经, 愿付一切;唐僧是个有行动的人, 《西游记》第八章《唐僧受命西天取经》, 他跋山涉水, 险丧虎口, 行动则是成功的保障;唐僧是个有头脑的人, 他不仅在赶路, 也在探路;唐僧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 秉烛学习是常有的事; 唐僧是个做事合法的人, 去西天取经有唐王御批, 有通关文牒。

许多小语教师多多少少都有点唐僧的影子, 总想把学生教好, 实现教书育人的理想。我们只要有时间总爱看看书, 至少要翻看教参方面的相关资料, 因为当我们站在课堂上, 每讲一个答案总想找到最权威的依据。在实践操作中, 许多时候, 我们更多的是在“赶路”———赶进度。总想快点儿让学生知道答案, 实现目标。唐僧前期是在赶路, 更多的是在探路, 后来有了个猴子, 所以很多时候, 唐僧也就“赶路要紧”了, 于是遇到妖怪当好人, 错把大圣当顽劣, 动不动就拿紧箍咒吓人在所难免, 就如有的教师题罚或体罚学生一样。小学语文教师在快节奏的工作中, 常常只找答案而不求过程, 没有一个当学生的过程, 想引导学生学是不现实的, 只知答案而不知真探究过程的教师只会实行“圈地运动”, 这样的教师常常只会引导学生向答案看齐, 而不是向真相看齐。以这种观念教学, 对“离经叛道”的学生是要常念紧箍咒的, 而这些“离经叛道”的学生, 往往有独到的见解, 是些有创意的好学生。许多教师喜欢的是沙僧类学生, 这个沙和尚“唯和是贵”, 对人止争, 于己顺从;沙和尚“唯正是尚”, 不但老实, 还很善良, 不管什么时候都有股正气;沙和尚“唯法是求”, 矢志西行, 像这样的乖徒弟, 乖学生最易驯服。而八戒类的学生就有了两种命运, 一是这类学生拍马时, 老师一激动, 三言两语就能让猴哥滚蛋;二是这类学生一个差池, 就免不了被骂为“猪头猪脑”了。

还是让我们变回真身吧, 我们就是小学教师, 没有神仙帮忙, 身边的“猴子”倒是不少, 可惜他们还没修成大圣, 我们充其量也就是个刚起步的唐僧, 所以, 我们要学生学的, 不妨自己先学一遍, 像学生一样, 就一本语书, 一本新华字典, 打开文本多读几遍, 看有什么不懂的, 想一想如何解决它, 然后看看书后问题如何解决, “探路在先”, 我们先带头杀开一条“学路来, 就更能知道学生哪里最难, 哪里可跳过, 就可以更好地依着生本和文本的特点, 找寻其重难点和疑点。

二、从“悟空, 你在哪里? ”到“非悟不成”

佛性之体是“空”, 佛性之用是“能”, 佛性之修是“净”, 静中之度, 非悟不成, 唐僧是很希望自己的徒弟具有悟性的。悟空、悟能、悟净, 各有所能, 各具特色,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佛学思想体系。小语教学如佛学境界一般, 每位教师都要任其自然, 因材而教, 一切本然为空, 无可执著, 即得自在。在语文教学中要戒贪嗔痴, 只有知道舍, 才能有所得, 每一课什么都想抓, 就等于什么都没抓。要扣住重点,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养成独立阅读能力, 才能有所得, 学以致用,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静”下心来, 悟“能”, 才能达到“空”的境界。

如:《三打白骨精》教学片断:

《三打白骨精》是 由“尸魔 三戏唐三 藏 , 圣僧恨逐 美猴王”改编的, 情节曲折生动, 学生很爱读, 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体悟。

1.说说孙悟空的本领 。

2.《 三打白骨精 》 是哪本书里的故事 , 你知道 《 三国演义 》《水浒传》里含有“三”的故事吗?

生1:《三国演义》有“三顾茅庐”。

生2《水浒传》里有“三打祝家庄”。

生3:《红楼梦》里有个“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3.从文中你可以看出白骨精是个什么样的妖精 ?

生1:妖精很精明, “悟空刚走”, 她就发现了唐僧。

生2:她“诡计多端”, 她“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 拎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 想在唐僧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抓了就走。

生3:从“扔下一具假尸首, 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看出白骨精会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

生4:从“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 手拄着弯头竹杖, 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说明妖怪会心理战术, 她知道唐僧“胆小怕事, 人妖不分”, 加上八戒又是个食鬼、饿鬼, 所以妖精想, 此技必然会成功。

生5:从“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 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 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说明白骨精还会连环记, 她先用“美人计”骗过八戒, 后用“金蝉脱壳”抛下假尸, 接着用“苦肉计”博取同情, 再用“离间计”害得悟空“享受”紧箍咒。

……

4.从文中你可以看出孙悟空是个什么样的人 ?

生1:“从南山摘桃回来, 睁开火眼金睛一看, 认出村姑是个妖精, 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说明悟空天生本领高强, 能识得妖精, “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说明他果断聪明, “劈脸一棒”打的是要害, 打得很及时。

生2:“悟空打开罐子, 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 根本没有什么斋饭”说明孙悟空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

生3:孙悟空“怕师父念咒语, 没有立刻动手, 暗中叫来众神, 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 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说明孙悟空斗勇更斗智, 也说明我们每成功一件事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教者抓住关键问题, 引导学生探究,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从而理解主人公的特点, 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永乐宫游记 第11篇

我们由县城北行,但见宋塔巍然耸立,灌渠清水长流。时值北国仲夏时节,麦浪滚滚,蜂舞蝶飞,一片生机。行约5华里,穿过苍翠欲滴的柏树林,眼前出现一片掩映在青竹翠柏之中的红墙绿瓦、规模浩大的古建筑群,这便是闻名遐尔的永乐宫。

永乐宫,是元代始建的大型道教宫观,建筑面积86000平方米,相传因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故居在此而兴建,以其精美的壁画艺术闻名于世。

步入宫门,只见满院青翠,花木茂盛,自南向北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龙霓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座高大殿宇,飞檐凌空,画栋雕梁,金碧相映,巍峨壮观。院子中央有砖砌甬道,甬道两边花香扑鼻,芍药、牡丹争芳斗艳;丁香、月季瑞气四溢;青竹、古柏郁郁葱葱;合欢、老槐枝繁叶茂。花间柳下,蜂蝶飞舞,百鸟争鸣。再看两旁碑廊里,摆满了自战国以来的碑刻,里边有历代书法艺术的珍品,也有各朝骚人墨客的吟咏。最珍贵的是满布在各座大殿里960平方米的巨幅壁画,堪称该宫之精华,是我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可与敦煌壁画相媲美。

龙虎殿里,抬头可见墙上画着26个守卫仙界的天丁、力士,手持十八般武器,寒光闪闪,铜盔金甲,锦带飘飞,威风凛凛,个个是降妖捉怪的能手。三清殿是宫内主殿,建筑规模最大,柱高梁粗,碧瓦飞甍,殿顶用彩色琉璃浮雕组成五条屋脊,脊上的鸱兽高达3米。壁画面积达420平方米,描绘了《朝元图》中286个不同的艺术形象。其中有八位主神,青龙、白虎、雷公、电母、八卦星君、各方星宿等,人物形象千变万化,服饰仪仗丰富多彩。所绘人物高达2米以上,气势宏伟,场面壮阔。整幅壁画笔力遒劲,线条流畅,色彩绚丽,格调协调,布局严谨,刻画精细。武将的须眉飞动,真人则翩翩欲仙,庄严肃穆的主像和美丽文雅的玉女遥遥相对,人物或静或动,神情性格,个个不同。有的对话,有的沉思,有的倾听,有的顾盼,彼此呼应,表现得维妙维肖,真可谓我国和世界美术史上的珍贵遗产。

纯阳殿,又称吕祖殿。殿内壁画由52幅连环画组成,描绘了道教祖师吕洞宾从诞生到得道成仙的经历,题为《纯阳帝君仙游显化图》。壁画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包罗万象,千变万化,可以说是十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社会风情的一个缩影,也是研究我国历史的重要资料。画中有宫殿、山野、村舍、园林、酒楼、茶肆、旅店、医馆、道观、私塾以及活动的各式各样人物。从“瑞应永乐”这幅壁画中可以看到婴儿降生的情景。传说吕洞宾出生的那一天,永乐镇上空突然出现一只白鹤,在晴空飞翔盘旋许久许久,满城的人都很惊异。那白鹤飞着飞着引颈高叫了几声,俯身冲下,直飞吕洞宾母亲房中。吕母在梦中蓦地被惊醒了,顿时感到腹中疼痛难忍,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落,继而觉得腹部下坠——临产了。于是听到婴儿落地后的“呱呱”叫声。洞宾临生的当儿,四周瑞气氤氲,异香飘溢,霞光万道,久不消失。街坊邻居感到是吉祥之光,都喜气洋洋,奔走相告。说:“定是出凡降圣之时。”好心的邻人们,撂下手中的营生,匆匆赶来为婴儿洗澡着衣,为产妇熬汤煎药,跑前跑后,忙个不停。在料理婴儿时,大家看到是个男孩,长相不凡:天庭饱满,地廊方圆,道骨仙风,虎体龙腮,鼻梁耸直,面色黄白,左眼角一颗黑痣,左眼下一颗黑痣,都夸赞婴儿有仙人的风度和气派,将来长大成人必有大福大贵。洞宾长大后,果然聪慧过人,能日记万言,出口成章,落笔成文。由于他一生仕途不畅,一气之下出家栖身山洞,修仙传道,成为历史上一个传说中的神奇人物。此殿中的每幅画都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也是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神龛背面16平方米的钟吕谈道图,笔调奔放,墨色淋漓,以洗炼的线条把人物的性格、内心世界表现得恰到好处。

最后一座殿是重阳殿,画着“全真教祖”王重阳和他六位门徒传教的故事。此殿外型古朴,斗拱相叠,规模虽小却是研究宋、元建筑结构演变的可贵实物。殿内49幅壁画,题材丰富,画技高超,下笔如走龙蛇,以连环画方式绘出了王重阳修仙成道的经过。

归途中,我一边默诵着“纯阳不见千百年,朱檐碧瓦色正鲜”,“宫前下马日已申,琪花瑶草俱争春”的诗句,一边想:永乐宫和华山、莺莺塔的在咫尺,春游的人们登西岳逛蒲州之后,不妨到此一游,听听那美妙动人的传说,看看那巧夺天工的艺术,一定不虚此行。

今日永乐宫,再现了历史文明的光辉。

(责编祖肖)

游记教学 第12篇

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原则

一种文学现象的产, 必然与这个民族的独特的文化背景, 如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社会政治、审美观念等,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山水游记也不例外。孔子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山水是客体, 人是主体, 从主客体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我们不难发现, 古人以艺术化的态度对待自然, 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追求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而这样的一种艺术观念和审美取向, 反映到古人的创作过程中, 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表现人与自然的亲近, 融洽。于是, “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便常常以自觉不自觉的形式, 通过作者对山水、自然的观照与描摹中表现出来。“不管是日常物质生活产品如铜器瓷器, 还是如精神产品如诗书礼乐, 抑或是哲学思想意识, 对‘天人合一’的美学追求与总体认识是至上的、绝对的。”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发端“是在西周冲击殷商神学统治, 力图转向人的生命关怀的思潮中出现的。当《周易》的哲人将‘男女构精’的人类生产模式与天地生产模式按照他们的思想逻辑顺理成章地沟通起来时, 天 (自然) 与人, 就在生命本体的层面上合一, 在形上之道 (精神) 与形下之器 (人类与自然现象) 消息流转, 生生不已。”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庄着意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强调人与自然的合一而非对抗:“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构成了中国古代山水文学独具特色的一道道美丽景观。例如:唐宋八大家之一, 也是我国古代及山水游记之大成者——柳宗元, 在《小石潭记》中有这样的描写:“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佁自然不动, 俶尔通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作者用工笔细描, 虚实相生, 以少胜多的绘画技巧, 以静衬动, 入木三分地刻划了自由自在的游鱼之活泼可爱。“真境谊而神境生”, 水中深处的鱼竟一览无余, 使人不觉其中有水, 则潭水澄清透明的程度可以想见, 以无显其有, 它使读者借助想象看出画面上没有但真实存在的东西。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描写过程中, 把人和物、情和景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描绘“佁然自得”“似与游者相乐”的游鱼情状, 正是把作者彼时彼地所特有的思想感情移给了不通人性的游鱼, 物备人性, 人具物感, 人情物趣, 浑然一体, 达到了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的程度。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的形与神的交流孕育出中古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意识, 出发了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古老记忆, 引发了人类可求回归自然、回归山水的欲望。因而山水游记天然地与“天人合一”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山水游记竭尽全力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正如西方一位学者李约瑟所说:“再没有其它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于他们伟大的细想:人与自然不可分离。”

二、“情境交融”交融的美学原则

与“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强调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的人生理想相适应, 中国的美学中产生了“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 产生了“意境”理论。“盖写其形, 必传其神;传其神, 必写其心”。作家在摹山范水时, 必须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 表现自己的精神面貌, 才能传神写真, 感人至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 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比较科学地说明了“人”和“境”的关系。

因此, 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流连山水、物我相融之时, 在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之中,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浸淫于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名士并没有把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随着岚气水波而消解, 而是在记游写景中来抒情言志, 寄托感慨。几竿修竹, 一丘湖石, 引起的绝不仅是对自然物的审美, 而更重于对人生的概叹和对宇宙意识的体察, 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情怀。

且看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到黄州做“不得签署公文”、“不得擅去安置所”的团练副使。“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一”作者欲睡而烦闷得不能入睡, 只好去踏月消遣。同伴张怀民也是被贬者, 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 也夜阑不眠。他俩的苦闷烦恼可想而知。此番夜游, 感受如何?“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入者耳?”用清水与水草比喻月色、月影, 笔下景象宛如一幅水彩画。这景象之美反衬出游者的愤恨与不平, 既慰藉这两位“闲者”, 也系上了“闲者”的牢骚。这篇不满百字的小品, 典型地体现了紧扣出游心情而写的游记特点一一虽没有写出风景名胜的整体, 但把景物融进了人的心中, 带进了社会生活中;其意义不在于向读者推荐某景, 而在于向读者显示了人心对自然的主观融化, 山水对人的寄寓、衬托。

还如柳宗元的《钴鉧潭记》, 估拇潭, 山石颇委, 水流涂涂, 绿树上耸, 悬泉下垂, 风光宜人。寄情山水, 闲稚命笔的柳宗元写游记时, 带进了这样一个事实:这里的农夫要弃卖此地, 逃进深山开荒, 以哲时了却官租私券逼索的痛苦。这令人摧泪的事实摆在青山绿水间, 本是不和谐的, 但柳宗元实录不讳, 读者也觉得文章更真切动人。因为人类的任何审美活动实质上都是对人类生活的评价。欣赏山水, 也无非是发现、体味山水与人类社会生活的某些联系或某些相仿, 至少是因为此山此水与自己心情有某种相关。山水本来是以各种方式万人类生活相关联的。因而, 更进一层, 在自然风光中直接加入社会人生的活动, 不仅不会煞风景, 反而能增加人情味。《钻拇潭记》以孤独寂寒的气氛、借山而水销忧为基调, 使山水美与社会病痛在这草调上达到了对立统一。

总之, 从这些优秀的游记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爱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刚直不阿的贞洁操守, 不随流俗的人格精神。

摘要:山水游记作为山水文学的一个分支,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尤其是在散文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千百年来, 山水游记成为散文园地中的一朵“常常开不凋”的奇葩。其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拟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原则和“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两个方面探寻其兴盛的原因。

关键词:山水游记,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参考文献

[1]陈开勇.杜甫的艺术追求:情感与表达[J].河池师专学报, 1996, (1) .

[2]陈郁.藏一话谀?论写心[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抽油机控制器下一篇:LED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