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

2024-08-23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精选5篇)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 第1篇

关键词:肠粘连松解术,腹腔镜,诊疗分析

肠粘连常发生于腹腔手术后, 多数患者有腹腔手术史或腹腔感染史。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手术瘢痕周围内深层疼痛, 有时可闻及气过水声, 手术瘢痕处可触及明显的硬结或条形状物。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常需再次手术治疗, 传统开腹手术进行肠梗阻解除容易导致新粘连的形成, 而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成熟, 利用腹腔镜手术解除肠粘连梗阻的效果较理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肠粘连松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31例, 女9例;年龄25~63岁, 中位年龄41.5岁;所有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 手术类型包括胃大部切除术12例, 阑尾切除术11例, 胃溃疡穿孔修补术7例, 脾破裂切除术5例, 子宫切除术3例, 胆囊切除术2例;手术距肠粘连发生的时间12d~3年, 平均粘连时间46d。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双上肢内收, 固定于手术台两侧, 根据具体手术需要术者立于患者一侧。观察孔及操作孔位置根据原手术切口及所估计的腹腔内粘连情况设计, 所有套管的大小和位置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以便于观察和操作。至少需要3个套管, 第一个套管置于远离原手术切口的位置, 一般位于原切口5~10cm的部位, 采用开放法进入腹腔, 构成适宜的三角形。套管放置好后置入30°镜探查, 若有腹腔积液予以吸除, 然后分离网膜和小肠与腹壁的粘连, 以利于全面探查腹腔。首先观察肠道是否有缺血性坏死, 若有肠坏死则应转为开腹手术行肠切除术。探查肠梗阻部位, 使用抓钳穿过粘连带下方, 从而将其与肠系膜分开, 然后用剪刀将其离断, 分离时注意避免损伤小肠的浆膜面, 在解除梗阻后, 全部小肠需要再检查一遍, 确认粘连部位已全部分离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对于广泛粘连松解、创面较大的情况, 术后给予套管孔置入引流管。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2例 (均因腹腔粘连严重并发生缺血性坏死) , 其余3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松解粘连。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90min, 中位数55min;术中出血量为10~80ml, 中位数35ml;术后住院时间为3~11d, 中位数5.8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随访6个月, 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肠粘连可发生于腹部手术、感染或外伤后, 以有腹部手术史者居多, 部分患者可无症状, 有症状者多表现为急慢性腹部疼痛, 部分严重患者可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如肠梗阻不适于非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效果差, 应行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在解除原有粘连的同时, 其创伤会形成新的粘连并可能再次梗阻。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微创、探查范围广、诊断正确并可同时进行治疗等特点, 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的关注[1]。同时,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作为一个不定型的手术, 各个套管进腹的位置不确定。它要由腹腔内粘连的部位来决定。同其他手术相比第一穿刺孔的进腹更为重要[2]。第一个穿刺孔选择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导致手术本身的成功与否。大多数病例第一个穿刺也可选择在脐上缘或下缘。如术前估计脐下腹壁与大网膜或肠管有粘连 (如脐处有手术瘢痕, 则多数情况有粘连) , 则需改从其他部位放置第一套管针。气腹针应缓慢插入腹腔。遇落空感后立即回抽, 有无血液或肠内容物。如有则需拔出气腹针重新选择穿刺点。如无则按常规建立气腹, 压力通常保持在10~12mm Hg。如果通过脐部建立气腹失败, 应用Veress针在远离上次手术切口, 估计无粘连处进针或直接切开皮肤至腹膜, 进行腹腔镜套管。术中即使最轻微的出血, 也需立即控制。必须进行细致止血, 以便为后面的手术过程创造有利条件, 确保下一步操作不被出血妨碍。如果血管损伤, 应将腹腔镜适当后退, 以防出血涌出涂在镜头上, 勿盲目钳夹止血, 电凝止血最好应用超声刀。如果患者既往有肠便阻病史, 需要明确找到形成梗阻的部位, 并将其粘连解除。与开放手术一样, 寻找扩张与非扩张的交界处常常是肠管梗阻的部位。有时在腹腔镜手术中偶然发现肿瘤、转移癌、肠扭转、内疝、肠套叠等疾病, 可根据术者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及仪器设备情况进行腹腔镜处理或中转开腹手术[3]。本组患者中转开腹2例, 中转率为5.0%, 原因均为腹腔粘连严重并发生缺血性坏死, 此时应及时给予中转手术肠切除治疗, 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本组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 显示了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优越性,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小龙, 张鹏.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4例报告[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 12 (11) :664-665.

[2] 周师南, 许宏贤, 刘永杰.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用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 2011, 16 (6) :441-442.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 根据手术的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男女比例25:20, 年龄24~55 (44.56±5.62) 岁;对照组40例男女比例22:18, 年龄22~56 (45.87±6.41) 岁;手术类型:20例胆囊切除术, 15例子宫全切术, 18例阑尾切除术, 14例结肠癌术, 10例剖宫产术, 8例其他;两组上述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全麻后于患者脐下缘作一切口 (约10 mm) , 直视下建立气腹;根据患者手术需求与病变位置以选取最佳手术体位与主操作孔;当肠管与腹膜粘连需予以锐性分离;若肠管间大部分粘连, 则应首选确定造成梗阻原因, 可于腹腔镜下选取距病变部位最近处作一小切口进行开腹, 手术结束后予以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 且将液体吸尽;对照组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 患者均于常规麻醉下在原切口部位进行开腹, 之后予以肠粘连松解, 手术结束后处理手段与研究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主要包括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等;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具体表现在肠瘘、切口疝、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等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数资料用例数[n (%) ]来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研究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及肠蠕动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低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为腹部手术、炎症、创伤等形成腹腔肠粘连而造成, 其解剖因素并不会因保守治疗而消失, 为此, 临床对该疾病患者通常予以手术方案[2]。开腹手术尽管能够解除粘连, 但同样存在再次粘连的风险, 增加患者及其家庭的负担。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定的8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别行不同术式治疗的效果, 旨在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科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 (31.46±4.52) ml、手术时间 (55.78±7.16) min、下床活动时间 (26.20±4.57) h及肠蠕动恢复时间 (18.76±2.48) h, 均比对照组低, 提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且加快术后恢复, 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分析原因可能为:开腹肠粘连松解术虽然能够于直视下松解粘连部位, 但其给患者带来的创伤比较大, 且术后恢复时间长, 再次粘连几率大[3]。但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 且下床活动时间较早, 能够有效避免再次粘连的出现[4]。但为取得最佳手术效果, 实施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过程中, 手术期间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以使得细菌污染降至最低;一旦发现组织存在感染性的分泌物渗出情况, 应立即予以清理同时予以生理盐水冲洗并吸干;止血时最好不采用电凝刀或钳夹, 以避免大块组织受损[5,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提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减少肠瘘、切口疝、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改善预后质量, 这与张立明[7,8]等人文献研究结果类似。本研究受样本、环境及时间等因素制约, 未就两组远期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分析, 尚存在不足之处, 待临床深入研究予以补充。

综上所述,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治疗, 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加快恢复进程, 而且有效降低并发生发生率,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贺, 张从雨, 许国梁, 等.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治疗反复发作黏连性肠梗阻[J].安徽医药, 2013, 17 (1) :87-88.

[2]马国民.黏连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 (23) :212-213.

[3]徐建明, 程云.腹腔镜治疗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与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 (1) :91.

[4]杨波, 李晓春.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 2014, 21 (15) :2350-2352.

[5]黄和艮, 杨卫富.腹腔镜与开腹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术后黏连肠梗阻的影响观察[J].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4, 34 (6) :416-417.

[6]何学彦.腹腔镜手术在黏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 39 (1) :123-124.

[7]张立明.腹腔镜下黏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 2015, 23 (17) :78-79.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9月—2012年10月本院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 女11例;年龄32~65岁。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腹胀腹痛的临床表现。纳入标准:腹部X平片立位检查结合腹部腹部CT和MRI, 临床上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排除标准:年龄范围70岁以上者;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有严重病变者。将患者按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组 (17例) 与非手术治疗组 (13例)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组平均年龄为 (45.22±10.21) 岁;平均病程为 (16.32±7.84) d;非手术治疗组平均年龄为 (47.19±9.08) 岁;平均病程为 (15.98±8.02) d,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组:对被手术者进行气管全麻, 在患者脐部通过直视法防止套管, 置入套管后充二氧化碳气体以制造气腹, 操作孔 (或者辅助操作孔) 视患者具体情况确定个数为2~4个, 将束带粘连至小肠梗阻镜下进行束带切除操作, 小肠和腹壁粘连成角以及小肠、腹壁粘连者可以通过电凝分离剪分离与腹腔壁的粘连。手术操作完成后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 同时在粘连部位注入生物蛋白胶。非手术治疗组:对患者常规补充体液和水电解质, 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状, 同时注意饮食状态 (给胃肠减压) , 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 , 每天2次给予患者复方大承气汤 (100ml/次) , 连续用药3d。

1.3 疗效标准

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后炎症、水肿消退, 肠襻相互间的粘着松解, 梗阻症状恢复, 腹部X平片立位检查结果正常视为治愈;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复查, 复查发现患者急性肠梗阻复发, 且伴随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 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组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 治愈率为100%;非手术治疗组治愈9例 (其中3例半年复查发现粘连性肠梗阻复发, 经手术治疗后痊愈, 1例因暴饮暴食导致肠梗阻复发) , 治愈率为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大部分是由于肠功能紊乱、暴饮暴食或突然改变体位而发生 (以在肠管粘连成角、肠腔狭窄为基础) , 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也与季节变化有关[1,2,3]。在临床上很难判断其病理学的演变情况, 因而, 手术时机的选择性具有很大的差异, 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该疾病一旦出现绞窄的病症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此时的肠攀很可能已经坏死, 必须进行切除肠手术 (并发症及死亡率大大增大, 风险增大) , 所以, 正确地把握手术时机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关键, 我们感到最佳手术时机应选在有“绞窄趋势”时进行。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 手术操作要稳准轻快:有利于清除腹腔内血液、渗出液, 及时有效地治疗腹腔炎症, 防止包括滑石粉在内的异物存留, 缩短术中肠管暴露时间。 (2) 手术开始时腹腔内置入2支医用几丁糖以防止肠粘连, 医用几丁糖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的生物学特性, 从而促进组织生理性修复, 抑制瘢痕形成, 减少组织粘连。 (3) 对术后患者当日开始使用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 2次/d, 每次10万U, 连续用7d, 效果良好。 (4)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外, 这不仅能使肠蠕动迅速恢复, 对胃肠吻合口的愈合亦无不良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粘连性肠梗阻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3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 依据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组 (17例) 与非手术治疗组 (13例) 。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组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 治愈率为100%;非手术治疗组治愈9例, 治愈率为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其最佳手术时机应选在有“绞窄趋势”时进行。

关键词:肠梗阻,腹腔镜,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马玉华, 邓丽红, 高丽莲, 等.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54例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 (10) :1828-1829.

[2]吴志明, 娄建平, 孟兴成, 等.腹腔镜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4, 4 (1) :41-42, 51.

经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43例分析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3例病例中男性为32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9岁,其中无绞榨性肠梗阻,42例存在腹部开放术史,1例为原发性腹膜炎引起的梗阻。其中胆囊切除术后8例,胃大切术后1例,胃穿孔修补术后5例,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2例,肠外伤性穿孔术后3例,阑尾切除术后22例,宫外孕术后2例。1例为腔镜术后再梗阻经行腹腔镜辅助下部分肠切除+吻合术痊愈。

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术前均为保守胃肠减压、灌肠通便等治疗无效,反复疼痛,或引起梗阻者,术前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胃肠减压,留置导尿,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第1个戳孔均选择在远离原切口约5cm处,开放进腹的方式,1例原发性腹膜炎选择脐部盲穿进腹,余戳孔位置据腹部粘连情况和术者操作习惯而定,在腹腔镜监视下进入。术中在有张力的情况下应用拨棒、单双极电凝、超声刀或剪刀等进行粘连分离,遵循“宁伤腹壁,勿伤肠管”的原则,一旦发生肠管损伤,需及时修补。术后鼓励尽早下床活动。

2 结果

12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松解术,无中转开腹,其中1例因致密粘连分离时灼伤肠壁,至瘢痕形成,术后半年再次出现梗阻症状,经二次手术进腹,在腔镜辅助下行部分肠切除+吻合术,痊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为:45min,术中失血平均为20mL,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平均时间为12小时,最快1例为术后3小时即恢复。平均住院时间为4d。随访时间为1~67个月,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未见复发。

3 讨论

肠粘连对腹部外科医生而言,无疑是个十分棘手的的问题。如何预防或减少术后粘连发生就需要明白粘连发生的原因(除蚕茧症患者外):(1)异物所引起的肉芽肿容易导致粘连(如滑石粉、棉花纤维、缝线结头等);(2)缺血组织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如大块结扎、过紧的缝合)[2]。传统的粘连松解术无法从上述原因着手,导致进入“手术越做,粘连越加重”的怪圈,肠粘连松解在腹腔镜技术广泛使用前往往为腹部外科医生所避讳。然而正是因为对这两种原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取得了很满意的效果。其一腹腔镜操作一直处于相对密闭的空间,对腹腔内的干扰极少,异物进入腹腔所引起肉芽肿的机会得以明显降低;在就是腹腔镜下视野开阔,操作精细,出血亦降到最低,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术野无出血,牵拉、创伤等以明显降低,副损伤亦明显减少从而达到炎症反应及其轻微,完全符合微创的理念。

在腹腔镜技术开展早期,尽管肠粘连被归于腹腔镜手术相对禁忌证,但是随着微创观念的普及,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操作器械的不断改进,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的开放式肠粘连松解术。通过上述时间,我们认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时手术成功的关键。(1)适应证:粘连性肠梗阻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较差反复出现梗阻症状者;未出现明显梗阻症状,但反复疼痛,无法忍受,排除其他因素考虑为粘连所引起者;(2)禁忌证:腹部存在放疗病史者;蚕茧症患者;考虑腹部广泛致密粘连者;引起绞榨性肠梗阻者;严重心肺疾患、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肥胖者;中期妊娠者。

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我们认为应把握一下几点:(1)术前准备胃肠减压及梗阻远端肠管排空十分重要。(2)腹部术史对进腹方式及戳孔位置选择的影响,第一个戳孔选择远离原切口4~5cm的位置,常规选择开放直视下进腹,另外的操作孔则在腹腔镜探查明确病灶部位等情况后决定;(3)手术时机梗阻患者尽量避免在发作急性期手术,若为必须则首先考虑无气腹下进入,明确梗阻部位、范围及粘连程度,必要时选择无气腹或减张(镜下肠管穿刺减压)后低气腹压下操作;(4)操作务必在“有张力”下进行;(5)操作遵循“宁伤腹壁,勿伤肠管”的原则,尽量保证肠管的完整性,一旦发生肠管损伤,则需要及时修补;(6)操作器械的选择,尤其是剪刀及超声刀的使用。笔者在1例致密粘连分离时过分依赖电刀,致肠管灼伤形成瘢痕,致术后肠管狭窄引起梗阻,二次手术行部分肠切除+肠吻合方才痊愈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假如当时换用超声刀或可避免二次手术,这是一次深刻教训。(7)术中尽量做到无明显出血渗血,手术结束前腹腔若存在血泽及渗出液,一定要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洗净术野,勿需引流;(8)戳孔的处理,尤其是观察孔,尽量缝合包括壁层腹膜在内的全层腹壁;(9)腹腔镜技术的缺点;当肠管损伤无法镜下修补或致密粘连范围广泛时中转开放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因此,腹腔镜粘连松解术由于对腹腔脏器干扰少、操作精细,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再粘连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但尚不能完全取代开放的粘连松解术。在临床实践中,充分认识和发挥腹腔镜粘连松解术的优点,必要时中转开放,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Eilis H.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dhesions;focus on intenstional obstruction[J].Eur J Surg Suppl,1997(557):5-9.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就诊的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糖尿病患者140例,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 , 每组70例, 其中, 治疗组男42例, 女28例, 年龄15~68岁, 平均年龄 (41.2±2.1) 岁 ; 对照组男43例 , 女27例 , 年龄16~70岁 , 平均年龄 (43.1±2.5) 岁。患者肠梗阻粘连类型 : 肠管间粘连扭转成角25例, 束带粘连63例, 肠管腹壁间广泛粘连32例, 肠管与原切口粘连形成角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 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与常规保守治疗, 如:肠胃解压、补液等, 均采用静脉全麻。对照组:在遵循“宁伤腹壁, 不伤肠管”的原则下, 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 抬高患者原切口粘连处, 让肠管自然下垂, 在避开附近粘连肠管处建立人工气腹 (注入CO2) , 压力值为 (10~12) mm Hg,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操作孔的位置。如果是肠道相互粘连或者是肠道与腹壁粘连成角, 则使用分离钳或者是电凝分离剪进行分离, 手术中, 如果出现全层肠壁, 则进行修补;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操作器械与腹腔镜的位置替换, 以便从多角度分离。

1.3 观 察指标

比较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引流例数、手术时间、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方面。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 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引流例数、手术时间、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方面,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s)

3 讨论

据相关资料显示, 以往临床对于粘连性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 但是该方法只能缓解患者的症状, 患者很容易出现复发现象;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 切口大, 很容易造成感染并且有较大几率再次发生粘连。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该手术切口小,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 也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最重要的是避免了再次粘连现象的出现, 目前也成为治疗相关疾病的首选。

该组研究显示, 治疗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引流例数手术时间、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在操作时值得注意的是:1手术后要尽快止血, 将血凝块彻底取出;2分离时, 动作要轻, 切勿伤及肠管;3手术后要彻底清洗腹腔;4手术后创面上要留有防粘连药物, 预防组织再次粘连。

综上所述,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同样也适用于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并且该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 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上大力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疗效, 为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80例, 其中有140例患者并发有糖尿病, 将140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 , 每组7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 待治疗结束后,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引流例数、手术时间、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方面,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同样也适用于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该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 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粘连性肠梗阻,开腹手术

参考文献

[1]吴宝音.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25) :2770-277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相关文章:

后腹腔腹腔镜07-21

腹腔镜下05-05

单孔腹腔镜05-16

经腹腔镜05-22

腹腔镜术后06-03

腹腔镜微创06-20

腹腔镜手术08-08

后腹腔镜09-06

腹腔镜药物09-22

腹腔镜胆囊手术05-07

上一篇:债务水平经济增长下一篇:专家审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