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2024-07-15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精选10篇)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就诊46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 其中男26例, 女20例。年龄最大78岁, 最小62岁。发病时间6个月~2年。神经受累范围包括头面部6例, 胸段24例, 腰段16例。随机分为2组, 神经阻滞复合药物组21例, 单用药物组25例。

1.2 治疗方法

1.2.1 神经阻滞方法

根据疼痛和破损部位确定受累神经, 头面部采用1%利多卡因5~8mL行星状神经阻滞, 隔天注射1次, 7~10d为1个疗程, 胸腰段, 采用椎旁神经阻滞, 药物为0.5%利多卡因复合弥可保0.5mg, 共12mL, 每个节段注射2~4mL, 必要时7d后注射第2次, 4周后根据患者疼痛情况, 追加治疗1次或停止注射。

1.2.2 药物治疗

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12.5~25mg睡前服用, 连续4周;抗惊厥药加巴喷丁300~900mg/d。曲马多缓释片必要时50~100mg, 1d2次, 神经营养药弥可保500ug, 3次/d。

注:P<0.01 F检验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SD-t检验表示神经阻滞复合药物组疗效优于单用药物组

注: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疗效评估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VAS评分, 每周评估1次, 随访12周。显效:VAS评分0~3分, 疼痛消失或仅有偶尔不适, 不需服用镇痛药。有效:VAS评分4~6分, 疼痛虽有减轻, 有时仍需服用镇痛药。无效:VAS评分7分以上, 神经阻滞后疼痛仅短时减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F检验、LSD-t和χ2检验。

2 结果

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VAS评分, 统计显效, 有效, 无效。除单用药物治疗组3例无效外, 所有患者疼痛得到缓解, VAS评分神经阻滞复合药物组由治疗前7.8±1.2, 降低到治疗4周后2.4±0.8, 单用药物组由治疗前7.6±0.9, 降低到治疗4周后4.6±1.1。2组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神经阻滞复合药物组疗效优于单用药物组。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HN) 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疼痛持续超过1~6个月的慢性疼痛综合症, 可伴有身心缺陷、社会功能障碍以及精神抑郁。在60岁以上人群中, PHN的发病率可达到40%。PHN疼痛以跳跃性疼痛、烧灼痛、间歇性刺痛以及感觉异常为特征, 其临床表现多样已成为一种难治性的慢性疼痛综合症。PHN发病机制不明, 尸检表明整个感觉通路包括大脑和交感神经节都被累及, 这一通路有多个区域可引起疼痛, 这就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法和理论依据及治疗失败的解释[2]。

药物治疗仍然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常用药物有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麻醉性镇痛药等。阿米替林作为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代表药, 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线药物, 能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突出部位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 可改善患者睡眠, 减少因失眠而加剧的疼痛, 常见不良反应有口干、便秘等。第二代抗惊厥药加巴喷丁因副作用小得到广泛引用, 最大剂量可达3600mg/d。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困倦、嗜睡等。中枢性镇痛药曲马多可以缓解神经病性疼痛, 副作用轻, 患者可较好地使用。

神经阻滞是指采用化学 (包括局部麻醉药、神经破坏药) 或物理 (加热、加压、冷却) 的方法作用于神经节、根、干和末梢的周围, 使其传导功能被暂时或永久阻断的一种技术, 可以阻断神经痛的恶性循环, 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 并可以通过阻断交感神经而扩张血管以营养神经, 改善血液循环, 同时具有抗炎症作用, 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疼痛有效方法, 在给予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相应部位的神经阻滞, 可迅速缓解疼痛。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有星状神经节阻滞、椎旁神经阻滞及硬膜外阻滞等。

综上所述, 采用神经阻滞复合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 抗癫痫药加巴喷丁, 中枢性镇痛药曲马多的复合治疗方法, 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达到满意疗效, 在临床上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疼痛学分册)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第2篇

【关键词】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因素

【中图分类号】R61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18-020

带状疱疹常会发生皮损,皮损消退之后,会出现四周神经痛的后遗症,伴随着长时间的疼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心理情绪[1] 。有针对性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各种因素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60~79岁,平均(67.5±10.3)岁,其中10例带状疱疹患者并发神经痛,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参照国际疱疹控制论坛中的分期标准可以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其中急性期是指带状疱疹出疹最初的30d之内产生疼痛;亚急性期是指带状疱疹神经痛在急性期后持续疼痛没有超过3个月的患者;慢性期是指急性期之后持续超过3个月的患者。本组10例均为慢性期神经痛患者。依据是否发生神经痛分为非神经痛带状疱疹组即A组50例,带状疱疹并神经痛组即B组10例。两组带状疱疹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0.05),提示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通过对带状疱疹患者的性别、发病诱因、临床症状、皮疹分布、皮损状况、临床类型、急性期疼痛程度、初治时间、治疗方式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于非神经痛带状疱疹组和带状疱疹并神经痛组患者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带状疱疹并神经痛组流行病学规律。

2.结果 两组带状疱疹患者性别、发热、前驱痛、受累神经、皮损类型、皮损面积、疼痛程度、初治时间情况见表1。

3.讨论

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感染人体之后会在脊神经、颅神经的感觉神经元内潜伏,一旦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潜伏的带状疱疹病毒会被激活,沿着感觉神经轴索逐步下行,对神经节形成侵犯,诱发炎症、疼痛、皮肤损伤、发热等病理性变化,并且向着末梢感觉神经纤维传播。带状疱疹消退之后,仍然存在被病毒侵犯部位的神经痛,反复迁延,成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资料显示[2] ,目前为止年龄是唯一被公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险因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增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和激活的可能性明顯增加,神经损伤严重,并且老年患者的神经损伤后自我修复的能力明显降低,进而造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增高。关于性别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影响的研究较多,有研究表明[3] ,女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于男性,可能是由于女性对于神经痛的耐受能力更低,并且女性情绪变化相对较大,其不良的心理情绪也可能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进而诱发神经痛发生率增高,并且女性患者的平均寿命要高于男性,也促使女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会更多,但是性别构成不能作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独立因素。前驱痛是对于亚临床神经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现,同时前驱痛还可能继发性的集中神经节的损伤,进而可能促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增高。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疼痛程度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呈现明显的相关性,急性期疼痛程度越严重,其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概率越大,因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疼痛也是由于周围神经节发生炎性反应和皮损诱发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从潜伏中激活后,诱发外周神经纤维坏死,进而其支配区的皮肤,出现炎性反应,其对应的感觉神经节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等发生炎性反应、出血性坏死等,神经节细胞明显减少,发生胶原沉着和瘢痕形成,在皮肤瘢痕愈合时,外周神经出现重塑性改变,进而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功能病变,从而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研究表明,严重性的带状疱疹会出现血疱、局部皮肤组织坏死等症状,其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风险性要比普通型和顿挫型带状疱疹明显增高。严重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皮肤损伤越严重,皮肤的愈合时间越长,瘢痕形成的可能性越大,其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可能性也越大。带状疱疹皮损面积越大,其皮节也就越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也越高。另外,带状疱疹在发病3d内给予治疗的患者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发病治疗时间大于3d的患者,可能由于治疗时间越早对于病毒复制的抑制效果越高,神经损伤和炎性反应程度越低,神经纤维纤维化的可能性越小,皮肤损伤程度越低,从而降低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有资料显示,正确认识和对待PHN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对提高老年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另外,以往研究发现,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神经一旦受损,机体自身修复能力较弱。综上所述,有无前驱痛、皮损类型、疼痛程度、初治时间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有关,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徐赤宇,罗平,王岩.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泛昔洛韦及甲钴铵治疗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6841-684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 第3篇

1 PHN定义及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是指带状疱疹的皮损消退后1月[2]患区仍有持续性或发作性的疼痛。疼痛持续时间可达数月至数年。一些PHN患者可因长期的疼痛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PHN的发生机制目前未完全明了, 但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 引起的周围神经组织炎性水肿、出血甚至瘢痕, 从而出现长久的放电性的疼痛。部分患者疼痛长久不愈可能与中枢敏感化机制[3,4]有关, 因疼痛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 使局部疼痛转化为局部疼痛综合症或中枢性疼痛, 而使疼痛更加复杂难治。

2 PHN的治疗

2.1 全身疗法

2.1.1 非甾体抗炎药 (NS AI Ds)

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等, 此类药物对外周神经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的机理是: (1) 抑制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合成; (2) 抑制淋巴细胞活性及分化; (3) 阻止致痛物质的形成和释放。该类药物疗效持续时间较短, 不良反应较大, 长期服用可诱发胃溃疡,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1.2 环类抗抑郁药 (TCAs)

临床治疗PHN常用的药物有多赛平、阿米替林、去甲替林、麦普替林等, 小剂量的TCAs可消除患者的焦虑从而缓解疼痛。止痛机理:主要是①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②阻断神经元细胞Na+通道。TCAs的副作用有困倦睡、口干、视物模糊、便秘、排尿困难、体位性低血压及心跳加快等, 禁用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目前新型的抗抑郁药如氟西汀、氟伏沙明、文拉法辛、帕罗西汀等上述副作用相对较小, 且疗效较为满意。

2.1.3 抗癫痫药

早期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常用卡马西平, 其作用机制, ①减低中枢神经的突触传递;②其代谢产物10, 11-环氧化卡马西平, 具有抗神经痛作用。近年来发现抗癫痫药加吧喷丁和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抗癫痫药, 其作用机理: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从而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 缓解疼痛。国外研究发现与加巴喷丁相比, 普瑞巴林在减轻带状疱疹神经痛方面其起效更快, 口服生物利用度更高在治疗安全性上也优于加巴喷丁[5]。这两种药的副作用均为嗜睡、头晕、周围性水肿, 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酌情减量。

2.1.4 阿片类药物

常见的有吗啡、哌替啶 (度冷丁) 、曲马多、双氢可待因美沙酮等。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中到重度疼痛。作用机理是抑制痛觉在中枢的传导, 从而起到镇痛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在缓解神经痛方面疗效确切, 其中曲马多具有阿片样和非阿片样止痛作用, 能明显抑制PHA的疼痛。它的镇痛机制与吗啡相似, 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且没有依赖性、便秘及欣快等不良反应。

2.2 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是指将药物注射在末梢的脑脊髓神经节、脑脊髓神经、交感神经节等神经内或神经附近或用物理方法给予刺激, 来阻断神经的传导。其治疗疼痛的机制主要为:阻断痛觉传导通路、阻断交感神经及运动神经功能[6]。PHN神经阻滞常用的方法有:星状神经节阻滞、硬膜外阻滞、椎旁神经阻滞、其他神经干以及分支阻滞及鞘内给药治疗。蛛网膜下腔给药是目前较新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阻滞方法, 但因为安全等原因尚不能得到推广。对于各种方法疗效不佳或疗效不能长期维持的PHN患者, 可采用神经毁损法治疗, 神经毁损法是通过局部注射药物使神经干脱水、变性而失去传导功能来达到长期止痛的方法, 该疗法效果确切, 止痛时间长、不良反应小。神经毁损分化学毁损和物理毁损两种方法。化学毁损常用的药物酒精、酚甘油及一些抗肿瘤药如丝裂霉素、盐酸阿霉素等。物理毁损术常用的是射频热凝毁损术, 它的优点是定位准、创伤少、疗效明显、复发率低等[7]。

2.3 局部疗法

2.3.1 非甾体抗炎药

将具有止痛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前列腺素E等溶于氯仿、凡士林或其他溶媒中, 局部外用可缓解PHN的疼痛。

2.3.2 局部麻醉药

常用2.5%利多卡因及2.5%普鲁卡因配成EMLA乳剂, 局部封包可减轻PHN的神经痛。

2.3.3 辣椒素制剂

辣椒素 ( (反式) 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 是从辣椒中提取的刺激性物质, 局部外用可用于治疗PHN的疼痛。其作用机制是激活香草醛受体亚型1 (vanilloid receptors, TRPV1) 受体, 减少或消除疼痛刺激的神经传递而起到一定镇痛作用[8]。目前常用的辣椒素制剂有复方辣椒素贴片及复方辣椒素软膏, 且临床已证实镇痛效果较好[9]。不良反应主要是局部皮肤灼热不适。

2.4 物理疗法

治疗PHN常用的物理疗法有:红光照射、半导体激光、中波紫外线、超声波及微波照射等, 其作用机制是 (1) 使神经的兴奋性降低, 肌张力减弱, 缓解肌肉痉挛; (2) 促进疼痛物质的代谢; (3) 扩张血管, 改善局部血循环, 促进神经修复。近来离子透入疗法治疗PHN颇受关注, Ozawa等报道用利多卡因和醋酸泼尼松龙离子导入治疗顽固性PHN197例, 90.9%的患者疼痛可明显缓解[10]。物理疗法的最大优点是不良反应小, 无创伤, 无痛苦, 患者易于接受。

2.5 中医中药疗法

多年来祖国医学在研究探索 (PHN) 的治疗方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口服、针灸疗法及拔罐疗法等, 内服主要经过辩证论治, 应用一些具有凉血活血、通络止痛的药物:如当归、元胡、川芎, 赤芍等。针灸疗法同样是以辩证论治为依据, 以经络为基础, 针刺相应的穴位使经脉通畅, 气血调和, 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拔罐疗法则通过负压、温热等刺激相应的穴位来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促进神经的修复, 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总之, 减轻PHN的症状关键是在于预防, 也就是对于带状疱疹应早发现早治疗, 尤其是老年患者, 一旦确诊应尽早应用足量的核苷类抗病毒药, 尽量减少病毒对神经的损伤, 从而减少PHN的发生、减轻PHN的症状或缩短PHN的疼痛时间。综上, PHN的治疗方法多样, 我们应该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选取最佳的治疗方案, 最大程度上缓解PHN患者的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尹伟欣, 冯书贵, 黄明军, 等.神经阻滞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1 (22) :38-39.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64

[3]李仲廉, 倪家骧, 樊碧发, 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404-410.

[4]孙建方, 徐秀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现状[J].实用老年医学, 2004, 18 (6) :291.

[5]Barry Gida.l New and emerging treatment options for neuropathicpain[J].Am JManagCare, 2006, 12 (9) :269-278.

[6]刘兵, 梁新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其神经阻滞疗法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 15 (7) :605-607

[7]杨立强, 朱丽萍, 倪家骧, 等.连续硬膜外镇痛及射频毁损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22 (11) :1020-1021.

[8]L Vyklicko, K.Novòkovò-touíovòJ.Benedikt, et al.Calcium-de-pendent desensitization of vanilloid receptor TRPV1:a mechanismpossibly involved in analgesia induced by topical application of cap-saicin[J].PhysiolRes, 2008 (13) :1-25.

[9]谭建强, 刘强, 郑宝森, 等.复方辣椒素贴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5, 21 (5) :334-33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须对症治疗 第4篇

高龄患者易患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导致的相应节段神经系统损伤、功能异常引起的疼痛,是指皮肤从溃疡形成、渗出、结痂3个月后依然存在的疼痛。此时,一般疱疹都已消失,部分患者会有色素沉着或者疤痕增生,多出现持续的灼痛、刺痛或带有撕裂样、压榨样疼痛,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连宽松的衣服都拒绝穿。

年幼时患过水痘的人群,成年后这种病毒一直潜伏在人体相应阶段的背根神经节中,一旦机体过度劳累,免疫力低下,带状疱疹就会发作,多数患者都能痊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超过65岁以上的患者,本身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退变,如果免疫力低下,或者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则遗留后遗痛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此外,导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风险因素,还包括肿瘤、淋巴细胞增生障碍、糖尿病、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等。

疼痛可持续数十年

国内外大型临床研究均表明,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以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肢体活动范围降低、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下降等,长此以往,还会导致精神疲惫、恍惚,对治疗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不同程度的情感障碍。长期的疼痛还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心血管、免疫系统,导致多个系统的功能紊乱。

由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不一,短者1~2年,长者甚至数十年,因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成为最难治疗的顽疾之一。

药物无效者可选神经阻滞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难治性还在于其临床表现多变,不尽相同。因此,要区别对待,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治疗。有的患者疼痛的原因在于受损害的神经过度兴奋,临床表现为疼痛过敏,轻微抚摸就可能导致剧烈疼痛。而有的患者则是由于神经凋亡,表现为感觉缺失或者减退,常常伴随难以忍受的麻木感。有的病因为复合情况,则表现多变,甚至随季节、身体状况而改变。因此,在治疗上只有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药物治疗有三种:一线药物多选择阿米替林、加巴贲丁、普瑞巴林等药物,二线药物多选择抗抑郁药物(盐酸舍曲林、盐酸帕罗西汀、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等)、曲马多、奥施康定和外用局部贴剂(利多卡因、辣椒素)等,三线药物包括强吗啡、拉莫三嗪、托吡酯等。

但是,即使有这么多选择,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控制依然不满意,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疼痛不能有效控制。因此,药物以外的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最常见的手段为神经阻滞,进行区域神经或神经根注射药物,修复神经,减少异位兴奋灶,从而缓解疱疹后遗神经痛。这种治疗是风险/效益比值较高的一种疗法。

此外,脉冲射频治疗可调节神经的功能,不损伤神经,治疗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可重复治疗,并发症少。选择手术治疗则相对比较慎重,一般包括脊髓背角切断、脑中枢核团毁损等。此外尚有脊髓/外周电刺激手术,能对神经进行功能调节。其损伤小,非毁损性,是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控制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远期疗效均颇佳,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综合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比如打太极拳、做瑜伽,有意识地调节身心,复合针灸、理疗以及心理干预,都可以使患者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恢复战胜疾病的勇气,最终有效控制这一顽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五法 第5篇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湿瘀闭阻,化湿宣痹法,化痰通络止痛法,益阴通络法,温阳通痹法,辛润活络法

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病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总的来说是由于内因与外因相互交织为患, 导致局部气血阻隔, 络脉瘀阻, 不通则痛。

1.1 素体气血阴阳不足为发病基础

带状疱疹的发病多因于湿热交阻, 气血凝滞, 或热重于湿, 或湿重于热, 体壮之人, 邪虽重而正不虚, 正邪相争, 驱邪外出, 机体康健;老年人, 或素体虚弱者, 气血阴阳不足, 邪虽轻而正不足, 驱邪乏力, 邪滞于里, 邪正纠结。阳气不足则卫外不固, 邪气易入;阳气亏虚, 则清阳不升, 不能鼓动气血运行, 气血易瘀滞不行。阴血亏虚则脉络空虚, 易成为容邪之地, 正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产后》中指出“最虚之处, 便是容邪之处”[1]696;阴血亏虚, 则络气郁滞, 络脉失养, 不荣则痛。

1.2 病位在络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表现为疼痛, 其病机为气血阻隔, 络脉瘀滞。带状疱疹发病时, 湿热内蕴, 阻于脉络, 初在经, 后入络, 络脉损伤, 表现为疼痛剧烈。络脉为人之细小经脉, 其功能通达气血, 交通脏腑。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时, 在大的经脉, 正气尚有力祛邪外达, 保证血脉运行通畅。而病久或邪气亢盛, 邪气由脏腑经脉而至络脉时, 则可导致气滞于络, 血瘀于络, 风郁于络, 湿阻于络, 痰聚于络, 热毒蕴盛于络, 六者相互纠缠为病, 最终导致络脉瘀阻、功能失调。络脉易损难愈, 故在临床上表现为疼痛反复不愈。

1.3 湿瘀闭阻络脉, 为其主要病机

带状疱疹后期, 湿热入络, 影响气血运行, 湿瘀夹杂, 交织为患, 湿邪黏腻, 瘀邪固着, 在经易消, 在络难疗, 患者表现为闭阻区域疼痛。其主要病机特点为闭阻不通, 故在治疗中强调通法的应用。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五法

2.1 湿热痹阻于络, 化湿宣痹通络法

湿热蕴久, 痹阻于络, 余毒未清, 入络阻碍气血运行, 痹阻不通则疼痛缠绵。此型多为新发病例, 病程不长。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疱疹部位疼痛, 局部有灼热感, 常常伴有低热不退, 脘腹胀闷, 纳呆, 全身骨节酸痛, 小便短赤, 大便黏腻不爽,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 宣痹通络。选用宣痹汤[2] (《温病条辨》) 加减:防己10 g、苦杏仁10 g、蚕砂10 g、栀子10 g、薏苡仁10 g、半夏6 g、滑石10 g、丹皮10 g、生槐花15 g、片姜黄10 g、海桐皮10 g、僵蚕10 g、全蝎6 g。方中选用善于祛经络之湿的防己为君药, 《本草纲目》中引李东垣“防己大苦寒, 能泻血中湿热, 通其滞塞”[3];杏仁宣肺, 气宣则湿化;薏苡仁淡渗利湿而缓急止痛;半夏燥湿;蚕砂化浊;栀子、滑石使湿热从小便而去;丹皮、生槐花清血分之热;片姜黄, 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海桐皮, 祛风湿、通络止痛;僵蚕、全蝎为虫类药, 具有祛风通络止痛之效。诸药合用, 共奏清热除湿, 祛风通络活血, 通经宣痹止痛之效。

临证加减:疼痛剧烈者, 加川楝子、延胡索等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之品;脘腹胀满, 纳呆者, 加鸡内金、海金沙、神曲等以化湿消滞;大便秘结者, 加熟大黄、火麻仁、桃仁等以润肠通便。

2.2 痰浊痹阻于络, 化痰通络止痛法

素体脾虚, 水湿停留, 聚集为痰, 痰湿壅盛, 日久痹阻于络。痰与湿均为阴邪, 因其性黏滞, 阻碍气血运行, 阻滞经络, 故缠绵难愈。临床上此型患者的疼痛部位多见于四肢, 除疼痛外, 往往伴有麻木。临床上患者常常可见局部顿痛, 时轻时重, 喜按压, 伴有头晕, 面肿体胖, 舌胖大齿痕, 苔白腻, 脉濡或滑。治宜燥湿和中, 化痰通络。选用指迷茯苓丸[4]加减治疗:茯苓皮15 g、枳壳10 g、冬瓜皮15 g、陈皮10 g、半夏6 g、竹茹10 g、丹皮10 g、海桐皮10 g、僵蚕10 g、全蝎6 g。方中茯苓皮、冬瓜皮健脾化湿利水, 化痰消肿;枳壳行气化滞;半夏、陈皮、竹茹行气燥湿化痰;丹皮清热活血化瘀;海桐皮祛风通络;僵蚕、全蝎为虫类药, 具有祛风通络止痛之效。诸药合用, 共奏健脾化湿, 行气去滞, 燥湿消痰, 通络止痛之功。

临证加减:发于上肢者, 加桑枝、羌活;发于下肢者, 加防己、苏木、独活;发于头面者, 加白芷、菊花;眠差者, 加胆南星、珍珠母。

2.3 络脉空虚, 血运不行, 益阴通络法

患者素体肝肾阴虚, 或病久导致阴虚。阴血亏虚, 络脉空虚, 脉络失养, 不荣则痛;阴亏则血不足, 络脉失充, 血运迟滞, 痹阻络脉。此型患者在临床上少见, 而临床医生往往重视活血, 而忽视养阴, 从而导致络脉失养, 疼痛持续。临床上患者表现为局部疼痛, 入夜加重, 伴有咽干口燥, 五心烦热, 低热缠绵, 眠差, 舌红少津, 无苔, 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血, 活血通络。常选用三甲复脉汤加减治疗:生牡蛎30 g、龟板10 g、鳖甲10 g、生地黄15 g、白芍15 g、麦冬10 g、阿胶10 g、火麻仁10 g、僵蚕10 g、全蝎6 g。方中应用生牡蛎、龟板、鳖甲三甲具有大补元阴, 以补络脉津液之亏虚;白芍养血敛阴;生地黄养阴生津、清热凉血;麦冬养阴生津;阿胶补血滋阴;僵蚕、全蝎为虫类药, 具有祛风通络止痛之效。诸药合用, 共奏滋阴养血, 清热生津, 祛风活血通络之效。

临证加减:口渴重者, 加天花粉、玄参等滋阴生津之品;低热不退者, 加青蒿、地骨皮;伴有腰膝酸软者, 加女贞子、旱莲草。

2.4 阳气痹阻不通, 温阳通痹法

血得热则行, 得寒则凝, 阳气痹阻不通, 不能推动血液运行, 络脉运行迟滞, 痹阻不通, 此型患者往往疼痛剧烈, 并伴有局部拘挛不舒。临床上患者常常疼痛剧烈, 局部挛缩不舒, 喜温喜按, 常伴有四肢欠温, 疲乏无力, 面色淡白或萎黄, 形寒肢冷, 小便频数, 大便溏, 舌淡暗, 苔薄, 脉沉细。治宜温经通阳, 活络止痛。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蜜麻黄6 g、黑顺片10 g、细辛3 g、白芍15 g、威灵仙15 g、黄芪15 g、党参10 g、僵蚕10 g、全蝎6 g。方中麻黄散寒通滞, 温通脉络;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细辛辛温散寒止痛;白芍缓急止痛, 并可防止附子、细辛之辛热伤阴;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党参、黄芪温补阳气;僵蚕、全蝎为虫类药, 具有祛风通络止痛之效。诸药合用, 共奏温阳散寒通滞, 祛风除湿行气, 活血通络止痛之效。

临证加减:伴有腰膝冷痛者, 加牛膝、杜仲、续断等具有补益肝肾, 强筋壮骨之品;疼痛明显者, 加鬼箭羽、丝瓜络等活血通络之品。

2.5 瘀血阻络, 血运不行, 辛润活络法

病程日久, 络脉气血痹阻不通, 血结成瘀, 痹阻络脉, 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诸痛》华德元注云“久病必入络, 络中气血, 虚实寒热, 稍有留邪, 皆能致痛”[1]619, 血行涩滞, 瘀阻脉络, 气血运行失司则形成“不通则痛”。此型患者临床最常见, 治疗的要点在于活血养血, 破血药物要少用, 防止进一步损伤络脉。临床上选用辛润通络法, 辛味药物能散、能行, 促进血行, 润则滋养络脉, 恢复络脉行血功能。临床上患者常常表现为患处刺痛, 固定不移, 活动后减轻, 或者喜按、喜压, 伴有面色晦暗或黧黑, 舌紫暗有瘀点或瘀斑, 脉细涩。治宜和血通络, 祛瘀止痛。选用旋覆花汤 (《金匮要略》) 加减:旋覆花12 g、泽兰10 g、泽泻10 g、茜草10 g、丝瓜络10 g、白芍15 g、丹参10 g、当归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僵蚕10 g、全蝎6 g。方中旋覆花为君药, 《本草正义》记载其“主治当以泄散风寒, 疏通脉络为专主”[5];茜草入血能通瘀活络, 止痹痛;泽兰活血化瘀利水;泽泻利水渗湿泄热;丝瓜络活血通络祛风;白芍缓急止痛;丹参、当归、桃仁、红花养血活血, 僵蚕、全蝎为虫类药, 具有祛风通络止痛之效。诸药合用, 共奏活血化瘀散结, 活血通络止痛之效。

临证加减:疼痛日久者, 可加服大黄蛰虫丸, 以缓中补虚, 通络止痛;伴有失眠者, 加珍珠母、生龙齿等药物以安神定痛。

3 典型病例

患者, 男, 62岁。初诊日期:2012年5月7日。主诉:一个月前因劳累后, 出现右侧胁肋部疼痛, 继之出现小水泡, 自觉疲乏感, 睡眠差。遂至某院就诊, 诊断为“带状疱疹”。经积极治疗后, 疱疹虽消, 但仍剧痛难忍, 遂来就诊。专科检查:右侧胁肋部皮疹已基本消失, 伴有皮损处色素沉着。刻下症见:面色萎黄, 乏力气短, 四肢欠温, 喜温恶寒, 肢体沉重感, 如裹铁皮一般, 肢体屈伸不利, 右侧躯干部剧痛难忍,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舌淡暗, 苔厚, 脉细涩。辩证:脾肾阳虚, 瘀滞脉络。治法:温经通阳, 活络止痛。处方:片姜黄10 g、大黄3 g、蜜麻黄6 g、黑顺片10 g、细辛3 g、当归10 g、川牛膝15 g、茯苓10 g、茵陈30 g、赤小豆30 g、生甘草6 g、芒硝3 g、白芍15 g、海金沙10 g、金钱草10 g、木瓜10 g、全蝎6 g。14剂, 水煎服, 每日1剂, 早晚饭后分服各一次。

二诊:2012年5月21日。服上方14剂后, 疼痛程度明显缓解, 次数较前减少, 但仍感肢体活动受阻, 如有铁皮箍着一般, 四肢仍凉, 但较前缓解, 舌淡暗, 苔较前变薄, 脉细涩。上方基础上, 加威灵仙15 g、伸筋草10 g、络石藤15 g、青风藤15 g、鬼箭羽15 g。14剂, 水煎服, 每日1剂, 早晚饭后分服各一次。

三诊:2012年6月4日。服上方14剂后, 疼痛症状较前明显缓解, 仅偶感疼痛, 肢体活动也好转, 舌暗淡, 苔变薄, 脉浮缓。遂按上方再服14剂, 水煎服, 每日1剂, 早晚饭后分服各一次。随访半年, 患者未再出现剧痛、肢体活动不利及铁皮箍着感, 饮食可, 睡眠可。

按语:“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6], 虚则致瘀, 瘀滞不行也就是“不通”则会导致疼痛。患者自感右侧躯干部患处剧痛难忍, 肢体沉重、如裹铁皮一般, 肢体屈伸不利, 面色萎黄、乏力气短, 四肢欠温, 喜温恶寒,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舌淡暗, 苔厚, 脉细涩。辨证为阳虚瘀阻于络。治宜温经祛瘀, 通络止痛。方中蜜麻黄散寒通滞, 温通脉络;黑顺片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细辛辛温散寒止痛;当归、川牛膝补血活血通络;茵陈、茯苓、赤小豆清热利湿;片姜黄、大黄、芒硝, 化瘀通滞, 软坚散结;白芍缓急止痛, 并可防止附子、细辛之辛热伤阴;木瓜舒筋活络;海金沙、金钱草利湿通淋止痛;全蝎, 祛风通络止痛。全方共奏温经活血, 散寒化瘀止痛之效。14剂后, 见其疼痛缓解, 但仍感肢体活动受阻, 如有铁皮箍着一般, 四肢仍凉, 舌淡暗, 脉细涩。遂在上方基础上, 加具有祛风通络止痛之功的威灵仙、伸筋草、络石藤、青风藤, 活血化瘀止痛的鬼箭羽。继服一个月后, 患者疼痛症状较前明显缓解, 仅偶感疼痛, 未再出现肢体活动不利及铁皮箍着感。

参考文献

[1]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9:619, 696.

[2]清·吴瑭.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10.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687.

[4]宋·王贶.全生指迷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82.

[5]张山雷.本草正义[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48.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第6篇

关键词:普瑞巴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 引起的常见病毒感染, VZV主要侵犯脊神经及周围神经, 好发于中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特别是高龄者, 据统计男女发病率相同, 引起病理性的神经疼痛, 疼痛剧烈, 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1]。1994年国际疼痛学会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定义为皮疹治愈3个月后仍遗留长期持续性疼痛, 此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迄今为止, PHN仍无根治方法, 药物治疗作为一种基础治疗手段。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采用普瑞巴林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疗效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PHN患者108例, 其中男60例、女48例, 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66.2岁, 体重59~75 kg、平均体重63.2 kg, 病程1个月~3年, 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均>7分, 病损均为单侧, 病变累及三叉神经57例, 胸背部42例, 腰部9例, 皮疹已经治愈, 10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54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消炎痛25 mg/次, 3次/d, 加上维生素B1210 mg/次, 3次/d, 观察组给予口服普瑞巴林胶囊 (商品名:乐瑞卡,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规格:150 mg/硬胶囊) , 起始治疗方法为75 mg/次, 2次/d, 每周逐渐增加剂量, 至疼痛明显缓解或出现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为止, 最大剂量600 mg/d, 每天分2次口服, 疗程4周。

1.3 观察项目及疗效评价

以VAS评定疼痛程度, 0分为无痛, 10分为剧痛, 记录对照组及观察组在用药后分别在1、2、3、4周VAS变化, 显效:VAS下降≥3分,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有效:VAS下降≥1分且<3分, 患者生活质量稍有改善, 无效:VAS无下降或下降<1分, 或分数增加, 患者生活质量无改善甚至更差, 分别计算每组在1、2、3、4周的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该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资料全部输入SPSS 13.0数据库, 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 两组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服药后1周总有效率分别为14.8%和70.4%, 服药后2周总有效率分别为26.0%和72.2%, 服药后3周总有效率分别为55.6%和77.8%, 服药后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55.6%和83.4%, 两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长时间潜伏在体内的脊神经或脑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 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 潜伏的病毒沿受侵犯的神经的轴突向皮肤扩展, 病毒在皮肤表面细胞内繁殖引起局部肿胀、空泡化、胞膜溶解, 形成水泡, 引起神经节和外周神经的炎症及局部组织损伤, 导致受损皮区的剧烈疼痛和触摸痛[2]。尽管皮疹消退, 受损皮区治愈后, 据统计仍有9%~34%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 年龄>50岁的患者并发PHN为15%~70%, 而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PHN的发生率高达50~70%。传统的治疗PHN的方法为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但止痛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PHN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普瑞巴林是新型的γ-氨基丁酸 (GABA) 受体激动剂, 主要作用于突触前α2-δ亚单位, 抑制神经元兴奋性, 在不改变正常神经功能的同时减少异位激活, 减少疼痛信号的产生, 通过调节神经末梢钙离子内流, 从而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P物质等神经递质的释放, 抑制了肾上腺素和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 进一步有效减轻疼痛[3]。

本临床研究中, PHN患者口服普瑞巴林胶囊1周后迅速起效, 总有效率达70.4%, 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达72.2%, 3周后总有效率达77.78%, 4周后总有效率达83.4%, 比传统的使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效果显著。

另外普瑞巴林被认为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药物[4], 目前的研究发现与其他的药物无临床相关的相互作用, 而且不经过肝代谢, 以原形通过肾脏排泄, 无诱导或抑制肝微粒体酶作用及蛋白结合力低, 临床患者应用有较好的顺应性, 不良反应只有少数的轻微头晕、乏力, 且一过性, 治疗后复查肝功能及肾功能等指标无明显异常, 表明此药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优点。

普瑞巴林治疗PHN有效, 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 其不良反应少, 程度轻, 耐受性好, 尤其对于老年患者, 其安全性优于其他药物。

参考文献

[1]王鸿健, 高永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 2012, 41 (16) :1654-1656.

[2]杨梅, 章绍清, 吴艳霞, 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相关因素及干预方法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 (1) :153-155.

[3]王慧星, 郑宝森, 史可梅, 等.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Meta分析[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3, 31 (9) :1062-1064.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男性34例, 女性31例, 年龄41~80岁, 平均63.4岁, 病程1~17个月, 平均6.5个月。对照组男性35例, 女性30例;年龄44~82岁, 平均64.3岁;病程1~18个月, 平均7.2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 患者用药第1天口服300mg加巴喷丁, 睡前服用;第2~3天增加药物剂量至300mg, 每天2次;第4~6天增加药物剂量到300mg, 每天3次, 并持续该剂量至第6周[2]。

观察组患者使用围刺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围刺方法:首先根据疱疹部位选取合适的体位施针, 使用酒精棉球 (75%酒精) 对针刺部位和针具进行消毒。用2寸毫针在患处进行平刺围刺, 角度把握在15°~20°, 针数可以根据疼痛面积而定。在本次研究中, 由于大部分患者的疼痛面积较大, 需要分成几个区域进行围刺, 每针之间的距离间隔为1~1.5寸, 进针得气后一般停留30~45min。神经阻滞治疗具体过程:首先配置镇痛剂:将5mg的地塞米松、500μg的维生素B12、100mg的维生素B1以及4mL 2%的利多卡因加入到生理盐水中, 加至10mL[3]。接着根据疱疹与疼痛的区域, 判断病变神经的平面, 以确定使用何种神经阻滞方法。对头颈部使用颈神经后支的阻滞, 对三叉神经的Ⅰ、Ⅱ支使用眶上和眶下神经阻滞, 对上肢使用臂丛神经阻滞, 如果是胸腰部则使用椎旁神经阻滞, 而下肢的疱疹需要采用坐骨神经阻滞。每3天进行1次, 30天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对患者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采用VAS评分 (基础疼痛的视觉模拟) 进行评估, 无痛为0分, 轻微疼痛为1~3分, 中度疼痛为4~6分, 重度疼痛为7~9分, 剧痛为10分。

以治疗3个月末时VAS评分的降低率为疗效判定标准, 评分降低超过90%为治愈, 降低60%~90%为显效, 降低30%~60%为有效, 降低不足30%为无效。治愈、显效、有效均计入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各时间段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见表1。

(±s, 分)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8%,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n (%) ]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病人群较为广泛, 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据相关统计, 年龄超过65岁的带状疱疹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的比例约为50%, 超过70岁的患者发病率达70%以上[4]。主要是因为中老年人的神经修复能力较弱, 有些老年患者还患有糖尿病和肿瘤, 机体免疫力下降, 当病毒入侵脊髓神经时, 患者无法较快地进行自我修复。

在中医学中,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通常发作于腰部, 也被称为“缠腰火丹”,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 脏腑功能开始衰退, 机体的气血亏虚, 因此湿热病毒侵入时, 造成气血凝滞、血运不畅。中医学中常常提及“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患者带状疱疹处的经脉出现瘀阻后, 气血不通引起疼痛, 经脉长期失养也会导致局部疼痛。而中医治疗中的围刺法可以达到解毒化瘀、活血养气等功效, 血气通畅后, 疼痛自然会消失。围刺可以刺激人体的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物质, 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 并对神经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疼痛症状。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是通过阻止病毒逆行轴突的入侵过程, 阻断脊神经的营养和血管的扩张, 降低患者的疼痛敏感度。使用的利多卡因有较强的组织穿透力, 它可以进入扩张支配处的血管, 打破其血运不畅的状态;维生素B可以增强神经细胞内蛋白质、核酸的合成, 使受损组织得到较快修复。本次研究使用围刺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明显减轻, 且治愈率达53.8%, 总有效率高达93.8%, 而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治愈率为40.0%, 总有效率为78.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 是阻滞治疗时使用药物所致, 而在围刺期内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围刺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汤勇.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4) :113-114.

[2]黄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21) :2308-2310.

[3]范玉江.针灸围刺联合穴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 2010, 8 (21) :70-7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6月~2008年6月疼痛门诊PHN患者57例,年龄在(53~86)岁,平均68.7岁,男31例,女26例。有明确的带状疱疹病史,病程≥3月,≤1年,视觉模拟评分(VAS)≥4.0,剔除心肺肝肾功能异常、消化系统疾患、癫痫病、药物过敏、及确诊有其他神经系统疾患的患者。

1.2 方法

5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7例),阿米替林+常规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或NSAIDS类)。≥70岁,阿米替林10mg/d,≤70岁,阿米替林25mg/d。加巴喷丁组(B组,30例),阿米替林服药方法同A组,加巴喷丁第1天口服300mg/d,第2天600mg/d,第3天900mg/d,部分患者最大服药剂量增加至1 800mg/d。

1.3 观察指标

(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评估患者用药前、用药后第1周~第4周疼痛强度。(2)疗效评价:以VAS评定加权法计算疼痛强度差,即治疗前后VAS值差/治疗前VAS值,≥75%为显效(明显缓解/完全缓解);≥50%为有效(缓解);<50%为无效(未缓解/轻度缓解)。(3)生活质量评分: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睡眠、饮食、情绪变化、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重点是对睡眠的影响,用VAS进行评估,0分为无干扰,10分为最严重干扰。(4)不良反应观察:对用药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记录,包括嗜睡、头晕、恶心、乏力、周围性水肿等,并于服药前和服药4周后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配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A组1例男患者在服药2周后失访。B组1例女患者在服药第2天即因严重眩晕而退出,另1例失访。两组患者实际人数54人(A组26人,B组28人)。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受累部位无统计学差异。

2.2 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变化

与用药前VAS比较,B组患者用药后第(1~4)周VAS均显著降低(P<0.01),同时与A组比较,VAS亦显著降低。(表1)

与用药前比较,*P<0.01,组间比较△P<0.01

2.3 服药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服药后第1周,两组有效率(显效+有效)分别为23.07%和64.28%,组间比较P<0.01,服药后第2、3、4周,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表2)。

2.4 服药后生活质量改变

服药后部分患者睡眠、饮食、精神状态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主要观察指标是对睡眠的影响。服药后两组睡眠均有改善,但B组睡眠明显优于A组。见图1。

2.5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服药第1周各出现较严重嗜睡1例,均未放弃治疗,继续服药后症状逐步减轻和缓解。A组胃部不适2例,同时加服胃粘膜保护剂。眩晕2例,口干1例。B组另有眩晕2例,嗜睡2例,周围性水肿1例。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A组23.07%,B组21.42%。服药前后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未出现明显变化。

3 讨论

2002年5月,Pfrizer公司的加巴喷丁获美国FDA许可用于疱疹后神经痛治疗,但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痛的作用方式至今仍不十分明确。早期研究显示它在中枢起作用,但也有研究显示加巴喷丁可抑制外周损伤神经的异位放电活动[1]。加巴喷丁抗异常疼痛效应机制包括:增加GABA介导通路的抑制性输入;拮抗NMDA受体;拮抗中枢神经系统钙通道和抑制周围神经的传导。其中,拮抗NMDA受体和阻滞钙通道有更多的证据支持[2]。

和其他类型的神经痛一样,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对常规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均缺乏很好的反应。抗惊厥类药物及三环抗抑郁类药物是目前最常使用并通过对比的系统回顾已证明是有效的[3]。本研究将加巴喷丁联合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改善了睡眠质量,而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加巴喷丁和阿米替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和眩晕,但患者有很好的耐受性,且多为一过性,症状随治疗时间逐渐减轻。本研究中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2%,与相关报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类似[4]。

有研究显示[5],加巴喷丁的血浆浓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年龄超过65岁的病人其血浆浓度可达到年轻人的两倍。因此,老年人服用要减量。另有文献报道[6],加巴喷丁的镇痛作用有封顶效应,这与小肠对加巴喷丁的吸收速率存在着限制有关,如果已达到饱和程度时,增加剂量也不会增加疗效。本研究中多数患者加巴喷丁的维持剂量为900mg/d,少数患者用至1 800mg/d(7/28)即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和较少的不良反应。更大剂量加巴喷丁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Pan HL,Eisenach JC,Chen SR.Gabapentin suppresses ectopic nerve discharges and reverses allodynia in neuropathic rats[J].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1999;288:1026~1030

[2] Bennett MI,Simpson KH.Gabapentin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pathic pain[J].Palliat Med,2004; 18:5~11

[3] Collins SL,Moore RA,McQuay HJ,et al.Antidepressants and anticonvulsants for diabetic neuropathy and postherpetic neuralgia:a quantitative systemic review[J].J Pain Sympotom Manage,2000;200:449~458

[4] Parsons B,Huang S.Gabapentin:a pooled analysis of adverse events from three clinical trials in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Am J Geriatr Pharmacother, 2004;2; 157~162

[5] Armijo JA,Pena MA,Adin J,et al.A ssociation between patient and gabapentin serum concentrationtodose ratio:a preliminary multivariate analysis[J].Ther Drug Monit,2004;26:633~637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灸法治疗进展 第9篇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灸法;病机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058-02

Abstract: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lled “wrapped around the waist fire Dan”,“snake string sore”,side of the waist highest incidence,severe pain,prolonged refractory,no specific treatment. Moxibustion is“simple, convenient, efficient, honest”,andthe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s reflected particularly prominent. Review of clinical effects of Moxibustion treat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nd make it promoted in China.

Keywords:postherpetic neuralgia; moxibustion; pathogenesis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一种顽固性慢性疼痛综合症,以老年人最为多见,因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在各种诱发刺激的作用下,相对更加容易使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的病毒再活动,并迅速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由于老年人组织功能退化,修复神经损伤的功能降低,神经组织修复过程较慢,因此更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1]。而中医对其病因也有类似的描述,《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中也提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中更明确提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这都说明了患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西医对该病没有特殊疗法,中医可行中药、针刺、灸法、拔罐、穴位埋线、物理疗法等对该病治疗。其中灸法包括艾灸、灯草灸、隔蒜泥灸、贴棉灸、麦粒灸、天灸、龙火灸、闪火灸、热敏灸等灸法,本文综合近年来有关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文献,对灸法治PHN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总结。

1 病机分析

PHN多发于老年人,其病机主要归纳为“虚”与“瘀”。虚——不荣则痛,主要表现在气虚、阴虚两方面。气虚:宋文英等[2]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辨证归为“瘀证”,在治疗过程中多重视活血化瘀,但活血化瘀之剂究为攻伐之剂,有耗气伤阴之弊,久用邪去而正亦虚,或本身正气亏虚,无力抵御邪气,邪气则伤及人体气、血、精、液,精血不荣,不荣则痛;阴虚:带状疱疹发病开始多为湿热火毒之邪侵袭肌表所致,火热之邪易伤津液,且多用苦寒清利之品,而苦寒之品伤津耗液,到后遗神经痛阶段,津液更为亏虚,不能濡养脉络,则不容则痛;而灸法有补虚培本之功,增强脏腑功能,补益气血,填精益髓,且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瘀——不通则痛,主要为血瘀: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久病气虚,气虚则血瘀;久病阴虚,阴津耗伤,血行迟缓,易停滞而成瘀血;肝主疏泄全身气血,肝失疏泄,则气机郁结,血行不畅而成瘀;该病初期多为湿热火毒之邪,久则湿与热结,转而为痰,痰瘀互结,阻滞不通。而灸法有消瘀散结之效,通而不痛。

2 艾灸法

艾叶具有理气活血、温经止血的功效,现代药理作用认为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抗凝血,祛痰平喘的作用[3]。艾灸治疗PHN综合了艾叶的作用和灸的热效应,达到活血祛瘀化痰、通而不痛,补虚培本、荣而不痛。

2.1 热敏灸 热敏点是一种阳性反应点,其对力、光、电、磁的能量刺激不甚敏感,而对艾热极为敏感,会产生多种特殊反应,如喜热、透热、传热等,故称为热敏点[4]。梁美爱等[5]观察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治疗组用热敏灸治疗:局部选取患者疼痛范围所处神经节段的夹脊穴附近的经穴、痛点和压痛点、皮下硬结、条索状物处等反应物部位,远端选位则按照疼痛部位所处经络远端选穴为主。用点燃的艾条,在上述部位为中心3cm为半径的范围内,距离皮肤3~5cm施行回旋灸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热发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或其他非热感觉,如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感觉时,此点即为热敏点,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点被探查出,选择1~3最敏感穴位进行施灸。先回旋灸打基础,继之雀啄灸加强灸量、激发经气,再温和灸温通经络。灸量:对热敏点完成一次治疗剂量的施灸时间因人而宜,一般从数分钟至1小时不等,每日1次。对照组为电针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王万春[6]用腧穴热敏化艾灸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0例,结果临床治愈18例,有效2例,治愈率90%,总有效率100%。刘忠云[7]用艾灸热敏化腧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5例,痊愈36例,显效14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

2.2 雷火灸 雷火灸是在“雷火神针”的基础上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改革灸药配方和用法创新发展而来的一种灸法,是利用20多味中药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红外线、药化因子、物理因子以及使用独特的手法,通过脉络和腧穴的循经感传共同达到温经通络、调节人体机能来治疗疾病[8]。王东等[9]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雷火灸合并加巴喷丁治疗组与加巴喷丁对照组,方法:将雷火灸条点燃后,悬定在有皮损周围部位及支沟、阳陵泉、丘墟穴上方2~3cm,以皮肤能感觉到灼热,但不能烫伤,皮肤被艾条烤的发红即可。每次每部位悬灸约5~8min,1次/d,连续治疗21d。加巴喷丁口服300mg/次(饭后服),3次/d,连续口服21d。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口服治疗,300mg/次(饭后服),3次/d,连续口服21d。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05),但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

2.3 麦粒灸 麦粒灸是用小如麦粒的艾炷在穴位上施灸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其一方面使患者出现强烈的穿透性灼痛感,另一方面使局部组织不同程度地损伤,产生异体蛋白,由此进一步激活机体的防御机制—免疫系统,从而产生持久及多方面的调整[10]。邱玲等[11]进行麦粒灸联合针灸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将PH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及电针夹脊穴联合阿是穴;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麦粒灸。每次针刺结束后,麦粒灸阿是穴区域,用拇、食、中指将艾绒搓成麦粒大小的圆锥形艾炷,在穴区涂少量凡士林,使艾柱粘附其上,点燃艾炷尖部,至患者自觉灼痛时用镊子移走艾炷,每处3~5壮以局部皮肤潮红、患者感觉温热为度。结果显示,麦粒灸联合针刺可有效改善中老年 PHN患者疼痛及焦虑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远期疗效稳定。

3 火龙灸

火龙灸操作简便,施术部位灵活广泛,疗效好。其通过大面积、大剂量深透的温热方式使经络畅通,激发经气,内达脏腑、外通肢节,从而达到强壮真元、调和阴阳、温通气血、通络开痹、活血化瘀、引邪外出等作用[12],进而增强免疫功能。杨慧华等[13]观察火龙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将患者按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进行补液抗病毒,营养神经,内服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中药,外涂阿昔洛韦软膏等处理。观察组:入院第1天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以火龙灸。具体方法:①协助患者卧于病床上,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疼痛部位;②取复元活血汤合一贯煎加减方(大黄10g,柴胡10g,桃仁15g,红花10g,穿山甲6g,当归15g,生地10g,北沙参10g,麦冬10g,甘草5g。水煎200ml)浸泡过的消毒纱布条(厚度约0.5cm,面积超出疼痛受累的皮肤区域边缘3.5cm),敷在疼痛受累的皮肤区域,外盖一层湿毛巾(湿毛巾的湿度以不能挤出水滴为宜),为避免火焰直接接触周围皮肤而致烧伤,面积应大于纱布条5cm;③用注射器将75%酒精均匀洒在与纱布条同等区域的外层湿毛巾上,并点燃酒精,可看到湿毛巾外洒酒精区域形成一条“火龙”;④待患者感到局部皮肤有灼热感,立刻用备好的另一块湿毛巾迅速扑灭火焰,然后用大拇指指腹按摩局部区域1~2min;⑤热感减退后取下灭火的湿毛巾再倒酒精,再次点燃,如此反复操作10~15次,共约20~30min;火龙灸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明显高于对照组74%。中药中大黄、桃仁、红花、当归、穿山甲有活血祛瘀通络的作用,通而不痛;生地、麦冬、甘草具有补血滋阴的作用,荣而不痛。加之龙火灸大面积、大深度的温热方式刺激作用,更好的达到补虚、祛瘀的作用。

4 药线点灸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用壮药泡制成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 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该疗法具有止痛、止痒、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作用。且操作简便,易于实施,疗效好,副作用小。谭小华等[14]用药线点灸配合围针刺通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组采用药线点灸配合围刺通电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7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药线点灸配合围刺通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林辰等[15]观察标准化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标准化壮医药线点灸为治疗组,常规药物为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药物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西医已经证实本病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各种可以引起机体抵抗力减弱的因素均可成为其发病的促发条件。药线点灸一方面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祛除病邪,也是“扶正祛邪”之意;另一方面是灸能疏通经络调,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5 药棉灸

药棉灸借灸火之势,可祛邪通络,减轻其对皮肤神经的刺激,达到止痛的目的。武春喜[16]用药棉灸治疗带状疱疹顽固性神经痛取得了较好的止痛效果。根据带状疱疹皮损范围,取医用脱脂棉适量,分次撕成絮状,如蚕丝薄而均匀,2~6cm大小,摊于皮损表面,牙签固定,迅速点燃,顺势用口轻吹,一燎而过,皮肤刚感觉烫而药棉已烧尽。1天1次,1~3次即可止痛。李杰[17]用围刺加棉花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先局部围刺针刺,然后疼痛部位施行棉花灸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例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6 小结

通过对PHN“虚”和“瘀”的病机阐述,得到治疗PHN需解决“虚”和“瘀”,即虚:久病正气虚,或本身正气亏虚,无力抵御邪气,或用伤津耗气之品导致虚;瘀:气虚则瘀,肝郁则瘀,痰瘀互结。灸法以补虚培本、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填精益髓,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作用于PHN的虚与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与西药的营养神经、抗病毒、止痛等治疗相比,其毒副作用小;与传统的其他中医药相比,方法更简便,易于操作。PNH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故除了灸法治疗外,应注意作息规律,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但该方法也存在缺点,如火龙灸、药棉灸等容易损害患者皮肤,留疤或造成感染。

参考文献

[1]孔宇虹,李元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相关因素流行病学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4,7(12):909-914.

[2]宋文英,查旭山,刘畅.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5):29-30.

[3]梅全喜.艾叶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中草药,1996,27(6):311-314.

[4]田宁.热敏灸疗法在痛症中的临床应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2):29-30.

[5]梁美爱,段权.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6):186-188.

[6]王万春,胡荣,马文军,等.腧穴热敏化艾灸等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0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018-3019.

[7]刘忠云,蔡少华艾.灸热敏化腧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中国民间疗法,2009,17(2):9.

[8]刘树正,王阳,陈鹏.雷火灸临床应用概况[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4):362-364.

[9]王东,王强,任凯芳.雷火灸合并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J]中国实用中医药,2015,10(33):27-28.

[10]王玲玲.麦粒灸临床特点及适宜病症[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11):889-891.

[11]邱玲,杨璇,阚俊微,等.麦粒灸联合针刺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22):1911-1934.

[12]李梦,罗玲.独特的大面积灸法—火龙灸[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5):472-474.

[13]杨慧华,朱炜,杨燕妮.火龙灸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12A):63-65.

[14]谭小华,刘海涛,王锂艳,等.药线点灸配合围刺通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9):33-34.

[15]林辰,杨建萍,陈攀.标准化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河北中医,2011,33(8):1189-1191.

[16]武春喜,张亚丽.药棉灸治疗带状疱疹顽固性神经痛[J].中国民间疗法,2007,15(1):12-13.

[17]张杰.围刺加棉花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8):3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 男23例, 女25例。其中头面部8例, 颈项部7例, 上肢7例, 胸腹腰背部19例, 下肢7例。年龄56岁~82岁, 平均年龄75岁, 病程3年~5年。

1.2 治疗方法

根据带状疱疹神经受累部位不同, 分别行眶上神经阻滞、面神经阻滞、耳颞神经阻滞、枕大枕小神经阻滞、颈丛阻滞、臂丛阻滞、肋间神经阻滞、椎旁神经阻滞、腰大肌肌间沟阻滞、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腓总神经阻滞。药物配方为0.1%罗哌卡因+神经妥乐平3.6 NU+VitB121 000μg, 根据阻滞部位不同, 2~20 m L不等。每周1次, 4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全程记录下列指标: (1) 疼痛程度; (2) 疼痛特点 (自发痛, 触压痛, 运动痛, 放射痛) ; (3) 伴随症状 (麻木感, 冷感, 痒感)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对患者各观察项目进行疗效评定并对不同治疗部位进行疗效观察, 见表1.治疗前后VAS评分差 (治疗前VAS评分-第四次治疗后VAS评分) /治疗前VAS评分:≥75%为显效, ≥50%为有效, ≥25%为微效, ≤25%为无效。

2 结果

治疗4周后, VAS评分显效60.41%, 有效22.91%, 微效10.41%, 无效6.25%.见表1.

48例患者均有自发痛、触压痛、运动痛, 明显改善29例 (60.41%) , 有效11例 (22.91%) , 微效5例 (10.41%) , 无效3例 (6.25%) ;有放射痛者30例, 明显改善19例 (63.33%) , 有效8例 (26.66%) , 微效3例 (10.00%) , 无效0例;伴有麻木感23例, 明显改善14例 (60.86%) , 有效7例 (30.43%) , 微效0例, 无效2例 (8.69%) ;有冷感9例, 明显改善6例 (66.66%) , 有效2例 (22.22%) , 微效1例 (11.11%) , 无效0例;有痒感21例, 明显改善11例 (52.38%) , 有效7例 (33.33%) , 微效0例, 无效3例 (14.28%) 。患者各项指标改善优良率为83.33%, 总的有效率为93.75%.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常伴有明显神经痛, 神经阻滞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的常用方法。结合有关神经妥乐平治疗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或单纯神经阻滞控制带状疱疹疼痛的报道, 我们采用神经妥乐平联合神经阻滞, 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神经妥乐平是从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家兔的炎症组织中提取的非蛋白性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 它通过激活下行性疼痛抑制系统[1,2]和抑制缓激肽类物质的释放来镇痛和消除组织水肿[3]。同时它具有促进神经轴突生长, 促进雪旺细胞增殖等神经修复作用[4], 以及抗过敏、调节神经、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进而对麻木感、冷感、痒感有独特疗效, 对病态组织有修复作用, 对正常组织几乎无影响。

从本组观察结果可以看出, 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 安全性好,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Kawamura M, Shinkwin M, Imai Y, et al.Neurotropin Induces antinoci-ceptive effect by enhancing descencing pain inhibitory systems involving5-HT3 and noradrenergic 2 receptor in spinal dorsal horn[J].LifeSciences, 1998, 62 (10) :2181-2188.

[2]樊碧发.神经妥乐平在颈痛腰腿痛方面的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4, 10 (4) :56.

[3]Yasuo IMAI, Kihachi HITO, Sadaki MAEDA.Inhibition of the perfusateof rat behind paw by neurotropin[J].Japan J Pharmmacol, 1984, 36 (7) :104-107.

上一篇:中药不良反应因素下一篇:运用比喻优化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