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积极的教师心态

2024-07-09

培育积极的教师心态(精选6篇)

培育积极的教师心态 第1篇

当前, 教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态包括:失落——中小学教师物质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提高和改善, 但总体上仍不尽人意, 一些教师失落感、委屈感、自卑感油然而生, 工作上渐失主动性, 从而影响工作业绩;浮躁——不少教师放松对业务的进修和素质的提高, 对学校工作能推则推, 被动应付;压抑——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严重, 甚至愈来愈趋于年轻化, 许多教师从教没几年就厌倦了;求全——教师总希望学生人人都听话, 个个爱学习、守纪律, 不希望、也不容忍出现与此要求不和谐的现象;怨尤——如今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管理有难度, 家长期望高, 教师职业压力加重, 不少教师满腹牢骚, 对学生缺乏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动辄发怒、斥责学生, 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向学生传授知识, 教学质量自然难以保证;功利化——有些学校、教师不是一切为孩子, 而是一切为金钱, 昔日最纯洁、最高尚、最无私的师生关系, 如今也变得功利化, 甚至商业化了;见异思迁——一些非“热点”学校的教师千方百计找门子、托路子, 把精力放在“跳槽”、调动上……不可想象, 心理有着如此压力、情绪如此不稳定的教师, 怎么能很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教师心态作为社会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培育:

一是自尊自信。既不妄自菲薄, 也不妄自尊大, 这是积极的心理品质, 是勇于开拓进取者不可缺少的心态。达尔文上学时, 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 与聪明沾不上边;罗丹在父亲眼里是“白痴”, 在老师眼里前途无“亮”, 艺术学院考了三次也没考进……但达尔文、罗丹在嘲笑面前依然保持着自我, 不懈地努力和奋斗, 众人眼里的平庸者最终成了世人眼里的伟人。

二是理性平和。只有理性平和, 才不至徒添几分让自己不愉快的“羡慕嫉妒恨”, 才不会“郁结于心”。魏书生提出的八个比较、九种观念, 颇可借鉴。想成为成功的教师, 就必须有好心态, 把自己的事情先做好。

三是积极向上。教育工作是复杂的, 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 不可能一帆风顺, 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这就更需要具备成熟的理智感、正确的挫折观、积极的自我暗示、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就应该有责任心, 有所追求, 持之以恒, 实干智干, 全身心地投入。

教师如何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第2篇

一、健康心态的意义及内涵

沙漠里只有半瓶水,有人见了高兴地说:哇!还有半瓶水;有人却说:唉!怎么只有半瓶水?老师们工作了一天,有的说:今天我累坏了;有的却说:忙了一天,真有收获!这便是两种不同心态的表白。

健康心态(.阳光心态)的主要内涵:你改变不了环境,就适应环境;你改变不了事实,就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你左右不了天气,就改变心情;你选择不了容貌,那就展现笑容吧!

二、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1.2000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心理检测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而2.4%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语言暴力”严重。从分布态势上看: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高这份检测报告显示,中教师;城市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乡村教师;小学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小学男教师 2.2003年教师节前夕,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为该市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表明,有40%以上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5%的人已出现了明显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焦虑、不安全感、睡眠障碍、内心冲突、人际关系过于敏感等,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强迫、抑郁等症状。有睡眠障碍的5.39%。

以上这组数据说明,教师这一行业已越来越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行业。教师的强迫性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而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更是高出正常人群30个百分点。

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

记得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笑话:一农夫赶驴,行至某中学校门前,任主人怎么鞭打,驴死活不走了,驴说:我累了,不想干了。农夫束手无策。这时,从学校里出来一位老师,看到这番情形,在驴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驴便大叫一声,老老实实赶路去了。农夫不解,问老师说了什么。老师说:“我在驴的耳边说:‘驴呀,你再不起来赶路的话,我就把你拽进学校当老师去!” 听了这则笑话之后我们是笑了,心却是酸了。是啊,我们当老师的职业压力真是太大了。

(2)教育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对教师的挑战(3)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带来的惶惑

(4)教师交际范围狭窄,生活单调,人际关系紧张,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差等。(5)过于理想化的职业定位,导致教师心理失衡。(6)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节手段。

心理一旦出现问题,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及时调节,导致心理问题愈演愈烈。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所经受的心理挫折以及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节手段,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三、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

(二)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俞国良提出的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热爱生活、悦纳现实,善于交往、悦纳他人,自知自尊、悦纳自己

第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免除不必要的忧虑。人为了生活而工作容易疲劳,人为了兴趣而工作容易快乐。第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第四、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教学语言,布置作业等。第五、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情绪健康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3)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四、教师自我心理保健和调适的方法

一是全社会要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尽力减轻教师的公众压力。二是学校要致力于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学校要作为教师的坚强后盾,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使广大教师充分感受教书育人的乐趣。三是教师自己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解放、自我完善,及时调节不适心态,减轻身心压力,要有心理保健意识和技巧。(出现问题要学会自我调适,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教师心理保健的四大基本要素:宽容、善良、乐观、淡泊。

宽容是教师保健的维生素

宽容就是别人给我们沙子,我们能把它变成珍珠,要向蚌学习。一粒大沙子进入蚌的壳内时,蚌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不能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抱怨,让自己的日子很不好过;另一个是想办法把这粒沙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处。于是蚌开始用它一部分精力与营养成分去把沙子包起来。这样,蚌就感觉沙子是自己的一部分了,最后,变成了珍珠,这就是蚌的宽容的结果。

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里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学会宽容就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给心理健康提供了维生素。

善良是教师保健的基本营养素

善良是教师人生中永恒的宴席,是教师心理保健不可缺少的基本营养素。心存善良,就会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常有愉悦之感;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常有轻松之感,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

乐观是教师保健的不老丹

它可以激发教师的活力和潜能,有利于解决矛盾和困难。胡适先生曾经提供三个妙方:“总得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总得有一点信心”。淡泊是心理保健的免役剂

古代有一心理保健的名句:“无求便是安心法。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

(二)教师出现问题要采用合理的宣泄方法减轻压力,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1.积极的自我意象: 作为人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我们能做的比我们想到的要多得多。所以在自我发展方面,有这样一个观点:“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

案例一: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大鱼与小鱼之间用玻璃板阻隔,大鱼每次想吃小鱼的时候都要被玻璃板撞一下,撞到20到30下的时候大鱼不再企图吃小鱼了。后来把玻璃板取了,小鱼放到大鱼一起时,他也不吃了

案例二:跨栏定律:把一只老鼠放在一个笼子里,电击它,使之跳跃一个栏杆。然后把它放在另一个笼子里,把栏杆放高许多,再电击它,老鼠跳了几次,跳不过去,于是无论怎么击它,它也不跳了。然后再把它放在第三个笼子里,把栏杆放在比第一个笼子的栏杆还低的位置,再电击它,它也不跳了。2.增强自信:

自信:就是自己信得过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人们常常把自信比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这是很有道理的。确立自信心,就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明”,既表现为如实看到自己短处,也表现为如实分析自己的长处。如果我们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在认识缺点和短处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就能激发自信心。“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应该培养出像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的那种豪迈的自信来!

但是,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更不是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自信,并非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困难,战术上要重视困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动手,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奋斗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战胜每一个困难,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从而创造生命的亮点,成就事业的辉煌。

心理学家班度拉说:“一个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响。能力并不是固定产生,能发挥到何种程度有极大的弹性。能力感强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来,遇事总是着眼于如何处理,而不是一味担忧。”所以这些言论,都表明自信要有真才实学做基础。3.正面的自我暗示:

无条件地、非理性地接受外界或自己的语言或其它刺激,由此而产生特定的知觉、观念、信念、情感和行动的现象叫暗示。自我暗示是建立自信心的重要因素。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较强的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

案例一:医生给一些高血压的病人每人发一粒非常漂亮的半黄半绿的胶囊,告诉他这是从美国进口的,效果非常好。你吃了一个星期后再来复查,血压一定能降下来。其实里面装的是淀粉。但下礼拜来复查时,很多患者的血压真的恢复正常了。(这是积极的暗示作用。)

案例二:国外还有人以就要执行死刑的罪犯作试验。告知在特殊的装置下给他以大量抽血的方式结束其生命。被试不能看到,却能听到抽血的嘀哒声音。结果到一定的时间,被试的生命就终结了。其实这是虚拟的嘀哒声音,根本就没有给被试抽血。(这也是消极的暗示的作用。)

我们提倡积极的自我暗示。

4.合理比较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因此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常言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上不足则越比越不足,比下有余则越比越有余。人们更多的是比上不足。苦恼之源常来自于比较,摆脱苦恼的灵丹妙药往往也是比较。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来比较:感到工资不如人家高的时候,与下岗工人比。当学校发不出福利津贴时,与其他领不到工资的教师比。当别人职称聘上而自己屡战屡败时,与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比。当别人无德无才却青云直上,你枉有千里马之才却只让拉磨时,与古今中外才华横溢却惨遭不幸的人比。而这一切都不如人家时,还可以这样比:我的妻子(丈夫)比他们的贤惠(体贴),我的孩子比他们的出息,我的身体比他们的健康,我的家庭比他们的和睦„„接受自己目前的状态。慢慢的你就会有自信,有了幸福感。5.恰当、合理地宣泄: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天都会遇上一些无聊的不愉快的事情。这就会给你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要是这种压力过剩的话,人就无法保持心理平衡,这就势必影响身心健康,最终甚至导致神经病。那么遇到不愉快的时候,可以采用如下的几种宣泄法。

倾诉宣泄、哭泣宣泄法、书写宣泄法、呐喊宣泄法、阿Q精神胜利法、吃亏是福、人不蹄驴的理论、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6.避免期待性焦虑

期待性焦虑属于一种心理问题,是指担心即将发生的事件会出现最坏的结局而表现出的消极心态。以至于终日烦躁不安而难以自拔,使人失去一切情趣和希望。卡耐基曾经说:“生活在现时中,生活在独立的今日。关闭过去,把已死的过去关闭掉,不要以悔恨去陪葬!把未来也象过去一样关闭起来,忧虑未来就是今天精力的浪费、精神的疲惫。我们要养成生活在独立的今天之中的好习惯,把今天过好,只有今天是属于自己的实实在在的一天!” 7.自言自语:

德国的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自言自语”是消除紧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身心健康。

8.适当的运动、娱乐和幽默:

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运动或娱乐活动减压,看小品、幽默故事、听音乐、唱歌等转移注意力都可以减轻压力。幽默感是避免人际冲突,缓解紧张的灵丹妙药,不会造成任何损失,不会伤及任何人。

幽默是精神的消毒剂,是和谐社会的润滑剂。9.采用分解法:

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化整为零。

10.其它:

⑴拥抱大树。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园里,每天早晨都会看到不少人拥抱大树。这是他们用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据称:拥抱大树可以释放体内的快乐激素,令人精神爽朗。⑵看恐怖片。英国有专家建议,人们感到工作有压力,是源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打起精神。例如去看一场恐怖电影。这就叫以恶制恶。当然也得因人而已,如果抗压能力太低的人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的话很容易导致你精神的崩溃。⑶冥想法:运用语言和想象放松。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的绿茵草地上”、或者“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⑷一读解千愁。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豁达。

⑸嗅嗅香油。在欧洲和日本,风行一种芳香疗法。特别是一些女孩子,都为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炼出的香油所醉倒。原来香油能通过嗅觉神经,刺激或平伏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对舒缓神经紧张和心理压力很有效果。

培育积极的教师心态 第3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 思想政治 社会心态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72-02

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反映了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积极的情绪基调,在校园生活中形成的丰富的情感、顽强的意志、积极的社会生活感受、良好的习惯、远大的理想目标、高尚的道德等优秀的心理素质。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主要表现出以下个基本特征,即积极性、独立性、适应性、创造性。

1.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1)大学生社会心态消极的表现

与积极社会心态相对应的是消极社会心态,从校园的相关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受到多元社会文化的影响,其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消极社会心态。首先从学习方面的心态来看,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而引起的厌学心态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其次从交往方面的心态来看,大学生交友对象的选择具有排外性,同学关系较为紧张易冲突,且存在性别差异,人际关系还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再次从择业方面的心态来看,大学生受父母影响较大,择业心态趋于求稳选择;最后从情感方面的心态来看,大学生表现出较多的道德感与理智感的欠缺,进而会产生不正确的认知。

(2)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因素

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是大学生社会心态出现消极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其中校园精神文化现状不乐观,校园心理环境不健全,人格熏陶氛围不完善等因此成为影响学生社会心态的重要校园因素。家庭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心态变化的重要内在因素,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家庭教育忽略了家庭氛围的影响作用,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形态。

2.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养措施

(1)提倡“积极”教育理念

“积极”教育理念是基于人的外显和内隐的积极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而提出的,其拓宽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在高校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养中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我教育的自主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积极教育的主体性。此外,在积极教育中还应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将创造性思维理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学校或社团组织的创造性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潜在能量,形成新颖的创造力,增强学生自信心,进而使其产生积极的社会心态。

(2)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学校层面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视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将心态的积极管理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发展性教育、调适性教育、培育性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养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三级目标。

(3)注重积极社会心态的自我培育

自我教育是一种主动性、能动性的教育活动,其在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社会心态是一种个体发展概念,一方面需要外界适当的引导和纠正,另一方面更需要自身挖掘积极潜能,进而是自己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首先高校通过各种活动培育学生积极的自我认知力,建立完善的自我认知训练体系;其次锻炼学生提升自我心理的承受力,对逆境建立较强的适应力、耐力和战胜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进行系统的耐力训练;再次增强学生自我情绪的掌控力,树立积极的抗压心态,是他们能够从容的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在精神上很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4)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感体验和良好素质的形成、发展与其所生活的环境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养中,应充分发挥优良校园文化的作用,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建立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首先高校应建立和营造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的规范化,建设有型的精神文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其次营造友好的朋辈群体环境,发挥学校主阵地的凝聚力和家庭氛围的积极影响作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此外,还应充分重视当前社会的媒体环境,营造理性的媒体传播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1]邓世平.大学生社会心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0

[2]耿晓松.大学生社会心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2

浅谈中职英语教师积极心态的培养 第4篇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H (幸福) =S (遗传) +C (景况) +V (个人可控行为)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 大约50%的幸福程度是由遗传决定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基准点, 人生中的大喜大悲可能短暂地改变人的情绪体验, 但人们会很快地回到遗传所决定的幸福基准点;大约8%的幸福程度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如收入、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教育程度、智力、宗教信仰等。遗传和景况两个因素留给人们可作为的空间很小, 因而获得幸福的研究重点应放在人的可控制行为变量上 (个体的可控行为包括自我决定、积极预防、解释风格等) 。

身边的故事1:失而复得的背包。

一天, 和老公一起乘公交送女儿去上兴趣班, 公交车上女儿把背包取下来放在座位旁边, 下车的时候忘记拿了, 十几分钟后才想起来背包还在公交车上。我和老公批评了女儿, 说她丢三落四, 今天的兴趣班看来没法上了, 女儿神情沮丧。抱怨的同时我想也许包还没被人拿走, 跟老公商量找回来的办法, 老公说百分之九十九是找不到了。我感觉找回来的可能性也不大, 公交车上随时都在上下人, 任何发现包的人都可能把它拿走。不过就这样放弃, 我有点不甘心, 于是就拨打114查询公交车的客服电话, 并把我的联系方式告诉了公交客服, 然后就等着那边的消息。一个小时左右, 公交客服来电话了, 询问了包的特点和里面的东西进行了确认后让我到公交总站领取。后来顺利地找回了丢失的包, 一家人都很开心。

分析:如果那天我认为包根本不可能找回来, 从而放弃去尝试寻找, 那么我们一家就不可能感受到失而复得的乐趣和坚持的魅力, 代替这种情感的将是抱怨与不愉快。在这个案例中, 正是因为我选择了积极的思维, 选择了相信他人,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努力和所希望的结果。

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 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 那就表现得你像是已经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一个积极心态者常能心存光明远景, 即使身陷困境, 也能以愉悦和创造性的态度走出困境, 迎向光明。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名英语教师, 如果能把这种积极的心态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一定能找到职业的幸福感。

1 在工作中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对自身所拥有的优势的辨别和运用, 来源于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 它是可控的 (马丁·塞利格曼, 《真实的幸福》)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国际积极心理学学会理事任俊博士在介绍积极心理学著作的时候也谈到, 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对于我们的事业和成长都极为重要。积极心理学著作《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书中肯定地指出:乐观是一种可以掌握的技巧。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英语教师, 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惑与问题, 如果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 无疑会促进我们的职业幸福感。

身边的故事2:欣赏与理解学生。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下午放学后会把默写不好的同学留下来进行重默。一天, A同学被留下来重默, 在批评A不认真的时候, 感觉A同学表情不友善, 当时有点饿也有点累的我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和A同学发生了冲突, 还闹到了学生处。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但每次想起来就感觉很后悔, 这种不良的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恶化, 只会让学生更加抵触英语学习, 不仅不利于自己的教学而且还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分析:吃一堑长一智。随着教龄的增加, 我深刻体会到了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生的成长和成绩的提高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 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让学生爱上学习让教师喜欢教学的重要条件。上面的故事中, 看到学生的情绪不好, 我首先想到的是:我是因为你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留下来的, 如果不开心也应是我先不开心, 而不是你, 因此引发了师生矛盾。相反, 如果看到学生情绪不对, 我问学生是不是不舒服、是不是饿了或者是不是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比较担忧等, 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去和学生交流, 就能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身边的故事3:重视努力的过程。

去年学校首次报名参加无锡市中职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在教研组会议上, 大家商量由哪两位教师参加。因为没有任何的经验, 也没有以往大赛的资料可供参考, 大家参加的积极性不高。犹豫了一会后, 我主动报名参加。为什么犹豫?因为怕成绩太差在同事面前丢面子, 还怕组里有更有实力的老师, 应该让最有实力的老师去参加, 毕竟这关乎学校声誉。为什么又决定报名?我想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不断地成长,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多锻炼, 而技能大赛是很好的锻炼机会。竞赛最难熬的时间是等待的过程, 上午的比试还好, 大家一起答题;下午19位参赛教师一个一个轮流上场, 排号越后面的的教师等待的过程越长, 我是16号。成绩出来后, 我得了14名, 而前六名才有奖。虽然没有得到奖, 成绩也不理想, 但我一点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因为通过参加竞赛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最重要的是我克服了害怕失败的消极心理, 能够坦然面对考试结果。

分析;有些事情因为感觉不可能, 便放弃了尝试。作为教师, 我们有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如公开课, 说课, 竞赛等。如果害怕别人的评价, 担心结果不好, 而一直不敢去参加, 自己的业务水平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引用他人的话: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 不必太在乎奋斗的结果, 奋斗了就应问心无愧;生命其实就是一次播种, 播种了不一定都有结果;但不播种却永远不会有结果。我庆幸当初的选择, 因为我体验了不同的生活。

2 结语

《幸福教师的五项修炼———禅里的教育》作者谢云认为:教育就是一场修行, 除了技术与能力层面外, 还包括生命状态和精神境界, 教师应通过“修正行止”, 来完成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的丰富。为此, 他提出了幸福教师的五项修炼:修炼一颗柔软心, 修得一双智慧眼, 修炼一腔宽容怀, 修炼一手绝活儿, 修炼一副担当肩。正如文中前面提到的:获得幸福的研究重点应放在人的可控制行为变量上, 中职英语教师应通过不断“修炼”阳光的心态而实现快乐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浩彬, 苗元江.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J].教育导刊, 2008.

积极调整心态做个快乐教师 第5篇

田家庄中学孙磊

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是单调乏味的,每天上课下课、批改作业、辅导后进生,直线型的工作轨迹永远一成不变;也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缺乏快乐,每天和那些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一块,看着他们把作业本弄得一团糟听着耳边刺耳的喧闹,你永远也别想找到片刻的宁静;还有人说,教师是清贫的,你无法天天坐到优雅的西餐厅喝咖啡,不能穿着流行色让心灵纵情放飞于清风车影中„„我曾经对教师职业也是觉得很厌烦与苦闷,主要是因为见到学生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甚至是相反的结果。但后来有件事却让我改变了对教师职业的看法。那天是五一长假收假回校的第一天,我一想到这帮小鬼们吵闹的样子就开心不起,板着脸走进教室。走到门口却猛然发现讲台上竟摆满了鲜艳的野花,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学生们正用期盼的目光注视着我惊喜的脸庞,脸上流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见到花儿我自然开心地笑了,学生们也才跟着甜甜地笑了。当时有位学生示意我说:“花朵里有纸条。”我马上从花朵中间找出了两张纸条,一张是这样写道:“放假了这么多天,今天又回来读书,我不希望老师生气,我希望老师您带着像花一样灿烂的笑容来教室教书。同时我也不希望同学们整你生气,我相信你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一定要带着像花一样灿烂的笑容。”而另一张是这样写道:“老师,您开心我们就开心!这样上课,知识就记得深刻。”我感动得无以言表,只会说“谢谢”。那节课因为开心上得出奇的精彩!但学生的这些话像警钟一样把我从幸福的感动中敲醒了,一直撞击着我。

原来,快乐的核心与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真正快乐了,学生才能快乐。以前,总是苛求学生先快乐起来再来感染自己,一切错误总归咎于学生,一不顺心就发脾气,想起来真是汗颜。从那一刻起,做个快乐的教师一直都是我的教育教学的行动目标,虽然久久偶尔也也有点闹情绪,但都能尽力减少了,所以身心获得从未有过的轻松快乐。在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与实践中,我又更深刻的领悟到了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面对的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教师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并决定着学生对环境的正确认识,也会影响到其学习的态度和人生观点。

我们教师该如何调节心态,做一名真正快乐的教师呢? 我的观点是这样 :

首先、正确认识自己,定好职业目标

我们教师要真正地了解、正确地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有一个比较切合自己实际的自我期望值。也就是说要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你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强,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承认自己的不足。要允许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许多老师有着强烈的责任心,总是希望自己能比别人强,自尊,自强,执着,总想当冠军,这种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是应该具有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优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具有这些人格特征的人却容易出现偏执心理或者完美主义倾向,我们都明白,冠军只能是一次比赛有一个,教学成绩不可能人人都第一,民主选票不可能人人都最多。每个教师,不可能没有职业目标,但过高的希望和不切实际的要求就是幻想和空想。目标值越高,成就感越低,定的目标过高,非能力所及,工作非但不能带来愉快,反而会经常体验挫折。总抱着不现实的目标生活,苛求自己、责怪别人,其结果只能招来无休止的烦恼和自责,久而久之,要就是身体搞垮了,要就是心理搞虚了,也就是职业倦怠了。一个人对自己心里着急而产生倦怠时,就应该是重新调整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了,这时不妨静下心

来,多花点时间思考一下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最想从工作中获得什么?这份工作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吗?是自己努力不够还是被摆错了位置?等等。想清楚了,就要及时改变以往沉闷的工作方式。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自己尽力了,就不要因为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而有过多的自责。这样想了心理肯定可以宽慰许多。

其次、要知足常乐、淡泊名利,不羡慕不攀比

俗语:“人比人,气死人”既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选择了清贫。不要总拿自己和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财大气粗的商人相比,也不要总拿自己的不足去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比。盲目地羡慕只能给自己增添焦虑、心里难过。要做一名好老师,但不要苛求自己的成绩非要超过别人;要做一名好班主任,但不要苛求自己的班级非要年级第一,那样老师累学生更累。处处以他人作为竞争对象会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做教师的,只要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并在工作中每天快乐地与学生交往,学生的每一次获奖、自己的每一次进步,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大事和引以自豪的家珍。带着这样的心态从事教师职业,就会有一种知足感觉。我们人心境是快乐的话,往往看什么都顺眼,任何的事物都是美好的。当所有的辛苦和压力都调节成一种良好的心境时,老师们只要一听到上课的铃声,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浑身就洋溢着蓬勃的生气,这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知足常乐”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我们教师干的是良心活,人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凡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违背自己的做人原则就行了,只要自己努力了,奋斗了,就行了,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不要太在意个人一时的小得小失。有个对联说得好: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第三、多读书,勤于学习,提高控制和调节能力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道:读历史可以使自己聪慧,读诗歌可以使自己灵秀,读数学可以使自己精细,读自然可以使自己深沉,读伦理可以使自己庄重,读逻辑和修辞可以使自己善辩。那么,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经典、阅读网络,能够使我们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能也促使我们不停地思考。对世界保持新鲜感,能够使我们的观点不落后于学生。同时,从这世界的时事、体育、娱乐新闻中找到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从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无形中也会提升教师的品位,强化教师的人格魄力,从而影响我们的学生。教师的知识面广泛,就会能够比较娴熟应对学科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压力自然就小得多了。而遇到不顺心的事,也可以在读书中忘却烦恼,找到快乐。

第四、保持一颗童心,坚持微笑,学会感恩,学会宽容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较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学生欢迎的是宽宏大量、仁慈厚爱、民主平等、通情达理、和蔼可亲、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情操高尚的老师,发火只能削弱教师的威信,伤害师生之间的友情。魏书生还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面对不如意,我们不应该总拿把尺子去衡量别人,应该多反省自己。所以,我们教师要始终带着饱满、乐观、稳定的情绪面对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多一些感恩和宽容我们的身边的人和事,只有教师整个人的精神气质是乐观向上的,快乐的情感会从自己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传递给每个人。拥有一颗童心,就会少一点嫉妒,多一份欣赏;坚持微笑,就会少一点自卑,多一份自信;学会感恩,就会少一点刻薄,多一份宽容;学会

宽容,就会少一点狭隘,多一份豁达。

第五、努力营造快乐环境,为自己找到快乐的窗口

现在提倡的情境教学和愉快教学,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是营造快乐环境的根本。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眼神,都能体现你对学生关注与否,都有可能是学生快乐的源泉。所以,一位充满智慧的教师都善于在困境中及时调整心态和改变工作方式,因为我们要的是一种师生和谐交流的快乐,而不是享受一种特权所拥有的快乐 有句话说得好:“任何的痛苦都是自己找的,任何的快乐也是自己找的。”因此,快乐的心态是可以培养的,快乐是可以找得到、摸得着的。我们教师要积极地找到排解压力和烦恼的方式,闷在心里会憋出病的。比如运动、唱歌、听音乐、写日记、与亲朋好友谈心或者抽空旅游等等,这些窗口都可以让你的坏情绪得到转化,并从中获得快乐。

培育积极的教师心态 第6篇

【关键词】教师问题行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做一名好老师,我认为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不教死书,死教书,不能像以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要更新观念,将新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所以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师价值与学生成长的双赢。

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并且情绪对心理的影响也是最为敏感和直接,作为学生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和心灵守护者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学科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这不仅能推动教师自己积极的工作,成为教师在教育事业中发挥创造性直至成功的动力,同时也对学生起着直接或间接的感染作用.可见,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影响学生心理环境的质量

具有感染性、潜在性的心理环境是难以捉摸而又无处不在的。工作中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热情负责,关心热爱学生,用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处在这种环境中的学生会心情愉快,思路开阔,想象丰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关于教师的作用有一段精彩的陈述:“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出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绪的主要原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过的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让学生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切危机之恶化或化解,学生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

2.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授者。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构建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这一职责就要求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发展各种认知能力。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自觉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应对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

健康的情绪能引导人积极向上,不良的情绪则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学生拥有乐观、积极稳定的情绪与教师是分不开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具有极强的感染性,教师情绪的好坏会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当教师一脸笑容走进教室,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用赞美的眼光激励学生时,学生的心情自然会舒展、轻松,心里就会充满幸福的喜悦和成就感。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正确的面对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对他们要尽量“拉”而不是“推”,并对他们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肯定,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赞扬。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信任自己的,是真正关心自己的时候,学生才能乐于和教师积极配合。

4.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教师情感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教学中,还会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工作热情、情绪稳定,能够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的老师,也能尊重、理解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并能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这样易建立起宽松的心理气氛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来说,这不仅可消除烦恼,增强乐趣,还会使师生间产生共鸣,心灵共振,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信任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榜样的作用下,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技巧,从而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

因此,教师应随时了解自己的情绪,找到合理疏导情绪的办法。要知道,一个轻易发怒的人,是没有人愿意和他接近的。

5.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校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适应良好生活的场所,其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学生行为的榜样,也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在儿童入学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工作热情、情绪稳定的教师,能够自觉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完善自己的人格。另一方面,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困惑、挫折,有时会因为无法及时排解而加剧心理冲突,产生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担负起学生心理辅导者的角色,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热情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主动帮助学生化解矛盾,解决冲突,消除疑惑,最终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使自己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能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从心底里热爱学生,切记,不可把不良的情绪带进教室,更不能对学生发无名的火。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维护教师的形象和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结束语

那么,教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呢?在此,一位心理专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首先,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自我、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作为一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其次,要开阔眼界,正确对待压力,乐观并清楚地对待生活和工作。教师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也需要不断地转换各种角色,所以教师要增强各种角色的适应和转换能力,要善于调节心理状态,不要让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影响工作。最后,生活中谁都难免遇到挫折,产生烦闷、恼怒等消极情绪,要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寻找合适有效的情绪发泄方式,其中体育运动就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途径,而运动带来的身体健康也更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为营造良好心理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周于川、周远华等.困难企业子弟学校高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相关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P90-93.

[2] 冯正直.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魏莉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10):P79-82.

上一篇:内容创意论文下一篇:高血压合并糖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