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职业性

2024-07-09

高职公共英语职业性(精选12篇)

高职公共英语职业性 第1篇

1 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师资问题

自2001年开始, 全国的普通高校扩招, 虽然在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 但大部分的学校教学硬件和软件却跟不上扩招的速度。根据全国公共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 目前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数量比已达到1:130这个数据说明教师的数量远远比不上学生的数量, 因此教师数量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般情况下, 英语教师每周都要承担几十学时的授课任务, 工作量很大, 普遍超负荷工作。教师们在忙于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 还要挤出时间搞科研, 编教材, 评职称, 业务进修提高和培训学习的机会就太少。表现出公共英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不少教师在语言功底、教学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等方面都需要提高。面对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 用传统的教授方法和现有的师资只能应付日趋繁重的教学任务, 很难保证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1.2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态度不够认真高职院校新生的英语水平都处于一般甚至低下的水平, 他们的听写能力都比较的落后, 这样就导致使许多高职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渐渐地他们对学习英语也失去了兴趣。

1.3 学校教学问题

1.3.1 教学定位不准确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现在在教授公共英语的时候存在很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定位不准确。由于现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不断的发展, 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的教学思想是“以实用为主, 以应用为目的”, 如今社会是以职场交际为目标, 靠的主要是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一些知识, 因此现在公共英语教学的趋势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特别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活用英语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目前, 中国大多数的院校存在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定位不明确不重视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 只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 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实践应用性不强, 很多学生学完英语后不能地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效地应用。

1.3.2 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方法落后

众所周知, 英语是一门交际性强, 目标多元化的应用学科。目前我们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的模式很单一, 教学方法也比较的落后。一般情况下, 要想学好英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还要培养读写等能力, 而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需要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但由于目前学校的硬件设施有限, 例如多媒体教室不够, 老师的数量不足等等, 而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数量却急剧增加, 这样就导致学校的教室教学普遍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老师和学生在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中不仅不能够彼此互动, 也不能够充分的交流。在学校里一般衡量学生成绩的好坏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主要是看学生考试的分数, 这种衡量学生成绩好坏的方式太片面。一般情况下, 统一的教材是学生考试的主要内容, 学校重视书本上的知识高于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的掌握。由于目前教师过度的重视考试成绩, 学生重视等级证书的获得, 导致一些院校忽略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由于英语实践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实践教学也没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导致很多英语老师教学的方式不统一, 教学的质量下降。

1.3.3 英语教师教学观念没有发生转变

目前, 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高职院校的许多英语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兴趣, 在教授英语课程的时候主要是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主要是单方面的讲解词汇和语法、乏味的翻译书本上的课文, 很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的训练。课后时间, 学生也主要是背记单词、语法规则等。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中,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量不大, 导致教师教学的效果不好, 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 结果造成学生过分的依赖老师课堂上的被动学习, 渐渐地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和灵活性, 尤其是学生在听说能力上有很大的缺陷, 这不仅导致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还很难培养出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2 如何加强高校公共英语的职业性

2.1 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就应当重视课堂上的教学, 让它成为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缺少交际活动和互动行为, 那么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在课堂中, 教师应应重视学生英语口语方面的训练, 多提供一些学生互动的机会, 引导学生彼此互问互答。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授完基础的英语知识后可以腾出些时间让不同的小组进行英语小品、朗诵等不同形式的表演, 并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让学生通过实践来逐步培养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

2.2 加强培养职教英语师资队伍

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建设高职院校公共外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必要因素。学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时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 老师英语的专业水平和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对学生学习英语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水平, 加强高校的师资力量是很有必要的, 具体措施如下:第一, 组织学校的英语教师集体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主要是研究高职院校里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改革。第二, 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 学校可以选取部分的老师去进修英语, 从而提高英语教师专业水平和学历。第三, 利用空余时间对英语教师进行教学理念的教育, 增强外语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3 重视公共英语教材和专业英语教材的整合

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来编写相应的教材和课程。由于目前, 高职的培养模式一般是两年制的, 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大大减少。因此, 现在很有必要对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对教材结构进行优化细分,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不能拿着一套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从第一单元上到最后一单元的大幅度的抄写, 要想编写的教材有新意, 让学生感兴趣就必须对原来教材的内容进行大幅度的改变、整合。此外, 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增强学生的应用英语能力, 应该让学生在学校里面多学习一些实用性的英语, 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口头运用英语的机会。

总之, 英语教学不是只用教授学生书本上的一些知识, 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把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平常的生活中, 英语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实践的过程, 这就导致高职公共英语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高职公共英语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到英语的实用性, 使安排的课程和内容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 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深化内涵建设的新时期, 按照现阶段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着重突出职业性, 将英语语言能力通过实践与专业岗位相结。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性的高职人才, 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在教授英语的时候要增强高职英语的职业性, 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采用合理的评估体系, 从而发挥英语为行业服务的宗旨。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现状的问题,职业性

参考文献

[1]刘洁.以能力为本位加强高职职业英语实践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3) .

职业需求本位-高职英语教学新导向 第2篇

高职高专培养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以及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决定了现有英语教学模式向职业英语教育(ECP)教学模式的转化.可以通过调整教学目标,选择适宜教材,改革教学模式等方法实现现有英语教学模式到ECP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作 者:崔颖 CUI Ying  作者单位: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300400 刊 名: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S 年,卷(期): 10(2) 分类号:H319 关键词:职业需求   应用能力   职业英语教学(ECP)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初探 第3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师 职业倦怠 英语教学

一、引言

职业倦怠是指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即教师在长期繁重的工作压力下经历的身体上的疲累及心理上的焦虑、厌倦感。教师的倦怠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衰竭,指教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不能积极地把控自身情绪,任由消极的情绪影响工作和生活;二是去人性化,指教师以冷淡、麻木、不友好的态度对待学生、同事及工作,教师只是消极地完成工作,很少关心学生同事的感受;三是低成就感,指教师感受不到自身工作的价值,认为自己无法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变化,自身的才能无法得到施展,从而产生悲观情绪和无助感,进而失去工作动机。在教师队伍中英语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学生从小学就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长期的哑巴英语应试教育使学生早已经产生了厌倦感,而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底子较差,面对这样的情况,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感与日俱增。

二、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1.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带来的压力。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英语学习早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网络的普及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渠道的学习环境和轻松的学习氛围,这让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中的广大学子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传统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高校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有待改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最近,教育部将这几年专升本的部分院校改为职业院校的消息的出台也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为此,高职教育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多元化要求。然而,众多高职院校还是以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作为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之一,这使得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实行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另一方面却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分析新的考试模式,以便给学生做好考试指导。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厌倦和抵制,以及自身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夹缝中的尴尬处境,都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也成为他们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2.学校体制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压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不断扩招,职业院校数量也猛增,各个高校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师资紧缺现象,为此,大班教学在所难免。而这违背了语言教学规律,不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际操练是很难掌握好这门语言的,而人数的众多大大减少了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语言交流的机会。教学效果差,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不良反馈,以及教师自身为没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变化而产生的愧疚感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另外,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量大也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教师每周都有14至20课时的教学任务,每年新生进校那一学期甚至更多,这使得教师备课、批改作业都异常繁重。另外,教师也承担着科研、考评以及评职称带来的重大压力。由于教学任务过重,教师能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相当有限的。然而为了评职称,他们不得不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甚至付出健康的代价来完成科研任务。并且,高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既能胜任教学也能做好科研,既能成为教学名师也能做研究者。而教师在两者之间疲于奔命时,教学和科研都无法得出最好的结果,教师的个人成就感自然会逐渐丧失。此外,高校每年对教师的考评也是他们感到压力重重的原因之一。部分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太单一,仅仅依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就做出对一名老师的评判,这让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大受打击,付出和回报的不对等加深了他们的职业倦怠感。

3.英语教师自身的原因。职业院校在最近几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大量的英语本科毕业生也得以进入这类院校任职。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师岗位培训,随着学生生源越来越优质、学校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受到了考验。有些教师自身语言专业能力不强,在课堂上无法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想法;有些教师欠缺管理知识,无法驾驭整个课堂;还有教师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容易和学生发生小摩擦。这些都是职业院校英语教师欠缺专门系统的理论培训的表现。即便是从事了多年大学英语教学的老师,也可能是“一年教学经验重复了20次的教师”。时代的变化给教师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自身不努力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职业倦怠感。另外,本科英语教师由于没有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于如何做好科研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这也是他们要比研究生学历教师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更加容易感到疲惫不堪的原因。除此之外,教师自身的人格特征也是职业倦怠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教师天生性格内向,面对压力没有合适的途径排解,他们更容易陷入疲倦状态;有些教师生性好强,当期望没有达到时,又容易产生挫败感。

三、应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社会层面。国家对英语教学的改革应该要有更明晰的方向,既然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方向,就应该多制定这方面的具体政策,明确到高职院校加以执行,不要让教师在两难中徘徊。同时,赋予高校更大的自由度,鼓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实现去行政化和学术治校,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评价体制和激励体制,提供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另外,国家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对高校的重视和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福利,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而专心于教学和科研。更重要的一点是全社会在关注英语教学和改革的同时,也应该多理解教师的难处,合理降低对英语教师的期望和要求,正确认识他们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地位,构建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同时社会舆论应正确引导工作合理评价高职教师,为陷入职业倦怠的教师提供帮助和心理疏导。endprint

2.学校层面。鉴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普遍学历较低的状况,高校应该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教师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教师可以选择上培训班、进修学习、在职攻读研究生,或者考研考博。由于职业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方向,所以高校应为教师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去企业锻炼,积累语言实战经验,为适应英语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在平时的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才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从而缓解压力,减轻倦怠感。另外,高校应适当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可以聘请校外教师或者研究生担任部分教学任务;同时减少各种名目繁多的教学检查,有些只是走走过场,但是教师却不得不为了应付检查而加班加点,于学校是浪费资源,于教师是增加无谓的负担,造成压力,形成倦怠感。此外,高校应该为教师提供科研方法上的指导,创造学术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术骨干,为科研和教学起到示范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高校也应该建立起公平的竞争和管理机制,对爱岗敬业、能力突出、为学院做出贡献的英语教师应该予以奖励,多教多酬,优教优酬;在职称评定方面标准也应该多元化,除了教师的论文,也应该把在教学中有突出贡献、指导学生参赛获得奖励等作为评定标准。学校还可以成立以骨干教师和优秀名师为带头人的课程小组,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解决青年教师在日常备课上课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积累更多教学和科研上的经验,从而缓解他们工作上的压力,逐步消除职业倦怠感。

3.个人层面。首先,高职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要多渠道全方位增加语言输入,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不断更新语言的来源,保持语言的新鲜度和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言的有效输出,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不至于在教学上力不从心,从而可以极大地减轻倦怠感。同时,英语教师也应该扩展自己的跨学科知识,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必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学生,有利于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有助于课堂的管理和课堂教学的开展。教师也要学会自我调节,建立合理的期望值和自我定位,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消除事业上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正视遇到的困难,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和奋发有为的精神;同时要用心去体会教学的乐趣,要学会把压力变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要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多与家人沟通,寻求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以积极的情绪面对家人,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乐趣,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工作干劲和动力。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有合理的目标计划,一步一步地克服职业倦怠,比如可以制订分阶段的自身发展计划,在行动中将计划付诸实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信心,学会管理好时间,学会释放压力,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学习中的困难,有效预防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四、结语

职业倦怠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它影响着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制约着整个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如果不对其进行密切的关注和防止,将严重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应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在学校和自身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克服职业倦怠心理。关注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研究其成因和对策,是各界人士共同面对的问题。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只有这样广大高职英语教师才能早日告别职业倦怠,重塑美好师者形象。

【参考文献】

[1]Maslach C.Jackson E,Leiter MP.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Manual 3rd.Palo Alto: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96.

[2]束定芳. 外语教师与科研[J]. 国外外语教学,2002(1).

[3]王彬.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成因及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许海燕.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10(3).

高职英语教育如何突出“职业性” 第4篇

1我国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对求职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而我国高职教育还有很多不足,在教学中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不高,具体原因如下:

(1)教育观念落后,不能突显“职业性”

高职英语教育应该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就业,主要就是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观念落后,所教授的内容与社会工作要求脱节,没有突出英语教育的“职业性”,学习内容缺乏实用性。

(2)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缺少社会实践,也没有很好地将所学知识与英语专业相关的社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所以在教学中比较容易脱离实际,不能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职业教育。同时,很多院校的英语教师数量存在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3)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少实践

在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上,基本上还是使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围绕英语教材内容,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下面学。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不仅不能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在教学中过多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不能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学生的口语、写作等实践运用能力不理想。

2高职英语教育突显职业化的建议

由于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需要改变教学思路来适应当前职业化发展的需求。

(1)转变教育理念,面向社会需求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转变思路,加强职业化的英语教育,降低普通日常英语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其次在教材的选定上,要紧密结合职业需求。例如公安类英语职业教育,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就应该围绕公安活动展开,不需要过多地注重日常英语的教学。同时,对于那些英语专业的学生所进行的英语教学,应该强调学生在工作环境下的专业英语学习,把教学情景设置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口语、写作及其他各方面能力,满足学生职场工作需求。例如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化的教学,在课堂上将英语报纸、产品的说明书、求职信以及各种题材的英语广告引入课堂,给学生讲解,拉近课堂与职场的距离,使得教学贴近学生今后工作的环境,突出教学的“职业化”特征。

(2)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高职院校中,一些教师都是刚毕业的学生,缺乏社会实践,不能体现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化特色。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师的队伍建设上,学校应该更加注重聘请那些具有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因为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更加便于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例如,某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师的选用上,大量聘请具有海外工作经验或外企工作经验的英语教师,这些教师在教学中就能帮助学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今后的职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更加突显英语教学的职业性,使得毕业后的学生在求职、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发挥所长。同时,一些高职院校明显出现英语教师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师生比例严重不协调。有些学校的英语教师明显不够,由于英语不仅是专业课,也是一门公共课,因此一个英语教师往往要负责七八个班的教学任务。由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不够,教学质量很难提升。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教师配置上,要增加英语教师的数量,满足学生的需求。

(3)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加深英语知识的理解

英语是外来语言,对于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还处在高职求学阶段的学生不容易掌握。例如职场中有这样一句话He is wearing two hats,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他戴两顶帽子”,显然是错误的,应该译为“他身兼数职”。如果不了解英语文化的内涵,就很难准确理解它的意思。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积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职业英语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设置一些特定的场合和情景。例如让学生模拟去外企面试,首先要求学生制作一份简历,然后用口语做自我介绍,最后准备一些面试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情景对话,这样就能在教学中突出英语教育的职业化,帮助学生培养职业实践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采用多媒体等网络教学手段,扩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更多英语文化的实际内涵,让学生多接触、多理解一些在英语文化背景下的翻译,这样就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化水平。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介绍Coco-Cola, KFC, Walmart等一些国际品牌,帮助学生了解英语世界的消费文化,了解外企的经营、管理等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

(4)将职场变成课堂,注重实践

在高职英语教育中,更好地突出职业化要求,就是让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交际、处事能力,将课堂教学拉入职场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需求。例如,对于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寒暑假期间帮助学生联系一些涉外旅行社,推荐他们去给外国人做兼职导游,或是在一些外贸商店做导购等,通过实践,就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投入到专业的应用上,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也可以利用国家举办的国际大事,例如北京冬季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各种国际论坛会议等,鼓励学生报名去担当志愿者,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参加实践,从实践的课堂学到更多专业知识。

3结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经济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就需要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英语教育,更多地突出职业化的需求,帮助学生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结合专业特色进行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更好应对社会需求。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招聘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但是由于很多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观念落后、师资不足等问题,英语教育职业性不强,不利于学生的求职工作。本文通过研究高职英语教育,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以期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性更加突出。

关键词:高职英语,英语教育,建议

参考文献

[1]李真慧.高职公共英语职业性的探讨[J].海外英语,2011(7):51-53.

[2]刘琼.论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J].企业导报,2013(2):222.

[3]钱彩琴.职业能力发展需求视域下的高职英语学科建设路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168-170.

[4]邵红万.论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J].扬州大学学报,2011(4):90-93.

[5]叶景文,于洪泽.高等职业教育要突出高等性和职业性[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3-76.

高职公共英语职业性 第5篇

关键词: 职业英语 技能大赛 口语教学

一、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学生口语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复杂,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普遍水平较低,个体差异极大。经过笔者几年来细心的教学观察,职校学生在口语能力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目的性,大多数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只求考试过关,根本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2)缺乏主动性,被逼学习,机械记忆导致不能学以致用,考完就忘。(3)语言负迁移现象严重,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导致对英语的偏见甚至厌恶。(4)语言输入量太少,输出不及时,学生词汇量小,表达内容有限。表达缺乏灵活性,由于不习惯英语思维又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在应对不同场景时选用的表达欠缺灵活性,交流更是不尽如人意。总之,高职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落后于时代要求。

二、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功能

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技能型及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近年来,各类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中如火如荼地展开,其给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大家有目共睹。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风向标”,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1.改革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作为检验和展示教学成果和教学效果的平台,职业技能大赛可以看成是一次考核,通过竞赛可以检查职业院校的教学是否凸显了职业特色,是否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是否将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是否理论联系实际,实行与岗位对接的培养教学模式。职业英语技能大赛涵盖了各行各业的专业术语,代表了需求的发展趋势,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要求更高。将竞赛和教学紧密结合是对高职英语教学的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有利于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选手们在展示娴熟的技能的同时,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的魅力。

2.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更新原有课程设置。指导教师水平和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能大赛能否取得成功。以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为平台,教师可以对照竞赛评分标准反思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明确教学的指导思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充分优化师资队伍。另外,英语技能大赛的设置目标就是要培养英语技能型人才,教师要从大赛中得悉职业对于语言人才的具体要求,并将这些要求细化到人培方案中,不断完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在保证学习者获得基本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与行业英语紧密结合,将高职英语课程改革为“语言+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最终提升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多元化展现职场风采,全方位提升职业素养。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为职校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各地各校高手云集,他们展示、切磋、交流各自技艺;一个竞技场同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交流平台,让大家切磋技艺,共同进步。大赛中,教师、选手、专家、评委之间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场”,将原有的经验和新的交流收获融为一体。小小的示范园――赛场折射出职业院校先进的育人理念;展示了指导教师和选手们的实力和真功夫;见证了职教培养模式的进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些宝贵资源都是我们平时在教学中不可能获得的。实践出真知,技能大赛这个平台,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教师和学生在专业化道路上的成长,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三、以赛促教,提升教学质量

1.积极建设和改进竞赛笔试题库,选材要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练习素材,可以根据大赛内容对课本进行改编,使之可以为备赛所用。

2.历年的学生比赛视频是十分珍贵的资源,让参赛选手观看学习可以找到自身差距所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在今后的备赛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改进。

3.指导教师要走出去和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切忌闭门造车,自身要不断学习和提升,引用一位专家的话:教师优秀,学生才会优秀。不仅学生要学习优秀比赛选手,指导教师同样要学习他人优秀的指导方法。

4.尽量为参赛选手创设纯正的语境和模拟赛场情境,增强学生的语感,一定要和选手多交流,不一定是以上课的形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二语。

5.加强参赛技巧方面的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技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首先教师要对比赛的流程和内容非常熟悉,最好要选有过参赛经历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这样培训就有的放矢。

四、结语

高职公共英语职业性 第6篇

关键词:医学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

【分类号】H319.3;G715.1

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兴起于20 世纪 60 年代末的美国,后被不断赋予新的含义。教师职业发展强调的是教师的终身学习理念,教师主动发展自己,通过开展教学行动研究,自我观察、反思、发展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职业教育发展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说,作为公共基础课,英语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使用语言为其职业服务的能力,因此“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已成为目前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除了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之外,还需要学习相关行业的基本知识和专业英语,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来满足开展行业英语教学的需求。而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也不再是单一的提高英语语言能力、英语专业水平,而是延伸到提高与行业相关的教学能力,即提高教师行业英语的教学能力,培养“双师型”人才。

二、医学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现状

作为非专业课程的公共英语课,在医学高职院校中并没有占据主要地位,而公共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具体表现为:

(一)英语课程学时少,教师受重视程度较差

由于医学高职教育區别于医学本科教育,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本科学生在校时间的一半,为了使学生尽可能在学校掌握更多的医学知识,在课程的设置上,更是以学生的专业课为主,英语课作为公共基础课,不得不面临着压缩学时让位于专业课的困境。而相应的,英语授课教师受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下降,面临着学科边缘化及学时工作量不够、晋职困难的危机。

(二)开设行业英语,教师不具备行业基本技能

随着“基础英语+行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单一基础英语的授课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行业英语能力培养的需求。然而,大多数英语教师接受的都是传统的语言教育,属于“语言型”或“语言与文学结合型”的英语人才,缺少与行业相关的教育经历。同时,医学专业与英语专业相差较大,学习和掌握医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一定的难度,而达到行业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行业英语语言能力更是难上加难。公共英语教师缺少行业英语知识的现状也制约了教师开展行业英语教学与研究。

(三)针对公共英语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较少,教师闭门造车,教育方法、理念陈旧

在医学高职院校,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公共英语课程,受其课程类型的影响,很难成为课程建设的重点。同时,由于授课教师有限,专门针对英语教师的培训也较少,教师很难获取最新的教学方法及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这些情况严重阻碍了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也不利于公共英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

三、医学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途径

针对上述医学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如何成为具备医学行业英语教学能力的人才是目前医学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怎样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道路,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冷静面对角色转变,努力成为具备“双师”素质的英语教师

从单一的“基础英语”授课的教学模式向“基础英语+行业英语”双重授课的转变,对公共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意识到这是职业发展的需求,要冷静面对角色的转变,积极应对,努力适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着重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使用语言能力。同时,医学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师应增强自己的医学英语应用能力。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及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相关的专业发展,培养自己的“双师”素质,努力成为既具备语言能力,又拥有专业技能的“双师型”人才。

(二)形成自我发展意识,确立终身学习理念

针对目前医学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的现状,公共英语教师应树立自我发展意识,不能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公共英语教师应把英语课程建设与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完善自我。面对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不断反思,探索解决的最佳途径,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不断调整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注重专业培训,加强与专业教师合作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出,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而大多数接受纯语言教育的医学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只具备语言技能,缺少专业知识的载体。因此,公共英语教师应根据医学院校的专业及自身的兴趣尽早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积极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领域。与相关专业授课教师合作,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通过旁听专业授课教师的理论课和观摩实践教学,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在学习和合作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当今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医学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师提供了职业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困难。公共英语教师应立足于高职改革的需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反思、改革与探索,才能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A].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韩露. 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J]. 职教论坛,2012,(36).

[3]刘戴琳. 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 外语界,2012,(4).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第7篇

当今,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教师队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然而令人堪忧的是,高职英语教师队伍的现状并不乐观,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正濒临着职业倦怠的威胁。

1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涵义及其表现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是高职英语教师在长期的压力体验下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具体而言,就是教师不能应对工作压力而丧失工作兴趣和热情,对教学工作及自身价值缺乏正确的认知和评价,职业信念磨灭和职业理想淡化,导致惰于工作,懒于学习,疏于研究等消极行为产生。

结合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课程特点,其职业倦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情绪衰竭方面,表现为不想备课,厌倦上课,不愿用英语授课,敷衍学生,得过且过;很少或几乎不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不敢或不愿尝试英语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总是感到疲惫不堪,或者情绪烦躁易怒,容忍度低。在人格解体方面,表现为课堂上不愿与学生交流,以填鸭式教学为主,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漠不关心,与同事交往疏远;不关心英语教学改革和学校的发展。在低个人成就感方面,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付出的劳动毫无意义,并倾向于自我贬低;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咎于自己的能力缺乏,于是内心产生自卑感或无助感,从而失去职业理想和工作动机。

由此可见,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不仅会危及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严重影响教学,还会威胁到学生的顺利成长,甚至会阻滞学校的发展与改革。因此,探求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寻找缓解病症的良策迫在眉睫。

2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探因

2.1 社会因素

首先,社会变化和教育改革对高职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期望。长久以来,教师被人们誉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与歌颂。这些观念无形中赋予了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教师应该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不惜以牺牲自我为代价。这使得教师很容易在潜意识产生压抑感和忧虑感。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以金钱和权利作为衡量社会地位和自我价值的评价标准取代了传统的以知识为评价标准的价值体系,许多高职英语教师感到了自卑与失落。

其次,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难题:高职院校建立时间不长、办学经验不足、资金投入不够、相关政策不配套、高水平师资缺乏。这些因素在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加深了社会对高职教师的不公正评价,他们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二、三流教育,无法与普通高校相提并论。在这种社会舆论下,高职英语教师不论在社会地位还是在经济地位上都被认为是低层次的教师,这种尴尬的处境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此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和教育改革在客观上加快了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发展与革新,使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其权威角色日渐削弱,社会地位及其职业价值受到冲击。同时,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对高职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要求他们既要是“传道、授业、解惑”着,还要是德才兼备、知识渊博、善教善研的高素质教师,甚至还要是教育改革的开拓者。有的教师不堪负重而遭遇职业倦怠的袭扰。

2.2 职业因素

首先,工作压力累积是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诱因。高职英语教师担负着全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其任务之重可想而知。近年来随着不断的扩招,学生及班级人数剧增,英语教师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加大。此外,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论文,课题,学历进修等成为教师绩效考核和评聘职称的硬性指标,无形中给教师施加了心理压力。同时,他们还要应对每学期来自领导,同行及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估,其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年终考核,晋级及工资待遇挂钩。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实施评聘分离,学生择师,末位淘汰等教学改革举措,这令许多教师惶恐不安,从而助长了倦怠心理的产生。另外,教学内容的高度重复也容易引发英语教师对教学的抵触感和拒绝感。

其次,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现状的差距使英语教师陷入进退两难的境遇。首先,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决定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具有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方法不科学、英语学习存在畏惧心理等特点,这无疑加大了英语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劳动投入;虽然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给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但是由于生源扩招,资金缺乏等原因,教学环境仍得不到根本的改善,无法满足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可见,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以及教学环境的滞后性给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巨大的阻力,这让他们经常身感疲惫却又无可奈何,职业倦怠感渐从心生。

第三,高职英语教师的角色多元化极易导致其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随着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与改革,多媒体教学法,交际教学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法引入课堂,这使得高职英语教师的课堂角色不仅仅是教学者,还是学生交际的协作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与整合者。与此同时,他们还担任着行为示范者,道德教育者,班级管理者以及心理咨询师等多种身份。这么多角色需要英语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切换和定位,难免会遭遇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的困扰。

第四,在国家大力推进高职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师面临着职业与专业的发展压力。英语课程的改革,教材与教法的变更,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教师面临着专业知识的更新,教学科研的创新,职业素质的提升等问题,无形中给他们增加了身心的压力。

2.3 组织因素

一是管理制度僵硬,缺乏人性化。这种管理体制对教师的限制较多,支持较少,这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上不够开放,不够灵活和难于创新的局面。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则要求不管是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显然与现行的管理机制不相吻合,导致英语教师在教学上畏手畏脚,不能充分发挥才能。另外,在以行政为主的高校管理体制下,广大教师缺乏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机会,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自然会产生孤立和自卑感。

二是绩效管理不科学。由于高职院校体制不健全,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因此教师在考核,评聘,晋职,评优等方面存在较多的不公正现象,人为因素较多,且过分注重科研成果,轻视教学水平。评聘分开,学生择师,末位淘汰等教改制度让许多英语教师产生了朝不保夕的忧患心理,这势必引起他们的反感和不满,给工作及自身带来消极的影响。

三是薪酬回报不公平。由于教师评价体系不合理,高职英语教师的劳动付出也就很难得到等值的经济回报。另外,在行政管理体制下,许多高院对教学和教师的重视不够,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往往低于行政服务人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公正的薪酬回报很难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反而很容易挫伤其自尊心和成就感,为职业倦怠埋下隐患。

四是人文关怀缺乏。许多高职院校在给英语教师施加繁重的工作任务时却疏忽了“以人为本,以教治校”的理念,对教师的工作生活,个人发展和精神世界漠不关心。在管理体制僵硬,组织文化冷漠,工作气氛压抑,人际关系淡薄和个人发展机会缺失的环境下,教师难免会感到孤独和抑郁。身体的疲乏和精神的无助促使教师对工作产生抵触反应。

2.4 个体因素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与社会,职业及组织有很大关系,但关键原因在于其自身的人格,心理、知识及能力等职业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工作需求而滋生职业倦怠心理。

首先,高职英语教师的人格特征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讲,外控型,神经质,A型性格,感觉型以及逃避型的人会表现出较高的工作倦怠。外控型的人通常将事情归因于强有力的他人或外力,极易受外界影响并从中体验到倦怠;具有神经质人格的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一般人强烈,对焦虑抑郁等情绪的调节能力较差,对外部压力的处理能力也较弱,是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具有A型人格的人则喜欢极端的竞争与挑战,强烈地渴求成功,性情急躁并具有攻击性倾向。一旦遭遇沉重打击,他们往往表现得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感觉型与逃避型的人不仅易受自我心理及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可能面临人格解体的危险。

其次,职业认同感削弱及职业理想淡化是高职英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思想根源。许多教师在一成不变的重复工作中逐渐熄灭了激情,在英语教学的困境中丧失了斗志,职业信念摇摇欲坠,职业理想也随之远去。他们看不到自己在促进学生发展,推进社会进步、和实现自我人生目标方面的价值,最终导致自我效能感和个人成就感降低而产生倦怠心理及行为。

再者,个人职业发展策略缺失导致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战斗力削弱。在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中,教师的知识一直处于高消耗状态,但同时其自身的知识储备却得不到及时的扩充与更新,因而教师在工作中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另外,许多教师缺乏职业危机感和进取心,本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应付工作,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缺乏合理的设计与规划,致使他们在教学科研和个人发展方面停滞不前,举步维艰;有些教师缺乏对工作困难的预防策略,一旦问题出现,他们往往不知所措,望而退缩,使其在无可奈何的困境中体验到职业倦怠。

3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

3.1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为高职英语教师提供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及成长环境

要缓解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构建起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在政府层面,应做好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倡导正确的职业理念,引导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客观认识,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资金及政策投入,切实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建立职业倦怠救助系统,及时给教师提供可靠的职业援助和心理辅导;创建完善的教师辅助系统,为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专业和个人的持续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与帮助。从社会方面来看,要加强对高职教师的理解与关怀,积极优化公众舆论,确立对高职教师合理的角色期待,给教师营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作为学校来讲,应为广大教师创建一个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第一”的理念,完善管理体制;施行人性化管理,为教师降压减负,给予他们更多的工作自由度及自由权,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的机会;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和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切实保证其经济利益;建立教师心理疏导机制和教师发展支援机制,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援助。

3.2 加强教师自我职业建设,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

第一,高职英语教师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与职业理想。职业信念是教师对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价值认定,是抵御和克服心理障碍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持。高职英语教师只有坚定教书育人的职业信念,形成合理的自我价值观,才能产生内在动力,排除一切困扰,全心全意地投身教育事业,从而实现其职业理想和自我价值。第二,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都应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准备好应对压力和困难的对策,以防无目标或目标不切实际带来的低成就感和失败感。第三,高职英语教师应该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升职业技能,同时也要理性面对自身不足及能力有限等客观事实;第四.加强有效的自我调适。高职英语教师首先要敢于正视职业倦怠的问题,并要以乐观的态度积极应对;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促使自己不断提升职业战斗力;丰富个人生活,加强身体锻炼与人际交往,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情绪,同时注重提高人格修养,增强抵御压力的能力,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总之,缓解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教师个人的积极应对。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广大给教师安教乐教,促进其职业与自身健康发展,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田伏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9).

[2]姚小文.论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J].广西大学学报,2007(6).

[3]肖起清.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反思与消解[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11).

[4]志强.试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倦怠[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9).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的英文翻译是job burnout, 它体现在三个方面:情绪衰竭, 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2004年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对15个职业进行的问卷中, 教师职业倦怠位居第三。近年来, 教师的工作负担日益沉重, 承受的社会压力也日益加重,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突出。

近年来, 我国对教师的心理状况非常的重视, 但大多都是研究中小学教师, 鲜有人对高职公共课教师展开研究, 特别是高职英语教师, 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公共课教师, 英语教师的心理压力更大。高职英语教师承担着整个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任务, 但是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较差, 高职英语的特殊性使得英语老师成为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其特征为:第一,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情绪烦躁, 感到疲惫, 对工作没有热情和积极性, 认为教学是一件枯燥和繁琐的工作。第二, 教学思路单一, 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毫无创新和改革, 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 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没有互动。第三, 觉得在教学的过程中没得到体现个人价值, 没有成功的体验, 只是把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

1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我个人认为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的:

第一, 高职英语教师的工作量大, 使得老师身心疲惫。工作量超负荷就会引起情绪衰竭。高职英语教师承担的是全校英语的教学工作, 还要承担科研任务, 而且高职英语的教学改革也不断的推陈出新, 对英语教师的业务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 绝大多数的英语老师都是女性, 除了要承担教学科研的工作之外, 还要照顾家庭。这种长期的超负荷的压力, 身心疲惫。身体的疲惫的问题可以通过休息来解决, 心理的疲惫消除则难的多。

第二, 高职英语授课对象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相距甚远, 英语基础相当的差, 甚至有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低于重点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现今英语教学改革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要求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互动, 但是大部分的高职学生根本无法用英语跟他人交流, 因此, 老师课前为学生精心准备的任务, 很多同学都不参与, 原本应该是一堂生动的英语课变成了英语老师的独角戏, 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较差, 课后很少复习巩固, 英语学习的效果很差。因此英语教师觉得自己的劳动是没有意义的, 无论多认真, 效果都一样, 工作失去了成就感。

第三, 来自于学校的压力。英语老师有来自于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过关率的压力, 领导们都认为“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基础。

第四, 英语教师学历提高难。我国外语类的硕博点少, 而且竞争非常的激烈, 入学门槛高。高职教师长期以来从事基础的英语教学工作, 自身的专业知识也在逐年下降。当然也有很多人考了在职的英语研究生, 但是难度大, 通过率极相比其他专业的在职研究生要低得多。在高职院校里, 公派出国学习的机会, 公共课的老师的机会是远远低于专业课老师的, 影响业务水平的提高。如果此类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 职业倦怠的产生是难以避免的。

第五, 对教师的评价体系的不成熟。现今, 各个学校都评估风盛行, 学生给教师, 领导给教师打分, 出发点是为了督促教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好的做科研, 但是片面和不公正的分数会伤害教师们的自尊和热情。比如: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是, 有的学生对在教学过程中态度友好, 课堂气氛活跃的老师打高分, 对于在教学中严肃的老师打低分;善于用教学手段, 搞活课堂气氛的老师往往没有时间去做科研, 善于做科研的老师, 没有多少时间去思考如何自己的教学方法。高职英语教师处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往往左右为难, 久而久之必然产生倦怠情绪。这样的矛盾的本源是教学型和科研型教师没有单独的评价体系, 我国一直呼吁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却忽略教师也需要人文关怀。

第六, 高职英语教师的交际面窄。在旁人看来, 英语教师是一个轻松的工作, 事实上英语教师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备课, 学习和改作业;专业老师可以到相关的企业里面去学习和锻炼, 提供给英语老师锻炼的岗位相对来说要少得多, 学校里的两点一线生活会使英语教师与社会脱节, 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2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对策。

第一, 要正视压力, 自我调节。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 我们要正视压力, 要学会用各种方式去疏导自己的压力, 无论是从事哪种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压力,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时间, 给自己留出足够休息和放松的时间, 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的方式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情, 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来缓解职业倦怠。

第二, 英语教学改革要尊重语言习得的规律。英语是一门语言, 不属于学科建筑,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变得活跃, 但是二语习得的规律就是要模仿、朗读、背诵和运用, 既不读也不背是学不好英语的。

第三, 教学和科研是可以齐头并进的。教师应该为教学而搞科研, 为科研而教学, 把课堂变为自己的科研基地, 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 就会获得教学和科研的双丰收。

第四, 人际关系和体育锻炼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高职英语教师的交际范围过窄是引起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 学校没有办法给英语老师提供下企业锻炼的机会, 那么我们英语教师就要通过社会关系网, 自己去寻找锻炼和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机会, 同时能够结交到更多的朋友, 这样就可也有效的缓解压力的情绪。其次, 参加体育锻炼, 也会让人放松, 释放压力。

第五, 高职院校管理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要科学的管理教师, 尊重英语教师, 关心英语教师, 给他们提供完备的教学设施, 并多邀请知名学者来学校讲学, 开阔眼界;给英语教师多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和一些学术的探讨的机会:还要多出台有利于教师待遇的政策。这样可以增强英语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 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有利于消除职业倦怠心理。

总之, 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于高职英语教师中, 因为职业倦怠对学生, 教师自身和学校都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教育管理者要人性化的管理教师, 给教师更多的机会去提高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教师要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积极的参加业余的娱乐活动来消除身心的疲惫, 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为全面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罗东山.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68, 71.[1]罗东山.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68, 71.

高职院校职业英语教学初探 第9篇

一、高职院校职业英语现状与存在问题

1.职业英语师资力量匮乏

高职院校的职业英语一般会在学生完成基础英语学习之后的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开设, 教师部分是英语较好的专业课教师, 此类教师专业水平较高, 但是英语应用能力远不及英语专业教师;部分教师来自于英语专业, 这类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少, 并不能较好地把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在职业英语教学中, 多半由教师主导, 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 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职业英语词汇, 无法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所学的职业英语。高职院校缺乏通晓英语的专业课教师, 教师自身水平有限, 更无法指导学生学习职业英语, 致使职业英语的开设如同“鸡肋”,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对学生英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没有太大的帮助。

2.部分学生缺乏主动英语学习意识

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学习简单的基础英语都十分费力, 对于学习需要背诵大量专业词汇的职业英语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无法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还有部分学生主观认为自己不出国工作生活, 学习英语毫无用处, 更不要说学习难度较大的职业英语。另外, 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因为职业英语课程难度较大, 认为与专业课程和未来就业衔接不上等, 缺乏继续学习职业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对职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不够重视, 大量削减基础英语课程课时, 职业英语课程的课时数较少。此外, 职业英语的精品教材严重缺乏, 职业英语类教材主要沿用本科专业英语教学系列教材, 大部分教材内容都较为繁杂, 难度较大, 没有将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并不适合高职学生学习使用。

二、高职院校职业英语教学质量提高措施与方法

1.增强职业英语师资力量

职业英语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第一, 招聘有专业背景的海归教师或外教任教。第二, 挑选英语较好的优秀专业课程教师赴海外交流学习, 提高教师英语水平和职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第三, 组织英语专业教师在校系统学习专业课程。通过以上途径, 大力提高职业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执教能力, 大力推进职业英语教学改革。

2.提高学生职业英语学习兴趣

通过提高授课教师水平, 改革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使用多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英语学习兴趣。笔者认为, 职业英语课程并不适合所有的高职学生对于英语基础较差, 对西方文化毫无兴趣的学生, 可以降低对其的职业英语要求, 只要求此类学生学习简单的基础英语, 学习职业英语与否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建议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英语分层教学解决此类问题, 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生本人的意愿分班, 不同层次的班级学习不同的教材和内容, 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基础类教材, 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职业类和专业类教材。以“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原则, 科学合理地构建学生知识和技能结构, 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 设置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加强对职业英语的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职业英语的重视程度, 加大对职业英语的投入力度, 从增强师资培训和招聘力度入手, 彻底改变职业英语教学现状, 促进职业英语教学改革,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就业需要, 选择适合的学习材料, 研发编撰高职职业英语教材。高职院校的职业英语课程应区别于本科大学的专业英语课程,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并不是专业学术型人才, 而是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 高职院校的职业英语教材或学习材料应区别于本科英语, 应以学生就业后的实际需要为基础, 着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口语表达及实际应用能力, 课堂上应模拟工作场景, 多做口语表达训练。适当缩减长篇专业文章的学习, 原因是此类文章词汇难度较大, 学生学习只能依赖教师翻译, 学习此类文章时,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起来, 且学完之后对文章毫无印象, 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教师应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 选择有利于教学的情景表演或工作任务, 让学生在课上或课后完成, 培养学生职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 还应选拔英语基础较好且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 从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职业英语, 因为基础好的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就已经能掌握较好的基础英语, 如果和基础较差的学生一起学习基础英语, 对于他们来说, 只是简单地重复中学阶段的学习内容, 对自身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而且容易弱化此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这部分学生提前学习职业英语或商务办公英语, 以便有充足的教学时间提高学生职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今天, 职业英语理应受到高度的重视。高职院校只有加大对职业英语师资力量的投入和教学改革力度,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因材施教, 让更多的高职学生具备职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国际化职业人才。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职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初步探索提高职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以期对高职职业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英语,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2]常浩娟.专业英语教学法探讨[J].科教文汇, 2008 (12) .

[3]刘清.专业英语教学初探[J].高教发展与评估, 1995 (1) .

[4]周志雄.专业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 1997 (5) .

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设计 第10篇

1 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界定

是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在一起, 变成一个灵活而丰富的课程系统, 使得课程从内容到形式都朝着实用性, 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 并使其能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与实际能够应用的场景模式相结合, 提升课堂教学的可用性。使课堂不再是一种形式化的东西。

2 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培养目标

课程的大体目标是使得学生在遇见真实情况时能够不陌生, 流畅进行商务英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顺利实施, 能够运用语言进行通顺交流, 不会怯场, 杜绝华而不实, 片面形式的英语学习。职场英语的目标则是能够使学生适应大环境的交流, 包括在工作时和日常交流时能够听懂, 看懂, 并能够对专业文件进行分析处理, 整体素质上提升学生的能力。

行业英语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高职生在某个行业的英语语言交流能力, 具体指培养学生就一般性业务话题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理解或者填写业务信函或表单、传真、合同、电子邮件、说明书、通知或者便条的能力, 了解行业发展和借助于词典阅读、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的能力, 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专业英语的培养目标是, 使学生熟悉专业相关业务的英语词汇和句式, 掌握基本的专业术语、符号、公式、原理和新技术新产品, 了解专业科技文章结构和体裁, 培养业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和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岗位英语实训的培养目标在于, 结合某专业实训与顶岗实习, 以模拟的或者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托, 从中发掘和形成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高职毕业生在岗使用英语的预演和实操。实现了这一培养目标, 高职英语的存在意义方得以具体展示。

3 课程教学方法

鉴于高职毕业之后面对的岗位要求和技能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尽量使方法灵活, 需求满足多样化, 这是为了达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气氛中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气氛的目的, 也是教改工作孜孜以求的目标。实现的手段限制是小组合作, 简单说来, 因为英语口语的交流使用是十分重要的, 小组交流就是给英语学习提供这样环境, 运用角色扮演使得人员都有各自必须表达, 并且较为生动的语言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职业化英语课程体系中四门课程共用的教学方法。每门课程都在摸索中, 现在我院实现的项目教学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步骤:确定项目、组成小组、制订计划、实施计划、作品展示与交流。确定项目包括确定项目主题, 目标, 内容, 将内容分解成子目标, 明确评价方案。组成小组, 是指合理搭配各项目小组成员, 考虑到英语水平、学习习惯、性格和兴趣爱好等内在因素, 并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5-8X组成一个小组, 设组长一名, 负责全组成员的分T和协调, 组织成员从教师所提供子项目选取感兴趣的项目题目、完成项目的计划制订、依据计划实施项目、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和交流。制订计划指各项目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决定如何实施项目, 明确项目完成的方法、步骤和作品形式。进行人员任务分配。在任务完成了之后, 通过集体的集会, 将项目执行之前的规划, 及各类书面报告流程, 展示给全班, 相互比较, 发现优点等, 使得工作得到总结, 人员的自信心随之提升, 将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出来集中讨论, 使得问题能够最大程度的解决, 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锻炼了讲话的能力, 加深语言的实际应用和收集整理能力, 活学活用。

在实际教学推广中, 这一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之中, 普遍认为这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比平常利用教课书进行讲解并通过练习册训练的方法更为贴合实际, 在项目制作的过程里充分感受到学有所用, 因为完成工作而带来了自信心的提升, 并且加强了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并通过人员间的交流扩大了知识学习的面积。

4 课程评价方法

结合职业化英语课程特点和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目标, 课程评价由教师评价、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三部分组成。给予学生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充分关注, 结合形成性评价。评价形式有平时评价、期末测试、企业评价和职业英语水平考试 (剑桥商务英语考试、托业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等) 。

平时评价主要指评价小组项目计划方案的合理性、实施计划时的相互合作和交流以及资料的查阅和理解情况、作品质量、作品展示情况。

期末测试包含口试和笔试。职场英语期末口试选题包括:面试、实习、参观接待、技术咨询等, 给定学生话题, 两人或三人一组, 由任课教师和另一英语教师主考。行业英语期末口试选题主要有介绍公司、谈论新技术或者新产品、探讨售后产品的维修问题等, 给定学生中文提示, 两人或三人一组, 编制对话并演示, 由任课教师和专业教师主考。专业英语考试除了个别专业 (如汽车销售、国际贸易) 外, 以笔试为主, 主要考察学生对专业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写作工作报告的能力。岗位英语实训以平时评价为主, 结合学生在专业实训或顶岗实习过程中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 由企业和专业教师给出评价。岗位英语实训的形成性评价以学生写作英文实训或实习报告而非期末测试形式进行。

5 结语

课程的目的, 课程的标准和内容等都出现了职业性的要求, 不过, 这一事件还较为短暂, 工作的进行尚处于初始阶段, 课程具有灵活性与复杂性的特征, 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 应当进行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更新, 对此应当抱有极大的信心, 将工作的模式和工作手段都是不断进步的, 一些问题也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完善, 并且, 课堂不仅再是教学的问题, 更要包括各种因素的介入, 使得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拉近, 能够不流于形式, 并且, 在正规和科学的管理模式的指导下, 在各位英语老师的真诚投入, 各界人士的关心帮助下, 必然使得教学的形式和情况都越来越好, 能够培养大批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l]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l]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高职英语教学应该突出职业特色 第1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英语专业 职业特色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经济总量名列世界前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和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面对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高职英语专业教学还存在不适应等诸多问题,亟待改进和提升。

一、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求素质更高、知识更全面、更专业已经成为对人才选择的新标准。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目标,高职英语教学必须突出职业特色,把教学活动紧紧地同市场需求相结合,同学生职业需要相结合,同社会发展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高职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路子。

目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还普遍存在教学与应用相脱离,与职业需要相脱离,与学生就业相脱离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导致英语教学活动拉大了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距离,使人才的培养达不到社会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能力,为专业发展服务,为未来就业铺垫。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学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和需要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面向生产、面向管理、面向服务于一线的人才为目标,使广大高职毕业生都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满足岗位需求,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專业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高职英语教学只有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不断研究新理论,探索新模式,总结新经验,推出新做法,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

1.要科学规划高职英语专业教学课程的内容。高职英语专业教学课程的定位,应该侧重在实际应用语言的培养上,这是由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决定的。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都在管理岗位和服务行业,具有语言交流应用类型较多、职场服务类型多的特性。因此,课程设置上,更应该向实际应用语言能力上倾斜,侧重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2.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特色。把高职英语专业教学紧紧地同学生的职业需要联系在一起,把英语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同职业需要相结合,重点将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教学整体衔接起来。同时要走联合办学、开放办学的路子,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服务工作的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岗位和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英语交流能力。

3.合理设置高职英语专业教学的流程。教学流程的设置,要重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要注重基础英语教学,突出听说课程的设置。在行业英语教学阶段,要借助专业知识,通过语言来认知专业知识、领会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知识、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三、构建具有高职英语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

1.要构建科学的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体系。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同样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充实,如果永久停留在一个水平,就失去了教学的活力。要建立科学的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就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进行合理优化,通过重新构建,达到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在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职业教学的特点和特色,把精华部分保留下来,把缺失部分进行完善,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2.要构建高职英语专业实训教学体系。高职英语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建设,是高职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它涵盖制度建设、基地建设、实训指导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学生通过实训基地实践,不但可以学习到在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还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巩固、消化和提高。

3.要构建高职英语专业考评体系。构建更科学、更完善的高职英语专业考评体系,对于鼓励学生学习,提高学习热情,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考评体系构建中,要减少理论教学考核的比重,改变“一卷”定终生的倾向。同时积极推进第二课堂和自主学习的渗入,如口语大赛、写作大赛、英语角、学科平台等自主学习,这些都可构成评价范畴。同时要鼓励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英语能力证书,丰富学生个人求职简历,提高学生广泛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加快构建社会评价体系建设,社会与企业的评价是检验学校教学质量的最好的方式,他们会以满足自身需求的标准来检验学校的教学质量,其说服力更强,影响力也更大。

4.要构建高素质的高职英语专业教师队伍。高素质的英语专业教师队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鼓励教师走“双师型”发展道路,支持他们到企业去、到社会去、到一线去,通过在实践中学、在服务中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宏,黄星.高职英语教学必须突出职业特色[J].现代教育科学.2012(07).

[2]唐红霞.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07).

高职公共英语职业性 第12篇

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继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这要时刻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受本科教学的影响,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语法研究所占比例偏大,教学现状总体还是以阅读为主,听说教学一直是外语教学的最薄弱环节之一,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和积极性。因此,如何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更好地满足市场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是目前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言基础薄弱。大多数高职学生缺乏必要的语音、语调等基础语音知识,对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重音移动等现象认识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准确的发音是不仅是听说的基础,同时也影响着学生表达和传递信息即开口说英语的能力。大部分高职学生由于语音基础不好,同在听力训练中经常听不出语句重读及语调变换所表达的含义,进而他们自己说出来的语句也让人听起来很吃力,影响交际效果。

2.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大部分高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往往不敢张开嘴说英语,怕出错,特别关注别人的反应,害怕发音不准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听说技能不仅没能进步反而会逐步下降。最终会丧失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使用语言的勇气。很多学生做听力训练时,没有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不注重整体,进而影响了对整体的理解。

3 . 缺乏相关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要想学好英语,必须了解与英语相关的文化知识。学生如果不了解相关的英语文化知识,就不能对所听材料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往往只凭汉语思维进行判断推理,容易出现误解现象。同时在口语交流时,如果不了解文化禁忌,往往就会出现说话不得体的现象。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原则,即注重打好语言基础,更侧重培养应用能力。

三、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1.强化英语听说基础训练,构建完整知识结构。在听说教学中,应该重视语音教学的准确性,强化语音练习。教师应当通过讲解并辅以大量的网络音频、磁带、光盘等工具使学生充分掌握在英语听说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语音技能。同时,还应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掌握大量的词汇,不仅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更是达到听力理解和口语交流的必要条件。还要帮助学生构建语法体系,为听说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2.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拓展英语听说教学空间。高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在听说课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当通过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坚持学习的信心,拓展英语听说教学空间。教师在听说课堂上应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创造良好的课堂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充分充分得到听力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举办英语角,开展“英语口语大赛”、“英语演讲大赛”等活动,从而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场所和平台。

3.提供听说方法指导,强化听说技巧训练。英语听说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方法合技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过程中要加强语音、音变和口语缩略语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要教会学生处理不同的听力材料所用的不同的方法。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极强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在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方面,教师要采用切实有效的口语训练,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语言交流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每个学生 “说”的积极性,尽力保持学生积极参与口语练习的兴趣。听说技巧训练中还应加强英语文化学习。因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在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介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进而帮助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

四、结论

高职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企业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也应当应以职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时刻贯穿“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 的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进一步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的讨论,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到英语教学内容所设置的语言环境中来,切实提高高其英语听说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在“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下,高职英语教学愈来愈侧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本文以高职高专英语听说教学现状为出发点,提出了目前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一些教学方法,旨在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上一篇:五味子田间管理下一篇:传统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