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教育范文

2024-07-07

新公民教育范文(精选12篇)

新公民教育 第1篇

传统公民教育的宗旨, 在于培养公民对政府的支持和对国家的效忠。如果这个国家是一个“复合民族国家”, 那么, 国内的少数民族往往会被要求放弃自己的文化特色, 而同化于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同样, 如果这个国家是由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宗教和信仰等的不同族群组成的, 那么, 弱势的族群也会被要求同化于优势族群之中。在这样的脉络中, “认同民族, 效忠国家”, 也就是“认同主流民族、效忠主流民族所建立的国家”, 被认为是公民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20世纪初, 许多学者与政治人物提倡“融合论”, 强调各民族或族群之间的相互涵化, 并进而融为一个新的民族或族群。美国人曾自称美国是“上帝的蒸锅, 伟大的熔炉”, 其实就是以“融合论”的典范自居。

20世纪中叶, “融合论”受到了来自少数族群的攻击。“欧洲文化中心论”或“西方中心论”的影响日渐式微, 其文化之魂的基督教价值体系亦遇到世俗化、多元化或后现代化的强烈挑战。借此机遇, 西方公民与公民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学者们开始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公民教育, 特别是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 培养什么样的公民, 如何培养公民日益成为国家必须应对的重大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后, 班克斯 (B a n ks) 等人认为, 美国原先所提倡的“融合论”, 无法真正解决美国黑人所遭遇的不平等问题, 也无法阻止黑人等有色人种走上街头要求民主和权利。预计到21世纪中叶以后, 美国的有色人种将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 届时白人将成为少数民族。所以就白人而言, 将来不但无法继续推销“融合论”, 而且必须倡导“文化多元主义”, 让白人学生早日学习、了解、欣赏和尊重其他有色人种的文化, 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同时, 也让有色人种感觉受到尊重、享有平等而愿意共同建设这个社会, 认同这个国家。[1]提德特 (Tiedt) 等人从“世界和谐”的观点出发, 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整体目标, 是要增进学生的自尊心及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理解和欣赏, 深化其对国人和世界人类需求的关怀, 使我们能够和不同的人共存于世界中。学校必须补充学生的文化经验,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由认识自己的文化开始, 激发强烈的价值感和自尊心, 进而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并将其同情的理解延伸至其他的国家。如果缺乏这样的理解与移情, 那么, 语言和价值观不同的人, 将变成我们的威胁, 就像我们的敌人一样。[2]

莫里斯 (M o r r i s) 和考根 (C o g a n) 等学者在对亚太地区6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教育进行比较考察的基础上指出, 21世纪之初, 作为主导全球发展的两大趋势, 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主义将深刻持久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3]这就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大力培养世界公民。

二、培养世界公民:全球化视角下的目标抉择

(一) “世界公民”的内涵及外延

1. 公民及世界公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定国家国籍, 并根据宪法或法律的规定, 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全球化要求中国人要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参与国际经贸和文化交流活动, 关注地球村的经济文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和平友谊事业。国家公民是世界公民的基础, 世界公民是国家公民在全球社会范围内的逻辑延伸, 因此各国的教育目标既离不开世界共同价值观的规导, 也离不开国家特殊价值观的约束。

2. 世界公民的素质结构

世界公民的素质结构以素质内容为元素, 既包括品德、智慧、体质、审美等相应内容, 又要有所扩展。也就是说, 完整地理解世界公民的素质结构, 要从个体维度、国家维度和人类维度来入手。公民教育首先是一种人的教育, 它呼唤人性的回归和人格的完整。人格处于分裂状态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因此, 世界公民素质结构中的个体维度是最基本的维度,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维度和人类维度素质内容的形成与发展。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样式, 在各自文化样式的浸润下, 每一个人都形成了一定的民族性格或国民性。从这个意义上说, 世界公民并不是单调乏味的文化同质化的结果, 相反, 却是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的产物。莫林和凯恩曾说:“只有真正成为世界公民, 即四海为家者, 我们才能关注和尊重文化遗产, 理解寻根的需要。”而人类维度则完全从全球的视野出发, 把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看做是地球之子或行星居民。为了使地球的所有物种能和谐共存, 为了使人类能世世代代美好地生活, 现在的地球公民必须学会和平聪明地共同生存。

(二) 世界公民的培养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重新界定教育使命的基础时提出了世界公民的目标:培养和平、人权和民主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依赖的价值观念;不能只强调认知学习, 还要强调情感和行为学习;学做世界公民, 是以把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基础的。可见, 世界公民不仅要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还应有国际知识和能力。

1. 国际意识

全球化的进程需要人们用国际和全球意识去思考问题, 用全球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因此, 世界公民的培养应当首推国际意识的培养, 把国际意识渗透到教育目标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全球意识教育, 让他们接受更多的来自国际社会 (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条约、国际会议) 的制约与协调, 从思想认识上由对国家忠诚转向同时对人类负责, 把民族、国家与国际社会联结起来, 让他们自愿成为全球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2. 国际知识

作为世界公民, 首先要具有国际知识, 了解地球, 认识世界, 具有宽广的全球胸怀和国际视野。国际理解教育的知识是对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及国际组织的知识 (包括传统与现实的历史文化知识、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制度文化、城市村落与物产知识等) , 了解国际组织、国际时事;世界发展的历史与趋势;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各国政治、经济、历史、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各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和联系;全球生态情况等。

3. 国际能力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强调的:“学做世界公民, 是以把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基础的。”这句话充分体现出在世界公民培养中国际能力更为重要。在这里, 国际能力主要指国际交往能力, 包括外语运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

(1) 外语运用能力。作为拥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感觉”的公民, 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解决和外国人沟通、交往的语言问题, 如果不掌握外语, 没有应用外语的能力,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国际理解和国际交往。外语本身也是异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因为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呈现形式, 懂得异民族语言更能帮助我们准确地认知异民族文化。所以, 在国际交往中, 运用外语的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2) 跨文化沟通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往将日益频繁, 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以便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或不同国家的各种人进行交流, 缓解和消除不同文化背景可能带来的矛盾或冲突, 养成沟通不同文化的国际交往能力, 进而促进国际交流。

具体到我国来说,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要体现全球精神, 培养公民的国际素质:一是全球意识, 诸如相互依赖意识、世界一体意识、和平发展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国际正义意识等;二是全球知识, 诸如世界地理、世界历史、国际时事、国际经贸等;三是全球技能, 诸如国际交往、批判创新、信息处理、对话合作、终身学习等;四是全球价值观, 诸如关心地球、维护人权、尊重生命、公正和睦等;五是全球行为, 诸如参与有利于全球正义事业的行动等。这些目标要与传统的社会目标相结合, 以期达到由近及远再到全球的有序延伸。这样才能使我国现有的素质教育向新的素质教育扩展, 而我们也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美国的经验借鉴

“世界公民”的教育要求学校提供充分而适当的多元文化教育。所谓“多元文化教育”, 根据纳斯伯姆在《培养人性》一书中的定义, 是包括世界各种文明、少数族群、性别、性取向关系以及多元宗教信仰的教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们都知道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有足够的师资可以详尽地介绍世界各种文明, 也不能期待所有学生学会数种外国语言;但是如果一所学校能成功地教育其学生认识某个特定的外国文明, 并搭配上对其他文明的粗略介绍, 就可以引起学生对世界各种文明的兴趣, 而这种兴趣恰恰是其日后自我不断探索的基础。[4]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强调, 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美国人是保持美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巩固“美国第一”地位的关键。在《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提出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世界意识的合格的美国公民。“所有学生都要了解关于本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在多元文化传统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更加重视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 使他们具备能与不断缩小中的地球上的所有的人的共同生活与工作的意识与态度”[5]。提出将全球观念渗透到所有课程领域、课外活动中, 在学校中建立一种开放性、世界性、国际性的氛围, 使学生在这一氛围中从小受到全球观念与意识的熏陶。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很难找到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世界公民教育模式。在林林总总的公民教育中, 美国圣罗伦斯大学 (St.Lawrence University) 所推动的“文化接触”课程 (C u lt u r a l E n c o u n t e r s:An International General Education) , 可以作为“多元文化下世界公民教育”的典范。

圣罗伦斯大学的“文化接触”课程是由一群热心教学改革的教师所发起的。他们来自不同的系, 都觉得该校的学生必须深入了解美国以外的国度, 以真正体会文化相对主义的实存现象及其蕴涵的哲学问题。他们先组成定期聚会的小组, 阅读并规划学校应有的多元文化教育。接着, 他们选定印度和肯尼亚作为两个非西方的代表, 开始集中研究这两个国家的族群、宗教、性别和种族问题。然后, 他们集体前往这两个国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每个国家历时一个月, 天天记录工作日记并交换意见。回国之后, 他们分别开设与这两个国家相关的课程, 搭配上原有的多元文化理论课程, 组成一个包含基础与进阶课程的学程。选修这一学程的学生, 则被要求至少学会一门外语, 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赴相关国家交换学习一年。[6]

在我国的一些学校, 也有了这方面的一些有益尝试。例如, 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洋径中学与潍坊街道合作, 开展学生从事社区服务的活动。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巴伯 (Benjamin Barber) 在《强势民主:新时代的参与政治》一书中强调, 强势民主社会中的公民都是愿意积极参与的人, 而参与必须有其对象, 因此“参与”以及我们所参与的“社区”可以说是“公民身份”这个概念两个方面的要素。进一步来讲, 我们所欲参与的社区固然也包括国家这种大的组织, 但由于大组织的参与往往有实践上的困难, 因此巴伯主张每个人都必须以更多的心力关注于地方社区事务。“只有直接参与政治, 才是民主国家完全成功的公民教育形式”[7]。当一个公民能经由直接参与地方事务而感到自豪时, 他自然会激起对民主政治更大的信心, 也会更积极地扮演好世界公民的角色。

参考文献

[1]James A.Banks.多元文化教育概述[M].台北:心理出版社, 1999:61.

[2]Tiedt, P.L.Multicu ltu ralTeaching:A Handbook of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M].Boston:Allyn&Bacon, 1990:3-4.

[3]饶从满, 陈以藏.全球化与公民教育:挑战与回应[J].外国教育研究, 2006, (1) .

[4][6]Nussbaum, Martha.Cultivating Humanity:A ClassicalDefense of Reform in LiberalEducation[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68、79-83.

[5]徐辉, 王静.国际理解教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6) .

新公民教育 第2篇

来源: lunwen2.com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现状与存在问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让中华民族腾飞的重任,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生能否顺利成长不仅关系到个^的成才和发展,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问题也就被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匕,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整体匕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在大学生中仍然存在着公民道德缺失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门介方面。

l.公众道德缺失,社会责任淡薄一部分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程度较低,没有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缺乏社会公德心。公众道德缺失的现象随处可见,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横穿马路;损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在公众场所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另外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责任认识不清,对集体事务不够热心,对社会公益活动漠不关心,对他人缺乏应有的同情心,逃避应尽的社会责任等等。

2.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目前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娇惯下成长,他们生活条件优越,极易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过集体生活时,这部分大学生常常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缺乏集体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休息时间在宿舍喧哗吵闹、听音乐、打电话,在走廊上打篮球、踢足球,严重影响他人休息。在学校食堂吃饭不按秩序排队,饭后不主动收拾餐盘。

在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吸烟占座,借书不按时归还,随意在书本上涂鸦等。

3.铺张浪费严重,盲目攀比炫耀近几年来,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对高校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将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精神抛诸脑后。他们只注重从自己的需要与自我满足出发,刻意追求物质享受和奢侈消费,使得铺张浪费、攀比炫耀等不良现象在大学校园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现在高校学生过生日请客吃饭已成风气,他们大多讲究排场,多则几百元,少则几十元。在校门口的饭店里,经常看到学生把父母亲的血汗钱随手花掉,丝毫不感到心疼。

4.道德诚信缺失,功利思想盛行个别大学生还存在着弄虚作假行为,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之风在学校蔓延,拼凑实验报告和数据已是家常便饭。应聘求职材料掺水严重,篡改成绩、虚构简历,伪造假文凭、假证书等现象也已屡见不鲜。除此之外,大学校园里还到处充斥着功利主义思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那些抱着功利性动机入党的大学生,对他们来说入党不是追求一种崇高的信仰,而是将成为党员作为牟取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他们先考虑的往往是如何利己,而不是服务他人。人党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带来名、利、权等方面的好处,以便于在以后寻找工作时增加一个重要的筹码。

二、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导致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缺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和扩大,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腐朽、消极的社会意识形态和道德价值观念也随之渗透到我国,使得当代大学生在公民道德问题上的矛盾和困惑也明显增多。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个人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智尚不成熟,判断能力较差,真善美和假恶丑的界限容易被混淆,是非黑白观念容易被颠倒。一些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个人本位”、“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的思想意识和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已较广泛地存在个别大学生头脑中。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文化和价值观.-g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和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奉“个人利益最大化”、“金钱至上”等观点,金钱和利益成为许多人追求的首要目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地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多元的价值观以及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冲击与削弱了大学生的道德鉴别力,部分大学生的道德准绳松懈,各种公民道德缺失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盲目崇拜金钱和权力、损公肥私、腐化堕落等非道德行为。

3.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只注重对学生智力上的开发,而忽视对其道德方面的教育与塑造。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学校仅仅把升学率作为最主要的工作目标,把成绩与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忽视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从而导致当前一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并不尽如人意。而学生个人的自我教育意识不够,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4.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已经进入独生子女时代,由于他们成长环境有着特殊性,在许多人身上表现出许多不容忽视的缺点。他们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群体观念淡薄、协作意识差,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往往不能顾全大局。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只强调个人利益,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往往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自我利益和个人价值。

三、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帮助他们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当人民群众和集体财产受到损害时,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应挺身而出,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第二,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克己奉公、无私奉献,思人民之所思,想人民之所想,时时刻刻做到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三,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自觉地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行为的侵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非尽善尽美的,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个人私欲,导致某些社会不良风气抬头,反映在道德层面上,会带来引发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等不道德行为。

第四,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从而得到健康发展。

其中道德教育的作用尤为突出,良好的公民道德教育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促进其他方面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保障。

四、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对策思考

1.优化校园环境,创造良好氛围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保障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对人有着重大的影响。优化大学校园环境,还应做到大力宣传好人好事,树立先进典型,学习先进事迹,注重榜样模范的作用,杜绝不符合公民道德的行为。

在学校中形成一种弘扬与建设公民道德的良好校园氛围,使得广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与道德素质。

2.强化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及行为规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还应建设一支学术精湛、品德高尚、能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高校要健全激励机制和监督惩处机制,加大师德师风的监督和惩处力度,规范从教行为,激励先进模范;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塑造人民教师良好形象,大:匀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被学生尊敬、家长认可、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

3.弘扬传统文化,注重文化育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一向都是我国民族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没有优秀文化的滋养,中华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对大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发挥文化的作用,积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tl豪感,增强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新课改背景下的公民教育课程反思 第3篇

【关键词】公民教育    新课程改革发展

当下,中国已正式进入社会发展现代化和改革开放深入化的“双化”时期,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而公民教育更是担负着人才培养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双重重担,面临这个“双化”时期的机遇和挑战。积极的、参与式的公民,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迫切需求的公民。

一、公民教育的历史背景、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公民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那时,公民教育主要是传播个性自由发展的理念和平等精神,培养城邦政治生活中的合格公民。到了古罗马时期,公民教育则是指在复杂精致的共和制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强烈的民主共和精神的公民。而中国,从清朝末期开始,我们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就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不断向西方学习、取经的历史。毫不例外,西方的“公民教育”作为西学东用的一个内容逐渐被我们国家的政治家、教育家所接受并倡导,并曾经一度倡导“公民教育”代替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

关于公民教育的内涵,我国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著名教育家檀传宝先生认为,我国的公民教育应该是从三个方面理解的教育。首先,公民教育应是“造就公民的教育”,从这个维度出发,我们要把握好两条线索,一是我们的公民教育目标,再就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其次,公民教育是“对公民的教育”。即公民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里面对儿童的教育,应该和时下终身教育理念相吻合,让每个学生把公民教育的学习纳入到终身学习的范畴里面来。再次,公民教育应该是“通过公民(生活)的教育”,也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公民必须能够积极去参与社会生活,而不仅仅是成为一个具有一国国籍身份的公民。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实际情况和政策不断变化,公民教育虽然几经波折,不过终究取得良好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决定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口号,确立了要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为公民教育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并为其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道德规范,强调公民主张自我权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并且坚持公民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200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十七大报告为我国公民教育课程的未来发展规定了方向。

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理念的不断推进,公民教育日益备受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的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到十八大的全民守法,再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全民树立法制信仰,公民教育迎来了其发展的大好势头。

二、新课程改革以来公民教育实施情况

2001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公民教育也迎来了其发展的关键期。从实施方面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巨大改变。分别是公民教育内容的重新整合、形式的多样和教学方法的更加灵活。

(一)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形式上打破了原来的单一一科的局面,改成了由小学低段的《品德与生活》和小学高段的《品德与社会》组合而成的公民教育形式。初中阶段,则开设了综合社会课程——《历史与社会》。首先,内容上一改过去“口号式”的宽泛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由原来教师一贯使用的“权威填鸭式”教学,变成了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学生的互动为主;再次,教学地点也由原来小小的教室拓宽到社区、街道等更广阔的空间,让孩子们在实际活动中体验课程内容,这也和教育中应“以孩子为主体,重孩子的体验”的宗旨相吻合。总而言之,受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确立了公民知识、公民技能与公民价值观一体化的课程目标,与新一轮课程改革“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理念相契合。

(二)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一改传统课程中只有必修课的模式, 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 最重要的是,和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了。教材打破以前的“一肩挑”,现在分别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版块呈现。打破了传统模式,体现了以生活为基础的宗旨。同时在教学实践上,也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进入社区、敬老院等社会场所,加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让他们在实际体验中深刻感受公民教育的实质。高考录取更是把同学们在学校期间走出校门、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内容记入他们的个人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之一,体现了公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受重视程度正在加大。

三、公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进入21世纪,我们的公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公民教育”是一个外来词,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各种复杂因素不断掺加进来,使得我们的公民教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民教育课程内涵界定不明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中小学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承担了整个公民教育的内容。

但是在1978年之前,我们的公民教育目的局限在服从政治权威,服从党的领导,简单铭记一些爱国口号上面,着重强调公民教育的政治内容,弱化甚至泯灭了公民教育另外两大主题内容,即公民教育的身份意识和法制意识。而这恰恰是当下国家和社会最为重视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民树立法制信仰就是最好的表征。

(二)公民教育的课程目标模糊

从公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教育目标从培养“合格公民”到培养“四有公民”到培养“新型公民”,一直没能有个准确的标准阐述,比如说什么样的公民才是合格公民?具体要达到哪些标准?目标不明确将直接影响公民教育课程目标设计的连贯性和准确性。所以,当前亟须给公民教育一个明确的课程教育目标,否则就只能是各种内容拼凑的一个目标不明确的学科。

(三)公民教育课程内容“包罗万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民主的不断发展,原来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包罗万象,造成公民教育内容的急速膨胀。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公民教育必须有明确的内容界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因此,在以后的公民教育实践中,必须明确公民教育的内容,不能无所不包。

(四)公民教育课程开发设计的不均衡性

虽然目前从小学到高中,公民教育课程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课程体系,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内容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上不够均衡。社会日益发展,公民教育内容必然会随着社会的演变而变得内容更加丰富,但是深度和广度怎么样达到均衡是需要课程设计者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在课程设计上,随着学生身心的不断发展,可以从“涉及面”到“涉及深度”逐渐加强。小学阶段,主要让学生从宏观上感受、理解公民教育的大致内容,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重在体验。初中阶段,让学生开始从微观上切入进去,了解公民教育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方面,并从每个方面试着着手去理解自己作为一个公民起码的职责和义务。高中阶段,每个同学必须明白,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除了了解自己的公民身份,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怎样积极参与到这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的公共生活之中。这也是公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

四、公民教育的发展愿景

纵观整个中国教育历史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是一个有着长时间“灌输式教育”历史背景的国家,公民教育也不例外。因此要想全面开展学校公民教育行动研究,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公民教育必须摆脱“灌输式教育”历史背景的束缚。因为,公民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课题。新课改以来,义务教育阶段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学习实践方式,到高中阶段学生进社区服务,再到大学把高中公民教育实践档案作为录取的标准之一,都体现了公民教育正在往实践方向前进。只有让民主的准则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谈新课改下的公民教育,否则就还是“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黄甫全.树立共同教育理想,培养“四有”新型公民——学习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培养公民的论述[J].学术研究,2002.

[2]程教材研究所. 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1957)[G]. 课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思想政治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8)[G]. 20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课程 (教学) 计划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1.

[4]课程教材研究所. 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1986)[G]. 20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思想政治卷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1986)[G] .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 思想政治卷[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6]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R/OL] .1990-04-13(2007).

[7]黄崴. 公民教育: 责权主体的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 1997( 2).

[8]黄甫全.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公民教育的基本策略[J]. 学术研究, 1999 ( 2).

[9]檀传宝. 通过公民生活 实现公民教育[J].生活自由线, 2006( 1).

新公民教育 第4篇

1.多维理解下的全球化

全球化概念的界定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它:全球化是一个多维的发展过程,各维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不一样;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于全球化的结构中。全球化首先是一种全球互存的生活方式和地球生命的进化形式,是个体意识、精神、态度、思想、信仰和行为的再现代化过程。

2.教育全球化

教育全球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衍生的概念,是针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而采取的教育应对行动。同时,教育全球化还指各国教育政策的制定越来越受全球共同认可的教育价值观影响,关注人类共同未来的发展与命运。各国教育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倾向于使学生获得理解国际复杂系统的能力,形成全球观念,学会共同生活。教育全球化包含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趋势在全球范围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国家教育的消失,相反,全球教育一体化会使民族国家的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世界展示机会。

二、“世界公民”:全球化视角下的目标抉择

在地球的多元化环境中,如何在教育过程培养学生必要的地球价值观和国际技能,是广大非西方国家,也是中国面临的极为紧迫的课题。中国要面向世界,就必须有开放的和积极适应变化的心态,尊重、选择并参与全球公民素质的建设,培养出“世界公民”。

1.培养目标中的全球精神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要体现全球精神,加强全球化教育,培养公民的国际素质。这样才能使我国现有的素质教育向新的素质教育扩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中应凸显对学生的国际素质要求:一是全球意识,诸如相互依赖意识、世界一体意识、和平发展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国际正义意识等;二是全球知识,诸如世界地理、世界历史、国际时事、国际经贸等;三是全球技能,诸如国际交往、批判创新、信息处理、对话合作、终身学习等;四是全球价值观,诸如关心地球、维护人权、尊重生命、公正和睦等;五是全球行为,诸如参与有利于全球正义事业的行动等。这些目标要与传统的社会目标相结合,以期达到由近及远再到全球的有序延伸。

2.“世界公民”的内涵及外延

(1)公民及世界公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定国家国籍,并根据宪法或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全球化要求中国人要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参与国际经贸和文化交流活动,关注地球村的经济文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和平友谊事业。国家公民是世界公民的基础,世界公民是国家公民在全球社会范围上的逻辑延伸,因此各国的教育目标既离不开世界共同价值的规导,也离不开国家特殊价值观的约束。

(2)世界公民的素质结构。

世界公民的素质结构要以素质内容为元素,包括品德、智慧、体质、审美等相应内容,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公民素质教育对个体素质有特殊要求,公民素质教育的维度除了德智体美等基础要素之外,还需要适当地扩展。认识世界公民的素质结构要从个体维度、国家维度和人类维度来理解。公民教育首先是一种人的教育,呼唤一种人性的回归,促进一种内在的进化。人格处于分裂状态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因此世界公民素质结构中的个体维度是最基本的纬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维度和人类维度素质内容的形成与发展。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样式,在各自文化样式的浸润下,每一个人都形成了一定的民族性格或国民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公民并不是单调乏味的文化同质化的结果,相反却是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的产物。莫林和凯恩曾说:“只有真正成为世界公民,即四海为家者,我们才能关注和尊重文化遗产,理解寻根的需要。”而人类维度则完全从全球的视野出发,把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看作是地球之子或行星居民。为了使地球的所有物种能和谐共存,为了使人类能世世代代美好地生活,现在的地球公民必须学会聪明地生存。

(3)三维一体的世界公民。

一是个体维度: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其素质目标应该涵盖智力、伦理、美感、体力、生活和信仰等各方面,并在各方面之间和谐统一,在更高层次上去追求人性的价值。二是国家维度:培养全球社会的国民。全球社会的出现,使得各个国家之间既有利益上的一致性,又有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上的不一致性。因此在教育目标的素质定位上,既注重国民的国际眼光与视野,还注重国民的民族品格与特性。做一个面向世界的公民,应具备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世界意识与创新精神、权利意识与义务观念、民主意识与法制观念、生态意识与人道精神、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三是人类维度:培养地球村的公民。人口爆炸、发展失序、核弹威胁、生态恶化、文明危机等“达摩克利斯剑”正悬于人类头顶。我们既是地球祖国的公民,又是民族国家的公民;既要服从地球的利益,又要谋得国家乃至个人的利益。作为一个旨在促进地球文明化的地球祖国的公民,必须在其生命中展现新的道德,这些新道德包括想到地球,负责任地生活;尊重生命,可持续地发展;反思未来,要有忧患意识;热爱和平,要有博爱精神,把地球上的居民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生命共同体。

三、 世界公民的土壤: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素质教育

1.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素质教育观

结合世界潮流与本国文化,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即在精神实质上,新素质教育要反映地球文明化过程中对世界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但在具体素质条目上,要凸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同时还要注意用他山之石来攻玉,即用西方的优秀文化来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行之有效的新素质教育模式

首先,应注重建构具体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建立跨越各主要学习领域的较高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分析综合、批判性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快速变革的世界和多元的价值取向所应具备的包容和理解能力等的培养。其次,教育过程除了认知学习之外,更要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与首创精神,突出学生的主动与持续发展,提升学生的全球意识。

3.加强公民教育

要加强中国公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教育。为了捍卫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平等的权利,应使学生具有更开阔的视野,通过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创造性地建构新的中华文化。还要加强中国公民对祖国和地球之爱的教育,以宽广的胸怀为前提,兼顾爱人类、爱地球和爱和平,把对祖国之爱与对地球之爱统一起来,积极促进国家公民向世界公民的过渡。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中国应调整好自己的教育发展战略,在本土与国际、传统文化与国际潮流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面向未来,面向全球,把本国公民培养成既有全球意识,又能应付“全球经济离心力”的“世界公民”。

参考文献

[1]于尔根.弗里德里希斯.全球化——概念与基本设想[A].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第5篇

中大网校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复习年公务员考试课程,中大公务员考试网的小编特别编辑汇总了有关于公务员考试资料的相关内容,以供广大考友参考借鉴,祝大家考试顺利!

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迎难而上,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伟大进程中,党中央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战略任务,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为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培育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正站在一个新起点上,面临着难得机遇。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的鲜明对比中,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崭新创造,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令人信服的伟大成就,为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坚不可摧的实践基础。二是我们紧紧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庆祝建党周年,以及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等重大活动,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大力宣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排除万难,办成大事、办好喜事、办妥难事的伟大实践和丰功伟绩,大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空前巩固,为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三是我们紧紧围绕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这个目标任务,大力学习、宣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开展做新时期雷锋活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环境和公共秩序明显改观,文明礼仪、志愿服务蔚然成风,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发生可喜变化,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风采。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为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民道德建设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从国际环境看,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这既为我们学习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供极好机遇,同时也使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乘机而入。如何通过思想道德建设筑牢思想防线,在积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同时抵御西方有害思想文化的渗透,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国内环境看,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

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日趋明显。特别是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多样,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的思想相互交织,反映在道德建设领域,部分社会成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这些问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群众反应强烈。如何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正气,更加有效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和文明和谐风尚,面临着新的挑战。从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看,随着互联网、手机等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社交网络、微博的迅速兴起,信息传播更为快捷、覆盖更为广泛、影响更为巨大,既为先进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传播提供了新阵地,也为各种不良信息传播蔓延提供了新渠道。网络色情信息、低俗内容时有出现,对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思想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如何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加强自律和他律,更加有效地占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阵地,用先进思想文化和高尚道德情操引领网络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工作实际看,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比,与人民群众呼唤提升公民道德的要求相比,公民道德建设还存在许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如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对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对公民经常性的道德教育不够深入扎实,缺乏针对性、有效性,道德建设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等等。这些都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此外,公民道德建设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政策措施特别是方法手段仍有不少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解决。同时,我们既要看到面临的这些挑战,也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公民道德建设的形势,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要看到,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高,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极大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精神风貌,城乡环境、公共秩序、文明礼仪、社会服务、旅游景区等方面都发生了有目共睹的积极变化,与年前相比,整个社会的现代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显着提高,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尽管当前公民道德建设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这是前进中的问题,要放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来看待,只要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思想教育的多种手段,就一定能够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不断上水平。

总之,新的形势和任务、机遇和挑战,对做好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迫切需要,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迫切需要。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的任务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自觉肩负起光荣使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扎实有力的工作不断开创公民道德建设新局面。

新公民教育 第6篇

关键词:公民教育;学科渗透;德目;三自网络;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提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倡导“生本教育”的今天,公民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帮助职业学校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引导他们成为“就业有本领、升学有基础、终身学习有能力的,受社会欢迎的公民”,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探求科学合理利用在校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公民教育。笔者结合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在公民教育方面的做法浅谈公民教育的途径。

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1)统一思想,全员育人。

学校应明确“育人德为先”的办学理念,倡导“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要求学科教学中发挥育人功效。力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公民教育内容渗透至每一个学科的教学之中。

(2)依托课改,加强研讨。

学校充分借助职教课改这一契机,就“如何改变目前德育低效的现状,提升学生的素质”这一问题鼓励教师多思考,认真学习并积极参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等课题。

(3)准确理解,精心设计。

教师是教学各环节的主导者,公民教育内容的渗透程度取决于教师对该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教师可以从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发掘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公民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觉接受教育。如在德育科目教学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充分体现“平等、民主”的意识;在教学情境设计方面创设一个德育目标任务等等。

结合校情、学情,系统科学规划公民教育主题,确定公民教育德目

斯宾塞曾说道:“良好的社会最终还是要靠它的公民的品质,早年训练又是其他一切更易于改变公民的品质”。学校应当科学、充分用好教育平台,有效对学生展开公民教育系统训练和引导。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将公民教育内容、途径方法以组织实施相关德目的方式推进。

1.确定公民教育德目的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04年教育部颁布)明确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应“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职业学校学生知、情、意、行情况;学校校训、校风、学风。

2.公民教育德目内容

学校开设的班会课、班会早课,以及每天下午放学前要求班主任召开的夕会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又一重要载体。学校应重点开展“五、五、五”工程,即围绕“五大主题”,分“五个学期”有重点地开展各“五个德目”的公民教育内容”。具体内容见表1。

学校每周的国旗下讲话、主题校会、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等教育契机同样十分重要。在实施“五五五”工程的同时,精心设计和开展主题不一的教育活动,具体内容见表2。

建立学生“三自网络”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成熟的和真正的公民意识,是把为社会服务看作一个人最主要的美德”。哈钦斯说道:“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可见,构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实践、自我教育”这一“三自网络”在公民意识培养过程中十分必要。学校教育应当倡导学生“立足校园,服务社会”,在学校练好本领,为走上社会成为优秀人才夯实基础。

1.建立“校园实践服务周制度”

制度规定:在校所有班级、学生每一期参加为期一周的校园实践服务活动。值周班级集值勤管理、劳动、服务、文明示范于一体。实践班同学参与学校、班级的管理工作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实践班同学劳动属公益性校内社会实践;实践班级同学被分为常规检查、礼仪接待、环境保护、餐厅服务、宿舍管理共五大组,对在校所有班级和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包括升旗仪式、两操、劳动态度、宿舍纪律、穿戴、课间和午间纪律、行为习惯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检查;在参与值周班工作中热情主动为全校师生和外来参观访问人员服务,向全校及外单位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和规范的行为礼仪,在学生中增强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学做人、学做事、学协作、学审美、学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品质。

2.指导学生干部、特别是学生会干部参与校园常规管理

学生会的同学在以学生工作处为主的相关部分的指导下,一方面对值周班同学的各方面工作(出勤到位、工作态度、执行情况等方面)做出相应评价;另一方面结合所学专业,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学校给他们提供的平台,展示他们的才华与能力。如艺术类专业学生会承担所有学生活动会场的设计、制作、布置工作;信息类专业学生会承担相关活动的内容发布、宣传课件的制作、影像等资料的整理等。

积极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行动研究

莎士比亚说道:“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基层劳动者,是否具有公民意识,是否能合理合法使用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是否具备正确的公民观将会对人民群体的整体素质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作为一名公民的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开展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学校可以引导学生从“知校爱校”做起到“知国爱国”,从关注校园,做校园的主人着手到关注社会国家,关心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及制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知法用法、学会维权、学会关爱、学会协作、学会竞争,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等,树立是非观、大局观,培植科学精神、团队精神,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德国公民教育与德国的公民信息教育 第7篇

(一)德国公民概念的形成

在德国中世纪时期,科学从自然哲学中发展起来,强调人的探索精神。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自然人”的概念,“自然人”是诚实和高尚的人,是公民概念形成初期对现代公民的设想。“个人独立”“精神自由”是这一时期的公民诉求。人要有文化,要具有美学修养,从人的本质上发展达到自由。歌德的问题得到回答,公民思想形成,为启蒙运动做出思想上的准备。在启蒙运动中,德国再度回溯到古希腊的公民的概念的认识,康德提出人应是正义的,具有伦理道德的。到19世纪,民主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理论,现代公民的概念正式形成。公民是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共事务的权利的人,在此基础上,公民应具有相应的品格。20世纪,由于信息科学的发展,强调公民的信息素质。

(二)德国的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在德国,普通教育的推广提高德国人口的教育普及程度。在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市民文学是当时的主要文学形式,在市民文学中记述当时的科学技术的情况与市民的生活,工匠歌曲是市民文学中的一种。在16世纪,民间故事书在市民中广泛传播,它是具有启蒙意义的普及性的读物。在新人文运动中,“改善人类现状”“道德与幸福之境”是公民社会的理想。18世纪末期,德国采取强迫教育政策,教育场所从家庭转移到学校,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19世纪,现代国家的形成,在国家和人相互之间的责任上提出要求。安全、法治、经济、文化是现代国家的职能,安全、秩序、公德、自由、福利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基础。

二、德国公民教育的基本思想的形成

(一)德国早期公民教育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德国的大学出现于13世纪,是具有国际性质的机构,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场所。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大学主要是知识传播研究的地方,对科学思想的培育是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从中世纪到现在,科学、哲学经历从探索已知、未知,到欲知本质以及科学的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出现很多新的科学方法论,尤其是实践在科学上的运用。早期的大学采用讲授和论辩的教学方法,德国哲学家在哲学上提出辩证思维。“批判”与“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论证方式为人类思想的发展开辟路径。在科学从自然科学中分化并产生现代科学体系的过程中,数学受到重视,数学方法被应用到各门学科中,并具有语言性的功能。科学知识从经验定律向理论原理发展,先验论受到质疑,理性和现实世界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具体实际的世界和自然、历史的具体想象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先期的经验使用新的科学方法进行论证。公民教育主要培育人的实验和抽象能力,重视人类的精神生活,“人本主义”思想是公民教育的基本思想。

(二)德国前期公民教育对公民的社会适应性的重视

16世纪,初等学校、中等学校、私立学院、大学、学院构成德国现代教育系统。1788年,德国实行的毕业考试制度进一步完善德国的学制。博学课(erudition)广泛开展以讲授科学基础知识和社会学基础知识。在18世纪数学、物理形成独立的学科,数学作为现世主义的新哲学基础并被寄予担负起解放思想疆域和可交流的语言的厚望。理想的公民要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相适应,应该具有探索精神,是理性和绝对理智主义者,懂得现代语言和现代科学,能流利地使用世界通用语言,能阅读书籍,精通现代学术———自然科学和数学,要有适应当时人类社会的政治学理念,要懂得谱系学和地理学知识,受过哲学教育。这是对公民的一般要求。更高的要求是要懂得古代的语言,能论辩经院哲学和神学问题。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人与社会的适应性的问题受到重视,即人要适宜地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教育围绕着对公民的这一设想进行公民教育。“人本主义”的思想应用于教育实践,提出美学修养的培养。人要具有人的个性和特性,是自由人,要有创造力,民主思想逐渐形成。通过科学的“认识”改变人的性格和人的生活,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文明和幸福。

(三)德国公民教育的启蒙思想

卢梭的思想在教育中很受重视。卢梭的思想被巴西多和裴斯泰洛齐应用到德国的教育实践中。巴西多是泛爱教育运动的领导人,他推行一种切合实际生活、适合人性和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这是现代公民教育思想的基础。巴西多编著的《基础知识》是一本适合于学校使用的包括各科知识的选集,它的教学方法在于在游戏中进行最初的语言教学,培养人的科学与人文思想。裴斯泰洛齐也认同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在儿童教育中重视培养心灵,能够进行感觉活动和智慧生活。情感教育、美学教育、道德教育在人精神文明上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认同。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对人本身的尊重是当时人们的共识。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四)德国现代公民教育的基本思想

19世纪德国开展教育运动,这使得德国的教育在欧洲各国处于领先地位,德国的大学是全世界公认的科学研究中心,现代公民社会的主要思想、民主思想、人权思想、人道主义思想在启蒙运动后成熟。19世纪的教育体系属于现代教育体系,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国家的职责之一。公民社会的形成促使国家大量扩充公共事业,国家的教育开支大量增加。1810年,柏林大学创建,它是德国科学与学术中心,是从废墟上重建国家的力量与信心的不朽纪念碑。文学家海涅的作品中有很多以童话、诗歌、传奇写作的篇章,人们再次回溯自己的童年,关注自然,关注未知的世界,但悲观主义情绪开始出现。1859年,亚历山大·冯·洪堡在柏林逝世,他是近代自然地理学的奠基者,近代气候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植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主要的著作有《宇宙》5卷、《中部非洲》3卷和《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30卷等,洪堡的逝世使德国社会的悲观主义情绪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公民教育再次被人们寄予厚望。公民教育应教育公民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宽容的品德,具有民主思想,具有人道主义的精神,具有科学人文的修养,具有高尚的信仰,按照这一理想教育出的公民是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成员。这一教育理想是现代公民教育的基本思想。

三、德国的公民信息教育

信息教育一直是德国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开始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信息与通信技术教育计划”将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学科基础,并在中学课程中有计划地渗透相关专业知识,促进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按信息科学发展的新形势进行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的信息素质是必要的。公民的信息教育大致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对公民进行信息科学的教育;二是对公民进行信息技能的教育。德国的学校在这两个原则下制定信息教育方针,进行信息化建设。德国议会通过全世界第一部《多媒体法》,德国的联邦政府做出战略规划,并根据信息科学及信息应用的发展举办科学年会。2014年,德国成立柏林和德累斯顿两大数据研究中心,分别由柏林工业大学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负责可扩展数据服务和解决方案研究中心。由此,德国公民的信息素养设定为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阅读和媒体素养。

摘要:德国的公民教育重视对公民应具有的公民精神的培养,在现代信息科学发展的情况下,公民的信息素质是公民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文章阐述德国公民概念的形成、德国的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德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并简略介绍德国公民信息教育的目标。

新公民教育 第8篇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文化互动的增强以及公民社会的日渐成型,族群意识、文化认同与少数权利逐渐受到关注,形成了日益增长的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权利诉求和文化主张的压力。这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毋庸置疑,多元异质化的社会必然要求具有多元意识的公民来维系,以建立共融的公民社会来包容多样化,由此,实施具有多元特质的公民教育便责无旁贷。在这方面,加拿大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的“马赛克国度”,其多元文化背景加上联邦政治体制所形成独具特色的公民教育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如果加拿大是一个由有知识的和受过教育的人构成的国家,我们就不需要担心政治上的极端激进主义者和反动分子。教育是国家最好的安全措施”。[1]加拿大的公民教育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家认同感的加拿大公民,又尊重学生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实现了对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认同的兼顾。问题是:加拿大公民教育背后的指导理念是什么?它秉持何种公民资格观和公民教育观?这些理念是如何贯彻落实在公民教育的具体实践中的?本文以政治学的公民资格为分析起点,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以期为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公民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二、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差异的公民资格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资格观建立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基础之上,认为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公民资格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弱势族群的不平等问题。因此,多元文化论者从“差异政治”(politics of difference)的理想出发,提出“差异的公民资格”(differentiated citizenship),主张“从政治或司法的制度层面,赋予族群权利,以解决族群受压迫导致的冲突”。[2]差异的公民资格是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的核心,其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差异的公民认同(Differentiated citizenship identity)。

对于西方大多数民主国家而言,国家公民被整合到同质的社会文化中,他们倡导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成员身份,对于官方语言、核心教育课程和公民需要的决策根据整个社会文化而制定,促进基于社会参与的公民认同。[3]然而,加拿大的建国历程和传统很少寻求统一性,同化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因此,社会更多提供的是广泛的多样性来表达不同的身份存在。“国家认同与地方族群认同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特殊的认同体系,统一的基础并未建立在国家认同之上,加拿大的公民认同反映的是加拿大社会深刻的多样性,所有的社会碎片能够在多样性中发现身份认同的共同组成部分,特殊的组成部分存在于不同归属的群体之中。尽管加拿大一直致力于建立统一而同质的社会,但加拿大政府没有足够力量同化法裔民族、土著居民和外来移民”。[4]可见,加拿大的公民认同不是由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民族文化定性,多元文化的背景无法实现广泛共享的国家公民认同,决定了差异的公民认同的现实。

2. 差异的族群权利(Group-differentiated rights)。

作为加拿大的少数族群,除了个人基本权利获得保障之外,政府还为这些族群提供“差异的族群权利”。差异的族群权利一般包括:(1)自治权(Selfgovernment rights)。自治权的诉求意味着政治权力由少数族群成员掌控。试图由少数族群进行自我管理来延续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并减缓多数民族所掌控的政治社会体制对他们造成的实质威胁,确保族群的利益与文化的充分发展。(2)多元族群权(Polyethnic rights)。少数民族具有要求自身的文化传统应该受到平等尊重的期盼,而多元族群权是用来协助少数族群或少数宗教团体展现他们文化的特殊性,以及避免被主导族群阻挠他们在经济与政治上的成功。多元族群权包括政府应该协助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互动、协助研发及推行适合少数民族下一代的教学课程等。[5](3)特殊代表权(Special representation rights)。特殊代表权是以族群差异为基础的特殊权利,是为了在公共领域中确保差异族群的文化经验、生活观点等能有效地表达,以豁达、平等原则对待差异族群的公共发言的空间,并能对公共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特殊代表权可以通过在政党的政策纲领中涵盖不同族群的意见和利益或通过建构一定的比例代表制度使这种理论构想得以实现。[5]

3. 公民德行(Civic Virtue)。

公民德行通常指“作为‘好公民’所应该具备的态度、价值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素养,公民只有凭借这些素养才能拥有相同的基本权利、自由和机会,才能得到正义原则的保护”。[7]多元文化论者强调以积极的公民责任与德行的实践取代消极意义上的权利的接受,认为处于多元异质社会中的公民应当包含两个层面,即应当汲取“实践家”(actors)与“行动者”(doers)的特质。具体来说,公民行为必须符合以下特性:公民应表现积极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公民权利的获得要通过社会的互动关系,即对于权利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去理解个人拥有的权利;通过公民的行为实践,保障族群与个人的差异及对差异的相互尊敬。[8]需要指出的是,在多元文化论者看来,不同族群成员公民德行的养成是建立在给予肯定与尊重的政治认同之上的,使其成员对国家产生认同,进而培养公民德行。

三、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并重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强调,应该通过传递包容文化差异的民主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包容和尊重文化差异和价值多元,应该积极地肯定并尊重少数族群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族群身份,在此基础上培养具有国家认同感的加拿大公民。

1. 公民教育目的观。

加拿大公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参与的、积极的加拿大人。相互尊重应被视为多元文化社会中加拿大人的基本素养”。[9]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特别是对相异文化的欣赏、包容和尊重,通过文化的相互尊重为文化间的互惠合作提供重要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面对与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加拿大公民教育致力于培养未来公民的健全的人格特质,包括开放的自我,对待他人的宽容态度,与他人共享价值的能力,多元的价值取向。只有培养这样的积极公民,加拿大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历史转型。

2. 公民教育内容观。

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差异公民资格观的指导下,加拿大公民教育内容既强调普世伦理,即一种以人类公共理性和共享的价值秩序为基础,以人类基本道德生活、特别是有关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道德问题为基本主题而整合的伦理理念,也要呈现多元文化,使学生除了共同的国家认同之外,也能理解族群独特的文化认同。在教育权利上,要考虑到族群成员的差异性,给予族群特殊的权利保障,使不同文化群体的利益、文化经验、生活态度得到公开展示的机会。[10]

3. 公民教育实践观。

基于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加拿大公民教育的开展也遵循多元的实践路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主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教学活动中考虑来自主体民族以及少数民族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施教,从而帮助族群与个人认同的形成。要着重从实践入手,培养未来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增进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民主的了解,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技能;强调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理解及处理差异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手段上,既要积极改进传统的教育手段,又要充分运用新技术以更有效地展示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教育效果。[11]

四、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的具体实施

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差异的公民资格观的指导下,加拿大公民教育既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又兼顾了对学生族群身份的肯定与尊重。加拿大公民教育具体由联邦政府、学校和社区等通力合作而展开。

1. 公民教育的目标。

加拿大的好公民应该是“了解当代社会及其面临的问题,致力于追求公共利益,支持多元主义,善于采取行动以促使他们的社区、国家和世界更加美好”。[12]公民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尊重差异、包容、有责任心的、积极参与到多元社会中的公民,这也是差异公民资格观中的公民德性的具体体现。公民教育的具体目标体现在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和态度(dispositions)三个领域:其一,知识方面,主张强化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了解自身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理解少数族群的传统、价值和态度;明确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以便有效地参与到多元社会中;理解世界地理、历史、政治和经济概况等。其二,技能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包括获得、评价和利用信息的技能,进行良好沟通和决策的技能,有效地解决差异和冲突的技能等。其三,态度方面,倡导学生应该养成思想开放、尊重多样性与人类平等、善于包容、忠诚勇敢等品质。好公民应该了解并珍惜不同文化、种族、宗教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们所做的贡献。[12]

2. 公民教育的内容。

(1)政治与法制教育。政治教育的重点集中于有关政治和政治行为的现实世界,关注加拿大的政治体制、国家政府机构和权力、公民选举以及当前的政治热点问题,经常把社区作为学生探究和实践的场所,以加强课堂与外部政治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并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14]法制教育主要让学生学习法律的原则和概念、立法司法程序以及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等。加拿大很多中小学都参与到与社会和政治问题有关的活动中,以此来教授法律的基础知识。大多数省都设有某种形式的公共法律教育机构,帮助各年龄段的公民了解法律知识。(2)人权教育。尊重人权是一切民主社会中公民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加拿大大多数社会研究课程都包含人权讨论,但这种讨论通常都以一种辩论的形式进行。此外,各种组织也都在积极促进学校中的人权教育,但更多是在社区。(3)国际和全球教育。对于加拿大来说,“今天的公民日渐成为世界的公民”,因此,培养“负责任的世界公民”是相当重要的。[12]培养世界公民通常是通过国际与全球教育、和平教育和环境教育等来实现。国际教育强调有关国际事务的知识,重在提高加拿大人的能力以使其能成功地立足于世界舞台。国际教育的内容涉及国际关系、国际理解、国际正义感和责任感等。全球教育是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知识,使学生了解全球性问题,鼓励学生要和其他全球公民通力合作以促使形成更适宜的生活环境。(4)环境教育。加拿大学校在各年级逐渐推行环境教育。环境教育通常渗透在科学课程中,内容主要涉及自然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问题、生态伦理等,致力于教给学生理解环境的知识和环境面临的威胁,激发学生以保护环境的方式生存的行为。除正式课程外,许多学校还有环境俱乐部和使学生直接参与环境活动的项目。(5)多元文化教育。加拿大公民教育以多元文化为背景,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历史与现实、价值与信仰,了解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所作的贡献,致力于促进包容的民主社会的建构。同时,让学生明确尊重差异的义务,在决策中尊重民主原则和过程,在社区、省、国家和全球的层面培养学生归属感。大多数多元文化教育集中在历史、语言文学和艺术等方面,主要通过社会活动、节日、仪式等进行。

3. 公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加拿大学校公民教育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社会研究课程(the subjects of the social studies)来实施的,社会研究课程属于综合性课程,通常首先学习历史和地理,之后是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16]社会研究课程促进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与参与,反映不同族群学生的价值需要,使学生对多元族群及国家发展形成整体的理解和认识。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公民教育具体的实践方式通常遵循建构主义,让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活动中以帮助他们培育、发展公民理念和实践。当前,加拿大的课程包括社会研究课程都与建构主义密切相关。魁北克省对此更加推崇,强调“掌握复杂的知识和发展能力都需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的实践”。[17]此外,社区服务也是加拿大开展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社区服务为学生提供接触现实世界问题、进行直接经验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其中可以参与多种社区活动。在进行社区服务时倡导四项基本原则:人权和民主责任的整合、尊重并接受差异、集体认同的形成以及培养文化意识和能力。在教育方法方面,加拿大公民教育中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其一,发现—探究法,主要运用于历史和社会研究等传统人文项目中,强调遵循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其二,民主协商法,强调校园和课堂中的民主及法律、人权教育;其三,批判反思法,倡导学生的自主权、为自身的行为负责以及教学实践中普遍的人文伦理。[18]

五、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的评价及启示

多元文化主义及联邦体制使得加拿大公民教育独具特色。加拿大力求保护每个民族群体的权利,力求使加拿大“马赛克”上的每一个成分都能得到平等对待,都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多元社会中。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推行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并没有否定自由主义的民主国家模式,自由主义依然主导着国家的政策与基调。因此,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实质是一种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在这种自由多元文化主义的规制下,加拿大的公民教育呈现出一种包容而非排他性的特点,主张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相互兼容,国家认同在公民教育中以一种变化的、多元种族的方式展开,追求国家认同并不意味着要排斥族群的差异认同。作为族群成员身份,既要尊重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也要承认其文化多元性的维持是在一个共同的政体之下,也就是对国家公民身份概念的觉知。[19]换言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拿大的公民教育是在共同的国家认同的前提下对族群身份的认同方式,实现在统一中尊重多元,在多元中追求统一。当然,加拿大公民教育实践与理论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公民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和缺憾,而且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加拿大公民教育“偏重科学教育和技能的养成,呈现出某些功利倾向,缩小了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教育实际效用的价值也引起人们的质疑”。[20]

加拿大通过公民教育较好地实现了多元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认同的有机结合。对于同样面临多元文化、民族差异问题的我国来说,加拿大的公民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长期以来,我们不断努力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的途径与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进一步注重文化的多元现实、注重族群历史与现实差别、强调教育机会均等以及尊重合格公民的多样性。将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教育作为开展教育的起点,进行立足于本族群文化的现代民主素质教育,从而实现族际和谐与整个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和谐与统一。在具体实践方面,教育的实施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学校课程必须体现多元文化的特点,强调语言对公民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对多元文化社会的体认来获得认识,并在民族内外部参与社会事务,学习公共生活的技能,获得公民素质的提升。此外,应该从多元文化视角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以及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公民培养机制。总之,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在民族、城乡、语言和文化日渐增多的交流与融合中,我国教育必须倡导平等、尊重、宽容和理解等价值观,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形成自身教育的特色。值得强调的是,我国教育应该是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意识形态统一的前提下寻求族群认同和差异的平衡。

摘要:加拿大作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马赛克国度”,在公民教育中秉承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差异的公民资格以及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并重的公民教育观,并将此理念贯彻落实在公民教育的实践中,通过公民教育实现了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的有机统一。对于同样面临多元文化和民族差异问题的中国来说,加拿大的公民教育理念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略谈公民教育 第9篇

公民是一个政治中性的概念,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这个概念也只能从法律和政治哲学方面理解。根据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公民有人身自由的权利、人格尊严的权利、政治自由的权利、选举权利与被选举权利、婚姻自主的权利、受教育权利、财产所有与继承权利,等等,也同样具有与此相关的公民义务。充分地了解,并能正确而合理地履行这些权利和义务,就是合格的公民。这些法律的要求落实在国民教育中,却又是需要解释的。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这个目标与宪法要求是一致的。但是,这个目标多被人从政治要求方面做了解释,如有理想,就一定是共产主义理想;守纪律,就是事事听话。在这种思路主导下,邓小平同志的面向四个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就只会从狭隘的方面去理解了。国民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就变成了先进性要求,把一个中性的概念变成了明显倾向性概念。实践证明,这不利于培养合格公民。

上述倾向,产生了三个结果:一是受教育者的知识片面化;二是集体造假;三是教育内容的庸俗化。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接受了很多年的国民教育,甚至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满腹经纶,却缺乏基本的公民教养,如不知道尊重人,不知道礼貌与礼让,脑子里没有法律这根“弦”,不知道公共场合应遵守规则,不会穿衣服,甚至不知道冲厕所等。或许这个人具有崇高的理想、爱国热情、集体主义精神、坚定的政治立场、专业理论,在家里知道孝敬父母,在工作中会顺从领导,但是,他不懂得做人的基本的道理,没有人格,行为不守规则。相反,在西方国家里,尽管许多人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在公共生活中不仅有教养,遵守公共道德,行事有风度,相互尊重,还具有艺术方面的素养。所以,中国留学生在外学习的第一课便是如何懂得基本的公共准则,学做一个文明人,学做一个公民。有人问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先生在美国学习、工作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他回答说:“我在美国三十年,收获很多,但最大收获是学会了尊重人。”他的回答令人深思。在我们这个号称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没有教会人懂得尊重人,这是一个历史的玩笑。在我们这个处处讲究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却要在异国他乡学习做公民。可是,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个事实。撇开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不说,在国内的许多大都市里,年青人受教育的程度已经不算低,可是我们文明程度却不那么高,这促使我们不能不反省我们的国民教育。

由于我们的教育始终在给学生“灌输”理想,在整个的文科教材中,充满了原则在先的“观点”和“论断”,学生不是从陈述的事实中学会判断,学会理解和思想,而是只要学会背诵,只要被动地接受,考试中不许有任何超出标准答案的个人发挥。比如一道政治考试题:“你如何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答案是有标准的。如果学生真有“理解”,那可能就不给分。有一道语文题要学生解释“超越语言”,有一个学生解释道:“心灵上的理解。”这个答案很不错,但是标准答案是“语言所不能表达的”,结果这个学生的这道题得了0分。还有,英语中的肯定性回答,本来有许多种方式,可是标准答案只有一个“Certainly”,一个学生答了“Sure”便得不到分,所以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一个学生因为课外阅读量大,反而在考试中处于劣势,因为对一个问题,他需要从脑子里储存的多种词汇中找出课本上才有的标准答案,否则就拿不到分。这并不是哪一个阅卷教师有什么不对,而是教育体制的问题。众口同声与千篇一律,看起来很整齐,水平很高,其实其中有弊。长期坚持这样的教育,可能会导致学生虚伪、不诚实,因为本来是要他们发挥的,他们却只能根据“标准”造一套假话,真话反而不能说出来,这种情形在语文作文中表现充分。上海的一个高中学生在一篇文章里写道:

“无论从道德养成还是作文水平本身的要求来看,‘求真’都应是写作的先决条件。可在这里据说是唯一可能发挥创造性领域里,题目、结构、表达方式都已经被限定了。你刚要舒展筋骨,就已经被框架套住;接下来你将从事糊纸灯笼的工作,只要把框架表面填满就行,也甭管这里头是否空洞无物。……今年高考作文弄虚作假的普遍性,难道不是在平常的语文教育中就做好了铺垫吗?”

同样,在选材上,学生只能做有政治觉悟、有思想境界的文章,不能写出对身边发生的事情的真实感受。这就是我所说的“集体造假”。在日常的行为中,学生为了要表现“积极向上”,而要故意学会一些政治术语,以博得教师的欢心。目前,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小孩说大人话的现象,不是健康的。学生说出超过其年龄和实际知识水平的话,就是假话。我们说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不是学生说出来的话听起来健康,却把真实的一面遮蔽起来。学生只有敢于说真话,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才是健康的。

新媒体视阈下的公民社会建构 第10篇

“公民社会”最早源于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亚里士多德提出, 公民“为了追求自足至善的生活”而组建“城邦”, “城邦”这一政治共同体意即“公民社会”。18世纪中期, 黑格尔第一次明确将“市民社会”与国家区分开来。他在《法哲学原理》中把市民社会界定为“处在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差别的阶段”, 并将“公民社会”表述为“私人自律的商品交换领域及其保障机制”。随后, 马克思把“市民社会”界定为“物质的交往关系”, 由此“市民社会”作为“一个私人自律的商品交换领域”的观念深入人心。[1]

20世纪30年代,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开创了从社会文化意义上研究公民社会的理论传统, 他提出了著名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并赋予了市民社会新的文化生命。葛兰西认为, 上层建筑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共同构成, “政治社会”通过强制性权力对社会实施统治, 而“市民社会”则是建立于民众“同意”基础上的“文化领导权”。[2]然而, 哈贝马斯指出, 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民社会日渐成为一个“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私人自主领域”。它涵盖了“以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市场体系”和“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社会文化体系”。其中, “教会、独立的传媒、文化团体和市民论坛”等社会文化体系的作用日益凸显[3]。哈贝马斯所定义的“市民社会”逐渐成为“公共领域”并表述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行为。

中外学者对于“公民社会”有着不同见解。理查德·泰勒 (Richard Taylor) 对“公民社会”有三种不同层次的理解。他认为如果存在民间团体且它不受国家力量支配时就实现了“最基本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在第二种层次上, 当社会通过这种民间团体完成自我救治的过程时, 才谓之为“公民社会”;第三种层次的公民社会是指当民间团体能够有效于国家政策方向时,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我国学者俞可平对于公民社会有着清晰的表述, 他认为:“公民社会是国家或政府系统、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和民间关系之总和, 它是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4]

改革开放后, 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已经在中国初见雏形, 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而迅速崛起。中国公民意识在汶川地震、圣火传递等事件中已崭露头角, 体现了全民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与参与。而近年来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则为公民社会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新媒体在构建公民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微博、SNS等社交媒体的兴起, 新媒体正重构着现代人的行为模式和交往方式。新媒体在公民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 新媒体为公共议题创造了良好的传播与沟通平台

首先, 新媒体使传统的信息传受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使传播方式从一元化转变为双向化和多元化。在新媒体时代, “人人都是自媒体”。因而它突破了传统媒体中传播者和受众的界线, 使传播者和受众的及时交流互动成为现实。每个人既是信息发布者, 又是信息传递者, 新媒体的技术条件为其表达意见提供了便利性, 因而使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得到进一步调动与提高。其次, 新媒体通过跨时空的传播方式, 打破了传统社会结构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的边界, 不断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 冲击着传统传播理念, 影响着社会运行模式。

(二) 新媒体有助于公共领域的形成

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强化了把关、议程设置, 强调媒体的主导地位和中心作用, 控制着话语权, 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受众的参与意识与社会监督权力, 时空的局限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公民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知情与参与。新媒体去中心化的特性赋权了公众均等的话语权, 释放了公众的公共事务参与热情, 改变了话语权由社会精英相对主导的格局, 使传统媒体的相对片面的话语权威回归本位。它为那些在传统主流媒体中难以表达的话题和内容提供了表达和传播的平台, 使公众拥有了更为有效地与政府对话的权利, 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层次探讨, 从而摆脱传统媒体的限制, 为公众议程设置与公共领域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现实情况看, 新媒体不仅承担着新闻报道、信息传播的功能, 成为公共空间的重要载体, 而且开始成为议程设置的主体, 有助于公共空间的形成。公民借助新媒体表达意见和建议, 成为公共事务的参与者和决策者, 从而推动了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

(三) 新媒体有利于培育公民精神

近年来,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与发展、中国公民意识的崭露与提升, 公民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透明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新媒体为公众意见的畅达构建了重要平台, 如“微博政务”的兴起有效地扩大了公民参与、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府职能转变, 有利于培育公民精神。新媒体知识共享和信息互动的特点, 使人们可以平等自由地交流、辩论, 公众借助新媒体这一平台有效地介入公共事务, 充分保障了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从而激发了他们捍卫真理、维护社会正义的勇气和决心, 极大地提升了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

三、新媒体语境下构建公民社会亟须注意的问题

如上所述, 新媒体作为公民信息畅通、民意表达、舆论监督、社会协调的重要信息平台, 在公民社会构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 在利用新媒体构建公民社会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宏观上看, 我国的新媒体尚未成为具有完整功能的公共领域。微观上, 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虚假新闻、网络暴力、谣言泛滥和泛娱乐化的现象屡见不鲜, 网络越权、侵权现象时有发生, 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破坏公民社会的有序发展, 因此, 在新媒体视阈下构建公民社会需注意如下问题:

(一) 提升公民媒介素养, 培育公民理性精神

社会科学家拉尔夫·达仁道夫曾在《现代社会冲突》一书中指出公民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 即要素的多样性、组织机构的自治性和公民的礼貌、宽容、无暴力。他尤为强调公民意识, 认为公民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自豪感和公正不阿的公民气概。[5]因此, 公民是否具备理性精神是衡量公民社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纵观网络新媒体发展, 网民在公民社会构建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网民通过新媒体进行网络维权、影响议程设置从而进行了有效的社会监督。但与此同时, 网络暴力、虚假新闻、低俗新闻和泛娱乐化现象仍大量存在, 因此必须强化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提升公民对于信息的独立的分析思考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 避免公民被媒体信息所蒙蔽和掌控, 从而正确地行使公民的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进步。

(二) 推进我国政治化民主进程和法制建设,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构建公民社会, 其决定性因素在于社会整体变迁的结果, 它取决于社会民主化和市场化的现代化转型。从社会整体来看, 在“三个代表”重要理论、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的指导下, 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大大加快, 不仅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而且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基层民主建设、干部制度改革、政务公开、党的建设和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卓越而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法制的不健全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公民广泛而全面地参与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来。[6]

因此, 一方面, 国家和政府应尽快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尽可能为公民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 引导公民之间的理性交往与沟通, 在充分保障公民利用新媒体“畅所欲言”的同时, 要求他们遵循社会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另一方面, 国家应加快立法, 敦促各级政府部门充分重视新媒体上的舆情, 建立相应行政机制以保障国家相关责任部门对微博、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上出现的“舆情民意”迅速做出回应和反馈, 使民情民意能顺利上达政府、政府有效地汇聚民智民心, 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积极促进民主理性的公民社会的构建。

四、结束语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 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非政治领域出现了相对意义的多元化, 解构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亚文化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在某种意义上, 新媒体既可成为社会舆论的减压阀, 又可成为推波助澜的加速器, 它正改变着传统的网络、公民和社会权利三者之间的良性生态。新媒体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信息系统, 其舆论监督、信息传播、文化教育功能有助于公民精神的培养、公民意识的提升、公民文化的传播, 它能够为社会民意的畅达和公民权利的维护提供特定途径, 它在一定意义上将能够推动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总之, 如何引导和构建新媒体在未来中国公民社会中的支撑体系, 必将是一个值得普遍关注和深入探索的重要命题。■

参考文献

[1]陈晏清, 王新生.市民社会观念的当代演变及其意义[J].南开学报, 2001 (6) 。

[2]葛兰西, (Q.Hoare等编译) .狱中札记选[M].伦敦:劳伦斯和维萨特公司, 1971:12

[3]引自南开大学王新生教授于2011年10月18日在中国传媒大学所作的“当代中国的市民社会与社会公平”的主题讲座。

[4]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 (6) :15

[5]师曾志.沟通与对话:公民社会与媒体公共空间——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机制的理论基础[J].国际新闻界, 2009 (12)

新公民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公民;公民意识;公民教育;途径

收稿日期:2010-03-2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11544001)。

作者简介:付晓东(1967-),女,黑龙江望奎人,大庆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是一个国家的基石,鼓励和激发公民更多的政治责任意识和参与热情,已被认为是当代中国建设公民社会的重要课题。尽管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公民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整个社会文明不断提升,但整个公民意识还不强。目前在我国社会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公民要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热情有待提高,缺乏应有的公共关怀、法治意识比较淡漠。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社会有序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公民教育。

一、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

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一般来说,1913年上海群益出版社翻译出版的《美国公民学》,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引进的公民读本。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曾长期开设公民教育课程。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曾多次提出恢复中小学的公民教育的话题,但终究没有付诸实践。虽然我国《宪法》第33条中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但仅仅具备这一公民资格还是远远不够的。人们的公民意识还不强,面对着新形势,我国正在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社会更需要的是公民社会,对公民教育的要求就尤其显得十分迫切。

(一)对公民教育的误解

对公民教育的误解。认为强化公民意识就意味着伸张权利,会对国家机关、政府机关的公权力构成“威胁”。殊不知,保障公民的权利,并不是一个“威胁”政府权力的过程。因为权力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拥有无限权力的全能政府,必定也要承担无限的责任。与政府权力相对应的是公民权利,民主国家制定宪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限制政府的权力,在民主社会的国家里,只有使政府回归到“有限权力政府”和“有限责任政府”的本位,同时保障公民的权利,增加公民对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有序参与,形成公民、社会和政府共同治理的局面,非但不会对政府构成“威胁”,反而是在为政府减压、分忧,从而真正实现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双赢”。

(二)公民政治参与热情不高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封闭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追求一种“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仕”就是去做官,同时也是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传统官本位思想束缚人民参与的热情,许多人认为政治参与是为官者的专利,个人参与没什么紧要,因此主动放弃这个权利。同时,

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思想。同样制约着公民的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事实上也掌握在党政一把手手里,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形态上。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顺从型政治文化在我国特定领域内占据主要地位,这与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是分不开的。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在我国民众的心理上积淀了“权威崇拜”、“清官思想”等复杂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使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丧失了独立个性和政治自主意识,处于附庸的地位,表现出普遍的非参与现象。而人们对清官越是向往和依赖,其政治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也就越发萎缩。[1](P.216)此外,公民的教育素质也影响着公民的参与热情。我国的公民素质参差不齐,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差距很大,也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公民的参与。政治需要一定的知识成本作为奠基,所以文盲往往是“政盲”,“政盲”无所谓参与意识,也无所谓政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是自离于政治生活之外的。”[2](P.233)

(三)公民教育上的缺欠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重视美德教育的民族,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一直都很注重传统美德教育,比如,勤劳、节俭、忍耐、忠诚、诚实、守信等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教育,但在道德意识方面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政治参与意识是道德意识内涵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公民道德教育方法的欠缺表现在以强制性、服从式为特征。在意识灌输上一味地强调主题的权威与绝对主动性,填鸭式地向教育客体进行灌输,而忽视了教育客体主体性地位的突显,从而导致公民参与政治多体现为被动性。

二、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公民教育的内容非常博大,“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不仅是一个凸显公民价值与权利的民主社会,而且还应是一个倡导公民公民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的社会。”[3](P.327)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国民具有健全的公民意识,知晓国家和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最终培养现代社会的公民。因此,笔者认为公民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

首先,公民知识教育。具有公民资格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个合格公民。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传授公民知识。公民知识是指中国公民应该知道的主要知识和以公民身份活动时应具有的知识。公民为了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包括政治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参与的渠道、参与的程序等。因为只有公民具备了这些知识,才可以产生理性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切实行使公民权利。

其次,公民参与技能教育:传统的教育理念重知识,轻技能。公民教育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公民的技能训练上。没有良好的技能,公民的参与还是不能够落实。因此,公民教育里的民主参与技能教育包括获得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获得、建立和发展新知识的能力,全面参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等等。这些技能都是公民参与民主程序所必需的,从基本技能到复杂技能的训练和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花费大力气。

第三,公民情感教育。公民的参与行动除来自于认识上的动力,即公民要具备了参与公共事物的知识和相关信息之外,更多的还是要来自于情感方面的动力。这种情感不是基于个人利益的计算,而是来自于对国家的忠诚和自豪感,对群体的归属感。因而,公民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一个人的情感能力越得到发展,越能体会到他人的情感需要,就越会做出亲社会的行为,越能培养他的道德判断力。美国政治学家科恩说:“一个人懂得国家的幸福对他自己的幸福的影响,他意识到是那些法律允许他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同时他辛勤劳动以促进其繁荣,首先,因为这对他有利;其次,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自己的工作。”[4](P.245)西方国家的公民情感教育大都通过事例研究、讲述和电视等手段进行,鼓励学生进入他人的世界,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

三、公民教育的途径

(一)高校教师要自觉承担公民教育的责任

在实施公民教育的各种途径中,学校教育是一条重要而基础性的途径。公民教育中,对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应该是重点。大学生的公民教育需要渗透到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课堂教学是最直接的教学形式。高校教师除了向大学生传授必要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技能知识外,应将社会公民意识的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中,灌输公民理念,传授公民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体现人文关怀,重点在对公民进行人文精神的塑造方面下大力气。如美国,就非常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人文教育中涉及的内容涉及至少包括博爱、人道、同情、诚实、正义、勇敢、爱国、宽容、奉献、求知、创新、合作、奋斗、成功、是非、善恶、美丑等十几个方面。此外,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通过创办各种自助组织和参与各种活动,训练自己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参与意识等。让同学们走出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到社会公民的角色意识,增强公民意识。为此,教师就要加强自己的内在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榜样。现代政治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对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不同权力地位的学生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亲疏远近、喜爱厌恶的态度,会引起学生自豪、惭愧、抵抗、自卑等情绪,促进他们进入自己的政治角色;教师的教学教育作风是民主的、专制的,还是放任的,也无形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种子,也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政治态度和权力愿望。教师在工作中要树立责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公德意识、法制意识。而具备这五种意识,也正是作为合格公民应该必备的素质。也才能教育出合格的公民。

(二)加快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政治社会化对公民参与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政治社会化是指公民通过学习而获得对政治世界的认识的过程。其目的是将个人培养和训练成为具有一定政治意识和为特定社会发展起作用的社会成员。一是家庭培养良好的民主习惯。事实上,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中的父母具有怎样的党派信仰或参与态度,对儿女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因为父母将个人的政治取向模式和行为规范,以代际相传的方式,使政治文化得以持续相传。因此,家庭的长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做事民主,要求子女参与家庭决策,实现公民的自我教育,成为晚辈效仿的对象和榜样。二是通过教育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教育是促进个人参与的有效途径。阿尔蒙德在《公民文化》一书中的资料显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更具有主动的自我参与意识,更能积极地作出政治倾向”。学校教育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随着公民接受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公民将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政治行为的因果关系,产生参与政治过程和改造政治环境的主体意识,并逐渐建立起政治参与行为模式。三是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的政治规范、社会价值观对公民的观念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公民意识到个体的政治参与对政府的影响力十分微弱,就会产生强烈的无力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极大的挫伤。社会若能塑造良好的的参与环境,如建立公平、平等的选举制度,拓宽公民的政治影响力等,必将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5](P.314)

(三)培养公民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不良欲望一下子爆发,非理性的政治参与时有发生。消除这一不良影响的重要途径就是构建良好的公民精神。除包含着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社会公德领域的公民精神外,还应包括政治领域的公民精神。体现为:一是公民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具备自治精神和怀疑态度。要认识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同时享有国家各种权利和承担国家各项义务的社会成员,才能称之为合格的公民。民主社会要求公民在享受自主的权利时,也要承担政治参与的责任。公民拥有自治精神意味着公民主观上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也认为自己有这样的需要。怀疑态度是指不迷信权威,能促使公民对国家、政府的一定程度的不信任,而恰恰这种不信任,才能使权力受到制约,绝对的权力必然绝对腐败。二是公民要具备以法律为核心的民主法治意识,法治与道德是现代社会赖以维持秩序的两大基石,社会的无序状态则体现了这一国家公民精神的缺失。如果没有民主法治精神,那么我们所追求的公民精神就不是现代化的公民精神。公民精神的法治意识体现于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和服从,公民以法律价值观判断和评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将民主法治内化为一种精神,指导自己的行为,使之升格到民主法治文化的高度,而不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这一公民精神无疑是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最佳途径。三是公民具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品性,要具备对国家的忠诚观念和政治信任的态度。公民对国家的忠诚,往往表现为对法律的承认与尊重。政治信任是公民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与他人在一起时所感受到的开放、合作和容忍的态度。不同性质的国家都需要社会成员对它忠诚。现代民主国家由于最大限度地提供公民政治参与的保障,因此,更能促进公民对于国家真诚的、合乎理性的忠诚。政治信任是决定民主政治成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因素,政治信任能促进民主的发展,缺乏信任则势必会导致利益集团的意见分歧、权力斗争及冲突。公民只有具备这些良好的政治品性,才能是基于理性的主动参与。目前,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处于形式主义的被动参与状态。只有公民的积极参与意识得到充分合理的展现,公民精神的最高层次,即公共层次才能得以表现。

参考文献

[1]黄卫平.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赵海月.政治冷漠现象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1995,(6).

[3]蔡德麟,景海峰.全球化时代的儒家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吕元礼.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朱永新.政治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7]唐克军,蔡迎旗.当代西方公民教育的模式[J].未来与发展,2009,(1).

新公民教育 第12篇

定安思源实验学校从原仙沟中学、原仙沟小学的师资现状出发, 从特岗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出发, 从开放多元、变革创新的时代背景出发, 从平等民主、主体唤醒、注重实践、善于激励的后现代课程论出发, 立足于“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教师教什么、怎样教”的教学需求, 着眼于“快乐学习、快乐合作、快乐竞争”的生命化状态, 选择了“讲学稿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作为未来全球化公民社会学习变革、均衡化公民素质教育推进的实践载体。

一、转变学习方式, 顺应公民素质教育诉求

在改革创新的时代背景下, 在全球化公民素质教育演进的大势下, 在追求终身化学习、可持续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技能、自我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背景下, 知识不再是永恒不变的竞争资本, 能力才是实现美好生活的载体, 价值观才是快乐生活、活力生命的不竭动力。

为此, 我校采取了循序渐进、先学后用、榜样示范的策略, 推动全校师生转变学教方式。

1.走出去, 请进来, 尝试编用“三合讲学稿”。我校在办学第一年就派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骨干教师到江苏省南京东庐中学学习, 感知有效教学、高效合作的实践意义, 并请陈康全校长一行4人到校亲临授课, 使全校师生感受讲学稿的教学效益。引导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研读课标、教材等文本资源, 剖析我校学生的实情, 坚持课程标准校本化、个性化, 做到不盲目拔高, 坚信“适合学生、适合自己才是有效的”教学标准。与此同时, 加强教研组集体备教备学, 把脉之好一线教学实情, 做到凝聚集体智慧、尊重个体差异, 积极引导学生在晚修等时间段学会有目标的预习、有重点的上课、有难点的质疑、释疑。在第二学年, 全校师生开始大面积地使用讲学稿教学, 坚持“符合国家课程标准, 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教学标准, 坚持有效讲、高效学、快乐做”的教学准则, 力求不急躁、不拔高、扎实有效、稳步推进的工作方针, “三合讲学稿”已在我校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

办学4年来, 我校中小学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教育教学综合评估已居定安县前三名, 在2012年7月已超过了定安县城南中学, 部分指标已赶上定安实验中学。

实践证明:三合讲学稿是有效目标式教学的生动载体, 对于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是扎实有效的, 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扎实有效的。

2.尊重个体, 促进整体, 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当代社会的开放多元, 唤醒了公民的主体意识与平等观念、公平观念, 因而必然折射到学校的教育生态之中, 这也就要求教师学会当好合作者、参与者、开发者和分享者;让学生当好学习的主人、需要启发的伙伴, 形成志同道异的学伴群体, 学会寻找符合学习目标, 自主平等、快乐合作的学习路径, 从而建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学习过程, 只有这样, 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客观性、普遍性、价值中立的知识, 而且更能形成未知性、情境性、价值性和能力性的知识。

为此, 我校坚持尊重生命个体人格尊严、促进生命整体和成长的德育准则, 依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自身优势与后发潜能, 采取同组异质、同质比较、合作竞争的分组原则, 将“课前预习展学、课堂质疑自学、合作释疑助学、目标达成测学、深度探究拓学”五环节课堂结构有机融合, 将有效目标或教学展示在问题探究教学、快乐合作式教学、体验科学式教学的动态过程之中, 促进组内互助、温馨互助、和谐互助的学习氛围生成。

我校中小学各班开始全面尝试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验工作、综合评价与量化评估, 尝试将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家校联系工作、社区服务工作有机融合起来, 努力形成爱润于境、善学于群、快乐合作的学习文化。

二、转变研训方式, 顺应教师多元、开放自主发展诉求

新兴学习媒体的发展和文本资源课程的产并存, 要求校本研训方式必须采取自主、多元、开放的学习方式, 才能取得有效、实效和高效的研训效果。

为此, 我校首先坚持每周一次教研组内的集体会课学习惯例, 将教研课的打磨、公开课的设计、学生问题研讨、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的化解进行教研组内集中研讨、协商解决、协同合作。其次, 坚持每周一次教师育人读书会交流惯例, 不同学科教师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学习经验、实践感悟与全体教师共同分享, 以促进教师的教、学、研一体化专业成长。再次, 坚持教师自身的自主备课和电子媒体学习惯例, 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学师”的转变, 教师学会与时代同行, 与学生和谐成长同行, 与合作伙伴同行。

坚持走出去与高端引领对接。我校在自身财力相对有限的条件下, 不断派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到上海、南京、天津、广州等教育文化发达的地区学习, 努力找到自己教学工作的切入点、契合处和创新点。其中理化生教研组组长傅绘景老师主持的十一五专题规划课题“化学语言的有效沟通与生活应用”, 不仅顺利通过海南省教育规划办的专家评审, 而且获得了“良”的课题评价, 为鼓励更多教师将教、学、研一体化做出了示范与引领。

三、更新学习观念, 转变学习行为, 提高学习效率

经过办学三年多的实践, 我们充分感悟到:只有更新学习观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 充分发挥尊重教师的教育主体, 让师生在开放平等、快乐合作、简约有效的学习文化之中教学相长, 师生的学习行为才能具有能动性、针对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师生的教学形态、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切实提高, 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常态有效、高效、实效、长效开展。

为此, 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1.只有充分尊重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充分接受生源的现实状况, 不把学生当成“容器”, 学生回归生命主体, 找准学习切入点和兴趣启动处, 才能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路径, 取得相应的学习效果。

2.只有充分尊重全体教师的主体地位、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 充分发现教师的潜能与优势、充分接受师源的现实状况, 不把教师当成“机器”, 回归教师育人主体地位, 才能激发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 找到现有教学条件的学法, 取得相应的教导效果。

上一篇:移动电子支付下一篇:老年人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