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业务范文

2024-09-22

无线电业务范文(精选11篇)

无线电业务 第1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经济的快速发展, 无线电通信技术得到飞速发展, 各类无线电设备日新月异, 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 由于大量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广泛应用, 城市中电磁环境日趋恶劣, 各种无线电干扰事件层出不穷, 许多干扰甚至还发生在设备正式投入使用之前, 并造成严重后果。

2010年, 成都某公司对其生产的无线电管制设备进行出厂验收测试时, 其发射频段覆盖某单位导航频率, 造成严重干扰;2011年, 北京某公司自行在某机场附近, 对其研发的地空通信系统进行实验, 造成该机场空管系统瘫痪, 导致上百个航班取消。

在无线电管理人员的努力下, 上述干扰被迅速消除。但通过这两起事件可以看出, 无线电发射设备不仅在正常使用期间会产生有害干扰, 在其研发和试验阶段, 也可能对其他合法台站产生有害干扰。由于通信市场的巨大需求, 大量无线电发射设备正在厂家进行生产和测试, 如不加以有效指导和监控, 将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2 对策

目前, 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监管重点主要集中于在用设备上, 对处于研发实验阶段的设备尚未能进行有效监管。因此, 如何规范和指导正处在研发实验阶段的无线电发射设备进行实验, 既保障实验顺利进行, 又确保合法台站不受影响, 值得我们思考。

2.1 实验使用频率提前报批

在我国境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将无线电业务划分为地面业务、空间业务和射电天文业务, 并对各业务进行进一步频率划分, 如地面业务中的移动业务又分为水上移动业务、陆地移动业务和航空移动业务, 各业务的频率划分具有严格的规定。因此, 在相关单位或部门进行的科研项目中凡涉及无线电发射部分的内容, 均需严格按照所属业务选择频率, 并报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备案。

实验内容若涉及航空移动、航空无线电导航、水上移动、水上无线电导航、卫星移动、卫星无线电导航、公众通信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有重要影响的业务时, 应提前向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报批, 在实验过程中, 严格避开相关业务使用单位的正常工作时间和工作频率, 并申请无线电管理技术部门对实验全过程实施保障性监控。

2.2 无线电管理部门进行技术监控

无线电设备厂商和科研单位对无线电发射设备开展实验工作时, 无线电管理技术部门应进行指导, 对于在重点频段和区域进行实验的, 要使用技术手段进行全程保障性测试。当实验用无线电设备出现发射异常时, 要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停止实验工作, 并用技术装备记录相关测试数据。

无线电管理技术部门在实施保障性监测时可使用固定监测系统、车载移动监测系统、便携式自动监测测向系统、信号分析记录系统等技术设备, 应能对现有重要业务频段进行全面覆盖。测试设备需要具有自动频谱记录功能, 可对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实时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 对不同类型的无线电设备实验进行监控时, 要有针对性地选取监测设备。例如,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测试时, 应选用实时频谱仪或宽带接收机, 这样可以对发射过程中出现的频谱瞬态变化进行识别和获取。

3 保障监测的实施

3.1 测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2010版) 附录2中的3个附件:确定杂散域发射和带外域发射界限的补充规定、固定业务参考测量带宽的规定值、陆地移动业务参考测量带宽的规定值, 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频率容限、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发射标识和必要带宽等做了具体要求, 为各个业务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指标的测试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上述规定对被测设备的各项发射指标进行测试、记录, 作为实验方对其提供的实验设备发射指标整改的基础数据。

3.2 测试方法

在接到无线电业务实验保障性监测任务后, 技术人员需提前在实验地点, 对实验申报的频段进行连续性测试。将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信号, 与频率台站数据库中相关频率信息进行比对, 若遇到在用正常业务, 应通知实验单位避开有关频率。

实验进行过程中, 在开机到关机的时间段内, 应对实验频段及其邻近频段信号情况出现的变化进行仔细甄别, 并与实验开始之前测试的数据进行比对。如发现异常信号出现, 应立即通知实验方停止实验, 并做开关机实验, 观察异常信号是否由参加实验的设备产生。

3.3 数据记录

产生干扰的方式很多, 通过对发射设备所有发射指标的详细记录, 以及事后与标称指标细致的比对, 可以发现具体产生干扰的原因, 对设备研发方整改设备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 实验设备产生的信号, 从调制类型上分为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从发射带宽上分为宽带信号、窄带信号, 从信号特征上又分为脉冲信号、连续波信号等, 而不同业务之间, 使用的信号类别都不尽相同, 了解并测试实验设备的发射频谱信息, 可以帮助判断实验设备在工作时的状态是否正常。

因此, 对每次无线电业务实验保障性监测的数据, 都要进行记录并存档。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项目:

⊙实验方:进行实验的单位, 应有明确的现场负责人及可靠的联络方式。

⊙测试方:对实验进行保障测试的单位及具体测试人员。

⊙实验设备名称及型号:需要实验方对其提供的设备进行确认并签字。在以后的干扰排查时, 保证进行EMC分析的设备具有惟一性。

⊙实验设备标称主要技术参数:包括标称频率、标称功率、标称占用带宽、调制类型等。

⊙实验设备实测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实测频率、实测功率、实测占用带宽等。

⊙实验前发射报批频带内频谱信息。

⊙实验中发射报批频带内频谱信息。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当前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在数量、技术、频段、功率等方面都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无线电管理宣传工作的滞后, 无线电频率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等概念还未能在普通大众中普及, 而涉及到具体的业务划分、频率指配等方面时, 相关科研机构和设备生产厂家也未必能准确掌握。因此, 无线电管理部门应主动介入, 以行政和技术手段为抓手, 及时消除无线电技术试验和设备研发过程中存在的干扰隐患,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摘要:随着大量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广泛应用, 各种无线电干扰事件层出不穷。处于研发实验阶段的设备未能得到有效监管, 可能会对其他正常业务产生有害干扰。本文从规范和指导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研发实验出发, 通过行政和技术手段, 既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又确保合法台站不受影响。

关键词:无线电干扰,频点报批,保障监测

参考文献

[1]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2006.

[2]王兴亮.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4]朱庆厚.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无线网状网络业务浅论 第2篇

随着各种无线数据网络的飞速发展,当今市场已经对于各种技术提出了苛刻的需求,必须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才能够很好地生存下来。起源于军事领域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便受到了各大研究组织的疯狂关注,因为其易部署、自管理、不依赖于基础设施等特性满足灾害、野战等场景的需求,但是由于其性能和成本的劣势至今没有得到民用设施的广泛应用。

为了改进MANET使其适用于民用网络,无线网状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最近几年被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将传统MANET中既充当路由器又充当主机的对等节点在物理上分离为无线网状路由器(wireless mesh router)节点和无线网状客户端(wireless mesh client)节点,并且通过边界网关将无线网状路由器接入Internet。

无线网状网络继承了MANET自组织的优点,并且还具有高带宽、低成本、可靠、可扩展等优势。因为无线网状路由器属于固定设备,部署后不轻易移动,所以其成本相对支持移动MANET的网卡低廉,众所周知无线传输的带宽和距离成反比,因此增加低成本的无线网状路由器可以有效增加传输带宽,

其次,由于无线网状路由器之间是网状的连接,因此一条链路的失效并不影响传输,这样的网络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再次,由于无线网状网继承了移动自组织网络的自管理特点,扩充的无线路由器能够进行自配置,因此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最后,无线网状网络满足了任何民用设施都不可缺少的Internet接入需求,比起MANET更为实用。

正是因为这样的优势,无线网状网络成为当前各大研究机构关注的重点,而其对于上层应用支持的焦点则聚集在了移动话音业务,而传统MANET对于VOIP业务的性能评估结果总是差强人意。在此,人们非常关注无线网状网络能否满足用户对于实时话音业务的质量要求。

专业测试公司Iometrix日前基于IEEE 802.11工作组的在研草案进行了首次无线网状网络的性能评估测试工作。这项测试比较了当前最为流行的两类无线网状网解决方案:室内单路无线回程(single-radio wireless backhaul)解决方案和室外多路无线网状网(multi-radio outdoor mesh)解决方案。

这项测试通过单项时延、抖动和丢包率等指标来评估平均意见分(即Mean Opinion Socore,简称MOS,是电信业标准规定的用户对于话音质量主观体验的评估指标)。这项测试同时还评估了用户漫游场景下的切换时延等性能。

无线电业务 第3篇

九城近来动作颇为频繁。

《IT时代周刊》注意到,早在今年3月,九城成立了无线事业部,并在7月早于Intel获得了能兼容iOS和Android的社交游戏平台OpenFeint的拥有者美国手机游戏及平台公司Aurora Feint的少数股权。

这一消息是九城CEO朱骏在微博上透露的。今年年初九城正式提出“全球应对全球”战略,随后便加快了动作。九城的频频动作,使得外界看到了该公司业绩的反弹迹象。

11月4日,九城股价继续延续近日的强劲趋势,稳步走高,最终报收于6.8美元,这已经是九城报出的“7连阳”,累计涨幅超30%,股价一度突破7美元并创出半年的新高。而此前的低迷时段,九城股价曾一度跌至3.65美元左右,不足历史最高价的10%。

股价的高涨确实给了九城不少信心,这家曾经在我国游戏产业里“昂首挺胸”的网络游戏研发运营商,在痛失《魔兽世界》后,已经委靡很久了。

曾一度低迷的九城

记者从九城今年第二季度财报获悉,该季度净营收370万美元,同比减少91%,运营亏损1174万美元,已连续7个季度亏损;净亏损970万美元,尽管相比上一季度净亏损的1120万美元有所缩窄,但净亏损也已持续6个季度。业界甚至有悲观的声音认为,连续亏损或令九城面临被摘牌的危险。

自2009年6月7日终止对暴雪的《魔兽世界》代理权后,九城便一蹶不振,陷入了难以遏制的连续亏损局面。祸不单行,9月21日九城在官网宣布将于2010年11月21日起停止《卓越之剑》中国大陆地区的游戏服务,结束三年的代理合同。公告一出,随即引起广大玩家强烈不满。据了解,在《卓越之剑》宣布停服前一周,九城还在为《卓越之剑》进行大力推广活动。因此,有玩家认为,这是九城的阴谋,目的是在关服前大捞一笔。九城公司表示这是在权衡诸多考量后所作的运营决策,并兼顾了玩家的权益保障。

痛别“魔兽”后,九城业绩一落千丈。《EASPORTS FIFA Online 2》、《九洲战记》、《王者世界》三款游戏仅为九城带来不足300万美元的营收。此后,九城曾寄厚望于自主研发网游《名将三国》,并立下赶超《地下城与勇士》的宏伟目标。不过据Seeking Alpha分析师张晓帆统计,自2010年2月中旬以来,《名将三国》高峰同时在线人数已经从20多万降到10万,并跌出中国网游前20名。到目前,《名将三国》团队只剩下不足40人,处于艰难维持阶段。

随着市场表现的不理想,业界关于“九城未来堪忧”的论调越发激烈。美国投资公司Think Equity的分析师阿图尔·巴加(AtulBagga)表示:“九城90%营收来自于《魔兽世界》,失去这款游戏的代理权意味着该公司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将会‘烧钱’。”

出击无线互联网

“九城在Aurora Feint公司的投资,昭示九城在无线互联网业务的进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九城副总裁沈国定在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说。

为尽快扭转因失去《魔兽世界》而造成的业绩下滑趋势,九城于今年正式提出了“全球应对全球”企业战略。沈国定称,九城已经与美国索尼在线娱乐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将会把索尼在线娱乐的优秀游戏作品《Free Realms》引入中国市场。

九城已经开始抓紧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合作伙伴的优势资源,进行产品的研发、运营及销售。九城在今年第一季度宣布与美国网游开发商Red5Studios达成投资协议,斥资2000万美元获得了Red5Studios的多数股权。9月3日,Red5Studios在美国西雅图公布了九城收购后首款FPS游戏《FireFall》的CG动画。

据介绍,《FireFall》是全球首款新形态的多人联机动作战争游戏,同时涵盖第一人称射击(FPS)和大型多人角色扮演(MM-PORG)。对于叠加了双重卖点的《FireFall》,朱骏曾大胆预测,“要么2000万美元打水漂,要么赚到比‘魔兽’更多的钱。”而谜底需要明年《FireFall》上线后方能揭晓。

更值得注意的是,九城关注互联网新应用的业务开发——控股Aurora Feint,将事业拓展到了无线互联网领域。Aurora Feint拥有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游戏社交平台Open-Feint,超过13000个手机游戏开发者为其内容合作伙伴,迄今已经集成游戏3400余款,吸引注册用户超过4300万。

在2010年移动开发者大会期间,九城曾被介绍为中国电信天翼空间合作伙伴。尽管双方的合作细节尚未对外披露,但在天翼空间的热门推荐和品牌店铺等推荐位,均可以看到九城的产品。

甚至是昔日明争暗斗的对手盛大,九城也与其达成了在线合作协议,将网页游戏《热血球球》接入盛大开放平台,此举对双方均有利好。数据显示,盛大游戏业务今年上半年发展并不理想,网游市场收入排名再度被网易反超,面临运营和利润的双重压力。而沈国定对本刊记者表示,“九城今后将以更开放的心态与合作伙伴结盟,进行更多深入的合作。”

革命能否成功?

接连大手笔步步为营展开全球战略布局,不难看出九城重回第一阵营的野心。但市场是否如其所愿?

记者从相关数据中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网游市场表现不甚理想,第二季度网游市场规模环比下降1.8%,网游行业遭遇了十年以来的首度负增长。美国投资公司Auriga近日发布的报告表示,中国网游行业不太可能延续以往的高速增长,网游概念股的表现将更多由短期业绩驱动。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九城的“全球应对全球”战略也属无奈之举。市场显示,在过去一年半中,中国网游人数明显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基于道具的模式导致游戏被过度商业开发,缩短了游戏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越来越复杂的玩家群体遭遇同质化游戏,必然会产生厌倦。”

正如中青宝网策略发展副总、海外事业部总裁吴鹏所说,“好不容易组了一个团队,东拼西凑了一两千万元,经过两三年,历经磨难做出来的游戏,还要和竞争对手杀得头破血流,想要收回成本是很难的。”现在的市场环境,能像《魔兽世界》那样大卖特卖的网游已经越来越少了。

业绩持续低迷的九城,同样不愿冒此风险,转而采取另一种手段缩减成本。在“全球应对全球”战略中,投资成熟研发团队成为朱骏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九城关注海内外具有潜力的网游开发商、运营人才以及成功的商业模式。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会继续加大着眼于全球市场的战略投资力度。”沈国定还透露,除了产品授权分成模式外,九城未来的海外市场策略会更多地使用类似控股Red5的模式,通过现金收购、控股和战略性投资等方式,直接掌控欧美及全球有发展前景的游戏开发商及發行商。这样,“不仅节约开发成本,更有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收益,并将业务平台扩大”。

不难看出,网游公司的海外布局已经不局限于仅仅将产品输送到海外,而是通过投资、入股、并购等各种资本层面的手段拓展海外市场。

然而回顾中国网游市场高速发展的十年间,却始终没有能在成熟的欧美游戏市场占据一席之位的中国企业。海外市场潜力巨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无线电业务 第4篇

谢飞波在序言中说,空间无线电业务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是各国开展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气象、导航定位、遥感探测、探月和载人航天等空间业务不可缺少的有限资源。面对日益激烈的空间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竞争态势,广大无线电管理工作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必须灵活应用国际规则,积极拓展空间无线电业务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推动我国空间无线电业务向前发展。

该书立足于国际电信联盟相关国际规则,力求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基础扎实、重点突出。作为广大从事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技术和行政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学习教材和参考读物,该书对提高我国空间业务管理领域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卫星网络资料的申报与审查,卫星网络的国内协调和国际协调,特殊地球站的申报、审查与协调,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局SRS和IFIC数据库,国际频率信息通报处理,空间业务频率协调方法和共用研究的技术标准,国际电联网站的相关信息。并通过五个附录介绍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国内相关管理法规,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部门,国际电联无线电管理法规,空间无线电业务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获取与工程应用示意图等。

无线电业务 第5篇

关键词:BREW 无线数据业务 SDK 接口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ll(a)-0232-02

1前言

当今,移动数据通信作为移动通信与数据通信的结合点,有着广阔的市场与发展前景。新一代移动通信领域竞争的重点是数据业务的竞争。到,移动数据业务将占到无线业务量的70%,数据业务已经成为各大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关键。为了争抢数据业务这块市场,国内的运营商都在积极发展自己的业务市场。

2关于BREW

无线电业务 第6篇

运营商文本信息收入下滑

在节日中大放异彩的短信等文本信息曾占据运营商收入的一大部分,如今却日薄西山。在近期圣诞节、元旦等重要节日中,国内外的短信业务都出现大幅下滑。

芬兰无线运营商Sonera公司2011年圣诞前夜发送的短信数量为850万,比上一年的1090万大幅下滑。香港的文本信息量也出现大幅下滑,降幅高达14%。分析机构MGI Research的高级分析师泰罗•奎南迪(Tero Kuittinen)近日撰文称:“雄心勃勃的新通信计划及苹果与谷歌推出的更多Facebook/Twitter支持服务可能将成为未来一两年内运营商收入增长的一大威胁——运营商20%的利润来自于文本信息。”

这种趋势从历年春节期间中国短信的发送量上亦可见一斑。在2007年,人均短信发送量达到1180条的高峰,随后逐年下滑至2010年的1027条。

传统业务遭互联网蚕食

随着各种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崛起,终端商、互联网公司等争相推出信息服务产品。2011年,互联网厂商、终端厂商、软件商等纷纷涉足即时通讯领域,微博等社交类网站也风行一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沟通行为模式。加之智能终端的大规模普及,提供了硬件基础,承载的信息通信应用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iMessenger、黑莓Messenger和Facebook移动信息服务等廉价产品。

2010年10月19日,美国的KikMessenger跨平台聊天软件正式登陆AppStore和AndroidMarket。用户只要安装此软件,就可给手机通讯录里的联系人任意发送信息,无需支付运营商信息费。

随后中国市场各种“信”(个信、微信、友信等)和各种“聊”(米聊、速聊等)软件也纷纷冒出来。此类软件基于手机通讯录生成联系人目录,并在WiFi及3G网络下为用户提供免费的语音通信,让虚拟的社交网络直接与现实生活圈重合。据了解,使用双方只需要安装软件,即可让手机通讯录生成好友名单。用户可以通过软件给好友语音留言,可以发送动态图片,可以在线语音聊天,也可以发送表情和视频……各种丰富的应用,让这些软件迅速聚集了大批用户。这无疑给了运营商传统的语音和短/彩信业务一记重拳。

此外,依据国内三大运营商现行的资费政策,短信业务资费标准是0.1元/条,流量费用一般为0.3元/M,通过微信等发送文字信息,1M流量至少可以发送30条以上,也就是说每条纯文字信息的费用最多0.01元,两者间的成本差距显而易见。可见移动互联网时代免费模式显优势,沟通的成本明显降低。原本为运营商贡献大量利润的短信服务正在受到威胁,有可能成为互联网的替代品,短信业务收入有可能被互联网企业蚕食。至此,运营商不得不紧急应战。

向数据业务转型

除对运营商传统的语音、短信业务造成影响外,移动IM对运营商数据业务的潜在威胁也不容小觑。当移动IM成为用户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后,就可加载其他应用,如阅读、视频等,这对运营商的手机阅读、手机电视等业务也将产生进一步的威胁。

爱立信最近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2011至2016年期间,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10倍,移动宽带用户数量以每年60%的速度递增,有望从2011年的9亿增至2016年的近50亿。到2016年,占地球面积1%的用户会产生近60%的移动通信流量。

在现今流量激增、移动互联网变革产业链的时代,运营商迫切需要从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型。在寻求移动互联网新的经济增长点之时,运营商们也开始积极寻求自身业务的转型。

目前,中国三大运营商已相继介入IM领域,这是其重新寻找自身定位和运营模式的突破口。首先,移动互联网与通信领域的深度融合要求运营商向用户提供更丰富便捷的沟通体验,同时寻找自身业务新的增长点。其次,还要更多的考虑如何强化网络本身的能力,网络本身即是运营商最主要的竞争力资产。

短信的“黄金时代”已经或正在成为过去式,运营商迫切需要将传统短信业务的价值向数据业务转移,同时维护短信业务的平稳增长和应用开发,增强型智能管道和异构网络将成为运营商的自然选择。

无线电业务 第7篇

近几年,一方面我国调频广播无线台站总量不断增加、调频广播频率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民用航空事业也在迅速发展,新建机场、新增航线越来越多,航班越来越密集,航空无线电频率复用程度越来越高,加之进一步加大了调频广播业务对航空无线电业务干扰的几率,调频广播对航空导航、通信等航空无线电业务的干扰问题日益严重。如何预防两种业务间的互干扰,如何在两个部门进行频率规划初期进行兼容性分析预测来避免干扰,已经成为两个部门相关研究机构必须重视的问题。

国际电联在1995年制定了ITU-R SM.1009-1建议书[4],即《87~108 MHz附近频段语音广播业务与108~ 137 MHz频段航空业务之间的兼容性》,我国民用航空部门也在1994年制定了GJBz 2081—1994[5],即《87~ 108 MHz频段广播业务和108~137 MHz频段航空业务之间的兼容》和GB6364—1986,即《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等相关标准。这些标准和建议书对调频广播业务与航空无线电业务间的兼容性分析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本文的相关研究都是参照以上建议书和标准进行的。

1B类干扰的定义

B类干扰是因带外调频信号落在航空机载接收设备产生的干扰,按照性质不同可分为B1和B2类两个子类。

B1类干扰是航空频段以外的广播信号作用于航空接收机,使得航空接收机变为非线性状态从而产生互调干扰。要产生这种干扰,至少需要出现两个广播信号,它们应有一定的频率关系,且在非线性过程中,能够在航空接收机使用的有用射频信道上产生互调产物。其中一个广播信号必须有超过启动值的振幅,使接收机进入非线性区域,其他信号必须超过截止值,满足这样的条件即有可能产生B1类干扰。

广播信号频率应满足的制约关系为(只考虑三阶互调产物)

式中:fintermod为互调产物频率(单位MHz);f1,f2,f3为广播频率(单位MHz),且f1≥ f2>f3。

B2类干扰是当航空接收机的射频部分被一个或多个广播发射变为过载状态时,使航空接收机灵敏度降低,这种情况称之为B2类干扰。

2B类干扰兼容性估算公式

在进行B类干扰兼容性分析时,根据干扰形成的机理首先计算广播信号在航空接收机输入端功率电平,然后将计算出的广播信号功率带入干扰兼容性公式进行计算比较,如果满足兼容性公式,则说明存在干扰的可能,再进行深入分析。国际电联1009建议书给出的B类干扰的兼容性估算公式为

式中:A( fi)=20lg[max(0.4,108.1-fi)/0.4] ,fi为第i个广播信号的频率(MHz);N1,N2,N3为航空接收机输入端频率为f1,f2和f3的广播信号电平(dBm);K=78(ILS和VOR);Lc为有用信号电平变化的修正因子(dB),且Lc=Nuse-Nref,其中,Nuse为航空接收机输入端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ILS)台站信号电平 (dBm),Nref为航空接收机输入端ILS台站信号的参考电平(dBm),ILS值为-86 dBm;S为考虑到ICAO附件10的接收机抗扰度标准公式并未提供全面的兼容性评估公式,特留出3 dB的容限。

3B1类干扰的最大防护距离

如果每一个点都带入兼容性公式(2)进行比较,显然分析过程繁琐、计算复杂,不适于整个服务区域大范围或多个台站的批量分析计算。国际电联1009建议书对于B类干扰的判定条件除了兼容性公式,还有启动值和截止值,即在满足兼容性公式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满足引发干扰的2个或3个调频广播信号在航空接收机输入端电平都要大于截止值,且至少1个广播信号电平大于启动值。由此,根据上述公式及B1类干扰产生的必要条件,总结、推导出了最大防护距离,可以认为在最大防护距离之外的广播电台一定不能对航空无线电业务的相关台站形成B1类干扰,仅需要对最大防护距离之内的广播电台进一步计算筛选,这样可以缩小参与计算分析的调频广播电台的数量,提高计算效率, 优化算法。

因为调频广播在航空无线电频段产生的B类干扰中,B1类干扰存在的区域最广泛,干扰机理及判决标准分析也最复杂,故本文以ILS台站和ICAO附件10 1998接收机为例来进行说明。

最大防护距离的推导步骤如下:

根据国际电联1009建议书截止值公式,即

式中:f为广播频率(单位为MHz)。

考虑的调频广播频率范围是87~108 MHz和lg函数等的特性可推出:对不同频率的广播电台,都有NCut-off -66 dBm。国际电联1009建议书规定航空接收机输入端广播信号电平需都达到截止值才可能引起B1类干扰,因此航空接收机输入端广播信号电平小于-66 dBm的,一定不存在B1类干扰。

根据广播信号电平计算公式,即

式中:NFM为在航空接收机输入端的广播信号电平 (dBm);EFM为广播信号的场强(dB(μV/m));Ls为信号分支器损耗,取值为3.5 dB;L(f)为低于108 MHz的广播频率天线系统频率相关损耗,取值为L(f)=(108-f)× 1.2 dB;La为9 dB的天线系统固定损耗。

将L(f)带入可得航空接收机输入端广播信号电平为

将式(5)变形导出广播信号场强推算公式为

根据上面的分析,如果航空接收机输入端广播信号场强小于截止值,则不存在干扰,把截止值-66 dBm带入式(6)可得

为保证可能一起干扰的台站不被漏掉,这里调频广播的频率f取最大值108 MHz,可得

根据调频广播的自由空间场强计算公式

得到测试点与广播电台之间的倾斜路径距离为

式中:P为广播电台的最大erp(单位为dBW)。

将式(8)和(10)合并得防护距离公式为

目前我国调频广播的最大功率一般为10 kW (40 dBW),故推导出最大防护距离为

4B1类干扰等值线计算及仿真

通过防护距离将参与计算分析的调频广播台站进行了筛选,下一步需对筛选出的台站进行精确分析,计算其启动值和截止值并画出干扰等值线。设Nm为B1类干扰的启动值或截止值的等值线功率电平,由式(6) 和(10)可得相应的等值线为

由式(3)和(13)得截止值等值线为

三信号情况下启动值为

对ILS接收机,最低有效场强为Euse=32 dB(dBμV/m),最低有效电平为Nuse=-98.5(dBm),根据式(13)和 (15),最低有效电平的启动值等值线为

图1、图2分别给出了发射功率为20 dBW时,88~ 108 MHz调频广播电台的启动值和截止值等值线曲线。可见,同一广播电台的截止值等值线要高于启动值等值线,且都随着频率的减小而减小。

图3显示了三信号情况下,B1类干扰预测区域。 图中的2块可能存在互调干扰的区域包含在1个广播台的启动值等值线之内,同时包含在另外2个广播台的截止值等值线之内。可以认为在这2块区域之外一定不会存在B1类干扰,而区域内的测试点是否存在B1类干扰,仍需按照式(2)进一步判断。

5B1类干扰判断计算流程

以三信号为例,广播业务对航向信标台的B1类干扰判断流程如下:

1)选择测试点或用户输入测试点地理信息。

2)根据测试点坐标计算测试点与航空台站之间的倾斜路径距离d。

3)根据测试点信息,计算该测试点有用ILS信号场强Euse及航空接收机输入端接收的有用ILS信号功率Nuse。

4)根据最大防护距离式(12)筛选FM广播台站。 以测试点位置为圆心,防护距离为半径画圆,初步确定防护范围。利用地理信息处理技术,找出位置在防护范围内的FM发射机,并对这些台站进行标记,记录其运行频率及功率。

5)计算防护范围内FM发射机到测试点的倾斜路径距离d、场强E及功率N。

6)根据截止值,进一步筛选出大于截止值的FM发射机。

7)对筛选出来的的FM发射机根据式(1)进行频率匹配。

8)根据式(2)进行干扰判断。

9)确定可能引起干扰后,算出可能引起干扰的调频台的启动值。

10)比较调频广播台站的电平与启动值,满足条件则认为存在有干扰。

6总结

无线电业务 第8篇

随着调频广播业务[1]和民用航空业务[2,3]的发展, 调频广播对航空导航、通讯等航空无线电业务的干扰问题日益严重, 这些航空无线电业务如受到干扰会直接威胁到航空部门的安全运营。调频广播与航空无线电业务的干扰分析和预测已经引起相关科研部门的重视, 相应的干扰探测、分析设备及软件研究已经初具成果, 这些成果将对广播与民航业务之间的协调、分配提供科学的依据。

国际电联在1995年制定了ITU-R SM.1009-1建议书[4], 即《87-108MHz附近频段语音广播业务与108-137MHz频段航空业务之间的兼容性》, 我国相关部门在1994年制定了GJBz 2081-94[5], 即《87-108MHz频段广播业务和108-137MHz频段航空业务之间的兼容》, 这些标准和建议书都为调频广播和航空无线电业务间的电磁兼容分析提供了依据。目前国内外对广播业务与航空业务之间的干扰分析大多是基于以上标准进行的。国外已有少量商用软件能够进行部分兼容性的分析, 国内也有部分无线电管理及研究工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1 A类干扰概述

根据国际电联ITU-R SM.1009-1建议书的定义, A类干扰是由一个或多个广播发射机对航空频段的无用发射引起的, 按性质的不同可分为A1和A2两个子类。

A1类干扰是指单部广播发射机产生的杂散发射或由多部同台址广播发射机在航空频段内产生互调频率分量造成的干扰。

A2类干扰是指工作频率靠近108MHz的广播发射机的带外辐射落入航空业务频段, 对108MHz附近的ISL/VOR航空业务造成的干扰。

根据A类干扰的定义可知, A类干扰是广播发射机产生的杂散发射或多部广播发射机互调的产物, 这类干扰信号实际存在, 可以用频谱扫描仪等设备收测到的干扰信号, 所以国际电联1009建议书在A类干扰兼容性评估标准中给出了有用信号和杂散发射信号间保护率这一参数标准, 在通用估算方法中指出应根据互调频率的场强并结合保护率标准来确定是否存在A类干扰。可见, 调频广播与航空无线电业务间A类干扰的兼容性分析同广播电视信号之间电磁干扰分析原理相同, 都是通过计算场强, 并结合相关保护率标准来确定是否存在干扰。本文以航空无线电导航仪表着陆系统 (ILS, 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 台站为例介绍A类干扰电磁分析计算的方法和流程。

2场强

根据国际电联1009建议书的通用估算方法可知A类干扰是通过分析比较预收信号 (航空无线电业务) 和干扰信号 (调频广播业务) 的场强并结合保护率标准来确定, 因此在进行A类干扰分析之前, 首先要计算航空无线电信号和调频广播信号的场强。

2.1广播信号场强

国际电联1009建议书规定广播信号的场强用自由空间场强公式计算:

其中:EFM:测试点处广播信号的场强 (d B (μV/m) ) ;

P:广播信号发射机功率 (d BW) ;

d:测试点与广播发射机间的距离 (km) 。

2.2 ILS信号场强

国际电联1009建议书规定ILS业务场强计算有插值和双线两种方法, 插值法是一种较为粗略的普遍计算方法, 双线法则适用于ILS台站设备信息充足的精确预测计算。

1.插值法

插值法给出了ILS台站每一个固定测试点位置场强计算方法, ILS台站固定测试点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对于F、G、H、I测试点, ILS信号场强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X0、X1、X2、X3、X4、、X7、X8、X9、B、Y0、Y1、Y2、Y3、Y4、、Y7、Y8、Y9、C测试点, ILS信号场强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J、K、L、M、D、X5、X6、Y5、Y6测试点, ILS信号场强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A、E测试点, ILS信号场强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

EILS:ILS台站信号在测试点处的场强;

d:ILS台站发射机到测试点的距离 (km) 。

2.双线法

双线法ILS业务台站场强计算公式:

其中:EILS:ILS台站信号在测试点处的场强 (d BμV/m) ;

P:ILS台站功率 (d BW) ;

d:ILS台站到测试点的距离 (km) ;

H:ILS台站天线水平方向增益 (d B) ;

C:校正因子 (d B) , 由下列公式给出:

其中:

λ:ILS信号波长 (m) ;

Δ:路径长度 (m) , 由下列公式给出:

其中:

d:ILS台址到测试点间的水平距离 (km) ;

h1:ILS台站发射天线超出反射平面高度 (m) ;

h2:测试点高度 (m) ;

hp:反射平面高度 (m) 。

3保护率

保护率是A类干扰电磁兼容分析的另一个要素, 国际电联1009建议书在干扰评估标准中分别给出了A1类 (表1) 和A2类 (表2) 干扰的保护率。

4 A1类干扰兼容性分析

对于A1类干扰, 国际电联1009建议书给出了潜在干扰计算的公式:

其中:MI:A1类干扰余量 (d B) ;

EFM:广播信号场强 (d B (μV/m) ) , 可由自由空间场强公式 (1) 算出;

SR:调频广播电台抑制 (d B) , 可根据国际电联1009建议书或GB4311.1-84标准的规定[6]取值;

R:调频广播业务与航空无线电业务电磁兼容保护率 (d B) , 相关取值如表1所示。

EILS:航空信号场强 (d B (μV/m) ) , 可由2.2小节中插值法或双线法算出。

由公式可知, 如果MI的值大于零说明调频广播信号即干扰信号的场强加保护率大于航空信号即预收信号的场强, 会对预收信号产生干扰。A1类干扰是由多个调频广播信号互调产生的频率分量引起, 由于这种互调产物的场强可以测量但无法预测计算, 所以这种多个广播信号互调产生的干扰信号的场强是通过其中1个场强最大的广播信号的场强与调频广播发射机的相关抑制间接得出。

运用上述公式可对每一个需要计算的测试点进行A1类干扰的电磁兼容分析。如果要对某个区域进行电磁兼容分析, 首先需要将这个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域, 然后以每个区域的中心的为测试点逐个进行计算分析, 最终得出该区域的兼容性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对该区域划分的精细程度, 划分越精细, 结果就越准确。如果将每个区域的每个测试点都带入公式 (9) 计算分析, 显然计算过程繁琐且不易操作, 我们可以根据电波传播的特性对上述公式进行反推, 推导出防护距离, 认为在防护距离之外的广播电台一定对ILS业务不存在干扰, 而防护距离之内的广播电台则存在干扰的可能行, 需进一步分析。下面对防护距离的推导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

在公式 (9) 中A1类干扰余量IM是判断是否存在干扰的标准, IM大于0说明广播信号会对ILS台站信号造成干扰, 反之IM小于0则不足以对ILS台站信号造成干扰, 那么我们可以认为IM等于0是产生干扰的临界条件, 即广播信号场强与保护率之和与航空信号场强相等时是产生干扰的临界条件, 进而将广播信号场强的计算公式 (1) 带入公式 (9) 中可得:

通过将公式 (10) 变形可推导出防护距离d:

其中:

P、SR、R、EILS与公式 (1) 和公式 (9) 的注解相同。

在实际应用中EILS取ILS最小场强值32 d B (μV/m) , 即ILS信号场强保持最小场强时对广播信号的防护距离。在防护距离内的调频广播发射机可能会对航空导航业务产生干扰, 防护距离外的调频广播发射机则一定不会产生干扰。

5 A2类干扰兼容性分析

对于A2类干扰, 干扰形成的机理与A1类干扰相同, 因此A2类干扰也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来确定电磁干扰。但A2类干扰不是多个广播信号的互调产物, 而是调频广播发射机频率邻近航空无线电业务而产生的干扰, 因此不需要再通过抑制比来间接计算互调广播信号的场强, A2类干扰电磁兼容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R:调频广播业务与航空无线电业务电磁兼容保护率 (d B) , 相关取值如表2所示。

按照A1类干扰分析方法, 可推导出导出A2类干扰防护距离公式如下:

6总结

本文通过对国际电联1009和我国相关标准的归纳和总结, 介绍了调频广播业务与航空无线电业务A类干扰产生的原理及电磁干扰分析方法, 并提出在干扰分析的实际应用中可通过计算防护距离简化分析步骤, 减少计算次数, 提高干扰分析的可操作性, 为无线电管理部门兼容分析提供参考和帮助。

摘要:本文描述了调频广播业务与航空无线电业务之间干扰的现状以及目前相关研究机构对两种业务间电磁兼容分析的研究情况。文章以国际电联ITU-R SM.1009-1建议书为理论基础, 分析了调频广播与航空无线电业务电磁兼容A类干扰产生机理, 根据A类干扰是广播多信号互调产生实际电波干扰的特点给出了A类干扰电磁兼容分析的计算方法, 并根据场强及保护率等相关参数推导出防护距离, 进一步简化了分析流程。

关键词:A类干扰,保护率,防护距离

参考文献

[1]GB/T 4311-2000, 米波调频广播技术规范[S].2001.

[2]MH/T 4006.1-1998,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第1部分:仪表着陆系统 (ILS) 技术要求[S].1998.

[3]MH/T4006.2-1998,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第2部分:甚高频全向信标 (VOR) 技术要求[S].1998.

[4]ITU-R SM.1009-1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soundbroadcasting service in the band of about 87-108 MHz and the aeronautical services in the band 108~137 MHz:report of ITU-R1 SG5[R].Geneva:ITU, 1995.

无线电业务 第9篇

我国米波段广播业务(87MHz~108MHz)与航空无线电业务(108MHz~137MHz)使用频段相邻,由于调频广播发射台站大多采用多频率共塔、发射天线架设高度高且发射功率大等原因,可能会导致频率互调或带外辐射频率分量落入航空无线电专用频段内对航空无线电业务造成干扰。特别是近几年,我国调频广播无线台站总量的增加、调频广播频率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近几年民用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新建机场、新增航线越来越多,航班越来越密集的情况,进一步加大了调频广播业务对航空无线电业务干扰的几率。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后的广播业务是否会对航空无线电业务引起干扰,数字音频广播较模拟调频广播对航空无线电业务干扰有什么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调频广播数字化应用后不得不考虑和研究的问题。国际电联已成立相关研究组并设立专门的课题组进行研究,一些欧美国家也根据自己的标准开展了相关研究和测试工作。

在总局科技司的部署下,广科院承担了“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电磁兼容保护研究”项目,在对国际电联1140建议书和国外相关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数字音频广播FM-CDR业务与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间电磁兼容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相关实验室测试。

1 测试理论研究

为确保频谱应用的效率,国际电信联盟认为需要对87MHz~108MHz频段调频广播服务与108MHz~118MHz频段航空无线电导航服务的兼容性进行评估,在此背景下国际电联相关研究组1995年制定并颁布了ITU-R SM.1140建议书《87-108MHz广播业务与108-118 MHz航空无线电业务电磁兼容测试流程》,介绍了广播业务与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间电磁兼容测试的相关方法,鼓励研究机构对两种业务间的兼容性进行测试,同时也可以使用该建议书书提供的测试方法对ITU-R SM.1009建议书(《87-108 MHz附近频段声音广播业务与108-137MHz频段航空业务之间的兼容性》)提出的干扰评估方法进行校准和评估。本次测试以电联1140建议书为主要参考,同时结合了国外其他研究机构数字音频广播对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兼容性测试报告。

1.1 干扰类型

国际电联1009建议书根据干扰产生的机理将调频广播业务与航空无线电业务间的干扰分为A、B两类干扰。

A类干扰是由一个或多个广播发射机对航空频段的无用发射引起的。其中:单个发射机产生杂散发射或者几个广播发射机在航空频段上互调产生频率分量引起的干扰称之为A1型干扰;单个发射机产生落在航空频段上的不可忽略的频率分量引起的干扰称之为A2型干扰,A2型干扰实际上仅由使用108 MHz附近频率的广播发射机引起,而且仅干扰使用108 MHz附近频率的ILS或VOR业务。

B类干扰是由广播发射机在航空接收机上产生的干扰。其中:航空频带以外的广播信号使得航空接收机进入非线性,在航空接收机上产生交互调制引起的干扰称为B1型干扰,要产生此类型干扰,需要有至少两条广播信号,并且必须存在一定频率关系;航空接收机的射频部分被一个或多个广播发射变为过载状态时,可能发生灵敏度降低的情况,称为B2型干扰。

1.2 信号特征

1.预收信号

ILS: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为正在着陆过程中的航空器提供航道、下滑道和距离引导信息,从而使航空器能安全地降落到跑道上。ILS信号的航向信标部分工作频率范围为108MHz~111.975MHz,航向信标天线系统产生混合场方向图,即由90Hz和150Hz单音振幅调制的合成场型。根据国际电联ITU-R SM.1140-0建议书,测试ILS信号标称调制参数为:用20%调制度调制90和150Hz单音信号。理想下滑道标称偏置(DDM)设为0.093。

VOR:全向信标台(VHF Omnidirectional Radio range包括机场全向信标台和航线全向信标台,用于引导飞机沿预定的航线飞行、归航和进场着陆。VOR工作频率范围为108~117.950MHz,提供与两个30Hz信号的相位差成比例的左右制导。测试VOR信号标称调制参数为:调制度30%,相位偏移为0,相当于对VOR航向为0°方向角。

2.干扰信号

广播信号工作频率范围为87MHz~117.950MHz,根据国际电联ITU-R SM.1140建议书,用于进行测试的广播信号音频采用有色噪声,模式为立体声,调制信号同时在左右信道相位相同,信道之间存在6dB的电平差异。频偏:采用±32kHz和±75kHz准峰值。

1.3 干扰判定标准

国际电联ITU-R SM.1009-1建议书给出了航空无线电导航接收机的仪表失效判断标准,ILS的航向部分失效标准为满刻度量程的2/3为标称航向偏差,模拟航道指示器误差定义为7.5μA,相当于满刻度量程的7%,VOR失效标准为航向显示的最大容许误差为0.5°。对于数字接收机而言,航空无线电导航接收机输出航向信息数据电报,通过ARINC-429总线传送给计算机,国际电联ITU-R SM.1140-0建议书给出用于确定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接收机失效的统计方法:

基于95%概率,并限定中心误差为标准偏差的5%。5%标准航向信标偏差由(0.05*0.093 DDM)或4.5μA(0.00465 DDM)给出,95%概率由正态分布正负2个标准差得到,即2σ个标准差。VOR的4.5μA偏差与0.3°的方位变化等价。

1.4 测试系统结构图

根据国际电联ITU-R SM.1140-0建议书,项目组研究制定了4中不同类型干扰的测试系统结构图,其中A1、A2和B2类干扰测试所用设备及系统结构图相同,B1类干扰测试比上述3种干扰测试多一个干扰信号源,具体测试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101:彩色噪声发生器,用于产生广播信号音频,根据1140建议书音频信号设置为立体声且左右信号电平相差6dB,然后根据测试不同类型分别设置频偏为±32kHz或±75kHz。

102:FM-CDR激励器,产生FM-CDR信号,根据测试类型不同分别设置数字模式1或数字模式9。

103:FM-CDR激励器,只有在B1类测试时用到,该激励器不调制,只输出载波信号。

104:衰减器,测试开始前调至最大衰减量,在测试过程中逐渐减小衰减直至航空接收机出现失效情况。

105:航空无线电业务信号源系统,产生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信号,ILS用20%调制度调制90和150Hz单音信号。理想下滑道标称偏置(DDM)设为0.093。VOR信号调制度被设为30%,相位偏移被设为0,相当于对VOR航向为0°方向角。

106、107:信号合成器、功分器,无源器械,信号隔离度为24dB,自身衰减为3dB。

108:频谱仪,用于实时监测信号频谱图及功率。

109: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接收机。

110: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信号分析系统,用于实时收集航空接收机信号,统计、分析接收机是否失效,判定干扰。

2 测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间,项目组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飞行测试联合实验室进行了广播业务与航空无线电导航仪业务兼容性实验室测试工作。

2.1 测试设备

1.航空无线电导航发射设备

测试所用的信号发生器为IFR-2030航空标准信号源。该信号源可以支持AM、FM以及脉冲调制,并可以产生VOR/ILS航空标准信号。该信号源可提供的载波频率分辨率为0.1Hz,RF输出为0.1dB。

2.广播信号发射系统

广播信号发射系统由音频设备和激励器两部分组成,激励器为标准FM-CDR激励器,激励器的模拟音频输入接口接入音频分析仪,用于产生有色噪声,数字音频由激励器内部产生测试流。

3.航空无线电导航接收系统

航空无线电导航接收系统由测试接收机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测试所接收机是RNA-34BF VOR/ILS飞行校验接收机,该接收机是Honeywell公司为精确测量VOR/ILS空间信号而设计、生产的全数字通信导航设备。RNA-34BF内部的ILS模块提供了完整的水平(航向)和垂直(下滑)引导信息,该信息通过ARIC 429数字接口提供给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FCS)以及自动或手动控制的精密进近和着陆中的仪表系统。RNA-34BF内部的VOR模块提供了精确的数字格式的精确飞行方位信息。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由数据采集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组成,接收机的输出通过ARINC 429总线连接到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通过ARINC 429板卡利用LabViewRT实时操作系统对接收机的输出进行采集并利用GPS的PPS秒脉冲进行高精度的数据同步,最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组帧并通过网络通信发送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过解析网络帧数据对接收到的采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数据曲线,评估测量结果并保存文件。

2.2 测试频组

本次测试分别测试了调频广播、FM-CDR模式1和FM-CDR模式9对ILS、VOR的A1、A2、B1、B2四种类型的干扰,共测试、记录了约255组测试数据,具体测试的组合如表1~表4所示。

3 测试结果分析

3.1 A1类干扰

广播业务对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产生的A类干扰是广播业务互调或频率分量落入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频段内,且使用频谱仪等相关设备可监测到的、存在于空间中的电波干扰,这类干扰可用保护率来说明两种业务的兼容性,项目组根据测试情况,汇总了ILS、VOR不同业务与广播业务不同模式、不同频差下保护率的情况。因ILS业务兼容情况的趋势与VOR业务基本相同,所以本文以ILS业务为例来进行说明。分析绘制实验数据,得到如图2。

通过分析图像可大致归纳出以下几点:

1.总体来说A1类干扰的保护率随着广播业务与航空无线频偏>32频偏>纯数字模式。

3.2 A2类干扰

分析绘制实验数据,得到如图3所示。

通过分析图像可大致归纳出以下几点:

1.FM-CDR模式1纯数字信号保护率最小,即干扰最小

2.广播信号与航空无线电导航信号频差为100kHz时,75频偏的广播信号干扰大于32频偏的广播信号干扰,即信号的频谱决定了干扰情况。

3.广播信号与航空无线电导航信号频差为200kHz时,广播信号模式9干扰大于模拟调频广播信号的干扰,因为模式9的频谱宽,落入航空信号频段。

4.广播信号与航空无线电导航信号频差为300kHz,广播信号各种模式的干扰趋于相同。

3.3 B1类干扰

广播业务对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产生的B类干扰是由于广播业务功率过大,使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接收机过载,产生非线性,这类干扰在航空接收机内部产生,这类干扰的兼容性用广播业务的功率来说明。项目组根据测试情况,汇总了ILS、VOR不同业务接收机在广播业务不同模式、不同频率情况下产生失效的广播业务的功率。分析绘制实验数据,得到如图4所示。

通过分析图像可以得到,随着△f3的增加,广播业务不同模式对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的干扰都逐渐减弱,且引起干扰的信号强度近似一致。可见航空导航业务对于B1类干扰兼容性与广播信号的类型、频谱模式、干扰信号与预收信号间的频差都关系不大,只决于广播业务的信号强度。

3.4 B2类干扰

分析绘制实验数据,得到如图5所示。

通过分析图像可以得到,随着广播信号与航空无线电导航收信号间频差的增加,不同类型、模式的广播信号对航空无线电导航信号的干扰都逐渐趋于稳定,广播信号的场强越大,干扰强度越大,且调频广播和数字音频广播信号的干扰强度近似一致。

4 小结

兼容性保护结论的取得是依赖多次测试的大量测试数据拟合成曲线,但由于测试条件有限,项目组只使用了一种发射和接收设备进行测试,虽然测试结果的趋势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同,但测试结果只能说明本次测试从相关设备的电磁兼容保护趋势,还不具备普遍性。为了使兼容性保护数据更加科学、严谨还需寻找不同厂家、型号的设备进行反复、多次测试。

摘要: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提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标准FM—CDR已在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中进行了部署和实施。我国数字音频广播FM—CDR继续使用米波段调频广播业务87—108MHz频段,数字音频广播FM—CDR业务与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间兼容情况需要进行分析研究和测试验证。在总局科技司的部署下,广科院承担了“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电磁兼容保护研究”项目,对FM—CDR业务与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间电磁兼容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相关实验室测试。本文介绍上述两种业务间电磁兼容实验室测试情况,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关键词:数字音频广播,航空无线电导航,电磁兼容,实验室测试

参考文献

[1]ITU-R SM 1140-1 Test procedures for measuring aeronautical receiver characteristics used for determin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sound-broadcasting service in the band of about 87-108 MHz and the aeronautical services in the band 108-118 MHz:report of ITU-R 1 SG1[R].Geneva:ITU,1995.

[2]ITU-R SM.1009-1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soundbroadcasting service in the band of about 87-108 MHz and the aeronautical services in the band 108~137 MHz:report of ITU-R I SG5[R].Geneva:ITU,1995.

[3]MH/T 4006.1-1998,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第1部分:仪表着陆系统(ILS)技术要求[S].1998.

3G时代无线营销热点业务模式初探 第10篇

关键词:3G,业务模式,无线营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无线移动通讯进入了3G时代, 这给无线营销模式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基于3G网络的应用和业务模式也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日前, 国内无线营销专家表示, 无线互联网是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市场空间, 伴随着3G时代的到来, 无线互联网应用进入普及阶段。而对于广大企业来说, 了解和构建在无线营销新时代下热点业务模式, 抓住3G起跑点的商机将是重中之重。

一、3G时代无线营销的热点业务模式的市场前景

自2005年开始, 全球3G进入全面商用阶段。截至2007年9月底, 全球3G网络用户总数为4.86亿户, 同比增长达到29.8%。日本3G运营以NTT DoCoMo的FOMA为代表, 韩国3G运营以South Korea Telecom的June为代表, 欧洲以沃达丰Vodafone的3G服务品牌Vodafone Live!为代表。

从全球范围看, 很多国外的3G运营商和投资商在用户数量规模与无线营销业务模式方面都是比较领先的;从行业整体来看, 手机终端的发展、产业链的有效整合与用户市场的合理细分是推动其业务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国内运营商和投资商应该借鉴这些有利因素着重依据中国市场特点推动和发展3G时代无线营销的热点业务。

1、中国3G时代无线营销的热点业务用户潜在需求高

手机自身所具有的可移动性、无时空限制性、专属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被赋予了灵活的短消息、游戏、支付、定位、办公等丰富多彩的应用服务, 在实际使用中手机用户对于高质量的新型服务内容具有很高的使用需求。但是, 目前中国的无线营销服务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2G和2.5G的业务模式, 3G业务模式呼声大但实际的平台应用则受到了市场发展环境、技术环境和政策环境等的严重制约, 无法全面开展业务。随着3G的全面商用, 一些以3G平台为基础的营销业务也呼之欲出, 吸引了大量运营商、投资商的眼球, 整个行业已经处于蓄势的起步阶段。

2、中国无线营销业务受奥运经济推动快速增长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 到现在中国的3G无线营销市场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并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用户使用需求的不断增加, 传统互联网和无线网络的全面融合将引领商务应用类增值服务进入成长期。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提供的数据, 无线运营商对搜索、电邮和即时通讯的重视程度可以从目前其投入的财力中明显看出, 这类业务能大大增强用户的产品和品牌忠诚度, 同时便于基本短信业务和各种新型数据服务的业务捆绑销售, 带来可观的收入, 对无线营销业务的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3、中国无线营销业务在3G时代呈现业务多元化状态

iResearch艾瑞分析认为在未来3G平台环境下, 各类细分增值服务在资费、移动终端、服务技术、服务质量上将出现巨大飞跃, 一些新的移动服务类型有望成为3G时代无线营销的热点业务模式。下面本文将具体对这些业务模式进行分析。

二、3G时代无线营销的热点业务模式类型

1、移动即时通讯模式

移动即时通讯服务就是在传统的基于Web通讯系统的基础上, 把手机短信和手机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 使用户通过手机终端能够方便地与他人以短信、无线互联网来进行即时的信息交流。它突破了传统Web界限, 把即时信息转移到无线互联网上面。

移动即时通信的核心业务基础是短信息, 即以条计费的短信和以流量计费的移动互联网数据信息。它首先对运营商起到提高ARPU值的作用, 通过增加用户对互联网数据的流量和短信使用条数的使用量来增加月收入, 也可以按包月形式来收取基本服务费。对于运营商来讲, 它可以帮助运营商创造和加强服务品牌, 提高用户忠诚度, 减少用户流失的风险。

2007年我国移动即时通讯注册用户量达到千万量级, 受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移动平台运营环境要求的推动, 移动即时通讯等一些营销服务模式都已在目前移动平台和未来高速移动网络的支撑下迅速发展, 2008年后开始出现用户数量增长高峰, iResearch艾瑞咨询预计到2010年中国移动IM用户将超过1亿人, 移动即时通讯模式将成为未来无线营销业务中的热点应用。

2、移动电邮模式

移动电邮是指用户的电子邮箱与手机终端挂钩, 在得到授权和开通服务的情况下, 电子邮件会即时地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 以方便用户随时了解自己电子邮箱的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移动用户通过手持终端 (手机、PDA)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终端设备的即可收发电子邮件。

目前Push E-mail业务是最为主流的移动电邮业务形式, 全球目前大约有700万户用户使用移动Push E-mail业务, 其中大部分都属于企业用户。中国目前有1.23亿互联网用户, 这些用户中80%以上使用电子邮件, 假设其中有10%的用户使用Push E-mail业务, 中国的市场规模也将极为可观。这是诸多国际服务提供商和国际终端制造巨头纷纷不惜代价加大对移动电邮业务投入的动因之一。

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的研究, 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移动电邮的企业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要远高于个人应用市场。艾瑞咨询研究数据显示, 2007年中国移动电邮企业应用用户规模达到150万人, 2007年移动电邮企业应用市场规模达到27亿元。随着移动电邮用户量的高速增长, 艾瑞预计到2010年移动电邮企业应用市场收入规模将达123亿元左右, 未来三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在60%以上。

3、移动搜索模式

手机移动搜索是指手机用户在移动通信网络中, 通过移动终端, 利用SMS, WAP等多种特定搜索方式获取所需信息的搜索行为。移动搜索服务的核心是将搜索引擎与移动设备有机聚合, 生成符合移动产品和用户特点的搜索结果。手机移动搜索作为搜索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一种结合体, 融合了两种技术的各自特点。它包括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和用户查询三部分。

手机移动搜索引擎的搜索内容可以涵盖传统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 但基于传统互联网内容的搜索只是传统搜索引擎在无线领域的延伸, 或者说仅仅是用户终端的改变 (由PC变为手机) , 并没有产生实质的变化。而针对无线互联网内容的搜索才是手机移动搜索引擎的本质所在。通过WAP页面搜索框输入关键字对WAP网站信息和内容的搜索在表现形式上与传统互联网搜索是非常接近的。

2007年中国手机移动搜索用户规模约为5800万, 受到3G商用及无线搜索模式逐渐丰富的影响, 2008年中国手机移动搜索引擎用户数已达到8270万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iResearch艾瑞预计到2010年无线搜索用户规模将接近1.4亿人。

4、手机电视模式

手机电视模式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观看电视的模式。由于手机用户普及率高且手机拥有携带方便等特性, 手机电视业务显示出了比普通电视更广泛的影响力。其优点是可以交互, 随着用户管理和计费机制的完善, 消费者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视频节目的定制和互动操作;缺点是带宽资源受限、接收质量不高、使用费用昂贵。

手机电视模式在近几年备受业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际上与该项业务相关的传输技术已有十余种, 手机电视的实现技术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移动运营商的蜂窝无线网络, 实现流媒体多点对多点传送;另一种是利用数字广播电视频谱上的数字多媒体广播 (DMB) , 实现点对多点传送。支持流媒体手机电视的移动网络有GPRS、EDGE、CDMA以及高速的3G网络。

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 2007年底手机电视用户达到230万人, 受2008年奥运会的推动, 手机电视业务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2008年手机电视用户数已达到920万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手机电视产业的发展, 未来几年手机电视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艾瑞预测在2009年手机电视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1.9亿元。

5、手机游戏模式

手机游戏指消费者利用随身携带并具有广域无线网络联机功能 (如:GSM或CDMA) 的行动终端设备 (如:手机移动电话) , 能随时随地来进行的游戏。

手机游戏按手机平台分类, 可分为JAVA、Brew、UniJa、Symbian、Smartphone等几种手机游戏。手机游戏按表现形式分类, 可分为文字游戏与图形游戏。其中, 文字游戏又有短信游戏、彩信游戏、WAP游戏。而图形游戏则以JAVA游戏、Brew游戏为主。手机游戏按内容分类, 可分为文字游戏、动作冒险类、格斗类、射击类、体育竞技类、益智类、棋牌类、角色扮演类、策略类。

iResearch艾瑞咨询研究结果显示, 2007年底手机游戏用户规模达到1.35亿人。艾瑞咨询分析认为, 随着市场逐渐趋规范, 手机游戏市场也将走向理性成熟的发展阶段, 受奥运和3G商用的推动, 手机游戏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高峰, 预计在2009年时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将达到1.9亿人, 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将到16亿元。

三、3G时代无线营销的热点业务模式的市场趋势

3G平台的建立为多媒体内容、高效传输速率、高互动性的无线营销业务提供了机会, 运营商需要将业务重点由传统的技术导向转变为消费者需求导向。根据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SP和CP需要打造全新的手机媒体平台并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而运营商则要建立并管理新的无线营销业务的产业链系统, 促进创新, 与合作伙伴协作。

3G平台将为无线营销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如何完善业务平台架构、为价值链各环节创造更加合理的发展环境、悉心培育市场、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业务是无线营销目前的发展关键, 移动数据业务将成为无线营销发展新的驱动力。3G商用网络数量和范围在不断扩大, 3G产业链正逐渐完整, 不论是在网络设备、终端设备还是在内容开发方面, 都具备了很强的生存能力。3G的发展会使无线营销业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四、结论

总而言之, 随着3G进入全面商用阶段, 一些以3G平台为基础的无线营销业务也呼之欲出, 吸引了大量运营商、投资商的眼球, 整个行业已经处于蓄势的起步阶段。目前, 包括移动电邮、移动即时通讯等无线营销业务已经开始吸引大量的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 虽然在产业链上还存在不完整的运营模式, 但起步的开发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目前阶段虽然短信业务还占有无线营销业务的主要业务比例, 但未来的无线营销业务体系中新型数据业务将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3G时代新型数据业务将成为移动运营商、投资商们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靖.3G时代, 借鉴美国无线营销[J].中外管理, 2008, (6) .

[2]杨伟庆.2007-2008年中国即使通讯行业发展报告[EB/OL].艾瑞网, 2009-3-5.

[3]马凌, 张亚男.浅析我国移动营销市场发展策略[J].电信技术, 2008, (5) .

中国移动试推TD无线座机业务 第11篇

电信运营商全业务竞争大战已经悄然打响。据悉, 广东移动近日已经在广州和深圳悄然推出TD无线座机业务, 普通用户可通过预存话费0元购机, 预存话费优惠方案分为三个档次, 从290元到650元。不过, 该业务不可以漫游和发放短信。

记者在广东移动“沟通100”营业厅看到, TD无线座机业务已经放在非常显眼的位置, 但营业厅的服务人员对该业务还在熟悉的过程中, 可选择的TD座机有华为、中兴、新邮通、TCL、联想、德赛六个型号。

或许是为充分与中国电信固话业务竞争, TD无线座机业务的资费水平与电信固话一样, 本地通话首3分钟0.22元, 第4分钟起为0.11元/分钟, 而国内长途通话费是0.30元/分钟。

上一篇:前交叉韧带术后下一篇:农村广告的另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