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报道范文

2024-08-22

科学报道范文(精选9篇)

科学报道 第1篇

( 一) “科学家”、“科学家形象”的涵义

“科学家”一词是由英国哲学家威廉·惠威尔( William Whewell) 命名的[1],1840年在其名著《归纳科学的哲学》中首次正式采用了“scientist”这个词,他说: “对于一般培植科学的人很需要予以命名,我的意见可称呼其为‘科学家’”[2]。随着科学的体制化发展,科学家逐渐成为一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并呈现出鲜明的角色特征。李醒民在《科学家及其角色特点》一文中指出,“科学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身在科学建制中的科学家,在一切科学活动中均处于核心地位,扮演着发明者、预测者、阐释者、综合者、批判者、评价者、传播者、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实践者等等角色,发挥着中心作用”[3]。而任鸿隽则将科学家定义为“科学家是讲事实学问以发明未知之理为目的的人”[4]。以上几种命名,准确揭示出科学家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即职业化、前瞻性、求真性、担当性等等。

“科学家形象”是指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所展示出的角色特征,有研究者指出: 科学家形象是科学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公众、科学共同体、政府这三方科学传播的参与者,是科学传播中相当重要的议题[5]。科学家因其特殊的职业使命兼具一般职业的社会性及道德培育的特殊性。在传媒领域,以科学家为道德榜样成为众多党报媒体弘扬主流价值观、配合政策宣传的重要途径。

( 二) 《人民日报》关于科学家形象的报道

自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在北京改组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以来,科学家报道便成为该报新闻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科技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日报》围绕着科学精神塑造、科学成果展示、先进事迹汇报、科学情怀弘扬等议题,将科学家形象人格化、具体化、社会化,把科学家的“私人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完成了科技知识的传播和扩散[6],并折射出不同时期社会大众对科学家的职业期待及道德审视。有研究者指出: 大众媒介中的科学家形象成为目前国内外科学家形象研究的热点之一: 大众媒体是公 众获取关 于科学家 信息的重 要渠道[7]。选择《人民日报》作为研究文本,一是由于《人民日报》拥有广泛的读者基础,并从反映重大社会现实的战略高度选择并塑造人物,成了建国以来知识分子群体发展状态的权威表达; 二是在完整性上,《人民日报》形成了建国以来的总计66年的完整文本,勾勒出与时代同步变迁的科学家形象嬗变轨迹,是研究媒介景观与历史发展的珍贵文本。

“报道”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或指用书面、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基于上述定义,本文将“科学家长篇报道”定义为: “刊载于报纸版面,报道对象为从事科学研究、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科学发明等以发现未知之理为目的的科技工作者,报道字数在1000字以上的新闻稿。”在题材选择上,包含了人物通讯、报告文学、深度报道、人物访谈、会议记录、回忆录、悼词、自述等多种体裁,其中报告文学成了媒体反映中国知识分子生存现状及人文情怀的重要途径。有学者论述到: “新时期报告文学之所以一开始就受到读者与社会的热烈欢迎,其原因就在于它在文学与政治实现融合的大环境下,实现了政论性与文学性、倾向性与真实性、主旋律与多样化以及歌颂与暴露等方面的融合。而这几种冲突的融合,实际上是解决了报告文学如何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问题。”[7]正是得益于报告文学的多重属性,形成了《人民日报》科学家形象报道的丰富性及独特性1。

( 三) 《人民日报》关于科学家形象的样本选择与抽样方法

本文基于《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数据资源,对全文中含有关键词“科学家”的报道进行检索,时间跨度设定为194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共66年时间。根据上述标准检索并去除不相关文章,共得到从1949年4月2日4版刘白羽撰写的《与洪水搏斗———记治河女工程师钱正英》到2014年6月25日第12版余建斌撰写的《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让院士称号回归学术和荣誉》等739篇报道2,以此制作了《人民日报》1949—2014年科学家报道统计图( 见图1) 。

从图1可以看出,1949年以来《人民日报》科学家报道呈现出连续性、波动性、阶段性的特点。从时间上看,建国以来科学家报道始终是《人民日报》进行宣传报道的重要内容,未曾间断; 从数量上看,不同时期报道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从变化规律上看,大致以10年为时间间隔,科学家报道形成了由波峰到波谷的规律变化。在此基础上,以图1中折线到达的相邻波峰最高位置为划分依据,大致将66年的科学家长篇报道划分为7个阶段,相关统计数字见表1。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 1) 选取以波峰为分段依据的原因在于,能够使得七个具体分期均以两次报道高峰而开始和结尾,从而形成独立的样本生态,反映出科学家形象变化的一个完整周期,记录科学家报道由盛而衰到再度崛起的完整过程。( 2)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及词频统计法对《人民日报》科学家形象特征进行解读,将739篇样本量化为可测量的多类量化指标,力争客观全面准确地对科学家形象进行把握,在形成科学家个人形象特征核心表述的同时探索出科学家群体形象的话语流变轨迹。

二各时段科学家形象特征分析

( 一) 第一时段( 1949—1957) : 学习苏联、追求真理、团结奋进

1949—1957年共产生样本55篇。由于建国初期落后的工农业面貌及狭小的发展空间,学习外国尤其是苏联先进的科技发展经验成为我国探索科技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整个科技界掀起学习模仿苏联的热潮,同时也构成这一时段科学家形象的独特表达。

据高频词统计结果显示( 见表2) : “苏联”一词在1949—1957年的科学家报道中共出现244次位列第一,苏联成为我国开展科学事业的得力助手和学习榜样,“中苏友谊”这一主题体现得非常明显。排在其后的诸如“人类”“时代”“帝国主义”“和平”“真理”等词汇反映出在战后休整、国家百废待举、百业待举的情况下,社会对于科学家寄予的重塑和平、追求真理、建设强大国家的希望,也间接地反映出当时东西方对峙的政治格局以及我国寻求协作交流的主观愿望。

( 注: 高频词来源于词频统计工具 wordscount18,高频词取两字以上有实际意义的词汇,以下各个统计表与此相同。)

《人民日报》在最初的科学家形象构建中,将“科技团结、学习苏联”的发展理念摆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苏联防疫队、农业科学家米丘林、苏联宇宙航空学家康士坦丁·齐奥柯夫斯基、谷子增产英雄白尔西耶夫、眼科专家索拉托夫、农业科学家别洛沙普柯、生物学家格鲁森科、苏联南极考察队队长地质学家索莫夫、思想家普列汉诺夫、钢铁冶炼专家沙马林、农庄学者马尔采夫以及为数不多的女科学家之一苏联物理数学博士瓦连亭娜·亚历克塞罗夫娜·克托特科娃等等,一大批苏联科学家成为《人民日报》科学家报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人民日报》将报道重点落脚于农业、工业、水利、钢铁、机械、工程建设等涉及国计民生的支柱性行业,在意识形态范围内展开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关于科技道路探索与实践的叙述,其基本设想是打破建国前科学混沌的模糊局面,将分散的、隐匿的、不平衡的科学力量集中起来,形成正视科学力量、正视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舆论氛围。我国科学家以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苏联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探索与实践中,学习与模仿成为这一时段区别于其他时段的科学家的独有形象,成为在长达66年的《人民日报》科学家形象变迁中具有开拓意义的重要开端。而作为推动科技强力发展的科学共同体的建构尚处于初始阶段。

( 二) 第二时段( 1958—1964) : 以农为本、攻坚克难、独立自强

1958—1964年共产生样本50篇。在社会主义改造及工业化建设初级阶段,《人民日报》适应时代潮流与生产实际,大量报道了农业科学家的光辉事迹与突出贡献,科学家群体在农科领域的集体投入,构成这一时段科学家形象的独特表述,为各级工农建设树立了道德标杆与劳动榜样。

据高频词统计结果显示( 见表3) : 《人民日报》话语表达体系中出现了明显“以农业为中心”的报道特征,“农业”“农民”“试验”“水稻”“技术”“农业科学”成为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以弘扬农科精神、塑造农科专家为重心成为这一时段主要宣传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品种选育研究、先进栽培技术的推进等构成《人民日报》科学家报道的主要内容。

一个重要的现实情况是1960年中苏关系全面崩溃,“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人民日报》的科学家报道中众多农业科学家纷纷深入田间地头,走进梁田麦地,自行培育良种新品种,自力更生、不怕阻挠、勇于探索、独立自主成为这些土生土长的农业科学家共同的形象写照,“农民科学家”成为科学家形象的符号化象征。这一时段科学家与人民群众保持了密切联系,代表样本有《深入农民的科学家———杨惠安》《从炮兵团长到科学领导干部》等。薄弱的农业基础以及紧张的国际局势,使得田间地头的实验性农业成为这一阶段发展农科的必然选择。在国外技术封锁的现实条件下,以农民科学家秦克己、水稻丰产模范陈永康等为主要代表的“农民牌”科学家成为形象塑造的典型范例。

在这一时段,虽然苏联依旧是高频词之一,但是对于苏联这个国家的意义解读已经从歌颂走向了批判。

( 三) 第三时段( 1965—1978) : 正名科学、持之以恒、自尊自强

1965—1978年共产生样本49篇。从表1 ( 见P85) 可以看出,虽然这14年是采样中最长的时间之一,但报道篇数却是最少的。“文革”的特殊背景造就了科学家的尴尬处境,知识分子不再是社会的精英群体,一些怀揣“科技救国”理想的科学家遭受到了政治迫害,科技发展陷入了“科学政治化”的迷途。然而,新时期迎来了科学春天,思想领域开始对科学家群体“正名”,这一时段《人民日报》凭借强大的话语立场及宣传优势将科学家精神品质的弘扬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学家形象的主要诉求点为“科学意志品质”。

据高频词统计结果显示( 见表4) : 政治色彩浓厚的词汇诸如“革命”“经验”“叛徒”“无产阶级”等词汇榜上有名,科学家被赋予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毛主席”一词出现110次名列榜首。20世纪60年代中期,科技文化观念发生了再次转型,在高度政治化的形势下科技领域陷入了集体性困惑。政治上的动乱导致文化上的迷思,原来蓬勃发展的科技事业在此被迫停滞。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美国取代苏联进入关于科学家形象的话语建构之中。随着“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开始,冰封沉寂的局面才被打破,这一时期,科学与反科学仅一步之遥,在科学沉寂的黑暗里依然涌动着科学进步的希望。

科学家群体蕴含的精神与美德与科学的本性和规范结构有关———“坚强的意志力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之必须,”波利亚说,“这意志要能支持科学家走过经年累月的辛劳和心酸的失望”[8]。据统计,这一时段报道主题集中于科学家“意志、品质、精神”的文章共有25篇,占到总体的51%,以弘扬刻苦钻研为主题的代表样本,例如,《壮志凌云———访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绿色王国的一颗新星———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重大突破》; 以弘扬实事求是为主题的代表样本如: 《老科学家坚持走新路———记西南农学院教授侯光炯》《扑不灭的灯火———访化学家蒋明谦》; 以弘扬苦战攻关为主题的代表样本如《苦战能过关———记数学家陈景润苦战攻关的事迹》《埋头苦干勇攀高峰———记昆虫学家赵修复》等等。《人民日报》弘扬了科学家群体刻苦钻研、实事求是、勇于奉献、持之以恒、自尊自强、坚韧不拔的科学家精神,这些精神品质同时也是构建社会集体价值观的重要内涵,起到了引领社会核心价值的作用。不仅如此,针对“文革”中知识分子的政治迫害及被污名化,传媒界掀起为科学正名的风暴,以期唤醒社会对科学家应有的尊重与重视。

( 四) 第四时段( 1979—1984) : 家国情怀、使命良心、奋勇争先

1979—1984年共产生样本113篇,这一时段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竞争加剧,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成为刺激我国科研创新的内在动力,科学家形象告别单一特性而出现多重精神内涵的叠加。

据高频词统计结果表显示( 见表5) ,“中国”“祖国”“历史”“国家”“世界”等词汇出现频率较高,与之符合的是党报媒体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把控及预测,而“发展”“道路”“访问”等词汇反映出我国科学家面对竞争压力所做出的尝试与变革。具有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的科学家在遭受屈辱、处于落后时本能地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与自信的精神风貌。这种基于现实背景的形象建构不仅大力弘扬了科学家群体本身,也展示了我国科学发展的一段光辉历程。

这一时段《人民日报》在科学家报道中着重塑造出气象专家竺可桢、理论物理学家周培源、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周廷冲、台湾化学家卢嘉锡教授等具有强烈爱国激情、民族自信心的科学家形象等等。如在《名利不伸手贡献争上游———记年轻的女力学家伍小平》一文中对伍小平不分昼夜研发激光测试技术的勤奋工作精神的颂扬,在《为中华崛起而献身的光辉榜样———记中年光学专家蒋筑英》一文中对蒋筑英开创精神的礼赞等等。而家国情怀、科学家的使命与良心等等,成为众科学家形象叙述的最强音。

( 五) 第五时段( 1985—1995) : 团结协作、建功立业、走向世界

1985—1995年共产生报道样本201篇。在我国科技发展历程中,之于共同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的科学家共同体是新中国科学发展史的重要生力军,科学共同体在这一时段展示出团结协作的精神面貌。另外由于相关领域关涉国家机密,一大批科学家长期的科研活动始终不为外界所了解,在新时期以来,他们的先进事迹才逐渐被媒介与社会大众关注。科学家形象主要表现为强大的自信心与凝聚力。

据高频词统计数据显示( 见表6) ,“研究”“技术”“发展”“专家”“国际”等高频词显示出整个科学家队伍钻研学术、攻坚克难的专业精神,“成功”“事业”“回国”“国防”等词汇反映出我国科学家渴望在彰显民族自信,建功立业,冲破信息封锁,实现重大科研突破的决心及诉求。

科学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事业,不同创造性学科的特点,首先在于不同的共有价值的集合。[9]对于科学共同体而言,坚强的意志力、天生敏感的直觉,洞察力、激情、科学良知与忠诚,认同真理、献身科学的理想,团结与互评等构成科学精神的核心。在这一时段,科学共同体的协作创新与集体攻关成为了《人民日报》科学家形象塑造的外在指征,合力攻关成为报道的主要内容。例如宋鸿钊科研团队取得根治绒癌的巨大成果,彭志忠科研团队揭开“没有搞清楚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硅酸盐结构”———葡萄石的晶体结构; 周开达科研团队因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冈·D型杂交稻”而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等等。

另外,在这一时期解禁的“两弹一星”的重要成果报道丰富了协作攻关的时代内涵。《人民日报》在这一时期相继刊发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访“两弹一星”功臣、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永不陨落的“两弹”之星———共和国“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追记》《“两弹一星”心血沥———忆谷羽同志》《人民的科学家———记郭永怀院士》《邓稼先》《钱学森传略》《三强同志,历史将永远记住您》《钱老,您的科学精神永存———沉痛悼念三强师》等蜚声海外的长篇报道,塑造了钱三强、钱学森、周培源、邓稼先、郭永怀、谷羽等一批为我国核事业勇于献身、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形象,以表达对“两弹一星”元勋们的追仰及怀念。关于“两弹一星”的功勋报道更强化了民族自信的树立,对于形塑全民民族精神起到了促进作用。

( 六) 第六时段( 1996—2000) : 科学良知、责任担当、科学精神

1996—2000年共产生样本89篇。这一时段社会主义建设处于转型时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及社会道德体系的坚守与重塑是党报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科学良知的秉持以及科学与反科学、伪科学及迷信、利益集团的斗争与较量成为科学报道的主题,斗争精神是这一时段《人民日报》科学家报道的一个重要特征。

据高频词数据显示( 见P89表7) ,这一阶段“医学”“软件”“数学”“实验室”“飞船”成为出现频次较高的代表性词汇,科学技术向未知领域探索发展,而“国际”“科技”“精神”等词汇折射出科技竞争走向全球化的现实环境。科学技术领域进行着巨大的变革与发展,科学良知作为科学共同体精神范畴的一项特征,是科学家展开科学工作、启迪民智、消除无知的关键保证,也是科学家自我审视的重要标准。

根据布罗诺乌斯基的观点,“把涉及科学家道德良心的两个问题———一是humanity( 人性、博爱) ,一是integrity( 诚实、正直) ———径直与科学的本性联系起来”[11],我们以“科学品质”和“责任担当”两重维度来探寻科学良知的内核。从科学品质的角度切入,《人民日报》着力塑造了刚直不阿、大公无私的人民科学家郭永怀; 咬着牙坚持编制计算机软件,每天伴着键盘度过十几个小时的科学家李卫华; 不畏艰难的科学家陈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勇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美德正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急需的思想武器; 从社会担当与责任意识角度来看,科学家凭借科学真理,抨击愚昧盲从,同伪科学、反科学团体展开斗争,是保有科学良知的重要体现。在《潜心求物理躬行益人民———纪念父亲严济慈诞辰100周年》一文中记载了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对“特异功能”的看法: “‘特异功能’只有少数有‘特异功能’者会,别人学不会。我笨学不会还可以说,谁也学不会,就肯定不是科学,是魔术,骗人。”如,在《伟大的科学工程———访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主任杨焕明》《“中国毫无疑问将起带头作用———访“绿色革命”之父、诺贝尔获得者布劳格博士”》《卢光琇: 勇攀辅助生殖技术高峰》等科学家报道中对社会舆论热议的“基因工程”“转基因问题”给予了科学的认证和辩驳。

( 七) 第七时段( 2001—2014) : 创新突破、捍卫真理、社会公知

2001—2014年共产生样本185篇。这一时段科学家群体与社会关系日益紧密,形象化的话语表达融入了更多的社会主题。科学家作为社会精英,在面临众多的社会分歧时承担起了社会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与使命,表现出了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在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运用科学的价值观进行表态,为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社会正能量做出了贡献。

据高频词统计数据显示( 见表8) ,这一时段“航天”“卫星”“军事”“艾滋病”等成为出现频次较高的代表性词汇,进一步体现了当下“创新驱动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而“人才”“创新”“博士”“课题”“突破”等词汇突出反映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战略提上议程,反映出科学家群体社会地位及权威性的整体提升。

公共知识分子的重要使命,表现在对重大社会事件的集体发声。从1999年开始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飞船载人航天计划,在21世纪头10年取得重大突破,在此背景下,《人民日报》相继刊发了《魏炳波: 空间科技领域攀高峰》《太空“牧星人”———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李济生》《中国飞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访谈录》《王永志: 为了国人的期待》等系列通讯报道,弘扬了航天人爱国主义的雄心壮志及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每次重大社会事件的出现,都会引起《人民日报》科学家报道对象的微妙变化。2002年我国爆发了“非典”疫情并大范围流行,此时传播正确的防疫方法及相关知识成为《人民日报》科学家报道的首要职责,《站在抗击非典最前沿———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钟南山》一文及时为公众提供正确应对疫情的方法,钟南山医生高尚的职业操守获得了全社会的高度赞扬。从这一时期开始,社会公共事件与科学家形象报道契合程度越来越高。

三结语

将上述七个高频词表进行归纳,得出了《人民日报》66年科学家长篇报道的20个核心词汇( 见P90) ,从中可以看出,围绕科学家报道,我国的主流媒体进行了立足于国家层面的推动科技发展、走向世界、创新能力、使命担当等等的话语叙述,以此建构了我国当代科学家的独特形象。

这是一个意义深广、极具探讨价值的研究文本。《人民日报》60余年关于科学家形象的追踪报道,从建国初期的使命担当及基于国家立场上的奉献精神,到“文革”时期的苦难遭遇与信念坚守,新时期以来的独创精神与家国情怀,再到新世纪以来的科学品格与社会公知,科学家形象经历了一个由宏大叙事向日常生活、由精神建构到价值认同、由观念先行到个性挖掘的过程,这一天赋禀异、智慧超群、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精英群体因为媒体的强力传播赢得了社会大众广泛的关注,也对文化发展、文明进步产生了无法估量的伟大贡献。

这是一次非常粗浅的梳理与挖掘。虽然这是一个只有60年时间跨度的学术史的研究与诠释,但因为这一时段是我国科学事业由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的重要转折阶段,是我国科学建制逐渐走向科学化、体制化发展的关键时段,也是我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家队伍迅速成长、逐渐发展壮大的重要节点,这种科学发展的诸多独特性赋予科学家形象以丰富内涵———对这一群体的基于不同视角的解读应该能够产生诸多的意义如科学家的成长史,科学建制的发展史,科学精神的社会化、科学与迷信、伪科学、反科学的斗争史等等,为此,关于《人民日报》科学家报道的文本选择及文本研究有尚待深入研究的诸多领域,应该引起多方关注。

摘要:《人民日报》关于科学家群体60余年的追踪报道,构成了研究中国当代科学家成长发展的重要文本。文章针对《人民日报》66年来关于科学家的长篇报道,运用内容分析及词频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归纳出当代科学家形象的发展变化特点:从建国初期的使命担当及基于国家立场上的奉献精神,到“文革”时期的苦难遭遇与信念坚守,新时期以来的独创精神与家国情怀,再到新世纪以来的科学品格与社会公知,关于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经历了一个由宏大叙事向日常生活、由精神建构到价值认同、由观念先行到个性挖掘的话语流变过程。

关键词:《人民日报》,科学家形象,话语特征,词频分析

参考文献

[1]叶继红.“科学家”职业的演变过程及其社会责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2):46-50.

[2]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7.

[3]李醒民.科学家及其角色特点[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9(3):1-12.参见《科学》第14卷第6期葛利普所撰《中国科学的前途》(任鸿隽译):1-12.

[4]任鸿隽.何为科学家[J].新青年,1919,6(3):科学1919,4(10):917.

[5]詹琰,胡宇齐,郝君婷.科学家形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10):93-127.

[6]翟杰全.科技传播与知识经济[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8:51-55.

[7]章罗生.从冲突走向融合——论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与90年代报告文学的成熟[J].湖南大学学报,2003(5):65-70.

[8]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M].王靖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35.

[9]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325.

科学报道 第2篇

在南极发现的火星陨石(ALH84001)美国科学家1996年报道在这块火星陨石中发现了火星生命的迹象。中国南极考察队先后3次在南极的格罗夫山地区发现并回收了4480块陨石,其中有两块是来自火星的陨石,“GRV99027”和“GRV020090”。“GRV99027”号火星陨石重9.97克,表面覆盖着很薄的黑色熔壳。“GRV020090”号火星陨石重7.54克。这两块火星陨石属于较稀有的二辉橄榄岩,全世界仅有6块这样的陨石。我国收集到的首块火星陨石 GRV99027。

科学报道 第3篇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科学精神;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5-0129-04

我们这里所论述的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在内涵上包括中国儒家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的“人文精神”。所谓儒家的人文精神,就是由其道义学理所体现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包括三个基点,一是以道德之仁为中心的五常道德观;二是强调“天地之间人为贵”的人生价值观;三是“天下为公”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不仅是一种道德理论,也是一种道德实践,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努力促使三者和谐。起着重要的沟通与协调作用。中国的人文精神传统源远流长,不仅儒家思想中贯穿着一种对人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道家思想中法自然,无为,抱朴守真等思想都体现一种对人和人的心灵自由的人文关怀。墨家“非攻”,“兼相爱,交相利”思想本身也体现对人的一种关爱,此处不展开论述。

以孔子为典型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这种人文精神具有明显的道德形而上学特性,或者说是一种道德哲学。这种道德人文精神在中国的知识分子身上就没有中断过。从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到诗圣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关怀苍生,忧劳兴亡,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人文精神。

西方人文精神的传统也很久远。古希腊的文学和哲学都可以看出对人本身的认识和重视。而漫长的欧洲中世纪。封建神学的统治和笼罩下,人文精神经历了茫茫的黑夜。直到文艺复兴时代,一批人文主义者重新发现了“人”并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让沉寂多时的思想界重新回荡起人文精神的铿锵巨响。随后,以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启蒙学派,高呼“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的口号,这样一种空前的思想启蒙,使得对人本身的发现,人是万物的中心的人文主义深入人心。但人文主义并不就是人文精神(我们下文会有论述)。东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不完全一致,中国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主要重在对他人的关怀,西方人文精神虽然也有博爱的口号,也多强调重视自身,强调个性。

我们所要求的新闻报道体现人文关怀,就是既要体现对人自身的生存关怀,又要关怀他人的命运。包含对人自身命运与价值的关注。“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

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

通过我们前面的分析可知,当前所论的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精神,就是融合了东西方人文精神的新的人文精神。在此前提之下,我们继续来谈它和科学精神以及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

第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不对立。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不对立,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

“一般说来,所谓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如果超越上述科学观和人文观的狭隘视野,便不难看到,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活动,它所体现的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更确切的说,是人文精神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建伟先生的这一观点代表了哲学界的基本观点。

在2002年香港澳门和大陆学者研讨会上,很多学者也都持这种看法:

“科学精神并不是与人文精神迥然相异的另一种文化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从根本上说,科学精神从属于人文精神。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原本就是作为人文精神的一个历史形态出现的,只是由于后来它的片面发展,最终在解决人的生存价值问题上脱离了人文精神的轨道,暴露出了自身的局限性。今天人们真正认识到,科学虽然是展示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的书本,但并不能合理的解释和解决人的生存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现在应该让它回到人文精神的怀抱,使它真正成为人类持续发展和持久幸福的可靠保证”。

回到人文精神的怀抱,是科学发展的真正出路,也是人类持续发展和持久幸福的可靠保证。

第二,如何处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是使得两者协调发展,更好的为人类的解放和发展服务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在实践上应该做到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不能一味重视科学精神而忽视人文精神,这正是人文精神学者所关注和批判的。人文精神批判极端物质主义、商业主义和狭隘的科技主义,反对一味的世俗化,商业化和技术至上,认为他们忽视对人的心灵的呵护、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关怀和人丰体件的发掘,会导致人的精神世界的荒芜。成为“旷野上的废墟”。因此,人文精神呼唤对人的精神家园的关注与关怀,呼唤人文关怀。也不能狭隘理解人文精神而排斥科学精神在为人类造福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人类历史的发展一次次证明,科学造福人类的巨大作用。

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这一切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日渐多元化,也逐渐得到满足,这正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同时发展,平衡发展的意义,以及科学精神最终服务于人文精神的历史使命。

“在建设新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必须在文化的科技向度与人文向度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产创新与消费享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之间寻求一种‘中庸之道。为此,即必须切实按科学规律办事,弘扬科学精神,又必须坚持人文精神,提倡人文关怀;既应该正确评估自然科学家、工程师们的价值,正确对待科学家、工程师的意见,多与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沟通和交流,多听听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建立两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有效机制”①二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的关系

在新闻报道领域,更需要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上述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在新闻报道领域同样

存在。

1新闻是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活动

新闻所关注的事,无论是自然界发生的事还是人世间发生的事,大多同人的生存发展有关,新闻从不问津同人完全没有关系的事实。我们生活其中的客观世界,每天有多多少少的事情发生,而媒体对它们感兴趣并光顾的,也总是那些同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事实。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新闻既是事学又是人学,是同人密不可分的“事学”。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关怀对象的一种哲学精神,既然新闻报道与人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新闻报道中就一定要体现人文关怀,才能保证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人文关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纬度之一。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其实质和精髓,就是强调要关心和重视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力量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及其满足,要求一切社会历史活动,尤其是一切社会治理理念和措施,都必须在根本上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众作为“人”所具有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及其才能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所以,人文关怀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应有之义。人文关怀不仅是新闻理论要求,更应该体现在新闻实践上,并一定程度上成了评价新闻报道价值,新闻媒体价值的标准。以2008年汶川地震的报道为例,这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所以,在报道时体现对人的关怀是最基本的立场。央视的迅速启动直播,派记者赶往现场,发回来最新最快的声音和图片,这一举动得到网友以及很多研究者的肯定,既报道了受灾群众的安危情况,又请救援和专家谈,可以说对受灾群众给与了高度的同情和帮助,也满足了观众的知情权,对两者都能够做到人文关怀。但是也有些记者在采访和直播中出现了干扰救援或者不当采访而给对方造成二次伤害等现象,引起了网友的愤怒,被指为冷血,缺乏人文关怀。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新闻报道,尤其是灾难新闻报道,起码的人文关怀是多么重要。具备人文关怀,新闻就有价值,就会得到肯定;失去人文关怀,新闻报道就会失去价值,甚至遭到诟病。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成了新闻报道评价标准的一个标杆。更进一步说,如果新闻报道没有人文关怀,不仅广大被报道者没有得到关注和关怀,受众的知情权也受到剥夺,媒体就失去公信力,就将失去立足之地,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2新闻报道也要讲求科学精神

新闻报道讲求人文关怀,一定是在尊重科学精神基础之上。新闻报道首先要客观真实,这是媒体立足的根本,也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新闻报道追求科学精神主要表现在两点

第一要真实客观。主要指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果等等细节都必须真实可靠,要能够做到有案可稽,有据可查,来不得一点含糊。“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准确观察世界、向人们提供可靠的、可以查证的事实的能力。这就要求媒体工作者注重科学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用求知、求真、求是的‘科学之眼观察世界”。

“具备‘科学之眼还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在报道中尽量排除主观性的干扰,即使是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也严格遵守公认的思维准则,对新闻事实不带任何偏见的如实记述”。

真实和客观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只有真实,才能可信,既满足民众的知情权,也增强了民众对媒体的信任,使传者、受者形成良性互动,是新闻媒体追求的最佳境界。如果一个新闻不真实不客观,不可以如科学实验一样,能够经历检验,就不能为受众所信任。在媒体日益市场化生存的今天,没有受众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意味着要被淘汰,也就不能够存活。可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一样,都是新闻报道所必需遵守的职业精神。

同样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地震的震级,根据检测,三次通过媒体修正。新华社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发布第一条消息,随后的前方报道不断跟进,电视台通过卫星通信技术,进行现场直播,这一切都迅速及时,而且眼见为实,为我们在地震报道上争取到主动权,也得到国外媒体的肯定。

第二,采用科学技术为新闻报道提供更先进的手段。

新闻的科学精神还在于对科学技术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大大提升了人类新闻传播的能力和水准。使得人们获得信息更加快捷准确,这些都是新闻的科学精神在起的作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送更加快捷,地球一边发生的事情,另一边的人马上就能够知道。美国“九一一”事件发生时,大洋彼岸的人们已经通过网络,即时通讯等手段得知并打越洋电话告知处在大楼低层还不知情的人们,很多人得以逃生。“地球村”曾经是预言,而今已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正是科学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功劳。

我们今天无时无刻不在享受先进传播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极大便利。比如卫星连线直播,激光照排等新闻编辑技术等等。这些先进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新闻信息量,满足了我们多样的信息需求,是科技为人类造福,对人的人文关怀表现。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错位。如片面追求人文关怀,而忽视科学精神;为追求新闻细节的感人,而故意渲染,虚构的情况。像非典病人病房里的婚礼报道,艾滋病人也应该享有结婚生子的权利的报道,貌似体现人文关怀,感人至深,但是违背科学精神。如狭隘理解真实客观的科学精神,对色情、凶杀、明星隐私的报道,图片清晰,语言生动。东南亚海啸报道,尸横遍野的沙滩的图片,貌似真实,符合科学精神,实则毫无人文关怀,也是对科学技术的亵渎。

再比如虚假新闻,欺骗受众,既不符合科学精神,更是缺乏人文精神的体现。还有貌似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但实际上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甚至反而造成了对人身心的伤害。比如摆拍送温暖的场景,让被资助人一一从镜头前走过,对领导的“慷慨施恩”表现出感激涕零等等,类似这些违背人文精神或者科学精神真正意义的新闻报道还有很多。

我们要建立的新闻观是科学和人文的新闻观,这种新闻观既尊重科学的严谨求真的精神,肯定科学技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又强调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要用人文关怀的精神对待新闻传播活动,尤其是新闻报道的对象和受众。“同人文精神一起,科学精神像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三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

当前我国的新闻报道要正确看待和加强人文关怀,同时又要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但是,对于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和职业道德的关系,学术界研究得较少,那么,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究竟如何?

1各行各业都有职业道德,新闻也应该有自己的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和准则,它包括指导思想、思想修养、立场态度、工作作风、社会公德、事业心、责任感等”

1991年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此后,经过1994年4月和1997年1月的两次修订,成为全国新闻工作者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

但是,《准则》颁布以后,根据《调查新闻职业道德现状四家新闻院系提出报告》中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新闻从业人员对目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教育的情况的了解程度高于公众,而对于开展新闻职业道德的必要性的认识程度则低于公众。2002年,研究者对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又有一个问卷调查,但是,结果表明,“从1997年至今,中国传媒的从业人员在职业意识方面,以及对职业规范的遵循方面,没有任何进步。但从多数人态度暧昧来看,其实人们心中还是多少明白是非的,只是在利益驱动下这种心底的良知被掩盖或压抑了”。

可以看到,新闻职业道德意识在新闻从业者中间普遍缺失,自从《准则》出台,对改变职业道德现状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大多数人也认为应该加强,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体现还是很微弱,主要是利益驱动导致职业道德意识的被掩盖和被压抑。

2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

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密切,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本身就包含了新闻职业道德,可以说具备正确的人文关怀意识的新闻报道一定同时具备职业道德,反之则两失。两者的关系是“合则双美,离则两伤”。2005年5月10日,《东南晚报》刊登记者柳涛的一组照片,拍摄的是一位骑车人雨中摔倒在没有阴井盖的马路上的过程,这组照片引起了很大争议。有部分网友认为明知水下有大坑,不提醒过往路人,却在雨中等候一个多小时,终于拍到有人摔倒,这缺乏职业道德。另有的认为记者没有义务去提醒路人,而通过这组照片却能够让主管部门看到后果,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这个新闻不仅暴露出职业道德缺乏的问题,还表现了记者缺乏对骑车人起码的人文关怀和对读者的阅读感受的理解,真实是真实,但是,背后是可怕的冷漠,我们不认为这样缺乏人文关怀的新闻能够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新闻职业道德目的。

当然,新闻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也是有差异的。

第一,职业道德是对自身的要求,强调自律;人文关怀虽也是对自身的要求,但是更多的体现要求自己对对方,对他人方面,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自律。比如山西的“繁峙矿难”,记者受贿无闻,这不仅是缺乏自律,违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同时又是对死难的矿工和家属缺乏人文关怀,冷漠无情,对广大受众知情权的无情剥夺,缺乏人文关怀的自律意识,这样的记者不配“铁肩担道义,辣笔著文章”人民记者的称号。

第二,职业道德已经有成文的规范,可以按照《准则》学习和考核,而人文关怀没有成文规范,无法量化。所以,新闻职业道德也可以称为职业规范,职业准则,李良荣老师说,它是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底线,不可逾越。而人文关怀至今没有明确的成文文件规定,不好监督和规范,它更多的是需要新闻从业者人文素质的提高,提高自我意识。中国式的人文关怀,前面我们说过,更多的是一种道德哲学,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具有的胸怀苍生民瘼,立志兼济天下的道德文章,是康德所谓让越凝望越敬畏的“心中的道德”。

当然,我们国家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虽有成文文件,但并没有严格执行,现行的约束性还比较小。道德规范的现状尚且如此,没有成文规范的人文关怀需要新闻工作者更加严格的内化的意识,没有显性的尺度,正如童兵教授所言,新闻观中的人文精神是无形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人文精神却是可以感知的。

科学报道 第4篇

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属于“科学新闻”一类,“科学新闻”的主要作用,在于报道科学发现,传播科学新知,令人不断加深对环境的科学认知,并纠正错误认识。从这方面来看,这些报道的“新发现”,实际上却传播了错误信息构成的“伪科学”,因而带来了不应出现或者原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科学新闻”之所以带来“伪科学”,是由报道中的若干错位造成的。

立足于“猎奇”而非“科普”

稍加观察不难发现,目前食品安全类“科学新闻”虽然越来越多,但其报道焦点却并不在于科学知识本身,而在于这些“新闻”背后的争议、利益以及耸人听闻的刺激性,广为人知的“地沟油”、“假鸡蛋”等新闻皆属此类。

2010年初,一篇内容为“教授称我国每年300万吨地沟油返回餐桌”的报道引来众多媒体的报道,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这一新闻中充满了吸引眼球的刺激性信息:来源于“泔水”、“地沟”,制成“食用油”,总量为“200万~300万吨”,食用几率为“10顿饭碰上1顿”,毒性是“砒霜的100倍”,获利“每月万元,相当于高级白领”。这些密集信息的出现当然如巨石投水,一时间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事实上,在这些信息的刺激下,人们所产生的愤怒情绪远远超出了对新闻中所述事实真相的探究,换言之,这一新闻所产生的舆论刺激作用超过了它的科学普及作用。“地沟油”是生活垃圾的一种,它不能流向餐桌,应有正确的处理或重复使用方式,这都是科学范畴的内容,而在媒体大量、密集的报道中,“地沟油”的加工过程、确切成分、主要用途、危害程度等并没有被充分说明,焦点始终集中在“地沟”与“餐桌”这对意义反差巨大的词汇上。在新闻影响持续不下的情形中,只有来自网络的少数声音开始关注“地沟油”的相关科学知识,如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在其博客上发表“‘地沟油’应该去哪里”的博文[1],指出这种“废弃的油脂”如同其他垃圾一样,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详细介绍了其化学结构、回收处理方式和再生用途,让人对这种媒体口中“比砒霜毒100倍”的东西有了科学的了解。

与此类似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假鸡蛋”事件。“人造鸡蛋”或称“假鸡蛋”的说法早在2003年就开始流传,传闻制假者以化学原料制成外观足可以假乱真的“假鸡蛋”,按照真鸡蛋的价格出售以牟取暴利。毫无疑问,这也是一则富有“刺激性”的新闻。这一新闻的报道在突出“刺激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科学性”,因而似乎更增添了可信度。2010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暗访了所谓“人造鸡蛋技术培训班”,根据央视记者的调查,所谓“人造鸡蛋”其实是不存在的东西,记者以购买技术者的身份通过调查并拜访专家发现,市场上的消费者几乎没有发现这种假鸡蛋,而且根据这些转让技术的人提供的技术根本造不出所谓可以以假乱真的假鸡蛋。实际上,关于“地沟油”的报道也曾遭到同类质疑,有网友提出,油脂中的杂质与异味是非常难去除的,将“地沟油”加工成食用油,不仅工序复杂、成本很高,且会破坏食品的味道,所以“地沟油”是否如媒体报道的那样流入了公众的餐桌,值得怀疑,但这一质疑并未得到正面回应。这些案例表明,隐藏在虚假“科普”中的“刺激性”在引人关注的同时,却并未拉近公众与事件真相之间的距离。不少研究者将这一现象归结为新闻报道的道德失范,在追求轰动效应时,食品安全问题也遭到了夸大。[2]

信息偏“模糊”而非“准确”

与其他类别新闻相比,科学新闻对信息的准确性要求更高,这首先是因为科学知识本身就是“精确”的概念,脱离了准确性,科学就变成了谬误;其次,科学新闻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增强对未知事物的了解,信息不准确,则会对人们产生误导。

但是,目前多数食品安全类报道在信息传播上远远没有做到准确,而是模糊不清,由此造成报道的夸大或不实,进而引起受众对事实的误读。这方面典型的案例是“牛奶苯甲酸危机事件”。2009年2月,国内一位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食品管理》(Food Control)上发表了英文论文“中国牛奶的苯甲酸评估”,文中数据显示,在所检的142份乳制品中,有一例苯甲酸最高值为110毫克/千克;42个婴儿配方奶粉样本中,有两例为88毫克/千克(国际《含乳饮料》中苯甲酸的限量值是0.03克/千克)。

作者的原意是,中国乳品中的苯甲酸检出量很低,并不是人为添加的,不会对人造成危害。但是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时却没有传递出准确的信息。2009年2月17日起,国内众多媒体发布了标题为《中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的新闻,一些媒体以《婴幼儿奶粉含苯甲酸大多超标》为题,进一步估算出“有些乳制品苯甲酸达到0.51毫克/千克~110毫克/千克,相当于国际限量值的3600多倍”。然而,3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食品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陈君石就在“公众健康安全与媒体社会责任”研讨会上澄清:国际《含乳饮料》中苯甲酸限量值是0.03克/千克,不是0.03毫克/千克,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科学报道对于准确性的高标准,要求记者在采写新闻时也要遵从科学思维,不可“似是而非”。但是,目前多数食品安全报道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记者进行科学报道时缺乏严谨的态度,造成信息模糊。

这首先表现在大量报道中的消息源不实。在食品安全报道中,“专家”成了一个必不可缺却面目不清的群体,“相关专家说”、“从有关部门获悉”、“业内人士透露”等模糊不清的消息源比比皆是,看似引证充分,却没有人为信息真实性负责。

同时,这一现象还体现在缺乏理性客观的报道叙述上。大多数从事食品安全的记者并不具有这方面的专业背景,对专业术语和数据一知半解,在报道叙述中不能做到准确、科学,而是按照社会新闻的写法,过度突出引人注意的所谓“卖点”,这就常使问题被夸大,引起恐慌。

效果是“传谣”而非“释疑”

新闻报道,尤其是涉及危机传播的新闻报道,所追求的效果应是“释疑”,而非“传谣”。这方面,日本媒体关于2011年大地震的报道值得借鉴。3月11日下午2时46分,日本东北宫城县北部地区发生了9.0级特大地震,然而,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面对巨大灾难,日本媒体表现得非常平静,“没有眼泪,没有生离死别,没有背景音乐”[3],媒体上甚至看不到什么“感人”画面,不断被报道的是下一次地震的震级、震源、破坏力、应对措施,以及还有多少人需要救援、死亡人数又增加了多少,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都注重的是如何发布更多“有效”信息。日本媒体对这一事件冷静而理性的报道引起了国内不少媒体的关注,并开始反思国内同类事件中媒体报道侧重点偏差的问题。

食品安全的报道通常在食品问题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出现,也属危机传播范畴,它所应达到的传播效果同样应是“释疑”,而非加剧“谣言”的传播,加重社会恐慌。但当前不少相关报道并不重视“释疑”,结果往往使错误信息愈演愈烈,事实上形同“传谣”,使公众接收到“伪科学”的信息。

英国作家本·戈尔达莱(Ben Goldacre)撰写的《伪科学》(Bad Science)一书自2008年起连续三年再版,其中绝大部分文章都来自作者在《卫报》上的同名专栏,该专栏专挑科学报道的刺,作者对科学报道产生谬误的分析值得深思:“记者如果不甘心只报道研究结果,还要为公众找到事情的缘由,那么他们至少应该熟悉相关科学知识,了解已有的研究结果,考虑多种并存的可能原因,为他们找到的数据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是常识。”

事实加事实未必等同于真相,何况当对事实的报道并非准确之时。由科学新闻带来“伪科学”的现象看似荒谬,究其根本,还在于记者在报道中缺乏“科学的精神”。

参考文献

[1]http://kexuesongshuhui.blog.163.com/blog/stati[J/OL].c/93596567201131173526975.[1]http://kexuesongshuhui.blog.163.com/blog/stati[J/OL].c/93596567201131173526975.

[2]张建军.食品安全报道的常见误区与防范[J].中国记者,2009(7).[2]张建军.食品安全报道的常见误区与防范[J].中国记者,2009(7).

新闻报道要讲科学求严谨 第5篇

随心所欲去报道, 不讲科学不求证, 以致报道失实。如去年某报的报道:六旬老人考取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激励儿子。岂不知, 清华大学的院系设置中并未设置“艺术学院”, 而与之相关的只有“美术学院”。按照规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招生有年龄限制, 一般来讲, 硕士研究生不超过40岁, 博士研究生不超过45岁。六旬的老人又怎么会考取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呢?这些新闻的出现, 不是采编者随心所欲, 不假思索, 便是忘记了职业操守和采访规范。

无中生有编神话, 哗众取宠太离谱, 违背了新闻规律。多年前, 美国著名杂志《纽约客》曾经刊载过一幅漫画, 画的是一条狗坐在计算机前敲击键盘与另外一条狗交流, 漫画题为:“在互联网上, 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虽然漫画已经慢慢被人淡忘, 但漫画的标题却成为互联网流传至今的经典名句。问题是, 我们媒体的记者早已忘记了这句名言, 反而把“狗儿们”的胡乱涂鸦奉为特大新闻。如某报的报道:比尔·盖茨花亿元租房看奥运。说的是2008年8月, 不但全世界最顶尖的运动员聚集北京, 全世界众多富豪也把来北京看奥运视为一种时尚, 并早已订下套票, 这其中就有比尔·盖茨。不过, 这位已将数百亿美元家产投入到慈善事业的软件巨人, 这次不会在北京住酒店, 他花了1亿元人民币, 为自己租下了一个离水立方不到180米的空中四合院, 推开四合院窗户, 向外眺望, 水立方与鸟巢一览无余。四合院分两层, 面积有700多平方米。不过, 就算你跟盖茨一样有钱, 你也买不到, 那里的四合院只租不卖, 盖茨也只能年租而已, 一年租金高达1亿元人民币。后经比尔·盖茨官方证实这条消息是假的。另外,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董事长张亚勤也对媒体暗示, 盖茨巨资租房看奥运事件可能是房地产商的商业炒作。还有前几年“神医”胡万林及“奇人”张宝胜等违反科学的现代神话, 也是新闻媒体报道出来的。这些新闻的出笼, 也反映出我们有些新闻工作者的猎奇心理, 把无中生有的传言当作新闻的卖点而哗众取宠, 助长了假新闻的生命力。

好大喜功, 滋长不切实际的虚荣心理。个别记者出于名利思想, 追求轰动效应“抢新闻”, 对时效性、可读性的考虑, 超过了对真实性的重视。报道的往往是真假相间, 实里掺假的失实新闻。某报报道的《副省长当农民》的新闻, 原来是曾经当过副省长, 又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休的一位高官, 不在城里享清福, 而是回到他的故乡操起了农具, 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换一种生活方式。但是通过记者的炒作, 却把“新闻眼”做在了“副省长当农民”上。当农民意味着只有依赖在土地上劳作获取生活来源, “副省长当农民”就意味着在副省长任上毅然辞去职务, 而且停止了所有公职人员的待遇到农村去, 和当地农民承担一样的劳作和义务, 凭借自己的劳动收入生活。而这位退休的副省级官员, 人是到了农村, 也干起了农民的活计, 但他享受的副省级退休官员的福利待遇和医疗保障并没有改变, 所以他并不是农民。记者的炒作把一个具有一定价值的新闻硬要偷换成“副省长当农民”, 显然是违背了真实性这个最基本的新闻选择原则。

虚假广告蒙读者, 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缺少科学严谨的社会责任感。一段时间来, 有的报纸等传媒广告铺天盖地, 甚至压过正版内容, 引起读者的反感。然而, 笔者感到最令人憎恶的莫过于虚假医药与保健品广告。这类广告有的吹嘘“包治百病”甚至有“返老还童”之功效, 一些保健食品也有了能治顽疾的特效:有的夸大专攻疑难杂症的疗效, 一些疾病, 医学界明确指出目前暂无彻底根治或有较高治愈率的能力, 而这些广告不仅大胆宣称能彻底根治糖尿病、尿毒症、癌症等顽症, 而且有的能包矮个长高、秃子长发等。更有甚者, 有的报纸以读者问答、新产品报道、新闻专访、市场信息等形式为之张扬, 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有偿新闻”。

转载新闻忽略了核实步骤。网络传播的无限性和网络媒体互相转帖现象助长了假新闻的蔓延, 有些所谓的新闻一旦上网, 很快就会形成超强的传染力, 各家媒体你传我摘, 其影响面要比传统媒体大得多。而且, 由于是转载, 许多传媒忽略了核实步骤。某报报道“北京房地产商协会会长竟赞成炸掉故宫盖住宅”, 就有网友发帖称这是两年前网上的旧作, 且已被证明是假新闻;《郭晶晶怀上郭启刚骨肉欲离队》刚出笼, 很快有网友揭出这篇假新闻源自三年前网上的帖子。

基于这些, 笔者想到了曾经看到过的一篇文章, 文中说:职业欲望是一种职业激情和职业敏感。新闻记者如果缺少了新闻激情和新闻敏感, 就丧失了做新闻工作者的起码条件, 但这种激情和敏感性必须符合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 必须尊重新闻规律, 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也就是说, 要把自己的职业欲望控制在一定范围里, 必要时要压抑这种欲望。所以, 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 如果为了新闻看点、卖点, 为了争夺眼球而放纵自己的职业欲望, 就会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 破坏新闻工作规律, 不顾社会客观效果, 把蚂蚁说成大象, 把芝麻说成西瓜, 甚至会杜撰和编造虚假新闻。

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灾难新闻报道 第6篇

开放、透明是5·12汶川地震报道最显著的特点。5月24日, 温家宝总理在映秀镇的废墟上说, “我们欢迎世界各国记者前来采访, 我们相信你们会用记者的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 公正、客观、实事求是报道灾情和我们所做的工作。”公开、透明的报道, 消除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 最大程度地减少恐慌。虽然此次大地震伤亡十分严重, 但社会上基本没有多少谣言传播, 全国团结一心抗震救灾, 传媒的传播收到了良好的正面效果。事实证明,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打破新闻控制僵局, 为增强公共治理动力, 树立政府形象, 安定社会秩序, 激发民间善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灾难报道的根本要求。

(一) 灾难报道体现人文关怀

地震报道中, 传媒在及时报道救灾进程的同时, 把大量镜头和文字集中在救灾行动中的人、受难的人身上, 闪现出人性光芒。各媒体纷纷报道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感人事迹, 彰显出人性之美。正是传媒大量报道展现人性的场景, 使我们感同身受, 激发起全民族的凝聚力。

(二) 灾难报道应遵循“减少伤害”的采访原则

美国职业记者协会 (SPJ) 的《职业伦理规范》提到:“对那些可能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负面影响的人们表示同情, 尤其面对孩子和没有经验的消息来源或采访对象时, 要特别小心。当采访受到悲伤事件影响的人们或使用其图片时, 记者要有同情心, 谨慎使用图片。要认识到采访和报道可能会对采访对象或公众引起伤害和不安, 自以为是地追逐新闻是不可取的。”

在面对灾难的受害者时, 记者更要具备以人为本的意识, 避免对受害者造成再次伤害。通常应由记者出面叙述他们有哪些亲人不幸遇难, 不强求人家自己再揭心灵创伤。

(三) 图片新闻灾难报道注重伦理性

传媒运用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影响受众, 一直是摄影记者追求的职业目标。在灾难报道中, 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表现手段, 多角度、多方位地向受众展示着地震灾害带给当地的巨大破坏。新闻摄影记者的任务不仅仅是冷静拍摄, 不应该仅仅想到图片的效果、新闻受众, 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人性关怀, 摄影者更需要穿越图片的表象, 同那些灾难中的受害者、他们的亲人, 也就是被拍摄者悉心交流, 真诚地考虑到摄像机的存在和拍摄是否给他们造成了一种额外的伤痛。

三、全面协调报道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灾难报道的

基本保障。

“议程设置”理论指出媒体的报道常常能够为民众设置话题的议程———引导他们关心什么, 不关心什么;品评什么, 不品评什么。在抗震救灾问题上, 一个非常突出的表现就是:媒体报道多的, 能引起全国舆论的关注, 包括救援物资、志愿者队伍, 也包括更多记者, 就能前仆后继赶来。相反, 没有媒体报道的灾区, 它很可能就会在轰轰烈烈的救灾活动中, 被“冷落”甚至“遗忘”。以至于在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发生了这样一幕:“这里没什么记者, 拍拍我们, 报道一下我们吧。”灾民们看到拿着相机的人就不停地说。当地房子基本都塌了, 村民没地方住, 帐篷不够, 食品也不够, 13.3万人因地震而无家可归, 帐篷严重欠缺。本次大地震的连日报道中, 我们把目光高度集中于四川的北川、汶川、绵阳、都江堰等地, 其他同样有很多人员伤亡的灾区却“几乎被遗忘”。比如, 受灾较重的甘肃省文县, 直到灾后第五天周永康同志前去视察, 灾情才得以披露, 7天后这里的灾区群众才收到救灾帐篷和第一批药品。可见, 在灾难报道中, 全面协调的报道精神尤为重要。媒体要深入采访调查、踏足每一个因灾情而急需救援的乡镇村庄, 把更多的民众需求展现出来, 做好大众传媒的宣传引导工作。抗震救灾一盘棋, 我们不能抛弃任何一处灾情, 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灾区群众。

四、可持续、重发展的报道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灾难报道的着眼点。

用发展的眼光指导媒体报道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 救灾和灾后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政府对灾民的持续救助、财政拨款、善款和物资的分配使用情况, 是国人和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 这都需要政府及时、主动公开真实情况, 需要我国媒体持续追踪报道, 掌握这些信息的话语权, 让国人和国际社会了解真实情况, 为灾后重建争取有利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 媒体作为社会雷达, 具有监测社会发展风险的责任。应对风险社会, 新闻要分“轻工业”和“重工业”。“轻工业”服务“民生”, 主要生产消费资料, 像民生新闻、娱乐新闻……它们投入少, 市场见效快。而新闻的“重工业”, 则是服务“国计”, 主要生产生产资料, 像这次的抗震救灾报道, 还有平时的经济报道、典型报道、舆论监督……它们投入大, 市场效应不明显甚至没有, 但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社会在发展的同时, 会产生副作用, 产生更多的风险。

比如此次的大地震, 垮塌那么多房屋, 谁能否认它与我们对生态的破坏、工程质量尤其是教学楼修建的质量问题无关, 谁能否认它与我们在教育、健康、社会保障上的欠账无关?

科学报道 第7篇

新闻媒体不仅要积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和新鲜事, 而且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现实中的问题, 揭示问题、剖析问题、反映问题, 促进科学发展。

揭示问题、剖析问题、反映问题的报道, 就是问题性报道。因此, 强化问题意识, 加强问题性报道, 无疑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问题性报道的作用在于促进工作

问题性报道, 是报道问题的新闻。其作用在于发现问题, 促进问题的解决, 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以及“提出预警, 使社会趋利避害, 顺利发展”。 (1) 穆青在《应该增加一些报道问题的新闻》中指出:“新闻是一种舆论, 舆论的力量就在于不断地从生活中提出迫切的问题, 来引起群众和有关部门的注意, 促进问题的解决。” (2)

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 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实践中, 一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一些问题正在解决, 也有些问题一时还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 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解决, 还有些问题尚未明显表露出来。问题性报道, 就是将一些正在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的问题和尚未显露的问题揭示出来, 引起各级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 引导和动员干部群众共同面对问题, 使这些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新近最典型的问题性报道是针对我国楼市问题, 如新华社的“六连评”和《人民日报》的“民生三问”。

2010年3月28日至4月2日, 新华社连续刊发了6篇评论:《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疯狂的房价叫板土地招拍挂》、《“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税收杠杆应发挥更大作用》, 这些报道对我国楼市的投机效应和社会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刻的剖析,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4月1日至4月6日, 《人民日报》以“追问中国楼市·民生三问”为栏题, 连续刊发了三篇问题性报道。4月1日刊发的《房价今年会怎样》, 一问“遏制过快上涨”等于骤降?二问迅猛增势能刹住吗?三问老百姓如何才能住上房?4月2日刊发的《“地王”会不会消失》, 一问“地王”推高房价, 还是房价诱生“地王”?二问现行出让方式, 必然催生“地王”?三问具备什么条件, “地王”才会消失?4月6日刊发的《预售制能否取消》, 一问预售制为何屡屡遭诟病?二问能否直接卖现房?三问漏洞究竟怎么堵?三篇报道提出9个问题, 每一问都聚焦民众关切的要害问题。

新华社的“六连评”和《人民日报》的“民生三问”报道引起广泛关注, 社科院工业经济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 新华社“六连评”等中央媒体的聚焦, 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房地产业更加清醒, 让决策者再度思考房地产目前的状况, 考虑房地产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 (3) 随后不久, 中央一系列新的楼市调控政策出台。

问题性报道与批评报道有联系也有区别。问题性报道所涵盖的内容包括新闻监督的部分内容, 也包括大量工作研究性的内容。

问题性报道有时与批评报道是重合的, 即问题性报道同时也是批评报道, 属于新闻监督范畴。比如, 2010年5月16日和5月27日, 中央电视台先后披露了“芦笋片”和“恩丹西酮”两个治疗癌症的药品, 利润分别高达1300%、2000%。报道对各个环节层层加价、医生吃回扣等行为进行了揭露和批评, 可以肯定地说, 这两个报道属于批评报道。同时, 这两个报道既揭示了药价虚高的问题, 也对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因此, 也是问题性报道。

问题性报道与批评报道有时又是分离的, 是不同性质的两种报道。比如, 轰动全国的南京婴儿死亡事件的报道, 揭露的是南京市儿童医院个别医生道德缺失、严重失职的个案, 这类报道因并非揭示典型性、代表性的问题, 应归于批评报道, 不应算作问题性报道。

如何把好问题性报道的选题关

问题性报道的选题范围十分广泛,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无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旧的问题解决了, 新的问题又会出现。那么, 如何把握好问题性报道的选题关?

首先, 问题性报道的选题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

穆青在《我的心里话》中讲道:“新闻工作太重要了,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 是党的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现在才能够理解在西柏坡的时候, 为什么毛主席要把总参谋部和新华社放在身边, 由中央直接掌握这一文一武两个部门。……现在新闻界有些同志总是绕着弯子想否定我们的新闻学, 认为新闻没有科学, 说新闻就是政治, 或者想以现代流行的所谓传播学、信息学来代替它, 我认为这都是不对的。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开始几十年的新闻实践来看, 我们的新闻工作无论在战争情况或和平情况下, 在人民群众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它远远超出了传播信息的功能, 而是鼓舞、指导了革命战争的胜利;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真正起到了教育群众、传播经验和指导实际工作的作用。” (4)

穆青的心里话告诫我们, 永远不要把我们的“新闻”简单地理解为“传播信息”。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时刻牢记, 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 新闻机构是党的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只有做到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 才能把好问题性新闻的选题关。

问题性报道的选题, “要体现党的主张, 反映人民心声”, “让党放心, 让人民满意”。 (5) 要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首位, 坚持以人为本,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2000年6月11日, 新华社播发的《药价追踪》, 在国家有关城镇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措施出台之际, 揭示了药价虚高的主要症结在医院的问题。2010年5月16日和27日, 中央电视台先后披露“芦笋片”和“恩丹西酮”药价虚高问题, 在新医疗改革将出台之际揭示了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报道, 有力地配合了改革, 起到了推动改革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作用。

其次, “问题”的界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准绳。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 问题性报道选择的现实问题, 应当是科学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因此,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问题性新闻选题必须遵循的准则。

问题性报道选择的现实问题, 可大可小, 但一定要有典型性、代表性。要把握问题的本质属性, 要把问题放在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对比, 不仅要分析问题的静止状态, 还要把握问题的运动状态、把握问题的走势, 分析其可能对科学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

再次, 要“吃透两头”, 即吃透上头精神, 吃透下头实情, 把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南通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吴雪琪、胡建兵, 在全国不少媒体正面宣传招聘“村官热”的大背景下, 针对当地招聘大学生村干部直接任命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的实情, 深入了解党章和当时新颁布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发现了明显有悖于党章规定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问题, 采写了问题性新闻《透视招聘“村官”热》, 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并被全国各大媒体转载, 后获得了中国新闻奖。

问题性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性报道揭示的是现实中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或者违背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 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损害社会和谐等等。但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着比较复杂的因素, 有些问题必须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解决。鉴于现实问题的复杂性, 问题性报道需要特别慎重。

第一, 要在量上掌握好度。穆青曾提出“应该增加一些报道问题的新闻”, 但他也特别指出:“如果我们揭露性的报道太多, 反映阴暗面的内容过分突出, 让人看了不能提高信心, 反而产生一种灰色的、失望的情绪, 那就是我们的失职。” (7) 一些可能产生失望情绪的问题性报道, 要控制报道的数量和刊发的密度, 不能因为反映问题而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 要在质上追求良好的效果。问题性报道一定要考虑社会效果, 对于可能产生不良效果的问题, 暂时不要报。同时还要以理服人, 要本着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良好愿望来报道。范敬宜曾提出一个“建设意识”的观点, 他说:“所谓‘建设意识’, 就是要求记者以实事求是的作风、与人为善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愿望、心平气和的写法处理批评性报道, 力争做到‘阻力较小、效果较好’。” (8)

第三, 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对于报道的问题, 不能夸大其词、捕风捉影, 更不能凭空捏造。记者要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扎实采访作风, 做到报道事实真实准确。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做到真实地反映生活, 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不仅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 尤其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9)

第四, 要服从服务于国家和公众利益。要以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来审视问题, 要站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的立场上来选择问题、采写报道, 不能发现什么问题就报什么问题。正如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传播学会会长尹韵公教授所言:“我们一定要学会用中国的立场、中国的眼睛、中国的分析, 去应对和报道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我们一定要坚持讲真话, 一定要善于抓住时机讲真话。” (10)

新闻服从服务于国家和公众利益, 在美国新闻史上有一个典型案例。二战期间, 日本气象专家荒川秀俊提出, 用北太平洋由西向东的大气环流层向美国本土飘送“气球炸弹”, 被日本军部采纳。1944年11月1日到1945年3月, 日本利用气球向美国本土施放带炸弹的气球达1万多个, 将4.5万个炸弹和燃烧弹飘送到美国, 引起森林大火, 造成人员伤亡。美国国会向全美各大媒体秘密发出指令, 封锁了有关气球炸弹的消息。日本军方推断, 倘若美国人受到打击, 在一个崇尚新闻自由的国家, 怎么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保持沉默呢?再继续下去, 只能对已经极端紧张的战争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 终于在1945年4月终止了向美国飘送气球炸弹的袭击。 (11)

第五, 要有法制意识, 用“法眼”观察问题。问题报道要符合宪法, 符合法律法规, 符合政策, 在判断是非时, 要依据法律法规用“法眼”观察和分析问题, 不要以人们的习惯认识或社会习惯思维来评价问题。具有明显舆论监督作用的问题报道, 因涉及一些具体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不仅要做到报道事实准确, 而且要有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些事实。做到了事实准确, 且有据可依、证据充分, 一旦引起争议或引发诉讼纠纷, 也便于从容应对。

参考文献

①李文:《问题性报道及其兴起的原因》, 《新闻战线》, 2004 (3) 。

②穆青:《应该增加一些报道问题的新闻》 (1956年8月) , 《新闻散论》, 新华出版社, 1996年版。

③《中央媒体密集建言房地产调整》, 《舜网-济南时报》, 2010年4月8日。

④穆青:《我的心里话——在“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记者》, 1996 (11) 。

⑤人民日报社论《让党放心 让人民满意》, 2008年6月21日。

⑥2007年10月15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⑦穆青:《弘扬民族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 (1988年12月26日) , 《新闻散论》, 新华出版社, 1996年版。

⑧范敬宜:《总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8年版。

⑨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⑩尹韵公:《试论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中国记协网》, 2007年1月6日。

科学报道 第8篇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创刊于1987年, 历时20余载, 是国内唯一一本以研究初级卫生保健理论、政策、技术方法为对象的综合指导类期刊。自创刊以来, 始终坚持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目标, 以为读者提供一系列基本的、基础的、有益于保护人群健康的基本理论、政策、方法措施为内容, 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初级卫生保健的政策, 介绍国内外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经验, 提供预防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妇幼保健和围产期保健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为普及初级卫生保健知识,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 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 被广大读者誉为良师益友。《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2009年, 将迎来我国建国60周年。多年来, 我国卫生事业领域中出现了许多优秀单位,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并涌现出了大批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做贡献的优秀管理者, 他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管理工作, 紧跟时代, 勇于创新, 带领全体医务人员为我国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迎接和纪念建国60周年, 进一步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突出宣传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单位和管理者, 从而促进卫生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让更多的人学习他们的科学管理经验,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社决定从2009年第4期开始, 每期宣传1~2家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标杆单位, 同时, 这些优秀管理者, 也是我国卫生事业领域众多先进人物的杰出代表, 也将成为全国卫生管理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此次活动将采取推荐和自荐的方式, 一经通过审核, 我们将指派专门的编辑、记者和您联系采访事宜。

联系人:金艳 (联系电话:0451-87253030)

科学报道 第9篇

一、风水学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被神秘化和迷信化的倾向

有些风水先生故弄玄虚, 渲染“一命二运三风水”之说, 到处招摇撞骗。诸如风水堪舆、算卦预测、八字命理、择吉选期、消灾解厄、开运指导、起名改名等, 误导民众。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辞海》对“风水”的解释是:“亦称‘堪舆’, 中国的一种迷信, 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不少老百姓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 建房购房、装修房都要请风水先生看看, 希望旺家。因为看住宅风水、装修风水容易赚钱, 很多“江湖人士”招摇撞骗于城乡, 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对于风水问题, 民间有需求。政府如放任不管或一味制止都不是稳妥的办法。笔者认为, 政府、媒体要做好去伪存真的工作,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群众。

二、风水学中蕴涵着建筑生态学的科学因素

为了能正确地了解风水学, 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据了解, 风水学是从易学中衍生出来的。易学好比一棵“树”, 《周易》、《经传》是这棵树的“干”, 风水学则是旁生而出的“枝”。风水学从远古流传至今, 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自然环境在变、世界在变、社会生活在变, 对于风水学的观念也要随之改变。对于风水学研究和探讨也不能走极端, 既不要将其神秘化也不要轻易否定之。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建筑学家、原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的罗徽启教授 (3)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风水有深入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中国的风水学是中国古典的建筑学和规划学, 是古代中国人勘察、选择、规划、营建居住和生活环境的一门学问, 是建筑实践中经验的总结。关于风水有很多争论, 有些人认为风水毫无道理, 胡说八道, 是迷信。我们也常常遇到业主请来风水师, 讲了一些我们不懂或我们认为滑稽可笑的风水问题, 甚至明显是无稽之谈, 即便如此, 请大家还是要认真听, 审慎研究, 不要轻易下结论, 更不要随便扣上‘迷信’的帽子。因为不同文化教育背景和实际经验的人会有不同看法。何况, 现在还有很多现象是无法用科学和理性逻辑解释的, 风水学中的确有许多神秘的尚未解释清楚的问题, 当然也有不少巫婆神汉故弄玄虚的东西掺杂其中。揭开神秘的外衣看中国风水的实质, 风水的实质是场的效应, 是各种建筑环境元素组成的场和人的个体及整体 (社会) 的场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二者相生相旺、和谐共荣。我们已经自觉和不自觉地开始回归到我们祖先的‘天地人和’和‘天人合一’理念中了。总之, 风水把天地人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 是研究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的学问, 主要是透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元素, 综合时间、方位、空间等各种因素, 去研究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 试图找出一些规律。”

当中国的风水处于“两难境地”时, 韩国于2003年开始启动“整体风水地理”项目;日本于2006年初对外透露风水申遗的信息;想想韩国、日本等风水申遗的作法, 看看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如北京故宫、颐和园、天坛、敦煌莫高窟、曲阜孔府、孔庙、孔林、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边寺庙、西藏布达拉宫、武当山古建筑群、苏州古典园林、平遥古城、丽江古城、龙门石窟、西递宏村等安徽古村落、殷虚、秦始皇陵、明清皇家陵寝等, 张栋杰在博客 (4) 中感慨道:“不是因为风水不好而是因为怕担‘迷信’帽子的风险。”

三、媒体人在报道房地产业风水问题时应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如今, 有些媒体在做房地产报道中的风水时也出现迷信沉渣泛起现象。如果舆论导向把握不好, 很容易陷入误区。福建省有家媒体曾从风水方面报道郊区一个楼盘, 受到有关部门批评, 不但达不到采编的预期效果, 甚至影响到媒体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 媒体要把风水学中唯心主义的东西、封建迷信的成分去掉, 而把其中探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华提取出来。为了慎重起见, 《海峡消费报》在报道中尽量不使用“风水”这一敏感词, 而是使用“宜居性”、“和谐”一类词汇, 《海峡消费报》专刊部将关于房地产业的报道定位在建筑生态学上, 着重反映人、建筑物、自然生态三位一体、和谐共生上。

那么, 如何从建筑生态学视角来报道房地产业呢?《海峡消费报》在做房地产报道时, 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如楼盘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等, 总之, 以人为本来评价楼盘及居室的宜居性, 注重观察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通过天、地、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研究, 选择适宜人类休养生息和工作的良好生态环境, 以期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在具体的采编活动中, 从2006年7月起, 笔者与《海峡消费报》专刊部的同事在三方面予以探索:首先, 到正规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寻找易学专家。请福建农林大学陈学敏教授做指导, 本报采编人员与欲购房的张小姐赴福州金山一带选房。几天下来, 陈教授从建筑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地球物理学、人体生命学等学科讲解建筑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同年8月3日, 《海峡消费报》刊发了《哪种房适合我?》的稿件, 并配上相关链接, 版面风格及内容焕然一新, 受到读者好评, 不少读者打电话邀约陈学敏教授为他们选房。专刊部还采访了福建师范大学易学研究所教授黄黎星, 他提出“顺风顺水, 顺其自然”的观点, 令人耳目一新。其次, 专刊部开设了《家居八卦》等专栏, 与读者展开互动,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八卦话题, 组织了《居室钟多人自扰》、《搬家备好“四宝”》、《家, 简单生活简单爱》、《她是“风水”当事人》等稿件, 生动地表达出“犯忌事件”的诙谐。再次, 专刊部推出“地产商眼中的‘风水’”系列文章, 反映开发商对于宜居性的理解和作为, 反映板块、楼盘和单套房的宜居性和舒适性。《海峡消费报》房地产专刊把一些枯燥的看房选房活动做得风生水起、情趣盎然, 通过亦真亦幻的八卦式、娱乐性的采编形式, 增强生活情趣, 增进愉悦阅读, 从而逐渐形成该报独特的办报风格和取向。

虽然笔者与《海峡消费报》专刊部同事在创新房地产业采编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总体上看还处于零敲碎打的阶段, 还需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以便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 《海峡消费报》拟进行必要的人财物整合, 尤其是组建专家顾问团, 联络省内外建筑生态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及工程建筑方面的行家里手、验收师, 组成《海峡消费报》的顾问, 既为开发商提供服务, 更为消费者服务, 积极参与房地产市场的运作, 以开辟一条富有特色的消费者与开发商的联系纽带, 让《海峡消费报》在房地产市场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成为福建媒体和房地产市场的一块独具特色的品牌。

参考文献

①《生态建筑学的基本取向》第一段, http://house.enorth.com.cn/system/2002/01/03/000234556.shtml

②《建筑风水学》一文中的第一段与第六段, http://www.8ttt8.com/yishu/w10183.htm

上一篇:国企企业文化管理论文下一篇:质量监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