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范式范文

2024-07-03

课堂新范式范文(精选6篇)

课堂新范式 第1篇

现代工业文明的基本准则是从启蒙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整个现代思想,工业化生产是工业文明的主要生产方式,通过科学技术力量来控制、驾驭和改造自然,制造出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的人造物产品。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是其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其结果一方面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和丰富。另一方面,人口出现“爆炸性”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短缺,更重要的全球生态系统遭到全面破坏。因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推进,荒野急剧缩减,作为野生生物多样性根据地的原始荒野迅速地趋向灭绝,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结构接近紊乱的临界点,生物圈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生态过程失调等等。所以,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在于追求经济与技术发展时忽视了生态知识。正如唐纳德·沃斯特在《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中所说“整个文化的发展已到了尽头,自然的经济体系已被推向崩溃的极限,而‘生态学’将形成万众一心的呐喊,呼唤一场文化的革命。”[1]所以,人类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就不仅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和经济措施,而且要彻底改变近代以来所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改变现有的政治和经济结构,建构新的国际关系秩序,选择新的范式,新的文明模式。

一个新范式要出现的只有在常规的问题解决活动宣告失败之后才会凸显出来。我们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其意义在于它在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上比旧范式更具有效率。我们知道这场生态危机是引起范式革命的原因,而范式革命必然导致范式的转换。应对这场生态危机需要做出的变化是如此彻底,以至于我们把它称为创造一种新文明也不算太夸张。文明涉及“价值观、规范、制度和思维方式,涉及连续几代人对社会的重要性的认同”。[2]生态文明最初是由叶谦吉1984年在前苏联提出,1987年又在我国呼吁,1999年罗伊·莫里森(Roy Morrison)在美国提出,正如他们呼吁的那样,我们需要创造一种“生态文明”。2007年10月中共在十七大的报告中将生态文明的理念作为我国共产党的政治方针。作为一种全球文明,生态文明在工业文明的世界秩序中产生,它又扬弃了这种文明。因为它要涉及到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深层设定、思维方式和终极目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这种转型的力度之大,“正如农业文明产生时或者中国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中世纪文明和现代文明产生时所发生的那样,但是,它仍会保存这些文明或者其他文明中最优秀的东西。”[3]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基础的文明。这个文明的灵魂是生态世界观、价值观,生态伦理是生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生态伦理的实质,就是要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把道德的关怀从人扩展到人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重新确认人类生活的价值根基与意义指针,最终实现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

2 范式信念:从生态学到人类生态学

现代工业文明的特征是文化进化和生态进化之间的分裂。要整合这种分裂,我们就要重选范式,生态学尤其是人类生态学就是我们共同的信念系统,这是我们解决目前生态危机的基础。“生态学”(Oikologie)一词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并两个希腊字logs(研究)和oikos(房屋、住所)构成,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初次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从此,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幕。1935年英国的坦斯勒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有机结合,生物系统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分别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环境系统包括光、热、空气、土壤和其它化学元素。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在结构和功能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现代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系统。1942年,美国的年轻学者林德曼发表了食物链和金字塔营养结构的研究报告,确立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理论。近年来,生态学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生态学上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随着人类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力量不断增强,人类已成为生物圈演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人类活动渗透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到处都以人工生态系统代替自然生态系统,一切生态学都朝着人类生态学转变。

1923年美国地理学者巴罗斯(H.H.Barrows)在美国地理会开幕词中首次提出“人类生态学”概念一词,主张地理学研究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上世纪50~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急剧增加,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和环境问题引起生态学家和地理学家的关注。地理学从人地关系论出发再次引伸出人类生态学概念,认为人类生态学以前的人地关系只停留在地理哲学研究阶段;而现代的人地关系则注重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全球生态效应研究。70年代以来有更多的人类生态学论着问世,例如,Ehrilichu的《人口,资源,环境———人类生态学课题》(1972年),Smith的《人口生态学———一个生态系统的方案》(1972年),Ehrilichu的《人类生态学:问题与解决》(1973年),Mikllin的《人口与环境———人类学的当前课题》(1973年),Richerson的《人类生态学:一个环境方案》(1976年)等,学者们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全球性问题综合定义为全球性生态问题,把研究该问题的综合科学定义为人类生态学。[4]人类生态学研究的是要综合掌握人在其文化上的适应及在生物上的适应,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如何和谐与统一的问题。人既具有生物生态属性又具有社会文化生态属性。作为生物人,人对环境的生物生态适应使人类形成了不同的人种和不同的体质形态;作为社会文化人,人对环境的社会文化生态适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让我们回忆一下人类在地球上的基本矛盾:人类文明涉及到一系列周期性的,有着内在联系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一种固有的增长倾向,但是有一个除外,即天然的、不可代替的,由地球中的矿物和生物圈所代表的绝对基本的资源。在这个圈子里人所依附的部分在增长的特性,与这个圈子里难以支配的自然部分的极限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拉开环境生态学序幕的卡尔逊女士在其着作《寂静的春天》中所描述的情景正是作为社会人的人类在其中扮演了主角。现实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也就是说,世界存在是:自然存在(自然生态系统)、社会存在(社会生态系统)和精神存在(精神生态系统)。“依据生态哲学的整体论观点,在“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各种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这里没有中心,是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的过程。”[5]而“在地球上,只有人类主体才是道德代理人。人的特长就在于他是一种能发展出文化的动物,他有道德、语言能力、推理力、自我意识等等。只有人才能够反思、思考、知道他在这个世界的生存方式是对或是错。”[6]因此,人类作为明智的观察者,自然的操纵者,又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现在,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懂得我们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不超过自然承载阈限和不破坏生物利益的基础之上;人类已经在加深着对“其他人”的意义的理解,这个“其他人”既包括人自身也包括其他生物体、生态系统等;人类已知晓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而又美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整合这种认识,我们就会超越科学和人文的对立,消解事实与价值或是与应当的截然二分。我们能理解到人类的生物学和文化的相互作用,尤其是文化上的适应,那么将会重新定义自身和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样随着生物共同体或生态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人们也将承担起对这个共同体的其他成员(植物、动物、水、高山等)以及大地共同体本身的义务。很清楚,如果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文明,要保持在与整个地球系统和谐一致的状态中,那么,生存就必然能适应自然部分———生态圈的要求。所以,从生态学到人类生态学发展就为我们提供了生态世界观理论的支撑,这一点类似于托勒密的地心说向哥白尼的日心说的转变。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态化的思维方式。生态学的最近发展,在推进科学并因此立足于现代性的最先进成果之上的同时,不仅为克服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提供基础,而且为克服工业文明的缺陷提供基础。这些进展提供的基础,使人们可以理解目的论,使人们可以理解感性,它克服了肉体和心灵之间、科学和人文之间的二元论,而且,通过把人类定位为自然界中自然出现的过程的和结构的合成体,为人们理解工业和前工业文明的成果和局限性提供了基础。生态学这样做阐明了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我们需要这种思维方式来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之间和个人与其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思考文化和文明的本质,并因此改变人们生活和组织自身的方式。因为“它为人们以一种不同于那些曾经统治现代性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建构一种不同的未来景象提供了基础。这就是说,生态学阐明了一种创造生态文明所需的思维方式。”[7]生态学尤其是人类生态学的发展涉及到文化的转型,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和组织设施等,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生态文明范式的选择的信念体系。

3 范式转换: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

不同的范式使人们所看到世界的面貌不同,随着范式的变化,世界的画面也变化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伦理学发展的一次范式转换。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c)伦理观强调以人为尺度,实现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人是自然的目的与主宰,自然则是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和手段。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是在近代的机械论自然观基础上形成的。随着工业文明和弗朗西斯·培根所倡导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人们逐渐掌握和拥有了自然,借助人的知识力量,自然通过实验被控制、被分解,使得掠夺自然资源合法化。在这种主客二分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分离和对立的,最终人类征服了自然、主宰了自然,形成一切均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而无视其他自然存在体的价值和权力。在这时讲人对自然伦理关系是不存在的。但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有机自然观开始复苏,以动物权利/解放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和深层生态学等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它们要求人们从机械论的、二元论的世界观转向一种生态世界观,实现自然的价值,扩展人的道德范围。今天人们的道德共同体已从人类扩展到动物、再从动物扩展到植物和所有生命共同体,进而扩展至大地、岩石、河流乃至整个生态系统。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联系和区别,类似于牛顿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力学之间的整合关系。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发展轨迹表明,道德共同体和价值权利主体的范围不断扩展。从思想进化史的角度看,这的确是一场革命———从人际伦理学到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是完全不同于工业文明下的人际伦理和社会伦理的一种新型伦理。这种新型的伦理在于人类的道德所关怀的对象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它要求人们能自觉地从对人类自身的道德关怀推广到非人类乃至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之中。这种道德观念的出现之所以是革命性的,因为它要求人们重新理解自身,重新思考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重新调整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方法等等。所以,正如杨通进所说:“作为一种生存伦理,人类中心论可视为环境道德的‘基线伦理’;作为人类完善自我的一种方式,非人类中心论可视为环境道德的‘高级伦理’。[8]的确生态伦理的产生使我们乐观地相信:在伦理学上我们正处在一个道德观念的变动时期,它将会对我们已有的道德体系和道德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上文提到的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联合国和各国发起的一系列旨在保护环境、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努力;如火如荼的民间环保活动等等。所以,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范式转换,本质上是人之为人的自我超越一个生成、完善过程。人类中心主义看待世界的方式,在文化进化的意义上反映出的是人类在道德进化中的不成熟性,而这种不成熟性,正如郑慧子所言“是人在其自身不断完善的进化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东西。这种超越是人类的道德进化中的一次革命性的转换,是人类的文化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人是以文化自觉的方式摒弃了这种深藏于我们的道德体系中的自私性。人的自我决定指示了人最终要去思考人的本质这一根本性的任务。人按照人的方式去思想和行动,这是人的生存之道。非人类中心主义所要思考的正是这个生存之道。”[9]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范式涉及所有物种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这一特殊物种的角色和地位。如果我们遵循这种文明的价值规范并有意义地生存,我们就会逐渐明白地球有足够的能力支撑所有的生命。生态文明是我们人类和生态共同体的未来。

摘要:现代工业文明的特征是文化进化和生态进化之间的分裂。要整合这种分裂,我们就要重建范式,实现一场关于文化观念的革命和伦理学范式的转换,生态学尤其是人类生态学就是我们共同的信念系统,这是我们解决目前生态危机的基础。因为一种看待世界的观念或方式直接决定着我们所看到事物的图景,只有实现了观念上的格式塔转换,人们道德的关怀才有可能从人类共同体扩展到生物圈和整个地球生态系统。

关键词:范式,生态文明,人类生态学,格式塔转换

参考文献

[1]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12.

[2]赫尔曼·格林,李世雁.论文明的发展趋势————生态文明[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93.

[3][7]转引自阿伦·盖尔.走向生态文明:生态形成的科学、伦理和政治[J].武锡申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194.

[4]刘湘溶编.生态文明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7-158.

[5]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2007,(2):139.

[6]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0-96.

[8]杨通进.走向深层的环保[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213.

高效课堂九大范式解读 第2篇

《中国教师报》在2010年7月发布“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其核心就是遵循学的规律,挖掘学习者的潜能,这些范式对传统强调以教为中心的课堂结构进行了有力地突破甚至颠覆,并在全国不同地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现将这九大范式呈现如下:

一、“课改”的代名词——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三三六)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三三六”或“10+35”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的自主学习模式,“三三六”教学模式是根据课堂特点、模块划分和课堂展示环节来确定的一种教学模式。“10+35”教学模式是根据课堂时间教师讲授和学生活动时间比例来确定的一种教学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一)、三三六模式解读:

1、第一个“三”是指该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①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

性,发挥每个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产生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

②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多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如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倡导全体参与体验

③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第二个“三”是指该模式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①预习―――教师根据所学内容,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查阅资料,做预习笔记,为展示课做准备。预习是也有讨论,重点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和寻找确定难点问题。对于学习好的同学,则是准备展示时突破难点的方案。体现分层次教学,重要的是教师学案的编写。预习学习时间一般来说是为了下一步学生展示提升做准备,时间可长可短,这要根据形式预习的情况,预习充分的三四分钟就可,不充分则一二十分钟,一定要灵活,另外,学生需要一个自主、积极、投入、火爆的学习状态,一定要让学生放的开、不拘束、否则他们怎么会在展示时敢于上台。学生应该准备想要展示的内容,交流预习的成果,还有预习中的疑惑或者重难点问题。教师要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放松自主学习,以完成预习目标。学生可以自主探究,也可以在小组内组与组之间合作交流,高效地完成预习任务。教师应深入组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遇到共性问题在全班点拨,以引领学生快速高效地完成目标。

②展示―――一般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首先进行小组展示,交流预习

成果。在小组讨论中,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积极的投入,除了接受信息之外,更多的是带着怀疑的心态去思考,其反应除了听之外更多的是赞许、补充、质疑。然后是全班展示,展示不再是让提问,而是自觉积极主动,抢着上台。发言的人慷慨激昂,发言精彩纷呈,其他同学凝神倾听,聚精会神。当展示不到位时,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和不同观点说出来,对别的学生的展示可以从内容、形式、规范等方面作一个适当点评,但不宜过多。通过发言,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展示什么?学生会的不展示,不会的出错率高进行展示。也可以边预习边展示,有问题的地方重点展示,没问题的直接通过,不要展示。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评比后可以适当的给予奖励或鼓励表扬,另外多做思想动员工作,多开展各种活动,相信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会有所提高。对于不愿意展示的也可以点名提问,保证人人参与。

③反馈―――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对他们进一步检查情况,看能否达到三维目标。这一环节主要是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反馈不拘于形式,不是一个单独的环节,要融于课堂的各个环节,随时反馈,只要有问题就反馈。可以在黑板上演示,可以趴在地上扎堆,也可以蹲在地上用粉笔在地板上演算。通过反馈课的检测练习,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在一起,就构成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

3、“ 六”即展示模块“六大环节”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二)、杜郎口的课堂特色

1、课堂有三怪:

一怪教室没讲台:和其他学校的教室不同,杜郎口中学教室里没有讲台,搬走讲桌,让教师走向学生在学生中间,教师由站在讲台上讲课变成了学习中的首席,成为参与者,让学生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宰者。教室里除了一面墙是玻璃窗外,每一间教室的前、后及靠走廊一侧的三面都有黑板。每个班级都有一幅自己的标语:“我参与,我成长,我快乐”;“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新课堂,我主张”;“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二怪课桌摆放没有排成排:而是被分成6—8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是相对围坐,以方便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学生可以自由离开座位,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尤其是当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或教师在黑板上讲解点拨时,全班学生完全打破了原有座次,一起靠拢在前面,怎么坐的都有,总之怎么方便听讲和参与就怎么做。每个学习小组由班主任任命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管理全组.三

怪上课形式。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唱歌、或讲解、或朗诵,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坐、或跪,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学生的发言几乎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情景,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和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其精神之抖擞,精力之集中,思维之活跃,令所有步入课堂的听课者都为之激动不已。

2、学生讲解老师听,整个课堂动起来:杜郎口的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们有的在爬黑板,有的在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有的还跑到教室外面,蹲下身子写写画画,然后就是相互之间的检查、提问,当然也有相互之间的点评„„整个教学活动中,全是学生主动在“动”:学生主动在“动”:主动讨论、主动解答、主动展示、主动检查、主动加强„„

虽然教师也在教室里,但教师的活动仅限于课堂开始时布置学习任务,随时解答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再有便是对于学生展示分析说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不清晰、不准确、不透彻的地方,进行简单的提示、指导。杜郎口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也做到了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这样的境界,他们的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是课堂话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帮助者,而实施和策划其实是学生自

己完成的。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常常这样教育孩子们:这个社会是靠能力吃饭的,没有能力,不能展现自我,就没有机会。

学生在一个完全自主、开发的环境中学习,思想上没有丝毫压力,学习十分主动,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讨论研究,以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学习的快乐。

杜郎口课堂的轻松愉快,主要体现为孩子们可坐、可站,累了可以走动,看不见可以站在凳子上,也可以爬到桌子上,允许到其他学习小组参与交流,甚至可以到室外走动„„总之,只要围绕完成目标即可,不拘泥细枝末节,更摈弃繁文缛节,不限制学生,不压抑学生,让他们一身轻松、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杜郎口这样的课堂“奇观”,以前只在介绍国外教育的材料里听说过,在国内它是第一。

有人说,从生命的高度来看,课堂应该是激情和智慧生成的产物,那么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杜郎口就是这样的课堂,这里的教育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在这一过程中,都应是平等的、独立的。

3、课堂上的“三转变”:①学习态度由“供应式”向“自选超市式”的转变,这一转变改变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被动习惯;②教师教学由“注入式”向“发动式”的转变,杜郎口中学提倡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动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由“讲”到“动”,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③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要求课堂学习要由知识生成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学生主宰了课堂之后,杜郎口中学的教室里便一次次演绎着教学相长的神奇,一次次品味着师生共同发展的幸福。就以该校最常见的景观——集体爬黑板来说,它很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备课中的针对性问题。一个再优秀、再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所假想的也不过是几种方案和思路,而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兼顾每一个学生不同的领悟力。而集体爬黑板恰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展示自己解题思路的机会,他们的一些思路甚至是在老师的设计之外的。杜郎口中学很多老师都遇见过这种情况,偶尔会被学生给出的解题方法弄得很是“尴尬”,其实他们都习惯了这样的尴尬。

在杜郎口中学,学习就是这样令人神往,散发着勃勃生机,展现着五彩缤纷,闪烁着独特的魅力,续写着“庄户教育”的神奇。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二、领跑高中领着“改”——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1、解读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①该课堂模式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调动各小组充分发言的同时,又要保证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②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③课堂后段5分钟,要求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举手代表本小组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教师还要评出优胜组和最佳答题手。整个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都保持高涨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71课堂教学法则”的成功推出,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打破了学生学习天性受压抑的沉闷氛围,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

1、预习自学,自主探究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5、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2、对“271”的反思。

①、“271”高效课堂立足于三个改变

1)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 2)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3)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②、“271”高效课堂带给师生的收获

1)“271高效课堂” 师生情感交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精神世界,学生们如沐春风,教师们如鱼得水,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2)“271高效课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大幅提高;

点评:昔日的高考名校,今日的课改名校。在昌乐二中有一句赵校长的名言: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他们依靠课改找到了升学的秘诀

三、这里的学生管老师——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山东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写作业练习这样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了预习,课后变成 9

了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低效的难题。

“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兖州一中的突出亮点是围绕着课堂改革构建“课改文化”。尤其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和“主体”作用,他们不仅把学习权交给了学生,甚至连学校的管理权也交给了学生。

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一课分两截,前半段占35分钟“展示”,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展示。每节课的后段占10分钟“预习”,即教师要围绕“导学案”领着学生做下节课的预习。

兖州一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吸收了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精髓——“预习、展示、反馈”,结合高中学阶的实际,开展了“„循环大课堂‟三步六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分为教师导学、预习合作、展示交流三步,三步由六段组成,六段即“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小结作业”。

何谓 “循环大课堂三步六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比较两校的课中时间的划分,理解“循环大课堂”。兖州一中这一模式是在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根据高中阶段不同于初中,不设置专门的预习课,而是把课中的时间分为“35+10”。实施“展示+预习”的教与学。展示(35分)是属于上节课的内容,预习(10分)是下节课的内容,课中10分钟的预习是不够的,预习延伸到课下。该校的老师

形象地说“循环大课堂”是揪着课上10分钟的“小尾巴”,一直让它对接到第二天的课上。有人评价说:杜郎口解决的是“课上”效益,兖州一中解决的是“课上和课下”效益。如果说两校的不同,杜郎口是从改变课堂“组织”入手,兖州一中是从改变传统课堂的“结构”入手,杜郎口是“10+35”,而兖州一中是“35+10”,时间的颠倒,意义不同。相同的是,两者都属“自主学习”模式,瞄准的都是“高效”,殊途同归。

其次,通过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图示”,阐释各个环节步骤和时间分配,进一步理解“高效”含义。兖州一中每节课的起点在前一节课的后10分钟。教师围绕“导学案”领着学生做下节课的预习,将预习目标具体化,这个起点虽然短,“尾巴”却很长,一直延伸到第二天,与下节课的前35分钟对接,这35分钟是组织学生充分展示,内容是上节课10分钟里布置的“学习任务”,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将教师导学、学习预习和展示三步贯穿起来,即“一课分两段,三步为一课”。兖州一中老师这样形容说:10分钟是“预热”,“课下”时间是自我“加热”,35分钟展示时间是“燃烧”。当一节课的45分钟分配的展示时间适当地减少,而预习时间适当地增加,也就是留给学生自学时间多了,学生自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学习效率随之提高,达到了高效课堂。今天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明于走进社会里学生成为学习型人才。

课中实施“35+10”的“展示+预习”。前35分钟进行新课的学习展示,集中体现“六段”:(1)重申目标——进步明确“导学案”中提出的“三维”学习目标。(2)学情调查——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和展示,了解学生对各个层次知识的掌握情况。(3)问题汇总——对学情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理清问题的头绪,分出重点、难点,进行归类。(4)精讲点拨---(5)

课堂检测——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形成不同的评价机制。(6)小结归纳——将本节内容、知识进行整理成型,做好知识的归类。“六段”的课堂中,有讨论、有质疑、有对抗、有点拨,体现了体验性学习,激励性评价和即时化管理的特色,实验了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后10分钟是预习新课。老师发放“导学案”,方法上指导学生预习,时间上提出建议,简单地形成建设性意见,使学生对下节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实现课下的高效学习。采用“35+10”的课堂模式,教师精讲和点拨时间绝对不能超过10分钟。正象兖州一中老师说,以前的课堂是教师的“单口相声”,现在是“三句半”,三句是学生说的,“点子”上的半句是老师说的。循环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较,其基本理念是:把教学相长拓展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具体说是:

—— 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

—— 两个前置:学习的目的前置,学习手段前置。

—— 三个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 四个形态:展示、纠错、点拨、拓展。

可以说,没有杜郎口经验就没有现在的兖州一中的“课变”。“踩在杜郎口的肩膀上摘星星”,是兖州一中杜校长的感慨。杜郎口的课堂三环节“预习-展示-反馈”“10+35”是连贯的,是从改变课堂组织入手,来解决课堂上的高效问题。兖州一中的“展示+预习”“35+10”是截然不同的两段,是从课堂结构入手,解决“课上与课下的高效”问题。虽前后倒置,但两者本质相同,设计目的都是“自主学习”,都是“高效学习”。

3、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本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其突出特点:按课堂时间来说,是将下一课教学内容的预习任务放到了本课堂的最后;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是将学生的重心转移。起目的:一是能强制学生预习,规范学生预习,从而达到课前预习效果和要求,二是课后的课余时间可对预习所发现的问题再思考。对一课内容来说,老模式是先以教师为主(讲授)后以学生为主(作业—),本模式是先以学生为主(预习),后有老师参与(点拨)。

点评: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入手,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通途。伴随课改生成的“学生自治”管理文化,重新解读了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成为人”。

四、不让教师进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新知是中国名校共同体组建之后的第一所“实验校”。

校长徐翔认为,仅仅像杜郎口不行。他又发明了“新理论”,他说新知的学习不光要临帖,还要“入帖”直至“破帖”。

所谓“破帖”,当然是破茧成蝶的生成。

于是,“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在新知诞生了。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

徐翔说,不管是什么教育,只要开始尝试着去遵循本质和规律,那就

一定会在路上“遭遇”杜郎口的。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以学生“学”为本,创设了“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

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新知学校的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交流的。“交流”是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思维的成果,尤其是思维的过程真实、生动地展现在同学和老师面前,保证学生面对“他者”的思维,面对生命。

点评:作为最早提出“临帖”概念的学校,已然成为连云港市的一所名校。独有的“自学·交流”模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成果。

五、这里的学生怕下课——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与新知的徐翔校长一样,天卉中学的胡志民校长也是一个主张“学习即临帖”的校长。因为“临帖”的“不走样”,天卉中学的课改很快就显现出了成效,其在中考中,不仅一举在全县夺魁,而且有四门主要功课成绩竟然名列全承德市第一。

如今,天卉中学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参观学习,其“临帖”杜

郎口而“破帖”形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因其更具课程的变革意义,愈发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当代最先进的课改理念”。

学生这样评价:“这种新的课堂,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过去怕上课,现在我怕下课。在这种课堂里,不但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胆识和表达能力,现在只要放假一天,我就立刻想回学校。”

“天卉文化”最突出的是他们独创的“高效课堂班级文化巡展”。每到周五下午,他们借助各种文艺手段,说学逗唱演,比的正是谁的班级文化更出彩。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三型”,即高效课堂的“预习展示课”、“提升展示课”、“巩固展示课”三种课型;“六步”,分别为: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展示拓展,穿插巩固,当堂测验;“一论坛”即以论坛形式,在“三课”结束之后,以单元为总教学目标,采取滚动循环的手段,由教师“精讲点拨”,对本单元授课环节中挖掘不到的问题,提升不到的层次,进行有效的“二次作业”。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核心是“展示教育”。“预习展示课”环节,先期让学生达到掌握70%-80%的目标,并在小组内部由组长带领,要求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展示课”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联系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提升”的目的;“巩固展示课”则是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让有“创见”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思维见解,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 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点评:“大单元教学”模式立足于“破”,对传统教学中的“教材编排”、“课时安排”、“学期计划”、“学年任务”等进行重新组合,实现了对教材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六、立的首先是“人”——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教育绝不可单纯以成绩论英雄,但立人学校在升学成绩上的“不讲理”却在沈阳市成为“美谈”。这所学校的中考成绩竟然要超出县里平均分273分之多。

立人学校的高升学率来自于一直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高效。

立人首先立的是“人”。立人敢于实现“零作业”,是因为他们早就自信课上发挥了每一分钟的效能,用不着再“堤内损失堤外补”。

立人的课堂完成了“六个变身”,变教师“讲”为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主动探究;变教“书”为教“学”,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习方法;变集中精力批改作业为集中精力备课;变教师走下讲台参与,为学生走上讲台展示;变教师下海精选习题,学生上岸探究创新。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的李锦韬理事长说,立人的课堂处理好了三个度,一是活与实;二是动与静;三是收与放。

以整合教材形成知识导图为突破口,从呈现知识导图出发,到编制学习导图结束,实现“整体大循环”教学,构建“整体教学系统”,整体教学系统的特点是“整体整合”。“整体教学”是“三加工”、“三导”循环式的教学过程。

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二是教师加工导学

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学;三是学生加工学案,理解、应用、归纳总结,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

“整体整合”包括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整体包干、整体验收五个方面。

“124”模式,“1”即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即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

点评:从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到整体包干、整体验收,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享受课堂,从而使课堂走向重生。

七、丑小鸭如何变天鹅——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类似于“杜郎口旋风”,宁达中学的崛起被媒称之为“宁达现象”。

宁达到底有什么样的经验?宁达的经验是不是“二手货”?是杜郎口的“翻版”,还是对杜郎口经验“继承与生成”的持续性发展?

宁达的经验其实就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张项理校长说过的“名言”是:教育必须完成进化,既然要课改,就绝不做拖着尾巴的“类人猿”。

他七下杜郎口,和大多数中国名校共同体的校长达成共识: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在“高效课堂”上做足文章,唯有“课堂”优质,才能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里“解救”出来。

他们提出“把问题学生当成生病的孩子”这样的育人理念,他们想方设法激活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在只要随意走进宁达中学的任何一间教室,都如同走进了人声鼎沸 的“学习超市”。这里几乎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孪生”课堂。

“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自学、交流、反馈、巩固拓展。

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测评。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15(分钟)+25(分钟)+5(分钟)。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合作单位,每间教室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

预习课围绕的学习目标叫“课堂指南”,“课堂指南”主要由五部分构成:一是学习目标;二是重点、难点;三是学习过程;四是当堂测评;五是拓展提升。

点评:这所学校曾被认为是“捡破烂儿的学校”,但今天宁达中学已经成为全国课改名校,也成为了当地学生向往的学校。“自主与开放”是其核心价值,真正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八、新技术与新文化高度融合——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今年两会期间,香港《文汇报》曾以《郑州102中学课改事件调查》为题大篇幅报道了102中学的课堂改革,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班额过大如何实施课改?崔振喜校长说,找到一种东西取代黑板。这种东西就叫交互式电子白板。

他们巧借地处省会、硬件条好的优势,把杜郎口模式的“预习展示、调节达标、教学探索”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呈现出来,从而生成了郑州市第102中学具有自主特色的“交互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

崔校长介绍说,这种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投影、音响、实物展台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推进了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由“预习、展示、调节、达标”四个环节组成。预习:课前预习、课堂预习和释疑;展示:组内的小展示与全班的大展示;调节:利用郑州市教育局“调节教学”理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达标:当堂学习的小结、检测、知识达标和正向评价。

学生们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板书、展示、表演、提升,上课时不用忙着记笔记和在黑板上临时书写,挤出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展示过程可以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学生巩固和反馈也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还依托网络充分联通,“班班通”,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全体师生调阅、反馈、总结、互动。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主要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推进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使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点评:102中学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硬件条件好的省会学校应该如何学习杜郎口。他们把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与现代技术嫁接生成了自己的模式和课程,实现了新技术与新文化的高度融合。

九、安徽课改的“小岗村”——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

校长盛国有给改革确立了16个字:立足校本,自主构建,经营课堂,内涵发展。而在具体的行动研究中,他们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构建并完善了一系列应对新课程背景、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的校本科研体系,“三模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因此诞生。

原创性、前瞻性、本土化的教学模式一经问世,旋即引发了巨大的效应。有人说,他们是安徽大地上的又一处“小岗”。如今的铜都双语学校,已经因其课改而成为全国名校,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评价说,铜都双语学校的课改,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难题,变“留人才”为“造人才”,使学校具有了师资自主再生能力;突破了民办学校“生源基础差”的瓶颈,变“选学生”为“育英才”,使学校具有了“促进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核心教育能力。

“五环大课堂”

建构“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

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模拟课堂:教研活动的一种新范式 第3篇

关键词:化学模拟上课;实施策略;教研活动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6–0038–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模拟上课”,又称“模拟课堂”、“演课”或“无生上课”,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用语言描述课堂教学过程的虚拟教学活动[1]。由于其省时高效(时间一般15~20min),教学场所灵活易变,又能体现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和基本理念,因而成为时下一种新兴的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学研究范式的一种转型,并广泛运用于区域教研活动和各类评比中,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此,本文结合案例对化学模拟上课的实施策略作初步探讨,以期为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进而提高专业素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模拟上课的特点

1.1 体现教研活动的问题性

模拟上课是没有学生直接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更多地关注“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教研活动围绕某些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通过模拟上课将核心知识、概念等的教学流程具体化,以有效引发参与者进行针对性思考,侧重于教学问题的讨论及解决。

1.2 彰显对教师主体性的理解

模拟上课只有教师和“虚拟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交流,重点展示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化和主体性[2]。

1.3 显示教师对教学情境真实性创设的能力

虽然是模拟环境,但模拟上课具备真实课堂应有的一般要素,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执教者的语言表达、组织教学、操作演示、教育技术、板书板画等教学基本功,以及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情境和问题创设是否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是否合理、三维目标是否达成等执教能力。

1.4 反映教师教学艺术性的水平

模拟上课没有学生配合,完全靠教师自编自导自演。不仅要反映教师对教学过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而且要较全面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新、教学手段佳、教学评价得当、教学机智灵活等教学艺术性的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2 模拟上课与说课的区别

模拟上课是在说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都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通过“说”来完成。

说课的“说”,通常就某一课题,说教材的内容、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等。不仅要说出“教什么”“怎么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侧重于理论性。

模拟上课的“说”,选取说课内容中的“教学流程”,把它具体化,教材的内容、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等均通过模拟上课呈现出来,突出实践性(详见表1)。

3 模拟上课有效实施的关键

3.1 精心安排,时间分配科学合理

模拟上课就是一场没有学生的“独角戏”,时间通常是15~20min,要在短暂的时间内深刻、生动地让听者听得明白,体现上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基本理念,必须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3]。一般创设2~3min简洁有效的导入,之后针对主要教学内容展示,最后留1~2min进行巩固练习和知识小结。

3.2 教态得体,教学语言精炼准确

模拟上课展示的重点是教师的“教”。教师要表现出充分的自信、饱满的精神,语言规范、精炼、流畅、生动。可适当通过目光、表情、手势等来表情达意。避免出现无意义的肢体语言或胆怯表现,如背着手、低着头、手指下意识地摆弄粉笔等。

3.3 详略得当,设计体现亮点特色

模拟上课不能平均用力,应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抓住教材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加以详细阐述。首先考虑本课需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其次,考虑每一个重点问题通过什么方式传授,其中在哪个问题上可设计特色亮点吸引听者注意。

3.4 讲演结合,师生互动鲜活自然

模拟上课教师既是“老师”又是“学生”,要模拟得贴近真实,尽可能显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各种信息,就需要有学生意识——眼里有学生,心里装学生,话里含学生[4],做到此时无“生”胜有“生”。

师生互动主要在课堂提问和讨论中进行,学生的回答可通过教师的转述,语速、语调的控制和教师的评价加以适当区分。对于旨在引出后续内容的简单问题,不需学生给出明确回答,短暂停顿即可;对于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分析思考后给出的,教师应自己巧妙说出。比如,“正如刚才这位同学所说,我们知道了……”,“刚才大家说得都很好,把它们归纳一下就是……”,“这位同学的方法很好,他采用的……”。这样既评价了学生的回答,又总结了重要知识点,让听课者自然地体会到师生互动,呈现模拟课堂的“真实”。

3.5 弹性预设,应对生成巧妙机智

由于模拟上课省略学生活动的具体过程,所以教师对学的状态只能作出预设。为了体现教师在虚拟环境中对问题的预见与处理能力,必须准确判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与反应。不能把每个问题都设计成回答正确率极高,因为实际教学中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学情。应找准学生思维的障碍,从多方面预测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预设学生适时犯错,在疑难处犯错、在思维节点处犯错等,通过教师对“学生”犯错的处理,如对错误回答的包容性、激励性评价,对生成性资源的即兴利用,对思维误区的因势利导等,让知识在出错、纠错中获得建构,同时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课堂教学的弹性与张力,凸显模拟课堂的生动与灵动。

3.6 手段多样,教学效果提升有效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模拟上课同样应利用这一学科特点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在实验的内容和呈现方面做文章,或改进、或增补、或创新课本实验,并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等不同形式有机结合,恰当用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等方面。其中具有创新点的实验,可现场演示,效果较播放视频或“黑板实验”事半功倍。

恰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也可提升模拟上课效果。可制作PPT辅助教学,将其使用性与实效性有机结合,让听者在看评的同时增加直观感受。

精心设计的板书同样能给展示效果增色。板书力求重点突出,脉络清晰,书写规范,体现知识建构,让听者进一步感受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4 模拟上课案例及分析

下面以笔者2015年11月获得连云港市教研员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的模拟教学为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进行分析探讨。

4.1 情境导入

(上课伊始组织教学的开始语)

时间过得真快,央视猴年“春晚”的筹备工作已经拉开序幕,听说刘谦又要上春晚了!(稍停顿)嗯,我也跟大家一样期待!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小魔术。请看,这是两只口对口放置的“空”集气瓶,用一块普通的布(当众展示正反两面)盖住瓶子,我们一起见证奇迹(左手轻扶上瓶底,右手在布下迅速抽出两瓶口之间的透明塑料纸攥在手心,并揭去布。塑料纸顺手藏在布下,放置讲台一侧)。哇!空瓶里竟然浓烟滚滚!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

[设计分析]新课引入要打造亮点,宜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本环节“空瓶生烟”的小魔术耗时1.5min,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滚滚浓烟的“无中生有”,魔术中的神奇现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化学奥妙的愿望。

4.2 新知探究

4.2.1 物质由微粒构成

很久以前,许多学者从日常现象,如闻到花香、湿衣晒干、糖块入水消失等,提出了物质由微粒构成的设想。科技的进步,证明了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眼睛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构成的。(板书:一、物质由微粒构成)

借助现代先进的仪器,我们不仅能观察到分子、原子,还能对其加以操纵和控制。

[PPT]①这是苯分子的照片(见图1);②黑色部分的“中国”是科学家移走硅表面的原子构成的文字图案,它使人类能够直接观察到物质表面上的单个原子(见图2);③排列铜原子、铁原子形成的图案(见图3);④2013年5月科学家通过排列组合若干碳原子,拍摄的世界上最小的微电影《A BOY AND HIS ATOM》(片名《男孩和他的原子》)[播放视频40s](见图4)。

以上事实说明分子、原子等微粒是真实存在的。

[设计分析]模拟上课忌平均用力,应抓住教材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加以详细阐述,其他内容则简单带过。

本课是从宏观世界跨进微观世界的第一课,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对微观粒子增强感知。借助图片、史实和微电影等手段,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微观世界,其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微电影切合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不断排列组合的几十个碳原子构成的男孩玩球、跳蹦床等情景,趣味盎然地展现了科技的神奇,使学生对原子存在的感知真实而具体。

4.2.2 构成物质的微粒特性

(1)微粒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

[PPT图片]①水(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②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由大量的二氧化碳分子构成);③铜块(由大量的铜原子构成)。

[展示球棍模型]人们为了直观地认识微粒的结构,通常采用它们的模型。讲解水、二氧化碳和氢气每个分子的构成(略)。

水是大家最熟悉的物质之一。那么一滴水中有多少水分子呢?(PPT中若干个“0”逐个出现,以示数目之多)约有17万亿亿个!如果让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要数3万多年!

如果把一个水分子放大到小拇指的指甲大小,那么同比例放大后的手将能握住整个地球!由此,你感受到微粒有何特性?对,微粒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板书:二、微粒的特性 1.质量、体积都很小)

[设计分析]该环节内容易懂,只需选用图片、模型、数字等典型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有效展开对微观世界的合理想象即可。

(2)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下面用实验继续探究微粒的其他性质。请1~4小组完成探究活动1、2,请5~8小组完成探究活动3、4。小组成员要相互合作,细心观察,并对现象认真分析思考。

[设计分析]实验是化学教学内容的基础和核心,模拟上课同样应该依托实验体现学科特点。

针对学生初次接触“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将核心问题设计为四组操作容易、现象明显、探究性强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和观察宏观现象和变化,然后逐步引导其从微观粒子水平上理解和解释,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微观粒子行为的表象。

[PPT]探究活动1

1.向试管里滴有酚酞的少量蒸馏水中滴入1滴浓氨水。

2.向空胶囊板的一列凹槽中各滴入1滴酚酞溶液,向果冻小盒中加入2mL浓氨水,用小烧杯将其罩起来(见图5)。

(稍停顿)同学们进行实验都很投入,积极动手,配合默契。现在基本完成。请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第1组同学,你们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位同学说“酚酞都变红了。实验1说明氨水能与酚酞溶液直接作用使其变红。实验2离氨水近的凹槽内酚酞先变红,且颜色较深;离氨水远的凹槽内的酚酞后变红,颜色较浅”。你观察得很仔细,能解释实验2中酚酞溶液并未与浓氨水直接接触,为什么仍变红吗?他认为“构成氨气的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其他同学同意吗?嗯,大家都赞同。(板书:2.微粒在不断运动)

能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吗?哦,许多同学都知道。你来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你再来,“湿衣晾干”、“汽油挥发”……大家的回答很正确。

[PPT]探究活动2(见图6)

两只烧杯中各倒入20mL冷水和热水,分别加入3粒大小相同的品红固体。

请第2组交流。“冷水中品红扩散得慢,热水中扩散得快”。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微粒运动得越快”。对,这也可用生活经验来说明,如衣服在阳光下干得较快。

(3)微粒之间有间隔

[PPT]探究活动3(见图7)

将胶头滴管去掉胶帽,在玻璃管上端作标记。中指堵住下口,拇指和食指捏住玻璃管,加入等体积的水和酒精至标记处。拇指顶住上口,上下颠倒混匀。

第5组同学,通过探究你们发现了什么?

“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谈谈你们对此现象的看法。“微粒之间有间隙,混合时相互填充到对方的间隙中”。说得有道理。(板书:3.微粒之间有间隔)这与宏观物质黄豆和沙子混合后总体积减小的道理类似。

[设计分析]新颖、实用、简约、环保的实验改进,既能体现教学的亮点,又能让听者听出兴趣。

探究1,将教材实验中的烧杯由生活中的胶囊板凹槽、小果冻盒代替,实验时间短,药品用量少,绿色环保。胶囊一列凹槽中酚酞溶液的红色渐远渐淡的现象,让学生似乎“看见”了氨分子的运动轨迹,宏观现象的微观实质形象真切地展现在面前,学生自然感受到分子的运动特点。

探究3,用除去胶帽的滴管做实验,试剂用量更少;通过滴管的尖嘴细管部分观察液面变化,现象更明显。

[PPT]探究活动4(见图8)

针筒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慢慢推动活塞。

第7组同学,针筒内的水和空气能否被压缩?知道原因吗?

噢,推动活塞时“感觉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压缩”。他们认为“固体、气体和液体微粒之间的空隙不一样”。请看不同状态微粒的间隔示意图(见图9),发现了什么?对,物质的状态与微粒的间隔有关。气体微粒间的空隙较大,施压时容易压缩,而液体微粒间的空隙较小,不易压缩。

向轮胎、篮球中充气,以及把石油尾气加压装入钢瓶制成“液化气”等日常现象,道理同此。

前面我们曾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那么热胀冷缩的微观原因是什么?有同学说“分子受热变大,遇冷变小”,有同学摇头,看来大家的意见不统一。请看温度变化时的微观模拟(PPT动画),受热时微粒空隙增大,冷却时空隙减小,而分子本身体积无变化。显然,热胀冷缩现象归因于微粒间隔的变化。

[设计分析]为了体现教师在虚拟课堂中对问题的预见与处理能力,必须较为准确地判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反应。

针对学生常见错误“热胀冷缩时分子大小改变”,预设此处犯错,但教师并不急于解释或简单评判正误,而是引导其从微观本质上思考宏观现象,最终理清疑惑,作出合理解释。

4.2.3 从微粒角度看物质的变化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那么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分子有什么变化呢?(板书:三、从微粒的角度看物质的变化)

请同学们结合微观模拟动画,小组讨论:

(1)“水的蒸发”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两种变化中水分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稍停顿)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看来有结果了,交流一下。

归纳大家讨论的结果,就是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没变,水分子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水分解时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种类改变,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因此,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板书:分子的概念)

(2)从电解水的微观过程看,水分子是如何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的?

这位同学观察得很细心,他看到“分子先分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3)该变化过程中,原子有没有继续再分?

刚才那位同学还想说,请继续,“没有再分”。所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板书:原子的概念)

不仅这个反应,其他化学变化同样如此,如前面所学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我们用彩色磁扣(说明所代表的氢、氧原子)来模拟其微观过程。(边讲解边演示)反应时过氧化氢分子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水分子和氧分子。

请你说,(4)该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是否改变?

是的,没有改变。

由此可见,(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听到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友情提醒,注意结论的严谨性哟!上述“水的蒸发”中分子本身没变。对,现在同学们讲完整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设计分析]由于听者无法看到学生的表现,容易对教学过程不自觉地从自己的角度加以判断,所以讲课不宜“过细”,应瞄准教学的关键点,尽可能凸显难点突破的设计。

化学变化前后微粒的种类、数目是否改变是学习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借助反应过程的微观模拟动画和磁扣模型的拆分重组,直观地模拟分子的分解与原子的组合过程,使抽象的过程形象化;以连续5个彼此关联的递进式问题串,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帮助他们初步在微粒水平上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4.3 学以致用

4.3.1 魔术揭秘

以上我们对微粒的特性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引课的小魔术也就不难揭秘了。(略)

4.3.2 迁移运用(略)

4.4 结语

微观世界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敞开,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学习,将来进一步探索微观世界更多的奥秘。

4.5 布置作业(略)

[设计分析]模拟课堂应和真实课堂接近,为保证课堂结构完整,最后应留1~2min进行必要的巩固练习或知识小结及作业布置。

(下课的结束语:同学们,再见!)

参考文献:

[1]黄萱宁.模拟上课的关键点初探[J].广西教育,2014,(5):89~90.

[2]吴健.优化体育模拟上课的策略与注意事项[J].体育教学,2014,(7):49~50.

[3]曾红艳.浅析生物课堂教学的模拟上课[J].中学生物学,2013,(5):32~33.

《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学习心得 第4篇

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不到两年的青年教师,认真学习教学方法、扎实基本功是我成长路上必经的过程。所以在学校的教研活动月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学校订的《高效课堂教学九大范式》,也在没课期间听了几个前辈的师范课,学到了不少东西,对高效课堂也有了些认识。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课堂呢?从教育学角度,高效课堂必须具备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从教育目标上解读,高效课堂是把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的,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抵达智慧的飞跃,简单地说,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核心就是“学习能力”,唯有致力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生成他们的终身发展能力。从学生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那么,高效课堂如何操作?高效课堂不是以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为代价。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学会重新分配时间精力,即在课中用减法,而课前课后用加法,或者概括为“抓两头,放中间”。在课堂上教师主要是引导,“把学习交给学生”,对学生学什么的大致范围加以明确,至于怎么学实在无需费力。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的老师只讲10分钟就是把话语权还给了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创设一个环境,把一个人的积极性变成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没了讲台、讲桌,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不仅学会、会学,而且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这就是高效课堂所追求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对课堂时间的划分:老师讲授只占20%,学生自主学习占用70%,总结巩固占10%。这也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山东的7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同样是还课堂给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点拨”上。统观各课改学校的高效课堂模式,不管具体细节有何不同,但都有一些共性,最突出的应该是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宏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课堂因为学生充分动了起来,所以看似老师不用再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了,但是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的成败与幕后的总指挥——任课教师密切相关。他要密切关注整个课堂实施过程,组织协调;倾听每一种声音,及时引导;关键时刻要点拨提升,总结深化;对于学生展示时的错误说法要手握真理,力辨其非;对于学生在课堂的争论也要独具慧眼,给出结论。所以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充电,提升素质,以深厚的学养、高水平的课堂组织能力以及宏观驾驭能力保证高效课堂的真正高效。

通过学习和听示范课,我觉得要想让我们的课堂也变成高效课堂,我觉得应该努力做到:(1)教师要转变观念。高效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应该由传授者变成策划者;在课堂上,教师要启发引导,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做最优秀的学习者。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他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的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课堂就是互动的课堂,展示的课堂。(2)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积极自主的学习生活远远不是一张试卷就能表现出来的。现在的教育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而不是保姆似的教育。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高效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不只用眼睛看课,用耳朵听课,还要调动各种器官运用一切方法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布置好预习作业。我们如果不用导学案,可以集体备课,把经过集体备课后讨论出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罗列出来,以预习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给学生预习的依据,也是能达到导学案的效果。

服务设计 设计新范式 第5篇

设计,是为改变人们生活而生。都说设计改变生活,服务同样能被设计改变。当人们对服务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后,服务设计自然应运而生。在欧洲,人们上世纪末已经开始爆发出对服务设计的兴趣。英国、美国一些著名的设计公司也增加了服务设计业务内容。一些国家的学校在设计学院也开设了服务设计专业。

在我国,服务设计起步不算早,但发展速度不容小觑。中国不少设计公司,如洛可可等已把它列入业务范围之内,而国内一些著名的高校,也在考虑开设服务设计方面的相关课程。其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就以国际服务设计联盟中国区主席、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王国胜为学术带头人,开设了以服务设计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工作室,并已与国内外许多公司开展服务设计相关的项目合作。王教授认为,工业设计正面临着从传统的制造经济环境向更为综合的信恩经济环境转变,这种系统性的转变,导致了设计范式的转型。新的范式就是服务设计。本期特别策划专题带来了王国胜教授就服务设计话题的专访,以及他所著的《服务设计与创新》一书中关于“设计范式的突破”方面的见解,另外也集中呈现了一些国内外优秀的服务设计案例,以期为读者提供关于服务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加深大众对服务设计的理解。

设计研究的新范式 第6篇

20世纪50年代以前,除了建筑设计理论之外,设计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从装饰艺术史角度出发而进行的研究,主要包括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和园林设计的历史,其中包含了家具、玻璃、陶瓷、银器等各种古董及其他收藏品的研究,这与艺术史研究的范畴关系十分密切,这些研究配合了艺术收藏市场的需要,因此在器物造型及风格演化的细节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这种类型的研究缺乏对“设计”本身概念的探讨和领悟,缺乏对设计行为本身的研究,也就是说,这类研究针对的是“物”而非“事”。第二种研究方法的雏形基于艺术史与建筑史,其先驱是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他所撰写的《现代设计的先驱》(Pioneer of Modern Design)一书初版于1936年,他在书中提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第一、设计在现代世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正因如此,设计所呈现的形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本体论意义,这种意义的呈现即为设计史。佩夫斯纳强调的是恢复设计方法与设计实践的统一。他认为,设计史应该阐明的道理是:通过对设计的研究,去探寻设计作品与设计的社会意义之间的联系。

我国在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的成果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的。21世纪以前,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大多数还集中于前面提到的20世纪50年代之前产生的两种类型中的前一种,集中于对设计发展史中设计作品和设计师的描述与梳理工作上,而对于设计的社会学意义的探索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从这种研究视角出发,设计史看起来与设计的行为过程是不相干的,这种研究模式似乎在试图回避从工艺史观或者说是装饰艺术史观出发的历史局限性,及其艺术商品化的背景,忽视了设计的人文要素以及对于设计本质意义的探寻,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设计研究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设计研究开始注意保持一种开放性和相对性,努力避免陷入过于具体的“物”的研究或者某种装饰风格或题材的研究,有不少学者在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中做了积极的探索,其中的代表人物就包括南京艺术学院的袁熙旸教授。他不但在自己的文论中为国内的设计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注意译介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与顾华明策划主编的“设计史与物质文化译丛”几乎囊括了近年来国外最具代表性的学术创新观点,这对于国内的学术研究无疑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尤其对于初涉此研究领域的年轻学生来说,它具有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的意义。《人造世界的策略:设计与设计研究论文集》就是该译丛收纳的著作之一,作者维克多·马格林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研究学者,在2002年出版的这本著作中,提出要持一种国际性、跨学科领域的设计研究态度,并提供了自己对设计及其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这种新的研究范式,必将促进国内的研究考虑设计中更多的人文因素,也必将使设计研究与设计批评相结合,去更深刻地认识当今社会背景下设计的本质和意义。

上一篇:商务交往下一篇:初一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