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分层范文

2024-06-12

消费分层范文(精选4篇)

消费分层 第1篇

关键词:消费分层,社会公平,分配

随着经济的发展, 物质文化消费的比例与日俱增, 追求商品附加价值、为消费者提供社会地位等带来象征意义的符号消费也开始兴起。与此同时, 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消费的层级化现象也日趋明显, 消费已然成为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

一、消费维度中的社会分层

消费分层作为社会分层理论的一个新的视角,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消费分层是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发展不平等的必然结果。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市场机制条件下, 由于各行业、各职业分工的差别, 对于从业者的知识、能力和工作复杂程度的要求是有差别的, 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推动社会的发展。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是根据各职位的重要性、技术性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提供相应的报酬。社会分工的日趋专业化导致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差异, 从而产生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正是通过这种相对协调的个体分配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并通过社会分工提高社会运行的效率。

消费分层从根本上说, 是资源在不同消费群体中的分配差异导致的消费机会差异, 它既是社会分层的结果和体现, 也是社会分层的重要指标。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 最根本的变化是“分配从平均主义到收入差距扩大”。由于分配领域中双轨制和隐性收入的广泛存在, 职业和收入作为社会分层的主要指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运用先前的社会分层研究已经很难反映中国的社会现状, 消费分层成为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的维度。在社会分层理论中, 消费分层应当与职业分层、收入分层、教育分层等密切相关。实际上, 消费分层具有其他分层分析不具有的优点。

消费分层是社会分层在消费领域的延伸与体现。消费体现了个人在资源的获取过程中的竞争, 是个人对社会分层的适应与能动性的反应。因此, 消费行为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竞争, 是社会分层的反映。消费文化因而象征性地再生产了人们的社会分层, 并体现了人们符号性的竞争关系。消费分层作为与社会地位密切相连的替代指标, 更能真实地反映社会分层的实际状况, 并加剧社会分层的程度。大众消费时代, 人们通过“符号消费”这一阶层消费的具体形式来宣示自己的阶层归属, 从而获得超越消费本身的满足感, 这种现象加强了消费分层的趋势。于是, 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将消费分层放在与传统的社会分层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行研究。

消费分层, 是与社会分层相互作用的过程。从消费者个体差异性的角度来看, 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差异导致人们在消费实践中不可避免的呈现出分层的现象。消费方式作为表现不同等级梯度的个人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的最重要、也是最明显的方式之一, 是决定人们社会分层位置的重要因素。社会分层导致了人们在消费方式上的差异, 而消费分层的产生也在形式和内容上加剧了社会分层。

二、消费公平的内在阻碍

消费分层的“马太效应”造成越穷者越穷, 越富者越富的社会两极分化现象。固然, 促进消费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内在动力和要求, 但我国社会消费公平仍存在着诸多阻碍。

1. 贫困人口的基数庞大。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 按照国际标准计算得出的中国消费贫困人口数在国际上仍排名第二, 仅次于印度。

首先, 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足以令中国政府警觉, 按经济学的一般说法, 基尼系数超过0.4已经进入贫富差距过大的警戒状态, 而一旦超过0.6就意味着可能发生社会动荡。在中国贫困人口所占的比例依然偏多, 贫富悬殊直接影响到贫困人口的消费, 从而影响到社会公平。

再者, 农村贫困人口制约国民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可支配的收入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农村人口为7.45亿, 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7.01%, 按照人均年收入低于683元的贫困标准, 2005年底农村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人。自1985年以后,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1997年以来,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幅, 并且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此外, 庞大的农村贫困人口除消费能力外, 消费观念也较弱。早在鲍曼之前, 汉娜·阿伦特就提出“富足与无休止的消费乃是穷人的梦想, 穷人秘而不宣的愿望不是‘各取所需’, 而是‘各取所欲’”从消费结构上看, 尽管我国居民用于饮食消费的支出逐年减少, 但恩格尔系数仍然偏大。2005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6.7%,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5.5%。可见, 庞大的农村贫困人口对消费的需求的重点依然是基本的温饱问题。

2. 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

如今, 中国正面临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高峰的压力, 并且失业率的提高也将导致城市出现大量贫困人口。2003年, 我国经济活动人口为76075万人, 就业人口为74432万人, 失业人数已达1643万人。尽管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有3.7%, 但专家预测我国的实际上失业率在20%左右。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国家地位观”调查结果显示, 公众认为当前中国面临的最严峻的三个社会问题中, 下岗就业占35.6%, 可见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

无论是结构调整型失业、体制转轨型失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型失业、技术进步型失业、知识经济发展型失业、教育发展滞后型失业、就业观念滞后性失业、地区供求不对称性失业、年龄供求不对称性失业还是性别供求不对称性失业, 都是巨大的社会压力下, 人们对就业问题得不到满足的具体表现。正是由于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 导致收入的不稳定, 最终影响的势必是人们的消费能力。

3. 医疗费用的诸方失灵。

我国与其他国家一样也面临着医疗费用高速增长的难题, 难以预测的医疗费用不仅吞噬了改革的成果, 也阻碍了消费的公平。一方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0年我国GDP接近40亿元, 医疗总费用去年占GDP的5.2%, 总费用约2万亿元, 人均医疗费用1400元。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支出水平, 中国的人均医疗支出水平仅为其几十分之一, 差距非常大。由此可以想象,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医疗支出水平将呈现指数级的增长趋势。

另一方面, 政府投入不足, 药品的虚高定价与医用卫生材料的高额定价, 医生的诱导性收费,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都是导致高额医疗消费不合理增长的因素。医疗费用的不合理的增长, 不仅损害了病人享受医疗服务和保障的权利, 加重了患者的消费负担, 更是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其中, 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的垄断性尤为明显, 医疗服务人员常常利用其信息优势诱导患者接受过度医疗服务, 一些传统设备可以解决的病症,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选择更先进、更昂贵的技术和设备, 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医疗消费, 这种医疗服务领域的“萨伊定律”在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医疗消费中普遍存在。政府在解决药品价格严重脱离其本身价值的问题上也采取了许多措施, 如由国家计委对指定药品进行限额降价, 医院药品实行集中招标, “以药养医”等。但这些改革并未收到明显的成效, 许多限价的药品以新的包装和名称出现, 集中招标的药品多数堆积在仓库。在诸方失灵的情况下, 高额医疗费用严重阻碍了基本医疗保险的普及和社会财富的积累。

4. 教育支出的不断攀升。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教育办得好不好是关系到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的大事。”教育不仅对一个家庭至关重要,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也尤为重要。在中国家庭里, 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是优先的, 有时甚至是不计成本的。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消费发展不平衡,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巨大。教育资源消费的不公平分配在户籍管理、财税制度、社会保障、公民权利等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作用下尤为突出。

上学难与贵是教育支出不断攀升, 教育消费不平均的具体表现。上学难, 为何而难呢?上学难与贵本意具有多指向性, 一是指中、小学阶段“上优质学校难, 择校费用贵”;二是指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费用贵, 上好学校更难, 费用相对更贵”;三是指贫困生因高等教育学费高、生活费高而深感“上学难与贵”。上学难、上学贵这是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消费不公的内在矛盾, 也是社会管理的新难题。第一, 相对合理的教育支出在收入较低的家庭看来还是一笔客观的开销。第二, 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引起等级化的“择校热”, 使得相对优质的学校会采取设置高额的赞助费、建校费等费用, 导致教育支出的不断攀升。第三,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使教育机会的供给和户籍制度紧相连。这种制度安排导致城乡居民在教育支出等公共服务消费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加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进而导致了城乡居民基本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逐渐失衡。尤其在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上, 第一道门槛便是当地政府也没有义务承担非本地人口的教育经费, 无法实现流出地和流入地教育经费的流转。

5.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社会保障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保障资金规模的扩大, 其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社会保障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 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凯恩斯在其《通论》中阐述了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在其理论中, 社会保障占有相当重要地位, 国家对社会福利领域的干预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就我国而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又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列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由于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时间较短, 与其密切相关的经济结构、法制法规、管理监督体系等仍处于调整阶段, 这就决定了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制度安排。社会保障导致消费的不完善首先体现在参保人群的局限性, 目前随着就业模式的多样化, 灵活就业、流动、失业的人群越来越多, 而在我国非国有企业及其他企业人员难以纳入社会保险体系, 现行的单位制的社会保障管理模式造成了这部分人“有险无保”。其次, 城乡和地区差异导致社会保障水平的不均衡, 城市保障水平高于农村, 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 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远高于城市, 但低收入阶层消费能力薄弱, 参保人数却远低于城市。再者, 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很大压力,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使人们对未来消费缺乏信心, 提高了人们的消费预期。这种不合理的现状不可避免的会引发新的公共消费风险。

三、消费公平的建构

罗尔斯在其著名的正义两大原则中提出的第二大原则就是要对弱者体现差异性原则, 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以消费为基础探讨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公平正义, 主要是资源分配不均、消费机会不公导致的消费差距过大, 这是我国消费分层面临的主要问题。消费公平的建构不仅要注重消费观念的引导, 还需要完善消费制度、政策与促进公平的监督机制。

1.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的贫富两极分化, 不仅恶化了消费环境, 更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和消费机会, 降低了整体的消费水平。在我国, 调节消费及其分层的最有效手段无疑是调整收入分配,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消减贫富差距过大的现状。一方面,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财税管理难控制、乱收费屡禁不止、转移支付的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缺乏民主管理等问题。只有继续推进税收体制的改革, 运用税制调节收入分配, 加强税收征管力度, 才能防止和逐步消减贫富差距。另一方面, 就目前来看,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腐倡廉过程中对于推进官员财产申报的努力和尝试仍是内部监督的一种形式, 通过公众参与来对财产申报结果审查的方式还不能全面达到真正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对防止权力滥用和预防腐败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 鉴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现有的复杂国情, 进一步健全个人财产登记制度, 明确收入来源十分必要。特别是国家公务人员应推行“阳光工资”, 避免隐型收入和灰色收入, 进而促进收入分配的健康发展。

2. 凝聚力量促就业。

面对失业问题, 政府通常是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并设法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通过政府直接投资、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增加市场需求、带动就业。多年来各级政府也正是通过此渠道增加就业, 并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种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来支撑经济的做法受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 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矛盾逐渐浮上台面。

近年来的实践也表明, 我们的发展过分依靠投资拉动, 一旦投资减少, 增长速度与就业问题立刻变得严峻。这表明政府的投资只是暂时带动了就业的增长, 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由此可见, 只有通过合理的财富分配制度改革才能减少工作的劳动力总量, 减轻就业压力, 才能刺激消费性的第三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此外, 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增强就业指导, 失业群体的心理健康引导, 建设和完善就业跟踪制度, 从而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就业更加充分。”

3. 建设消费监督机制。

现有的社会监督链条是分散的, 商家、消费者、监管者、媒体是互相独立的个体, 分散的权益诉求无法形成体系, 使腐败问题滋生、媒体不实报道、无良的商家有机可乘等现象泛滥。实现消费公平不仅要从核心的分配制度上着手, 还需要建设相应的消费监督机制。一方面, 加强社会监督机制, 取缔非法收入, 控制三公消费, 从而调节收入分配不均产生的贫富差距。另一方面, 监管部门应该在中间环节对于欺骗消费者、价格虚高、非法竞争等不利于消费者的现象进行约束, 一面接受来自商家的维护正常竞争秩序的压力, 一面接受消费者的监督压力, 主动履行职权, 进行预前控制。无论是医药、教育、环境卫生还是社会保障, 只有依靠产品质量和服务竞争的优胜劣汰, 让每一个环节的权责对应, 才能实质上改善难以预测的消费成本, 形成良好的消费环境和社会秩序。

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 过度的消费分层不仅违背了社会公平的原则, 危害社会稳定, 也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需求。只有进一步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实现其调节与缓和经济波动, 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消费公平, 增强社会认同感,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受到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 并且缺乏与保障制度相匹配的法律、法规。这种多头管理模式不仅效率低下, 还有碍社会公平。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抑制分配差距与消费分层的过度, 需要制定城乡消费政策, 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适度的消费政策应在保障基本生活的情况下, 不断提高不同消费阶层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如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增强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信心。真正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扶贫对象大幅减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何小青.论消费分层.浙江学刊, 2007年第6期

[2]李培林.大众消费阶段与社会改革.东岳论丛, 2010年10月 (第31卷/第10期)

[3]李培林, 张翼.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中国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

[4]王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社会学研究, 2001, (01)

[5]姚建平.消费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3月

[6]陆杰华, 吕智浩.完善农村低保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北京观察, 2008. (02)

[7]汉娜·阿伦特著.陈周旺译.论革命.译林出版社, 2007年版

[8]曾佑忠.我国人均医疗费用1400元.法制晚报, 2011年03月04日

[9]刘明.医院如何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现代商业, 2012年03期

[10]陈亚萍.多视角审视高等教育“上学难与贵”现象.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8年第6期

[11]尹招华, 肖燕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分析.中国科技信息, 2006年第12期

分层教学和使用分层测试卡的困惑 第2篇

九龙桥明德小学徐连武

学习了分层教学的新理念,知道了分层的理念应贯穿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用新的理念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惑。

困惑之一:怎样把握分层,分层后如何安排学生的座位。对学生的分层不好把握,是应该细化分层,就是把学生按能力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这样分层在实际产生的问题就是不好安排学生的座位。如果把学生的座位明显按层次排出,方便辅导和教学,但会挫伤学困生的自尊心,会增加他们的压力。如果不按层次排定座位,分层教学和辅导不方便。还是粗线条的对学生进行分层,就是在教师心目中有优生、有学困生,学生不特定排座位,这种分层是有弹性的,学困生和中等生,中等生和优生的界线不明显,是比较模糊的分层。怎样安排才好一直困惑着自己。

困惑之二:在分层教学中,学困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保底,按成绩衡量还是按每节课的目标来衡量。如果按成绩来衡量,学困生的成绩达到多少分才算保底;如果按分层的目标来衡量,学困生经常做基本的练习、基本的作业,到单元测验或期末考试时,他们的成绩肯定会不理想,达不到上级和学校的要求,这样算不算保底。

困惑之三:平时什么都分层,期末考试试卷却不分层。备课时目标分层,辅导时方法分层,提问时问题分层,巩固时练习分层,作业时题目分层,评价时标准分层,但在期末考试时试卷却没有分层。全体学生考的是一张试卷,一样的考题,判卷时一样的标准,结果学困生的成绩会低于或远远低于优生,这时他们的心里在也没有成功的体验了。并且我们县把及格的标准提高了,一、二年级80分及格,三、四年级75分及格,五、六年级70分及格。及格标准的提高,不及格的学生就会增多,怎样解决好平时分层期末考试不分层的问题。

困惑之四:做分层测试卡的基本练习题学生得100分的怎么不多。看资料介绍的都是学困生把分层测试卡的基本练习题做对、做好,得了一百分。而我在实际应用时却不是这样的结果,就连班里优秀的学生有时基本练习题都得不了100分,经常出现问题。基本练习题的正确率经常会低于综合题或拓展题,当然有学生在做题时不细心马虎造成的,可能也有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自己也曾在教学中注意抓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也曾引导学生做题时要注意审题,但始终基本练习的正确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经过对学生使用分层测试卡的实际应用,经过对分层测试卡基本练习题的研究,发现分层测试卡的基本练习题有些题目量过大,有个别题目的难度比较大,这样学生全部正确的机率相对较小。能不能调整基本练习的题目,让题目的量合适,难题调到综合练习中。

消费分层 第3篇

关键词:社会分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态度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物质资源的高度发达, 以及人们对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占有不同, 社会逐渐呈现不同的社会层次, 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出现了层次化消费, 这种差异强化了人们对社会层次的认同。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及样本选择

本课题以温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温州市人口情况以及调查成本的综合考虑, 选择了600个样本进行放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511份, 有效率为85.16%。

(二) 研究方法

针对在此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数据, 在联想Y470的计算机上采用spass17.0多国语言版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本课题研究主要是采用卡方检验来考察温州不同职业层次城市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消费的态度。

二、结果与分析

态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且在社会心理学中是被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 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它有着不同的定义。19世纪末, 最早心理学家C·朗格对“态度”定义为:“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构, 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的反应受到自己态度的调节。”[1]在本课题研究中, 笔者将体育消费态度理解为人们在进行体育相关产品或服务实际消费活动前的心理倾向 (包括对体育产品或服务的认知、情感和意向即行为倾向) , 并且对人们体育消费决策和行为有着巨大的制约。体育消费态度中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既是相互矛盾的, 也是相互协调的。当三者发生矛盾的时候, 情感因素在三个因素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体育消费意向取决于消费认知和消费情感, 只要对体育消费的功能认识清楚了, 对体育消费的情感增强了, 做出体育消费行动的思想准备也就随之而来。

由于体育消费态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为了能够有效反映温州市不同层次居民的体育消费态度状况, 本文从社会职业方面进行了社会分层, 对温州市不同层次居民的体育消费功能认知、体育消费情感和消费意向等内容进行了调查。

(一) 不同职业层次居民的体育消费功能认知

态度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对象。社会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 其对象可以是人、物、群体、事件, 也可以是代表具体事物本质的一些抽象概念, 还可以是制度。[2]体育消费态度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对象, 而体育消费认知因素规定了体育消费态度的对象, 其对象就是体育消费的功能。

在调查问卷中, 对体育消费功能的认知程度设置了相应的问题 (如:您是否同意体育消费既是健康投资, 又是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的说法) , 以便于考察温州市民对体育消费功能的认知情况。

温州城市居民的职业层次是否对体育消费功能认知存在一定的制约?从表1中可以看出, 对“体育消费既是健康投资又是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的说法持“基本同意”态度的职业层次主要集中在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企业高中层管理者以及专业技术人员, 分别占总比例的42.14%, 47.73%, 37.51%。而对体育消费功能说法选择“非常不同意”的职业层次集中在“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以及“产业工人”, 选择比例分别为32.70%, 39.51%, 47.33%。

通过皮尔逊卡方检验可知, 温州城市居民的职业层次与体育消费功能的认知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温州市民的职业对体育消费功能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制约。

(二) 不同职业层次居民的体育消费情感

温州城市居民的职业层次是否对体育消费情感存在一定的制约?我们从表2中可以看出, 在“您是否喜欢通过花钱的方式进行体育健身或锻炼”问题中选择“基本喜欢”的职业层次主要集中在国家与社会管理者 (46.43%) 、专业技术人员 (43.68%) 、私营企业主 (38.92%) 以及企业高中层管理者 (35.79%) ;选择“非常不喜欢”的职业层次集中在“商业服务人员” (43.51%) 、“产业工人” (52.19%) 。

通过皮尔逊卡方检验, 温州城市居民的职业层次与体育消费情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这表明温州城市居民职业分布情况对体育消费情感有着明显的制约性。

(三) 不同职业层次居民的体育消费意向

体育消费意向因素是个人对体育消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 即采取体育消费行动行为前的准备状态, 准备体育消费态度对象所做出的某种反应。正如时蓉华所说的“意向还不是行动本身, 而是做出行动之前的思想倾向, 意向与需要的关系很密切”[3]。也就是说, 居民的体育消费意向与体育消费需求是紧密相联的, 有了相应的体育消费需求, 加上体育消费意向, 再加实际的消费行动, 这样就完成了整个的体育消费过程。

职业层次是否对温州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意向存在一定的制约呢?我们从表3中可以看出, “在未来的日子里您是否愿意进行相应的体育消费”问题中, 选择“非常愿意”消费的职业层次占比较高的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32.14%、企业高中层管理者29.09%、私营企业主27.86%、专业技术人员28.33%。选择“比较愿意”“基本愿意”的职业层次居民的体育消费意向分布较为均衡。这表明了温州城市居民未来的体育消费空间还很大, 居民的消费意愿较为强烈, 换言之, 本市居民未来的体育消费需求会逐渐增多。

通过皮尔逊卡方检验, 温州城市居民的职业层次与体育消费意向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温州城市居民的职业分布情况对体育消费意向不存在一定的影响。

三、结语

从社会分层的视野下来研究社会转型时期温州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态度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将会为社会分层领域的体育消费研究提供更加完善的研究内容, 为体育消费行为研究奠定相关的理论基础。此外, 有利于了解和掌握不同层次居民的体育需求, 引导居民进行消费, 扩大不同层次居民的体育内需, 促进整个体育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3]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 :244-245.

消费分层 第4篇

二郎坝小学

杜春艳

我们学校属于乡镇学校,家庭教育的差异较大,给教育教学带来了较多的困难。尤其是课堂教学,如果采用“齐步走”的方法,“吃不饱”和“难消化”的现象就会日益突出。而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知识”、“人人都学到必需的知识”。

我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1、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

2、形成一种便于操作的分层区别教学的模式。

3、通过好、中生的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对学困生的直接教学和个别辅导,消灭“陪读”现象,更好地补差、防差,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素质教育要求。通过分组区别教学的教改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内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时我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可分为:

a、最低限度的课程标准,教材要求。b、标准、教材的全部基本要求。

c、对课程标准、教材基本要求的适当提高、加深。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在达成本学习领域共同性目标后,选择高一层次的目标进行学习,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4、教学分层过程

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双有兼顾各组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其基本模式是“合”(激趣入题、明确目标)——“分”(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合“(反馈口授,课堂小结)——“分”(课内作业,巡视指导)。“分”学的结构,可借鉴复式教学的经验,采用动、静交替的形式进行,要注意“分”而不“离”,“合”而不“死”。

5、练习作业分层次

不同组别完成不同程度的作业。a组学生完成基本题。

b组学生完成基本题加综合题。c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有利于思维发展,培养能力的提高题。对同一道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把握信息,并作个别点拨和矫正。

6、评估测试分层

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考查中,学困生做基础知识题,中等生加试综合运用题,优等生再加试分析拓展题,让各组学生在考查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许在测验中未达标的学生在一星期内再进行第二次平行性达标测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计划

二郎坝小学

课题组

一、转化思想

为了落实好教学工作让语文成绩大面积丰收,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教师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

二、学困生对象

一年级:蒋建华

蒋富鹏

蒋贵鹏

何芳琴

崔彦鹏 二年级:蒋华涛

百强勇

罗瑞

杨晓慧

三年级:罗贵超

蒋星月

蒋富阳

何万波

杨定文

蒋富康

蒋华瑞

四年级:蒋富东

蒋抄

杜欢

丁继浩 何兴红

李本旭 陈霞

陈明康

五年级:杨云云

崔子红

何宗杰

胡建红

蒋小云

杜彩云

蒋荣俊

郭宝成 何万龙

六年级: 杨丹

蒋华勇

三、调查时间

2013年9月-------2014年10月

四、学困生形成原因情况分析

1、学困生形成的家庭原因

不少学困生的家长都是打工者,父母们为了生计终日劳碌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大部分家长很少检查甚至从不检查孩子的作业,即使检查,也只停留在翻看和口头检查上,更不用说给孩子另外布置作业并辅导孩子的作业,调查显示90%的家长在晚饭后不是加班,就是看电视、聊天,家长很少布置或从不布置课外作业,大部分学困生表示家人帮助自己的能力有限。此外不少学困生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课外学习也不很重视,经常给孩子买课外书的家长只占调查人数的12%。父母的不良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监管不利。(如:杨云云同学,家长从不过问该生的学习情况。)

2、学困生形成的学校原因

教师思想教育不力以及片面追求成绩。对后进生辅导不及时,缺少有效的方法,他们自己放松要求。

4、学困生形成的自身原因

学困生在家里的依赖性强,自觉性差,不能主动地学习。在校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毅力,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无兴趣。不少学困生怕吃苦,懒惰,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与勇气,甚至产生变态心理,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自己万事不如人,于是破罐子破摔,自己不学,也不想叫别人学,最后走进双差生行列。

五、转化学困生措施

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3、对学困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4、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有坚强的意志。

6、老师的辅导要及时。

7、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8、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具体做法是:

①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分层备课,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

②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③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体现分层作业,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④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 发展的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修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

⑤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后进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上课前,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相信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只要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消费分层】相关文章:

分层存储05-17

分层开采05-21

分层机制07-13

分层利用08-06

活动分层08-16

物理分层08-17

分层设计07-22

分层教学衔接05-14

听力分层教学06-12

分层护理管理07-04

上一篇:动态管理企业人力资源下一篇:高中课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