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的观察及护理

2024-07-23

婴儿腹泻的观察及护理(精选7篇)

婴儿腹泻的观察及护理 第1篇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患儿, 男性8例, 女性4例, 年龄4个月~2岁。

1.2 临床表现

本组12例腹泻患儿大便呈稀便7例, 黏液血便5例, 并伴有呕吐, 8例呕吐物为奶状或食糜。阵发性哭闹9例, 烦躁不安3例, 腹胀10例, 发热9例, 腹部触诊肿块6例。肛诊8例, 其中7例见指套血染或果酱样黏液。

2病情观察

经常巡视病房, 对4个月~2岁的婴儿腹泻需警惕肠套叠的发生。如患儿表现为阵发性哭闹不安、屈腿, 伴面色苍白、额出冷汗, 每次发作数分钟后, 患儿安静如常, 过后又哭闹不安, 腹痛再次出现, 又哭闹不止, 如此反复发作, 同时伴有呕吐、拒绝吃奶等现象。典型肠套叠以血便为主, 呈果酱样血便, 并伴有腹胀,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腹泻患儿出现上述病情变化时, 应立即通知医生, 有助于医生对肠套叠的早期诊断。

若能早期确诊, 可在X线下做空气灌肠复位。复位后, 仍需密切观察病情, 如出现患儿面色苍白, 仍有哭闹不安或伴呕吐, 可能肠套未复位, 或复位后又套上, 应立即通知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婴儿肠套叠来势凶猛, 但在48h内全身情况良好者大部分可用空气灌肠复位。本组12例肠套叠患儿中11例复位成功, 复位成功率为91.6%。1例复位失败, 即中转手术治疗成功。

3护理

3.1 复位护理

注意观察患儿神态、面色、呼吸、体温、睡眠及大便情况, 并注意观察腹胀及排气情况, 准确记录次数及间隔时间;每4h检测体温变化, 严密观察患儿皮温变化, 异常时及时告知, 做好物理降温, 遵医嘱适当应用退热剂;注意观察患儿脱水程度、休克早期症状及有无电解质紊乱;观察呕吐情况, 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防止窒息, 记录呕吐量、性状及次数;观察大便情况, 并记录性质、量、次数, 必要时送检。

3.2 补液护理

建立留置针静脉输液, 支持治疗, 补充维生素,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纠正酸中毒,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预防感染, 记录24h出入量。

3.3 饮食护理

嘱家长对患儿必须禁食6~12h[2]。空气灌肠后30min, 患儿一般状态好、面色正常、安静入睡, 腹部扪诊原有肿块不再触及。指导家长将1g碳粉用50ml温水搅和后给婴儿吞服, 并说明碳粉的意义。观察是否排出炭末样大便, 即证明肠功能恢复。在医生指导下进食, 家长可给患儿易消化、少渣饮食。做好患儿心理护理,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 避免患儿哭闹和剧烈运动, 以免增加腹压, 诱发再次肠套叠。应特别注意肠蠕动恢复后饥饿感较明显, 禁食表现为哭闹、烦躁、不能入睡, 出现与平时哭闹不同并伴有黏液血便的患儿, 应立即报告医生, 做进一步检查, 排除再套叠的可能。

4健康宣教

小儿肠套叠复位后有2%~4%的重复发生率[3]。为了减少小儿肠套叠发生率及预防复发, 应指导家长合理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 恢复期特别注意饮食种类和性质, 应进清淡易消化食物, 避免多种食物对肠道的刺激, 饮食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以提高抵抗力, 应避免腹泻和饭后剧烈运动。如有症状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范焱, 叶滨滨, 刘宏圣.小儿急腹症的影像学诊断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5, 20 (3) :188-190.

[2]沈凤美.小儿肠套叠行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护理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 (8) :1098.

婴儿腹泻的观察及护理 第2篇

【关键词】 母乳;抗生素;婴儿;腹泻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某些小婴儿首次腹泻与其乳母服用抗生素有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108例临床资料为2011-01至2013-06我院儿科门诊腹泻患儿,年龄2月龄至6月龄,男60例,女48例,均为首次腹泻。采集病史,无喂养不当、护理不当及服药史,其母亲正在服用抗生素,其中应用头孢类38例、青霉素54例、大环内酯类16例。

1.2 临床表现 大便每日2-8次不等,呈黄色稀水样,尿量略有减少,64例表现轻度脱水征。乳母服用头孢类药物后平均2.5天患儿出现腹泻,服用青霉素类药物后平均3天患儿出现腹泻,服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后平均1天患儿出现腹泻。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儿均行血常规、超敏CRP及大便常规、大便涂片检查,108例患儿血常规均无炎症征象、超敏CRP均正常,大便常规有24例见少许白细胞,其余84例未见炎症细胞、大便涂片均未发现致病菌。

1.4 治疗方法 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0人两组均予蒙脱石1/3包tid、培菲康0.5包bid治疗,葡萄糖酸锌10mgqd,有脱水症状者予以口服补液;观察组嘱其母亲停用抗生素,不能停用者嘱暂停母乳喂养,对照组继续母乳喂养。

2 结 果

观察组58例患儿有44例于2天内腹泻止,4例疗程长的5天腹泻止,平均疗程2.8天;对照组9例于4天内腹泻止,其余46例给予停母乳后,继服上述药物治疗,其中24例2天腹泻止,18例3天止,余4例于4天止,平均疗程7.8天。疗效有显著差异性,同时显示所报道婴儿首次腹泻与其乳母服用抗生素有关。

3 讨 论

笔者发现与其乳母服用抗生素引起腹泻患儿多见于2-6月龄婴儿,且为首次腹泻,病情较轻,无全身中毒症状,暂停母乳后,门诊治疗疗程短,预后好。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均可通过乳汁分泌,头孢类药物未经母乳分泌,可能其在体内分解物通过乳汁分泌,致病因素考虑为其母亲服用抗生素通过乳汁分泌间接予患儿服用所致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AAD)是应用抗生素后继发腹泻,为常见的药物副反应,典型的发生率AAD为5%-35%[2]。其原因与抗生素应用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胃肠蠕动加快、肠道粘膜损伤有关。婴幼儿胃酸度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肠道分泌型IgA较低,补体水平低,对外界环境变化耐受力差,使用抗生素后容易发生AAD。抗生素致患儿腹泻机制为:抗生素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使多糖发酵成短链脂肪酸减少,未经发酵的多糖不易被吸收,积聚在肠道内引起渗透性腹泻;抗生素的直接作用可使肠粘膜损害、肠上皮纤毛萎缩及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吸收障碍性腹泻。

治疗方面给予暂停母乳,服用蒙脱石、培菲康、葡萄糖酸锌、口服补液疗效肯定,疗程短预后好。

参考文献

[1] 王卫平.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1.

喂养方式对婴儿腹泻病的影响观察 第3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儿内科住院的腹泻病患儿396例, 年龄0个月~6个月244例, ~1岁152例。其中男226例, 女170例;城市154例, 农村242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家长和看护者对患儿大便性状改变 (呈稀水便、糊状便、黏液脓血便) 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的主诉作出腹泻诊断, 396例患儿均为急性腹泻病[1,2]。本组396例患儿均伴有轻度至中度脱水, 对于重度脱水患儿不纳入该试验 (入院时患儿的脱水程度均参考《儿科学》第七版教材) 。

1.3 方法

396例腹泻病患儿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150例, 混合喂养组126例[母乳加米汤和 (或) 婴儿配方奶], 人工喂养组120例[婴儿配方奶和 (或) 米汤]。3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轻度脱水口服新型低渗口服补液盐 (ORS) 、中度脱水静脉输液纠正脱水, 微生态制剂、蒙脱石散、补锌, 脓血便者加用抗生素[2]。

1.4 效果评价标准

大便次数与性状恢复正常, 水电解质紊乱纠正, 脱水症状消失, 粪便镜检正常为痊愈, 治愈天数为7 d。

2 结果

2.1 治愈

母乳喂养组150例, 治愈134例;混合喂养组126例, 治愈112例;人工喂养组120例, 治愈108例。

2.2 未愈

按常规治疗7 d, 大便性状及次数未恢复正常者, 我们考虑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有关。本试验中42例未愈患儿经粪便乳糖测定 (改良Rubner法) 均为阳性, 证实为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改用去乳糖配方奶和 (或) 米汤喂养后全部治愈, 各组间乳糖不耐受发生率见表1。

2.3 喂养方式与病程

在止泻 (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正常) 、纠正脱水、平均治愈时间方面, 母乳喂养组病程明显缩短, 混合喂养组次之, 人工喂养组较长。见表2。

3 讨论

急性腹泻继续母乳喂养的主要机制: (1) 母乳所含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特异性抗体, 可有效抑制感染因素并促进康复; (2) 母乳的组成成分使其相对低渗, 利于水分吸收, 且母乳更加无菌安全; (3) 母乳在小肠内的消化产物可促进钠的偶联吸收从而降低腹泻量和频率; (4) 母乳含有促进婴儿肠道黏膜修复生长因子[3]。

多年来WHO提倡小儿腹泻病应继续母乳喂养[2], 本试验通过对396例临床病例观察发现, 母乳喂养在止泻及纠正脱水方面可明显缩短病程, 优于其他喂养方式。本次观察发现母乳喂养较之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发生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概率并没有差别, 因为观察病例较少, 尚不能下此结论, 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86-1300.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病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 (8) :634-636.

婴儿腹泻的观察及护理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6月—2008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肺炎患儿169例, 男89例, 女80例。年龄1个月~1岁。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 住院72h后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至每日3次以上和 (或) 粪便性状改变。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6例, 男45例, 女41例。在住院期间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用培菲康;对照组83例, 男44例, 女39例。出现腹泻前后均未应用培菲康。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喂养方式、病情严重程度、抗生素及其治疗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给药剂量与方法

2组患儿均按小儿肺炎防治方案应用抗生素以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培菲康 (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1粒/次, 3次/d。婴幼儿不能吞服胶囊, 将胶囊内药粉用温开水送服。观察时间为10d。

1.3 观察指标

(1) 培菲康对婴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预防效果; (2) 腹泻程度:无腹泻、轻度腹泻 (大便少于5次/d, 无脱水、无酸中毒) 和重度腹泻 (腹泻伴脱水、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10.0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无腹泻与腹泻程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3 讨论

婴儿肺炎易合并腹泻, 是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 胃液中的胃酸少, 消化酶的活性差, 而相对需要的营养多, 使胃肠道的负担加重。婴儿肺内感染时, 应用广谱抗生素, 敏感细菌易被抑制, 未被抑制的细菌繁殖, 从而引起菌群失调, 其正常生理组合被破坏, 而产生病理性组合, 引起临床症状就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因此, 培菲康在预防治疗婴儿肺炎继发腹泻开辟了新途径。

培菲康主要由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组成, 直接补充正常生理性细菌, 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对营养物的分解、吸收, 抑制肠道中对人具有潜在危害的菌类甚至病原菌, 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 减少肝脏负担, 改善肠道生态环境;促进机体对人体营养物的分解、吸收, 合成机体所需的维生素;因此, 可治疗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或肠功能紊乱。同时, 双歧杆菌通过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 在肠黏膜表面形成细菌保护层, 产生有机酸, 降低肠道pH值及氧化还原电位, 具有生物屏障作用而抵御细菌病毒的侵袭[1], 还能增强机体的特异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激活吞噬细胞的活性, 从而提高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还有助于预防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及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性腹泻[2]。

我们应用培菲康预防婴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 治疗组的无腹泻发生率 (79.07%) 明显高于对照组 (44.58%) ,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 ;就腹泻的程度, 也有显著差异 (P<0.01) 。以上结果表明, 在治疗婴儿肺炎过程中, 应用培菲康能降低腹泻的发生率, 同时也减轻腹泻的程度, 有较好的临床效果。Morais等[1]研究发现益生菌有助于预防急性腹泻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缩短腹泻时间。也与本文的结果相符。培菲康预防婴儿肺炎继发腹泻, 具有明显缩短病程、疗效好、见效快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Morais MB, Jacob CM.The role of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in pedi-atric practice[J].J Pediatr (Rio J) , 2006, 82 (5Suppl) :189-197.

芪斛楂颗粒治疗婴儿腹泻病疗效观察 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3~7月腹泻患儿100例, 年龄2~10个月, 其中2~3个月30例, 3~4个月40例, 4~6个月30例。喂养:母乳喂养14例, 人工喂养44例, 混合喂养42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 (1) 病史:病程7~14d。全部患儿每天大便>6次, 小婴儿大便次数多于哺乳次数, 其中每天6~10次90例, 每天10~15次10例。就诊前均有使用抗生素病史。 (2) 体检:全部患儿全身情况尚好, 无脱水征及其他系统疾病。大便肉眼见黄绿色, 稀糊状或块状, 未见黏液或脓血。 (3) 化验:全部患儿大便常规基本正常, 兼或少许白细胞、脂肪球等, 无脓球。全部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血常规正常。所有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服用常乐康冲剂 (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其主要成分为酪酸梭状芽孢杆菌与婴儿双歧杆菌) 500mg/次, 每天2次;复合维生素B片, 1片/次, 每天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芪斛楂颗粒 (贵州宏奇药业有限公司, 其主要成分为黄芪、党参、山楂、石斛等) 3g/次, 每天2次。观察2组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1]

治愈:服药≤7d, 每天大便≤3次, 大便成形或软糊;有效:已服药7d, 大便基本成型, 次数较服药前减少50%;无效:已服药7d, 大便次数及性状无明显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和90%均高于对照组的30%和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婴儿长时间腹泻者, 电镜显示小肠微绒毛萎缩、减少, 肠壁细胞受损, 使酶的质和量均降低, 营养成份吸收减少, 导致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对病损的修复能力降低, 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 运化机能较低, 同时小儿发育迅速, 生机勃勃, 对水谷精微的需求较成人为多, 这就增加了脾胃的相对负担, 构成了发生本病的内在因素。小儿一旦遇到外邪内侵, 或乳食不节, 均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致腹泻, 久泻不已, 精微损失, 故气血来源不足。芪斛楂颗粒主方由黄芪、石斛、山楂、山药、茯苓、党参、麦芽、陈皮、白术等中药组成, 具有健脾和胃、益气固表、消食导滞、滋补胃阴、改善脾胃虚弱和脾失健运等功效。黄芪能快速调理机体, 提高整体免疫功能, 党参石斛等滋阴健脾, 可调节体液平衡, 茯苓健脾益气, 山药扶脾胃正气、健全胃肠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黄芪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 促进机体代谢, 延长细胞寿命[2]。常乐康由酪酸梭状芽孢杆菌与婴儿双歧杆菌组成, 主要作用是重建肠道菌群间正常的生态平衡, 抑制病原菌生长, 有利于肠壁细胞的修复, 维持正常的肠蠕动, 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本资料显示, 芪斛楂颗粒治疗婴儿腹泻疗效显著、安全、方便、口感好,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芪斛楂颗粒治疗婴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应用常乐康冲剂+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斛楂颗粒治疗, 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78%和90%均高于对照组的30%和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芪斛楂颗粒治疗婴儿腹泻疗效显著、安全、方便、口感好,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芪斛楂颗粒,腹泻, 婴儿,疗效

参考文献

[1]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使用儿科杂志, 1998, 13 (6) :381.

婴儿腹泻的观察及护理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12月、2012年10—12月我科门诊及住院的婴儿腹泻患者104例, 患儿均符合婴儿腹泻病 (急性肠炎并脱水) 的诊断标准[1]。将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52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儿均满足以下条件:病程在2~7d内;轻症大便次数稍增多, 性状轻微改变, 重症腹泻频繁、量多, 呈水样或蛋花汤样, 有黏液或有腥臭, 大便5~10次/d不等, 有的患儿有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临床伴高热、恶心、呕吐等脱水症状, 少数患儿有循环衰竭、嗜睡或惊厥等;大便镜检大部分无白细胞或白细胞<4/HP。少数患儿有白细胞或白细胞>10/HP。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按照常规处理方法:抗炎、口服或静脉补液, 配合饮食疗法 (母乳喂养暂停辅食, 人工喂养可喂稀粥加腹泻奶粉, 由粥、腹泻奶粉、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呕吐严重者禁食4~6h) ;非细菌性 (病毒、各种酶的缺乏、乳糖吸收不良等) 采取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水、盐电解质紊乱, 亦配合饮食疗法 (如上) ;高热给以退热, 呕吐给以止吐, 纠正循环衰竭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基础上应用思密达保留灌肠外加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思密达:年龄<1岁, 思密达2.0g/次, 1岁<年龄<3岁, 3g/次, 年龄>3岁, 4.5g/次;加温的0.9%氯化钠溶液15~20ml, 患儿取侧卧位;用50ml注射器抽取灌肠液灌肠, 嘱家属采取各种适合方法保留灌肠液至少30min, 2次/d;再静脉滴注复方丹参, 按0.5~1ml/kg加0.9%氯化钠溶液50~100ml静脉滴注, 1次/d。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治疗1~2d后,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腹泻次数明显减少<2次/d, 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有效:治疗2~3d, 腹泻次数减少≤3次/d, 大便性状改善, 水分明显减少, 粪质多;无效:治疗3d, 临床症状无改变亦无加重[2]。显效率+有效率为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4%, 高与对照组的76.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我国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有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空场弯曲菌、耶尔森菌、伤寒沙门菌、抗生素诱发等引起。一般经粪口转播, 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1) 细菌性:病原侵入肠道后一般在肠腔内繁殖, 黏附在肠上皮细胞刷状缘, 不浸入肠黏膜, 致使三羧酸循环受阻, 使环磷酸腺苷 (c AMP) 和环磷酸鸟苷 (c GMP) 增多后, 使肠上皮细胞减少对水和Na﹢的吸收, 导致患儿发生分泌性腹泻, 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2) 病毒性:80%是病毒感染所致, 病毒侵入肠道后, 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 使绒毛缩短、微绒毛肿胀、紊乱并脱落、线粒体、内质网膨胀。导致肠黏膜双糖酶活性降低, 载体减少, 消化吸收面积减少。进一步双糖 (乳糖) 、糖、脂肪吸收减少。渗透压增加, 引起渗透性腹泻, 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临床表现脱水症状、发热、呕吐[3]。 (3) 思密达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 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 抑制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覆盖能力, 并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 起到修复肠黏膜、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思密达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并连同所固定的攻击因子随消化道蠕动排出体外, 无不良反应, 不改变大便颜色, 不改变正常的肠蠕动, 从而有效阻止病毒及细菌对肠道的攻击, 保护肠黏膜免受细菌及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组织学变化。婴幼儿常不能配合口服药物相对比成人困难, 大多伴呕吐, 导致药物进入消化道困难, 药物血药浓度维持更加困难, 所以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 使思密达直接作用于肠黏膜, 减少肠黏膜溶解和肠黏膜破坏, 操作简单, 经济方便。另外复方丹参注射液成分有丹参、降香等均有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 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能促进小肠刷状边缘被损坏的上皮细胞正常再生, 加快肠黏膜修复, 使肠黏膜的转运和吸收功能恢复正常[4]。丹参还有直接抗炎、增加免疫的作用, 还可对抗内毒素, 并具有抗病毒作用[5], 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

通过以上临床病例观察, 常规抗病毒、抗炎、采取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水、盐电电解质紊乱, 配合饮食疗法, 纠正酸中毒治疗基础上, 用思密达保留灌肠, 联合静脉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治疗婴儿腹泻病, 能有效缩短病程,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安全可靠, 儿科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值得提醒的是大便明显性状改变就要停药。

摘要:目的 观察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治疗婴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0—12月、2012年10—12月我科门诊及住院的婴儿腹泻患者10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复方丹参静脉滴注, 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4%, 高与对照组的76.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治疗婴儿腹泻病疗效确切、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泻, 婴儿,思密达,复方丹参,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 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使用儿科杂志, 1998, 13 (6) :380-384.

[2] 杨锡强, 易竹文.儿科[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09.

[3] 张爱名.儿科药物使用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0:160.

[4] 阮友军.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婴儿秋季腹泻80例[J].使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 (5) :293.

婴儿腹泻的观察及护理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 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健康初产妇。根据产妇意愿选择自愿接受原则, 分为婴儿吮吸组、人工乳房护理组、无措施组。设置专用观察记录表, 由责任护士观察记录。

1.1.1 婴儿吮吸组

在孩子出生后的30min内, 当脐带一断, 擦干净婴儿身上的血迹后, 马上让孩子裸体叭在母亲胸前 (背部要覆盖干毛巾以防受寒) , 然后在助产士的帮助下让孩子吸吮母亲的乳头。接触时间持续20~30min。利用新生儿在出生后20~50min时正处于兴奋期, 他们的吸吮反射最为强烈这一特定时间。过一两个小时再让他吸吮。以后每次婴儿醒时都进行吸吮。直到产妇分泌初乳改为按婴儿需要随时哺乳。同时每天做一次乳房按摩, 持续1周。

1.1.2 人工乳房护理组

自胎盘逸出后30min开始, 由护理人员用温水清洁乳房后, 用一只手轻轻提拉乳头, 另一只手同时给乳房按摩。共持续30min。以后每天按摩一次, 持续1周。

1.1.3 无措施组

分娩后到初乳分泌之前婴儿不吮吸乳房, 不进行人工乳房按摩, 也不采取服催乳药等措施。分泌初乳后也不开展有规律的乳房按摩护理。

1.2 观察指标

采取表格式记录, 重点观察以下内容:一是观察初乳分泌的时间;二是观察每日泌乳量;三是观察乳房胀痛的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

三组产妇产后泌乳时间等相关情况统计结果用χ2检验处理。

2 结果

经过两年半时间, 共观察485例初产妇。三组初产妇的初乳分泌时间、泌乳量、乳房腹痛发生率有着明显的差异。

2.1 初乳分泌时间

婴儿吸吮组、人工乳房护理组、无措施组初乳分泌时间平均为 (23.65±2.6) h、 (29.13±4.1) h、 (39.8±6.4) h。三组相比较, 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P<0.05) 。婴儿吸吮组初乳分泌的时间早, 乳房护理组次之, 无措施组最晚。

2.2 乳量充足情况

婴儿吸吮组、人工乳房护理组和无措施组乳量充足人数分别为135例占 (95.74%) , 171例 (占91.44%) 、89例 (占58.17%) 。三组相比较:婴儿吸吮组和人工乳房护理组两组间无差别 (P>0.05) ;婴儿吸吮组和人工乳房护理组与无措施组相比有显著差别 (P<0.01) 。婴儿吸吮组和人工乳房护理组乳量充足率高, 无措施相对较低。

2.3 婴儿吸吮组发生乳房胀痛人数为9例, 发生率为6.

38%;人工乳房护理组发生乳房胀痛人数为15例, 发生率为8.02%;无措施组发生乳房胀痛人数为38例, 发生率为24.84%。三组相比较, 发生率有显著差异 (P<0.05) 。婴儿吸吮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最低, 人工乳房护理组次之, 无措施组乳房胀痛相对较高。

3 讨论

3.1 婴儿吸吮组初乳分泌的早, 乳量充足, 产生乳房胀痛少

产后泌乳素的水平决定了初乳分泌的时间及乳汁量的多少。泌乳素的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和垂体调控[1]。盘娩出后, 孕激素及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 解除了对下丘脑及垂体的抑制作用, 使泌乳素分泌增加, 促进乳汁的合成及释放。婴儿吸吮乳头早, 对丘脑下部发出泌乳的信号就早, 解除下丘脑抑制早, 因而分泌初乳时间早。此外婴儿吸吮乳头, 增加了母婴情感, 持续频繁的接触, 使这些反射不断强化, 从而母亲的乳汁在婴儿出生后马上就开始分泌了, 而且是量越来越多。

由于婴儿的及时吸吮, 能使乳汁及时排空, 降低乳房内张力, 促进乳房局部血液循环, 避免了乳腺导管内压力过高和对乳腺细胞及肌细胞的损伤, 减少乳房胀痛的发生。

3.2 人工乳房护理组初乳分泌的较早, 乳量充足, 发生乳房胀痛的少

人工乳房护理组采取的是手提乳头加按摩方法, 模拟了婴儿吸吮乳头的过程。对母体产生的刺激和泌乳原理与婴儿吸吮组相同。但由于手提乳头的力量掌握的不均匀, 对乳头的刺激作用不如婴儿的吸吮, 而且缺少早期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使母体的变化相对于较慢, 所以初乳的分泌时间不如婴儿吸吮组早。

乳房按摩的作用可使乳腺管通畅, 并且促进排空乳房内的余奶。所以乳房胀痛发生的较少。

3.3 无措施组初乳分泌的时间晚, 乳量相对不充足, 发生乳房胀痛的较多

无措施组缺少早期对乳头的刺激, 母体内激素水平上升的缓慢。因而初乳分泌的时间晚, 乳量也相对不足。由于缺少对乳房的护理按摩, 部分发生乳腺管流通不畅的产妇, 因没有及时疏通乳腺管而发生乳房胀痛的相对较多。

初产妇分娩后, 要尽早让婴儿吸吮乳房或是尽早采取人工乳房按摩护理, 这样即能缩短产妇初乳分泌的时间, 又能同时增加产妇的泌乳量, 并且能降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产妇分娩后及时让婴儿吸吮乳房或是尽早采取人工乳房按摩护理对产妇泌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索婴儿吸吮及乳房护理对初产妇泌乳相关情况的影响。方法 于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 对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健康初产妇, 按产妇意愿分为婴儿吮吸组、人工乳房护理组和无措施组, 进行产后初乳分泌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胀痛发生率的观察。共观察485例。结果 婴儿吸吮组和人工乳房护理组, 产妇初乳分泌的时间早, 产妇的泌乳量充足, 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低。结论 产妇分娩后, 要尽早让婴儿吸吮乳房或尽早采取人工乳房按摩护理, 即能缩短产妇初乳分泌的时间, 又能增加的泌乳量, 并且能降低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

关键词:婴儿吸吮,乳房护理,初产妇,初乳时间,乳汁充足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优化高中音乐教学下一篇: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