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范文

2024-05-28

提高教学范文(精选12篇)

提高教学 第1篇

一、优化教学过程, 拉近师生距离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扮演的是家长的角色。学生在师道尊严与教材权威性的压制下, 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而习惯于服从和机械性地接受知识, 学生“学什么”“学多少”“怎样学”, 教师早已为他们画好了圈子。久而久之, 学生逐渐失去了探索精神。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就要尊重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上课时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积极研讨、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上好一堂课就好比演好一场戏, 教师要善于当好“导演”, 而不抢当“主角”。要把演“主角”的机会给学生, 要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扮演“主角”,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充分地表现自己, 这样学生才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学习语文和认识其他事物一样, 是逐步深化的。第一阶段是感知, 即初读课文, 了解字面意思, 感知课文写了什么。第二阶段是理解, 经过思考文章的内在联系, 理解文中的事物是怎样写的。第三阶段是探究和迁移, 抓住重点研读;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并能通过相应的说写练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就一课书的阅读教学过程来说, 一般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这也是近几年所提倡的整体性原则, 即先让学生掌握全文大意, 再进而分解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和叙述层次, 然后归纳全文, 明确文章中心思想和作者是怎样突出这个中心的。例如《第一场雪》是以时间的变化来安排材料的, 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 理解文章条理:雪前———雪中———雪后, 事物 (部分) ———联想 (联想部分)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获得总体印象, 然后搞清楚部分具体讲什么;雪前———雪后初晴图;联想———瑞雪丰年图。各部分是以时间为序安排的:天气骤然变化引起的一场大雪, 雪后景色很美, 作者由观雪景引起“瑞雪光丰年”的联想, 表达了作者对胶东半岛第一场雪的喜爱之情。这样对部分进行整体分析, 最后再回到整体;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喜爱之情;思考作者为什么喜爱第一场雪, 形成整体的认识结构。这样既注重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也体现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人翁精神。

二、抓好阅读基础, 促进课文理解

理解字词句, 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功, 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该在这一阶段加强指导, 针对学生实际, 提示学生, 让学生由浅入深, 反复阅读, 循文求意, 品评领会, 学会理解。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三袋麦子》一文中, 对三个小动物的语句, 如果教师不进行阅读指导, 学生可能会发生疑问:“小猴为何会得到更多的麦子呢?”可见, 这些语句必须放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理解才准确、才深刻。小猪是做成好吃的食品吃掉了;小牛舍不得吃, 还常常拿出去透透气、晒一晒, 麦子就不会发霉了;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 收获到更多的麦子。研讨重点和疑难, 这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又一重要过程。一般是抓句与句、段与段的联系, 逐步理解文章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 克服越俎代庖的倾向, 把解决重要的疑难的过程变成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信息交流和反馈、互相启发思维的过程, 这样,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愉悦, 进一步调动他们深钻课文的积极性。

三、突出思维语言, 培养理解能力

这里的“发展思维”就是前边提到的“启发想”, “发展语言”即“引导说, 指导写”。思维训练是阅读教育的核心, “引导说, 指导写”是阅读教学的归宿。因此, 教师要做好“启发想、引导说、指导写”的工作, 引导学生弄清“想”是基础, “说”和“写”是“想”的外在表现, 是“想”的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全盘考虑, 精心设计能揭示一定学习规律并有衔接性的辅导题。例如补语言的, 有教师原本是请二年级学生用笔夸夸家乡, 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却是一道填空题:“我的家乡在 () 。那里风景迷人, 有 () , 有 () , 还有 () 。我的家乡的变化可大了!以前 () , 现在可不同了, () 。”试想, 学生喜欢这些括号吗?必须填写的内容都是学生想说的吗?在多数孩子心中, 这些括号就是“笼子”, 这与童心渴望的高天阔海相差太大。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课堂上, 我们多次看到教师们结合具体的例子, 要求学生按照时间、方位、总分等顺序写话。结果, 一堂课下来, 没有几个孩子能够满怀信心愉悦地写出属于自己的话。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思维的逻辑性、推理的严密性。从理解词句入手, 以引导分析文章结构为衔接点;深化到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会, 有层次性, 有引导性, 学生能想得出, 答得对, 发言积极, 见解有特点, 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得到发挥。同时, 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目的。

强化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无论从什么角度, 运用什么方法“优化”阅读教学的过程, 都要服务于这个中心, 否则, 就违背了优化阅读教学的初衷。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生命互动的过程, 阅读教学是生命的课堂, 生命的交流和互动诗意和谐的课堂, 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课堂。现行的阅读教学模式已成了简单的听读模式, 师生们在枯燥无味的课堂里煎熬。

聚焦课堂提高效率奋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2篇

大家好!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召开毕业班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在抓毕业班工作方面形成共识,在抓好毕业班工作方面形成合力,从而提高毕业班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增光。毕业班质量对一所学校而言相当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毕业质量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是反映学生阶段性学习的重要标志;是体现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

今年,我校对毕业班工作高度重视,任课教师配备是经过领导班子成员深思熟虑,共同商讨安排的,在座的各位都是学校各科的骨干教师,这既是大家能力的体现,也反映出学校对各位的信任。

刚才,马主任对本届毕业班上学期成绩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便我们能根据本班、本学科的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制定落实教育教学补救措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1、我们各学校各科都在进步。

2、各学科平均分上下差距较小。

一、工作目标:确保教学质量稳居全旗第一方阵。

二、工作思路:

(一)、要坚持向课堂要质量,力求课堂教学高效性。毕业班的教学常规管理一点不得放松,相比其他年级,要求还要更高更严,重点检查“教学设计、作业和辅导”常规的落实。教导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与老师交流,及时做出纠正。

(二)、要做到向训练要质量,力求作业检测有效性。我们要思考三点:为什么练?练什么?怎样练?在此基础上,每单元平时检测要精心组织,认真批阅。做好成绩的统计和分析,重点查看检测的平均分、优生率、合格率等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各单元的教学情况。学生要整理老师发下的试卷,记录其中错题,难题,并重新做一遍,这很重要。日常作业也要这样要求学生。

(三)、要保证向时间要质量,力求培优补差针对性。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制定落实帮扶计划,完成帮扶任务。通过平时检测,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部分学生的“偏科”现象。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帮扶计划,每个教师要帮助几名学生,关心爱护他们,帮助辅导他们,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走出困境。

三、工作要求:

1、抓好一月一次和单元检测统计分析(月考及单元)。我们要认真组织一月一次检测,由教导处和班主任负责对月考成绩的收集和统计,重点

查看检测的平均分、优生率、差生率等情况。交教导处了解毕业班教学情况,检测供学校教学分析参考。

2、加强班级管理,创设良好环境。班主任老师要加强班级管理,给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同时我们作为一名科任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科教学,也要重视对学生的管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学风。

3、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毕业班教师的积极性。为了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我们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特拟定了《三道沟小学教师教学成绩奖励办法》。

4、把握好教学进度,有条不紊,扎扎实实进行学科教学和后阶段的复习工作;

5、特别强调从我们教师的“教”上去钻研,从对学生的“导”上来下功夫。教师更要目标明确地精心设计并上好每一课,扎实训练巩固每一课。针对毕业班学生思想活跃,行为随意性大的现状,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随时随地引导教育好学生:对于学生纪律松懈的,应加强管教约束;对于基础不扎实的,要挤时间补上;对于智力问题造成学困的,要反复练习巩固;对于学习信心不足的,要多鼓励激发内驱力;对于心理起伏大有障碍的,要及时家校联系疏导。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四、三个激励

说实话,毕业班的工作是辛苦的,在今天这个会上,我送给大家三个词,与大家共勉—— “目标”、“信念”和“超越”。

(一)、“目标”能成就美好的梦想

在科学上有这样一个原理:压力有多大,弹力就有多大!同样,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的推动下,我们如果树立并锁定目标,我相信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学校给我们制订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信念”能书写辉煌的篇章

要树立自信心,对设定的目标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我想,优异的成绩也需要我们执著的坚持,需要我们无数次跨越后的勇往直前!

(三)、“超越”能筑成壮美的峰巅

在这关键的时期,我们要和学生们一起学会勇敢地挑战自我,学会大胆地超越自己。因为赢得了自己,也就赢得了一切!只有不满足于现状,义无反顾地选择前方,才能到达令人仰慕的峰巅!

最后,希望大家要有信心,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又要有忧患意识,继续发扬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巩固每一个知识点。努力工作,善于沟通,善于调适心态,共同努力,力争使本届毕业班成绩再创佳绩!

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奋力提高教学质量——王佐民校长在毕业班工作会上的讲话

三道沟小学

优化复习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第3篇

【关键词】复习教学 策略 提高教学效率

复习课是数学总复习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初中数学总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前者是‘量’的积累,后者则是质的飞跃”。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应该重视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按常规的方式进行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如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和性质等复述梳理一遍,这样做使学生感到乏味又不易记忆。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复习概念时,采用章节知识归类编码法,即先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然后归类排队,再用数字编码。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學生复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而且实现了章节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实现了厚薄间的转化。

例如复习“直线、线段、射线”这一节内容,我把主要知识编码成(1)(2)(3)(4)。(1)一个基础;(2)两个要点;(3)三种延伸;(4)四个异同点。这种复习提纲一提出,学生思维立即活跃,有的在思维,有的在议论,有的在阅读课本,设法寻找提纲的答案。我趁势把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点拨,其答案如下:(1)一个基础,是指以直线为基本图形,线段和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2)两个要点: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3)三种延伸: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4)四个异同点:①端点个数不同;②图形特征不同;③表示方法不同;④描述的定义不同。事实证明,这种善于转化的复习确实能提高复习效率。

二、习题归类——善于类化

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又是对付考试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复习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复习效率。对具有可变性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题海战术”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学生整天忙于解题,没有时间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这样既增加学生负担,又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许多复习题目是从同一道题中演变过来的,其思维方式和所运用的知识完全相同。如果不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题论题,那么遇上形式稍为变化的题,便束手无策。教师在讲解中,应该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使之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功能,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寻找其他解法;(2)改变题目形式;(3)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4)改变题目的条件;(5)把结论进一步推广与引申;(6)串联不同的问题;(7)类比编题等。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三、例题讲解——善于变化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做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例如,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题: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与(-1,-1),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它的解析式。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由题意画图后,不难看出(-1,-1)是顶点,所以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m)2+n,再求得它的解析式(解法略)。在数学中我对例题做了变化,把题例中的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2改成4”,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画图可知(-1,-1)不再是抛物线的顶点,但从图中看出,图像除了经过已知条件的两个点外,还经过一点(-4,0),所以可用y=a(x-x1)(x-x2)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再对例题进行变化,把题目中的“开口向上”这一条件去掉,求解析式。再次变化后,此题可有两种情况(i)开口向上、(ii)开口向下,所以有两个结论。

由于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性,使其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从而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四、解题思路——善于优化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质的提高,要对多解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在数学复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发展,能为培养学生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高教学 第4篇

一、古训名言

公元前11世纪以前殷商时代甲骨上记载主宰万物的是天 (或帝、上帝、天帝、天地、老天爷等) 。《诗经》中“玄乌”与“履帝武敏”显示“道”的间接作用;“天生烝民, 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 好是懿德。” (《诗经·大雅》) ;“凡人之生也, 天出其精, 地出其形, 合此以为人。” (《管子·内业》) , 精即灵, 形为形体。“天乃道”、“道生万物” (《老子·道德经》) ;“夫天者, 人之始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天地之道, 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 则其生物不测。” (《中庸·二十六章》) ;“天能生物” (《荀子·理论》) ;“惟初太始, 道立於一, 造分天地, 化成万物, 凡‘一之属皆一。’” (《许慎·说文》) ;“惟人万物之灵。” (《尚书·秦誓上》) ;“天地者, 生之本也, 先祖者类之本也。” (《荀子·礼论》) ;“天者, 万物之祖”、“天地之精所以生万物者, 莫贵于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 ;“形者神之质, 神者形之用” (《范缜·神灭论》) , 神即灵;道造成男、造成女, 分称乾、坤。 (见《易经·系辞》) , 道应为始、为一。综上可知, 人类的祖先是人, 不是动物, 人不可有兽行。“德者道之舍, 物得以生。”, “道生之, 德畜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何以得德, 由乎道也。” (《老子·道德经》) , “导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 “以德为本” (《庄子·天下》) ) 、“天道之道, 圣人之德” (《庄子·刻意》) , “少德而多宠, 一危也” (《淮南子·人间训》) , “德比于上, 故知耻。” (《荀悦·杂言下》) , “弃德崇奸”必失民心 (《左丘明·左氏春秋》) 。我国古代哲学中的“德”是由“道”而来, 不是politics, political integrity, kindness, … 等等, 也无相应的英文单词, 应以英文拼音加引号“Te”表示。敬“天”重“道”, 突出“德”与“爱”是我国古训的根基和传统, 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人类生存在“道”场, “道”与人类沟通决定了人类与它类的区别。人应知传统、守规范、循天道, 管理好一切动、植物。人应当尽力奉献, 不求名利, 不图索取, 则无争鬥。

二、科学结论

在对人直立行走起关键作用的人和多种动物膝关节进行科学实验和得出的“进化角”实验数据及结论可知:人与现有高级灵长目动物 (Gibbon, Orangutan, Gorilla, Chimpanzee) 的“进化角”相差甚远不属于一类, 而却与低等灵长目动物 (Monkey) 的“进化角“相似。也就是说, 人与低等灵长目之间不存在中间过程, 没有中间过程就不存在同一物种的进化演变, 进化演变要有中间物质。存在决定认识, 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因各从其类产生了智慧、劳动、自由自觉活动、关系等等差别, 不是进化演变幻想出的。同样, 在一颗树上放上各种动物只是不同物种间没有中间过程进化演变的幻想。同一物种出现分支和所有中间过程的动物都已灭绝的猜想均毫无科学依据。人与猿猴在骨骼、生理、血液等等多方面均有明显不同。早在十六世纪吴承恩的神幻小说中就已编造出戴緊箍的猴变人和动物。人人都可以幻想, 但是, 如果以科学包装, 则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 要用科学数据下结论。不能以超抽象想像画出根本不存在的“类人猿”, 基因也要先区分标本是否是同一物种。

三、结束语

我们绝不可将洋人奉若神明, 数典忘祖;绝对不可隨心所欲认祖、认父;牧人或被牧 (父与牧不可滥用) 。更不可自暴自弃以有兽类基因而自意妄为, 灭绝人性或反对“有物有则”和“德畜之”而荒淫无耻, 无所不为, 以己所欲施于人或尽己能取己需, 从而失去人性、作奸犯科。对“不王不禘” (《礼记·大传》) 的限止和逆天的教训应引以为戒。天人关系是主、从关系, 人应当顺“天”意。人类应当敬“天”、循“道”、尊祖、重“德”和“爱”。逆“天”者迟早定会有报。外语工作者尤应重視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维护民族尊严。

引用古训如有误, 请以繁体文言古籍及原著为准。当否则见仁见智, 本文仅供选择参考。

参考文献

[1]融入传统文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校园英语.2015, 11.

[2]张人骧.人体膝关节运动轨跡的研究[D].北京钢铁学院, 1979. (中美生物力学学术交流资料) .

[3]Zhang Ren-xiang.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Human Joint[A].Proc.of the Third ICMMB, 1982:169-170. (Compiegne, FRANCE) .

[4]张人骧, 兰祖云, 张鸿姿.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Ⅰ[J].力学学报, 1982 (3) :308-310.

[5]Zhang Ren-xia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Human Knee Joint[J].Acta Mathematics Scientis, 1984, 4 (2) :139-145.

[6]Zhang Ren-xiang, Lan Zu-yun, Qu Wen-ji.Acta Mechanica Sinica, 1986, 2 (2) :178-184.

[7]Zhang Ren-xiang, Yu Jie, Lan Zu-yun, Qu Wen-ji, Zhang Hong-zi.Biomechanical Research of JointⅣ.[A].SPI EProc., 1990 (1380) :116-121. (Massachusetts, USA) .

提升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第5篇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陈蔚华

近年来,新组建的或新升格的普通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高校扩招来势凶猛。促进了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调整或创新。但是,也使本科院校面临诸多的发展问题,导致一些高校办学思想、学校定位出现了偏差或不适应,一些高校注重学校规模扩大,却忽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充实;注重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却忽视一线教师管理和激发,出现了教学质量短期滑坡现象。而恰恰从根本上制约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质量问题,各大学院的种种行为多少有点舍本逐末的嫌疑。

鉴于以上几点,我觉得在现阶段,我们应该针对自身实际,在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抵制盲目借鉴跟风,结合我们口腔医学院学院小、学生数目少的特点,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通过教学奖励,建立教学名师工作室,改进教学方法,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等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守成和创新并举,传承和创造并重,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所谓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第一是高等教育发展以经济和社会需求为动力并为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力资本需求提供服务;第二是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营造自主、自由、宽松、和谐、从容、安静的环境,为多样化、个性化、有思想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开展创造性、思想性工作提供保障,创造条件;第三是高等教育的绩效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非物理性、外部性和历史性;第四是高等教育发展依赖思想传承和文化传统。

在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学院准备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软件方面

(一)积极挖掘引进人才,培训现有师资,完善教育教学人才梯队 人才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充分发现发掘培养人才,组建和完善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是提高学院教学综合水平、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和基础,为此,我们定期对现有师资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现有师资水平,在保证现有师资力量不断巩固和强大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对外引进高素质人才,扩充教学师资队伍,完善人才梯队,当然,这些还是不够的,一个固步自封的学院就犹如井底之蛙,永远也不知道井外的世界,为此,我们与其他各大传统老牌本科院校也进行着密切的学术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成功经历,借鉴他们宝贵的经验,横向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努力提高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借助交流的机会提升师资水平。

(二)、设立教学优秀奖,鼓励教师教学争优创新

医院是一个及教育教学、医疗与研究于一身的综合性机构,而医院的医生也同时肩负着教学、医疗等多方面的任务,但是相对于教学工作而言科研工作和成果具有外显性特点,很容易形成轰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因而其对学院以及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常能够起到“明显的”积极的推动和宣传作用。而教学工作由于自身工作长期性、内隐性特点的限制,则很难像科研工作一样出现轰动性效应,加上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因素依然普遍存在,同时,晋职晋级方面对科研的过度倾斜等政策与制度性因素的影响,使得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很难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人到教学工作之中。基于教学工作所具有的厚积薄发的特点及其对于教育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急需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更多地关注教学工作,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成长,更好地凸显教学工作的业绩。因为只有教师的成长和付出,才有学生的成长和提高,只有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创造性和思想性得到充分的认可,才有可能使学生的造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也才能促使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升。

学院有必要给予“教学学术”以高度的重视和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对教学成绩优异、教学贡献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重奖,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精神,鼓励更多的教师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奖励不是唯一的目的,但却是一个重要的调节杠杆,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只要尊重教师的教学工作,建立合理和长效的教学奖励机制,使关心教学、关注教学成为教学工作的主流,那么可以肯定,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三)、建立教学名师工作室,支持教学交流和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

我们学院由于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具有较高的学术修养、广阔的学术视野、占据学术前沿和教学制高点的领军人物并不多,而新进的大批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又亟待提高,这实际就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之一。这种现实状况迫使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改变单兵作战、画地为牢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寻找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合理和高效的运用。而为了尽快突破教学质量的瓶颈,可以采取的一个积极措施就是集中学校的优秀师资,建立“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一流、教学研究突出的教师集中在一起,形成一支在教学方面能起到领军和示范作用的团队,其对医学院整个教学工作可以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建立名师工作室最重要的意义是它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着极为特殊和重要的价值。现在,学院中有为数不少的青年教师,相当多的年轻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此外,由于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很多青年教师仓促上阵,缺乏有效和高水平的教学指导,教学质量和效果都达不到教学的实际需要,从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影响了青年教师成长的信心。而如果有计划地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培训培养,青年教师就可以看到、听到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所呈现出的最真实的教学场景和风貌,汲取极其有益的营养,有助于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这对青年教师的影响必将是很大的。

(四)、促进教学方法改革,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学教学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仅凭良好的意愿和勤奋的工作不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大学教师的教学意愿、态度、知识、技能和方法已经成为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其中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然而教学方法在大学教学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实际上,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质量的提高,使对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诉求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强烈。为此,教学方法改革可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创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现在的学生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知识面和信息接受的能力都较之以往有很大不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符合社会对学习者的基本要求和期望。这种期望的实现首先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程度,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成为独立自主、自我约束的学习者,需要从目前的学习制度、学生的认知心理、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改进。

因而我准备从以下几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1、培植“三超”教学理念,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改变教学的“三抄”(备课抄教材、讲课抄教案、上课抄黑板)现象,培植 “三超”新理念,即做到“备课超(越)教材、讲课超(越)教案、上课超(越)黑板”,与时俱进,适时更新教案内容,实现备课(教案)超越教材,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教授的对象不同、时间不同,也会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异;事先备好的教案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及时的更新和充实,使教学内容新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深入教研,处理好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

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具有综合性、复合性,是复合型、外向型的人才。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探讨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在教学方面,要处理好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从单一的学科知识传授,发展为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认真研讨相关学科的分工合作、内容的交接与扩展,在教案编写时处理好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避免相关内容,你依赖我,我依赖你,导致最终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3、讲究教学方法,实现共同愿景

教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传授技能,既“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倡导理论、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和发展性的学习理念,也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营造学习氛围,启发学生学习潜能,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共同愿景。

4、丰富教学手段,适时适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做到上课超越黑板

上课超越黑板,要求教师上课不是单纯地把教案的内容“抄”上黑板,学生上课不是埋头“抄录”黑板的内容,教学手段要超越“板书”,灵活应用教学手段,适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做到形像、直观、高效、生动,提高教学效率,拓宽学科知识面、加大课堂的知识容量。但,满堂的多媒体教学,也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听觉下降、反应迟钝,效果降低。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黑板,进行疑点、难点、重点、要点的诠释、演练、注解、归纳、强调,并促进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引发教、学互动,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观念”,把老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演化为知识的引导者指导者、课堂的组织者。

二)加强师生合作沟通,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大学学习从学习的性质和特征来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也是不断创造和创新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仅仅依靠个人的学习是没有办法打开自己的学术视野的,也谈不上具备良好的发展潜能。因此大学的学习应该特别提倡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体现“教学相长”的原则。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搭建一个教学和科研的平台,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相互信任之间得到沟通和反馈,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学习的低效性。

作为一个医学类专业,我们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方法既要注重改善传授知识的方法,又要把指导学生运用、发现、创造知识视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着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有鉴于此,从我们学院07级同学开始,我们开始实行了PBL课程,把学生们上课的的地方从教室移到了寝室,变大教室时老师漫灌式教学到寝室的小范围内针对性教学,老师和同学近距离面对面交流,学生们可以更直接更及时的向老师反映学习中碰到的问题,PBL教学方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课后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同学对这种教学方式表示赞同并接受,并提出希望增加此类课程的要求,这就是我们在改进教学思想和方式过程中产生的实例之一。

二、硬件方面

人才软实力和设施硬实力是衡量一个学院强弱与否的标准和基础,我们在强调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我要严抓教学硬件设施的完善和提升,完善的教学硬件是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学生们想要取得相同的学习成绩需要他们付出更大的努力,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们在付出更大的努力地时候能够取得的是更好的成绩,好的硬件设施也有利于老师进行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我们不强调教学完全依赖硬件设施,但是我们强调好的硬件设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当我们在大力提升学院软实力的同时,我们也要不遗余力的发展学院的硬实力,作为南昌大学这样一所综合实力已经很强,教育教学活动设施应经相当齐全的大学的一个学院而言,相应的基础设施应经相当完善,我们唯一还存在的一点不足是学生进行操作训练的实验室还不能满足同学们的全部需求,这与教学质量调查显示同学们普遍反映实验室以及实验设施不足的问题是一致的。

从往年企事业单位到我院招聘情况来看,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是事业单位十分强调的一项技能,医生生本来就是十分看重操作的,特别是口腔医学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比其他专业更加强调学生的精细动手操作能力,但是现在的矛盾是学生们对操作动手能力训练的需要与医院所能提供训练机会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光靠临床训练很多同学更得不到足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实验室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所以加紧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设施的完善是口腔医学院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也是让学生变掌握的理论知识成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的关键。

为此,我们准备在现有实验室和实验设施的基础之上,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继续完善实验室的设备,使学生能在理论学习之后充分进行临床实践操作,保证每一名在我们学院完成学业的学生上到临床以后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落实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6篇

【关键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文言文教学;积累落实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对于学生是一大难题,因此必须优化文言文课堂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下,文言文的考查深度虽有所降低了,但是对文言文基本知识的考查却进一步加强。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以新的课程标准,教师要精心备课,上好每一节文言文课,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基本知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那怎样才能做好文言文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上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朗读教学

苏东坡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于自知。”从这点上看,东坡先生告诉我们学习要反复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散文需要读,小说需要读,文言文更需要读,在教学中应注重朗读教学。读中有感,读中有悟。

那具体怎样读呢?自读和范读相结合,齐读与个读相结合,讲前读与讲后读相结合,朗读和背诵相结合。把这“四结合”落实到位,对文言文内容的把握可以说完成了一半。同时在听范读时一定要让学生听流利的、有节奏的、有感情的、有语气语势的朗读,可适当配录音带。在听的基础上要求让学生大声的朗读,这样学生才能在朗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积累。把朗读教学落到实处,学习文言文,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二、注重落实教学课堂过程

1.落实手段灵活多样。学习文言文,弄清文言文的字词句是正确理解全文的关键。单个的字词,学生通过注释、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提示,都能正确把握,对于句子仅从表象理解是不够的。要在重点落实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使学生的文言文课堂学习活起来。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句话,一般情况下,负者走累了,需要休息一下,行者被美丽的景色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唱起来。那么原文能否改为“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踊跃讨论,各抒己见 ,最后达成共识——不能改,因为被美景陶醉了,负者忘记了劳累,行者坐下来赏景。学生在讨论中激发兴趣,潜能得到发挥,加深了对此句的理解,此句的落实轻松完成了。

2.落实在运用。在文言文字词句落实上必须要打破死记硬背的模式,应着眼在运用上。在教学文言文时,一般采用“注重字词,标记疑点;课堂质疑,师生释疑;联系旧知,推求词义;归类整理,练习巩固”的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曾经出现过的字词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比较、整理,同时还要辅以练习,真正把文言文字词句落到运用中。循序渐进定能积累文言文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即使是课外阅读又有什么可怕?

三、注重语言教学

文言文的教学实际是传播、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塑造未来灵魂。在教学文言文时,大多采用“疏通字词——归纳段意——板书结构——理解主旨——总结特色”的套路。这种教学套路已不能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应注重语言教学,要欣赏文章的语言,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得到熏陶,得到教育。

1.赏言辞之美。古人的语言风格首先追求自然与简朴。《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朴实的文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尤其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句把劳动者的美德和无奈刻画的淋漓尽致,让人顿生同情之感。其次,好的言辞还讲究形象鲜明与生动。这主要表现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的运用刻画出木兰出征前井然有序的忙碌着。古代文言文还注意音乐美与声韵美。《醉翁亭记》中叠用21个“也”字以声传情,一唱三叹,音节匀称,声调和谐,余味无穷,正是古代音乐美的精彩体现。

2.赏句式之美。古代散文的句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整齐美,二是参差美。整齐美在骈文、赋文中表现突出,刘禹锡的《陋室铭》句式对仗工整,平仄相间,有整齐和谐美。“参差美”指语言形式上有规则的错落,而造成美感,主要体现在骈散结合的文章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3.赏结构之美。这类结构美体现较多在古代优秀论说文中。如孟子的文章中论说文结构就非常典范,大量使用排比造成文章的一种气势美。

四、注重背诵教学

文言文读懂感悟理解赏析了,还要进行背诵教学,因为背诵是对文章内容的巩固、落实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学生不仅要背更要检查,真正让文言文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背诵中再一次升华。

当然,语文教学之路漫漫长,吾将上下而求索!

提高教学 第7篇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验能力,综合素质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教学手段[4], 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准。实验技术人员素质高低和实验设备的先进程度,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发挥。搞好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 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把实验室建设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现状

我国高校的归属不同[5], 有国家教育部直属、有中央各专业部委所属、还有地方政府所属;所属主管部门不同对各高校的投入就有很大的差别, 有时中央各部委所属院校的投入, 不如地方政府所属院校的投入力度大, 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教学活动。在办学层次上, 又有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之分;对于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国家的投入有很大的差别, 更拉大了重点和非重点之间的差距。由于各高校的归属不同, 在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同时也存在对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同, 经费投入的不同。各专业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 但是, 实验室建设与其它事物一样存在着共性, 人为因素起着关键作用, 为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应从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实验工作的认识,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加大投入,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高水平的实验体系, 就可以不断前进, 为教学科研及学生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高校实验室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这从法律上规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所以, 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 高校的实验室担负着验证理论[2], 进行科研开发,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进行科学实验的任务。在高校中聚集着大批具有高水平、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并具有良好的网络信息平台、先进的研究手段等特点。实践证明, 大批的科研成果出自高校, 为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并实现科技兴国做出贡献。

三、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措施

高等院校实验室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 要进一步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 又要进行中长期的规划与管理, 充分发挥其既为教学服务又为科研服务的作用。以科研促进教学, 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 促进实验室建设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1) 完善实验设备, 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实验教学面临的难题是实验设备陈旧、落后、不足, 近几年的扩招,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 提高了学校抗风险的能力, 引入一定数量的贷款用以购置那些急需的先进设备。提高了实验教学设备水平。

(2) 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由于长期形成的一种偏见, 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根深蒂固, 认为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附属, 把实验教学放在了次要位置;实验技术人员被认为是教学辅助人员, 处于从属地位;造成实验技术人员待遇低, 严重影响了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 实验技术人员应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实验技术人员应积极走出校门, 深入考察国内同类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建设,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把其他院校的实验室建设的经验学到手, 及时发现适合学科发展的高水平的实验设备, 列入计划, 购置进来, 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3) 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室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涉及内容很多, 包括:实验教学安排、规章制度的建立、日常管理、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资料、管理文件等, 是一项相当繁琐的工作。所以要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 做到繁而不乱。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 还要不断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 积极开展国内外大专院校之间的合作, 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 参加本学科的实验室建设专题研讨会, 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高新技术展览会和设备订货会。从而了解教学科研设备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总之, 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这关系到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高低, 势必影响到我国的科技队伍素质的高低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因此, 无论是管理部门和广大实验技术人员都要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徐斌, 马健康, 陈忠航, 等.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30 (4) :435-437.

[2]沈骁, 丁松峰.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探讨[J].实验室科学, 2008, (5) :141-143.

[3]周春林, 周云.大学需要建设高质量的实验师资队伍[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4) :135-136.

[4]马飙.新时期高校实验教学工作的改革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7) :128-130.

撰写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第8篇

教师教完一堂课后, 如果把教学中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叹、灵感和成败好好思考一下, 做个简要的归纳整理, 撰写“教学反思”, 能帮助我们迅速接收课堂所反馈的信息, 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 有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为调整教学提供可靠依据, 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法改革的力度。它是促进自己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安乐是一个小地方, 但安乐人提倡的教学反思却小有名气, 我们在教学上的成功无不得益于此。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坚持搞教学反思, 写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工作从生疏发展到日渐娴熟, 从上课不好发展到能自由地驾驭课堂。坚持这样做, 确实有助于教学能力的提高, 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顺利地进入“自由王国”。

教学反思是教师再次备课的必要补充。诚然, 教前备课是相当重要的, 它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各个环节, 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可是, 单有课前备课还是很不够的。因为整个课堂教学是极为生动丰富的, 是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如果教师的教学经验有限, 上课以后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临时调整, 那么有些问题就并非教师一厢情愿所能左右的。教完一堂课后, 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 静心沉思:教法上有哪些创新, 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 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 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 启迪是否得当, 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改进, 才能比此堂课更精彩。这样可以扬长避短,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境界。教师常会碰到这种情况, 有时辛辛苦苦备好的课, 在有些场合下竟是那样的不近人意;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 有时反而会卡壳;而备课中没有特别注意到的问题, 有时却发挥得当, 成为这节课的教学得意之处。出现这些情况, 有的是教师在备课中有疏漏, 有些却是因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致。教师若把这些课上的失误与意外的“收获”记下来, 就会收到比上一节课进一步的功效。

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好办法。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教两个并行班时, 常是第二个班的课讲得比第一个班好, 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前一个班。原因在于教师上完第一个班的课以后, 习惯于对刚上过的课做简短的思考, 对其不足之处及时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这些思考在短时间内仍能记忆犹新, 可对教案做及时的修改。若相隔时间太久, 会使一些颇有新意的教学体会从我们记忆的长河中白白流失, 十分可惜!

教学反思也是探索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 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常用的方法之一。写教学反思正是许多教师探索自己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它是教师提高能力的好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 又要走自己的路。只要我们从现有的实际情况出发, 注意积累点滴教学经验, 就一定能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 探索适合自己教学的规律, 久而久之, 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教学后反思的内容有哪些呢?主要在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 以教促学, 以学促教, 二者相互促进、提高。

一.记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是否得当

这节课安排的内容太多或太少了;要是先讲这个, 再讲那个, 效果可能更好。可以在教学反思中记录:讲哪些内容用了多长时间, 预想的什么内容没来的及讲, 或还应添加什么, 学生的学习思考时间是否足够等等。

二.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再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可能写出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行为, 更不可能百分之百的预见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状况及师生思维共振、情感交流的情况, 如巧妙新颖的引入, 形象贴切的比喻, 教学难点的突破, 直观教具的合理运用, 画龙点睛的小结, 留有悬念的结束语, 或启发得当, 或例证精辟, 或情境创设成功, 或过渡语言生动, 或“灵感”顿悟……不论是哪方面的收获, 经过不断地积累和归类整理, 势必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将大有益处。将这些在教学上的“得意”之作记录下来, 目的是为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 教师所产生的一些灵感, 这些智慧的火花往往是“突如其来, 突然而逝, 不由自主”, 我们应及时利用教学反思去捕捉这些“偶得”, 否则会转瞬即逝, 造成不尽的遗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 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 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 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学水平。因此, 将其记录下来, 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课堂上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 超越教师的设想, 这是教学相长的有利时机。教师要善于从中汲取营养, 用于再教时启迪其他学生的思维。

三.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一堂课中, 无论设计多完善, 也会有疏漏, 无论课堂教学多么成功, 也难免有失误之举。比如语言表达的失误、教材内容处理的不当、教学方法使用的不妥、学法指导欠佳、教学重点不突出或偶发事件估计不足、课堂气氛调控不好, 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惑等。如果每节课后教师都能认真进行回顾、梳理, 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取长补短, 才能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

四.记教学中学生的“疑惑”

疑难问题在备课、上课、作业等过程中都能反映出来的, 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疑难, 不应武断地推测解决, 而应理智地综合思考、最终寻求尽善尽美的解决方法, 并在今后教学中予以特别注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困难, 作业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提问时差生的错例、解题误区记录下来, 用于以错为戒, 以错促思;以增强再教时的针对性, 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 写好教学反思能助你写出好文章, 能帮助你再上新台阶。

撰写教学反思, 我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一要简单扼要。做到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言简意赅。二要迅速及时, 有时课上出现的一些情况, 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淡忘。所以最好是在授完课后趁热打铁, 及时记录, 如果事过境迁, 在追补记忆, 效果就相差甚远。三要重点突出。对于那些尝试和探索的实验项目, 应重点记录, 使其成为再实践的第一手材料。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益 第9篇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具体行为都应精心思考,精巧设计,精确板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情境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和认知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因此,教师要创设以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数学魅力.

下面谈谈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关于创设情境教学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创设游戏情境,提高教学效益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动、好玩好胜,所以设计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学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在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好,我们就做乘车游戏.”于是,就用讲台当汽车,找10名学生上来乘坐“汽车”,到站后下去3人,又上来2人.由于学生有深切的感受,很快就编出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并说出了解题步骤,算出了结果.这样在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游戏化,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数学王国,领略了数学知识的奥秘.

二、创设故事情境,提高教学效益

任何一个故事基本上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小学生对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普遍很感兴趣.为此,教者尽量根据数学内容,把教材所反映的数学情境编成简单的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在教授“圆的面积”时,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牧民拿着绳子,牵着牛去草地吃草,不到半天牛把四周的草全吃光了,要是牛整天有草吃,怎样做?”(生)增加绳子的长度.(生)变换地方.(生)增加草地面积.(师)对.牛吃的草与草地面积有关.增加草地面积只要改变绳子的长度.那么绳子的长度相当于圆的什么?牛桩相当于圆的什么?当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对这种贴近生活的故事很感兴趣,就会乐意去思考,去探索,去分析.这样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圆面积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生活情境,提高教学效益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导入“最小公倍数”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报数”游戏开始:先请报数是2的倍数的学生站起来,再请报数是3的倍数的学生站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有人两次都站起来了呢?从而理解有关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这样创设了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学生愿意去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好地去理解数学.

四、创设操作情境,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教师只靠粉笔、黑板去讲解,势必影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如在教授“分数的认识”时引入了学生过生日时切生日蛋糕的例子,一个蛋糕两人怎样分公平?然后现场模拟表演(用圆形的纸代替蛋糕)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分一下,而且分得同样多,这就叫“平均分”,每人拿到的一份就是总数中的其中一份.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分数”概念,使得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对新概念感到新颖、亲切、易接受.

抓好常规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第10篇

一、认真钻研教材, 确定“三级知识”

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在于课前准备, 而备课的基础应该是掌握大纲要求和深入的钻研教材。因此, 吃透中专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把握中专数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是每个教师和教研组工作的首要的和重要课题。“广而不深, 确保重点, 加强计算和应用”是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我们把中专数学教材内容分为三个等级--叫做“三级知识”, 对不同等级, 有不同要求。

对于“一级知识”, 要求学生理解得准, 分析得透, 掌握得活, 而且要记得牢。

对于“二级知识”, 要求学生对概念有正确的理解, 定理、公式、法则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要清楚, 并且能顺利地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计算题。

对于“三级知识”, 只要求学生有一般性的了解, 以后照书能够应用即可。

这样就把数学教学的要求, 用“量”的办法, 代替了“质”的描述, 使教师感到主次分明, 要求具体, 容易掌握, 便于执行。

根据什么原则来划分知识的级别呢?我们的依据是:这部分知识在本课程中的地位及其在后继课中的应用情况。我们划分“三级知识”的着眼点是从整个中专数学的全局来看, 而不是一节或一堂课的局部来看, 因此属于“一级知识”的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 属于“三级知识”的内容是最少的。

二、加强集体备课, 做到“四个统一”和“四个交流”

集体备课是教研组集体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集体备课每星期进行一次, 它是在每位教师自我钻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每个单元讨论之前要求重点发言人划定“三级知识”, 提出教学方案, 分散难点的困难。“四个统一”是:

统一对“三级知识”的划分。统一对“三级知识”的划分, 是每个教师教学设计的重点。因此讨论得比较详细, 有时会涉及到某校的讲授方法或对例题的取舍。要研究每堂课的松紧程度, 如何突出重点, 如何分散难点, 如何防止学生的易错点。哪些地方需要加强练习, 哪些地方需要降低要求, 对于有争议的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 要进行试讲, 目的是要确保对“一级知识”的讲授。

统一对教材增加或删减。根据我校后继课程的需要, 可能对数学的某些内容有所增减, 要认真调查了解, 权衡利弊, 不能一概否定, 也不能有求必应, 对于必须用到的要保障, 偶尔用到的或教学不易达到的 (讲授时用的时数太多) 要删去, 要和后继课程协调一致, 妥善处理, 不能因为增加内容而削弱对“一级知识”的讲授。对于变动较大的部分, 要报请校长批准, 然后统一执行。

统一进程。对学期授课计划的安排, 如有不妥之处, 可以集体讨论修改, 确定之后, 不得随意提前或拖后, 也不能压课或甩课。

统一作业。数学作业不仅是数学理论的初步实践, 也是锻炼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而在集体备课之前, 就由重点发言的教师在做完“习题”的基础上, 从中精选出每堂课的作业, 必要时还要负责选出补充作业, 以加强对“一级知识”的练习。

同时, 要利用集体备课, 交流教案;交流习题课与复习课的进行方法;交流小测验题;交流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

三、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提出“六要, 四不要”

一要确保重点。对于三个级别的讲授, 不平均对待。对一级知识要讲透、讲深、讲活, 尽量增大学生的吸收率, 在课堂练习中可以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的例子。但对“三级知识”就不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以确保重点。二要紧凑地搞好课堂组织。关键在于课前备课, 只有这样, 讲堂讲授才能承上启下, 前后连贯, 以旧引新, 步步深入, 揭示出教学内容的本质。三要有条理地板书。画图要直观、清楚, 利于学生记笔记。四要堂堂有小结。小结要精练, 不要单纯重复教材。五要管教管导。敢管善导, 以导为主。六要讲究教学方法。当前研究教学方法往往不被重视。有些教师认为, 能讲几门课才是真本事, 研究教法, 不过是“雕虫小技”。我们认为, 在吃透教材后,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鼓励教学改革, 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课堂提问要明确, 抓住关键, 有思想性、回味性。同时, 我们还提出课堂讲授要做到四不要:不要唱独角戏, 不要拖堂, 不要讲完新课“放羊”, 不要讲与本课无关的话。

讲究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实效 第11篇

一、合理有效地整合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因此,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遵循输出与输入并重的互动原则。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知识输入,则容易将学生培养成单纯的知识容器,而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每一单元不同模块之间,基本上都以某一主题为主线,意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例如Module 9 Unit 3在“Word Power”部分介绍了很多与颜色有关的词汇习语,而在Task这一板块中则设计了“京剧脸谱”的任务目标,让学生通过听、说、读、问、记录等方式,来理解颜色色彩的英文表达方式,以及人物性格与色彩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学生用颜色描述人物性格的能力。由此可见,这两个板块都是围绕同一主题而展开的,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两部分整合起来实施教学。

二、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案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将Prereading和Reading两部分调整到Warming up前,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事先了解文章内容,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这一部分的学习与讨论中,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如利用直观教具、形象实物、多媒体课件等来创设情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些英语词汇,虽然有同样的中文意义,但是其用法和具体含义却有所不同,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进行辅助说明,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单词含义和用法。此外,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语法教学是服务于考试的,因此,在语法教学中片面强调语法规则的讲解与练习,使得课堂变得沉闷、乏味、了然无趣,导致学生学习了语法却不能灵活运用。实际上,语法知识是为英语交际而服务的,人们的交流交际都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所以,要求英语教师注重创设相应的语言情境,促使学生在英语语境中提高对语法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时,教师可以让几位学生上台表演,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学生A对学生B说:Will you come here to attend Christina’s wedding next Saturday?学生C问学生B:What did she/he say?然后由学生B回答学生C的问题:He/She asked me if/whether I would go there to attend Christina’s wedding the next Saturday. 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所发生的语法变化有:come变为go,here变为there,next Saturday变为the next Saturday,这一语言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学生所处的不同情境造成的,因此,学生只有处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才能切身体会语法规则的使用奥妙。

四、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合作探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学生自身知识、技能的深化与提高。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还能在合作中形成争取的思维意识,提高英语语感。作为英语教师,要注重通过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拓展思维、施展才华,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技能,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意识,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其次,教师要关注合作探究时学生的表达过程,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引导,以纠正学生不良的表达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应用习惯;最后,教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第七模块第二单元“Fit for life”中的Reading: “Two lifesaving medicines”时,教师可以围绕合作探究进行安排。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完成“Reading A”中的问题。其次,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①What are the two medicines in the article?②When was ASA first made from other chemicals?③What illnesses can penicillin be used to treat?最后,要求学生自主写作一篇短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当然,以上仅是本人对高中英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方式的尝试和研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还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应用有效的教学方式,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重视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实效 第12篇

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适时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例如, 笔者在讲等差数列求和时, 给学生介绍德国数学家高斯9岁时是如何计算从1加到100的.讲等比数列求和时, 引用古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都能动手去做的问题情景极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以较好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也为在新知识学习中培养学生分析、思维和表达能力打下了基础.

二、注重概念教学

笔者常给学生讲的一句话:学好数学重在理解概念.学不好数学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对概念理解模糊.如解方程时, 当化简出现形如0·x=0这样的式子时, 有些学生仍按一般解法, 将系数化为1, 得x=00=0这样的结果;有些学生注意到0不能作分母, 知道这样做不对, 但又不知道咋办.这些都是对“方程的解”的概念不理解造成的, 若明确“方程的解就是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不难得到一切实数都是这个方程的解.为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使其变得通俗易懂, 笔者常借助身边的例子加以说明.如简易逻辑中的充要条件就是一个重要而又抽象的概念.因为高中生已有一定的生理知识, 于是笔者就举了“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来说明:没有你妈就没有你.但是有了你妈也未必有你, 所以“有你妈”是“有你”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学生在开心、亲切的感受中明白了必要非充分条件的含义.再如讲立体几何时, 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 总感觉抽象难懂, 于是笔者就地取材, 粉笔、铅笔、书本、粉笔盒、灯管、桌子、门和墙都成了我的教具, 在这些实物的比划下, 学生对空间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

三、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课堂教学不单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虽然学生走上社会以后, 数学知识会渐渐淡忘, 但那种铭刻在心头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和数学思维方式永存, 并将长期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教师要着重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而不是技巧.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笔者很注意数学思想的渗透.如在解决“恒成立”问题时, 通常要转化为“最值”问题, 但该问题比较抽象难懂, 于是笔者又举了很浅显的例子:“我们班的同学身高是否都在一米五以上?谁能很快回答我?”学生很快想到了只需测量最低个头的同学的身高即可.我因势利导, 学生恍然大悟, 不但领悟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知道类比推理的重要性, 而且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都是自然的, 不仅合情合理, 甚至很有人情味, 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这两年笔者一直带高三, 为了在课堂上能给学生讲更多的解题方法,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多, 基本上是自己唱独角戏, 有时一道题归纳好几种解法, 可考试时学生连讲过的题都做不出来.于是, 笔者尝试改变教学方式.在一次习题课上, 把问题先交给学生, 学生充分思考后, 笔者让有思路的学生站起来给其他同学讲解.在笔者的鼓励下, 学生个个争先恐后, 各抒己见, 结果一道题讲出了好几种解法, 有的方法妙不可言, 连我都没想到.看来笔者平时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虽然那节课少讲了两道题, 可讲过的题学生都接受了, 教学效果相当好.实践证明, 只有了解学生是如何学数学, 才能更好地教数学.要了解学生如何学数学, 就要大胆放手, 营造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 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

五、帮助学生及时归纳整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是通过一堂堂数学课累积起来的, 因而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和片面的, 时间一长, 就会出现知识链条的断裂现象.因此, 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后, 需要对所学知识理出纲目, 记住轮廓, 列出重点, 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系统, 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便于记忆和运用.同时, 通过复习, 不断地对知识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上一篇:多元艺术下一篇:质量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