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作用范文

2024-09-02

诗歌作用范文(精选10篇)

诗歌作用 第1篇

语言是构造意象的材料, 意象是寄托情思的载体。所以说, 意象既是诗人表现情感的方式, 更是诗歌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因此, 诗歌蕴藏的诗人的情感和情绪, 当然只能从意象中解读。

我们从古诗文中所见到的典型意象, 都是经过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 在继承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及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的基础上, 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意象。在诗人的眼里, 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花鸟鱼虫, 风霜雨露都浸透着人的情感, 都能反映人的精神世界, 而且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给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例如,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 “松柏”自《论语·子罕》中说:“岁寒, 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如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 岁寒松柏犹依然。”。“南浦”自从屈原在《九歌﹒河伯》里说“子交手兮东行, 送美人兮南浦”之后, 便成了中国古代诗人送别时常用的词。

这些本来毫无感情色彩的自然景物, 由于诗人赋予它们极其丰富的内容, 融入了诗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体验, 通过它们传达出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感受, 这种感受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 而是极具内涵的诗歌意象。

在以象寓意的纯意象诗歌中, 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 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 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它是分析诗的情思、语言的关键。现就此谈谈古代诗歌中意象的作用。

第一、寓情于物, 使作品赏心悦目

意象的作用之一, 就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 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 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如果诗意对于人生是一种精神的维生素, 那么诗人提供给读者的不是纯粹的维生素制剂, 而是富含维生素的苹果、香蕉、橘子之类的水果, 因为后者色香味形皆佳, 口感好, 可以使阅读诗歌成为一个愉快的享受。

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就是通过六个意象的叠加来透露诗的背后的情思, 还有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如果不是将一腔情思蕴涵在野草丛生、夕阳残照, 尤其是燕子归巢不见故人故居这一意象组合中, 而是直抒胸臆, 说“谢安王导今何在, 富贵荣华难久长”, 我们也许就读不到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了。

第二、物象组合, 使情思独特奇异

意象的作用之二, 是借助各自的独创性的意象, 使相同的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表现。如果诗人要把同一种维生素提供给读者, 他会把富含这一维生素的一类水果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奉献在读者的面前, 就像一千个家庭就会有一千种爱情故事一样, 没有雷同之感。

譬如爱情诗, 古今中外的所有爱情诗都是同一个主题, 也就是“我爱你”、“真的好想你”、“如果你要嫁人, 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为什么爱情诗永远写不完呢?因为蕴涵强大生命力的诗歌能以不同的姿态和面貌来表达人类的复杂情感。这当然要借助意象来完成这一使命。因为意象选取材料不同, 使得不同的爱情诗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气质、艺术魅力。唐朝皇甫松《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游。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采莲的少女春心萌动, 只顾贪看年少的意中人, 信马由缰, 任船漂流, 还忍不住主动抛莲子示爱, 当这一场景被诗笔速写下来, 一首独特的爱情诗就产生了。正因为意象选择与组合的无限丰富性, 使爱情诗这几千年唱滥了的题材, 仍然可以不断地别出心裁。

第三、委婉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歌表现手法的作用 第2篇

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那么你清楚诗歌有哪些表现手法和作用吗?下面请看诗歌表现手法的作用!

诗歌表现手法的作用

1 .赋、比、兴

赋,指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例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叫月珰。指如削葱根,口若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述语段就运用了赋的手法,表现了刘兰芝的美丽、庄重、自尊。

比,是指用比喻的手法捕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例如,《诗经·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此句用桑叶的枯黄凋落来比喻女子的容颜衰老,非常恰当。

兴,是指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要捕述的事物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例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用孔雀的欲飞又止来起兴,美丽而又忧伤,在诗的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徘徊顾恋的悲剧气氛,并且成为整个诗歌意境的情感主线。

2.对比

是指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进行比较或对照,以突出双方或其中一方的特点。例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3.衬托

也称烘托,是指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衬托来突山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包括正利和反衬:

(1)正衬: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另事物。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用“碧水”“青山”“红日”“白帆”等色彩缤纷的“乐景”利托了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赞美之情。

(2)反衬:利刚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准人不识君?”开头两句景物凄婉迷茫,似乎衬托的是朋友离别时的悲愁。然而后两句以豪迈的语言、真诚的劝慰表现山诗人的自信与乐观。在如此凄迷的环境之卜还能发此豪言壮语,更利托出了作者的豁达和乐观。

4.象征

是指借助事物间的联系,用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物。例如,于谦《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内涵、品格的高度概括。诗人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壮志和坚守高清情操的决心。

5.想象

是指诗人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表现手法,如李白的《梦游灭姥吟留别》、李贺的《梦天》等。

6.渲染

是指为了突出诗歌的主旨而对所写对象进行突出描写、烘托的表现手法。例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中第一句是诗歌的旨意,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渲染,烘托伤别之情。

7.疏密

指描写人、事、景、物的密度。密度小者为疏,密度大者为密,疏者大笔勾勒,重在达意传神;密者工笔细捕,重在铺写渲染。例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清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四句,前两句是一句三个意象,显得绵密急促;后两句是一句一个意象,显得稀少疏阔,作者营造这一密一疏的艺术形象,相互映衬,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8.虚实

是古典诗歌币要的表现手法之一。虚,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实,指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到的部分。虚实结合,可以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也可以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充分。例如,李白的《蜀道难》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写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营造山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

9.点面点

是指最能显示人或事物特征的详细捕写;面,是指对人或事物的概括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概括捕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被赐自杀是面,写唐玄宗由蜀还京的路上对杨贵妃的思念是点,点面结合,因果顿显,感情也张弛有度,

10.动静动

指人或事物的动态;静,指人或事物的静态。动静结台,指借助人或事物动静两方面的关系,创造出优美意境的表现手法。其主要表现方式有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帽生、动静百利等。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阿岭干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写动,描绘出一幅明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时间之久,一言空间之广,但也静巾见动,是诗人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动。

11.浓淡

指诗歌语言的色彩,浓者,重笔浓彩,灿烂绚丽;淡者,素笔勾勒,不尚雕饰。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上片写“红藕”“玉簟”“罗裳”“兰舟”“锦书”“月满”,色彩较浓;下片写“花”“水”“闲愁”,色彩较淡。浓淡相映,充分地渲染和抒发了词人的相思之苦。

12.雅俗

“雅”是典雅,“俗”是通俗。在诗歌中适当运刚雅语和俗语,就会雅俗共赏,从而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语典雅;“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刚语通俗。小用雅,写小山江南之优美;小用俗,便失去了亲切感。雅俗结合,可谓相得益彰。

13.巧拙

“巧”是工巧,“拙”是朴拙,二者结合,常可收到别具一格、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例如,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前一句朴拙,后两句工巧。无前者,后两句失去依托;无后者,前一句收不到应有的表达效果。前后相合,凄清之景顿生,必叹之情流动。

14.曲直

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曲”是婉曲含蓄,“直”是直率明了。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明写了对仙境的向往,暗写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属于“曲”的手法;诗的结尾处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就是“直”。一曲一直,将诗人磊落率真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15.隐显

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隐显”与“曲直”非常相似,常常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因为曲就是隐,直就是显。诗人在表达深藏于内心而不便明言的思想感情时,往往隐约其辞,采用隐讳曲折的方式。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在明显地抒发哀悼亡妻之情的同时,也隐约地抒发了“尘满面.鬓如霜”的政治失意之情,可以说是隐得深沉。

16.离合

是指直写与旁写、正写与侧写的结合,旁写、侧写都要做到服务于正写,从而使诗歌意脉相连,摇曳多姿。这种手法在咏物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苏轼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矫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开篇以似花非花、无情有思吟咏杨花,接着由杨花衍生出思妇意象,人与花、物与情在小即小离之间,咏物而不滞于物,达到了出神人化的境界。

17.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指直接捕写人或事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通过对周同人物或环境的捕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捕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岁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捕写。前四句夸张地写岁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是很难捕绘的,于是作者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捕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18.直接抒情、简介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指直接抒发感情;间接抒情,是指通过对某些人或事物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感情,古代诗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采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怀、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足古代诗歌常用的抒情于法。例如,张可久《清江引·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诗人用“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等,点染出一幅萧瑟秋景图。叉因“西风”到来而联想到“归期”未卜,用“芭蕉”“雨声”烘托山自己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情和景紧密地结合在起。

19.托物言志

是指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寄托于某种具体事物的表现手法。这是一种曲折、委婉的表现手法,不同于平铺直叙。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刻画了悔花的孤高、坚贞、自信,以此象扯自己仕途失意而志向小改的崇高品格。

20.卒章显志

渲染与烘托在诗歌中的作用 第3篇

关键词:渲染;烘托;诗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69-01

在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学习中,学生对渲染和烘托手法总是辨析不清。

其实,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例如元代白珽 《余杭四月》: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山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诗的颔联就用了渲染手法。描写绿树上挂着红樱桃,红艳欲滴,青豆配美酒爽口宜人,村头田外,满眼的绿草铺成垫子一般,白鹅在上面嬉戏。诗人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了生命勃发的气息,一幅余杭四月乡间清新独特的风景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表现了诗人的愉悦之情。再如贺铸《青玉案》结尾两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诗人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风絮,满天的梅雨渲染闲愁之浓之深。

烘托也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画色彩在物象的轮廓 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描写了周围环境的寂静,说明听众完全沉浸在动人的艺术境界中,从侧面写出了音乐的美妙动人,从而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那么,如何区分渲染和烘托手法呢?如前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最便宜的方法就是,看它对事物的描写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比如杜甫《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诗人登高所见:天高气爽,风声呼呼,江渚清水环绕。在山青沙白的背景上,群鸟飞翔。诗人通过6个镜头写秋天的肃杀苍凉,风急天高,猿啸,诸清沙白……这些描写对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都是正面描写。所以这两句所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是渲染。再看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

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篇。

正清樽斟泼醅 ,有白衣劝酒杯。

官品极,到底成可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这首小令的前四句写景就是正面描写:金风玉露的秋季,漫山遍野的枫叶绚丽多彩。泉水清澈,苍松荫道,金菊绕园盛开。渲染了一幅多么美丽的秋景,不仅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为后面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支撑。

而汉乐府《陌上桑》中对秦罗敷的描写,则是从侧面把秦罗敷的美烘托得淋漓尽致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见了美丽的罗敷 ,行者下担,少年脱帽,耕者停下手里的农活。这里作者通过行者、少年、耕者的反应,把罗敷烘托的美丽非凡。

白居易《夜雪》同样用了烘托的手法。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第4篇

笔者认为, 诗歌中的虚词对诗歌主旨的表达、情感的抒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宜忽视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比如杜甫的《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 通过虚词“自”以及“空”的运用, 渲染涂抹出情感层次, 将自然美景同失落怅惘的情感对立起来, 抒情效果极为突出。与台阶相映的草再碧也没有人欣赏, 隔着树叶传过来的黄鹂的叫声再动听也没有人听。这不仅写出了诸葛亮死后的寂寞, 表现了杜甫对一代伟人死后寂寥的不平, 而且也间接地写出了杜甫自己当时的失落惆怅之感, 他是由诸葛亮的身世想到自身的境遇, 从而产生共鸣。再如他的《滕王亭子》中的“古墙犹竹色, 虚阁自松声”一句, 前句写墙外, 后句写阁中, 墙外景色依旧, 还是当初的“竹色”;而阁中却不见当年的热闹, 只有阵阵松声自响。经过两个虚词“犹”、“自”的点染, 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流溢而出。

再看李商隐《柳》诗中的两句“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虚词为“已”“又”二字, 它们不仅串联起前后两个意象“斜阳”与“蝉”, 又深化了诗人对秋柳稀疏衰弱的悲叹之情。“已”“又”二字使诗句的嗟叹之意顿重, 情亦转深。陆游《小园》诗中的两句“卧读陶诗未终卷, 又乘微雨去锄瓜”, “陶诗”“微雨”“锄瓜”通过“未”“又”两个虚词串联起。卷何须终, 随意翻读, 起止由心, 一个“未”字, 诗人闲适之情顿显, “微雨锄瓜”紧承而来, 一个“又”字, 便将诗人惬意恬适的情怀活画出。

通过上述例子, 我们不难看出, 虚词在诗歌中作用突出, 关系重大, 切不可轻忽以对, 漠然视之。它的作用, 笔者认为, 至少关系意境之氛围, 关系情感之表达, 关系主旨之体现。下面结合实例加以叙述。

一.虚词关系意境之氛围。虚词出现在诗歌之中, 有助于深化意境氛围。如:高蟾的《金陵远望》:“曾伴浮云归晚翠, 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 一片伤心画不成。”诗人高蟾于日暮时分登上了金陵城头, 看到了“浮云归晚翠”“落日泛秋声”的情景。浮云向晚, 落日斜照, 暮山翠色深深, 寒蝉凄恻声声, 曾经的帝王之都在这样一派苍茫而浓重的暮色的包围之下, 也同样显得暮气沉沉, 萧条凄清。诗境暮色浓重, 萧瑟颓败。而“曾”“犹”二虚词, 则将这些情景带入更宏阔的背景之中, 诗人并没有将这些景观放置于眼前的一时一地中, 而是将之融入广袤的时空里:金陵城曾经伴着“浮云晚翠”, 现在还叨陪着“落日秋声”, 曾经现在, 古今交织, 六朝旧事, 繁华几何, 而今萧条不堪, 一如往昔, “曾”“犹”二词使金陵城平添了几多道不尽的历史沧桑感, 也加深了诗人对金陵城历久弥败的伤感之情。如果没有“曾”“犹”这两个虚词, 诗境恐怕会单薄许多。

二.虚词关系情感之表达, 有助于强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中“行人临发又开封”的虚词“又”字就强化了作者表达的情感:家书写成封好之际, 似乎已经说完;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 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 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这“临发又开封”, 与其说是为了补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 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这一“又”字很好地显示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 唯恐遗漏了一句。

三.虚词关系主旨之体现。有些诗歌甚至将主旨体现点倚重于虚词, 细品虚词有助于我们体味情感, 把握主旨。如:贾至《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诗的一、二句描写了一幅草木繁茂、桃李花开、生机盎然、明媚动人的美景。三、四句通过虚词“不为”、“偏能”, 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怨春之情, 诗人不说自己愁重难遣, 而怨东风冷漠无情, 不为之吹愁而去;不说自己因愁而百无聊赖, 却反过来说春日惹恨, 诗意委婉曲折。

古典诗歌写景的作用 第5篇

(八)古典诗歌写景的作用

景,是诗歌表达感情的重要凭依,理解诗歌中的景对我们把握一首诗的思想感情非常重要。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景?首先看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的,然后分析其具有怎样的特点,最后把握其作用。下面,我们将从写景的作用、写景的方法、景与情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帮助大家理解诗歌中的景。

诗歌中写景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对表达感情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具体的说,其作用主要有渲染烘托、对比反衬、借景抒情、起兴、过渡、以景结情、点明时令和地点等。

所谓渲染烘托,就是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一种环境氛围,用这种环境氛围来烘托人物的心情。所谓对比衬托,就是通过描写情感基调与诗歌中人物情感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景物,让两者形成对比,从反面衬托突出作者的感情。这两个作用在前面已有谈及,这里不再赘述。我们着重介绍其它的几个作用。

(一)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诗歌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即借助景物描写来表达感情。它和烘托的不同在于:烘托是通过环境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突出更具有感染力,它是表现人物的方法;借物抒情则是一种抒情方式,指的是诗人在创作时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借助景这个媒介来表达感情。请看下面两首诗: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山水诗,诗歌借助视觉、听觉从动和静两个方面表现了清新、恬静、自然的秋晚山中之景,从而表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其内心的宁静恬淡,是典型的借景抒情的诗歌。

王建的诗从题目“十五夜望月”看,我们即可知道它是一首以表现人为主的诗,因为题目中“望月”一词告诉我们的就是人物的行为。读完全诗,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首以表达

思乡之情为内容的诗歌。这首诗的前两句也是写景,通过被月光照得雪白的庭院地面、书上栖息的乌鸦、冷露和被露水打湿的桂花,描写了一幅中秋月夜图,其目的则在于渲染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烘托作者思乡的孤寂。

一般来说,借景抒情的诗是以写景为主的,也就说景是诗人要着重表现的对象,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隐藏于景物描写之中;而如果诗歌是以表现人物为主,不管这个人物是作者自己还是其塑造的对象,那么诗中的景则往往是诗人为烘托人物所进行的环境描写。

(二)起兴。

起兴,又叫“兴”。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简单的说,“兴”的作用就是“引”,用其它的事物来引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因为它起的是“引”的作用,所以它往往在诗歌或各节(如果是比较长分节的诗的话)开头。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也有“兴”的作用。如苏轼的《东坡》一诗: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第一句“雨洗东坡月色清”描写了一幅清净、幽寂的雨后月下东坡图,正是这样的美景让自称“野人”的诗人在“市人行尽”之后出了门。也就说,描写“雨洗东坡月色清”的景色引出了“市人行尽野人行”一句对诗人行为的叙述,这样,第一句的写景就有了起兴的作用。

再如柳永的《减字木兰花》:

花心柳眼。郎似游丝常惹绊。慵困谁怜。绣线金针不喜穿。

深房密宴。争向好天多聚散。绿锁窗前。几日春愁废管弦。

第一句“花心柳眼”是写景:“花心”是说花开放了,花蕊露出来了;“柳眼”是说柳枝刚刚吐芽,像睁开睡眼一样。作者描写这样一幅初春美景有何用意?我们看第二句“郎似游丝常惹绊”,这是抒情主人公发出的感慨,她为何突然会发出如此的感慨?因为第一句所写之景。看到眼前的“柳”,不仅让抒情主人公产生了对“郎”的思念,尤其是如丝的柳枝更让其联想到在外游荡的“郎”就像“游丝”常常被其他人事羁绊而不能与自己团聚,于是她不由得发出“郎似游丝常惹绊”的感慨。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词的上片是抒情主人公触景生情,其“情”是由眼前之景引发的,于是这个景就有了“兴”的作用。

其实,不只是这首诗,在触景生情的诗中,景的描写往往会有起兴的作用。因为既然是触景生情,那么景就是情生发的由头,也就是说是眼前之景引出了作者(或抒情主人公)之情,这样,景就有了起兴的作用。晏几道《思远人》一词也是触景生情。词中的第一句“红叶黄花秋意晚”也有起兴的作用,为什么?因为正是看到“红叶黄花”让抒情主人公意识到时已深秋,她才自然产生了对千里之外的“行客”冷暖的担心与挂念,所谓“千里念行客”是也。像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大家不妨自己找找。

(三)过渡。

在说景物描写在诗歌中的过渡作用之前,我们先得明白一点:就像我们的感情会因为环境的变换而变化一样,在诗中,诗人的感情也可能受眼前之景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也就说,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或喜或悲或忧或乐可能是单纯的,也可能是忽喜忽悲忽忧忽乐有所变化的。如果在一首诗中,诗人的感情有变化,那么眼前之景就可能是导致其情感变化的原因。这样,处于诗歌情感变化之间的景物描写就可能具有过渡的作用。比如下面这首诗。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①

韦庄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注】①韦庄,唐末诗人,曾因战乱避祸于江南。盘豆驿,古驿站名,在今河南灵宝。

这首诗的题目为“题盘豆驿水馆后轩”,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在写景的三联中,首联和颔联描写的是盘豆驿周围清丽恬静的如画美景:滩头清波中鹭鸟静立,农人披着夕照在原上耕田。尾联所抒之情很好把握:表达对江南的思念与依恋之情。那么,前两联的如画美景与尾联的哀情是如何被诗人巧妙的统一起来的呢?就是借助第三联。此联描写消失在天际的南飞去雁和净空中产生的一点孤云,引起了诗人的漂泊孤独之感和其对江南的思念,这就实现由景到情的过渡,从前两联对盘豆驿周围美景的描写转入到尾联对江南思念和依恋之情的抒写。

(四)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尾的一种方式,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突然转为写景,以景代情结束全诗。使用此种技巧可以让读者在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使诗歌韵味无穷,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时无情胜有情”的艺术效果。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歌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之愁呢?诗人于尾句却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的空间。

古典诗歌中,这种结尾方式是非常多的,我们再看一首。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蕴藉,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所谓的以景结情,必须是结句之前的一句是在议论或抒情,结句突然由议论或抒情宕开转而写景,若前面都是写景,则最后一句虽然写景也不能算作以景结情;二,凡以景结情的句子从抒情角度来说,一般都是借景抒情。

(五)借景物描写点名时令、地点或天气状况等。

诗歌讲求含蓄形象,不仅在表达思想感情上如此,就是在交代时令、地点和天气状况时也常常不直说而用景物描写来表明。如柳永《雨霖铃》的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不仅描写送别时凄凉感伤的环境,还有交代时令(秋天的一个傍晚)、地点(长亭)、天气状况(骤雨初歇)的作用。再如杜甫《蜀相》一诗的第二句“锦官城外柏森森”,它是对第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的回答,因此首先是在交代武侯祠的位置,同时它也描写了祠堂环境的肃穆,表现了诗人参观祠堂时崇敬、庄重的态度。还如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的结句“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首先是对时间和天气情况的交代,诗人用“不觉”统领这两句交代时间和天气情况的诗句就表现出了自己听琴时陶醉的状态,从侧面烘托蜀僧琴艺之高超。景物描写的这个作用很好理解,不再多说。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写景的这几个作用是从不同角度总结的,渲染烘托与对比反衬是表现人物的方法,借景抒情是抒情方式,起兴、过渡、以景结情是结构方法,因此,同样的写景,从不同角度看,其作用可能不同,或者说,一首诗中的景物描写可能同时兼有几个作用。

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前三句的景物描写对表达感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首元曲的第一句和第三句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六种景物描写了冬天傍晚萧疏、冷寂的旅途景象,渲染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作者因长时旅行而产生的孤独、凄凉、愁苦感情;第二句则用“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清丽、安适、温馨的画面,通过反衬使作者的孤独、凄凉、愁苦更为突出。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诗歌首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诗歌首联描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秋雨霏霏,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首联通过景物描写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为后文抒发羁旅思乡之情做了铺垫。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5——765),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曾任成都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论《红楼梦》中诗歌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红楼梦,诗歌,作用

1 诗歌是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整部 《红楼梦》, 共有诗歌一百八十余首, 其中有一百四十余首为曹雪芹所作。诗歌在 《红楼梦》中有这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诗歌, 整部作品艺术效果将大幅度降低。因而, 诗歌是《红楼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将诗歌引入小说,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少见。上至唐传奇, 下至晚清的才子佳人小说, 大多数的作品都会将诗歌引入其中。《红楼梦》中的诗歌, 未必是古典小说中引入诗歌数量最多的, 但却是最经典的。其他古典小说, 比如 《三国演义》, 也引入了大量的诗歌。其中大多是对故事的赞叹, 或是对情节的描述, 诸如 “如今四十余年后, 寡妇孤儿亦被欺。”、 “曹瞒空有奸雄略, 岂识朝中司马师。”等诗亦是十分多见。但这些诗词意思浅近, 多是简单的议论抒情或是描述, 虽有若无, 并不能为小说增光添彩。即便没有了这些诗, 《三国演义》的艺术效果也几乎不会因此降低, 而这些诗的作用也是十分单一, 并不能丰富小说的情节。可以说, 在 《三国演义》或是我国大多数的古典小说中, 诗歌的作用只是聊胜于无而已。偶有诗歌丰富小说情节, 增强小说艺术性的作品, 如元稹的《莺莺传》。虽然能借莺莺之手作些情诗, 使诗歌与作品更好的相融, 却也不如 《红楼梦》中的诗歌寓意深刻, 也做不到像 《红楼梦》一般将大量诗歌融入作品, 并丰富小说的内涵。

而 《红楼梦》中的诗歌, 无一闲笔, 每一句诗歌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甚至于一些极为普通的诗歌, 也是小说中无法割裂的一部分。如芦雪庵中邢岫烟和李纹的 《咏红梅花》, 就诗的本身来说极为普通, 却能将李纹和邢岫烟两个性情平淡, 才华一般的人拉入故事当中, 而且更好地衬托了最后薛宝琴之诗, 更好地丰满了薛宝琴的人物形象。至于之后薛宝琴编出的十首怀古诗谜, 更是将这位虽然年幼却才华横溢的 “薛小妹”的人物形象完美地展现了出来。而作者并未点明诗谜的谜底, 却以一句 “大家猜了一回, 皆不是”轻轻带过, 可见, 猜谜是假, 十首怀古诗各有深意是真。

至于 《金陵十二钗判词》、 《红楼梦曲》十二支、 《葬花吟》、《桃花行》等诗, 则更是寓意深刻, 是绝对不能和小说分割开来的。《红楼梦》中若无诗歌, 林黛玉就不是书中的 “幽淑女”, 香菱也不是勤学善思的 “慕雅女”, 至于 “海棠社”、 “菊花社”, 更是不可能出现的了。人物形象受损, 全书的艺术价值也会大大降低。

2 诗歌表达创作思想与作者观点

《红楼梦》中的诗歌, 一部分是作者借书中人物之手所做, 如海棠诗、菊花诗、元宵灯谜、即景联句等。但也有少部分诗, 是作者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所写的, 而这些诗则是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思想与观点。

在我国的古典小说中, 作者以第三者视角, 用诗词评判、感叹书中人物、情节的例子并不少见。如前文所举的 《三国演义》中的两首诗就是个例子。然而, 在一般的古典小说中, 这些议论、评判、咏叹, 大多流于形式, 言之无物, 甚至是小说的累赘。李贽在评判 《水浒传》的时候, 就在很多诗的后面标注 “可删”字样。

但 《红楼梦》中的这些作者以第三方视角写的诗, 不仅不可删, 很多更是书中的点睛之笔。例如 《红楼梦》 第一回的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就是作者直抒胸臆之笔。寥寥二十字, 就道出了作者的创作思想, 与作者的无奈。书中所言, 不过是一家之事, 却非简单的才子佳人小说。作者以极轻巧的题材, 展露出的却是整个社会的无奈, 若是当作普通小说来读, 确实是无人能解其中之味了。而第三回以世人眼光批贾宝玉的 《西江月》, 虽将其描述为 “似傻如狂”、 “草莽”、“潦倒”、“愚顽”、“乖张”、“不肖”, 却尽是明贬暗褒。以世人眼光与之后贾宝玉的真实形象做对比, 更能体现了作者对贾宝玉的肯定。

3 诗歌昭示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

《红楼梦》中诗歌无一闲笔, 很多诗都与书中人物紧密相关。而这些诗歌大多暗示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与人物的命运, 这是其他小说所罕见的。我国的古典小说之中, 虽然也有些昭示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的诗歌, 但如 《红楼梦》一般, 暗示得如此广泛, 并大规模地一起展现在读者面前的, 也实属罕见。

全书开篇第一回的 《好了歌》与 《好了歌注》就已经奠定了全书的基调, 并把全书的情节发展大致做了描述, 也暗示了书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之后便是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幻境, 所见的 《金陵十二钗册》, 暗示的是众位女子的命运, 而所闻的 《红楼梦曲》, 更昭示着 “家业凋零”、“金银散尽”、 “死里逃生”、 “分明报应”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难能可贵的是, 《红楼梦》中的这些诗歌也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如 《分骨肉》一曲, “自古穷通皆有定, 离合岂无缘”, 读之令人唏嘘不已。 《留余庆》一曲, “正是加减乘除, 上有苍穹”, 更是符合当时读者的普遍心理, 令人产生共鸣。

第二十二回中的元宵灯谜, 作者也借贾政之思点名了四春与宝钗所做之诗更有深意, 与人物命运息息相关。至于第六十三回的怡红夜宴, 更是以众人的花签昭示众女命运。除此之外, 柳絮词中的“莫使春光别去”、 “也难绾系也难羁”、 “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偏是离人恨重”, 也与各人命运结局相吻合。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可见 《红楼梦》中诗歌的意义十分深重。

4 诗歌表明人物心境与人物性格

《红楼梦》中的诗歌, 大部分是作者借书中人物之手所作。这些诗歌表达了人物的心境与性格, 也更好地丰满了人物形象。可以说, 这些诗歌就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方式。

人物所做之诗, 都是按头制帽, 每个人的性格心境不同, 所做的诗的风格也不尽相同。

书中作诗最多之人是林黛玉。林黛玉作为书中公认的才女, 父母双亡, 自幼寄人篱下, 多愁多病, 因而感情细腻, 也较为悲观。因为她过于聪慧, 性格孤傲, 在贾府这个大家庭中难觅知音, 纵得贾宝玉, 却也因种种原因不能公开表达彼此的心意, 因此她所寄托的, 就只有诗歌。故此才有 《葬花吟》中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漂泊难寻觅”、“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之语, 让铮铮铁汉也闻之动容。而第四十五回的 《秋窗风雨夕》, 虽然是 “代别离”, 写的却是林黛玉自己的心境。诸如 “那堪风雨助凄凉”、 “牵愁照恨动离情”、 “已教泪洒窗纱湿”, 更表现了当时林黛玉凄凉悲苦的心境。而 “秋夜长”、“秋风力”、“转萧条”、 “时滴沥”, 更是写出了林黛玉所看到的自身所处环境的阴冷险恶。然而, 林黛玉过早地看透了世俗, 这一点在她的 《五美吟》中可见一斑。 “效颦莫笑东施女, 白头溪边尚浣纱”体现了她对西施的薄命的叹惋, 更有对普通人平淡却幸福的羡慕。而一句 “红颜命薄古今同”更是道出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遥遥呼应之前自己与双文的命运对比。最后叹咏红拂的那句 “美人巨眼识穷途”也似乎呼应之前与宝玉说得贾家收不抵支的话, 暗示着自己看清了现下的生活状态, 也看到了贾府大厦将颓的趋势。可是尽管看透世俗, 林黛玉却不欲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才会有 《葬花吟》与菊花诗中 “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之言。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甚至于贾宝玉在看到 《桃花行》之后, “并不称赞, 却滚下泪来”, 又道: “林妹妹曾经离丧, 作此哀音”。然而众人终不能解, 只是付之一笑。

薛宝钗则是大观园中与林黛玉其名的又一才女。薛宝钗是一位端庄稳重的淑女, 堪称封建社会大家闺秀的楷模。在她心中, 女子娴静第一, 女工针黹还是第二, 而诗书则是可有可无, 甚至是 “不认得字倒好”。这样的人物性格, 也在诗中有所体现。在 《咏白海棠》中, 薛宝钗的 “珍重芳姿昼掩门”正是对自己端方、矜持的最好写照, 与林黛玉的 “半卷湘帘半掩门”的风流别致形成了强烈对比。而颈联的 “淡极始之花更艳”, 正表明了她的淡雅, 也与她“从来不爱花儿粉儿”的评价、“雪洞一般”的蘅芜苑卧房、浑身上下无一 “富丽闲妆”的妆饰相互照应。通过薛宝钗的诗, 不难塑造出一个稳重平和、安分随时的封建淑女的形象。薛宝钗虽有才情, 却认为读书认字并非女子本分, 认同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因而在芦雪庵联句之时, 众人你争我抢, 她却不争不抢, 只是按顺序联诗, 偶尔补缀一句。虽然在诗中之占了寥寥几句, 却暗合了之前 《咏白海棠》中 “珍重芳姿”的人物形象。但薛宝钗并非是一味地冲淡平和, 柳絮词中 “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在一众哀悼柳絮的悲音中很好地凸显了她作为封建大家闺秀的含蓄却浑厚的性格。而 “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则体现出了她的政治抱负。这点在她平日里劝说宝玉留意经济仕途、劝说薛蟠留心家中生意中体现了出来。

史湘云又是大观园里一位才女, 虽错过了结海棠社之日, 却在次日挥笔连作两首诗, 让人惊叹。她生性爽朗, 从未将儿女私情萦绕心上, 却也不落俗套。《咏白海棠》中 “岂令寂寞度朝昏”、 “花因喜洁难寻偶”, 都体现了她爽朗而又高洁的性格特点。而 《对菊》中的 “萧疏篱畔科头坐, 清冷香中抱膝吟”, 更是把自己比作男子, 可见其颇具气概。而贾探春虽然不及史湘云才思敏捷, 可是诗却有相似之处。《簪菊》中的 “短鬓冷沾三径露, 葛巾香染九秋霜”, 亦是把自己比作男子。“高情不入时人眼”, 也体现了她个性高洁。然而, 贾探春与史湘云虽然诗风相似, 却并不完全相同。史湘云将自己比作男子是因其性格爽朗, 而探春把自己比作男子是因为自己的政治抱负。

书中的男主人公贾宝玉, 才华亦可与薛林史三人相较, 而且所做诗词的数量也是仅次于林黛玉的。第二十三回的四首即事诗, 所写的尽是 “开宫镜”、 “品御香”之事, 所赞的皆是 “盈盈泪烛”、“点点花愁”之感, 不过是闺中小意, 却能乐在其中, 体现了贾宝玉喜为 “绛洞花王”这一 “富贵闲人”的人物个性。 《姽婳词》中的 “叱咤时闻口舌香, 霜矛雪剑娇难举”更是体现了他对女儿的欣赏、怜惜、尊重之情。而续写柳絮词中 “落去君休惜, 飞来我自知”, 也体现了他平日里对女儿的体贴之情。可以说, 贾宝玉的诗词, 并无阳刚之气, 与他的人物性格是十分吻合的。

书中其他人物, 如贾迎春、贾惜春、李纨、李纹、邢岫烟、薛宝琴、贾政、贾环、贾兰等人都有诗作, 每个人的诗也体现了其各自的性格特点。例如邢岫烟的 “冲寒已先笑冬风”体现了其冲淡的性格特点, 而薛宝琴的 “汉苑零星有限, 隋堤点缀无穷”可见得其见多识广, 心性较为开阔的人物特点。

5 诗歌丰富了小说内容

在 《红楼梦》中, 很多情节都与诗歌有关, 可以说, 没有诗歌, 就没有这些故事情节。如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诗歌在其中就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而太虚幻境中的判词和曲子词, 对全书的情节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 如果没有第五回的诗歌, 整部 《红楼梦》的艺术性将被大大削弱。

而书中 “偶结海棠社”、“魁夺菊花诗”、 “讽和螃蟹咏”、 “闷制风雨词”、“雅集苦吟诗”、“争联即景诗”、 “雅制春灯谜”、 “新编怀古诗”、“悲题五美吟”、“重建桃花社”、 “偶填柳絮词”、 “联诗悲寂寞”、 “闲征姽婳词”、 “杜撰芙蓉诔”等情节都是以诗歌为主的情节。如果没有诗歌, 也就不会有这些情节, 小说内容就会变得干瘪。而作为青春女子生活的大观园, 也会因为只有家长里短而变得满是世俗, 索然无味。

谈朗读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第7篇

一、朗读有助于把握诗歌生动的形象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特别是古典诗歌, 含而不露, 质而不华。朗读教学, 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让学生对诗歌中的形象进行直观的感受, 有助于对诗歌的艺术形象的理解和领悟。

如讲授小学课文《鹅》, 对于呀呀学语的小学生, 他们没有接

二、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

物理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一门课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对学好这门课程有很大的帮助。而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 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 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的工具”“举出利用摩擦力的例子”。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 在相互启发下, 可举出更多的例子。并将这些例子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 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加深

一、教师提问要从创设情境入手,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 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如:

在讲动量一节时, 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对知识的领悟。

三、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

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 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 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 人们不以为然, 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 人们会望而生畏,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样设计的问题, 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 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还能保温吗?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 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 对加深知识的领悟和记忆更有帮助。

四、引起争论, 激发思考的提问

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 领悟特别深刻, 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 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 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 设计一些问题, 引起学生的争论, 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 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 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

触过古典诗歌, 只有进行反复的朗读, 学生才会对“曲项向天歌”中鹅的形象有个比较直观的感受。又如讲授高中课文《蒹葭》, 只有在反复朗读中, 学生才能感悟那种朦胧的美感———蒹葭、白露、伊人、在水一方……再现诗中的情境和形象。同时, 在朗读的过程, 学生会自觉的进行发散思维, 产生各自不同的感悟。比如有的学生认为是一个在水边的梦一样的女孩, 有的认为“在水一方”是写友人、写希望, 有的认为是写追求的焦灼、凄苦、热烈……因此, 诗歌教学只有让学生朗读, 才能去体会、品评、感悟诗歌中生动的形象, 收到“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的教学效果, 激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朗读有助于把握诗歌深邃的意境

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 过多琐碎的讲解, 只能是破坏诗歌优美的意境, 往往得不偿失。如《卜算子·咏梅》, 上片写梅的遭遇, 下片写梅的情怀, 整首词刻画了“梅”高洁的品性、孤傲的个性, 是诗人的真实写照。如果学生不是通过反复朗读, 整体把握“梅”的形象和深邃的意境, 就无法理解诗人的情怀。再如《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三句, 就出现了九种意象, 如果采用常用的串讲的形式进行课文分析, 难免就会支离破碎, 学生云里雾里, 无法理解其中高远的意境。只有在诵读中进行整体把握, 把九种意象进行有机的组合, 才能感知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共同组成的凄美的画面, 体会游子沦落天涯的凄楚。因此, 朗读教学便于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意境, 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三、朗读有助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在诗歌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 不但能够让学生感受诗歌气韵和谐的音乐美, 而且还能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练、简洁和优雅。如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通过朗读, 学生就会发现“绿”所描绘出的满眼生辉的江南春景, 体会诗歌语言的含蓄、精练、简洁, 懂得诗歌锤炼语言的作用, 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教学效果。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等诗句,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 就会得到潜移默化, 体会“闹”描绘上午杏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直”“圆”描绘的大漠戈壁荒凉寂寞, 真正体会古人“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创作境界, 体验诗歌的语言美, 从而使学生养成推敲、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

四、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驱遣想象力, 让学生逐步形成精妙的构思, 从而挖掘学生的审美能力,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 因此,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对诗歌进行适当的“改写”是十分必要的。要对诗歌进行“改写”, 学生就必须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有真切深入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从朗读入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大胆想象, 深刻体会原诗的语言、情景和审美习惯, 在尊重原作、保持诗歌原有的意韵和风格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进行大胆的创新。如《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 学生写到“落日的余晖撒满大地, 我骑着一匹瘦弱不堪的老马, 缓慢地行走在孤独的古道上, 远方的故乡啊, 您还记得我这个远行的孩子吗?”又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一句, 学生写道“凛冽的西风, 卷动着冰凉的帘儿, 忧郁的人啊, 你怎么比园中的小黄花还憔悴?”从学生的“改写”可以发现, 学生把握了马致远的忧郁、李清照的婉约, 因此, 在诗歌教学中, 恰当运用朗读教学, 不但不会影响教学效果, 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诗歌鉴赏中应准确领会意象的作用 第8篇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只一个, 而是一连串, 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 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 老师首先要带领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 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动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 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 否则就失去了依凭, 生硬地组织成的静态画面, 是很难把激动的情绪、深微的意绪表现出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 是为了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 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 就是把一幅幅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 远近、俯仰、动静结合, 这些描写手法结合起来, 有力地推动了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 《登高》里却并不是这样, 里面没有虚词, 抬头是“风急天高”, 俯瞰是“渚青沙白”, 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 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 皆机窍所在也。” (《艺概》)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 即所谓的“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 而且有象外之意, 意外之意, 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 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 表意才是目的。所谓“诗贵意” (《蘼堂诗话》) , 意思是说, “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 而“意”则要含蓄, 愈多愈善, 使“意”含于“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者, 天下之至言也。” (苏轼语) 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 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 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 描写形象生动, 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 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 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 刻画出了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摹写雪的“象”之下的, 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 而且还是势利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贾岛的“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 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 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 在学习中, 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 在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 如何塑造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 比兴法的运用。

先言他物, 以引起歌咏之词, 这是中国古诗词写作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诗, 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 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被后世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 先极言其美, 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 形成一个鲜明对照, 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 激发一种感情的震荡, 使人久久难以忘怀, 沉浸在艺术的回味之中。而作者和读者一样, 也能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常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 (李季) , “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 , 这两句是取事物鲜明的色彩与人物进行比较。如果嘴巴小得像樱桃, 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 那将是多么可怕!但是加以想象之后, 效果就大不一样。比拟必须贴切, 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 新奇才能产生意外的刺激力。

2. 语法的变格。

变格是对常格而言的。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 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下面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

清平调三首 (其一)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 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 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意象:缥缈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拟杨贵妃, 为了给人们留以想象的余地, 于是特意用了倒装法。杜甫的《晴》中“碧知湖外草, 红见海东云”, 里面的倒装, 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 在句中表现为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顺序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 要考究, 要小心, 如果安排得巧妙, 家喻户晓的字, 就会取得新义, 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概念隐喻在诗歌语篇中的连贯作用 第9篇

现如今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已经从传统的修辞学角度扩展到包括语言学, 哲学, 心理学, 认知科学, 语言心理学, 翻译学和符号学等多个研究领域。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 (I.A.Richards) 曾经说过:“我们的日常生活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I.A.Richards, 1936:98) 。在众多对隐喻研究的著作中, 1980年莱考夫 (lakoff) 和约翰逊 (Jahnson) 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 是隐喻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他们给人们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重新思索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当代隐喻的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莱克夫指出,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 (Lakoff, 1980:5) ;它是一种映射, 即从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两个领域的具体特征具有系统的本体对应 (Lakoff, 1993:207) , 因此, 人的思维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的。因而Lakoff指出, 概念隐喻是我们对世界加以概念化的一个主要的、必不可少、习以为常的方法 (Lakoff, 1993:204) 。一旦离开具体经验的话题, 开始谈论抽象概念和情感时, 我们总是采用隐喻理解 (Lakoff, 1993:205) 。

所谓“概念隐喻” (conceptual metaphor) 是建立在修辞格隐喻的认知分析基础之上的, 是将修辞格隐喻分析的结果用于一般语言的研究中产生的, 它是内在的, 是从一般日常用语中总结归纳出来的, 并且有语言的“繁殖” (generating) 能力的。 (谢之君, 2007:38) 。

2.诗歌语篇中的概念隐喻

1989年莱克夫和麦克·特纳出版了More Than Cold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一书。在这本书中, 他们引导人们去分析概念隐喻在诗歌语篇中的功能。也就是说, 艺术作品的组成和存在, 尤其是诗歌语篇, 是不能没有隐喻的。

韦恩 (Wayne C.Booth) (1961) 也曾指出, 人们使用隐喻的原因之一是它有助于使用更少的字来表达更多的意义。在中国, 最典型的例子是下面这首诗。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十一个意象, 也就是说, 正是这些隐喻意象才帮助了这首诗歌的完整和连贯。

的确, 在这首诗中很难找到一些逻辑上的和其他形式的衔接。读者只看到的是一些零散的画面, 如,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瘦马”等。但是, 这些零散的画面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诗歌语篇, 他们是团结的整体。也许是因为旅客的悲凉的情绪, 他在旅途中看到的仅仅是让他伤心的东西, 如“枯藤”, “老树”, 等等。但是事实上, 概念隐喻显示他的权力和功能, 以保持在这首诗的主题统一。因此, 概念隐喻的连贯功能存在于诗歌语篇的深层结构而不是表面结构。一些诗歌尽管在表面上缺乏衔接, 但他们却是一个连贯的整体。

3.概念隐喻在诗歌语篇连贯中的分析

那么概念隐喻对诗歌语篇的连贯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笔者将引用罗伯特·弗罗斯特 (Robert Frost) 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没有走的路》来进行分析。

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节选 (Robert Frost, 1916)

3.1概念隐喻分析

3.1.1对应关系

隐喻往往可以理解为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投射。例如, 在Life Is A Journey的概念隐喻中, journey是源域, life是目的域。人们往往喜欢通过可以具体感知的事物来理解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隐喻基于源域和目的域的对应, 而且是一系列概念的对应。Lakoff指出, 投射是一套本体对应, 通过将一个认知域的知识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上, 从而上升为认识上的对应 (Lakoff, 1993:207) 。所以体现隐喻的语篇必须交待两个认知域。

在这首诗,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没有走的路》当中, 描述了作者在林中的经历。在林中, 作者更愿意选择人迹罕至的那一条路。因此, 在这首诗中, 不难找到一个概念隐喻, 那就是生活就是一条道路。通过下表, 可以看到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到在这首诗当中的确存在着一个概念隐喻, 那就是LIFE IS A ROAD。这个概念隐喻贯穿整个诗歌, 同时也促成了诗歌的连贯。

3.1.2中心思想

每个人都是一个旅行者, 按照在他们的不断的旅途中生活中, 他们会按照自己的地图选择的道路。从来不会有一个能直接到达他的目的地的道路。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想要通过他的诗《没有走的路》来表达他对于人生的态度。这首诗清楚地表明了弗罗斯特的信念, 那就是一个人选择的道路, 会使得他的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并且过他想要的生活。诗中提到:“对不起, 我不能两条都选择……”, 意味着他是很难做出决定, 因为不可能经过每一条路径。事实上, 旅行者会选择那条人迹罕至的道路, 而不是随波逐流, 这也表明了作者的人格特点他愿意尝试全新的, 与众不同的道路。弗罗斯特, 也为自己选择的道路感到自豪, 正是这条道路决定了他的人生。

从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 作者通过运用概念隐喻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选择。在概念隐喻的帮助下, 整首诗成为一个连贯的单元, 并且概念隐喻也从开始到结束, 贯穿全诗。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笔者采用的概念隐喻来表达他对于这种充满了孤独和不确定性的人生的选择, 而这种选择又给了他一个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未来。正是概念隐喻帮助整个文本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3.1.3语篇分析

从语篇的角度来看, 整首诗都受控于的概念隐喻。很显然, 诗歌的每一个部分都围绕着概念隐喻展开的。而LIFE IS A ROAD, 这个中心又支配着整篇诗歌的结构。

这首诗的连贯是通过每一个小节“Road”这个词的反复出现来实现的。在诗中, 有两种不同的道路。一个是“平坦的”, 而另一种是“布满荆棘的”。这两条道路代表作者要面对的生活, 并做出选择。这两条道路在诗中反复出现的从开始到结束, 衔接每个部分使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 概念隐喻在实现诗歌语篇连贯方面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并且渗透到诗歌当中, 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结语

正如莱克夫所指出的,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 (Lakoff, 1980:5) , 而隐喻的这种特质在诗歌语篇中的应用更是随处可见。概念隐喻可以使诗歌中的意象更加深刻, 同时也能构筑这个语篇的连贯。在本文分析的这首诗当中概念隐喻和整个语篇已经合二为一了。通过隐喻, 整个语篇显得主题更加鲜明, 寓意深刻, 给读者无尽的遐想的空间。同时, 也使得这个语篇上下连贯, 一气呵成。因此, 概念隐喻在这首诗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正是它让这首伟大的爱情诗像一首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 不断地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

参考文献

[1]Halliday&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gman, 1976.

[2]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任绍曾.概念隐喻与语篇——对体现概念隐喻的语篇的多维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 (02)

[4]黄瑶.概念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及连贯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05)

[5]林宝珠.隐喻分析与语言教学[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04)

[6]任绍曾.语篇的多维分析[J].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3 (03)

[7]苗兴伟, 廖美珍.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J].外语学刊.2007 (06)

诗歌作用 第10篇

一、诵读在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

在诗歌教学中, 传统方法是:多读, 多背, 熟能成诵, 烂熟于心。荀子在《论学》中说:“诵数以贯之, 思索以通之。”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只要是多诵几遍, 自然上口, 永远不忘。”这些名言都点明了诵读的重要意义。

以前先生教学古典诗歌时, 一般是先教学生读, 再给以粗略的讲解, 然后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诵读, 他们从学生的诵读中就会知道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而古代蒙童入学, 首先要把《三字经》《百家姓》读得滚瓜烂熟。待到年长, “四书”“五经”必须倒背如流。由此可见古代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对诵读的重视。

解放后, 语文界的名师也提把诵读指导作为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在传统的诗歌教学的四步骤即读、说、品、悟中, 更是将诵读放在诗歌教学的首位, 可见读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非同寻常, 是理解诗歌的开端, 同时也贯穿诗歌教学的始终。

二、诵读在小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 采用诵读的方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儿童的思维是很具体的, 他们把握对象、接受知识, 往往从具体的形象开始。而古典诗歌恰恰就是借助具体可感的意象来反映生活, 抒发情感的。小学课本总是选择一些有鲜明生动形象的古典诗歌, 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感情。教师在教学中, 尽量让学生多读, 在读的过程中, 学生很自然的与生活对接, 在大脑中再现诗歌内容。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杜甫的《绝句》为例, 在这首诗中, 诗人用“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等代表春天典型特点的具体而生动的意象, 描绘了春天来临时万物的变化, 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早春时节, 嫩芽初发的柳枝上, 黄鹂在愉快欢唱;一碧如洗的万里晴空, 白鹭在自由飞翔。在诵读中, 学生头脑中就会再现诗歌内容, 领会诗歌的意境。

小学生以无意记忆、机械记忆为主, 有意记忆、意义记忆正逐渐发展。反复诵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印象, 便于他们记忆。

(二) 诵读是小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有效手段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它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抒发内心的情感。对于广大读者而言, 我们只有通过诗歌的语言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学习语言, 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 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同时诗歌语言跳跃性强, 没有具体的情节与内容, 诵读无疑是一种最好、最有效的办法。而且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韵律之美、节奏感强和高度凝练的特点, 尤其是小学课本中的古典诗歌诸如《咏鹅》《画》《静夜思》等古典诗歌的语言更是简短明快、浅显易懂、自然朴素、意境优美、琅琅上口, 特别适合诵读。

另外, 古典诗歌产生的时代久远, 与我们的生活有距离, 对其内容的理解本身就有难度, 加之小学生受到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等条件的限制, 要把握诗歌内容很困难。受此影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就要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去读, 直至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在诵读中把握诗歌的节奏美, 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因此在古代诗歌教学中, 发挥诵读的作用, 让它成为走进古典诗歌世界乃至文学世界的一扇大门。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 就要从读诗开始。”

(三) 诵读是口、眼、耳、脑同时并用的综合活动

对古典诗歌的诵读, 表面上仅仅诉诸于口, 可实际上它是口、眼、耳、脑同时并用的综合活动, 它不仅能够协调学生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世界的能力, 而且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 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感受诗歌的诗情画意, 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教学当中。

(四) 诵读古典诗歌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反复诵读大量的课文或课外古典诗歌, 文章里的名言警句会不断地被孩子们积累。受年龄影响, 有些句子他们可能暂时无法理解, 但他们会记下来, 慢慢地吸收, 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众所周知,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 方可下笔如有神。

(五) 反复诵读古典诗歌可以使小学生获得审美教育

古典诗歌凝聚着古人睿智的思想, 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诵读不仅可以汲取宝贵的精神食粮, 还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古典诗歌具有语言美、音乐美等诸多特点, 读起来铿锵有力、优美动听, 学生诵读后会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读中去感悟, 在读中去欣赏, 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上一篇:林改下一篇:当代新表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