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建筑范文

2024-07-16

世博建筑范文(精选11篇)

世博建筑 第1篇

关键词:世博建筑,地域文化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曾说过, 建筑就是“一个被翻译成空间的时代意愿”。当我们凝望世博史上那些经典建筑, 就会明白密斯所说的, 人类的文明很大程度上以建筑的形式, 以钢铁的架构或以砖瓦的面貌被凝固被保存, 从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到巴塞罗那世博会中的德国馆, 每一次世博都会为世界建筑史留下不朽的经典。同样, 在上海世博会上, 世博建筑也成为世博文化的一种物化的表达, 不同风格的世博建筑分别代表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形象, 虽然这些国家的民族、宗教、文化不尽相同, 但在设计上却秉承了相同的理念, 即最大限度展现本国的文化形象。

基于地域、环境、种族、传统等方面的原因, 每一种文化总是自然而然形成某些特质, 这种特质往往是超越时空, 尽管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但其最本质的方面则是根深蒂固, 并成为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 而在其外沿上往往有其独特的外在表象, 就比如金字塔象征着埃及文化, 飞檐斗拱塑造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典型形象, 希腊柱式代表希腊建筑文化。在上海世博会上, 每个参展国都希望借助世博这个平台传播本民族的文化, 而人类的设计在本质上是文化的设计, 设计就像是一种文化的形象化的编码。所以世博建筑设计就是参展国文化形象的设计, 其最初创意都是来源于本国、本民族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并在设计中融合多种现代时尚元素, 透露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的色彩, 而地域文化是指因人类地理分布而形成的地域性群体文化,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受自然环境的地质、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区域特征的文化现象。而这种地域文化又可以表现为自然景观文化、历史古迹文化、民风民俗文化、民族宗教文化。

地域文化的其中一种形式是传统民风民俗文化, 所谓传统民风民俗是指那些突出表现了每个民族特点和他们所居住地区地方性特征的因素, 从显而易见的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丧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 到需要细心观察、深入体会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道德观念、审美趣味等, 如剪纸、年画和岁时节日等。台湾馆主题为“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 设计灵感来源于“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 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 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源于三国时代的孔明灯, 传入台湾后, 渐渐发展成为台湾重要的民俗活动, 借天灯祈福许愿, 祈求平安, 净化心灵。在台湾传统文化中, 天灯代表祈福的意涵, 一盏绽放温暖光芒的“山水心灯”就是要传达台湾为世界祈福的大爱。台湾馆的设计以亮丽的“山水心灯”为设计主线, 在建筑外观上有山棱线的山形建筑体, 同时山水心灯的造型设计很好地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五行”理念:天灯的钢架代表五行的“金”;木制的祈福台代表五行的“木”;内外环状水池的水, 取自于日月潭及太平洋, 代表五行的“水”;耀眼发光的LED天灯象征五行的“火”;台面的地砖以台湾陶土烧制而成, 则代表五行的“土”。当参观者在灯下许愿时, LED屏上将显示祈福天灯升空影像。世博台湾馆的设计就是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融入了现代建筑设计中去, 用建筑语言呈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和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意涵。

民族宗教文化同样也是地域文化的组成之一,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 宗教的影响深入到它的社会与文化的每一部分, 宗教在这个国家及其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中心和决定性的角色, 所以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国家, 宗教也众多, 几乎能在印度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宗教, 被称为“宗教博物馆”。印度馆的建筑设计灵感源自于印度多元化宗教特色, 造型元素选自印度最古老、最气势恢宏的宗教建筑, 展馆的圆拱形大门, 建筑灵感来自位于艾哈迈达巴德的Siddi Syed寺;广场地面为陶土与青石修建, 灵感来自瓦那纳西的兰浦尔宫殿, 中央穹顶造型类似著名的泰姬陵, 象征着印度“万象和谐”的主题, 设计灵感来自桑奇佛塔, 是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耆那教、锡克教以及基督教中经常出现的建筑风格, 置身印度馆宛如身处宗教圣地, 在这里能体会到印度多元化宗教的交融之美, 在这里能够感悟到印度宗教的神圣之美, 找回内心的宁静。

自然景观也是地域文化的另一种具体形式, 自然景观, 是指由具有一定美学、科学价值并具有旅游吸引功能和游览观赏价值的自然旅游资源所构成的自然风光景象, 也就是指大自然自身形成的自然风景, 如山川地貌、珍奇动物等。在世博历史上, 在许多建筑设计中都融入了当地特色的自然景观, 同样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澳大利亚馆的设计上, 澳大利亚馆外墙看起来有些锈迹斑斑, 实则是建设方巧妙运用了深棕色耐候钢的缘故, 这种特殊的材料会根据大气中湿度的变化, 进行自动密封和氧化, 颜色也随之不断变深, 形成如同铁锈般的薄层, 从世博会刚开始时的橘色最终形成浓重的红赭石色, 宛如澳大利亚内陆独特的红土。而这种红色的泥土正是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 这种红土形成于名为“乌鲁鲁” (Uluru) 的澳洲艾亚斯岩风化石, 而乌鲁鲁巨石历经亿万年的风化侵蚀, 它的独特形态被视作大自然神秘力量的集聚, 澳大利亚民族对自然的崇拜也承载于其中, 同样这也正是设计师创造澳大利亚馆的灵感来源。澳大利亚馆流畅的雕塑式外形是以澳大利亚旷野上绵延起伏的红色弧形岩石为原型, 巧妙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历史古迹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种具体形式, 历史古迹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活动遗址、遗迹、遗物及遗风等。历史古迹形成于历史发展阶段之中,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也是历史真实的客观表现, 凝聚着人类智慧, 昭示着特定的历史特征, 如古埃及的金字塔, 古希腊雅典神庙和北京的长城等, 早在五千年前, 巴基斯坦的土地上就孕育着灿烂的印度河文明, 神秘莫测的卡拉奇木乃伊、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塔克西拉、文化遗产的瑰宝拉合尔博物馆等都成为世界的珍贵遗产。上海世博会上, 巴基斯坦人决定在传承古老文明的基础上, 注入新鲜血液, 巴基斯坦国家馆等比例复制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巴基斯坦拉合尔古堡。拉合尔古堡有近千年历史, 始建于1025年, 当时只是一个用泥土筑成的军事要塞, 后来为了抵抗外敌入侵, 在拆除旧城后修建了高墙环绕的砖石结构堡垒。随着拉合尔逐渐成为南亚次大陆上的商业中心和莫卧儿王朝的夏都, 历代莫卧儿王朝的皇帝不断在古堡内增修、扩建花园、喷泉和宫殿, 使得原本只具有军事功能的古堡成为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宫苑。1981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拉合尔古堡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拉合尔古堡是巴基斯坦文化中心拉合尔的地标性建筑, 展现着多元文化的印记。上海世博会上, 巴基斯坦馆就是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用新科技、新材料打造的全新的“拉合尔古堡”, 将这个悠久文明的历史古迹呈现在世人眼前。

澳大利亚人将代表澳州的红土自然景观作为世博建筑的设计

电影艺术对消解精神痛苦的意义

胡昺1 2 (1.苏州大学艺术学院MFA艺术硕士2.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江苏苏州215000

电影艺术已过百年, 在这一百年中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电影不仅直接呈现了自然事物、社会现实、人物风貌等世间万物, 同时更含有并传达着特定的内容和情感, 也就是说, 电影虽然是一种技术, 但它同时又能满足人们传达信息、讲述故事、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等需求, 尤其对于现代人来说它更是一种良好的精神寄托, 快乐的来源, 一种消解痛苦的方式, 是人类内心保持内心平衡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电影的教育功能与消解精神的痛苦

创作者借助电影的手段反映现实, 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 努力把创作者对世界、人生、善恶, 美丑的理解融入作品之中, 希望能够以此影响和教育观众。社会各界面对电影这个受众面极广的大众媒体, 也对它的教育功能有所期待, 希望电影能够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因此, 不仅仅电影从业人员将电影视为一种社会教育手段和工具, 并将其作为自身目标而不懈追求, 时代和社会更是对电影及创作者提出了同样的希望和要求, 无论是在电影发展的历史上还是在今天的现实中,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 电影的社会教育功能都是受到充分重视和不断强调的, 因为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 人们会遇到各种诱惑, 贪念, 困扰, 当这些困恼、矛盾又得不到内心解决, 痛苦就悠然而生,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 明确和调整自己的航向, 而一部好的电影就像人们内心一盏最亮的灯塔, 是一个帮你抚平内心痛苦的心理医生, 一位能和我们促膝长谈的老友, 我们从中可以获得许多对于人生的感悟, 教导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 快乐的生活。美国电影《阿甘正传》正是一部能够给予我们人生许多教导和感悟的电影, 影片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就是: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 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其实在这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着每个人都了解但是却很难做到的人生态度。影片中不断地在向观众讲述不同的人生来证明这句话, 阿甘是真正的随波逐流的人, 他不去考虑下一块巧克力是甜是酸, 只是从容地去接受。他没有强求过什么、没有奢望过什么, 只是用自己的憨厚和纯真来触碰这个世界, 让人们在他的身上得到一种特殊的教诲。人也许就是这么具有讽刺性, 这样完美的人恰恰是个“傻子”, 而正常人往往有太多的追求, 太多的愿望, 太多的舍不得, 生命中就是充满了这么多的想不到, 不确定, 而对待这些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是酸甜滋味、还是苦辣的滋味, 我们都要学会从容、乐观、积极地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影片中所告诉我们的许多人生哲理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 为什么一个智障的人可以获得许多聪明人健全的人所获得不到的成功和快乐。这样一部经典的影片就像一杯陈酒需要我们慢慢的品味, 在我们迷茫和痛苦的时候它会给我们指明方向。

电影还是一部穿梭时空的机器, 可以带你回到过去, 找回消失已久的童真和快乐, 消除精神的痛苦。人们有种行为叫做怀念或是念旧, 往往喜欢怀念过去的美好事物, 而电影可以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带我们回到过去的共同记忆之中, 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元素, 台湾设计师将传承悠久的放天灯民俗作为世博建筑的设计思路, 印度人将多元宗教融合的地域特色作为设计的亮点, 而来自南亚的巴基斯坦人则把代表巴基斯坦特色的拉合尔古堡融入到世博场馆设计中。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地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引以为豪的文化, 是打上地域的烙印的独特的文化, 它立足于本土,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世博场馆建筑的设计这是这个世博参展国展示本国地域文化最好的平台, 而借助这个平台, 可以让本国、本民族的地域文化为世人所知、所识, 并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

记忆的快乐。优秀的电影他的共鸣不仅仅是一小部分人群, 往往可以达到一代人的集体共鸣, 《天堂电影院》就是这样一部反映童年感人记忆的一部影片, 他虽然不是中国电影, 但在电影中我们仍然能够深受感到, 获得许多共鸣和回忆, 回想起那个大家一起看露天电影的美好画面, 影片不仅通过影片内容回顾了那些历史上著名的黑白影片, 也让我们看到了电影的放映条件、观看历史、电影中的风尚, 以及电影业从宗教权力过渡到商业化经营的一些有趣的时代变迁, 甚至在后半部还暗示出电影被后来的电视取而代之的无奈和伤感, 更深刻地传达了20世纪前半叶电影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的精神意义。然而电影也是一个可以容纳想象飞翔的世界, 是吉安加村人们劳作之余的生活重心, 他们像热爱生活一样热爱电影。我想天堂电影院绝对是一部承载着意大利人集体记忆的经典影片。

近年来灾难电影也备受关注, 从《2012》到今年刚上映的《唐山大地震》从票房到口碑都得到的大众的一致好评, 从未来科幻的全球毁灭性的《2012》到《唐山大地震》中国人民记忆犹新的沉痛记忆, 在这些影片中不论是科幻的事件还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其主要的思想内涵是在一些灾难面前, 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 以及在平时所缺失的许多情感, 例如亲情, 友情, 爱情的力量, 正是在这些危难时刻所体现出来的真善美带给观影者许多感到和思考, 看见那些灾难面前人们的勇敢, 可以促使我们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快乐度过每一天。最近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勾起了整个时代人们的记忆, 那些经历过的与没有经历过的人们都通过影片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和珍视所拥有的感情,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人生短短数十寒暑, 当一切和生命的伟大与崇高比起来, 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 回到现实, 当我们为了利益、为了生存而奔波忙碌的时候, 我们是否去体会了身边的那一份份情谊, 那是一种真情, 更是一种真爱。

不同题材的电影对痛苦的消解意义各有同不同, 对于许多喜剧电影来说, 它可以消除短暂和浅层的痛苦, 这可能是劳顿一天或是辛苦一年的一个快乐的理由, 例如中国近几年来的一个电影文化现象——贺岁片, 成为现代老百姓在过年时一件值得期待的大事, 贺岁片的代表人物冯小刚也由此被大家所熟知。另外, 励志电影也是现在非常深受喜爱的一种电影形式, 通过主人公的一些成功的经历和艰辛的过程, 给以观众暗示, 艰苦和磨难是成功的一部分, 给在痛苦中的人们一个明亮的灯塔和理解的安慰, 能够给予观众鼓舞和动力, 消解当下所遇到的不公和痛苦, 给人以面对痛苦的一种积极的解决方式, 也是某种心理安慰。

因此电影是消解精神痛苦的精神食粮, 是现代人化解精神痛苦的主要渠道, 人生在电影中得到体验和收获以及快乐, 电影使我们的人生在有限的生活环境中变得丰富, 如果没有电影, 我们在单调和不停反复的生活中得不到心理的慰藉, 内心的痛苦得不到安抚, 那将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因此我们要感谢电影的存在, 感谢我们从电影中获得的一切。

参考文献

[1]黄国新, 孔健, 沈福熙:凝固的音乐——现代建筑艺术欣赏走向2010世博会建筑文化丛书[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

[2]李建平: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北京, 人民日报社, 2006年3月

[3]吴农, 李成:建筑的睿智[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8月

学习世博建筑 第2篇

当前,关于世博会的各种报道充斥着全国上下,展品的恢弘与特色、场馆的创意与形式、参展各国的文化与风光等等。作为建筑师,我一直跟随本次盛会的主题进行着关注与思考,原本想谈一点关于城市及城市文化的内容,然而临近截稿时,却突然由160多年的历届世博会联想到了前不久的北京车展、巴塞尔钟表展,以及巴黎的时装展等国际专业展会,联想到世博会与我们现实生活。工作之间的关联。人们应如何看待世博会?特别是建筑界,在观看了一场盛况空前的表演后,从中真正要得到什么收获?

世博会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一种展览会的形式,只不过展览的内容更广泛、规模更宏大、参展方是各个国家、展出持续时间更长而已。它具备了展会或博览会与生俱来的所有特点,如:明显的广告宣传与营销推广意图、强调展出的创意、营造夸张的视觉效果、前卫及超前的新概念、场景或场馆的临时性等等,这些都无一不对观展者产生强烈的引导。对于专业观展者,一定不会仅仅是兴趣盎然的游览一番而已,而是要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收获。在前面所提及的汽车、钟表等国际专业展会上,各个参展者都会在新概念与成品中营造平衡,专业观展者在与各种新概念发生碰撞,展望与预见未来变革的同时,会将较大的精力与时间分配给观赏成品的展览上,以达到专业上的观展收效。站在专业的建筑或建筑学角度来看世博会,我认为同样应该如此。

中国人有着极强的从众心理,人云亦云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往往会迷失自我,甚至会热血沸腾地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因此,我们在感受迥异的各国文化、多姿的各地风情、尖端的各领域科技之后,要冷静地思考世博会的建筑。

世博会建筑仅仅是一种临时性的商业展览建筑,我们的确应从中学习大量的创意与新概念,这将会拓展我们的设计思维,冲击我们固有的设计定式,但是切不可将其等同于建筑模板,或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某某国家的建筑形式;更不可仅将某个场馆建筑的形式视为当今所有建筑应遵循的设计与建造方向,甚至当做与之毫不相干的建筑类型的学习范例。这一点对于当今形式泛滥的中国建筑界尤为重要,应提高专业的甄别能力。

在本次世博会中,一个明确的主题是“低碳”,可以说各个展馆都将其视为必备的内容,但有的展馆真正在这方面有所建树,有的却仅仅在某种意识形态层面给予表达,还有的是创造了一些高科技的所谓“低碳”的噱头来吸引观众。

历届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回眸 第3篇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中国的建筑艺术也独具特色, 是世界建筑艺术中的瑰宝, 曾经为世界建筑艺术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世博会是见证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舞台, 是荟萃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 是参展各国塑造国家形象, 交流和传播国家文化的盛会。从1851年首届世博会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中国在晚清和民国时期, 一共参加了十多次世博会。当时由于国弱民穷, 加上连年的灾荒战祸, 中国在世博会上的身影时断时续, 呈现给世人的形象也只是传统中国建筑的简单模仿与复制, 但即使是这样, 西方世界还是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美绝伦有了一定的了解。

新中国成立之初, 由于西方敌对势力的排斥与阻挠, 中国始终没能在世博会上展现自己的身影。直到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之前, 中国缺席了二十多次世博会, 在这几十年里, 世博会已经取消了传统的展台, 代之的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主题公园。世博会已经发展成为全面体现现代文明、科技发展、文化交融等进步因素的世界盛会。

2 历次世博会的中国馆建筑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世界敞开了博大的胸怀, 世界形势也随着冷战的结束而趋向多元化发展, 中国迎来了面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历史转折, 转折的起点就是1982年的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从那时起, 中国的建筑就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开始跨上世博舞台。

2.1 1982~1998年的中国馆:从青涩到成熟

中国重返世博的起点是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 这次世博会的主题为“能源———世界的原动力”。主办方提供了一个类似集装箱体的建筑基础, 参展方在次基础上进行馆舍的建筑设计。中国馆的设计看起来有些像人民大会堂, 展馆外面设立一个大方塔, 上面装饰双层帽梁, 塔身四面用红色中英文书写着“中国”二字。在入口前方特别建造了一个梁枋彩画的门廊, 上插彩旗。方塔和大门尺度都比较大, 而黄色琉璃瓦屋檐和红色柱子的造型, 带有明显的新中国十大建筑的特征。展厅内主要陈列的是景泰蓝、瓷器、玉器等传统工艺品, 以及长城砖、秦兵马俑等中国古代珍宝。

新中国的国家馆第一次在世博舞台上亮相, 可以说还是延续了传统中国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现代技术的应用显得比较少。另外在抓住主题方面还是显得比较青涩, 只是简单地陈列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太阳能航标灯和沼气利用等新能源方面的技术成果。

在随后的十几年里, 中国一鼓作气参加了从1984年新奥尔良到1998年里斯本期间的十余次世博会。在这些主题世博会上, 通过不断地学习, 中国人逐渐掌握了扣紧主题组织参展内容, 并逐渐与国际水平接轨, 尝试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的设计与表现。根据不同的主题需要, 中国馆的建筑风格也逐渐突破了传统风格的限制, 开始尝试一些新造型、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 并与传统建筑风格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展出内容上大大超越了从前的范围, 在展示方法上也逐渐融入了声、光、电、影像和动态演示、环幕电影等现代科技展览展示手段, 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上, 中国馆两次得到了“五星级展馆”的称号。在1993年大田世博会上, 还被主办方评为五大最佳展馆之一。

2.2 1999~2008年的中国馆:与时代同步

有了之前在世博会上的成功登场, 1999年, 中国迎来了在世博历程上的又一重要转折———举办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这是中国首次以东道主的身份主办专业类世博会。在整个国家的充分重视与努力下, 世博会设计与形象都得到极大提高, 中国民众对世博会的认识了解和参与热情也得到了很好的普及。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在占地218公顷以鲜花绿草铺设的世博园区, 中国馆依照地形建立, 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 整体样式为粉墙黛瓦的南方民居建筑, 采用院落式建筑群体建造在一个大平台上, 此外, 还包容了一个蕴涵中国古典园林风韵的内园。建筑风格端庄秀丽充满现代感, 同时又颇具民族风貌, 充分体现了世博主题和园林园艺特色, 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世博会中国馆设计。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中国馆占地3600平方米, 由两座功能相异的矩形建筑组成, 建筑面积为1875平方米, 主体建筑是一个几何立方体, 三边由U形的展览区和辅助设施围绕, 一座建筑的外立面是布满墙面的万里长城四季变换喷绘图像, 另一座建筑的外立面则装饰有红色的竖条柱和成片排列的京剧脸谱, 入口前空地设置了青铜器造型的雕塑。相比于以往的中国馆建筑,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的、展示了全新的中国形象。

2005年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 中国馆设计主题为:“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中国馆的展示面积2300平方米, 主展馆由生命之树主造型、华夏文明之旅大型多媒体浮雕墙、紫檀斋、水晶影视厅、中国礼品售卖厅五个部分组成。建筑正面上部是大红色的12生肖剪纸图案, 下部是泛出青铜色的九龙壁浮雕, 侧面设计为浮雕的百家姓汉字造型。室内展示设计引入了仿生设计理念, 在生机盎然的绿色环境中, 围绕7株顶天立地以中国传统宣纸、结合现代影像技术合成的“生命之树”意象造型为中心, 模拟了自然界水珠溅起的姿态和植物叶脉舒展的形态, 以艺术化的手法表现自然的生机。

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 为配合“水———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中国馆的设计重点是通过室内展示表现中国的水智慧, 以表现主义的设计手段重构室内空间, 将“水孕中国”、“水利中国”、“水文中国”、“人和水———复归和谐”等4部分内容串联在展馆, 通过灯光系统、交互式多媒体演播系统和数码合成虚拟现实装置等高科技手段, 打造出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展示氛围, 向人们展示世代中国人治水、用水的历史成就与传统文化的水哲学。而展馆外观, 因为不是独立建筑, 在入口墙面设计出水纹波痕般的抽象浮雕造型, 色彩呈现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红为主。

2.3 2010年的中国馆:东方之冠

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不仅使几代中国人跨越百年的世博梦想终于成真, 同时也揭开了世博会历史上中国馆建筑的崭新篇章。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中心轴东侧的显要位置, 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 主建筑在省市和地区馆为平面广场的基座平台上居中升起, 层叠出挑, 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高63米, 总建筑面积152954平方米。建筑师以“红色经典”来表现东方哲学, 以传统斗拱造型诠释现代风貌, 体现“天人合一, 天地交泰”的哲学理念。建筑造型从色彩到构架都凝聚了中国元素, 也象征着中国的时代精神, 成为城市中的建筑雕塑。

除建筑形式新颖外, 中国馆的设计与建造中还大量融入现代科技手段, 在环保新型材料、绿色节能环境、智能化管理、多功能后续利用等方面都力求缜密, 哪怕在外墙色彩设计、照明设计、景观绿化这样的单项细节上, 也不遗余力地汇聚了全国的专业设计力量, 采纳多方面的集体智慧加以完善。

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铺开展示设计。展示内容随“斗冠形”建筑空间, 分上中下三层展开, 分别为《东方足迹》、《智慧之旅》和《绽放的城市》三个主题展区, 观众可以自上而下地参观游览。

总体来说, 中国馆“东方之冠”具有建筑结构合理、建筑功能完善、交通组织便捷、景观设计典雅、中国元素丰富和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等六大主要特点, 是历年来中国参加世博会中最优秀的中国馆建筑。

综上, 新中国自1982年参加世博会以来, 中国国家馆的建筑经历了从青涩到成熟, 从传统到现代, 从模仿到创新的成长经历, 从中可以看见中国建筑艺术对传统的继承和对现代成果的融合, 以及自身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从这些优秀的中国馆建筑中, 可以看见中华智慧的丰厚底蕴和深刻内涵, 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绝佳平台和窗口。

摘要: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刚刚落下帷幕, 中国馆的建筑“东方之冠”以新颖别致的设计, 恢弘大气的外观, 瑰丽多姿的色彩, 科学环保的施工等震惊了全世界的游客, 在此笔者回顾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参加的历次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特色, 从中摸索出新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脉搏。

世博建筑 第4篇

一、世博会产业建筑保留的起因和改造情况

这一重要的奇迹,给了我们传统的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以极好的机遇。我们上海在这个方面,虽然时间很短,但是走过了一个非常迅速的发展道路。在九十年代末的时候,上海开始第一轮对这些老的工业厂房进行再利用。这个时候我们把它叫做第一阶段。这个阶段谈不上对这些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只是觉得这些房子拆掉可惜,可以先换一个形式,换一个功能用一用。我们有很多厂房被改造成为一些大的比如说是家具商店、大型的商业用途,大型的各种各样的用途。

但是很快,上海就意识到了,这些工业遗产不仅仅具有直接的、简单的,在拆以前被利用的价值,同时它存在着历史文化的价值。尤其是那些具有文化历史的理解能力的艺术家、设计师,他们更早、更快地意识到工业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所在。所以我们早在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在苏州河边出现利用原来的工业厂房仓库做创意、画廊,及各种各样的创意用途,这些都在上海出现。

以前人们都很难从这些房子的外貌和内部感受到艺术价值,可是通过艺术家的改造加工以后,人们发现原来这些仓库也可以那么漂亮。比如说我们上海苏州河边的 “梦清园”。在改造之前是非常破旧的,但是我们认识到了它的价值,经过改造以后,它的历史面貌得以重现,历史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当然,在这个时候上海市政府开始主动地认识到,这些工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开始编制规划。实际上从这个时候开始,上海开始全面地对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周边区进行编制保护工作,这个规划应该是走在前面的,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据我所知,国内外的学术界对它评价很高。

于是有了我们的第三阶段,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业园区,经过改造被保留下来,成为新的创意产业园区。为什么要留在那里,为什么不可以拆掉变成城市新的开发区?时间一长以后,不管是开发商还是政府,还是我们市民都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这些建筑的价值是很大的。而且这些价值通过适当的改造以后,是可以被重新地显现出来。

改造的特点基本上原样地保留了原来工厂的布局、厂房结构,但是经过加工改造,大家可以看出来,改造前和改造后基本上没有变,但是空间质量被大大地提高了。比如说上海原来的上钢十厂被改造以后,在国内外也非常的出名,每天都有国内外的游客去参观。

世博会园区跨江两岸、沿江布局,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特色。在黄浦江畔的这片土地上,有着中国最重要的大型船舶制造和研发基地、最早的民族钢铁企业、最早的自来水厂、最早的外商纱厂、最早的煤气供热厂、最早的大跨度厂房……在市民心中,杳杳晨曦中的巨大塔吊,盈盈夕阳下的壮丽船坞,长久以来一直是该地区一道令人难以忘怀的滨江风景。

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不仅考虑了世博会在浦江两岸的整体功能布局,更是把工业遗产保护作为重中之重,有关工作涵盖了建设论证、投资经济分析、功能研究和后续利用等各个层面。如何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利用也将成为世博会主题演绎中的重要内容。

浦江两岸开发8年来,世博会一直扮演着开发推进器的角色。作为浦江两岸地区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世博园区堪称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典范。世博园区范围内原先集中了江南造船厂、浦钢集团等大型工厂企业和大量民房,在举全国、全市之力办世博的推动下,短短几年时间,272家单位和1.8万余户居民完成搬迁,带动了上海产业布局的调整。

如今,世博园区是黄浦江两岸功能景观最亮丽的地区之一。园区恢复构建了水绿交融的水岸生态环境,妥善保留、合理利用了历史建筑,集中展示了当代建筑文化,并广泛采用了绿色、环保、低碳技术。这些既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的集中演绎,也是浦江开发目标的生动体现。

产业建筑遗存曾是我国某一时期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代表,是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一环,是城市完整形象和历史沿革的见证。20世纪上半叶,我国完成了工业化积累的重要阶段,在积极地向世界科技先进国家学习的过程中,产业建筑的设计更多地受到西方新建筑的影响,较多地采用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代表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上海为例:原怡和纱厂的废纺车间在当时率先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的锯齿形屋顶;杨树浦煤气厂的炭化炉房采用了铆接工字钢构架结构;啤酒厂及密丰绒线厂仓库使用了无梁楼盖。从这些老建筑可以看出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同时产业建筑亦承载了劳动者和建设者对于特定历史年代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建筑遗存是城市历史的记忆载体,记载着我国近代产业发展历程的文化景观。随着时间的流逝,产业建筑遗存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必将日益显示出其历史文化价值与精神审美意义。

近20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亦轰轰烈烈进行,产业建筑遗存由于既非古建筑又不是文物,往往被“大刀阔斧”地推倒、拆平,迅速地退出城市生活的空间舞台。在这一形势下,如何对大量的近代产业建筑、产业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开发、再利用,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且也是旧城更新改造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世博会产业建筑改造的模式和效应

三级分类保护原则

上海世博会规划对园区内工业遗产的保留与改造提出了三级分类保护原则:一是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二是保留历史建筑,三是其他保留建筑。兼顾建筑自身条件和世博会及城市发展的双向需求,规划采取不同的保护改造策略。

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属于法定保护建筑,同时也是永久保留建筑,包括文物保护建筑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对于这类建筑,规划建议不得拆除,而应积极予以维修和再利用。

保留历史建筑,指的是除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以外,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建筑装饰、人文历史等有明显特色的历史建筑。这一类建筑也属于永久保留建筑。对这类建筑,规划建议不整体拆除,而予以维修和再利用,进行扩建、改建时应当保持原有风貌特征。并根据各个建筑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完好程度,以不同方式进行保留和利用。

其它保留建筑则是指建筑风貌一般,但在建筑结构与形式方面,符合世博会对于会展空间或配套服务设施的需求,尚具有较大使用价值的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公共及市政建筑两部分。对这类建筑,规划建议参照相应类别的展馆建筑和配套设施的控制规定。

各工业厂区内的码头、桁架等设施

此外,除了各类保护、保留建筑,各工业厂区内的码头、船台、船坞、轨道、起重机械等大量地面设施与构筑物,也是重要的历史遗存,规划建议作为开放性展览平台、大型户外公共活动场所,或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构筑物。

世博园区的所在地,原本是上海重工业厂区,有着江南造船厂、南市发电厂、上海钢铁厂、上海港口机械厂等一批代表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和变迁的企业。上海世博会,直接改变了这一区域历史发展的方向,更引发历史和未来之间热烈的碰撞。

随着这些工厂被搬迁,遗存的二三十幢不同时期的工业建筑以及散碎的钢铁部件,被可持续地更新,“改头换面”成各种不同的展示场馆和展品,为上海世博会平添了工业和绿色融合的文化基因。如今,园区内约有30多万平方米场馆是由老建筑改建而成。如此大规模的改造利用,开创了世博会历史的先河。

江南造船厂旧址 留住民族工业之根

根据上海世博会的总体规划,素有中华民族工业摇篮之称的江南造船厂已于去年迁往长兴岛。但在世博园区的浦西片区里,仍有不少展馆是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改建而成。

江南造船厂,原名江南制造局,初创于1865年,1867年迁至黄浦江边。此后150多年间,伴随着黄浦江的潮起潮落,它经历了清末洋务运动,见证了日军的侵略与抗战的艰难,更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添上了浓重一笔。

历史的空间,承载了新的文化内涵;工业的文明,与世博的发展难分难舍。在这里,老厂房的改造,“顺从”地尊重了场地的文脉,新展馆的剪影,淋漓尽致地诠释着黄浦江边的世博情怀……

中国船舶馆的历史气质

中国造船业的根在此。利用原东区装焊车间改造的中国船舶馆,除了要体现世博主题、展示企业面貌和文化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场所的历史价值,延续场所的文化精神。

与民用建筑相比,工业建筑特有的高大尺度和粗犷的空间气质,独具魅力。因此,中国船舶馆的设计针对建筑的结构潜能,突破惯常的方法,尝试性地将一系列新功能和构件,如景观斜廊、VIP连廊、屋面及立面装饰构件等,承载于老结构之上,使原有结构焕发出新的生命。

“这种布局方式,没有割裂原来的空间尺度,而是使游客臵身其中,时时感受工业建筑的震撼之处。”

改建的中国船舶馆尽可能地保留了江南造船厂老厂房的历史痕迹,减少对原有材料、色彩的干预。漫步其间,部分原始的斑驳地坪,幽幽地散发着历史的气息;深灰色锈蚀钢构件、船舶生产所需的记号,静静诉说着对场所文脉的传承。同一屋檐下的两种风格

世博会博物馆主要为收藏、研究、展示历届世博会文物、文献、盛典纪实和成就成果;综艺大厅则定位为非主流综艺表演场所。这两个展馆的改造前身,是江南造船厂的一个部件装焊工场。

要把一个工场改造成同一屋檐下两种风格的展馆,如何才能相互协调?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胡茸说:“我们在两个建筑单体之间形成共享的一个入口广场,顶部保留老厂房的网架,设臵成景观照明的“光云团”,从而营造出不同建筑之间共生、互动的关系。”

届时,观众从入口广场向左看便是世博会博物馆,这是一个以折线形橙黄色聚酯板包容展览空间,构建出“文化容器”的造型;而右侧的综艺大厅则是晶莹剔透的多边形玻璃休息厅,厅内“藏着”异形的红色观众厅,仿佛水晶盒中红色钻石熠熠生辉。综艺大厅分为休息厅、观众厅、舞台及化妆排练用房、餐饮用房。观众厅约1900座,舞台部分拔除了一根钢柱,形成舞台台框。常规演出时,边缘坐席不作利用;若需互动表演,可搭建伸出式舞台,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综艺表演的要求。

上钢三厂特钢车间保留历史温情

一个曾经钢花四溅的车间,现在成了一座“开敞景观式观演场所”。当你看到宝钢大舞台时,你会被这样绝妙的构思而折服。

在上海世博会庞大的场馆建设和区域改造中,宝钢大舞台是幸运而快乐的。正如设计师、华东建筑设计院建筑所所长杨明的描述:“它遇到一个出色的城市主题,遇到了一个尺度匹配的城市公园和沿江视角。作为工业遗存代表的闪光个性,它也给上海世博会带来了更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温情感。”

宝钢大舞台是由上钢三厂的特钢车间改建而成,包括2000年建造成的主厂房和1987年建造的连铸车间。据说,在改建之前,这些工厂车间的外立面多已残破锈蚀,内部仅有部分钢平台和屋顶3个标志性的高炉风帽仍然保留。

就是这些残存的记忆,正在被设计师“妙手回春”:主厂房顶部的3个高炉风帽,重新刷上了油漆,改造成带有风扇的采光顶棚,在弱风的条件下,这些屋顶风帽可以制造出内部拔风的效果。那些已拆除的外立面钢板与顶板,被仔细地整理与清洁,少量的仍被设计成外墙装饰面板和挡雨百叶。而原有的钢炉、冷却管、巨型螺栓等构件,则将被艺术家加工制作成不同尺寸的主题雕塑臵于室内外,成为保存曾经的工业文明的细节。

整个宝钢大舞台的设计,采用了文物保护中的“可识别性原则”———旧构件只进行基本清洁,保持斑驳的原貌色彩;新构件则明亮光洁,清晰辨认。人们穿行于建筑之中,既能看到工业遗存历历在目的痕迹,又能体会到更新所带来的对比和惊喜。

但起初,这种沧海桑田般的今昔比对,并不被施工现场的工人们所接受。每次看到那锈迹斑斑的旧钢架,工人们就有种按捺不住的冲动,想给它刷上新油漆。一天,工人们终于忍不住了,所幸的是,刚开始动手就被到现场巡视的设计师发现并制止。望着整个连铸车间里唯一的一处新油漆,设计师心痛不已。那一刻,工人们忽然理解了设计师的初衷。后来,仅仅为了在连铸车间约5层楼高的屋顶上安装25只灯泡,工人们不厌其烦地在木质平台上,5次拆装20多米高的脚手架……

为实现开敞式的空间结构被动降温,宝钢大舞台设计了覆盖整个屋面的草毯系统和标志性的墙面植物遮阳板,有效阻止阳光的直接照射。而它独特的可活动墙体,则大大增加了穿堂风的流速。此外,观众区上部还设臵了一套直吹坐席的风管送风系统。作为极端高热天气的应急预案,该系统取风口处可摆放冰块,使送风温度从室外38℃或更高,降到28℃上下,再送入观众席中心区域,融化的冰水则流入景观水池内。

据悉,世博会期间,宝钢大舞台将成为各参展国国家馆馆日、各省市馆馆日、各主题馆开馆日庆典等活动的主要场所。

百年南市电厂 铭记过去开启梦想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中,有这样一条时间轴线:“足迹—城市—梦想”。城市所留下的历史足迹,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借鉴;城市的未来发展,则为人类开启梦想的窗口。世博会主题分馆“未来探索馆”,正是一座浓缩着“足迹”与“梦想”的建筑。

它由原南市电厂的主厂房改建而成,并于近日被评上我国环保建筑中的最高奖项“三星级绿色建筑”。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工程师康月说,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电厂,一个世纪以来,为中国的民族工业及电力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传统燃煤电厂也付出了很大的环境代价。随着城市改造及工业技术的发展需求,原南市电厂已退出历史舞台,而如何实现从“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煤电中心”向“绿色能源中心”的完美转变,成为主厂房项目改造的重点。

如今,改造后的主厂房已成为一个展现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超级展品”。绿色混凝土、可回收金属冲孔网板、透水砖块……通过建筑与能源生态技术的有机结合,综合应用江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主动式导光等多项科技元素,未来探索馆已成为“国内第一栋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三星级绿色建筑”。

“那就是江水源能源中心”,康月指着一座不起眼的小楼告诉记者,“别看楼不大,但基座很深。地上建筑面积仅225平方米,底下却达到了9936平方米。” 这个充分利用原南市发电厂黄浦江取排水管道及取水隔栅井等设施,建立的江水源区域能源中心,服务半径约为1公里,可为浦西世博园区内的城市最佳实践区、部分企业自建馆等15万平方米的区域提供空调冷热源。

此外,在主厂房阶梯式屋顶平台上,520千瓦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预计年平均发电量可达51.08万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178吨标煤,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440吨。还有,主动式人工导光技术,利用太阳镜反射原理,变垂直光线为水平漫射光线,有效减少室内人工照明的使用量,形成别具一格的“生态光谷”;膜生物反应器为主的处理工艺,有效进行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正与工业文明的历史遗迹碰撞与融合。过去与未来的这两条平行线,在此处找到了“交叉点”。据悉,南市电厂的改建中也特地保留了部分设备,作为日后改建的记忆线索和传统火力发电的主题展示。例如,已确定保留的汽机车间内的大型吊车、9号发电机组,外立面房顶上的4组巨大的粉煤灰分离器……都呈现出强烈的工业时代特征。

产业建筑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又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对于产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不能仅仅流于静止的、消极的、“博物馆冻结式”[1]的保护方法,对旧建筑原封不动的保存,只能使其变成一具“木乃伊”。对其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其新的生命,让它成为旧城区新的兴奋点,从而带动其周围环境的复苏,这种改造性保护是一种积极的保护,我们不妨称之为“动态保护”。

但在我国,作为20世纪数量最大的建筑遗产——产业建筑遗存却因为既非古建又非文保对象,而且往往由于形象太“寒碜”,与飞快“长大、长高”的城市建筑显得格格不入,从而成了旧城改造的重点对象——往往是用推土机推平了事,这种处理方法和态度无疑是简单而粗暴的,毕竟,城市的发展不应以割断历史为代价。

三、世博会产业建筑价值多视角分析

历史文化不可复制,价值不可复制,是一张白纸所远远不能企及的--

“外滩源”附近商务楼租赁价格的激活,自然刺激了中央商务区价值的提升,但关于“外滩源”的投资成本,仍不能以目前的市场价格来比较测算

城市有生命?-来自于沉淀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的载体

城市的活力也来自于历史文化的叠加 对城区历史价值的提升是非常大的 大视野、大角度,可持续的效应,要使当政者知道这种价值产生的效应 发展起来非常顺手、左右逢源,历史脉络梳理好了,正如规划理论中“有机论”性很强,有机地生长,不是生硬扯拉、不协调的生长

有品质、有内涵(贵族不是一代产生的),是生搬硬套或简单地创造不出来的,现代的装修也要靠古老的家具、名画来提升文化价值

到了那里你会感到非常快乐,因为那里的建筑是建立在人的文化、历史、各方面的平衡之上的。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3]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兴盛和衰败的风风雨雨,而建筑却往往能够跨越时空留存下来,它们承载了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前人创造的具有宝贵价值的文化遗产。

产业建筑在市民的眼中完全不是表面上的那种“眼中钉、肉中剌”,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部分市民对于本街区内的产业建筑遗存有着强烈而特殊的情感,这既因产业建筑遗存能勾起他们作为建设者对于时代发展的感怀,又因产业建筑作为他们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给他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事实上,产业建筑遗存已经对城市的营造和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国的许多重工业城市,人们的这种情感尤为强烈:从国际上看,大多数的发达国家正积极地循环利用已开发的建筑资源,而结合目前我国住宅严重紧缺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将产业建筑遗存改造成为“转型住屋”的动态保护策略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赋予产业建筑遗存新的生命,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新的作用,从而将其传续给后代,这种动态的保护策略不但节约了政府的财政开支,而且有效地再利用了原有的建筑资源,减少了拆除和重建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人力消耗,因而具有深远的物质价值、环境价值和精神价值。

四、对旧区改造的若干建议

黄浦区的特点,历史的独特性,三重叠加(老城厢+外滩+世博),梳理、分类、调研

优势更在,更有利于借鉴、创新、深层次利用,独特性 叠加世博概念,予以延伸,扩展效应

上海市的黄浦区,地处市中心,承载了700余年上海城变迁的渊源和150余年上海开埠的历史。其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优秀历史建筑数量和质量,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外滩和民族风格浓郁且古色古香的豫园,已成为上海的城市经典。

一、注重“保护”与“更新”并举,保持城区活力

“保护”与“更新”是在旧城改造中始终贯穿着的辩证关系,“保护”强调的是历史性与传统形态 ,它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新”强调的是时代性与城市功能 ,它所代表的是现代文明与进步。老城厢地区,七转八弯的巷道,别具风情的石库门,甚至高低不平的台硌路,沉淀了上海几百年的历史,对其中比较典型的区域应该在开发中加以保护。二是要坚持成片保留的原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建筑是时代的纪念碑,但任何建筑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形成一定的氛围,具有特定的环境。所以仅仅保留单幢建筑是不够的,对历史风貌街区必须成片保留,连同保留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才能留住历史,留住文化。比如英国许多城市划定历史建筑保护区,对其建筑外墙、内部结构、附着物、周边树木等整体保护,很好地反映了该地的风土人情。

二、注重规划先行,推进整体风貌保护

加快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并对现有的建筑进行分类,确定“拆、改、留、修”的具体范围。四是对其他有保留价值的建筑或建筑群,结合规划的编制予以保留

三、注重功能调整,探索保护利用新路

正确处理好保护和改造的关系,引进市场化机制,允许让企业或个人对优秀历史建筑进行投资改造利用,从而达到历史风貌保护与推动经济发展和谐促进的目的,这已成为目前国外和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新亮点。黄浦区老大楼数量众多,据调查统计,本区共有老大楼216幢,建筑面积162.2万平方米,主要座落在在外滩、南京、人民广场和金陵四个街道,并有较高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尤其是外滩cbd地区,老大楼的建筑风格各异,也是“万国建筑博览”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要在保护老大楼的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通过内部改造、设施更新和环境建设,再行转让或出租经营,综合开发与该地区定位相符的金融、商贸、旅游、文化和休闲娱乐等功能。目前外滩3号、6号、18号等完成了产权置换和功能置换,利用外资开发,引进了一些国际著名品牌,已成为引领上海的时尚之地。下一步要加快老大楼的置换调整:一是要制订优惠政策,实施政策聚焦。积极争取老大楼置换调整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公建配套等费用减免或部分减免的优惠政策,在税收上也给予优惠,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二是要加强周边市政基础设施改造,进行道路和交通整治,从而提高老大楼聚集区市政基础设施的运行能力和道路通行能力。三是要创新老大楼置换调整模式,采用协议动迁安置方式、“投资入股”方式、解除租赁协议等方式,提高调整置换的速度。通过几方面的努力加快我区老大楼置换,达到改造与环境改善相结合,改造与设施完善相结合,从而达到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目的,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世博建筑背后的可持续设计 第5篇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上海世博会每天接待的人数在40万左右。这些游客为了一览心中的国家馆,不惜花费数小时排队。原因在于,本届世博会的场馆建设采用了不少新科技手段,让建筑物更“环保、绿色、节能”。

其实,本届世博会建筑群展现了建筑行业未来的风向标,这就是“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设计理念。那么,建筑师如何实现这一理念?

设计理念的突破

除了观众可体验到的世博会场馆之外,正在建设的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研究中心办公楼也将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可实现建筑节能率高于65%,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总采暖空调耗能量的64.5%,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10.4%。它的亮点在于,设计师开始尝试采用可持续设计的方法,通过建筑一体化匹配设计和应用,形成了自然通风、超低能耗、天然采光、健康空调、再生能源、绿色建材、智能控制、资源回用、生态绿化、舒适环境等十大技术特点。

“从工程建筑业的角度说,可持续设计不仅仅是指设计环节的可持续,还覆盖了从设计到施工、运维甚至到最后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石邢解释说,可持续设计是未来的一个走向,在低碳时代到来之时,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广意义。

目前,中国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大概是3000亿平方米,这一增速将保持至少10年,而这个数据基本上是美国的4倍。在众多的能耗测算数据中,工程建筑业以近50%的能耗数据“位居前茅”,而可持续设计对于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覆盖,使得它可以成为工程建筑行业节能降耗的重要利器。

此外,可持续设计的出现正改变着工程建筑业的设计业态—传统的建筑设计仅仅只是从空间的组织或者平面、功能等角度来考虑,而日照分析、室内通风分析、能耗分析、人流模拟等方面只是在后期以分析报告的形式出现,而可持续设计可以将这些环境因素“前移”到设计环节,从而实现宜居建筑设计的新突破。

在工程师看来,可持续设计不仅仅在工程建筑行业大有前景,它还可以推动制造业的设计变革,在绿色材料分析、制造等方面,可持续设计均有着见涨的“行市”。

在中国,首座申请世界绿色建筑的最高认证——美国LEED铂金证的可持续设计应用典范当属深圳万科总部。这座建筑物由美国当代建筑师设计,我国著名的结构设计大师负责结构设计。通过精心、超前的建筑设计,整栋建筑像一只生物,里面表皮是“会呼吸”的半透明强化轻质纤维,每个方向的墙面都经过年度太阳能采集量计算,控制百叶的开关和角度,保证采光和温度,相对同类型建筑节能75%。

可见,中国的建筑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可持续概念,使其变为现实。

让建筑师自己动手

可持续设计的理念虽好,但是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建筑师自己做。

“建筑师把一个方案做出来以后,往往需要有专门的建筑技术人员给他们做可持续设计各项指标的评估。而我们希望将来建筑师本身就可以完成可持续设计,而不是只能通过第三方建筑技术人员帮他们做后期的分析评估报告。”欧特克工程师吴琼说。

目前,可持续设计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却无法得到良好的贯彻和实现。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而且多少都跟实现可持续设计的工具有关。吴琼介绍说,这两个原因一是可持续设计必须要在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用,在传统的二维设计环境里面,很多可持续设计的分析和模拟是无法完成的,目前BIM在国内正处于推广应用阶段,尽管已有不少领军设计单位率先实现BIM试点,但全行业的BIM变革依然还需要时间。二是可持续设计的工具需要进行本土化的定制开发。比如像欧特克中国研究院这样的研究单位,需要将更多的可持续设计软件推荐到国内,并结合国内设计界的特殊需求,做出一定的修改。

“中国与国外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首先需要解决可持续设计普及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有一个意识——建筑师本身是可以做可持续设计的,而不是需要后期由其他人递交分析报告。我们现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给建筑师这样的工具。”吴琼补充说。

所以,从2009年初起,欧特克中国研究院就开始与东南大学进行基于BIM的可持续设计方面的合作研究,并完成了第一期的合作计划。这包括了确定中国目前的可持续设计的现状以及在国内可持续设计软件的情况,主要是计算机软件的现状分析以及智能化辅助设计软件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据欧特克介绍,目前双方的合作已经进入第二期,“这是一个比较实质化的阶段,我们要做出一系列适合中国本地的可持续设计的软件”。而这个软件必须要能够解决两大问题: 一个是能够符合中国的可持续设计的标准和要求; 二是把可持续设计做到建筑师的方案设计过程中,在设计的早期就可以把可持续设计体现在方案里。

链接

世博建筑 第6篇

绿色建筑考虑到当地气候、建筑形态、使用方工、设施状况、营建过程、建筑材料、使用管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以及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 同时考虑投资人、用户、设计、安装、运行、维修人员的利害关系。换言之可持久的设计、良好的环境及受益的用户三者之间应该有平衡的, 良性的互动关系而达到最优化的绿化效果。绿色建筑正是以这一观点为出发点平衡及协调内外环境及用户之间不同的需求与不同的能源依赖程度, 而达成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和。

作为一位建筑设计人员对上海世博会的绿色建筑向往已久, 今年6月终于有机会来到上海来到世博成就我的绿色之旅更深刻的感觉到了绿色建筑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整个园区依水而建保证了园区良好的气候及景观环境同时利用靠近黄浦江的优势, 引入江水作冷热源的地源热泵系统, 用全生态绿色节能技术营造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而园区内的形形色色的新式建筑无不从方方面面表达出了绿色建筑的无处不在, 其中笔者印象最深的便是“世博轴”以及中国国家馆:

中国馆作为此次世博会的一大标志性建筑, 在表达着中国文化和精神的同时, 也将中国最先进的建筑展示给了世界从建筑造型到内部空间从建筑材料到建筑设备无一不是绿色建筑中的典范, 远观中国馆体型巨大而不复杂立面富而不凌乱, 在“世博轴”上竖起一座雄伟的“绿色地标”, 同时又与周边的场馆相协调, 与周边大桥、滨江公园绿地、广场呼应, 共同构成一道美丽的天际线。

其庞大规整的体量保证了良好的体形系数, 架空式的设计更是与传统的南方建筑相呼应, 优化了建筑的通风又增加了共享空间, 在此等候入场即可挡雨又可遮阳, 层叠出挑的造型在夏季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

同时中国馆的内部环境也非常宜人身处馆中完全赶不到平日里钢筋水泥给人带来的压抑感而更像是身处大自然的包围中当你置身于那巨幅的清明上河图前听着那潺潺的水声一时间还真仿若忘了自己身在何处了

除去建筑形态的设计关内形形色色的新材料与新技术也都很吸引人馆顶上的观景台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 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再辅以形形色色的绿色建筑材料诸如无放射无污染的外墙材料, 采用LOW-E镀膜的玻璃等等, 使中国国家馆的比国家规范还要节能近10%

作为世博园区最大的景观轴线的世博轴, 带给人的震撼同样不小于中国馆, 其阳光谷和索膜结构以及江水源、地源热泵的使用则是世博轴的核心绿色建筑语言

如果说中国馆是“架空的绿色空间”的话, 那么“阳光谷”则很好的阐述了“绿色地下空间”的概念。。

地下空间给人的印象大多是昏暗与沉闷, 然而世博轴的“阳光谷”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6个巨型圆锥状“阳光谷”分别分布在世博轴的入口及中部, 将阳光、绿化和自然空气引入地下空间, 它们的独特形态能够帮助阳光自然倾斜入地下, 既利于提高空气质量, 又能节省人工照明带来的能源消耗。再辅以大面积的绿色植物当你置身其中丝毫感受不到地下建筑的压抑感, 反而有一种沐浴在原始森林阳光下的感觉

同时与中国馆的雨水收集概念相类似, 每个“阳光谷”形似广口花瓶的环状玻璃幕墙, 除了形成良好的透视效果, 还可用于雨水收集。大量雨水被储存在地下室, 经过层层过滤, 不仅可以自用, 还用于周围其他场馆的灌溉与清洁。

世博轴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索膜结构。世博轴的屋顶采用跨度为98米、长度为833米的膜材覆盖, 达到了遮阳、节能、造型自由的效果。在阳光的照射下, 由膜覆盖的世博轴内部充满自然漫射光, 无强反差的着光面与阴影区分, 内部空间视觉环境开阔和谐。白天当你驻足停留歇息或者来往于各个场馆之间的时候置身“轴”下, 便不再惧怕那耀眼的阳光;夜晚当内部的灯光透过屋盖的膜照亮夜空, 更使得世博轴的体型显现出梦幻般的效果。

除了生机盎然的“阳光谷”和索膜结构, 世博轴还通过生态技术展现冬暖夏凉的宜人特点。设计巧妙利用这个巨大公共通道的下面桩基及底板铺设了700公里长的管道, 形成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 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此如利用世博轴靠近黄浦江的优势, 引入黄浦江水作冷热源, 实现空调冷热源100%%采用可再生能源

除了这两大建筑, 一些其他国家的展馆虽然规模稍逊, 但在绿色环保的设计上也都不乏特色例如西班牙展馆采用柳条编织品作为建筑外立面, 内部采用钢结构支撑, 既方便了日后的拆卸, 也可以让自然光可以随意的透过钢管和柳条射进室内;法国馆馆内仿建法式园林, 由法国景观设计师打造的“凡尔赛花园”, 屋顶被绿色所覆盖, 绿意盎然、动感十足。在展馆内, 参观者从排队等候开始就可领略法式园林的垂直绿荫, 当自动扶梯缓缓地将游客带到展馆的最顶层, 一个富有现代感的垂直园林便俯身脚下。葱翠的植物覆盖展馆顶部, 并在场馆内庭四面形成一条条或弯或直的绿道, 犹如一块巨大的电路板。

由世博中国馆看现代中式大屋顶建筑 第7篇

关键词:大屋顶,人文色彩,和谐

世博会展馆是一个展示国家综合面貌的窗口,作为主办国,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集全球华人创想于一身,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将中国文化元素和现代风格糅合在一起,实现了形式和功能完美统一。中式建筑的造型语言如何在现代建筑的躯体上展现,从而将建筑的文化特征表达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世博馆区中国馆的熠熠风采再一次令我们展开了思索。

1 世博会中国馆

1.1 造型特点

世界博览会作为一次世界性的展览盛会,将于2010年5月在我国上海举行。展览会场的各国场馆已先期竣工。中国国家馆通体采用了中国红,色彩上鲜明的展现出了我们的文化属性。作为泱泱中华的儿女们在这场世界性的展示盛会面前都热切的期望着能够一展我们的风采,让世界能够充分领略到我们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中国国家馆作为一个最集中的展示体,它担负着展示国家形象、彰显民族自豪感、体现世博会主题思想的多重使命。为完成这项工作,世博中国馆调动起全球华人的智慧。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以和谐为核心,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智慧和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中国城市文明的进程,展示中国庄重祥和的国家形象。中国馆的外形形制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礼器,鼎的造型。因为视觉的原因,从下方看去整个馆体用中国古建筑的梁搭接形成馆顶,向外层叠挑出形成的屋檐又与中国建筑斗拱的结构形式相吻合。支撑馆顶的四根馆柱整体上看是“鼎”的四足,屹立于大地之上,让整个建筑有雄视四野的气宇;近看四根柱子又因为细节尺度的良好处理,形成了中国古建筑的梁柱结构。一个建筑两种解读,分别串起了中华文化璀璨的青铜时期和封建帝王时期。建筑采取现代建筑的设计语言,以简洁的梁式形体构成塑造出了中国馆的国别、民族、文化特征。

1.2 新理念的体现及建筑文化内涵

建筑设计是一项工程实践又是一项艺术创作,不同的时代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各有不同。从古代的砖石、木瓦到如今的水泥、钢筋混凝土,在建筑实践的整个过程中建筑理念和建筑材料扮演了建筑发展史这一鸿篇巨制里导演和编剧的角色。一座优秀的建筑作品的诞生是一次材料科学和设计理念的集中展演。2008年北京奥运主体育馆鸟巢,纯钢结构建造,形体简洁、抽象,科技感十足,契合了当下建筑设计领域里的后现代风潮,又展示了其节能环保的措施。可以说鸟巢及其身旁的水立方这两座建筑代表了我们国家在建筑设计领域对造型、功能、象征意义等建筑自身所必备要素的具体思考和实践。事实证明它们确实达到了设计时的初衷,无论是在使用功能上还是受众心理映射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新材料的大胆采用与建造理念的充分结合,真正将能代表这个时代发展阶段的建筑作品推向了历史舞台前沿。建筑理念是一段时期里人们对建筑的感性、理性认知经过充分考虑成熟后形成的一种科学认识。它左右着这个时期的建筑实践活动,同时也通过建筑实体将具体的细节展现出来使人们能够触摸、感受到这些理念。先进的理念能够促发人们的创造力,产生更大程度上的再创造;落后、错误的理念则将人们引入一种误区、弯路,耗费时间与资源,阻碍创造力的生成和发展。世博中国馆的总设计师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该建筑拾取了中国古建筑结构造型中的构件特点,用现代的钢结构和复合材料加以完成,整个建筑寓意深厚,形制别样,充分体现了新材料武装下的建筑理念,将节能、模组化建造等理念切实的落实在了这座永久性建筑里,使之真正成为了世博会园区建筑之冠。

2 中式建筑大屋顶

建国之初,百业待兴,中国建筑迎来了大发展的良好机遇。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的建筑界盛行复古主义,刮起一股“大屋顶”之风,产生了“凡建筑须盖大屋顶”的无形规定。面对滚滚而来的复古主义潮流,深受岭南文化熏陶、“敢为天下先”的广东建筑师们并未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在行动上表现出灵活的变通性(如由林克明先生设计1956年落成的广东科学馆、由夏昌世先生设计于1954年落成的现华南理工大学二号楼在屋顶形式和斗拱运用上就作了变通处理),在思想上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广东建筑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征。1959年,时任我国建筑工程部部长的刘秀峰同志在全国建筑艺术座谈会上提出“要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的要求和倡议。自1960年开始,广东建筑界围绕“新建筑”“新风格”展开了热烈、认真的讨论。讨论的中心话题是:广东建筑是否应有自己的特色,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广东有自己的特点,广东建筑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即应有岭南建筑的特点。与此同时,广东建筑界也开始尝试着对以往建筑实践进行总结和归纳。 如今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里已经较为成熟的运用起了中式建筑的造型风格元素,世博中国馆华南理工大学设计方案的胜出,更是再一次的展现了岭南建筑风格在探索中式大屋顶建筑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

1949年建国以前,直至建国后的前10年,建筑界虽偶有广东建筑的称呼,但尚无岭南建筑的提法。岭南建筑的称呼是伴随着新中国建筑的发展与广东建筑突出成就的取得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的。 从学理层面上说,正式提出“岭南建筑”的时间是在1957年。其标志是时任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的夏昌世先生1957年在《建筑学报》上发表了题为《通风、隔热、遮阳》的论文。夏昌世教授指出:岭南建筑应有自己的特点,满足通风、隔热、遮阳的要求。首次论述了岭南建筑(广东新建筑)的特点。这是岭南建筑的学理渊源。此后,岭南建筑渐渐地为人们所知晓、接受和承认,知名于全国建筑界,并成为广东新建筑的代名词。“岭南”本意指地理上的五岭(越城岭、都庞岭、明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之南的广大地区,但“岭南建筑”,从其被提出的学理初衷和被认可的时代背景来看,即指建国以后的广东建筑,或称广东新建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广东古建筑被称为岭南古建筑,1840年~1949年的广东近代建筑被称为岭南近代建筑。就广东建筑而言,其重点是广府语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故此,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建筑成为岭南建筑的最主要内容。岭南建筑在实践中探索的过程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体现得淋漓尽致,纵观整个中式建筑大屋顶的衍生与发展,岭南建筑对其进行的探索与推进促成了如今的中式大屋顶建筑设计的格局,有继承有发展,最能集中展现我们成绩的就是世博中国国家馆。它来自于对中式大屋顶用于现代建筑方面造诣最深的岭南建筑学派,真正体现出建筑设计领域在探索中式建筑风格融入现代建筑,用以表达人文精神方面在当下取得的最高成就。

3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式建筑风格

岭南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取它作为中国建筑的代表也许有失偏颇,但确实应该看到的是在建筑设计越来越同质化的当下,建筑风格和建筑个性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建筑实践过程中的诉求。同时,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影响力的不断深化和扩大,国人对建筑单纯满足容身这一功能性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将现代建筑更多的融入人文色彩,展现其建筑精神已经成为了所有建筑实践工作者新的追求。这里作为等级层次的最高形式,体现国家精神的大型建筑就成为这些所有诉求的最集中载体。让建筑更多的体现属于建造者的独有的精神属性,既是对建筑精神探索的延续和深化,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具体体现。在现代建筑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下,建筑个性真正被唤醒了,这就催促着我们建筑设计者的再学习与再创造,真正的和谐是人、建筑、自然的和谐,为此我们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第4版.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世博建筑 第8篇

演艺中心——披着“绿坡”的城市舞台

演艺中心的造型呈飞碟状, 在不同角度与不同时间会呈现出不同景观。中心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24小时持续运营、360°多功能场馆、每年250场演出、音乐俱乐部、电影俱乐部、文化娱乐集聚区, 2010年的世博演艺中心无疑将成为上海全新的时尚文化地标。世博演艺中心的弧形外观不只是为了凸显这座文化新地标的时尚感, 其中也蕴藏着精妙的环保构思。下层圆弧表面形成自遮阳体系, 在高温季节避免阳光直射, 同时为玻璃屋顶的地下空间进行自然采光。仔细瞧瞧, 你还会发现在“飞碟”的外围有着养眼的“绿坡”, 而非呆板的水泥。“绿坡”的作用不可小觑, 事实上这是屋顶覆土技术的应用, 它不仅使得世博演艺中心能完美融入周边的水绿景观, 而且能为场馆外延地下空间保温隔热。在水资源利用方面, 世博演艺中心利用江水冬暖夏凉的特点, 引入身旁的黄浦江水形成新型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而在场馆顶部设有雨水收集系统, 能够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进行浇灌与道路清洁。场馆表面采用低耗能的环保材料, LED新型光源代替传统照明, 使得建筑比传统模式耗能大大降低。

中国馆——节能, 节能, 再节能

中国国家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 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1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东方之冠, 鼎盛中华, 天下粮仓, 富庶百姓”。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世博会期间, 中国馆将展现一幅宏伟的城市文明图。作为东道国的国家馆, 中国馆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世博会的主题, 也考虑到环保问题。设计师何镜堂院士表示:“我们在设计中国馆时极度重视环境与能源问题, 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策略体系, 旨在以建筑表述‘环境宣言’。”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绿色地标”, 中国馆在古典大气的外部造型下, 隐藏着许多环保新技术。而这些技术都是以“节能”二字为核心要求。首先, 中国国家馆造型层叠出挑, 在夏季, 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 减少了降温所需的能耗。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 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通风。地区馆屋顶“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在建筑形体的设计层面, 设计者力争实现单体建筑自身的减排降耗, 在建筑表皮技术层面, 充分考虑环境能源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比如, 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此外, 中国馆的制冰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用电负荷, 建筑的节能系统将使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25%以上。中国馆不仅通风性能良好, 还采用了许多太阳能技术。中国馆的顶部、外墙上会装有太阳能电池, 以确保提供强大的能源, 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在景观设计层面, 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 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利用天然的雨水进行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 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 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 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 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

主题馆——上海面貌的建筑经典

上海世博会设立了五个主题馆, 其中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和城市星球馆3个主题馆左右为邻, 形成主题馆群。其中3万平方米的1号馆内没有一根柱子, 视野十分开阔。主题馆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 运用“折纸”的手法, 形成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库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 做到形神兼备。“主题馆的设计方案既突出反映了上海城市肌理的特征、城市生活的记忆空间和上海令人陶醉的城市意象, 还考虑了外墙与屋面的保温与隔热、屋面通风与采光等各项建筑要素”, 早在主题馆设计方案公布之初, 有关专家就这样表示:“建成后的主题馆, 将是代表上海现代化城市面貌的经典建筑, 成为一座绿色、节能、环保的场馆。”主题馆屋面大面积铺设太阳能板, 采用并网发电运行方式, 将太阳能发电传回城市电网中。太阳能总发电量2.57兆瓦 (1兆瓦等于1000千瓦) , 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主题馆东西立面设置垂直生态绿化墙面, 面积达5000平方米, 为目前世界最大的待建生态墙。夏季, 可利用绿化隔热外墙阻隔辐射, 并使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 降低传导。而到了冬季, 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热, 同时可形成保温层, 使风速降低, 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设计融合了“里弄”、“老虎窗”等老上海建筑元素。为了既凸显建筑风格, 又倡导绿色科技, 环保、节能、可重复使用和绿色功能的钢材成为首选。

世博中心——充满智慧的绿色建筑

世博建筑 第9篇

本期论坛刊发了两篇关于“展示设计”的论文。“展示经济”已是当今世界重要产业之一, 展示设计随之也成为热门话题。展示不应该是展品无序的杂陈, 也不应该是单纯豪华的炫耀。丁宁先生的论文揭示了上海世博会各展馆外观之美、内部空间设计之美、展陈特色之美;张君丽、吴巍先生的论文不仅论述了竹材料用于展示的特殊韵味, 还揭示了当今展示追求“绿色”环保的走向。

上海世博会成为了展览建筑场馆的创意舞台。其展馆建筑外形在创意上下足了功夫, 充分体现了三性:即差异性、独特性、创新性。其内部空间设计上, 展馆空间不再满足于平面空间和单体空间处理, 而尽可能向多维发展, 即空间的穿透性、动态性和互融性;展陈设计则方式多样, 科技参与, 融合体验。透过这些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的场馆建筑、内部空间、展陈设计, 我们能够品赏到超出一般想像的审美创意, 感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魅力, 想象到人类城市生活的美好未来。

2010年5月1日, 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这次上海世博会共有233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参加, 展会规模为历届之最。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除了各国、各地区展示了其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经济、科技信息与成果, 还表达了在世界城市化高度发达的今天, 应该思考并实践的一些新的内容, 包括新的城市意识形态、物质形态与生活形态, 并对未来美好的城市生活愿景展开畅想。

世博会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便是各国、各地区展馆建筑的大汇集,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 具有如此多样的建筑形式汇集亮相, 也只有通过世博会这种形式的博览会才能够实现。展馆建筑以形态各异的形象吸引着前来参观的人们, 通过展馆建筑来表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征、创作理念与美学追求。本次上海世博会展馆建筑设计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给人以丰富的视觉观赏与行为体验的满足, 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展馆建筑荟萃的盛宴。对国内建筑界而言, 这或许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考察与学习机会。透过这些琳琅满目的建筑映象, 我们或许能够捕捉到一些当今世界建筑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信息, 经过我们的体验、考察、思考, 促使我们的设计理念与思路更具有时代发展的意识。本文将就上海世博会展馆建筑——主要是对一些具有建筑美学特色的展馆实例进行分析, 用以启发、丰富我们的建筑创作思维, 并积极地应用于建筑创作的实践之中。

上海世博园中大大小小的展馆建筑共有263个, 基本上分为三种情况, 也可以说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联合馆, 即由若干国家联合组成的展馆。如亚洲联合馆、欧洲联合馆、中南美联合馆、非洲联合馆、中国省区市联合馆等。考虑到其联合性, 故展馆建筑不便从形式上体现其中某个国家的文化特征, 而只是将展馆作为一个建筑空间容器, 各国在展馆内部再做展区的划分与展示。第二类为国家和地区馆, 即由每个国家或地区独立设计形成, 如中国馆 (包括国家馆与省市区馆) 、日本馆、美国馆、德国馆、英国馆、沙特馆、埃及馆等。这一类展馆就不同于联合馆了。它们可以充分发挥独立的创作构思, 以自己国家、地区的文化作为底蕴和特色, 通过独特的建筑语言形式和构造手法, 极致地表达出建筑的美学理念和追求。所以国家馆之间, 就会有比较大的形式差异, 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三类是主题类展馆。它们包括世博会主题馆、国际组织馆、企业馆、案例馆等。如世博会主题馆、生命阳光馆、联合国联合馆、国际组织联合馆、日本产业馆、韩国企业联合馆、中国航空馆等。这类展馆由于其主题性的规定, 展馆建筑形式是紧紧地围绕着展馆主题而创作表达的, 也呈现出比较鲜明的形式联想特征。

在以上三类展馆中, 国家馆具有本国文化传统作为底蕴, 设计的自由度、创意空间都很大, 所以都力求创意出新, 以其独特、新颖的形态在众多的展馆中脱颖而出。主题馆则围绕相关的主题展开创意设计, 也为设计提供了多样性的平台。因此, 国家馆与主题馆的创意美学价值应该是较高的, 是我们分析评价的重点。

下面我们就从建筑外观形态、内部空间构成、展陈设计特色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评价。

一、建筑外观形态

建筑常常以独特的外观形态给人强烈鲜明的第一印象, 继而使人产生深入探寻其内部空间的心理。本次世博会展馆建筑外观设计也是如此, 多数展馆都在外观创意上下足了功夫, 其构思想象超出了一般建筑形象思维的框架, 可以说是这次世博会展馆建筑的一个鲜明特点。并且很多展馆设计是做到了这一点的。概括起来可以说是体现了三性:即差异性、独特性、创新性。差异性就是众多展馆建筑外观的差异比较大, 虽然国家馆之间在设计上并没有沟通, 但是极少有形象撞车现象;独特性即大多国家或地区的展馆设计都有自己国家、地区或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依据, 展馆的形象与本国、本地区的文化、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有内在的联系, 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怪异新奇;创新性即在艺术观念多元化的当下, 创新已经成为评价建筑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 许多展馆建筑都体现了新思维、新观念、新手法, 也可以说, 此次博览会展馆的形象打破了人们司空见惯的视觉定式, 超出了人们寻常的形式想象。

德国馆是园区中规模较大的展馆之一, 展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 由米拉联合设计策划有限公司设计, 主题为“和谐都市”。展馆建筑是由四个不规则几何体构成, 外观呈自由解构特征。这四个不规则几何体相互独立又有机连接, 形成一组很有视觉魅力的建筑构造体。展馆建筑以“体积”与“构造”为整体印象, 表现了建筑特有的结构美与力度美, 同时, 在不同的角度、位置观看建筑, 这四个相互联系的“体”又会产生出不同组构形象, 给人以丰富多变的视觉审美满足。德国馆的四个几何体体积虽然庞大, 但却并不给人以笨重之感, 这源于其体积下部的支撑性与通透性, 也来自于建筑表面材料给人的物理与心理知觉, 整个建筑便有了一种悬浮、轻盈、灵动之意。德国馆的建筑外皮材料是一种银灰色微孔建筑膜, 非常适合于临时性建筑使用, 减轻了建筑的自重, 便于安装和拆除, 也符合世博会展馆经济性的要求。同时它还兼顾了夜晚的灯光效果, 内部光线可以透过微孔膜渗出, 加以外部光线的塑造, 使建筑产生晶莹通透、变幻迷离的效果。

西班牙馆是一个令人惊讶的设计。展馆用钢结构支架作为支撑, 外皮则由藤条扎接覆盖, 它给人的感官印象就像一个藤条编织的“大筐”。随意即兴的造型可以使人联想为起伏的波浪、蜿蜒的山丘、陡峭的岩壁等等。总之, 展馆造型率性、张扬、狂放, 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西班牙人的热情而豪放的性格。白天, 阳光透过藤条缝隙, 洒落在展馆内部, 空间变换着自然光影的旋律。当夜幕降临, 从藤条的缝隙中透出缕缕温暖的光线, 又使建筑富有乡村茅舍的诗意。使用“藤条”这一设计元素, 从表面上看, 是一种比较另类、夸张的材料选择, 但是深入体会分析, 便会有更多的意味品尝, 自然属性的亲和感自不必说, 它还有着对手工劳作这一原始文明生活、生产方式追溯的含义。在数码累积、排列、变化的信息时代, 用“藤条”排列、叠加、组合作为建筑材料, 不但有趣味, 而且有韵味。

中国作为本次博览会的东道主, 其展馆自然是被关注的重点之一。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是主体, 居于中心, 地区馆则三面环列。中国国家馆从展馆设计上看, 有几个特点:第一是体量大, 它的建筑面积为46457平方米, 高69米, 恢宏巨制, 是世博园中最大的展馆建筑, 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东道主泱泱大国的气度;其次是中国元素的运用, 如“中国红”色彩的运用, 象征建筑传统木构建筑的“斗冠”、建筑台基、台阶、中国古文字篆书、九宫格等等, 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中国味道十足;其三是建筑外观造型与内部展示空间有机的结合, 屋顶有观景平台, 内部有贯通三层展区的环形步道, 内外形成了和谐的整体。目前这个实施方案是在多种方案的竞争中胜出的, 不同的方案会有不同的立意、构思和设计, 因此呈现的形象与表达的内涵也就会有所不同。总体而言, 最终矗立在人们面前的中国馆的形象联想与中国气质是相吻合的。

接下来必须谈一下英国馆。它是一个小型的开放性的公园设计, 中间由一个被称之为“种子圣殿”的主体, 周围是环绕主体的便道与休闲广场。这个“种子圣殿”是整个世博会最为神奇的设计之一, 它完全超出了建筑概念的范畴, 给人以强烈的肢体触觉感, 它既像是某种植物, 又像是某种动物……似乎有着生命的收缩与呼吸, 这种体验在世博会展馆建筑中绝无仅有!形式固然新奇, 但与内容有无联系?通过近距离观赏才知道其中的奥妙, 原来这些从建筑上生长出来的触须是由6万余根透明亚克力杆组成, 在“种子圣殿”的内部, 6万根亚克力杆的顶端都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们可能是一粒稻种、一颗松子、一粒咖啡豆、一粒银杏的树种……这些种子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这些精心挑选的植物种子共有890多种, 种类繁多, 有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粮食作物、水果蔬菜、油料作物等等。这些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 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所有的触须都会随风轻微摇动, 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种子”, 是生命概念中的基本因子, 还有什么比根须的形式与生命的内涵结合得更为贴切的吗?由此看来, 英国馆的展馆形式是展馆设计主题最好的诠释和表达。英国驻沪总领事艾琳解释说:“种子拥有着无限可能, 蕴含着无限变化, 也代表着希望和创意, 通过各种各样的种子, 英国馆体现的不仅是现在, 更是拥抱未来的理念, 我们以此表达未来的触手可及和中英之间的友好合作。”对于这个有生命感的展馆, 英国参展方给予了它一个诗意的联想昵称——蒲公英。

瑞典馆的建筑并不张扬, 它由4个近似于方形的盒子组成, 中间形成的十字用玻璃甬道连接, 建筑形式寓意着瑞典的国旗。从鸟瞰角度就能够看出端倪, 多孔的表皮材料与斜向分割的线条凹槽使展馆显得轻盈生动, 是一个朴素且具有现代感的展馆设计。

相信在众多展馆中, 波兰馆是使人过目难忘的一个。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长形体, 并无特别之处, 在与其它展馆的比较中没有什么优势。它的创意亮点主要源于建筑表皮的图形处理, 这就是“民间剪纸”的视觉意象表达。这样的处理非常聪明, 在平面图形的选择上, 抽象与具象的结合, 用来自民间的剪纸艺术, 本身就具有乡土艺术表现力, 此外表皮用浅色木板材, 就更具自然亲和力。镂空图形部分与木板材表面能够形成自然和强烈的对比, 形象清晰鲜明, 无论远观与近察, 视觉信息传递效果都好, 容易对人产生知觉影响。可见, 创意的效应在于明确的设计追求, 以及科学合理的运用设计元素, 如此, 便可做到事半功倍。

从展馆建筑外观形态的创意方面, 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 但限于篇幅, 不可能一一列举分析。

二、内部空间设计

建筑外观是展馆形象的第一印象, 而内部空间则是展示功能的设计体现。此次世博会的展馆空间设计, 也有许多很值得我们分析、学习的实例。

还是先来分析一下德国馆。我们在前面分析了德国馆的建筑形态特征, 再来看空间设计。我们发现, 德国馆的建筑形态与内部空间结合非常有机, 并非仅仅起到空间包裹性的作用, 而是将实体形象与内部空间的形式、连接、转换等有效地结合起来。概括起来, 有如下的特征, 或者说是比较成功的方面。首先是建筑与空间的相互渗透。在展馆序列的第一部分, 人们在随着甬道前行参观的过程中, 仍然能够看到建筑外部形象, 依然延续着建筑外观的形式体验, 不同的是人们从更为贴近、变化更多的角度来进行观赏, 可以称之为对建筑形态的“贴近式”体验。与“内外有别”的常规空间处理不同, 那些硕大建筑体块的支撑、悬挑、遮蔽、敞开、通透等等, 形成了变化丰富的灰空间。此时, 人与建筑形态被置于一种互动性的非寻常状态, 人们会积极地参与空间创造与体验过程, 从而激发起空间体验的美感。此外, 德国馆空间中大面积的绿地则更多地表达了本届世博会的理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除了人工物化的营造, 科学技术的发达, 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还需要对自然生态因素的重视与再现, 城市应该是绿色的城市, 人们应该与植物共同呼吸、生长, 只有绿色的城市才能带给人们更美好的城市生活:这些理念在不同的展馆设计中有不同的手法体现, 德国馆用真实的绿地设计对其进行了表达, 虽然设计手法并无特别之处, 但从感官直觉体验上是与主题紧密相联系的。

其它馆的展馆空间处理也有自己的特色。如进入西班牙馆, 就进入了一个岩洞隧道空间, 岩洞塑型空间给人们以原始野性的体验。卢森堡馆的内部设置了一个很优雅的庭院景观, 造园手法在此得到了创造性应用, 锈蚀的钢板与花卉、水体形成了很有意味的对比。匈牙利馆空间虽然很小, 但是“小树林”的创意设计为它增添了趣味。“小树林”是由多个方形木桩组成, 下端装有照明向下投射, 木桩分组由电动控制, 在不知不觉中缓缓地上升、下降, 使小树林不停地变幻, 使人在此驻足流连观赏。一个看上去并不复杂的智慧创意, 就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 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展馆空间不再满足于平面空间和单体空间处理, 而尽可能向多维发展, 即空间的穿透性、动态性和互融性。许多展馆将建筑室内、外空间, 灰空间, 水平、垂直、斜向等空间灵活组合, 形成可穿透贯通的效果, 影响视觉或行为。如加拿大馆, 出入口、等候区、内部庭院等空间都是穿透性的;德国馆在进入展馆的内部之前的绿色之旅更是体现了这一点。在动态空间效应方面, 也有多方面的尝试, 比如日本馆的斜坡隧道, 将动感展示与行为体验结合起来了。德国馆的声控彩球厅, 有两层观众回廊, 既解决了观众密度问题, 又增强了空间的动态感。意大利馆中对空间界面进行多维利用, 将物品做悬挂处理, 打破了人们的知觉平衡系统, 产生倾斜、倒置的知觉体验, 也是空间动态化的一种表达方式。互融性则是体现在由多种方式融合所产生的空间知觉体验。如主题馆中的环形幕影像展示, 通过影像的放映产生虚拟的空间联想, 这是静态空间与动态的影像互融的结果。我们在法国馆、意大利馆等馆中也能得到类似的融合性的空间体验。其它展馆中也能够看到利用光影处理、声音效果、界面处理等综合因素, 造成人们对空间更为丰富的感知、体验与联想。

三、展陈设计特色

本届世博会另一个亮点就是展陈设计。如果将展馆建筑比喻为人的骨骼形体, 那么展陈设计就是人体内的组织和神经, 二者是有机结合的。本届世博会展陈设计归纳起来有几个特点:一是方式多样, 二是科技参与, 三是融合体验。

我们先来看展示方式的多样, 有实物摆置、影像投放、雕刻雕塑、物质塑型、景观配置等等。如意大利馆的高科技汽车实物展示;法国馆中的经典雕塑原作艺术品展示;西班牙馆中的岩洞塑型与影像投放;俄罗斯馆的花卉塑型与景观化展示和加拿大馆的树皮飘带等。英国馆内的上万根亚克力方管中镶嵌种子组成了球形空间, 你无法区分哪是空间, 哪是展品, 因为展品与空间融为一体, 构成了三维性的展示。意大利馆将整个乐队席都挂到了空间立面上, 庄稼也倒悬在了展厅的顶面上。德国馆也是如此, 展品吊装、投影都呈现立体化, 使人全方位地体验展示空间环境。可见, 展示方式的多样化极大地拓展了展示设计的空间想象, 反映了展示思维的开阔。

科技参与是本届世博会的另一个亮点。展陈设计中运用了很多新的科技手段, 增加了参观的体验感。如城市主题馆中的巨大的地球模型与投影、音效的结合, 很具有震撼性。德国馆中的声控感应灯光球与观众喝彩声浪的互动, 中国馆中清明上河图中生活场景的动态效果, 西班牙馆中智能“孩子”的丰富的动态与表情变化等, 都是运用了高科技手段来实现的。

融合体验应该是展陈设计很重要的理念创新。传统的展示设计以看为主, 而融合体验则是将视觉、听觉、触觉、体觉、动觉等因素考虑在内, 运用多种展示手段, 营造一个可供参观者体验的空间。例如世博主题馆中声效与光变换对人产生的感官影响, 西班牙馆中界面藤条编织与光影的结合对人的联想影响, 英国馆中6万多根亚克力棒形成的空间使人赞叹, 都是展馆重视并采取了体验性设计手段而获得的。

透过这些缤纷多姿的展陈设计, 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有几点:其一, 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生命,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没有创新, 设计就会失去时代所需要的内在驱动力。其二, 艺术创新需要与科学技术的结合, 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艺术与科技已经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 高技术为艺术的创造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而且今后将越来越显示出科技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其三, 设计要研究人的知觉与情感需求, 设计与人的关系, 不是主客分离的关系, 而是参与体验的关系。设计者要重视对人的审美知觉规律研究, 通过科学的设计来引导审美知觉, 满足人的感情需求, 获得理想的设计效果。

世博会展馆建筑大多属于临时性建筑, 绝大多数将在世博会结束后被拆除。这是由世博会建筑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时限性是世博会展馆建筑的一个特点。有许多具有新意的建筑将被拆除是很遗憾的事情, 但事情都是由正反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正因为世博会作为具有时限性的建筑, 因此可能会在它的形式创新、设计突破方面比较宽容。但毋庸回避的是, 世博会展馆也因属于时限性建筑,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建筑施工工艺方面的各种粗疏, 但这并不影响展馆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对人们所产生的美学影响。就像伦敦世博会上的英国馆水晶宫, 巴塞罗那世博会上的德国馆, 虽然建筑已不复存在, 但是它们在建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甚至可以说是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对其后的建筑观念的更新、建筑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与世博 同道世博 第10篇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为视觉艺术学院建设中的展示设计及其专业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介入条件。在姜鸣院长和院领导班子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分析整合视觉艺术学院展示专业示范性建设以及广大师生创意、科研、教学、实训等方面的需求,以“参与世博,同道世博”为宗旨,把参与世博建设当作学院教学改革实施中最重要的真实工作项目,将世博建设的创意、展示实务作为学院可贵的教学实训平台;全员动员,努力实现服务世博、借力提升自身建设水平的目标。

日前,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柳、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白文华来我院参观指导工作,对学院在建设示范性院校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就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运作及人才培养对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将师生个人的创意能力提高与服务世博联系起来

1、尤羚浩《〈东方之冠〉——世博•中国馆同道印章》

首批2000套,将在本市各世博商品专卖店对外发售的《〈东方之冠〉——世博•中国馆同道印章》由视觉艺术学院院长尤羚浩原创,产品造型专利申请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局批准。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造型如同中国古代的皇冠,以中国红为主色,具有独特的中国风貌。中国古代印玺艺术中的“同道印”意为志同道合。《〈东方之冠〉——世博•中国馆同道印章》的创意亮点是将同道印的功能和语义与中国馆造型结合起来,寓意“与世博同道”,产品既有印章功能,又有纪念意义,作为世博旅游纪念品,具有非常好的传播前景。

《东方之冠》——世博•中国馆同道印章的主体部分采用世博中国馆红色铝材边角料制作,有绿色动机,更具有非常的纪念意义。工艺方面尝试使用多个单体片材冲压成型的机器批量生产方式,降低了成本,突破了传统旅游纪念品开模铸造的工艺局限,也创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产品工艺结构。日前,设计者正就此创新申报工艺结构专利。

《东方之冠》——世博•中国馆同道印章的设计还对生产成本和费用、产品定价、投资分析、销售对象、市场分析和销售预测等方面内容作出了周密考虑。至2010年3月,产品已经按照预期顺利投入生产,开始投放预定销售点;媒体宣传和民间消费也已良性启动。更重要的,就设计教育而言,该产品从创意到进入市场的完整流程为相应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创意产业化特点的参照范本。

2、其它世博特许产品设计

视觉艺术学院师生广泛发动,参与世博特许产品设计竞标。由胡红薇、颜廷辉老师设计制作的世博图文纪念册(中国部分)、其他教师设计制作的世博图文纪念册(外国部分)从图形视觉传达的视野表达了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敬意。由校内外师生共同设计完成的以国家馆自建馆为表现主题的糖果包装纸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细致入微地渗透生活。李惠君老师设计的世博礼品“拍纸簿”系列选择中国传统文化题材视觉图形化,取得了既传统又现代的好效果。造型专业张渺与平面设计专业金一歌老师共同设计制作的《世博会纪念杯》不仅将世博题材引入生活,更是老师们跨专业合作的有益尝试。其他师生共同设计制作的世博礼品还有真丝喷绘精品方巾“世博星空”、数码真丝织锦画“世博风”、数码轴画“上海雄风”、“上海畅想”;模型文具笔“磁悬浮和谐号动车”、“申字世博笔”等等。

真实的项目,共同的参与,共同的投入,激发了全员的创意热情。将师生个人的创意能力提高与服务世博联系起来,在为世博贡献的同时发现差距,急起直追,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临近的日子里,大家劲往一处使,营造出空前的发奋图强气氛。

二、将学生项目引领的实践和职业岗位的实习与服务世博联系起来

展示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会展行业、广告设计行业、室内设计行业,从事大型会议场景设计、展览设计,促销场景设计、专卖店设计、会展配套制作,会展客户服务、展台设计、展台搭建、会展现场管理、平面设计、模型制作、设计图稿制作等专业设计与制作工作。其核心技能立足会展,基本技能辐射视觉传达。

上海金羊艺术设计有限公司从2009年初开始,全力投入世博会项目的设计,从新媒体展示到特许产品的创意以及相关的平面创意制作,几乎挤占了企业全部的工作量,但金羊公司艺术总监郁达作为学院专业群带头人,非常重视视觉艺术学院的实训基地建设。在企业里,为展示及相关专业群的学生们开始了严格的职业技能培训。

1、世博会是一个创意无限的大舞台

学生刚到公司,看到设计室全天日夜忙碌,每台电脑屏幕上都是世博会的产品,纷纷焦急地问设计室主任,这些产品怎么做?要注意点什么?怎么才能把这类产品设计好?

艺术总监郁达首先就世博创意与学生实训的关系作了动员。郁总监告诉学生,世博会本身就是一个创意无限的大舞台,人类近代文明的动力之一就是历届世博会。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学生经过艺术设计系统教育,有一定的专业基础。郁总监要求学生悉心观察三、五天,动动脑筋找思路。

一星期后,学生便自己动手了。有的学生在征得设计室主任同意后,把资料带回家,利用双休日在家里做设计。周一上班,带着移动硬盘拷贝进公司电脑,设计主任看了很惊讶,连声说,有创意!于是组织学生和设计师共同商量安排设计,从内容到形式,从造型到构图,从版式到色彩,一一细化。几天后,一本很有新意的《世博风采》纪念册便成形了。

接下来,郁总监又对学生作了进一步动员。他告诉学生,创意是一项无边无际的事业。你们要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敢于想象,敢于动手,打破现有的条条框框,以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创意追求创新。设计专家用心良苦,而学生们则备受鼓舞。

2、工作,必须做到100分

《世博风采》开印后,金羊公司对学生进一步加强了工作责任感培训。其主要培训语是:以学校作业论,从60分到70分,多花点时间就行了;从70分到80分,多用点心思也行了;从80分到90分,从90分到95分就难了。但是,工作必须做到100分!因为所有的客户追求精品,没有一个客户会原谅懈怠。

金羊公司织织学生参观制版、印刷、后期加工等生产流程。学生们在车间里留连忘返,亲眼目睹了由于设计制作人员百分之百的工作态度投入,从而使一张张白纸变为一本本精美书册的过程。

3、项目引领、工学结合,调动教学积极性

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指导意见: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便于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金羊公司设计室结合世博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为学生详细讲解设计进程的每一步骤,从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提炼、素材的采集、构图的布局、文字的安排、色彩的选择、画面的修饰到最后如何围绕主题,增强画面视觉冲击力等全过程,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在设计《中国与世博会》、《上海新八景》、《东方之冠——世博•中国馆同道印》图文广告和宣传册的过程中,明确的内容和详细的项目要求以及精确的时间节点,帮助学生强烈感知了图文设计的市场运作技巧。

设计室组织学生找资料,查文献,画草图,干得不亦乐乎。在电脑操作中,师生试滤境,调色彩,熟悉快捷键,乐此不疲。作品打印出来后,大家一同找错别字,查标点符号,裁去出血位,手工装订成册,研究材料的质感效果……项目引领的实训方式产生了实效。

在中国馆同道印的设计过程中,大家对作品按比例缩小后的视觉效果、阳极氧化上色工艺的色彩明度、铝合金材质的密度比较、锌合金镀金工艺的几种方法、琉璃工艺的成形过程和色彩控制等相关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当学生们见到中国馆建筑材料中国红铝材实物时,都惊讶地发现,看似普通的材料经过设计师的精心打造,完全可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对设计师这一职业产生强烈的敬意。

上海金羊公司是视觉艺术学院实训基地之一,世博的实战项目、公司的实战环境、设计师的实战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所学专业知识有用武之地,探讨艺术设计的积极性也空前提高。每到下班,没有人拿了书包就走,总是你看看我的作品,我看看你的作品,相互交流切磋,在议论中产生灵感火花。不少学生还会主动留下来继续做,即使回家,都愿意把作品带回家,在家里的电脑中修改深化。将学生项目引领的实践和职业岗位的实习与服务世博联系起来,这样的实训使教学效果超时空地强化了。

三、将会展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基础建设与服务世博联系起来

搞好会展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建设,扎扎实实培养好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需要科学、系统、有序的学科建设。

1、完成项目

在展示专业建设中,学院与上海历史博物馆合作,校企共同策划、采集资料、拍摄、编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有关内容,目标是完成《名人故居和优秀建筑导览》光碟的内容收集和形式设计制作。

2、建设校企合作基地

除金羊公司外,学院在上海历史博物馆(新馆)、江南丝竹、上海艺神工艺公司、上海世博历史博物馆、台湾浩瀚企业、上海汉沣企业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

世博在即,将服务世博与同道世博结合起来,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学院与世博芬兰馆签订地面装饰绘画服务协议。芬兰馆组织的相关施工培训与学院组织的相关装饰技能培训融为一体,师生参与芬兰馆地面、服装帽饰的彩绘,真实感知世博,为世博添彩,在服务世博中提升市场意识,锻炼生产技能,提高职业素质。目前,师生们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于世博建设的工作之中。

3、引当代博物馆展示和博览会展示进校内课程体系

会展技术日新月异,但会展实务总体现出承前启后的综合性特点。在会展及其专业群建设中大胆引进新媒体技术,科学处理好传统展示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衔接,成为会展学科建设极为重要的工作。为使展示专业的课程体系科学有效,视觉艺术学院聘请原中国博物馆学会陈列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博物馆室内陈设设计师费庆生先生担任展示专业传统展示课程模块的领衔者,编著教材,务实课堂,传授传统展陈理念和技术,从收藏、研究、展示的角度为学生补上传统展示这一课。现代教育部分,由视觉艺术学院金澜、张晴副院长组织有实践经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收集资料,调研市场,汇聚中外现代展示理念和方法,编纂出展示系列教材《展示色彩表现》、《会展设计表达》等共计12本,基本满足该模块特色教学。当代部分,直接引进2010年上海世博电子馆、汽车馆、震旦馆、电力馆、中国馆(局部)的新媒体展示案例,转变为可剖析、可操作、可教授的工作任务,编纂成在一段时间内具有国内领先意义的新媒体展示技术教学文本,以此完善展示教学模块梯队。

4、举办师生创意世博成果展

身在世博城市,视觉艺术学院以世博为契机,组织了与此相关的展示专业新媒体设计、学生毕业设计以及师生广告、礼品设计。其中的新媒体设计以多姿多彩的视频形式回顾了上海从源起到世博城市的发展过程;广告设计以中国馆和几乎所有参展国际馆为主题,结合该地域文化和设计风格创意,整个设计活动及后期交流形成学院师生对世界文明的大回顾。作品完成后,师生共同将其布置为展室,从而以展示设计角度对“参与世博、同道世博”活动进行了总结。

世博建筑 第11篇

建筑耗能是重点耗能领域之一, 发展低碳建筑推进建筑节能对于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从国家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性。国家能源局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我国的原油产量1.89亿吨, 进口原油1.99亿吨, 我国原油对外依持度为51.3%, 已经突破50%的国际底线,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正在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能源消耗的总量还将增加。

国家能源研究所2050年低碳能源发展道路研究成果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 2050年中国要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能源需求总量和碳排放可能成倍的增长, 其中工业部门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增速2035年后会逐渐减缓, 建筑和交通部门将成为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这一结论提醒我们, 发展低碳建筑的必要意义。

今年7月5日联合国环境署在上海世博会发布了《建筑与气候变化决策者摘要》报告, 报告显示建筑行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0%, 并且消耗了40%的能源, 如果不施行任何措施, 未来20年内建筑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达到现在的2倍以上。报告警告, 必须在全球的建筑行业执行更为严格的碳排放标准, 控制碳排放。

研究发现, 建筑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大来源之一, 其排放的80%的温室气体是在其使用阶段, 主要是能源用于供暖制冷通风照明电梯以及其它设备中产生的。10%-20%的气体是制造运输以及维修翻新过程中消耗的。建筑行业具有长期的巨大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

低碳建筑我们也称之为绿色建筑, 现阶段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建筑节能的问题, 即新建建筑的节能和既有建筑的节能, 在规划设计施工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的标准规范, 确实把建筑节能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有资料显示, 发达国家建筑使用能耗占设备能耗的30%-40%, 我国的建筑使用能耗占设备总能耗的约30%, 预计这一比例今后还将持续增加。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 全国既有建筑面积460亿平方米, 今后每年还将新增面积16-2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达到200亿平方米。

2009年我国消耗了31亿吨标准煤, 如果按建筑能耗占总能耗30%算, 建筑能耗消耗9.3亿吨标准煤, 如果建筑节能10%就是0.93亿吨标准煤, 这是相当大的数量。这说明建筑节能有相当大的潜力且任重道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世博建筑】相关文章:

世博科技05-08

世博中心05-26

创意世博06-09

感受世博05-15

世博有感09-13

世博会09-09

迎世博作文07-05

游世博范文05-17

服务世博范文05-18

精彩世博范文05-18

上一篇:餐饮企业成本管理下一篇:海峡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