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实施课堂讨论

2024-09-19

有效实施课堂讨论(精选12篇)

有效实施课堂讨论 第1篇

一、组建讨论小组

组建讨论小组时, 应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别进行综合评定, 然后, 搭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还应以学生自愿为原则, 通常4~6人一组为妥, 由一人任小组长。小组长一般成绩较好, 乐于助人, 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口头表达、组织能力较强, 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 力求均衡, 便于公平竞争。

二、设计讨论问题

教师精心拟定讨论题目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讨论题目受课堂教学目的、要求的制约, 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内容之外, 应处于教学内容的重点兼难点, 而且是不带有简单、明了的答案的问题。讨论题还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对之都怀有浓厚兴趣的问题。讨论的题目难度要适当, 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问题太难, 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 挫伤其探究的积极性。问题太简单, 则会使学生对讨论的兴趣锐减。如果教师在某些方面的知识或信息不如学生丰富, 也可以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后, 先请学生独立思考两分钟, 并将讨论题目或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以帮助学生保持专注。

三、把握讨论的契机

课堂讨论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讨论和明辨是非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合理的讨论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而且能培养学生合作研讨的意识, 在学习中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目前的课堂讨论存在问题不少, 有的由于问题情境设计不合理, 使讨论成为一种摆设, 只重形式, 使课堂气氛处于一种活跃和热烈的表象, 有的讨论次数用得过多、过滥, 反而欲速不达。因此, 把握讨论的契机是很重要的。

1. 在新知探究过程中或学生有不同见解时, 组织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组织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主动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攻克教学的重、难点。

3. 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或寻找问题方法处组织讨论。

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或者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也可能会有所不同。通过讨论, 相互之间得到启发, 能比较顺利地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在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时组织课堂讨论。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 以及思维方法的不合理, 在解答问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误的方法, 这正暴露出他们真实的情况:学习的内容没有掌握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 引导学生去探究、讨论, 并及时予以纠正, 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四、发挥教师的作用

1. 教师作为参与者。

学生讨论时, 教师不应一直站在讲台边, 或自己看其他的东西, 而应当深入到某一组中 (不要固定在一个组) , 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 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 并用眼神、点头、微笑给予鼓励和认可。

2. 教师作为观察者、记录者。

教师还要善于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随时记录学生的一些新的观点, 及时捕捉他们的思想火花。

3. 教师作为调控者、推动者。

讨论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中心进行发言, 不要离题太远。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对每位发言的同学, 教师要从不同角度, 给予肯定和鼓励, 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 释放学生的智慧潜能。如果学生的专注能超过几分钟, 说明讨论的主题是极有趣味的。当感到学生的参与率下降时, 即可终止讨论。小组代表提出意见和见解时, 教师要用一两句话点评。点评的内容是发言学生的思考角度、主要观点、思想闪光点。它可以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别人发言的内容, 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 集大家的智慧作为自己继续思考的起点。

4. 教师作为总结者。

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必然会出现观点分散的局面。讨论结束前, 教师还要作为一名阐述者补充完善学生的观点, 作为一名总结者,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引导学生对讨论进行回顾, 既要把正确的结论凸现出来, 又要肯定学生讨论中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最后, 花费几分钟时间, 要求每一位学生回顾课堂讨论, 将讨论问题的结论作笔记, 并写出两三点想法和收获。

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第2篇

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中一个相对自由的环节,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结合自己的感悟各抒己见,在讨论中通过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理解、获得新的收获。课堂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就是践行这一要求的集中体现。

然而,日常教学中我们的课堂讨论往往热闹有余而实效不够。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讨论更具有实效,创造卓越呢?通过两次不同的教学过程,我有以下的几点体会。

教学西师版第九册七单元27课《江姐》 第一次教学片段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着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师:请同学们默读本段,批注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学生默读批注。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自己的感受吧。

生:我觉得江姐非常的勇敢,快要去刑场了还这么镇定地打扮。生:我觉得江姐很有勇气,不怕牺牲。

师:不错,还有哪些同学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呢? 生:我觉得江姐不怕死。

生:江姐面对死亡还如此从容不迫,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生:我从“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这个句子体会到江姐打扮得很认真,很重视这次打扮。

„„

跟进后的教学片段:

师:默读本段,细细品味作者细腻的描写,勾出打动你的字词句,批注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学生默读批注。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你的感受或想法吧。

生:我从“梳好了头”“取出”“脱下”“用手拍拍” “擦去”这些动词体会到江姐非常的从容镇定,快要去刑场了还这么镇定地梳妆打扮。

师:能抓住一个个细小的动作来的词来体会,孩子你读得真仔细。

生:我从“理着”“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试着走了几步”这几个动词看出江姐打扮很认真丝毫没有害怕的感觉,感受到江姐很镇定,临危不惧。

师:有了你的补充,显得更完整了。

生:我觉得江姐为了革命,把生死置之度外,面对死亡从容不迫。

师:对了,面对死亡如此勇敢、镇定,还能用“从容镇定” “从容不迫”,把生死“置之度外”“临危不惧”这几个词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多种表达,所以我们要多积累。

生:我从“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体会到江姐的打扮得很认真细致。师:临刑了,江姐还要那么认真地打扮,你认为此时江姐在想些什么呢? 生:江姐可能在想:“这是我最后一次给自己打扮,我要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更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表现了江姐对生命的留恋,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生:江姐还有可能想:“革命即将胜利了,可是我却不能等到那一天,但为了革命这也是值得的,我要像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一样从容地离开这个世界。“

„„ 情况分析:

从这两次不同的教学来看,第一次学生的讨论显得笼统、杂乱,也不够深入。跟进后的教学中,学生的讨论能够立足于文本,品味语言,理解感悟的针对性更强,讨论层层深入,条理也很清楚。究其原因,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一、让讨论由“笼统空谈”为“赏析品谈”。

本段语言文字描写很细腻,特别是一连串动词的使用,刻画出一个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热爱生活的江姐。这段是引导学生细品语言的一个绝佳的语段。第一次教学时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默读本段,批注出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的提出比较笼统,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因而学生的讨论是在泛泛而谈。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学生只是从感悟的角度来学习,而忽略了对文本细腻描写的欣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跟进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注意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把批注落实到一些关键的字、词、句上,提出问题“默读本段,细细品味作者细腻的描写,勾画出触动你的字、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这样引导学生以文本为基点,细致品读语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学生的发言看出学生对文本的语言的关注更细致,能够关注到本段一系列连续性动词的运用,发言中有理有据。

二、让讨论由“无序杂乱”为“丰富有序”。

语文课上的讨论没有数学的逻辑思维要求那么严密,再加上学生的认识理解的有限,课堂讨论时学生的发言往往条理不够清晰,很难控制。第一次教学,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谈到江姐很重视这次打扮,打扮得很认真,有的谈到江姐面对死亡从容不迫、镇定自若,有的谈到江姐热爱生活等。其中部分学生谈到的观点是相似的,只是表达不同而已,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学生虽然发言热烈,但头脑中的思维不够清楚,对于“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把生死置之度外”这些类似的表达缺乏归类引导,学生对自己发言的角度认识不够清楚。因此学生课堂讨论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引导,往往会出现表面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最后学生头脑里还是一片茫然,造成讨论低效的现象。

第二次教学中,教师就学生的发言进行了归纳总结,如“对了,面对死亡如此勇敢、镇定,还能用把生死‘从容不迫’“从容镇定”‘置之度外’这个词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还可以多种表达,所以我们要多积累。”这样让学生明白,他们发言的角度是相同的,只是表达不同而已,同时也鼓励学生多积累语言,丰富表达。

三、让讨论由“浅尝辄止”变为“循循深入”。

读书不求甚解理解就不会深刻,讨论不求甚解会让人头脑混乱。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讨论采取了不作为的态度,学生讨论如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其中有个学生谈到“江姐打扮得很认真。”其实江姐临行前这一细节的描写,有着丰富的内涵,学生由于感悟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帮助。然而教师却不置可否,不了了之。这样的讨论不能不说是课堂的遗憾,学生却浑然不知。

在跟进后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揣摩江姐当时的内心世界,提出问题“临刑了,江姐还要那么认真地打扮,你认为此时江姐在想些什么呢?”这样引导学生循循深入,感悟理解更深刻,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教学主导的作用。

四、让讨论由“关注自我表达”到“关注他人表达”。在学生的发言中,可以发现学生讨论时只是注重了自己的表达,而没有对同学所表达的内容、观点进行思考。学生讨论时只管自己说,就好像是把自己要说的倒出来就算了事,没有对别人的发言进行思考。在第一次教学讨论中,有个学生说到了江姐不怕死。这样的表达是不恰当的,但是没有一个学生指出来。“不怕死”这样的表达是要看死得是否值得。无谓的勇敢那是亡命徒,而有意义的献身才是真正的勇者。那么,教师可以对此提出问题“你认为不怕死,这种表达恰当吗?”“什么情况下属于勇敢,什么情况下属于亡命徒呢?”新课标对高段学生提出了要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里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机会。

抓好“四个环节”有效实施课堂讨论 第3篇

【关键词】课堂讨论 氛围 预设 调控 总结

课堂讨论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课堂讨论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课堂讨论有利于学生养成敢于提问、勤于思考、乐于倾听并尊重他人意见的良好个性。有效的课堂讨论,应该是和谐的、有序的、全员的。然而,在现实的课堂讨论中,有的为讨论而讨论,流于形式,走过场;有的讨论欠充分、欠深入,学生参与度低;有的讨论发生有效评价“缺席”的现象。鉴于此,作者就如何提高中学化学课堂讨论的实效性提出几点建议,供同仁参考。

一、创设情境,营造讨论氛围

1.变换角色,换位思考

学生是讨论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讨论的引导者、咨询者、合作者和分享者,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讨论中,教师应设身处地来一个“心理移位”,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转换一下角色,从学生方面多想想。毕竟,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较学生高出一筹,教师应正视师生间的逻辑差异与空白,适当“稚化”,适度隐藏自己的思维,尽可能融入学生中间,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分析问题。

2.把握时机,设疑激学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陆九渊也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起点。经验丰富的教师非常注意从“疑”人手,巧设问题情境,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问题的质量很重要,有价值的问题充分体现发散性、争辩性、创新性、探索性,能够拓宽学习思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创设问题情境的一般做法有:

第一,创设新旧知识矛盾冲突的情境,制造悬念,使学生积极思维,积极讨论。这要求教师善于结合所讲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抓住时机,恰当地提出问题,使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或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知活动的内部矛盾,形成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内部动机。学生面临新的问题,带着“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弗达”愤悱心理,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对催化剂的认识,教材这样定义:“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背诵,却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假如我们对其细细品味一番,枯燥的概念就会变得生动有趣,不难联想到:“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而言,‘改变’一词指加快还是减慢”、“‘化学性质都不改变’,那物理性质会变吗”等问题。这时,教师及时质疑问难,创造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从反应历程、正负催化剂、催化剂状态变化等方面进行一番讨论、辨析,学生对催化剂的认识就会达到相当高的层次。

第二,营造和谐、富于活力的讨论氛围,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节课下来,总有部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这时正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最佳时机。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使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思考、深入探讨的热烈氛围。

课堂上最活跃的时刻,往往是学生主动站起来提出问题的时候。例如,讲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时,有人会误认为SO2、NH3等是电解质,C12是非电质,BaSO4是弱电解质等。此时,教师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有利时机,就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见地的看法,因势利导,让学生切磋、探讨,在民主融洽的气氛中澄清问题的实质。

二、立足实际,做出合理预设

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这不仅为课堂讨论的精彩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对课堂讨论的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每一节课前必须对课堂讨论的“可能”进行预测和分析,对课堂讨论中可能出现的生成点加以深入研究和思考。既要尽可能对讨论过程中的各种“可能”进行准确而全面的预测,又要精心做好应对有关“可能”的预案分析,以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作出合理的处置和有效的引导。

前期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课堂讨论前师生双方都要从思想上、知识上、资料上做好充分准备。没有准备,学生就可能陷于被动,甚至出现“哑场”现象。科学预测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可能引起的教和学的效果,可有效实施教学行为的“设想”或“蓝图”。

1.明晰教情,扬长避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讨论法并非适合于每一位教师,教师应根据自身实际慎重选择。教学组织能力强的教师,可以多用讨论法。课堂讨论前,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化学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修养、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和全面的估量。明确自己有哪些长处和不足,发挥特长、扬长避短。讨论前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拟定讨论题目。课堂讨论形式的多样化对于提高讨论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根据讨论话题的特点和活动的要求,灵活采用多样化的讨论形式和方法,把学生牢牢吸住,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被激活的状态。

2.分析学情,因材施教

学情分析的简单化和经验化,会严重削弱教学效果。只有了解学情,熟悉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使讨论做到有的放矢。正视差异,因材施教。不同年级的学生,其知识储备不同,认知水平也不同。即使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也应考虑班集体的学风。例如,有的班级特别活跃,学生爱提问,爱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利于采用讨论法;有的班表现“沉闷”,不爱提问题,讨论不爱发言,讨论法应暂时少用。当然教师也应采取措施,打破这种沉闷局面,使班集体逐步活跃起来。

从学生方面说,做好讨论的准备,就是要对讨论课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对涉及的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对教师布置的阅读参考资料要认真学习;对课题中相同意见进行归纳,对不同意见进行论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按照要求,写出发言提纲或发言稿,做好讨论发言的准备。

三、适时调控,善于启发引导

为师之道,贵在于导。讨论时教师要随时了解情况,善于启发引导。教师对学生适时的帮助、调控和鼓励有助于讨论的顺利进行。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学生,使课堂讨论顺利达到预定目的。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并不是无所事事了,应该是更忙了,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下面的作用:

1.激励推动作用

教师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使每个学生都能乐于发言、乐于倾听。教师要鼓励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说出来,而不只注重于结果,教师要判断学生思维的正确与否,正确把握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情感上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不同观点者进行争论,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来判断评价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尤其要鼓励学习困难生参与讨论、大胆发言。发现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富有创意的想法时,教师可以把它们写在黑板上,给学生以鼓舞,借此激发全体学生讨论的兴趣和热情。

2.规范讨论行为

小组讨论中,教师要加强在小组间的巡视,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教师发现个别学生做与讨论无关的活动或者讨论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地明确讨论要求并予以指导,避免课堂讨论流于形式。在开放式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话题中心进行发言,避免偏离讨论主题。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真确把握好指导的“度”,正确地处理好“导”与“放”的关系,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代替。

3.控制时间、节奏

课堂讨论的时间需要灵活掌握。教师一方面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准备时间;另一方面,要控制讨论的节奏,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讨论任务。课堂讨论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占用其他教学活动的时间。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推迟评价,一般应选在学生思路穷尽之时。讨论中,教师不急于做出评价,不匆忙得出结论,而是再问一问:真是这样吗?然后留有一定时间、启发其再想、再辩论。课不要讲尽、讲绝,就是这个道理。在找出最佳方案前,应让“劣质”方案充分“表演”,切不可“强行”向学生推出标准答案。有的讨论可能连最佳也不定,更不要谈给什么“标准”答案了。

四、及时总结,注重讨论实效

讨论的结束不是问题的终结,而是新问题的开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旧的学习目标达到后,使学生产生新的需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进而确定新的方向和目标。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使讨论的题目有所归宿,不能放任自流。

总之,课堂讨论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和互动就是只有教学的形式而无实质的“假教学”。过程重于结论,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唯有如此,才能通过讨论达到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挖掘出学生潜在的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 等. 化学教育新视角[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有效实施课堂讨论 第4篇

关键词:课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章兼中教授也指出, 应“大力发展相互协作、合作的小组活动”。新课标倡导采用活动途经, 因此教师们应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 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 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方式, 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而课堂小组讨论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表达思想和观点, 锻炼能力, 丰富知识, 开阔视野, 能够培养合作精神, 提高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因此, 这一活动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普遍重视。但从实际操作和教学效果看, 这一活动存在很多问题。如有些学生把讨论当成闲聊, 有些学生用母语交流, 有些学生甚至把小组讨论时间当成休息时间, 态度不积极等。所有这些问题使小组讨论效果不佳, 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正确开展小组讨论活动, 才能优化课堂教学。

二、问题的归因

1. 时机不当, 滥用小组讨论活动。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 不管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 都拿来进行小组合作, 导致问题过于简单或过难, 小组讨论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 而不管其是否有效。这说明: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本质。

2. 规则不明, 教师没有做好必要的指导。

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时, 教师缺乏目的性的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如:有的教师经常采取随机分组的办法, 很少考虑每个小组各成员的学习、能力、性别等个体差异的均衡搭配, 还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形式, 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等。

3. 评价不全, 教师的评价固定化。

建立合理的小组讨论活动评价机制是为了引导小组成员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发现, 教师对活动的评价往往是“团体目标评价”, 即根据预定的目标对每个小组的总结发言打一个团体分数, 而没有关注学生个体反应, 或是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这样就使大多数学生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4. 分组不科学, 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成员各行其事或合作任务被个别学生包揽的情况屡见不鲜。

三、解决的策略

1. 精心策划话题, 调控讨论的焦点。

讨论的话题需要精心策划, 教师不仅要考虑讨论的主话题, 还要列出子话题以及与主话题相关的启发性问题和相关信息等, 给学生必要的提示, 使其有话可说。否则, 讨论就会浮于表面或出现跑题等现象, 收效甚微。

以某节教学研讨课为例, 在教学SEFC BOOK 2A Unit 9“Saving the Earth”时, 授课教师出示“双手捧起地球”的图片, 并要求学生就“What is happening to the Earth?”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时, 学生马上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讨论起来, 但是他们讲来讲去也就是简单几句话:“The environment is polluted, population is too large.Rivers are too dirty.”当第二次要求学生合作讨论:“Is th ere any pollution in our school?What can we do to make our school clean and beautiful?”时, 由于缺少课前调查的准备环节, 学生的讨论内容相当肤浅。很显然, 这次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相反, 另一位老师在上这一课时, 设计了一个话题:“Suppose you are the Chinese student who is to attend the coming Earth Summit.What problems will you talk about?Why are they worth your attention?”该话题新颖有趣, 有利于激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同时它属于联想式讨论, 要求学生利用已学知识, 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学生以地球峰会为主线, 运用课文中所学词汇充分发挥想象, 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次讨论效果出奇地好:由于有话可说,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思维相当活跃。因此, 笔者认为, 教师在组织课堂小组讨论之前, 应深入研究课文, 理出课文的基本框架, 确定话题是否基于课文之上, 能否挖掘课文的内涵, 讨论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能否激励其有感而发等。

2. 合理分组, 调控小组讨论中的自主程度。

小组讨论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学生参与度极不均衡, 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发言的机会多, 而另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 很少甚至不发表个人意见, 渐渐地, 他们就对语言学习活动失去兴趣。因此,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情况要认真分析和研究, 除考虑学生人数、性别、英语学习能力等因素外, 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 每组都要安排较为活跃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 教师还要重新分组, 以维持合作小组的“新鲜度”。对角色的分工也要明确到位, 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 并经常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转换, 尽量增加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 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交流, 都要求学生注意倾听, 有时还可以叫学生复述别人的观点或对别人观点作出评论, 这样学生就会投入其中, 避免闲聊等现象发生了。

3. 调整教师角色, 做好必要指导。

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从依赖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但是自主并不意味着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活动放任自流。如果课堂小组讨论缺乏教师的组织和指导, 就很容易变成无序活动。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少讨论看似激烈, 但却体现不出学生语言水平的长进。因此, 教师应在小组讨论活动中仔细考虑学生的需求, 履行好其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职责, 应尽量深入到每个小组, 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 适当地与小组进行交流, 及时点拨, 及时排除障碍。

以教学SEFC BOOK 2A Unit 10“Frightening Nature”为例, 小组讨论的内容是我国本部沿海地区的台风现象, 并要求学生描述台风中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心情。如果不少学生在讨论中只会运用terrible, frightening, fall down, blow away等几个简单的词汇和单词的句型时, 教师就要鼓励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述。

又如, 在教学SEFC BOOK2A Unit 9“Saving the Earth” (speak ing) 时, 笔者给出的论题是:Coal is/isn’t a valuable resource.笔者发现学生只会用简单的句型:“I think.../in my opinion...”笔者就给学生提示运用其他句型:“We must make sure that.../It’s clear that.../I believe that we must.../I’m for.../I can’t imagine that.../It could be better if we...”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既能学会与其他同学合作又能学到知识。

4. 充分听取汇报,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小组活动结束后, 有的教师只选择平时表现突出或自愿汇报的小组向全班汇报, 使得那些没机会汇报的小组产生被忽视感, 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感。久而久之, 有些学生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从而失去对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尽量让每个小组都有汇报的机会, 如果时间不允许, 可安排未汇报的小组在下次课上汇报, 或把这些组整理的结果粘贴在教室里让其他小组共享。如在教学SEFC BOOK 2A Unit 4“A Garden of Poem” (speaking) 时, 笔者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给出的lim-erick:

A large lady from Coru,

Wished to travel to peru.

But whether buses or trains

Or boarding aeroplanes,

There wasn’t a door she’d get through.

接着让学生总结出这首limerick的pattern:aabba, 然后要求他们进行小组讨论作出一首limerick。结果几乎每个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创作热情, 每个小组都写出了一首limerick, 有些甚至相当出色, 超乎笔者的想象。交流时, 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表现欲。所以笔者把他们的作品集中整理并打印出来, 贴于班级的墙报上。这样每个学生的成果都被拿出来共享, 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教学效果也充分体现出来了。

5. 活动评价既重视集体成果又重视个人贡献。

小组讨论的结果运用应体现民主性、广泛性、检查反馈性。如果教师只安排讨论而不重视讨论结果, 或对课堂小组讨论活动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小组最后的汇报, 忽视了在整个讨论过程中组员的个人贡献, 那么学生没能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就会觉得这种学习形式索然无味, 因而降低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在小组讨论后都要给出一份小组活动个人贡献评价表, 肯定和鼓励个人贡献。

如:在教学SEFC BOOK 2A Unit 5“The British Island” (writing) 时, 笔者给出话题:“Describe your own town”汇报完后笔者给每个学生一份评价表。

每个学生都对自己在小组讨论中所做的贡献作出了评价, 并且在以后的类似活动中都特别注意自己的表现。久而久之,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就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丰富知识, 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四、结语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变得尤为重要。作为英语老师, 我们应该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 尽量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活动运用得当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合理调控课堂小组讨论既要突出学生之间的互动, 也要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情感的交感。教师应深刻理解讨论活动的目的并且掌握好这种教学模式的策略。

参考文献

[1]Brown, 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外语与教育研究出版社, 2001.

[2]陈坚.科学课怎样去“探究”?[N].中国教育报, 2003-8-24 (3) .

[3]Nunan, D.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4]朱旭冰.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与探索:小组讨论活动的误区及其优化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5, (2) :16-18.

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 第5篇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许多教师通常都会设置“讨论”这个环节。

我认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确因教学内容的需要必须要让学生进行讨论的,就应当按要求正常进行,决不能含糊。但在课堂教学讨论这个环节上问题到底出在那里呢? 主要是我们的教师在组织讨论的时间上“算”得太紧,“掐”得太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老师布置了讨论题后,往往是学生思维刚刚拓展开来,逐步进入讨论的佳境,或者正在认真热烈讨论的时候,教师一句“由于时间关系”的话也就使得讨论戛然而止,草草收兵。刚刚开始就很快结束,这样一种“蜻蜓点水”式的讨论完全是一种流于新课程教学形式的“作秀”。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放心。

有效实施课堂讨论 第6篇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改,小组讨论,讨论主题

一、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充足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教师,课前必须要做“三备”,即备问题、备学生、备方法。教师选择要讨论的问题,必须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握住该问题的提问价值与难度。不是什么问题都让学生去讨论,把讨论当作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在课前,教师必须将全班学生按照性别、个性特征、风度气质、兴趣爱好、智力水平、能力倾向、家庭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倡导“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原则,让小组成员在讨论期间,倾力合作,互相交流,资源共享;教师作为“总指挥”,还要注意把握正确方法,否则方向不对,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学生在讨论问题之前,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以便他们在脑海中形成个人的一些独特见解,并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才能做到博采众长,互相交流,互补不足,充分达到讨论的目的,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二、精选讨论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笔者一直认为,作为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欲。如能在常人认为枯燥无味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信其道而循其步,就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精心选择讨论的主题是保证讨论质量的前提.是关键性的第一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恰当地选择小组讨论的主题。主题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德育课改对认知、知识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符合德育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教师应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紧密联系中职生的思想实际、心理需求、生活环境等重新整合、疏理教材。如新课改《职业生涯规划》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案例分析“成功属于有理想的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成功非偶然,王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在读书期间已经着手规划自己的未来,并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作出不懈的努力。教师这时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别人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呢?让学生通过讨论,共同感悟到:职业理想对于人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精神动力,只要一朝不能实现,我们前进的脚步就一刻也不能停歇。

三、教师要指导好小组讨论的进程

輪船在大海中航行要依靠舵手,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的作用就好比一根指挥棒,要把握好整场“音乐会”的节奏,教师的指挥能力尤显重要。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的时候,要做好这几步:

(1)对学生进行分组及分工

教师要根据学生性别、个性、兴趣爱好等差异进行分组,如果允许的话,一个小组最好男女参半,既有思维活跃的学生,也有平时文静内向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小组成员在各方面形成互补,而组与组之间则要尽量保持相对均衡的水平,从而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公平竞争。教师还要指导每个小组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例如各小组应设小组长,负责组织督促组员开展合作学习,并在讨论中收集组员意见,形成最终意见后作为组代表作出发言;设记录员,负责整理记录各位组员的意见,并汇总形成本小组最终形成的结论,向小组长报告;设多位资料收集员,负责通过上网、阅览等渠道搜集与讨论主题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几点尝试有关的资料。通过小组分工,可以让小组成员充分展示个人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可以增强个人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各小组的集体凝聚力。小组分工不能一成不变,教师要指导各小组内部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不同的角色和任务,例如小组长可以让组员轮流当一当,以培养每一位组员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鼓励学生既独立思考又团结合作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自身带有独特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孔子提出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在小组讨论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围绕主题去独立思考,不依赖别人,不盲目跟从,自己主动去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每一位组员都参与发言。既然让学生独立思考就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教师要事前对分配这段时间做好周密的计划。

21世纪什么最重要?回答是人才最重要。但一个人能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关键是体现在与他人的合作上。汉代飞将军李广充其量是一个骑射出众的勇将,而不是一个领兵打仗的将才。历史记载他曾奉命领一万骑兵出击匈奴,可是结果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虏,后来还是靠着自己的武功高和小聪明跑了回来。这说明单靠自身能力,没有团队意识和忽视合作技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教师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教育学生以集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同心协力,团结互助,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奋斗。

(3)要及时、恰当地作出总结

讨论结束以后,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给每位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既交流了讨论的结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讨论是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因此,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做好点评,既要对各小组整体表现作出评价,又要对组内成员的个体表现作出评价。评价的标准要尽量做到客观、科学、公正。为活跃气氛、激励上进,还可以适当设立一些奖项。讨论的结果如何,通过讨论明白了什么,学到了哪些东西,今后应注意什么,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以后的教学。

如何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 第7篇

笔者在听课过程中或者是在参加教研组活动时经常会看到教师组织的课堂讨论和有关课堂讨论的话题。但在话题讨论或者组织学生讨论的时候明显感受到教师缺乏必要的思考, 给人感觉是为讨论而讨论, 为活跃课堂而讨论, 为展示自己的课堂而讨论, 甚至是盲目讨论等。完全忽视了讨论要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本质内涵, 服务于有效教学课堂的根本要求。针对在课堂讨论中存在的这些现象, 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必要思考: (1) 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讨论?什么年龄段的学生适合讨论什么样的问题? (2) 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程序和分组是如何进行的? (3) 讨论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4) 讨论过后能否解决所要讨论的问题? (5) 讨论的时间和过程如何控制? (6) 讨论对于学生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课堂讨论除了要围绕着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之外, 尤其要注重讨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否则讨论就失去了它自身的价值, 变成了游离于课堂教学内容之外的东西。讨论只是教学课堂的一个组成环节, 实现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针对课堂教学讨论这个环节, 笔者认为教师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讨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即要讨论的问题不是一般泛泛的教学内容, 所讨论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能辐射所学习的知识内容, 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好的启示, 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师应使讨论有方向、有价值, 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对于那些非重点的内容就不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2.讨论的问题要有挑战性、开放性。对于学生能一下子就能认识和接受的知识, 能很快达成共识的知识就没有必要组织讨论。讨论的问题是学生不能一下子明了的, 或者是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争议的或者是有疑问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会在学生的讨论中逐步清晰化、明了化, 逐渐消除争议或者疑惑, 达到学习和掌握的教学目的。

3.组织讨论之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龄段或者是学生的年级。讨论是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前提下对疑虑问题或者是争议问题进行的讨论。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能领会同学所提出的观点或者问题, 主动思考并寻求解答, 或者是在讨论时能达成共识, 达到学习的目的。这就说明课堂讨论是要求学龄段的, 不是任何年级都能讨论的。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教师就尽量不要组织课堂讨论, 能够把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规范的训练, 使得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了。同时对于学习习惯不良好, 自控能力较差的班级也不是适合学生讨论, 同样, 对于那些艰深晦涩的内容, 需要教师讲解和演示的内容, 也不必要组织讨论, 否则会导致课堂讨论流于形式化和表演化。

4.课堂讨论要进行充分的设计和规划。讨论不是随机的, 也不是随意的,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设计好讨论的内容和步骤, 恰当分组, 通常为3-5人为一小组, 前后桌就可以了。禁忌在讨论时对学生的座次进行大范围的变动, 一是耽搁教学时间, 另外在讨论时不利于学生迅速恢复听课状态。讨论时教师要指明讨论的方向、讨论的时间、讨论结果的汇报程序等。教师在组织讨论之前还要充分预测在讨论中会出现的问题, 有效地控制讨论的程序。

5.课堂讨论还要充分考虑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倾听的能力、尊重他人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处事习惯。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 拓展学生的思维, 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讨论禁忌优秀生的一言堂, 不能以一个或者几个人的观点来代替其他人的观点, 尽管有时学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或者表达是错误的, 但是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

6.组织课堂讨论, 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辅导学生。学生是课堂讨论的主体, 教师则是讨论的引导者、合作者、分享者, 教师要教给他们如何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巧。也许学生在开始讨论时不知道如何去做, 教师就要按照一定规则安排好小组成员的角色, 引导学生把握讨论的时间, 并辅导他们学会讨论, 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关系等。如何讨论也是一个能力, 教师要等待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不断地进步, 通过适当的次数, 学生就能很好地展开小组的讨论了。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发展空间, 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讨论不是课堂教学新引进的教学手段, 也不是新的教学模式, 但是有效的课堂讨论却值得全体教师去思考、澄清。教师要在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前提下, 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 以及学生成长的需要等进行设计和策划, 真正地体现三维目标的思想内涵, 真正地实现课堂讨论踏实有效。

摘要:新课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过程。课堂讨论作为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采用, 并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之中。本文就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以及一些相关问题做一些探讨。

提高课堂讨论质量的有效策略 第8篇

一、准备阶段策略

1.精选问题是保证学习合作质量的基本要求

教师首先应精心选择、设计并精确表述问题, 问题在难度适中的基础上, 应有一定的挑战性, 是能够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 并在观察、思考中发现问题, 并能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同时,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找准知识的切入点, 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知问题, 并提出问题, 明确任务和目的, 为下一步的讨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一个好的问题应是语言表述清晰、要求明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其答案来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学生回答时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立场观点加以诠释或说明。因此,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选择问题, 要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 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 结合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题材来设置问题。问题难易要适度, 既不能过于浅显, 没有任何讨论价值, 又不能过于深奥, 让学生看了一头雾水, 无从下手。

课堂讨论围绕问题而展开, 在大多数的课堂上, 问题的提出或设置是由教师掌控的。如果问题大而空泛, 没有明确的指向性, 学生讨论时会觉得无从下手, 不知道从何说起, 难免会出现冷场。如果问题小而偏, 就难以体现问题的针对性, 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 落实学习目标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一个问题提出后, 学生的惯性动作是去教材上找答案, 找到后就照搬教材、照本宣科。即便是个别学生有自己的观点, 也大多是就事论事, 没有创意, 发挥性的诠释更是少见。精选、组织、设计高效有质量的问题, 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和感悟的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与碰撞、情感的交流与升华。

2.明确小组职责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基本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它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 而是一种集体行为, 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 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关系, 必须强调先独立思考, 再互相交流。要在小组分组的基础上, 给各小组成员如记录员、小组发言人、组长、副组长等明确职责、规范纪律, 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和奖惩措施。应强调的是, 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交流、合作的机会, 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技巧, 小组发言人的角色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学实践的需要而不断调整, 即小组发言人应实行轮流制。实践表明, 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后组织学习、交流、讨论, 让成绩较好的学生主动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补缺补漏, 可以使全体成员有效地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管理过程策略

1.组织帮助学生规范讨论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立即按照小组形式围在一起讨论, 教室里立即一片喧哗声, 好像每个学生都在参与合作。仔细观察一下, 就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确是在按照要求倾听、思考问题, 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不愿意耐心倾听他人发言, 就直接打断对方的讲话取而代之, 甚至故意唱反调;有的学生干脆作壁上观, 等着听答案。有的小组长能严格约束组内成员行为, 做到有序、有效地讨论;有的小组长却很淡然, 不闻不问, 小组成员出现无组织无纪律行为。有的小组为一个问题或一个观点在争执;有的发言人没有小组讨论记录, 只凭借回忆吞吞吐吐地阐述他人的观点, 甚至直接以自己的观点代替小组共同的观点。这些现象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处理, 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是会大打折扣的。

2.启发引导学生深入讨论

课堂讨论中的教学情境千变万化,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具体情境把握学习节奏, 积极参与, 适时介入, 及时引导, 做好课堂讨论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教师提出问题后, 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和思考时间,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参与到讨论中去, 这样, 他才能真正体验到讨论给人带来的挑战性以及与他人分享思想果实的快乐。讨论的过程中, 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 教师要扮演听众、发现者、指导者等多种角色, 要专心地听、细心地观察, 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进展情况, 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当学生纠缠于枝节而忽视主题时, 当出现事实上的错误或逻辑错误时, 当各组发言不均时, 当出现无人发言局面时, 当观点被重复提出时, 当思维出现停止时, 当出现无意义的争执等现象时教师要适时、适量地介入, 或帮助学生概括已走过的思维轨迹, 预示下一步的合作方向与主题;或适时地作简短的阶段性小结, 以明确当前面临的问题; 或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分析, 通过点拨帮助学生排除障碍;或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学会质疑他人观点、学会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对于学生的回答, 教师或做出画龙点睛式的点评, 或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或实事求是地给予中肯的评价。此外, 教师还应“重点关照”性格内向、表达能力欠佳、反应较慢的学生, 有意识地给这些学生创造弥补缺憾的机会, 可以以指定发言的形式给他们另一种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三、结束阶段策略

1.教师反思与学生自查有机统一

课堂讨论结束时, 教师要自主、自觉地对整个学习过程和结果作总结性概括, 这是对学生一节课内容掌握程度的基本评价, 并据此对教学活动所关涉的种种问题进行多视角、多层面、反复、深入、认真的审视和思考整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灵活性以及教学语言是否适合本节教学内容等, 并对不合理的地方制定相应措施改正, 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个人自查的基础上, 通过小组展示, 有教师做出总结性的归纳或评价, 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难度较大或有争议的问题, 把学生的思维统一到正确的认识上来。对学生的评价, 尤其是学生课堂讨论结果的评价, 教师不可搞一言堂、一种模式, 要善于从不同角度, 多方面、多层次予以鼓励性的评价, 否则会造成学生的依赖思想, 使学生无形中丧失进行比较、反思的机会, 思维得不到可持续发展, 学习主动性得不到可持续提升。所以, 对于一般性的或共识性的问题, 教师应把机会让给学生, 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 描绘自己在讨论中所收获的果实, 享受成功的快乐, 这样可促使学生的见解更为成熟, 为学生主动、积极地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借助个人自评、小组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 对每一小组的学习秩序、组员参与情况、交流水平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技能, 使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学习。

2.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有效结合

讨论式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使知识学得更牢固, 而且使结论更正确更全面。教师要尽可能将评判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来总结归纳, 也可以鼓励学生与老师共同评判。在与学生共同进行评判的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之间在观点上的分歧之处, 激励和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从而激起学生在更大范围内的深入讨论和反思。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不失时机地逐步引导学生对结论做出归纳整理, 积极主动说明学生有明显争议与分歧的问题, 引导学生把从书本上学得的知识拓展到生活中去, 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 促进其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教师全面认识课堂讨论这种学习形式, 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讨论, 使课堂讨论更加“自然而和谐”。

有效实施课堂讨论 第9篇

课堂讨论需要精心预设,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的孪生兄弟, 预设是为了课堂讨论更好地生成。可是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里能获得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学生如果缺乏生活经验或知识匮乏, 就很难产生什么创新思想。没有经验, 讨论只能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没有调查, 讨论只能是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因此, 课堂讨论的预设与资源开发应为生成留足时间与空间, 应理性地拓展课外的空间与资源,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生活延展课堂, 让课前的预设弹响精彩课堂的前奏, 为学生有效讨论做好必要的准备。

一、了解生活实际, 让课堂讨论实话实说

在《我们认识的数》 (苏教版《第二册》) 这一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 为了巩固“100以内数的应用”, 我让学生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我想这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了, 学生肯定知道, 也就没有在课前让学生回家了解情况。结果, 绝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 近1/3的学生甚至估不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大约多少岁。我只得让他们猜猜老师大约多少岁, 然后告诉他们:“老师今年34岁, 你们的爸爸妈妈大部分跟老师岁数差不多大, 但也有的爸爸妈妈岁数比老师大一些或小一些的, 现在你们能说说你们的爸爸妈妈大约多少岁吗?”“我的爸爸27岁, 我的妈妈28岁。”我一听, 27、28是比34小一些, 可孩子已经八九岁了, 那他的父母一定是早婚了?我一时语塞起来, 接下来学生的回答更让我啼笑皆非。看来这节课是无法进行下去了, 我不得不对他们说:“今天你们回家先问一问家长, 看和你们猜想的年龄是否一致, 明天再来告诉老师, 好吗?”

有些常识, 我们看起来再简单不过, 可学生年龄小, 平时接触、关注得少, 如果我们不让他们课前去调查了解, 那么课堂讨论一定是如上述课例一样无法进行下去。只有让学生了解生活实际, 在参与课堂讨论时, 学生们才能实话实说, 还原真实的生活数学。

二、挖掘生活素材, 让课堂讨论有话可说

在《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课上,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对“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我让学生调查、了解这些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课上汇报了自己了解到的第一手的生活数据:

生1:2002年底, 金湖县总户数126623户, 总人口359218人。

生2:金湖县县域总面积139386公顷。

生3:金湖县中学新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00平方米, 建有15幢单体楼, 8片篮球场, 400米塑胶田径场, 建筑面积近50000平方米。

生4:金湖县距扬州105000米, 距淮安93000米。

如此充实又生动的数学课, 无不归功于学生课前通过查找资料获得的第一手数学“原材料”, 才会让课堂讨论有话可说。

三、积累生活经验, 让课堂讨论有感而发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年龄小, 生活经验少, 我们不妨有目的地指导他们去获取一些生活经验。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前, 让学生在家里把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先观察一下, 然后与父母一起到超市看一看, 有哪些商品的价格在一元以内。

通过课前的预设, 学生感同身受, 在课堂上发言非常积极, 讨论极其热烈, 这一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还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节省了课内教学时间。

四、收集生活信息, 让课堂讨论有据可辩

信息时代, 数字信息也无所不在。在上《数字与信息》这一课之前, 我让学生做了许多有关“数字与信息”方面的课前调查。如:常用电话号码、身份证的编码、学籍号、邮政编码等等。课上, 我们先让学生根据例题中提供的数字信息认识了邮政编码的每一位数字的意义, 然后, 四人一组讨论并验证同学们收集到的邮政编码。结果全班很多同学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对我们金湖地区的邮政编码 (211600) 解读竟然不符合实际情况。邮政编码的第一个数字“2”表示江苏, 这没错;第二个数字“1”表示苏南, 同学们就纳闷了, 我们金湖明明算是苏北啊, 应该用“2”来表示;而且第三个数字“1”也不是代表淮安 (淮安是“3”) 。质疑声还没有让我来得及回应, 这时已经有几个同学急不可耐、跃跃欲试了。

“金湖按行政区划分是南京。”有人解答道。

“可谁都知道, 我们金湖明明是属于淮安啊?”也有学生纳闷。

“我上网查过, 原先按行政区划分是把我们金湖划分到南京的,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把金湖划分给了淮安, 后来邮政编码就将错就错了。”

五、联系生活实际操作, 让课堂讨论生动而精彩

注重联系实际, 搞好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 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圆柱》的教学中, 我布置了一道课外实践操作作业, 要求学生找大小不同的圆柱形物体, 采用适当的方法测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 (要尽量减小误差) , 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为下一堂课交流做准备。同学们兴趣很高, 大家都力争选取与别人不同的圆柱形物体。汇报时, 出乎我的意料, 许多学生想出了各种不同测量圆柱底面半径和高的方法, 以测高为例, 他们采取的方法有: (1) 对小型圆柱形物体, 如:药瓶、茶叶筒等, 用直角三角板直接测量高。 (2) 对较大型的圆柱形物体, 如:油桶、水泥管等, 把它们竖放着, 用一根一端系有小重物的绳子, 一端固定在上底面的圆周上, 让绳子自由下垂, 重物接近地面, 从而测出它们的高。 (3) 对较长的圆柱形物体, 如:圆钢、圆木等, 把它们横放在地面上, 沿两底面在地上画两条平行线, 平行线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 或在两底面圆周的最上方选A、B两点, AB的长就是它们的高。 (4) 对较薄的圆柱形物体, 如:1元硬币等, 直接测硬币的高误差较大, 他们把10枚1分硬币叠合在一起, 先测出它们高的和, 再除以10就得出1枚1元硬币的高。 (5) 对容器中的液体高度直接用竹竿、直尺垂直插入液体中测量。

可见, 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 能根据具体情况, 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 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 点燃了他们智慧的火花。

实施讨论式语文课堂教学 第10篇

实行探讨, 并在实践中取得很大的成效, 甚至已有好多高见。在此施面笔略者谈只语是文从课个堂人教的学教中学如实何践实方讨一施讨论、式强教化学学的生问参题与。课堂讨论论东○的意识方讨论式是创新教学的一种式市形第是学式, 生是, 而新学生生事在物较, 长活的动时的期主里体语中二习惯地充当了“观众”和“听众”, 文是学对难讨以论适式应这的种。教因学此方, 在法开一展下讨子

课瑜论环生的式意教识学。活如动何时强, 化首呢先?其要强化一, 向学堂学要性生和讲必清要楚性讨。为论了式让教学学生法在的思重教想上提高认识, 教师把传统的落

后的教学方法同讨论法进行鲜

学明式活的动对。比教。师其要二把, 讨学论生法体的验操讨作论

传授给学生, 同时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尝试, 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其三, 让学生感受讨论式教学的成功。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因此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一, 要了解学生的心态, 采用正面鼓励的方法, 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第二, 要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第三, 要设计出让优生易于发挥、差生能够接受讨论的问题。例如, 初中第一册的第一课———《金黄的大斗笠》, 笔者先让学生分组, 讲讲印象最深的小时候遇风雨的情景, 并谈谈感受, 学生们都很有兴趣的争着讲自己的故事, 集中后, 教师问大家:“这样的活动有没有味道?你们喜欢吗?”全部学生回答:“有, 我们喜欢。”就这样, 轻而易举地将学生引进了讨论式教学的大门。

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精神力量, 它可以成为推动学习的一种动力。叶圣陶在谈阅读时曾说过:“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 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 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 才会有好成绩。”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实施讨论式语文课堂教学, 必须有民主、和谐的氛围。所谓民主和谐, 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民主精神, 创造民主平等的条件和气氛,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采取民主的教育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使整个课堂洋溢着轻松、愉快、热烈的气氛。

四、设计科学、合理、得体的讨论问题

讨论的问题来自教师、学生和教材。哪些问题可以讨论呢?这就要求教师进行科学的筛选。一般来说, 那些与教学重难点有关, 能引发学生创新思维, 有交流价值的问题均可作为讨论的问题。问题的提出, 要遵循有序性原则, 并要考虑课堂教学的系统性。此外, 还要注意到学生的认识能力, 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 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如《爱莲说》一课, 大部分学生对几种表达方式的掌握较好, 故设计“找出文中记叙、抒情和议论的语句”的问题, 用同桌讨论的形式进行。第二自然段中的修辞方法的理解相对难些, 于是扩大到邻近前后左右的范围来讨论, 而“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是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因此, 设计为小组讨论的问题。

五、付诸到位的教师指导

你的课堂讨论有效吗 第11篇

【关键词】课堂讨论 目标 设问 准备 流程

某次去市里听了一节参与优质课评比的历史课,其中有个环节引人深思,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之后马上要求学生自由讨论,可是学生们并没响应,这位老师于是讲了一番“三个臭皮匠”的道理,还是没人吭声,老师几乎是乞求的语气了“你们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吧!”于是终于有一些声音了,可是当老师点学生回答时,学生们却言不成句,最后老师只好自问自答了。这是一个明显失败的课堂讨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讨论这一教学方法真正有效果呢?

一、我们应该明确我们的课堂讨论是要达到何种教学目标

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历史课程的改革,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而此后提出的三维历史教学目标中,又特别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把历史思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历史知识的类型转变为思维训练的类型;在教学的过程中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重视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避免把历史学习当成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成为历史简单的记事本。由此可见,我们的课堂讨论应该关注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关注标准答案,更不是为了课堂的活跃而让讨论流于表面形式。

二、要充分关注提出来进行课堂讨论的历史问题

进行课堂讨论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又分为两方面,即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教师提问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结构,了解教学目标以及研究教材中重要的历史结论的表述方法时,力求符合历史教学规律及学生的思维过程,并根据高中学生的人文基础、对现实问题的敏锐程度以及他们经常关注的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在设计问题时,尽可能设计得符合学生的实际,使他们能调动起自己的兴趣、经验和创造力。

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力争做到学生对于每个问题有话可说,而且能够言之成理,一般来说,问题提出来以后,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思考,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学生提问也是一个相当关键的方面,因为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比较关注但是又比较疑惑的地方,而且从他们提出的问题里面,可以发现他们的思维水平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以此,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的难易度与授课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设计课堂讨论专题,这样把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根据经验所提的问题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讨论板块,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囊括了教学的重难点。

三、要注意对课堂讨论流程的把握

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鼓励每个学生都开口,尽量针对所讨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边讨论边记录,以备在全班交流时阐述。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一名代表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则随时引导启发小组代表交流在讨论中存在的疑惑点。交流的过程是使问题得以进一步解决,并实现知识内化的过程。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构成了教师与小组群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学生个体与个体的多向立体交往,从而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供条件,同时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学生班级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认真听取交流的结果,随时肯定其正确的分析和结论,又要仔细辨析交流中的错误和不恰当之处,随时进行指正并对其不完善之处给予适当的补充。学生在交流时,有一个对问题的思考、加工、整理以及语言组织的过程,因此,通过互相交流,还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功效。同时,在教师的肯定中,学生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就感,在教师的点拨中,他们可以发现新的思维启发点,他们的情绪高涨,心情愉悦,因而学习历史的兴趣会不断增强。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通过交流仍未能解决的问题以及遗漏掉的知识点,需加以重点启发,另行阐述,以形成对教材的全面准确掌握。

有效地学生学习小组课堂讨论初探 第12篇

“小组课堂讨论”, 是教者为了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 事先将班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通常采取小组围坐的形式, 按照老师提供的论题进行的讨论。

二、小组课堂讨论的现状

小组课堂讨论是我校当前课堂改革的主要形式, 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冲突, 若能有效得当地实施必能促进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发展, 达成课堂的高效。在实施过程中, 出现如下的问题:

1.形似神离。

部分教师为追求课堂气氛, 流于形式, 滥用课堂讨论, 并没有对小组合作的目的、契机、过程进行认真设计。

2.个别控制。

在讨论过程中, 个别思维活跃比较外向的学生控制了整个课堂讨论, 导致其他组员无法真正参与合作学习。久而久之, 课堂又回到了传统课堂中教师唱“独角戏”, 学生被动学习的老路上, 只不过这回的唱角不是老师而是学生而已。

3.人云亦云。

部分同学思维懒散, 不肯动脑, 习惯从别人获得答案。长期下去, 不但思维得不到锻炼, 而且还会逐步丧失数学的学习兴趣。

4.汇报代言。

有些课堂讨论表面热闹, 但是其实学生基本上还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面上, 没有真正的合作交流, 讨论汇报时, 也仅仅是某同学个人见解, 并不是小组合作的结晶。

5.袖手旁观。

有的教师游离于课堂讨论之外, 没能恰如其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对讨论仅作蜻蜓点水式的评价, 常常导致课堂讨论“热热闹闹开始, 冷冷清清收场”。

三、怎样才使小组课堂讨论达到高效

上述问题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小组课堂讨论流于形式而失效。影响着小组课堂讨论失效的原因较多, 笔者在实践中探究其中相关的问题, 认为高效的小组课堂讨论, 一定要做好讨论前、讨论中、讨论后三段的准备工作, 若这三段准备工作到位, 在课堂上落实到位, 定能使小组课堂讨论达到高血压的目的。下面就这三方面作浅述, 望能为各位同事起到引玉之用。

(一) 讨论前学生的“两准备”。

1. 做好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环节的准备。

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是小组课堂讨论的基础, 这是因为小组课堂讨论的本质是一种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只有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 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 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认真思考, 形成初步的认识和见解, 或产生疑惑, 从而产生要找自己的学伴进行讨论, 或请教老师的欲望, 小组的课堂讨论就能水到渠成。没有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前提, 课堂讨论将会是一个空壳, 讨论过程当然不尽如人意, 难言有效, 更别说高效。

2. 科学、合理论题的准备是有效小组课堂讨论的重要保证。

讨论是由问题引发的。课堂实践表明,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讨论的, 简单的没必要, 太复杂的又点燃不了学生的讨论激情。通过教学尝试, 笔者认为一个好论题应具备如下特性: (1) 范围适合性 (对学科促进性) , (2) 开放性, (3) 挑战性。好论题需要教者的精心设计。

从对本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以及促进学生基本技能形成的角度来看, 第一题不失为一个好题目, 但作为课堂讨论的论题而言, 则有重复学习和讨论空间狭隘之嫌, 大多数学生能通过自主预习对对顶角的定义进行消化, 再次以此为论题, 恐怕难以调动学生的讨论热情, 课堂讨论只是流于形式, 因此设计第二题, 让学生数对顶角对数, 中心还是对顶角的识别, 但不是对定义的反复, 教师可借此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 也能促进学生对对顶角定义的深化和理解。此外, 题目图形的设计由简单到复杂, 问题的设置由具体到抽象, 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进行不同程度的解题, 第 (4) (5) 问颇具开放性和挑战性, 学生有讨论的内需。这样的论题很容易就能调动全体学生的讨论与合作的热情, 有了学生的全情投入, 有效的课堂讨论才有保障。

(二) 讨论中教师应有“两具备”。

1. 教师应具备因势利导的语言艺术。

有教师认为:课堂讨论倡导的是生生之间的自主合作学习, 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应让出讲台。在观课时, 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在学生的课堂讨论中常常是袖手旁观, 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限制, 自主预习的深入程度不一, 没有教师的及时引导, 课堂讨论往往难于顺利进行。但如果教师的参与只是急于说明问题的真相, 或对某些同学的偏离粗暴打断, 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将难于得到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参与讨论时要注意表达的语言艺术。实践表明:在讨论过程中, 有教师因势利导的言语引导, 将会是有效课堂讨论的润滑油、催化剂。比如:当学生的思维模糊时, 教师可提出一些进一步澄清的问题, 如“你能举一个相应相应的例子吗?”“你能换另一种说法吗?”当学生的思维一直停留在事物的表层时, 老师可提出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如“你能详细说说为什么吗?”“怎样才能……”当平时少言的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时, 教师可通过语言给予肯定:“咱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请再说说你的理由根据”。

2. 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在讨论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一些预计以外的问题或事件, 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有些突发问题干扰了课堂讨论的正常进行, 为了维持讨论团体的目标指向性, 此时教师往往要采取一些紧急措施去消除突发事件;有些突发事件有意外的“生成”意义, 如学生对某一术语的理解产生分歧, 教师则必须权衡中途改变讨论方向的代价与收获。尽管教学机智是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 但教学机智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时间的教学积累和总结。教师教学机智的展现往往是课堂讨论的“点睛之笔”。

(三) 讨论后的评价“两兼备”。

课堂讨论后教师及时、明确的总结评价是对课堂讨论效果的巩固和升华。一些老师往往注重营造课堂讨论的热烈气氛, 注重课堂讨论的过程, 却忽视了讨论后评价这一关键环节, 这就使得课堂讨论的有效度大打折扣。论后的评价除了对论题内容的知识性总结外, 还应对课堂讨论中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即情感评价。也就是说讨论后评价要做到“两兼备”, 即知识与情感的兼备。只有“两兼备”同时兼顾, 才能确保学生在讨论有所获的同时, 也能被课堂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所吸引。

上一篇:培养孩子的才艺下一篇:健康随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