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基层统计范文

2024-08-31

乡镇基层统计范文(精选12篇)

乡镇基层统计 第1篇

关键词: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现状

农业统计是真实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工作, 在乡镇基层, 农业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 直接影响着乡镇领导者科学的制定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 同时, 还能真实的反应农民的生活情况, 可以说是农村的“晴雨表”, 所以, 农业统计工作在乡镇基层工作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我国发展现代化农村以及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我国乡镇基层的农业统计工作现状

1.1 缺乏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

目前, 我国的乡镇基层的农业统计工作普遍还存在着“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旧思想, 不可否认, 通过这样的制度能够使统计工作正常开展, 但是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下, 农业的统计工作就需要永远跟着计划走, 这就限制了相关统计机构人员自身职能和作用的发挥, 此外, 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也不到位, 所以缺乏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 才使得乡镇基层的农业统计工作质量得不到提升。

1.2 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大部分乡镇基层的领导, 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的人只重视统计的数据, 认为只需要每个月完成数据的统计搜集任务, 然后汇总上报, 只要汇总上报的数据符合上级的要求, 对于乡镇基层来说, 农业统计工作就算完成了。由于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高, 所以就导致了在这方面财政投入比较有限, 这也给乡镇基层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3 农业统计人员变动频繁

近年来, 由于人事制度变动以及机构改革等原因, 导致农业统计人员变动比较频繁, 而在变动过程中, 新老统计人员的交替工作又衔接得不到位, 这就使得统计工作出现断层的现象, 加之统计人员业务不熟练, 错报、不报、漏报的现象时常发生, 大大降低了农业统计工作的质量。

1.4 统计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

部分乡镇基层中农业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 对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比较缺乏, 主要表现在实际操作上很不到位, 对数据的填报敷衍了事, 甚至很多时候对数据采用的是估计的方法, 这样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2加强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建议对策

针对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面临的现状以及种种问题, 要想提高其统计工作的质量,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完善健全统计管理制度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农业统计管理制度已经渐渐暴露出了很多不足的地方,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统计工作, 就必须完善健全统计管理制度, 发挥监管部门的职能, 只有在制度体系都健全的情况下, 才能解决问题。

2.2 建立高素质的农业统计队伍

在新时期搞好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 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勇于创新的农业统计队伍, 并且要保持统计人员的稳定性, 防止出现农业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 这就要求乡镇领导不要随便抽调统计人员从事其他的工作, 对统计人员数据的搜集以及上报不要干涉, 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3 提升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对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 定期开展培训, 比如统计的应用实务、统计的法律法规、统计分析法等等, 全面提升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 还可以开展交流座谈会, 尽可能的解决统计人员反映的一些问题。此外, 鼓励统计人员积极的考取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等, 帮助他们规划统计职业生涯, 成为更加专业的统计人才。

2.4 建立统计信息化系统

对于乡镇基层的农业统计工作, 各级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 并且将统计工作的经费列入到财政预算, 积极投入建设农业统计工作的基础设施, 构建农业统计信息化系统, 使得传统的统计工作向信息化转变, 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统计工作的效率以及准确性。此外, 对农业统计人员的待遇也可以相应的提高, 为统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 对表现突出的人员适时的进行表彰和奖励。

2.5 规范和完善统计指标设置

农业的生产带有很强的时期性和季节性, 所以, 在进行农业统计工作的时候, 其中的各项指标必须与农业生产的特征相符, 同时, 还要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情况, 对一些僵化的指标进行淘汰, 增加一些新的指标, 从而使得统计的数据能够更加真实的反应农村的经济情况, 为制定发展农业经济的决策提供依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农业统计工作是乡镇基层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反应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手段, 也是制定农村相关经济政策的一个基础, 所以,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乡镇基层的农业统计工作, 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寻求解决的措施, 努力使乡镇基层的农业统计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蔡硕聪.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 2013 (07) :216.

[2]崔军利.基层农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统计与管理, 2013 (05) :22-23.

[3]舒会, 赵淑华.浅析如何加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10) :246.

乡镇统计站基层基础建设报告 第2篇

各乡镇人民政府:

6月21日,县政府办牵头,组织县统计局和乡镇主管统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对乡镇统计站建设及乡镇统计人员的配备、统计站办公条件、统计制度实施、统计报表的填写和装订、统计台账的完善、计算机的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观摩检查。现将观摩情况通报如下:

通过观摩,大部分乡镇政府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高,明确专门的主抓副职和统计工作人员,并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室,统计档案规整完善,明确有专门的微机操作人员,如四疃镇,统计站办公室2间,办公座椅齐全,配备有专门的统计人员,微机操作熟练;白寨乡,各项档案整齐规范,档案柜分类清晰,配有专门统计人员,微机操作规范熟练;曲周镇、南里岳乡、河南疃镇等乡镇,统计各项档案入档规范,明确由专门的统计人员,县政府对上述乡镇提出表扬,望继续一如既往的做好统计工作。但观摩中发现仍有个别乡镇,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其中有个别乡镇不参加此次观摩活动,有的乡镇没有专门的统计站,甚至没有相关台账资料,对此,县政府提出批评,希望存在差距的乡镇要高度重视,明确措施,切实抓好统计工作。

县政府要求,各乡镇一定要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好统计在了解县情县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按照统计法及有关规定完善相关资料,配备相应的办公用品及统计人员,准确、及时地上报有关资料。县政府将于每季度组织对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情况进行观摩,希望各乡镇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将乡镇统计站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好统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乡镇统计的困境与出路 第3篇

管窥基层统计现状

在统计机构和人员编制方面,各乡镇(街道)严格遵照区改革方案中制定的“人随编走”原则,采用“逐步落实、逐步交接、逐步调整”的方法,将原统计专项事业编制划归房山区统计局,基本保证了基层统计工作的连续性。

在统计工作软硬设施方面,统计所软硬设施基本到位。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均建有统计工作制度、统计人员职责和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并进行了公示。在24个统计所中,92%拥有独立办公场所;100%的统计所有专门存放统计资料的档案、资料柜,并全部配备了专用电话和专用计算机,所有统计所均已连接互联网。

在统计队伍建设方面,区统计系统现有干部职工中行政编制149人、市队编制13人、国队编制11人,其他编制4人。其中具有中级统计师职称及以上人员22人。此外,区统计局制定了严格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开展相关统计业务知识培训和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工作高效的统计队伍。

三大难题待解

工作任务逐年加重,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对统计监测、统计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标设计更细,要求更高。统计任务不断加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年报等定期报表多。目前政府统计共制定了25个大类的专业统计报表制度,共涉及统计报表300余种,国家各部委布置调查项目380多种。第二,普查任务繁重。从2000年开始,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人口抽样调查等工作接连不断,涉及国计民生的全国性普查几乎每年都有,基层统计部门不断地处于筹备、开展、收尾的循环中,形成了很大压力。第三,上级部门布置的临时性专项调查较多。各种各样的统计调查使基层统计人员负担加重,从而对工作的深入性开展不够。第四,政绩考核工作任务不断增加。为确保考核指标数据客观真实,考核结果公平公正,统计部门承担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工作任务成倍增加。第五,调研分析任务较多。各级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都要求统计部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以满足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第六,乡镇(街道)中心工作较多。除日常的调查和普查任务外,一些乡镇的基层中心工作繁重,在从事统计工作的同时,还要长期抽调人员参与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从而增加了工作负担。

人员更换频繁,业务能力不强

统计人员是统计工作的保证,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呼唤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和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但从调查得到的结果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第一,统计队伍不稳定。据调查,目前房山区24个统计所平均拥有统计人员5人,每个专业统计人员至少要承担2个以上的专业统计任务,普遍处于人手吃紧、应接不暇的局面。由于人才竞争与激励机制不完善,统计所优秀人才的流失也很严重。第二,统计业务素质不高。从统计人才的现状看,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势统计工作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普遍不足,而集统计专业知识、经济理论、计算机技术、英语、研究等能力于一身的人才更少。

忙于各项调查任务,统计服务不到位

基层统计所既要承担国家、市和地方的各项统计调查任务,还要组织乡镇和街道的统计调查,其业务工作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人员的增长。基层统计所既是区统计局的组成部门,同时也要接受乡镇级政府的领导。一些乡镇政府领导从地方利益出发,干预统计数据,影响了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数据的权威性。基层统计人员少,个人承担的工作过重,无暇开展统计深层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

支招基层统计建设

建立现代统计管理体制,发挥基层统计整体功能

从目前基层统计的现状来看,统计所的功能往往局限于完成上级布置的报表任务,缺乏为本地区服务的能力。建议有条件的乡镇成立相应的基层统计信息管理中心,进一步增强乡镇统计的“生产加工”能力。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新的企业管理理念,以满足基层各主体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信息资源在种类、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发展变化,应用新的信息处理技术,健全乃至重新设计、构造基层统计的全过程。实现统计手段的计算机化、网络化和数据库化,以便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基层统计运行方式。

健全基层统计工作网络,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乡镇统计是统计的基础和数据源头,基层数据搞不准,统计工作无异于空中楼阁。一方面,乡镇统计机构要逐步向“实体型”转化,充实力量,形成完整的统计网络,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一方面,重视建立健全基层基本单位登记对开展好统计工作的意义。基本单位是构成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开展各项统计调查的基础。对于人员少、任务重的乡镇统计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能否使工作赢得主动、提高质量的关键。

创新基层统计工作理念,完善统计管理体制

基层也要秉承统计服务的理念,为单位行政、为发展、为决策服务。统计业务培训也应跟上时代的要求,及时补充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意识元素,掌握现代统计技能,提高监控分析水平。要改革乡镇统计的管理体制,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统计的独立性问题,乡镇一级统计人员应由县级统计部门统一“派遣”,则人员、经费、数据质量这些长期以来困扰乡镇统计部门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加强民间统计机构参与,促进基层统计机制改革

民间统计若能得到充分发展和壮大,不仅能构成官方统计的有益补充,而且通过民间统计与官方统计以及民间统计内部之间的借鉴、参照、竞争,能起到矫正和维护统计数据真实和准确性的作用,确保统计的社会公信力。民间统计的另一价值还在于,它能凭借其更加独立、直接源自民间的特性,实现对政府施政行为的监督。引入民间统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调查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打破传统调查体系的封闭性,通过系统开放而提高系统运行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

论有效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 第4篇

关键词:乡镇统计,统计工作,问题成因,措施

1 乡镇统计基础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期, 我们对乡镇统计基础工作进行调研时发现, 大多数乡镇部门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统计工作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咨询, 统计工作因而得到健康有序发展, 但是统计工作的现状与客观要求相差甚远, 因而提高乡镇统计基础工作刻不容缓。

2 乡镇统计基础工作面临的问题

(1) 统计网络不健全。从某种意义上讲, 乡镇统计基础工作实质上是乡镇统计机构与人员方面的配备问题, 目前大多数乡镇统计工作基本上处于松散、不稳定的网络结构中, 构成这个结构中的人员大多平时工作任务繁重, 而且兼职着其他乡镇的其他工作, 如:计划生育、分村包户等, 这些工作都与工资挂钩, 导致这些人员安不下心来, 统计工作缺乏稳定性和实效性。

(2) 统计制度不实用。目前的统计调查大多数都要满足上级或者平级的要求即可, 而乡镇统计基础工作的人员只是简单地收集、汇总各项报表, 不能够满足乡镇领导对其经济状况分析的需求。一些县级单位不按照要求擅自印发不符合规定、未经财政部门审批的报表, 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导致基层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只是简单应付, 无法真正的实施。

(3) 考核机制阻碍统计人员的工作。当前政府体制改革相对落后, 上级政府自上而下的层层传递计划指标, 对于乡镇部门的考核往往不能够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考察, 很少考虑经济运行规则和景气度, 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跳跃式”的发展速度, 因而将这种统计指标作为乡镇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 下面的乡镇部门为了迎合上级的要求, 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 使得真实状况无法传达到上级部门中, 长此以往, 在乡镇统计工作中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而当前的考核机制存在着重大的问题。

3 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的措施

3.1 加强统计法规教育, 加大执法力度

近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对于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逐步增加了统计法规的宣传力度, 将统计工作提高到比较高的地位上来, 要求各地在统计数据上不可以弄虚作假, 谎报统计数据, 将其作为加强廉政建设的地位上来对待, 其目的是进一步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充分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运行当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乡镇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有关统计工作的法律、法规, 采取定期班会学习、统计知识竞赛、开展统计法规讲座等形式, 乡镇领导干部更应该事事冲在第一线上, 同时利用媒体大力宣传《统计法》, 弘扬贯彻执行统计法的先进事迹, 对于典型的违法案例进行曝光, 强化全民的统计法律意识。

在加大宣传力度上, 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统计执法队伍, 打好统计执法工作的持久战。按照国家相关法律与党政部门的相关规定, 与纪检、司法部门共同合作, 扎扎实实的做好在统计报表中的虚报浮夸、弄虚作假的查处工作。将查处与预防教育相结合, 消除违法统计事件的发生, 保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2 实现统计电算化, 提高工作效率

在社会信息化时代, 对于统计数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从统计报表的指标趋于复杂化、报表的趋势上来看, 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将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从目前乡镇人员配备的现状上看, 乡镇部门工作人员都使用现代设备进行办公, 而掌管乡镇数据统计人员望机兴叹, 他们的旧机器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繁重的工作, 一方面限制了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 另一方面降低了他们工作的准确度。因而要给乡镇统计部门人员配备专门的统计电算化的工具, 增强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提高工作的准确率。

3.3 健全统计机构, 提升人员素质

乡镇统计年度总结 第5篇

(一)统计改革取得新突破。

1.gdp核算制度改革已经如期实施。县建立gdp核算改革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按季进行监测会商,加强对数据监测把控,确保gdp核算准确、全面。

2.投资统计改革进展顺利,已经实现新旧制度“双轨”运行目标。3.服务业统计改革扎实推进。已经实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月报制度和“四上”单位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调查。此外,能源统计、贸易统计、就业和城镇化率等统计改革也在有序推进中。

(二)统计基础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1.县局规范化建设有新进步。新修订完善17项数据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专业统计操作流程和机关内部考核管理制度。

2.镇区统计基础建设有所加强。新修订完善6项对镇区统计业务考核办法。省局奖励镇区统计规范化建设资金,集中采购统计办公设备127台套全部落实到位,大大改善了镇区统计现代化办公条件。

3.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4.规上企业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规上企业规范化率达到95%以上。5.统计内网全面升级。通过升级全县各镇区一二三产统计人员都能连通到统计信息内网,网速均达到了10m,满足了各镇区统计联网直报的要求。

(三)统计服务取得新成绩。

完成20xx年《统计公报》、《经济普查公报(1、2、3号)》的发布;《统计手册》、《统计年鉴》、《统计快报》、《统计月报》的编辑。开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分析研究,形成系列分析信息,全年共上报统计工作信息1x9篇,18篇被省统计内网录用,80篇被市统计内网录用;经济信息343篇,1x6篇被市统计内网录用;统计分析84篇,有16篇被省统计内网录用,有69篇被市统计内网录用;统计内刊专报7期,有2期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统计分析在市统计青年干部分析演示评选中1篇获二等奖,在县社科联20xx年度经济社会应用课题评选中1篇获一等奖,1篇获二等奖,1篇获三等奖,为县委县政府领导了解和指导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此外,全面小康、农业现代化、文化产业、生态文明、新型工业化、节能减排、科技进步等统计监测有序进行,充分发挥了统计监测导向作用。

(四)统计数据质量有所提高。

严格执行统计年定报制度。圆满完成统计年定报工作和上级统计部门、县委县政府布置的各项统计调查任务。建立数据质量内控机制,加强数据的趋势性、匹配性和结构性审核,对数据的真实性做好审核、评估和监督。加强统计人员业务培训。积极参加省市统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及时学习新的统计制度要求;定期对基层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定期召开业务培训会议,将报表制度、注意事项等要求,及时贯彻给镇区统计人员,不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统计数据检查监督工作,深入基层一线,查企业台帐,看项目现场,查数据质量,督促企业加强统计,提高数据上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

(五)统计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江苏省统计条例》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组织全县1300多名联网直报单位统计人员参加“六五”普法培训考试。召开统计法制教育培训工作会议,部署统计执法检查、统计监审、统计从业资格新证培训和统计从业资格继续教育工作。全年有297人参加统计新证考试,733人参加统计继续教育。将统计法规进党校课堂,举办统计法规培训班2期,第一期对120多家新进定报企业统计人员进行统计法规和统计业务知识培训,第二期对各镇和各部门分管统计领导、统计人员共80多人进行统计法规培训,提高分管领导和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意识。利用世界统计日开展统计法规广场咨询活动,定期开展统计执法检查、监审和统计行政指导工作,查处5起统计违法案件。

(六)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工作进展顺利。

按期发布《经济普查公报(1、2、3号)》;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xx年进行1%人口抽样调查,我县按照上级部署完成了调查区地图绘制、调查员选调、培训、摸底调查、入户登记等工作。

(七)加强教育,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通过开展思廉日、算帐月教育、组织生活日、世界反腐日以及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等活动,认真开展自我检查剖析,排查廉政风险,增强勤政廉政和依法履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切实做到廉洁从政、干净干事、清白做人。

(八)强化责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制定县统计局《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计划》等文件,班子成员带头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相关规定。认真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自觉履行“一岗双责”,认真抓好分管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全局未出现违纪违规行为。

(九)扶弱济困,认真做好挂钩帮扶和“三解三促”工作。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文件要求,与洋口镇新坝村进行挂钩帮扶,全局机关工作人员与新坝村10户特困户以“一帮二”“一帮一”、“几帮一”的形式进行结对帮扶,要求机关人员每季度都到农户家中了解情况,并积极组织机关人员为困难家庭捐款共计6000元。“三解三促”工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率领相关人员多次到村调研,了解村里情况,并承诺为村办五件实事:帮助村解决村居家养老服务站部分辅助设施;协助村做好秸秆禁烧、畜禽污染源治理专项行动宣传发动;帮助村做好公墓绿化工程项目;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困难户;协助村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均一一得到落实。

基层统计脸谱秀 第6篇

爱一行学一行的邢继新

邢继新,45岁,琉璃河镇三街村党支部副书记,负责会计和统计工作已有23年。自从干上了统计工作,邢继新就爱上了这一行,多年来她不断求索、不断进步。

20年前,邢继新在工作期间通过自学考取了大专文凭,成了村里当时少有的知识分子。可她没有满足现状,从2000年开始,她又钻研起了计算机,报班学习,找人指点,经过多年的打磨,现在可以称得上是村里的计算机老手,制表、绘图样样精通。近些年,为了更好地胜任统计工作,邢继新又接连考取了会计证和统计证,去年竟然一鸣惊人地考取了社区工作师证,这让年轻的村官和社工们都望尘莫及。邢继新心里自有掂量:“只有具备了这些技能,才能跟得上统计大发展的脚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邢继新是三街村普查工作的负责人。白天走街串巷、“三顾人家”是她的“家常便饭”,晚上研究学习、翻书查表是她的“营养夜宵”。做这一切为的就是让自己吃透材料,掌握精神,把人口数据摸准查实。众所周知,流动人口最多的普查小区是登记时最难啃的骨头。邢继新果断决定,把最难啃的骨头留给自己。入户登记期间,她不知奔走了多少趟出租房去核实人口,熬了多少个夜晚去核对普查表……邢继新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身边的普查人员,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三街村的普查难题被各个击破。

今年年初,在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期间,北京市大力推广手机记账和电脑记账。在了解了电子记账的优势后,邢继新表示:“我会想办法执行这一新规定。”目前,邢继新负责的三街村十户记账户已全部实现了电子记账,其中4户是独立进行电脑记账,其余的6户则由邢继新帮助批量录入。在她的努力下,三街村报送的各项统计数据几乎成了“免检产品”。

2012年年底,北京市基层党支部进行换届。邢继新想得简单:“我就是个为大家服务的伙计,当不当干部都一样干活。”真正投票那天,她不言不语地依旧在会场忙碌。但百姓心中有杆秤,邢继新不仅高票连任村党支部的支部委员,还众望所归地当选了副书记。无论职务如何变化,她对统计的爱依然执着。

爱一行专一行的张秋田

张秋田,57岁,琉璃河镇务滋村统计员,小眼睛,大嗓门,半茬儿黄牙,特爱乐,干统计已有36年。像现在这个季节要想见到老张,就得到田间地头去喊他。这大爷别提有多能干了,自己包了20亩地,有大棚、果园……家里家外的整天忙活,但绝对是个“心中有数”的老爷子。

老张是村里公认的“农业专家”, 而且聪明、勤快、热心肠。如果谁家要嫁接果树、施肥洒药就会找他,给看看情况、选选品种;如果闹了病虫害,肯定也是找他,帮着想想办法、配点小药;如果想建个大棚,更得找他,前前后后帮张罗着。老张干得越多,经验也就越多,人缘也越来越好,在村委会里工作也更有了底气。

老张是个朴实的农民,也是位敬业的统计前辈。除了干统计,他身上还兼着七头八脑的各种杂活,收水费、卖电字、治安员……为此村委会专门给他设了一间办公室,这可是“村长级”的待遇。别看老张其貌不扬,身兼数职却还能做到样样周全,尤其统计的活儿干得最细致入微。因为年龄的关系,老张用电脑已经很吃力,所以什么都要靠手来写。在他的桌子上叠放着各种账本,农业账、住户账、水费账、电费账,一本一本都是他的心血。他常常奔走在田间地头,详细记录着各家各户的土地面积、播种类型、收成状况等,村子里家家户户的大事小情都在他的账本里。平日里统计所布置的农业季报,老张都能做到准确填报,因为他太熟悉农村、太了解农业了,不声不响地就把活儿干得特漂亮!

近几年,老张一直是住户调查员。今年年初,在实施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工作的第一个月后,老张交上来的账本让人吃了一惊,账本字迹都特别清晰,期初、期末金额计算得非常精准,笔者和同事们都对他的“专业级”账本感叹不已。问老张怎么干得这么好,他说;“这新账本刚使上,户里肯定记不好,我都是让他们先记在纸上,然后我给抄账本上的。放心吧,下个月准能让户里记好。”统计所工作人员在审核老张交来的账本时一点都没费劲,改了几处编码后就轻松地录入到单机版程序里了。

爱一行成一行的侯生

侯生,64岁,琉璃河镇薛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兼统计员,琉璃河镇金梦艺术团团长,当地著名民间艺人。侯生可以算得上是基层统计队伍中的一朵奇葩,皮肤黝黑,身材矮胖不算啥,可偏偏还沾上了艺术的边,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

侯生热爱创作,相声、快板、诗歌花样百出。因为自己是个老统计人,所以他总是能够巧妙地把统计和艺术结合起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他悉心创作了《人普赞歌》,生动地呈现了普查员们披星戴月的辛勤工作状态,引起了广大基层统计人的共鸣;十八大召开后,他快马加鞭创作了快板《十八大精神在琉璃河》,将统计人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和发扬融入到作品中,并成功地在梨花节文化周活动中进行展演宣传,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统计精神深入人心。

侯生经常登台演出,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去年房山统计局队组织团拜会,琉璃河镇统计所准备了一首诗朗诵,所长请他来指点迷津。老侯拿着朗诵词直摇头,建议改成三句半,说敲锣打鼓才有过年气氛。他积极帮忙修改文字,把生硬的朗诵词改编成了诙谐幽默的三句半:“统计数据一杆秤,大政方针由它定,服务国家和百姓,神圣!”这句道出了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统计执法最有效,规范台账和资料,谁敢弄虚和作假,狠罚!”这句表达了统计人求真务实的决心;“年终统计真辛苦,年报定报和经普,明天又是星期天,加班!”这句轻松展现了统计人辛苦耕耘、无私奉献的心态。演出时《戏说统计》三句半赢得了台下一阵阵的掌声和欢呼,殊不知琉璃河统计所成功亮相的背后是侯生默默无闻的付出。

侯生的原创作品充满了浓浓的琉璃河气息,用传统的艺术形式诉说当今的热点,囊括了统计法、人普、经普、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等。他多才多艺,心系统计,成为琉璃河镇统计文化建设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

以上的三位基层统计员仅仅是房山区琉璃河镇47位村统计员中的代表,像他们这样平凡、可爱的统计人还有很多。他们大多身兼数职,但对待数据一丝不苟;他们大多已年过半百、收入微薄,但对待统计坚持求索。他们从骨子里透着一股精神:不仅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还要学一行、专一行、成一行!

编辑:王许松 / 邮箱:wxs@bjstats.gov.cn

关于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探讨 第7篇

1. 现今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今乡镇统计工作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在很多方面还存在欠缺,以下是笔者认为的在乡镇统计工作中存在的较为明显和具有影响力的问题:

1.1 统计机构人员缺乏,任务繁重

乡镇毕竟经济水平与发展程度不高,在机关或者高素质人才上还是十分欠缺的。据调查研究,多数的乡镇统计机构配备的工作人员是非常少的,普遍只有2-3名,而这2-3名却要完成整个统计机构需要完成的统计工作,这导致身兼数职的情况非常普遍,这导致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极为低下。而随着现今统计制度进行的相关改革,统计内容和统计报表种类越来越繁多,这导致统计机构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喘不过气来,使得源头数据的获得需要极长的周期。

1.2 统计机构人员更换频繁,队伍不确定

现今,随着统计制度改革的进行,大多数的乡镇成立了统计站,但是内部人员却还是未确定的,工作人员的编制上还存在极大的缺陷,统计站对相关统计员的个人信息没有进行相关的确认和正式编制。特别是,乡镇统计机构在调换统计员时是较为随意的,这导致在进行统计工作时有很大程度上是新手来完成的,这对统计工作的严谨性和连贯性是极为不利的,很有可能造成统计数据不准确、时效性较低以及统计质量低下,这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进行。

1.3 统计机构人员素质不高,影响统计质量

在现今的统计机构中,大部分工作人员是大中专毕业生,小部分是大学毕业生,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统计职称,甚至有些人连统计上岗资格证都没有,这种情况使得统计机构只集中于简单数据的汇总整理和报表收集,完全缺乏对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对必要的统计专业知识,这对统计工作的进行是完成不可接受的。再加上,乡镇机构本来工作作风就不实,工作责任心不强,对统计工作也没有该有的热忱,甚至有些统计工作者在没有深入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就人为制造出了统计数据,这就使得乡镇源头数据的质量极为低下,对于我国统计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1.4 统计机构人员经费较低,影响工作热情

由于乡镇经济发挥水平不高,国家在统计事业的投入又不多。而不复领导对于统计的重要性还未认清,他们认为统计工作时较为次要的政府工作,对乡镇统计的经费支出也非常少,甚至有些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的差旅费用和所需电话费都不可以保证报销,这极大的打消了统计人员工作热情,对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的严谨都有较大的打击。

2. 关于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建议

现今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膨胀,关于切实加强乡镇统计工作也成为关注的热点社会问题,为了确保现在统计源头数据的真实可靠,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提高乡镇统计数据的质量。

2.1 改变思想定位,保证统计工作切实落实

统计工作难以得到正确对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相关领导没有在思想上重视乡镇统计工作,没有做好太统计事业的定位,没有将乡镇统计工作当做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大事来处理。笔者认为,要切实加强乡镇统计工作首先要做到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并保证内部统计人员的编制与足够,做到实实在在的有机构、有人员、有实事。此外,需要建立一个专门存放历史数据的办公室,解决原先出现的数据不全、历史资料缺失的问题。若是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聘请一名专门指导统计工作的专业人士,指导在统计工作的不足并及时改正。最为重要的就是相关领导需要改变原先的思想定位,保证乡镇统计工作的切实落实,促进统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2 改变薪酬制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由于乡镇统计工作传统的薪酬制度十分的不合理与不科学,和统计机构内部工资待遇相差较大,发展空间较小,大多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在经济上没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思想上是很容易出现波动的,导致在统计过程中精神状态不佳,统计数据敷衍了事,对统计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流失,我们只有建立合适的薪酬管理制度,才能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留下来继续统计工作。

乡镇政府需要提高相关已编制的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对他们的合法权益要进行保护,及时报销他们在进行统计工作的工作支出,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逐渐建立稳定的工作团队,使得每一次的统计工作能在严谨和高效的工作态度下完成,使得能达到较高的统计质量。而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是一门公共服务项目,是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财政部门需要对统计工作及时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在乡镇统计工作上的投入,而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更要拨出更多的财政款项来支持统计工作的继续进行。同时,在管理方式上需要创新,传统管理方式无法符合现代发展潮流,已经难以支撑现代统计工作体系,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更新管理体系,提高统计机构的地位,明确统计机构的定位,让统计部门也能在一定的场合有发言权。

2.3 完善统计招聘与培训制度,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为解决相关统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提高乡镇统计工作水平与统计质量的问题,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规范统计人员入职条件,即完善乡镇统计人员招聘制度。在初始阶段,就确保统计机构工作人员建设队伍的合理和科学性,便于日后其建设工作较高水平的开展

由于乡镇统计工作处于统计工作的最前端,乡镇统计数据是源头数据,因此在数据的获得上需要十分的重视,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因此就需要相关统计工作者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县级以上的统计机构要时常对乡镇统计人员提供指导,提高他们的统计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保证乡镇统计工作的正常与高效进行。为解决相关管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管理技能不高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和教育,根据市场要求,致力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统计管理人才。首先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务必提高相关统计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判断力和自律能力。企业也应充分给予相关工作人员学习机会,推动各方培训计划的实施,为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创造条件。此外,管理人员也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在统计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时,能随机应变,及时处理处理解决。

结束语

在现代新的经济形势下,乡镇统计工作在经济进步和社会建设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是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的,为了符合时代的潮流,需要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改革与探索,做到乡镇统计工作也能与时俱进,创新科学,也要积极建设高素质人才统计队伍,优化现今的统计方法,加强在乡镇统计工作上的经济投入,从整体上促进乡镇统计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摘要:乡镇统计工作在整个统计工作内是处于基础地位的,是保证源头基础数据准确性的关键部分。现今我们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阶段,在乡镇统计工作上需要加大重视,这对于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有极大的帮助的。本文主要对如何加强乡镇统计工作进行探讨,研究分析现今在乡镇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乡镇,统计工作,研究探讨,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史慧芳.关于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管理学家,2013,(6).

[2]谷红肖.加强乡镇统计工作之我见[J].统计与管理,2012,(2).

[3]刘慧.加强乡镇统计工作建设的思考[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7).

基层贸易统计 第8篇

一、贸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国家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 加快发展服务业, 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贸易业作为服第三产业的传统行业, 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发展贸易业, 也就成为各级政府重要工作目标。滨城区作为滨州市的城中区, 贸易业的发展对于我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 加快发展贸易业, 优化经济结构

从滨城区产业构成变化来分析, 特别是近几年来, 正是由于贸易业的快速增长, 才使当地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据统计, 2011上半年年全区贸易业实现增加值12.15亿元, 占全县生产总值的8.42%, 直接拉动全县第三产业GDP增长2.5个百分点。

(二) 加快发展贸易业, 促进经济发展

2011上半年年全区财政总收入31.64亿元, 其中第三产实现地方税收的收入4.48亿元, 占地方税收的45.45%, 比去年提高2.45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91亿元, 同比增长17.05%。

(三) 加快发展贸易业, 扩大就业

2008年止, 以第二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为依据, 全区共有批零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923家, 从业人员数21288人;批零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个体户15410家, 贸易业从业人员数达到45556人, 占区年末人口数的9.65%, 成为当地就业的主要平台, 极大地缓和了社会就业压力, 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二、基层贸易统计存在的问题

1) 首先, 从县区贸易的统计对象来看, 分为限额以上企业、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统计指标设置来看, 分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基本情况、商品流转情况、财务状况、能源消费情况、信息化指标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商品交易市场、连锁零售业、餐饮业经营情况以及消费品市场交易情况等;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县级贸易统计不仅统计对象数量庞大, 规模大小不一, 而且统计表种类繁多, 统计指标过于细致, 数据收集难度大, 使得相关统计人员疲于应对。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 统计工作量越来越大。报表种类在原来的贸易统计基础上一再增加, 制度年年增加, 同时按照新的制度要求, 限上标准的企业也大量增加。2009年底时, 我区还仅有限上贸易企业75家, 到2010年全区共有贸易企业 (报上级统计部门) 105家, 一年时间限上贸易企业的工作量就增加40%,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限上企业依次递增, 基层统计人员将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报送数据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数据审核公式每个季度都有新增或变动, 在2011年的定期报表中, 不仅销售及库存的变动情况要进行审核, 对月度变化, 零销比变化也要进行审核, 确认的还要逐条写明原因, 此外, 数据的其他各项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 工作量越来越大。

2) 在对限额以上个体户进行统计时, 县区统计人员缺少一个可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由于很多老板出于自身利益或管理能力等方面问题的考虑, 单位性质注册为个体户, 其经营规模较大, 经营状况良好, 营业额远远超过了限额标准, 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是他没有一个全面完备的会计资料或账目, 购进、销售和存库记录不全面, 甚至有的没有相关记录, , 很难纳入统计范围, 即使纳入统计范围也难以做到数出有据, 这对全面反映县区经济状况造成影响。

3) 很多大型卖场部分或全部柜组实行租赁式经营, 卖场只负责管理, 对各柜组商品的购进、销售、库存和否盈亏概不负责, 这样的经营模式让卖场很难准确、全面的掌握他的经营情况, 这样要做到数出有据便无从谈起。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种经营方式能大大降低卖场的经营风险, 正在由过去的个别现象转变为普遍现象。以滨城区为例, 现有的限上综合类卖场共有5家, 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这种租赁式经营, 其中部分企业由于统一收款, 只能够及时掌握销售额, 对于商品的购进和库存, 实际经营业主的盈亏等其他财务指标一概无从得知, 这对统计数据准确反映县区经济状况势必造成不良影响。

三、针对这些问题的建议

(一) 剔除部分报表和指标

从目前的贸易统计成果来看, 被社会、大众和各级政府认可、接受和应用的指标只有“社会消费品零售”, 这与我们贸易种类繁多的统计报表和指标不成正比, 因此剔除无关的报表或指标, 减少同一张报表重复上报, 从实用性出发, 简化不必要或数据使用度不高的报表或指标, 加强各专业统计间的统筹, 减少基层统计工作量。

(二) 对报表制度进行改革, 完善对限上单位的确定方法

贸易统计数据除了为上级统计部门服务外, 也要为基层核算服务, 更好反映地方经营的实际情况。因此, 限上单位确定时除了按照营业额进行确认外, 能够让县区级统计部门有适当的权限, 通过营业面积, 从业人员数, 房租, 经营品类, 单价, 餐位数, 床位数, 菜品单价, 餐位的就餐率, 房间的入住率等进行综合评分和评估, 确定是否纳入限上贸易统计, 这样能够更全面在各行业中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单位, 增强了限上企业数据的代表性, 更准确的反映经济运行, 这些数据也能更好为县级地方政府服务。

(三) 降低基层数据处理的操作难度和繁琐程度

乡镇统计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9篇

作为我国政府综合统计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镇统计工作肩负着描述农业生产现状、反映农村发展水平和揭示农村生活状况的重要使命。近年来, 随着我国各级部门以及社会各级对于乡镇统计工作重视度的不断提升, 政府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及乡镇、农村的有序发展对乡镇统计信息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乡镇统计工作也因此而面临全新的挑战, 统计难度不断提升, 而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也不断凸显。

(一) 统计团队稳定性及业务素质相对不足

根据我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来看, 乡镇统计工作中, 统计人员的调动, 必须征得县级政府部门的同意和认可。但实践中, 统计人员在进入乡镇统计部门的时候, 往往在没有与统计局进行沟通的状况下就随意地进行统计人员的调换或安置, 统计工作的安排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随意性。统计人员在职期间频繁地轮岗, 一年轮换一次甚至是几次;除此之外, 部分统计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在这种统计团队不稳定、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的情况下, 统计资料往往不够期权, 统计数字失真的问题也使统计工作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

(二) 数据信息的处理方式相对陈旧、滞后

目前, 我国乡镇统计工作依然处于手工操作的水平, 这与信息化环境下统计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多年以来, 我国乡镇统计制度未曾发生较大的转变, 统计方法与统计手段无法适应现有经济形势的发展需求。具体来看, 乡镇农业经济可以说是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一个行业, 自然环境改变以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都有可能对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形成较大冲击, 但在这种情况下, 乡镇统计的报表却事中保持不变, 这使得经济发展的真是情况无法通过统计信息和数据进行直接的体现。在现代网络信息的时代背景下, 乡镇统计工作的陈旧与落实, 使统计同坐成为一种简单的数据汇总与整理, 缺少数据分析和综合服务的基本职能。

(三) 机构设置与经费支持等基础建设落后

近年来, 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 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发展需要, 各级政府部门对乡镇数据统计工作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但这种重视也仅仅体留在思想观念的层面, 并未通过任何实际的调整与改善工作加以体现。乡镇统计工作依然处于乡镇工作的附属地位, 统计机构在法律意义上缺乏独立的依据性。可以说, 目前我国乡镇统计工作由岗位设置到人员安排, 都缺乏法律规范的硬性支持。与此同时, 在乡镇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体制下, 统计机构是那个县级之间在权、责、利方面的关系也没有被理顺, 统计分工并不合理。再加上政府部门对统计工作财政支持的不足, 在机构设置、人员安排以及经费支持等方面的不足, 使我国乡镇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得不到保障。

基于以上对我国乡镇统计工作现状的分析来看, 要顺应新经济形势的发展需求, 在实践中保证乡镇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对乡镇统计工作优化及完善策略的探讨则显得尤为必要。

二、乡镇统计工作的优化及完善对策

要在实践中提升乡镇统计信息质量的同时, 为我国农村经济以及小康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基础, 建议采取以下对策对要乡镇统计工作进行必要的优化与完善:

(一) 完善乡镇统计团队建设

加强乡镇统计团队建设, 为我国乡镇统计工作培养起一篇高素质也专业化人才, 首先需要不断引入高素质、高学历且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 以便于为统计团队建设提供较好的人员基础;其次乡镇统计部门需要针对团队建设建立长期性的培训规划, 通过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的培训来提升统计人员的统计水平和职业素养;另外, 乡镇统计部门还必须注重对统计人员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觉悟的培养, 使每一名参与到统计工作中的统计人员都可以具备实事求是、爱岗敬业和依法统计的基本职业道德水平, 使他们在统计工作中可以严格要求自己, 保证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 积极推进乡镇统计体制改革

乡镇统计工作是我国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不管让审计工作成为哪一个部门的负数, 都无法将统计的职能进行最大化的发挥。所以, 乡镇统计工作必须将统计机构独立出来,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基本要求设立单独的乡镇审计机构, 使其成为可以与其他基础组织并列存在的实体性的组织部门。这是乡镇统计体制改革的最基本要求, 在完成机构设置之后, 乡镇统计体制改革还必须秉承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地探索与当地特色相适应的统计管理新模式。

(三) 加强乡镇统计的信息化建设

当然, 要切实顺应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 在提升乡镇统计效率的同时保证统计信息的整体质量, 使乡镇统计数据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还必须积极推进我国乡镇统计的信息化建设, 借助于信息平台, 对乡镇基层的统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建立起乡镇统计的信息化网络平台, 以便于在降低统计成本的基础上提升统计效率和统计质量。

三、结论

总之, 目前我国乡镇统计工作还处于相对薄弱的发展阶段, 统计工作与客观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为积极推动我国乡镇统计工作的优化与完善, 为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小康社会的构建等提供有效的统计信息和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淑华.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统计与管理, 2011, (03) .

[2]魏丽虹.对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战略思考[J].河南科技, 2011, (20) .

[3]张淑丹.浅谈如何加强乡镇统计工作[J].内蒙古统计, 2011, (04) .

乡镇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统计分析 第10篇

一、我省乡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波动情况

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4年至2014年近11年的数据, 对我省乡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波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我省统计年鉴中要求物价指数以上1年为基准, 所以2004年以后消费金额均逐年除以基于前1年的物价指数, 直到折算至2004年物价水平。据此对年鉴各年的收入、消费分类价格指数及支出金额进行统计, 并折算各年基于2004年的收入及支出。见表1。

见表1可知, 乡镇居民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年均收入由2004年的5678.82元增长至2014年的17692.44元, 涨幅约为3.12倍, 乡镇居民主要收入由非工薪收入与工薪收入构成, 其中工薪收入为主要构成部分, 近年来工薪收入比例大幅上升, 2004年为65.4%, 到2014年上升至78.3%, 有效带动乡镇居民收入的总体上升。乡镇居民近11年人均年收入情况可分为2004年至2007年与2008年至2016年两个阶段。其中2004年至2007年, 国家经济处于不断稳步发展时期, 对农业发展积极推动, 因此乡镇收入增长幅度平缓。2008年至2014年, 因2008年受到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乡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出现波动, 但整体影响不大, 至2014年人均年收入较2008年增长1.93倍。这一时期, 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乡镇个体私营体数量及规模增加, 扩大了乡镇居民就业面, 乡镇居民收入明显增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乡镇居民收入的提高可扩大内需, 促进乡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

2. 本省乡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

由表1可知, 乡镇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呈上升趋势, 笔者就消费结构中各类消费支出的相对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计算乡镇居民消费结构指标。其中食品消费支出所占比例为恩格尔系数, 随着收入的增加逐年降低, 这与恩格尔定律是一致的。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 计算得出本省乡镇2004年至2014年恩格尔系数依次为:50.13%, 49.71%, 48.68%, 49.45%, 49.19%, 48.78%, 43.76%, 34.43%, 35.28%, 33.59%, 32.98%;其中2004年还处于温饱阶段, 2005年后进入小康阶段, 2011年步入富裕阶段。恩格尔定律是一种长期趋势的反映, 从总体上讲, 本省乡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上升, 乡镇收入增加。

二、乡镇居民收入对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

1. 基本模型

本文采用ELES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1973, Lunch) , 基本形式为:, 其中I为可支配收入, 为减去所有商品基本需求支出的剩余, pi与ri分别为i商品的价格与基本需求量, Vi为i商品的消费支出, bi为i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 (取值 (0, 1], i=1, 2, ...n) 。在ELES理论基础上结合双对数模型消除异方差与弹性分析优势, 建立模型ln Xi=B1+B2ln Y+vi, 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B1与B2的估计值。根据回归分析, 乡镇居民收入对各类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 见表2。

2. 结果分析

表示需求收入弹性, 当时, 弹性丰富, 即该类消费受到收入影响大, 其消费支出增长幅度超过收入增长幅度, 其比重占消费总支出上升;当时, 则相反。由表2结果可知, 乡镇居民各类型消费需求最高为医疗保健, 其次为交通/通讯、衣物、教育/娱乐、用品设备与服务、居住与食品。由此可知, 在乡镇收入的增长下, 各类消费增长快慢程度是消费结构未来变动方向的一个反映。其中, 医疗保健、交通/通讯、衣物、教育/娱乐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 即表示其消费支出在未来具有增长潜力;用品设备与服务需求收入弹性等于1, 表示其消费支出与收入同步增长;而居住与食品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 表示其消费支出在消费结构中呈下降趋势。

第一, 医疗保健。医疗保健费用包括医疗费用与保健费用, 乡镇居民生病占比较小, 不会因收入增长而增加医疗支出, 由此可见保健类产品发展空间较大。第二, 电子通讯、移动电话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随着其价格下调及更新换代, 这部分消费增长潜力巨大。第三, 衣物消费较为活跃。衣物服饰的需求不再是传统温饱型衣物服饰消费, 而是朝着时尚、品牌发展, 衣物已成为一种体现与发展自我的发展型需求。与此同时, 居民对教育/娱乐上的需求也更高。

三、结语

本省乡镇居民对医疗保健、交通/通讯、衣物、教育/娱乐消费潜力较大, 为满足乡镇居民不断增加的消费需求, 需要进一步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建设, 从深层次着手, 建立起增加乡镇居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保障居民收入;完善消费政策, 如实行差异化消费政策, 完善“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消费补贴政策;同时建立健全医疗、社会保障体系, 消除居民后顾之忧, 进一步提升其消费热情, 扩大内需, 优化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王娟.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实证研究[J].市场经济与价格, 2011, (4) :26-31.

[2]朱莉芬, 司林杰.重庆市农村居民收入影响消费的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 2011, (4) :7-12.

[3]李兰澜.广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数量关系实证分析——统计模型选择与分析过程[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 (9) :16-20.

蒙城县乡镇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第11篇

关键词:乡镇;统计工作;对策建议;蒙城县

中图分类号 C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6-02

乡镇基层统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中不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乡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问题和变化规律,为各级党政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有价值的依据。乡镇基层统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统计数据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各级领导对经济运行情况的正确把握、判断和预测。这几年,蒙城县狠抓乡镇基层统计工作建设,乡镇统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在乡镇基层统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基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各级领导对基层经济情况的准确了解,这些都值得进一步认真研究和思考。

1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1.1 统计网络基本健全 蒙城县辖19个乡镇(场、办事处、工业园区),290个村(社区、居)委会,全县总人口131万人,行政区划总面积2 091km2。2004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设立了独立的统计机构,挂牌为“×××经济信息服务站”,全县配备有统计编制人员44名,人、材、物归属乡镇管辖,实行独立办公,“双重管理”,业务上受县统计局、县经委指导。同时村(社区、企业)级统计工作由村(社区)委会、企业会计兼职。为加强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全面、及时、准确,各乡镇都成立了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统计工作负责人为副组长,成员为乡镇直单位负责人及各村会计。

1.2 硬件设施基本齐全 目前,各乡镇经济信息服务站基本上达到了有牌子、有房子、有桌子、有柜子、有制度、有电脑、有网线、有打印机、有统计人员。这“九有”的到位,有力保证了基层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人员素质较高 全县配备的在编44名统计人员全部为大专学历,70%以上取得了统计师职称,其中4人通过高级统计师考试。由于统计人员文化素质提高,能较快掌握统计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为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4 管理制度基本完善 县局统一为乡镇经济信息站定制了《蒙城县乡镇统计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和《统计法宣传图板》,并且连续两年制定了《蒙城县乡镇统计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新的管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乡镇统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5 经费模式有所创新 乡镇的统计、普查经费管理的模式也有创新。在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中为乡镇解决了适当经费,并将经济普查考核机制与资金分配有机结合,较好保证了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乡镇统计人员兼职多 全县44名在编统计人员中,没有一个是专职从事统计工作的,他们都是身兼数职,一个人做着许多工作。有招商引资的,有兼民政工作的,有兼行政包村工作的,有兼综治安全的,有在党政办公室值班的,有的是社会抚育费征收站人员,有的兼计生办业务人员等等,最多的一人兼了乡镇四项工作。另外,乡镇领导还随意抽调统计人员做其他临时性的工作,使得乡镇统计人员辛苦劳作,疲于应付。

2.2 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 一些乡镇领导对基层统计工作不重视,对统计地位看得过低,总认为有统计就是估计,就是上报部门的考核数、目标数。在一些乡镇领导眼里,统计不如财政、国土管理等部门那样能为政府增加收入,也不像农业综合服务站那样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项目支持,统计人员工作产生的数据,感觉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所以在具体工作中,只对与自己考核、奖励有切身利益的经济指标数据关心多,而对具体的统计工作过问少、关心少,对如何开展、如何做好统计工作不重视、不过问,对统计人员不关心。

2.3 统计制度不健全或实际操作性不强 目前的统计调查制度大都以满足本级和上级的需求为主,而基层统计人员往往只是简单地收集和汇总各种统计报表,不能满足乡镇对其经济情况分析的需求。加上市、县一些部门常常擅自制发不符合规定、未经统计部门审批的报表,且大多不能采用抽样或难于取材,加重了乡镇统计人员的负担。即使是统计部门的正规统计报表,规定得很详细,也难免有一些(下转38页)(上接16页)与乡镇的实际不符,导致乡镇统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几乎只能是简单应付,无法真正实行。

3 加强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对策建议

3.1 稳定基层统计队伍 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与统计人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认真抓好基层统计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勇于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统计队伍,才是新时期做好乡镇统计工作的有效保证。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保持基层统计队伍的相对稳定。最好能建立垂直管理的统计体制,这样能减少外界干扰因素,有利于整合资源,树立统计权威;有利于稳定队伍,全面提升统计专业化水平;有利于强化统计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同时建立健全具有行政管理效能的乡镇统计机构,正式纳入统计法律体系的框架之内,进行全方位的统计管理体制改革。要做到定编、定人,保证工作经费,让广大统计人员安心、热心、尽心地投入到统计事业中来。在业务上,要实行“下培一级”的原则,每年至少对基层统计人员进行一次培训,以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在方法制度上,要广泛听取基层统计人员对基层统计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调查方法制度的可操作性。乡镇统计人员的调进和调出都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经县统计主管部门同意,并安排好新进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乡镇统计人员的年度考核要经过县级统计机构的认定。

3.2 努力提升统计工作地位 作为县级主管统计部门要不断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想方设法健全乡镇统计机构,完善农村统计网络,夯实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工作基础。乡镇统计人员原则上要实行专人专职,要寻求良策、创造条件,为他们减少其他兼职工作。兼职统计人员的工作也要突出以统计工作为主。另一方面要加大《统计法》宣传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乡镇主要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让乡镇领导了解统计、重视统计,要让乡镇领导增强依法统计意识,支持和保证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3.3 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乡镇统计工作要得到领导的重视支持,必须利用统计工作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围绕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围绕经济社会的热点、难点,认真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优质服务。既向上一级政府统计部门提供统计数据,又要为本级党委政府提供统计分析和决策参考。因此,乡镇统计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积极开展统计分析和统计调查研究,定期向领导提供统计资料、统计分析。要特别注意将指标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把数字提高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层面上,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

3.4 保证乡镇统计工作经费 财政部门要在财力上予以倾斜,不断加大对统计的投入,将统计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足额核定、及时拨付,保证统计工作经费支出与统计工作任务相适应。特别是要保证普查、基层统计基础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对于财政比较薄弱的乡镇,上级部门要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保证各项统计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乡镇企业统计制度改革与管理研究 第12篇

1 当前乡镇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虚假性数字。近几年来在乡镇统计工作实践中发现乡镇企业统计虚假成分比较高, 造成这种想象的原因主要有:

①统计得不到领导重视, 企业没有规范的统计制度, 甚至没有统计岗位, 统计由会计兼任。一些统计指标难以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填报。②乡镇企业统计法律意识薄弱, 对统计的作用认识模糊, 认为统计只为政府上级部门服务, 只为了完成任务, 对企业经营决策没有多大意义, 抱着这样的想法, 有时为了应付统计行政部门数据上报要求, 部分企业采取虚假数字。③乡镇企业由于不懂统计法, 生怕统计泄密, 瞒报, 漏报, 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④部分领导对统计不够重视, 对统计数字审核不严, 把不好关。

(2) 统计台账和原始资料不健全。许多企业抱有侥幸心理, 所以对上级要求的必须建立统计台账制度不认真执行,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

(3) 统计方法制度不够完善, 统计指标体系与指标设置不够科学。

(4) 统计数字只停留着初级阶段, 缺乏必要的整理和分析, 统计资料的服务作用弱化。

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必要让我们认识做好乡镇统计工作的意义。

乡镇企业是农民就业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而乡镇企业统计工作既是一项重要的业务, 也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 做好乡镇统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 统计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企业统计是从数量上研究企业总体运行情况, 它涉及到产、供、销、人、财、物、生产、经营、销售等多环节多领域,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了解企业发展的全貌, 预测企业发展的未来。统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它能为企业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当好参谋, 从而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加强, 推动生产的发展,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建立有效的统计制度

统计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势必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因此必须加强统计工作的改革, 那么, 怎么样改革才能建立更为有效地统计制度呢?统计制度只有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才能具有活力, 才能更好反映客观实际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 才能更好的完成统计的服务、咨询、监督的职能。

2.1 要进一步加强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 使乡镇企业知法懂法认真贯彻统计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在1983年12月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以后又在1996年5月15日第八次代表大会修订。法律的出台, 为保证统计资料的真实, 准确及时提依法统计提供了法律依据。我们要认真组织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教育,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 进一步营造依法统计氛围, 提高全社会法制意识, 切实保障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职权;同时也要规范统计岗位, 加强专业统计人员业务培训, 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使统计人员能按照统计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填报统计资料。统计人员的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统计数据质量, 要通过短期培训、继续教育、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 使统计人员及时更新知识、熟悉业务,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工作的要求;要求主管统计的领导严格把关统计数据。通过以上途径确实保证统计数字的真实性。

认真学习法律业务的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统计法的施行中存在种种原因, 使统计法成为软法, 所以我们又必要把修订统计法提到议事议程, 通过修订统计法, 使统计的真实性在法律上切实得到保证。

2.2 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 规范企业统计台账制度

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一方面规范统计行政人员的行为, 加大对统计行政人员的查处力度, 防止统计工作的玩忽职守, 泄漏统计资料, 商业秘密的行为, 为企业安心如实上报资消除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执法检查规范统计台账制度。只有乡镇企业建全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才能规范化管理企业, 才能提高基层单位填报数据的准确性。

2.3 健全统计方法制度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自己特色的统计资料, 完善自己的统计方法。使企业各部门之间实现有效地信息交换与共享进一步拓宽信息的可利用范围和程度。在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可以考虑实现统计工作全部在网络环境下运行, 实现统计工作流程电子化, 使统计部门生产的信息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幅度提高。

2.4 要对搜集到的更重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分析, 使统计真正为企业服务

统计部门要根据管理与决策的需要对集中起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生成新的有用的信息, 利用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为企业的发展与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 发挥统计的参谋作用, 促进乡镇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

3 结语

上一篇:博物馆多媒体技术论文下一篇: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