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

2024-09-19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精选12篇)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博物馆,景观设计,人性化设计,展示设计

一、博物馆的概念与类别

现代博物馆是保存, 陈列和研究人类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机构, 并且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而且是对公众永久开放的非盈利机构。

博物馆种类很多, 大体分为:历史文化类, 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地方特色类, 如苏州民俗博物馆;行业文化类, 如中国茶叶博物馆等。

二、“以人为本”的博物馆景观设计原则

博物馆的景观设计也从内部延伸到包括外部环境在内的整个范围。其设计原则主要为以下三点:

1.强调休息和人性设计。传统的博物馆的内部空间主要被展览品、文物保管所占据, 景观空间中很少有其他能够为旅客提供服务的相关设施。所以与博物馆主体相关的服务设施可以作为展馆的一种文化补充, 更多的被设计到建筑空间中。

2.细节与整体相结合。应当更多的注重博物馆的细节设计与整体设计相结合。设计应当充分融合景观与建筑, 体现“从内到外, 由外到内”的思想。

3.突出形象特质和文化内涵。设计应当通过景观营造气氛, 烘托主题, 使观众迅速切身融入博物馆的气氛中, 将其心理状态调整到位, 并产生心理碰撞与共鸣, 使其更易体会博物馆的文化内涵。

三、博物馆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运用

设计是促进社会性需求的工具, 它必须考虑能源的节约还有其对环境的影响, 留下让人能够全面发展的空间, 保证人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强调以人为中心, 并能不断满足人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需求。景观的规划设计所服务的对象是人, 目的是合理规划人与人, 人与环境的关系, 创造一个适宜人生存与发展的优良环境, 使人与人, 人与环境之间协调平衡。人是所有设计的衡量标准, 所以博物馆景观设计要考虑人与展示环境最大限度的和谐。

怎样在博物馆展览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设计必须考虑整体的陈列环境, 渲染陈列的氛围, 突出展品的陈列效果。在信息化时代的展览设计中科技手段的运用, 例如运用科学复原三维空间, 立体化的展示, 还有声光电的创意运用。而传统的博物馆展示陈列形式已经于当今的社会需求脱节, 与环境设计结合的博物馆设计将人的参与考虑进去, 那么以前的“静与死”的陈列宣传就会变的“动与活”起来。较之传统的陈列展示形式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更轻松愉快的让观众投入到展览内容中。更好的体现博物馆为公众服务的宗旨。曾经只是为了来参观的观众, 在博物馆中的参观活动主要依赖视觉活动完成, 这种“动活”的陈列形式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充分的调动起观众的感官去感受欣赏陈列品, 深刻体验陈列文化内涵。目前这种展览形式在科技类展馆中多多少少有所应用。我国的博物馆主题大多属于历史类题材, 所以其陈列形式应当借鉴运用物、景、人结合的“景观设计”去解决。

随着科技的发展, 博物馆的陈列展示设计借鉴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例如甘肃省博物馆的新馆在陈列展示设计中就运用了全景化陈列的形式来展示古代环境。我国目前博物馆设计水平不断快速发展升级, 大量的景观设计在陈列展示中运用, 同时考虑到参观者的物理要求和心理需求。物理层次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人性化的景观设计要求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要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 能使参观者与陈列展示景观之间更加和谐。以人为本的设计会最大限度地考虑人的行为方式, 心理活动, 让人主动适应和理解设计。博物馆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更多的体现在各种服务设施是否完善, 例如对轮椅旅客、盲人、孕妇、儿童等的设施是否尽量考虑合理。

博物馆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参观者的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 人的心理需求不如物理需求那样明显直观, 人也很难表达心理上的需求。理论上说人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过程, 只有通过这一理性过程才能做出对景观的评价, 因而心理感知在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中占有重要分量。思维形式有推理和联想两部分:人往往会运用以前的经验进行推理, 就是由已知前提推出未知判断, 由局部推知大致的整体, 或由整体推知局部, 这种思维形式有利于人系统地全面化的感知景观;而联想这种思维方式是由所见之物而触动心理过程, 即促景生情。对景观的心理感知过程正是人与景观统一的过程。无论是怎样的景色都会引起人的感情变化。在以人为本景观设计中, 不仅要让人睹景生情, 还要使“情”升为“意”, 这种意境能使感情得到升华, 满足人不断拓展的心理需要。

四、博物馆的景观设计方法——以“军事博物馆设计”为案例

1.根据军博馆的藏品特点进行建筑、景观、陈列设计的统一规划, 按照景观到建筑再到景观的思路, 充分考虑军博馆中景观与陈列、建筑的关系, 为军博馆营造一个和谐的主题氛围, 使观众在获取军事知识的同时与博物馆产生心灵的碰撞。

2.军博馆是展示、收藏、陈列军事相关藏品的机构, 兼有教育和娱乐等多重功能, 满足不同知识层次还有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尤其是人们在感受军事知识的同时, 发展成为具有深厚军事文化底蕴和氛围的场所, 军博馆的景观设计需要一种兼有军事知识、人文关怀、社会效益的新景观形式, 所以整个设计规划围绕一个“主题”, 运用不同的设计方法来表达其军事主题, 并实现军博馆的多重功能。

3.应将军博馆的各功能空间按一定的节奏组合设计, 运用互含组合方法, 体现出各种独立而又统一的空间特色, 为参观者营造最佳展示陈列空间氛围。

参考文献

[1]白琰.陈列设计中的人本意识[J].中国博物馆, 2003 (04) :65-67.

[2]李卫平.浅谈博物馆展览的陈列设计[J].东方博物, 2003 (00) :101-104.

[3]吴望文.行业博物馆与“三贴近”——上海铁路博物馆陈列设计贯彻“三贴近”原则的探索[J].文物世界, 2006 (03) :64-65.

以人为本的平面设计认识及应用论文 第2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平面设计;认识;应用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思潮在心理学领域被提出,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责任,“人”的成长,强调“此时此刻”。由于这种心理学思潮强调对“人”的尊重,“人”的价值,一时之间被广为接受,研究者将其引入各个领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随之诞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着眼点不仅仅在于“人”的本体,而且更加关注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能够理解并运用这种深层次关系,平面设计作品将更有助于为“人”服务,助“人”成长以及人性关怀。

一、“以人为本”的平面设计理念

随着人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设计也产生与发展起来,立体设计、平面设计等不同设计类型丰富着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将世界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设计是为满足于人类的物质、精神需要而存在,“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即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需要而对设计对象做的有目的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包含对物质层面上的刻画,同时又包含对精神层面上的融合。

(一)物质层面上的刻画

作为“人本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的当代伟大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设计是为了满足对更美好的物质生活以及对美的精神享受追求的需要。平面设计内容以客观现实为题材,以物质基础为对象,好的设计以使客观物质基础为对象的平面题材达到打动人心、凸显人的价值为标准。

(二)精神层面上的融合1.“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是文化的体现平面设计是利用视觉传递设计者的创意的过程,以文字符号和图形符号将信息传递出去,便于受众接收和理解,外部审美特征是平面设计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要求平面设计作品要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在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受众中能够被理解和传达,并产生感动的力量。平面设计作品不是孤立存在的,没有文化做内涵支撑的设计作品是无法与受众产生共鸣的。平面设计作品不仅自身需要文化内涵做支撑,同时还要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这也需要与受众的文化背景相契合,否则也不会被受众接受,比如一幅幅面较大的户外黑白人像作品,其本身并不违背受众文化背景,但如果悬挂于光线不好的路段,在晚上极容易引起受众的心理不安,这明显与受众的文化背景相违背,即成为典型的“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反面平面设计作品例证。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典的平面设计作品也同时丰富着人类的文化内涵,久而久之,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典型的太极八卦图、盘结图形等传统图形符号文化。

2.“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是审美的需求平面设计即是为满足人们审美需求而存在的,符合人的审美需求的作品才能称之为优秀的作品,平面设计作品要考虑受众的审美感受以及审美能力。“以人为本”的设计审美需要将“人”与“物”统一到设计作品中来,设计师从受众的情感出发,以满足受众的内心需求为主体,以“物”与“人”的情感统一和谐为内涵,运用符号、色彩、构图等元素,打动受众,满足受众审美需求。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归根结底即是满足人的需求的设计理念。

二、“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影响因素

(一)对“人”的理解

“人”是“以人为本”中最难被解读的部分,如何理解“人”的概念,成为“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核心内容,有的设计师理解为“人的利益”,或者“人的需要”,都是片面的,没有真正理解“人”的宗旨。两种理解都狭隘地看待了“人”,这里指的“人”不应该仅仅是具体的产品使用者,而更应该看作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不仅仅包含作为物种而存在的“人”,同时也包含与人相联系的主客观环境因素。

(二)“人”与物的关系

平面设计作品中所展示的“物”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物”要与“人”的需求相结合,与“人”的审美相统一,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与“人”的文化背景、环境要素相吻合。

(三)“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与环境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了环境,“人”将不复存在,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外部空间,承载着人的所有活动。平面设计作品不仅要表现人所生存的环境,与环境相契合,同时平面设计作品在展现的同时也要与外部环境相统一,环境也是平面设计作品的外部延伸。如上文所说反面案例,即是平面设计作品没有考虑到环境结合的问题,如果是在光线柔和的艺术馆中,该幅平面设计作品毫无违和感。环境友好性也成为设计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

三、“以人为本”平面设计的基本层次

(一)人性化设计

平面设计师在进行作品设计的时候,在保证基本设计内容和步骤的基础上,根据人的行为习惯根据人的行为习惯、生理结构、心理情况、思维方式等,以人为轴心,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对设计进行优化,使人在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方面得到尊重和满足。这样的设计能充分体现艺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二)情感化体现

主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反应的心理表现特征即是情感因素,它是人对于外部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以人为本”平面设计理念要满足人的精神审美需求,即要注重情感化体现。设计师将自己对设计对象的或爱或憎的情感孕育于平面设计作品之中,是一种创意性极强的活动,需要充分发挥设计师的思想和设计目的,这种情感的体现还要考虑受众的需求,是否能与受众的情感需求产生共鸣,为观者带来情感体验,或是欢乐、或是兴奋、或是悲伤、或是感动、或是猎奇等等,一幅情感化的作品必将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情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三)适用化设计

平面设计作品不应是曲高和寡的,虽然平面设计是艺术的体现,但同时也是为人所服务的,应该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即其所服务的对象是普通大众。因此“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中即要求平面设计应该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尽可能多地与大多数人的文化背景相契合,为大多数人所理解。

(四)绿色化设计

20世纪60年代,《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一书中提出一种全新的设计概念,即绿色设计,作者是美国设计理论家威克多巴巴纳克。在他看来,设计应该是环保的,是为地球环境而服务的。[3]绿色设计概念的提出,在于将环境破坏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预防污染的产生,目前由于科技手段的进步,平面设计材料和平台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原材料越来越环保,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降低,而且随着电子屏幕的大规模使用,平面设计对材料的耗费微乎其微,对环境的破坏也已降至非常低的程度。绿色设计除了指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之外,同时也指对人文环境的保护,即符合人的审美需求以及文化背景的设计作品即是绿色设计。

四、“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应用

(一)在宣传册中的应用

作为印刷出版产品,宣传册经常被使用,为引起受众的注意力,其视觉效果的追求必不可少,除了视觉效果之外,作为平面设计的一员,设计师会将无限的设计想法赋予其中,天马行空的创意,独具匠心的设计,对人的关注、尊重,才是一份宣传册作品出众的重要原因。如服饰收藏家吉尔瑞特布兰特(JillRitblatt)在伦敦V&A(Victoria&Albert)博物馆举办的收藏展的宣传手册就独树一帜,它是由著名设计大师艾瑞(Area)特别设计的,宣传手册被设计为一个塑料手袋,这个塑料手袋自带一个可合并的把手,非常方便携带,又因其独特的艺术性,极具收藏价值,吸引了参观者前来领取。[4]其不仅考虑到了设计作品与收藏展主人的身份,而且综合了受众的感受,将二者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收藏价值的宣传册产品。

(二)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

书籍装帧是平面设计展现的另一个重要舞台,无论哪一种图书,都需要大量的平面设计与内容相配合,尤其是封面与封底的平面设计都是必不可少的,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导之下,封面与封底所选取的元素既要与书籍内容风格相统一,又要能体现出书籍的主旨,同时也要考虑读者的视觉感受及情感感受。独特的造型设计,丰富的色彩及印刷工艺,使得书籍越来越成为艺术品,读书也越来越成为一种享受。其中,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书籍设计无外乎儿童书籍,尤其是近些年风靡一时的绘本读物,色彩丰富的图片内容,讲述着一个个熟悉的故事,以平面设计方式呈现出立体书籍的装帧,让读书突破了固有范式,极大地激发了儿童读书的趣味性、新颖性,这种别样的人文关怀,使得大人都深深地被其所吸引。

(三)在商业海报中的应用

在市场经济日益繁盛的时代,各种商业海报装饰着城市的各个角落,企业为使自己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位,为品牌竞争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争相以海报的形式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这种海报中,设计师往往选择将企业的品牌文化作为设计作品的内容,将人的价值放在设计的首位,触动受众的情感,引发观者对其品牌的探究,从而接受企业文化,影响购物决策。

五、结语

平面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的,脱离了“人”的设计产品是不能立足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既是对受众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设计师的尊重,将人的价值体现在作品之中,将人的情感需求作为作品的最终诉求,与人的灵魂发生碰撞,引起人的共鸣,这样的作品才能成为一幅有灵魂有深度的作品。平面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消费,“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充分了解受众,对受众的审美趋向做具体而深刻的调研,并将其作为创作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蒋璐珺.浅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4(4).

[2]罗兴华.“以人为本”哲学思想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J].美术大观,2013(11).

[3]周娅汝.浅谈“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5(8).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 第3篇

【关键词】 以人为本;绿色设计;摩托车;个性化

当今设计界“以人为本”这一主导思想,认为自然界中一切都要为人的利益服务,人是宇宙自然一切的中心。在设计中将人的利益和需求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并以此作为衡量设计好坏的标准。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处理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前工业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状况来看,如果就产品本身而言,“以人为本”的指导并没有错,但是孤立地讲“以人为本”,就会导致在设计中仅仅考虑人自身的利益和需求,使人走向与自然的对立。人类属于自然,而自然并不属于人类。从自然的角度来讲,“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就与之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的行为活动要符合自然的规律而不是两者的对立。“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观的核心思想与根本规律。他主张人应当与自然合为一体的,而不能成为自然的立法者、主宰者和征服者,而应当维护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

“绿色设计”这一国际设计潮流,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生产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追求迫使我们在产品设计和制造中除了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外,还要尽可能的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产品报废后便于拆卸,可进行资源的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绿色设计”的目的是:系统有序地探索人类产业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关系,有效地避免高科技工业化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冲突。然而 “以人为本”观念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满足人的需求。而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产品的生理、心理需求具有多样性,人们对于满足了基本功能的产品又有着更高更多的要求。比如说:人们在虚荣心的影响下需要对产品包装繁复奢华的外衣;为了彰显个性满足高层次的需求对产品附加配件的更多要求;对于流行时尚的追求无视产品的使用年限,过早的更新换代等等这些现象。很明显地与“绿色设计”的主旨产生矛盾,给环境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

所有的工具基本上都是为了扩张或延伸人类身体的某部分功能而产生的。摩托车就是为了扩张脚的行走功能,以达到更加快速移动的目的。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摩托车的看法也在逐渐改变,摩托车产品已经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成为活力人士的玩具。另外各类摩托车体育赛事的加入也促进了摩托车爱好者队伍的壮大。由此,在消费者的需求和推动下,摩托车走向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就摩托车设计而言,设计师们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去满足不同消费者对摩托车的需求,针对摩托车产品的狂热爱好者,设计出一批超大排量的机车产品,这些摩托车仅仅从实用性和普及性上来看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它们造型夸张、制造耗时,需要比一般产品更多的材料和能源,同时也带来比一般产品更多的污染。另外,为了满足人们感官上的刺激需求和对挑战极限的热衷,发展出了各种门类的赛车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乐此不疲。这是一种追求极致的乐趣,是一种人类自我欣赏自我满足的过程,然而这也是对于自然的压力和污染。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摩托车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进行研究。而高科技、新材料的运用让摩托车的功能和使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广,外观造型也有了更多形式的发展。这些新功能、新形式的摩托车产品的出现更是改变了我们对摩托车的定义。特别是大量概念产品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摩托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摩托车作为个人代步工具的一种,衍生出了许多超乎想象的产品形态,不断扩充着人们的选择范围,成为一种科技进步人类个性发展的见证者。但是,在人们追求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研发过程中,也会给环境带来新的污染。当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定位更加细分,为了体现所谓的人性化、个性化而使得产品的通用性降低,产品变得“专人专用”的同时,产品使用的材料、消耗的能源、排放的废弃物也会变多。

在主张“以人为本”的同时主张 “绿色设计”理念,于是号称环保、节能的电力驱动的轻型摩托车被开发出来并迅速在我国壯大起来。然后为了响应“绿色设计”而被研发出的电动摩托车就真的“绿色”么?电动摩托车中目前大量使用的电瓶多为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的装配过程中涉及到铅中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另一方面,这类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较短,报废量随着产品的增加不断上升,而目前我国对废旧蓄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效率远远赶不上电池的废弃速度。同时也没有可依的回收再利用法规,这就造成废旧蓄电池内的有用物质被提取后,其余的有害物质随意扔弃排放,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但是,只要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就会不断开发能源来制造垃圾,而设计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过度消费的催化剂。设计出既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又丝毫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产品,仅仅只是一个理想。在设计中我们做不到真正的“以自然为本”,“以自然为本”的极致就是不设计,显然这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相矛盾。设计的两难困境在于,一方面我们抱怨设计手段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我们又寄希望于新的设计来改变这种现状。如何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协调起来,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将是设计者们未来要不断探索的主题,是设计者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何晓佑.谢云峰.人性化设计.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08

[2]王媚雪; 工业设计与人性化设计观念[J]; 艺术教育; 2005 年05 期

[3]陈羽.工业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0

室内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研究 第4篇

一、室内设计概述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意义。室内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的构思和空间划分紧密联系在一起,丰富和发展建筑设计的构思。室内设计不仅是人们一般所认为的“装修”“装潢”和“装饰”,不仅是对建筑进行“美化”,而是利用一切技术和艺术的手法,营造理想的建筑环境,延伸和完善建筑设计,从而对建筑设计空间进行再创造。室内设计包括依附于建筑实体的设计,如空间造型、水体绿化、装饰装修、壁画雕塑、色彩光照和各种建筑设施的处理等室内装修,包括依托于建筑实体的家具灯具、装饰织物、日用器皿、卫生洁具、家用电器和各种观赏陈设物品等室内陈设。随着设计范围的扩大,室内设计已经拓展成为室内外设计,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

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较为久远,且经历了各种变迁,对室内设计的发展产生影响因素有两个方面,第一,不断发展的政治、经济、生产力,同时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也会对室内设计的发展产生影响,这类因素影响下的室内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性特征。第二,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同时,经长期积累后逐渐形成的民俗、信仰及宗教等因素也是一大重要影响因素,这类因素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受此类因素的影响,室内设计的发展呈现出地域性与民族性特征。

就现代室内设计而言,在设计观念及设计内容等方面均不同于传统室内设计。现代室内设计将形式设计包含在内,属于一种特殊的整体环境设计。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室内设计师需要与艺术家、专业工程师等各方专业人员相互配合,在满足业主设计需求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要求放眼全局,展望未来。在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之下,现代室内设计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将消费作为设计导向,注重实用精神,重视人的感受,具有较强的多元性。总而言之,在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中,应充分运用科学与技术,充分整合设计工作中功能、技术与室内形式各要素,全面协调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进而促进室内设计的人性化与生态化发展,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以人为本的室内设计原则

当前阶段,社会各界对“以人为本”理念越来越重视,不仅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且在经济、政治生活中,这一主张也成为我们制定政策的依据和前提。因此,以人为本的思想自然是我们指导室内设计的原则。究其原因,有三点,其一,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实现设计的真正价值。室内设计为人们提供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空间,人们必须通过对这个空间环境的使用和对其中的设施、设备的操作,才能体验、感受设计的价值。其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形式服从功能原则的必然要求。形式服从功能是现代主义建筑所倡导的一个基本原则,良好的使用功能不仅是评价设计优劣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体现设计者对人尊重和关爱的核心问题。其三,人的属性决定了室内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成为当今设计界普遍遵循的格言。室内工作、生活、学习,需要适当的温度、光线、清新的空气,使用方便的设备、家具和优雅的文化氛围,根据人的各种思想、信仰、情感、兴趣和价值观设计属于个人的室内风格,这是人的属性。

在以人为本的室内设计的正确理念应该是求得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体现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观,它不仅仅以服务于个别对象和满足某种物质需求为目的,还要进一步实现技术、艺术、人文、自然的整合,使设计成果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丰富的生态科技含量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一)室内环境中以人为本的功能美

公元前15世纪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这样一句名言:任何一件东西或事物如果它能够很好的实现它在功利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和美的。无论是物质功能还是精神功能,在室内设计中都是要首先考虑的,考量的标准是以人为基础的。

室内环境中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是同时存在的,如住宅中的客厅、卧室、书房,学校中的教室、办公室以及医院中的治疗室和病房,物质功能是重要的,要根据不同空间的使用人群的、人群的特点进行功能的设计,客厅要满足会客、休闲的功能要求,教室要满足学生上课、自习的要求,病房要根据病人的特点要满足治病,修养的功能要求,以上均属于物质功能的范畴。在精神功能方面,要让人们感觉到安全感、舒适感和愉悦的心情。为了满足安全感和舒适感这一精神功能,设计师应特别注意空间的形状、尺度、比例以及光线的强弱,设备的性能,环境的开敞或封闭的程度等。如卧室,关键是要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以利人们休闲和休息;病房关键是要有一个明快、安静、开朗的格调,以增加病人的信心,有利于他们的康复;厨房关键是有足够的面积、合适的比例、完善的设施,干净、明亮的外形,使环境满足烹饪的要求,使主妇心情愉悦。无论是物质功能的实现还是精神功能的满足,都是以人为出发点,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在设计中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体现人性化的原则,室内设计的成果是为人自身服务的,绝不能本末倒置,使人沦为“艺术成果”的“奴隶”。

(二)室内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形式美

从美学角度看,形式和形式美既是一个相当重要也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不同的美学家对形式和形式美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解释。结合室内设计来讨论,形式美可以理解为室内环境的各种要素在排列组合、色彩、形状、感性显现等方面显示出的美。

在室内设计中,比例是形式美的一个体现,比例的恰当与否体现在环境的各个领域。门窗的高宽比属于要素自身的比例;办公桌与桌上台灯的比例等属于要素自身的比例;大型壁画、中央吊灯与整个空间的比例属于要素与整个空间的比例,例如宾馆大堂的中央吊灯,如果悬吊于住宅的卧室会使空间拥挤不堪;床头柜上的台灯,如果摆在大堂里会显得十分小气,归根结底,所有的不舒适感都是来自于人感知的,这些因素在处理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人的因素,使人待在这样的环境中舒适。环境艺术是一种整体艺术,环境中的任何一件器物,任何一件装饰,任何一个构件、部件和配件,是否存在的价值,能否给人以美感,不仅要看它们自身如何,更要看它们与其他要素和整个空间是否具有良好的关系。

(三)室内环境中以人为本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美学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范畴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史中最具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意境指的是在艺术创作中能够形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的状态,达到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的地步,从而能使审美主体超越感性具体,进入更加广阔的空间的艺术境界。室内环境的意境美是室内环境精神功能的最高层次,也是室内环境美学价值的最高体现,室内环境意境美的初级层次是形成特定的氛围。室内环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氛围是由其用途和性质决定的,当然还与业主的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审美情趣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如起居室、会客厅应该亲切、平和,宴会厅应该热烈、欢快,会议厅应该典雅、庄重等。由于室内环境的类型相当复杂,即便是同一类的建筑,当规模、使用对象不同时,其体现的氛围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在设计室内氛围时业主的职业、爱好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情感和形象是任何艺术门类都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有情感而没有合适的形象构不成艺术,不能表达情感的形象同样算不上艺术。要使室内环境具有深刻的意境,从创作角度说,就要意在笔先,先意后象,在立意后,寻找最合适的形象表达立意;从欣赏角度说,就是欣赏者能够从感知的形象中,受到启发、感染、陶冶甚至震撼,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四、现代室内设计中对以人为本的思考

以人为本是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潮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以人为本作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主流,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尊重人性的自由,以人为本的要求应该得到满足。以人为本应该是全方位的,既要关怀成年人、健康人,更要关怀儿童、老人、残疾人,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特殊困难和特殊需求,体现无微不至的精神。当然,以人为本不可误解为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可以无节制的向自然索取,甚至可以破坏大自然。因为从根本上说,人本身也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破坏了大自然,破坏了生态系统,也就危害了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要把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相结合,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节约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资源和能源,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

室内设计是一种最为普及、最贴近人的生活的艺术,它随处可见,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总是“强迫”人们去接受,因此,它甚至被称为“强迫性”的艺术。鉴于这种特性,设计师们一定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设计优秀的空间。现代室内设计的正确理念应该是求得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体现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观,它不仅仅以服务于个别对象和满足某种物质需求为目的,还要进一步实现技术、艺术、人文、自然的整合,使设计成果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丰富的生态科技含量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霍维国,霍光.室内设计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尼跃红.室内设计基础[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崔东晖.室内设计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以人为本与博物馆陈列设计 第5篇

赵 颖(浙江自然博物馆 310012)

[摘要]

设计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新时期需要新的设计理念。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信息中心的传统形象,在当今受到了现代交流方式多样化的考验。“体验理念”的实践既能为经济领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能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博物馆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体验、情景体验和文化体验,故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应以人为本,确立“体验”的展示理念,培育博物馆体验兴趣;突出体验诉求,做好目标观众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展示形式;深化主题体验,满足个性化体验需求。关键词:博物馆 展示设计 以人为本 体验

博物馆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体验这种能给我们带来直接感受的认知不仅带给了人们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同时也将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体验带给我们的认知将更加深刻和难以忘怀。“体验经济”(1)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博物馆设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 设计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新时期需要新的设计理念

(一)我国传统的博物馆设计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博物馆主要经历了解放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以及1949年解放以后的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当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博物馆的展示设计还一直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展示设计在设计理念和手段上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对我国来说,博物馆是舶来品。在其被引进的百年中,博物馆的展览一直是静态的,以博物馆为主角的展览模式、展览方式则沿用“以时间为主线贯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历史性’展览”(2),突出藏品展示与藏品在展示中的安全始终是展示工作的重点,整个展览就像一本翻开的教科书。在展览的内容和形式上,较多地考虑展品的收藏和研究,陈列展览往往以博物馆为本位,以陈展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兴趣为出发点,展示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很少顾及观众的需求和感受。博物馆门可罗雀、留不住观众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博物馆人,人们早已厌倦“隔着玻璃看,耳听别人讲”的固定模式,渴望有更多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在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传播速度加快的背景下,基于传统理念的设计造成同行业内各博物馆展示内容和形式的雷同。这种趋同现象难免抹杀作为一个具体博物馆的个性化感受和体验。

(二)体验成为新时期观众的新需求

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人们对博物馆业产生了新的文化需求。人们到博物馆已经不是单纯地获取展品本身反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参观获得一种体验。

随着我国社会从生活物资的短缺,信息渠道的闭塞,走向物资富足,信息爆炸,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逐步提高,观众到博物馆来已不再满足于只欣赏美妙绝伦的展品,而更多的是想探求展品背后所深藏的文化内涵。体验经济学家派恩认为,体验经济是人类经济形态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个台阶,消费和服务不再是机械的交易过程,消费场所成了剧场,消费者成了参与者和主要演员,体验为卖方提升了商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为买方带来了趣味、知识、想像力和值得记忆的审美体验。鉴于消费需求层次的发展、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科技的发展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人们知识水平和欣赏水平的变化,博物馆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求得可持续发展,势必要转变博物馆展示的设计理念。博物馆展示环境给予观众的体验成为受众关心的焦点。今后的博物馆展示设计应重点关注观众在展示中的参与程度和体验感受。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发展首先在于博物馆展示设计理念的发展。基于体验理念的博物馆展示设计应当成为新时期博物馆展示设计的主流。“设计的目的已不再是展示本身,而是通过设计,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色彩配置等手段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和个性的展示环境,并通过这一环境,有计划、有目的、合逻辑地将展示内容展现给观众,并力求使观众接受设计者计划传达的信息。”(3)为适应观众越来越高的体验期待,博物馆既要成为历史文化信息中心,同时也要成为文化体验的场所,利用展示将展品的信息以一种愉快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观众在展示中体验各种感受。

二 博物馆是文化体验场所

“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4)博物馆收藏和展示的物品往往具有文化的特质。现代博物馆通过这些文化特质的藏品的展示,使人们体验不同的文化内涵。博物馆的这种品性成为人们体验人类进步足迹的最为直接和真实的物证的场所。

(一)体验及其分类

体验经济学家派恩认为:“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结果是没有哪两个人能够得到完全相同的体验经历,因为任何一种体验其实是某个人本身心智状态与那些筹划事件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5)正因为体验这种独特的特性,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探讨,其中较著名的有派恩和吉尔摩的体验分类和伯恩德·H·施密特的体验分类:

(1)派恩和吉尔摩的体验类型。派恩和吉尔摩按照消费者的参与程度和环境上的关联性,将体验分成四个类型——娱乐体验、教育体验、审美体验和逃避现实体验,他们互相兼容,形成独特的个人经历。他们认为,娱乐体验是指消费者主要依靠感觉被动吸取的一种体验。它是一种单向行为,主要是指观众参与程度较低的音乐会、观看足球比赛等;教育体验是消费者能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一种体验,如互动鸟鸣装置,不仅让观众听到鸟的叫声,还让观众了解它的名称、生活习性等科学知识;审美体验是个人沉浸于某一事物或环境之中,而对事物或环境极少产生影响的一种体验,如参观美术馆的画展、欣赏生态博物馆的山水风景等;逃避现实体验与娱乐体验相反,消费者不仅完全沉浸在某种体验里,而且还积极参与到这种体验的营造过程中,如聊天室聊天、网络游戏等。

(2)伯恩德· H·施密特的体验类型。伯恩德·H·施密特认为,创造深刻的消费者体验,需要触及消费者心理机制。他从消费者认知心理过程出发,将体验分为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等五种,即所谓战略体验模块。

感官体验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手段与外界互动所体会到的愉悦感。它是博物馆观众的最基本的体验,比如背景音乐、触摸展品等。

情感体验通过场景营造,提供适当刺激,从而诱发消费者内在的感情和情绪。它不仅包括人与物互动所产生的情绪反应,也包括人与人之间互动所产生的亲情、愉悦等的情感反应。

思考体验则是消费者与外界互动之后所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体验。这种互动在博物馆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是指观众通过创意思维活动引发的吃惊、喜悦等情绪。

行动体验主要是通过消费者的身体活动、生活方式或其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一种体验,能起到引导生活形态和做事方式的目的。

关联体验则通过建立个人对产品的偏好,进而形成特定社会群体,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综合,满足顾客自我改进或个人渴望及社会认同。

(二)体验文化,体验人生

体验是复杂多样的,它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各种形式都有自己固有而独特的结构、过程。这些形式由特定的体验媒介所创造,能达到有效的传播目的。博物馆展示体验是诸多体验中的一种有效体验形式,通过对博物馆收藏藏品的展示,为观众创造出特殊的经历——文化体验。这种体验既可以是人文的,也可以是自然的,或某个特定时期的人文、自然的综合文化信息。这种文化的体验是人类与环境的见证物的体验,它不仅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和稀缺性,而且还能为观众创造有价值的体验经历。

(1)情感体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博物馆陈列的关注重点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他们在关心展览科技含量的同时,更关注展览所带来的情感愉悦和满足。这种现象已引起了某些博物馆的重视,并在工作中得到了证实。

在设计中不仅要关心观众参观中的体验,还要注意观众参观前和参观后的体验。参观前的体验应包含进馆之前的广告、媒体宣传、进馆前的简介,直至进入博物馆序厅。博物馆序厅的设计应考虑通过各种展示手段,如文字、音乐、色彩等营造的环境氛围,将设计零距离地作用于观众的感觉系统,达到诱发观众参观兴趣和欲望的目的,引导观众进入展厅完成进一步的体验过程。

情感对观众体验的所有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必须融入每一个主题设计之中,设计师应通过对主题的深入了解,寻找能激发诸如观众友情、亲情、恋情等感情因素的切入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各种先进手段,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以情感人,起到心灵互动的作用。

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的设计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的陈列一改过去惯用的“‘历史性’展览方式”(6),通过江南生活的典型特征:美人靠、竹帘、马头墙、粉墙黛瓦等,营造出极富感染力的江南市镇、店铺以及街景等场面,利用人们的怀旧情节,引发对儿时亲情、友情的回忆,引起参观共鸣,从而诱发观众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展示设计对观众情感的影响力变成心灵的感召力。

(2)情景体验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知识的获取已变得十分便捷,但博物馆为藏品所营造的真情实景,却不是家庭或诸多娱乐场所所能做到的。在这里设计师将博物馆的研究成果扩展到展厅,运用造型、灯光、色彩、文字、背景音乐、电子媒介、虚拟现实系统等手段的运用,使传统的展示内涵得以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使展品回到其所属的历史环境氛围中,让观众全方位感知展品蕴涵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

众所周知,博物馆的藏品收藏是有一定标准的,只有具备真实性、稀缺性及典型性等特征的物品才能成为博物馆的藏品。具有上述特征的博物馆藏品在展示时存在安全风险,所以在展示设计中,不仅要兼顾观众的体验感受,同时也要兼顾展品的安全。

(3)文化体验

博物馆展品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它所蕴涵的信息往往是特定区域、特定时期的文化代表,并具有典型性,它所带给观众的体验也是一个特定区域、特定时期的文化体验。展示设计中要注重突出文化的区域性和时间性的典型特征,使展品情感性、审美性、象征性、符号性等文化特征的表达准确到位,使观众在获得展品信息的同时,获得一种文化的体验和精神上的满足。

文化的体验与民族、宗教、习俗、语言文字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高大的红木柜台、“百眼橱”等,可以使人联想起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近年改陈的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就是基于这种体验理念的一种设计。去除吊顶和铝合金门窗恢复古建筑的原有风貌,将展品、展辅设施和环境共同考虑,力求展示空间环境和展柜的设计与古建筑融洽协调,让观众置身于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建造的“庆余堂”遗址内,体验祖国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胡庆余堂坚持“真不二价”、“戒欺”等祖训和经商文化。

三 基于观众体验的展示设计

(一)以人为本,确立“体验”的展示理念,培养博物馆体验兴趣

博物馆的展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它是将人类历史的灿烂文化通过收藏和研究在博物馆馆舍内以各种展示手段和形式摆放给观众观看,起到让观众了解和认知这些灿烂文化的目的。展示体验的核心是考虑观众看到、听到、触摸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崇尚实践“体验”,让观众直接参与并成为体验的主体,造就一种“无法遗忘的感受”,从而获得其想要的知识。关注观众在参观前、参观中、参观后的全部体验,让观众不仅能亲身感觉到展品所处的自然、历史环境,而且能通过参观带回去美好的记忆。

博物馆展示体验要改变过去只强调“展品”或“提纲式”的展示方法和理念,崇尚实践的“体验”,让观众直接参与并成为体验的主体,造就一种“无法遗忘的感受”。

(二)突出体验诉求,作好目标观众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展示形式

博物馆是为人们提供文化服务的机构,是体验人类自然、历史遗存的重要场所。对于众多来馆参观的观众来说,他们来博物馆的目的和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如何做好各层次观众的分析,明确各个展示主题带给观众的是什么,观众在博物馆展示中能得到什么,是提高展示水准的前提条件。

通过对目标观众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展示方案,在陈列中充分考虑各类观众的不同心理需求和体验要求,运用造型、灯光、色彩、文字、背景音乐、电子媒体、虚拟现实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丰富展示内涵,更多地引导人们参与其中,使观众在博物馆馆舍空间中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媒介和道具,全方位体验博物馆所要传达的信息知识。改变观众过去在博物馆的视觉疲劳感,造就愉快的参观体验。

(三)深化主题体验,满足个性化体验需求

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导致人们对大众化展示的不满,人们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那些能够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体现自己个性化形象的产品或服务。

通过对主题的分析、理解和体会,根据不同的主题和不同的观众,有针对性地营造不同的展示环境,运用不同的角度,多方位的寻求能激发观众个性化体验的方法,使他们通过藏品和各种展示道具,燃起想像的火花。“恰到好处地使用这些产品可以创造出一种感官体验。”(7)当观众在博物馆的参观结束时,博物馆的个性体验带给观众的记忆仍在延续。

博物馆通过藏品的展示,为参观者构造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现象世界。这种现象展现出的人类数千年的才智、激情与创造以及通过参观带给观众的体验的同时,会让体验者超越体验,成为陶冶情操、启迪科学智慧,培育和增进人类努力创造的天性的动力。

四 结 语

“博物馆展示是沟通观众与知识的重要途径,一个博物馆是否有人问津,主要取决于展示能否为观众喜闻乐见。”(8)体验理念是从国外引进的新的商品营销理念,由此而引发的对博物馆的展示设计理念的思考,还有待于广大展示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本文只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作为抛砖引玉,希望我国的博物馆展示业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

注 释

(1)姜奇平:《体验宣言》,载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著《体验经济》封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2)(6)严建强、胡群芳:《博物馆展示中的时间因素及其变化》,《中国博物馆》1998年第2期。(3)许亮主编:《展示设计》,湖南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页。(4)司马云杰著:《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5)(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著,夏业良、鲁炜译:《体验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浅谈以人为本的城镇环境艺术设计 第6篇

关键词 城镇 以人为本 环境艺术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城镇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十分广泛,包含了城镇中的一切,这种全面观,并非强调城镇中的一切都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也并非使环境艺术学庸俗化,它是指城镇中的一切,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充当环境中的一分子,互相结成关系并产生影响,共同作用于人、影响着人。尽管城镇环境艺术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宽广,也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和包容性,但人类作为环境的核心,处于环境之中时,会或多或少地被周边的环境影响到,同时人们的行为又在影响着环境、作用于环境,环境因人而变。

1 视觉艺术

根据系统科学方法分析,作为一个巨系统,在人一个城镇中,都包含着众多元素:建筑物、道路交通网络、通风、电力、给排水、市政设施、环境小品、雕塑、广场、环境绿化等等,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能够再独立为一个子系统。人的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这取决于城镇环境各要素关系是否取悦于人的感官,达到审美、适宜的需求。

作为人类身体的主要机能之一的视觉,它是人们感知外界及周边事物的主要能力与方式,尽可能了解与利用这种能力,有助于对城镇的整体环境形象进行设计。人们之所以能对一定的形态、色彩产生轻与重、长与短、冷与暖、距离的远与近、形体的分裂与连接、稳定与位移等感受,正是视觉对人的心理作用。同时,人们对于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形体,会产生前与后、轻与重、节奏与韵律、尺度大小等存在差异的感受,也是因为视觉的运动规律所造成的。以上这些对城镇的总体环境设计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考虑城镇总体环境与形象的艺术设计时,应该尽量着眼于全局,从各个局部着手,充分利用上述的视觉原理,依据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构成城镇整体环境的各个元素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寻找、领悟、构想、提炼出可以象征着某一个城镇的地理风貌、民俗风情、民族特色、地方文化与特色,甚至是有关人文精神等方面的最具代表性的图形、符号、色彩,尽量合理地把握全局,遵循综合性原则、最优化原则,以人的视觉感受为主,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区分彼此交织的客观元素间的构成关系,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合理选用适宜的物质材料与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最终形成外观形象鲜明突出、内容丰富多彩、整体和谐统一的城镇环境。

2 触觉艺术

触觉是大多数生物本身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人的体表接触到事物的表皮、负重、运动时肌肉的紧绷感,贴合着体表皮肤,同时将其中一些有关事物特性的信号逐一传输到大脑,于是,人们对于不同的物体就会产生软与硬、光洁与粗糙、干与湿、冷与热等等感受。故而,使用不同材料制作的物体,由于周边环境与材质存在差异,反映出来的表面特征和内在程度自然也会存在差异,那么对于不同材质的物体,人们自然就会进行区分并加以抉择。

当然,人们对周边及外界事物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感触,不仅仅来自手、脚、肌肤等各个部位。在漫长的历史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对周边事物的感触,往往都是离不开视觉要素的。只有这样,即使人们无法直接用身体的某部位去触摸物体,依然可以凭借视觉观察,从而产生回忆与联想,以此来唤醒曾经的触觉感知记忆,并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这对于艺术设计来讲,正确选择物体的材质,合理运用和加工材质的表面,处理好材质的体量、形态、色泽、肌理等,对于视觉而言亦是十分有必要的——直接的、舒适的触觉体验能引起人们对美的感受,对于视觉经验亦是如此。

3 听觉艺术

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波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从而引起听觉。声音中,最简单的音波是纯音。物理学上用频率和振幅(强度)两个主要特征来说明纯音的性质。

全部声音也可按照它们是否具有周期性而分成两类,即乐音与噪音。乐音是周期性声音振动,如音乐。而噪音则是非周期性声音振动,如自流水声、沙沙声、风雨雷电等自然之声,以及敲打声、发动机及其工业机械产品的轰鸣等人为之声,并非所有的噪音都有害而无可用。

人对声音的接受力有一定限度,研究表明,人能听的音频是16~20000HZ左右,但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度和所能忍受的最大强度并不一致。当声音强度超过人的忍耐极限,引起痛觉,导致对人听觉器官和内脏造成伤害。在城镇这个充满各种人工嘈杂之声的环境之中,自然中的声音显得尤为可贵,对于城市噪声,自然声音的合理运用可以使之得以掩蔽和缓解,对于渴望自然、向往自然的人类而言,自然声音亦能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4 嗅觉与味觉艺术

嗅觉、味觉器官是人体中维持生命活动、保持身体健康、充满活力的重要的内外通道,因此,它们既担负着能量供给的任务,还担负着一定的警戒任务。人类敏锐的嗅觉可以帮助发现各种物质的挥发性气体在空气中的不良情况,以引起人的警觉,促使人注意空气污染,以免有害气体进入体内。

人的嗅觉、味觉的主要物源仍来自人们生活的物质空间,它们通过各种物质、材料所散发的气味,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作用于人的嗅觉、味觉或视觉,而影响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在确保对人体无害的情况下,通过对于不同气味色彩物质的选择,并经过艺术的创造和调节,营造出自然芳醇、沁人心脾的气味空间和令人产生美好幻想的味觉美感环境是城镇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

5 人体尺度与空间艺术

城镇中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设计的。由于人的身体及活动形态,占有一定的空间,在我国,男性平均身高1.75M,女性平均身高1.65M,使得建筑物、构筑物、公共设施、街道的宽窄,工业产品皆以人体尺度为标准,根据人群密度、使用量和人流大小等等来确定设计的尺度和空间,当然设计时不要只因涉及到人的生理尺度而局限在物质状态。研究表明,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以后,审美愿望的达成——精神需求就变得至关重要。因此,对于性质不同的建筑室内外空间尺度,公共设施、广场绿地、园林以及娱乐憩息场所的空间环境、尺度感往往更顾及人的心理尺度而放得很宽。

在空间环境中,对自然物或人物,人往往根据安全舒适、不安全危险等因素产生心理尺度和空间反应,心理尺度的外在表现主要由人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器官操纵,其中视觉是影响人心理尺度的主要因素,往往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

城镇环境艺术设计往往综合运用这些特性,特别是利用人的视知觉原理,艺术地缩小和夸大尺度与空间,从而使空间环境既经济适用,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审美情趣。

以人为本的用户界面设计 第7篇

在工业设计中引入界面设计, 对工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人们将脱离功能与形式之争, 从而把设计的中心转移到对人的关注。通过对人的生理、心理、认知等的分析, 确立人的行为模型, 建立良好的人机界面。这样的设计方法来源于工业设计思想而又高于现有的工业设计方法。在进行产品界面设计时, 应该从潜在用户的理解过程和实际操作行为特性、实际知识和经验水平来决定人机界面, 以人机界面设计指导产品设计。这么做不仅有利于产品的人机系统和谐化, 也有利于该产品生产企业塑造出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品牌形象。

人机界面的重要性在于它极大地影响了终端用户的使用和人们的工作生活。工业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界面设计。

从人的因素看用户界面设计的分类分为:结构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声音设计、触觉设计。

2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Structure Design) 也称概念设计 (Conceptual Design) , 是界面设计的骨架。结构设计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物理上的结构, 而是通过对用户研究和任务分析, 制定出产品的整体架构:主要的功能、可能的工作流程、结构的分割。

例如要给出一台带电脑温控功能的冰箱的结构设计, 就必须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冰箱的容量大小?冷冻室, 冷藏室的位置如何?温控器的位置?控制的是哪一室?是否允许用户手动调节温度?电脑温控器故障是否影响冰箱的正常工作?有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就可以勾勒出产品的大致轮廓, 形成冰箱的概念。

对于软件产品, 结构设计最重要的是菜单结构设计, 包括目录体系的逻辑分类、词语定义等。对于冰箱的温控器, 因为其功能比较简单,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则应当注重词语的定义, 这是用户易于理解和操作的重要前提。

3 交互设计 (Interactive Design)

产品中的人机交互概念, 是指人与电子产品之间使用某种对话语言, 以一定的交互方式完成信息交换的过程。人机交互的一种最简单方式是:由人输入信息给电子产品发起对话, 然后电子产品根据存储在产品核心结构内的协议、知识、模型等对输入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 最后把处理结果作为对输入信息的响应, 反馈给用户。

交互设计的目的是使产品让用户能简单使用。任何产品功能的实现都是通过人和机器的交互来完成的。因此, 人的因素应作为设计的核心被体现出来。

问答式对话是最简单的人机交互方式, 计算机使用类自然语言来进行指导性提问, 提示用户进行回答, 用户的回答一般都通过按键输入等方式来进行。用户只需不断的选择和确定, 不过这种方式选择余地小。

菜单交互方式的优点是:易学易用, 不必记忆复杂的命令序列就可以方便地选择某个选项;把任务分块处理, 便于指引生疏型用户。缺点是被选对象受限, 只能完成预定的功能。

图1为一温控器的操作面板。它的交互方式是多样的:按钮, 旋钮, 菜单。

交互设计的原则包括[1]: (1) 让用户控制界面:如手机或电脑给出的“下一步”、“完成”等提示信息。 (2) 提供多种可能的操作:如快捷方式、同时可以用鼠标和键盘、自动或手动设置温度等。 (3) 使用用户的语言, 而非技术的语言。 (4) 反馈:对用户的操作, 系统应当给出及时地反馈。如误操作后, 系统提供有针对性的清楚的错误提示。 (5) 方便退出。 (6) 导航功能:随时转移功能, 很容易从一个功能跳到另外一个功能。 (7) 让用户知道自己当前的位置, 使其做出下一步行动的决定。

4 视觉设计

在结构设计的基础上, 参照目标群体的心理模型和任务达成进行视觉设计 (Visual Design) , 它是图形、色彩、文字、页面等的集合。视觉设计要达到用户易于理解并愉悦使用的目的。

(1) 文字:文字是信息最主要的载体。产品中的文字主要体现菜单选项, 以及状态说明等方面。文字内容必须简单浓缩。文字尺寸在屏幕尺寸已定的前提下应严格按照人机工程学标准进行设计。

(2) 图形:图形界面可以生动地表现设计主题。相对于文字来讲, 图形界面更为大多数用户所喜爱:更直观, 更醒目, 容易引起注意, 并且没有语言障碍[2]。

图形应能准确表示内容含义。彩色图形界面和人机交互过程极大的依赖视觉和手动控制的参与, 具有直接操作特点。同时, 人对图形的色彩相当敏感, 当他们首次接触一个产品, 最先注意的就是颜色。

(3) 色彩:产品设计中的色彩必须借助和依附于造型才能存在, 色彩一经与具体的形体相结合, 便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和表现特征, 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

颜色与其使用目的的一致性以及与使用环境的协调性是非常关键的。Paul Klee说过:一幅好图画, 简单地说, 就是在适当的位置涂上适当的颜色[3]。

(4) 版式:版式也就是构图, 将文字、图形等视觉元素进行组合配置, 以实现信息传达的最佳效果。

(5) 造型:简而言之, 造型就是产品外表面所呈现的形状, 也是产品被感知的途径或者被感知的方式。它建立了产品与用户或感知者之间的联系或对话, 能够传递诸如快速、复杂、危险、放松、现代或效率等信息。造型包括形状、比例、平衡、质感和涂饰。美学原理和艺术造型设计的规律是产品造型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4]。

设计中的造型要素是人们对设计关注点中最重要的一方面, 设计的本质和特性必须通过一定的造型而得以明确化、具体化和实体化。在产品语意学中, 造型成了重要的象征符号。设计师的产品设计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要, 而且满足了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

综上所述, 产品以及产品上的显示装置、控制仪表等与人观察有关的设计应满足人的视觉特性, 与视野、视距有关的布局、设计等都应有利于人能清晰、可靠地获得各种信息, 与视觉有关的产品的神态、色彩设计均要给人以美感。

5 声音设计

产品上有发声装置的设计应与人的听觉特征相吻合, 声音清晰, 音质柔美, 传递信息准确。如一个会鸣叫的水壶, 把哨声改成吹出一个和声的汽笛, 使人在水开时不至于因尖锐的哨声而惊慌, 必定会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声音设计通常应满足以下功能需求:

(1) 传达功能性信息:在用户接收产品输出的功能性信息时, 声音信息起到提示和警醒作用。比如最初手机有来电时, 只能发出单调的类似门铃的电子音, 并且几乎每个品牌的手机都只能发出类似声音, 所以即使手机响了, 也不知道是谁的在响。不久, 手机开始添加各种音乐, 通过旋律和曲调可以分辨出是否是自己的手机在响, 并区分是哪个朋友打来的电话。

(2) 传达使用性信息:在用户操作按键输入信息时, 声音信息作为操作的即时反馈, 可以帮助用户确定操作的正确性, 例如按下按钮时清脆的触键声, 使用户不必因为对是否已经按下按键表示怀疑而重新检查。

6 触觉设计

丹麦设计家可林特说:“选择正确的材料, 采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材质, 才能造就直觉的美。”质感是展现材质本身的具体感觉, 也是加强美学表现效果的重要因素。质感是由特有的色彩、光泽、纹理、粗细、软硬和透明度等因素所形成的, 其构成分子不同, 组合方式也相当繁杂, 使质感变化无穷, 进而产生的造型意义也千变万化。良好的触觉质感设计, 可以提高整体设计的适用性;美好的视觉质感设计, 可以提高工业产品整体设计的装饰性, 还能补充形态和色彩所难以替代的形式美;优秀的人为质感设计可以代替和弥补自然质感。所以, 完美的质感设计往往能显示出整体设计的真实性和价值观[5]。

产品上各种操纵把手、按键、旋钮等的设计要考虑不能使人接触产生不良心理感受, 要使人触觉舒适。如电脑键盘的按键采用四角钝圆的四方形, 且表面稍有凹陷, 以免手指滑脱。

7 结语

需要注意的是, 结构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以及其他感觉通道的设计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彼此交叉和联系的。功能、交互、外观, 任一环节的设计失误, 都会导致产品的失败。以冰箱为例, 外观设计应该服务于制冷功能。“功能第一、艺术第二”, 对产品的美化造型不应影响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在功能保证的前提下, 对产品结构、外观的改进, 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 有效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摘要:提出以人为本的用户界面设计理念:从人的因素探讨用户界面设计的分类, 对用户界面设计的研究具有实用意义。

关键词:用户界面,设计,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NIELSEN J.Usability Engineering[M].San Francisco, CA:MorganKaufmann Publishers, 1993.

[2]GALDO M D, et al.International User Interface[M].New York:Wiley Computer Publishing, 1996.

[3]KLEE P.Notebook:The thinking eye[M].Michigan:Overlook Press, 1992.

[4]陈士俊.产品造型设计原理与方法[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4.

“以人为本”的展示空间设计 第8篇

展示设计是一种人为环境的创造, 是空间与场地的规划。从造型来说它属于空间造型设计, 而空间造型的涉及范围较广, 主要包含了建筑造型、展会设计、室内设计、橱窗设计等所有与真实空间有关的立体设计。但展示空间设计又具有其特殊性, 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造型之一。同时它又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设计, 涉及的范围有经济学、美学和心理学等。在功能上它是以满足陈列、演示、交流、贸易、营销和人流疏导等多项功能的需求为前提, 以达到空间的合理使用和组合的自然谐调。从整体效果来看, 它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 使关注的人赋予空间以生命。从性质上说, 其构成基础来自于主题信息的传递与广告效应, 表现为占据一定的场所空间, 通过实物陈列、版面、灯光、道具、音响、色彩等综合媒体手段有效地引导人们的心理与生理之诉求行为, 属于“以人为本”的空间环境设计领域。

一、展示空间设计是以人的视觉传达为基础

随着人类生活层次的不断提高, 要求环境及时更新与变化, 创造出更适应社会变化的多种空间环境, 这就要求人的视觉从单一的平面转化成多元立体的空间, 充分满足人与人的交流、互动、共享的心理要求, 将特定的视觉信息最准确地、最快捷地传递给大众。视觉传达设计其内容广泛, 涵盖了一般公共传播基础设计所包括的内容, 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文字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 等等。视觉传达往往是经过高度抽象与概括的艺术语意的结晶。它既是传达抽象意境的符号, 又是附属一定信息责任的客观形态载体。通常视觉语境的表达方式是用眼睛去观察认识, 再经过神经和大脑运用视觉艺术的点、线、面、肌理、色彩等艺术形象来反映视觉心理和视觉意境。展示设计师在对客观事物观察分析基础上, 对客观形态、色彩关系进行概括、提炼、重新构成, 并通过二次思维设计出能体现事物个性特征, 具有深刻形式功能的形态。视觉艺术所借助的重构技法趋于多元化, 运用视觉语汇完美表达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从而产生出不同的形式与风格, 不同的理念与设计流派。形成了视觉由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 从而达到理想的展示空间效果。要将展示设计成功, 必定要考虑到怎样让观展者流连于展示设计的空间之中, 让观展者有示意—接受—联想的一个过程, 使观展者身处这种环境之中, 让其自身感受并展开联想和思维的扩展, 这种表现手段大大扩展了视觉传达的概念范围, 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追求新生活的方式, 它将成为新时代展示设计的新使命。

二、展示“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空间”其含义是指一切物质存在和运动所占的地方, 原本它是虚无的、是不可见的。但老子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空间围绕着我们, 我们穿过空间的容积进行活动, 看到形体和色彩, 听到声音, 这都是环境给予我们的感觉。可以这样说, 是人在创造这个第四度的空间, 并给予了空间实实在在的感觉。

展示空间是观众聚集的场所, 是提供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空间。设计者首先要考虑展示所面对的对象是“人”这一主体, 只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特点, 并按其活动规律从空间形态、空间构成、空间的分隔方式等诸方面来创造符合人的行为活动空间, 才能取得理想的展示空间效果。同时展示空间需要考虑舒适, 考虑使用功能, 考虑安全等问题, 而人是作为主体也就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如现代的很多展示场馆的设计十分重视人性化设计, 除了满足功能以外, 还十分重视观展者路线和照明等观赏环境的设计, 注意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服务, 绝大多数考虑了无障碍设计, 有些还设有儿童游玩的地方等。他们不仅考虑为公众提供陈列空间, 而且还考虑到各种为公众服务的辅助场所。在现代信息的时代, 融科技和艺术于一体的展示设计呈现出更人性化、更亲切、更强调人在展示活动中的地位以及物质与精神上全方位的需求, 要想使展示信息有效地传递给观展者, 使他们从中获益, 就要求设计者为观展者创造一个舒适而实用的观赏环境, 要尽可能地满足观展者的信息需求与生理、心理需求。要具有一种亲和力, 使受众在展示空间中体验到造型、材料、实物、图像、声音等中介媒体都有了生命、活力、表情和情感, 使展示空间有了像朋友聚会交流一样的感人魅力, 建立起人与展示空间的互动, 以各种艺术手法处理, 使展示空间的设计满足人的精神与物质双重要求为目的的设计空间,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展示设计的最终目的, 就是为人类创造更合理、更符合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生活方式。

三、展示空间中合理确定观展者的动态流线

展示设计打破以往那种单一的静态展示、封闭式展示方式, 变成了一种鼓励参观者参与, 在真实的环境中去理解展品、体会展品, 让观展者直接参与到展示空间活动中, 用最合理的方法安排观众参观流线, 使观展者在流动中, 完整地介入展示活动, 从而构成完整的感观体验。观展者在展示空间中的运行轨迹动线, 一般都是依动线去组织展示空间的。当观展者由此空间进入到另一个空间时, 均能产生前后次序的经验, 展示空间的前后次序, 往往是从展示空间的入口之前开始的。当然, 动线的确定不能是随心所欲的, 要根据展品内容内在发展的科学程序安排动线走向, 还应与原有展示空间的关系尽量保持和谐, 并与空间配置、动线计划、平面布置、灯光控制、色彩配置、空间构成等在操作中能够保持一定的紧密性。对动线计划要明确顺序性、便捷性和灵活性。动线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更加明确了时间和空间在展示设计中的联系, 空间是展示设计的精髓。所以, 空间的规划就成为展示艺术造型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它体现了以人为主体的空间设计观念。通过场所、路径、区域协同作用后, 来突出人在其中的位置。

所以, “以人为本”的展示空间设计理论, 不仅能指导人们对人为空间的设计方法, 也能以此理念而进行对展示空间设计的分析论证, 更好地展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善, 构建多元化的展示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设计基础教学问答系列丛书-展示设计》韩子栋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6

[2]王熙元.新概念展示设计.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2004.

[3]王芝湘.展示设计.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8.

探究“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理念 第9篇

1探究人与产品的关系

产品设计行业最能体现出功能与形式完美结合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中国产品设计行业与外国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它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功能上,在产品形体设计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当然这些问题不仅仅体现在产品设计行业中,在其它的众多行业也是如此,我想如何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或者中国经济快速的转型,我们不仅仅只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我们要多方面去思考,其中一直被我们忽略的,边缘化的一个方向就是设计。我们可以去看一些外国的汽车成品尤其是一些高档车,例如法拉利、劳斯莱斯,这些车除了功能强大以外,汽车形体的美感也是中国不可比拟的。中国在汽车形体设计上,基本都是模仿外国,很少有自己的设计创新,公司设计部门的建造上与国外的设计部门相比有着极大的差距,这不单单是设计师水平的差距,更多的是公司对设计部门重要性的意识不够,当然我们也不能单一的把这些问题归结于公司对设计部门的不够重视,其实它与国家的政策,教育改革,设计的起步较晚等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国家指导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其实目的就是依靠市场去解决中国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依靠市场去完善市场,这也就要求各行业根据自己行业存在问题去完善自己的行业,以此促进经济的转型。我们纵观所有行业,基本都是为人服务的,解决人所需要的需求,在这样一个“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下,产品行业要想设计出一个好的产品,就必须坚守这一原则,将人无时无刻的考虑在设计当中,满足人对于产品功能与形式的需求。

2基于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理念

2.1概念模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影响

在汽车操作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固有的概念而出现操作失误,也就是所谓的经验主义错误,即将自己或别人生活中的经验诉诸于其它事物。设计者在设计产品时设计师应该为用户提供一个概念模式,或者依据用户的概念模式设计产品,要不然用户就会创造出自己的概念模式或者依据自己原有的概念模式进行操作,结果就会增加出错的可能性。概念模式是一个优秀设计的关键环节。

2.2自然匹配在产品设计中的影响

所谓自然匹配就是能够显而易见的体现出控制器与控制对象之间的关系,使用户明白每一个控制器之间的功能。自然匹配又包括颜色匹配、空间匹配、形体匹配、动作匹配、时间匹配等。

2.3反馈在产品设计中的影响

所谓反馈就是对操作的结果进行显示,使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就知道操作的行为是否合理,反馈包括视觉反馈、听觉反馈、触觉反馈、嗅觉反馈。

2.4限制因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影响

限制因素就是对产品的使用方式进行限制,减少失误产生的频率。限制性设计并不是限制人的使用行为或者给用户增加不舒适性,而是通过限制因素引导用户正确、有效的使用,保障在操作的过程中正确、安全、高效。唐纳德·A·诺曼将限制因素分为:物理结构上的限制、语义上的限制、文化限制和逻辑限制。

2.5可视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影响

可视性就是两点之间延特定轨迹的可通达性。它是从视觉的角度能够直接或间接将信息传递给用户,使产品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可欣赏性。

3结语

在如今产品大生产的时代下,如何设计出“以人为本”的易用性产品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话题,无论是作为公司或者设计师本人都应将这标准落实在实处而不是一句口头禅。产品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多学科、全方面的过程,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具备一定的可预见性,思考用户在使用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不方便性,使产品的功能与形式达到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合,增加用户好的体验感受。

参考文献

[1]唐纳德·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于东玖,吴晓莉.设计中易用性原则与情感的关系[J].包装工程,2006,27(6)

[3]吕文奎.产品设计中的易用性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3.

[4]闻人军.考工记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1-297

“以人为本”的住宅给排水设计 第10篇

1 给水系统设计

1.1 厨房、卫生间的布置

厨房、卫生间的布置从专业分工来说是建筑专业必须考虑的事情, 一旦矛盾出来时, 又变成了给排水专业必须承担的责任。从厨、卫的功能上看应该把厨、卫的布置看成各专业共同的事情, 这样便于设计人员转变观念。那种认为建筑专业怎么布置, 给排水专业就怎么配管的做法是错误的, 必须做到提前介入, 变被动为主动。从给排水专业设计角度来讲, 小康住宅厨、卫布置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a.应特别强调以人为中心, 在设备选择与空间布置上应满足人体工程学的基本要求。b.给排水主管位置是否合适, 支管走向设计是否简捷、顺畅、合理, 要注意协调好给排水主管位置与卫生器具布置之间的相互关系。

1.2 卫生器具的选择

为推广节水技术在建筑中的使用, 坐便器应采用小于等于6升水箱的坐便器, 并分大小便两档冲水。另外, 在厨房, 洗脸盆及淋浴器所有这些水嘴均采用充气式水嘴。可以既节水又不减小水柱直径。真空节水技术的使用是用空气代替大部分水, 依靠真空负压产生的高速汽水混和物, 快速将洁具内的污水、污物冲吸干净, 达到节水、排污的效果, 采用充气式水嘴平均可节水40%。因此, 提倡使用节水型的卫生洁具以及充气式水嘴。

1.3 水表的设置与选择

目前, 库尔勒新建住宅采用的多为地下室设置水表间, 水表集中设置, “一户一表”。这种方式比过去传统的水表进户, 上门抄表方便了许多。但是, 这种方式也有其不足。为了在入户的进水管上设置水表, 必将增加各户管线长度, 造成管材的浪费, 而且给水套管占用了卫生间位置, 且抄表员的工作量仍未减少。鉴于此, “以人为本”的智能卡水表应运而生。在住宅建筑中采用智能卡水表, 给水立管可设置在管道井内, 入户阀门和智能卡水表均可设置在户内。用户可操作性强, 先交钱再用水, 既可节省人工又可减少供水部门与客户之间的纠纷, 而且智能卡水表价格适中, 用户容易接受。

还有一种就是自动抄水表系统。自动抄水表系统属于一种智能化建筑技术, 它是利用当代微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与水表计量技术的完满结合。集计量、数据采集与处理于一体, 将城市居民用水信息加以综合处理的系统。此系统计量准确、收费便捷, 它代表着未来住宅产业发展的潮流。同时, 由于水资源日益紧张, 对于水费的分段收费 (超出基准水量的部分收取较高的费用) 已迫在眉睫。但是, 此系统在发展初期仍存在一些客观问题。首先, 此系统形式复杂, 对于自动化要求较高, 需要专业化的公司提供售前的安装调试和售后的维修服务。其次, 在国家还未建立相关的行业标准前, 市场混乱, 竞争无序, 价格为多数开发商所接受不起。因此, 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标准, 加强抄表设备的监管、引导市场沿正确的轨道发展, 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2 排水系统设计

2.1 传统排水方式的弊端

长期以来, 我国住宅卫生间、厨房排水一直沿用将用水器具的排水横管敷设在下层房间上部的方式。随着住宅的商品化, 这种传统的敷设方式已明显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其最大问题是排水管道吊装在楼板下, 把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部分留在下层住户家中。使得下层住户需要为卫生间、厨房设置吊顶, 若管道渗漏或堵塞需检修时, 给下层住户造成不良影响, 甚至引起邻里纠纷;其次, 冲水的噪声对下层住户也存在干扰。排水管道传统的下层敷设方式已明显地与“以人为本”的住宅理念相悖。《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 (2003年版) 第6.1.7条规定:“住宅的污水排水横管宜设于本层套内”。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第4.3.8条规定:“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因此, 根据管道必须在住户本层敷设的基本原则, 探讨各种排水管道敷设方式是目前厨房、卫生间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

2.2 住宅同层排水的方式

厨房排水可采用不设置地漏, 户内地板上排水方式。管道敷设于本层, 清通、检修均在本层解决, 也满足规范要求。

为了满足现代住宅对卫生间排水管敷设方式的基本要求, 国内先后出现了垫高卫生问地面敷设排水管的排水方式、后排水方式和下沉卫生间楼面敷设排水管的排水方式, 这三种排水方式目前在国内同时存在。

垫高卫生间地面敷设排水管的排水方式适用于受建筑专业布置位置影响的卫生间和旧房卫生间改造以及加设卫生间等;后排水方式对卫生器具要求比较高, 适用于小康以上住宅卫生间;下沉式排水方式使卫生间的布置更加灵活和方便, 满足各种品牌和档次卫生器具布置的需要, 增加的费用也不多, 比较适合商品化住宅卫生间布置的需求。

2.3 住宅同层排水存在的弊端

同层排水除了在住宅成本上增加了住户的成本外, 还存在一些其它的弊端。后排水方式的水力条件相对较差, 坐便器冲洗不干净, 侧墙式地漏容易排水不畅;而下沉式排水方式的关键问题是下沉后结构层楼板积水的排除。针对以上问题, 可以考虑采取这些措施:严格做好卫生间地面及下沉室四周的防水处理;建议在下沉室侧面设置侧排地漏, 以排除可能出现的积水。

2.4 卫生间模块化排水节水装置

卫生间模块化排水节水装置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安装在卫生间地面下结构楼板上的分离汇水系统模块, 二是安装于模块中的提升泵;三是液位自动控制开关。卫生间模块化排水节水装置, 集同层排水及户内废水回用技术于一体, 具有一次性投资少, 易维护, 运行费用低, 水质安全, 户内可控, 不增加管网, 对卫生器具无特殊要求;具有节约用水, 减少排污, 节约管材, 节约电能等特点。符合我国“四节一减”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安装该产品, 响应政府保护环境, 节约能源, 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号召, 应该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3“以人为本”的住宅给水排水新技术的展望

在住宅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 住宅建设的水平也应跟上时代的需求。自动抄水表系统、节水型的卫生洁具以及充气式水嘴、智能化同层排水系统等是众多新技术、新理念中大家关注的热点。这几种技术的应用对人们居住条件的舒适性、实用性、安全性和私密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这几种新技术的不断成熟, “以人为本”的住宅给水排水技术大规模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日子将为期不远。

摘要:住宅建筑应以人为本, 住宅内部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也应在安全、实用、经济为主的基础上, 尽最大程度满足以人为本的舒适性与美观性。结合目前国家已经研究的几种人性化的、应用在住宅内部的给排水新技术, 探讨将此新技术引入到住宅建设中的必然发展趋势。

关键词:以人为本,住宅,给排水,设计

参考文献

[1]GB50096-1999, 住宅设计规范[S].

[2]GB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 第11篇

1了解种群的概念,学会识别种群,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

2通过种群概念和种群特征的教学,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猜想、预测、计算(估算)、作图等各种能力。

3在种群特征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当地近十年人口变化情况,对未来的某些趋势作出预测;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畅谈感想;渗透和谐社会理念、计划生育国策的教育,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国家时政的意识,努力引导学生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种群、种群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生物的多样性。

提问:大自然中的生物纷繁复杂、种类繁多,要深入研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出:分类方法,同时复习林耐的生物分类法。

(这样教学既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又为后面学习物种的概念埋下伏笔。)

2新课教学

(1)物种的概念

设问:什么样的生物可以称为同一种生物呢?

展示:几种生物的图片。

提问:这里有同种生物吗?说出你的理由。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同一种生物,它们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

追问:青蛙与蟾蜍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它们是同一种生物吗?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同一种生物不但形态、结构相似,还能相互交配而产生后代。

追问:马和驴不但形态、结构相似,还能相互交配而产生后代,它们是同一种生物吗?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同一种生物不但形态、结构相似,能相互交配而产生后代,它们的后代还应具有繁殖能力。

(这样层层推进,使学生深入理解什么是同一种生物,为后面学习种群的概念打好基础。)

(2)种群的概念

多媒体播放:大自然中生物生活的情景。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出大自然中生物生活的特点:大自然中大多数生物喜欢以群体形式生活。

提出种群的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指出种群概念的三个注意点:一定区域内(即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个体(即一个物种)、个体的总和(即一群个体)。

讨论:下列各项中所指的生物构成一个种群吗?为什么?

①一块地里所有的向日葵;

②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青蛙和蝌蚪;

③一个公园里的所有植物;

④慈溪市的所有人口。

小结: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个种群所生活的区域可以是小小的一块地,也可以是一大片土地。一个种群里的生物个体,可以有大小之分,年龄之差。雌雄之别。

(种群的概念是教材要求的本课的重点,了解种群的概念,学会识别种群,是教材要求的本课的主要任务。)

(3)种群的特征

讲述:种群虽然是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体,但它并不等于许多生物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同种生物个体通过种内关系形成的有机统一体,是一个从生物个体到群体的飞跃,它具有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

设问:那么,种群具有哪些特征呢?

(这是该部分内容的核心问题,也是本节内容中最值得探求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仍过于宽泛,还有待具体化。)

多媒体播放:几个不同的生物种群。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感受种群的主要特征;通过讨论描述和研究种群的方法,引出种群密度。小结:如果某种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人们总是希望它们越来越多:如果某种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人们总想使它们变得越来越少。由此可见,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的变化。

提问:什么叫种群密度呢?

(这是上面这个核心问题一“种群具有哪些特征?”的第一个子问题,也是对该核心问题具体化的开始。)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讨论,得出种群密度的概念:一定范围(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计算公式:种群密度=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活动1:

(1)计算上表中各年份的(人口)种群密度;

(2)画出慈溪市人口密度随年份的变化曲线图;

(3)预测2010年12月慈溪市人口密度。

指出: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

猜想:种群的哪些因素会影响种群密度?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讨论,得出影响种群密度的几个重要因素: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活动2:

慈溪市近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

(1)分别计算2001年、2007年慈溪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2)画出慈溪市近十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等数据的变化图;

(3)通过分析慈溪市近十年人口数量、出生率、死亡率等数据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和感想?

指出: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因为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直接体现。

小结:种群是指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它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统计学特征。此外,有的种群还具有社群结构等特征,如灵长类的首领制和等级制等。而每个种群的大小和数量总是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种群动态。了解种群的特征,掌握种群的动态规律,是我们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控制有害动物的基础,也是我国制定“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人口政策的重要科学依据。

以人为本——城市设计的永恒主题 第12篇

自从2012年底我国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以来, 这一概念成为规划设计部门与学界广泛探讨的议题, 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与实践视角给出了新型城镇化的不同解答, 但其内涵几乎都涉及到“以人为本”的问题, 即“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1]”。

依据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论1) ,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可以理解为由低到高的内容层次, 其中作为基础的生理与安全需求表现为解决所有城市居民, 尤其是农村转移人口的居住、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生活空间和保障机制问题;而在基础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社会、尊重、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则表现为城市空间能够为居民所理解、欣赏与创造 (表1) 。

图、表来源 表2:作者根据参考文献[10]绘制;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以关注使用者体验为特征, 以“人—自然—社会”三维复合的视角作用于城市空间塑造的设计类型, 在高级需求的创造中具有更为突出的发挥空间。正因为此, 尽管目前我国城市设计的法定地位与学科地位都不明朗甚至有下降的趋势, 许多专家却表示没有关系, 因为“关注‘人’与提升生活空间的品质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 同时也是城市设计的主旨[2]”。从这点上说,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与城市设计学科的主旨不谋而合, 城市设计“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恰恰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但是在浮躁的当代社会, 我国许多的设计活动, 包括城市设计在内, 或多或少地忘却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引先生毫不留情地指出, “在对名对利的追逐过程中, 城市设计成为一种工具, 成为修改城乡规划的依据…过分关注所谓的形式美, 不关注实施, 不关注社会性与经济性, 实现了某些人 (包括城市设计师) 沽名钓誉的愿望[2]”。在这样的氛围中, 整个设计界出现了许多无法理解与评论的奇怪作品。缘于此, 我国住建部在2014年12月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2015年要加强城市设计工作[3]。

需要指出的是, 加强城市设计工作不是指一味增加城市设计的项目数量, 而更指提高城市设计作品的质量, 抑或在设计作品中自觉地运用城市设计的思维与方法, 其中即包括通过“人性感知、体验”的相关研究与判断形成成果, 为规划设计的编制与建筑设计实践提供直接的依据和要求, 而这就需要展开基于公众视角的城市设计调查与评估。

2 基于公众视角的城市设计调查与评估

一般情况下, 设计作品都存在着设计者与使用者二元对立的尴尬, 当使用者不是明确的业主个体而是复杂的社会群体时, 这种尴尬分歧会越发明显, 并且不会因为设计者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产生显著改变。

以笔者参与的深圳观澜古墟城市设计为例, 其中涉及到某碉楼广场的设计, 开始时方案将需要保留的碉楼有意识地放置在视觉场景的偏心位置, 试图通过均衡的方式获取视觉平衡, 但对相关场景展开的模拟景观评价中, 189份公众问卷展示出不同的偏好结果:无美学背景的公众提供的最佳场景图片选择中有近70%的地标物位于中心位置 (其余位于偏心位置) , 属于明显的以对称作为审美法则;而有相关美学背景者的选择恰恰相反, 最佳场景图片中偏心位置的选择达到中心位置的近2倍[4] (图1、2) 。应该认为, 这两种偏好本身并无高下之分, 但既然作品以社会公众为使用者, 设计理当以其偏好作为标准;如果设计师只是闭门造车, 在个人想象中做城市设计, 作品自然难以引发市民的共鸣, 这也是目前许多公众提出一些城市场景作品“奇奇怪该、看不懂”的原因所在。

当然, 需求也好、偏好也好、由于公众数量众多, 内容往往因人而异, 如何形成一种主观判定的标准至关重要。面对这一问题, 基于公众视角的城市设计评估非常有效, 因为个体观察者的评判虽然主观, 但是一定数量的个体观点的共识, 能够克服由个体主观性造成的感知观点的非一致性。虽然这种方法获得的结论与公众完整的评价结果相比还有出入, 但是一定数量的公众构成, 较之一两位专业设计人员的设计操作更加精准可靠[5]。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城市设计研究与作品往往都经历了充分而详实的调查评估, 城市设计大师凯文·林奇为了解读公众对于城市环境的意向, 在波士顿等三个城市中展开了连续几个月的实地调查, 了解人的行为、感知与活动, 最终提出了至今仍被学界广泛学习与借鉴的城市意向五要素。

说起调查评估就不得不提及当下的另一热点“大数据”。2010年代以来, 大数据对包括规划设计在内的各样各业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许多高校与设计机构纷纷展开相关研讨, 并形成一系列成果, 例如区域与城市总体空间结构的研究与评估, 单项城市功能的空间及机制研究, 针对特定群体的时空行为特征研究等等[6]。这是不是意味着传统的、以抽样方式进行的调查评估将被忽视甚至废弃呢?

事实上, 目前的“大数据”并不能解决所有的评估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擅长定量而不善于定性分析, 仍以对某一广场的调查为例, 大数据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的数据统计出人的时空行为信息, 发现人们在空间与时间上集聚点与集聚数量, 但是其无法判定人的各种情感, 例如在这一时间、空间中人对城市场景是否喜爱以及具体的喜爱程度等等。因此, 当城市设计一旦涉及到体验品质的问题时, 大数据的“有限性”问题就非常突出。

另一方面, 目前大数据自身的技术平台也不完善, 数据的“有偏性”、“有染性”都会造成使用过程中的数据“陷阱”问题。所谓“有偏性”指大数据实际上只能覆盖到利用某个特定电子数据网络的用户, 而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样本”水平[7];“有染性”则指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而存在的各种不真实数据, 这些注水数据的存在令大数据的可信度面临较大挑战。所以目前阶段, 大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设计的公众调查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与信息, 但传统的抽样方法还将是调查评估的主要手段。

图、表来源 图1、2:参考文献[4]。

图、表来源 图1、2:参考文献[4]。

3 真正意义的城市设计公众参与

通过城市设计评估, 设计人员可以很好贴近社会公众的感知与需要, 但无法做到全然替代, 因此公众“城市主人翁”意识的生长不能仅仅依赖被动式的信息获取, 而需要主动式地参与, 以操作主体的方式展开城市建设与管理, 实现自身价值, 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在不同规模的城市设计中有所差异, 较大尺度的设计由于规模巨大, 实施时间较长, 设计中更多通过上文提及的调查评估获取公众相关需求与信息, 以被动式参与为主要特征;随着设计规模的减小, 使用人群越来越明确清晰, 设计与实施之间的时间断层越来越小, 各种细小琐碎的需求、利益问题纷纷暴露, 使用者主动参与的愿望越来越突出, 同时对项目实践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明显, 与市民之间的沟通成为专业图纸设计以外设计师必须要面对的另一项工作。

目前我国已经历了十余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 大规模的城市扩张热潮逐渐褪去, 基于经济扩张动力的城市全局性社会、空间发展和规划机会越来越少, 城市设计面正临着从外显的数量规模扩张走向内敛的质量提升[8], 这意味着局部地段的小规模项目将逐渐成为城市设计的主要类型。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在以实践而非概念为目的的小尺度城市设计中, “好”不意味着最佳的设计理念与空间效果, 而是“共识”——即所有不同的参与团体, 包括设计师、使用者、政府部门能够通过参与平台进行意见展示、交换与折冲, 最终获得一个为大家都认可的决策意见。所以美国纽约总城市设计师巴奈特称, 公众参与“不能够消弭所有痛苦的选择…但一个计划只要透过协调及参与, 不管计划自身有多少缺陷, 都比由利益冲突的任何一方提供的替选方案来得要好[9]”。

南京市自2010年以来实施的雨污分流市政工程, 虽然不是城市设计类型, 但已明显地显现出“公众参与”的价值所在。该市政工程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10年锁金村试点项目完成后, 在南京城全面推广雨污分流改造, 该项目涉及到千家万户的使用者, 由于公众参与问题没有很好落实, 造成巨大的社会争议, 项目也被迫于2013年大范围停工整改;2013年12月, 工程重新上马, 公众参与无论在人员构成、环节与深度上较之以往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工程逐渐为公众理解与信任并施工至今 (表2) [10]。

南京老城南历史地段保护案例也呈现出同样对于公众参与问题的关注与重视。为保护地段历史价值, 关注民生需求, 南京多名学者两次上书呼吁, 工程多次告停。2010年, 《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通过专家论证, 提出“小规模”、“院落式”、“全谱式”措施手段。同年,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 要求推动公众参与, 保护兼顾民生。后期, 地方规划管理部门撰文就其中“以民意作为历史地段政府据侧依据”问题做出建议, “尝试在项目立项前通过街道, 以户为单位广泛征询所涉居民改造意愿, 当居民赞同改造的人数达到60%以上时, 将征询结果向社会公布并同时立项, 变‘基层政府直接立项’为‘居民参与式立项’[11]”。

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还是国内案例的呈现, 都预示着公众参与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设计推进的重要环节, 或许不久的将来, 大量的专业设计师将扎根于民众, 利用公众参与的平台, 推动城市设计的项目实践。正如网络上预言的那样, 或许未来只有两类规划设计人员能够生存:“一类是具有跨学科能力, 玩得转数据, 能够用城市数据科学解决城市问题的, 一类是下的去社区, 扎扎实实做着公众参与, 能在社区里做着政府, 开发商与居民的利益平衡轮, 利用专业知识和设计能力开展社区治理的[12]”。

4 任重道远, 路阻且长

加强以人文本的核心宗旨, 重视公众评价与参与, 切实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的使命。但是这条道路的前行过程困难重重, 因为到目前为止城市设计在我国仍然没有法定地位, 编制过程与成果内容缺乏明确的法定要求, 更勿提在其中加入有关公众评价与参与的内容。在这一环境下, 城市设计的实施只能依赖于相关主体的自觉操作, 并且形势不容乐观。

图、表来源 表2:作者根据参考文献[10]绘制;

其一, 以各级规划管理部门为代表的政府机构是城市设计主要的委托与管理主体。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强势政府推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体制, 政府意志在建设发展中的决策地位常常被超尺度放大。政府部门对于公众的态度虽然近年来不断改进, 但总体仍以被动地“维稳”为主, 只要不干扰政府意志的实现, 有关公众需求的内容往往流于形式。所以在真实的城市设计项目中, 政府给定的设计时间常常非常短, 难以支持一个充分的公众需求调查与评价;而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与环节中, 政府部门通常也会尽可能少地公开城市设计的相关信息, 以减少可能引发的公众需求问题, 或是对于问题的回复采用打太极、踢皮球的方式, 不了了之。

其二, 对于城市设计的使用主体, 即广泛的城市市民而言, 目前其普遍意识还没有上升到完成民主治理的程度, 具体体现在当设计与其自身没有直接尖锐的利益关系时的不作为行为, 以及参与活动停留于局部层面而未上升为具有一定广度与强度要求的社会力行为。新千年以来, 我国部分城市已然在探索社区规划这一关注社会整体发展的设计模式, 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表明, 社区规划兴起需要内生力量与外部环境的双向支持, 两者缺一不可, 目前我国的民主制度基础与社会资本的支持度不足, 参与活动与制度无法大规模地有效展开与建立[13], 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仍然是政府行为一枝独秀的状态, 社会力量还不足以强大到能够与政府力量相抗衡, 形成良性的利益制约。

其三, 在城市设计技术主体的视角,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而言, 人才培养主要还停留于设计层面, 以图纸的优劣评价理解设计原理并加以应用的能力, 而有关利益制衡、调查方法、参与协调等在内的实施类课程2) 的教授, 无论在课时还是学分上都远远不及。反观西方国家, 以美国为例, 其近期对规划设计人员应有技能的调查显示, “排在首位的急需专业技能是撰写报告与起草管制规定的能力, 其次是协调各方利益的能力与收集、分析数据的能力, 具体方案设计的能力排位第三[14]”。因此在其教育体系中, 实施类课程的数量在所有城市设计课程总量中占据相当的比重, 且数值还在逐年上升。或许可以预言, 多年以后中国不缺乏设计专才, 而那些能够关注利益制约、善于沟通、善于促进设计切实推进与建成的设计师将极度抢手。

综合以上可以察见, 新型城镇化目标与城市设计的学科主旨不谋而合, 城市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观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城市设计应展开基于公众视角的设计调查与评估, 获取精准可靠的公众需求与偏好;目前的大数据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评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但传统的抽样调查无法取代。另一方面, 我国城市设计面正临着从外显的数量规模扩张走向内敛的质量提升, 小规模项目逐渐成为设计的主要类型, 公众参与将成为左右项目推进与实施的重要环节。

上一篇:研究型教学法下一篇:施工质量技术